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08:51: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产品研发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1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发展迅速,产业集聚效应突显全省农产品加工业认真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逐步走上了产业聚集,集群发展,稳步提高的发展之路。2008年经省政府命名的22个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经过近三年的建设,发展迅速。这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原有的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较完备,龙头企业较多,尽管建区时间较短,但区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很快,在产品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品牌建设、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提高。吉林省九台龙嘉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金锣集团实施的“粮变肉”工程,全部达产后可带动发展养殖户5万户。天景集团30万吨鲜玉米扩产项目已发展玉米种植面积3.5万公顷。榆树五棵树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规划在未来的5~10年,打造“一区、六园、五大基地、主导产业”。敦化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已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2.87亿元,全面完成了土地规划、电力规划、道路、给排水和供热管线以及绿化美化规划。白城市全市上下采取项目资金扶持、外商投资兴建、龙头企业领建、民间出资自建等不同形式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全市投入园区建设资金5.7亿元,新(扩)建农产品加工项目15个。白山市政府启动“6211”工程,推进标准栽培,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其中八道江区以大山合集团白山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为龙头,计划用3~5年时间,把本区建设成为“长白山地区”香菇、木耳暨林特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吉林省长白山食用菌菌种良繁中心和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中心。据初步统计22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的销售收入占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的28.5%。
1.2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调查情况看,目前我省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都建立了技术研发或技术创新机构,并且在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推广应用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这些企业注重依托高校、科研部门,形成联合开发,合作攻关等“产加研一体化”发展格局。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相继问世,科技已成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支撑。目前采用的微生物发酵等高新技术,生产出玉米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出的精氨酸盐酸盐、高果糖、淀粉纤维、生化肥料等技术,居国内先进水平,有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前沿水平。水稻加工则利用新技术,朝着整粒米、米粉类制品和综合利用展开研发。大豆加工先后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引进了油脂、蛋白、磷脂、豆制食品及副产物加工生产线、组合设备与单机设备。如吉林蛟河豆制品公司利用高新技术使豆腐、豆浆等豆制品在无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保质期能达到180天,获国家专利,产品供不应求。大成集团、皓月集团、辽源金昌集团等研发技术在世界都处于领先地位。据省农科院测算,我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科技贡献率已达到68%,处于全国上游水平。高新技术的应用有效地延长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条,促进了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
1.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数量多,就业难,增收渠道窄,是我们的实际。农产品加工业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是扩大农民就业,为农民提供途径宽、成本低、易接受的就地就近就业的主渠道。现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就业促增收,以增收促进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格局。据调查,仅九台市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就带动周边农户1万余户,解决就业3万余人。全省22个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解决近28.5万人就业。据统计去年全省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安置就业253.8万人次,同比增长6.15%,占全省城乡就业人员的20%。农民人均收入中31%来自乡镇企业、农产品加工业提供的劳动报酬。
1.4农产品加工企业逐步向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正在向集约化、集团化、产业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涌现了一批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度较高的名牌产品。全省农产品加工企业中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集团的企业85户,龙头企业带动农户258万户,带动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户均增收1580元,并且品牌培育,品牌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已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20个,占吉林省获得“中国驰名商标”总数的51%。皓月“鲜冻分割牛肉”、吉林裕丰米业股份有限公司“好雨大米”、延边宇星无公害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海兰江农产品”、吉林省德春米业公司“御泉大米”和吉粮“梅河大米”等7个产品获“中国名牌产品”。延边宝祥蜂业有限公司“宝利蜂蜜”、集安市新开河有限公司“新开河人参”、吉林中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梅河中兴松籽仁”等5个产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吉林省德春米业还围绕杂粮杂豆项目,形成3大系列60多个品种,正在逐步形成品牌效应。这些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充分证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体系,竞争能力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虽然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5资金季节性缺口大,影响企业达产达效由于近期国家实行减缓货币政策,商业银行进一步压缩信贷规模,慎贷缓贷,尤其是缩减对一般性企业的贷款,使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受到较大制约。尽管前期国家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贷款规模增加,利率下调,但是各银行的贷款门槛没有降低,还是实行抵押贷款,只有少数企业能够享受信誉贷款,门槛高、手续杂、申贷时间长的问题仍很突出,据调查统计平均办理贷款时间65天左右。因农产品加工企业资金需求季节性强,多集中于季节性原料收购,资金缺口较大,资金不足严重影响企业项目建设进度和达产达效。据我们调查统计,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自有资金仅能满足需求的45.6%,还有一半多的资金缺口。
1.6技术创新能力不高,科技储备不足对农产品加工技术(基础)研究较差,应用高新技术不足,缺乏自主创新技术。总体看,我省农产品加工还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消耗高、效率低的初级阶段。由于科技创新未得到充分重视,导致科技投入严重不足。造成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创新低,科技储备缺乏,使得农产品加工业靠科技创新上水平的动力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以致于市场上的食品等行业均被外省、外国的品牌所占领。此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少数企业虽然建立了研发机构,但受技术人才和研发经费的限制,不能正常开展工作。由于我省农业科技工作的重点一直放在农业的产中、产前领域,80%以上的研究力量和科技经费投入农业的产中,致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经费和项目储备严重不足。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术落后,管理粗放,创新能力较弱,缺乏适应农产品加工发展的科技储备和技术支撑,特别是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
1.7缺乏必要的产业发展规划,结构性矛盾显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省农产品加工业潜在的结构性矛盾开始显现。没有规范的行业产业发展规划,管理部门多头分散,责任不清;企业得不到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各地盲目上项目、铺摊子倾向突出。一是部分行业产能过剩。据调查了解,目前稻谷、小麦、大豆三大品种的粗加工能力大大超出省内粮源供应能力,平均开工率仅为60.6%;生猪屠宰产能过剩超过50%,如地处九台的金锣集团现有三条生产线,仅能开工一条,猪源还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企业盲目抢原料争市场,恶性竞争,引发价格波动,影响市场稳定。二是仍有“两高”项目上马投产。由于没有明确的产业政策指导,一些不适合国情、省情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投产。例如,在缺水地区建设耗水较多、排放较大的玉米湿法加工项目和已投产的大豆分离蛋白加工项目等。
