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医药合同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8 15:16: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疗医药合同,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疗医药合同

篇1

    委托人陆德山,北京市德山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北京酒仙桥医院,住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一街坊六号。

    法定代表人陈明哲,任该医院院长。

    委托人邓利强,北京市华卫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高奇英,女,1953年9月14日出生,汉族,该医院医务处干事,住该医院宿舍。

    原告姚景文与被告北京酒仙桥医院(以下简称酒仙桥医院)医疗服务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姚景文及委托人王宇、陆德山、被告酒仙桥医院的委托人邓利强、高奇英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告姚景文诉称:2002年5月22日我在酒仙桥医院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做心脏介入手术。于同月28日出院。在住院期间,酒仙桥医院共收取我住院费用53133元。 2002年12月19日《京华时报》等报刊报道了酒仙桥医院在做心脏介入手术时将一次性使用的导管重复使用,北京市卫生局认定在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间,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导管,用于对患者的心脏介入手术中,对酒仙桥医院进行了处罚。我正是在这一期间在酒仙桥医院进行了心脏介入手术,我与酒仙桥医院联系要求其告知在我手术中所用的心导管,不是二号管,但没有结果。酒仙桥医院违反了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欺瞒患者,重复使用一次性导管,是对患者知情权和健康权的侵害。我们要求酒仙桥医院提供证据证明给我做心脏介入手术时使用的是一次性导管,要求酒仙桥医院提供给我做心脏介入手术使用的导管的购买手续、使用程序和销毁的证据。目前,酒仙桥医院不能证明给我做心脏介入手术使用的是一次性导管。所以,我要求酒仙桥医院双倍赔偿我的医药费110000元、赔偿精神损失费40000元,共计150000元;诉讼费和律师费由酒仙桥医院承担。

    被告酒仙桥医院辩称:2002年5月22日姚景文因典型急性心肌梗塞症状,经心电图检查为广泛心肌梗塞,并有糖尿病史2年。在家属同意下,急诊做冠状动脉造影,进行扩张加支架术。术中应用1个导管、1个球囊、1个支架。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于5月28日出院。现在姚景文以媒体的公开报导为依据,诉至人民法院,以怀疑我院为其重复使用了导引导管和冠脉球囊为理由,要求我院给予赔偿。我院认为,姚景文的诉讼请求没有事实依据,我院不能同意姚景文的诉讼请求。理由为,我院根据北京市卫生局转发的《卫生部关于重申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通知》,在我院范围内进行了认真的自查、自纠,在检查中发现我院心内科确实存在少量复用冠脉球囊和指引导管现象,这种现象已经得到制止,我院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姚景文使用心导管的收费与病程记录相符,不存在心导管复用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复用心导管,但是从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节省有限的医疗资源出发,这些器械是可以复用的。现在姚景文要求返还医疗费和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没有道理。我们认为在姚景文病情危重的情况下,我院履行救死扶伤的医疗道德,挽救了姚景文的生命,而姚景文在没有任何损害事实的前提下,在没有证据证明我院存在违反医疗服务合同约定行为的情况下,指责我院违约并返还医疗费用的请求,我院不能接受。请求人民法院查明事实,驳回其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2002年5月22日姚景文因急性心肌梗塞,到酒仙桥医院心肾内科就诊。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入院诊断为“急性下壁、侧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糖尿病Ⅱ型”。当日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进行抢救,急诊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经皮下冠状动脉内成型术”。在冠状动脉内扩张和支架置入中,使用指引导管1支、球囊管1支、支架1支。术后姚景文于2002年5月28日出院,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的出院诊断为“急性下壁、侧壁、正后壁心肌梗塞、糖尿病Ⅱ型”。姚景文向酒仙桥医院交纳了医疗费用共计53133元,其中,指引导管1支,收费2079元;冠脉球囊1支,收费11760元;冠状动脉支架1支,收费20580元。

    酒仙桥医院在为姚景文进行经皮下冠状动脉内成型术时所使用的指引导管、冠脉球囊和冠脉内支架为爱尔兰波士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上记载该产品的生产国为爱尔兰,产品名称为介入治疗用冠脉球囊、冠脉支架及指引导管。本院2003年9月9日致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就酒仙桥医院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所使用的进口指引导管、冠脉球囊、冠脉支架是否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给予回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3年10月8日向我院复函称,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法规,在中国销售使用的医疗器械,都必须是有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后发放注册证的产品。对于医疗器械的使用方法,包括是否可以重复使用,是产品生产者根据产品的技术性能、产品质量保证等情况确定的,不是政府管理部门指定的。管理部门根据厂家提供的材料审查,批准产品进入市场,批件不是产品说明书,不能代替生产商对使用的技术承诺。爱尔兰波士顿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介入治疗用球囊、支架及导管的注册产品说明书中标明为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不可重复使用。

    又查:酒仙桥医院在对姚景文进行经皮下冠状动脉内成型术前由姚景文的家属签署了《北京酒仙桥医院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同意单》,在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中记载了对姚景文的入院诊断、手术过程,包括手术日期、术前诊断、术中诊断、手术名称、手术中使用的导管等医疗器械的情况。姚景文出院时,酒仙桥医院向姚景文提供了《病人费用清单》,该费用清单记载了姚景文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情况。姚景文根据该费用清单所载明的数额向酒仙桥医院交纳了住院费用。

    另查明,2002年7月23日北京市卫生局转发《卫生部关于重申加强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的通知》,酒仙桥医院根据该通知进行了内部检查,检查中发现该院心肾内科存在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现象,酒仙桥医院即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了处理。2002年12月19日有关媒体报导了酒仙桥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情况。北京市卫生局于2003年1月8日做出《关于北京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心导管的通报》,该通报认定,酒仙桥医院心肾内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间在为患者做心脏介入治疗时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心导管的问题。

    在2002年12月19日有关媒体报导酒仙桥医院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情况的报导及北京市卫生局于2003年1月8日做出的《关于北京酒仙桥医院重复使用心导管的通报》中,没有具体指明酒仙桥医院对姚景文复用了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等医疗器械。

    上述事实有姚景文提交的得自于酒仙桥医院的姚景文的病历、档案、资料、媒体对酒仙桥医院复用指引导管和冠脉球囊的报导、酒仙桥医院提供的姚景文病历首页、住院志、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同意单、手术记录、即时医嘱单、病人费用清单、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本院在案件审理中调取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药监械便函(2003)064号文及双方当事人当庭陈述在案为证。

