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培训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08-24 20:34: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日语培训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日语培训总结

篇1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9-0008-01

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对外开放的深化进行,日本企业对中国的投资力度逐步加大,传统的日语专业早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复合型日语人才的需要,各大高校也纷纷增设商务日语专业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各个人才市场对于商务日语人才的需要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然而,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发现,商务日语专业的学生素质并不能满足各个用人单位的期望。导致这一现象的重要因素就是商务日语专业的培养模式主要来自于传统日语教育模式,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语言的教授和学生的练习,这些学生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日常实际应用能力不强,导致现在的商务日语学生不能满足单位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对于商务日语教育的研究,尤其是商务日语日常运用能力的培养研究变得越发紧迫和重要。

1.商务日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的到来,国际上的交流日渐频繁,呈现出了复杂化与多元化的趋势,也对日语人才的要求也向着高质量、复合型能力方向发展。所以,传统模式下的日语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能力,研究型人才的做法,与当今社会严重脱节,也与企业的需要相互矛盾,已经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了。

1.1 日语人才市场需求的现状分析。当今社会对日语型人才的需求已不单单是要拥有专业的知识,而是更加注重专业知识能力的运用、与人的沟通能力、语言的组织应用能力和责任感等等的综合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判断标准并不仅仅是以专业知识为依据了,而更看重的是实际运用能力和人才的综合素质。商务日语是指既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管理、财务、商贸、经济等等专业知识又掌握了商务活动的业务操作、语言交际、跨文化交际等与此相对应的综合性商务人才。

1.2 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在传统的日语日常教学中,目标虽然也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日语综合能力,但是在课程安排上很大程度仍然偏重于语法的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工作能力培养与特定行业对学生专业素质的要求。而且,由于受到传统研究方面的影响,国内学校对于商务日语教学的模式研究和成果仍然有欠缺,对商务日语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商务日语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入探索的风气并未形成。

2.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

第一阶段:建立以学生技能和就业为重心的日语人才培养体系。我们应该秉承"教育创造学生价值"的教育观点,以提高的教学质量为核心。根据对市场的调查研究和对企业需要进行分析,传统模式下日语人才的培训方式已不能满足当今应用型日语人才的需求。对此我们以实践为切入点,以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就业为中心建立了日语人才培训的实训体系。该体系本身就是以知识体系为核心内容的传统日语人才培训课程体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本体系的主旨是立足于学生的就业和就业所需的技能,从实际运用的角度探索日语人才的培养体系,突破了以往以知识结构为核心课程的局限性,发挥发达的网络资源、日本企业文化的讲座、优秀的日籍老师和日语朗背诵读等资源,打造出了良好的实训环境,构建了贯通人才培训整个过程的日语人才培训体系。开始了初步以应用型为主导的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第二阶段: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比较强的日语语言能力,理解日本的企业文化,并且能够熟练的运用商务日语以及办公自动化软件,同时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的实用型商务日语人才。学生在毕业以后就能在BPO行业、商务企业和涉日IT企业等领域开展工作。

3.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在确认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加强以学生就业为主导的课程建设就成了我们目前的首要任务。

在课程设置方面,按照CDIO教学模式,以核心课程《商务基础日语》为主导,同时还设有《日文OFFICE案例》、《会计学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基础》等等课程。商务日语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还要注意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注重学生整体学习经验的培养。

商务日语和其他学科一样,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就是学期末的一张考卷。分数的高低成为了检测学生的唯一准则,导致出现了大批高分低能的学生,他们并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要,商务日语教学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日语,并以日语为沟通的桥梁参与到日企之中。评价学生应本着鼓励性、活动性、参与性的原则,开展以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考试改革,建立以实际应用能力为主的全程的、多样化的考核体系,将考核本身贯穿于教学课程的全过程,这样既注重了结果也注重了过程。通过老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们之间的互相评价等各方面,全面地公正公平地评价学生,不仅仅要对学生的日语学习态度和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进行评价,更为重要的是要告诉学生们如何公正和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也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地总结自己学习的效果、学习的态度、以及合作学习精神等情况。同时也能看到他人的优点以及自己的不足之处,进而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结束语

当今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应当适应社会需求、以应用为主的教学观念,为促进商务日语教学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商务日语语言教学的问题。我们也将致力于发展和完善商务日语人才培养体系,争取在未来使其朝着良性的道路发展前行,为社会输送更多更有用的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1,6

[2] 陈岩.商务日语教育指导理论[J].日语暨商务日语教学研讨会。2010,10

[3] 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08,5

篇2

【中国分类号】G633.46

一、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现状

随着日语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多,中职学校将日语列为主要的外语培训项目,除了开设专门的日语专业,同时也在第二外语中开展了日语教学。但是由于日语教学与其他的外语教学存在差异,加上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基础的欠缺,导致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开展并不理想。目前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现状可以归纳为:

1、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环境欠佳,教学模式、方式、手段较为传统

中职学校中关于日语教学的基础建设投入少,日语教学环境构建不足,师资力量缺乏,能够具备足够的日语教学能力的学校比较少,多数的学校还处于日语教学的初级阶段日语教学基础薄弱,只能进行一般性的日语教学。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环境比较薄弱,许多中职学校甚至没有建立起像样的日语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方式和手段上依然采用传统的方式和方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日语教学要求。

2、中职学校对于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

许多中职学校没有将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与专业日语教学等同看待,对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日语教学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来看待,导致中职学校的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成果不理想。

3、中职学校的学生日语基础薄弱,导致日语教学开展起来难度大

由于日语属于我国外语学习中的小语种,具备日语基础的学生非常少,并且由于长期的教育制度的束缚,日语的普及程度远不及英语受众范围广,除了学习的人数少以外,从事日语教学的老师数量也较少。基于中职学校的学生基础薄弱的这一现状,导致日语教学开展遇到了很大的难度。

二、如何在中职学校开展日语教学

要想在中职学校开展好日语教学,就要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采取多种措施,予以保障。通过对中职学校日语教学开展情况的分析,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制定具体措施:

1、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制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

中职学校日语教学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日语实用型劳动人才。针对这一目标,中职学校有必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优化日语教学的每个环节,使日语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首先要明确的就是教学目标,否则日语教学将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效果。其次,还要明确教学任务,制定具体的日语教学计划,将培养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放在首位,使日语成为学生未来谋职的手段。再次,要根据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的总目标,制定若干个子目标,细化日语教学目标,使得日语教学的不同阶段,有相对应的目标,做到按照目标开展日语教学工作。

2、创新日语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日语教学模式

日语教学由于日语自身的特点所决定,与拉丁语种不同,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必然与拉丁语种教学方法是不同的。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创新,并以学生为本,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中职学生学习的心理因素,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所以,要想提高日语教学成绩,就必须对现有日语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日语教学模式。

3、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日语基础,选择合适的日语教材

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日语零基础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日语教材,降低日语教材的难度,使得难度与学生日语零基础相适应,做到循序渐进的教学。并根据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合格的实用性人才,因而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内容必须突出实用性,锻炼学生的日语应用能力。这种选择尊重了学生的基础,符合日语教学的规律。

