时间:2022-12-05 02:00:0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特色文化建设,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凡是文化工作有起色、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的地方,必定有一些有专长有组织能力且钟爱文化的同志在那里积极工作。反之,政府投入再多,如果么没有专长且不热心文化的同志在那里工作,其文化活动也是搞不好的,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阵地也会丢失或垮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最关键是专业人才,最缺失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发挥专长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呢?一是实施特色文化建设辅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邀请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教师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顾问,吸引与鼓励有专长的文化人才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员,通过文化人才结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定向辅导,切实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以此来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人指导、培训和组织。另外,要注重发现与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支援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高校文化下乡往往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动机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没有考虑最终的效果;在形式上体现为“送”,农民到底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高校没有周详的考虑。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必须避免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并确立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确保“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那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那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送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最后,地方高校要把发掘、整理农村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自己文化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把那些散失在民
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一、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涵解读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精神之魂,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并作用于学校师生员工的文化,一般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中。学校特色文化是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凝练,它是学校文化的内核,是区别于他校文化、彰显本校文化的独特标志。学校特色文化具有三个显著特点:第一,历史性。它是奠基于学校长期发展的历史基础之上,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历史性是学校特色文化发展的坚实基石和持久动力源。第二,差异性。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种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一种使这个民族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的方式。”[1]因此,学校特色文化贵在“特色”,它是“属于自己的句子”[2]。第三,育人性。《易经》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是在深层次上为组织成员所认同和共享的基本假设与信念,它潜意识地发生作用,达致文化化人、文化育人的旨归。学校特色文化的灵魂在于育人,通过文化的浸润、滋养,促进师生多样化发展与精神意义的生成。
基于文化形态的视角,学校特色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组织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有机构成的系统结构。物质文化是指学校的物质环境、生存空间以及外在文化标志等,一般包括:校园环境、楼宇设计、校徽文化等。组织文化是指学校机构部门及其规章制度体现的文化。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核,一般通过学校的办学理念、核心价值观以及师生的思维方式体现出来。行为文化是指渗透于师生价值理念的文化,一般体现在日常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中。物质文化属于外部层,它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形体结构,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发挥着载体性的功能。组织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内部层,它是学校特色文化的内核,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行为文化属于外部层,它不同于物质文化,它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价值表达。由此可见,三个层面的文化有机地构成了学校特色文化。
二、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异化
1.偏离本体的功利化价值取向
文化的本质在于属人性和为人性。文化与人具有内在的密切关系,离开人讨论文化与远离文化谈人都是丧失了根的异化。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谈到:“对于理解人类文化生活形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来说,理性是个很不充分的名称。但是,所有这些文化形式都是符号形式。因此,我们应当把人定义为符号的动物来取代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指明人的独特之处,也才能理解对人开放的新路――通向文化之路。”[3]文化是意义符号的集合,只有通过文化才能理解人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创造性。文化伴随着人类的起源而发生,它由人类创造,体现人的本质属性,同时促进人的发展。因此,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本体价值在于立足于学校,实现师生的和谐发展。然而,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大量标语、口号的盛行凸显了功利化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而言,这些口号能够有效地表达校园文化建设者的决心和魄力。然而,仔细推敲,它却暗含着校园文化建设中急功近利的迫切心态、线性的工程式思维和忽视人与文化关系及其本体价值的跃进方式。
2.成人逻辑对儿童哲学的僭越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表层目的是促进学校的多样化与个性化发展,形成“属于自己的句子”,深层目的则是实现师生积极、健康、幸福与和谐的发展。因此,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要基于学校历史和现实,更要以师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然而,在实践中,从成人的视角开展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人逻辑对儿童哲学的僭越使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游离于文化本身,偏离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宗旨。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主要体现为成人思维方式的主导和儿童哲学的隐退。一方面,在学校特色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中,仅仅立足于学校发展,彰显学校个性,而没有或者较少考虑到学生的立场和发展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的学校特色文化反映了儿童哲学被无情的淹没。如:在书香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现代化技术的精致运用,大量书法作品被复制或者雕刻在学校的每个角落,尤其是各种草书作品、篆体作品深受欢迎。试想,简单的复制雕刻能够散发出校园的书香气息吗?各种草书、篆体作品又有几人能识?更不要奢谈处于识字阶段的小学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享受这种书香文化的熏陶。
3.行政主导对内在动力的抑制
