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9 10:18: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园教师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让新教师在一年见习期中尽快地适应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合格教师,巩固专业思想,热爱教育事业;能使新教师对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从陌生、适应到熟悉,熟悉教学内容,学会教学的基本常规与方法;让新教师初步学会做班主任工作,逐步熟悉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流程和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要求;非师范类的新教师除与师范类的毕业生同等要求之外,还需补上“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这三门课程通过培训合格后,方能取得合格教师资格;对3年以下工龄的青年教师以学校为主阵地进行培养,使他们在教育教学技能、专业知识、师德修养等方面得到更快地提升;让3年以上10年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师逐步成为教育理念先进、教学业务精湛、专业素养扎实、综合能力优化、创新意识强盛、并能在区内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的专家型教师,从而达到提高我园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内容
(一)0—1年的新教师培训的内容
1、师德修养、计算机操作能力、读书心得、有关教育法规等公共课程考核,成绩合格。(由所在单位和教师进修学院共同考评)
2、参加教师进修学院统一开设的有关新教师在教育教学技能方面培训讲座,要求出勤齐,有笔记。
3、指定教师带教。在师傅的指导下,初步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并开展听带教老师示范课和执教一堂实践亮相课的教学活动。
4、初步掌握分析教材、选择教法、运用简单教学媒体的技能,并撰写一份教案交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培训管理中心备案。
5、对未进行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的教师都必须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合格以上(以证书为依据)。
6、开展教育教学的技能比赛。每位新教师都必须要积极参加我市教师组织的有关活动,如普通话演讲比赛,教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等。
7、新教师在见习期都要设计一次班队活动,并由幼儿园根据其情况给予评价。
8、新教师在见习期结束时,要写好个人见习期小结或教育教学总结,并交我园进行备案、考核。
(二)非师范类教师要求
1、必须与师范类教师有同等的培训要求与考核方法。
2除以上考核以外,还必须完成“教育学”、“心理学”、“教材教法”三门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教师资格。
(三)教龄3年以下青年教师的培训内容
1、巩固专业思想,加强师德修养,进一步树立敬业爱岗的精神。
2、掌握所任学科的新课程标准,独立处理教学内容。
3、在教学中能钻研思考,带着问题开展学科教研活动。
4、能掌握现代教育技能,运用媒体进行教学。
5、初步能做好班主任工作,生动活泼地开展班队活动。
6、每位教师不但能成为合格教师,并力争朝骨干教师方向努力。
(四)教龄3——10年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内容
1、教育理论
(1)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知识
(3)现代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新情景的教学策略等教学理论
(4)教育科研理论
2、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1)课程教材改革方案及学科新课程标准
(2)相关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
(3)相关学科文化知识的拓宽与加深
(4)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和教学实践、教学教研
3、教育科学研究
(1)学科教育科研方法
(2)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3)学科教改课题与实践
4、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1)基础现代化技术培训
(2)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技能培训
(3)普通话测试达相应标准的合格或优秀。
三、措施
(一)对见习期教师的培训
1、制订见习期带教协议书,由所在学校或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培训管理中心指定有关教师带教,有关活动记载由学校考评,最后上交教育培训管理中心。
2、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培训管理中心记录区级培训活动的出勤情况,由区教师进修学院教育研究中心对新教师进行学科培训并制定学科计划。教育培训管理中心认真填写《闸北区新教师培训班学科活动计划表》、《闸北区新教师活动点名表》。
3、参加市、区培训活动的记录,由新教师在每次活动后自己填写。
(二)对3年以年成长期青年教师的培训
教龄3年以下的青年教师以“任务驱动”压担子的方法进行项目培训。
1、专业思想巩固、教育理念先进,在区级及以上刊物上。
2、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常规,在校内及以上作1—2次讲座。
3、初步掌握运用现代化教育教学媒体的基本技能,能制作多媒体课件。
4、善于思考、能带着问题进行学科教研活动,完成1—2项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任务。
(三)3——10年成熟期青年骨干教师的培训
培训以区级综合性培训、学科组班和导师带教个别指导等形式进行,分学科班和综合班(幼儿园以及部分中小学科为综合班),以各学科为班别,由教研员担任辅导员,相关导师组成相应的导师团。时间安排上遵循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培训过程中将有机结合区一级的重大教研活动、闸北区系列评比活动以及区优秀中青年教师培养工程。
由于优秀教师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起关键性影响的因素包括:重要的教学研究活动、教学专家在现场观摩教学中的示范与分析、结合实际与个人经验的理论阐述、有针对性的理论阅读、一般教育领域内的学术探讨与交流、教学个案的分析、教育科研课题的全过程参与等,因此,骨干教师的培训宜采用集中培训与自主研修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小组研讨相结合、专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和公开示范与论文(案例)撰写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来说对于教育理论的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自学反省、研讨交流、自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做读书笔记、写心得等策略。
对于学科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导师指导、实践观摩、分学科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说课、上课、评课的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有序完成教案、教学论文的撰写等方法。
对教育科学研究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课题研究与实践、2年内设计并完成1项校级以上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任务等方法。
对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训,要采用专题讲座、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学科的应用、整合、观摩与实践活动等方法。
英语强化培训要采用组班培训,参加市级水平测试考试等方法。
四、管理
(一)见习期教师的培训管理
1、制订带教协议书,由所在我园指定有关教师带教,有关活动由幼儿园考评,最后存入档案。
2、在新教师见习期满时,由所在幼儿园、教育局共同进行考核,认定其合格与否。
(二)3——10年成长期教师的培训管理
通过培训,使3——10年成长期教师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技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能不断运用“反思性教学”积累教育教学经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并使其中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成长为幼儿园教师队伍中的骨干力量。
(1)能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市级或省级骨干。
(3)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专长。
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因各课程的培训性质有所不同,在时间上将采取较为灵活的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具体的实施过程将由我园以及带帮老师协商在综合分析的情况下作出合理的安排。
(四)保障
1、培训组织
幼儿期是幼儿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习惯最容易、最迅速的时期,因而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和关键期。在这段时期,以适当的方式给幼儿以正面积极的暗示,幼儿就有可能在兴趣、自信心、情感、态度、价值观、自我意识、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取得预期的进步。尤其对于保护幼儿的自尊心,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幼儿暗示教育作为幼儿这一特殊教育对象和暗示这一特殊教育手段的统一体,运用起来须有一定的技巧。方法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如何采用适当的方式给孩子以有效的暗示教育呢?