4、加强提高日语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构建良好的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师资

在中职学校中,对于现有的日语教师师资,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加强学习或外出进修、培训,满足教学需要。日语专业课程老师自己也应积极参加高级日语学习,加强计算机应用、口语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辅助手段的应用,要想在中职学校中开展日语教学,就要构建强大的日语教学师资队伍。

5、加大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日语教学与英语教学等一样,也需要现代化的电子教学设备作为保障。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改进了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的课堂模式,很好地弥补了传统授课的不足,多媒体技术可以反复单独地进行外语听、说训练的优势,从某种程度上也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日语听、说锻炼的语言环境。在中职学校中,要想在第二外语中开展日语教学,就要加大中职学校的日语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日语教学环境,增加日语教学设备,使日语教学的基础设施环境得到改善和提升,为日语教学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6、增加中职学校学生的实习机会,锻炼日语运用能力

中职学校开展日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用技能,使学生在就业的时候能够多拥有一项技能。因此在日语教学中要增加学生的实习机会,要选择一些日资的企业作为实习单位,锻炼学生的日语运用能力,检验学生的日语实践技能,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得到提升。

7、定期对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成果进行总结

中职学校要想做好第二外语中的日语教学工作,就要将日语教学工作当作一项长效的工作来抓,要定期的对日语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在总结中,找出影响日语教学的不利因素,并进行深刻分析,找到问题的原因,予以有效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日语教学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中职学校的第二外语中日语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在中职学校第二外语中开展日语教学的时候,必须采取定期总结的方式,促进日语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三、结论

篇3

近些年高校日语专业的规模有停止扩大甚至萎缩的现象。由于中日政治关系的影响,日语专业已经一改几年前井喷式发展的模式,转入了缓慢的精细化发展。从招生上看,专业日语的招生人数有逐年减少的趋势。在这样的情势背景下,高校的日语教育专业应该如何发展被许多专业人士所关注。与此同时中国依然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对象,在华设立公司吸收中国人才工作,在日企工作的中国人依然需要日语的培训。这些人可能具备计算机、财务、管理等其他专业的知识,但是也需要用日语和日方人员充分交流。于是这些对这些非专业日语学生的日语教育如何进行值得日语教育认识多多关注。在高校内部,也存在许多非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开拓除了英语以外的第二外语,日语作为一个大语种很受高校学生的欢迎。针对这点高校的教育者也应该重视起来,看看如何从学生的兴趣开始逐渐把学生培养成专业知识与多种语言知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一、非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

日企里的人士如果要学习日语,往往会参加社会上组织的商业性培训班。而在高校中,那些还没有涉足社会但是单纯想要接触更多门外语知识的学生也大有人在。也许他们还不能真正体会学习初英语之外的其他外语的好处,但是利用兴趣开始培养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办法。在几年的高校教学中可以总结出非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的动机有几点:

一,如果问及非日语专业的学生为何选择日语来学习他们的第一反应多半是喜欢日本的动漫。不可否定日本通过动漫出口成功的宣传了本国的文化和价值观。日本动漫不仅在一些自身动漫不发达的国家受到当地国民的追捧,就算在欧美等动漫业发达的国家也拥有成千上万的忠实观众。动漫的语言被广大青少年模仿,学习日语成了流行文化的代表,于是高校学生呈现出对日语的学习热情。

二,日本文化的渗透与影响。不管多年来中日关系如何演变,日本始终是中国的邻国,两国彼此之间文化往来从古流传至今,不仅中国文化对日本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日本自身的独特文化也同时给中国人非常深刻的印象。和服、寿司、富士山、温泉一直是中国人谈论日本文化时咬提及的文化符号。许多没有专门学习日语的人士因为喜欢日本的含蓄唯美的文化而学习日语,希望有一天能够真实去日本体验一下那里的文化魅力。这也是学习动机之一。

三,有以后去日企就业需求的学生,从工作需求的角度学习日语。现在的日企多走国际化路线,在企业内部用汉语、英语、日语等多种语言交流成为可能。但是毕竟日企大部分是外包企业,面对日本客户用日语交流是主流需求,所以在进入日企之前除了掌握专业知识,掌握相当的日语听说读能力也是必要的一项技能。从高校就学习日语显得非常重要。

二、高校教育应该如何为非日语专业学生学习日语服务

篇4

一、前言

随着国家于1999年大学扩招规模之后,许多大学师生比重严重失调。由于学生在日语听力课堂上受到教师的关注率下降、课堂规模增大及大学教师课后基本不在学校等因素,使师生接触时间日益减少。另外,虽然国家每年的高考生源不断减少,但家长和学生仍对高考有压力,中学阶段的日语听力教学几乎都以教师和成绩为中心,不可能真正培养起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策略。学生进入高校后,往往因为以往的被动高压学习无法转换到自主学习,而出现日语听力学习成绩下滑甚至退学。因此,高校日语听力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在学习上实现自我策略、自我管理、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使学生日语听力学习朝着个性化、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点的确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当代高等教育的共识。

当代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接触到最生动的日语、最新的信息和最广泛的知识。这些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克服现有教材、资源信息不足的困难,大大拓展学生日语听力学习资料的广度和深度。

二、日语听力自主学习现状

目前在国内有一些非常成熟和完善的日语学习网站,它们可以作为网络自主学习的第一步。由于中文网站,学生使用起来不存在语言理解的障很快就可以熟悉并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源进行利同时,各大学习网站上都有异常丰富的学习资包括词汇归纳、语法解释、会话素材、读解材听力材料以及大量的练习、各种考试的试题集。另外还有讨论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的学习论可以说从初学阶段到高级阶段,都能在这里找需的学习材料。

以下是主要的日语学习中文网站:

①沪江日语(http:/dp.Hjenglish.com/)

②咖啡日语(coffeejp.corn)

③日语学园(jpsch001.net)

④贯通日本语(kantsuu.corn/)

⑤和风日语(jpwind.com/)

除了在中文学习网站上有大量的听力练习提供下载以外,大部分的日本电视台网站都开通了在线新闻的收听和收看。而Youtube更是给我们展示了普通大众的智慧,可以在线看到日本的娱乐节目、日常生活的片段、自创的视频作品等等。

地址如下:

①NHKオンライン (nhk.or.jp/r—news/)

②TBS (news.tbs.co.jp/)

③Youtube 日本(jp.youtube.tom/

但由于信息量太大,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容易偏离原定目标,把时间浪费在浏览信息上。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将大量日语听力学习资源整合,并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让学生自己设定每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免占用主要的学习时间。

三、本研究成果

本研究基于完善和整合大量日语听力资源而进行。

我校于2010年成功申请省教学改革立项“日语视听说课程网络考试、自主学习平台及题库建设”,现已通过“ASP.net+SQL server”开发完成。 我们通过近两年的学生日语听力自主学习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学生通过日语听力自主学习,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有些学生日语听力学得很糟,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生没有学习日语听力的意愿的话,自主学习就无法谈起。因而对教师来说,找出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

