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16 17:11: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高校毕业生岗前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转变我镇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增强创业就业能力,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镇于7月26日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毕业生有300多人,镇人才服务站站长陈树勋同志作了开班动员讲话,为广大毕业生分析了当前就业形势,介绍了市、镇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优惠政策,并要求毕业生切实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奋斗目标,提高就业竞争力,争取早日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培训班课程重点开设大学生成功求职技巧、演讲口才与职场必备商务礼仪课程,让学生端正就业心态,掌握演讲技巧及有效表达方法,懂得如何应对面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及商务礼仪的技巧,促进我镇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和提高就业能力,让其更深入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掌握创业知识,提高求职技巧,利于更好地找到心仪的工作。
三、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主要做法
为深入实施人才强镇战略,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我镇主要采取了“三个加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加强领导,执行到位。
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我镇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面工作,完善领导小组职能分工,由镇人事办和人才服务站掌握并督导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各司其职,多管齐下,不断实现人才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村劳动服务站负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具体事务,营造全社会各有关部门关心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氛围,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打好组织领导基础。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毕业生就业需求,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关工作方法和宣传服务措施,形成各个相关部门普遍重视,统筹协调新机制,及时有效贯彻落实市、镇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相关要求。
(二)加强宣传,多措并举。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是一次全国性的旨在宣传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的统一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是今年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的重要内容,各地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认识,成立“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工作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好这项活动,并对本地区服务月活动进行监督检查,省厅将在活动期间组织调研工作小组,赴部分城市参加服务活动,了解贯彻实施情况。
二、创新服务手段,提供有针对
(一)通过设立毕业生就业服务窗口,向每一位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免费发放政策宣传资料,帮助他们了解政府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服务措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依托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将其纳入当地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实施就业援助。要向辖区内每一位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一次上门政策咨询服务。确保登记求职和登记失业的高校毕业生都能得到免费的就业服务;确保活动的各类重点服务对象得到重点援助。
(二)组织专场招聘会。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在活动前收集一批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安排好为毕业生提供服务的人员、场所和设施,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政策和服务规范培训,并提前落实毕业生职业培训、就业见习和创业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9月份,各地根据行业、专业、岗位等分类,每周举办1-2场具有特色性、专业性的主体活动,并结合大学生就业的特点,以全国开展2008年高校毕业生秋季网上招聘会为契机,于9月20-26日相应开展全省高校毕业生秋季网上招聘活动周活动,确保登记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0%。
(三)做好返回原籍的毕业生失业登记和今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就业情况统计工作,摸清底数,掌握他们的就业需求,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服务。对已办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免费发放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联系卡,及时了解和掌握领卡人员实现就业和享受扶持政策情况。
三、积极开展培训,落实相关扶持政策
各地要开展毕业生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有条件的地方要开展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将有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组织到包括项目推荐、创业培训、小额信贷、跟踪服务等的“一条龙”创业服务中。要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扶持政策,高校毕业基层就业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募困难毕业生。在对高校毕业生提供免费政策咨询和职业介绍基础上,重点将享受助学贷款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一年以上且家庭困难的高校毕业生,今年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大学生,以及各地结合实际确定的生活困难家庭、单亲家庭和“零就业家庭”中的登记失业毕业生作为重点服务对象,摸清基本情况,制订有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对毕业生中有创业意愿的,帮助其落实税费减免、小额信贷等扶持政策;对属于零就业家庭的,要纳入就业援助范围。同时,要加大力度开发公益性岗位,对困难毕业生实行政府兜底安置。
随着教育体制的逐步改革,全国高等院校在1999年扩大了社会招生规模,同时也使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扩大,我国的就业制度从“统一分配”的计划分配体制向“自由就业”的市场分配体制转变,而高等院校的教育管理体制也逐步向市场化转变,企业与毕业生面临着“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新式就业机制。也就是说,现在的就业市场不再是以毕业生为主的“买方市场”,而是转向了以企业为主的“卖方市场”,新形势下的就业分配体制更具有一定的自由性,国家不再是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中占中心位置的主导者。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平均增幅33.8%,200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21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7万;2007年为495万,而2010年创造了历史的最高峰,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了630万人次。这种高校毕业生数量上的迅猛增加,加大了市场就业压力,使毕业生待业人数越来越多,从而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重。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仅仅依靠就业指导中心为学校和市场提供几场招聘会,提供某些联系方式已经不适应了现代的就业需求。因此,国家、社会以及学校要为高校毕业生建立更加完善的服务体系,将三者的力量融合在一起,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上进行改革和创新,从而适应当前的就业发展需求。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系的革新措施
(一)加强政府的国家宏观调控
虽然现代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从“统一分配”的计划分配体制转向了“自由就业”的市场经济体制,而且国家在就业体系中不再作为中心导向者,但是,国家巨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分配依然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单单依靠市场的自由调节是远远不能够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因此,政府必须加强自身的国家宏观调控,支持国家的人力资源调控最优化,对国家的公共服务设施等进行一定的调节,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政府就业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走向急需人才的山区以及落后地区,给予高校毕业生一定的利益支持,整合全国的人力资源,加强不同市场的信息交流,建立强大的公共就业信息平台,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导向,减少学生以及企业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从而实现最大化的毕业生就业率。