    本院认为: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医疗事故损害赔偿法律关系中,举证责任的承担,应是在具备了损害赔偿法律关系要件的前提下,根据法律规定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在姚景文因病入住酒仙桥医院,接受酒仙桥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入院检查、诊断、施行心脏介入治疗。根据治疗的需要,使用了相应的医疗器械和必要的治疗手段。姚景文病愈出院后,在没有证据其因接受心脏介入治疗,适用心导管,产生损害后果时,要求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其要求显然与法律规定相悖。但是姚景文在得知酒仙桥医院曾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时复用过心导管,而对自己在接受心脏介入治疗时所使用的心导管是否是一次性合格产品产生怀疑,是可以理解的。对此,酒仙桥医院应举证证明其对姚景文的治疗过程符合医疗规范。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酒仙桥医院提供了由姚景文家属签字的北京市酒仙桥医院《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同意单》,姚景文入院治疗的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即时医嘱单、医疗费用清单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由此可以认定,酒仙桥医院在对姚景文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及治疗的过程符合医疗规范,并无不当。且姚景文术后没有损害结果的发生。现姚景文仅以有关媒体报导了酒仙桥医院存在对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治疗时,有复用心导管的情况,而认定酒仙桥医院对其本人治疗时,亦复用了心导管,显属证据不足。又鉴于酒仙桥医院举证证明了其对姚景文的治疗过程符合医疗规范,故对姚景文要求酒仙桥医院双倍赔偿医疗费和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之请求,本院不予支持。关于姚景文所诉酒仙桥医院侵犯了其知情权一节,因酒仙桥医院术前向姚景文家属告知了手术名称、手术方法及可能出现的风险、后果,其病历首页、住院志、手术记录、即时医嘱单、医疗费用清单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登记表对姚景文的手术过程、治疗方法及使用器械记载清楚明确,酒仙桥医院已经履行了必要的告知义务。满足了姚景文的知情权。

    关于酒仙桥医院辩称心导管复用是为减轻病人经济困难,节约资源一节,对其该辩解,本院不予认可。因为医疗器械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医疗器械的产品使用说明书是生产厂家对产品项目性能的描述文件,使用者在使用产品时应严格依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操作。酒仙桥医院为姚景文所使用的心导管的产品说明书中均标明为一次性使用,故该心导管不能重复使用。特别应当指出的是在2001年7月到2002年7月间,酒仙桥医院在为患者做心脏介入手术时,部分导管被重复使用于部分患者,充分暴露了该院在管理上存在的严重漏洞,这也是患者对其所进行的相关治疗产生担心和怀疑的直接原因,对此,酒仙桥医院应严格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综合上述,本院判决如下:

篇2

【关键词】 脊椎; 结核; 内固定; 骨移植

近年随着人口流动及耐药菌株的增多,结核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骨关节结核50%累及脊柱,症状不典型,病程迁延,早期诊断困难,常在脊柱稳定性受到破坏时才获得确诊,因此致残率高,治疗棘手。目前主张对有适应证的脊柱结核在积极抗结核化疗的同时,采取外科手术方法,清除局部病灶,重建脊柱稳定性,减少的畸形发生。但对手术的方式和策略仍存在广泛争议。2002年1月~2005年10月间,作者对15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采用彻底病灶清除,椎体间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平均随访25.4个月,取得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从2002年1月~2005年10月,共收治15例胸、腰椎结核患者,均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包括病椎切除,椎体间同种异体骨移植结合内固定。男11例,女4例;年龄23岁~73岁,平均48.4岁。所有患者均行X线摄片、CT/ MRI 扫描及术后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主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后凸畸形或伴双下肢疼痛、麻木无力,影像学显示:椎体严重破坏或塌陷、椎间隙变窄、椎旁寒性脓肿形成(图1)、脊柱后凸畸形及脊髓压迫。其中胸椎结核8例,胸腰段结核5例,L2以下腰椎结核2例,受累椎体为1~3 个。术前神经功能评分Frankel分级B级2例,C~D级共有7例,其余均为E级(表1)。

表1 15例多节段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临床资料概况(略)

图1患者,男,58岁,T7、8结核,单纯背痛半年入院(略)

a.术前正位片,T8椎体楔形变,可见椎旁梭形脓肿;b.冠状MRI示:T7、8椎体信号改变,可见椎旁脓肿,但椎间盘破坏不明显;c.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病灶清除内固定术后8个月,可见植骨界面模糊

1.2 术前准备

一经确诊后,行2周以上的四联抗痨治疗(雷米封、链霉素、利福平、乙氨丁醇或吡嗪酰胺),待病人食欲增加和贫血症状改善,血沉下降或无进一步加快后,即可手术治疗。本组病人入院时ESR在20~110 mm/h,每周复查ESR至术前,一般控制在60 mm/h以下。腰椎结核寒性脓肿较大,用药后血沉控制不佳的病人,可行在B超引导下穿刺排脓,链霉素腔内给药。

手术适应证包括:脊柱结核诊断明确且无全身其他部位活动性结核病灶者;椎体结核有死骨及(或)伴冷脓肿形成者;伴有脊髓或神经根压迫症状;进展性后凸畸形;伴有明显的节段不稳的患者。而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手术者,视为手术禁忌证。

1.3 手术方法

气管插管全麻。胸椎结核采用经胸或胸膜外入路,胸腰段及腰椎结核采用胸腹联合切口或低位肾切口,均从症状重侧进入。术中显露病灶后,先完全吸净脓液,刮除破坏的椎体以及椎间盘组织,彻底切除病变椎体完成椎管内脊髓的减压。局部反复冲洗后,撑开器适当撑开复位,矫正后凸畸形。测量椎体间骨缺损的高度,切取合适的长度的同种异体骨环(充填切除的自体肋骨骨条)嵌插椎体骨缺损处。应用Mossi Miami或Fronterior(Depuy)单棒固定系统加压固定,病灶内放置链霉素粉剂2 g。胸腰段、腰椎结核患者翻身采用后正中入路,继续行后路手术。应用Mossi Miami(Depuy)或Xia(Stryker)椎弓根螺钉固定系统。而胸椎结核由于有胸廓支撑保护,无需联合后路手术。后期手术多采用微创方式(共8例)进行。胸椎、L1以上的胸腰段前路手术于胸腔镜辅助下完成(6例),而胸腰段和腰椎的后路椎弓根螺钉则借助METRx XTube可扩张通道系统完成(4例),于椎弓根体表投影点作2~3 cm长纵行小切口,插入扩张套管,经操作通道植入椎弓根螺钉,于棘旁肌肌间插入螺棒,锁紧螺帽。术终时记录手术时间及失血量。

1.4 术后处理

术后48 h,拔除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在每日引流量小于50 ml后,试行夹闭后拔除。然后在有效支具保护下,即可离床活动,行功能练习和康复训练。术后注意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并发症处理。术后1周,异烟肼采用静脉给药,链霉素常规肌注,同时静脉应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混合感染,利福平、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口服。1周后,异烟肼恢复口服给药。链霉素总量为60 g(包括术前及术后用量)。口服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规则化疗持续至少9~12个月,警惕药物的副作用。复查ESR持续半年以上正常,局部无疼痛或叩击痛,X线片提示骨性融合,可认为临床治愈。

1.5 随访内容

观察术后一般情况和伤口愈合情况,随访临床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血沉;摄X线片,了解内固定物的位置及稳定性。评价指标包括:(1)手术前后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2)根据侧位X线片测量的脊柱的Cobbs角;(3)异体骨的融合情况,参考Bridwell等〔 1 〕的评价标准:Ⅰ级:骨质融合,并有骨小梁通过;Ⅱ级:植骨完好,未见完全的骨质重塑和融合,但交界面无透光区;Ⅲ级:植骨完好,但在移植骨的上、下端与受区骨的交界面处有透光区;Ⅳ级:无任何骨融合迹象,移植骨吸收。

