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发言稿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8 11:37: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校企合作发言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校企合作发言稿

篇1

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国兴起,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与企业密切联系,培养实用人才。为满足这些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职教育如何调整才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高等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认清目前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经验,认真分析,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建设,保证高职教育的水平与质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技术与人才支撑。在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基础上,在合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了校企互动、需求导向、共享共赢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校企深层次合作提供了经验。

一、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情况

进入“十二五”以来,在外、内贸经济发展和强化学校技能的环境下,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将成为衡量一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标准,也是高职院校实践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当前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合作仍处于初级阶段,与深层次阶段仍有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从国有、合资和民营企业角度看,校企合作的认识还是为一个盲区。

2.从高职院校学校角度来看重视的力度还不够。主要是学校的评估、检查和企业的等级提升,出现签订纸上实务合同或协议,另外,对民办高职院校经费有限,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项目受到一点限制。

3.从高职院校大学生角度看目标冲突。好多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和社会效益,总是希望利用廉价的学生劳动力,来产生效益;另外,高职院校学生考虑经济效益,其岗位稳定性极差,所以企业对于实习学生的投入与培训想加大投入,但有所保留,造成企业的人才留不住,学生学不到技术。高职院校与企业共同合作共建是培育人才的方向。创建校企合作育人机制,既彰显了高校人才培养特点,也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学院的培养人才应该与时俱进,更新并创新培育理念,探索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新模式,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关键问题。

4.高职院校课程结构与产业技能结构存在错位。高职院校课程结构是学校专业知识和技能结构的主要载体,而社会企业内的中下层的岗位技能结构也是构成社会企业、行业和产业特定的方向。所以,对企业和学校进行适应性分析是对高职院校专业知识与技能结构与企业产业结构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渐进。目前,高职院校教育的课程结构与相关产业的技能结构还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差异,即:一是学校的理论基础课与专业核心课比例不平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出现基础课程较多,而专业实践和核心课相对较少;二是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也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特别是一些管理类专业,虽然学院要求每学期不定期的实训周或专业岗位周的实习,但由于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实践与实训,使得所学专业与产业要求有点不合,表现出所学知识在实践中无法用处的缺陷;三是系部的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基本都是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少,近年来国际较为重视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教师实践素质在不断提高,但理论知识结构却严重限制了课程实践多元化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深度校企合作的发展的必然性

1.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方针,加强高职院校和企业深度合作模式。高职院校职业教育必须以高等职业人才培养的理念,把学生的实践教育和学生的就业放在专业教学目标上去,以高等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从专业学科方向,向职业技能岗位和就业岗位的转型,贯彻校企深度合作模式的有效途径,即:“以职业教育服务为宗旨,以职业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要求。所以,高职院校产学结合也是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也是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一个重要途径。

2.培养所需专用、实用人才是校企合作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期间,能够参与工作社会实践,学生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这些职业岗位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和锻炼。学校和相关企业的深度合作,来培养社会与企业所需要的管理类高技能人才,也是高职学校办学的要求,也有助于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发挥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的各自专业理论和社会实践技术的优势,取长补短。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应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互赢互利是实现企业和职业教育方向,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提高在校高职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那就是做到校企深度合作,来提高学生实务技能水平和能力,使高职学生能很快地走向社会人的角色,使学生在实际岗位上进行体验,帮助高职学生快速顺利进入满意和喜欢的工作岗位。工学结合、校企深度合作,也符合相关企业实际的管理和技能服务要求,让在校的高职学生直接获取实践技能的经验,掌握用人企业录用所需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爱岗敬业的思想,提前早地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3.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近来随着我国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企业的转型,企业将急需大量能将理论科技研究成果和规范及时转化为商品、管理规范标准、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而交通物流领域正是长期处于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实践技能不完善的状态,致使物流人才结构的不合理。当前流行的“产教结合、校企深度合作”模式,是学校与实际企业双方共赢的模式之一。

4.充分发挥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的优势。学生在实际工作可以切身体验员工一丝不苟的技术、要求严格的企业工作纪律和企业的规章制度等,从而提高高职学生在自己专业课程学习的进取,提高专业实践技能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和岗位确定奠定了良好基础。实践环境能让学生体会到今后工作岗位的艰辛、团队合作的价值和上升通道成功的快乐。

三、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深度校区合作的必然趋势

1.校企携手教学联动,提高学生专业基础与职业素质。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逐渐步入高速阶段,高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在于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一线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而这种能力是课堂上难以获得的。为了使学校在校内的教学过程尽量贴近企业,符合企业的实际需要,学校携手企业实现教学联动,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与职业素质。

2.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实现教学与生产对接。目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和极端。一方面是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业难现象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则是企业找不到满意的员工,招工难现象此消彼长。其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毕业生教育与企业需求存在严重脱轨现象。

3.设立校园活动基金,力促企业与学生共赢。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引导学生培养环境适应能力,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基础。调查显示,目前高校中企业赞助并冠名的文体活动如辩论赛、文艺晚会、趣味运动会等为学生提供了丰盛的文化大餐,推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合作模式以“产、学、研”结合关系为纽带,促进企业文化悄然渗透,实现校、企合作“双赢”。

四、深度校区合作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培养的各类型人才,传统的校企合作模式多半是单向的,没有一个公平的利益共同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诸多弊端,这将无益于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深化。而现代的企业要求我们的学生顶岗实习时希望学生直接进入岗位的角色,在人文素质、团队素养、职业技能的实际操作水平和营销能力让企业满意,让企业重用,针对这情况,高职院校就力争对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改良,加强动手能力,使学生达到服从性、团队精神、时间性和高信用度的高技能的人才。

1.建立高职“双师型”实践培训基地。高职院校的老师在岗位上还是重理论,轻实践,所以要求专业教师能定期去企业进行定岗实践,通过实践是老师具有创新型、实践型培养人才的理念,指定适应企业的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方法,并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改革与建设、进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与行业企业需求对接,要求院校完善实践基地和“双师型”教师培训经费制度,让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训练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适应岗位变化的高高端技能人才。

2.专业课程与产业技能的结合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前景。上海市人才培养模式评估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习基地开放性、企业实践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增加与企业针对性强的专业核心课和与产业技能直接对接的专业课程;在基础课程放在第一学期完成,而核心课程后面学期完成,全面实施必修课程与选修课整合,健全高职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学生在修完核心课程的情况下,可选修其他课程,符合学生的全面发展。

3.构建专业教师实践的知识结构。构建教师实践知识结构可采取如下措施:鼓励教师获取“双师型”资格,从而增强教师的岗位技能;注重引进教师专业的差异性、地域多元化、路径多元化,每年1次的进企业的顶岗锻炼;注重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基本实践技能、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和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构建了“校企一体化”的办学和人才培养模式。

总之,在社会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发展,才能“有为才有位”。

参考文献:

篇2

[作者简介]李晓峰(1962-),男,陕西宝鸡人,南华工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合作与高职教育。(广东广州510507)李祥英(1987-),女,江苏连云港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与经济。(广东广州510610)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华工商学院重点合作项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KH01)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1-0011-03

所谓校企合作是指在为社会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劳动者这一目标下,开展职业院校与企业、行业、服务部门等校外机构之间的合作,将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或训练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和未来劳动者的素质,并增强企业部门与毕业生之间双向选择的可能性,最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①职业院校通过与企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增强学校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是职业院校与市场接轨、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广东高职校企合作概况

随着广东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逐年增加。广东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大量高技能人才为后盾,而职业院校的应用型教育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正好符合了产业升级的需要。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机制中,校企合作是保证职业教育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关键一环。为促进校企合作,广东省政府除了在政策上给予院校和企业支持外,还通过搭建合作平台的方式来推进校企合作。2010年5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在琶洲会展中心举办广东省技工院校“百校千企”合作大会,共有1205家企业报名加入广东技工院校“百校千企”校企合作平台。在此次合作会上,企业和学校共达成3223项合作意向,内容涵盖校企共建“生产实训”中心;产品研发、工艺改进;企业在职员工培训、技能等级提升;校企共建课程专业建设、科研共融、产学合作;订单培养、合作办学等多个领域。广东省将以“百校千企”合作平台为基础逐渐形成一个二元融合、互补互促、工学一体的“校企双制”办学模式。

广东职业院校的校企合作规模在政府、企业及学校的努力下正不断扩大,而校企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本文对近几年校企合作几种主要形式进行了总结分析(如表所示)。

现在广东大多数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都有了比较深的认识,相比单纯为解决学生就业问题而进行校企合作上升到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上,从招生之时就开始考虑将相关企业引入人才培养的进程中。同时在体制管理方面,不少学校专门成立了负责校企合作的部门,与行业、企业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等方面进行合力协作,促使校企合作向深层次发展。

