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01 12:00: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规范化建设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首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种子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生产经营档案。生产作为种子生产经营的重要部分,建立生产档案,有利于保证基地制种、加工环节的溯源,保障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购买者各方的利益。有利于国家关于种子工作建立生产经营档案部署的实施,有助于推进种子生产管理法制化。其次,玉米生产档案是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承载着重要的生产活动信息和科研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立卷、保管、利用,有利于开发利用生产档案中的有用信息和原始数据。再次,玉米生产档案建设,对玉米生产的规范化管理有促进作用,是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的必要措施。有利于加强基地制种、加工各个环节责任的层层落实。
2玉米生产档案分类方法
可按照玉米品种进行立卷,将每个品种基地制种、种子加工过程的记录进行整理立卷。在基地制种、加工活动结束后,整理工作记录便生成一个品种生产档案。每个品种生产档案可分为三个大类,即基地制种档案、加工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其中加工档案按照加工工作的3个时期,即调入期、加工作业期、销售之前的贮藏期进行收集整理,即收集整理调入期工作记录、加工作业期工作记录、贮藏期工作记录三部分。
3玉米种子生产档案的收集内容
3.1基地制种档案收集内容
3.1.1品种信息记录作物种类、品种名称、亲本来源、亲本纯度。3.1.2基地情况记录生产基地名称、基地地力情况、基地地点、基地面积、按地块写明父本、母本前茬作物、总体隔离情况。3.1.3制种工作记录按照播种、花期预测与调整、母本去雄、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等工作环节记录日期和工作方法[2]。3.1.4产地气象及病虫草害记录记录生产时的气象情况和种子生产田间病、虫、草害情况[3]。3.1.5收获记录收获种子数量(kg);种子抽检质量结果包括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检验记录;检验负责人等。3.1.6责任单位记录生产负责单位和技术负责人都应记录在册,以备管理和查询。
3.2加工档案收集内容
3.2.1品种调入期记录调入日期、调入数量(kg)、包装规格;调入种子质量检验结果,即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检验记录;检验责任人记录;仓储责任人。3.2.2加工作业期记录种子加工作业情况,即按照晾晒烘干、脱粒、精选、包衣、包装等步骤分别记录加工方法、责任部门、责任人、作业时间、作业地点。如有包衣要标明种衣剂名称和剂量;种子加工作业后情况,即以kg为单位记录加工种子数量、合格种子数量、不合格种子数量、损耗数量、不合格种子的处理情况、处理责任人;加工作业后种子质量检验记录及检验责任人[4]。3.2.3品种贮藏期记录需要记录贮藏地点、仓库类型、库号、堆垛方式、堆垛高度、贮藏时间,即入库时间和出库时间、种子贮藏期间温、湿度记录、4个月一次的种子质量检验结果记录、检验负责人、贮藏负责人记录等。3.2.4生产管理和品种实物档案生产管理档案包括《制种合同》《制种方案》及检验、检疫证明和其它需要说明情况的材料等。加工完成后的玉米成品需要装袋封存入档,以便检查核对等。
4生产档案收集时间
玉米种子生产过程由基地制种期、加工期组成。种子加工期由品种调入期、种子加工作业期、种子贮藏期三个工作时期组成。生产档案可在每个时期结束时进行收集;生产管理档案则按照随时收集的原则进行收集整理。随着每个品种的全部生产工作的结束,收集而来的材料就会生成一个品种的玉米生产档案。
5生产档案保存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15年修正)第三十六条中规定档案保存期限由国务院农业部、林业主管部门规定,暂未给出明确规定。建议暂时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2004年修正)第三十六条二款一年生品种生产档案可保存至该品种销售结束后2年执行。
6生产档案的管理
6.1库房及设施要求
生产档案的库房和设施要求与农业科研档案库房及设施要求基本相同。但品种实物可拍照留存,并在其后标明品种名称、规格、年份及储藏位置,照片与同一品种其它档案一同保存在生产档案库房中。品种实物档案则需要标记清楚生产档案卷号、编号,放置在低温干燥环境保存。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存入低温冷库。
6.2生产档案制度化管理
以制度抓管理。档案的管理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利用6环节。按照不同环节,分别制定管理制度,如生产档案的收集制度,详细规定出收集时间和收集内容;生产档案的保管制度,应明确库房环境要求、档案保管的四不原则(即不散、不乱、不丢、不坏);生产档案利用制度等相关制度。
6.3生产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玉米生产档案最终目的是服务科研、生产。随着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提高生产档案利用效率,可以通过搭建数字信息化服务平台来实现。在草业研究所网站中增设作物生产档案栏目。生产档案栏目设置作物品种生产档案板块,该板块可根据权限,查阅品种的档案全文和档案目录;品种咨询板块,可对某作物品种提供在线咨询,以利成果转化;还可提取生产档案信息,设置品种制种板块,介绍不同品种的制种方法;设置品种加工板块等。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化与质量化也能得到有效提高。档案的数字化一方面可以保护档案原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快速检索,提高利用反应速度。通过搭建信息化服务平台,设置不同查阅权限,在保障档案服务效率化的同时兼顾生产档案的保密性[4]。
6.4生产档案的利用与编研
6.4.1问题溯源的依据生产档案是生产活动的原始记录,由于档案具有凭证作用,所以生产档案在制种、加工产生纠纷时,可以作为溯源的依据。6.4.2生产档案的成果转化每项科研活动的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玉米生产档案也不例外。根据生产的逐项环节收集而来的档案材料,立卷入册就是一项玉米品种的标准化制种、标准化加工的技术母版。可作为育成的玉米品种配套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者单独进行成果转化。在维护科技研究保密性的基础上,生产档案的内容越健全,标准化程度就越高。
7结论
玉米生产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玉米生产管理的法制化。由于玉米生产档案是生产科研活动的原始记录,具有科学性。如何将玉米生产档案更好的运用于实践,完成成果转化的华丽转身,仍需后续研究加以充实改进。玉米生产的每个环节都是实现种子使用价值的重要环节。各环节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效果均影响最终流向市场的种子质量与经济效益[5]。玉米生产档案的建立有利于玉米基地制种、加工环节落实责任、层层把关,逐项记录有利于玉米种子标准化、规范化生产,为玉米种子产量的提高提供了管理保障。
作者:杜优颖 杨国伟 单位:黑龙江省农科院
参考文献:
[1]陆莹.浅析企业档案目标管理的实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3(2):57-58.
[2]杨敏,王相琴.种子生产与管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3.
