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时间:2022-08-08 02:57: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槐乡的孩子教学反思

篇1

生:我感受到槐花非常香。

师:是呀!一个“香”字充斥在字里行间,再去读读看,找出里面带有香字的词,好好品一品。

生:好多哦!有“香喷喷” “清香”“醇香”“浓香”“香气扑鼻”“香海”

师:一般我们常说“香喷喷”的什么?你还知道类似这种ABB的词吗?(生回答积累)“清香”“醇香”“浓香”分别是什么意思?

生 :清香是说香味较淡,醇香是指香味纯正,浓香是说香味浓郁。

师(赞赏地):你理解得很准确!请大家再仔细品读一下这个句子,想想作者为什么连用这三个词。后面的省略号又有什么含义呢?(生细读,思考。)

生:这三个词都描写了槐花的香味,但香味的程度一个比一个浓。这三个词后的省略号也说明槐花的香味越来越浓,四处扩散。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同学们,通过这一番品读,你们领悟到了什么?

生:作者仅用几个词语就能把槐花香味的变化写出来。

师:作者的语言真是精炼传神,值得我们品味和学习。能读出这三个表示不同香味的词吗?(指名读、学生评价。)

师:是呀,我们平时说花多叫?人多叫?书多叫?而这里的香多叫?

生:香海。

师:能读出香的范围像海这么大吗?(指名读出海的感觉)

师:作者连用了六个带香的词语,让我们感觉五月的槐乡真的是一片花海,也是一片香海!这段话中还有一个字尽管不带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香气的无所不在,是哪个字?

生:“浸”字,整个槐乡浸在香海中。

师:还有什么也浸在香海中了?

生:花、树

生:槐花饭……

师:此时此刻,你来到了槐乡,站在槐花树下,抬眼你看到了什么?(满树洁白的槐花)弯下腰,你能随手捡到?闻一闻――(香气扑鼻)一阵风吹过?(香气四溢)有时,槐乡孩子从你身边走过?(好香呀!)到了槐乡孩子的家里,你仍然能?(闻到香味)难怪作者会说,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这个浸字,让我们感到香味是无处不在的。让我们美美地闻一闻这槐花香吧!(指名读、分角色读、集体读)

教学反思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堂的基本理念和课程目标中,充分提到了指导学生品味语言、感悟语言,同时丰富语言积累。因此,运用多样的方法,巧妙地引领学生去品读、去感悟语词、句段中的语文味,是我引导学生感悟的重心,同时紧扣重点词句,让学生能够达到情感与语言的同步生成,内化为自己的积累。

一、紧扣“香”字,挖掘词语品味。当学生初步感悟到槐花香时,我紧紧抓住带有香的词语,尤其抓住“清香”“醇香”“浓香”这三个词语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感悟其内涵。通过一番咀嚼品味,学生不仅读出了槐花之香,更体会到了其表现出的香味由淡到浓的变化之美,读出了语言中蕴含的深意。一个“浸”字活泼泼地写出了这香气氤氲、弥散在空气中,晕染了这五月的槐乡。开始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体悟,没有捕捉这个“浸”字的深层次信息。这时候,我通过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让学生明白了“浸”的丰富内涵。教师只有具备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语文素养,才能在教学中引领学生深度感悟文本。因此,作为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

篇2

十年“中国式撤点并校”后,是否会走上恢复村小之路?我国农村的教育格局又该走向何方?

辍学之痛:“新的历史高峰期”

在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荔堡镇,张博老师发现,农村的学生越来越少了。

荔堡镇共有18所小学,2000多名学生,“大约每年都会少50个孩子”。越来越多的孩子从村小流向中心小学,大都是因为农村父母的要求。

这几年来,小规模的农村学校陆续消亡。今年秋天,荔堡镇一所村小的报名效果不理想,开学后家长看到学生太少,于是带自己的孩子转学,“顿时人走了个精光”。随后,这所学校就被撤掉了。

2l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统计,2000年到2010年,在我国农村,平均每一天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几乎每过l小时,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

学者发现,这一速度,已经远超过了农村学生减少的速度。据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刘善槐研究,2000年至2005年学生数量的减少比例均小于4%,从2006年至今,这一比例已经小于3%。

“但学校的减少幅度却没有随之缓和。”刘善槐说,从2000年开始,我国每年小学学校数量的减少比例均超过6%。

刘善槐的话,一针见血。“在学龄人口的地理分布基本没变的前提下,只要学校减少的速度一直大于学生减少的速度,上学的距离持续增加,寄宿制学校建设未能及时跟上,辍学率剧增的临界点必然会出现。”

据中国教育学会农村教育分会理事长、河北省教育厅原巡视员韩清林调研,这个临界点出现在2008年。

“从那一年开始,全国小学辍学率出现大幅度回升。”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11月23日答记者问时表示,10多年来,小学生辍学率都没有高于1%的国家控制线,特别是近年来,小学五年巩固率一直比较稳定,“说明我国小学控辍保学的措施是成功的”。“但由于我国学生基数较大,辍学问题仍需得到长期关注。”

在这其间,小学低年级成了辍学的主体。韩清林研究发现,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小学一到三年级的辍学率分别占辍学生总数的86.8%、73.7%和89.9%。“这成为了新一个历史高峰期。”