(二)调动社会的就业参与积极性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管理体系当中,做到市场自由调节,政府宏观调控也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企业已然成为了社会大家庭的组成人员,在社会当中生存以及发展,因此,要实现资源的充分整合,就要调动社会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通过各个企业的努力,自觉建立适应就业需求的就业网络平台,积极到各大高校当中去寻找人才,挖掘适应企业发展的新鲜血液,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激发毕业生的各方面发展潜力,而且虽然高校毕业生缺少一定的工作经验,但是具备极大的未来拓展潜力,在为减少企业支出的同时,也有利于企业的未来发展,从而实现了双赢。
(三)完善高校就业管理制度
高校作为培养高知识人才的输出机构,决定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水平,也同样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因此,在就业日益市场化的形势下,高校要完善自身的就业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部门领导组织结构,使各个部门以及个人各司其职,建立逐渐下放的负责职权机制,各院系的部门辅导员定期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报告上交到就业辅导指挥中心,再由就业中心做出分析总结,为学校未来的招生规模,决策制定等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对各个组织层次的管理个人实行一定的考核制度,从而从整体上促进管理工作目标的实现。在毕业生就业之后,建立长期的毕业生就业跟踪制度,随时了解毕业生的就业发展情况,进而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借鉴,使之更加了解自身未来的就业可能发生的状况,能够进行及时的就业思想调整。
三、结语
高校教育的迅速普及虽然提升了大众的整体文化素质水平,却形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局势。面对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的就业问题,就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调动社会解决与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积极性,完善高校的就业管理制度,利用好各个信息交流与就业平台,实现充分的资源整合,随时关注市场的就业需求变动,加强社会成员的管理责任意识,从而形成新式的高校毕业生工作管理体系,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各地和高校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抓住《就业促进法》施行的有利时机,切实做好*8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纳入就业工作总体部署,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要实施更加积极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将现行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按照法律规定作相应的延续、扩展、调整和完善;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
二、进一步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
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的规定,教育、人事、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相关机构要加强合作和信息共享,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服务,主动开展公益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就业招聘活动。有关部门和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举办招聘会,不得以任何方式向高校毕业生收取费用。要严格控制大规模招聘会,加强对招聘活动的安全保卫措施。
按照国家大学生就业供求信息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的要求,加快完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网络联盟。地方和高校要积极参与国家有关部门举办的每季度网上联合招聘活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网上双选活动”等分行业、分专业的网上招聘活动。各地要努力完善网络服务平台,整合各类岗位需求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质量,定期开展相应的网上求职招聘活动。
三、广泛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
各地教育、劳动保障部门要指导高职院校把职业资格培训工作作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措施,对需要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高校毕业生开展相关培训。劳动保障部门应根据高校毕业生需要,组织专场职业技能鉴定,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努力使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相关专业80%以上的毕业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各地人事、劳动保障、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协调和支持,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的地域范围和数量,组织更多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参加见习;积极协调落实好见习毕业生的基本生活补助,并免费提供必要的人事、劳动保障事务等服务;鼓励企业优先录用见习毕业生,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高校要加强市场需求调研,改革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在各省(区、市)的部分高校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监测系统,进一步强化就业状况对教学环节的反馈和导向作用。
四、大力推进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和队伍建设
高校要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的要求,进一步提升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将就业指导课程切实纳入高校教学计划,鼓励和提倡所有高校从*8年起开设就业指导必修课或必选课,并依据各校自身具体情况制订教学计划。各地和高校要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教师培训,开展高校就业指导人员资格认证工作,努力建设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要适应新形势需要,以科学性、系统性、针对性、操作性为原则,加快推进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
五、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行动”,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各地和高校要及时总结和推广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典型和经验,以多种形式开展创业教育,大力倡导创业精神,培养创业能力。劳动保障部门与高校要加强合作,将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工作纳入创业培训总体规划,开展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实训,推动高校毕业生创业基地建设。
六、推动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
吸纳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广阔空间在基层。要进一步完善优惠政策,狠抓政策落实,努力营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制度化环境。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国家和地方项目,及时总结经验,使现有项目可持续发展;要认真研究探索高校毕业生服务农村的新途径,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和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尽快启动高校毕业生服务社区项目,街道、社区聘用劳动保障协理员要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城市社区建设的有机结合。要继续支持各类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要持续开展主题突出、生动有效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全社会推广“行行可建功、处处可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in Hu'nan
――Based on the Esearch in Changsha City
LIU Ni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00)
Abstract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s a persistent, systemic problem. Affected b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historical background, geographical, universities and government and other factors, the employment of college graduates in different regions show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situation; empirical analysis