一、话语“暗示”
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儿基本上不识字的,他们所接受的一切教育、获得的所有知识基本上都是来自于成年人的口耳相传,在幼儿园主要是教师的口耳相传。因此在幼儿教育阶段,教师的语言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教师能巧妙地运用积极的语言暗示,那教师即找到了一把与幼儿沟通的智慧钥匙。
1.鼓励性语言暗示
当幼儿遇到困难、失去信心时,教师应用激励性的语言暗示幼儿去积极的探索。如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有不少的幼儿不爱动脑筋怕麻烦,总想依赖教师,总说自己不会。这时教师就可以说:“你很棒的,动动脑筋自己试一试,老师知道你一定能行的,加油!”“再试一试,这回肯定行。”等等这样的语言来暗示幼儿,这些语言对即将失去信心的幼儿来说,无疑是一种支持性的力量,可以成为幼儿解决问题的动力,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当幼儿有自己的发现和看法时,教师也应及时的给予鼓励的语言暗示,如“嗯,真不错”“你真行”“你的想法很特别!”“好样的!”“好孩子,继续做下去一定行!”这些语言能给幼儿极大的鼓舞并能激发他们进一步表现的欲望。
2.引导性语言暗示
当幼儿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解决,我们不能直接给予答案,而应当运用一些引导性的语言暗示幼儿主的去探索。如在一次课间,洁洁小朋友们跑来告诉我:“老师,架子上的花瓶倒啦!”我说:“是吗?什么原因呢?”她回答:“可能是窗帘没有拉好,风太大了!”于是她拉好窗帘。不一会儿花瓶又倒了,这回跑来了几个小朋友们告诉我:“老师,花瓶又倒啦!”我还是说:“这回又是什么原因呢?”只听泽泽说:“可能是花瓶里的水太少了。”于是他们几个到洗手间把花瓶里的水灌满。“老师,这回花瓶不倒啦!”洁洁开心地告诉我。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我们不一定要及时给出标准答案,而可通过一些引导性的语言暗示,让幼儿自己去尝试,寻找答案。
二、行为“暗示”
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要“以教人者教己”,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教,“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的日常行为是幼儿成长初期最平常、最直接、最具威性的影响源。
1.表情暗示。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表情暗示孩子,营造一种愉快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如,在孩子每日来园时,老师送上一个“老师喜欢你”的微笑;在孩子不自信时,送上一个“你是最棒的”的眼神;在孩子遇到困难时送上一个“相信你能行”的目光……在老师一频一笑的暗示表情中,孩子得到了鼓励,增强了自信。
2.动作暗示
动作是最直观的,很易引起孩子的注意。所以,利用动作来暗示孩子也会起到好的教育作用。如前不久,由于天气寒冷,因此老师们纷纷买了暖宝宝,快递寄来后,老师便用上了,捂在手上多暖和呀。可是第二天,班上有几个孩子也带来了暖宝宝,我问家长:“为什么让孩子带暖宝宝,老师没让带呀?”只听家长这样回道:“孩子回来说老师也用这个的,我也要带一个去!”可见老师不经意的行为在孩子中竟产生了如此影响。于是我反省自己,舍弃暖宝宝,带着孩子做起了运动,搓手、跑步、用力做操……在老师的行为表率下,孩子勇敢地赶走了“北风爷爷”。
三、榜样“暗示”
听过一则关于《南风先生》的故事:“北风与南风打赌,看谁的力量更强大,他们决定比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无论怎样猛烈,行人只是将衣服越裹越紧;而南风只是轻轻拂动,人们就热得敞开大衣。”这则故事告诉我们,对于一些顽皮的孩子,老师反反复复的批评也许起不到什么做用,而旁敲侧推的榜样暗示却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班有个泽泽小朋友,生性好动,比较顽皮,经常提醒他不该怎样,应该怎样,收到的教育效果甚微。一次,他在做手工时,废纸剪得到处都是。于是,我变了个法子对边上的思思说:“思思真是个讲卫生的好孩子,你们看她做手工时桌上多干净呀!老师真喜欢,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吗?”一边的泽泽听到后,不好意思地瞧瞧我,也悄悄地开始收拾了。可见,有时教师的反复说教,还不如给孩子树起典型的榜样,对孩子进行暗示,让孩子在观察榜样的过程中,自我反思,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四、情境“暗示”
暗示法的倡导者洛扎诺夫曾指出:“即使最强烈的观念,除非和个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相结合,和他的态度动机相结合,和他对某一事物的期待相结合,和他的需要兴趣结合,并且和它个人的情绪、智能、意志以及需求等特性协调,否则是不能产生暗示的效果的。”因而我们应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积极的暗示情境,以适当的方式给孩子以合理、有效的暗示影响。
1.物质情境暗示。
教育者应该努力让幼儿置身于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环境之中,从而获得各方面的积极暗示。如每一个主题活动开展中,我们都可创设一个与之相关的物质教育情境来暗示孩子。在开展活动“马路上各种各样的线”时,我将幼儿常见的马路上的各种各样的线贴在班级的地面上,让幼儿学习走“人行道”、横穿马路时走斑马线等;实施系列活动《伞的世界》时,我在班级内悬挂了各种款式、各种颜色和大小的伞,让幼儿积极的去感受,引起幼儿主动探索的欲望。
平时创设环境时可以选择图示、标记乃至物品摆设等不同方式,来塑造一个积极的暗示情境,给孩子以合理、有效的暗示影响。如在区域里贴上各种标记暗示孩子遵守规则,在语言区里贴上安静的标志提醒幼儿小声说话,在角色游戏里贴上排队的图示,提醒幼儿要有秩序,在卫生间里贴上洗手的图示,暗示幼儿别忘了便后洗手等等, 活动室的标记暗示,像一道流动的风景线,时刻提醒着幼儿,从面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实录