二、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1.校企合作的层次深度不够。目前,广东省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还较多地停留在低层次上,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关系基本处于一种松散状态。从对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中发现,企业认为现在的校企合作过于看重形式,缺乏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成本较高,参与意愿也较低。从学校角度来说,其既是校企合作的发起者,也是组织者、策划者,遇到问题和困难时,还是主要的解决者、协调者。这种单靠学校的校企合作导致合作的关系不稳定、不牢固、不持久。②广东多数高职院校还采用的是类似本科的课堂传授教学模式,不少教师不具备相关行业企业的工作经验,对课堂所需的实践操作不熟悉,且对变革教学模式有抵触心理,这些问题都导致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标准,培养出来的人才达不到企业要求。从企业角度来说,企业是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任何增加其管理成本的行为都会被排斥。在低层次的校企合作中,事前学生未接受任何专业化的培训,直接参与到企业的生产活动中,虽然有可能降低企业未来的招聘成本,但将增加企业当前的生产成本。当企业增加的生产成本高于未来可降低的招牌成本时,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意愿大大降低。

2.校企合作形式缺乏创新。当前校企的合作形式主要以学校或学校的某一专业与一家企业或多家企业的合作为主。单一院校或专业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承担双方合作中的主要任务。由于单个院校的力量薄弱,难以将校企合作向深层次推进。另一方面,若企业只与一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则使得企业易受制于该院校的资源,可选择余地较小。若企业与多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则增加了决策空间,但由于各院校的相互独立性,资源不能内部循环使用,容易造成企业投资成本过大,从而削弱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

3.政府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近几年国家、广东省政府

出台了不少促进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但从对不少企业负责人的访谈来看,一方面企业对这些政策了解不多,甚至有的企业从未听说过;另一方面,虽然有的企业对政策已有较深了解但不愿意实行,主要原因是即使政府提供培训补贴等优惠,企业的内部培训成本仍然低于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成本,对比之下,企业宁愿不要政府的补贴也不愿执行优惠政策。这说明政府尚未建立完善的激励体制,单一的资金补贴方式难以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同时,在法律层面政府也尚未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保障体制,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明确,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纠纷时易互相推卸责任,彼此都缺乏安全感。

三、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联盟式发展

1.构建高职校企合作联盟的模型。解决当前广东高职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要着力改变高职校企的合作模式;促进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关系,提高校企合作层次;政府充分发挥作用,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激励机制以及法律保障体制。校企合作模式的变化能够从制度上推进校企合作深度,校企合作的深度则反作用于校企合作模式使其随现实需要而不断调整,而政府的支持是新合作模式建立及后期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的研究是近几年的热点,程晓宇③从纳什均衡角度研究了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合作可通过寻找簇群,实现深层次的合作。冷士良等④分析了引盟来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这种模式的运行做了初步研究,其认为在校企合作联盟中,多家高职院校的参与,使校企合作变成了“多对多”的形式,解决了“一对一”或“一对多”合作模式中学校与企业目标不能完全一致的问题。

从近几年学术界对校企合作的研究思路来看,联盟式是不少学者比较认同的校企合作模式。但是关于如何建立联盟的问题仍然模糊不清,缺乏深入研究。本文也将从联盟的角度出发,探索广东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方向,并就联盟的模式及联盟内部如何实现资源共享做出具体阐述。国内不少学者将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定义为高职院校、企业、行业协会等各主体共同参与结成的非营利性的结合体,各主体处在纵横交错的网状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系统整合效益,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定义充分体现了联盟相对传统校企合作的优势,但是关于联盟中各主体功能的区分不明显。在一个组织每一主体或者部分所起作用是不同的,且对整体的重要性也不同。因此在构建校企合作联盟时,应当明确哪一部分起主导作用及关键部分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关系。本文基于这一理念构建了以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联盟(如图所示)。

在上图中,最中心的环代表以联盟协议为基础的高职院校内部联盟,中间的环则代表由于院校结盟而外延出的与院校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之间形成的非正式联盟,外环则代表在大的校企合作联盟中课程、专业、实训基地等所形成的共享资源。颜色的深浅则代表了其对校企合作推动作用的大小,颜色越深,其在校企合作中的地位越重要。从上图可以看出,高职院校之间的合作最为关键,它是后面实现企业联合、实训基地共享、课程及专业建设统筹规划的主要推动力量。而双向箭头则表示各种联合之间是可以相互推动的,高职院校的合作可以推动与之相关资源的共享,而这些资源互相联系构成的整体对高职院校的内部联盟具有反向的推动作用,促使结盟更加紧密。

在没有开始形成高职校企合作联盟之时,各院校相互独立,且各自拥有一定的校企合作资源,但是由于这些资源不能相互贯通,从而在使用的时候不能达到最大收益,且不同院校之间若要通过交换获取对方的资源,则外部交易成本很高。所以,有一些院校在必要的时候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协议进行合作,将外部交易成本内部化,从而提高成本收益。此时的合作仅发生在少数几所院校之间,若是要将这一合作推广到区域内的局部大多数院校,则需要外部力量的作用。政府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产业发展的方向及高职教育发展的动态,及时掌握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变化趋势,因此可以成为引导校企合作的外部力量。政府通过构建一个开放的、可以使区域内绝大多数院校参与的校企合作平台,使各院校在这一平台内逐步由非正式的合作向正式的合作发展,由几所院校之间的合作发展为所有院校以一个正式协议为基础的合 作。这一平台应当由完善的管理体制、信息平台、争端解决机制、政策保障机制等构成。政府在这一平台中发挥仲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保证每个学校能够依据合作协议履行职责,行使权利,使得高职院校在此平台上从松散型的合作逐步发展为内部联盟。

当高职院校联盟形成之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一对一”和“一对多”关系就变成了“多对多”,学校和企业在合作对象上的选择机会都增加了。另外,高职院校之间由于性质类似,相互合作比较容易,政府的行政手段也更容易起到作用。而企业由于所处产业不同、企业性质不同,若没有利益的需求或者中介力量的推动,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的可能性很小。院校联盟成立后,企业与企业之间就可以以院校为中介在课程开发、新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互惠互利。而对于院校来说,也可以解决实验设备匮乏、实训基地得不到充分利用等问题。院校联盟之后,在联盟内部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要容易得多,解决了当前高职教育发展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专业设置上,高职教育的职业性要求其专业的设置与市场需求保持密切联系,但同时也受到市场的滞后性和盲目性的影响,因此当某一行业的人才需求旺盛时,高职院校就会蜂拥而上开设该行业所需的专业,这种功利性易造成师资短缺、专业质量不高、学生难就业等弊端。高职院校联盟建立之后,政府则可以对整个联盟内该专业的开设情况进行宏观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反馈给各个院校,院校之间通过沟通协商,合理配置教师资源、合作开设课程,同时明确各个学校在该专业上的定位,增强特色。更可以利用行业组织及企业为课程开发提供岗位技术标准和企业技术要求,并为课程开发工作中的细节问题提供咨询。联盟内部实现该专业的合理规划,院校个体实现特色化并突出比较优势。

高职院校联盟一旦形成之后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不断调整。首先,学校自身的发展会对联盟的合作方式产生影响,单个院校实力的相对增长会提升其在联盟中的地位和作用。随着联盟中院校之间相对实力的变化,合作方式也会在少数院校主导式和多数院校协商式之间不断变换。其次,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联盟,如果最初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顺利发展,那么企业极有可能要求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倾向为联盟提供更多的资源,这些增加的资源会在联盟内部流动,促使联盟的成长。反之,若最初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没有顺利进行下去,那么企业倾向收回已投入的资源,这将影响联盟的发展。再者,校企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也会对联盟产生影响,资源的配置方式是联盟运作的基础,配置方式的变化将使会改变联盟的运行体制。各种力量所导致的变化大多首先体现在联盟协议的细化或加强及院校联盟合作方式的变化,而院校联盟的发展又会再次推动整个校企合作的发展。

2.关于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式发展的几点思考。第一,统筹规划职业教育,构建高职院校联盟。广东省已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和《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针对广东省目前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过程中体制机制方面的障碍,提出了“五个统一”,通过统一发展规划,创新管理体制;统一招生平台,优化招录制度;统一经费投入,规范投入机制;统一资源配置,健全共享模式;统一培养标准,完善评价体系。“五个统一”政策的实施将使广东省的职业教育和技工教育得以统筹推进,职业技术教育资源配置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同时也将促进高职院校联盟的建立,为广东校企合作大联盟的建立奠定基础。