2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术中无大血管及脊髓损伤,切口一期愈合,无窦道形成。术后病理学检查可见上皮样肉芽肿、干酪样坏死、Langerhans巨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等。血沉约12~20周后恢复正常。神经功能检查除1例Frankel B级患者无明显恢复外,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无神经症状加重。后凸畸形由术前的平均19.3°至术后的平均0°(表1)。平均随访25.4个月,未见明显的矫形丢失,无1例发生内植物的松动断裂。传统手术和后期微创手术例数的分布、手术时间和出血量(表2)。可见微创手术失血量明显低于传统开放手术。术后6~9个月随访X线片可见异体骨环与椎体界面模糊,未见下陷和倾倒,无假关节形成,但异体骨的爬行替代和塑形重建不明显,未见连续性骨痂生长,按Bridwell标准为Ⅱ级融合(图1、2)。

表2 不同手术方式分布以及手术时间和失血量的情况(略)

3 讨论

3.1 内固定物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应用

脊柱结核外科手术的目的在于:彻底清除病灶,解除脊髓压迫,恢复椎体间高度,矫治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早期的单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已被证实无法阻止后凸畸形的进展,而被淘汰。脊柱稳定性的重建和维持认为是决定脊柱结核远期疗效优劣的关键〔2〕。单纯病灶清除植骨,早期抗屈曲、压缩的力量强,而抗扭转、侧弯、后伸的力量差,骨块承受周期载荷容易发生移位、吸收、骨折或者塌陷,导致局部稳定性丧失,移位的骨块甚至有压迫脊髓和血管的风险。Rajasekaran等〔3〕报道病灶清除植骨术后约42%的患者畸形进展,甚至发生比保守治疗更严重的后凸畸形,因为病灶清除造成前柱更大范围的缺损,胸椎和胸腰段是最容易发生植骨失败部位。Bailey〔4〕也报道了类似的结果:当椎体破坏超过2个椎体时,移植物的失败率较高。内固定器材用于脊柱结核被认为是近年来脊柱外科的一大进展。众多的临床应用证明〔5〕:内固定能够早期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促进结核的静止,极大地缩短治疗周期,减少长期卧床或石膏床制动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早期康复。

图2患者,女,73岁, T12、L1结核,腰背痛,无神经症状。(略)

a、b.术后10个月复查时的正侧位片;c.CT显示减压彻底

但许多学者〔6〕对在结核病灶内植入内固定器械仍持谨慎态度,认为可能会诱发异物反应,导致植骨溶解;内固定物的植入,不利于结核菌的控制,存在病灶复发、蔓延的风险,认为应避免直接在结核病灶内使用内固定器材。但Boachie〔7〕认为在活动性结核病灶内植骨或应用内固定是可行的:内固定能够直接、有效地维持脊柱的稳定性,防止植骨块骨折、滑脱、塌陷及吸收。一系列的相关实验研究也表明〔8〕:与表皮葡萄球菌相比,结核杆菌对金属内置物黏附性较小,产生的生物膜较薄,增殖力弱,尤其是钛合金材料生物相容性更好,因此在结核病灶内使用内固定是安全可行的,这为在结核病灶中使用内固定物提供了理论依据。本组15例病人均局部应用内固定器材,随访25.4个月,获得良好的效果,未见结核病灶的复发和蔓延,也证实这种观点。

3.2 植骨材料选择

脊柱结核90%破坏脊柱的前柱和中柱,造成脊柱不稳、畸形。前路植骨桥接病灶清除术后遗留的骨质缺损,能够早期恢复力学传导,稳定脊柱、矫正畸形。但植骨块必须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以分载作用于内固定物上的应力。自体髂骨具有良好的骨诱导、骨传导和骨生成作用,无传播疾病的危险,是传统的移植材料。但当脊柱结核累及多个相邻节段时,植骨至少要跨越2个节段,所需骨量巨大,常造成取骨区的诸多并发症:如影响骨盆外形、局部血肿、感染、慢性疼痛等。更重要的是自体髂骨含松质骨成分较高,提供的支撑强度不够,容易发生植骨块吸收、移位或骨折,导致内固定系统失效。因此,在骨性愈合前,必需辅以可靠的外固定支具保护。肋骨截面小且外形呈弧形,与受区接触面积有限,且力学强度差,支撑力不足。当载荷过大或长度>7 cm时,极易发生吸收、骨折、移位,导致假关节形成或者后凸畸形矫正角度的丢失,失败率较高。

而本组病人选用的同种异体新鲜冷冻骨的生物力学性能与自体骨相比并无明显差异,Morales等〔9〕曾对各部位的同种异体骨的屈服强度进行测试:股骨环为15 000磅,腓骨为3 720磅,三面皮质髂骨为472磅。冷冻去除了大部分的抗原,保留部分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使其仍具有一定的成骨活性。虽然受区低度的免疫排斥反应,理论上会影响融合的成功率,但已有的临床报道显示,虽然异体骨的融合和重塑时间较长,但临床疗效均满意,未出现感染、植骨块折断或脱出、假关节形成〔10、11〕。Dietze等〔12〕认为同种异体骨适合作为植骨材料,早期用于脊柱感染病人,成功与否取决病灶清除是否彻底和延长静脉药物的使用时间。

还有人用钛笼结合自体骨移植作为重建前路的支撑材料,但金属相对椎体骨质更加坚硬,特别是结核病人椎体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所以存在远期下沉,前柱高度丢失的风险。

本组15例胸腰椎结核病人以异体骨环充填修剪的自体肋骨骨条作为植骨材料行前路支撑植骨,随访结果显示术后6~9个月X线片可见异体骨与椎体界面模糊,未见骨环的下陷和倾倒及假关节形成,但异体骨的爬行替代和塑形重建亦不明显,因此异体骨的转归仍有待进一步长期观察。作者通过在异体骨环上钻孔以及自体肋骨条作为异体骨环的填充材料,理论上能够促进周围成骨组织的长入和血液循环的重建,从而更好地发挥骨传导作用。与自体骨或钛笼相比,异体骨环长度和截面更便于选择,且具有坚固的力学性能,因此作者认为其可能更合适用于脊柱结核病灶清除后前柱缺损的重建。