1 研究背景
湖南省作为一个教育大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规模逐年增加,就业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是目前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受经济发展、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结构性矛盾呈现出自身的特点。本文将通过对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和探讨,希图在一定程度上了解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有关状况,起到“窥斑见豹”之效。
此次调查选取长沙市高校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覆盖各学校,涉及各学院,调查各专业”的原则展开调查,共发放500份问卷,成功回收451份,有效问卷385份,回收率90.20%。从男女比例来看,男生198人,占51.43%,女生187人,占48.57%;从层次来看,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人数分别为45人、228人和112人,各占总人数的11.68%、59.22%和29.10%;从统计结果来看,各方面较符合实际情况,抽样调查具有代表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数据的客观准确。
2 调查结论分析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就业状况从整体上主要呈现出两方面的特点。
2.1 就业流向呈现出结构性失调发展
2.1.1 高校毕业生麦克思就业流向的特点
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编著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将就业流向定义为:有工作,与专业有关;有工作,与专业无关;自主创业;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正在读研究生;无工作,准备考研;正在国外读研;无工作,准备出国读研;无工作,其他这9种情况。依据麦克思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流向的定义,结合调查数据,长沙市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率为9.62%,其中1.04%的人在继续寻找工作,5.71%的人正在读研和2.08%的毕业生准备考取公务员。另外,已找到工作,但工作与专业无关的毕业生人数比例接近于已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的人数比例,这说明社会需求开始多元化,高校专业的设置开始赶不上社会需求的变化。
2.1.2 高校毕业生就业区域流动多趋向于东部沿海地区
就业流向除了麦克思定义的9种就业状况以外,笔者认为,毕业生就业区域的流动和就业意愿取向也属于就业流向。区域流动是指高校毕业生从高中所在地区流向大学所在地区,再由大学所在地流向工作所在地的流动。而本次调查,主要是调查高校毕业生从大学所在地区流向工作所在地区的流动。
表1 高校毕业生去中西部就业意愿表
如表1数据所示,长沙市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而不愿意去西部或者留在中部地区就业。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中西部地区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工资待遇较东部沿海地区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再加上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能提供的职位也存在差距,所以高校毕业生都选择去东部沿海地区就业。
2.1.3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向存在结构性失调现象
“极化”是发展极理论中用来描述发展极与周围地区相互影响的作用机制,指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向发展极的聚集,其中也包括了劳动力资源的聚集。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如老师推荐、学校招聘会等,选择向某一地区某一类型的企业集体就业,而导致“极化”现象,导致就业结构失调。笔者在调查高校毕业生岗位性质选取时发现,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时最注重的岗位因素多集中在“有发展前景”和“工作稳定”两方面,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中小型企业发展前景广大,就业政策一直鼓励毕业生去中小型企业就业,但是在毕业生的就业观念里,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提供的岗位稳定性高,发展前景比较大,而中小型企业发展缓慢,正处于瓶颈时期,所能提供的发展空间小,因此,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就业取向集中于国有企业、大中型企业和事业单位。表2是2013年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对理想工作单位性质的选择。
表2 高校毕业生理想单位性质统计表
2.1.4 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意愿不大
所谓自主创业,是指劳动者主要依靠自己的资本、资源、信息、技术、经验以及其他因素自己创办实业,解决就业问题。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是国家、政府积极提倡的一大就业政策。近年来,政府出台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地落户、享受创业补贴”等优惠政策,但是据调查显示,长沙市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意愿并不大,在调查的毕业生中仅有12人会自主创业。这说明自主创业对创业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和经验要求比较高,尽管国家、政府大力提倡,并提供很多优惠,但是必定是一个艰难的过程,相比就业,大部分毕业生往往不会选择创业。
2.2 就业率呈多样化发展
就业率是直接反映就业状况的一个硬性指标,受学历、社会需求、就业人员自身的技能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不断发生变化。本文调查的就业率是指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也称为初次就业率。
2.2.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与学历倒挂的现象
在调查中,分群体对不同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进行了统计。
表3 不同学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表
从表3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种学历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差不大,但是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略高。也就是说,高职专科毕业生就业最容易,研究生次之,本科生是最难找工作的群体,这说明长沙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就业率与学历倒挂的现象。本科生是这次调查中最大的群体,就业率略低于研究生的就业率。相比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上处于劣势地位,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往往会选择专业知识和技能比较强的研究生,尤其是技术型、专业型岗位。相比高职专科毕业生,本科生虽然在专业知识上略胜一筹,但是由于对工作的期望值会比专科生高,在一些非技术型、非专业岗位的竞争中,经常会落败,而且对于技术型的岗位,专科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要优于本科毕业生,因此,本科生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2.2.2 长沙市不同专业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差距很大
随着我省经济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变化,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也跟着变化,主要表现在:不同专业类型的毕业生就业率明显存在差异。据调查数据显示:工科类的签约率最高,达到了97%,医药类次之,达到了92%,而曾经的热门专业外文类,毕业生就业平平,签约率仅在60% , 法学类、艺术类的签约率就更低,都只在25%左右,与签约率最高的工科类相差70个百分点。2007年至2011年间,由于我省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提高,而且从第二产业的内部结构来看,工业所占比重一直呈上升趋势,由此,社会吸纳工科毕业生的能力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就全国的就业形势来说,工科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以来都是最高的,这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分不开的。
3 总结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目前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主要表现在就业流向结构性失调和就业率多样化发展两个方面。从就业流向发展趋势来看,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愿意留在中部就业或者去西部就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少;另外在岗位性质选择时,大多选择意愿都集中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去小型企业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相对较少,导致就业结构失调。另一方面,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呈现出与学历倒挂的现象,专科生的就业率高于研究生、本科生的就业率,而且高校不同专业毕业生的签约率差距很大,这充分说明不同学历的高校毕业生和不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现状结构性矛盾突出。
参考文献
[1] 麦克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就业蓝皮书):20.