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学校特色文化并非是“建设”的,它只能是在学校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与凝练而成。它并非外在赋予,也非自我标榜,而是一种内在的表达与内涵的彰显。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是自觉自为、持续不断的发展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被异化为“政府行为”、“品牌”标志、“项目工程”,尤其是各种名目繁多的教育评估与验收工作,通过量化指标将学校特色文化机械地分割为不同模块,丧失了文化本身的内在属性与育人价值。尽管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尤其是政府的推动与合理作为。但是,过多的行政干预乃至行政主导,使得学校丧失了文化建设的主体性,异化为一系列政策的执行与指标的达成。进一步而言,学校主体性的式微导致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内在动力不足,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轰轰烈烈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与学校特色文化的昙花一现。
三、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本真回归
1.明晰理据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具有三层理据:一是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文化传统是“不死的民族魂”,它“不具有形的实体,不可抚摸,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在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在一切现实文化之中,而且还在你我的灵魂之中”[4]。认识学校的文化传统有助于发掘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优质种子,奠定学校特色发展的深厚基石。二是时展使命和社会核心价值观。不同的时代赋予主体不同的使命,不同的社会也具有不同的核心价值。知识经济时代,革新与变化是永恒的主题,主体不仅要具备策略性知识和适应社会的技能,还要富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因此,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要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勇于担当时代使命,还要反映和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学校的当下实践。立足学校现实,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前提。学校所处地理空间特征、师生状态以及不同生活背景中形成的文化特质等规约着学校特色文化的形成。因此,系统整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据,是当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走出复杂困境、超越历史和现实、实现学校文化改造和重建的必由之路。
2.辨识主体
主体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着领导与决策作用,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是推进活动的关键。消解政府行政主导和过多干预,提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内在动力需要打破单一主体观,树立多元主体观,“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学生、职工以及间接参与学校建设的专家、家长、社区人员等,他们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承担着相应的责任,形成了一个建设共同体”[5]。
首先,校长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校长的领导力和决策力对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校长要具备学校特色发展的战略意识,树立“文化兴校”、“文化强校”的观念。同时,校长要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思想,结合时代特征和学校实践,提炼形成学校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此外,科学的指导和艺术的领导是校长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其次,教师和学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核心主体,他们的有效参与不仅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而且有助于在整体上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因此,需要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让师生参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凝练学校文化价值观,创建学校特色文化的物质环境等。一方面教师是学校特色文化的践行者、享用者和创造者,通过教学活动和日常行为传播和扩散着学校特色文化;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仅有助于打破成人逻辑对儿童哲学的僭越,而且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生文化,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再次,家长、校友、社区工作人员等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工作领域,具有多样化的实践能力。因此,他们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一方面,他们是学校历史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本身是学校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他们愿意而且也有能力提供各种资源,如智力支持、经济资助等。由此可见,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各类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统筹各方力量,合力协同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
3.拓展内容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不同于校园文化建设,它是在校园整体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彰显学校个性,突出学校的文化性、独特性和优越性。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点不在“大而全”,而在“特与精”。因此,需要全面认识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多元内容,并结合实践,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开发和建设。
整体而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多元内容一般包括课程文化、教学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组织管理文化等。课程文化主要体现为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具有知识性价值,而且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价值观,课程“所蕴含的价值、精神、意义并不是直接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在师生协商与互动过程中通过达成共识的方式而被生成的”[6]。课程文化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教学文化以课堂教学变革为核心,它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对话、交流、合作等方式实现师生“教学相长”的文化。一般包括教学方式变革、新型教学模式构建、教学过程创新等内容。教师文化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日常交往实践活动形成的、具有融合性、发展性和意义性的文化。一般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教研组、校本教研等体现出来。积极和谐的教师文化是提升教师归属感,生成教育性情感体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助推器。学生文化是学校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着学生群体的生存现状与精神状态,也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关键表征。在学校中,学生文化一般通过同辈群体、兴趣小组、学生日常学习与交往活动体现出来。组织管理文化是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机制,一般包括学校组织管理机构的合理设置、制度设计、领导的管理风格与成员之间的协同合作等。良好的组织管理文化是系统调动各方积极力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整体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力保障。
4.优化路径
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实践中,创生了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基于学校发展的历史、时代特征和当下实践,学校特色文化建设路径主要由“凝练理念――物化塑形――内化生成――外化展现”四个部分有机构成。
文化创生理念,理念引领发展。理念具有导向、凝聚和激励功能,凝练理念是形成学校特色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前提。理念的提炼一般依据对学校发展历史、当下实践和时代特征的整体综合分析。物化塑形是从物质环境的角度营造学校特色文化,它以直接感知的方式,生动形象地表达学校的文化价值理念。一般可以从空间布局和内容设计维度创设物质文化。前者如校徽、校歌、校服、校门的设计、教学楼布局、学习长廊建造以及文化广场利用等。后者如名人格言、名家字画、励志故事、校友趣事以及建校历史等。内化生成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路径,也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关键环节。它是一个持续长久的过程,是师生通过对学校特色文化价值理念的感知、理解,在学校文化的浸润下,逐渐认同并内化学校文化价值的复杂过程。学校特色文化价值理念的内化生成一般可以通过组织研讨、教学渗透、日常传播等方式展开。如:组织师生围绕学校特色文化价值理念实施专题讨论、主题演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有意识地讲述学校发展历史、名人事迹以及发展愿景;通过对学生团体,尤其是各种非正式同辈群体的影响,促进学生对学校特色文化理念的认知、认同和内化。外化展现是学校特色文化的整体表达,它通过对学校特色文化的呈现、张扬,提升学校特色文化的影响力。外化展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校形象和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学校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二是教师诲人不倦,具有高度饱满的精气神,享受着教师职业带来的幸福感;三是学生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孜孜不倦的乐学精神,和谐美善的日常行为。
