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5-13 00:46:1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一体化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体化教学论文

篇1

2.情感体现的教学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将人的心灵浸润,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会学生深刻、细致的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非常重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2.1言传身教

舞蹈的言传身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舞蹈修养,还要具备足够的语言修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生动、精炼和亲切。很多舞蹈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开始教学舞蹈的时候,课堂比较乱,师生之间沟通存在问题,学生不喜欢舞蹈,教学效果低下。而如果采用教师言传身教带动学生练习的方法则能够让学生很快明白舞蹈的内涵和情感含义,使舞蹈富有感情且充满表现力。例如:在排练舞蹈《俏花旦》时,由于舞蹈中间有快板的部分,对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动作要求都比较大,学生很容易由于遇到的困难而产生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这时我保持亲切的语气,自己融入到学生的队伍中进行示范,用鼓励的口吻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待学生掌握了舞蹈动作之后,我又发现学生的动作比较僵硬,我继续微笑着对他们说:“我们是舞台上美丽、活泼的俏花旦,要表现出花旦的俏来,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要欢快,嘴角要上扬,要把内心的愉快表现在脸上,表现在肢体上。老师觉得你们的动作跳的很到位,大家试着把自己想象成最美丽的俏花旦再跳一边,好不好?”同时自己做出一个大大的微笑表情,学生的舞蹈被情感带动,自然越来越好,动作标准,感情到位,教学效果非常好。

2.2以情动情

舞由心生,是一种自我感情的宣泄,无论是观舞者还是表演者都能在舞蹈中感受到美和愉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调动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感情。在学习舞蹈之初,通过给学生播放音乐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之中所表达的感情,在音乐之中想象舞蹈的表演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音乐的情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能力和热情,以情动情,从而使得舞蹈的表现力加强。例如在排练《千手观音》时,就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和短片的方式先让学生感受到菩萨的端庄、沉静和安详,从而以感情促发感情,在舞蹈表演时在面部表情和眼神处理上做到更加精准,表达出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3.舞蹈意识的教学

舞蹈教学中“意”的体会和表达非常重要,在学生进行舞蹈表现之前需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和动作中多蕴藏的“意”,才能进入到舞蹈的意蕴之中,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进行枯燥的模仿和练习。例如在排练藏族舞时,学生需要了解藏族的经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从奴隶到主人的转变,整支舞蹈轻快而欢快的气氛;了解藏族舞蹈中含胸、垂背、弓腰、屈膝等标志性动作是之前奴隶见到奴隶主时的卑微之“意”,尽力表达从卑躬屈膝到昂首欢快的过程。民族舞所表达的“意”是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直观的内心感受,在肢体表达上要充满感情和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内心情感的互动,只有准确的抓住舞蹈中音乐和动作的“意”,学生才能在舞蹈中尽情的表达,在学习中掌握舞蹈的精准要义和舞蹈特征,在动人的音乐中,完美结合舞蹈之“意”,表达“艺术感觉”,动作和情感的融洽处理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艺术气质,使学生的舞蹈达到发之以声、动之以情的境界。