我们通过两个方面激励学生的动机:其一是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好奇心和渴望成功等动机;其二是教师所教的东西对学生要有价值。克拉克提出了激励学生动机的建议:利用学生已有的动机使潜在的学习成为有价值的目标;保持教学进度;养成学生乐于接受事物的情绪;培养学生有助于学习的观念和态度;尽量运用强化理论为学生提供可模仿的好榜样。总之,激励学生的最佳方法是能够采用积极的手段,而不能采用消极的手段,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令学生们真正想学习日语听力。

2.加强学生学习策略训练,重视培养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能力。

大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和兴趣,只是为自主学习做好了心理准备,并不表示他们已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习策略能力的形成才使最终的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2]。根据文秋芳(1993)的研究,中国学生学习外语所运用的学习策略通常可分为两类:管理策略与语言学习策略。前者与语言学习过程的管理有关,涉及目标的制定、策略的选择、时间的安排、策略有效性的评估和调整,以及情感的控制和调整。后者与语言学习材料发生直接关系,包括形式操练策略、功能操练策略和母语策略[3]。

学习策略的训练是指培训学习者运用学习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国内外的很多研究都表明,对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训在提高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是行之有效的。文秋芳(1996)认为,学习策略培训的最终目的不是单纯为了选择学习方法,而是要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控的能力。所以比较理想的培训方式是将学习策略培训与外语课堂教学融为一体,教师在课堂上教授各种策略,一般采取“展示、示范、评估和扩展”的模式。整合后的策略训练模式能促进外语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一旦掌握并能合理运用学习策略,其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能培养起来,使学习者的主导作用在外语学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四、总结与展望

培养大学生的日语听力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涵盖了教师和学习者的管理、信念、态度、策略、环境、教育体制等诸多方面。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自主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手段和方法。要想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实现大学生日语听力自主学习,大学生必然要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所以在训练及督促大学生日语听力自主学习时要把培养大学生的的兴趣、学习动机,特别是学习策略放在首位,同时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加强监管,提供更多、更有利于大学生日语日语听力自主学习的环境。

日语听力自主学习是一个师生交互的过程,教师不仅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有效地利用网络听力资源,还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利用网络的现状,包括他们网络利用的能力、广度、深度和存在问题,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通过网络进行日语听力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4-0237-02

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亟需具有较强日语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日语人才。近年来国家提出一部分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转型部署得以全面启动。但是,一般本科院校的日语教学实践教学是还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

如何构建日语专业实践日语教学体系,顺利开展实践教学,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这已成为目前高校日语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我院日语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与问题

(一)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由于教师大多数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实践经历和经验,缺乏对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和规划,因此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处于辅助地位。而且在实践课程安排上,相对集中于高年级,选修课没有形成模块、方向性不明确、课程特色不强;支撑课程太少,所以所学日语语言和商务知识技能缺乏有机结合,而大四阶段学生忙于写论文、找工作,没有真正的实践机会,另外校内课外实践活动,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真正的实训动手做得过少,“做中学”体现得不够。只依靠此类活动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作用并不明显。

(二)实践条件建设难

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需要改变培养方式,加大实践环节。但目前我校校内实践教学资源、途径、技术手段、实践基地建设工作相对不完善。包括日语实践教学实习设备、实训室、实践基地等配套设施等,多数都流于形式。转型发展离不开校企、校地的合作教育。校企合作深入比较困难,校企双方并没有真正有效结合实现共赢。如何能找到合作双方的利益共同点,实现实质性的深度合作是一个需要下工夫解决的难题。

(三)建设滞后

教师队伍建设存在追求高学历、高学位的倾向,而轻视实践经历和能力。教师队伍结构中,擅长理论结合实践,擅长知识应用的人过少;只在课堂上与学生见面、课后不管学生的教师过多,能够在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像师傅带徒弟那样的教师过少。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师资力量薄弱,具有商务日语实践经验的专业师资匮乏,特别是具有行业技能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使实践教学难以顺利有效进行等问题。

(四)实践教学管理不规范,相关评价体系及激励机制不完善

我校虽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应用型,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没有真正转型。事实上,一般院校往往模仿重点大学的办学道路和培养模式,在很多方面存在着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不相符合、不能支撑的问题。在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实践教学管理、相关评价体系及激励C制方面还不太完善,缺乏完整的日语实践教学体系管理制度。这即不利于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能力,有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

(一)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1.调整课程设置

培养方式还是以课程讲授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就会很大程度上弱化了专业能力培养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应开展人才需求调查,重新审视、调整和建设专业或专业方向。下大力气办好自己的专业,争相成为特色优势专业,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适应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需要。

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还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性格和就业需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强调掌握日语技能;对于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强调培养其他方面的自身素养和能力。日语专业核心竞争力的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确定“以职业能力为核心,能力与知识素质相结合,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模式,并以此确立培养这些能力的支撑课程。过去按知识体系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设置逻辑转向按行业、企业岗位群要求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基础课设置逻辑,实现课程设置逻辑大转变,同时设置一定的通识课程,这有利于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

2.要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型

教学模式从传统教学的灌输式、单向知识传授的方式,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型。改变学生处于死记硬背、为考而学的被动状态。人才培养上实现培养道路的转型。要转变以教室、书本和教师为中心的“三中心”的封闭式办学教学模式,应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创新顶岗实习形式,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实习实训考核评价。

3.积极展开日语第二课堂

按照实践教学要求,第二课堂与学生发展相结合。通过开展日语第二课堂环节,使学生实践学习活动多样化,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语言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定期开展系列课外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而且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能开拓学生的视野。第二课堂以实践活动为主,可以锻炼多种能力,第二课堂是挖掘学生潜力的重要阵地,从这个角度可以说“功夫在课外”。同时把第二课堂有关专业实践活动纳入培养方案,规定最低学分要求,超过的学分可以置换选修课或公选课学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个性培养,强化能力训练。

(二)实践基地建设

近年来,教育部推进实施多个改革项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把更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要通过实行合作教育,充分利用好校外优质资源,搭建实践基地和平台。日语专业应推行“创新实践+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校企双方的各类优质资源凝成整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形成共建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共建实践基地与师资队伍、共建培养计划与实践教学模式、共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的合作育人模式。根据日语专业特点合作方式可以多样化。校内外培养基地相结合,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专业实践岗位。

(三)培养日语“双师型”实践教学团队

一是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教师师资培养培训活动,利用校本培训和社会培训途径,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增加教师的实践经历和阅历。加强校企互动,建立与企业双向交流的机制,使教师进日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锻炼,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可以开展与日本同类高校合作办学。二是进一步细化对教师的具体要求,为培养理实一体的“双师型”专业课教师提出基本专业要求。培训体系更加完善,为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提供支撑和保障。并鼓励日语老师抓住进修、考取资格证的机会,使他们实践教学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这样教师与“双能”对接。既能课堂讲授,又能指导实践;既能传授知识,又能应用知识;既能理论教学,又能产学研合作;既有教育经历,又有行业(企业)经历。

(四)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与评价体系

建立校内外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监控体系。对教师的实践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考核、评价。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完成考核老师实践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最后要组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向专家征求意见,并与同行专家进行多层次的交流讨论,进行成果总结与推广工作。

(五)建立规范的日语教学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支持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建立职称晋升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科研、教学与实践工作。应由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向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校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的教学转变。应由以学历学术标准建设教师队伍向“p师双能型”教师团队建设转变。由以学术标准为主的学校评估制度向以技术创新和服务产业实际贡献为价值标准转变。以鼓励学生个性发展为导向,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转专业制度,创新创业方面确有专长且表现优异的学生,优先支持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实践教学是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三要素即知识、能力、素质,而这三要素的形成渠道是不同的。知识是学出来的,能力是炼出来的,素质是养成的。为了强化能力,必须加强实践。按照《指导意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使专业方向及教学内容和行业发展、企业需求吻合,进一步促进日语实践应用人才培养目标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周晓冰.校日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02).