第二,加强理论研究,积极实践,探索广东高职校企合作联盟的运行机制。校企合作联盟的建立,最关键的是合作机制的构建,这直接关系到联盟中各主体的功能是否能正常发挥。建立完善合理的合作机制,需要学术界的支持,需要高职院校、企业和政府勇于改革创新。以此为基础,构建科学的组织结构,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保证学校、企业、政府及行业组织等中间机构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得到体现,使联盟能够顺畅地运作下去。

第三,找准校企合作的基点,推进校企合作资源的共享。要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基点,积极引导企业从经济发展和企业进步的战略高度认识校企合作,引导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为根本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相关政府部门之间通力合作,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激发企业支持、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校企合作的驱动力。同时,利用会议、培训等方式加强院校之间的交流,将各个学校的校企合作基点连接起来,使得各院校的校企合作资源在整个校企合作联盟中融会贯通,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及学校、企业合作利益的最大化。

第四,发挥行业协会等中间组织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对一些行业内通用技术,在课程内容设置及编制实训教材方面,行业组织相比企业更有优势。单个学校与行业之间的职能不相匹配,进行合作的难度较高,但是若以广东高职院校联盟的形式与各行业协会进行合作,双方的职能都高于个体,在合作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制定、建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制定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所能发挥的效用相比单个院校和企业更大且更具有广泛性。

第五,理顺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明确政府部门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目前广东职业教育的主管部门为广东省劳动社会和保障厅,同时省社保厅也主管职业资格标准制订、各种职业资格考试及证书发放,在角色上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另外,广东省教育厅也是各职业院校的主要主管部门,负责对各高职院校的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不清晰,给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许多障碍,包括不同政府部门的政策不相协调使学校处于两难境地,降低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审批手续繁杂,打击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等。基于这一现状,建议将职业教育的主管职能从省社保厅中分离出来,使社保厅充分发挥裁判员的作用,使教育厅对全省的实训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整体推进校企合作。⑤

[注释]

①黄亚妮.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高教探索,2004(4):70.

②丁金昌,童卫军,黄兆信.高职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8(17):68.

篇3

二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非常重视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走产学研发展的职业教育的道路已成为共识,学校也已开始构建专业认知、项目实训、专项实习、课程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育人体系,让学生实时了解本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了解对所学专业的最新需求,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主要靠高职教师来完成,作为高职教师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英语教师更是不能仅停留在英语知识的传授上,还要在授课过程中使英语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专业有更密切的结合,所以更需要深入行业深入企业一线。但是,就目前情况看,高职英语教师的英语水平在不断提高,但英语应用与职业和专业结合度较差,其专业发展大多没有走校企合作的途径。为了更真实地了解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现状,笔者对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四川天一学院、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城市职业学院5所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作了随机问卷调查。每所学校发放25份问卷,共发放问卷125份,回收有效问卷113份,占问卷数的90.4%。问卷共从7个不同角度测试高职英语教师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认识和对校企合作的参与程度,取得详实的材料后研究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才有较为科学的依据和基础。

(一)高职英语教师与行业企业联系不紧密,校企合作意识不浓。根据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1.7%的高职英语教师有制定有专业化发展目标及计划;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较低;只有8.7%的高职英语教师具备某项专业知识、实践操作技能或经验,具备双师素质的比例较低;54.6%的高职英语教师曾经去行业(企业)实践或锻炼过;曾经去企业参观学习与交流的占34.3%;调查显示能主动与企业联系,了解行业动态及发展趋势的仅占9.7%,90.3%的高职英语教师没有主动意识要深入企业行业,了解用人单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造成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英语教师的关注度就仅在于对学生语言的教学和培养方面,久而久之,高职英语教师就成了高职教师中与行业企业联系最不紧密,校企合作意识较为淡薄的群体。

(二)高职英语教师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路径了解不够。由于对职业教育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不够,导致校企合作的意识不浓,继而对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职业教育发展路径了解不多就成为必然。当高职英语教师被问及校企合作是否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有用时,98.5%的高职英语教师认为校企合作对自身专业化发展有用,其中认为非常有用的占58.7%,只有1.5%的教师认为无用。但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调查结果了解得知,80.3%的高职英语教师是通过自主学习实现其专业化发展的,11.4%通过各类培训,只有8.3%的是高职英语教师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专业化发展的。综上所述,高职英语教师有一定的专业化发展意识,但还不够;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虽然意识到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但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校企合作的意识不浓,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在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强化,路径还不够清晰。

三校企合作背景下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障,当然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个持续发复的过程,特别是在校企合作的背景下,如何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如何走产学研的发展道路,如何在传授语言知识时与专业知识结合,如何在语言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和精神,如何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结合,教学要求与企业要求结合,有效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就成了十分有意义的研究。

(一)学校实施定期顶岗实践制度,让教师与行业企业亲密接触。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以对接产业为出发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制度,在优秀企业建立一批专业教师实践基地,通过参与企业生产实践提高教师专业能力与执教水平”[6]。基于此,在高职实施定期顶岗实践制度是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最佳选择,实施定期顶岗实践可以让教师走出教室和校园,走入行业和企业,走进生产一线和技术前沿。选择行业技术和管理领先的企业,采取脱产和半脱产,挂职锻炼、跟班实践、参观考察等方式,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老师定期下企业顶岗实践。在真实职场中获取经验是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能使教师更直观地了解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方法,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在法国,合作的行业企业负责要向职业学校提供有关行业和职业文凭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源中心,落实教师在企业内长期实习;在澳大利亚,教师培养建立了“学习—工作—再学习—再工作”的循环终身教育模式。教师除参加各种新知识讲座和新技术培训外,还必须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实践,或定期返回行业兼职,以适应市场对职业教育的新需求。因此,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是职业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的重要形式,也是职业学校密切与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英语教师与行业企业亲密接触后,英语教师实践能力的增强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必将在授课中促进英语与专业更密切地结合,有助于学生获取更真实的经验。(本文来自于《宜宾学院学报》杂志。《宜宾学院学报》杂志简介详见.)

(二)学校建立定期培训制度,让教师与企业实时交互。根据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高职教师应该实时了解行业发展趋势,能够把握专业发展动态,使教学内容紧跟行业发展要求[4],因此,企业和职业院校合作定期举行培训就是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德国的学校提倡不同机构、不同部门开展合作,共同培养培训高职教师,许多企业为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也举办一些培训邀请高职学校教师参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提供的针对英语教师的培训多数仍侧重于英语教训,面对高职英语教师专业知识欠缺这一情况,企业的培训可以更好地弥补这一欠缺。学校也可以依托相关行业和大中型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以满足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定期总结交流培训工作,依托“双师型”教师企业培训实践基地,通过校企合作、专业引领等方式,广泛开展培训,提升高职英语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充分发挥行业企业的积极作用,以顶岗实习、合作项目和专题培训等形式有计划地培训教师,让英语教师与行业企业实时交互,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化成长。

(三)师徒结对,让教师现场体验真实工作过程。2011年教育部下发的《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定了促进“五个对接”的内涵,要求专业要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要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要与生产过程对接,高职英语教师在走入企业时深入到技术技能岗位上去,由师傅带领了解真实的工作过程、职业标准和产业技术创新情况,从而在育人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完成与产业、职业标准和生产过程的对接。在教学上,很多学校通过老教师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的提高。高职英语教师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这种模式,与企业工作人员结成形式上的师徒关系,形成互动纽带,充分发挥企业专家传帮带的作用,让高职英语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工作过程、企业的需求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专业难题。严格把好选师关,优选精选德技双馨者担任师傅,包括“土专家”、“岗位能手”等,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技术精湛、岗位多元的师傅队伍。从基础、基本的环节入手,充分发挥其技术骨干的“传、帮、带”作用,精心传授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为防止“师带徒”活动流于形式,还可以从签订“师带徒协议”抓起,从形式到内容加以规范,明确师徒责任义务和计划目标,因人制宜,因材施教,并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加强监督考核。高职英语教师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现场体验真实的工作过程,了解工艺流程和要求,增加了教师引导学生的知识和自信,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四)教师应加强自主学习和职业教育研究。教师应养成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自主学习在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源泉。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质是一个终身持续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将与研究行业企业需求、研究教学与技能型人才辈出培养的关系,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结合。这样,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既有外部条件的支持,更有教师自身的能动作用,在终身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成长,是教师逐步走向成熟、完善的过程。职业教育是一种紧贴社会需求的岗位教育,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新技术岗位不断涌现,使得高职英语教师更需要终身学习,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的自主发展是职前与职后综合培养的结果。一个优秀的教师一定有这样的特征:能自主发展,有持续学习和工作的动力,有职业热情,有专业精神,有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思想或个人化的教育哲学。