4.体形训练的教学

体型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础,也是舞蹈表现的最终媒介,以协调性、柔软度以及灵活性为目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体形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础课,必须从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以良好、规范、清晰的示范动作对学生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整支舞蹈的优美展示,以促进学生对美感的了解和享受,激发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进行舞蹈的学习。其次,进行动作的分解,对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做到规范、标准。严格的体形训练是学生掌握舞蹈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才能表达整支舞蹈的优美。第三,教师要教导学生人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将技巧和作品的内涵渗入到舞蹈之中。舞蹈不是由僵硬的动作组成,拥有表达流畅的技巧和身心合一的表现魅力才是舞蹈者舞蹈表演的高境界。学生在表演舞蹈的时候,要做到对每个动作的要求、技巧以及情感表达了然于心。例如,《雀之灵》这支舞蹈,它是傣族舞蹈的代表作,包含了傣族舞蹈的特征,将孔雀在晨光中时而静静伫立,时而开屏起舞的灵性和优美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不仅是形的准确,也是情感的充分表达,将情、意、形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使之真正的魅力展露无遗。情、意、形一体化能够避免舞蹈的僵硬化和机械化,注重了学生对舞蹈本身情感的追求,加强了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需要统一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所以必须应该有合适的一体化教学资源、一体化师资和一体化教室。教学资源方面,实践资源和理论的衔接性不强,很难找到配套的教材。而教学师资方面,一类是擅长于专业理论教学方面的专家,但是长期脱节于实践或者未能及时更新实践方面的经历,从而导致其教学缺乏实效性;另一类就是专门聘请的行业内的专家,其长期专注于相关模块和项目的开发工作,缺少一定的教学经验,讲课时容易涉及太深太专业的知识,造成超出高职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高职院校目前也不具备完善的软硬件设施。

1.2非系统的教学实施

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方案,既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础,也能反映出学生对技能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制定人才教育培养方案、组织具体教学和安排教学时间方面,仍然是不尽合理的。比如相同专业的课程,有的是传统教学,有的是一体化教学,这样培养学生满足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能力是很难的。同时太分散或者太短的时间也不利于实现模块化的学习。另外,同专业相同课程教案的编写,教学目标,考核要求也会由于教师的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样也将造成相同专业学生间不同的学习效果。

1.3不全面的教学监控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的特点和方式使得难以实现全面教学监控,教学督导员通过随堂听几次课,并不能完全发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团队的艰辛付出也并没有得到客观真实的评价和反馈。另外,高职院校需要不断创新和探讨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监控方式。

2高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优化方法

2.1重视教学软硬件的建设

根据教学需要建设计算机一体化教室,安装域管理系统,并且设置成教师机统一进行控制,开通局域网和互联网。能够顺利操作教材任务、演示教学过程和回收学生作业。建设更加专业化教室队伍,理论必须联系实践,全面提升高职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素质,贯彻一体化的教学思想于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开展有效的因材施教,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组建教室团队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要求实施集体教学,配备多名教室在一节课上同时上课。一个教室负责教学演示操作进行主讲,其他的教师负责辅导学生并解决他们的疑难问题。采用教师团队的授课方式,可以取得教学主动权,也能优化教学资源。同时,整合现行的教材资源,有针对性地编织教学教材,集体研讨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另外,开放教学网站给学生,帮助其掌握丰富的知识。

2.2优化教学的实施措施

制定和落实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措施,需要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行业和不同职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进行实践学习。为各个行业培养适合的计算机专业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目标,而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在相应的操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必须接轨实际工作领域去设置计算机一体化的教学内容,用工作模块去代替以前的教学模块,在教学实践案例中融入实习、实训和实验等教学阶段。优化教学过程还必须管理学生的课外训练。只有将课程上学到的技能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所以,教师应当布置一定的课外训练任务和作业,并进行检查和有针对地辅导,才能帮助学生计算机工作实践能力的培养。

2.3创新教学组织

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不同于常规教学,所以教师在组织一体化教学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处理好关键的几点。第一,科学分组。计算机操作重视合作学习,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互相帮助,这样容易提升学习效果。第二,面对全体地进行巡视辅导。针对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地进行学习,所以教师的巡视辅导能够切实帮助这类学生。第三,集思广益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包括教材资源整合、演示过程和教学课件等内容,这就需要教师团队的集体研讨和制定,并达成共识,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间也会更加有默契。第四,布置和批阅作业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学生的作业能够有效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也能从中找出自身的教学问题,这样既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五,考核方式和考核内容能够体现出阶段性的学习效果,也能达到教学监控的目的。

