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0 02:12: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用水者协会业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灌区旧的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市场经济的需求,灌区改革势在必行,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是适应灌区改革、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建立节水型现代灌区的必然要求[1]。簸箕李引黄灌区于2004年成立了全市第1个农民用水者协会,经过运行实践证明,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对改善灌溉条件、提高灌溉和农作物产量、推广节水灌溉、减轻农民负担、促进水利经济良性循环、推进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改革、促进灌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现状
簸箕李灌区管理局性质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受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滨州市水利局领导,主要对跨县输水的骨干渠道及其建筑物进行管理。1986年成立由市府(原行署)分管领导,惠民、阳信、无棣三县分管副县长和灌溉局主要负责人组成的灌区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引黄“统一调度,分级管理,计量供水、按方收费,按用水量分摊清淤任务和推行节约用水”的灌区管理方法。并实行三级管理、三级配水:灌区灌溉局管干渠,配水到县;县管支渠,配水到乡;乡管斗渠,配水到田间。灌区灌溉局主要负责灌区干渠的引水、供水、配水、测水量水,对输水干渠及其建筑物进行管理、改建、维修、养护,并组织好干渠清淤。
2灌区现行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2.1支渠以下工程责任主体不明确
目前簸箕李灌区只负责干级渠道的管理,配水到支;县负责支级渠道的管理,配水到斗;斗以下工程由乡(镇)负责管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投入,支以下工程老化、退化现象较普遍,工程人为破坏严重,乱扒乱掘现象严重,用水高峰期无序引水抢水,不用时无人问津,支渠以下末级渠道得不到有效管理。
2.2管理单位水费征收困难
就滨州市引黄灌区来说,目前市属灌区的水费收缴一般需经过用水户、村、乡镇、县区、市再到灌区管理单位,中间环节多,造成水费征收困难,水费拖欠现象普遍存在。水费不能按时、足额征收,严重影响了灌区的正常运行。
2.3配水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市属灌区管理单位测水量水到县,对各县按方收费,而县内基本上还是大锅水,将用水量平均分摊到各乡镇,各乡镇再按人口地亩分摊到户,群众节水意识不强,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3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成效
3.1有利于改善末级渠道工程管护状况
用水者协会的成立把过去松散的管理组织变为具有法律地位的管水组织,农民在投入、决策、管理、监督等方面变被动为主动,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加强;思想意识的转变使他们开始由过去的被动劳动变为主动投资建设,认真维护管理,依靠科技进步,节水意识逐步增强,使灌区灌溉工程得到了有效管理。
3.2有利于确保国有灌区效益持续稳定的发挥
用水者协会成立后,用水管理权、经营权交给了用水户,引水灌溉工作有了组织者、管理者,用水量多少直接与农户经济利益挂钩,使用水户与灌区管理机构成为利益共同体,可以最大程度调动群众参与灌区管理和建设的积极性;对灌区节水高效型供水管理模式的推广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有利于灌区效益持续稳定的发挥。
3.3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
实行用水者协会有利于杜绝大锅水现象,增强用水户的节水意识,提高水的利用率,达到节水扩浇的目的,并且减少了中间环节,简化了水费征收程序,避免了各种不合理负担及搭车收费,使水费负担降低,有利于保证水费按时足额征收。以簸箕李灌区幸福郑农民用水者协会为例,协会全年灌溉用水总量34 501.2 m3,实浇面积19.82 hm2,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为0.62,毛灌溉定额1 910.7 m3/hm2,远低于灌区平均水平,节水效果明显。
3.4促进了田间工程建设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田间工程一无资金投入,二无管理主体,严重影响灌溉质量。用水户协会成立后,成为田间工程管理的主体,积极争取到中央农业灌溉贷款,灌区每年从水费中拿出一定比例大修资金进行田间工程建设,衬砌各级渠道,改造配套建筑物,同时用水协会发动用水户以劳折资,保证田间工程建设。
4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对策
4.1用水者的民主参与是保证协会成立并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用水者协会的自身性质就是用水者通过民主方式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因此,坚持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全体用水者民主参与的积极性,是协会能够存在并发展的组织保证。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依靠群策群力,团结协作,才能正确引导和吸引更多的用水者参与到协会组织中来,凸显协会作为“民办、民管、民享”这一社团组织在灌溉管理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确保协会能够在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灌区管理机构的业务指导下走上“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4.2理顺政府、用水者与灌区管理机构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确保协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用水者协会作为一种全新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在成立之初可能会遇到在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上的困难,它需要政府更多地给予政策上的引导与扶持,需要灌区管理机构在业务、技术上给予指导。因此,用水者协会组织的发展、壮大、推广是一个制度问题,它不是单靠用水者的一厢情愿或灌区管理机构的意愿而能实现的,它的发展直至推广更需要作为宏观调控者的政府给予积极的政策引导和便捷的服务,甚至成为一种制度、体制。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与约束下,明确三方的权、责、利、义,才能建立起适应协会发展的长效机制。
4.3灌区管理部门提供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监督是确保协会实现良性运行的重要环节
协会的正常运行离不开灌区管理部门的业务指导,用水者业务技能的提高离不开灌区管理部门的指导与培训。对协会提供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培训对提高协会人员素质,帮助其规范、熟练的开展业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提供经常性的业务指导与技术培训,才能确保协会的运行与管理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确保灌区管理部门与协会间的业务合作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最终实现“互利共赢”。
4.4配套测水量水设施是确保水费计量、收缴等各环节科学合理的重要保障
规范、准确的测水量水工作是水费计收的重要科学依据,灌区管理部门与用水者协会的利益共识最终要统一到测水量水上来,如果量水设施不配套,则测水量水工作无法进行,更不能保证测水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因此,配套测水量水设施是实现规范测流的基础,是确保水费计收科学合理的重要保障。
5结语
簸箕李引黄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其他先进灌区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灌区将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与水利部门协调配合,借黄河三角洲大开发的东风,推动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工作再上新台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6参考文献