2.加快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2.1尽快制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平稳较快发展的政策法规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产品加工业是我省的支柱产业,是粮食主产区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强省的主要途径。建议尽快制定强有力的农产品加工业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扶持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推动其向聚群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加快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政策制定,鼓励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快速高效发展,而且要限制农产品加工业低水平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强化市场准入机制,规范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秩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2.2进一步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信贷支持的力度一是逐步建立融资平台,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召开企业贷款现场推进会等载体,向金融机构推荐信用度高、管理规范、有发展潜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真正解决企业贷款难题。二是增强担保机构担保能力,创新担保机构的体制机制。我省担保机构大多规模小、担保能力弱,而且机制不活。因此建议成立为农产品加工业担保服务为主的股份制信用担保机构,引入灵活的信用担保机制,真正搭起银企之间的桥梁。三是充分利用国家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全力争取国家对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项目的支持。
2.3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根据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外销减少和部分产能过剩的实际,我们要在加快龙头企业发展和基地建设上下工夫。一是引导和推进企业联合重组。重点引导和支持机制好、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与农民利益关系密切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资产的优化重组,通过参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赁等形式,扩大规模,增强实力,发展成大型龙头企业集团。二是加快品牌整合。农产品的竞争实质上就是质量和品牌的竞争,采取各种政策措施,培育品牌、整合品牌、建设品牌、保护品牌,合力打响品牌,不断提升我省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三是搞好各级龙头企业和基地的联结。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建设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省有关专项资金要重点支持龙头企业为基地农户提供信息、技术、营销服务。遵循产业发展规律,引导龙头企业和基地农户通过合同连接、服务连接和资产连接等多种形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构建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提高产业整体效益,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2.4推进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促进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发展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粮食、畜产品、林产品、乳产品、特产品等产业集群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块状经济格局,但要在此基础上,制订发展规划,出台强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动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建设工作,逐步吸引农产品加工及其配套企业向园区聚集,使农产品加工业向产业集群发展,向示范园区集中,向块状特色经济推进。在园区建设中,突出产业特色,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并且与各地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相衔接,力求做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推进,高质量建设,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形成一批特色明显、产品知名、竞争力较强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示范集群。
二、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全县现有涉农市场16个。从分布上看,城关地区占有12个,27个乡镇仅占4个;从类型上看,农产品批发市场仅2个(均在城关),农贸市场14个;从建市时间看,近10年新的仅2个,10年前建的14个,其中有9个系上世纪80年代所建,规模、硬件设施等远远不能适应现实发展需要。
(二)存在问题
1、现有市场数量不足。××县人口大县和农牧业大县,现有16个涉农市场远不能满足本地人民群众日常消费购买需要,更不可能承担起农产品外销的重任,直接导致农产品买难、卖难,产品腐烂、变质,“有品无市”伤农。
2、现有市场质量不高。前面说过,全县16个涉农市场有14个是10年前所建,其中9个是上世纪80年代所建,市场陈旧残破,严重老化,无论是市场规模还是市场硬件设施,都已不适应时代贸易需求。同时,16个市场中,纯菜市场占了8个,真正意义上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仅占50%。
3、现有市场布局不合理。××县辖有农村乡镇26个,而分布在乡镇的农贸市场只有4个,农产品批发市场没有一个,绝大部分农民销售产品只能以街为市,占路为市,既影响农村集镇的市容市貌和交通,更严重导致农产品不能适时、保鲜销售,农民增产不增收,挫伤农民种养积极性。
4、新建市场有计无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应当属半公益性质的建设。如果市场运作进行建设,投资者靠收取租赁费恐怕猴年马月都无法收回投资,此类项目招商引资根本无人问津。而××又是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充其量只能是“保吃饭”财政甚或吃饭都难保,乡镇政府保运转经费都存在缺口,靠当地政府投资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也只能是幻想。
三、国家和地方的扶持情况
××县是国扶县,当然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扶持。但单就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的建设来看,××还未享受到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湖南省出台了《市场体系建设引导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有对口扶持政策,我们县积极申报相关项目,得到了关心支持,近10年新建的童家岭菜市和伍市农贸综合市场共争取到16万元资金支持。
四、今后扶贫工作思路和政策建议
××县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具有现实需求和优势。一是农业出产优势。××是一个农牧业大县,农业出产品种丰富,出产量大,粮食、茶叶、蔬菜、药材、木材、生猪、山羊、肉牛、水产等都形成了规模基地种养。二是地理优势。××地处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历来是边界贸易的重地。境内交通运输便捷,106国道穿境而过,现已开建的杭瑞高速公路纵贯南北,京珠高速在××开设出口,到省会长沙只需90分钟,到古城岳阳只需60分钟。我们认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步伐,是解决农民买难卖难、促使农民增产又增收的重要途径,恳请国家对此项建设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
(一)农产品生产稳步发展
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我省借助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狠抓农业生产不动摇,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2011年,粮食总产量首次跨上600亿斤台阶,达634.2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玉米467.8亿斤、水稻124.7亿斤。蔬菜产量1300万吨,人参、鹿茸、林蛙、食用菌及杂粮杂豆等土特产品也有较高产量。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236.2万吨,其中猪肉产量122万吨,牛肉产量43.4万吨,羊肉产量3.9万吨,禽肉产量66.9万吨。牛奶45.2万吨,禽蛋95.3万吨。我省生产出的充足、多样、优质农产品,为推动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壮大
农产品物流主要是通过物流主体实现的。经过多年发展,我省农产品物流体系不断壮大,在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增加企业效益、带动农村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农产品物流企业快速发展。物流企业是搞活农产品流通的主力军。近几年,我省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的企业发展较快。截止2011年末,规模以上农产品流通专业企业达152家,年营业额220多亿元。物流运输方式主要是通过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公路和铁路两种。
2.农产品市场作用显著提高。主要指各类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村集市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网上电子商务市场等。这些市场除了起到农产品集散、批发、零售等营销作用外,有些大型市场还直接开展农产品的物流配送等多项服务。这些大型批发市场是农产品物流集散的主渠道。多年来,经过培育和发展,我省农产品批发市场数量和功能显著提高。据调查,截至2011年末,全省注册登记的规模以上各类农产品市场达302家,其中农产品批发市场133家,面积370多万平方米,交易额600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69家,交易额540亿元。在批发市场中,农业部定点批发市场26个,年成交额232亿元,占批发市场成交额的40%。松原市目前建成农产品市场27个,年交易量近320万吨,交易额达120亿元。除上述传统市场外,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产销衔接、电子商务等新型经营方式和小超市、便利店等相继出现,更加丰富了农产品市场物流营销形式。与前几年相比,全省市场建设数量、质量和功能都有了较大提升,对搞活农产品流通、活跃城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粮食企业的粮食收储主体作用明显。粮食系统由国家和省直属粮库组成,担负着粮食的收购、储藏、运输、加工、销售,以及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及评抑粮价等任务,是我省粮油物流的重要主体。截止2010年末,全省粮食收购企业共817家,其中国有粮食收购企业496家,非国有321家,收储能力(仓储和露天)达3000万吨。2012年4月未,我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171亿斤,非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246.6亿斤,二者占同期收购总量的76%。
4.农产品加工企业的龙头作用凸显。目前我省较大规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4000个,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47户,省级445户。这些农产品加工企业收购农产品作为生产原料,加工后卖出产品,是我省农产品物流的重要主体。2012年4月末,我省粮食深加工企收购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132亿斤,占同期收购量的24%以上。以玉米、水稻、大豆为原料,大成集团、中粮生化、阜康酒精、德春米业等重点龙头企业年加工量达300亿斤左右,约占粮食常年产量的50%。围绕猪、牛、禽类屠宰加工,皓月、华正、德大、金锣、得利斯、卓越等重点龙头企业屠宰加工量达3.6亿头(只),占出栏的一半以上。特产品加工每年需求量也相当可观。松原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80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9户,市级123户,年加工转化粮食420万吨,畜禽加工量3000万头(只),带动农户30万户,销售收入150多亿元。