[3]柴树桔,王冰林,张东起,等.加强种子档案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种子世界,2009(8):28-29.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时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各种资讯息息相关,统计基础工作作为一种定量认识问题的工具,其作用日益增大,重要性俞益增强,统计方法已成为管理、经济、经贸、金融等许多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手段。统计基础工作是行政管理中的一项基础工作之一,在行政单位中要求统计人员掌握统计资料搜集技能、统计资料加工整理表现技能、统计资料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能、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能等统计基本技能,并能熟练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现行机关里对统计基础工作内容与实际结合少,抽象的理论原理讲述、复杂的公式推导和繁琐的统计计算过多,统计分析和计算仍沿手工计算和计算器计算。传统的统计方式已造成了统计人员对统计知识、统计方法的应用能力不强,且创新能力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的局面。
一、统计的作用
在偶然中寻求必然是应用统计的核心。所谓统计,就是通过有效收集、整理有用的数据信息,运用数理统计推断的原理,以部分(样本)推测全体(总体)的特性。通过测量、描述、分析产品特性的变化,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对产品过程进行监控,对质量变异提前预防,为降低产品缺陷和预防不合格的产生,特别是为质量改进指明方向。正如恩格斯所说,任何偶然性存在的场合,都受客观规律所支配,问题是如何发现并利用这些规律。统计方法作为一种为决策提供依据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进行数据分析,了解社会状态的分布情况,找出问题、缺陷及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服务的质量。原始数据不经过整理和分析,只是一堆“资料”,而有用的信息往往蕴藏在大量的数据之中,所以数据的应用是统计的前提,统计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工具。
二、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部分调查对象的认识偏差导致配合程度偏离。我国政府统计实行的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而这一体制也在市政行业中得以体现。其缺陷是:统计工作量大,质量低,可利用资源低。在市政行业中,市政综合统计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加强,致使与各业务部门统计之间沟通不够、协作不充分,没有建立规范的统计信息共享机制,缺乏长期协作的信息互补。一方面存在“七分统计,三分估计”的陈旧观念依然在某些统计对象的脑海里存在,调查对象为了某种利益的驱动,使他们对统计工作的严肃性和重要性产生偏见,或者怕泄露自己的实底有意虚报或瞒报,故意不提供真实的第一手统计资料,人为地造成了统计基础资料来源的渠道受阻。另一方面基层单位报表的主动性和及时性比较差,基层源头数据搜集难度大。每当临近报表送审时间,县(区)级统计机构的工作人员就开始电话催表,一两次还不行,得反反复复才能把报表催到手,无论是定期的报表还是抽样调查表,催报难度及花费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报表录入处理分析过程。
2.基层统计机构力量薄弱,特别是县(区)、乡镇两级统计机构承担的统计任务与人员力量过分悬殊。目前县(区)、乡两级统计机构承担了大量的统计数据收集、审核、汇总任务,特别是上级统计机构局、队分设后,县(区)级统计局在原有的在职人员和工作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必须同时承担上级局、队安排的统计业务和调查任务,人员配备和力量与统计工作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3.基层统计人员素质不能完全满足统计形势和工作任务的需要,一定程度上使基层的统计数据的质量受影响。按照统计工作对统计人员要求,真正达到会统计、会调研、会分析、会微机的“四会”标准的人员为数很不乐观,而懂政策经济、知法规、能统计、会预测的复合型人才更是稀少缺乏。
4.基层经费紧张成为制约基层统计事业发展的“瓶颈”。除上级业务部门仅有的一点业务经费外,统计部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当地政府的财政资金,县(区)级财政以保人员工资为根本,而满足统计基础设施及网络化建设的需要举步维艰。
5.统计执法举步维艰。统计违法行为多发生在为单位工作的行为上,一般都是对单位进行处罚,如果某单位受到违规处理,势必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三、对基层基础规范化工作的建议和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统计工作有了很大进步,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得出的数据,反映了当前我国常规统计制度方法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第三产业、非公有制单位的常规统计方法亟待改革。所以笔者认为应从下几个方面加快统计制度方法改革,强化常规统计管理。
1.强基固本夯实统计基础。健全机构和人员是夯实统计基础的关键。一是不断完善壮大县(区)、乡统计机构,充实、培训县(区)乡统计人员,在筹备成立市级调查总队的基础上,应尽快考虑成立县(区)级相应的调查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投入,加大对基层工作的督导力度,提高局、队统筹组织协调和统计业务能力,确保基层各项统计任务的顺利组织实施。二是加强对部门统计的指导和管理,理顺政府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使部门统计成为统计部门依靠的重要力量;三是搞好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加强对基层统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统计职业道德意识,强化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从业水平,为统计工作规范化管理奠定基础。四是建议上级业务单位要加强统计报表的管理和各专业报表间的衔接,杜绝统计报表指标重复统计,不随意增加基层工作负担。
2.质效并重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统计人员完成了大量的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以及统计报表的汇总上报,并不等于完成了统计工作,它只是完成了统计工作“量”的一部分。统计工作的根本是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完成统计工作“质”的部分,以揭示其“量”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重点从完整性、准确性、及时性、简便性和适用性等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统计数据在统计信息的采集范围和内容含量上的完整性。要求统计调查覆盖的范围要完整,被调查对象的报表起报要完整。二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客观真实性方面的准确性。对基层报来的各类报表必须严格审查,是否按统计制度规定的指标填报,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准确,统计数据是否符合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等,从数据采集的源头把好质量关。三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时间价值上的及时性。以求真务实、不断创新统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缩短统计调查与数据结果的间隔时间,以最快时间统计数据,建立和规范统计信息制度,提高统计数据的时效性。四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使用过程中的简便性。一方面加强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充分利用部门统计资料,减少重复统计,最大限度地减轻社会调查负担。另一方面对外公布的各种统计数据、统计图表和统计分析文章,力求简洁、清晰、明了,要把枯燥的数据、专业的图表和术语转化为贴近现实、贴近大众的表达方式,便于各级领导、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理解。五是统计数据质量在统计信息价值实现上的适用性。及时了解、掌握各级领导决策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的需求情况,在调查之初就要考虑收集的统计信息是否有用,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从而缩小统计信息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统计产品,才能使统计数据发挥最大的效益回报。
3.转变理念提升统计服务水平。一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紧扣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题,主动搞好服务,及时反映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积极拓宽服务领域,为各级党政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还要为企业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二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针对性。在开展统计服务和统计分析时,除要满足一定的数量要求的同时,更要注重分析的质量。服务的角度要准确,服务的内容要充实。对社会、经济方面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认真选题,做到分析问题透彻,提出的建议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三是进一步增强服务的实效性。把握经济趋势、科学预测,由事后分析为主向事后分析与事前预警预测并重转变,改变过去单纯反映情况、提供信息的做法,在深入研究问题、提供实用有效的产品上下工夫。