2.4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计算机理论知识的难度较高,也比较枯燥,所以高职学生往往对其缺乏兴趣,这也使得计算机的学习效果受到了限制。因此,教师必须采取一些有效实际的措施来提高学生在计算机一体化学习时的热情。首先是采用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来教授课程,简化操作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就是设计内容丰富样式多样的教学课件,通过演示课件,可以给学生带来直观印象并激发其学习欲望。最后就是实战式教学。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篇3

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环境背景下,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来说,要想满足企业对一线专业人员的需求,学校必须革新教育理念,推进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与时代接轨,把学生培养成时代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才能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显然,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这一课题展开论析,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

(一)研究对象。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0名学生作为实验和研究对象,其中男生78名,女生22名,各进行为期四轮的教学,轮次一个授课班,教学时数为8学时。(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校、高职院校开展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期刊、文献等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充足的理论基础依据。2.问卷调查法: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100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问卷98份,回收率98%,有效问卷90份,有效率91.8%。其中,男生70名,女生20名。通过对实验对象授课前、授课后的问卷调查,取得了学生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的期望、学习认知和学习建议等实验的第一手材料,对分析研究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意义、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11.5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三)结果与分析。经过四轮教学后,调查结果表明:93.1%的学生认为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有较强的实用性;95.4%的学生对该教学模式有参与兴趣;97.2%的学生赞成开设理实一体化教学;91.6%的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获得成就感,认为自己表现出色。

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丰富教学理论,夯实一体化教学基础。虽然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核心是实践,但是在推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想做到与时代接轨,就必须丰富教学的指导性理论,为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当然,教师在研究指导性理论的过程中要理性、系统地进行。教师必须实现思想上的转变,在正确把握教学改革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对原有的教学思想进行一次全面、深刻的思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探索新的教学思想,丰富自己的教学理论,从而使这些教学理论能够更好地实现与一体化教育理念的融合,指导教学活动的实施。此外,教师在丰富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过程中,还要积极寻找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发展规律,提高自己的逻辑分析能力,使课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促进他们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二)调整教学内容,切实增强教学成效。教学内容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支撑,同时也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条件之一。但是,就当前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学内容来看,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如内容与时代脱轨、编排固定化、知识资源有限等。针对教学内容所存在的不足,教师要勇于自我创新,打破教材的束缚,创新性地去运用教材,并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创新和整合。具体来说,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重点在于机械传动,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加工工艺、材料选择、使用维护等。教师应重点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设计方法以及技术标准来查找、确定所需要的参数,以解决工程设计的实际问题,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三)采用模块教学,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模块教学是一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教学活动,其以具体的项目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参与其中,最后能有效达到发展学生实践性能力的目的。就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特点来说,实施模块教学,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为此,学校应打破章节的限制,把几门相近的课程融合,将培养目标相关的内容集合到一个模块中,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培养目标明确化。例如,在学习传动这一个模块章节时,就可以融入电动机的选择,并在《学生工作任务书》中要求学生在学习完传动模块后,计算带式输送机减速器需要的输入功率,确定电机转速,根据功率和电机转速选择电动机,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总之,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社会对综合型技术人才需求的不断提升,实现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教育的改革,加快理实一体化教学已是必然。为此,学校应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指导下,按照学校需要的核心素质培养要求,积极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综合素质人才。

作者:张成 赵鹏 单位:河北秦皇岛技师学院

篇4

1.深刻认识一体化教学的对象

技校计算教学讲究多元化、智能化,那么从这个角度看,技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也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所以技工学校杂制定计算机课程的时候,需要从教学环境、授课形式及学生特点等方面出发,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近年来,我国所招的学生中,多数为高中生,这就决定了技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高,知识结构相对不完整,因此,计算机课程往往得不到重视,绩效要从这个现状出发,明确教学对象,从而更好地推动计算机课程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开发案例式一体化教学

从目前看,我国技校所施行的教材看,其大部分都是以逻辑理论为主,其中对于如何应用这些理论,怎么解决问题的方面很少涉及,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教师的实践教学,因此结合技校学生特点,开发案例式一体化教学模式,非常必要,它能将实际工作与教学理论相结合,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实践水平,同时会促进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主动进行学习,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其技术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学中练,练中学。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枯燥的操作变得有趣。