[2] 赖德胜,孟大虎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91.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党和政府实施决策、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的重要依据,是评估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事关社会稳定和千万学生及家庭的切身利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不仅是一个方法问题,更是一个态度问题,其准确与否,关键在高校。因此,一丝不苟地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提供最翔实的原始统计数据,不仅是国家的要求,更是各基层高校的责任。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存在误差的原因
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的不准确性客观存在,“水份”含量过高众所周知。这种由少数高校所造成的误差,对全局的影响不可低估,其后果引人深思。宏观上,不利于政府正确决策和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微观上,不利于人才培养和专业调整、思路创新。究其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某些专业的课程体系多年不变,知识老化,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毕业生难以实现零距离上岗,就业艰难。但就业率作为高校办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一部分,权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部分高校为了追求品牌效应,抢夺生源,以达到单位利益最大化,常冒险在就业率统计中违规“注水”。
二是学校推荐与自主择业相结合的模式,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带来了困难。各校年毕业生逾千人,学生离校后遍布全国各地,由于电话更改、家庭搬迁及违约、跳槽、出国、升学等诸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毕业生与学校失去联系,一些毕业生为顾及颜面,甚至不愿将具体工作单位告知同学、家庭。因此,仅靠毕业生主动报告就业状况缺乏可行性,学校要逐一准确统计毕业生就业率亦实属不易。
三是现有就业程序的效力正在逐步失去其普遍性。到国有企业、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的毕业生,需要凭接收函或协议书办理报到证及户口、档案迁移手续,高校能据此准确掌握毕业生去向。但大量接收专科毕业生就业的民营、外资等企业则无需这些手续,尽管学校能通过来校招聘企业核实报到人数,但对在外联系接收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必然成为盲点。
四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具有复杂性和艰巨性的特点,需要严肃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技术条件作支撑。但目前制度上的不完善、管理上的缺失、人员的不专业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难以避免漏统误报等情况的发生。
二、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准确性的措施
梳理部分高校的统计过程,归纳从业者的经验体会,笔者认为,要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数据真实可信,离不开以下多项措施的并举。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相关政策的出台,能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高额违规成本的设定及定期选派精干力量分赴各高校面对面地核查,可有效防止“注水”行为的发生;持证上岗的规定及对从业人员的专项培训,尤其是对《统计法》的系统学习,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专业化队伍的建设。
2.高校党委、行政的重视。人财物的投入,专项经费的预算,职能部门与系部联动机制的确立,相互配合、齐抓共管格局的形成,辅导员、班主任作为第一责任人及目标任务的细化等,能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提供充分保障,其中将目标任务细化给辅导员、班主任尤为关键。辅导员、班主任作为基层一线工作人员,长年关注着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不仅乐于向辅导员、班主任倾诉自己的苦与乐,毕业后也基本能主动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
3.就业指导课内容的拓展。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从表面看是一些简单的数据搜集、计算过程,实质上它需要长期的就业指导做铺垫。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并拓展到就业率的统计中,需要高超的智慧和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作为就业指导教师在授课中,不仅要对学生的职业定位、心理调适、求职技巧、就业程序、权益维护、创新创业等进行指导,还需要回答学生为什么要向学校报告就业情况及如何报告就业情况等问题。作为管理手段,其主线是学生所关心的档案流向,多数暂未就业的毕业生,不希望离校时即将档案转至生源地或自带。因此,学校在一如既往地帮助学生就业的同时,主动满足毕业生的愿望,妥善为学生免费代管档案半年或更长时间,这对初次就业率或年度就业率的统计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4.现代网络技术的支撑。调查显示,100%的高校毕业生能熟练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上网成了学生学习、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中,现代网络技术所提供的交互平台,能为我们的工作带来无与伦比的快捷性、高效性、经济性,即使一些与学校、同学或家庭暂时失去联系的毕业生,我们也可在互联网上找到。这种技术支撑表现在:校园网站及相关数据库的建立,学校可面向所有毕业生通知、公告,学生可在任何时间、地点登录,方便填报自己的就业信息;班级QQ群的加入及专业邮箱的公布,既可实现多人的集体互动,又可实现点与点的个别交流。
5.专职工作人员的敬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本质上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范畴,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这是因为,从过程上审视是从业者的辛勤施教和情感沟通,从结果上观察是学生的理解和积极配合。做好这一特定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造性地工作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因此,在选派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专职人员的同时,热忱为其排忧解难,积极营造宽松的工作环境,提供必要的办公设备、经费支持,并在职称评定,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考虑,这不仅是工作所必需,更是对从业者的工作肯定。
综述所列五项措施,理论上符合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原理,反映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统计工作的自身规律;实践上是成功高校的经验总结,具有良好的指导性、示范性。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时效性强,复杂且难度大,仅运用上述五项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为了寻求更科学、更高效的途径和方法,值得我们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作为一项课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志远.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探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把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认识到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掌握求职择业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以及正确认识自我和实施正确的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途径。高校开始设立主抓就业工作的指导机构,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各院系和各部门积极配合,这一切为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提供了政策上和物质上的保证。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存在的问题
1.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队伍不健全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人员人员匾乏且专业水平不高,缺乏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又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指导人员。兼职人员多、专职人员少且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一般是由过去从事毕业生分配工作的同志兼任的,大多数缺乏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咨询学、劳动人事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法律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知识的专门训练,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受到很大限制。就业指导从业人员最大的不足是虽然他们拥有一定实际经验但缺乏就业理论知识的支撑,或者虽具备一定的就业理论经验,但没有就业实战经验,从而导致了高校就业指导与社会需要相脱节,很难成为高校就业指导领域中的专家和专业人才,也无法瞄准高校就业指导领域的制高点。尽管高校也聘请一些校外人员来学校开讲座,但这些人员大都为其他高校或科研机构的专家或教授,在生产实践第一线的专家很少,很难为学生提供相关职场工作的经验。目前我国从事高校就业指导的人员尚无统一的规定和标准。学校在聘任的标准上最注重的就是就业指导人员是否熟悉学生工作。这与过去单纯地把就业指导作为一项事务性工作的传统有一定关系。我国就业指导教育的重要性己经得到了普遍关注,但对就业指导教育的人员的培训还远远不够,就业指导教育师资队伍的水平还满足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发展的需要。