4.加强统计执法规范基础工作。坚持依法办统计,依法治统计,依法兴统计。要加大《统计法》的宣传力度,要在开展一年一度的市政统计执法大检查的同时,大力开展《统计法》的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为统计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处罚力度,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一是以“五五”普法为契机,营造以法治统的良好氛围。借机造势,大力宣传《统计法》和统计工作,加大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为依法治统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严格落实各项统计制度,是实现统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条件。严格执行统一的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继续理顺局内各专业业务关系,理顺与行政主管部门的统计业务关系,理顺上下级统计机构间的业务关系,增强统计业务工作的整体性、协调性和互补性,逐步实现统计数据采集、审核、加工、管理各环节的流程化管理,统计原始记录、统计报表、统计台账的规范化、档案化管理,促进统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5.多方培训强化统计人员素质。目前许多统计人员理论知识欠缺,不会从大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决策者考,或者说根本就没有这种意识,这也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了解不够,或是对统计工作的性质认识不清。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基础薄弱,既懂统计管理又懂统计业务和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相当少。统计人员的素质如何,对统计信息的质量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制约关系,人员素质高,统计信息的质量就会提高。作为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工作的职责要求应该了解和掌握现行的方针、政策、经济发展的重心、核心和趋势;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统计工作方法,知道怎样收集数据、怎样计算指标、怎样分析整理资料;了解和掌握统计信息网络技术。因此,全方位加大培训教育的资金、技术、人力投入和工作力度,造就一大批懂统计专业、会经济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的人才队伍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请进来教与送出去学相结合等方式,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接受多层面的培训和交流,不断强化职业道德,形成依法统计理念,不断更新、拓展专业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分析和把握经济运行的趋势,熟练运用网络系统传递信息,才能保证源头数据不受干扰,做到准确、及时和到位,才能为提高数据质量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6.加快信息化提升统计服务手段。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未能应用于实践。长期以来,市政综合统计和各业务部门统计一直使用全面报表统计方法,一表统到底,在统计的调查方法上,形式单一,难以及时反映新时期的新要求和新变,所以信息化建设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促进统计现代化建设必要保障和手段,同时加快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建设,也是提高统计系统整体功能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手段。依托现有的硬件和网络资源,坚持统一、开放的原则,整合统计信息网络资源,构建统计信息服务网络互动平台,为领导决策、企业发展和公众需求服务。逐步向“统计信息标准化,数据传输网络化,业务处理电子化,信息服务社会化”的目标稳步迈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当前形势下加强常规统计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管理体系。加强统计人员培训,加大统计工作投入,确保常规统计工作正常开展;深化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完善统计体制,健全指标体系,理顺数据采集渠道,进一步改进统计手段和方法,使常规统计工作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自20__年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编制、人员和经费得到了落实。到20__年,三县全面完成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管理体制改革,三县46个乡(镇)共设46个国土资源所,其中有8个副科级国土资源所,三县国土资源所共有365个编制,现有在职人员363名,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人、财、物、事由县局垂直管理。
二、我市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
为加强耕地保护,加快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20__年,省国土厅专门下达了《关于对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实行以奖代补的通知》,计划用三年时间,对符合要求的基层国土资源所实行奖励。在此推动下,我市三县国土资源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当地经济条件出发,因地制宜,改善环境,在硬件建设上下功夫。两年来,有43个国土资源所通过了省厅的验收,获得了奖励。有相当一部分的国土资源所办公面积达400平米以上,交通工具、专用设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市辖区14个乡(镇)街道由于种种原因,除肥西县划转的烟墩、南岗两个所外,其他12个乡(镇)、街道仍未进行体制改革。
三、我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乡镇国土资源所的工作总体上是有成绩的,能贯彻执行国土法律法规,领导和人民群众基本是满意的。但是,不可否认,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尽人意之处,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影响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主要表现在:
(一)管理体制有缺陷。目前三县大都采用“按乡设所、县局直接垂直管理”的模式,但这种模式却凸显出明显的缺陷,一些乡国土资源所人员少,经费不足,靠乡镇补贴,同时就要接受乡镇政府分配的其他工作,如抓计划生育、包村等等,经常无法完成本职任务;也有部分国土资源所“三权”上收县局后,乡镇政府在对待国土资源所的人员使用上存在一定思想顾虑,有的还通过设立的工业集聚区内部机构替代乡镇国土资源所的部分职能,导致国土资源所的业务开展不顺,国土资源所出现空转现象。
(二)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目前,国土资源所组成人员部分由乡村干部过渡安置、关系户照顾性安排、复转军人政策性安置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专业不对口的分配等 ,整体业务素质偏低,一半以上的人员未进行过专门业务培训,尽管有70%的人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但绝大多数是党校等非专业对口的在职教育。
(三)工作经费缺少。这也是造成一些基层国土资源所乱收费、乱罚款、以罚代办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地方农村土地违法现象屡禁不止的根源。由于经费不够,一部分国土资源所从未开展过土地宣传活动,与乡镇、村干部的关系无从协调。严重分散了保护耕地的精力。在群众的印象中有些国土资源所就是一个收费部门,破坏了基层国土资源所的形象。
(四)队伍建设不如意,监察执法力度不够。一是制度不健全。部分国土资源所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必要的基础档案资料,政务公开也没有到位,导致工作不规范,处于被动随意应付状态。二是业务培训不够。大部分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只接受过一些针对某项具体业务的专项培训。三是人员思想保守,眼界不开阔。相当多的基层国土资源所连国土资源报刊都看不到,根本谈不上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土资源管理政策,工作方式简单,思路单一。
四、对策与建议
为切实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基层国土资源所建设健康有序进行,应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一)因地制宜,进一步理顺和完善管理体制。探索“体制创新、适当集中、强化职能、优化配置”的路子,对原按乡设所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整合人员及资产,按照区域,本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方便群众、利于管理”的原则设置基层国土资源(中心)所;以县城为中心,根据地理、交通、经济、人口、区划和资源分布等因素,在有条件的地方跨乡镇设置中心所,管辖若干个乡镇。每个乡镇由中心所派驻特派员,各村可采取聘用国土资源监察员和信息员。
(二)完善制度,加强规范化管理。我市三县基层国土资源所体改工作刚刚结束,由