3.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

打破理论课与实践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授课模式,上课时老师讲授软件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并通过投影仪把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学生就可以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实现边讲边练。这种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紧密联系,增加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直观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分层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实施分层合作教学模式,在学习小组中同学间可取长补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寻求别人帮助,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开发计算机案例式一体化课程、建立一体化计算机教室、采用班内分层的教学组织形式,基本上可以形成计算机类课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体系。同时,为适应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教师也要转变角色,努力成为集理论教学素质和技能操作教学素质于一身的一体化教师,这是一体化教学得以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同时一体化教师要具有出色的组织能力和课堂局面的控制能力,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指导和组织协调作用,使课堂活而有序。

(2)兴趣是计算机学习的最好帮手,技校中计算机和其他学科比起来,更会吸引技校生学习,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让计算机课堂更有趣,在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的导课很重要,在上课之前就要精心设计,通过深刻有趣的导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安排些动手操作活动,例如可以在练习打字的时候让学生进行打地鼠等游戏。通过玩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游戏过程中也会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知识。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也要不断更新,提高技校生对于计算机课的期待,在技校生的眼里很多未接触过的事物都会是新奇的,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加入新的教学内容是有必要的,可以在教会学生打字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聊天、打字游戏等巩固练习。让学生对计算机学习始终保持热情。在学习计算机的时候学生的兴趣得到提高,学习成绩自然会提高,其各项能力得到完善。

篇5

2数控专业开展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项目教学的意义

针对职业教育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脱节问题的矛盾,德国实行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强调“工作过程是企业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的,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据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模式,就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形式,采取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知识运用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为企业培养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具体来说,就是把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把比较有代表性的职业工作过程转变为教学内容,将其合理运用到教学情景当中。采用实物模型、实践操作、计算机辅助、实验分析等教学方法,强化学生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数控加工工艺、CAD/CAM技术等能力,高起点地培养从事数控加工、模具加工和CAD/CAM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

3数控技术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的构建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虽然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多年,经历了实践本位课程改革、能力本位课程改革和工作过程本位课程改革,取得的进步与成果有目共睹,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始终未能真正摆脱科学体系的束缚,三段式的课程结构仍然横行于诸多职业院校的教学过程,“工”、“学”的相互独立局面没有得到本质的改变。然而,现有研究以及国外有关实践经验表明,要想实现学生综合职业技能的全面提升,就必须要做好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开发工作,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运用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与运用职业技能,强化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技巧,进而在实操中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应对综合、完整工作任务时临危不乱,做到有计划、有条理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中职数控专业课程设置要实行模型化,以工作为导向,进行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内容改革,使教学内容能更好地贴近制造业发展实际。

3.2教学方法的改革

3.2.1实物模型教学法中职数控专业课程内容比较抽象和枯燥,对于学生来说,单凭老师课堂上的灌输讲解和自己的记忆与自我理解,很难掌握和融会贯通。不少学生对此存有畏难心理,调动不起学习的兴趣。常见的课堂教学情境是:老师在铿锵有力地讲授,学生听得似懂非懂,一头雾水。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激发学生学习本专业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改革教学方法,打造情景式课堂教学模式,借助生动、形象、直观的教学模型,引发学生兴趣,实施有效教学。比如,数控机床课程中的机床主传动系统及进给传动系统、数控系统结构以及机床的典型部件等,如果借助模型进行教学,学生就能很容易地从有形、实在的模型形成抽象思维,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也变得轻松从容,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3.2.2教学监控为了能够确保所开发的课程能够顺利实施,学校有必要就针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开发的课程的教学过程进行监控。这一监控可从课程的实施模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开展。对于专业课程的监控,则需要侧重于授课计划总体安排、教学情境的建构、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重点难点等方面,教学监控有关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反馈,提供指导性意见,主要突出工学结合一体化、行动导向、教学情境等关键因素。以数控车削编程与加工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有关人员要注重监控以下几点:一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维护,教师的引导与示范作用是否起效;二是在运用项目教学法时,项目中的零件加工教学是否构建了贴近于真实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综合训练项目的生产实例是否注意到了技能训练是重点;项目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引导进行文明生产,有意识地加强其职业素养。