――――――――
参考文献
[1] 维克多・埃尔.文化概念[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2] 杨九俊.学校特色建设:“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J].教育研究,2013(10).
[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班级文化建设应具有班级特色,书香氛围浓厚。渗透班级、校园文化的教育化功能,美化、净化校园环境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关注孩子的全面健康成长、长远发展,提升文化品位,争创文明班级。
二、建设目标
1、制定富有特色的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让每一堵墙都“说话 ” ,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形成班级良好的物质文化环境。
2、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以此约束学生的言行。建立强有力的班集体领导核心,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鼓励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
3、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
4、建立班级图书角,努力扩大班级藏书量,调动每一位学生的读书积极性,鼓励学生积累知识,写好读后感,让全体学生“感激书籍,享受阅读”。 努力打造书香文化班级。
三、形式内容:
班 名:鲲鹏之志
班 训:态度决定一切,习惯成就未来 。
班级口号:一飞冲天,傲视苍穹。
班级目标:在快乐中成长,在耕耘中收获。
班歌:《我相信》
班徽:不比起点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
班规:课前准备不能少,铃声响后静息好。
专心听讲勤动脑,作业工整按时交。
室内室外不追跑,小声交谈不乱吵。
穿戴整洁勤洗澡,教室卫生勤打扫。
刻苦锻炼身体好,保护视力不能少。
同学之间要宽容,对人真诚有礼貌。
班风: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努力学习,顽强拼搏。
四、工作措施 :
1、精心布置教室,让物质为精神服务。
教室里的布置合理,大方,雅静,富有书香班级氛围,富有班级特色,教室里的布置不仅影响到学生的视觉感观,也同时通过感性认知而影响着学生的理性认知。除此之外,在教室布置上,还力求做到简洁、实用,又不失生动活泼。如卫生角怎样布置,图书角的管理,板报的设计等。
2、坚持开展读书活动,建设“书香班级”。
充分利用书籍,为学生打开通往智慧和精神殿堂的大门。在读书中迅速增加学生们现在的知识存储量,使学生精神境界提高新的层面,在书的世界里,他们将接受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熏陶,悠久文化底蕴的教育,他们会重新认识中国这个古老而又以文明著称的大国,也会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读书能开阔学生视野,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孩子们就像一块干海绵掉进了大海,像一颗种子投入了肥沃的土地,像一颗小苗沐浴着阵阵春雨。在书的滋润中他们伸腰展臂茁壮成长。“随风飘来阵阵书香,书本中扬起张张笑脸,笑脸上写满了满足的幸福、成长的喜悦、振奋的精神。”
3、开展班级责任认领活动。
在班级开展责任认领活动,让每个同学都能为班级的管理分担一份力所能及的工作,如负责摆桌子、负责检查等,让全班同学根据各人能力不同分别认领不同的责任。对于他们来说只要动一点心思这些活都能干得很好,这样不但能锻炼他们的自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4、设立评比机制,形成正确舆论。
形成正确舆论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一个主要方面,只有在班级里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学生才能分辨是非。
首先,利用晨会时间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道德教育谈话,对学生进行道德行为规范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
其次,及时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的思想行为,促使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得以保持和发扬,不良的言行得以改正。最关键的是开展评论,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每周一次评论活动,大家对每名同学进行评价,好的加分,不好的不加,并指出应该怎样改进。这样不仅促使学生关心班级的每一件事,以便有据可说,也有利于形成班级公平、公正竞争的良好班风。
5、借助特色活动,提高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① 抓阅读教学,用阅读指导和阅读启迪把学生从不良课外书籍和网络中引出来;
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提升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只要去过一个城市,这个城市的特色文化就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结合青岛市文化建设实际,就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及途径略作浅述。
一、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作用
城市特色文化是城市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动力,对城市的经济、文明、环境、人文乃至人的习惯、习俗有着重要的影响,决定着城市的兴衰存亡。
(一)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是推动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力量。经济社会的发展,关键取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有凝聚力的城市特色文化在激发人的本质力量、发挥人的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上具有独特作用。一方面,城市特色文化使市民获得自身发展和为城市发展去贡献的动力,有利于市民自身素质的提高,获得实现理想目标的行为能力、文化素质、技术能力等等。另一方面,城市特色文化内在包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道德观、价值观、理想信念、创新精神、奉献精神等。这种力量引导、激发和感召着人们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如青岛市各界名星众多的名人现象,以“微尘”为代表的文明品牌现象,以许振超为代表的劳模现象等,都说明了这一点。
(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为城市发展提供重要的经济支撑。经济和文化从来都是同生共进的,文化既为经济所制约,又是经济建设的充分保障。一方面,特色文化对相关产业的影响。特色的物质生活、文化传统、民俗风情、社会风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是一个城市重要的文化资源,可以促进以旅游为主的相关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吸引外来人员、资金等的涌入。另一方面,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已成为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被誉为未来最具潜力的产业之一,它的发展能有力地推进城市经济的增长。
(三)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是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推动力。城市的发展环境外在表现为城市形象,内在表现为城市文明的程度。城市形象是人类对于城市形体以城市的居民素质、民俗习惯、文化气息、服务态度等的感受所形成的城市总体印象,是城市特色文化在景观上的反映。城市形象的每个方面都深深地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标志城市发展水平的城市特色文化内涵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除了经济发展水平,创新的快速化、社会信息化、管理科学化、政治上民主化和法制化等已成为描述现代城市文化程度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很明显,这些城市特色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提升城市文明程度、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重要力量。