于机构、人员调整幅度较大,国土资源所在工作和管理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下一步应围绕全市中心工作,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以依法行政、文明服务、队伍建设等为切入点,着力抓好国土资源所的规范化管理工作,下大力气创牌子,树形象。进一步规范国土资源所工作人员行为和工作目标。制定公示制度、巡查制度、窗口申报制度、廉政建设制度、内部会审等制度。在每个所设立政务公开栏,将各项制度、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办事程序、收费标准上墙公开,实行阳光行政、公开办事机制。完善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和农宅审批档案。县局要将国土资源所工作纳入年度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考核优秀的国土资源所给予一定经济奖励。对考核成绩不佳的所,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整顿和提高。对有条件的国土资源所率先实行电子政务,与县局局域网联网,实现网上信息共享。 (三)塑造形象,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一是要严把入口关。缺编的按照“凡进必考”原则公开招考,新录用人员采取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二是要选好领导。按照品德好、能力强、会干事的要求,通过异地交流、竞争上岗等办法,切实选准、配齐、配强国土资源所长;三是要常抓培训。做到对工作人员每三年轮训一遍,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自学等形式,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应鼓励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函授等在职教育途径,提高学历层次。四是严格奖惩。设立激励机制,每年对各国土资源所进行综合评定,要公开透明地进行评比,奖优罚劣,极大地调动积极性。
(四)提高服务质量,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
积极开展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资源所”活动,以创建“人民满意的国土所”为目标,在基层国土资源所设立服务窗口,推行首问负责制、国土资源所管理权限内一站式服务制、时效承诺制等制度。加大宣传力度,虚心接受群众监督,增进广大群众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以创建“人民满意国土资源所”活动为载体,进一步提高基层国土资源所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意识,在群众中树立基层国土资源工作者的新形象。
2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规范化管理措施
2.1加快完善工程建设管理制度体系
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水利工程建设“四制”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制度保障和支撑作用,结合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重点破解影响黔中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发展的体制。一是研究制定项目法人单位组建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建立科学的考评奖惩机制和问责制度;二是按照关于工程招投标活动管理的最新法规,修改水利建设项目招投标细则,强制推行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格预审制度,规范市场主体在工程招投标活动中的行为;三是构建水利工程建设信用平台,尽快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单位及人员信用评定及考核办法,规范从业主体及人员的进入与退出;四是完善水利建设项目稽察管理办法,强化稽察、检查的监管作用,强化整改跟踪督办机制;五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安全生产投入和各项安全防控措施的落实。
2.2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强化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权威性,一是各类水利建设项目,必须按规定在开工前办理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手续,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凡未按规定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项目,主体工程不得批准开工,违规开工项目,不得验收。二是要建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与工程稽察检查工作的联动机制,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对从业单位及人员市场信用评级、资质审查、执业资格审查等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要进一步加大加密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安全检查的频次,建立完善工程建设质量安全问题通报制度和公告制度。四是各级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快完善工作机制,保证监督队伍和人员的相对稳定,落实工作经费,加强监督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监管水平。强化安全生产监管,一是要严格落实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法人总负责和参建主体单位负责制,做到安全生产与工程建设同时部署、同时检查,同时考核,确保安全生产教育、责任、组织、投入、防范、应急措施全面落实。二是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在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大检查,将脚手架、基坑支护、高边坡、洞室开挖、模板工程、爆破、起重吊装、施工用电等易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环节作为检点,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做到整改措施、整改资金、整改期限、整改责任人和应急预案“五落实”,促进水利工程安全文明建设。三是要加大对违规违章操作等行为的检查处罚力度,坚持安全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对违章指挥、违规作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损失的,要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
2.3强化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
坚持“谁批准、谁主管,谁验收”的原则。水利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以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批复为标志,严格执行水利部工程验收规程。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不得进行后续工程施工。强化工程验收的计划管理,项目法人单位在申请主体工程开工的同时,应向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和质量安全监督机构上报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和工程各阶段验收计划,提供第三方工程质量检测计划,及时按照进度和验收计划组织或申请验收。凡不经验收,工程擅自投入运行,造成质量或安全事故的,要追究项目法人代表的行政责任。加大水利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考核力度。水利厅直属项目法人单位,竣工验收工作要纳入事业单位年终考核,实行项目法人代表负责制,项目法人代表任期内,未按计划完成工程竣工验收的,不得通过任期责任审计和离任审计。市县水利项目竣工验收要纳入“黄河杯”竞赛考评,项目法人单位验收准备工作不积极、竣工验收滞后的,全区通报。竣工验收工作严重滞后的,在致函同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的同时,压减乃至停止该地区项目资金安排。
2.4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队伍发展能力建设
培育壮大建设企业实力,要通过市场竞争、政策引导等措施,加快推进事企分开,着力转变水利从业单位的经营理念,进一步明确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支持水利施工企业重组兼并,吸纳技术人才、扩充资产和装备实力,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要根据水利工程建设形势需要,每年制定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和培训计划,以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质量安全意识为重点,加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及网络平台的架构
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包括两个方面:
1仪器设备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
的开发与应用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与服务系统可以依托于实验中心的网络建设平台和OA系统,或是学校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旨在建立一个集设备档案,信息检索,数据统计,自测系统,使用管理等功能于一身的服务体系。
1.1建立中心大型精密仪器的数据库
对每台大型仪器进行编号并在系统中设置独立档案,档案中包括仪器设备购置文件、验收、调试、运行、管理、维修、改造、报废等过程中形成的信息。使用者只需要调用系统的检索功能,即可方便的查阅仪器的主要参数,操作说明(或是说明手册的扫描件),应用领域及已发表文章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存放地点(两台以上同类仪器还应显示分布位置),责任人及管理员信息等静态信息。该系统还可进行网络预约使用,并能实时显示预约人数及顺序,便于使用者更好的安排实验的时间。另外,系统还具备外借信息查询,仪器使用状态实时监控,维修记录,跟踪回访和意见反馈等动态记录。
1.2配备远程控制终端
