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商贸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10 10:51: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金融商贸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金融商贸论文

篇1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张转玲.论我国企业税务会计.现代商贸工业,2009(9)

[2]谭维庆.税务会计在我国的发展应用研究.现代商业,2008(4)

[3]于长春.税务会计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4]黄董良.税务会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2

[5]王艳华.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税务工作中的作用及意义[J].财经界(学术版),2010,(12):415.

[6]王瑛.浅谈税务会计师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2,(06):218.

[7]李中锋.关于税务会计师作用分析[J].会计文苑,2012,(04):11-13.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陈金英.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J].现代商业,2012-08

[2]卢向东.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差异与协调分析[J].当代经济,2010-01

[3]朱静.浅析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调[J].中国商贸,2013-06

[4]史海凤.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与协同探究[J].时代金融,2015-10

[5]林翰文.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差异分析及协调路径[J].西部财会,2010-05

税务会计论文参考文献:

[1]王萌.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8,04:116-118.

[2]张惠群.关于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2:28-29.

[3]李娜.对我国税务会计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9:160.

篇2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J].会计之友,1994,(05):23.

[2]陈红.治理经济犯罪首先要治理会计犯罪[J].广西会计,2003,(05):1617.

[3]刘琪瑶,赵敬.会计违法与会计犯罪的界定[J].辽宁财税,2002,(12):43.

[4]罗韵轩,彭志军.从安然公司破产看根治上市公司会计造假[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2,(04):3235.

[5]程安林,梁芬莲.会计造假的博弈分析与监管的政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05,(02):223224.

[6]甘群.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手法与治理[J].财会研究,2006,(12):5152.

[7]冯述娜.会计造假手段揭底[J].现代商业,2008,(09):41.

[8]程安林,梁芬莲,黎军.会计造假与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J].商业研究,2009,(06):142144.

[9]杨欣.会计违法与犯罪刍议[J].会计之友(中旬刊),2010,(07):126128.

[10]彭海红,汪忠华,邓文娟.有关会计犯罪问题的浅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3,(07):168169.

[11]程安林,梁芬莲,季洁.基于会计舞弊的内部控制形式有效性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2):7787.

[12]陈周.会计信息失真的伦理学分析——从猴王集团破产案谈起[J].四川会计,2001,(10):79.

[13]中国证监会.关于红光实业公司违反证券法规行为的处罚决定(证监罚字[1998]75号)[Z].

[14]清怡.银广厦重组似蜀道难[N].西安晚报,20010910

[15]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相关处罚决定[Z].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林中乔.从绿大地案看上市公司会计造假治理与防范[J].金融经济,2012.

[2]张兰澜.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财会研究,2012.

[3]刘婷.透视绿大地财务违规事件[J].财务与会计.2013.

[4]张慧.论会计造假与会计犯罪[J].现代商贸工业,2014.10.163-164.

[5]唐漪乔.关于创造性会计在财务报表中的运用的探讨——安然公司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2.33.267-268.

[6]赵立忠.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与企业价值关系实证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3.

[7]王彦明,吕楠楠.我国上市公司外部监督论略——以“看门人”机制为分析进路[J].社会科学战线,2013.12.165-171.

会计造假论文参考文献:

[1]杨萍萍.ZXYY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4(05).

[2]刘飞.浅析上市公司会计造假及其防范[J].现代经济信息,2014(11).

[3]孙玉鑫.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问题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2014(09).

篇3

2目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培养计划中实践教学比例偏低

目前普通高校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仍然采用传统的偏理论教学模式,理论学时所占的比例偏高,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偏低,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实践教学环节学时除掉入学教育、军事训练、毕业教育之外,金融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占总学时比例只有15%。

2.2实践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一般

金融学专业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各高校中也正在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方法的各种尝试,探索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方法。但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原因,如金融机构所涉及的银行、证券、保险等这些行业的自身特点和相对的保密性,以及长期以来遵循的其他课程的理论教学方式,导致实践教学效果不显著。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近几年金融学专业一直在积极探索实践教育的方式的多样化,通过课程设计环节、校内实验室实训、校外实习基地实习、外出参观金融单位等多种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学生总体参与度高,但效果一般。毕业论文以指导教师命题为主,学生结合毕业实习主动、开放性选题较少,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脱节严重,导致毕业论文大部分都是大而空,多理论少实践。

2.3专业实验室配置与实际市场要求有差距

金融学教学内容以银行、证券、保险为基点,有很强的应用性和技术性,尤其随着科技与金融的不断结合,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金融专业技能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校内金融实验室的建设在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地位尤为重要。各高校也大大加大了金融专业实验室的投入和建设,但还是远远滞后于金融行业的发展态势,实验室的配置远没有达到实践教学的要求,大大制约了实践教学效果。一方面由于经费和投入的限制,硬件配置没有达到需求,另一方面现有市场上金融专业操作软件比较陈旧,开发不够,滞后于金融行业的发展。

2.4校外实习基地形式单一

近年来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多渠道拓宽学生实习实训渠道,但是校外实习基地类型比较单一,质量参差不齐。湖北工业大学商贸学院目前金融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以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数量居多,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偏少。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只能保证一部分学生毕业实习的需要,同时学生在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实习主要以电话营销、推销为主,学生积极性和参与性并不高,所以很多学生都是自己找实习单位分散实习,因此毕业实习环节中的教师指导、跟踪监督机制很难保证,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2.5专业实践教学教师队伍缺乏