[1] 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灌溉现代化理念与灌区快速评估方法[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中图分类号 TV213;S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9-0198-01
新疆是地处我国西北内陆腹地的干旱区,是我国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及其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1-2]。
近年来,随着农村乡(镇)机构改革和科技推广服务体制改革,新疆农田水利建设和农村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加强。各灌区结合水管体制改革,积极稳妥地组织开展农民用水协会参与末级渠系和灌溉管理试点工作,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稳步推进,在灌区已初步形成“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灌区管理体制,为新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管理改革创造了条件[3-4]。
1 基层水利服务机构现状
按照具有独立法人、独立财务账户和独立经营场所的标准统计,全疆共有水管单位116个。其中:自治区直管水管单位6个;地(州)直管水管单位21个;县(市)级水利管理总站89个。全疆各县(市)水利管理总站派出机构——乡(镇)基层水管站(所)755个。
全疆地(州)、县(市)两级水管单位职工25 245人。其中,在职正式职工18 696人,长期合同工2 036人,离退休4 513人。基层乡(镇)水管人员约12 000人。人员编制由县(市)级政府编办核批,正式水管人员基本没有超编。乡(镇)水管站所人员60%只有高中以下文化程度。
基层水管单位大多属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部分县(市)水管人员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大部分隶属于县(市)级水管总站管理,是县(市)水管总站的派出机构。目前尚有少部分乡(镇)水管站(所)归乡镇管理,其业务由水利局指导管理。乡(镇)水管站(所)职能主要是负责骨干工程运行、水量调配计量、水费收取、灌溉工程维修养护、只有部分灌区防洪抗旱、农业节水和协会运行指导等工作。乡镇水管站(所)根据分水口及供水灌溉面积设立管理站点和配水闸点,一般每个闸(点)配备2人左右。基层站点日常巡渠、配水管理的工具主要是自行车,或水管人员自己的摩托车,大部分站(所)办公室为20世纪60年代修建,办公条件差。
近年来,新疆大力推行灌区供水管理体制改革,农业供水实行“灌区水管单位+农民用水协会”的管理模式。截至2011年,全疆已成立农民用水协会3 840个,其中,已注册登记的协会2 134个,已开设银行专户的766个。协会管理的灌溉面积177.13万hm2,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65%。
为确保协会规范运行,自2001年以来,在有条件的灌区积极推行“水管单位水价+末级水价”的结算制度改革。目前,新疆已有博州、哈密、昌吉、伊犁、吐鲁番、阿勒泰6个地(州)开征了末级水价,涉及382个灌区,控制灌溉面积105.13万hm2,占全疆农田有效灌溉面积的38%,协会年收入3 225万元,末级灌区平均水费30元/hm2。
2 主要做法
近年灌区管理实践证明,农民用水协会已成为农村“一事一议”的重要载体,在灌区灌溉工程维修改造和用水管理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地督促水费收缴,促进公平用水和节约用水,很好地调解了灌区矛盾,增强了农民与政府和灌区管理单位的协调沟通。农民在灌区事务管理中的自主管理和参与意识不断加强,为构建和谐灌区、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2.1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列入年度工作责任目标,并落实到相关业务部门组织实施
将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和水利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各地水利部门和单位管理考核内容,作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天山杯”创先争优活动考评的重要指标。推进基层水利管理单位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宣传典型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应用。
2.2 完善农民用水协会章程,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过去的基层水管站(所)是水利部门的延伸,工作偏重于本位主义,缺少对基层灌区的服务管理意识。通过推行供水到户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基层水利服务意识提升,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基层公益性水利管理效率和专业化水平有所增强。调动了农民参与管理和水利投入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鼓励行政村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
2.3 积极推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逐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采取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的方式,选拔专业技术人员进入乡(镇)水利服务组织;解决办公设施和抗旱机具等问题;完善考评制度,结合推广职业资格准入制;搞好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技术人员岗前培训,着力提升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人员文化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根据不同职位和岗位,实行相应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实行年度考评和奖勤罚懒的考评制度。
3 存在的问题
3.1 水价严重偏低,造成基层水管单位运行困难
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社会保险不能全额缴纳,影响
了基层水管单位的稳定。水利工程没有维修养护经费,只能维持现状,加速了水利工程老化。
3.2 基层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差,基层水管职工业务能力亟待提高
基层水管站(所)管理的水利工程点多线长面广,工作环境艰苦,办公条件简陋,缺乏办公经费。当前,新疆地区职业教育正处于恢复和发展阶段,从总体看,职业教育仍然是整个教育工作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尤其水利职业教育发展不足,仍面临很多困难和问题。
3.3 村级供水管理需要进一步规范
随着灌区农民用水协会和供水到户管理模式的推行,以及灌区终端水价改革的逐步推进,供水秩序明显好转,搭车收费现象得到了遏制。但在推行农民协会民主管水过程中,村级供水中还存在不规范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3.4 基层乡(镇)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
目前,基层乡(镇)水管站(所),其性质是农业供水和水利工程管理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担当的公益性管理职能甚少。基层乡(镇)政府水利职能部门目前处于短板状态。农村水利工程建管、防汛抗旱、专业化服务、科技推广等公益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因此,应加强对基层水利服务体制的改革。
4 参考文献