二、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座城市的特色文化建设是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城市人文精神培育的基础上逐渐形成。青岛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具有独特精神气质的“山、海、城”文化名城,成为第一批“全国文明城市”,就是因为千百年来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许多伟大的灵魂萦绕着这座城市,大批勤劳勇敢的青岛人民用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意识建设着这座城市,这就是岛城的财富和灵魂。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需要以岛城特色文化为依托,进一步挖掘、培育和打造城市特色文化,努力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一)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优秀成果的精髓集纳,是中华民族和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行为准则。城市特色文化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城市精神,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市民的斗志,激发市民热爱家园、建设家园的动力与活力;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好风尚,把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渗透到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职业规范、学生守则等具体行为准则和各项行业管理制度中,使之成为每个市民的行为标准,自觉追求,这是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础和核心任务。
(二)研究历史传统,挖掘文化底蕴,发展历史特色文化。每一处文物都有一段不可再造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沉淀,每一个名人都有其历史足迹和文化底蕴。青岛有很多历史名人、文物古迹可以挖掘、培育、开发和研究。一是历史文物,从胶澳总督府到天柱山摩崖石刻,有4处国家级文物;从田横五百义士墓到琅琊台、康有为墓、关建筑群等有21处省级文物;还有一大批市级文物。二是历史名人,从古至今,国外国内一大批本地或旅居青岛的各界名士,如闻一多、康有为、老舍、梁秋实等等。这些都是增添岛城魅力的源泉。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又要结合城市的人文风情特征,从城市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统筹考虑,培育和打造城市特有的人文风貌和城市精神。
(三)改善文化环境,提升城市特色文化品位。城市文化环境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城市特色文化建设要从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中搞好软硬件建设。一方面要强化文化设施建设,学校、图书馆、艺术馆、影剧院、科技馆、体育馆、会展中心乃至环境绿化雕塑等,都要体现城市特色文化风韵。另一方面要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倡导先进的文化观念,鼓励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竞争的发展环境;举办特色文化活动,激发群众活力,提高市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形成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提升学校软实力、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应有之义。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培育、塑造、弘扬有高职院校鲜明特点的特色文化,对于培养输送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1]
一、特色文化内涵
从广义上来看,特色文化应该是一个单位个体或者一个区域所承载的,具有稳定性、持续性、辐射一定范围的,为大众所认可、有较强区分度的文化。从整个中华文明进程来看,特色文化是人类历史的财富和底蕴,是社会文明和谐的基石、是城市时代强音和竞争力、是整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对于高等职业院校来说,特色文化则是学校的一张名片,具有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有以下特性:
1.鲜明性。特色文化之所以“特色”,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蕴含的鲜明性,包含着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特点。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作为一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紧扣“农林”二字,打造了独具风格的“农林文化”
2.稳定性。特色文化的形成,非朝夕之功,而是历经长时间的锤炼、磨砺,经受住了人们的质疑、推敲之后,为广大师生接受,并长期植根影响、辐射学校的发展
3.代表性。特色文化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体现了,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发展方向
二、特色文化的功能
特色文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一所高职院校的发展影响是深远的。特色文化有如下功能:
宣传功能。特色文化塑造学校的形象,是一所学校区别于其他学校的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开展科技下乡、到企业、到街道的实验实训及文化活动,能辐射校园文化。特色文化一旦形成,便会成为一种不可忽视和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学校的建设发展以及社会功能的发挥都将产生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而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熏陶功能。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在于熏陶,就可能避免单纯教育引起的逆反心理,收到更好的效果。“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催人上进的校园文化犹如“无声润物的三月春雨”,会使师生逐渐产生一种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刻苦学习,创新进取的精神风貌,产生高尚明达、宁静淡泊的情操和博大庄严、任重道远的使命感。
凝聚功能。特色文化所包含的全体师生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理想观念、行为规范等群体意识,就象一种精神粘合剂,可以使师生员工产生归属感和凝聚力,能使全体成员团结一致、关心集体、关心学校,进而形成一种心理需求,具有学校特色的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以及具有专业技能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能进一步激发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从而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升华。
扬弃功能。特色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还具有扬弃的功能。它既需要从社会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排斥和抵制社会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对自身的影响。高职院校也是一个小社会,无时无刻不在受到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但校园文化不是隔离学校和社会的围墙,它是一条“净化带”,社会上的思想观念、文化艺术和生活方式,在进过这样一个“净化带”后,消极的东西被过滤,积极向上、文明高雅的东西被发扬光大。[2]
三、特色文化的营造
特色文化的营造,有如下途径和方法:
1.创新校园文化活动
校园文化活动是特色文化的载体。其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精神风貌、文化内涵等直接影响着特色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在高职院校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校园特色建设应着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通过一系列积极健康的活动来增强学校的活力,提升特色文化的质量。
2.融合企业文化
高职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引入企业文化,突出职业教育特征。而且实践己经证明,凡真正实施“校企结合”的学校,其毕业生就受社会各界欢迎,反之则不然。在具体的操作上,高职院校在校园特色建设过程中应注重学习、研究和广泛宣传优秀的企业文化,定期选派相关老师和学生到优秀企业学习感受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渗透到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和校园文化活动中,让学生能有效地吸纳各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3]
3.建设创造型教职工队伍
几乎古今中外所有的教育家都极力推荐教师的表率作用。只有创造力的教师,才会培养出创造力强的学生。高职院校的合格教师不仅要具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健全完美的人格、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具备创新精神,能主动接受新事物, 主动迎接知识经济竞争的挑战。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力的培养也有着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学工、团委专职学生管理人员、辅导员,对学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因此,管理人员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及时更新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手段、牢固树立为学生服务意识,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胡旺阳.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功能[J].东北大学报,2008(12).