“因为农村撤并的主要是村小和教学点,它们恰恰在交通最不便的地方,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刘善槐说,“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无法忍受长时间的徒步上学,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路途中的安全隐患。一旦上学距离超出了一定的范围,而学校的宿舍建设与管理未能跟上,家长往往会让其辍学,直到其年龄能够承受该距离,才可能让其重新回到学校。”

走读之伤

大规模撤点并校,导致农村学生家庭距离学校变远,各种不规范的“土校车”应运而生。校车事故连年频发,不断夺走年幼的生命,成为全国的伤痛。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哈吣嘎乡,从2004年开始,五六年级的学生集中到中心小学上学,后逐步扩大到三四年级。现在,乡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有173个学生,留守儿童占到四分之一。村里保留的教学点,一般只有六七个孩子和1位老师。

孩子最远的家离学校有25华里,学校采用了寄宿制。“县政府没有同意给学校配备校车,孩子们周末回家都靠家长自己想办法。为了防止事故,学校要求家长一辆车最多只能带两个孩子。我们安排两名老师守在校门口,每个班主任守在自己班的门口,家长来接孩子都要签字。”哈吣嘎乡中心小学马校长说。

而张博老师所在的荔堡镇小学并没有寄宿制,孩子们都是以走读为主。距离远的孩子,父母在学校周围租房子照顾孩子上学。

这样造成的经济负担,在被撤校的农村地区更为普遍。“学生往返需要家长或请人护送,负担加重。寄宿在学校,生活费用就大幅增加。一些边远地区出现的家长租房陪读,负担更成倍上涨。”韩清林说。

随着村小的消失,诞生的是许多急剧膨胀的中心校。中国青年报了解到,多省都存在农村中心校超容的现象。

“很多家长还想送一二年级的孩子到中心小学,但是太小的孩子需要专门的生活老师照顾,现在老师少,没有办法满足需求。”马校长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

韩清林认为,高中向县城集中、初中向城镇集中,必然带来教育质量提高,但他强调,小学低年级不适宜集中办学。

“撤并农村教学点的弊端,不仅是不利于农村适龄儿童入学、导致辍学,而且不利于普及农村学前三年教育。教学点都没有了,普及学前教育更无从谈起。”

在四川的大凉山,学前教育是“最弱的短板”。在至少需要20所幼儿园的县,全县一共仅一所幼儿园。地方政府坦承,无法筹足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砸锅卖铁都办不起”。

“国家要求2020年普及乡村学前教育,这个蓝图很伟大,但如果措施跟不上,就是可望不可即的。”凉山州的基层教师直言不讳。

恢复村小:“不是低水平的机械恢复”

“撤点并校是在农村教育布局调整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我们不能完全否认它的必要性。”多年从事农村教育研究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说,“但是实践中,一些地方确实做过了头,撤得过多。”

“在布局调整中,不加区别地搞撤点并校,使大量必须保留的教学点也被撤并,这是百害而无一利。”韩清林说。

高层决策者也注意到了这一点。2012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要求,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

范先佐调查,现在江苏北部开始适当恢复村小的尝试,“但不是大规模的”。中国青年报记者也发现,众多省份尚无动作。

如何恢复农村教学点,才是不走回头路?

“恢复学校,不是低水平的机械恢复,不应按照原来极不合理的标准来配置教育资源。这样的话,农村小规模学校在硬件设施和师资等诸多方面,依然会处于劣势。”刘善槐说。

在他看来,恢复的学校应当是“恢复之前没有进行过科学论证的、非理性地撤掉的”。

他提出,依据因素有三:第一个是政府决策的过程中,没有考虑所有学生上学的距离。第二个是没有让当地有民主表决的权利。第三个因素是撤校触碰到了失学的底线。“比如说撤校后,到中心校存在特别艰险的路段,导致学生失学。”

范先佐认为,恢复已撤校点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家长。

他发现,有些地方教学点撤了之后,村民自发出钱,请代课教师,恢复村小。“这种情况说明,村民根本不满意这种布局调整,对这种教学点,就要适当地考虑恢复。”

恢复学校,是否意味着“一朝回到十年前”?

刘善槐认为不是这样。“在给恢复的学校配置教师时,不应该仅以师生比作为依据,还应考虑班级数和年级数,使小规模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教师的工作量也能够与城镇学校教师相当。”

韩清林提出,应确立农村教学点的“最低规模标准”。

“根据我国农村实际,农村教学点最低标准应以一个年级5个孩子为标准,办一二年级复式班10个孩子,加上学前3年15个孩子的幼儿混合班,共25个孩子、两名教师一个教学点。也可办一、二、三、四年级两个复式班。”

偏远的村小,如何解决“老师难留”的老问题?