3.2.3实践操作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是中职数控专业教学的目的。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理论联系实际,将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真正实现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对于数控专业教师来说,采取边实践、边操作、边教学的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艰涩的课本知识,并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将知识和技术融会贯通,更好地适应以后生产一线的工作。以数控专业的数控编程课为例,采用边教、边学、边练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机床程序的实际演练和利用数控模拟软件进行的程序输入、编辑、修改、调试以及运行,同学们对生产一线的环境和加工工艺的编排有了真实而全面的认识,巩固了基础知识,并在实践中提高了操作技能,为将来参加生产一线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篇6

1.2学生基础影响教学效果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学生的整体素质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纯理论知识或者纯实践知识的理解能力并不是很高,如果坚持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因为听不懂教学内容而放弃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应用一种深入浅出、简单易懂的教学方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法。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平台上接受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师每讲一点学生就可以对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结合实践的学习,这种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实时结合,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可以运用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具象实践知识的理解,两种理解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理解,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学生接受计算机知识的门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

1.3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广普及,计算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应用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高级的形式,现代企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实践操作能力,或者是理论指导能力,而是对计算机理论、实践、创新能力的全面要求,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有能够综合拥有这几种能力才能够在计算机领域有更大的作为,为企业主体创造更多的价值。面对现代企业主体的这种人才需求形势,进行计算机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因为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只有坚持一体化的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论、实践、创新能力,才能满足用人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

2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2.1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因为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所以在专业教学目标的设置上,要坚持以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教学活动中切实以计算机的实践应用能力提升为教学的目标,以保证学生的就业为教育导向,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能够明确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教学方向,促进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让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能够完整的发挥出来。

2.2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专业定位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的内容是比较繁杂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仅仅只是从事普遍教授的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应该对计算机的专业知识有自己个人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机专业领域,这是学生在计算机学习领域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只有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坚持将计算机教学和学生个人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结合起来,明确学生的专业定位,才能保证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2.3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确定课程设置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体化教学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打破计算机理论课程与计算机实践课程相分离的教学模式,让计算机教学活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以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为推动力,反推计算机教学活动,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将计算机理论知识的课程内容和实践知识的课程内容结合起来,并根据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实际进行一体化课程的教学课程设置,保证在计算机理论教学和计算机实践操作能力能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结合好,实现好。

2.4以工作任务为载体,设置学习任务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就业是其最鲜明的导向所以教学实践就应该以就业后的计算机应用实际为目标,设置专业化的计算机应用情境。根据专业性质的不同模仿工作中的任务布置方式进行学习任务的设置,在教学活动中今早体验到工作中的计算机应用形式,以锻炼自身相应的计算机实践应用能力。注重在实际工作中能力的养成,培养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按照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进行设计,体现综合技能的培养,以新知识、新技术为依据,开发新工艺、新方法,满足企业用人的需求。

2.5以学生为中心,实施模块化教学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推动者和接受者,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计算机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实际的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为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围绕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中心点,设置计算机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块,将计算机教学活动的内容依据其自身的专业属性和性质特点分为多个相互连结的教学模块,在模块内部实现相应计算机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同时根据教学模块的内容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教学情境、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活动中能够系统、科学的对计算机知识有所掌握,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教学情境和特殊教学方法的应用让学生对计算机综合知识的职业应用能力有进一步的提升。模块化教学是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主体部分,支撑起了计算机一体化高效教学的主体内容。