3.3 手术方式的选择

对于多节段病变的患者,在病灶清除的同时,辅以内固定加强脊柱节段间的稳定性,利于结核愈合,目前已被多数学者接受和采用,但对具体的手术方式仍存在着广泛的争议。

有学者〔13〕提倡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还有学者先行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再行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椎弓根螺钉贯穿脊柱三柱,坚强、具有良好的矫形能力;内植物远离前方的结核病灶,不会干扰结核的愈合进程。手术可分一期或二期完成。但前路病灶清除后,翻身行后路手术过程中存在着植骨块松动移位的相对风险;而先行后路手术难以提供宿主骨与植骨块之间有效的预压应力;而且对于多节段病变后路至少需固定病灶上下各两个椎体,需联合应用横连接,暴露范围和失血量均增加。还有学者〔14、15〕主张前路彻底病灶清除的同时,直接椎间植骨加压内固定,手术仅需一个切口,手术和麻醉时间均相对缩短,出血量减少,并能够有效地重建脊柱稳定性,使局部病灶制动,利于结核的愈合。Benli等〔16〕应用Zplate治疗脊柱结核14 例,CDH 31例,后凸Cobbs角由术前的平均23.1°降至术后的6.1°,畸形矫正率达77.4%,所有患者均获骨性融合,无复发。但当结核累及多个节段时,前路病灶清除可造成大面积的骨质缺损,邻近椎体又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因此前路内固定(单棒、双棒或者钢板)固定系统需跨越多节段,抗弯及抗旋转稳定性均差。患者病程迁延,严重的后凸畸形使后方韧带、肌肉、小关节囊等结构持续承受牵张应力而被拉长,甚至发生脱位或者半脱位。椎体间植骨虽恢复了前柱的高度,但后柱复合体短期内却无法恢复张力,因此作者对病变累及两个椎体以上的胸腰段或腰椎结核患者主张: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同时,辅以简单的后路椎弓根钉固定。后路固定作为中和系统,能够有效地分担前路的负荷,作者不必再为因邻近椎体骨质疏松导致前路内固定物松动而担心;前路固定方式亦得以简化,一般只需单棒固定系统即可;这种360°的固定方式,术后即可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患者可以早期离床活动,肺部、长期卧床带来并发症明显降低。前后路内固定缺点是创伤相对较大,手术时间延长,出血增加,对于一些结核中毒症状重、一般情况差、高龄的患者不适合。目前微创技术的开展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矛盾。作者后期L1以上的前路手术主要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在放大的电视屏幕监视下进行病灶清除,视野清晰,有助于更加精确地显露清除结核病灶,减压彻底,避免脊髓神经的副损伤,失血和创伤均小,效果良好。而后路手术在Xtube下以微创的方式完成。Xtube是枢法模公司开发的微创操作的管道,作者经皮插入Xtube,仅需4个2~3 cm的切口,即可完成后路椎弓根钉的固定,无需剥离棘旁肌肉,不会造成后柱结构的破坏。本组病人应用微创技术治疗的例数较少,无法与传统方法进行统计学比较,有待日后病例积累后完成。而对于胸椎结核,由于有胸廓支撑保护,稳定性较好,作者一般只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

无论采用何种固定方式,手术的最终目的是恢复脊柱的稳定性,使患者能够早期恢复运动,为移植骨创造一个良好的再生和重塑环境,这一点是明确的。

参考文献

〔1〕 Bridwell KH,Lenke LG,McEmery KW,et al.Anterior fresh frozen structural allografts in the thoracic and lumbar spine.Do they work if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fusion and instrumentation in adult patients with kyphosis or anterior column defects[J].Spine,1995,20(12):14101418.

〔2〕 李承球.脊柱结核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颈腰痛杂志,1999,20:161163.

〔3〕 Rajasekaran S,Soundarapandian S.Progression of kyphosis in tuberculosis of the spine treated by anterior arthrodesis[J].J Bone Joint Surg(Am),1989(71):13141323.

〔4〕 Rajasekaran S.The problem of deformity in spinal tuberculo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398):8592.

〔5〕 张祥英.脊柱结核的外科治疗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4,12(13):10251027.

〔6〕 Oga M,Arizono T,Takasita M,et al.Evaluation of the risk of instrumentation as a foreign body in spinal tuberculosis[J].Clinical and Biologic study,1993,18(13):18901894.

〔7〕 Boachie AO,Squillante RG.Tuberculosis of the spine[J].Orthop Clin North Am,1996,27:95103.

〔8〕 Ha KY,Chung YG,Ryoo SJ.Adherence and biofilm formation of 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and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on various spinal implants[J].Spine,2005,30(1):3843.

〔9〕 Morales DO,Pettine KA,Salib RM.A biomechanical study of bone allografts[J].Orthop Trans,1993,(17):12.

〔10〕 Govender S.The outcome of allografts and anterior instrumentation in spinal tuberculosis[J].Clin Orthop Relat Res,2002,(398):6066.

〔11〕 Mustafa Ozdemir H,Kemal U.The role of anterior spinal instrumentation and allograft fibula for the treatment of Potti disease[J].Spine,2003,5:474479.

〔12〕 Dietze DD,Fessler RG,Jacob RP.Primary reconstruction for spinal infections[J].J Neurosurg,1997,86:981989.

〔13〕 Sundararaj GD,Behera S,Ravi V,et al.Role of posterior stabilis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of the dorsal and lumbar spine[J].J Bone Joint Surg(Br),2003,85(1):100106.

篇3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1],是一种慢性的,易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13年8~2015年2月采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符合肠道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2~64岁,平均(37.8±2.7)岁,病程1~14年,平均(7.3±4.6)年。对照组52例,男28例,女24例,年龄21~61岁,平均(36.8±2.9)岁,病程1~13年,平均(7.4±4.4)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符合罗马Ⅱ诊断标准[2]:①腹痛经排便后减轻,或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病情持续6个月以上。②腹胀、稀便或水样便,多带粘液,无脓血症状,每天排便>3次,可伴排便急迫感和失眠、心悸、焦虑等植物神经功能了紊乱症状,结肠区压痛();③血尿粪常规,大便细菌培养,血糖血脂,肝肾功能,血沉,甲状腺功能测定,结肠镜或钡剂灌肠、X线、腹部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患;④随诊仍未发现任何器质性疾病。

1.3方法 治疗组:痛泻要方加减,组成:炒白术30 g、炒白芍20 g、防风12 g、陈皮15 g、茯苓15 g、甘草10 g。随证加减,久泻不止者,加乌梅10 g、诃子10 g,挟食滞者加神曲15 g、山楂10 g、麦芽10 g,肝郁气滞者,加柴胡10 g、枳壳15 g,香附10 g,脾虚明显,神疲食少者,加党参20 g、黄芪30 g、扁豆 10 g,便秘者去茯苓、白术,加大黄6 g,枳实10 g,厚扑15 g。用法:1剂/d,水煎至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 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片0.1 g 3次/d口服,腹泻者加蒙脱石散,3 g/次,3次/d口服,便秘者加聚乙二醇4000散10 g,3次/d,口服。治疗期间注意饮食规律,忌烟酒,忌食生冷辛辣刺激之品。两组患者均以4 w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

2 结果

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44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显效22例,有效18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6.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典型病例

病案1:李某,女,48岁,教师。因左下腹痛、伴黏液样便反复发作近3年,加重5 d,于2014年9月20日来我院就诊,诉平素体弱,左下腹痛、伴黏液样便,完谷不化,纳食欠佳,食后感腹部不适感,稍进油腻食物,则腹痛腹泻较前明显加重,精神欠佳,头晕、失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自行服用诺氟沙星胶囊、木香顺气丸等药物无效,经血尿粪常规,大便细菌培养,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沉,结肠镜或钡剂灌肠、X线、腹部B超等检查排除器质性疾患等相关检查后排除消化系统器质性病变,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辩证:脾虚湿阻。治则:补脾柔肝,祛湿止泻,处方:炒白术30 g、白芍20 g、茯苓15 g、甘草10 g、党参20 g、黄芪30 g、扁豆 10 g,防风12 g、陈皮15 g,1剂/d,水煎分2次服,4 w为1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腹痛及黏液便消失,大便成形,食欲及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病案2:王某,女,63岁,退休。因腹痛腹泻反复发作近1年,于2014年5月30号就诊,患者性情急躁,每与人争执后感情志不畅后常出现腹痛腹泻加重,伴有胸胁胀闷,嗳气频作,舌淡红,苔白,脉弦。辩证:肝郁脾虚。治则:抑肝扶脾,祛湿止泻。处方:炒白术30 g、炒白芍20 g、防风12 g、陈皮15 g、茯苓15 g、甘草10 g、柴胡10 g、枳壳15 g,香附10 g,1剂/d,水煎分2次服,服用1 w后腹痛腹泻明显好转,4 w后腹痛腹泻消失,大便成形,精神状态及食欲明显好转。