5.农村经济组织及农村经纪人队伍不断壮大。2011年,我省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21331家,加入农户70万户。其中种植业合作社8918个,林业290个,畜牧业7138个,渔业89个,服务业3062个,其它1834个。合作社组织销售农产品总值56.9亿元。这些经济组织和经纪人来自农村,参与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了解农民意愿,便于与与农民沟通,是农民与收购主体之间重要中间人,发挥着其它经济体不可代替的农产品收购、运输、出售的独特作用。
(一)粮油产品加工情况。以龙头面业、长赤翡翠为代表的17家粮油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35万吨,年实际加工不足25万吨;具备精深加工能力的5家企业,年加工能力超过15万吨,年实际加工不足10万吨。小型加工业主82个,年加工能力30万吨,年加工销售收入14.64亿元,其中小角楼和江口醇占6亿元左右。
(二)蚕桑产品加工情况。全市3家茧丝加工企业,主要是加工生丝产品,无精深面料和终端产品,由于原料不足、国际市场起伏大,常年处于半生产状态,年加工销售收入仅0.8亿元左右。
(三)果蔬产品加工情况。全市果蔬加工企业仅有4家(寿星果业有限公司、*罐头食品厂、何大妈豆瓣厂、驷马豆瓣厂),年加工营销能力仅3.5万吨,年销售加工收入0.36亿元左右。
(四)茶叶产品加工情况。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经营的规模以上企业仅3家,加工业主和小型加工厂(场)、家庭作坊共36家,除罗村茶业、元顶子茶场和火天岗茶场年加工总量450吨,年产值仅0.32亿元;小型加工厂(场)和业主、家庭作坊年加工总量1500吨,年产值0.83亿元左右,茶叶年加工销售总收入仅1.14亿元左右。
(五)金银花及中药材加工情况。主要加工企业有正华药业、同心药业、百顺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普瑞制药有限公司、四川米仓山林业集团有限公司(金银花饮料)、巴山植化厂(金银花中药提取液)、南江大河金银花茶加工厂(金银花茶)等6家企业。年加工能力(原料)达3万吨,年销售收入1.35亿元。其中,金银花茶的加工业主(基点)达11个,销售收入达0.35亿元。年销售总收入1.7亿元。
(六)食用菌产品加工情况。从事食用菌加工经营的3家企业是通江县银耳集团有限公司、山霸王集团有限公司、光泰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营销能力4000吨(干制品),年实际加工营销2000吨,年销售收入0.86亿元,大巴山食用菌协会年加工销售收入0.6亿元。
以上36个加工企业(规模以上30个),130个小型加工厂(场)、业主和1个专业协会的年加工销售总收入为20.11亿元。年加工增值5.4亿元。
二、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因素
(一)缺少优质专用原料。国际国内优质加工小麦、水稻、玉米产品在*很少。目前尚未种植加工高档产品的小麦、水稻、玉米品种,已种植相对优质品种仅能加工中低档产品,且尚无法形成专用原料生产基地。
(二)加工设备落后。我市粮油、茶叶、茧丝、中药材等产品的加工设备大多数已落后国内主体加工设备,因此,加工质量及效益显著低于其它先进地区。
(三)加工企业运转困难。在我市,金融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推动虽然一直在加强,但推动力量一直很弱。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由于原料收购资金不足,导致常年处于半生产状态。
(四)企业产权机制不活。主要表现在国有企业改制资金筹措难。许多农产品加工企业改制不彻底,生产经营机制不活,员工及管理者、法人代表的积极性不高,也难以发挥。
(五)缺乏集团优势。20亿的年销售收入分散在36个加工工企业、130个业主之中,除两个酒厂以外,尚无1个亿元加工企业。
(六)本地原料利用低。部分粮油加工企业主要采用外地原料生产,放弃本地产业化基地建设,致使常年原料不足,延缓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
三、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坚持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科技支撑,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基地化、加工集团化、经营集约化和一体化建设,着力构建具有区域优势、特色优势的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
(二)发展目标。到2015年前,力争在*建成6大加工基地(优质油料深加工基地、优质富硒茶深加工基地、食用菌深加工基地、金银花及中药材深加工基地、茧丝加工基地、大米和条面加工基地);力争实现“四增”目标(①加工企业实力增强,培育3个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全市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②农产品深加工率进一步提高,将油料、食用菌、茶叶、中药材深加工率从35%提高到60%;③加工效益增加,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制,企业年盈利率超过15%;④农民收入增加,加工企业产业化基地农户,仅加工产品带动农民增收100元以上)。
四、发展措施
(一)大力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建立优势产业园区。要在全市建好20万亩的金银花加工原料基地、20万亩茶叶加工原料基地、5万亩茧丝原料加工基地,50万亩优质油料加工基地、50万亩优质稻米加工基地,3万吨食用菌加工基地。在工作中,一是要坚持分类指导、分类推动;二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持续调整产品结构,提升产品附加值;三是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发展模式,壮大支柱产业。
二、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
近年来,我市乡镇企业积极探索产业结构路子,结合实际调整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率先从农产品加工上突破,突出抓好粮油、茶叶、畜禽、辣椒、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并通过整合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在全市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以项目带动投入,以投入带动发展,使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特别是粮油加工、特色食品加工,肉禽加工优势凸现,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富民强县的主要行业。
(一)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提高
200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70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20350万元,实现总产值23048万元。2007年,仅一年时间,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99家,增加了1.4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5家,增加了2.8倍,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完成销售收入50444万元,实现总产值52949万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了248%和252%,实现了质的增长和量的扩大,并通过整合优势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基地,通过强强联合,强弱联合,在全市形成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西秀区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与百年家良组建的胡氏集团的经验和发展模式,关岭县断桥糊辣椒将作坊式的加工厂进行整合形成集团化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了企业竞争力,扩大了企业规模实力,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整合上实现了突破创新。
(二)龙头企业带动作用逐渐显现
我市乡镇企业现有农产品加工市级龙头企业36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户,2007年,西秀区广源绿色油脂公司、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分别被评为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示范基地,为我市农产品加工企业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广源绿色油脂公司在西秀区旧州镇、大西桥镇、镇宁县、普定县均建有油菜籽基地近3万亩,带动了近3000户农户种植,实现了企业、农户“双赢”,平坝县顺龙米业有限公司在全县12个农业生产条件好的行政村实施1万亩紧密型无公害优质水稻地“订单”种植;平坝县天星油脂厂在新建精炼油生产线拓展食用油料深加工的同时,积极推动“订单”农业发展,拉动农民稳定增收,目前已带动周边近万户农户发展粮油种植;西秀区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建立无公害山药种植基地5000亩,通过实施全山药胶囊生产项目可推动农特产品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生产,促进我市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
(三)农产品市场网络逐步形成
近年来,我市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巩固原有市场份额的同时,积极与大公司、外贸经营企业合作形成市场网络,广源绿色油脂有限公司产品出口越南;牛来香产品畅销上海、北京、深圳、长春、武汉、昆明和贵阳等20多个大中城市上千个超市销售,并进入沃尔玛在国内的31个超市销售,平坝县金凤徕食品有限公司与天津“台之味国际食品有限公司”江苏“贝斯特公司”、山东“大家乐公司”已初步达成月销售50吨(产值380万元)牛肉系列食品的意向,并在巩固已有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南方市场,争取在两年内销售额过亿元。
(四)农产品加工企业品牌效应日渐增强,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
全市农业产业化企业注册商标逐年增多,产品科技含量和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品牌效应日渐增强,紫云县鸿翔绿色食品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山苍子精油系列产品获国家专利,打出“黔南第一香”品牌;贵州新华生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蛋白胨系列产品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该公司自主研发的168试剂蛋白胨的性能相当于美国DIFCO细菌胨;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与贵州轻纺工业设计院合作成立的“贵州省食品技术加工服务中心”和“贵州省农产品加工研究开发中心”开发的葛根粉、葛根茶系列产品,全山药胶囊进行中试获得成功。两个中心的建立,提高了公司的研发能力和检测能力,并为其他食品生产企业搭建了科研、检测平台;平坝县金凤徕食品公司以高起点引进德国先进肉类食品加工线,力争以先进加工技术创办全省一流肉类食品加工企业。
三、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生的积极效应
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促进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转移农村劳动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贵州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首先在西秀区刘官乡、蔡官镇发展山药种植基地1500亩,带动农户900户,以点带面向周边乡村辐射。过去农民种植玉米,每亩收益约250元,种植山药后,每亩收益约1500元。农业产出效益大大提高,农民种植山药的积极性高涨。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8年种植面积已达到8000亩,带动农户6000余户近3万人,农民收入从原来的每亩250元增加到1500元。