3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实施原则

3.1先进性原则计算机技术是一种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时代技术,其在社会经济中不仅应用广泛、影响深远,而且其自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在计算机诞生的几十年之间计算机技术已经更新了几代,技术进步和应用水平提升数量更是数不胜数。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这种发展和进步形势,必然会导致计算机教学活动的适应性变化,在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育主体首先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特殊性。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计算机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更新换代只会越来越快,所以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一定要瞄准计算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最前沿。因为从计算机技术一体化的学习到计算机技术的实际工作应用本身就会有一定的延迟,而这会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新兴的计算机技术认识不够深入,而影响学生的实际计算机应用水平,所以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教学主体只有瞄准计算机技术的最前沿,选取当前应用领域主流的、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作为教学内容,才能保证学生在经过计算机一体化教学之后,其实际应用水平能够提升,一体化教学的积极效果能够显现。

3.2技能培养原则计算机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是学生计算机水平的直接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所以在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坚持技能培养的原则,认识到实际操作能力是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的基础。只有借助计算机的专业技能,才能展示出学生计算机的综合素质,才能表现出学生在计算机领域的独特建树,所以计算机技能的培养是计算机一体化教学活动中的重中之重,在教学活动中要兼顾计算机理论知识教学和计算机实践知识教学,同时重视对学生计算机技能的培养。

3.3可操作性原则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以提升计算机教学质量为目的的,其应用的实效性是计算机教学领域应用最关注的问题,所以一体化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形式设置等等都要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以自身的切实、可操作为最基本要求。计算机的一体化教学模式要全面客观的反应专业课程现状以及计算机教育规律,课程设置要符合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企业主体实际需求,同时一体化教学还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实际,考虑院校的实际师资力量,保证对院校的教育资源合理利用。让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切实、可操作,同时对学生的计算机一体化教学应该与相应的计算机专业等级标准联系起来,在一体化教学活动中以国家计算机专业等级要求为标准设置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国家计算机专业等级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

篇7

(一)研究对象。选择2009级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七年制)两个班级,分为一体化医学教育模式和传统模式组,各30人。一体化模式组男12例,女18例,平均年龄(20±1)岁,传统模式组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19±2)岁,两组学生均接受相同的课程学习,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二)研究方法。传统教学组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完成理论课的教学后,按照教学规定时间安排临床测试;一体化模式组的教学方法如下:完成理论课教学后的第二天即进行标准化病人的练习,根据标准化病人的反映情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总结,上报理论课老师,理论课老师综合意见后,再有针对性地进行理论课教学。完成上述三个程序后,即安排临床测试。测试的病例选择: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病区患者的病史采集,要求如下:所有患者为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排除外伤,肿瘤以及结核等;受教育程度均在高中以上,能够清晰表达个人主观感受,并依从性较强。自2013年1至6月,共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30例,分别接收传统教学组和一体化模式组的病史采集以及满意度评分。满意度评分表分为: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2分)和较差(1分)。分别对完成授课以及完整采集病史时间进行统计。

(三)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二、研究结果

两组在教学时间中,传统教学组的时间为90min,而一体化模式组为160min。所有学生完整采集病史的平均时间传统组和一体化组分别为(36±12)和(20±9)min,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满意度量表,传统组和一体化组分别为(2.9±0.6)和(4.4±0.9)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三、讨论

目前医患纠纷的发生率为98.5%,且多是由于缺乏良好沟通所致[4],而在医学院校中沟通能力学习是关键。但由于我国医学教育缺少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课程,一些医学院校虽然开设相关课程,但模式落后,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效果多不理想。此研究建立的一体化的医患沟通教育模式,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模式组相比,一体化模式训练的学生完整采集病史的平均时间,从(36±12)降至(20±9)min,而患者满意度评分有(2.9±0.6)升至(4.4±0.9)分,两者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一体化教育模式在时间上,前后衔接;在内容上,引入了标准化病人反馈机制;在形式上,以小组为执行单位,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上述创新均有效增强学生的医患沟通意识,并发挥学习主观能动性,但为完成教学目的,一体化模式组所花费的时间,参与人员和执行环节均明显增加。这提示良好的医患沟通教育模式的运行,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需要医学院校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员配比和具体实施方案。

