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7 03:13: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职德育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般来说,中职生是由那些中考无法考上理想高中的或者成绩低根本无法就读普高的初中毕业生组成,他们普遍存在学习能力差、厌学等特点。而“90后”的成长环境对他们的成长更是不利,到处都是电子产品、虚拟网络。网络的虚拟性、理想化使本就认知薄弱的“90后”中职生更加沉迷于幻想世界,变得主观、保守、自我。
1.2冷漠、忧郁的情感
“90后”中职生由于年轻缺少生活经验,又对长辈的意见有所抵触,所以对待一些突发的事件往往表现出不冷静、悲观绝望、忧郁不知所措的一面。当生活中出现一些激进事件时,因没有良好的心理准备而情绪波动过大,产生紧张焦虑、悲观忧郁的情绪。所以说“,90后”中职生通常容易受环境支配而心神不定,不能妥善应付生活上所遇到的阻挠和挫折;他们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引发对现状的不满,对未来也缺乏应有的自信心;他们情感淡漠冷酷,忽视感情与文化修养。他们通常是三分钟热血,做事缺乏耐心,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总是情绪不宁、紧张忧郁、情感冷漠。
1.3肓从、失调的人际
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能够直接适应社会的“需求型”人材。然而“,90后”中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过分自我的认知特点,冷漠、悲观的处事风格直接影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各企事业单位所需求的是能够独立思考、团结协作并具有一定职业素养的职业人“。90后”中职生虽然生性好动,喜欢群体活动,但遇事过分计较个人得失,总会想“为什么我和他不一样?”从而造成人际关系失调。决策时,又不愿承担责任,喜欢附合众议,盲目跟从。
1.4好强、敢为的意志
绝大多数的“90后”中职生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在家长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父母过度溺爱纵容的现象非常普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无形中促成了“90后”中职生性格固执己见,争强好胜。他们喜欢控制他人意愿,不愿被支配,遇事胆大敢为,藐视权威。
2对“90后”中职生的德育教育方法探索
2.1抵制校园低俗文化,弘扬爱国主义教育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均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多元化的价值观念和德观念是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些因素将给本就思想不成熟的“90后”中职生学生带来负面影响。抵制低俗文化和非理性文化倾向,引导正确校园文化气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要从爱国主义教育做起。我校经常利用一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事情对学生们进行实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例如:每周一举行全校升国旗仪式,并且每周选派一名优秀党员干部或优秀教师进行国旗下讲话;每学期还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周大扫除,目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不易,珍惜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已成为“90后”中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2.2战胜消极因素影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面对“90”后中职生这一特殊群体,公开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负面思维影响已经势在必行。消积思想不仅对“90后”中职生的思维方式有所腐蚀,更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伤害。所以,我校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同时,校团委设置心灵驿站帮助有需要的同学进行心理输导。
2.3融入集体生活模式,接受团队协作教育
针对“90后”中职生喜欢群体生活,但又不愿为集体付出、不愿承担责任的性格特点,我校经常组织学生们参加一些诸如体操比赛、拔河比赛等集体性质的活动,并由班主任安排一些学生成为团体的负责人。在这些集体活动中学生们不仅亲身体会得失,得到成长,更深刻的领悟到“团结就是力量,协作才能共赢”的道理。
二、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工作现有情况
随着最近几年我们国家中职学校德育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工作已经越来越被国家及社会关注,但是依旧有很多缺陷存在于中职学校教育中。德育教育工作已经在社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很多学校对德育教育思想仍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德育教育的具体内涵没有足够理解,至今还只是停留在追求升学率的层面,却忽视了中职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同时,中职学校的领导以及教师也都过分迁就学生,中职学校只是注重不断招纳新生,忽略了针对学生的严格管理,仍然只是遵照我们国家传统的德育教育方针,平时课堂教学过于单一,没有具体的教学方案。长此以往,不仅学生对课程提不起兴趣,教师教学过程也非常枯燥,缺乏信心,造成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困难。
三、加强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2、中职语文教学德育功能实施的实践性策略