4 讨论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肠道功能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可能与药物、食物不耐受、情绪紧张、结肠运动功能异常、食管、胆囊运动异常及小肠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其中肠道功能的改变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有重要作用[4]。肠易激综合征属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中医学认为,其病位在肠,但与肝、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横犯脾土,脾失健运,肝脾不和,水谷运化失调,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运化失常均可导致腹痛、便秘、腹泻等临床表现。

痛泻要方出自《丹溪心法》,有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的功效。方中炒白术燥湿健脾,祛湿止泻;白芍,甘草敛肝柔肝,缓急止痛;防风兼入肝脾,散肝疏脾,升阳止泻;陈皮行气除湿和胃。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白术能抑制肠管痉挛,促进结肠运动;白芍,甘草对胃肠平滑肌有解痉止痛作用;陈皮可抑制肠管平滑肌痉挛,防风有较强的抗过敏、镇静止痛、抗炎作用;加之茯苓等诸药调节,共同起到较好的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5]。临床上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能明显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所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果表明,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 ,适合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99.

[2]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篇4

一、因人动,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股(我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主要负责全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收集上报工作,每月按时将全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情况上报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二、职责分工

按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管理办法》相关规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我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卫生局负责我县医疗卫生机构与实施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有关的管理工作。

三、加大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宣传、教育、培训力度。

(一)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会同县卫生局要每年定期开展1—2次关于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的宣传活动。县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展针对工作人员和社会群众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知识宣传,积极扩大宣传面,营造出良好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社会氛围。

(二)县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机构,每年要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对全县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进行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相关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

三、健全网络,提高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数量和质量。

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履行的法定义务。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应当设立专门机构并配备专职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或者指定机构并配备专(兼)职人员,承担本单位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工作。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建立网络监管上报系统,及时上报本单位收集的不良反应报告。没有网络条件的村卫生室要在每月20日前将收集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表交回管辖乡镇的卫生院或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管股。

四、建立制约机制,确保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扎实有效

(一)各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严格执行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卫生厅制定的《省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同时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药品和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制度。

篇5

一、提高对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药品和医疗器械是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用药用械安全、有效、合理,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各镇乡政府、县机关有关部门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办法》实施的重要意义,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全面规范使用。

二、认真做好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管的工作重点

(一)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县机关有关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和完善《办法》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制度,公布指导性标准,进一步明确医疗机构贯彻实施《办法》所应具备的人员资格条件。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要按照要求,指导和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和医疗器械购货、验收、储存、养护、调配、校验、档案管理等内控制度,切实规范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管理。各镇乡政府及县有关部门要把《办法》实施与农村药品安全"两网"建设、ADR(药品不良反应)检测、信用体系建设等相结合,积极探索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管的长效机制。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培训。县机关有关部门要根据自身工作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育培训手段,认真组织对广大执法人员和行政相对人的学习教育,使其尽快明确和熟练掌握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管的背景、意义和主要工作举措。要以农村、基层为重点,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媒体,加大《办法》的宣传力度,扩大政策知晓面和影响面,大力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的浓厚氛围;各新闻单位要积极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加强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管的举措和成功经验,对忽视监管、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要及时予以曝光。

(三)深入开展专项检查整治。县食品药品监管、卫生等部门要结合我县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现状,以《办法》实施为契机,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深入开展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情况专项检查整治。年-月为自查自纠阶段,各医疗机构要根据《办法》要求自觉规范药械使用行为,食品药品监管和卫生部门要加强督查;年-月,县有关部门要对《办法》执行情况再次开展专项检查和整治,对整改不到位的单位,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篇6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目前的综合医院设计项目越来越多。医院建筑与一般的民用建筑不同,有很多的医疗影像机房,,这些房间对空调的工艺要求不同。本人根据实际工程设计经验总结了一些影像机房的暖通空调设计要点,希望能为设计同行提供参考。

1.MRI室

MRI英文全称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就是(核)磁共振。MRI室设计温度22±2℃,相对湿度40%~60%。MR机发热量(1.5T机器):磁体间5kW,设备维修时散热量超过4kW,操作控制间设备发热量3.5 kW,放置水冷机、稳压柜等的设备间发热量24 kW。空调设计为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采用上送上回风系统。放置空调室内机处需设置给水管和地漏,用于加湿和排除冷凝水。

超导性MR机防护罩顶部有氨气排出,应设置管道与机身自带排气管连接,该管道厂家称为失超管。失超管采用非磁性不锈钢管,管径不小于250mm,需要高空排放。扫描间内设置事故通风,用于排出液氨泄漏。

DSA室

DSA英文全称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仪。DSA室包括控制室、扫描室、设备间。控制室、扫描室、的室内设计温度20~24℃,相对湿度40%~60%。设备间温度15~30℃.控制室、扫描室夏季空调负荷约为200W/m2,。设备间的夏季空调负荷约为1250W/m2。DSA室可选用机房专用空调或者变冷媒流量多联机。DSA机房可进行导管介入手术,设置洁净空调,净化等级100级,室内送风口设置位置应集中在导管插入口和导管输出范围内。DSA室的换气次数一般按3~4次/h计算。

DSA室的送风管和排风管上应设置电信号控制的70℃防火阀,平时常开,70℃熔断关闭或电信号关闭,反馈关闭电信号。此处设置防火阀的目的是为了在DSA室周边区域发生火灾时,由消防中心控制及时关闭此阀,避免将火引入DSA室,造成爆炸。

3.DR室

DR 英文全称 Digital Radiography.就是数字影像检查室。DR技术的核心在X-线探测平板和采像处理计算机。可简单理解为数码X光机。DR室内设计温度夏季24±2℃,冬季20±2℃,相对湿度,40%~60%。DR机发热量约8KW,DR室空调可采用变冷媒流量多联机系统。DR室需设置平时排风系统,换气次数3~4次/小时。

CT室

CT英文全称computed tomography,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室包括扫描室、控制室、设备室。设备室通常与控制室合并。机房温度要求20~24℃,相对湿度,40%~60%。扫描室为CT机所在的房间,发热量(380mA机器):扫描室9.45kW,操作间1.45 kW,设备间1.50kW。空调系统可选用独立的分体风冷机,要求常年供冷。设新风及排风系统要求大于4次/小时.