[2]佟玲.商务日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5(06).

[3]王玉.论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与目标实施[J].日语教学研究,2011(03).

[4]张皓.浅谈日语专业实践教学[J].现代教育技术,2011

篇6

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学校发起组织的,以提升教师素质作为目标,经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及培训机构的指导,并将学校作为培训基地,针对学校和全体教师实际情况确立明确目标及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全校师生共同参与的继续教育培训活动。作为教师教育的应用模式之一,校本培训不仅是提升学校教职工综合素质及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而且能直接服务于学校和教学,因而应在保证培训内容切合本校实际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校内外各项培训资源,从而提高其应用的效果,满足学校及教师发展目标的需要。

互联网+环境下,信息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主体,自然不能固守专业知识终生管用的思想,而应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知识和教育理念,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校本培训是当前最为经济实惠有效的学习渠道,因为当前社会因素及教师本身的职业特色不可能为每一个教师创造均等外出进修和频繁集中培训的机会。互联网+时代中,诸多现代通信和科技的普及应用,不仅为学校教师的自主学习带来可能,也为教师教育校本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效的路径。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不仅摆脱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能够更为灵活便捷有效地开展,拓展受众范围,而且还能借助更为丰富且层次更高的网络信息,实现优质资源的充分共享。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在互联网这一知识传播及应用载体的影响下,迸发出更为蓬勃的生机。

二、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

传统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是将大量教师集中起来进行培训,培训的模式略显呆板,也因教师个体的学习能力、知识建构能力等差异产生较大的个体效果差异。互联网+环境下,知识呈爆炸式增长,互联网思维的渗入,使个体自主性的诉求愈加强烈,校本培训也应呈现出多样化的模式,以适应更为广泛的受众。

( 一) 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

网络研修培训模式是利用网络远程研修平台,由学科课程专家引领参训教师进行研讨、分析、评价、备课,诊断并解决教学问题,从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及综合素质的一种培训模式。互联网+环境下,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应创新思维,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师教育的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广阔的网络空间及强大的网络平台,探索校本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路径,建设网络研修社区服务体系,加大教师网络研修的应用力度。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的应用有利于改变教学、研究分离的情形,有效地促进了教研的知、行融合,使教学教研活动能与教学同步开展,教学中的问题及瓶颈能得以及时地回应和解决,而网络研修的模式也能大大拓宽教研活动的受众范围,充分实现教师的全面参与,为全体教师受益。

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中,参与培训每位教师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地彰显,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叙事、电子邮件、在线答疑、讨论板等现代互联网交互媒体__进行动态助学,构建学习共同体,还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交流板块,发表自己的教学案例,进行学习交流,相互讨论借鉴。传统的校本培训活动往往由领导及专家主讲,其他教师共同讨论,这样的形式下,参与讨论的教师往往基于对领导及专家的尊重,有反对的意见也难以启齿,容易造成人云亦云的虚假教学研究。而互联网+背景下的校本研修不仅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也能打破环境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网络研修特有的共享性也使人人参与、人人发表意见成为可能,教师能在网络研修培训模式中与专家定期讨论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解决教师在教学研究方面的困惑,还能毫无心理负担地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效缩小教师之间的个体差异,通过互动交流,专家亦可借此更为深入地了解基层,适当调整学术的方向。

基于互联网+的网络研修校本培训模式使得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这几个校本培训的核心要素构成了三位一体之关系,三者在培训的过程中充分地发挥出个人自我反思、集体同伴互助及专业人员的引领力量,满足了不同层次教师自身发展及学习的需要,促进教师朝多元开放型及专业化方向发展。

( 二) 专题、课题校本培训模式

基于互联网+的专题、课题培训模式是学校根据本校教育发展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及教师发展现状,确定相应的专题及课题,并以专题、课题的形式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而专题、课题校本培训模式的方式可以是专题性理论辅导,专题、课题讨论研究等。

专题、课题可以分开实施,亦可以结合开展。互联网+的大环境下,现代科技快速发展,技术手段日益更新,校本培训也应与时俱进,以专题的形式,通过进行集中专题培训讲座、一对一帮扶等途径,对在校教职工进行专题技术培训,帮助广大教师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水平及认知,及时更新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使教师能及时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并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运用诸多教育手段,挖掘出更多有用的教育资源,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学校可就自身发展状况及教育教学中呈现出来的共同问题开展专题、课题讨论研究,在这一校本培训模式中,专题及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专题及课题的选择决定了培训要讨论研究的内容及途径,因而专题及课题的选择对整个校本培训的过程起到定向的作用。在开展专题、课题讨论研究之前,需要加强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培训。

在互联网+背景下,可通过组织教师利用培训网站丰富的资源,充实教师的教育科研理论知识水平,包括专题课题研究的确定方法、专题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步骤、专题课题研究总结的写作、教育科研成果的鉴别方法等。充实了教师的相关理论知识之后,可着手拟定专题课题研究实施计划,由骨干教师提出建议,多个教师共同商讨,提出需要讨论研究的专题、课题,或是邀请行业专家开展诊断性调查,设计出切合实际且行之有效的课题、专题。课题选定并落实之后,可将其分成多个小专题、子课题,指派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承担一定的任务,使每位教师均有相应的专题或课题任务,督促每位教师根据自身任务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在专题课题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帮助教师确立研究的重点,促使教师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研究,着力解决开展专题、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教师主体参与专题、课题讨论研究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及提升,提高校本培训的成效。

( 三) 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为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参与校本培训的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提供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自行选择认知工具,并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确定学习的目标及内容。教师通过课程单元链接导航,以及网络学习资源导航,访问并下载学习资源,自行开展在线学习。利用学习时间统计软件的反馈建议,有效开展学习时间自我管理,通过查询系统激活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其产生的同化效应,以促进自身对新知识的理解。通过与专家、同行交流、对话等多种交互方式,实现知识的建构,在学习完特定的单元内容之后,可针对学习材料及自身学习情况提出疑问,对学习内容进行反馈,并提交到服务系统数据库中的个人学习档案中。互联网+中强大的网络平台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也为自主学习校本培训模式的实施提供了便捷,学校应鼓励教师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优秀资源,加强自主学习及提升,汲取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构建自己的话语舞台,参与行业交流学习,促进自身专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结语