2.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内容仍需丰富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初步建立,就业指导与服务的内容与过去相比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当前毕业生就业的需要。很多高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内容仍局限于政策指导、信息指导和技巧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仅停留在战术层面,而不是战略层面。就业指导部门工作内容单一,有一定局限性,大多是事务性的工作,即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的,组织供需见面会等,对就业政策等仅仅是起到公布作用,并没有对政策作进一步解读答疑和宣传,使有些优惠政策的知晓度和覆盖面过小。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中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力度不够。职业生涯规划已在各大高校引起广泛关注,并逐渐被引入高等院校和高等教育中,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补充内容,但高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力度不够,忽视了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步骤和培养未来就业素质的长期准备,忽视了指导学生根据国家需要和社会责任树立正确择业观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忽视了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能力的发展这一核心任务,这就造成大学生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和社会对职业发展的多种需求。
3.就业指导服务的方式过于简单
目前高校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或集中上大课堂的形式进行的,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是在毕业前一学期开设“就业指导”性质的选修课来进行,采取讲座的形式,主要介绍就业形势、往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且要求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应该说,目前这种大学生就业指导方式,对大学毕业生掌握择业技巧及提高择业的成功率是有促进作用的。但这些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发展是不相适应的,这些临时抱佛脚式的择业指导,没有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而且这种就业指导方式偏重于管理功能且过于简单,忽视了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即使通过学校的就业网信息和提供就业技术也是单向的,没有形成及时反馈系统,加之高校就业部门信息搜集途径有限和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就业指导方式和方法过于简单,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二、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1.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队伍
专门化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有效载体,专业化和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因此,要把专门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机构和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的首位。
健全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机构,应该按照三层组织架构:校级领导、就业指导部门和各院系辅导员、专业教员划分。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应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应该实行校级领导责任制以此明确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就业指导部门应根据内外环境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等资源,确定毕业生就业目标,制定就业指导工作的目标、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规划,实现由单纯的行政管理职能向服务和教育职能的转变。要确定就业指导部门在整个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中心枢纽作用。在就业指导部门内部设立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门、就业咨询指导部门、业务办理部门,三部门辅以各院系成立的以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相关领导、专职就业人员和辅导员为成员的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小组。
2.丰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
过去的就业指导课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各个不同年级同时参加,针对性差且效果不明显,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中,能针对不同年级进行不同的课程内容设置。应根据全程化就业指导的要求和各阶段不同年级就业指导着重点的不同进行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改革,建立起一个目标明确、逐步提升和针对性强的完整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面向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应该包括其专业认知情况、职业基础知识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专业介绍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知道本专业未来的发展前景;通过职业指导理论,使他们了解职业基础知识,开展学生职业兴趣测定、职业性格与价值取向测评和学生职业能力综合测评等,让学生能够全面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确定合理的人生定位,为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做好准备。大学二、三年级主要开设的课程内容有求职择业技巧、就业礼仪培训、择业常识准备、资格认证介绍及就业路径导航等。大学四年级学生进入了毕业阶段,此时的就业指导课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合理确定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同时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准备自荐材料和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这一时期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应包括就业政策宣传,就业信息获取,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理教育及就业服务指导等。
3.组织实施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
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工作的成功取决于就业指导部门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出发前有关情报的搜集准备相当重要,包括目标市场及当地环境的了解、企业的选择及校友的联系方式。充分准备这些资料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就业指导部门中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门主要负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拓展工作。就业市场的拓展首先在于目标市场的选择,不要过分集中在以往大多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上,更应注重对本校毕业生就业热点、盲点或薄弱地区的选择。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门要注重搜集目标市场的情报,从宏观上把握就业市场开拓工作,搜集目标市场的重点单位情报,加强拓展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还应注重利用校友的力量,关注校友分布及他们的联系方式,在总结这些目标市场资料的基础上制订不同的就业宣传资料。其次是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总结的目标单位访谈的内容应该详细、具体,必须包括走访目的及学校当年毕业生有关情况的介绍等。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还应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观和用人特点、招聘方式和招聘程序,了解用人单位当年的人才需求情况,带回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计划。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应收集目标单位的简介及其人事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邀请目标单位到学校开展招聘活动。除此之外要注意与毕业生座谈,了解毕业生的最新就业动向并收集校友的先进事迹材料。