一天,我们正在开展谈话活动:“我的好爸爸”,只听“啪”的一声,把老师和小朋友都吓了一跳。原来缪仁轩小朋友连人带椅子的摔在了地板上,当时我是又好气又好笑,但转念一想遇到事情光靠训斥、说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何不抓住时机对孩子们进行一番教育呢?于是我煞有介事地说:“你们听谁在哭啊?”小朋友立即安静了下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东找找西找找。接下来我告诉他们:“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张老师也听到教室里有哭声,我找啊找啊,找了半天终于找到啦!你们猜是谁在哭?哦,原来是小椅子在哭,我问小椅子你为什么哭啊?它含着眼泪对我说,小朋友不爱护它,一会儿拖着它走,把它得腿拖得疼疼的,一会儿拎着它摇摇晃晃的走,把它身上碰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现在小椅子还伤着呢。”此时小朋友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一些不忍的神情。我不失时机的继续说道:“现在啊小椅子想离开托二班啦,不和托二班小朋友做朋友了,怎么办呢?”小朋友开始着急了纷纷说到:“小椅子你别走,我们不拖你了,我们改正了,我们两只手搬椅子了……”此时,我灵机一动何不将老师自创的一首《小椅子》儿歌下放给孩子,帮助孩子掌握正确地搬椅子方法呢?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如果你们想和小椅子做朋友,就请像张老师这样做。”我一边念儿歌一边示范:“小椅子,我爱你。天天和你在一起,两手搬,轻轻放。累了坐在你身上”。有的孩子一下子就学会了儿歌,这时小朋友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椅子。此后,拖椅子的现象日益减少了,“哐当哐当”晃椅子的声音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呢。
三、反思
(一)抓住时机巧用拟人化教育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时期的“泛灵心理”乃是把事物视为有生命和有意向的东西的一种倾向。在幼儿心目中,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有思想感情的活物。利用幼儿“泛灵心理”对幼儿教育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老师应善于将物“拟人化”,以激发孩子的“泛灵心理”,使之产生移情心理,进而理解和形成相应的良好习惯。如上面的例子经过对孩子实施拟人化的教育,让孩子体验到了积极情绪,为孩子创设了宽松、安全、自由的心理氛围,比起向孩子们说教讲解深刻道理效果好得多。培养了他们的爱心与同情心。小椅子的事件也许是件很微小的事情,但是却让我们的孩子知道了,在他们的生活中,不光是成人的呵护和关爱,学着关心他人也同样重要。关心他人,需要从点滴的小事做起,就像和小椅子做朋友一样,这是良好道德情感的培养,有利于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二)孩子模仿老师的言行
托班孩子的思维来自于实物和直观的形象,往往从事物的表面形象来认识事物,他们的思维要通过成人的启发诱导,在具体活动中才能逐步发展。他们好模仿,成人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模仿的榜样。他们一天中接触最多的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他们尽收眼底。孩子由于年龄小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首先得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对不良的行为,作为教师不能简单地指责、阻止,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引导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概念,给他们一个可效仿的榜样,让他们在看看听听说说做做中主动地自觉地去学习,去模仿。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科说:“教育必须从细节开始”。
附:生活儿歌《小椅子》
小椅子,我爱你。
全园教师参加本次赛课活动。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根本,扎实有序地开展活动,大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活动目标
1、通过教师赛课活动,探索教学艺术教学的有效性,锻炼教师的教学水平,同时将有效的教学活动推向,让教学焕发激情与活力,打造高效的教学。
2、让幼儿在教学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四、活动原则
1、全园参与原则:赛课活动鼓励全园教师人人参与,让全园教师得到锻炼和提升;
2、注重过程原则:活动要关注结果,更要重视过程。要做好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和反思,提炼经验,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幼儿园对每一位教师的听评课、听课的教师做好笔记。评课时发现不同的看法大胆提出,争取更好的教学方法。听课的教师认真的打好每节课的分数。
3、实事求是原则:活动要立足实际,关注发展,注重激励。评优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五、方法步骤
1、参赛形式:参赛课题教师自选领域(要求要本年龄班级的教材),参赛领域活动方案预先送交园长室。
2、赛时间:六月中旬。
六 参赛要求
一、暗示的内涵
暗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最常见的特殊的心理现象。它是指在无对抗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人的心理或行动产生影响。暗示者不明确表示用意,以含而不露的方式影响其他人,受暗示者则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影响。暗示能融洽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避免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由于暗示不具有强制的特点,因此暗示对幼儿往往影响很大。
二、暗示教育
1.暗示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其内涵