韩清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从中央到省、市、县、乡各级政府,都需要制定保存、扶持农村教学点的特殊政策。扶持政策的方面包括:经费和设施设备的配置、教师配备、工资和福利待遇、教师培训与教学管理、交通与后勤保障等。”

“边远地区教师津补贴需尽快实施,使相对优秀的教师能够下到边远的教学点和村小中去。”刘善槐说。

韩清林认为,恢复村小迫在眉睫,且应统筹布局。“从2013年起,国家应该考虑用3年时间恢复、新建5万个教学点,每个教学点投入50万元。到2015年,应当争取全国小学教学点恢复到12万所。”

刘善槐提醒,财政的扶持还需基层的制度设计。“村小的财务应该从中心校独立开。同时,公用经费的计算不应仅以学生数作为依据,还应考虑以一个学校为支出单位的费用。”

在农村教学点,小科目教师紧缺是普遍现象。学者建议,应积极探索“走教”。

范先佐调查,许多农村教学点在语文、数学等基本科目方面“并不比中心小学差”,较大的差距在音体美等科目,缺乏专职教师。“‘走教’就是中心小学的老师也负责几个教学点的音乐、美术。这既保障小规模学校各小科目能够开齐,也不至于浪费教师资源。”

乡村教育何处去:“要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

“恢复村小的工作不能一哄而起。不能一说恢复,所有的村小都恢复,还是要实事求是。”范先佐说。

“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更可怕了。如果村小都恢复,到时候就会造成资源浪费。”

据他调研,很多偏远的农村教学点都是年龄大的老师在维持。“这种情况难以长期为继,要事先跟家长沟通,表决是否恢复。”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迅猛发展、城乡教育差距逐步扩大,也出现了“农村学校合并运动”。1970年,美国2/3的学生都在大型综合中学就读。

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教育界开始反思。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村小学区和小学校已经被重组或合并,另一方面,人们日益认识到农村小学校和小学区“不可能被消除”,并从教育质量、社区交往等各方面重新审视小规模学校的优劣。

而上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竟又开始了一场“小规模学校”运动,开始拆分大规模农村学校,还原和保留小学校。2000年12月,美国政府开始了“农村教育成就项目”,扩大了小规模学校使用联邦拨款的自,并帮助农村学区更多地获得和使用联邦教育资金。根据美国教育部的数据,2008—200年,美国有960多万名学生在农村地区的公立学校就读,约占整个国家公立学校学生人数的20%。

范先佐认为,现在重要的是,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如何去适应城镇化对教育带来的需求。“恢复工作要考虑学龄人口的布局,在我们国家,大量人口向城镇聚集是趋势,农村人口的成分比也在下降。”

对于急剧膨胀的寄宿制学校,教育部相关负责人11月23日表示,近期将要求各地开展专题部署,“明确保障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科学制定布局规划,加强督查和引导,让农村学生能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

篇3

一次听一位老师上《海底世界》这篇课文,课件里展示了许多关于海底的素材,还煞费苦心地录制了许多小动物的声音来帮助学生体会“海底是不宁静的”,然而学生的思维却受到了课件中声音的限制,在后来的朗读和说话练习中都表现得十分拘束,教学效果不理想。经过反思,我在上同个教材时将课件作了改良,将教学方式也作了调整。我先展示了海底奇异的景色,但是却没有为这段录象配任何的音。学生在观看时一方面为多姿多彩的海底动物所惊叹,另一方面又产生了疑问:海底真的是这样静悄悄的吗?我就顺水推舟,问:“海底的景色真是奇妙,那么海底到底有没有声音呢?请自由读课文后回答。”学生带着疑问饶有趣味地开始读课文,很快就找到了答案:海底是不宁静的,海底动物们都在窃窃私语。我又问:“‘窃窃私语’你例解吗学生又一次兴致勃勃地阅读课文,并且找到了课文中描写声音的词语,并且读得声情并茂。我再问:“只有这些声音吗?”学生找到了“……”,说还有别的声音。“那你能展开想象,并且仿照课文‘有的像()那样()’的句式也来说说吗?”学生在小小组里交流讨论,气氛热烈。指名交流时能脱离课文,结合已有的经验积累,联想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这时有个爱插嘴的学生提出想再看一遍刚才的录象,许多学生作了附和,我抓住这个教学契机,请学生为录象配音,边看边模仿刚才所读到、想到的声音。要当“配音员”了!学生激动起来,忘乎所以地模仿起来,尽管鸡鸣犬吠地稍显噪杂,但是我却情不自禁地为他们鼓起掌来。因为他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读透了课文,用心用情,投入万分,这种愉快而主动的、富有创造性的学习,难道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强烈的活跃的想象是伟大智慧不可缺少的属性”,有了想象就能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创造出种种新形象。儿童的想象力不是天生的,要依赖于社会生活,依赖于教师的启发诱导。这次教学实践正是利用课件的不足,让学生紧扣疑点悟空白、发散想象补空白、利用表演填空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缺形――淡妆浓抹总相宜