2.1职高语文教学应从德育角度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职高语文教学须从德育角度和学生的专业融为一体,体现较强的职教德育特色。而当前不少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是照搬普高模式,完全忽视了专业因素,忽视了职教德育功能,致使不少学生形成“语文与专业毫无关系”、“语文与德育毫无关系”的错误思想,最终导致学生对语文的厌弃。对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把握职高语文课程职教德育的特点,从实践角度在教学中融入专业因素,方能引发学生对语文的重视,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譬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的教学中,分析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时,我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融入了不同的职教德育因素。在旅游班分析蔺相如时,我针对蔺相如出众的口才和崇高的品质引导学生,大家作为新世纪的导游一定要向蔺相如学习,学习他的能言善辩,学习他的忠肝义胆,学习他的爱国爱民,而蔺相如的这一特长和优秀品质也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博览群书,自我修养而形成的。因此,大家如想成为一名有道德、有水准的导游,就必须学好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电子班分析蔺相如形象时,我同样针对蔺相如的能言善辩和忠肝义胆引导学生,其实电子专业的人才也需要出众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人品,因为现在找工作都要应聘,应聘时如果口才不好,人品不好,说话毫无顾忌,那么你的优势厂家很难了解,你将因为口才问题和人品问题浪费一次绝好的就业机会。而学习语文不但能丰富你的知识,更能令你的道德素养不断提升,在就业场上别出一格。在具体的教学中,从道德角度结合专业阐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到语文和职业道德的紧密联系,进而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2.2职高语文教学要与职高生的人品教育一脉相承。
当前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根本没有考虑职高生的人品教育,完全照搬普高模式,甚至按照普高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令学生难以适应。对此,职高语文教学的模式一定要进行改革,教师备课时须考虑对职高生进行人品教育,不能照搬普高模式,具体操作须注意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要考虑到职高生的人品现状,很多中职生自私自利,心胸狭隘,不懂礼貌,不爱劳动,喜欢讲脏话等,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中职生人品上的这些劣势,然后有针对性的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其次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因素时要注重趣味性,因为职高生不但道德素质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因素时,语言力求生动幽默,形式多种多样,善于创设温馨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其乐融融的教学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道德水准。最后,在职高语文教学中融入德育因素时须联系现实生活。目前不少职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注重语文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导致不少学生无法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良好的品质,这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职高生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广大职高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语文理论知识的同时,更应有针对性地把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思考现实中的道德问题,用形成的语文审美能力去审视自身的道德品质,并设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道德情境让学生用语文知识去解决,这样就能在丰富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提升其道德水准。
二、注重德育教育中的严宽结合,管育并重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严格,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要有耐心。诸如每次的卫生扫除、班团活动等集体活动中班主任要在结束后进行适当讲评,促使学生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对于早操、自习以及上课的出勤情况班主任要不定期抽查,班主任要起到监督作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对于屡次出现违纪行为的学生,班主任一定要严加管理,随时了解这些学生的表现,批评教育时要一针见血,使其心服口服,最终使学生转变自己不良的道德观念与行为习惯。班主任要管,但不能滥用强制,学生面对班主任的强权制度,只有屈服或是接受处罚,并未真正从内心服从管理,从而起不到改变学生思想与行为的作用。因此,作为卫校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当允许学生适当的犯错,让学生在不断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就学生的个性发展方面,班主任的管理要放宽,但也并非放任不管,宽是为了从严教育,使其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但是就人的心理活动而言是非常复杂的,其教育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现阶段中职学生都有着很强的自立意识,但是又存在着一些偏差,诸如学生的文化基础层次不同,意志力较为薄弱,自我意识较强,缺乏进取精神。因此,中职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不能采用单纯的驯服方式,而要做到以理服人,进行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此外,大多数班主任都希望能够尽可能多的了解班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各方面的信息,但学生却相反,他们试图维护自己的隐私,不愿教师过多的干预。因此,班主任的关心被学生理解为是干涉学生隐私。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心理,那么对于班主任的管理往往也会表现出抵触情绪,进而产生厌烦心理。由此可见,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尊重学生隐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不要事事干预。
三、通过交往育人,以情动人