平坝县顺龙米业有限公司实施优质水稻“订单“种植,为生产优质米提供原料保障,达到”农企“双赢。2006年,公司与1113户农户签定4200亩优质稻”订单“种植合同,秋收按高于市场价的5%——10%价格给农户全部收购,使每亩粮食增产94公斤,每户平均增收480元。2007年,在2个乡镇12个行政村实施1万亩规模化无公害优质水稻”订单“种植,与3608户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秋收按”订单“合同优价给农户进行收购,每亩增收180元,平均每户增收500元,使2886户签订“订单”种植合同的农户得到144万元的实惠。今年,公司继续在2个乡镇12个行政村实施1万亩无公害有机优质稻示范种植进行优价收购,预计到秋收可带动近700户种植户创收500万元。
西秀区广源绿色油脂有限责任公司自2004年建立以来,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围绕区政府促进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采取合同订单形式,投资80万元在西秀区大西桥镇建立了7000亩以“黔油7号”为主的“双低”优质高产油菜籽种植基地,农民按合同订单组织生产,企业按订单保护价收购,确保农民利益不受损,让种植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合同订单带来的好处,并以村为单位建立初级加工厂,带动周边近万户农户增收。基地种植户由2006年人均收入2100元提高到2007年的人均2600元,增长23.81%,年人均增加收入500多元。目前该公司就业农民工有58人。
安顺市黔中黄果树粮油购销公司2006年9月成立以来在西秀区双堡镇,东屯乡成立种植基地9000亩,和农民签订了订单种植合同以每斤1.1元的保护价给农民收购,带动了4500户农户种植,每户农户可增收450元,该公司解决就业人员160人。
四、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流动资金严重短缺。融资难、信贷难、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仍是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面临小季农产品收购季节,由于流动资金短缺,直接影响到订单合同的履行,导致加工企业原料储备下降,突出表现在油脂行业和特色食品加工行业,西秀区广源绿色油脂公司因上水解蛋项目和面临收购油菜籽急需贷款1000万元;平坝县金凤徕食品有限公司固定资产投资已基本完成,设备已安装,急需启动生产资金400万元,尽管以上企业被省乡镇企业局确定为扶持的大项目,由省乡镇企业担保中心为其担保,农业发展银行给予贷款。省担保中心已两次到企业实地考察,了解项目实施情况,但由于银行贷款程序复杂,使企业贷款问题迟迟不能落实,企业无法正常生产。
(二)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态势较好,龙头企业支撑带动作用逐渐增强,但因原料基地建设滞后,相关产业满足不了龙头企业生产的需要。如牛来香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贵州省首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产品畅销上海、北京、深圳、长春、武汉、昆明和贵阳等20多个大中城市上千个超市销售,并进入沃尔玛在国内的31个超市销售,但该公司建立的牛养殖基地养殖的肉牛仅占公司需求量的61%,而部分牛还得从市场上购进,由于原料供应不上,满足不了企业的生产需要,因此,牛来香这样多年来,产值总在几千万元徘徊,难以突破亿元。华泰绿色食品有限公司在全省同行业中设备、基础都处于领先地位,但一是由于流动资金短缺,二是原料供应不足(设计规模2万吨/年),但原料基地不到一万亩,由于原料基地滞后,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工业反哺农业的效应不够突出。
(三)招商引资力度不够,我市虽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且近年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但象华泰绿色食品公司和百年家良组建的集团化生产企业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小打小闹境地,并且加工层次低,效益差。在招商引资方面,一是推出的项目规模小,难以吸引外商投资;二是未充分利用各种经营洽谈会和各种信息平台做好项目推介,并采取外出招商,以商招商,以友招商,网络招商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外交流,因此引进的资金少,难以把企业做强做大。
(四)产业链条不长。开发区犇牛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080万元兴建的幺铺镇大牲畜交易屠宰市场,占地面积31333平方米,是整个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的牛屠宰加工综合市场,屠宰车间实现机械半自动化吊宰,车间环保设施齐全,污水实现达标排放,2007年屠宰量达10万头左右,带动了运输业、牛餐饮业、牛肉干厂及牛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但该公司虽然规模大、基础好、带动效应强,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上游来看,该镇没有人从事种草行业,仅有养殖户几十户百余人,所提供的牛仅为屠宰量的百分之几,其他的牛均是从周边县区甚至省外运来;从下游来看,对牛的深加工基本处于空白,牛产品加工业数量少、规模小,所用肉牛量仅为屠宰市场量的20%,剩余的80%全部销往外部市场,牛产品加工企业都各自为阵,相对独立,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整合利用。如果幺铺镇犇牛发展有限公司能充分发挥龙头作用,整合资源,在延长产业链上做文章,那么全面推进牛产业优化升级,打造中国一流的牛产业品牌指日可待。
五、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建议
(一)切实加大金融部门对农产品加工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企业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体和关键,政府应鼓励金融部门,特别是农业金融系统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信贷支持,并减化审批程序,加快信贷速度的运作,以满足企业季节性购进原料及生产的需求。
(二)整合扶持资金,形成合力。近几年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资金较多,政府有关部门、农业局、经贸局、财政局、农办、乡镇企业均有,但这些资金都是分散使用,分散扶持,没有形成拳头,使资金发挥不到最大效应,如果各部门资金能捆绑使用,形成合力,我们相信,安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将会产生大的飞跃。
1.总量迅速扩大
2014年全国拥有农产品加工企业45.5万家。2003~2014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63万亿增加到18.48万亿元,年均增长19.4%,在工业中占比从16%提高到17%,加工与农业产值比值从1:1提高到2.1:1。近5年每年上交税收超过1万亿元,2014年达到1.17万亿元。
2.产业加速集聚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在政策的推动下,逐步向优势主产区和城近郊区集聚。2014年,河南方便食品已超全国四成;山东、河南、四川、内蒙等10个畜禽大省的肉类加工总量占到全国的80%;各地形成了湖南辣味、安徽炒货、福建膨化、河南冷冻、四川豆制品等一批区域集中区和品牌。
3.规模企业增多
2003~2014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从5万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增加到7.6万家(年销售收入2000万元以上),大中型企业比例达到16.15%;2014年,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有50家(其中超500亿元的5家)。在食品加工业中,大中型企业已占到50%以上;在肉类加工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占到10%,但其资产总额却占60%以上,销售收入和利润占50%以上。
4.结构优化升级
2014年,食用类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农产品加工业比重达53%,比2003年提高了10多个点。主要农产品加工初步形成齐全的国产化机械设备品种,如肉类加工设备国产化达90%以上,粮油加工设备逐步替代进口。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地区正在推进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和培育名企、名品、名家,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5.融合趋势明显
一是接二连三融合。据抽样调查,3.08%的农民合作社吸收农民以资金、土地经营权、交售农产品入股发展加工流通。如福建连城县13万农民合作加工10万吨地瓜干。二是前延后伸融合。企业向农户注资建基地,向经销商注资连物流。如山东临沂畜禽加工、福建平和g溪蜜柚、浙江黄岩蜜橘、广西容县黑芝麻糊等产业,都是将农户、企业和客商在园区空间聚集,实现集群化、网络化发展,打造了特色优势区域品牌。三是技术渗透融合。将“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向农业渗透,发展电子商务、食品短链、社区支持、加工体验和中央厨房等新业态,模糊产业边界,实现网络链接,缩短供求距离。据对100家规模企业问卷调查,80%的企业都已引入电子商务,销售收入均是成倍增长。
二、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义重大
农产品加工业一头连着农业和农民、一头连着工业和市民,亦工亦农,既与农业血脉相连,又与工商业密不可分,特别是它带动了上下关联产业的发展,也形成了众多小微企业,建设了现代农业,惠及了广大农民,繁荣了农村经济。农民热情称其为增收的“稳定器”、新农民的“孵化器”、调结构的“转化器”和三次产业融合的“链接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大力度,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意义十分重大。
1.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迫切需要
据统计,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中70%以上是农民,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9%以上直接来自农产品加工业工资性收入,加上关联产业间接收入比重更大;据抽样统计,每亿元加工产值吸纳107人就业,高于制造业的57人。实地调研证实,初加工可以减损增收,精深加工可以提值增收,产业链条长,农产品卖难减少,价格波动小,农民增收快,劳动力就业充分。
2.带动农业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
调研组实地看到,有了加工企业,农民就按照加工需求组织生产,企业还给基地注入很多设施、资金和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提升了农业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带动装备制造、储藏、保鲜、运输、包装、营销等产业跟进,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增加农业收益,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如江苏泰州黄岩区水果罐头加工带动了48家关联企业和9.48万户农户参与。
3.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促进农村繁荣稳定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每年产生7亿多吨秸秆和5.8亿多吨加工副产物,其60%没有得到高值化利用,资源浪费严重,甚至成为环境污染的源头,迫切需要加工业发展,实现对各类资源的“吃干榨尽”,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助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地调研发现,四川、广西、陕西、湖北、安徽等地的很多农村通过加工业发展,留住了农村资源要素和人气,留住了农业增值增效收益,促进了人才回流、资金回流和劳动力回流,创造农村新的需求。
4.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现实力量