所谓暗示教育是指教育者以含蓄、间接的方式向受教育者发出信息,使受教育者在兴趣、能力、爱好、情绪、态度或认知倾向等方面发生变化,对受教育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暗示教育是采用暗示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悟出“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的道理。暗示教育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接受教育,能激发幼儿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使幼儿乐意接受。
2.暗示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在幼儿教育中,暗示教育是通过教师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暗示幼儿,使幼儿主动地向着老师所示意的方向作出预期反映的方法。暗示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它能尊重幼儿,较好地保护幼儿纯洁的心灵。暗示教育是以一种间接含蓄的方式作用于幼儿。在教育幼儿时,克服了简单命令中强制性的缺陷,使幼儿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接受教育。它能很好地保护幼儿的自尊心,增强幼儿的自信心,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主动性。例如我们要求小朋友在倒开水时要排好队,于是就在饮水机旁的地上贴了一些整齐排列的小脚印来暗示大家。于是每次倒水时,前面的小朋友们会踩着小脚印排着队,而后面的小朋友即使地上小脚印没有了,也会很自觉地排好队。
(2)它能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幼儿期是人的奠基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但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幼儿自控能力较差,再加上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暗示对幼儿的影响往往最大。教师的心理暗示,通过丰富的面部表情、生动的语言、具体感人的情景,潜移默化地感染幼儿,激励幼儿,萌发幼儿积极的情感,使幼儿在道德认识、情感意志、道德行为等方面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三、暗示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1.运用语言暗示
例如孩子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有的是胆小,有的是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还有的是没有集中思想,不明白具体要求。这时候,你不必逼着孩子回答,而通过语言暗示来鼓励孩子发言。把责备口吻换成:“小朋友听明白老师的提问了吗?大家都在动小脑筋呢。那么我们来比比,谁先想出好办法来,聪明的孩子赶快把手举起来。”这样的效果会好得多。因此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训斥只会使孩子产生沮丧,而表扬才会激励他们不断进取,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使用激励性语言暗示,多一句表扬,多一句赞美,会使幼儿更加自信,会给你的教育活动带来明显的效果。
2.运用眼神暗示
眼神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有时能比语言更细腻更清晰地表达感情。例如星期一班会时,老师总结上周工作,布置美育节活动任务。讲着讲着,小虎的双手搞起了小动作,在下面叠纸飞机。于是老师一边继续安排工作,一边用眼睛紧盯着小虎的手。不一会儿,小虎“醒”了过来,双手安静了,开始认真听起课来。因此在实际幼儿教育中,有时候适当地对孩子的不当行为运用眼神表示,这就给了他一个暗示,孩子自然会收敛,这就既保全了孩子的面子,又避免了因批评引起的反感或对抗情绪,其教育效果也明显。
3.运用表情暗示
表情是人内心世界的体现,严肃的表情表达了教育者认真的态度或不愉快的心情,这就给了孩子一个警告;而眉开眼笑的表情,是给孩子的一种鼓励。例如学校正在举行文艺会演,小威高兴得忘乎所以。他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去;时而狂笑,时而尖叫,全然不顾周围同学的感受,连老师暗示的眼神也视而不见。为了不影响会场气氛,老师没有大声呵斥,而是悄悄地走到他面前,猛地皱起了眉头。这下,小威总算看到了,声音也低了不少。因此,做教师的千万不要忽略神情,一个凝视,一个微笑,皱一皱眉头,握一握手,摸一下头,拍拍肩膀,弯一下腰……都能体现对幼儿的关心、尊重、鼓励和期待,收到“无言之教”的奇效。
4.运用情境暗示
所谓的情境暗示是指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幼儿强烈的情绪,使其能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其中。孩子的学习、生活环境对孩子具有微妙的暗示作用。例如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张贴一些激励人的语录,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又如幼儿在幼儿园午睡,有个别小调皮影响别人,老师厉声制止就不一定比得上悄悄走近,指指旁边睡着的小朋友,暗示孩子该睡了,孩子在“大家都睡”的情境暗示之下,也会很快入梦。因此良好的情境暗示能使孩子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教育,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5.运用榜样暗示
榜样暗示是指幼儿教师以自己或某个幼儿的美好形象影响教育幼儿。例如小班幼儿入园时不适应新环境,经常会哭闹,而那些没有哭的幼儿也会学别人跟着一起哭,班里就会哭成一片。这时用榜样暗示就可以让幼儿哭声停止。对那些没哭的幼儿教师表示出赞赏,并送他们用彩纸做的可爱的小动物、小五角星等,其他幼儿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喜欢的礼物,就会向不哭的学习而停止哭闹。良好的榜样暗示可以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如果能正确使用暗示教育,不仅可以扩大教育渠道,充分发挥幼儿的潜在力量,而且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暗示,就是教育孩子的灵丹妙方。教师给学生一点暗示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来自你的力量,也许,你会在不知不觉中享受到创造奇迹的快乐!