在卫校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除了要管育结合,更要充分发挥“育”在中职德育中的重要作用,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充分凸显“育”的中心地位。以往重管轻育的班主任模式,带有浓厚的说教色彩。这种说教在一定程度上就表现为班主任说什么,学生就做什么。久而久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与自主能力,那么作为班主任如何让学生领悟到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做呢?学生生活在社会大环境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学生本能的会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而自发的改变自己的行为。由此可见,最有效的德育工作是将其融入学生的生活中,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入手,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起到积极的影响。班主任作为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与管理者,在学生中的印象通常是严厉、刻板的,这种印象很难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很难满足学生的交往需求。就中职学生的年龄特点而言,他们需要的是平等的、朋友式的交往,这能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的地位。作为卫校班主任必须摆脱以往与学生相处的方式,要努力拓宽与学生交流的途径,从而形成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与此同时,班主任与学生的良性互动,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促使师生情感的交流,从而对学生的生活与学习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加强沟通,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
班主任做好德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与条件就是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心理因素与个性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管理工作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融入学生群中,与学生交流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与沟通,班主任就能发现学生性格形成的因素,找出根源,并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从而达到优化德育管理工作的成效。除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面对面交流、QQ聊天、微博、微信、短信、电话交谈等形式,与学生开展“谈心”活动,使学生对自己摊开心扉,了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和最近遇到的难题,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为学生指明前进方向,进而实现“老师与学生共进,德育与教育并存”的德育管理目的,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三、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
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转化后进学生。人难免会犯错误,中职学生由于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和缺乏足够的自制能力,更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因此,教师要用人性关爱,用爱心浇灌学生的心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强化后进生德育教育。以我们班的一个学生为例进行转化教育分析。李某某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头脑聪明,不爱学习、过多的时候以自我为中心、特别爱面子、动不动出口成脏,有严重的不良习惯:抽烟、喝酒、讲哥们义气,吃不得半点亏,老师批评甚至都要与你顶嘴,很少看到他开心的笑容,平时来办公室最多为此,我想了一些小法子:让他写张说明书给我,做一次深刻的检讨。在抽烟坏习惯上,我给他制定了一个较详细的戒烟过程,规定他在两周之内将烟戒了。我给他买了一些口香糖,叫他在来烟瘾的时候拿出来嚼一嚼,抑制吸烟想法。在他戒烟期间,我每天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和他谈话:了解他上课表现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休息情况等等。借助谈话机会闻闻他身上是否有烟味,同时也让他明白,我时刻在关注他、关心他、爱护他。让他知道,我首先是他朋友,其次才是他老师、班主任。经过半个月的努力,他终于成功把烟瘾戒除了。
二、传统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的弊端
(一)重管轻育德育教育模式出现的原因
1.中职学校教育发展的趋势。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中职学校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通常情况下,中职学校的学生来源主要是一些中考落榜、未能进入理想高中的学生。为了能够有效的实现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就需要有一种相应的管理机制和制度来进行管理和约束。同时,这种管理制度必须要能够迅速的发挥作用。因此,中职学校纷纷建立了相关的规章制度。而班主任是这项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往往会过度重视对学生的管理。
2.班主任对德育教育认识的偏差。
所谓德育就是道德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但是,在大多数中职学校当中,班主任普遍认为德育教育的目标就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正是由于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的偏差,才使得班主任过分重视对学生的管理工作。
(二)重管轻育对德育教育的不良影响
1.难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在中职学校当中,主要是通过量化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考核。其中班主任是考核的主导,并由学生干部进行辅助实施。而在实际的德育教育考核当中,班主任由于时间和精力等方面的限制,往往比较忽视。因此在很多时候,都是由学生干部按照行为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德育评分。然而,这样就可能会产生一些动机不明确等行为。进而将会导致过分注重对学生德育教育考核的结构,而忽视了学生行为的动机,对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
2.容易诱导学生产生功利主义。
中职学校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管理,通常是以量化制度的形式来进行的。学生的日常行为,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德育考核。如果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不但会被扣除一定的德育分数,也会受到相应的惩罚。然而,这种德育教育模式和量化制度的应用,不但没有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促进了学生功利主义的滋生。