农产品加工业将工与农、城与乡连接在一起,承接工业和城市的辐射带动并进一步向农业和农村辐射;同时推动温饱型为主体的食品消费格局向风味型、营养型、便捷型、功能型方向转变,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食物需求。总之,有利于改善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三、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同样经历局部市场饱和以及结构性产能消化期,承受着价格“天花板”和成本高企的“地板”双重挤压,新常态特征明显,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单纯依靠自身力量难以解决。
1.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从2014年第一季度开始,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首次从2位数转为1位数的8.9%,之后每个季度都在8%左右,2014年全年为8.2%,比2013年的13.8%回落了5.6个百分点。2015年1~3月,同比增长5.2%,回落了3.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同比增长5.3%,回落1个百分点。东部回升较快,中部比较平稳,东北全部下行,西部缓慢增长。总体判断,下行压力加大,但仍在5%~7%的合理区间,积聚了一些积极因素和新动力。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1万亿元,同比增长16.4%高于制造业;2015年1~3月,农产品加工业累计投资5968亿元,占制造业总投资的22.9%,投资额同比增长10.6%;食用类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3.8%,国内消费也呈上扬态势,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都有回升。
2.用地难和融资难最为突出
一是用地难。农用地、工用地两不靠,专用原料基地和初加工设施用地土地流转困难,流转费用每年1200元/亩;加工企业用地由于亩产税收少、投资强度弱,一般难以拿到用地指标;征地花费时间长、用地审批慢、办证难、时效性差。二是收购资金融资难(贵)。加工企业前建基地、后连物流,一次性收购原料常年加工,流动资金压得多,特别是季节性收购资金贷款难,“有买原料的钱就没生产的钱”。据抽样调研,目前农产品加工企业只有20%能够满足贷款需求,50%只能满足一半,30%很难满足。抵押物只有房地产和机械装备,仓单、出口定单、农产品、林权证、流转土地经营权等不能抵押,即便是试点地区,也是按预期收益的2~5折放贷。四川9县30万亩抵押仅贷到2亿元。各种评估费、担保费、保险费、公证费等占到融资额的15%~18%,利率大多上浮30%~40%,实际利率在10%以上,46%的企业认为融资成本上涨。
3.企业各类负担加重
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运营成本上升较快。企业平均税负约占销售收入的8%~10%,而利润仅为销售收入的3%~5%。加工企业进项税为13%,销项税为17%,4个点不能抵扣。出口退税率偏低,罐头、果汁、桑丝加工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5%,水产品加工为13%,玉米淀粉、酒精为5%。初加工享受不到农用电优惠,现用电价为0.88~1元/度。各类原料价格与2005年相比上涨了66%~108%,能源、动力价格上涨了74%,劳动力成本近8年涨了近两倍,企业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0.71%,而大部分农产品加工制品价格上涨仅为80%。
4.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
一是加工专用品种严重缺乏。如美国专用玉米品种3000多个,我国只有100多个品种,我国小麦、苹果、柑橘等都缺乏相应的加工品种。二是产地初加工水平低。每年产后损失3000亿元,相当于1.5亿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出被浪费掉。三是主食加工滞后。目前城镇居民约70%、农村居民约40%的谷物类主食依赖于市场采购,但大量主食产品依赖作坊和摊贩生产和供应。四是综合利用不足。农产品副产物和加工副产物的60%以上没有得到循环利用、高值利用和梯次利用。企业平均耗电量、耗水量分别是发达国家的2倍和3倍以上。五是布局比较分散。农产品加工企业85%是规模以下企业,95%是点状分布,产业分工不够,资源不能共享。六是创新能力不足。模仿多、创新少,引进多、自创少,单打独斗多、联合创新少,技术装备比发达国家落后20~25年,核心设备主要靠进口,多数企业缺乏品牌宣传推介资金。七是主产区加工业落后。产加销未能整体构建,缺乏产能转移承接平台,中、西部只占到全国的29.9%和15.3%。八是服务体系不健全。专业化服务机构不足,覆盖面小,服务功能同质化、针对性不够强,难于与企业有效沟通对接。
总体看,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与国外差距较大。我国农产品加工率只有55%,低于发达国家的80%,果品加工率只有10%,低于世界30%的水平,肉类加工率只有17%,低于发达国家的60%,2.1s1的加工和农业产值的比值与发达国家3~4s1和8~9s1的理论值差距很大。
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1.高度重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来看,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支撑,也事关农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就业增收,事关现代农业建设和农村繁荣稳定。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深化认识,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潜力巨大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摆上重要位置,列入重要议事议程,加大支持力度,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协调发展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制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意见
在当前新常态新阶段下,建议从国家层面制定印发一个政策性文件,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对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出部署,尤其是针对制约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可操作性的、实实在在的政策措施,以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快速、健康发展,这必将对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五化同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积极落实和创设扶持政策
优化政策扶持方式,落实和创设政策并举,提高政策支持效率。一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扩大中央和地方财政支持农产品初加工补助资金规模,明确有关涉农资金和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继续支持农产品加工业。扩大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试点行业范围和初加工所得税优惠范围。二是降低融资门槛。要研究将企业收购资金列入专项政策性贷款的方式方法。扩大抵押物范围,将农产品仓单、出口定单、土地经营权、山林权和经济作物等作为抵押品。推进“财园信贷通”模式,财政向银行存入贷款风险保证金,银行以8~10倍额度为园区企业贷款。三是统筹解决用地问题。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将其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引导企业向加工园区聚集,初加工用地和价格按农用地办理,企业用地出让价格按当地工业项目最低价执行。四是减轻企业负担。初加工用电按照农用电办理,初加工产品列入“绿色通道”。企业用电执行大工业优惠电价。同时要认真落实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规定,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
4.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发展
根据县委批转的《县政协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常委会组织调研专班,于2018年9月中旬对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在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和协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巴东县中医药产业现状
(一)资源和种植情况
我县地处神龙架、武陵山、大巴山交汇地,属于“华中药库”、世界硒都主要地区,全县12个乡镇分别适宜不同品种的药材生长,是全国中药材的主产区之一。境内野生、半野生、人工种植的中药材品种达1200多种,其中植物类1170多种,动物类30多种,国家保护收购和市场需求旺盛的品种达352种。
我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种丰富,总面积形成了较大规模,少数品种不仅形成了较大的单品规模,且品质优势独特,在全国中药材市场形成了较大影响力。据统计显示,全县常年种植中药材50多个品种,截止2017年总面积23.8万亩,产量5万吨,产值4亿元。
据调查,我县中药材种植区域广泛,每个乡镇均有种植。道地药材种植成为全国主产区,水布垭镇清江以南的蛇口山等高山村种植的巴东独活,野三关镇的耳乡湾等村种植的皱皮木瓜,绿葱坡祁家坪等村种植的巴东玄参,都形成了区域性规模。皱皮木瓜发展较快,特别是受退耕还林、产业扶贫的推动,全县实际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可采摘面积近1万亩。巴东独活因其独特的品质优势,市场一直看好,种植面积得到一定巩固和扩大,现已超过2万亩。巴东玄参面积虽然萎缩,但实际面积仍接近2万亩。三木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这几年市场疲软,但面积仍保持在9万亩左右。贝母,近几年种子炒作诱导种植面积较快扩张,实际已经超过2万亩左右,在清太坪等乡镇已经出现贝母专业村。药食两用的葛根在深加工的带动下得到很大发展,其他如大黄、云木香、天麻等品种也有一定规模。
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取得了突破。今大药业、时珍堂药业、福硒康农业等部分企业、少数药材专业合作社在主产区办了规模不等的示范基地和试验基地,一定程度带动了药农的规范化种植。玄参GAP种植试验示范于2011年底通过国家认证。巴东独活、巴东玄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商标。
中药材种植正在成为全县农民脱贫致富的希望产业和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企业和经营情况
我县中医药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药材购销到产品加工,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全县现有中药材企业8家,规模以上企业4家,其中有1家省级龙头企业,1家州级龙头企业。同时,中药材新型农民合作组织较快发展,目前全县共有中药材专业合作社140余家,其中县级示范社9家。药材专业种植大户达到260多户。
中药材市场营销取得了较好成绩。我县特色优势产品特别是道地药材,不仅在全国几大知名中药材市场有很好的知名度,而且有少数产品已经获得国内大型制药企业青睐。巴东玄参、独活、皱皮木瓜等主要产品在亳州、安国、禹州等药材市场都有很好的声誉和稳定的销售客户,今大药业和南京金陵药业合作,在我县每年采购价值800多万元玄参,时珍堂药业借助对口支援在北京市场销售中药饮片3000多万元,福硒康农业借助本地皱皮木瓜在产量和品质上的优势,基本上掌握了市场主导权。
品牌打造和精深加工取得突破。巴东今大药业公司经营的巴东玄参已获得湖北省名牌产品称号。时珍堂巴东药业公司2015年被认证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具备年加工中药饮片400多个品种、产量1500吨。药业企业从药材购销开始探索精深加工,今大药业已经研发出元参含片。福硒康公司在自己院士专家工作站等专家的指导下开发皱皮木瓜功能食品,目前木瓜果脯已经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投入生产。晟美康药业中药材提取物加工项目已经完成企业重组,厂房和设备改造基本结束,多功能植物提取车间年可生产中药材中间提取物150吨,年产值过亿,年内有望投产。