市场拓展的最终目的是对学校今后的就业上作有所帮助。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每一次的拓展工作都应各有侧重,各有特点,都能给以后的工作提供良好的借鉴。拓展成果的整理及消息的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情况档案库。档案库的建立首先需要积累信息,市场开发与信息技术部将有效的就业需求信息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完整地向学校传递并及时,通过就业信息网将用人单位分布情况以备毕业生和就业工作人员查考。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应将走访单位的情况和走访方式、走访类型、收集需求信息的方式和用人单位性质等如实记录并提交工作报告,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拓展情况档案库。其次是传播信息。通过就业指导课及讲座形式,将目标市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行情、目标单位的价值观及其用人政策等关系毕业生切身利益或对毕业生有帮助的信息及时向毕业生传递。最后是分析收集来的就业信息,通过信息分析总结用人单位的需求和未来的就业趋势等。
4.加强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一个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引导学生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其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来增强职业竞争力以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增强自身发展的目的性与计划性,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高校就业咨询指导部门理应担负起帮助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责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首先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创新就业指导课。创新后的就业指导课程应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阶段即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等内容,通过就业指导课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同时注意建立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网络课堂,提供在线职业生涯辅导教程供学生在课外学习,并配备就业工作进程面向全校集中播放,供学生网上学习或集中收看。
职业测评能够帮助学生系统地解决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高校应该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测评工具,引入权威的职业测评,高校就业指导老师在帮助学生完成科学的职业测评后应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测评结果,教会他们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测评得出的有关结果,特别是部分对自己某些个性缺陷的描述或认为与实际并不相符的结论,应将其作为一个参照系,应抱正确的态度。要让学生知道心理学测试只能是给被测者一个建议,一个参考性意见,不能作为评判性的标准,适合不适合还有待于个人的努力。就业指导老师也应不断提高对各种职业测评技术的认识,坚持既不虚无也不神化的眼光看待其对大学生求职择业、职业生涯规划的帮助,在坚持、发扬原有的好的就业指导方法的同时也充分利用职业测评工具,帮助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三、结语
伴随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和面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我们迫切需要改革当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本文从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内容建设及就业指导与服务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建设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邓基泽.构建全员指导、全程渗透的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中国青年研究, 2006,(10) .
[2]武丽娜.构建“立体化、信息化、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15) .
[3]石加友,姜尔岚.建立完善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及其基本解决思路[J].教育与职业, 2005,(29) .
[4]邱飞.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问题探析[J].辽宁教育研究, 2008,(02) .
[5]姜萍.新时期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07,(03) .
就业服务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包括:受理、初审见习基地申请,对见习基地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受理高校毕业生见习申请,为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基地搭建双向选择平台,提供相关服务;按规定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落实相关政策;做好就业见习毕业生实名制管理和统计工作。
各地要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积极组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要及时总结宣传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后成功就业的典型,宣传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就业见习的经验做法,树立见习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促进见习就业工作不断深入开展。
二、见习基地管理
(一)见习基地申报条件。有一定规模、管理规范,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和劳动保护条件,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可提供一定数量、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和业务内容的见习岗位,见习期满后留用高校毕业生比例不低于30%;具有较强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指导师资力量,有系统完善的就业见习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有规范的就业见习场所和设施;能够为参加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按政策提供生活补助;自觉遵守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规定的其它事项。
(二)见习基地申报资料。办理了工商注册或法人登记并达到上述申报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就业服务管理局提出申请。
申报需提供资料:《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请表》、《见习基地需求情况表》、单位组织机构代码证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单位简介、就业见习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
(三)见习基地认定。就业服务管理局受理申请后,组织人员对申报单位进行评估,提出初审意见报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并与见习基地签订《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协议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及时向社会公布所辖区域内认定结果,区市县就业服务管理局要将原认定的且现存的见习基地(包括单位名称、法人、证照号码、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汇总上报市就业服务管理局,以后每月20日前将所辖区域内新认定的见习基地情况报市就业服务管理局。
(四)见习基地退出。见习基地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就业服务管理局报送见习岗位需求,或拒绝接受高校毕业生见习的,视为自动放弃见习基地资格。各地要加强对见习基地的监督管理,对弄虚作假、骗取补贴,或存在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及时查处。经认定的见习基地认定期限为3年,3年期满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考核合格的继续认定为见习基地,不合格的不再认定。
三、参加见习程序
(一)申请对象。参加见习的人员应是毕业后未实现就业且进行了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
(二)申请程序。见习毕业生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就业服务管理局提出参加见习申请。
申请需提供资料:《就业失业登记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申请表》和《毕业证》、《身份证》复印件等。
就业服务管理局受理申请,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告知申请人。对其中符合条件并参加就业见习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信息系统管理。