(五)坚持“双证书”制度,显化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成果。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是“五个对接”的内容之一,这主要指对高职教育的要求,也可以说是对高职学生的要求。作为高职教师具备双师素质,以双证书为手段,促进转型就理所当然。1996年颁布实施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来,高职院校的“双证书”制度在学生中得到了广泛认可追逐,双证书效应在学生层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作为高职教师,特别是英语教师除英语相关证书,教师资格证书外获取某个行业,比如金融、房产、建筑、计算机等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较少,教师们自觉主动参与高职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有关的行业知识的学习较少。作为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除自身的学历证书和教师资格证外,也应积极主动学习了解相关行业的基本知识,获取某个行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就是一条便捷有效的途径。通过对行业知识的了解掌握,高职英语教师在为学生提供英语专业服务的同时也一并融入行业知识内容。这样,给高职学生提供贴近实际、针对性强、可持续应用的专业知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基;与此同时高职英语教师也改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拓宽了自身的专业知识面,从而为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提升培养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篇4

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决定了必须以市场需求,尤其是企事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将培养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要实现“无缝对接”。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人才的需求、社会的满足为要旨,以产品的优质、服务的到位为规范,关键在于生产中人的素质。因此,校企合作不仅是企业与教育的联姻,而且是用人与育人的统一。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能否尽快培养和造就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端技能型的人才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大意义。

1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1.1高等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相对滞后

校企合作作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已经有很多年了,一些学者提出了多种合作模式,如“订单式”、“顶岗实习制”、“双证制”等。但是,由于政策、环境、资源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有关校企合作的理论探索进展缓慢。虽然很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实践,但大都停留在经验层面,还没有形成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在校企合作的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发展定位研究、实现途径研究、主体行为研究、共性与个性研究方面,以及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合作机制与政策、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要求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起步阶段。

1.2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学校的联动不足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史不长,校企合作教育还处在探索过程中,因此其运行机制还很不健全。从小的方面看,校企合作教育直接关系到学校和企业;但从大的方面看,校企合作教育涉及学校、企业、政府三个方面的关系。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在行中主要只有学校和企业的关联(更多的还是学校倾情于企业或有求于企业)而没有学校、企业、政府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就使得校企合作教育的实际运行只是在某一点和某一时间段获得成功。这表现有两方面:其一,三方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在事关校企合作教育的三方即学校、企业和政府中,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难而有足够的需求动力,而其它两方特别是企业,因处于就业的需求方即劳动力的买方市场,缺乏足够的动力。其二,大多高职院校是公办高校,缺乏责任制度,很多高职院校的管理者没有担起重任一心一意地投入和企业合作,为企业培养其真正需要的人才。要让双方的合作达到双赢,对于校企合作进一步研究显得很有必要。

1.3校企合作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中,大部分都只注重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双边合作,缺乏政府的督导、协调作用,导致校企合作形式比较松散,合作时间难以长久。高职院校与企业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机制、管理方式、价值取向,双方缺乏沟通,还没有认识到双方还有很大的共同利益空间,从而导致校企双方合作不普遍,即使有合作,也难以深入。缺乏政府的监督和协调主要表现在: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滞后以及缺乏系统性的指导。

2 加强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设的对策建议

2.1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从外部着手,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从内部着手,调动企业自身积极性。外部力量对校企合作的促进,可以为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从而激发企业的参与积极性。在学校方面,学校要树立“服务意识”,主动为企业提供完善的服务,从而调动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在政府层面,政府应给予企业政策上的支持,可以通过对校企合作的优秀企业进行奖励,比如采取减免部分税收等方式,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应该从企业内部着手来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改变企业对自身的定位,由原来的纯营利性组织逐渐转化为承担一定社会责任的营利性组织,提高企业自身的学习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2.2加强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管理

首先,应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统一管理。校企合作的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校企合作的管理同时涉及到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实训基地管理以及师资管理等,因此,需要建立一个管理校企合作各项事宜的管理部门,对全校的校企合作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其次,适应校企合作要求,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在校内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教学质量考核标准,以可量化的标准来衡量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是否达标,并建立教学评价体系。

2.3加强政府对校企合作的支持

首先,要完善有关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既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需要,要使校企合作的发展得到保障,政府必须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校企合作制度化。其次,应对校企合作给予鼓励和专项资金支持。在推动企业合作过程中,除了有良好的政策保障外,政府还可以建立经济杠杆,使企业的技术和资金有条件进入学校,同时对校企合作单位有一定的鼓励和资金支持。可以通过把校企合作理论研究纳入政府科研规划,对校企合作优秀企业进行鼓励等途径来鼓励和支持校企合作建设。

3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

3.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

将企业引进学校后,也就是将企业的一部分生产线建在校园内,就可以在校内实行“理论学习”和“顶岗实训”相结合的办学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3.2劳动和教学相结合、工学交替

高职院校实施方式大致采取了如下两种:A、工读轮换制--把同专业同年级的学生分为两半,一半在学校上课,一半去企业劳动或接受实际培训,按学期或学季轮换;B、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学生在企业被全日雇佣,顶班劳动,利用工余进行学习,通过讲课、讨论等方式把学习和劳动的内容联系起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系统的课程,到企业去是技能提升训练。目前,我们也正在探索这种模式。

3.3校企互动式模式

由企业提供实习基地、设备、原料,企业参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指派专业人员参与学校的专业教学。企业优秀管理者或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促进校企双方互聘,工程师走进学校给学生授课,同时学校教师给企业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通过校企合作使企业得到人才,学生得到技能,学校得到发展;从而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3.4 “订单”式合作

学生入学就有工作,毕业就可以就业,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同步。这种合作针对性强,突出了职业技能培训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就业率高、就业稳定性好。这种合作模式的不足之处就是,学校很被动,培养多少人、什么时候培养完全根据企业需要,学校没有主动权。这是一种初级的合作模式,一般在中专院校运用的比较多。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76-03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学校通过对签约企业、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条件,在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的基础上来确定合作式课程目标、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决定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课程评价这样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的过程。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它是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现阶段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运作模式不能有效实施,导致学校所教和企业所需脱节,不利于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本文主要探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保障机制的完善对策,以使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深入、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作为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根本途径,在思想上受到高度重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由于保障机制存在一定的缺陷,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

(一)缺失政策动力保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步伐不和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政策是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实施的纲领性文件,尽管我国高度重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但迄今中央政府和地方还没有出台关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可操作性强、推动有力、效度高的政策,目前我国关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政策文件仅有《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仅仅是纲领性地强调“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及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奖励仅参照现有的校企合作文件和政策,没有专门针对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开发的强制与激励政策,使得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仍处于松散、随意的状态,企业对学校的合作开发课程的期盼反应冷淡。

(二)缺失利益动力保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目标不一致。企业的本质决定了其生产目标是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大数量的产品,实现利润最大化,整体上属于经济目标导向,教育目标在企业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学校的本质决定了其工作目标是以最高的效率培养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实现劳动者的素质提高,整体上属于教育目标导向,经济目标在学校系统中处于从属地位。利益取向不一致的企业与学校必须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才能达成一致的合作意愿与目标,然而由于现阶段缺乏一定的动力保障,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课程开发的合作步伐不一致。校企合作的利益问题是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和保障。企业以盈利为目的,看重的是效益,如果企业不能达到预想的盈利程度,他们和学校的合作就大打折扣。现阶段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从岗位需求角度出发,要求课程实现某一技术方面的精和专;而高职院校因尚未摆脱学科课程的束缚,仍偏重于基础知识的普及。如果课程开发成果与企业的要求脱节,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要求,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就会造成合作不畅,导致虎头蛇尾。

此外,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职院校与企业拥有的资源处于不对等状态,高职院校所掌握的资源是人才培养的资源,其突出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和培训上;企业所掌握的资源是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等,其突出的优势是技术、设备和熟练的技术工人以及对经济发展、市场变化、人才需求最直接的反应能力。双方资源有一定的互补性,但更多的是不对等,当前高职院校的技术服务能力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和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双方资源的不对等导致企业在利益诉求得不到实现的前提下,仅愿意与学校进行一些浅层面的课程开发合作,不愿将自己的资源全方位和长期与学校共享。

(三)缺失责任动力保障,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互动不协调。企业为社会提品和服务,这只是企业的经济责任。除此之外,企业还应履行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等社会责任。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社会意义有三方面:首先,培养了高素质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其次,促进了科技创新,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动力;促进了学生就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并不完全是靠企业自身的觉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然而,现阶段由于缺乏政府的立法约束和社会舆论的道德约束,我国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识淡薄,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随意,企业对学校的校企合作愿望反应冷淡。企业普遍认为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受益最大的是院校和学生本人,企业本身参与职业教育是近似公益性的行为,而不是企业本身的义务和责任。培养人才是学校和政府的事,企业只管生产经营,挑选人才,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况且如果参与了还要多付出成本,影响生产,最终的收益当前是不确定的。