[2]夏鹉.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 (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富有,国家正逐年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特别是农村小学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学校的房屋建筑比以前漂亮了,学校内的设备设施也逐渐现代化了,学校教师素质正通过各种形式学习、培训在提高,农村学校也在逐渐向城市里的学校靠拢,城乡之差正在缩小。这也是在落实均衡教育的工作要求。
要办好一所学校,让人民满意,这所学校应该有特色文化,才会有高的教育质量。学校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体现了一所学校的校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理“磁场”,能在无形中统摄全体师生的灵魂,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现在应均衡教育工作的要求,农村学校也在狠抓文化建设,美化校园,绿化校园。校园里,教室里,厕所里,操场上,走廊上等学校处处都显现出文化氛围。看上去,学校的环境美了,在“形”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然而,身在这所学校工作和生活的人受到了多少教育,多大熏陶,他们的思想、言行,有多大变化,整个学校彰显出的团队精神和氛围,也就是在“魂”上又有多大变化,这是值得观察、期待和思考的。“形”的建设必须为“魂”的提升服务。
由于中国国情决定了农村小学因资金投入而造成了文化建设起步晚,底蕴薄。所以农村小学文化建设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定好位,不要去追求什么高大上,只要找到适合自己学校发展的且有特色的文化就好。那么如何根据自己的学校,因校而建,打造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学校特色文化,办出特色学校呢?我认为应在一下几个方面去思考:
首先,挖掘出学校文化的“魂”,也就是说,这所学校的文化建设,“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要把它的内涵和外延明白而清晰地定义出来。我认为这个“文化”可以根据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结合着学校已有的文化,或是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而定。比如,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所体现出的精神文化,地域形成与发展所产生的文化,当地人民生产与生活所形成的文化,这些文化都是有土有根有特色的,是接地气的文化,很容易在学校这块土地上生长繁盛的。当然,在挖掘学校文化的时候,应遵循这几个原则:
第一、政策性原则。就是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符合国家的人才培育的要求,符合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要求。
第二、独立性原则。没有独立精神的校园文化无异于没有校园文化。学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具体环境,进行具体的设计定位。
第三、可持续性原则。文化建设从有形的硬件建设到内化成人的思想,再物化成人的行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过程所需时间因校因事因人而异。它对人的发展,对学校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进行的。
第四、效益性原则:学校的文化建设是用来助推学校的发展,是用来培育人才的。所以学校的文化建设必须有益于学校的发展,人才的培育。
挖掘学校文化,定位学校文化,这第一步很重要,它决定着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效果。所以一定要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论证,最后才做出适合自身学校的“文化”决定。
其次,拟定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方案制定的好与否直接影响着文化建设的效果。因此,方案的拟定是很重要的。在拟定方案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主题性原则:学校的文化建设,从硬件看,表现的形式很多:草木、建筑、文字、画面、雕像等等;从类别上看,可分为:制度文化,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厕所文化,厨房文化等等。不同的地方,用恰当的形式,宣传着不同的文化;从软件上看,就是要在不同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这些零碎的、板块的文化必须有一个小的主题文化,各小的主题文化加叠在一起,就是学校拟定的文化。
第二、可操作性原则。所谓可操作性,指的是方案要具体,要细化。不仅是在时间上可操作,还要在资金、人员、制作、使用等诸多方面可实施才行。
第三、科学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的一项整体工程,它涉及面广,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学校应精心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
第四、艺术性原则。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有艺术眼光,要让学生通过学校的设施、氛围等,处处受到艺术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应努力做到外形、色彩和谐统一,给人以爽心悦目的感觉;学校文化活动的安排,也要融教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努力使活动开展得新颖、活泼有趣,使校园文化对青少年学生产生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促使他们主动、热情、积极地参与其中,从而使他们的思想情操自然而然地得到陶冶,心灵在无形之中得到净化。
第五、直观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从硬件上讲,就是要让学校这块有限的地域和空间发挥无限的教育作用,做到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所以,文化建设中的每一个单位物体,直观性要强,师生一看就能读懂,从中受益。
第七、教育性原则。学校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突出教育性特点,时时、处处把握教育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校园文化潜在的导向功能。
第八、长期性原则。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其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上要从长远考虑,不要今建明毁,浪费教育资源。
最后是方案实施,这环节至关重要。再好的方案,如果执行不了,那也就是空谈。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做到以下几个结合。
一、整体与局部的结合。在实施方案的时候,既要考虑文化建设的整体性,又要考虑各板块文化建设的局部性,要协同实施。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1)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整体素质的集中体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企业实现预期的发展战略目标以及进行科学管理和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重要保证。(2)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经营具有引导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企业的发展,改善企业的管理环境。(3)一个企业只有进行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增加企业的活力,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推动企业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从而对企业的良好行为进行培养,综合运用各方面的优势和积极因素,为企业的发展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企业持续健康以及稳定的向前发展。
二、文化型企业的文化建设特点
(1)文化型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整体性。企业文化是由每个员工的行为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复杂整合的系统,它不是某一个人的思想观念或个性。在文化型企业的文化建设中,虽然每一个员工的思想行为都会影响到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但是任何个人的思想意志都不能代替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2)文化型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独特性。文化型企业的特殊就在于其文化建设的独特性,文化型企业的建设有其自身的精神烙印和特殊的文化发展方式。所以,文化型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其企业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以及合理的人员结构和特殊的领导风格。(3)文化型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变化性。文化型企业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在连续的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的进行积累和变革。(4)文化型企业的文化建设具有宽泛性。企业文化的发展具有极为广泛的作用范围,在文化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建设始终融合在企业建设的各个方面,并与企业的各项变革有着紧密的联系。
三、进行特色文化建设的途径