[1] 武强.铜川市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思考[J].陕西水利,2011(S1):115-116.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尤为严重,据统计,我国有1/4的国土面积缺水,1/10地区的水资源仅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被列为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如何解决水资源尤其是农用水资源短缺问题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传统方式往往是借助于工程与技术手段,然而,随着新建工程的难度不断加大,依靠工程技术手段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遇到了挑战。事实上,大量研究证明,工程与技术手段对解决水资源短缺固然十分重要,但水资源管理不善也是导致水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于是,改善水资源管理逐渐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农民用水者协会就是为了解决灌区这些共性的问题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改善水资源管理的方式。
一、我国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农民用水者协会是以某一灌溉区域为范围,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农村专业灌溉管理组织,属于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非营利的民间社团组织。简单地说,农民用水者协会就是农民自己的组织,由农民自己管理,为自己服务。 用水户参与管理在我国是一项新生事物。这一管理模式1992年开始从国外引进,并首先在湖北、湖南进行研究试点。1997年开始又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项目区”中,选择山东、河南、江苏、河北、安徽5省进行“经济自立灌排区”的试点,探索总结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自立灌区发展路子和做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结合大中型灌区更新改造和续建配套工作,也开展了“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改革试点。
目前,我国已有30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改革,组建了以农民用水户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农民用水合作组织20000多个,管理灌溉面积近1亿亩,参与农户6000多万人,发展趋势良好。
二、我国农民用水者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点
一是按照市场机制进行商品水的交易。农民用水者协会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确认水的商品属性特征,建立供用水者之间的买卖关系。二是农民用水户全方位参与灌排区的管理,包括用水者协会辖区内田间灌溉工程的投资建设、运行维护管理,参与用水计划的制定、配水,对用水者协会和供水单位(公司)实行民主监督等。三是农民用水者协会具有明确的法人地位。大多数农民用水者协会都已在当地县级或县级以E工商局和民政局注册登记从法律上取得独立的法人实体地位。四是用水户协会与农村经济发展已经显示出良性互动。五是规范运作。农民用水者协会有各自的章程和配套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这些规章制度运作。
三、发展农民用水者协会取得的成效
(一)宏观方面
一是进一步理顺了政府、管理部门与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二是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减轻了农民负担,保持了农村稳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三是农业供水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完善了灌区基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促进了政府机构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形成了一支“参与式管理”的队伍。五是加强了水工程管理,产生了规模管理效益。六是促进灌区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二)微观方面
一是用水户方面:用水户的观念发生了变化,参与意识增强、参与范围扩大、参与程度提高,增强了用水户的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意识,提高了用水管理的透明度;减少了守水劳力和水事纠纷;增强了农户节约用水意识,促进了节约用水;提高了弱势群体灌溉用水的获得性。二是服务人员方面: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建立提高了灌溉服务质量,减少了水费征收中间环节,增加了水费计收的透明度,杜绝乱收费现象,保证了水费及时上缴;减轻了各级干部在供水期的工作压力,也缓和了干群之间紧张的关系。三是其他方面:提高了灌溉效率,缩短了灌水时间;恢复和改善了灌溉面积,促进了种植结构的调整;落实了工程维修管护责任,工程维护状况有所改善,渠道质量有明显改善。
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 协会成员及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农民用水者协会执行委员会成员和用水户代表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对参与式管理的内涵认识和了解还不够,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协会内部还很缺乏有威信、有号召力、有责任心、有能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带头人。另外,对高科技、高效益的农业知识和节水灌溉技术无法及时掌握,不能用来指导农村水利工作。
2 协会运作不规范。有许多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成立时并没有按规定组建,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按照协会章程进行运作。协会运作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组建程序不规范、组织形式不严谨和协会职能失位。据调查,有的协会既不是按照水文边界为单元进行组建的,也没有到民政部门进行注册;有的协会实质上是临时性的用水合作组织,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用水者协会,到灌溉季节。协会负责人召集执委会和用水户代表,组织本辖区农田灌溉工作,灌溉一结束,协会解散,协会成员各行其事;有的协会只履行了农业供水、水费收取、水事协调等职能,而其他职能出现失位。
3 政府对协会的支持不够。由于协会执委会人员本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协会在运行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困难,如不及时给予帮助,可能会导致协会难以运转下去。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政府和供水单位跟踪服务,加强指导。但是有些地方'农民用水者协会一成立,基层政府就什么事都撒手不管。结果由于农民用水者协会还没能正常运转,造成灌溉活动无人组织,农户则各显神通,有的利用水泵从附近河塘里抽水,有的在渠道内筑坝蓄水,有的干脆不灌溉,任其受旱减产。
4 灌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计量设施不完善。由于我国灌区大多建于上世纪50~70年代,历史欠账及田间工程管理缺位,造成很多田间工程配套差、破损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另外,有些灌区没有计量设施,水田灌溉的水量仍然采用模糊计量法,将农业用水问题均摊到单位面积上。按灌溉面积计收水费。在日前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状况下,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民还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投资进行工程改造,工程基础的薄弱直接制约协会的发展。
5缺乏正常的运行经费。虽然各地采取了各种措施。扶持协
会能力建设,但仍有不少协会缺乏正常的运行经费,造成协会运转困难。农民用水者协会受资金的困扰,协会经费和管理人员的报酬无法解决,严重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协会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从而使协会的职能作用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