普通高校的实践课程和环节的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由专业理论教师所承担,而一方面在独立学院教师的平时理论课程教学任务繁重,而职称评定、教学考核主要以理论教学时数和科研成果为主要依据,因此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另一方面教师进行相关的专业培训的机会几乎没有,同时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理论到理论,缺乏相关行业金融机构的锻炼,导致教师自身的实践水平层次远低于理论水平,这也是高校目前整体实践水平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

3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深入研究金融行业的行业特点、运行规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特点,挖掘区域金融产业职业各类型岗位群对金融学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要求,系统设计、整体优化金融学人才培养方案,切实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2)积极创新金融学实践教学方法。

突破传统的“教师演、学生练”实践教学方法,在讲授基本金融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以项目为导向,将课程进行整合,课程内容进行优化,教师不再是演练、教授者,而是项目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分析和设计金融项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以项目为导向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还可以训练提高学生的心智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同时设计和参加各类型的金融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练,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3)加强校内外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大校内金融实验室的投入,购买高质量的金融模拟软件,精心设计金融模拟的各个环节。

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学校要转变观念,不要总是把目光集中在传统的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要积极开拓多样化的实习基地,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中不断涌现的新型金融企业,如小额贷款公司、金融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私募投资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相关企业的资源,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多样化的选择。同时在开发新资源的同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学校与企业合作关系的力度和深度,为学生创造一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篇4

健康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1]巴曙松,陈华良.2005.以税收优惠推动年金市场发展[N].中国证券报,20050826(A10).

[2]白晓峰.2013.商业健康保险税制问题探讨[J].保险研究(1):7886.

[3]陈滔.2003.中国商业健康保险经营和发展战略[J].财经科学(3):2631.

[4]丁珏.2013.美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5]龚贻生.2012.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

[6]顾昕.2009.商业健康保险在全民医保中的定位[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6):5057.

[7]韩丹.2006.利用财税政策促进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8]江才,叶小兰.2008.税收优惠制度对商业健康保险需求的影响[J].金融与经济(11):8688.

[9]刘嵘,马明哲.2004.出台税收优惠政策提高健康保障水平[N].中国保险报,20040311(01).

[10]吕鍠芹.2009.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

[11]万晴瑶.1998.购买保险享受税收优惠——大陆、台湾所得税法对个人购买保险的优惠措施比较[J].上海保险(7):4243.

[12]魏华林,李琼.2006.中美商业健康保险税收政策比较[J].保险研究(8):1214.

[13]魏迎宁.2003.走专业化道路,努力推进健康保险跨越式发展[J].保险研究(12):25.

[14]杨星.2009.商业健康保险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管理和服务的国际经验与思考[J].中国保险(11):5459.

[15]尹音频,姜鑫.2011.对优化我国保险税制的思考[J].税务研究(8):3538.

[16]张芳洁,徐颖.2007.国家的效用目标在中国保险业发展中的影响和作用[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9):7377.

[17]张晶,黄本笑.2004.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模式的最优选择——基于一般均衡的角度[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8389.

[18]张颖,胡炳志.2014.公立医疗保险制度与商业健康保险筹资关系探讨——基于七国的比较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944.

[19]张仲芳.2012.制度定位、税收激励与商业健康保险发展:国际经验及启示[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1):4952.

[20]卓志,孙正成.2015.健康保险业务促进保公司经营绩效吗——兼论我国商业健康保险经营动力[J].财经科学(11):118126.

[21]朱铭来.2008.保险税收制度经济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2]朱铭来,丁继红.2008.健康保险税收优惠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7783.

[23]朱铭来,奎潮.2009.论商业健康保险在新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地位[J].保险研究(1):7076.

[24]朱铭来,孟朝霞.1996.寿险业税收优惠政策之国际比较[J].上海保险(11):2124.

健康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1]李小华,董军.国外医疗救助政策比较[J].卫生经济研究,2006(10).

[2]余臻峥.国外典型国家医疗救助制度经验及其借鉴[J].现代商贸工业,2010(19).

[3]DavidSawers.HealthInsuranceMarketIntelligence2013[R].London,HealthInsurance,2013.

[4]高连克,杨淑琴.英国医疗保障制度变迁及其启示[J].北方论丛,2005(4).

[5]顾昕.全民免费医疗的市场化之路:英国经验对中国医改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1(10).

[6]杨星.从英美经验看商业健康险如何参与医保[N].中国保险报,2009-11-10.

[7]吉宏颖.高福利社会医疗保障体系下,商业健康保险如何发展?[N].中国保险报,2013-04-08.

[8]张遥,张淑玲.英国商业健康保险经验借鉴[J].保险研究,2010(2).

健康保险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中国保险报,2010-01-27.

[2]孙铁,新华社,2012-08-30.

[3]李晓波,中国保险报,2013-01-08.

篇5

个人投资理财是个人为了实现各自的愿望,将自身所拥有的各种资源投入到金融或非金融领域,使其保值增值并达到计划所要求的目标。中国经济连续保持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居民收入有了较快增长,居民金融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家庭理财行业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由于我国金融业还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理财师们往往只是在自己专业的方面有所擅长,这与个人理财是全方位服务的要求出现了背离,加上理财师们所针对的都是高端客户,收取相对较高的佣金,使个人理财的普及和推广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就个人理财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论述,来讨论个人理财的对策建议。

文献综述

一、家庭个人理财的含义

巨荣良于1995年在我国最早提出建立我国居民投资学,于胜道、谢志华、汤谷良于1995年后先后提出或研究了所有者财务、出资者财务、经营者财务的概念,他们对所有者财务、出资者财务和经营者财务的深入阐述,对居民理财研究颇具启发性。柴效武认为,家庭金融主要指家庭内部及参加外部社会的金融活动,如家庭与银行、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典商行,以及其他经济组织、个人之间发生的种种金融活动。总之,家庭理财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参与金融活动,对其财产进行财务规划与经营,有效地控制财富状况,以提高生活质量、有效地引导消费和财富积累等活动。