(1)在原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对企业文化的创新。随着企业文化型管理模式的更新,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提出了极为迫切和严格的要求,所以企业管理者必须利用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积极进取、不断创新,建立适用性更强、更加创新的企业文化,从而提高文化的核心竞争力,在新的挑战和机遇下更好的发展。(2)树立品牌意识,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文化型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中要注重品牌,因为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品牌文化的创立和发展中推动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文化型企业的核心就是文化建设,所以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正确处理企业的文化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要处理好企业的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思想,对于当今的企业文化管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正确处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在处理好与传统文化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借鉴国外企业的文化建设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发展企业自身的文化优势。(4)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科学文化研究。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理论进行研究,同时注重对企业文化实践的发展,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方向,使企业文化的建设在最大程度上推动企业的发展。
企业文化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面临着重要的机遇和挑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担负着推动企业发展的重任。文化型企业的建设要求在进行企业文化的建设中,不仅要注重对企业本身文化的发展,还要注重吸收外部的先进文化,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文化力量,引领企业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 考 文 献
[1]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开始显现主流趋势——第四届全国企业文化年
一、戏剧与文化
用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眼光看去,戏剧因素的出现是缘由某种特定的文化(历史文化与地域文化的总和)的产物,戏剧因素一旦出现,它便作为一种文化因素汇入特定的文化结构之中,对于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产生了一定的适应性。美国戏剧家艾·威尔逊说:“不
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产生了人类社会,它(戏剧)就在哪里出现,不仅在欧洲是这样,在东方也是如此,事实上,在每一种有历史记载的文化中,在整个非洲,在新几内亚,在美国的印第安人中,我们发现他们的宗教信式、宗教典礼和庆祝仪式都会有戏剧因素。……这里,只要懂得:戏剧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出现在许多不同的文化中就足够了。”印度古代梵语诗歌说“一切语言艺术中,戏剧最美”。可以说,戏剧是民族文化积累与各时代的结晶。
二、 内蒙戏剧与内蒙特色文化
2.1内蒙戏剧发展历程
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北部边疆 —— 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最早的一个民族自治区,她疆域辽阔,资源丰富。广袤辽阔的地域环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也使得内蒙古的戏剧事业源远流长。
在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发现的古墓壁画,有多处对乐舞百戏作了精美描绘,表明当时内蒙古南部已有规模盛大的乐舞百戏演出。辽代,上京(今巴林右旗)设有教坊,蓄养伶工,宫廷散乐中有杂剧表演。金、元之际,北区流入中原,对杂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明代,俺答汗封贡后,马市重新开放,长城边口的城堡修建了许多庙宇。经常有酬神戏演出。清代,内蒙古与内地交往日渐密切。商路的开辟和延伸促进了内蒙古城镇的发展,内地戏曲流传到草原腹地。内蒙古的王公贵族仿效清宫宴享宫戏的规制,相继成立王府戏班。著名的蒙旗十八班,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和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两赴承德,在避暑山庄清音阁为皇帝祝寿献艺。以后,晋、陕、甘移民走西口,冀、鲁移民走东口,形成了内蒙古西部和东部剧种流布迥然不同的格局。西部剧种主要有山西梆子、二人台、大秧歌、道情等。东部剧种主要有京剧、评剧、河北梆子、二人转等。三十年代,归化城等地的一些青年学生排演话剧和文明戏,使塞外观众耳目为之一新。通辽市(原哲里木盟)和原察哈尔盟的蒙古族学生,将叙事民歌《金珠儿》、《黄花鹿》、《敖日古丽玛》等改编成载歌载舞的戏剧。开了蒙古戏创作和演出的先河。1947年自治区成立以后,内蒙古的戏剧活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国后,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戏剧工作,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大力进行戏改工作。一批整理、改编和创作剧目,在自治区和全国会演中多次获奖。从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自治区相继建立了话剧、京剧、民族歌剧、二人台、冀剧、曲剧等直属剧团,创作演出了《嘎达梅林》、《金鹰》、《席尼喇嘛》、《草原英雄小姐妹》等不同剧种的优秀剧目。自治区和一些盟市还成立了艺术学校和戏曲学校,培养新一代戏剧人才。1956年出现的乌兰牧骑,是活跃在草原上的文艺轻骑兵,也是戏剧创作和演出的一支生力军。党的以后,优秀的传统剧目重新上演,各个剧种新创剧目不断涌现。
这些戏剧艺术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了内蒙人民智慧与心血的浸润培育,在土生土长的成分中,亦有对外来艺术的吸纳兼容和输出影响。这种“有容乃大”的品格与气派,是形成其独特魅力的前提与基础,也是内蒙地区特色文化的重要表徽之一。
2.2 内蒙特色艺术文化
秀美的草原风光,浓郁的民族风情,灿烂的历史文化,梦幻的沙漠戈壁,童话般的森林冰雪,奇特地貌景观,都牵系着草原往事,传承着草原文明。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远出塞外的昭君,集汉、藏、蒙古民族艺术精华于一身的寺庙,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散落在辽阔无垠的草原大地和塞北群山之中,这是内蒙古和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文化精品的历史见证。另外,内蒙的安代舞、呼麦、马头琴、鄂尔多斯婚礼、蒙古长调等国家级和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得到有力保护与传承,并正以全新的面貌走向社会。还有深得观众喜爱的乌力嘎尔、笑呵亚热、好来宝等都是蒙古传统的曲艺形式。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内蒙古文化事业茁壮成长的沃土。
三、内蒙戏剧现状问题
任何对于历史的回顾、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弘扬都是为了现代与未来,为了创新与发展。
内蒙古地区的戏剧框架是在本世纪构成的,组成这个框架的剧种有二人台、东路二人台、二人转、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京剧、评剧、蒙古族宗教仪式剧、蒙古剧、话剧、歌舞剧、漫瀚剧等。上述剧种既有我区的地方剧种,也有从内地或域外流入我区且有较广泛影响的剧种。就剧种的数量而言的确不少,但至今尚难确认一种较能代表内蒙古的戏剧文化,为蒙、汉族人民,东、西部地区,城市和农村观众较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剧种。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在管戏剧时就很难做到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各个戏剧艺术表演团体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也就难以充分发挥。目前我区戏剧事业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之一是如何发现和培养新人,尤其是剧本创作和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新人。应该看到人才匮乏已经严重制约着蒙古戏剧事业的发展。
四、结语
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艺术的精华,无限的魅力之所在,戏剧曾经而且必将在内蒙特色文化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戏曲教育的传承与教育,为戏曲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让戏曲走得更远,需要文化本身和经济力量的支撑,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创造戏剧和接收它、评判它的人共同付出努力、并且是高度自觉和无代价的努力。蒙古戏剧将带着内蒙古地区民族戏剧的希望,吸取更多新的戏剧方式,在民族戏剧的发展道路上越走越好。
参考文献:
[1] 邢野.内蒙古艺术史料选编[M].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出版,1988.109.
[2] 赵智晓,梁悦玲.民族戏剧在草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J].内蒙古艺术,2005( 2).
本文为2011年度廊坊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编号:201101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12日