二、中药材产业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
(一)中医药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不健全
规划指导不足。各级党委政府对发展中医药产业的认识不统一,没有充分认识巴东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和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巨大前景,信心不足,力度不够。导致我县中医药产业发展上,战略目标不明确,计划不具体,指导乏力,政策支持持续性不强,基本处于自发式发展状态。
专业队伍力量弱。我县虽然在农业局设有中药材产业办,但只有1人专职,专班力量与产业发展工作量明显不协同。面对农业局职能限制,相对于同设在农业局的茶叶办、柑橘办、蔬菜办,中药材办处于弱势。恩施州在发展四大产业集群时,在州食药监局设生物医药办,只对口县食药监局,县食药监局没有明确相关职能,导致我县和州委州政府在发展中医药产业上不能有效对接。目前,我县中医药产业在发展规划、技术服务、市场信息预测、品质检测监控、品牌打造等方面指导和服务缺位。
项目扶持力度不足。这几年我县对中医药产业发展项目谋划和争取过少,县级财政很少投入,项目储备不充分。目前仅省农业厅每年支持20至40万元的中药材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2018年连续两年300万元产地初加工专项资金支持。相对于其他产业,财政投入明显较少。导致我县中医药产业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乏力。
(二)种植基地规模小标准化低
由于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体系和质量监控机构缺失,中药材种植总体上散、小、杂、自由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集约化生产比例不高。我县中药材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化程度低。中药材企业与种植基地关联程度不高,多是松散的购销关系。主产乡镇虽然有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但组织化程度还很低。产业缺乏龙头引领,中药材种植多数处于自由化状态。
栽培技术标准化程度低。中药材基本上以千家万户的传统种植为主,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普及率不高,标准化技术应用率低,加之农药化肥的过度施用,导致进入市场的中药材产品品质参差不齐,目前生产基地达标的仅绿葱坡镇玄参基地获得GAP示范种植认证。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县中药材特别是道地药材的种植品质。
良种选育滞后。目前,药材种子种苗以农户自繁自育为主,没有专门的良种繁育基地,良种培育、选育和推广比较落后。多数药材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品种,特别是我县有着比较优势的道地药材,由于种子种苗退化品质受到严重影响。
没有形成规模效益。种植品种多,初步统计达50多个品种,除巴东玄参、巴东独活、皱皮木瓜等有一定规模外,其余单品种植没有规模,少数品种达不到基本收购量。而且优势品种滑坡严重,获得地理保护商标和GAP种植认证的巴东玄参由三年前3万多亩下滑到不足2万亩。多数品种种植零星分散,产量小,产品缺乏市场主导权。
(三)品牌缺位,交易平台缺失
中医药产业发展中品牌意识不强,没有品牌战略目标、计划、措施。中医药产品目前就取得玄参、独活两个地理保护商标,一个湖北名牌产品称号,一个皱皮木瓜商标,商标注册少,著名、驰名商标为零。经营中没有品牌意识,已有的品牌没有发挥作用,就连获得地理保护商标的巴东玄参也贴其他产地品种销售。这个现象反映我县中药材经营的不是产品,基本停留在原材料购销层次。
专业中药材市场缺少。由于交易信息平台缺少,企业、药农和基地供需信息失真,处于产业链底端的种植农户和市场缺乏对接,中药材发展导向无法深入。农民销售以小商小贩收购为主,中间环节多,利润空间压缩,种植农户缺乏市场预测和抵御风险能力,药农利益难以保证。
主产地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在中药材主产区现有少数专业合作社建了仓库,但标准不高,总体容量不足,仓储能力有限。仓储规模和经销企业调控能力弱,导致中药材结构性过剩和季节性卖难问题存在,流通对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强。
中药材宣传推介缺位。没有实体经营场所、专门网站和新闻媒体宣传推介巴东中药材产品,在众多各种规模的中医药展销等活动中缺席,中医药文化没有挖掘弘扬,中医药电子商务没有发展起来。
(四)市场主体发展不足
龙头企业少而小,市场主体发育不足。统计显示中药材企业虽然是8家,调查情况看,只有4家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药企业,1家因为多方原因一直没有生产,常年正常生产经营的3家企业规模不大,销售额达亿元的仅1家,而且主要以外购为主,过千万的企业2家。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大多数有名无实,或者“僵尸”或者没有开展中药材生产经营。正常生产经营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仅20多家。其他中药材新型农民组织没有发育成熟。
中药材企业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竞争力的产品。现有的中药材企业经营品种杂、小、粗,除福硒康农业皱皮木瓜单品药材形成了规模购销,其余在单品药材上都没有规模,没有在市场上占主导地位的主打产品,严重影响了企业对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精深加工企业缺失,产品加工层次低,转化增值能力弱。目前中医药企业基本以代加工、仿加工、初加工、作坊式生产为主,产业层次低、工艺水平差、产品附加值低。目前有一定规模的中药材企业时珍堂药业、今大药业、福硒康农业等,仅开展少量饮片加工,产量不大,对本县中药材消化量有限。产地少数专业合作社也能就地清洗切片,但是加工场所不达标,工艺落后,效率低下,不能直接进入终端市场,而且产品质量难控制,给市场销售埋下隐患。
三、发展中医药产业的建议
国家将生物医药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我国中医药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规模增长机遇和政策支持机遇。要抓住机遇,发挥我们的优势,把中医药产业发展成强县富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一)强化中医药产业在我县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按照恩施州四大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部署,进一步确立中医药产业在巴东县主导产业中的地位,提升信心,明确目标,追加措施,持之以恒抓落实。
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将中医药产业发展真正当做主导产业纳入议事日程,明确有人分管有人专抓,有发展目标,有具体措施,有经费保障有项目投入,有工作考核有成效奖惩。
制定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意见。充分研究中医药产业的发展前景和上级鼓励、扶持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借助国家精准扶贫、乡村振兴、中医药振兴、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大好环境和机遇,把我县的中药材资源优势转换成产业优势,力争三至五年时间,形成强县富民的中医药产业集群。为此,建议县政府科学制定全县中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出台《加快巴东县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决定》。
建立持续有效的投入机制。加大项目投入,整合各部门产业发展、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等项目资金,要把中医药产业纳入我县三大特色农业产业同等地位进行立项支持。充实中医药项目库,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力度。加大金融支持,融合扶贫相关金融政策,把中医药产业纳入产业扶贫主导产业进行金融扶持。加大财政保障力度,保障中医药产业发展中科研、技术服务、品牌创建、质量检测、营销宣传等各项工作和活动经费,设立中医药产业发展奖励基金。
建立绩效考评和奖励机制。把中医药产业发展纳入县委政府年度综合考评内容,对发展成效大的乡镇给予奖励。对发展好的专业村、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和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有贡献的科技人员等进行奖励。
开展中医药文化挖掘和弘扬,营造中医药产业发展氛围。支持和鼓励社会组织在挖掘弘扬中医药文化中的主导作用,支持成立中医药文化研究协会、中医药产业协会、中医药学会等社会组织,并指导和支持社会组织开展活动。
(二)完善中医药产业发展工作机制
完善县级工作机制。调整明确县中医药产业领导小组,加强对中医药产业发展的领导。由县相关领导挂帅,整合农业、林业、食药监、财政、发改、扶贫、卫生和医疗机构、宣传部门等部门力量,形成抓中医药产业的合力。
建强中医药产业办公室。提升我县中药材产业办的格局,增加力量,赋予与其对称的更多职能。建议改原中药材产业办,设中医药产业办,挂靠县政府办公室办公。选配精通或熟悉中医药业务方面的同志2至3名充实中医药产业办力量。明确中医药产业办在产业发展上的规划、指导、协调、工作督导考核,以及项目申报和实施、品牌创建、资源保护、信息等职能。
乡镇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专班,专抓中医药产业工作。
(三)培育市场主体推进中医药产业化发展
鼓励多元化市场主体发展。重点支持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中药材精深加工,提高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整合力量培育龙头企业。通过扶持本地企业发展壮大和招商引资等策略,力争三到五年时间,培育出一到三家集“产学研”一体化,真正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有科技创新能力和终端产品的中药材骨干企业。
扶持适应市场需求、有生命力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小微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经营主体发展壮大。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帮助、政府服务等措施,在药材主产区扶持各类中医药产业市场主体、药材专业村村委会建设小型中药材仓库、冷冻和初加工等标准化设施。支持多种市场主体开展中药材基地种植、药材购销、初级加工。发挥他们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产业链上的中间作用。
强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在巴东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巴东中药材专业交易市场,结合各主产区的卫星仓储和初加工基地,把专业市场建设成集交易、展示、仓储物流、质量检控、电子商务、行业交流、信息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的中药材综合贸易基地。
扶持中药材营销电子商务,扶持中药材流通企业、经销大户及农民经纪人,多渠道拓展中药材及其精深加工产品的营销渠道。
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抓住中医药健康养生正快速发展机遇,融合我县生态旅游,推进“中医药+旅游”发展模式,在观光、避暑、休闲度假等目的地,鼓励多元投融资主体建设中医药养生、疗养基地、中药材植物科普体验园等,发展中医药养生产业, 探索中医药文化休闲旅游。
(四)实施品牌战略,提升发展质量
整合品牌资源,创建名优道地药材公用品牌。通过联合、兼并、收购、转让、有偿使用等经营手段,整合全县现有中药材优势资源,对取得地理保护商标的“巴东独活”、“巴东玄参”,统一使用地理保护商标,其他产量和品质优势的道地产品,可由县中药材协会等组织加大商标注册力度,统一有偿使用。做到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扩大市场影响力,逐步形成在全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带动全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强化生产经营的品牌意识。指导企业、专业合作社注册商标、创自己品牌,争创国家级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驰名商标,提高巴东中药材产品的知名度。重点打响“巴东独活”、“巴东玄参”,巴东木瓜等道地中药材品牌。尽快淘汰我县中药材统装统货销售、贴牌销售等情况。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创建名优产品。依托重点龙头企业和基地,尽快建立全县中药材标准体系,在标准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上下功夫。在推广巴东玄参GAP种植经验基础上,开展巴东独活GAP种植示范和认证工作,力争三年时间使巴东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普及率达90%以上,并带动其他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建立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大力推广普及有机无公害种植技术。建立健全中药材基地种植监控体系和质量检测体系,鼓励龙头企业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系统,严把产品质量关。