5 SPECT-CT室和PET-CT室

SPECT全称Single-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 PET全称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术。SPECT和PET这两个是核医学的两种CT技术。由于它们都是对从患者体内发射的γ射线成像,故统称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术(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ECT)。SPECT-CT和PET-CT是将CT设备和ECT设备融合在一起全新的功能分子影像设备。房间设置同ECT,有扫描室、设备间、控制室。扫描室,温度取20~24℃,相对湿度40%~60%,且1小时内的温度变化不大于3℃。控制室温度取18~24℃,设备间温度15~30℃.扫描室发热量9 kW,控制室发热量约3KW,设备间发热量约4.5 kW .采用独立的恒温恒湿空调系统。设新风、排风系统要求大于4次/小时。

6. 回旋加速器室

回转加速器区域包括加速器室、控制室、水冷空压机房、药物合成室等。回转加速器室生产放射性核素,满足SPECT-CT室和PET-CT室工作需要。回转加速器室分为非自屏蔽机房和自屏蔽机房两类。非自屏蔽机房必须设置迷走通道,自屏蔽机房可不设置迷走通道,但门必须远离加速器霸体的方向。

加速器室温度18~24℃,相对湿度40~50%。加速器发热量4~6 KW ,控制柜8~11 kW,总的发热量约15 kW,要求全年供冷。控制室温度18~26℃,发热量3 kW。采用独立的空调系统。加速器室产生放射性气体,设置排风系统,排风经中效、亚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后高空排放,排风管道处于负压,排风换气次数5~6次/小时。该房间属于气体灭火房间,排风系统同时排除火灾后的有毒气体。排气风管的材料宜采用氯乙烯衬里风管。回转加速器自带一个换热柜,换热柜工作时散热量20 kW ,设备检修时是6 kW,需要配置8t/h冷却水系统。采用小型风冷变频制冷机组。

药物合成室是产出药品的地方,包括合成室、质控室、无菌室等。根据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净化级别需要达到1万级。采用单独的全空气净化空调系统,可利用集中的冷热源。净化空调机组设粗效、中效和亚高效过滤器,房间内送风口为高效过滤器送风口。送风量可按17~20次/小时计算,新风量3次/小时计算。房间的排风系统单独设置,排风口设在下部,排风经中效、亚高效过滤器、活性炭吸附后高空排放,排风管道处于负压,排风换气次数5~6次/小时。另外合成热室排风量40m3/h、分装热室排风量170 m3/h,上部设有排风口径115mm.质控室和无菌室设通风柜和净化工作台,其排风可与热室排风和成一个系统,要求设中效过滤器及活性炭吸附,高空排放。

7 气体灭火后排风设计要点

MRI、DR、CT、DSA、SPECT-CT、PET-CT、回转加速器室通常采用七氟丙烷气体灭火,七氟丙烷在高温条件下产生剧毒物氢氟酸并散发着刺鼻的气味,且有一定的腐蚀性。为了尽快排出防护区内的灭火气体及火灾产生的烟气和毒气,在防护区内应设置机械通风。排风口宜设在防护区的下部,并远离门口。排风口设在离地面高度46cm以内。排风量应使防护区每小时换气4次以上。

灭火后排风的排风口要采用280℃常闭排烟口,由消防控制中心通过电讯号控制开启,280℃熔断关闭,返回电讯号,并与风机连锁。另一做法是用280℃排烟防火阀配合单层百叶风口,280℃排烟防火阀也要能达到排烟口的控制要求。应在释放灭火气体前.停止送排风机.关闭通风管道中的防火阀。在开启灭火后排风系统时,要确认被保护区火灾已被彻底扑灭。风机可采用排烟轴流风机,做到就地和远程控制起停,当排烟口或排烟防火阀开启时,风机应能自行启动。风机电源宜采用消防用电。

总结:随着医院项目的增多,暖通设计人员要熟悉医院各机房暖通设计的要点,并不断总结和改进。

篇7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e the clinic treatment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acute and chronic lumbocrural pain.Methods:The 268 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eatmentgroup of 134 cases and controlgroup of 134 cases.The controlgroup purely used traditional treatment,the treatmentgroup us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treatment lasted 1 month.Results:55 cases were cured and 41 cases markedly effective,32 cases were effective in 134 cases of the treatmentgroup,the result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group,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5%.Conclusion:The curative effect of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for acute and chronic lumbocrural pain is excellent,and worthing for extend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acute and chronic lumbocrural pain;observation of treatment

急慢性腰腿痛是疼痛诊疗中最常见的、严重影响劳动能力的病症。急慢性腰腿痛常见于中老年患者,对中老年患者的工作与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在治疗上也很难完全治愈,成为疼痛科的一大难题。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268例,获得了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的268例患者均来自2008年6月~2010年12月前来我院的住院及门诊患者,均以“腰腿疼痛”前来就诊。对本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34例,男74例,女60例;年龄23~96岁,平均56.7岁;病程3天~17年;其中,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31例,腰肌劳损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9例.急性腰扭伤15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7例。对照组134例,男73例,女61例;年龄24~95岁,平均58.9岁;病程3.5天~16年;其中,诊断为梨状肌综合征30例,腰肌劳损3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急性腰扭伤16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27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诊断分型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已有文献拟定。所有患者均有局部疼痛、压痛及不同程度的相应关节活动障碍等临床症状与体征,并同时排除由其他内脏、血管、肿瘤或细菌、病毒性炎症以及椎间盘病变所引起的颈背腰痛[1]。

治疗方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内服汤药治疗,其处方以身痛逐瘀汤为主,具体组成如下:秦艽15g,川芎15g,桃仁12g,红花12g,甘草10g,羌活15g,没药15g,当归15g,炒五灵脂10g,香附10g,牛膝12g,赤芍15g,地龙12g,桑寄生20g,白芍15g。水煎服1日1剂。连服15天为1疗程[2]。

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如上中医治疗的基础上,也采用棘突旁、压痛点注射法,具体如下:患者俯卧,于棘突旁开2~3cm。找准压痛点,常规消毒皮肤,局麻,用9号针头从压痛点进针,针尖向椎体后缘斜刺。注射药物:2%利多卡因5ml、丹参注射液4ml、曲安奈德40mg,5天1次,疗程1个月[3]。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有关标准,采用积分法,对患者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僵硬畸形、屈伸不利、肌肉萎缩、四肢麻木、周身困倦等症状进行治疗前后评分,评价疗效。①临床治愈:疼痛缓解,活动自如;②显效:疼痛明显减轻,活动稍受限;③有效:疼痛减轻,活动仍受限;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无改变[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处理数据,测定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其中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而等级计数资料采用Ridit检验。以P

结 果

治疗后,按照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讨 论

腰腿痛一般是指腰骶、骶髂、髋、臀及下肢的疼痛。其中,急性腰腿痛:疼痛突然发生,多较剧烈。而慢性腰腿痛:疼痛持续发生,多是程度较轻或时重时轻。腰腿痛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与生活。急慢性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为损伤,如腰部或腿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的急性或慢性损伤、脊柱骨折或错位、椎间盘损伤等。其他原因还有退行性变、先天性发育不良、炎性变、功能性缺陷、内脏疾病、肿瘤等。

身痛逐瘀汤有“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之功效,临床主治:瘀血挟风湿,经络痹阻,肩痛、臂痛、腰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者。就其方解,《医林改错注释》道:方中秦艽、羌活祛风除湿,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活血祛瘀,没药、灵脂、香附行气血,止疼痛,牛膝、地龙疏通经络以利关节,甘草调和诸药。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麻药,其血药浓度较低时,出现镇痛和嗜睡、痛阈提高,故有止痛之功效。丹参注射液是活血化瘀的一个主要药物,可增加局部的微循环而止痛,尤适宜于中医所言的“瘀血痹痛”。

曲安奈德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作用外,还有抗真菌和抗化脓菌的作用,故可有效的治疗因炎症、过敏等引发的疼痛。

本例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患者,相对于对照组的内服汤药治疗法,治疗组134例患者中55例治愈,41例显效,32例有效,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5.5%。因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腰腿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少见不良反应,且有理论依据,故该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东风.壮医药罐疗法治疗颈肩腰腿痛100例[J].民族医药,2010,18(7):51.