四、思考

(一)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我国早在1993年就定下的战略发展目标是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GNP总量的比重在20世纪末不低于4%,2012年财政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4%,这一步花了近二十年时间才实现。医学教育成本远远高于其他高等教育,国家在教育投入中并没有充分体现,部分医学院校不得不办成“综合院校”来维持生计,无限量扩招,无边际发展边缘学科,削弱了本应重点发展的医学临床阶段的教育。

篇8

2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探索

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中依据会计实际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财务软件自身系统,多采用任务驱动法,对所学内容多采用项目模块化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企业真实业务为载体,设置教学情境,提出任务要求,老师讲解同时学生分角色进行操作。最后进行综合模拟实训练习,这样更易被学生接受,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会计电算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

3.1建立一体化的教学环境实施会计电算化一体化教学需要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这需要学校在资金上给予支持,需要配备电算化多媒体机房,保证学生人手一台电脑,每台电脑上装上相应的会计核算软件,同时配备多媒体投影仪、音响、话筒,方便教师演示操作,同时学生跟着做。要有专人负责,定期清理维护电脑,保障课堂使用。

3.2建设一体化教学的师资要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软条件是培养或拥有合格的双师型教师。会计电算化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教师为主导,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给学生提供咨询帮助,教师的素质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双师型教师不单单有双证就可以,同时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实践能力,不仅能讲授理论知识,也能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因此需要学校加强师资的培训,可以利用校企合作,让会计专业老师定期到企业参加实践活动;或是聘用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的企业会计工作人员兼职会计电算化实训指导教师。

3.3改进课堂教学组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手脑并用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将班级同学进行小组分配,每组有一个或几个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实现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先进”带动“后进”,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在教学过程中实行模块化教学,分岗分角色实训,使学生对会计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熟悉并能处理各个岗位之间的关系。对于进度较慢的学生,课余时间机房可以免费开放,供大家学习。鼓励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类技能大赛和考证,比如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应变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9

(二)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通过行业调研和与行业专家研讨,社会对会计的需求主要为中小企业和事业单位会计、出纳、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审计等岗位,在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用人单位需求的变化,结合会计工作任务的特点,构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课程体系。具体包括:珠算技术与点钞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实训;出纳基本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实训;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实训;手工会计混合岗位综合技能实训;会计电算化维护管理技能实训;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实训;校外实践培训;多证强化训练;顶岗实习。按照毕业生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素质标准,结合毕业生未来发展的需要,建立各门课程的质量标准。

(三)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与运作模式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是以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情境式教学,传统的教室往往难以满足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因此,实施一体化教学的最好场所就是校内实训室和校外实训基地。1.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让行业企业专家走上课堂,指导学生实训实习,投入资金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建设过程中,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实训室建设方案制订和建设过程指导,确保实训基地建成企业化、岗位化、模块化,使学生在学校就能体验企业工作氛围,强化职业素养。目前我们已建成“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手工会计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财务咨询公司”等实训基地。制定《会计电算化专业校内实训教师岗位职责》,建立《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校内实训管理细则》,建立满足实训用的资料库、编写会计模拟实训指导书等,开发了仿真度高、职场氛围浓的虚拟校内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基地的建成,让学生在“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创造了良好条件。2.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学院始终把学生综合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素质养成放在企业、放在职场,同时不断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重庆市涪陵水利电力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财瑞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正凯空调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多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外实训场地的建成,为会计电算化专业学生在校外实训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为学生进行会计电算化顶岗实习奠定了企业平台,也为“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顶岗实习是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与常规教学相比,顶岗实习教学学习场地在企业,学校聘请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学生顶岗实习实行“双导师制”指导,明确企业兼职指导教师及学校指导教师的各自责任。针对顶岗实习学生,除保证每个实习学生有企业指导教师外,还安排足够的校内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管理。学校指导教师一方面要定期进行现场指导;另一方面要与企业指导教师进行沟通,使其加强对学生岗位技能的指导、答疑。学生实习期间定期向指导教师汇报实习情况并定期写出顶岗实习报告。