在为《会走路的树》一课制作课件时,我为一句话犯了难:“小树带着小鸟去了许多地方,看到了许多有趣的东西。”我先是搜索了大量的图片,想要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及其中的两个“许多”。但是我又想,课文虽是一句简单的话,却精练地表达了无限多的地方和东西。我展示的图片再多,也无法把各地景色显示出来,还可能和学生的理解和想象不合拍,更会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苦苦思索,最后还是删除了所有的图片。我要让学生运用他们不可估量的想象力来填补空白,结果孩子们没有让我失望。我在课堂上只出示了这句话,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想象小树和小鸟会去些什么地方?看见了哪些有趣的东西?学生又一次以其惊人的想象力给了我满意甚至是意外的答案,其中我最得意的是:“小树带着小鸟去了云南的西双版纳,看见了傣族人民在过欢乐的泼水节;他们去了台湾的蝴蝶谷,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蝴蝶;他们去了青海湖鸟岛,看见了各种各样的鸟和密密麻麻的鸟窝;他们还去了美丽的月亮湾,看见了像彩霞一样的桃花,还和采茶姑娘一起唱歌跳舞……”多棒的想象!多美的语言!还创造性地将本册课文内容自主地复习了一遍!我真的要感叹自己的明智之举,如果我没有好好利用课件的缺陷,一味展示大量图片,效果会这样好吗?可见,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的火花,关键在教师怎样引导,怎样去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篇4

思考一:留白,给足学生解读空间

画画需要留白,方寸之间尽显天地之宽。语文教学是一种开放性、多向性、艺术性很强的信息交流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也可以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讲究留白的艺术,让学生在教师留下的空白里去自主探索、思考和发现,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而巧妙的留白就是一种有效的引导。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只是微微打开一扇通向一望无际的知识原野的窗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留出空白,引导学生去探索、研究空白处的内容,从而达到自主的感悟。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长相思》一课时有这么一个片段:

师:谁来读一读《长相思》,读出你的味道和感觉来。

(一学生站起来,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好一个“故园无此声”,有味道。谁还想读?

(另一位学生朗读)

师:好一个“聒碎乡心梦不成”!来,我们一起读,读出你自己的味道和感觉来。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

师:真好,同学们,读完后,你的脑海里可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觉?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说,师总结)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将自己对这首词的理解说给学生,而是通过巧妙的引导,让学生在情感体验的留白中自读自悟,之后再调动思维的主动性去填补情感的空白,从而实现了既定的目标。

思考二:提问,激发学生思考

课堂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同样一段内容,不同的提问所产生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如有位教师在教学《槐乡五月》第一段时提问:轻读第一段,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槐花美、槐花香,划出句子,并说说你的感受。虽然老师是让学生谈感受,可感受早已被前面的问题框住了范围,学生的回答根本不需要多做思考,因此缺乏了真正意义上思维的“动”。同样是这一段话,可以这样提问:听老师读,然后说说:五月的槐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老师让学生结合文本中的语句发表意见,接着,再指名读这些语句,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唱三叹,教师每一次提问都引领着学生去感受文本,且始终放手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不带任何限制,这就是一种高明、有效的引导。

思考三:关注,捕捉有效信息

教师对学生有效信息的捕捉来自于对学生的关注。有效的引导取决于对学生关注的四个意识:要有关注学生状态的意识,不能视而不见;要有学生样本采集的意识,不能盲目巡视;要有错误资源利用的意识,不能只找正确方案;要有资源的价值判断意识,不能无原则地运用。但我们的课堂缺的就是这些关注:教师无视学生的学习状态,只考虑下一个环节该说什么;学生讨论时,教师穿行其间,只关注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却没有及时收集有争议的或有代表性的观点;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通常会寄希望于下一位,而不加以顺势而导;当你说我说大家说时,教师通常会被热闹的氛围所蒙蔽而忽略了应有的价值判断。所有这些,我们都称之为教学机智,并认为这是千日之功,但却不知其背后有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以学生为中心,时时关注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捕捉到有效的教学信息,才能及时作出有效引导。

思考四:鼓励,引导学生发言

篇5

1.这样导问启迪学生思维了吗?

教学《爱之链》一课,教师一连串地问:老妇人的车在这样的环境中抛锚了,内心会怎么想?画出描写乔依修车动作的词,还有哪些词句也反映出乔依的为人?说说带给你的感受,老妇人凭什么确定店主就是需要帮助的人?读读女店主的话,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补充女店主的话吗?(学生在教师的牵引下看似活动,实则被动)

2.这样的导讲训练主题明确吗?

教学《槐乡五月》一课,教师安排了多处语言训练:借助媒体映示槐花开放的远景和近景,引导学生边看边思,训练表达。问学生还有谁也被槐花吸引了,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强调运用课文语言描述。让学生和槐乡的孩子一起过一个令人神往的槐花节,写一份请到槐乡来的邀请书,组织学生为槐乡节设计服装、美食套餐以及欢迎标语。(求多求全,缺失训练主题,超出教学要求)

3.这样导读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吗?

教学《蚁国英雄》一文,教师引导:默读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为什么这些内容深深地打动你的心?在外层蚂蚁的壮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为什么称蚂蚁为英雄,你有哪些体会?你认为这是怎样的蚂蚁?(文本有隋,教师欠情,何能移情)

症结――何以这样导

课堂精导是一门艺术,需要精心的设计,才能形成课堂的精彩。所谓“精导”,应能依据课程标准、文本内容、学生实际、教师素养及风格,在有限的时间里,站在平等的课堂上,让学生明白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的问题。以上教例让我们产生困惑,课堂上何以缺失“精导”呢?