教师继续教育是提升我国教师队伍水平的战略性行动,而现代知识信息的更新加速及终身教育的理念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并更新自身知识,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互联网+的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模式使时间、空间、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不再是问题,使校本培训呈现出灵活性、便捷性、广阔性等新的特点,展现出更为蓬勃的生命力。

课程的学时,增加实践类和选修课程的比例,总计不低于全部学时的60%; 其次,课堂教学与课后实践相结合,教师采取写作小论文的方式充分锻炼学生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突出语言训练和实践; 最后,结合第二课堂开展日语作文竞赛、日语演讲比赛等活动,营造出学用结合的实践氛围。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最终形成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相辅相成的教学体系。

( 一) 优化评价机制,提高管理成效

实践教学区别于理论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评价机制多元化,即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教师评价之外,使实习单位全程参与教学效果的评价过程。教学评价应该本着客观性、参与性、激励性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效果、教师管理和指导实践教学的水平,才能对教学工作给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依据实践演示、实践态度及实践质量等多个因素总结学生的学习效果; 结合实习场地的设施条件和实习内容对实习单位进行跟踪评估。只有客观公正地评价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真实水平,才能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的体系,改进和完善实践教学的管理,取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 二) 营造学习环境,拓宽实践路径

校园文化是日语专业学生实践和训练的重要平台,是日语课程计划中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主阵地。日语角是不同文化碰撞交融、思维创新的环境,不仅为学生的日语交流提供了重要契机,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首先由师生共同商定日语角的话题,教师指导学生熟悉话题的相关背景,包括语言结构、文化知识等内容; 其次创设与话题有关的文化语境,教师在其中发现学生语言表达中常见的问题,从而修正常见的语言和表达错误,使学生的语言运用符合日本人的习惯,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传递日语知识和文化。

各类日语竞赛也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学生参加全国各类日语大赛不仅锻炼了语言能力,而且增强了自信心。各类竞赛也使优秀的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差距,增强日语学习的动力。竞赛获奖一方面体现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另一方面扩大了日语专业在学校的影响力。

( 三) 整合教育资源,加强师资保障

总体而言,相对于外语类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高师院校日语教育在办学历史、实践资源、师资力量等方面都不如前两类院校,更应该协调利用各方资源,为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完善硬件支持和资源保证。实践教学平台是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保障,一方面,高师院校应该主动接洽日资企业,为日语实践教学提供多样化的载体; 另一方面,高师院校可以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建构以学生、学校、日企为核心的实习支持系统( 即实习网站) ,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深化学生与企业、学生与学生、企业与学校之间的联系。

篇7

根据2013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显示:2012年,全国在30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有近六成,在50人以下规模企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约三成,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推动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以我校近3年来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方向统计毕业生就业主要有三大指向,分别为秘书、产品销售和导游。

结合企业需求以及毕业生就业方向分析,企业亟需的商务日语人才应具有以下素质:

1 基础商务日语会话能力

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岗位多数是直接与日方客户打交道的,必然要求掌握扎实的听、说、读、写、译日语会话能力,包括接待客户用语、翻译商务函件、会议记录与传达、客户意见反馈、邮件写作等。商务日语会话比日常生活会话难度大。因为日常会话与人们日常思维基本相似,使用频率高,易于掌握,另外可以通过当时的语境或者说话人的表情动作推测意思,即使出现稍许误差也不致于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然而,商务日语会话涉及到大量的尊敬语、专业术语、成语俗语、古语谚语,关系到一笔生意的成交与否及日后企业的合作发展,丝毫疏忽不得。例如接待某公司高级负责人,如果译者自始至终使用叮咛语,必然会引起对方不满。恰当使用敬谦语,表现出对贵方的尊重,能对谈判合作起到不小的作用。熟练的商务日语会话能力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目前商务日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难点之一。

2 相关商务办公能力

随着中日两国之间的政府邦交、贸易合作、民间交往越来越频繁,许多高校都注意到了市场需求,纷纷开设日语专业。据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最近的统计数据,开设日语专业的高校已多达680所,除了国立、公立高校外,增加最多的是公立的职业技术院校、民办院校和各高校建立的独立学院,几乎所有学院都设有日语专业。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国日语专业在校学生达57万人,2009年12月参加日语能力测试的考生为37.4万人。相比本科及本科以上的日语毕业生,高职学生普遍在语言方面不占优势,毕竟学业时间较短。然而,中小型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少的原因,希望降低用人成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翻译,也希望同时能够兼顾商贸业务。因此,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定位是以日语为沟通工具,掌握扎实的日语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较强的外语交际能力,实际运用商务知识为手段,熟悉企业管理理念、工作的方式方法,掌握一定的商业贸易基本知识,具备计算机文字处理、软件应用、成本计算以及一定的组织协调、交际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3 优秀的人文素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企业是一个动态的主体,需要的不是一个只会完成上级交代任务的“机器人”。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展露头角,除了专业功底扎实之外,更加重要的是具有优秀的人文素质。优秀的人文素质包括许多方面,例如很好的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具备高尚的职业人操守,健康的体魄和向上的精神等。

针对目前高职商务日语教育发展现状,对本校往届商务日语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调查者职业包括培训机构教师、企业秘书、销售人员、进出口报关员等,调查主题是”高职商务日语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的突出问题”,共发出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61份,有效问卷248份。调查统计结果反映出主要存在四方面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相应提出了对策:

3.1 语言基本功薄弱

根据我校2009至2013年近三年国际日语等级考试过级率统计,过1级人数不足1%,过2级人数大约15%,可以明显看出高职学生语言基本功薄弱,难以满足企业的基本需求。总结原因:

(1)学业时间过短,大部分学校开设高职商务日语课程采用的是“2.5+0.5”模式,甚至有少部分学校采用的是“2+1”模式,学生真正在校系统学习时间只有两年或者两年半。对于日语零基础的学生,达到国际1级2级水平确实是困难。

(2)学习主动性不强,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很多都是高中阶段学习成绩较差、厌学的孩子。选择日语专业除了极少数是真正对日本文化感兴趣,大多数人是因为高中阶段没有学好英语。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发觉日语没有想象那么简单,加上新鲜感越来越少,又回到高中时期散漫的状态。

这种种主观客观因素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如何有效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日语水平。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学会激励学生自主能动性。可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多了解日本文化,找准契合学生兴趣的切入点穿教学之中。比如开展动漫cosplay、日式料理厨艺大比拼、单词达人大赛、日本豆知识展览等,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其次,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高职商务日语课程以口语训练为主,商务邮件写作为辅。学习语言最尴尬的莫过于想说说不出,尤其在商务场合是大忌。高职院校应该多利用外教的优势,注重会话,让学生多说多练多模拟,讲一口地道的日语。文书工作要求则是看懂文件和回复邮件。中日语系由许多共同之处,看懂一般性的商务文件对通过一级国际日语考试的学生不成问题,而用日语思维回复却是个难啃的石头。商务邮件写作要求授课教师不仅具有较高的日语水平,还要熟悉商务信函的写作方法。开设商务日语写作课程最好能聘请有行业企业经验的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实练。另外,高职院校组织小规模的国际日语1级2级过级培训班也是有必要的。1级2级证书是进入企业的敲门砖。这项考试涉及的语法和单词应用频率非常高,可以促使学生在考试压力下迅速提高日语水平。