加大中医药产品的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各类媒体,以新闻、专题、广告等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宣传巴东中药材,提升知名度。开辟专门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平台,在主流新闻网站开辟专题专栏,宣传推介巴东中医药产品。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展销活动、经贸洽谈会等营销活动和专业论坛、学术交流等社会活动。积极宣传弘扬巴东中医药文化,巴东不仅是神农氏发现茶的地方,更是神农氏采药的地方,要用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医药产业发展。
(五)加大科技投入,促进中医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培养。通过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实行人才本地培养和人才引进“两条腿走路”,做到在中医药产业发展中,政府有明白人指导,农民有行家服务,企业有科研人才攻关,实现从基地种植、企业生产到市场营销各个环节都有专业人才队伍。针对政府、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各层次的不同需要,利用雨露计划、扶贫和移民培训等培训项目支持,开展有针对性的深度培训,更新提高从事中医药产业工作的各类人员的知识,培养农村科技带头人,培养企业科研人才。支持鼓励企业引进各类专业人才,支持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到我县种植基地、企业开展技术交流、科研和试验示范等科技活动。
建立健全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构建队伍精干、分工明确、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中医药产业技术服务推广体系。激活乡镇涉农服务部门活力,充分调动乡镇涉农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培养提高农村实用技术人才水平,发挥农民身边“土专家”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示范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技术协会、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有效集成各方面中医药人才要素,逐步形成以各级农业技术员为保障,以农村实用技术人才为基础,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专家为依托,上下贯通、左右联合的中医药技术服务推广网络。
建立良种繁育推广基地。采取项目投入引导、企业主办政府奖励、市场运作政府监控等形式,开展以道地药材品种为主的中药材种子种苗选育、引进培育、繁殖推广等工作。
建立标准化种植科技示范基地。采取专业合作社、药业企业等市场主体投资主办,政府奖励的形式,在各中药材主产地开展标准化种植示范工作,开展GAP示范种植认证工作。利用资源优势、创造政策环境,引进国内制药企业来巴东发展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多种形式引领示范,逐步提高我县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
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支持和鼓励企业在中医药产品开发上开展攻关,力争三至五年时间取得专利20个以上,在中成药等精深产品生产上实现零的突破。
政策参考:
国务院《关于促进生物产业加速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二、项目管理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关于项目管理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具体应用的论述,本文主要从六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计划管理。第二个方面是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成本管理。第三个方面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第四个方面是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时间管理。第五个方面是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第六个方面是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风险管理。下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1)应用一: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计划管理。电子产品在更新换代方面是非常快的,在这个方面,任何产品都不能和电子产品相比较,电子产品之所以不断的推陈出新,原因在于电子科技的不断发展,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终端使用者的需求的不断提升。电子企业在进行电子产品的更新换代时,要首先利用项目管理在市场上进行相关的产品需求调研,通过调研来制定研发报告,并且要确定报告的可行性,这样可以为产品的开发来进行理论的设计依据。产品研发的设计人员通过项目管理部门提供的报告来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的更新设计。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项目管理真正实现了产品研发的市场为先,用户第一的目的。
(2)应用二: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成本管理。在电子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在因素的制约,其中生产条件的制约占的比重是非常大的。我国的很多的电子产品的原材料是购买自国外。在购买的价格上是非常高的。企业在这方面如果不给予相应的控制,就会出现资源严重浪费的问题,这种问题导致的后果就是新产品的研发费用会节节攀升。我们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在产品研发过程中应用项目管理来控制研发的费用和开支。项目管理部门在这一过程中会要求产品的研发人员参照当时的市场价格来做产品的预算,预算通过后,产品的研发人员要严格的按照预算来进行研发工作,要严禁研发预算超标,一旦研发的预算超标,我们的项目管理部门要启动第二套预算方案来进行弥补,项目管理部门要有效和科学的进行原材料的使用和配置管理,要科学的调配研发人员,做到人尽其用,争取在最少的研发费用下,达标的完成新产品的研发项目。
(3)应用三: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之所以强调质量管理,就是要保障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质量管理包括了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产品的质量规划;第二个部分是产品的质量控制;第三个部分是产品的质量保障。现在世界上通用的质量方面的准则就是质量第一。新产品的质量达标就是在使用过程中没有问题,满足用户对于产品的期待的一种方式。项目管理在新产品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建立和质量有关的质量管理体系,从新产品研发的第一步就要控制好质量的问题,要严格的采用盖章制度,工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要有严格的盖章制度,以备追查质量的问题环节。因此,新产品的研发团队和负责人要参照项目管理制定的有关质量规章来履行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4)应用四: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过程中的时间管理。新产品的研发时间主要是为了我们的项目完整结束所需的时间的一种约定,这里面包括了很多时间节点。项目管理部门就是要将管理的先进模式引入到我们的新产品的研发工作中,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产品的研发时间,在市场上占得先机。
为何不能放下脚步,观察周围美好的事物,倾听来自身体的呼唤?
时间且珍惜换肤仅需十分钟
生活节奏的加快,让女性越来越不知道为了什么而操劳。忙碌的每个时分,对自己的关注越来越降低。许多朋友惊诧,为何产前产后的你差异如此之大。你无心顾及,推脱说没有时间。
你总是认为你的家庭对你来说最重要,你的老公,你的宝宝,你的父母都很享受你给他们带来的一切。你可曾想过表面平静的生活,私底下却暗流涌动。
生活并不像从前般潇洒,所有人接受你的爱都变得心安理得起来。相比年轻女孩,就显得那么人老珠黄。女人,是时间多照顾自己一些。不为做给别人看,只为多爱自己一点。
还是为自己找借口说没时间的你,心里当然怀揣着一种寻求快速有效的心情。喜丽新品喜丽哆瑭水氧蚕丝面膜与喜丽哆瑭3D蚕丝面膜满足你的心愿。
抽出十分钟的时间,闭上眼睛享受贴面膜的美好时光,倾听肌肤“咕咕”地喝饱水。之后你会发现整个人焕然如新。
缺水肌肤有对策这就是补水最有效的办法
喜丽在法国的产品研发中心最新研发报告表明,将卡卡杜果维生素C提取物、海洋蓝藻提取物与喜丽自主研发的哆瑭海洋因子相互融合后,对于肌肤补水有着不同以往的显著效果。
该方案的重点是通过打通毛孔让肌肤吸足氧气,解决肌肤内部的缺氧问题,使肌肤自由呼吸。从而激活肌底细胞,直达肌肤最底层进行肌底深层补水,从根源解决肌肤缺水问题。同时,最大程度的舒缓与镇定肌肤,解决肌肤的紧绷感,消除红血丝、过敏等问题,给肌肤喝饱水,达到水油平衡状态,肌肤从此看起来水水润润。
哆瑭海洋因子来自于深海提取物,能够有效地滋养净化肌肤,为肌肤穿上一层水氧保护外衣,抵御外界污染和时间流逝,长时间保持肌肤的光滑细嫩,打破自然年龄限制,让肌肤状态回到最美时刻。
喜丽哆瑭水氧蚕丝面膜喜丽法国产品研发中心的反复的临床验证,终于在2014年全面上市。该产品一经全国各地门店销售,就成为了喜丽会员新宠,是如今肌肤补水最大的热门话题。
全面打击面部浮肿与松弛打造性感V脸完整方案
还有许多女性被双下巴、浮肿,细纹和面部松弛等诸多问题所困扰。
喜丽法国产品研发中心表明,造成双下巴和面部浮肿的罪魁祸首是面部淋巴循环不良,导致面部毒素不能够及时排除,淤积在肌肤之中。造成了面部肤色不均匀、浮肿、老化加速,整个人都显得黯淡无光。
喜丽哆瑭3D蚕丝面膜中,含有的深海资源与花卉萃取多项神奇护肤功效成分,能够有效地活化面部肌肤细胞,按摩面部经络穴位,软化肌肤组织,打通淋巴系统,加快面部血液循环,从而使面部垃圾快速排出体外。淋巴畅快使面部一扫暗沉,面色因此而红润有光泽,肌肤绽放无限活力。加上喜丽从法国多种植物提炼出的天然纯植物精萃,利用健康、天然的养分让肌肤由内而外白出来。
The employing units post 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the food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and teaching reform direction
Chen Li, Tong Qigen, Dong Yanhui, Liu Haiyan, Jiang Huaixi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Beijing, 102206, China
Abstract: For most food professional graduates are not employed by food industries and food related status, to seek solution methods of training direction and social need is disconnect. By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ability need which employer positions required for graduates, proposed teaching reform direction and measures.