1.文本解读欠准。在教学实践中,文本解读欠准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尊重文本的取向不准,即教师没有认真读文本,甚至没有读懂文本,当学生偏离文本和社会核心价值观时,教师缺少正确引导。如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有学生提出“善意的谎言”也是诚实的,教师组织学生反复讨论,意见难以统一。这不仅耗时,也与文本的主流价值观不一致。如果教师对文本有准确的感悟,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及时引导,让学生回归到对文本的尊重上来。二是把握文本取向不准。如教学《山中访友》,学生对“古桥”的理解多种多样,教师唯书定论了一种解答。其实,学生有基本的理解和体验就可以了,规定的唯一答案,学生的思维也就被扼杀了。三是知识链接的取向不准。文本是知识的载体,知识的链接是有学段要求的,前面举的第二个教例,明显是知识链接的缺失。只有对学段要求认识清晰,对学生已有知识了解清楚,因材施教,才能形成教学亮点。

2.角色定位欠妥。课堂是文本、教师和学生的思维碰撞。尊重文本是基础,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应形成双向交流活动。强调主导作用,势必会形成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前面的第一个教例就是这样的情况。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因而出现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强调学生主体,学生的思维是活跃了,课堂容易出现收不住场的现象。如教学《狐狸和乌鸦》一文,课堂上就出现了针对狐狸是不是“聪明”争论不休的情景。出现角色定位欠妥的原因在于教师对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认识不足。组织者就要做到心中有文本,教学有计划,实施有方案,活动有主线,训练有主题。合作者就要做到交流合作有目标,活动过程有导向,平等之中有首席。引导者就要做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思维展开,引导学生完成教学目标。所以,只有明确了角色定位,课堂才能形成教与学双向活动的统一,形成生动的、高效的课堂。

3.层次设计欠明。教学艺术如画画一样,层次感越强越诱人欣赏,又如章回小说,情节感越强越引人阅读。教学设计层次欠明,学生兴趣就难以激发,探究也缺少深度。如前面列举的第三个教例,教师试图从“感动”切入,体会蚂蚁的壮举,而学生却没有情感的酝酿,因而在谈感受时苍白无力。不妨这样切入:这是一场怎样的大火?在这场大火中,一群“蚁国英雄”诞生了,品一品课文中哪些细节描写让你感受到它们是英雄?英雄告诉我们危险来临应该怎样做?这样组织教学,环环相扣,层次清晰,学生在收获知识和能力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了熏陶。又如,教学《争论的故事》一课,教师重点放在反问句与争论言语的理解上,让学生说说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结果学生只知道结论,道理是怎样提出来的就不明白了。其实,教师只要稍加点拨便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读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了几次对话?(两次)两次对话有什么不同?(第一次讲怎样吃,第二次讲理由)文脉理清了,再引导学生从词语、标点人手理解争论,教学有了层次,学生就会读书,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4.示范指导欠精。示范固然是教学引导的一种方法,但是如果示范不能让学生“知其所以然”,这样的示范就缺失了导的价值意义。课堂上,我们常常看到写字指导,教师的示范多是跟着书空,真正给予学生写字方法指导的实属少见。每一个汉字都有特点,只有掌握了其特点,指导才会有的放矢。如教学含有撇捺的字,可以教给学生规律,撇捺在上上盖下,撇捺在下下托上。再如,教学有宝盖头的字,宝盖头下无撇捺,上盖下;宝盖头下有撇捺,盖头缩小展撇捺。日积月累,学生就不是只会模仿了。又如朗读指导,教师的朗读不可谓不好,有时教师也问,听出哪里读得更有感情了吗?学生跟着读,语气相仿,但为什么这样读?学生浑然不知。类似于这样的示范,教师在引导学生说话、写话时也常能看到。教师都不明白示范的目的是什么,何来精导?

5.课堂预设欠活。教学预设是对文本的钻研,对教学的设计,但是,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设的效果,一切照“计”而行,看不到学生稍纵即逝的发问,更看不到教师机智的点拨。看着课堂热热闹闹,细细想想,这样顺畅的课堂背后,缺少生命的意蕴和情调,缺乏生成的灵动和智慧。因而,难在学生的心灵与人生中留下有意义的痕迹。曾看到这样的公开课,教师面对四十多位学生以及上百位听课教师,一堂课教师除了板书时站在讲台前,其他时间一直穿行于学生之间传递着话筒,所有问题都是对答如流。凭心而论,这堂课的预设,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气氛热烈,现代媒体运用恰到好处,知识点学生基本掌握,教师自然满意。但反思一下,学生独特的个性理解能找到吗?学生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发展了吗?知识是要唤醒,潜能更要激活,没有学生心灵的自由,思想激荡,光有知识的传递,教学的意义又何在?这样的预设就是浅预设,浅预设必然导致精导的缺失。