(三)签订协议。就业服务管理局根据见习毕业生的愿望和见习基地的岗位需求,向见习基地推荐见习毕业生,或通过组织供求洽谈会等方式搭建平台,统一向社会公开就业见习岗位需求信息,组织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基地进行供求对接、双向选择,双方协商一致后,签定《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并由见习基地报就业服务管理局备案后生效。
(四)见习考核。见习期满后,见习基地根据见习毕业生的实际表现和工作能力,出具《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考核鉴定书》,作为用人单位招用、聘用的依据之一;见习毕业生根据见习期间基地教育管理情况,填写《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情况反馈调查表》,作为对见习基地和承办单位的考核评估依据。
四、有关政策
(一)见习期限。见习毕业生见习期限为3至6个月,见习期间,见习毕业生和见习基地按照协议要求,认真履行职责,配合完成任务,无正当理由不得提前解除见习协议。如提前解除协议,见习基地应于3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县级及以上就业服务管理局备案。见习期满后被见习基地聘用的,应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完善就业手续,缴纳社会保险,见习期应作为工龄计算。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200-01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尤其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相对于国办高校,处于弱势的民办普通高校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加上民办教育本身的特殊性,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同于国办高校毕业生的情况。对比民办高校和国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分析国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毕业生在就业方面的差异,可以为全面了解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制定相关就业政策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民办高校办学政策、就业措施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依据。
为了研究民办高校和国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差异,课题组选择了石家庄作为研究城市,选择位于石家庄五所民办高校和五所国办高校的毕业生作为研究样本,分析这些学校毕业生的相关特征。为了研究样本的相近,我们选择的研究高校全部为高职院校,没有把本科院校纳入研究范围。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民办普通高校就业总体形势较为乐观,部分学校和专业的就业率甚至超过国办专科院校;民办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观念、起薪、职位变更等方面呈现出与国办高校不同的特征。
一、就业率差异
样本高校提供的就业数据显示,国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就业率方面差异不大,在国家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推动下,各高校的就业率普遍较高。民办普通高校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有一些学校就业率超过了90%。国办高校的就业率也维持在90%左右。就业差异体现在具体专业上,部分学校的重点专业就业率较高,而招生人数较少的专业就业率较低。
二、薪金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国办高校和民办高校毕业生工作起薪水平相当,30.2%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起薪低于1000元,43.4%的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工资在1000~2000元之间。高校毕业生薪金水平较低,显示各类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更加积极务实。对于民办高校毕业生而言,大部分民办高校毕业生感觉民办高校知名度不高,学历不过硬,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而国办高校由于成立时间较长,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在知名度方面高于民办高校。
三、就业渠道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民办高校和国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是网络招聘,所占比率为54.7%,其次是人才招聘会,占21.3%,自主创业、专接本等其他情况占15.1%。
国办高校自办的招聘会,会有大型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参加,而民办高校的招聘会规模和参会单位都远不能跟国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观念较强,约11%的毕业生选择了毕业或者工作一段时间后自主创业,这个比例略高于国办高校毕业生。国办高校具有良好的校友资源,在招聘方面可以适当地向毕业高校倾斜,这也导致了国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要多于民办高校。
四、专业对口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民办普通高校毕业生第一份工作专业对口率仅为45.3%,现在所从事工作的专业对口率为47.2%。这一比率远远低于同类国办院校。
毕业生对口就业的差异关键在于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差别。人才培养方案是高校培养学生的基础,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国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走在民办高校的前列,国家、省示范院校都是民办高校学习的榜样,只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使毕业生适合所学的专业岗位要求,毕业后能够在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
五、就业地区差异
高校毕业生一般会选择毕业高校所在地作为就业首选,调查结果显示,50%以上的毕业生选择留在高校所在的城市就业。
调查结果也显示,民办高校毕业生回家乡所在地发展的比例高于国办高校,民办高校回原籍发展,所占比率约为17%。除了在高校所在地就业外,向更发达地区就业的比例中,国办高校毕业生高于民办高校毕业生。
六、职业稳定性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三年内,超过60%的国办高校毕业生目前从事的还是第一份工作,没有过跳槽经历。这说明,国办普通高校毕业生职业稳定性较高。相对于国办高校,民办高校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较差,毕业三年内,民办高校毕业生跳槽比例较高。
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19号文件转发教育部、公安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一步转变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其中,“市场导向”首次作为毕业生就业机制内容四个要点的第一要素提出。今后,毕业生就业将以市场方式来实现。因此,无论政府、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包括中介服务机构在内的社会各方面都应该十分重视、认真研究这一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积极而又稳妥地培育和建立毕业生就业市场。
一、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何谓毕业生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是指适应和符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提供的就业信息场所和需求人才的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就业制度与过去的统包统分制度有根本的变化:第一,就业责任主体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政府为主体变为了以毕业生为主体;第二,就业行为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政府指令性计划分配变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签约定位;第三,就业方式的变化,即由过去的政府充当干部的安置机制变为了学校和政府推荐就业,择优竞争机制。就业制度上的重大变化迫切需要政府和高校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就业市场。因此深刻了解和全面把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信息,对于促进和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毕业生的“双向选择”和“自主择业”。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是遵循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行的,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以市场为导向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实现劳动力资源和生产资料的最佳组合。大学毕业生就业走向市场后,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了公平竞争和双向选择的机会。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若能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就业市场的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多方面竞争“双选”的场地,就一定会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和及时就业。