虽然专业性的家庭理财服务是一种在国外十分普遍和流行的金融服务,国外很多家庭的理财计划和执行都有专业理财规划师的指导;虽然在国内也已有许多保险、银行以及证券公司推出“理财规划师”的服务举措,但是对于大部分的家庭而言,家庭理财还是处于“自我摸索阶段”。因此,通过自我学习,对家庭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及各种投资方式进行了解和研究,并结合自己家庭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行适合自己家庭的理财计划,对每一个家庭的幸福来说至关重要。

三、家庭理财投资的主要类型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F.夏普认为,投资是一个富有学术味道的定义。他认为:投资是为了获得未来的价值(可能是不确定的)而牺牲一定的现在的价值。根据这一定义,可知投资涉及两个不同的属性:时间和风险。时间属性是指可投下去的价值或者说牺牲了的消费是现在,而能获得的价值或消费是将来,在时间上有一段距离;风险指的是现在投下去的价值是确定的,而将来可获得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价值有可能增加,也有可能减少,也有可能不变。而风险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时间越长,价值的不确定性越大。作为家庭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如何在越来越多的投资方式和机会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因此需要对各种投资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投资方式可以分为证券投资和是实际资产投资两大类,证券投资又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1.证券投资

(1)直接投资

①银行存款

②国债

③股票

④金融债券

⑤企业债券

(2)间接投资

①投资基金

②保险

2.实际资产投资

(1)未开发土地:荒山荒地,可以倒手转卖,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开发,然后卖出。

(2)房地产:指住宅,商务中心的开发。

(3)商品期货:指商品期货的买卖。

(4)艺术品:名画,雕刻等。

(5)贵金属和珠宝:如金,银,玉,珍珠,钻石等。投资者选择投资商品的原则是:资金的多少,对收益和风险的态度,投资目标,时间长短的要求,自己对投资商品的熟悉程度,投资商品变为现金的难易程度,本金是否安全,收益的前景如何等。这些问题都要认真考虑。

五、个人投资理财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业务的政策环境及法律保障完善的法律法规是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和有序进行的保证,可以为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提供一个有效的约束框架和法律保障,有效保护市场参与主体的合法利益。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通过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对传统理财业务的规范和发展做了很多工作,但这些法律法规仍然存在着不完善和不适应发展的地方,因此,加快立法建设,促进法律法规的完善,保障参与主体各方的权益是促进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加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投入与发展,使其成为个人理财业务的主力军。商业银行在我国的发展及社会公信力远远高于普通社会中介机构,这使得商业银行在客户群体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三)加强复合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育,提高理财人员素质。无论从商业银行角度还是独立的理财服务角度,人才的缺乏都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对于商业银行来说,尽快建立起一支熟悉金融、保险、税务、法律、证券投资等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理财员工队伍,为客户提供全面、最佳的个人理财服务,实现资产的增值和其自身利润的最大化,是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所必需的。

(四)理财投资者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投资者要树立理性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这正是目前我国广大理财投资者所缺乏的。要通过多渠道、多种方式全面了解理财产品的内容,自觉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从而在众多的理财产品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论文重点及创新点

本文集中阐述了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个人理财家庭理财在我国道路未来的方向,剖析了理财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讨论了制约我国理财行业发展的因素,就理财行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且提出了个人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办法并预测了理财行业在我国的广阔市场。

本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探讨了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并且提出了个人关于解决的方法与措施。

论文框架

一、研究背景…………………………………………………………4

(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4

(二)我国发展个人理财业务的必要性……………………………………………4

二、我国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5

三、制约我国理财业务发展的因素……………………………………………5

四、我国的个人理财业务在发展中问题解决办法以及发展前景……7

主要参考文献………………………………………………………………11

后记…………………………………………………………………12

参考文献

[1]滋维.博迪,(美)著,朱宝宪等,译.投资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2]王圆圆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适合我国工薪家庭阶层的理财建议》

篇6

人才是黑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而经济的发展又创造了更大的人才需求,两者已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给黑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给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黑龙江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4个中心的建设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10年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现状

本项研究是根据企业不同类型(国有、三资、民营),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典型单位进行调研,其中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界定如下:

(l)人世以及与国际经济融合将衍生大量新行业和新职位,国际商务人才所包含的专业范围应趋向扩大。除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还应包括外语、法律类人才以及会计、营销、管理等商科类人才。由于国际商务和现代物流等行业将出现强势的人才需求,其人才市场急需的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经济法、涉外公共关系、世贸事务、金融保险、仓储等人才都属于国际商务人才范围之内。(2)本研究中的“国际商务人才”指涉及国际商务业务的国有、三资及民营商贸类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者。统计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1.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年龄结构现状首先对国有、三资及民营商贸企业的国际商务人才进行年龄结构的统计比较。表内数据显示,国有商贸企业45岁以上人才约占人才总数的1/3,且近10年内递增现象明显,因此国际商务人才年龄老化现象将会遂年显露。另根据企业调研结果表明,国有商贸企业人才流动较稳定,自1990年起年离职率均低于6%,人才自然流失率(退休)2010年为1.5%、2011年2.4%、2012年为11%。相比之下,三资及民营商贸企业国际商务人才年龄结构明显呈年轻化,近年来25一35岁年龄段人才比例稳定在60%左右。三资及民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逐年稳步攀升,而45岁以上年龄区出现明显断层。根据东浩集团黑龙江对外服务公司市场部统计表明,三资及民营企业中45岁以上人才大多为顾间职务,这类人才年自然流失(退休)人数在30人左右,相对5万左右的人才总数而言,年自然流失率可忽略不计。