对策――应该怎样导

在课堂教学中提倡“精导”并非今日,真正让精导生成于课堂并不容易,联系教学实践,不妨找到一些方法。

1.就文本解读而言,强调人文与工具的统一。新“课标”对语文学科特别强调人文性,但不能理解为人文性的绝对性。强调人文性,是对传统语文教学一味强调工具性的矫正,强调人文性并不能否定工具性。工具性是语文之本,人文性是语文之魂。语文教学如果外延无限扩大,就会导致语文学科的内涵飘忽不定,丧失其独立课程的意义,语文教学就会魂不附体,应该非常清晰地知道,缺少工具性的人文性是不存在的,只有让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如教学《浅水洼里的小鱼》一课,在理解重点句:“他走得很慢,不停地在每个水洼前弯下腰去,捡起里面的小鱼,用力地把它们扔回大海。”时,首先引导质疑:自己读读这句话,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问:为什么要走得很慢?为什么不停地捡鱼、扔鱼?为什么要用力地扔?接着让学生带着提出的问题,自己反复读读这句话,联系上下文解决这些问题。当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时,每一个学生都被小男孩的执著感动,被他的爱心感动。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训练了学生的理解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他对小鱼的怜惜,男孩这个美好的形象,已经悄然成为同学们心里的榜样,这可谓一举三得。

篇6

二、结论分析

1、解读文本,领会编者意图

以苏教版《月光启蒙》的教学为例。本文在客观上蕴含着多方面可选择的不同的价值取向,如体验作者表达的深情母爱;理解作者表达母爱过程中遣词造句的精妙和修辞的运用;体会篇章结构安排等。如果将教学目标定位为“歌颂母爱”,以情感体验为主,教学很容易煽情,教学中自始自终围着情感转,难免在情感上纠结。

研读了原文,发现编者的定位不是母爱。在解读教材课程标准,阅读教参、课后思考题,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领会编者意图:母亲虽然不识字,通过唱童谣、讲故事、唱民谣、猜谜语等方式来教育启发我,为我打开了文字的宝库,启迪了我的想象,飞向诗歌王国,对我进行了文学启蒙。在学生经历理解内容、感悟语言的基础上,再内化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孩子的语文能力。

2、积淀语言,夯实表达基础

《槐乡五月》中写道:好客的槐乡孩子就会把他拉到家中,请他美美吃上一顿槐花饭,槐花饭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

师:孩子们,谁来推销自家的槐花饭?

出示句式:用ABB式词语。

吃咸的,吃咸的,浇上(香喷喷)的麻油、(白茫茫)的蒜泥、(酸溜溜)的陈醋;吃甜的,撒上(黑黝黝)的炒芝麻,拌上(甜丝丝)的槐花蜜。

师:此饭只因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尝。

本文文字特点是ABB式叠词多,有“白茫茫”“白生生”“喜盈盈”“傻乎乎”“甜丝丝”“香喷喷”学生根据自身对课文理解及生活经验积累,从语言文字入手,巧妙运用ABB式叠词进行积累并补充扩展,促进了语言积淀,内化语言,提高表达能力。

3、瞄准形式,促进模仿迁移

如《姥姥的剪纸》作者怎么写让读者感受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文中写道:在姥姥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折。这属于正面描写。

“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这属于侧面描写。要让学生体会本文表达特点。同时让学生进行特别句式迁移训练,领会写法,积累运用。

师:“文中写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学着书上这句话来夸夸姥姥。出示句式:剪……像……,剪……像……,剪……,剪……。

生:剪蛇像蛇,剪龙像龙,剪只骏马能行千里,剪只鲤鱼能跃龙门。

生:剪鼠像鼠,剪牛像牛,剪只骆驼能驮物,剪只猴子能上树。

文本中诸多秘妙,教师要有“一双慧眼识英雄”,不能教材有什么就教什么,要甄别和选择,把握文本品悟的关键是什么,选择一个语言点特别讲究。比如“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叙条理清楚,读起来饶有趣味。”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4、内容承接,提升语文能力

观察当下阅读教学课堂,教师的目光只关注内容,设计的重点是理解感悟、体验,陷入分析感悟式。在阅读引领学生触摸言语形式,从“教教材”的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教教材”,来实现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促进学生语言发展。

设计一:

师:谁来谈济南泉水的样子,声音描写非常生动有趣的词句?哪一种泉子已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师:泉水可谓奇特,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怎样,请你想象一下

师:同学们,你们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读得也很有感情。

设计二:

“这些泉有的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田肚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有的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如秋雨潇潇。”

设计一主要是理解感悟体验美读,偏于内容分析式,设计二增加了写作知识的渗透,经练笔的机会语言训练更理想,对孩子的受益更大,促进学生语言发展,下笔如有神出口成章。

5、拓展延伸,多维链接文本

出示王冕图的墨梅图,出示古诗: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流清气满乾坤。

从诗的写法入手先引导体会“托物言志”的写法,在《墨梅》教学中启发思考托什么物言什么志?帮助学生读懂隐藏其中“志”,“做梅花一样的真君子”层层深入认识理解。诗人咏梅之淡雅更咏梅之情操。这是中华民族灵魂最珍惜,“一树梅花千首诗,铸就中华民族魂。”并适时课外搜集言物咏志的古诗,课文情境更加丰满,学生的语言积累也更加丰富了。

像这样渠道,多角度的即时性拓展,采用横向类比,纵向拓展的策略,围绕文本进和相关作品链接,引入相关题材内容让学生悟诗情,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并从中体悟古典诗歌的魅力,大大增加语言积累量。

6、凭借语言,提升语文素养

《螳螂捕蝉》一文中写道:少年说:“花园里有棵树,树上有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都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弓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的隐伏着祸患呢!”