文化是城市的精神和灵魂,一座城市的内在气质必须通过其独特的文化内涵体现出来。随着廊坊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廊坊文化定位已经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廊坊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使其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技术、资本,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战略问题。
一、特色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特色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内在精神动力和外部环境支持,更是一个城市实现独特价值和彰显个性魅力的核心因素。进入21世纪,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由功能型城市转向文化型城市,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各地方在城市建设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目标趋同、功能重复、形象单一等问题。城市建设的目的不是复制雷同的城市,而是要创造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城市,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差别如何体现,市政设施、结构功能不可避免会有雷同之处,差别主要体现在文化上,一个城市树立起独特的城市文化才能在“千城一面”的局面中脱颖而出,如花城广州、泉城济南、春城昆明、冰城哈尔滨,都是通过树立特色文化来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取得了成功。所以说,特色文化是城市崛起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推动力,建设城市特色文化,能增强城市竞争能力,传播城市品牌,达到名牌城市的目标。
城市的特色文化不同于一般的城市文化,特色文化之所以能形成影响力在于它有一个明确的文化核心,代表着区域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核心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城市的独特性,核心文化的凝聚力也就是城市的凝聚力的体现,而扩大核心文化的影响力也就是扩大城市的影响力。龙凤文化是历史与自然对廊坊独特的馈赠,是廊坊文化核心价值所在,充分地解读、不断地丰富发展龙凤文化是廊坊特色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二、龙凤文化在廊坊地方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和精神内涵
(一)廊坊龙凤文化溯源。龙凤文化在廊坊文化中的核心地位,在廊坊的历史文化、地理地貌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1、远古神话。中国的龙凤崇拜源远流长,而廊坊处于龙凤文化形成的早期,4000多年前“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合符釜山”。安墟就是廊坊市安次,黄帝与各部族在经历旷日持久的争夺后缔结盟约,统一符契,会盟于釜山“画龙合符”,即截取各自部落图腾的某个特征,综合形成一个神异的形象,作为部落大联盟统一的图腾和旗帜,这就是龙图腾的产生。凤图腾起源于以蚩尤为代表的南方九黎,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涿鹿也在河北省境内,这是龙凤文化的第一次融合。炎黄时代黄河故道经由今天河北省境内向北经廊坊霸州入海,在廊坊周边形成了一片水土丰盈的区域,是原始各部落争夺的焦点,也为早期龙凤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温床。
2、民间传说。龙凤呈祥的爱情传说在廊坊广为流传。4700年前,黄帝征伐蚩尤,其长子玄嚣率军战于安次,与安次女凤娘相爱。后玄嚣战死,临终前向天祈祷,愿来世再续姻缘。凤娘悲痛欲绝,不久亦亡,黄帝命葬于玄嚣坟旁。2000年后,玄嚣转世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凤娘转世为安次女金凤。刘秀平乱时战于安次,路遇金凤,如见故人。次日,刘秀求婚。金凤安次大旱虔诚祈雨,立誓“天降雨而嫁”。刘秀焦虑,夜不能寐。此事传至天宫,玉皇大帝为之感动,遂命天降双河于安次,一条水流蜿蜒似龙称龙河,一条波光斑斓如凤称凤河。此时,有部将进言刘秀:“天降双河,龙凤呈祥之兆,乃天意也”。于是,刘秀如愿迎娶金凤为帝后,成就一段美满姻缘。千百年来,这个美丽的爱情传说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寄托了老百姓寄予了龙凤呈祥美好的理念和追求
3、独特地貌。一条龙河,自京城南下,在廊坊城西东折绕城作臂弯状;一条凤河,出京城东去,在廊坊城北南折绕城作臂弯状。廊坊这座城就在龙河凤水的怀抱之中了,是全国唯一同时拥有龙凤称谓两条河流的城市。龙凤双河最早见于《元史・河渠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是廊坊龙凤文化的有形载体。
4、特殊区位。北京是天子之城,凤翥龙腾之地,是中国龙凤文化之城,廊坊地处京畿腹地,廊坊的民间文化、饮食风俗等都与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北京的后花园,是龙凤文化之乡。2011年9月14日,廊坊市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全国首个“中国龙凤文化之乡”。这充分肯定了龙凤文化在廊坊地方文化中的核心地位。
(二)廊坊龙凤文化的精神内涵
1、瑞兆吉祥。龙能兴云布雨、司水理水,龙图腾崇拜体现了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风调雨顺的期盼。龙的另一个重要职能是“征瑞”,即以吉祥瑞符的身份出现。古籍上载的“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蚓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史记・封禅书》),人们至今在建筑装饰、工艺品上突出龙的图案,就是撷取龙的这种职能。凤是称为“仁鸟”的祥瑞之禽,《山海经》中记载:“丹穴之山有鸟状如鹤,五色而文,名曰凤。首文曰德,翼文曰顺,背文曰义,膺文曰仁,腹文曰信,先则天下安宁。”凤象征美好与和平,是吉祥幸福美丽的化身。百姓相信龙凤能给人间带来福祉和祥瑞,在廊坊沿龙河凤河流域,龙凤庄、龙、凤河营等以龙凤命名的村镇达30多个,“龙灯会”、“盘龙盛会”等各种花会组织也是百姓喜庆节日、求吉祈福的重要活动。
2、有容乃大。龙凤的形象都是容合而成的,宋代学者罗愿等提出“龙有九似”说,即“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鱼的鳞代表水里游的,鹿的角代表地上跑的,鹰的爪代表天上飞的,这种复合结构,意味着龙是万能之兽,万能之神。凤的形象也是集众动物大成之美,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引黄帝的臣子天老的话说:“凤之象也,鸿前麟后,蛇颈鱼尾,颧颡鸳思(腮),龙文虎背,燕颔鸡喙,五色备举。”《尔雅》郭璞注中描述“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龙凤文化是多元文化的结晶,这种巨大的包容正是一个城市的生命力所在,和谐的家庭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秩序,都有赖于容合,容合也是一个城市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形成的最核心的要素。廊坊“会展之都”的定位正体现着这样一种融合的精神,各种展会将廊坊置于全国乃至世界各行各业的交汇点上,使廊坊成为人才、技术、信息的汇集点和聚宝盆。
3、天人合一。龙的形象集合了爬行动物和哺乳动物,是“鳞族之长”、“众兽之君”。凤的形象集合了飞禽的特征,有“羽族之长”、“百鸟之王”之称。龙凤的形象不仅容合众多的动物,而且风雷云霓、树木花草、江河山脉等与古人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物、天象参与了龙凤形象的融合,可以说龙凤是人天关系的形象化表述,在不断发展演变过程中,龙与凤逐渐形成一雌一雄、一阴一阳的属性,这种龙凤呈祥、阴阳和谐的辩证法与发展观,也是廊坊城市建设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相互依存是廊坊在城市建设中始终贯彻的原则,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目前,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7平方米,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高达344天,80多个城市公园成为城市“天然氧吧”。廊坊在国内首家全市域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先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4、与时俱进。《说文解字》中解:“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中国的龙,固然有普遍特征,但龙的本身是千变万化的,龙的变化之道又与时机、机遇是紧密联系的,体现着与时俱进的基本精神。回顾廊坊发展历程,一直是紧抓机遇,创新模式,凭借各种有利因素,不失时机地实现跨越式发展。与时俱进,是廊坊现在和未来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三、以龙凤文化引领廊坊特色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一)明确京畿文化大背景的发展思路。廊坊的龙凤文化渊源有自,开发前景广阔,但廊坊所限区域不广,历史资源相对有限,地方文化纷繁杂芜,因此发展廊坊龙凤文化必须首先将其置于京畿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廊坊毗邻京津,在长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与周边文化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廊坊龙凤文化与京畿文化可谓同气连枝,难分彼此,因此应将廊坊龙凤文化置于京畿文化这块巨大的磁场之中,积极借助和有效依托京畿优势文化,使龙凤文化迅速成长壮大,发挥影响。同时,京畿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给廊坊文化提供了庞大的消费市场,北京既是全国最大的出游客源城市,也是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北京拥有1,500多万常住人口,300多万流动人口,每年约1亿国内外旅游者,构成了文化消费需求的有力支撑。背靠大树好乘凉,借助京畿文化的大背景,不失时机地发展龙凤文化,有利于快速树立龙凤文化品牌,深化龙凤文化内涵、扩大龙凤文化影响。