为系统中建档的每台设备配备非接触式读卡控制装置,该装置通过远程控制模块连接到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并连接电源监管器,使用者只有通过预约,并获得使用许可后方能通过刷卡(首次使用前,使用者可以将校园卡、公交卡等常用磁卡在中心进行身份登记及认证)开启或关闭装置。设备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使用时长)及使用状态等信息也通过远程控制模块反馈至数据库,便于管理人员对于设备的使用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及设备服务时间等数据的统计分析和科学的设备效益考核评价体系的建立。
1.3预约及自测系统
根据管理服务系统的工作流程,大型精密仪器的使用预约环节非常重要。每一位需要预约使用的人员必须严格完成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并通过自测系统的操作测试才能够获得预约许可,即:使用人登记信息开通磁卡信息功能预约由系统根据设备空闲状态分配使用顺序培训材料的下载和学习自测系统测试合格预约通过获得许可刷卡上机状态监测(样品数量,测试时长实时监控)根据时长缴纳费用跟踪回访及意见反馈(包括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成果转化等等信息)。所有的信息数据客观而翔实,无纸化培训使原始档案得以良好保存,还可以利用仪器的增值收入设立开放基金和维修养护基金,做到“以机养机”,大大减轻了学校、学院的负担,真正做到专款专用。
2网络共享平台的建设
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手段,打破原有的资源分散,封闭和垄断的状况,建立共享机制。网络共享平台的建立,可以使管理服务系统的服务范围扩大,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避免大型仪器的重复投资和建设,增强影响力,从而使设备单次开机设备的运行周期缩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为了做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网络共享平台可以依托地方或兄弟院校的共享网络,便于校外的人员了解仪器信息。但是网络共享平台和仪器设备管理与服务系统必须共用一个数据库,保证信息的客观唯一性,用户可以从不同的入口访问到同样的信息见图1。
大型精密仪器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当前,实现大型仪器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从纸质化管理到信息化管理的转变有利于大型仪器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够使有限的人力资源得到“解放”,以投入更多的精力于仪器设备的技术研究中去。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信息化,将改变原先仪器统一管理然而信息依然分散的状况。所有大型仪器设备信息均集中在一个数据库中,只要凭管理权限,在网的任意一台计算机均可进行数据查询和操作。
管理信息化大大节约管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只需要定期更新仪器的相关信息即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学科研活动也对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技术人员应该将解放出来的人力投入到更高层次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中,实验技术人员既要有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又要掌握设备的维修养护技能,甚至还需要更新改造、用好大型设备的技术水平。建设一支这样的相对稳定,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的队伍是目前的迫切需要。
通过系统中的数据可以统计出设备的使用率和创造增值效益,以此建立有效的激励与奖励机制,从设备的运行经费中划拨一定比例,用以进行实验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发放补贴,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满足其个人成就感。加强对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和培训,定期派出实验人员培训学习,加强校际间,地域间的合作交流,促进人员在设备使用,性能优化和维修维护技术水平的提高。
促进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完善
城中村违法建设带来了很多的危害。比如:城中村未经规划许可乱搭滥建、违法建房,破坏了城市规划的整体布局,直接影响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正常秩序;增加了城市拆迁改造的成本;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容貌和景观。更重要的是它会造成城市土地资源及空间的浪费,当前城中村违法(章)建房多数是以档次不高的平房为主,占地面积多,空间利用率小。他们根本不考虑城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而是大面积的土地随意占用,土地资源浪费严重。
对于这种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的现象,我们要坚决制止,并合理规划城中村建设,为城中村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拿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建设城中村,规划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要强化规划引导的作用,注重把建设现代城区与推进新农村建设相结合,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在环境生态性,生活舒适性和村民方便性的前提下,抓好定点规划,既遵循城市功能区要求,又尊重村民生活和村民生产方便,坚持就地建设和易地新建相结合,坚持继承传统和体现地方特色相结合,做到优化组合,合理布局。
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城中村的建设工程复杂、庞大,没有政府的组织和推动,是难以实施的。要把城中村的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及时研究确定城中村建设的总体思路、工作计划,协调有关重大事项,重点要通过抓好规划设计、政策制定、利益协调和资金平衡等工作,引导、鼓励、支持和撬动民力投入。
引导社会参与。城中村的建设工程的复杂性,这就要求党政组织、社会各界以及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献计献策,出智出力,跟进服务,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帮扶支持。
让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城中村建设是为民造福的实事工程,让利于民是城中村建设工作的首要原则。只有坚持让利于民,让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城中村建设工作才能为群众所接受,才能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和衷心拥护。
档案载体大体经历了从甲骨、金石、竹简到纸张等多次变革,从东汉时期改进造纸术到今天,纸张作为信息的主要载体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高校档案,尤其是二级学院的档案室的档案基本上都是以纸质、实物为主要载体。纸质和实物载体档案,直接决定了档案保存的时间受到很大限制,不能长期保存。另外,也降低了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二级学院作为高校教学单位,决定了从属于二级学院的档案室主要为教学服务,同时兼顾科研、管理服务。具体而言,在档案材料方面,主要以学生的学业考试材料的存档管理为主,同时包括教师科研及管理材料。而学生的学业考试材料又占所存档案材料的绝大多数,包括学生每个学期末的考试材料和学生在第四学年的学位论文和实习材料。学生在学期末的考试材料存档主要以教学班为单位,一个教学班一个档案盒,如果材料太多一个档案盒放不下,要两个档案盒存放。而一个教学班的单门科目的考试存档材料主要包括存档标示、存档脊背、考试考核方案、试题(试卷)材料、审查表、原始成绩报告单、原始成绩分析报告、学业成绩报告单、平时成绩材料(支撑材料一般保存5-10份)。学生的学位论文存档材料一般包括论文、过程指导表格等。过程指导表格又包括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备选题目审批表(教师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记录封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申请表(学生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下达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文献综述(学生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学生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变更审批表(教师用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落实情况统计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中期检查及指导记录表(教师用表)、毕业论文(设计)书面成绩评分参考标准(教师用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评分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阅人评分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成绩评分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定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汇总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公开发表情况统计表、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估标准、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工作评价表等:(个表格,每个学生平均:,页左右。在以上这些材料中,绝大多数二级学院观念陈旧,以纸质材料存档为主,以电子信息存档的占极少数。纸质材料存档有诸多弊端。首先,纸质材料不易长时保存,保存时间一般8至10年,超过10年的都要销毁。其次纸质材料查阅困难,利用效率低;再次,纸质材料档案占用空间极大,存放困难。高校二级学院一般都是临时把一些空房间利用起来作为档案室,空间有限。再加上纸质材料档案占有一定空间,且每个学期都要新存入大量的学生学业考试材料,所以一般档案室只存放近两至三年的档案材料,其余的都堆放在其他地方。这些都决定了传统以纸质材料管理档案的方式落后了,必须用更先进的方式来代替它。