3.2 商务有关知识欠缺

不熟悉企业管理运作、商贸知识欠缺、商业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是初入职场毕业生遇到的困扰。所有高职院校都开设了经济贸易与管理、商法、管理学等副课,但整体上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学生都没有重视。首先我们应该从意识上重视副课,可以采用日语讲授副课的方式,既能学到商务知识,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日语水平;鼓励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学有一技之长;高职院校教师构成可以分为在编的专业代课教师与外聘企业导师制。一个学生实行双导师制,除了一位专业代课教师进行指导外,还要聘请企业一线的高级管理人作为导师;专业教师要定期定岗实习,挂职锻炼,学习企业文化,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另外,模拟商务办公和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都是最好的锻炼机会。

3.3 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

由于使用的教材编著时间较早、内容零散细碎,造成学生实际操作发现学习的知识派不上用场。高职商务日语教学内容要紧贴沿海日资产业发展,根据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使课堂与市场相统一。可结合学校实际,紧跟时代节奏,研发动态的校本教材;建立健全毕业生回访机制,及时了解毕业生工作遇到的困难,并总结解决方法,辅助日后的教学工作。

3.4 缺乏行业专门日语知识

汽车、旅游、工厂、电子、进出口等,细分开来每行每业都有海量的专门术语。如果每种行业的术语都学习,显然时间不够,精力不足。所以,学校要积极和企业建立联系,对口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形成“企业支持学校,学校反哺企业”的良好互动。学生在入学初可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企业或行业,反馈信息给校方,教师根据学生意愿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专门术语,或是在定岗实习前进行强化培训。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追求就业比例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重就业质量。必须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即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青年员工看重的因素中,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要求最高。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不能忽视人文素质的培养。建议开设职业道德教育、书法、绘画、舞蹈、钢琴选修课,计入学分;课外让学生自主组织文娱节目,丰富课余生活。

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富有修养,必能突出高职日语专业学生的优势,促进就,为我国发展建设添砖添瓦。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124-01

1 引言

高中日语已经成为许多高中教学课程中相对受欢迎的课程,很多人将日语的兴起归结为日本的动漫业发达引发青少年对日语的狂热,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我们相信学好一门外语已经成为众多莘莘学子的最大愿望。了解语言的人们都清楚语言的学习不单单靠仅有的教师教学,更多地还是依靠自己的自学能力和机械性地时间积累。本文以高中日语教学为切入点,深入讨论高中日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

2.1自主学习的定义

何谓自主学习呢?顾名思义,就是指学生以自我学习意识为出发点,自发确立学习目标、自动寻找学习方法并完成学习任务、自我评价的过程。

2.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其实就是教师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培养的策略,针对学生所要学习的内容教导学生自主完成自我设立目标――自我学习――自我监控――自我评价的自主学习过程。其中,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既要充当参与者,又要充当引导者,甚至要当旁观者,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

3 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日语能力的现状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来从事高中日语教学的经验,不难发现高中学生在日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日语往往呈现以下情形:

首先,高中学生自主学习日语能力普遍较低,在自主学习的目标设定以及方法选择上有所欠缺,这是问题的根源;其次,高中学生日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授课围绕“高考”进行,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热忱,也未系统地为学生讲解自主学习的方式方法,而且在课程设置上也很少有课外学习课时的安排。最后,高中学校对于日语学习的重视程度较低以及人们对日语的偏见也影响了高中学生学习日语的自主性,错失了自主学习日语的机会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往往形成恶性循环有时甚至使学生最终产生厌学、放弃学习的情况。

4 高中日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日语学习同其他外语的学习是一致的,不单单依靠教师的讲授,更加依赖于学生自主学习,本文总结了以下几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方法,希望能够为广大日语教师认可并使用,也希望能够通过这些方法的运用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日语学习。

4.1自学教材要注重新颖、有趣

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使用的日语教材能够以最为新颖而有趣的形式出现,那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对日语的学习兴趣。将学习建立在兴趣之上,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精心为学生推荐内容新颖、词组常见的日语教材,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资料上选取合适的教材。

4.2要注重安排定量的课上自主学习时间,创造课外学习机会

日语教师备课时,要适当安排一定的上课时间给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通过分组讨论或者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集体自学,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鼓励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教师要充分利用高中生的课下时间,创造一些时机来为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营造氛围。

4.3要有效教授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技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言传身教教会学生查阅日语字典的方法,教导学生网上搜寻日语电影增强口语表达能力,教给学生记单词的诀窍等方式方法。

4.4鼓励学生有效进行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效地评判自身的学习成果

教师要注意强调自学过程中对自身能力的监控、时间的安排以及自学结果的评价。学生只有自己对自己做出客观评价,才能根本上保证自主学习成果,才会对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满怀自信。

5 结论

俗话说“授之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要不断地教授学生学习之道,才是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日语成绩和日语能力,日语教师必须深入地研究如何传授学生学习与创造的方式和方法,希望能够通过有效地实践能够解决当下高中日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让高中生真正爱上日语学习并且自主学习日语。

高中日语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位日语教师不断地在时间与理论中徘徊和探索,只有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才能实现理论的转变,只有不断更新理论,才能让实践更加求真务实。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会显著提高,希望本文的阐述能够为广大同行的教学带来有益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梁平.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9

二、工作情况总结

(一)、教师工作

年,由于受金融危机危机的影响,外派业务量下降,再加上国内外经公司竞争激烈,国外雇主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而我们人员储备一直不饱满,每一次招工都是勉强凑数,选拨人员素质不能得到保证,呈下降趋势,这样形成的差距越来越大,所以外方雇主不满的反映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客观形势,我们全体教师在李局长、吴局长等领导的指导下,迅速端正了思想,更重要的是全体教师在面对教学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失误时,不回避、不气馁、不埋怨、不找借口,积极的找出不足,总结教训,艰难的摸索,齐心协力,使教育教学管理逐步走上规范化。在这期间,全体教师能做到工作上既分工明确,又团结协作,克服了家庭的各种困难,做到早上班,晚下班,坚持上好夜自习,有事尽量不请假,像王志远主任从日本回来,没有休息一天,李峰老师婚假不满,就投入大三紧张的整改中;胡爱萍老师精心的备课,能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个性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培养,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教学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所教班级学生后进生转化率较高,深受雇主的欢迎;陆华实用的口语化教学、灵活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好;曾霞经常找学生谈话,班级管理、三对照认真细致指导性强;李红梅克服孩子小的困难,从不请假;吴桂芝放弃节假日休息,为快出境学员补课;范莉预备班学员随到随学,造成班级学生程度不一,范莉采取分班复试教学等等,正是有了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培训中心才迅速摆脱被动局面,步入正轨。