大学从来不是也不可能独立于社会之外而存在,大学与社会环境之间存在着资源、信息的交换与交流,大学必然要承担学术责任以外的社会责任,要广泛进行对外合作交流,不断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然而,现阶段高职院校由于科研水平及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未能解决企业技术一线难题,学校社会责任的实现程度远未达到期望程度。另外,部分教师社会服务意识薄弱,认为教师的职责在于“教书育人”,与企业的联系较少,认为开展社会服务与己无关。加之高职教师受学科课程思想的影响,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缺乏准确的认识,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了无形的阻力,影响了课程开发的效果与进展,导致企业专家对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失去兴趣。

二、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保障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政府政策推动力的缺失。自上世纪80年代国家提出高等教育应开展校企合作以来,中央、国务院、各部委、各级地方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政策,然而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仍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校热、企冷”的局面仍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其重要的根源校企合作没有明确的法律保障和实效性强的政策支持,制约了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各项内容的深入开展。目前,总体而言,政府关于校企合作的政策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制定的宏观政策多,具体配套政策少;二是中央政策多,地方政策少;三是对学校要求多,对政府和企业要求少;四是财政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少。由于政府政策法规的缺失,尽管校企合作办学理念的提出已20余年,但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松散程度,如共建实习基地、派企业专家到校做兼职教师、接受教师下企业或学生实习等浅层面的合作,而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完善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等深度合作,政府则没有制定强制性的法规明确企业参与的责任,也缺少系统、深入、具体的支持政策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导致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仍停留在政府宏观口号的积极引导、学校微观的艰辛探索、企业旁观的被动参与上。

(二)企业社会责任的缺位。职业教育在我国起步较晚,并以学校职业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系统内尤为明显,企业参与的现状非常不乐观。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有三种动机,即慈善动机、个体动机和集体动机。由于市场经济在我国发展较晚,比较成熟的大型企业较少,在以中小型企业为特征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普遍缺乏参与课程开发的慈善动机和集体动机,也只有少数企业因为个体动机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大部分企业持冷漠的态度。企业只对能立即带来效益的成熟技术和新产品感兴趣,没能把职业教育的育人功能融入企业文化价值链中,也不想将企业的人文资源融入到职业教育中,发挥企业的育人价值。

(三)学校服务能力的缺少。高职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就是拓展社会服务职能,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然而,一直以来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普遍较低,当前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仅限于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开展员工培养为企业的发展提升人力资源效能,而以教师为主体,以企业的生产实际需要为对象进行的科技研究和开发则不成组织和缺少规划,导致高职院校社会服务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实现行业企业的预期目标,无法全方位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一直以来企业对校企合作都持冷淡的态度。究其原因,主要是拥有人力、技术、信息等重要资源的高职院校教师对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欠缺。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欠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师资力量薄弱、实践能力差,教师对职业、行业了解很少,缺乏从业的技能和实操能力,使得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二是高职院校缺少有效促进教师充分实现社会服务职能的激励引导机制,导致多数高职院校教师仍以教学为主要职责,对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缺乏主动性,不愿意将自身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开发中。

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保障机制的完善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未达到预期的效果,“校热、企冷”的局面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其核心原因就是缺乏保障机制,企业只关注合作中的经济利益多寡,而忽略自身的社会责任;学校只关注从企业得到支持,而忽视自身的服务责任,使得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中学校和企业的合作目标不一致、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步伐不和谐、学校和企业的互动不协调。只有政府、企业、学校三方主体构建课程开发的保障机制,从法律义务、经济利益、社会责任三个角度形成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动力,才能使得开发出的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符合,课程实施方案切实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一)政府建立责任机制,确保校企合作的动力保障。政府作为校企合作的主体之一,是具有独立、强势功能的第三方,应当肩负司令员与督察员的角色,指导、监督、评价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行为与合作效果,给予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原动力和驱动力。政府的政策激励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但政府对校企合作的倡导和支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和纸面上,如果缺乏与之相配套的可操作的政策法规和实施细则,就会使得各种政策文件难以真正落实。政府作为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主体之一,而且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桥梁与责任纽带,应该颁布法规明确政府、学校、企业三方主体在课程开发过程中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要颁布相应的政策法令,明确政府对校企合作开发监督与评价,定期检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进展与效果,避免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流于形式。其次,明确企业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责任与义务,对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企业给予社会荣誉,给予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责任动力;政府可以利用经济杠杆作用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并取得良好成效的企业给予税务减免或经济补贴等奖励,增强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利益动力,通过政府的政策指导,强化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责任意识,同时,对积极参与课程开发的企业进行社会舆论的大力宣传,让企业的社会角色更加饱满,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角色的自豪感。此外,为了增强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形成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确保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企业经济利益的有效实现,政府应该明确学校从人力、技术、信息三个层面实现对企业的服务,扶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使企业认为将时间、资源、资金投入到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也是企业增值的重要途径。

(二)企业建立过程管理机制,拓展企业的社会角色功能。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自身对高职院校的依赖,用责任动力约束自身参与校企合作。对于企业而言,高职院校是技能型和技术性人才的提供者,也是企业员工培训的合作者,提供技术支持及技术指导、开发新产品的合作者,影响企业所需技能型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影响企业的效益,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对高职院校的需要是校企利益关系得以建立的根本,蕴涵在高职院校课程中的技术资源、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企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有着高度的依赖。因此,企业应该从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编写、课程实施方案的确定、课程效果的评价等宏观方面入手制定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制度,确保课程开发的实效性。另外,企业要制定具体的配套措施,确保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有序进行。首先,建立企业课程专家的培养机制,培养一支能力强、稳健的企业课程开发专家,确保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稳定性。其次,建立企业专家与高职院校的具体合作制度,让企业专家定期、定量地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开发,确保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长效性。最后,建立企业专家参与高职院校课程开发的激励制度,使得企业专家能够以饱满的激情参与高职院校的课程可发,确保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可持续性。

(三)学校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提升校企合作的利益保障。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是发生直接合作行为的双方,理论上两者关系应是对等的,然而在校企合作实践中,学校处于优先受益者地位,若不通过一定的保障机制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能力,满足企业的经济利益诉求,即便有政府的硬性指令,企业也不愿意倾情投入到校企合作中。为了让企业能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当前高职院校必须提升对企业的服务能力,确保企业利益期望的有效实现。从资源储备、过程监控、成效考量入手,构建学校层面保障,为校企合作提供经济动力。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双方利益平衡点,高职院校服务能力强,能切实有效为企业带来人力、技术、信息等层面的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能够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得到实现,企业就愿意与高职院校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建立健全社会服务的目标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人力、技术、信息等层面的资源诉求能得到满足。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核心是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能力,校企课程开发是作为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主体的教师履行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有效途径,为此学校必须基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激发教师的社会服务意识,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利益保障。首先,制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培养机制,强化教师参与校企课程开发的责任意识,提高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能力,拓展教师育人职能。其次,建立教师参与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管理机制,确保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效能。最后,制定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参与课程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匡瑛.比较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变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刘超俊.论高职校企合作的制约因素与对策研究[J].职教与经济研究,2012(6)

[3]陈周钦 吴龙川.行业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的探索与实践[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4]蒋茂东.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出路[J].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院刊,2010(3)

[5]彭四平.校企合作:企业的社会责任[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2010(1)

[6]舒岳.校企合作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的视角[J].教育评论,2010(4)

[7]陈绣瑶.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对策研究[J].经济师,2012(10)

[8]李闽,于晓丹.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问题实证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0(5)

[9]张雪峰.校企合作差异性与政府政策推动力的作用分析[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2011(4)

[10]黄建峰.基于高职院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研究[J].新课程学习,2012(8)

[11]唐国华 唐志贤.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中企业对学校资源依赖度的实证研究J]职教论坛,2012(25)

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069-02

近年来,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然而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却依然采用传统的学科型课程开发模式来解决以实操为主的专业课程的开发,在合作机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多方面都并未达到预期中效果。

所谓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是指学校结合自己专业开设课程设置的方案与相关企业合作,结合企业的实际需要与某个岗位真实工作过程来确定技能操作型核心课程的内容,并将企业真实的问题引入到课程内容中来共同编制专业课程。尤其是对于物流管理这样一个实操性级强的新兴高职专业而言,如何真正将校企合作专业课程开发做好做实,有效的将真实的工作环境、现实案例、实操技能与学校的教学有机结合是本文将要思考的问题。

1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课程开发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