参考文献:
(一)指导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肠道病毒病的疫情报告和监测;
(二)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
(三)指导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公众预防和疫情应急处置。
二、病原学
三、流行病学
(一) 流行概况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一、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安全舒适的幼儿活动环境。
1、坚持每天晨检,保证幼儿不带危险物品入园,如发现即时教育幼儿并与其家长沟通。上课时,必须让幼儿进教室听课。下课时,不得离开教室。下课时间如有幼儿离园,教师要及时寻找,加强管理。
2、午饭时注意,预防烫伤幼儿。一定要把汤晾温后再盛给幼儿,并为幼儿端到面前。
3、坚持每天午检,防止幼儿带异物入寝室,防止异物进入耳、鼻、口的现象发生。中午无论谁值班,一定要加倍照看好幼儿,不忽视午休的幼儿,巡视幼儿是否有不良的睡眠习惯,如蒙头并及时纠正。
4、把好幼儿离园关,一定要看卡放人,不认识的人有即使有接送卡,也要问清情况或者是与孩子父母取得联系确认无误后再放人。防止幼儿走失和拐骗幼儿现象发生。
5、户外活动时谨慎选择活动场地,活动之前认真而全面检查活动地点及活动器械,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幼儿安全,如发现大型玩具有松了的螺丝钉,一定报告领导,做到及时消灭不安全的隐患,保障幼儿安全。同时注重孩子的安全教育,让孩子们在进行身体锻炼的时候知道该怎样避免让自己受伤。
6、教师离园时在班内各处检查,如:水、电、门、窗。晚接的孩子一定要和值、班老师做好交接,并简单交代其幼儿情况。 7、班级药品放在一定的位置,不让幼儿取拿。在对幼儿进行喂药时,认真阅读食用标准或家长所写的要求。
8、书包内不可放置削笔刀、剪刀等铁质尖锐物品。随时随地检查教室内外的活动场地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妥善处理,如带班老师来园后,马上检查一下教室内有无危险隐患。将不安全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要安全,就要有良好的秩序,良好秩序的形成则来源于幼儿一日生活行为规范的培养,对于幼儿我们要严格要求,从一点一滴开始努力。
1、教育幼儿在教室内、走廊上、上下楼梯时不追跑和横冲直撞,教育幼儿不要大声喊叫;教育幼儿洗手、喝水、小便时自觉的有序排队,不乱跑,当心滑倒;进餐时,要求幼儿安静用餐,不边讲边吃,以免食物吞进喉咙里。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孩子们了解哪些物品对人体具有伤害性,如刀、电、大头针、热水等,会主动避开不安全的物品。明白安全门的作用。
3、教育幼儿不将手放在门缝间、桌子间、椅子间、以免挤伤。
4、户外活动玩大型玩具时,做到不推不挤,一个一个滑,让幼儿互相监督,保证幼儿安全。
5、教育幼儿不能碰电器插座,不可以带小刀,在美工课剪纸时候注意安全,知道怎样正确的使用剪刀。
6、不把纸团、扣子、拉链等塞到耳、鼻、嘴里。最大限度地消除不安全因素。
7、知道自己独自在家时如何保护自己,不吃陌生人的食物,不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懂得不能随便离开家长或集体等。 8、在生活中随机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并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
三、认真做好家长工作,力争家园一致,共同承担教育责任
我们通过每期的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使家长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自我保护教育,并搜集一些幼儿因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造成的意外伤亡资料,帮助家长认识对幼儿实施自我保护教育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让家长避免对幼儿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时走入误区:
(1)为求安全取消幼儿的一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数学:《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1、要求幼儿掌握左右的概念,能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
2、初步学习以物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3、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能力。
活动准备:桌面教具:三种颜色的花片。
英语教具:WIWI、COCO、DUDU。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以自身为中心,区别左右,应紧紧抓住“左手是拿碗的,右手是拿筷子的”这一点进行联系,注意班级是否有左撇子的幼儿。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我们吃饭的时候是哪只手哪碗哪只手拿筷子的吗?我们是左手拿碗的,右手拿筷子的。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伸出拿筷子的手或拿碗的手。
二、练习以自身为中心区分左右。
1、举手:请全体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举起左手或右手,学习说:“左手、右手。”
师:现在请小朋友认真听老师的指令,听听老师是让你们举哪只手的。
2、拍肩:请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用右手拍自己的左右肩。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哪只是左手,哪只是右手。现在老师要出比较难的题目了。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的左手去拍你的右肩。或是伸出你的右手去拍你的左肩。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反应最快。
3、拍腿:请幼儿伸出左右手,根据老师的指令拍自己的左右腿。
师:现在请伸出你们的左手去拍你们右腿,或是伸出你们的右手去拍你们的左腿。看看谁最快又准确。
不错的4、看看:让小朋友看看坐在自己的左边的谁?坐在自己右边的是谁?并请幼儿用连贯的语句说出:我的左边坐着XX或我的右边坐着XX。(同样指导幼儿找自己的左右眼、左右耳。)
师:现在请小朋友看看你的左边坐的是谁?你的右边坐的是谁?等等老师提问,小朋友在看的同时请保持安静。
师:请小朋友用连贯的句子来说。比如我的左边坐着XX。我的右边坐着XX。请小朋友找找你们的左右眼、左右耳。
三、学习以他人(物体)为中心区别左右。
1、请3名幼儿背对着站在黑板前,引导全体幼儿观察并回答,XX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然后请中间的幼儿说说:他的中间是谁?右边是谁?