(二)、学生工作

1、坚持思想教育第一位不动摇。现在培训学员年龄小,23岁以下占71%,没有工作经历,没有吃苦意识,家庭责任感较差,根据自己情绪和喜好做事,容易冲动和不计较后果。针对学员的这些年龄特点,李局长亲自写了讲义提纲《大错不犯,小错少犯》,有令必行,愿望可成,有禁不止,后悔不已。在加强十大专题教育的三环节的前提下,在教育学生感恩、做事做人,引导学生创业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突破和提高,多次请邱永久、刘和智、熊有顺等优秀回国研修生作报告,到浒湾、箭河农场去参观,请李局长做报告,让学员进一步明确了出国的目的,有了长远的打算和奋斗的动力,才能保证学员分清大小,坚持完成三年的艰苦研修。

2、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坚持日语口语、会话为日语教学重中之重。日语教学本是我们的强项,因为我们有一流的师资,我们的老师都是打过硬仗,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回国研修生,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教好。可今年不断有日方反映我们学员日语差,事后我们认真的进行了反思和分析,在教学上我们总是过分强调以前学生好教,现在学生学习不刻苦,学习劲头不如以前,差生多,缺乏自查和反省,在教学方法上,没有创新,在教学手段上没有用足用尽,在教学转化上没有跟踪到底,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经过李局长、吴局长的分析和引导,我们及时端正了思想,积极改进方法,更换了教材,自备了实用性日语单词和短语,加强了口语会话练习,教师之间也加强了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胡爱萍、陆华、曾霞等所教学生深受雇主的好评。

3、学生管理:教育与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以前的管理硬性为主,处罚为主,对于年龄大的学员能够理解和接受,但现在学员年龄小,没有处世经验,对处罚不理解,有抵触情绪,甚至顶撞,这在以前所没有的,也是绝对不允许的,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做思想工作,多讲、反复讲,违反后进行必要处罚,事后教师思想教育要跟进,坚持教育和处罚相结合,以教育为主。闫平、王煜超、余青松等学员的转变,就是很好的事例。

4、农业生加强了种植技能训练,效果显著。根据交流中心的要求,我们创办了农业试验园,我们对农业研修生进行技能培训,在黄先道的悉心指导下,在吴局长、曹主席的及时总结下,农业研修生既学习了技能,又锻炼了工作用语;既端正了劳动思想及认真的态度,又有了吃苦和主动的意识;既有劳动的辛苦,又体会了收获的喜悦;

几个月下来,思想、技能、日语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举多得。遗憾的是实验园规模较小,不能使所有学员都能得到锻炼。

(三)、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措施

1、教师管理亟待进一步规范化。虽然我们有一支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但教师的管理主要是靠教师自己自觉,领导信任,缺乏科学规范的考核标准,教师工作的考核也是依据年终考绩,缺乏过程的监督和有效的管理机制。出境学员出事后,再扣奖金,造成的影响和不良后果已经出现,事后追查,于事无补。改进措施:制定教师考评表,一月一考核,加大过程管理,避免工作中的随意性和疏漏,按程序办事,这样才能保证把出事机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2、日语教学急需进一步加强。大三研修生日语反映较差,说明我们教学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尤其口语会话差,学生平时记得多、学得多,但不会用、不敢用。怎么学以致用,把有限的日语水平发挥出来,这是最为关键。改进措施:要求学员学习、生活中尽量用日语交谈,哪怕是日中混说也好,鼓励学生使用所学日语,创设会话情景,像李局长说的那样,会说了,自然就会了。

3、后进生转化效果不明显。这一年来教师工作中,反映最多,难度最大,最为困惑和无能为力的就是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尤其是学习后进生,大部分是综合后进生(学习、性格、纪律差),吴局长、业务部主任等也投入了较大精力,但转化不明显,自查原因:没有那足够的精力来辅导差生;对差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缺乏热情和发现,少了鼓励和表扬;对差生放弃不管,只处罚,不对症下药,后果是越来越糟。改进措施:对差生分析原因,是贪玩、还是学习方法不对,还是没进预备班,再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加强辅导,采取1+1明确责任人的辅导方法,教师加小灶,不光布置还要跟踪检查。降低要求,对确实文化程度低,接受慢的,只要求掌握基本的、必须的内容。总之,对后进生要热心负责,要有:爱心、耐心、细心、热心、责任心。

3、细节教育不到位,不能持之以恒。学员细节不到位,具体体现在:不主动打招呼、脸上没笑容、上下楼梯拥挤、大声喧哗,精神面貌差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主要是我们在思想上对细节教育重视不够,认为总训练礼貌礼节麻烦,耽误学习,这种思想作怪,导致我们在管理上,麻木、不敏感,对细节教育不到位,训练少。改进措施:首先在思想上树立培训无小事,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的思想意识,同时,我们将在今后培训中加大细节训练,以检查为主,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处理,通过小事情教育本人、教育本班,教育全体。并且把细节教育做到常态化。到目前为止细节教育这个的软肋,仍是培训最大的问题,改进效果并不明显,使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这将是我们培训今后工作的重点难点。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10

论文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实习基地;赴日研修;教学成果评价机制

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高等院校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又联合下达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加强实践教学改革,拓宽学生的校外实践渠道,全面推进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改革大多侧重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的改革,针对实践教学对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的作用与影响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实践教学是本科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它是相对于理论教学而存在的综合性教学方式。学生外语综合应用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只有在大量的外语实践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大学外语专业教育必须重视外语实践环节,增加学生外语实践的机会。

长沙学院外语系日语专业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日语实践能力,并一直致力于构建一个系统化、制度化的日语实践教学环境。希望通过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增加学生的日语实践机会,提高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本文针对如何建立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与研究,并及时对实践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希望能对今后的日语实践教学工作有所助益。

一、日语专业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功能

1.日语专业校内实习基地的构建形式

目前,日语专业正在使用的校内课程实习基地主要由外语广播电台、外语有线电视台、多媒体语言实验室、日本文化研习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标准计算机信息中心等构成。

2.日语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各种形式的主要功能

(1)外语广播电台、外语有线电视台。为了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感受到日语的实际性和实时性,日语专业建设了卫星天线和有限电视系统。目前,外语系所有教室均已完成电视和广播电台等硬件设施的配置,并积极组织学生收听收看外国电台和电视台的节目。例如,定期收看日本NHK电视台的1套新闻节目,并配有教师指导,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日语听的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2)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在这里,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授课。而课后,实验室又可做普通的语言实验室使用,配有多种教学资料、各级别的考试资料以及内容丰富的外语学习软件,学生可根据需要及实际水平,利用这里的语言实验设备,进行听、说、读、写等全方位的语言训练。

(3)日本文化研习实验室。该实验室于200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是湖南省首创的,集教室、图书馆、阅览室、小型报告厅和文化演习室等多种用途于一身的实验室。内部采用和式房间的装修风格,并配有人形玩偶、和服、茶具等传统日式风格的装饰物。日语口语、日本概况、日本礼仪、语言演习等课程均安排在这里进行。另外,日语专业学生在第二课堂活动主要承办者——日语学生联合会的组织下,定期在这里播放日文原版电影或专题节目,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接受真实语言能力的培养和熏陶。而日语角也会在这里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学生可就任何话题用日语交流,并配备一名日籍教师做辅导。