2.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学历、职称结构现状从学历层次上分析,本、专科人才历年来均占人才总数80%左右。国有商贸企业近年对引进具有高学历的决策型人才和录用大专学历的一般操作性专业人才的录用人数有所上升,该数据表明博士、研究生和专科人才比例有逐年上升迹象,本科学历人才比例有所下降。

二、 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预测

在预测方法的选择上,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预测遵循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规律,采用回归预测模型的方法。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我们将整个预测分为3个未来时点2015年、2020年和2025年,前一阶段的预测结果基本能准确反映“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后10年的预测结果仅反映人才变动的大体趋势,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具体数据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我市经济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精确化。

1.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的经济,是各行各业在竞争中交叉发展的经济。系统论认为,每个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不是孤立地存在,也不可能单独地发展。因此,需要弄清人才系统与其他系统在动态发展变化中真实的内在关系是什么,这个内在关系探讨得越深人、越透彻,建立的数学模型就越合理、越科学,人才需求预测的结果也就越接近实际。

2.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总量预测。21世纪初,是黑龙江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总量的预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龙江未来发展建设和规划的需要。

三、 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预测的评价

建立的预测模型,国际商务人才总量与GDP、人均GDP、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都呈现为函数关系,预测总量的准确程度完全取决于GDP、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及其速率的可靠程度,预测模型本身的计算误差不是很大。为检验此预测发展的准确度,可以用预测和实际对照比较法以及各因素内在关系检验法进行。

(l)预测和实际对照比较法。使用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推算出2015年末国际商务人才拥有总量为31969人。2015年末实际拥有的国际商务人才总量为30596人。只见误差为1373人,整体平均误差为1328人,说明预测的准确性。(2)各因素内在关系检验法。国际商务人才预测后确定的目标年的需求总量,必须与GDP、进出口总额和人均GDP呈现协调发展,并稳定增长的态势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否则是不成功的。本文预测表中,各个时期的各项指标都呈现出逐年持续增长的协调关系,没有出现忽上忽下的不正常现象。经检验,这种国际商务人才的预测结果是科学的、合理的。需要说明的是,在预测中我们没有考虑人才的自然流失(即主要是指到龄退职退休人才数量)。根据企业的重点调研结果,我们了解到三资和民营单位中,由于国际商务人才整体皇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人才的自然流失率相当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有企业人才自然流失率比例相对也较小。但考虑到我们的预测是中长期预测,由国有商贸公司人才年龄结构可见,约so%的国际商务人才在15年后将面临自然流失的状况,外资企业中这一比例约3.5%左右,所以在人才供给中需要考虑对这部分人才的补充。另外,在国际商务领域,企业面临更多的是对国际商务标准、环境、流程不甚了解,缺乏专业领域人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国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人才市场上,我们现有的人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有的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摸索,企业的要求和个人的方向迫切需要统一到一个焦点上,用人双方有的放矢实现各自的目标。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业将拥有直接进出口的自,未来几年国际商务人才短缺现象将逐步显露。并且,全球许多公司和国家,面对国际商务领域的不断变化,都致力于改进他们的运作系统,提升国际商务通道的效率,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将面临更大的缺口。

参考文献:

[1]彭薇.浅析农垦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2.07 .

篇7

中图分类号:F272.7 文献标识码:A

1.供应链融资业务概述

供应链融资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对物流和金融领域业务的进一步提升与整合,是以企业的动产存货为担保,核心企业授信为基础的信贷业务,在此业务中,银行委托物流公司在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中对上述货品实施监管,使物流企业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实施供应链增值服务的新模式。这项业务由于融资门槛低、融资方式灵活,自开展以来短短几年即实现年超百亿的融资规模,物流监管服务也已遍布我国32个省市的数万个站点。而目前的从业人员多为临时拼凑、业务水平较低或经简单培训的工作人员,与所需求的职业素养差距较大。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供应链融资管理、营销及监管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超过10万人。

2.研究背景

根据2009年国务院将物流产业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中“四点要求”和“九大重点工程”的精神,第一要点就是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和专业化。而2010年、2011年的两会报告中也重点提出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的创新。而推进和发展供应链融资及监管服务就是促进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以及银行服务业互动发展的最好途径。同时也是推进物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创新物流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拓展物流行业效益的重要途径。

在我国,该行业起步晚、起点低,而供应链融资业务横跨物流服务业、银行金融业、外贸行业及生产制造业,专业人员培养内容体系复杂,使得物流企业面临着优秀的专项人才难寻找、难培训、难评估、难管理等重大难题。迄今为止,基于供应链融资的物流企业专项人才培养的职业技能体系、职业素养要求方面,以及培养方案等研究几乎为零,这也是本论文重点研究,力求突破的关键。

3.供应链融资业务岗位群及职业技能标准

3.1目前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类型

目前我国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类(如表1)。

3.1.1基于货权的融资。这类融资产品多以对动产存货进行质押授信为基础进行融资,是从以往的融通仓演变而来,包括静态和动态质押授信以及仓单质押授信等方式获得融资。

3.1.2基于核心企业授信的融资。这类融资产品是以核心企业为风险责任主体的供应链融资模式。此模式最早以中外运的保兑仓为模板,包括预付款或担保后提货、信用证以及保函承兑汇票授信等方式获得融资。