运用文中语言复述转述文中人事景物,语言转换,对语言进行改造。《螳螂捕蝉》不单是以内容理解为主,让学生明白事件的经过,更主要借助文本,注重语言文字训练。将课文内容转化为入情入境说话训练,不仅是学习方式的一种转变,对学生而言,更是语言内化,思维创新过程。

7、关注标点,注重语言训练

标点符号,新课程中明确指出:不仅把他当作一种知识,还把他当作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一种手段,让学生在理解词语,课文的过程中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以下是同一内容两种教法。

教法:

第一句:“太阳已经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

师:刺眼的光芒你在什么时候见过?照在脸上有什么感觉?现在呢?能把这种温柔和美读出来吗?

第二、三句:“天空一片深蓝。连绵起伏的西山,披着夕阳的余晖,显得十分壮丽。”

师:深蓝的天空像什么?展开想象。

师:连绵起伏的山是什么样的山?(师板书连绵起伏的山简笔画。)

师:夕阳快离开前,把最后一束光芒给了西山,最后一束光芒叫余晖。此时此刻的西山,正披着夕阳日余晖,静静地立在广阔的蓝色天幕下,确实壮丽。

出示课件

师:真是美不胜收,陶醉了。壮丽的景色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说夕阳真美,让我们把赞叹融入朗读吧。

省略号是一个难点,教师先让学生看图找一找还看到了什么颜色?然后,直接告诉学生这些颜色藏在省略号里面,这么多颜色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很形象简单的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太阳这么可爱,它身边的云呢?除了这些你还看到哪些颜色?省略号就表示还有许多颜色,省掉了不写。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教师对文本的钻研,抓住省略号,师引导“夕阳把身边的云染成了黄色红色紫色,那其他颜色去哪里呢?”学生从省略号找到答案,并引导学生想夕阳还会将云朵染成其他颜色的瑰丽画面。

8、分类整合,化零为整建系统

苏教版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单元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其中“读读背背”中每单元安排了8个成语或有积累价值的词语,在内容上,有一定联系又押韵,以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增加文化底蕴。因此,教师自学担当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与运用,理解编者意图,启发学生,注重在语文实践中自主领悟,全面扎实提高自己语文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是引导学生感受成语的语言结构之美,更重要将已掌握知识,经验与文本中成语相融合,在语言实践中广泛积累,举一反三灵活的应用。全面扎实提高语文素养,理解编排意图,落实“用教材”理论。当我们根据教材编排意图,词语个性,单元特点对“词语沙龙”中的词语进行多样化教学,训练的是学生兴趣和学习能力,为学生的语言素养打下基础。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积累运用,可以说,词语积累是语言积累的基础,词语沙龙中补充课外语文学习和积累词语“下能保底上不封顶”像这样词语,你还掌握了多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词语积累,怎么会有语言的海洋?本片断教学较好的落实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丰富语言积累”的要求。

篇7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主题阐述】

《我的课余生活》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上第一单元的习作,也是学生进入中年级的第一次习作训练,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从整个单元编排来看,该组的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都向我们展示了学生一幅幅七彩的生活图画。本次习作训练是他们之后的一个延续,也是学生从低年段写话训练过渡到写成篇的习作。因此,要求不可提得过高,学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基于此,我们要“关注实际生活,分享习作快乐”,在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什么?怎么写?去寻找“下锅之米”。

【目标定位】

根据三年级习作教学目标以及我们学生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生活,能把一项活动,一件事情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个较为完整的意思。(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初步学会记录活动过程和感受。(3)通过课余生活的交流,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初步学会修改习作,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心。

【案例描述】

这是三年级的第一次习作,又是给年轻教师(徒弟)上的一堂示范性的习作指导课,所以我特别重视,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中,我设计了四个环节,具体如下:

一、想想――回忆(以谈话激情,提示习作内容,讲明习作意义,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1)在口语交际中,我们交流了各自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在你的课余生活中也一定有值得回忆的事,我们把这些美好的记忆写下来,好吗?(2)板书课题:我的课余生活。

二、说说――交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鼓励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自己愿意写的内容,让学生感到习作并不难,分享快乐。说中寻素材之米。)

1.明确要求。(1)读一读习作要求。(2)我们的课余生活有哪些?如:骑自行车、踢毽子、跳绳、绘画、看书 ……

2.自主思考。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先自己想想,试着说说:自己参加过什么活动,到过什么地方,见到什么,具体又是如何的,你有什么收获与感受,心情是怎样的。

3.小组讨论。四人一组进行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趣、最喜爱的一次课余活动。

4.全班交流。教师评议与引导。

三、写写――运用 (习作从模仿开始,采语言之米,可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在说的基础上动笔,降低学生初学习作的难度。)

(1)联系课文,采集语言。(2)提供范文,打开思路。朗读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写什么,具体经过怎样?(3)自拟题目,动笔下文。

四、读读――分享(初步学会修改,在相互交流中,分享快乐,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1)自己读读,自行修改。(2)同桌读读,相互修改。(3)回家作业:读给家长听,分享习作快乐,再次修改。

原以为这样的习作指导课后,学生一定能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可是,下课后,我仔细地翻阅了学生的习作,发现我们学生写出来的习作结构上基本没有问题,能开头,结尾有收获。可是,学生写活动过程问题很多,不能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进行了总结回顾与反思。

【教学反思】

对于三年级孩子来说,重在习作兴趣的培养,强调让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对习作形式与内容没有限定,更不强调技能,只要求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并特别强调了习作乐趣的共享。我也这样做了。但是光有这些,还是不够。因为我们的学生不会观察,不会表达。那怎么办呢?