6宣传力度不够。近年来灌区各级地方政府与管理单位在农民用水者协会的试点建立、推广中作了一些宣传教育工作,农民对其概念、目的、意义和作用有所了解,但是程度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历史、自然以及有关部门配套改革滞后等多种原因,有些协会在运行中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有名无实,以致对农民用水者协会的推广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对策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实际,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宣传车、横幅等宣传方式,深入宣传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相关知识。首先要加大对灌区和基层水利工作者以及当地干部的宣传,调动水管单位和基层干部的能积极性,要让他们做好群众工作,统一系统内外的思想认识。其次,也是特别重要的就是加大对广大农民用水户的宣传,扩大农民用水户协会宣传的覆盖面,充分调动用水户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改革氛围。最终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用水者协会发展的氛围。
2加强协会能力建设,规范协会运作行为。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各种措施。整合资金,加大对小型农田水利和灌区田间工程的投入,逐步解决工程基础设施薄弱问题;要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对协会能力建设的补助,积极探索将协会的运行管理经费通过协商的方式计人用间小型灌排工程管理成本,为协会良性运行创造条件。
改革的具体措施
1明确工程管护制度
在加强主管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力度与技术指导的前提下,首先做好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划为村集体所有,明确产权。其次明确工程管护主体,充分调动农民自身积极性,因地制宜地把护路、护树、护井、护电、护管道、护桥涵沟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用水户管护为主、基层水利服务组织指导为辅的工程管护机制,采取承包、租赁、拍卖的方式,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保本微利的经营方式,并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将工程管护纳入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做到以水养水,循环发展,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2落实工程管理主体
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依法登记、规范运作”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建立三级管理模式,注册成立“兖州市农民用水协会”,设在兖州市水利局,会员由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专家、各协会负责人和农民代表组成,并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体负责对全市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和工作指导,负责制定各项管理制度,进行经验交流,同时监督镇村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管护工作;成立各镇级农民用水者协会分会,设在各镇政府,服从市农民用水者协会的管理和工作指导,同时指导监督各村级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工作;成立村级用水者协会,设在相应的村委会,具体负责本村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各项管理工作,负责各项管理机制、管理制度的落实,负责水费征收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这是该项管理模式的最基层,也是完成该项管理任务的最关键的环节。市、镇、村三级用水者协会都要严格遵守与执行章程以及用水管理办法。三级用水户协会都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用品、量水设备。要有专门帐户,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可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水利工程管理,市水利、农业、财政等有关部门,每年对镇村用水户协会负责人、收费员、会计及操作手进行3~5次培训,以提高协会执委会成员组织协调、业务技能等综合素质,确保工程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规范水费征收管理
为了推进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而推动农村灌区灌溉管理改革,以适应西部大开发对于农业灌溉的要求,通过近几年在黄河灌区的实践,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需要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以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健康发展,就需要进一步完善灌溉管理运行机制,有效利用和节约黄河灌区的水资源,缓解供需矛盾,进一步缓解干群关系,明晰产权责利关系,有必要完善和改进灌区民主管理和群众管理的的方式,由农户直接参与灌溉用水的管理体制。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就需要加快水利产权制度改革步伐,促进水利事业全面健康发展。
一、推行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以来,由于在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土地的效益和潜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但水资源和小型 水利资产等主要生产要素由于产权不明晰,利益不直接,责任不明确其效益和潜力还没有很好地发挥。对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成为继家庭联产承包之后又一项重要任务。推行水利管理体制本质是,在新的经济形式下的延续和发展,是一种制度的创新。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适应家庭联产承包这一基本制度的小型水利运行机制。因此,要站在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理顺农村生产关系,发展生产力的高度来认识水利管理体制的改革意义,这与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改制的主要思想
1.承包经营:即对渠道设施,水利建筑物工程的经营管理和使用权进行承包,并作为承包者的产业来进行经营管理。承包后水利设施的所有权不变,原属于国家或集体的,其权属不变,发包者为水利设施的所有者。承包内容主要包括运行管理费用、水量水费及维护费用。承包者的权利是按国家和有关业务部门的管理规定,在符合灌区管理条件的情况下,行驶管理使用权,包括水量调度,灌溉制度的制定,输配水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根据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承包方,发包方之间以合同进行约定,并有水利管理部门以监督身份进行监督,三方应履行以下职责:
承包方对所承包的渠道及其工程设施享有管理权和使用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加强渠道的正常维护管理,保证完成灌溉任务,按合同签订的承包底价及时缴纳水管部门的水费,自觉接受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不得随意改变水利工程用途,否则,造成的损失自负
发包方应做好指导、服务和协调工作,帮助承包者制定好用水计划和轮灌制度,负责组织劳力定期清挖支斗渠,保证渠道行水畅通,督促承包人按要求收缴水费。支持承包人管好用好水利工程设施,及时查处水事纠纷和破坏水利工程设施的人和事。
监督方负责监督发包方和承包方的工作,对承包人水费、维管费收缴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配合承包人做好测水、量水工作,协调承包人解决灌溉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农民用水协会
是由用水户代表经民主选举后成立的管水组织,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对于乡村支斗渠及田间水利工程具有经营管理权,农民用水协会是经济上独立,自主经营、自我管理、自我推荐、自我发展。协会是一个实现由行政管水向依法民主管水转变的群众性管水组织,其职能是全面负责协会辖区内的工程管理,测量水和水费收缴等业务,协会与水管部门要签订供用水合同,进行约定,监督和实际操作,依法行驶管理职权。