(二)资金相对短缺,硬件建设不够,信息化程度低
高校二级学院的档案室建设,大都面临着资金相对短缺的困难。场所大都是由学院提供,一两台计算机,计算机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打印,其他硬件建设根本谈不上,更不要谈什么信息化了。这也是二级档案室主要以纸质档案材料为主的主要原因所在。不难看出,要加快档案信息化发展,困难是资金。只有资金充裕,才能加强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才能购置计算机、路由器、扫描仪、缩微设备等,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网络,进行信息安全防护等。有了这些设备,才能把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信息档案,进一步促进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
(三)管理人员复杂,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
高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对档案管理人员要求比较高,不仅需要有专门而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信息化方面的技能。而现下高校普遍缺乏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专业人员,就更不要说什么二级学院了。这些二级学院的档案室管理员大都是半路出家,或者直接从专任教师转来,或者是由一些教学水平排后的教师转来,亦或者是由课时较少的教师临时借调兼任,情况比较复杂。二级学院档案室管理人员专业素养低,直接导致了档案管理规范化程度不够。就纸质档案材料而言,首先是体式不一,有的是手写体,有的是打印体。其次,纸张大小不一。这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平时成绩支撑材料上,纸张大小不一,非常不美观,不整齐。就电子档案来说,没有进行分类保管,到处乱存,更谈不上什么保密措施了。
二、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二级学院档案管理的新举措
(一)从手工到现代,从纸质到数字化
首先,实现传统档案业务工作的改变,真正做到从手工到现代的转变。二级学院传统的材料立卷归档,大多是手工和打印纸质稿相结合,一些材料必须要打印纸质稿,然后再手工签字盖章。在完成这些后,再立卷、归档,劳动强度比较大,且周期长。必须改变这种手工与打印纸质稿相结合的现状,真正实现档案业务的现代化处理。具体而言,就是利用网络,将相关电子信息档案输入到计算机中,针对档案信息的保密程度的不同,为不同人群设置一定的权限(绝对保密性的档案信息设置为禁止查阅,一般保密性的档案信息设置为验证查阅,可以公开的档案信息不设置查阅权限,对大众公开查阅),这样,可以方便不同的部门及人员查阅相关档案文件信息。其次,实现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改变,真正做到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转变。档案信息的数字化就是指利用当前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将纸质形式等载体方式存储的信息转化为可直接被计算机利用识别的形式,从而实现对数字化信息的合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传统的档案工作是对实体档案进行管理,而在数字化档案管理中,档案的管理完全虚拟化。信息的存取,按照设立的软件程序进行整理、排序,然后输出。具体而言,对于二级学院的学生考试材料,学生考试试卷直接通过扫描的形式转化为数字化形式,而其他的相关材料只需要收集电子稿就可以了,然后再分门别类以学年、学期、科目等逐渐缩小的目录文件保存并上传就可以了。而对于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材料,把打印纸质稿的过程直接省略,只保存电子稿就可以了。也可以把纸质版的材料保存份,如果上级检查,可以把这,)份给他们。当然,检查人员也可以直接到网上查阅。这样,既节约了纸张等打印的办公经费,也节约了存放纸质材料档案的空间,可谓一举两得。
(二)大力加强二级学院的软硬件和数据库建设
首先,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软件基础设施是指必须开通网络,即开通内部局域网,连接外部互联网。硬件基础设施是指必须购置先进的数字化的技术设备,像图文影像扫描仪,数字化的音像制作系统、服务器、存储设备等,这是提高档案信息化的必要工具。其次,加强二级学院的数据库系统建设。对于作为高校档案馆的组成部分、为教学单位服务的定位而言,二级学院档案室可以直接利用高校档案馆的数据库,成为学校数据库的一个分支和组成部分,这就对高校档案馆的数据库系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加强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
一、我校规范化建设
1.学校规范化建设现状分析
自2007年9月学校启动规范化建设,现已基本实现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标准,学校在教委设备中心、国资中心支持下专用教室、教育教学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资料等多方面已为教育教学提供服务,通过规范化建设实现了学校资源的高度共享,使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开展顺畅。
(1)硬件分析
我校现有电子视听教室1间、计算机教室2间、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教室、劳技教室、心理咨询室各1间。服务器3台、计算机329台,所有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配备网络接口扫描仪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设备,校园广播网及校园电视台等组成多媒体教育教学系统,建成校园网,校园网络能够覆盖学校所有教学科研场所、办公场所,学校已有一个学校网站、一个校园博客,配备具有良好多媒体制作条件、支持课件开发使用的电教室。
(2)课程整合
我校一向重视教师的信息化和直观教具使用培训工作。每学期都会安排部分教师外出参加信息化培训,全体教师教学中能经常使用多媒体设备教学,专业教师直观教具使用成为常态,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师生发展
在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条件应用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以教研为主导先后有多位教师撰写的有关信息化和利用教学教具突破研究课重难点等方面的论文和教学案例。在每年朝阳区中小学电脑绘画和小报竞赛中都有多名学生获得一等奖。
2.专用教室建设
2008年1月我校对音乐教室进行了装修,整个音乐教室的设计充满了艺术的色彩。粉色的墙壁让学生们感到温馨和愉悦;明亮的镜子里折射出学生们愉快的身影;墙壁上悬挂的音乐家的介绍,时刻激励学生奋发进取;在教室中间的顶层悬挂的卡通音符,充满了童趣。重新装修的音乐教室,受到了学生的喜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我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创设了良好的艺术教育的氛围。在这里,全校师生共同创作了一首奥运歌曲《红领巾结奥运情》,这首歌在学生中广为传唱;在这里,音乐教师创编了奥运舞蹈,在学校掀起了奥运教育的新;在这里,留下了学校合唱、舞蹈、器乐等社团活动的身影,每周定期开展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我校作为北京市“同心结”交流学校,与马尔代夫的Jamaluddin学校建立了联系,进行了文化交流。2008年5月9日-5月14日访问了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同时,两校约定,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的师生将到我校进行交流访问。为了配合此次交流活动,我校经教委决定装修了会议室配备了相关设备。在会议室的设计上,体现了“同心结”交流的特点,墙壁上大幅的照片,记录了两校交流的美好瞬间;展台上的展品,记录了我校与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交流的足迹。2008年8月13日马尔代夫的Jamaluddin学校的师生来到我校,当他们走进会议室的那一刻,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和喜悦,会议室温馨的布置,让马尔代夫Jamaluddin学校师生们找到了回家的感觉,很快两国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拉近了,为进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础。
此外我校陆续装修的各个专业教室各具学科特点。
3.网络资源的建设
学校网站2008年参加了校讯通,教师只要在网上发短信给家长,家长即可通过手机收阅和回复,从而做到相互沟通。使家长、学校和学生之间沟通更为便捷。
校园网是学校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我校建立了各种教育资源库、素材库、案例库、题库。为学校内部提供资源共享、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网络。
校园博客的撰写使学生降低了上网游戏的时间,通过精美的日志为学生指明了竞争方向,博客的日常维护使全体博客成员关注网上文明,营造出良好的网上育人氛围,博客不仅是一种传播交流的方式更是师生的思想和智慧。这里汇集着学生的兴趣爱好、存放着他们喜爱的文本、图片、视频等。教师分学科把学习重点、难点列出,讲明解决办法、积累方法,师生互动建立兴趣博客、班级博客来促进学习、共享知识、结交朋友。使它成为属于自己成长的空间。
4.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条件建设目标)
我校始终把完善建设规范化校园、精心打造数字化校园、着力培养现代综合素养从而推动学校发展作为主旨,建设以硬件条件为基础,从办公与教学资源(设备、图书、教材、课件、文档)到办公与教学教育活动(教学、管理、办公、服务)全部实现无纸办公、规范管理,创建规范化、数字化的校园。
(1)管理方面
利用规范化建设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实现上下级部门便捷的沟通,实现相关各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和相互协调,提高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