3.1.3基于债权的融资。这类融资产品主要是针对应收账款进行融资,包括保理业务和对应收账款的短期票据授信进行融资。

3.2金融领域岗位技能

金融领域的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在供应链融资服务当中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以及其他方面的支持,除此之外,银行还可以为供应链财务管理的设计和实施提供解决方案。金融领域的岗位主要是商业银行进行供应链融资的信贷部门的从业人员,其主要工作是协助贷前调查、手续操作、贷后检查。因此,此类从业人员在通晓供应链融资业务模式和流程的同时,还应掌握财务管理、银行学、统计学等学科的重要原理和运作方法,掌握金融票据的法律规定和操作方法,掌握信贷产品的贷前调查、贷中操作和贷后检查的重要方法。

3.3物流领域岗位技能

在银行与其供应链客户的关系中,第三方物流扮演了银行人的关键角色。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它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平台,为供应链中的弱势企业提供担保,使其获得授信额度;对于银行来说,它代表银行管理和控制质物,对授信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当授信企业面临困境时,为银行提供预警信号,从一定程度上分担了银行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的风险。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和银行来说都有重大意义,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资本、规模、技术、信用、人员等方面应具备相当的实力。

该领域主要包括融资物流岗位和融资监管岗位,前者主要负责组织协调放贷银行及有关物流业务单元,有效实施质押货物监管,满足客户融资需求。此类人才需熟悉经济合同法、海关法、国际运输经济、货物学、港口装卸;知晓财务、银行学、统计学、物流供应链管理理论,懂得船舶、国际货运业务知识、外贸知识。后者具体负责客户提供给银行质押货物的监管工作,确保监管质押物数量、质量和价值符合放贷银行的要求。此类人才需具有理货、统计、货物学常识。

同时,从事供应链融资的物流企业工作人员特别是融资监管人员,其职业道德素养也非常重要,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直接关系着信贷安全。

3.4商贸领域岗位技能

商贸领域主要涉及核心企业的商务岗位、商贸企业的供应链融资项目负责人和供应链融资业务的营销人员、供应链融资商务平台运营管理的人员等。此类人才需全程负责跟踪、分析、挖掘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并结合公司现有业务策略进行需求评估、融资项目的协同、协调并不断创新产品、基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理解,提品分析结论和展望,并将研究的发现转变为可执行和可实现的项目。因此这类人才在通晓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同时,应有很好的商务沟通和交往能力,是整个供应链融资业务的推动和剂。

4.供应链融资业务下的职业技能培养体系构建

4.1专项人才培养内容和体系

根据以上论述的内容可以总结供应链融资业务下专项人才培养的内容涉及金融、物流、商贸、信息管理等多个领域,同时应培养和塑造其综合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熏陶,因此应对从业人员进行复合型培养。其培养内容应体现“一个基础、四个支柱、两个屋顶”的特点(如图l所示)。

(1)一个基础是指通晓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各种融资模式、操作流程和方法,这是开展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关键。

(2)四个支柱是指要掌握与供应链融资业务相关的四大学科包括:银行学、统计学、国际物流管理和信息管理等学科,共同构成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坚实砥柱。同时4个关键学科还应融会贯通复合应用。

(3)两个屋顶是指能够推进供应链融资业务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增值的技能,之所以说两个屋顶,因为创新和增值是从金融和物流两个领域发生,依靠金融服务产品创新和物流增值服务来实现。

因此,供应链融资专项人才技能培养体系也应如图1的外形,像建造房屋一样培养该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具体来说其培养方案和岗位群的对应体系如图2所示。

4.2培养模式

4.2.1针对从业人员

按目前的从业人员结构状况,从事供应链融资的银行、信贷和保险机构的从业人员主要来自金融专业,其对物流和商贸知识相对匮乏。而从事融资物流监管的人员多毕业于物流管理专业,其对金融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相对匮乏,从事融资监管系统开发和管理和从事融资产品营销的人员也大多是单一

学科教育背景的从业者。而供应链融资业务横跨金融、物流、工业产品生产和信息等多个领域,其从业者应具有复合领域的学科知识。因此,针对此类人才的培养应属于“补充性质”的培训培养,即在原有的学科技能基础上,将其他学科进行补充培训。这类补充性培养可以是短期的、阶段性的、按需安排的。

4.2.2针对学生

目前有很多企业与高校合作培养供应链融资业务专项人才,如中远物流、中远货运等企业与天津滨海职业学院建立共同培养和用人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学生从业前的一个学期开设选修课,为有志从事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学生实施岗前培训,这类课程就可以系统、全面地教授与供应链融资业务有关的“一个基础、四个支柱、两个屋顶”的课程,使学生的培养教育与企业需求零距离。

4.3评估标准和有利于行业良性发展的人才管理激励机制

4.3.1绩效评估

绩效评估即是通过对从业人员开展相关业务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和利润进行评估,该类评估可以采用“正向激励”的方式进行鼓励和激励。这类评估方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第一是绩效量的评估标准,通过对业务额和业务利润额的多少进行量化考核;第二是供应链业务拓展的评估标准,通过供应链融资业务中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拓展或服务范围的拓展进行质量考核,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暂时没有利润甚至需付出经济代价,但出于对未来业务空间拓展的考量,也可以给予正向激励的方式。