2、出示教具,请幼儿根据老师要求把花片排列好。
师:现在请小朋友现在听老师的口令,听听老师让你们怎么把花片放好。请小朋友把红色的花片放在中间,把蓝色花片放在红色花片的左边,把黄色花片放在右边。看看哪个小朋友放对了。
3、出示教具:教师摆放教具,放幼儿说出它们的位子。接着,幼儿按教师的要求上来给小动物换位置。
师:老师在黑板上放了VIVI、COCO、DUDU。你们来看看COCO的左边是谁?DUDU的右边是谁?好我现在请几位小朋友上来按老师的要求来给动物换位子。
四、音乐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主要是祖国的花朵,也是国家的未来,然而幼儿的安全以及健康成长也是全社会以及家长的共同心愿。幼儿园主要是幼儿集体生活的一个场所,安全的工作不可以忽视,然而最近的几年来,因为各种原因幼儿园安全事故经常出现,并且幼儿园儿童已经是成为了意外伤害的高危人群,直接的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同时这已经是成为了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
1课堂中需要讲解必要的安全知识实行安全的启蒙教育
针对于幼儿园来说,教师首先是需要不断的对教育理念进行更新,同时也需要做到学前安全知识的启蒙教育,可以通过文字以及影响等方式来学习一些较为先进的安全教育理念以及知识,同时也需要学习一些卫生保健、突发事故的处理以及疾病护理等方面的知识,从而全面的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识。然而教师人员也是可以结合幼儿对于安全知识缺乏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等方面的特点,从而科学的编制出安全知识方面的教材,需要循循渐进的进行,通过开展一些讲故事以及唱儿歌和集体讨论等,让幼儿更加容易理解以及感兴趣的方向去不断的讲解安全交通、消防安全以及用水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对幼儿的兴趣进行激发,能够让幼儿在“做中学、玩中学”,更好的帮助幼儿能够对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以及初步的防护常识给与掌握,全面的提高幼儿自身的保护意识以及保护能力得到提高。
2必须要结合日常生活以及渗透安全教育
针对于日常的生活来说,主要是一种“养成性”方面的教育,在日常进行生活的过程中,能够让幼儿掌握一些最为基本的生活技巧,不仅仅能够更好的对幼儿培养出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此同时也能够全面的提高幼儿自身的自我保护能力。幼儿在一日进行生活过程中,其每一个环节,吃饭、喝水以及上厕所等等都可以说成为是一个良好的安全教育时机。因此针对于教师人员来说,必须要对幼儿的一举一动进行密切的观察,从而能够及时的对幼儿在生活以及活动过程中瞬间出现的偶发事件进行掌握,及时的和幼儿探讨生活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人员也需要时刻的关注以及提醒幼儿能够注意安全,同时也需要对其给与必要以及适时的安全教育,保证幼儿能够学会到自我保护的能力。比如在开展一些户外运动的过程中,这个时候幼儿将会容易出现摔伤以及磕伤等情况,因此教师人员在对活动开展中前,必须要对幼儿讲解一些活动中所需要自我保护的内容,例如在对滑梯进行玩耍的时候,需要能够从滑梯的下部向着上部去爬,然而在玩球的过程中,不可以扔的太高,以免砸伤其他人。再例如,对于幼儿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教育能够遵守交通安全规则,并且在进行过马路的时候,必须要对交通信号灯进行查看,需要能够做到实时的提醒幼儿以及关注幼儿的安全等,从而能够全面的提高幼儿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比如在幼儿餐点焊接中,教师可以为幼儿进餐营造出一个愉快的环境,并且需要组织幼儿能够按时进餐,两餐所间隔的时间需要大于三个半小时。在餐前和餐后不可以做剧烈运动,在进餐十五分钟内需要安静的活动。在进餐中需要为幼儿提供一个选择的机会,并且可以允许幼儿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自由进餐。鼓励幼儿可以独立进餐以及不催促进餐,在进餐中也需要指导幼儿正确进餐,对餐具正确使用避免弄伤幼儿,对于一些特殊的幼儿需要给与个别照顾,如果存在着安全异常需要及时处理。再例如幼儿睡眠环节中,教师也需要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并且需要根据室内的温度来增加或减少幼儿的被褥,将环境之中所存在着危险的因素进行排除,保证幼儿的睡眠安全。同时也需要指导幼儿能够有序的进行脱衣、鞋和袜等,教师需要对幼儿午睡的情况进行观察,对于一些不正确的睡姿给与纠正,如果幼儿体弱,需要给与及时照顾,避免幼儿受到伤害,为幼儿营造出一个安全有序的环境,同时也能够交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提高幼儿自身安全防范意识。
3需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提高自护能力
对于幼儿来说,游戏是其最为喜欢过的一种活动,同时也是最具有着教育的方式,能够满足幼儿的心里特点以及认知水平。教师人员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从而开展一些丰富的游戏活动,并且在活动当中将安全教育内容融入到其中,使让幼儿亲身体验整个过程,在游戏之中不断的发现一些新的问题,思考着如何脱险自救,能够更加轻松以及愉快的对自救技能进行训练,全面的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4需要进行安全演习获得自我保护的经验
关键词 儿童哲学;幼儿教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24-0010-03
哲学以科学形成的整个世界的全部思想为对象进行反思,是人类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在常人的观念里,只有成人才有哲学,实际上,从哲学的内涵看,因为儿童能对世界产生自然、朴素的思考,所以儿童作为主观能动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哲学,即儿童哲学。刘晓东认为,“儿童的哲学”可以界定为儿童关于世界的观念,既包括儿童的好奇、困惑、探究,也包括他们对世界的理解与阐释。作为从事保教工作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儿童哲学素养,这对启发儿童思考,使儿童形成对世界正确的看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案例来探讨幼儿教师缺失儿童哲学素养的表现和改进措施,以便更加积极有效地开展幼儿园活动。