三、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管育并重模式的实践应用
(一)以管为前提,提高对管的正确认识
在管的进行过程中,不应当过分的利用其强制作用,对于学生正确的行为也不应过多的干涉。在传统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都想了解更多学生的信息,从而加强对学生的保护。但是,一些信息涉及到了学生的个人隐私,因此会引发学生的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应当给予学生适当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同时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善用规章值得的作用,尽量减少强制性管理,才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以育为中心,充分发挥育的作用
在传统的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的形象往往是高高在上、严厉刻板的。这样是难以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往的。因此,班主任应当改变形象,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能够进行沟通和交流,缩小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情感来影响学生的行为。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班主任不应当一味的进行指责,而是应当平等的与学生进行对话。抓住学生内心的想法,以理服人、以理育人,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从而帮助学生提高道德水平,以达到德育教育工作的目标。
1.生本原则。中职学生在进行专业选择与职业认识时,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学习过程中缺少清晰的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相应的职业规划。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特点,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应当坚持以生为本原则,基于每位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帮助其进行相应的职业定位,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选择真正适合自己兴趣与能力的职业。2.职业化原则。普通教育具有升学导向性,而职业教育则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一特性决定了中职教育过程,应当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开展相关职业技能培养,以及职业素养优化。因此,在开展职业生涯教育时,结合中职学生的教育特征,要重点关注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渗透与提升学生职业意识。3.行业化原则。中职学校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与企业和行业发展紧密相关。中职学生毕后参加工作后,直接进入到企业,其职业能力的好坏,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与行业的发展。因此,在职业生涯教育中,必须紧密结合行业特点,通过对行业发展现状的实时关注,紧跟专业知识发展脚步,开展职业教育,更好的促进中职学生今后就业。4.系统化原则。中职教学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思想教育与专业课程,以及中职学校与企业合作等,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系统化的统一整体。而职业生涯教育的开展,则需要通过对各个系统部分进行有机整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促进中职学生更好的就业与生活。5.可持续发展原则。在迅速发展的社会形势之下,中职教育不仅要关注学生现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为中职学生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职业生涯教育过程中,既要关注中职学生专业课程教学,也要关注公共科目的学习效率,为实现良好的职业素养,实现综合能力的提升,步入社会后更好的适应发展环境,受益终身。
二、依托中职德育课程进行职业生涯教育渗透
1.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理想教育。每位中职学生都应当有自己的职业理想,基于现实基础上,拥有对未来职业生活的规划与设计,并不断朝着职业理想学习与工作。当前,我国许多中职学生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没有明确的职业理想与目标。而通过中职德育课程开展,可以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建立对个人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积极意义。同时,清楚意识到,职业理想的建立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对自己个人能力,兴趣爱好,所学专业有清晰的认识之后,实事求是,树立正确可行的职业发展理想。充分把握在校学习的大好机会,通过对自己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质的提升,才会一步一步朝着职业理想迈进。2.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作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是从业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的基础准则,包括从业活动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是中职德育教育工作应当重点探讨的问题。中职德育课程教学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质上,是让中职学生树立个人荣辱与企业荣辱意识的过程,根据不同的课程内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工作。3.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价值观教育,直接关系到中职学生在从事某项职业活动中的态度,是从业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与向往,职业价值观不仅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表现,同时也是人生目标的体现。