4.3.2风险评估

篇8

从生产业的理论入手,对生产行业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个成熟的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目前国家新推出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新机遇。重点阐述提高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办法。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h.c.reenfield最早提出生产业的概念,认为生产业是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我国学者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又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不同国家和地区对生产业行业分类有不同的界定标准,香港贸易发展局认为生产业主要包括四大行业,分别是专业服务、信息中介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和贸易相关服务。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十一五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中生产包括现代物流、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务服务、商贸流通六个方面。

作为生产企业的竞争力是由很多因素综合作用产生的,单一因素无法产生竞争力。一般来说,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政策和行业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国家政策、市场壁垒、行业要求、产业链位置等方面是否占有优势和利处,由于国家政策和行业要求,会形成一些市场壁垒;二是市场竞争势力要素。主要指企业在市场容量、市场控制力、资金实力、核心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三是运营管理要素。主要指企业自身经营中的运营模式、人力资源、内部管理、创新能力、品牌文化等方面的能力。

研究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对于推进和完善国家产业政策、壮大企业实力、盈利国内国际市场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从生产业的理论入手,对生产行业的概念、特征作用以及企业竞争力的要素进行了阐述,分析了目前生产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国个成熟的可借鉴的先进经验,以及目前国家新推出的产业政策带来的新机遇。重点阐述提高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策略和办法。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缺乏,区域支持实效不明显;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专业性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五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针对这些现状,拟解决生产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策略。这些策略是用好政策优势、导入集成模式、引进培育人才、实施信息系统、提升客户管理、注重品牌服务六个方面。

三、设计(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拟采用的途径(研究手段)

重点与难点:

基于对生产行业和企业的认识,分析出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着以下主要问题:一是政策扶持缺乏,区域支持实效不明显;二是发展模式单一,竞争力不强,合力不足,有待向集聚模式过渡;三是专业性人才短缺,发展后劲不足;四是信息程度化不高,与发展迅速的信息技术不相称;五是服务内涵缺乏标准化和差异化,品牌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拟采用的方法

1、科学发展法:利用生产行业的基础理论,以及国外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推出的生产企业的政策,进行科学地看待生产企业的竞争力策略;

2、案例分析方法:如文中用到的郑州物流、民生物流的案例;

3、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提出生产企业竞争力提升的策略。

四、设计(研究)进度计划

1、选题构思。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选择相关的论文题目,题目确定后要并充分征求指导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该题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具备现实意义和作用。

2、资料搜集。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通过各种手段和渠道,积极收集四个方面的素材资料。一是要收集生产行业的基础理念知识;二是要收集普通企业以及生产企业竞争力的要素;三是要收集目前生产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四是要收集为提高生产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在哪些方面努力。收集资料素材的方式和途径主要是:一是直接在学校图书馆借阅相关书刊杂志和报纸;二是网上数据库和企业管理类网站的文章介绍;三是通过上门采访请教相关生产企业(如:物流公司)的实际运作和经营经验。

3、论文撰写。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信息,进行撰写论文。主要措施:一是严格按照论文相关要求进行;二是认真细致撰写,力求准确客观反映主题;三是把握进度时间,按照时间节点进行撰写,避免拖延。

4、修改论文: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主要是根据指导老师的初步审阅,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和完善。

5、论文答辩:时间:月 日--月 日。在此阶段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进行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 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j].经济研究,2008(1).

[2] 徐从才、乔均:生产业是打造国际制造业基地的保障[j].中国流通经济,2006(2).

[3] 傅京燕:国际生产业的发展趋势及我国的对策[j].未来与发展,2008(3).

[4] 叶振宇、宋洁尘:国际城市生产业的发展经验及其对滨海新区的启示[j].城市,2008(9).

[5] 包晓雯、曾刚:北美大都市区生产业区位研究述评[j].城市问题,2008(12).

[6] 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国内外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的研究进展[j].世界地理研究,2007(9).

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4 月 日

篇9

二、社会职务

林至颖于2003年加入香港利丰集团,曾在利丰集团旗下的利丰(贸易)有限公司及控股公司利丰(1937)有限公司下若干子公司工作,在环球消费品采购、物流、经销及零售方面拥有丰富实践经验。近年专注于协助利丰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发展并从事与供应链管理、商贸流通及中国商业模式有关的研究。加入利丰集团之前,曾任职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林至颖在中国证监会/深圳交易所第40期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培训班毕业,拥有中国证监会认可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资格并为香港董事学会会员。林至颖是国家工信部《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的专栏作者。曾公开在国家级经济、社科类核心期刊及中国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三、主要荣誉

“供应链金融在泛珠三角区域的实践现状及对区内现代物流业合作发展的战略思考”获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秘书处及广东省现代物流研究院联合颁发“泛珠三角现代物流业合作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忧秀成果”二等奖(2011年)。“生物质能源价值链管理(Bioenergy Value Chain Management)”代表中国参加壳牌及美国时代杂志(Times Magazine)联办2010全球明日能源研究报告比赛(Energy For Tomorrow)获得二等奖(2010年)。

四、主要论著

1、《以内外贸一体化为本位构建中国式跨国商贸集团的思考》,《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9月。

2、《中国与欧美流通发展比较及启示》,《中国流通经济》,2012年1月。

3、《中国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经验和对全球的启示》,《经济纵横》,2012年6月。

4、《国内外银发市场理论综述及对中国的启示》,《现代商业》,2011年3月。

5、《从声誉风险视角看企业风险管理》,《商场现代化》,2011年5月。

6、《供应链全球化与企业组织变革》,《中国经贸》,2011年5月。

7、《可持续发展供应链国内外理论研究综述及案例》,《中国市场》,2011年7月。

8、《基于SCP范式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分析及其实证研究》,《当代经济》,2011年8月。