一、案例呈现
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复杂性、独特性的特点,通过对其教育案例的描述、分析,可以透过教育现象找出其内在原因和问题。
【案例一】中班的洪洪平时好动但并无多动症,上课喜欢扰乱课堂纪律。李老师为了避免他干扰其他同学,上课时在教室后面单独安排了一个位置,使他远离其他同学,下课时不允许其他小孩和他一起玩。下节课是关于音乐节奏的公开课,李老师反复教洪洪怎样挥手后摇一下手铃,洪洪总是没有做正确。李老师显得有些不耐烦了,厉声对洪洪说:“你再这样我就让你下节课到小班去上课!”为了这节公开课,洪洪做的这个动作班上其他小孩已经提前重复演练过十次了。公开课开始了,按照老师之前的演练步骤进行,但她还是慢了一拍,惹得其他小孩哄堂大笑,李老师感觉在听课教师前很丢脸,课下,李老师又严厉地批评了洪洪。
【案例二】小班的蒋老师觉得萱萱长得有些像可爱的公主,所以叫她“公主”;班上恰好有一个叫俊俊的男生因为姓名中有“王子”两个字而被父母和蒋老师叫做“王子”。萱萱因为有了“公主”这个称呼很高兴,每天都要对蒋老师说她以后要嫁给王子。有一天早上萱萱的妈妈告诉蒋老师马上天气转凉了,但她的女儿现在只穿裙子不穿裤子,问其原因,萱萱说:“公主只能穿裙子,童话故事里都是这样的。”蒋老师让大家两两牵手排队去户外参观时,萱萱想牵“王子”的手,但“王子”始终不答应,蒋老师让萱萱去牵另一个小孩的手,萱萱却不乐意,大声叫到:“公主应该和王子在一起!我不想和其他小朋友玩。”蒋老师一听忍不住笑了。最后,蒋老师让萱萱牵着自己的手一起走,萱萱勉强同意。
【案例三】刘老师今天让幼儿们在结构区里自由玩耍,豪豪他们用积木搭了交叉的两条公路,然后各自拿了一块积木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琪琪看到他们玩得很高兴,也模仿他们分别搭了一条公路和一条铁路,两条路同样形成了交叉。琪琪拿了一块积木当汽车,同组的伟伟拿了三块积木连在一起当火车来开。但是伟伟的火车太长了,琪琪的汽车通过十字路口时把伟伟的火车撞成了几块,两人发生了争执。这时,刘老师看到了,一边安慰琪琪和伟伟,一边亲自在十字路口立起了红绿灯,并对他们讲明了红绿灯的规则,让他们接着玩。而在另一组的豪豪虽然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过经过他们的商量,十字路口那儿多了一座“立交桥”,现在正玩得不亦乐乎。
二、现象分析与思考
真、善、美是人类价值追求的三个方面,也是人类追求的崇高价值理想,这三者的基础是真,核心是善。从认识范畴上说,真包括真实与真理。案例一中公开课追求的真理是幼儿能初步感受美,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但是李老师为了自己的利益,在开始上公开课前对本班幼儿提前演练十次,上公开课时按照已经演练好的步骤僵化地进行,以幼儿多次演练的效果代替初次演奏的表现,这种行为本身违背了真实性,还可能导致幼儿对公开课活动的歪曲理解。从善的角度上说,在所有的价值中,人的价值无疑是最重要的价值,儿童也有属于他的个体价值,尊重儿童的权益是进行保教活动的首要前提,也是善的要求。李老师单独给洪洪安排一个位置,只尽保育职责,忽视对其的教育,不尊重对儿童主体性和参与性权利,违背了《儿童权利公约》。如果说李老师为洪洪单独安排一个位置是为了照顾其他同学,看似符合善的要求,实际上这种善只是一种表面的善,并非对至善的追求,完全可以通过分层分类教学、家长配合等方式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李老师对洪洪的批评也有违善的原则,他只看到洪洪的不良表现,不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而武断批评,这种批评不仅是无效的,从长远来说还挫伤了幼儿对音乐的积极性。同样,美也是以真为基础,一堂公开如果缺乏真实性,“美”便无从谈起。幼儿教育的音乐课主要是培养人的审美意识,一种人与世界的融合的审美意识。幼儿借助教师的手势完成节奏的统一,本是在实现人与音乐交融的必要过程,然而教师却寄希望幼儿表现得非常完美并且不允许洪洪产生失误,这是不合现实、不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表现,幼儿又怎么能在这样不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美?黑格尔说:“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真、善、美的统一,就是自由。在这堂音乐公开课上,幼儿受到了诸多来自教师因素的制约,丧失了自主选择的权利,他们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活动方式,也不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序操作,难以谈得上自由。
人的思想是由思维的动作和经验的材料组织而成的,人类思想的形成物就是概念。思想在形成概念,常常是在个人的观念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后,儿童哲学非常重视儿童对概念的吸收。幼儿在逻辑或推理方面,都是比较基本或原始的,无法教以高深的技巧,也不能苛求幼儿能对事物产生全面、系统的认识。他们的概念常常是吸收日常生活经验而来,成人的语言和行为对他们的认识和行为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案例二中,老师和家长称萱萱为“公主”,本是出于个人对孩子的喜爱,但是却没有考虑到儿童对“公主”认识和推理的片面化可能对其造成不良影响。萱萱受童话故事的影响,认为公主是完美无缺,理应做出符合“公主”这个名字的行为,所以她总是想着嫁给王子,即使天冷也身穿裙子,并且只愿意和王子一起玩耍。这种不正确的概念造成她缺乏社会互动,与其他同伴关系越来越冷漠,如果长期发展下去,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蒋老师也只是把萱萱说的话当成了幼儿经常冒出的俏皮话,并没有追究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最后只是以暂时缓解萱萱的不良情绪作为问题的解决方式。幼儿教师也应该意识到,幼儿的推理能力还是不全面的,但是这种推理能力却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发展。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公主”的正面形象传递关于这个概念正确的行为方式,纠正这个概念对于幼儿的消极影响。