(4)同声传译实验室。为了把翻译理论付诸实践,日语专业已建成同声传译实验室,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该实验室是一个具有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等语言教学、学生自主学习、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制作功能的综合性实验室,具有教学、考试、自主学习和会议管理等四大功能。课堂教学时,教师利用同声传译设备模拟真实会议场景,让学生进行跟读、概括及口译实战练习,同时可以实时录音,供教师指导学生如何选词,如何用口语表达等一些口译技巧。可以实现多人同时进行口译和同声传译的考试,节省了时间,实战性更强。在自主学习功能方面,学生可以利用实验室软硬件资源,进行口译、同声传译和听力等练习,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同时,还可以模拟真实的国际会议场景,使学生更加熟悉会议的模式。

(5)外文图书及资料阅览室。这里备有多语言、多种类的外文期刊、报纸,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需求和爱好,查阅最新印刷版的外文文献,增加知识,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外语的兴趣,提高外语阅读能力。

(6)标准计算机信息中心。学生根据教师提供和规定的网址,利用该信息中心现有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软件以及其他相关的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后网络自主学习。一方面,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最真实、最现代、最实用的日语;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校园网独自完成老师规定的日语读、写、译能力的训练。目前,综合日语、日语口语等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案、电子课件、课后习题、试题库等均已上传,可供学生在线或下载使用。

3.日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形式及主要功能

日语专业一直致力于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的力度,先后开辟了国内实习基地6个,海外实习基地21个,在人才培养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在建设国内实习基地方面,日语专业拥有日本东芝家用电器制造(南海)有限公司、长沙佳程国际酒店、长沙中国国际旅行社等数个条件优越的实习基地。以东芝公司为例,我们努力探求与企业合作的切入点和共赢点,此次合作正是对校企合作形式的积极探索。日语专业学生在生产线上实现了与企业、与岗位的零距离接触,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在真实的生产场景中,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快速树立起职业理想,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练就过硬的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开辟海外实习基地方面,日语专业与日本株式会社JTB公司合作,与日本南紀串本ロイヤルホテル、コガノイベイホテル等21家宾馆、酒店联合建立了实习基地,分批派遣学生赴日,进行为期一年的免费带薪实习,而这种全免费、带薪金赴日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在湖南省尚属首例。赴日酒店实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实习,在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更接近于实际就业。它在研修内容及组织、人员选拔方式、赴日保障及安全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均密切结合当前国内日语院校教学特点,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大学生就业实习的实际需求,是利用真实的工作环境使学生了解日本社会,了解日本职场特点,增强日语能力的海外实习项目。

国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为学生提供了真实自然的语言文化环境和工作环境,对日语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师队伍、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必将产生积极影响,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通过这些实习活动,日语专业学生得到了来自各方的高度评价,特别是赴日学生在日研修情况受到了中日媒体的广泛关注,多次被日本的新闻媒体和新华社等中国媒体进行专题报道,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反响,并取得了重大的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这些实践研究成果对我国同类型、同层次高校的日语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二、实践教学方案是确保实习活动正常开展的关键

日语专业在制订和修改实践教学方案时,充分结合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情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内容,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方向知识的应用能力,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方案实施教学。为此,日语专业在时间上充分保证各个实践环节的教学,国内学生实习期不少于半年,实践性教学环节达到总学分的25%以上。海外实习学生实习期为一年,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少于总学分的30%。

为加强专业特色建设,日语专业制定了《长沙学院日语专业实践实习工作管理办法》、《日语专业国内实习基地管理办法》、《海外出国实习学生选拔培训管理办法》、《长沙学院日语专业海外实习基地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从报名、培训、选拔、面试到赴日手续办理、赴日前培训以及赴日后信息反馈等,环环相扣,做到科学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日方也制定了《实习制度》,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原则,对每天的日语学习、实习工作和生活都作了具体的规定,创造实习生安心学习的环境;建立实习日志制度,定期由指导员或日方负责人记录意见,了解实习生的动态,从而达到及时沟通、互相交流的目的。

另外,《外语系实践环节教学管理规定》要求日语专业学生必须参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和第二课堂等实习活动,并确定了各项实习活动的时间、负责人、实习程序等实施细则。学院教务处每学期按照培养方案将实习活动编入开课计划,由日语专业自行组织实施。学生通过实习找到了平时学习的薄弱点,锻炼了口语能力和交际能力,效果良好。 "

三、教学成果评价机制是对日语实践教学效果的最佳检验

日语人才培养具有适应行业需要、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等特点,但是传统的教学评价不能充分体现这些要求。既有的评价内容多偏重书本知识,忽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考查,评价方法仍以纸笔考试为主,很少采用体现多元质量观要求的评价手段与方法,评价主体单一化,尚未形成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评价者积极的反馈与被评价者积极的认同,评价结果反馈的反思、导向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近年来,中国高校力求改变传统的“重学科结构,轻实用性、跨学科、社会导向”的教学模式,希望建立一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多元化、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崭新的评价机制。纳入用人单位的评价,形成以社会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价值取向,这一思路为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诸多方面注入了新的活力。

目前,日语专业探索和实践了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学成果评价机制。在学校方面,继续采用传统的任课教师和学生自评的方式。教师在课程考试结束后,须认真填写《考试成绩分析表》,通过具体数据,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包括题量是否适中,难易是否适度,成绩是否客观,考试反映的问题主要是教的问题还是学的问题等,并针对问题和差距提出解决办法。而学生对自己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两种形式:一种是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教师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种形式是组织学生代表座谈,既要求学生反映教师的教学状况,也要求他们总结自己学习的心得和体会。

用人单位的参评主要体现在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和学校需共同参与评价。实习结束时,由实习生填写实习成绩报告表,然后由双方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报告、相关考核成绩以及组织纪律、思想政治表现、工作能力等综合评定实习成绩。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占60%,学校指导教师考核成绩占40%。以海外研修实践教学活动为例,海外实习包括在日本国内的集中培训(实习前研修、实习后研修)、实务性研修(宾馆酒店实习)和学生自修(每日研修日志),最终通过总结研修,得到JNTO和JTB公司的公正评价,对合格者颁发日本企业认可的结业证书。

这种评价方式建立了校企双方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的对话机制,将实践能力明确纳入教学评价的考核范围,不仅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更客观的结论,而且为日语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提供了导向和依据,有利于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

四、综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对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中日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日语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越来越重要。如何实现教学模式的变革,建立怎样的实践教学体系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日语综合应用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仍是日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学生的实践能力教育已步入成熟期,语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已经从“传授知识的内容和构造类型”转型到“启发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相比之下,我国实践教学水平明显滞后,尽管人们已经改变了“为了语言而学习语言”的教学观,逐渐把目光转向了语言的社会功能,特别是它的交际功能上,但对日本的交际方式、社会习俗、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及其他广义文化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却不甚理想。在与日本人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在恰当场所使用恰当语言的能力,或者不自觉地用中国的文化标准衡量日本的文化,按中国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来选择说话方式,因而容易产生跨文化交际摩擦。究其原因,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原则和测试评价等没有针对外语教学的社会人文目标进行描述,只能靠教师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在有限的范围内得以实现,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作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环节——实践教学环节与社会、企业需求脱节,没有为学生提供有利的语言、社会环境也是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