(2)教学方面
要利用多媒体、相关教具学具实现高质量教学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和传播,并同时促进全校师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从而形成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教科研方面
利用规范化建设配备齐全的设备和互联网的技术支持加快教科研的信息和研究工作,促进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把科研和教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成果,提高教科研的辐射力和创新力。
(4)服务支撑
建立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基本教育教学服务;建立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生活等各领域的网络环境;建立高质量的图书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电子视听阅览室为学校内的教学教育、管理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结合社区教育同社区活动紧密结合引进社区教育资源,利用学校教育教学设备实现社区家庭学校的三结合教育。
二、学校硬件管理效能的研究
我校一直把建立“规范化校园”作为一个综合的教育目标。学校的硬件条件管理就是它的一部分,同时又为它的效益发挥提供了支持和保证。在这样的背景下规范化硬件条件管理的目标就是在学校内为教育教学提供资源、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使之适应社会对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1.规范化背景下的硬件条件管理现状
传统的教学模式“粉笔+黑板”已渐渐被多媒体教学+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替代,计算机、网络是新学具,而木工金工工具等依然是学生爱不释手的“旧学具”,实际上小学规范化建设管理是一场有着更大力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它的配备不应只看作是对教学设备的一种补充,现阶段固定资产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小学固定资产由事务员一人负责,除此之外一般还要担任6~9节课的教学任务并负责节水、安全等其他事务性工作,规模大一些的学校可能配备总务主任。工作繁杂,我们并没有向管理要效益,而重在购置配备即重管不重理。图书教师管理图书、杂志一般来说图书教师都是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担任没有接触过图书管理专业。
2.对规范化建设背景下管理现状的分析
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必将会给以往的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变革,如果说以往我们的教育教学成效有高低之分我们归咎于客观硬件条件,那么通过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达标的结果,我们所有学校将站在统一的起跑线上,只有充分发挥硬件条件的规范管理,才能构建全面育人的管理模式,走上教育均衡发展之路。
(1)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能有效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
教育的均衡发展首先表现在物质的均衡上,物质条件的满足为教育教学的多种形式提供了可能。硬件条件为每一个师生个体充分利用实物、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自主学习,更为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可能性和契机。
(2)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六年级语文教材《詹天佑》一课,学生在理解人字形的铁路设计时有困难,传统教学需要教师进行细致的讲解,条件好的学校可能会组织学生亲自去乘坐京张铁路亲身感受,但这其中学生有时仍难于理解空洞的讲述和乘坐后的抽象思维。而多媒体教学却正好能表达丰富的信息,具体步骤:(1)火车在山中爬行前进,两节机车可以加大推进力,呼啸的火车声音吸引着学生。(2)火车到达半山腰变折返继续前进,减少了上山的坡度。(3)画面最后从列车行进的线路提炼出一个大的人字。学生通过简短的多媒体动画直观抽象地获取了信息,理解詹天佑的杰出贡献。
(3)加强我校硬件条件的管理,能有效地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丰富的教学设备可以使教师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多地参与教学活动,多媒体教学的引入丰富了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新颖的教学方式,有效的双边活动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自主操作实践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学习的成果增强成就感,教学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个体的学习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小学规范化建设硬件管理效能发挥的策略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管理
抓好教师的全员培训,只有学校全员教师使用教学设备,规范化建设的硬件条件才会发挥效能。所以抓好教师的培训势在必行,组织培训、定期交流,考核评价等方式可以使教师积极参与到培训中来。
培养骨干教师带动全体,通过设置教科研小组研究教育教学设备的功效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推动教师的学习与进步形成教育教学的研究氛围,以规章制度去要求教师,以健全的管理机制去督促教师,从而发挥设备的效能。
(2)加强硬件条件的整合管理
学校追求“小而全”,争设备、重购置,导致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我校通过对硬件条件的整合管理进一步发挥了教学设施设备的效能。
例如劳技课根据国家课程设置三四年级每周各有1节,我校三四年级共有教学班6个,也就是说劳技教室在一周30课时中只使用了6课时,使用率20。我校发现这个问题后研究国家课程设置音乐课共42课时,学校只有1个音乐教室,需求大,部分课程要到普通教室进行,教师需要携带便携式乐器进行教学影响教学效果。通过整合课程我校在劳技教室架设钢琴,把16课时的音乐课安排在劳技教室提高了劳技教室的使用率,使之成为一个多功能的专业教室提高了专业教室的使用率。
(3)加强对硬件条件的创新管理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7-0134-02
一、引言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测试计量技术及信息工程类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同时也是许多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考试或后续课程,在高校理工培养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中涉及的基本原理和公式推导较多,需要“高等数学”、“信号与系统”等多门先修课程的学习,内容比较抽象,教学难度相对较大,该课程成为学生普遍反映的“头疼课”,课题组教师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多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并开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借深化课程改革以及专业综合认证的契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规范化建设。
二、修订课程大纲
针对授课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需要,进一步修订与完善课程大纲,重点体现为教学目标的明确化与具体化,课程的教学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有对应关系,指明要使学生能够具备何种能力。教学过程围绕如何达到教学目标组织教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对教学目标的支撑,考核方式要验证对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教学模式改革
传统教学采用多媒体+板书的授课方式,由于课程内容抽象、公式烦琐,课堂教学具有一定难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比较困难,一些定理、公式往往不能完全理解,加上学时压缩导致授课速度加快,对一些需要深入讨论的知识点不能一一详尽分析探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使用能对理解抽象概念起到一定作用,但由于缺乏自主训练,被动接受导致学生仍不能深层次的理解内容的本质,效果的改善不是特别明显。本次教学模式改革宗旨是避免传统、单一的课堂知识讲授,以“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训练,促进知识到能力转化”为目的,设计以能力培养为主的教学环节。
这一教学改革方向,具体从修订课程大纲、教学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和规范考核报告等几个方面制定教学改革建设的方案和措施:
1.针对授课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应用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向,增加教学实践环节,完备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体系,包括完善教学体系、修订教学大纲、实验大纲和授课日历等。
2.针对传统课程考核试卷成绩权重过高,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重视、考前突击的应试局面,提出多元化考核方式,改变以往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评测标准的做法,将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均纳入考核范畴,建立注重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课程考核机制。