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所选择的职业,与自身以及社会发展的重要联系,在教育过程中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成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职业不分贵贱,从自身实际出发,基于自身兴趣以及社会发展需求,在正确的价值观指导下为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4.依托中职德育课程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是指中职学生根据自己实际能力,分析可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自己设计职业目标,并根据目标而确定行动时间与方案的过程。在中职德育课程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为了帮助中职学生在当前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之下,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基于可持续发展原则,引导学生根据社会发展需要以及个人实际能力与特点,结合专业特色,分析发展条件,从而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督促学生在中职学习中提升个人能力,学好职业技能,为更快实现职业规划做好准备。
总而言之,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之下,关注与加强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在中职德育课程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德育课程优势,为引导中职学生更明确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价值、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积极作用,切实提高中职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效率,培养出优秀的新时期应用型人才。
作者:杨杰 单位:南阳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二、中职德育的有效对策
首先,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与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技术专业,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第一天起,就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一方面在专业课堂知识及实际锻炼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人才的道德需求;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在具体职业环境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
其次,加强学校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德育教育课程,做到以人为本,人人学习德育知识,人人传授德育理念。争取做到在学校的德育全员化,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也能升华教师的德育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德育教育为重点,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二者做到相辅相成,德育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学习提供动力。进而让学生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行列中,亲身体验,经常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也请同学们进行相互监督,形成激励性的测评体系,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资源,使学生尽早的树立自己的德育价值观。
《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表述,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语文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通过语文学习,应该在“综合职业能力形成”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
高中是学生从少年到青年的初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职学生是一群特殊的弱势群体,他们普遍出身平凡家庭,文化基础薄弱,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从学生群体看,存在着个人利己主义、实用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多种灰色人生价值观。
在语文学习方面,中职生的学习困难是显而易见的:学科基础差、学习能力弱、缺少学习方法、学习动力匮乏等。面对困难,他们消极应对,甚至“坦然面对”,如上课迷迷糊糊、作业拖拖沓沓、考试马马虎虎几乎是常态化、集体化。这些问题使得中职语文老师苦恼不已,使得中职语文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教学在中职生语文素养和价值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意义重大。这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价值观是人类心灵的立交桥,它沟通人的行为、态度、理想、信念等。俗话说:“人各有志。”这个“志”,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价值观”。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肯定学生现有的正确价值观,努力挖掘学生个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形成更完整、更理性的价值观。
一、明确语文学习的价值
某些中职生选择职校,是由于以往基础教育阶段遇到了很多问题,遭遇了很多失败,希望能学习一技之长,早点就业。在学习动机上,他们更重视专业技能,忽视乃至放弃基础学科。对于语文,爱的人更少:古文艰涩枯燥、阅读理解难懂,写作搜肠刮肚……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职生喜欢阅读,但几乎都不喜欢语文课,不感兴趣是主因。
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并没有认识到职业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价值。语文是一切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是传承文化的舞台,是知识传承的桥梁,是一把打开无数扇大门的万能钥匙。难以想象,连专业书都不能看懂,他能理解专业知识吗?如果连基本工作程序都无法清楚表述,他能与人合作开展工作吗?