三、改革应遵循的原则
1.农村水利管理体制改革。应本着有利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优质服务,有利于资产保值增值,发展节水灌溉和供水事业,确保水利工程长期良性运行,有利于节约用水,增加农民和经营者收入的原则。
2按照水利建设“谁建设、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的原则,界定现有小型水利工程的权属,国家投资为主、群众投劳兴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形成的资产属于国家所有,由水利主管部门行使出资人权利,国家和集体共同投资为主兴建的小型水利工程,按投资比例划分产权,以乡或村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小型水利工程,其产权属于乡或村集体所有。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及农户独资、合资及股份制形式投资兴建及经营小型水利工程设施。同时鼓励经营者加大投资对水利设施进行更新、改造配套、提高扩大再生产能力。
3.水利管理体制改制工作要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依法办事。所有承包、租赁、拍卖和实行股份制改革的水利工程都要签订合同,建立规章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并依法进行监督。
四、水利管理体制改革规章取得的主要成效
1.水利工程的建管机制得到了强化。
改制后协会和承包人对水利工程设施有了经营管理权,充分调动了集体和个人投资办水利的积极性。协会和承包人为了便于管理经营,对所管理和承包的渠道和水利工程,尤其是控水设施自筹资金进行了更新和完善,使一些管理不善或无人管理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灌溉管理,水费收缴等各项工作也得到了加强。一些乡村协会主要成员仍有乡村干部担任,在水利管理中发挥了很好的协调、组织、监督管理作用。对促进水利管理良性运行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机制建立,达到“四个满意”效果,即农民群众满意,使群众真正感到水比以前好淌,操心少,收费合理;村委会满意,使村委会不再为处理水事纠纷而影响干群关系,减轻收费的担子,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经济工作上;承包人满意,通过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使其真正感到有自、管理权和经营权,通过经营承包、购买、租赁水利设施,确实感到这是一条致富的路子。另外,水利部门和渠管部门也满意,因为协调管理的少了,收取水费难的局面也得到了改变。
2.有力地促进节水措施的落实。
通过广泛水发和有关政策,严格管理,实行按实际灌溉面积和用水量收费,超计划用水加费。农民用水协会和承包人都认识到不仅要管好水让群众淌好水,还要节约用水,只有节约用水,协会和承包人才会有经济效益。可增加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商品意识和节水意识,有效节约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因此能够做到计划用水、按需供水、按时关闭斗口,遏制了大水漫灌,淹滩漫路,纵水入沟的现象,促进了灌溉管理、节约用水和节水技术的推广,缓解干群关系,有利地维护农村的社会稳定。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unty the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acceler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in addition to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lags behind, the management is weak, the more intensifies the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water, the conflict has become dry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main restricting factors.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water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crops MuCi irrigation low, especially heavy drought year can't guarantee crops right amount of growth in irrigation requirements, restricted the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Therefore, in to push of high-efficiency water saving technology, smooth land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work of the canal seepage control,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work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irrigation, oasis, irrigation agriculture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新和县是典型的“荒漠绿洲、灌溉农业”特点的农业县,现有灌溉面积86.6万亩,地表水源唯一来自渭干河。
一、当前新和县农业灌溉管理的几点举措
1、农业灌溉用水实行“总量控制,定额管理”
水是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有限资源,节约用水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长远方针。年初与渭干河流域管理局签订限额供水目标责任书,依据年度灌溉供水计划,结合我县各乡镇种植不同作物及土壤、气候及渠道输水情况所确保的冬灌及春灌定额、生长期的定额,根据来水情况,按确定的定额配水。超定额的乡镇实行减供水量,降低定额的乡镇实行增加奖励供水量。通过加强对节水工作的领导,强化定额配水的理念,广大农牧民群众一定程度树立了节约用水思想。
2、加强农民用水户协会等群管组织建设
我县农民用水者协会试点工作从2006年开始,至今已在全县推广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6个,协会涉及农户525户,人员2720人,管理农业灌溉面积达7.2万亩,条田453块,测水点364个。为规范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水利局加大了农民用水者协会的培训力度,共举办协会培训班8期,培训协会管理人员74名。
为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我局督促协会完善了《新和县农民用水者协会章程》、《新和县农民用水者协会实施细则》。为协会运转打下了基础。同时建立农民用水者协会各项规章制度,如用水者协会灌溉管理制度、用水者协会工程管理制度、用水者协会财务管理制度等。但从目前运行情况看并不理想,用水者协会的管理职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3、水价核定及水费计收情况。
根据自治区水利厅、地区水利局的安排,新和县组织工程、水管、财务等部门技术人员对全县水利工程供水价格进行了全面核算,编制完成了《新和县渭干河灌区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核算报告》。据新计价非[2001]476号文件《关于水利工程供水价格分步调整意见的通知》规定,“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的核算必须以成本核算为基础,严格控制成本开支,努力降低供水成本,没有完备的成本核算资料,一律不予制定或调整水价”。经两次修改核定,新和灌区1997年单方水成本为0.0596元/m3,2000年单方水成本为0.0715元/m3,2002年单方水成本0.0829元/m3(上述水价不含克孜尔水库和渭干河流域管理局水价)。
目前新和县水价为1996年供水成本价,单方水价为40.3厘。2006年以来,水费足额全部征收完,征收率为100%。
二、农业灌溉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农业水利灌溉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渠道防渗率低,渗漏严重,2011年新和县共计完成渠道防渗92.494公里,全县干、支、斗三级渠系总长1935.08公里,2011年前,全县渠道防渗总长671.46公里,到2011年底渠道防渗总长达763.954公里,防渗率达到39.5%,同比增加了1.14%。渠系水利用系数为0.48(含农渠)。各级渠道输水损失水量约为1.03亿立方米。