Key words: the post ability; the direction of education reform; food and related units; food professional college students
农产品及食品加工业是我国的第一大产业,其发展速度也超过了各行业的平均发展水平。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为我国就业创造了众多的机会。在“中国本科毕业生需求量最大的50个热门行业”中,食品制品业排在19名,工作需要与专业的相关率为71%[1]。
然而,根据食品学院近年来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统计分析来看,社会的需求量大并不等于需求双方相互认可的程度高。食品专业的学生就业存在着十分矛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食品及相关企业对食品专业的本科生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每年都不容易招聘到合适的学生;另一方面,学生及家长都在说就业难的同时,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不愿意到食品企业及相关行业就业。通过近三年学生就业去向统计情况分析,到食品企业、防疫部门、食品监管、餐饮、超市、医药卫生等与食品相关行业就业的学生只占30%左右,就连社会上需求量很大,国家十分重视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到食品及相关行业就业的也不超过35%[2-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食品行业是一个低收入的产业,年轻人因为生活问题宁愿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也不到食品企业就业,另一方面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要脱节,使得人才需求双方之间产生不能顺利“接轨”。
要解决以上的问题,需要政府调整食品产业政策,使优秀的食品专业人才回归到食品企业及相关行业中来,为食品产业及食品安全建设贡献力量,在食品学院人才培养层面上,也要顺应食品及相关产业的需求,调整教学思路,努力培养出具有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1 用人单位对食品专业大学生岗位及能力需求调查
高校食品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除了食品及农产品加工、制造、贸易企业之外,食品检验检疫、餐饮业、科研院所及与安全卫生相关的行政执法与监督机构、食品超市是学生就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另外,医院与体育团体中从事营养研究的部门、食品相关的行业协会、从事标准认证的培训机构也吸引了一部分学生就业。
经过对食品企业、餐饮业、科研院所、工商管理、食品检验检疫部门、农村专业合作社、等食品相关行业的调查发现,不同行业对食品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不同(见表1)。
2 用人单位岗位能力需求分析及对策
从表1中反映出各主要用人单位对食品专业本科生就业是积极乐观的,但是因为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差别很大,因此给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的共同点分析
根据2008年《麦可斯―中国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结果表明,中国本科大学毕业生的基本能力需求排名(按照工作要求达到的水平由高到低)为:积极学习、学习方法、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聆听、理解他人、协调安排、理解性阅读、疑难排解、服务他人等。由此可以看出,能力需求排名靠前的是基本技能、社交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由于食品及相关行业的重要地位和特殊性质,对食品行业人才的首选要求是道德素质和责任意识。要求从业的毕业生爱岗敬业、重视食品质量安全,有为人民健康负责的责任意识。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不怕艰苦、甘于奉献。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专业素质也是食品专业人才必不可少的素质。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熟悉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加工工艺、食品检测与质量评价等专业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及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文字、语言表达能力,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踏实工作和积极学习的作风是十分必要的。良好品质的培养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和社会实践中完成:(1)将学生参加公益活动、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也纳入到素质教育的考核中,给一定的学时和学分。(2)加大学生生产实习的时间,让其在正规、大型的食品企业、超市、科研机构等管理严格的单位实习3个月时间,以增加对社会的认识和责任感。(3)开设食品企业公文类写作(包括项目申请报告,企业总结报告、项目实施报告、新产品研发报告等),提高学生写作、归纳总结的能力。
2.2 食品生产、制造行业对毕业生能力需求分析及对策
通过对大中型食品企业的调研分析显示,企业提供给毕业生的岗位可以分为3类:
(1)食品生产岗位群,这是一个通过基层生产实践岗位进入技术员、工程师、车间主任、生产部门经理等技术管理岗位的锻炼过程。这一岗位群对学生的作风要求较高,要有爱岗敬业的精神,因为一线的工作比较艰苦,是企业不易留住人的岗位,但也是升职比较快的岗位。它要求熟悉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掌握生产技术环节的关键点,善于分析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对生产设备的故障、检查、维护等进行技术分析,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组织生产并协调与研发、物流、销售、客服等部门的关系。
(2)食品检测岗位群,也就是质量管理团队,通过从事理化及微生物检验、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销售、贮运过程的安全控制,企业各种质量认证等工作,从化验员、质检员进入到高级质检员、质检部主任、品控部主任等管理岗位。这一岗位群的要求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能够熟练操作理化、微生物、生物学等检测设备,熟悉生产的流程与关键点,熟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具有较好的文字水平及管理文件的编制能力,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3)产品研发岗位,这一岗位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接纳毕业生较多的岗位,许多生产岗位、质检岗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是经研发岗位锻炼而成,逐步走向技术员、工程师(研究员)、总工程师岗位。这个岗位要求毕业生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具备良好的市场调研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查阅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等。并具有产品评价、包装、营销策划等能力。在研发岗位上要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根据食品企业不同岗位群对毕业生能力的要求,在本科生培养的课程设计上,提出以下的几点建议:(1)在第4学期增加一门“科研理论与实践课程”,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研究”任务,这个研究任务可以利用开放的实验室或业余时间完成。(2)以ISO2200-2008为基础,开设一门企业质量管理实践课,模拟企业采购、生产、贮藏、营销的全过程。(3)加强食品检测的强化训练,将企业的常规检测项目纳入到课程中。
2.3 科研院所对毕业生能力需求分析及对策
在科研单位、高校、营养研究的部门中,对毕业生科研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是从事科研的经历,研究单位对项目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上手快”,从实验设备的熟练使用、维护以及实验数据的采集整理都需要学生在校期间就接受过实践锻炼。一个完整的科研项目从阅读课题指南、撰写课题申请书,到严密计划、开展研究工作,直至最后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结论的提出,全面体现了研究团队成员科技资料的阅读能力、研究能力、学习能力、协调安排能力、疑难排解能力及有效沟通能力等。
如果学生在大学期间就经受过科研实践锻炼,他在科研工作岗位上便可迅速成为科研团队的得力助手。因此建议学院的课程要强化学生科研训练,提高他们的科研基本功,具体措施是:(1)加强对学生毕业论文的指导,让学生独立完成一项科研任务,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2)科研过程应重点锻炼学生使用先进仪器和设备。(3)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计算在学分之内。(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研竞赛,并以学分奖励。
2.4 大型食品超市对毕业生能力需求分析及对策
2007年超市食品安全调查发现,有四成的超市有问题。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食品是从超市购买的,大型的连锁超市更有自己的食品配送中心。由于食品安全法的实施,国家对超市食品安全监督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此,超市对食品专业大学生的需求显著增加。
超市中的食品及农产品采购、贮藏、销售是最重要的环节,需要对食品及农产品产地、食品安全法规、食品标签、食品保鲜、质检等有关专业知识的毕业生进入岗位。另外,许多超市内设有西点、凉菜和熟食加工间,也成为一个小型食品加工厂,因此食品加工管理人员及产品研发人员也是超市所需要的。
针对大型超市所需要食品专业知识结构的特点,建议学院组织愿意到超市就业的学生进行2个月的实习,初步掌握超市食品管理及营销的方法。另外再开设“商品知识”和“超市食品安全管理”2门课程供学生选择。
2.5 农村专业合作社对毕业生能力需求分析及对策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近4年来国家支持的一种新农村建设发展模式,国家允许其对农产品进行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农产品加工也就成了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手段,由于农村中缺乏掌握食品加工技术的专业人才,因此对食品专业毕生的需要是迫切的。
合作社要求毕业生的知识面要广,第一需要学生的写作能力,帮助书写各种项目申请书、合作社生产经营情况报告及熟练的计算机技术等,也就是等同于大学生“村官”的角色。第二是农产品及食品加工技术和相关知识,包括生产、贮藏、营销知识。
学校为合作社培养的人才除了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外,动手能力也十分重要,还要具备农产品营销能力。建议增加公文写作选修课和农产品营销课程。
2.6 食品相关协会、认证机构对毕业生能力需求分析及对策
食品相关行业协会、学会对毕业生的公关能力及组织协调能力提出较高要求。希望毕业生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敏锐洞察食品行业最新形势和行业热点,及时关注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国内外同行的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通过大型会议、专业培训及相关展览的策划、组织,全面体现学生的良好协调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从事标准认证的培训机构,要求毕业生工作仔细认真,灵活性强,有团队意识,有较好的文字基础,了解食品工厂建设、食品工作、加工设备及食品和农产品标准化文件对认证的作用,掌握实验室常规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懂得食品企业的GMP、QS、ISO22000、SSOP、HACCP等认证工作程序和方法,熟悉食品行业的法律、法规。
针对以上用人单位的实际情况,建议对于毕业后有意向到学会、协会、认证机构工作的学生,加开“会展策划”、食品企业“GMP,QS,ISO22000认证”等选修课程。
3 课程体系及就业教育改革的建议
因为受到“厚基础、宽口径”国家人才培养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校食品专业大学生没有明确职业规划的占80%以上。研究生也有70%以上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报考所选择的专业,教育方向、职业规划、用人单位三者的人才观严重脱节,造成了食品专业毕业生不能良好的对接。因此对学院人才培养总体规划有以下几点建议。
3.1 基础能力的培养以实操来考核
所谓的基础能力是指语言、写作、计算机办公及网络查询、完成工作额度、协调沟通及管理等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这些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中。如大一到大二进行实用公文写作、大学应用文、调研计划与报告、活动计划与总结基本能力培养,大三到大四进行科研申请报告、项目完成报告、新产品研发与营销方案策划、项目团队管理、工作总结等基础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有所用。
3.2 就业教育融入到学生实习中去
要让大学生尽可能早的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努力方向,在专业课的学习中有的放矢。具体做法是,在大二学年中邀请与食品相关的用人单位报告未来3年内准备引入人才岗位、能力要求、知识结构,利用小学期、暑假进行2个月的用人单位实习工作,让学生与用人单位对接,充分了解企业所需,规划职业定位,为以后专业课学习的侧重点找准方向。
3.3 模块化的专业培养模式
对于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专业教学课程,应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来制定,针对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型食品仓储超市、科研院所、餐饮业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制定专业课模块,让不同职业规划的学生来重点选择。并且在大四3个月的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科研、实践环节,与企业直接结合达到无缝对接。
总之,学校是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如果培养的人不能为行业所用或不适应行业的发展,那么就应该改革课程体系。北京市食品行业人才需求是多样化的,随着时间的变化也在变化,因此灵活的课程设置和尽早对学生开展职业化教育,是解决教育方向、职业规划、用人单位三者人才观脱节的重要手段之一。希望学生学有所用,希望社会能聘用到合适的岗位人才。
参考文献
[1] 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EB/OL].edu.省略/a/20110609/000095_1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