9、《中国与欧美流通业发展比较及对“十二五”中国现代流通体系创新的启示》,《中国流通2011(国家商务部指导、中国流通三十人论坛(G30)2011年年会会刊)》,2011年12月。

10、《中国私人公务机市场发展概况》,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1、《供应链金融在国内的发展概况与战略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11—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2、《利丰集团:没有工厂的生产商》,《中国经营报》访问,2011年12月26日。

13、《利丰集团:一家百年贸易公司如何打破企业发展“平原化”》,《商学院》杂志访问,2012年4月。

14、《“盛世危言”达沃斯》,《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2月10日。

15、《中美TPP博弈》,《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2月25日。

16、《碳排放交易体系不能没商量》,《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3月10日。

17、《新普京时代的中俄经贸关系》,《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3月25日。

18、《中美贸易摩擦何以加剧》,《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4月10日。

19、《经济复苏中的亚洲机会》,《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4月25日。

20、《全球价值链的开放变革》,《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5月10日。

21、《中日韩自贸区簸行》,《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经济动向”专栏,2012年5月25日。

篇10

近代以来,外来客商的商贸活动在相当程度上促进了西宁经济的发展,增进了青海与内地的经济文化。研究这一历史过程,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历史借鉴意义。

1 客商在西宁发展的简要脉络

西宁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南连河套,西接青海,北倚祁连”,[4] “逼介青海,环拱诸番,径通准夷,南达三藏,自古为用武之地”,久为边陲军事重镇,因兵而兴城。“秦汉期间,为西戎地,属凉州;汉武帝遂开诸羌,筑令居塞;宣帝时赵充国伐先零羌,开湟中,驻军屯田,置破羌县,属金城郡”。[1]北宋中后期,由于西夏阻断河西走廊,西宁(当时叫青唐城)渐成东西贸易中心,由高昌(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沿青海湖东来的各族商人,多集中在此交易。这是外来客商在西宁的初起。

明代,西宁是西番入关之门户,内地客商(主要是山陕商人)与蒙、藏商人多来此贸易,渐成西北重要的商业中心,民间有“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之说。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中期,清朝屡屡用兵西北,随军在这一带贸易的商人显著增多。雍正十三年(1735年),清廷取消“茶马制度”。后来,又相继取消民间贸易的种种限制,外地商人逐渐成为西宁商贸的主力军。光绪年间,在西宁活动的客商队伍进一步壮大,其贸易总额和商业实力均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商业资本不断积累。清末民初,西宁城内最大的四家商号泰源涌、世诚和、德合生、德兴旺皆为山陕商人所有,表明山陕商人当时在西宁市场中居于主导地位。[8]

次于山陕商帮的是河北、河南、四川、山东、甘肃籍商人,而行商则以宁夏回族商人较为活跃。据《青海省志·商业志》载,期间,西宁较大的四五十家商号如三义和、同昌玉、永盛恒、隆兴泰、天昌正、万顺源、庆泰西、忠信福、晋和祥等皆为山陕商人所经营。民国时期,西宁市30多家中药铺,大部分为陕西华阴县商人所开。[9]“山陕商邦在西宁区域市场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各地的大、中商号多数为山陕商人经营。” [10]民国时期,青海籍商人队伍逐渐壮大,但客商的优势地位仍未动摇。1929年青海建省后,本省籍商人人数虽然超过外省籍商人,但从经济实力看,外省籍商人仍占绝对优势。[12]可见,近代以来,西宁区域市场中的客商不论其经营的商号规模,还是资本势力的雄厚程度都比本地商人要强得多,因而始终处于西宁经济的统治地位。

2 近代西宁客商的贸易活动

西宁客商传统活动大致不出皮毛贸易和药材、茶叶、百货之贩运。清末以来,由内地输入青海的商品出现了一些新的项目,不仅有中原地区、江南地区、沿海地区所产的工业用品,而且外国“洋货”输入青海的也日渐增多。民国初年,西宁市场上的外地商品主要有湖北的宽面土幅布梭布、湖南茯茶、四川丝绸、宁夏大米等。民国八、九年以后,随着客商人数的增多,天津、北平、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的商品运入量也逐步增加,商品日益多种多样,如人马弓斜布、九龙洋布、采石机德国缎、斜纹缎、卡机布、洋袜子、毛巾以及香皂、牙膏、纸烟等。[11]与此同时,西宁市场上的土特产品如砂金、皮毛、药材、牛黄、麝香等,通过客商尤其是山陕商人运往全国各地。西宁的药材受到中亚和欧洲的注意,山陕商人将其收购并运往天津等地,再由天津运往欧洲各地。客商的这些贸易活动有力地刺激了西宁本地商人的经商热情,大大推动了西宁区域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皮毛贸易丰厚利润的推动下,除山陕商人外,云集西宁区域市场的其他各省的客籍商人数量也相当客观。据《丹噶尔厅志》载,“马皮,自蒙番运来售于本境或本境倒毙所剥牛皮,由湖北商贩收买至汉口销售…野牛皮,自蒙番运来售于本境,由湖北商贩收买运至汉口销售…杂货,如书籍、图画、笔墨、香表…皆自北京、陕西、四川、秦州、兰州各地运来。”[12]由此可见,在西宁这一区域市场上其他客籍商人的活动,弥补了“茶马贸易”制度取消后西宁市场贸易的空白,也为西宁商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随着商人人数的增多,商人同业组织也逐渐发展起来,主要有商会、同行公会等形式。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山陕商人在西宁设立山陕会馆,是青海最早的工商会馆。[13]山陕会馆作为山陕商人的自发组织,它的主要职能是协助在西宁的山西和陕西商人解决衣食住行和死后的安葬问题,并证明他们商务往来的身份,组织“聚会”等。会馆的会长由各大商号的掌柜轮流担当,并聘请“主持”负责处理日常事务。以山陕会馆为代表的客商行会组织,逐步发展为具有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商业团体,长期发挥着作用,成为晚清民国时期西宁客商“互通商品、交换行情、商定合同的重要场所。”[14]创建于光绪年间的“山陕会馆 ”民国时期仍在延续并有所发展。民国后期,西宁等地的部分河南、河北、山东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加入了山陕会馆。这种商业团体对内减轻相互竞争的压力和减少倾轧,对外保护入馆商人和商号的利益。他们在西宁的商业贸易活动无疑刺激了西宁地方工商业经济的兴起,带动了西宁区域市场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甚至促进了整个西北地区的商品交换和物资贸易。