1.1 传统学科课程制约了校企合作课程开发

绝大部分高职院校对课程开发非常重视,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着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运动,甚至发动了学校上上下下每一个职工。但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很多教师可能受能力本位思想及社会各种观念的影响,认为技能训练就是项目课程教学。因此,在高职教育长期以来突显出来的问题却依然存在而且日益明显,学生普遍反映“学校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实际需要存在很大的差别,根本无法运用到企业的实际工作过程当中”等。而事实上,学校在开设一个专业对专业课程的设置并非“不切实际”,只是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很难让学生产生很深刻的印象并留下持久的记忆,而学生对于课程的内容的学习也不胜厌烦,认为所学的课程内容与实际岗位能力要求完全脱节,不能适应以后工作需要,因而产生了厌学、畏学的现象。

1.2 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课程开发周期过长,时效性不强

绝大部分的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初期都是积极热情,对课程开发结果充满信心,但是课程开发工作是一个复杂、艰难的进程,而且随着研究逐步深入,特别是具体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项目任务的时候,就会碰到许许多多的难题,而这时他们的积极性就会一点一点的消退;而且职业教育课程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最大的区别在于职业教育课程对教学内容的实效性要求非常高,特别是像物流管理这样的专业技术知识、管理理念、设施设备更新较快的新兴行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的现象非常严重。原因是学校教授的教材内容永远跟不上某个企业行业技术革新的速度,而当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发现所学知识基本已经过时。

1.3 企业参与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碰到的阻力过多

我国的职业教育较其他国家而言起步较晚,且以学校课堂理论知识教育为主。虽然绝大多数院校早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但实际上企业参与合作的程度与现状并不是很理想,而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是某一方面技术的精和专,校企双方在教学理念上存在较大差异。“校企合作都只是停留在浅层次,而且各怀居心,只注重自己的需要,合作只是走走形式”,这是绝大多数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现状。此外,由于学校和企业不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开展合作,双方主动合作的意识都会减弱,更别提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

此外,根据调查,各高职院校的授课教师大多以青年教师为主,有的学校青年教师的比例甚至超过了全校教师总人数的70%,他们一从高校毕业就走进了高职学校任教,对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等都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而对于科研更是懵懵懂懂,根本无法达到课程开发的要求。这是制约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无法高效高质完成的关键。

2 就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课程开发的几点思考

2.1 课程的开发与建设需要一支专业化的队伍

在学校与相关企业开展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首要事情是要组建一支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组建一支专业化的课程开发小组,并且共同制定完善校企合作机制及课程开发的实施计划,充分了解对学校的发展现状和方向、企业的日常运作及人事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同时,课程开发小组成员还应该具备对行业、专业未来发展的预见能力,能够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待高职院校学生实操技能与基础知识的关系,为课程开发的持续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

2.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人才培养的定位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必须与课程的开发须紧密结合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应该在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指导下进行,这样才能准确的、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才能,使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适应行业企业的需求。比如在编写专业教材时,对该行业的相关职位的工作流程、该职位在企业经营中的位置与重要性、职位与行业发展、社会发展的关系进行系统安排,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学习、消化与运用,并使学生掌握相关职位的知识技能要求与自身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此外,在课程设置中还应该有针对性的设置课内实训、企业岗位认知学习、企业工作环境实习等方面的教学计划与安排,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职责、工作流程中掌握专业技能运用,促进边学边用中的技术创新。

2.3 教学内容的开发应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整体化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综合知识的讲述,还应该多样化的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全面调动学生的潜能。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有效资源,把书本上的知识与企业岗位实际需求相结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理解,不能只强调技能提升,忽视基础教学,避免学生机械的学习理论知识,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作用,让学生在进入企业工作之后能够很快适应岗位需求,完成角色转变。

同时,为了实现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学校在政策制度的制定上应该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赋予教师充分的权力、有力的激励机制、合理的评价体系、多层次的培训机制以及对企业发展完善的激励机制,以保障校企合作课程开发的有效进行。

(1)确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课程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决策者和实施者,因此学校首先要充分调动教师课程开发的积极性,给予教师进行课程开发的权利,体现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导地位。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积极主动的响应学校课程开发的号召,不遗余力的投入到课程开发工作中去。

(2)制定有力的激励机制。

在现实情况下,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教师都把课堂教学当成自己的主要工作职责,而课程开发只是“额外的工作”,同时还需要教师具备持久的热情和动力。因此,只有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最大程度调动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

(3)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

学校对教师教学及其他工作的评价体系是对教师角色定位和工作态度的制约手段,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评价体系是否存在或合理是影响教师课程开发积极性和整个工作能否高质高效完成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应当紧密地与教师的工作量核定、职称评定、工作绩效与评优评先、奖金发放等方面结合,以突出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及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提供多层次的培训。

课程组成员的专业水平较低与课程开发能力欠缺是目前制约高职教师课程开发的最大问题。因此,学校在对高职院校教师开展课程开发方面的培训时要开展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的培训理念,提供更专业、多层次的有效的培训机制,能够使教师认识到参与课程开发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教师的成长,真正意义上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5)制定有效的政府激励政策。

政府的政策激励有利于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的建立。政府可以对校企合作开展比较成功的学校和企业利用经济手段进行鼓励或奖励,对于一些合作主动且贡献较大的企业提供一定的税务减免政策等。

综上所述,要想真正意义上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开展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开发,只有通过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对学校的办学理念及性质、企业发展对岗位的需求、岗位技能对专业知识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才能实现校企深度合作开展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开发。同时,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的设置与开展也要积极调整并配合课程开发方案的计划与实施,全面加快校企合作进程,提升校企合作的质量。此外,高职院校还应该依托国家政策这个强大环境支持,突出自身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等特性,将课程开发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国家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篇7

近些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稳步提升,呈现良性趋势。不过,由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底子薄,开始的也比较晚,因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制定完善的课程保障机制,做好课程建设与改革是重中之重。我国提倡和大力发展高职教育,教育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高职院校要和企业紧密合作,共同培养和教育学生,依照专业范畴和工作岗位的任职要求,使学生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就要求学校要制定完善的课程学习,转变教育模式和思路。在改革和创新中肯定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和矛盾,比如课程设计者由谁主导;学校和企业具有不同的责任和分工,这在课程开设中要如何界定;怎么样让高职院校和企业开展高效的合作等等都是要去仔细思考和探索的。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主要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主要是由教师通过书本来传授给学生,这样不仅效率低,学生动手能力差,而且与社会眼中脱轨。尽管教育人士尽力在课程的制定上推陈出新,但是因为岗位的不同,所指定出来的课程自然无法做到简单合理高效;大多高职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验,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自然是纸上谈兵。另一方面,企业如果在课程制定上占据了主导地位,就容易让高职院校产生依赖和丧失自主判断力。因为企业和高职院校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模式,企业不了解学校的课程规划,不清楚学生的学习方法,所制定的课程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缺少科学的逻辑和思路;也容易出现在培养学生的能力上过于单一,无法做到综合全面的发展。所以,要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优势和自身经验,发挥好教师和企业专家自身的擅长领域和知识,建立一种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互取所长,高效培养学生做和能力的新型课程研发模式。

2 保障高职院校教师参与模式

教师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也是课程开探索的关键。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自身能力得到发展,就需要教师去参与到课程开发的研究、探索之中,因为教师是课程的实施者。所以,要让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和中心环节,保证课程具有职业教育的特点,内容科学合理,学生在学习当中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只有通过教师自身观念和思想的转变,让教师了解课程开发的整体工程和思路,才能更好的用新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学生。

如果教师能够参与到课程的开发当中来,肯定会提高其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也更加容易让教师不拘泥于课堂这个狭小的环境,开阔思考的范围,调动其积极性和荣誉感;教师参与课程的开发,其自身的能力不仅能够得到发展,也更容易理解新的课程模式,寻找到更加生动高效的教学传授方法;此外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促进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提升的影响,因为教师在课程的开发当中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与合作,会营造一种积极良性的交流与竞争氛围,这对学校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教师必然要承担课程开发的大部分环节。学校教师经历过高等教育的培养,又从事教育事业多年,使其能够制定出一些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课程,所以要做好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的环节,制定一系列奖励机制,让教师在课程开发中发挥自身的特长。

3 保障企业合理的参与到课程开发中来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技术人才,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企业长远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也应该是企业必须重视的一大部分。企业要拿出一笔资金来投入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培养当中来,和学校、政府进行沟通和探讨,保证好校企合作模式的科学合理高效开展,信息能够及时的传递。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怎么把知识转化为操作能力是学生培养的关键。企业的专业都是长期在一线岗位上工作的人士,自身专业能力过硬,也了解最前沿的专业情况让企业专家参与到课程的开发与制定当中,可以有效的保证课程的制定不脱离实际。要根据企业专业所处的环境和工作性质来选择合适的人员进入课程的开发和制定中来,不能盲目的去选择,只有那些懂得反思,善于总结的企业专家才会给校企合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虽然近年来通过许多实践培养,高职院校教师自身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但是与那些在企业中长期从事实践工作的企业专家相比还是有许多不足,所以这就使得要确保企业专家合理的参与到课程开发与制定当中。