叶圣陶曾经打了个比方:“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的,昼夜不惜。”看来惟有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密切观察生活,积极思考生活,才能找到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才能找到学生习作的“下锅之米”。

针对我班学生的实际,如何让学生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我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 整体策划,精心预设

为了提高习作教学的实效性,教师“整体策划,精心预设”是必要的。因为这次习作是本组四篇课文、综合性学习与口语交际的延续,所以应该整体考虑,整体策划,精心预设。

在以上习作案例中,想、说、写课余生活几个环节有所体现,但还做得不到位,应该在这次习作前,教师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和提示有目的、有计划地引领学生观察记录。除了记录时间、内容、收获和感受外,还增加一项记录活动的过程。记下一个个活动的镜头,或者拍下照片,请家长协助拍下录像等,在交流课余生活环节中,教师还要从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兴趣爱好、家务劳动四个类别中各选择一个典型活动进行展示,出示一张张活动的照片或播放活动的录像,找回学生遗忘的记忆,教师按不同类别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观察,让学生说得更清楚,为正式习作做好素材积累与情感铺垫。

2 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2.1 引入游戏活动,开展寻米之旅

游戏是我们三年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学生来自各地,所以把不同地域的游戏引入习作教学,是习作回归生命的一种极好的路径。而在这次习作中我疏忽了,应该在习作之前,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进行西溪传统游戏《老鹰捉小鸡》的活动,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游戏的过程,布置观察作业,指导学生进行记录,并用相机拍下精彩的场面。课堂上,回顾当时游戏的情境,用拍下的照片进行情境再现,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再次修改,从而教会学生如何把游戏过程记得非常清楚。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为学生的习作提供了可靠的素材。

2.2 整合家庭活动,开展寻米之旅

家庭活动是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如:家人生日、购物、做客人、大扫除……这些都是学生很好的习作素材。如何应用好这些素材,就需要老师和家长密切配合。为了捕捉到更多的课余生活,事先我可以布置学生进行以下家庭观察任务:西溪的风俗习惯,一次户外活动,身边的一只小动物,一次家务活的过程,一次购物经验,一次助人为乐的事,你的意外发现,记一次煮饭过程,种花,一次好人好事……要求同学们选择感兴趣的任务进行尝试,做出相应的观察记录,并请家长参与,协助指导。我想在习作交流课上,学生对自己的观察、发现和记录的事交流得会比较完整,从而达到培养同学们有“下锅之米”的目的。这样做,不仅能滋生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还能细细品味到我们平常难以察觉到的情感体验。

3 借助阅读,积累语言

3.1 依托文本阅读,采集语言之米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入编教材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心选择的优秀范文,作者巧妙的构思、条理清晰的叙述方式、独特的观察视角等都是学生学习的好材料。在这个习作教学案例中,我引导学生从学过的《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槐乡的孩子》三篇课文中去感受快乐的课余生活。通过用心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悟一悟、记一记感受快乐地玩耍、爬山和削槐米的语句,体会用词的准确、生动,句式的整齐和谐,修辞的恰当优美,并教会学生如何有序表达、如何生动描写等,采集到语言之米。

3.2 拓宽阅读视野,采集语言之米

人的语言,是从一个语言环境中渐渐学到的。习作中的书面语言,同样需要到一个语言环境中去学习吸收。这个语言环境到哪里去找?在习作案例中,我提供两篇优秀学生习作让学生欣赏、模仿,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可是效果还是不佳,原因是我们的学生课外阅读太少了。这就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让学生阅读课外书。于是课后,我推荐了《落满霞光的竹林》以及《小学语文读本》5两本书,让学生阅读,读一读,抄一抄,记一记。我还给学生讲一些有趣的反映童真童趣的故事,让他们去体会。并印发6篇不同题材的习作给每一个学生看看,组织学生和家长收集等。学生的第二次习作在语句上明显有好转,病句也渐渐地少了,干瘪的语言也渐渐地丰满起来,能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个较完整的意思。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三年级学生记忆的黄金时代,让学生在大脑里储存文情并茂的好文章。有了“下锅的语言之米”,就不愁无话可写了。

4 充分交流,分享快乐

在三年级习作的起步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自由自在地交流与表达,从而学会分享习作的乐趣,有效提高习作教学水平。在以上习作教学案例中,说课余生活比较充分,可是在读课余生活环节就显得时间仓促了。因此,教师要保证学生充分交流的时间,写完后让学生自己读读,同桌读读,相互评价,相互改改。回家读给家长听听,家长评价,自己改改,共同分享习作的收获,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这些都是很好的途径。

总之,“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话一点都不假,生活和书海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习作素材。那就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感悟,在书海中多摘抄、多积累,为学生的习作寻找更多的“下锅之米”,从而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增强学生习作的自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