语文学科集知识性、文学性、工具性、趣味性于一体。“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口语包括听和说,而两者正是人与人交流交际的重要工具。书面语包括读和写,有利于提高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
由于职业教育是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的教育,因此教材编写者对应教学大纲,把中职语文教材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大块。“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通过教材均衡地分布在各模块的三个系列之中。尤其是选文,大多地考虑选录直接反映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作品,如《飞向太空的航程》、《南州六月荔枝丹》等。
现代工业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广泛便捷,大量信息通常以说明性实用文体出现。因此,从阅读的话语形式看,中职定位于实用性,阅读多说明文,阅读类型多信息筛选型。不学普高“尝试创作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人物传记”等以文学作品为主的写作,而增加了比较多的便条、启事等应用文。
从整体或本质上说,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有所区别,它的知识深度要求相对浅一些,但是广度更大一些,而且相对而言实用性更为突出。中职语文教材注意引导关注时代精神和新的科技知识,与现代社会合拍。可以说,它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了使用者中职生的需要,有助于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
二、明确职业素质的价值
职业价值观指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即一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和态度及他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物质欲望膨胀,并以追求金钱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物欲的膨胀往往伤害人们的情感世界,扭曲人们之间的亲情、友情,诱发拜金主义。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中职生读书的动机和主要目的是“争取找个好工作”,而他们衡量工作好坏的标准就是收入的多寡。导致工作中个人主义至上,工作投入度不高,能力提高缓慢,个人价值感缺失。
在中职语文教学过程中,无论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还是作为教学组织者的教师,都应该努力提高职业素养。
例如,莫言的《卖白菜》,在那个极端贫困的年代,母亲因为儿子多要了买主的钱,非常羞愧地流下眼泪,语重心长地告诫“我”做人要诚信,不能贪别人的一分一毛。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在当今这个社会,我们该怎样坚持诚信?可以引发学生探讨在职业生活中,在众多价值取向中,应优先考虑哪种?
台湾林清玄的《好雪片片》中,卖奖券的流浪老人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不以为苦,真诚地关心祝愿每一个向他买奖券的人,用他“明净的善意”带给别人“灌溉心田”的温暖。
具有浓郁神秘湘西色彩的《边城》中,老船工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敬业爱岗。
而《一碗清汤荞麦面》,店主夫妇给母子三人的帮助、尊重和鼓励,充分展示了人性中美好的一面,他们是那么热情真诚善良。也正是这种人性化的经商之道,使面馆生意兴隆。
通过语文教学内容,可以培养学生自立自强、勤劳质朴、诚实守信、艰苦奋斗、敬业爱岗、勇于进取等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品格。正如卢梭所言:“人生的价值是由自己决定的。”当中职生的人生价值寄希望于职业价值中,是不是可以从语文学习内容中汲取教诲呢?
三、明确生命的价值
经历过中考失败的中职生,内心有着深深的失败情结,心理取向较消极。根据调查,中职生的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中等偏下,日常亲子间情感交流不多。随着孩子叛逆期的到来,他们更束手无策。焦急之余,对孩子多否定、多指责。而这进一步加剧了学生的失落和悲观。
富有人文素养的语文学习有助于加强正面自信乐观的性格教育,完善学生的人格,激励他们健康发展。
人生的境界因人而异,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人生的境界》一文中指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生境界,人生境界可分为四种。在我们今后的人生当中,应尽量使我们的人生境界向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发展。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要提高的不仅是人生境界,还有其他方面的境界,以加强完美人格的塑造。
伟大的高尔基曾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无论是老舍的《我的母亲》,还是史铁生的《合欢树》,笔下都闪动着非常感人的母亲形象。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绝大部分学生能看到自己母亲的面容日渐衰老,却很少能在母亲煲好的汤和日复一日的唠叨中感受母亲的心、母亲的爱。大音希声,至爱寡言。正如美国作家惠特曼所说:“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面对原本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语文教师该如何引导呢?