2 崔雪瑞.身痛逐瘀汤治疗老年腰腿痛6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5):20.

篇8

关键词:焦虑抑郁;治疗对比;联合治疗

【中图分类号】R97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42-02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是身体上和心理上的疾病?冠心病患者发病原因复杂,临床研究显示,有焦虑和抑郁等心理疾病的患者容易引起心绞痛,因此心绞痛与焦虑抑郁症经常联系在一起发生[1]?过重的心理负荷或社会压力使得这种身心的疾病发病率有所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本次研究对对心绞痛合并心理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抗心绞痛和抗焦虑―抑郁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临床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前来我院就诊的患者中,并将有心理障碍的冠心病患者190例,其中最年长者85岁,年龄最小的为32岁?入选病人的标准为:都出现了典型心绞痛的患者,即疼痛的部位?性质?疼痛持续的时间?发病原因都属于典型者?需符合以下一项者:

1)经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诊断为冠心病者

2)做过过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

3)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4)发病时常规心电图显示异常

5)运动平板呈阳性

6)冠状动脉CT检测诊断为冠心病?

心理障碍的患者符合以下三项:

1)躯体化症状量表评分大于30分;

2)抑郁量表评分大于30分,

3)焦虑量表评分大于30分?

并且排除标准为:1)发生过脑血管意外者2)血管性痴呆者3)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4)严重心功能不全者5)有认知缺陷者或精神疾病者?详见表1

1.2 分析方法

常规治疗加抗心理障碍组(干预组)合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95例?本次治疗研究经医院批准,患者签字同意?

1.3治疗方法

患者都接受了常规的冠心病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缓释治疗等,干预组加用氟西汀或黛力新片,干预组对有睡眠障碍者,给予12毫克盐酸多塞平口服,每天一次;根据焦虑情况可调整用药剂量;对两组患者都服用抗压药?硝酸脂类及调脂药物,并且给予了心理上的帮助?

1.4 疗效判定标准

1)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大于或等于80%为显效;减少40%至80%为有效;减少小于50%为无效?2)焦虑?抑郁症等心理障碍改善情况应用SAA和SDS量表进行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相关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资料,p小于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合对照组心绞痛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85%?64.21%,两组通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情况见表2

2.2 焦虑?抑郁治疗效果比较 干预组治疗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0.05).见表3

3.讨论

焦虑抑郁症状是引发冠心病的罪魁?焦虑抑郁症状是互相引导的关系,当患者体内交感神经的张力升高,儿茶酚胺释放过多,血小板被激活后,聚集度加剧,患者就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症状,并且诱发或促使心肌缺血[3]?由于在临床上仍有认识的不统一,对焦虑?抑郁认识不足,将冠心病患者仅仅作为身体患有疾病来治疗,没有认识到冠心病其实是身心疾病,给治疗带来了一个误区?因为心绞痛发病因素有生物学因素,也有心理和社会因素,其中因为心理不平衡导致心绞痛的重要原因?所以,应当对心绞痛疾病包含的心理障碍提起重视?随着医学工作者对生物学?心理学的认识的进步,对心绞痛患者焦虑―抑郁症状的治疗也更趋于合理?

在临床治疗中,使用抑制性治疗焦虑和抑郁的药物,在临床上也极少出现不良反应,副作用表现也极小,联合治疗心脏的药物治疗是相对安全的?在不影响心率?血压?心电图等发生异常改变的前提下,对不增加心肌氧耗量的药物,联合治疗心绞痛的药物,做到对疾病采取有效的干预并导其走向良性轨道?观察表明,两组患者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给予抗焦虑―抑郁症状的治疗,其中黛力新是由小剂量的氟哌噻吨和小剂量的美利曲辛组成的合剂,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有调节整理的作用,能改善患者心理障碍,缓解心理的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百忧解即氟西汀,应用可抑制成成人抑郁症?强迫症和神经性贪食症的治疗,

并且抗抑郁症和焦虑都没有明显的副作用,可做为临床推广使用?

通过两组资料的观察对比结果表明,干预组治疗的效果好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p小于0.05),对比结果证明,抗心绞痛治疗联合治疗心理障碍的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改善了患者的心绞痛,并且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的症状,可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抚慰,抗焦虑―抑郁药物结合心绞痛的药物联合治疗,给患者心理上的慰藉,才能更好的配合医生治疗,放松心情,早日康复从而心情愉快?

参考文献

篇9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011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814-01

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是肺癌治疗失败的原因之一,主要是由于脑血管和供应大脑的静动脉丛、椎动脉之间有大量吻合支,造成肺癌细胞不经过肺毛细血管过滤直接经过心脏、和颈动脉到脑部而导致血液转移的症状[1-2]。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幻嗅和耳聋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现在对我院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的159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分别使用全脑放疗治疗、卡莫司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以及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在2010年01月到2012年12月收治159例肺癌脑转移患者,其中男性患者占108例,女性患者占51例,患者的年龄在18岁到80岁之间。所有患者均经过血常规、胸部X线片、血生化、心电图、CT等检查,确诊为肺癌脑转移。随机分3组,A组患者占30例,单纯使用全脑放疗进行治疗,B组患者占57例,使用卡莫司汀联合全脑放疗治疗,C组患者占72例,使用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治疗。3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3组治疗方法的效果,探讨不同化疗药物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

12方法

121A组患者给予全脑放疗治疗,初次的使用剂量是150-200cGy,之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使用的剂量进行适当调整,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甘露醇等脱水治疗,能够减轻脑水肿的反应;B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使用125mg/d卡莫司汀加入到5%的500m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连续使用3天,重复28天,连续治疗2-3个周期;C组患者在A组治疗基础上使用200mg/d替莫唑胺加入到5%的500ml葡萄糖溶液中进行静脉输液治疗,连续使用5天,重复28天,连续治疗2-3个周期。

122对3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指患者经过治疗肿瘤完全消失持续4周以上,没有出现新病灶;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肿瘤消退在50%以上,没有出现新病灶;无效指患者经过治疗肿瘤没有得到改善,甚至恶化。

123选用软件SPSS160对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2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

2结果

A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5%,C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A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肺癌脑转移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视力障碍、幻嗅和耳聋等,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危害。目前全脑放疗是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主要方法之一,减轻了颅内压症状,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是肺癌脑转移患者就诊时常在发病晚期,或者原发病灶还没有得到控制,因此生存期较短[3]。替莫唑胺作为新型的一种化疗药物,能够很好地通过血脑屏障,有良好的可利用度,全脑放疗治疗后使用替莫唑胺进行口服治疗,能够增加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4]。卡莫司汀作为另外一种化疗药物,被广泛应用在脑肿瘤化疗治疗中,具有安全、可靠性。