3 客商对西宁开发的主要贡献

西宁地处西北边陲,消息闭塞、交通不便,贸易活动基本处于物物交换的原始状态。近代是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以山陕商人为代表的客商的大量到来,对西宁开发做出了很大贡献。主要表现为:

首先,客商在西宁区域市场的商业活动带动了该地区与其他地区的物资流通,形成以西宁为中心的区域市场。晚清民国时期来宁贸易的客商,为了在该地区站稳脚跟、形成竞争优势,积极顺应贸易形势,成立了自己的商贸组织,从而保证了商贸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客商的活动,促进了西宁经商之风的形成和边地与内地文化的交流。西宁区域市场经济的繁荣,必然带动周边地区商业贸易活动的开展,“连接青海东部与西部,农业经济文化区域与牧业经济文化区域”[15],形成一个以西宁成为中心的巨大的商业网。清人梁份在《秦边纪略》中用“举袂成云,挥汗成雨”来形容西宁市场贸易的繁荣局面。

其次,客商入宁经商,带动了本省商人和贸易集团的兴起。晚清民国时期,随着西宁区域市场皮毛贸易经济的迅速发展,当地民众的商品观念渐强,在以山陕商人为代表的来宁贸易的客商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青海本地商人开始走上“发财致富、兴家立业”[16]的经商之路。土生土长的本地商人中,藏商和回商在西宁商贸市场中居多数,当然也不乏汉族商人。伴随着本地商人的积极参与,一大批商贸集团开始兴起。如民国时期,“西宁的裕丰昶、福顺昌、永和祥、德生隆、昌顺德、洪丰店、福盛店、恒庆栈”[17],都是当地商人开设的商贸集团。公元1900年以后,马麒家族在今甘肃省临夏市先后开设德义恒、步云祥等商号,开始到青海地区经营皮毛贸易。[18]公元1912年马麒任西宁总兵后,更利用权势,指使德义恒商号扩大抢购青海羊毛,运至天津售给英商兴隆、利济、安利等洋行,换取枪支、军火、布匹、百货等。[19]公元1915年以后,马麒又在西宁东关德顺昌商号,由其军需处长任经理,大量贩运羊毛、皮张出省,购进大批布匹、百货、茶叶。[20]公元1930年8月,马麒死,德兴店由其弟马麟与马麒之子马步瀛共同经营,初直接经营羊毛、皮张、布匹、百货、茶叶等贸易外,所有入省货物统由其经理批发。由此可以看出,客商入宁不但带动了当地与外界的商品贸易,而且激发了当地人的观念,积极投身于商业活动中,并此基础上还形成了一批较有规模的贸易集团。

最后,客商在西宁区域市场的商贸活动,加快了西宁城市化发展。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意义重大。民间“先有晋益老,后有西宁城”的说法足证西宁城市的发展与客商活动的紧密关系。而西宁的城市化又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兴商行出现,满足了农牧民的日常用品。综上所述,晚清民国时期,客商在西宁的一系列商贸活动,丰富了农牧民的生活内容,加强了青海边地与外界的联系,形成了西宁城市发展的良性循环模式。

参考文献

[1][2](清)杨应琚纂修,李文实校注.西宁府新志, 弁言[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14.

[3]张庭武.丹噶尔厅志[M].甘肃官报书铅印本,清宣统二年。

[4](清)梁芬著,赵盛世等校注.秦边纪略,卷一,西宁卫[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50.

[5](清)杨应琚纂修,李文实校注.西宁府新志,卷三,地理·疆域,附形势[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122.

[6](清)杨应琚纂修,李文实校注.西宁府新志,凡例[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64.

[7]廖霭庭.解放前西宁的商业和金融业[A]∥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集粹·工商经济卷[C].西宁: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出版,2001:232.

[8]钟银梅.近代甘宁青地区的皮毛贸易[D].宁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

[9]崔永红,张得祖,杜长顺主编.青海通史[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青海地方编纂委员会.青海省志(商业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12.

[11]廖霭庭.解放前西宁的商业和金融业[A]∥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集粹·工商经济卷[C].西宁: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出版,2001:234~235.

[12](清)张廷武修,杨景升纂.丹噶尔厅志,卷五,商务出产类[G]∥苗普生主编.西北稀见方志文献[Z].2006:821~833.

[13][14]任斌.略论青海山陕会馆和山陕商帮的性质及历史作用[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84(3).

[15]勉卫忠.近代(1895—1949)青海民间贸易与社会经济的扩展[D].中央民族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106.

[16]天顺.廖氏兄弟与裕丰昶[A]∥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青海文史资料集粹·工商经济卷[C].西宁: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出版,2001:163.

[17]杨景福主编.青海商业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