3.规范课程考核报告,在完成传统成绩分析的基础上,考核报告围绕对课程目标的达成与毕业能力的达成来量化,并根据达成度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形成教学过程的闭环结构,不断改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4.深入开展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撰写有关教学方法、教学改革等教学理论研究论文。
四、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我校“数字信号处理”总学时为40,其中理论36学时,实验4学时。传统考核方式为结课考试占80%,平时成绩20%。由于结课考试权重过高,容易造成学生平时不重视,通过考前突击应付考试的局面,陷入应试教育的误区。本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是丰富考核形式,建立基于过程的综合考试方式,注重对知识应用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考核。课程考核应全面检查教学内容完成情况,并且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考查所要达成的毕业能力。图1给出了课程考核构成示意图。
1.结课考试。结课考试各考题对应相应的课程目标,包括概念理解、理论计算、工程问题分析与设计,全面考察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2.项目作业。项目作业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以团队方式实施,原则每组3―4人,学生团队自我组织和协调关系,通过分工合作、交流讨论的方式完成相应任务,每组提交研究报告一份。报告需针对各个问题的提出解决方案,包括查了哪些资料、做了哪些尝试、尝试的效果、遇到的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遗留的问题、遗留问题的原因分析、方法的改进创新等,不限于以上各点。项目作业将以答辩的形式进行验收,答辩结束后,学生需及r上交项目研究报告和PPT。报告内容的完整度与答辩过程分析问题的深入程度及解决问题方法的正确性、新颖性作为成绩评定的依据。
3.实验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预习、实验纪律、实验动手能力及实验报告结果,进行综合评定。
4.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和讨论课成绩。作业成绩依据作业的实际得分计算。课堂表现的量化依据是随堂回答问题和讨论课环节学生的参与度、对问题的思辨能力与拓展能力。讨论课成绩依据学生资料查阅、知识熟练运用及体会、PPT制作等综合评分。
考核方式的多元化改变了以往以卷面考试为主要评测标准的做法,将学生在课程学习全过程中的表现均纳入考核范畴,建立了注重过程和综合能力的课程考核机制。
五、课程考核报告规范化
此次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考核分析报告的规范化,报告由总表和附表两部分组成。总表与传统的试卷分析类似,包括课程的基本信息,如开课学期、班级、任课教师等,以及考核各环节的比重和成绩分布情况。附表构成如表1。
其中,课程目标和毕业要求由教学大纲给出。考核报告围绕对课程目标的达成与毕业能力的达成来量化,并根据达成度结果提出持续改进措施,形成教学过程的闭环结构。
六、结语
本文针对“数字信号处理”的课程特点,提出了课程规范化建设方案。从大纲修订、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考核分析报告的完善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具体实施办法。通过教改使教师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本次改革已在本专业试用一学期,结果表明,该门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d趣,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改变消极被动的学习习惯,变被动为主动,通过对考核分析报告中达成度的结果进行持续改进,必然会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广书.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谢平,王娜,林洪彬.信号处理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鄢陵县人民检察院法警坚持用《检察机关司法警察规范化建设标准》管建队伍,严格按《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执行职务规则》履行职能,围绕检察工作大局,提高认识、严抓管理,打牢基础、开创新路,始终坚持专业化、规范化建设方向,在队伍建设、业务建设、作风建设以及保障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实现了省院提出的“加快发展,保障有力”的工作要求。自2007年编队管理以来,先后被许昌市院荣记“十佳团队”、“集体三等功”,连续两次被评为全市“优秀法警队”,被县委授予“青少年维权岗”,被县院连续3年评为“先进党支部”、“先进集体”;干警2人次荣记“三等功”以及被评为“院先进个人”、“鄢陵县直工委优秀党员”等。
一、夯实基础,创新进取,积极推动队伍规范化建设
1.更新发展理念,坚定发展目标。成立之初,院党组确立了“三年抓基础,三年出经验”的工作思路。目标就是2005年前要打牢基础,熟悉职能,理顺建制,规范制度。2007年,新一届党组对司法警察队伍建设提出了“快、新、高”的目标要求。“快”,即步子要快,“新”,即路子要新,“高”,即标准要高。现在,我院法警队已经成立七年,七年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队伍建设的基础比较厚实,在管理上、履职上已经形成完整的、成熟的思路和经验。院党组、领导提高了对法警工作的重视,提高了对队伍建设的认识。我们按照省院法警工作的总体要求,在有“作”有“为”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劣求真,把队伍管理方面好的作法、履行职能方面先进的经验梳理完善,进一步建立健全制度,用以指导工作。确定了“以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服务保障为中心,紧贴我院实际,严格按照《司法警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要求,在求真务实上下功夫,在创新发展上做文章的工作目标。事实证明:党组的正确观念、领导的重视支持、队伍的团结努力,是使我院司法警察队伍能够不断进步、发展的关键所在。
2.抓好建队基础,突出规范标准。我们主要从“人员结构、装备装具、履职能力”三方面基础入手,不唱高调子,不摆花架子,脚踏实地建设队伍。在人员结构上,2008年增转了五名30岁以下的警员,年龄结构得到了调整,平均年龄由原来的平均32岁降低为29岁;在装备装具上,先后为法警队按标准配备了警用车辆(含囚车)、警棍、手铐、警绳、钢盔、防弹衣、电脑、装备储藏柜等必配警械具,配备办公用房4间,建成了配有现代化设备、总面积近300平方米的独立办案区。有了这些装备装具,使我院司法警察队伍的软、硬件建设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更能展现检察机关的威严,体现威慑作用,保障办案安全;在履职能力上,我们坚持利用岗位练兵等时机,组织干警把法律赋予我们的九项职能逐项拆解,对在各职能各环节中经常遇到的不同情况进行梳理研究,讨论应对办法以及办案流程。几年来,我们在看押、外提、搜查、抓捕、追逃等职能履行上完全形成了程序经验,每位干警在履行每项职能时,都能较好地把握自己应处的位置,包括为配合检察官办案对不同的调查对象要求显露的态度、语气要有不同变化等等。我们还请具有多年从警经验的老同志对新归队的警员进行传、帮、带。
3.提升综合素质,加强形象建设。一是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司法警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严格执警、文明履职、清正廉明、刚正不阿、勇于献身、护法为民。我们结合机关开展的教育活动,组织干警加强理论学习,把建设一支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有战斗力的队伍做为目标,让大家充分认识只有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才能振奋精神、激励斗志的道理;二是提高业务技能素质。我们坚持以学习讨论等方式引导干警认识司法警察的业务技能是履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只有具备良好的技能,才能保证准确执法。我们以“一熟、两懂、三会”为基础训练课目,定期学习《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职责》、《暂行规定》、《用警执警规定》、《看守细则》、《警察法》等相关业务常识,强化队伍的技能素质;三是提高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把心理素质在执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主题研究,深刻地体会出,司法警察的心理素质既不同于一般公务员,也不同于检察官,有其特定的内涵。检察工作的性质和司法警察工作的特点要求司法警察履行职责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要随时做好挺身而出、不顾安危、制服罪犯的心理准备。我们要求每位法警在执行任务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警惕、勇敢、机智、顽强、果断和独立完成任务的心理素质。
二、深化认识,强化管理,切实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一是认识到位。强调要正确认识自我、认识地位、认识职能。通过学习《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了解司法警察的法律定位,让干警明白人民检察院司法警察的职能性质就是保障和服务。只有认识了职能性质,才能摆正位置,才不至于有“职卑位低”、“权轻责重”的错误认识。同时也让干警清楚,从司法警察的工作性质上看,法警不单单是“配角”,在履行规定的职能过程中,我们又是“主角”,是“核心”。2007年以来,我队就派警1204次,出动警力2274人次,其中:提审134次用警268人次,看押140次用警612人次,搜查21次用警87人次,抓捕9次用警39人次,外提16次用警135人次,维护群众来访场所秩序18次用警93人次,执行领导交办的各项任务56次用警118人次,完成省院调警保障大要案1次,动用警力5人次,均无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