人具有主体性,包括意识性、自主性、能动性。儿童作为主体,无疑也要追求价值的实现,使客体作用于儿童,对儿童生存、发展、完善产生一定的实际效应。而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是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途径,儿童总是有意或无意地从成人或同伴那儿通过互动获得经验。儿童哲学建立者李普曼认为,教师必须重视每一个儿童的意见,假如儿童感觉出他们的工作只是去发现教师所决定的正确答案,那么他们就不愿意冒提出不同答案还需要去作解释之麻烦的险。豪豪、琪琪通过结构材料进行游戏本是发展动手能力、想象力、分析能力,实现主体价值的重要机会,但是在琪琪他们遇到问题发生矛盾的时候,刘老师凭自己的经验为幼儿建起了红绿灯。看似解决了矛盾,实则剥夺了幼儿自己发挥想象解决问题的机会,也阻碍了幼儿通过互相协商解决矛盾的能力发展。从“意义”的视角来看,在这个本可以由目的性推动对象性的活动中,刘老师没有发现教育契机,其行为影响了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和主体价值的实现。相反,与豪豪一组的幼儿利用日常经验和想象,通过同伴间的协商讨论搭起了立交桥,实现了问题的解决。这充分说明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情境下扮演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角色,使幼儿获得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幼儿在问题解决中主动探究,培养自信心。
三、启示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认为,哲学本质上是一门关于真正开端的学术。儿童应该尽早接触哲学,虽然儿童对于哲学的思考开始是朴素的,但是会逐渐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应该从学前教育阶段开始,将儿童哲学教育寓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中。幼儿教师作为幼儿园保教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保教活动中总是对幼儿产生有意或无意的影响,其儿童哲学素养亟待提高。
1.幼儿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哲学态度。哲学要以真理指导行为,首要的就是树立求真的态度。幼儿教师要做到求真,首先,幼儿教师应面向哲学理论,拓宽哲学视野,将哲学的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相联系开展保教工作,创造真实生动的教学环境;其次,应面向现实,把“时代的容涵性”与“向上的兼容性”相统一;最后,应面向自我,面向人类自身存在的自我意识。哲学理论倘若失去了自我,就失去了本身的魅力,变得艰难晦涩、枯燥难懂。另外,幼儿教师还应有高举远慕的心态、慎思明辨的理性和永无止境求索的态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
2.培养幼儿教师良好的哲学思维。幼儿教师把儿童当做追求价值实现的独立个体,尊重幼儿是开展保教活动的前提。同时,不断反思自己在保教过程中的行为,用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的观点来看待幼儿的发展,在反思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素养。此外,幼儿教师也应具有批判的精神,在教学实际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以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式思考教育现象,为幼儿创造一个新的世界。幼儿教师良好的哲学思维的养成,不仅有利于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会在保教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地影响幼儿的思维方式,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3.提高幼儿教师的儿童哲学教育技能技巧。美国儿童哲学推崇苏格拉底思想,要学生进行“智慧的探险”,鼓励儿童自己去思考。李普曼提出,可以让儿童自己讨论,注重讨论的过程,并不要求一定要获得什么结论,也可以使教师参与其中,以专业知识进行引导。要使师幼间能进行有效地哲学对话,就应该要求幼儿教师从儿童哲学视角了解每一位幼儿的特点,训练教师学会童稚的惊奇,掌控教室的氛围,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教师要提高有效提问的能力,与幼儿坦诚对话,善于倾听。在活动中教师要会用适当行为启发幼儿,支持或引导幼儿推理、想象、实验和探究,相信幼儿能够独立或通过互助完成任务,“物化”儿童的想法和疑惑,恰当地掌握好参与哲学对话的时机。目前,美国普遍设立儿童哲学促进研究所,但在我国儿童哲学的实施还局限在小部分地区,提高幼儿教师这方面的技能技巧只靠自身努力学习是不够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等相关机构应该给予支持,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Lipman,Matthew,Sharp,Ann Margaret. Philosophy in the classroom[M].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80.
[2]Oscanyan,Frederick S.The role of logic in education[M].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78.
[3]詹栋梁.儿童哲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4]蔡迎旗.学前教育概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孙正聿.哲学通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6]王玉樑.价值哲学新探[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方展画,吴岩.李普曼以对话为核心的儿童哲学课程及其启示[J].教育研究,2005,(5):70-76.
[8]周燕,闵艳莉.基于儿童哲学的幼儿园教育活动实践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8,(1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