(二)宣传引导,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由于现代城市人口的流动性,人们的家乡概念越来越模糊,归属感也越来越淡薄,但从内心深处,人们还是渴望一个情感的归宿,廊坊是廊坊人民的家乡,也是维系廊坊人民情感的归宿。文化是一个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生活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龙凤文化这一标志性的核心文化能凝聚人心,相关部门应在宣传和教育两个环节入手,一方面积极宣传普及龙凤文化知识,弘扬龙凤文化精神,让龙凤文化深入人心,成为廊坊人民乡土情结的一部分,使龙凤文化精神成为廊坊精神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从孩子抓起,在教学中熏陶,在生活中引导,潜移默化,使孩子从小树立热爱家乡、热爱廊坊、热爱龙凤文化的思想。提升廊坊人对家乡的文化归属感、认同感和建设家乡的责任感。这种归属感一旦建立,不管你是刚刚来到廊坊,还是已经离开廊坊,都会对廊坊这个城市有一种文化认同和根的归属。
(三)多管齐下,扩大文化影响力。龙凤文化是廊坊文化的典型代表,扩大龙凤文化的影响力就是扩大廊坊的影响力。因此,要将龙凤文化的推广做成一个系统工程。首先,结合“三年大变样”城市改造,将一切可以利用的城市硬件当作传承龙凤文化的具体载体,大到学校、图书馆、艺术馆、影剧院,小到桥栏、石刻、景墙、灯箱,把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加以固化,寓教于乐,不知不觉中传播了龙凤文化;其次,加强文化宣传,围绕着龙凤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业、休闲娱乐业、文博会展业、工艺美术业、演艺影视业等一批重点文化产业,积极推进龙凤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形成龙凤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再次,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工程,整合廊坊民间文化,以龙凤文化题材为重点,扶持和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和传播,努力在戏剧、文学、美术、书法、摄影、音乐、舞蹈等艺术领域创作一批高起点、高水准的精品力作。
(四)完善配套政策,优化特色文化发展环境。发展特色文化,必须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相关配套政策作支撑,统筹协调解决好特色文化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要确立政府在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和地位,坚持以市场调节为主,政府宏观调控为辅,实现城市特色文化资源的最优配置;要把龙凤文化建设放在城市发展大背影下进行,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实现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同步进行;建立健全财政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安排一定比例的特色文化发展专项资金,集中于扶持有一定发展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项目的设施建设、规划包装、宣传促销等;促进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主体的多元化,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市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同时,要加强法制建设,使城市特色文化建设步入法制化轨道,保障城市特色文化建设科学、健康、有序地进行。
主要参考文献:
[1]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孙萍.文化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一、特色文化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汗水的结晶,根植于民众之中
特色文化,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艰苦生活、劳动中创作出来的。她以口头形式,或以肢体动作形式广泛而深入的流传在群众中,并经一代又一代群众口咏嘴噬加工而成。劳动人民不仅是特色文化的缔造者,也是传承者、传播者,更是享受者、被感染者。特色文化不仅根檀于民众之中,也积淀在人民群众的血液里、骨髓里、遗传基因里。因此,特色文化深受群众的喜爱,她倾吐了劳动人民的生活情景,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了劳动人民的血汗,表达了劳动人民情感,反映了劳动人民爱憎,寄托了劳动人民的理想与愿望。
农村是特色文化的产生地、繁衍地、集散地、传播地,是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的。一旦为特色文化搭建起发展平台,营造出良好的发展空间和氛围,就会有很多人积极主动参与活动。这就说明了,特色文化是人民群众所喜爱的,是根植于民众之中的,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基础的。
特色文化已不仅仅是一个地方、某个地区、某片地域、某个民族的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存在方式了,她已融合在各民族大家庭文化里了,形成共同拥有的大文化,成为各民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失的文化情愫、情结,成为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联系、融合的契机、媒介、桥梁。这也充分体现出特色文化所具有的影响力、亲和力、感染力、号召力、凝聚力、向心力的功能。因此说,在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时,务必要注重农村已有的特色文化,注重农民自身的文化传统、文化元素、文化情景。尽最大可能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来发展特色文化,夯实特色文化的建设,来促进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建设,实现新农村的建设。
二、特色文化是一个地方,或一片地域的文化象征、标识、标志、名片、品牌
特色文化之所以为特色文化,她的形成,是由一个地方或一片地域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环境、自然条件,生产、生活条件、情境,经济基础和历史、人文情景等等的不同,而产生出不同的生产、生活习俗、习惯,产生出不同的文化渊源、文化情境、文化氛围等。
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文化传统,一片地域有一片地域的文化习俗、文化情景、文化风味。各个地方、地域的文化氛围都不相同,各有各的独特性、个性、风格、色彩。这正如古人所云的那样:“凡民涵五常之情,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凡居民财,必因天气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民间有句俗语:“一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也证实了这种说法。这种文化的独特性、个性、风格、色彩,一旦发展起来,形成一定的气候,在群众中产生出一定量的影响力、亲和力、凝聚力、向心力,共谋其发展,并向其外面进行推出时,他就成了这个地方,或这片地域的文化象征、标志、标识、名片、品牌。
特色文化正是基于她具有代表本地区或本民族文化的象征、标识、标识、名片、品牌的效用、功能,她也是代表着本地区或本民族的人们在特色文化发展中,享受其所产生的实际利益、实惠。因此说,在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中,务必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夯实特色文化的发展,来带动新农村和谐文化的大发展,实现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应给特色文化营造出良好的展示平台和广阔的创新空间
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就是要新农村建设的各个要素之间相互配合得均称、协调、一致,形成合力、共力,凝聚向心力、亲和力,增强团结,拧成一股绳地全力实现新农村建设。特色文化是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文化开展活动的基础,是农村文化存在的表现形式,是反映农村文化发展的方式,是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主要载体,是农村文化与其他地方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新农村和谐文化进行联系、交流、沟通、融汇、凝聚的重要载体、媒介、桥梁。
新农村和谐文化与特色文化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相互包容的、相互依存、互为作用、互为推动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农民群众,它们的出发点是农民群众,都以农民群众为对象、为载体、为源泉、为动力。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是通过提高农民的文化、科技等知识素质,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来实现其建设的。其建设过程自始至终是离不开农民的,只有通过农民参与,实现农民的参与,才能实现其建设,才能使农民的各种素质与新农村建设各要素之间相适应,形成合力、共力,凝聚向心力、亲和力、心往一处使的共同努力建设好新农村。特色文化的展现是通过农民群众文化活动来实现的,农民群众是特色文化的载体,群众文化活动是特色文化存在的表现形式。那就如《群众文化概论》中所表述的那样:“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自我进行的,以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和知识需求为目的,以文化与艺术为中心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这种社会历史现象构成了特色文化的形成,也构成了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契机,提供出动力。
因此说,在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之中,一定要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注重特色文化的发展,就是注重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提高),一定要给特色文化的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展示平台、活动平台、建设平台、发展平台,给特色文化提供出一个广阔的创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