4 制定科学的管理机制

我国鼓励和大力支持校企合作方式,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促进其合理的发展,这也使得校企合作模式成为现今高职教育的一种主流模式。校企合作开展的这些年来,也总结了很多经验的方法,为校企合作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8

1.高职校企合作模式现状分析

高职院校采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是将企业资源与高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深化和优化合作内容和方式,让企业协助培养学生,招收优秀毕业生,缓解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所以校企合作行为是目标不同的两类组织之间寻求优势互补的理想选择。但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一些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之路越走越窄,最后几乎找不到企业愿意与其合作,这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1校企合作的机制不健全

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责、权、利未做明确的规定,仅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意见和建议,部分地区出台的支持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也仅仅是停留在“喊口号”阶段,没有真正的落实到行动上,政策在描述时也较为笼统、模糊,其中也鲜有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优惠举措,企业难以照章执行。

1.2校、企缺乏有效沟通

没有类似职教机构、行业协会等组织帮助院校和企业互相“牵线搭桥”,使得校企沟通存在障碍,导致院校因硬软件条件限制培养不出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而企业也招聘满意的学生。部分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多是靠“拉关系”或者企业友情赞助,这种开展形式与初期开展校企合作的初衷渐行渐远,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有限,最后往往难以维持下去。

1.3院校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高职院校长期“闭门造车”,缺乏对企业和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的了解,采用“往上堆”的方式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开发,与企业的用人需求“背道而驰”,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严重脱离实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重理论轻实践,学科特征明显,基础与专业课程体系零散、简单,无针对实际工作岗位深入研究的教学模式,缺少职业化培养的思路和措施。

1.4企业参与积极性不高

企业追求利润与校企合作之间存在着矛盾。企业对校企合作的理念理解不深入,不认为校企合作会带来更多经济价值,很少主动考虑与院校合作办学模式;中小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人力、财力有限,产出与投入的比例不高;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不受受训企业的约束,容易因过低的劳动力价格导致人才流失,企业投入的人力、财力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就现阶段而言,制约校企合作的客观因素短时间内无法克服,但高职院校可“另辟蹊径”,从自身入手,寻找优势,积极争取与企业合作,增进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共同推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改进。

2.加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的重任需要有优秀的专业师资团队来担负,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水平的高低。

2.1输送专任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

高职院校的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院校可采取统一安排或教师个别联系的方式,寻找企业接纳教师进行周期性顶岗实践,以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师通过参与企业实践生产,可锻炼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帮助企业创造经济价值。同时教师可获得企业用人需求的第一手资料:其所在专业的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应具备的工作技能。回到院校,教师可将企业的工作要求与院校的专业课程相结合,选择企业需求高、实用性强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课堂教学,按照企业的标准和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素养,培养出的学生可以直接推荐或输送到企业工作,也帮助企业节省了培训环节,与企业建立并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2.2鼓励专任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开发

鼓励和支持专任教师利用课余时间以免费或低廉的报酬承接和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工作,教师通过自身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利用各自的优势要素,分工协作,共同实现技术创新,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也为企业了解院校提供契机,为建立校企互信互利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聘请企业优秀技术人员担任外聘教师

企业的优秀工程师、技术人员都具备丰富的实践技能和经验,是专业师资团队的有利补充,聘请他们作为院校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并定期到院校开展专题讲座或者承担课堂教学任务,将企业的工作模式、工作方法和工作理念直接传授于学生,对高职学生教育非常有利。企业技术人员也可将真实的项目开发直接贯穿到整个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有条件的院校也可招聘有丰富企业经验的技术人员做专任教师,专门负责实践性教学工作,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动手实践的培养。

3.基于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改革

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在进行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中会遇到很多的困扰,例如: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等,这些困扰产生的根源是高职院校不了解企业的真正的用人需求。

3.1预估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建设、课程开发要杜绝“凭空想象”或“胡乱拼凑”,要与企业的需求接轨。院校专业带头人要通过校企合作,或参考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调研资料,掌握企业用人需求,预估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工作岗位,了解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要求,根据这些内容对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等进行预估设置。

3.2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

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帮助修订和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也可以选择调查问卷、电话或登门造访,回访已经参加工作的毕业生和毕业生的雇主,了解毕业生具备的和尚未具备的技能、工作表现、企业培训内容等各项情况,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分析所获得的行业信息,用以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所涉及专业的课程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企业的需求保持一致。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也需要参考当年学生入学时的知识水平,制定培养学生过程中的重难点。

4.基于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与方法改革

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来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教师要设计好的课堂教学,让课堂更加生动,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4.1教学内容要以企业为主导、院校为主体

教师应该明确一点:教师的教学不能以自我想法为中心,要以企业的需求为中心,要按企业的需求决定讲课内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化的技能和素质的培养,教师的授课内容的原型要来自企业实践。

教师参与企业顶岗实践,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了解企业生产实践的各个环节,将企业岗位技能与生产实践流程结合高职教育方式方法融合到课堂教学中,结合校企实践基地和设备,考虑教材、教学组织方式,对知识、能力进行序化和整合,以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作为教学思想的主体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要考虑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各项要素。

4.2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思维模式,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了多种满足高职教育需要的方式方法。例如,可带领学生参与到承接的企业项目工作中,通过以完成一个项目流程来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到项目中去,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从课堂带到真实的企业工作场景中去,以生动有趣的事例代替书中枯燥的文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新知识和新技能。

教师还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到课堂中,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讨论、问卷、游戏等方式进行课堂互动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中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灵活地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还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

5.结语

2011年教育部的《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到:“鼓励行业(企业)共建高等职业学校,发挥各自在产业规划、经费筹措、先进技术应用、兼职教师选聘、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各方合作办学,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国家鼓励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也需要深刻发掘自身优势,主动与企业建立和保持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企业也参与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使校企合作真正发挥作用,共创双赢和多赢的局面,共同推动高职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德辉.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职责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j].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2]陈永刚.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研究——以河南省为例[d].2010年度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

[3]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tech.net.cn/web/articleview/?&id=20111012102336379&cata_id=n003&page=1.

[4]刘建湘,文益民.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10,(10).

篇9

在当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企业也呈迅猛发展状态,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展壮大,岗位的空缺率也呈上升状态,为了满足企业的正常运转,不得不通过招聘人才来填补空缺。因而,部分企业开始用新思路来招聘人才,即校企合作模式。企业将自身资源与高校资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企业的技术类人员培养高校的学生,让学生在校园中提前学到将来工作中的一些实际技能。这样的举措,不但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又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减轻了将来就业的压力,它是理想中优势互补的最佳体现。但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入与开展,在实际的合作模式操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校企合作工作的开展,使现有的合作模式面临危机。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变此状态,以便满足企业的需要和缓解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压力。本文针对目前校企合作的现状来提出一些有效改善措施,希望能改变校企合作现状。具体的改善措施如下。

一、加强“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

高职院校学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在校任课教师的专业水准。在当今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其任课教师对知识的专业程度已达到校方的要求,但是在专业实践经验方面还十分欠缺,不能很好的给学生提供未来就业岗位上的素材。面对如此局面,校方领导必须要有针对性的对在校教师进行培养,让教师走到企业中去,实行周期性企业顶岗的路线方针。校方这样的路线方针,一方面可以使教师在企业岗位上能学到教学中没有的实践经验,同时又给企业创造出经济价值。另一方面教师在企业中可以掌握企业的具体概况,如工作任务、工作岗位和技能要求等。顶岗后的教师可以运用在企业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企业信息来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理论结合实际有效的对学生言传身教,使在校的学生能够提前的对企业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素养等掌握,给学生将来的成功就业提供了保障。同时,校方还通过让在教老师参与企业的开发项目等措施,让任教老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企业的发展动向,了解企业岗位具体所需的专业人才。这样的举措不但利于院校教学的开展,而且对于企业经济价值的攀高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不但对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推动作用,更保证了校企合作的长足发展。

二、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定位改革

随着校企合作的不断开展与深入,高职院校开始着眼于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但是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遇到了诸多的困扰,如基础课与专业课的联系、各专业课之间的联系等,为了实现校企合作的目标,院校领导不得不另辟蹊径,寻找有效的措施去解决此问题。具体措施如下:校方要求任课教师顶岗到企业中去,让教师在顶岗过程中积累经验,如了解岗位所需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实践动手技能以及职业素质要求等,然后把这些经验给反馈到院校,院校以此来确定所设专业,使所设专业与企业所需相匹配,满足企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要。然而,院校领导在派任教老师到企业学习实践知识的同时,还会邀请企业的技术性人才来对院校的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做指导工作,以便使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更加完善。另外,院校还会通过其它一系列的方式去更加完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如调查问卷、电话或登门造访等,通过本院校毕业的学生和学生所在的企业,来进行访问,了解学生在企业的具体表现,所学的专业是否满足了企业发展的需要等。

三、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内容

高职院校为了更好的配合企业的需求,使校企合作达到最优化,需从日常的教育、教学方式来下功夫,要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企业内的氛围,同时,教师在讲课方式上一定要讲求生动,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对自己专业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在教育内容上,院校教师应该始终遵循一个原则:以企业为中心教学,以院校为主体。企业是学生将来就业的方向,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围绕企业要求的具体专业技能来决定讲课内容,讲课内容的例题要来源于企业的具体案例。

四、结语

在经济社会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经济发展的潮流中,人才短缺是企业当今面临的难题,随着国家校企合作政策的颁布,使这一现状得到了有效的解决。但是,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高职院校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要通过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不断的总结经验,才能使校企合作发挥出真正作用,实现高职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黄德辉 不管学生素质多差,教师职责是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J] 职业技术教育,2011,(27).