课堂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努力构建语文教学过程有趣、有效和有用的“三位一体”。
学习作为人类积极从事的重要活动,必然有着自身内在的巨大而多元的价值。但过去我们对学习内在价值的认识是片面而单一的。当我们为学生提供多元价值维度看待学习时,很多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可能,学生一时不能理解知识和技能对他的意义,那就从过程和方法着手,让他体会学习过程中探究的乐趣,感受学习活动自身的魅力。如果学生需要的是倾听和鼓励,教师可以尊重学生的价值选择,在学习活动中让他参与合作,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别人对他的肯定,同样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感知与认同。
课堂上,教师还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语文之美。情境教学可以体现在图画、摄影、音乐、动作等方面,也可以再现语文教材提供的情境,借助课本剧等形式让学生对作品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走进文本,感受语言文字之美,感受思想之美。自然,教学有效性就能得到保证。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3)01(a)-0033-01
引言
语文教学作为中职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在校中职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在注重基本技巧与思维训练的同时结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及今后的长期学习奠定基础。”笔者认为,该目标不仅体现出了语文教学的基础性意义所在更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培、综合能力培养作为中职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中职语文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基础知识的传授,众多优秀文化的熏陶是希望学生能借鉴大家之作逐步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进而形成良好的性格与健全的人格。下面笔者将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特点来谈谈如何将德育教学渗透到语文教学之中。
1 走出功力教学,对中职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的剖析
笔者从事中职语文教学多年,期间也不断重新认识语文这个学科。在严守本分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深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非常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进程。他认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应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并极力建议将德育教育融入语文教学之中。目前,中国的教育无论是中职还是大学都明显带有功利性色彩,这导致了金钱崇拜热甚至的社会道德层次的堕落,中职的语文教学变成了一个“培训课堂”,学生们虽然能在这个课堂中获得相应的技术但却始终缺乏人应具有的认知观和道德感。培训式的学习让中职语文教学面目全非,学生无视对“礼”“德”的学习,这将导致思想偏激、人格缺失甚至是人性的冷漠。笔者认为将德育教学融入中职语文教学势在必行。
2 德育教育融入中职语文教学之途径解析
2.1 改变“以考促学”观点是将德育教育融入中职语文课堂的前提
笔者认为不走出应试功利化的泥沼,中职语文就不会成为德育教育的阵地。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并且我们也从来不缺乏基础知识牢固的学生。考点式的学习让学生成为了考试的机器,无法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诗情画意、情意兼美。教育的初衷是培育“人”而不是制造机器,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改变这种应试教育、以考促学的观念,让学生们在自由的空间中去感受语文带来的琅琅书声、涓涓细流。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从语文中收获品德、理解真理、获取真知。
2.2 善于驾驭中职语文课的思想内容是将德育教学融入中职语文课堂的重要途径
人文性极强的语文学科可以给德育教育提高大量的资料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阵地。教师应善于把握教学内容,在进行基础知识和技术能力训练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有效的渗透其中。文以载道,许多文章本身就渗透着深厚的人性之美,善加利用就能令学生感受到语文的德育力量。比如《合欢树》表现的是对母爱的赞扬、《沁园春・雪》表现的是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及为人广博豁达的心性。深层次挖掘课文内涵,组织各种道德实践活动就能令课本上本来生硬的道德思想转变成学生自己的感受。
2.3 结合职业特点在中职语文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是培养人全面性的关键
中等职业高中的教育不同于普通高中,其本身带有更多的应用色彩。语文德育的教学应与中职教育的职业化、应用型的特色牢牢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脱节有碍于德育教学在学生思想中的渗透。中等职业高中的学生将很快面临着接触社会与就业的问题,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就可以选择一些以尊重师长、善于沟通及发挥创造性为主旨的课文并且教师可以删补课文,将一些与实际联系不大的课文作为学生自由阅读的范围之内,根据不同的专业选择不同的课文讲授,比如艺术专业就可以选择一些陶冶心灵、讲述美丽的文章、机电专业则可以选择一些奋发图强、积极进取的文章。
2.4 利用课外延伸中职语文中的德育教育是全面培养人的保证
道德的学习从来不是局限于课堂之中的,走出课堂去感受社会、去社会中实践道德理论才是对优秀道德情操的一种传播与传承。走出教师的实践才能令学生明白道德并不是虚无的、无趣的,在与人交往中我们需要道德作为基准、在做人做事中我们需要道德作为保证。根据不同专业的职业特点让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听各种大家讲座。在社会中践行道德才能有效提高自身的道德品格形成正确的认识观与道德观。
3 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几十年甚至是几代人的努力。良好的道德观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基石,中职语文的教学不应单纯局限于各种语言书面应用能力的培养,道德的灌输才是语文教学的内在含义与最终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