二是多数已建工程建设标准偏低,配套不完善,或工程损坏严重、设施老化,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效益降低;
三是田间灌溉水平较低,条田划分不规范,田间土地高低不平,平整度差,灌溉过程中跑水漏水及大水漫灌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田间水利用系数为0.8,平均亩灌溉定额为795立方米,高于全疆平均水平;
在水利工程的不同的功能要素中,从总体上可划分为社会公益型和生产经营型两大类。在水利工程的管理体制中又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既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又按流域(或灌区)划分。地方管理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灌区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的共同的上一级灌区管理部门。像陕西关中东雷抽黄灌区,灌溉业务管理权属管理局及管理站,但是行水人员的人事管理却属于地方管理处,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经常出现政事交叉、各自为阵、职责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诿、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因此,首先要重新对灌区进行定性和定权。灌区向用户提供具有商品性的水和灌溉服务,这种服务可以产生效益,理应得到合理的报酬和补偿。但灌区应成为区别于党政群机关及企业,受国家管理,并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社会公益性单位;主要以保政治、保社会稳定为大局,以服务的方式进行专业化的供水劳动,创造出的水商品服务于社会,在追求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谋求必要的单位经济利益,而因水费相对当前物价涨势偏低,单位不能自控而由物价部门控制水费的短缺部分政府理应买单补偿,所需经费靠财政差额拨款或全部自行解决[3]。
2灌区工程产权、使用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按“谁投资谁所有”的原则
一是国家可以利用不同方式转让所属产权,如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出让、承包、兼并和资产重组等。使其归属到灌区管理单位、农民用水户协会或其他具有独立经营性质的主体。灌区工程和水资源的使用权、管理权和经营权既可以归属产权所有者,也可通过不同方式转让给具有经营管理和使用能力的主体。二是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灌区管理新体制,灌区是既具有事业性质又可按照企业办法进行经营管理的法人实体,可采用管理局+用水单位+用水户、管理局+公司+协会、专业管理单位+民主管理单位、公司+协会等不同模式建立新的管理体制。三是根据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起灵活高效的运行机制、工程建设、管理和经营机制。专业管理队伍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和经济目标责任制,建立起竞争、发展、目标和利益导向机制。干渠以下所有工程全部实行产权制度改革,以租赁、出让、承包等方式由经营者管理或由农民用水者协会自主管理。实行企业化和市场化运作,专门负责水利工程设备、设施、渠系工程的养护维修,将水利工程管理和养护维修分离,既可精简水管单位人员,节约维修养护经费,又可以提高维修质量,缩短工期,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四是水商品价格机制化。水管单位的性质经历了“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生产型事业单位”的过程,长期实行“自收自支”、“以收抵支”的预算管理形式,没有进行科学、客观、合理、准确地定位[4]。水利工程既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又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安定团结的基础。因此,理应得到国家的重点扶持和财力的支撑。由于水管单位管理的内容比较复杂,因此结合实际界定单位性质就非常必要。光靠水管单位的经营性收入来补偿公益性和经营性的支出是不合理的,也是补偿不了的。坚持水资源统一管理产业化经营;坚持成本补偿和合理收益;加快同政府部门的协商力度,争取政策支持,坚持小步快调,逐步实现按成本收费,并实现按效益和市场物价指数调节水价;坚持执行以预付水费为主的多种收费方式;坚持争取政府支持和政策法律保障。对高扬程泵站施行灌溉电价补贴政策,以实现对黄河水的高效开发利用。
3改革人事管理机制
一是按照机构能设能撤、管理者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原则,加强人事管理。通过建立健全人才选择、使用、培养、考核、激励、约束、淘汰和保障机制,鼓励敬业忠诚和创新奉献精神,建立高素质的干部和职工队伍。让一部分人分流出来,使人尽其才,各有所用,打破以往用人的传统观念,却莫任人唯贤,要真正选拔有能力、有事业心、觉悟高、有知识的人才到领导位置上来。增强干部队伍的活力,他们是抽黄的动力,群众的向心力,单位的凝聚力。二是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在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中,水管单位在精简机构,压缩非生产人员超编人员时,采取提前离岗休息、鼓励辞职、自谋职业、鼓励脱产学习等多种办法精减人员队伍,并配套相应的社会保障措施,使这批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另一方面按照定编、定员、定责、定岗、定薪的要求,吸收文化水平高、具有专业知识的优秀人才到适当的岗位发挥他们的知识才干。做到人员能进能出、工资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20多年中国的发展告诉人们,经济的发展,体制是关键,大锅饭只能使人们裹脚不前,责任制才是唯一出路,要全局上下实行责任制,包括各个方面,要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原则。实行奖罚分明,公正无私,切实做到年初讲清楚,年底不商量,用效益带动工作,使人人感到有奔头,实行积分制与工资挂钩,一份汗水一份收获,真正达到领的应该、罚的心疼、奖的眼红。三是灌溉管理人员要突出管理重点。首先要制定用水计划。即依据灌区水资源管理目标和原则,统筹兼顾,周密计划,强化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支、斗口水量调配记录,严格落实支、斗口用水审批制度,进一步规范水账记载、计算,做到程序严格、记录完整、科学调配,坚决杜绝多放少记或少放多记现象。支斗口水量做到随开、随记、随签字,日清、日结、日报、日公布。提高供用水透明度,确保群众用上放心水、满意水。其次是协调关系。即调节灌区行水过程中站与站、站与段等各种内外关系,保证外部有水可引,内部高效使用。总之,既要协调好灌区水资源和宏观水资源的关系,又要协调好灌区内部农业、工业、城镇发展用水、生态用水等关系。
4规范协会运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的积极性
一是充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指导而不干预、服务而不包办的原则,进一步提高协会管理水平和运行秩序。切实帮助协会解决实际问题。全面落实对协会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加大培训教育力度,加强对协会的自身能力建设。通过“互助合作、自我服务、民主管水”,有效解决长期以来灌区田间工程有人用、没人管、水资源浪费、工程设施破坏严重等问题。二是着力提高特色高效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依托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区域优势,发展阳光产业,不断扩大地膜覆盖、日光温棚和暖棚养殖规模,调整种植结构,逐渐改变过去单一的种植品种,增加了各类能节水、收效好的经济作物,有些地方形成了连片种植规模。农作物种植结构的调整和科学用水,使农民科学种田的意识得到增强,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也提高了其用水的积极性。
5结语
通过以上几点措施,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农业灌溉用水的水价实现了政策倾斜上的“小步快跑” 电价补贴,在灌溉管理和水费的收缴机制上,不再完全依靠地方政府,单位实现精简机构和引进人才;在维修养护机制上,建立专业养护队伍,充分发挥工程的运行效益。总之,调动农民用水协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定能使水资源得以科学高效的利用。
6参考文献
[1] 周耀武.铁山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对策[J].湖南水利水电,2008(3):47-47,50.