卡莫司汀作为化疗药物联合全脑放疗治疗以及替莫唑胺联合全脑放疗应用于治疗肺癌脑转移中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期,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临床治疗方法。通过上述结果显示:A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00%,B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65%,C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A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B组和C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说明了不同化疗药物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的全脑放疗治疗,提高了临床症状的缓解率以及生存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马俊刚,王阁,王东,杨镇洲肺癌脑转移不同放射治疗方式临床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08,08(05):142-143

篇10

[中图分类号] R32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2-078-01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指下腰、腰孤、孤骼、臀部或腿部一组疼痛的主观感觉,是既有伤害感受性又有病理性的一种混合性疼痛。是骨科及康复门诊遇到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美国,下腰痛已经成为除呼吸道疾病以外的第二高患病率的疾病[1],是仅次于上呼吸道疾患而就诊的第二位常见的临床症状。作为一个复杂的健康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 近年来关于下腰痛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临床治疗效果差别也很大, 自2009年1月―2010年6月我们应用麦肯基疗法配合韩氏疼痛治疗仪治疗(HNAS-100F疼痛治疗仪)下腰痛61例,并与针灸治疗的61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2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28-53岁,男性71例,女性51例。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的56例,经CT或核磁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腰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将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30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麦肯基腰部运动疗法配合韩氏疼痛治疗仪,对照组单纯针灸治疗,治疗4周后进行对比观察。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麦肯基疗法配合韩氏疼痛治疗仪

第一步,治疗前按Mckenzie评测表进行评估。根据Mckenzie分型采用脊柱伸展程序或伸展加侧方滑动程序或屈曲程序。本研究中的患者按Mckenzie力学诊断属于后方或后外侧方间盘移位综合征,故治疗中应用伸展原则。伸展程序:患者俯卧,以上肢支撑起上半身,腹部贴床面,作腰部的伸展运动,使腰部尽量放松,作最大范围的伸展,保持伸展片刻后放松回复到俯卧位,重复伸展10遍为1次,以后每隔2~3h进行伸展1次,每日4次。如伸展效果不明显,应用侧方程序。对有脊柱侧弯的患者应先矫正畸形作侧方滑动后再作腰部的伸展,部分患者要行加压伸展手法或伸展位松动术。可根据患者的病情作站立位伸展。治疗期间保持腰椎伸展状态,尽量减少腰椎屈曲活动次数或减轻弯腰的幅度,维持正确坐姿,待症状缓解后恢复腰椎屈曲活动。屈曲程序:患者仰卧,屈髋屈膝,双手抱膝使之尽可能地接近胸部,维持数秒后恢复到起始位,重复屈曲4~6次。如卧位屈曲效果明显,可进行坐位屈曲或站立位屈曲活动,但前屈后随之进行伸展程序,以预防复发。当患者掌握了动作要领,在医院治疗结束后嘱其在家继续练习,采取正确的站立、坐位姿势和举、提重物动作,强调保持脊柱腰段的生理前凸,注意工作姿势,定时变换,避免久坐、持续弯腰弓背或长时间维持同一姿势。第二步,韩氏疼痛治疗仪(HNAS-100F疼痛治疗仪)六对钮扣式皮肤电极,六对电极置于两侧肾俞穴(腰2棘突下脊柱正中线旁开1.5寸),腰眼穴(腰4棘突下脊柱正中线旁开3.5寸),次穴(第二骶后孔),阿是穴(腰部痛点),委中穴(横纹中点),太溪穴(跟键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刺激参数为2~100Hz,疏密波,即以6s为周期,2Hz与100Hz刺激3S交替输出,在2Hz时波宽为0.6ms,在100Hz时波宽为0.2ms,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大限度但不引起局部疼痛为宜。电流强度为5~30mA,时间30min。14次为1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2.2 对照组

针刺法:主穴:取相应夹脊穴、秩边、环跳、委中、阳陵泉、承山、绝骨。配穴:随症取穴,如:阿是穴,丰隆穴,太溪穴等。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留针30 min。14次为1疗程, 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应用《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2](下册)中下腰痛评价表进行评分,主观症状9分(下腰痛,腿痛或麻,步行能力),体征6分(直腿抬高,感觉障碍,运动障碍),ADL受限14分(卧位转身,站立,洗、漱,身体前倾站立,坐〈1小时〉,举物、持物,行走),膀胱功能(-6)分。满分为29分。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治疗前后下腰痛评价比较(x±s)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1)P

3 讨论

腰痛在成年人中的发病约80%以上人群中最常见的限制活动的原因,坐位工作人员腰痛的发病率与重体力劳动者相同,即使使用最好的医学手段,确定腰痛的准确原因也经常是不可能的,X线检查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仅是中等程度。麦肯基疗法是治疗师Mckemie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根据病因,运用力学的方法,进行自我调整或被动调整,以达到治病目的的治疗体系。对于下腰痛他认为人们的日常工作绝大多数都处于腰椎屈曲位,伸展位相对较少。而且大多数人的坐姿为弓背坐姿,造成腰椎长期处于屈曲位,产生了一系列影响:第一,正常结构在运动终点受牵拉,持续的牵拉引起机械性变形,最终产生疼痛,造成所谓的姿势综合症。第二,关节囊、韧带、椎旁肌肉等长期处于某一状态,形成适应性短缩,同时反复牵拉造成的损伤没能及时修复可以产生疤痕、粘连、纤维化。这些结构在运动终点受牵拉,立即产生疼痛,形成功能不良综合症。第三,当解剖结构破裂或结构移位,间盘内和间盘周围的张力改变,机械性变形加重,可使运动试验立即或最终产生疼痛,形成移位综合症。

麦肯基疗法的原理是基于髓核可以在椎间盘内移动,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力学作用,可使髓核从突出或膨出的异常位置还纳回正常的位置,解除对脊髓、神经根的压迫,缓解下腰痛症状及体征,进而治愈下腰痛[3]。麦肯基疗法注重患者主动参与,除指导患者掌握治疗性动作的方法外,又给予相关腰腿痛的日常保健教育。研究表明腰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在卧位时最小,站立位次之,坐位时受力较大,弯腰时最大。治疗期间卧硬板床休息,能降低椎间盘承受的压力,有助于减轻疼痛。

韩氏疼痛治疗仪作为一种经皮电刺激的新型镇痛仪,其镇痛机制为:(1)内源性镇痛物质的释放。韩氏疼痛治疗仪可不同程度地激活内源性阿片呔而镇痛.使用2~100 Hz频率交替刺激可使脑啡呔、内啡呔、强啡呔三种阿片呔同时释放,从而发挥协同镇痛效应;(2)闸门控制学说。韩氏疼痛治疗仪产生的刺激通过粗纤维传人脊髓背角的T细胞,同时也使脊髓后角的胶质细胞兴奋,增强了胶质细胞对传人纤维末梢的抑制作用而关闭闸门,从而使疼痛缓解[4,5]。韩氏疼痛治疗仪因其穴位刺激达到无针针灸的止痛效果,没有扎针之痛。患者容易接受,是祖国医学与现代疼痛学结合成果,而且不要中医针炙人员协助。一般的医生及护士都能进行治疗,容易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 SwinkHicksG,DavidN, Duddleseton,etal,Low back pain[J].TheAmerican Journal of The Medical Sciences, 2002, 324: 207-21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327.

[3] 王艺光.麦肯基脊柱力学疗法治疗下腰痛[J].中国临床康复,2002, 6(2): 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