(四)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技能,必须优化教学手段。我院教师从传统教学法中脱离出来,进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模块化教学”“案例教学”“顶岗实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的探索,初步形成“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三层双轨六位一体”的开放式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即基本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岗位技能三个层次;手工做账和计算机做账双轨并行;单项岗位实训+混合岗位综合实训+技能竞赛+考证强化+校外培训+校外顶岗实习的“六位一体”。同时,我们创新了“教、演、学、练、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实现了“教中学、学中做,做中学”,构建了“以职业能力定学、多证培养、教学做一体、理实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上方法,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课证融合,保证了学生顺利取得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五)加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为了保证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质量,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尤其重要。我院一是让教师“走出去”,即鼓励教师到校企合作企业、会计师事务所或财务公司等机构兼职,为企业做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和税务咨询等;也让教师轮流到企业顶岗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教师到企业参与实践提供支持;同时还鼓励专业教师参加职业资格考试。通过这些措施,来增强教师的实践经验,从而提高双师队伍素质。二是通过“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即聘请校外行业企业专家为学生授课、指导实践教学。

(六)构建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考评机制检验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效果,就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以职业能力考核为要素,构建科学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体系,主要包括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考核方式包括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考试两部分。形成性考试对于学生行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考核,包括作业、实训过程、实训结果、实训报告、单元测验、学习态度、进步系数等。终结性考试分为笔试和实务考试。(1)笔试主要针对会计电算化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固化在试题库中,理论知识的试题库全部采用客观题。试题库按照教学大纲组建,题库系统可以通过对考核范围、难度系数、分值分布等进行定制的方式自动组建试卷并评卷。学生随时可以申请在机房参加考试。(2)实务考试主要针对课程教学目标中职业技能进行考核,主要包括学生珠算技术与点钞能力;手工会计基本技能;出纳基本技能;电算化会计基本技能;手工会计单项岗位技能;手工会计混岗综合技能;电算化会计综合技能;顶岗实习报告;技能竞赛;多证强化等方面的考核。评价标准分为优、良、中、合格和不合格几个等级。

篇10

2高职教育旅游管理专业“双证书”模式下实用英语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探讨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方法上实现一体化完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合理运用科学技术,摆脱完全理论教学的模式,从传统的模式转变到一体化模式上来。当今是科技的社会,对于英语教学来说,现代化设备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使用视频、PPT等工具更生动形象地教学。学生早已厌倦了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如果在英语课上用原版英语电影来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和发声能力,这样学生会更有兴趣去学习英语,既达到了教学效果,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喜欢某部电影,但由于是英文的,就会努力去听,可能一开始听不懂,但是带着这样的好奇心,慢慢地听懂了,也会说了。对于一些精彩的片段,看完后可以让学生分组模仿,这样既给了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水平。教材是知识的载体,编排教学课程,整理教学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一体化以能力递进的方式,重新编排教材,实现教材一体化,保证原有知识不变的同时,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形成一本新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实施一体化教学,学校要及时配备有关的硬件设施,使多媒体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教学的质量。对于一些学生实习的部门,学校应该配备足够的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能够及时改正。在师资力量上,建立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为一体化教学提供保障优秀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教学的保障。对于传统的理论教学教师而言,在新的教学模式下已经不能胜任。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来说,单一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职业需要了,他们需要更多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知识。所以学校要安排更多的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在实际的学习中总结经验,运用到教学中来。学校也可以聘用专业技术人员来任教师,可以让学生掌握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一些现代化设备中,一些机器的名称都是英文的缩写,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为学生解释一些专用英文单词的缩写。实现教学一体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组建一支优秀的教师团队很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