Abstract: It was effect by climate factors, the distribu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s unbalanced, increasing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our region is difficult, therefore, to ensur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rrigation, for my area agriculture,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irrigation water users participatory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and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water; irrigation management; problem;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S275
引言:
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当今国际上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灌溉管理方面的通行做法和潮流,具有成熟的经验。建立一种全新的供水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仅有很强的政策性,同时涉及到利益调整;不仅关系到水管单位职工的利益,同时与用水户有着紧密的关联。其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一种灌溉管理制度的变迁。在灌区未来发展中,应继续加大改革的力度,以改革来保障改造的成果和灌区的持续发展。结合灌区具体实际,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大力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实践,积极探索不同地域特色的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的模式。
1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概念及作用
1.1概念
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对现有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进行改革, 从目前的行政事业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用水户协会通过政府或水管单位授权, 将工程设施的维护与管理职能交给协会, 实行民主管理。它是参与式灌溉管理的具体组织形式,是 村民自治的具体体现, 其实质是民主管理, 广泛监督。协会与灌溉管理机构签订协议, 确定双方的权利和职责。用水户协会在代表用水户利益、参与灌溉管理及民主监督等方面颇具特色。实行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的运行模式, 体现了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民主意识; 有利于渠道的维修管理、有利于发挥农民建设水的积极性; 搞好放水秩序, 减轻农民负担; 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1.2作用
1.2.1推进节水技术应用
我国淡水资源十分缺乏,水资源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瓶颈”因素。灌区在乡村的灌溉管理模式过去几乎是由乡镇统一负责,这种管理方式在实际运行中极易出现水资源浪费现 象。采取用水户参与式管理的方式可以号召广大农民群众对用水进行有效管理,起到节约保护水资源的作用。
1.2.2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用水户参与式管理对于调动农民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也有着较大的作用。把工程交与用水户管理,就能把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有效结合起来,确保工程在良性状态下运行。另一方面,农田水利工程属于公共设施,因而灌溉管理的性质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这些客观因素也决定应使用水户参与水管理的模 式。
1.2.3建设基层民主政治
在我国实施用水户参与式管理需要通过农民用水户协会等方式来实现,这就能够将农民的意愿表达出来,体现了人民的主人翁地位,不但促进了农村的自治民主管理,也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造了条件。
2灌区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配水不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
灌区用水基本上还是大锅水,将用水量平均分摊到各乡镇,各乡镇再按人口地亩分摊到户,群众节水意识不强,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
2.2用水户协会人员素质较低
由于大多数农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加之受传统习惯的影响,用水户协会从主席到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急需培训提高。内容包括:法制教育、灌溉业务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的教育等。今后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培训教育的力度,不断提高协会人员素质。
2.3用水协会运作资金不足
用水户协会维持系统运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有:灌溉服务费、会员自愿出资、政府资助、开展以水利为依托的综合经营活动的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通常主要来源是灌溉服务费。灌溉服务费结构按种植实际输水量计算,或以灌溉面积和灌水次数折合计算。灌溉服务费一般占总生产成本的3%~10%,存在征收服务费资金不足,根本原因是由于目前农民增产不增收,系统控制区灌溉农业的生产率低下,而且与农田面积小、生产经济价值低的农作物、农业政策亟需调整、贫乏的自然资源基础以及不适宜的农业支持服务有关。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有从解决农业部门的根本问题着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财政问题。
2.4工程管理养护配套政策落后
由于历史原因,相当多的现有工程设施完好程度低,影响了用水户协会的运行。所有的灌排系统都需要定期维修和现代化改造,其投资通常都超出了用水户协会能承担的财力和技术范围。目前系统修复带来许多问题,其中之一是关于修复责任缺乏清楚而持续稳定的政策约束。用水户协会倾向于推迟所需的修复,希望乡村政府能采取修复措施和承担责任,通常发生的养护只有供水前的所用渠道并不彻底的清淤。另一个问题是修复费用分摊方式不清晰。由于所处地理位置距取水点远近的差距,共用渠道部分的分摊存在问题更为突出。今后要结合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节水灌溉项目,加大对灌溉工程的投入,尽快配套完善灌溉工程。
3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问题对策
3.1制定政策,鼓励发展
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制订更详细、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实施意见或办法,制定扶持政策,尤其在节水灌溉、农村供水工程项目上,对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好的地方,给予适当的倾斜。
3.2规范运作行为,完善制度建设
对协会内部制度需要加强建设,使其不断趋于完善,在按程序规范运行的过程中,让用水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确保水费的收取顺利运行,同时,对于监督和考核制度也要有所改革,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保护农民利益,使协会运作民主公开有效规范。
3.3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协会管理能力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协会的指导与监督。在发展农田水利灌溉的用水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不定期的对协会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如:思想教育、业务培训等等,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服务能力增强。
3.4搞好宣传,提高认识