2、有利于建立相对稳定的供求联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确立了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那么,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就是一种“产品”,高校如何树立“产品”意识,及时推荐毕业生就业,赢得就业市场,需要建立广泛的联络和紧密地联系。如果人才市场和用人单位每年都来同一所高校招聘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该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就有了相对稳定的就业市场。所以,一个稳固的就业市场的建立,除了高校办学质量、毕业生的信誉外,高校与市场的密切联系与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有人说:“关系也是一种生产力”。这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3、有利于高校的办学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各高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基本上形成了一套与本校名称相匹配的专业模式,有本校的专业特色[3]。但专业的设置绝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设立的,有相当数量的专业不能适应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求。高校专业设置的“与时俱进”,其重要原则就是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量的大小与否。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及时调整和改造高校的专业结构,会更加体现出该高校的办学特色和开拓创新的思路,培养的毕业生就业门路越宽、越多,招生的门路就越广、越好,招生就业并举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
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生就业市场硬件建设不到位。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状况也不一致。一般地说,经济发达地区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较大,毕业生的流动性较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发育程度较高,如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每年都举办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相反,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就显得不足。目前,全国除少数重点高校和发达省市建立有常设毕业生就业市场外,大多数高校和省市没有建立常设毕业生就业市场。许多高校只有一间简陋的接待室,举办市场只有借用体育馆,省市举办市场活动也临时租借场地,由于租费高,导致市场活动成本高,只好增收用人单位摊位费和毕业生门票费,而且设施不齐全,还给安全带来隐患,制约了就业市场活动。
2、供需两旺与供需两难同时存在。近年来,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加,而各类单位对毕业生的需求也非常旺盛,这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良好状况决定的。这种供求形势,明显的缓解了我国多年来人才供不应求的矛盾,但并没有出现毕业生“畅销”局面。相反,毕业生就业难度空前增加,待就业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而许多地处偏远和中小型企、事业单位,以及基层、第一线,仍然难以接收到毕业生。毕业生流向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沿海地区和内陆大城市。而广大农村、西部地区难以得到急需人才。
3、就业市场供需渠道不畅通。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仍处在自由洽谈阶段。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还不充分的情况下,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的寻才都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偶然性。一方面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有不少用人单位正好急需某专业毕业生,另一方面,却有不少该专业毕业生不知到哪里去寻找接收单位。不少毕业生在自己没有合适接收单位情况下,与来校要人的单位签订了协议。一些毕业生中介机构没有把沟通信息作为重要任务,基础设施及经营服务功能不完善。信息传播扩散和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低,未能形成系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基本上是简单式的直接交换,多数计算机没有联网,信息不畅,功能不齐全,没有形成一个能及时反馈供需信息的现代化信息网络,所以“意向协议多,实际成交少”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信息流通不畅,信息辐射力不强,尤其对中西部和边远地区的扩散不够。
4、成熟的市场运作机制与法制尚未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发育环境不完善,统一规划和协调力度不够。表现在:首先,缺乏统一规划和领导。供需见面会和双向选择会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活动的重要形式,每年往往是省里办了市里办,高等学校重复办。其次,协调不力。毕业生就业工作需要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涉及到政府有关计划、公安、粮食、财政部门的协调、配合、统筹、规划和联合运作。但这些部门是平级的,谁也指挥不了谁,相互扯皮、互相推诿的事情时有发生。再次,市场规则、法律制度尚不完善。社会上打着人才中介或人才服务的旗号,进行诈骗活动的事时有发生,给有些单位和个人造成损失,但屡禁不止,受害者只得自食苦果,无法追究对方责任;签订的就业协议兑现率偏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的现象屡见不鲜,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三、我校建设就业市场的探索与实践
多年来,我校积极应对就业紧张形势,主动开拓就业基地,为毕业生就业开辟了一条广阔的通路。现已建立有形基地542家,网上基地360家,模拟基地17家,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实现了毕业生充分就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主动出击,拓展市场。一是走出去。学校投入足够经费,组成由校领导、院士牵头,各学院主管领导、教授和就业工作专职干部参加的多个小组,与用人单位签订供需合作协议,同时发动与企业有科研合作项目的教师收集需求信息,对口推荐毕业生,促成一些企业成为我校就业基地。二是请进来。借助各类招聘会,遴选符合我校专业特点、需求人数较多、有合作意向的知名企业为我校就业基地;借助董事会、校友会、校庆、校友返校期间,与其共商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主动邀请行业和地方人事部门代表来学校参观、考察,建立就业基地。三是选“入网”。通过电话、信函、E-mail,向全国企事业单位发出入网邀请函。借助就业网远程招聘系统,对申请成为网上基地的用人单位进行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企业规模等方面的评估,遴选符合要求的用人单位成为网上基地。
2、虚实结合,建立基地。一是开拓有形基地。以原有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我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利用学校后备军官培养办公室这一平台,开辟与、国防单位的毕业生就业特色基地;加大了对“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开发的力度,与该地区知名企业和开发区建立就业基地;抓住国家对中西部地区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重视开辟中西基地。二是构建网络基地。利用网络营建毕业生就业基地,占领网上无形就业市场,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相互了解、相互展示的舞台。三是创建模拟基地。积极创新毕业生就业指导形式,与全国知名企业联合建设模拟就业基地。“模拟招聘会”包括就业知识讲座、模拟招聘、现场点评和现场颁奖等环节,同时邀请有关专家向毕业生介绍应聘技巧,提供职业能力测评和职业规划指导。
3、巩固行业,纵横发展。目前,各高校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环境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其在历史上都有各自鲜明的行业特色,原有行业仍是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以原有行业为依托,建立相对稳定、适应本校专业特色的毕业生就业基地是巩固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一大重要举措。因此,必须采取重点联络、优先推荐、签订合作协议、举办行业供需见面会等多种形式突出特色,巩固行业。在稳定原有就业市场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新辟就业渠道,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范围。精心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类公务员考试,鼓励毕业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去工作;对到基层、到西部、到艰苦的地方就业的毕业生给予奖励;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4、扩大沿海,开辟中西。近年来,由于地区优势,很多毕业生选择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根据实际形势和毕业生的这一求职热点,不断加大了对沿海就业市场开发的力度。学校积极定期组织毕业生参加沿海城市召开的各类大型招聘会,带领毕业生主动出击;同时,时常走访当地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保持联系,加强沟通,邀请人事部门和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毕业生。中西部地区人才匮乏,就业市场广阔,学校应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支持毕业生把个人理想和祖国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