篇10

高校主动融入地方,服务社会,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地方高校与其他高校一样, 都具有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作为大连市惟一的地方高校,大连大学一直坚持“立足大连、面向辽宁、服务全国”的办学定位,2008年以来校党委提出创建“全国一流的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以贡献求支持,重点为大连地方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追求;明确提出“作为地方大学,大连大学必须坚持‘大学为地方服务,地方支持大学’的理念”,通过校企全方面合作的桥梁,寻求实现地方高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途径。校企合作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社会)发展的共赢模式之一。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

一、校企合作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成果

近年来,大连大学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大力发展与地方经济密切相关的学科,积极探索建立交叉学科,优先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尤其是大连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学科。坚持重点建设学科与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对接”。同时努力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加快发展新型学科,为支持大连市地方乃至省及国内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化学学科领域内,学校在生物医学功能材料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中国第一个“无聚合物涂层的国产紫杉醇药物支架”已经用于临床,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聚合物涂层药物支架存在的晚期血栓问题,为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生物活性有机肥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家空白,已经在大连、阜新、抚顺、盘锦、铁岭、锦州等地全面推广。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与大连冰山集团等企业合作,其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传统产业升级、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过程中的问题。解决了当前国产重要装备设计创新程度低、产品设计周期长和生产效率低等一系列实际问题,为振兴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围绕优化理论与技术领域在物流优化问题、神经网络问题等方面进行积极研究,为推进大连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可以说,作为一所地方大学,大连大学日渐成为适应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从事应用型科学研究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队伍和基地。

二、校企合作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大连大学从真正意义成立至今只有20多年,对一所大学而言毕竟很短暂,大连大学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在全身投入大连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的历练中,也冷静地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1.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只有树立坚定不移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牢固意识,并为此提供必要的组织机构保障、人员配置保障和活动经费保障,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锻炼培育师资队伍,创新人才培育模式,更新人才评价机制,才能创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等学校的办学路子,才能营造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谋求自身独有的生存发展空间。

2.学科发展不均衡、学科特色优势不明显。学校面临着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辽宁沿海地区“五点一线”开发以及建设中国北方科学发展示范城市等多重战略机遇,但同时机遇与挑战并存,学校虽然具有综合型的优势,但学科发展不均衡,制约了学校广泛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尤其某些薄弱学科的研究成果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甚至出现脱节,学科特色优势不明显,限制了我校承接对外社会服务中重大项目的能力,使得学科建设成果突破不了高水平的瓶颈,这就造成了我校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及社会服务中出现局限性。

3.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长期以来,学校对于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跟不上社会、企业新技术的要求,专业结构相对稳定,与大连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密切相关的专业不多,不合社会需要、就业困难的专业仍在招生,社会急需的专业却未能及时设置,部分专业特色不明显,专业定位不够准确,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复合型专业建设机制不够完善。

4.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地方高等院校的科学研究成果,无论是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还是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与社会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重大实际问题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很难转化为地方现实生产力,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企业缺乏长远眼光,没有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体系,缺少资金的投入重视眼前利益,缺乏长期参与的热情。教师、科研人员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缺少的政策支持。

三、解决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经济能力不足的机制分析

1.建立学校层面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机制,学校作为校企合作教育的重要主体,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其自身必须建立一种与地方经济社会完全接轨的主动适应和自我调节机制。要以科研作为校企合作的媒介,在服务中争取企业,尤其是技术性较强或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企业的支持和参与从而达到“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互动效果。

2.建立企业层面的内在需求机制,提高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激发企业对产学研合作的需求的内在要求, 形成长期的稳定运行的良好机制。一是人才培养要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有机结合,加强与企业的“共建”;优秀毕业生由合作企业优先录用,实现优秀人力资源的“共享”;二是加强应用层面技术研究,从产品的生产、制造、经营的典型问题、典型项目、典型主题,善于为企业解决一些不常见的复杂问题;三是要跟踪企业生产技术改造,将学校研究活动同企业生产技改、研发工作结合起来,节能降耗,提高企业效益。

3.要建立起使高校与企业捆绑在一起的技术与市场互动的运行机制,促进专业化人才在企业和地方院校之间的流动,知识与技能结合,使科技人员最快捷地得到市场需求刺激,从而最高速地创造出新成果。

四、校企合作服务地方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途径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提高科技含量,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受自身独立研发能力的限制,提高地方经济发展自主创新能力,企业需要高校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高等院校人才资源密集,学术思路新颖,科研水平高,技术实力雄厚,实验手段先进,科研方面的诸多优势决定了其在地方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中的特殊重要地位。只有实现校企合作才能推进服务地方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只要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

1.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重点,构建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高校与企事业单位之间开放式的人才资源交流共享机制。不论是服务于地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服务于地方政治文明建设,都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为此,地方高校应根据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需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的变化,合理设置学科专业,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制订培养方案。与此同时,还需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着重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经济文化建设第一线的具有较强适应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各类应用性合格人才。有了人才的支撑,才能推动地方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2.从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出发,构建和创新高校的科研管理模式,与企业共建各类产学研合作机构。科研是教学与生产结合的桥梁,是高校进入生产领域开展社会服务的根本保证。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不断促进生产,这就要靠科研来解决。生产是教学和科研得以发展与完善的条件。从专业教育角度讲,生产是最重要的实践活动,是认识发展的源泉。企业出资金、出题目,学校出人力、出智慧,在合作中帮助企业解决难题,同时实现自身的教学相长。

3.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目标,构建高校的各类教育培训体系,与企业共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地方高校要较好地为地方提供教育服务,首先有必要完善自身的教育体系,形成全日制本专科教育与成人教育以及各种培训教育相互联系的整体结构,以满足培养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需要。其次是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层面上,实现向地方服务的倾斜。具体地说,全日制本专科类,在招生上应充分满足本地生源的需求,保证一定的当地生源的招生比例,其专业设置应更多地考虑当地经济文化教育的需要。成人教育类在扩大生源、满足学员学历需求的同时,应多设置一些应用性强的专业。培训教育类则可拓宽培训范围,不仅校内举办各种培训班,而且很有必要与地方企事业单位合作举办培训班,构建高校的各类教育培训体系,还要与企业共建专业人才培养和实习基地。

4.以参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攻关与技术合作,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使企业在合作中获利。调动教师进行科学研究的主动性,鼓励教学科研人员突破理论研究的束缚,面向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选择科研课题,改变从前科研项目申报方式的闭门造车,不考虑社会需求的科研工作方式。同时发挥科研管理部门牵线搭桥的作用,主动与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联系,组织、协调学校有关学科的科研力量参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为地方领导部门实现科学化的决策提供咨询;为企业生产部门和技术人员提供科技咨询;参与农业科技的推广和科技咨询;承包企业的科研项目,搞好协作攻关,使企业在合作过程中获利。

5.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学生成才培养的需求出发,高校教师必须与企业的生产实际相结合,通过与企业的合作来不断提高和充实自身的技术能力和讲课水平,学生也只有在企业的生产实际中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学习和体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实践证明,地方高校与区域社会建立良性的互动发展关系,是高校和区域社会经济共同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校企合作的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研究是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在国家各级组织的高度关注下,通过我们对企业深入调研,大力宣传高校的优势项目、整体教育资源,必将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校企合作之路以服务于地方经济,推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带动学校各项事业的顺利开展,从而实现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广敏等.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之路探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1,(6)

[2]肖建国.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 增强大学服务功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1)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4]季国强.关于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互动机制的若干思考[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3)

[5]齐艳苓.政府、企业、学校三方联动的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