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是灌区用水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突破,涉及面广,包含经济、社会、技术等各个层面,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 因此,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力度,使相关部门以及用水户自身全方面了解、开展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克服畏难情绪树立信心稳步推进。
3.5加大田间工程配套投入
为了给用水户协会提供最基本的工程条件,灌区要进行大规模的田间工程配套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灌区或者通过用水 户自筹难以实现。因此,就要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特别是要结合目前的全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等项目,搞好骨干工程节水改造的同时,拿出适当资金做好支渠以下和田间工程配套建设,为推行用水户参与灌溉管理提供良好的工程基础。
4结语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水利资源的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强、牵涉面广的系统工程。要建立领导责制,建立水资源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发改委、财政、国土、农业、林业、水务、各乡(镇)等部门参加,县水务局负责日常工作。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班子,精心安排实施,结合本地实际,尽快研究制定改革实施细则,务求取得实效。加强政府职能部门作用,依法管理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在农村水利建设项目建设中,政府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协调各参建单位的管理工作,为项目建设提供领导与组织保障,并尽能力提供适当配套资金。项目建设中成立现场指挥领导小组。由当地农村水利建设中心技术精湛、工作责任心强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三,建立完善了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新机制。出台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新机制的意见》,明确了农民用水者协会在水务管理中心站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管水员在协会的组织下进行工作,以及各自的职责任务及管理体制,把用水者协会作为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主体,促进工程良性运行。建立稳定高效的农民管水员队伍。使村级末端涉水事务的管理有了实实在在的管理主体和落脚点,较好地解决了人员不稳定、责任心不强、权责不明等问题,为确保水利工程长效利用,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了可靠保障,切实解决了只建不管、重建轻管、设施闲置浪费、工程损毁严重等问题。强力推进基层水管体制改革。通过积极争取,在乡镇机构改革和农、林、牧等行业改革尚未启动之前,率先进行了乡镇基层水管服务体系改革,整合资源,创新体制,强化职能。将县区10个、乡镇66个水管站整合为76个基层水务管理中心站,实行“条管为主”,人、财、物垂直管理,重新定编定岗定人,实行竞聘择优上岗,使专业技术人员保证达到60%以上。在布局上按区域、流域合理设置,整合力量、整合技术、整合资源,实现对全县水管人员统一管理使用,项目统一规划设计,工程统一建设管理,彻底扭转了过去乡乡(镇)建站,站站一个人,技术人员少,全部“搞中心、打杂活、摇铃胡、不务正”的局面。在县区水务局、区域流域水务管理中心站、乡镇、农村用水者协会、村级管水员六级水管新机制。实现农村水务和农民“零距离”接触,解决多年来农村水务管理“主体”缺位,责任、权利、义务界定不清,效益发挥不理想的问题,将农村水源保护、供水、节水、水环境管理、水利工程设施维修养护、河道管理、防汛抗旱救灾等任务真正落到实处,逐步建立起保障农村水务建设和管理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Abstract: through the deepening of irrigation district irrigation system reform, explore the new way of Rural Water Association of water users to participate in irrigation management of irrigation area, enhanced the vitalit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of irrigation district.
Keywords: irrigation management system reform
S274.3
交口抽渭灌区是一个大型电力多级抽水灌区,设施面积126万亩,有效面积112万亩,辖灌西安、渭南两市的临潼、闫良、临渭、蒲城、富平、大荔六县(区)32个乡镇;有抽排水站31座,总装机容量2.9万千瓦,分八级抽水,总扬程95.87米;有总干、干渠5条92公里,支渠32条250公里,斗渠501条907公里。灌区实行局、总站、站三级管理,一级核算,现从事供水生产的在岗人数680多人。
近年来,按照两部一委的要求,重点深化斗一级改革,在继续完善支渠段级职工任段长的基础上,以民办小高抽斗为突破口,在斗以下组建具有法人资格的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模式,转换了管理机制,增强了灌区活力,促进了灌区经济的发展。
一、改制问题的提出
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条为主,专群结合”的管理模式,曾对灌区的建设和管理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该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概括起来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斗以下田间工程管理落不实,投入无着落,维修管护差;工程设施老化失修,效益衰减,职工收入偏低。二是权、责、利不明确,基层管水人员工作缺乏主动性和自主能力。管理员名义上管一个段或两个段,但实际上既管不了,也管不好,成了站长的通信员,段长的传话筒;段斗干部文化素质低,业务能力差,大局意识、商品意识、服务意识淡薄,特别受雇用思想影响,难保局站政令通畅;村组管水人员受农村基层组织频繁更换变动的影响,不够稳定。三是管理环节多,农民浇地负担重。供水收费要经过站、段、斗、村、组、户多个环节,如此多的环节,难免出漏洞,有的趁放水加量加价,有的趁收水费乱搭车,经常出现国家没多收,农民没少出的现象,造成农民浇地负担过重。四是农民参与用水管理的意识不强,渠道不畅,用水积极性不高。以上问题,严重影响着灌区的建设和管理,阻碍着灌区经济的发展,如不尽快解决,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工程老化失修加剧,灌区效益衰减,灌区逐步萎缩。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必须对灌区灌溉管理体制加以改革,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改制的探索和发展。
从98年开始,我们就在灌区进行了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曾先后进行过管理员责任区、农民承包、租赁、拍卖斗渠管理使用权、股份合作社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等改制形式的改革试点,通过比较总结和完善,结合灌区实际,逐步确立了农民用水协会为主的改制模式。
随着世行贷款项目、重点县等末级渠系项目的实施,为灌区改制工作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提供了保证,促进了灌区改制的深化和发展。截至目前,全灌区共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76个。总共辖灌设施面积63.5万亩,覆盖面积达到50%以上。
同其他改制形式相比,农民用水合作社组织的优势在于首先能更广泛的吸纳社会闲散资金,集中对渠道工程进行改造和维修,以解决因资金不足而出现老化失修问题。其次能充分发挥其民主管理机制,避免短期行为和资产流失问题;第三,农民广泛的参与确保了利益的一致性,农民既是管理者,又是受益者,从而更利于发挥工程的效益。
农民参与监督的重要性在于,一是有利于管理局、站制定的改制方案更趋合理和全面,便于实施和操作;二是把职工的经营活动置于农民的监督之下,有利于约束职工严格按政策和合同规范运作;三是有利于保护农民的利益,充分调动农民在用水、缴费和工程建设等方面的积极性,确保改制工作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四是有利于灌区的巩固和发展,促进管理单位效益的提高。在职工承包和股份合作社下嫁接农民用水者协会,使专管机构和群管机构得到有机融合,保证改制更加规范运作。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参与和监督,改制将不会取得大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