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6 23:06: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轻化工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轻化工程论文

篇1

其次,在纺织和皮革加工领域,应用的原材料有很多是生物质材料,因此对于生物质材料的了解对轻化工程学生来讲非常重要,所以我们将生物化学中糖类、脂类和蛋白质类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列为轻化工程学生的学习重点,大约占到16学时左右。让学生对生物大分子结构和性质有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在对这些生物质原料进行处理时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再次,原有生物质材料都有各种各样的优点和弊端,如何保留其优点而避免其缺点,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比如天然彩棉,具有良好的天然色彩,可以避免后续染料加工过程,节省能源和成本,降低污染等优点,但同时,天然彩棉的棉纤维纤丝较短,不如白棉,另外产量比白棉低。针对这些特点,应用生物技术中的基因工程操作可以帮助我们既能保留优点,又能改善缺点,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原材料的特性,所以,生物化学中的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工程我们也向同学们做细致的阐述。其余学时我们安排了绪论、对生物小分子的认识以及简单的代谢内容,让学生了解生物化学的全貌以及了解为什么学习生物化学以及如何才能学好。

2教学方法

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手段。目前,作为国内普通本科院校,吉林化工学院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学习状态不佳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非常被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多伦多的McMasterUniversity首创,目前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引导者,以自我指导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人际交往及协作能力。在课堂上我们会先提出一个轻化工程范围内能遇到的问题,比如真丝织物的脱胶处理问题,在这个工艺过程中,首先涉及的生物化学知识是丝素和丝胶的生物化学本质是什么?引入蛋白质分子结构组成、化学性质专题;进一步酶法处理脱胶环节应注意哪些问题?引入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专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并设计出工艺方案,这样的方法,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篇2

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以轻化工程专业教育的培养思路、培养模式和方法作为改革探索方向,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探索精神和创造精神以及科学研究与应用能力为目标,开展的研究与实践。要建立创新模式首先就要对其理念进行探讨。

1项目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重要因素。2006年国家正式将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策,是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主要依赖于国家、民族的人才,即国家要具有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创新型人才。

我国轻工产品的四分之一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国际市场份额50%以上,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2008年出口总额3092亿美元,占全国21.7%,比2000年增长3.4倍,年均增长20.2%,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具有显赫的地位。然而,轻工业要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在国际竞争中持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顺应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号召及国际需求,发展其创新竞争力。无疑培养轻化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也就格外重要。

有关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已发表的论文诸多,仅2006至2011年中国万维数据库就可检索到7230余篇。这些研究主要是以改革教育教学方法为主要内容,但观察改革效果,很难说取得突破。比如,在这七千余篇的论文中有关创新型人才的定义却少有涉及或以条件描述界定其特征。说明在此研究领域很多人只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在大学及大学育人理念上存在缺陷。

本研究所指创新型人才界定为掌握专门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想法和创新冲动。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轻化工程专业的学校共有42所,每年培养的学生人数近万人,但由于课程体系较为陈旧、教学方法较为死板,仍然沿用十几年前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致使所培养的学生与企业需求、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缺乏创新性,用人单位及学生均形成一种观念,即大学学习的理论知识毫无用处。甚至在部分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出现大学本科教育专科化的现象。

因此,目前的轻化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并不能满足轻工业发展的需求,更无法满足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求。如何培养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之一。

2项目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本研究主要基于轻化工程专业重应用、重实践的特点,重新审视大学理念、转变已有的观念,进而从优化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吸引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交流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情感和完善人格,从而培养出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善创新”等综合能力的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

3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3.1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要培养轻化工程专业的创新型人才,首先就要理清有关大学理念、教育主体、学科和社会发展需求等宏观性问题。只有如此才能使我们找到正确的有效的轻化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模式和方法。

3.1.1 大学的理念

大学中任何一个专业都是围绕自身的大学理念进行建设的,从而在此基础上形成本专业培养模式和方案。现在全国范围拥有轻化工程专业的学校全部属于工科院校,绝大多数又由于历史原因,是从原先的轻化院校延续而来,所以在形成大学理念时,存在着先天不足的情况。例如缺乏人文素养、专业培养目标过于模糊等是不争的事实。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培养偏于狭窄、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有关大学理念的探讨在学界教育界已经有比较充分的展开。我们认为对于轻化工程专业而言,通才教育、大学独立与自由、终身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英才教育大众教育与普及化教育相统一是大学理念中不可动摇的重要构成要素。只有将这些理念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持之以恒的贯彻,才能巩固人才的根基和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成为可能。

3.1.2 教育二元主题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79-02

一、前言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经济竞争空前激烈的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工程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因此,校企合作、产学研相结合就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谋求教育资源与社会目标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校企合作教育,是学校与企业在教育全过程、各方面的全面合作,是学校与企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赢机制[1,3]。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采取“3+l”模式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3+l”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三年内完成以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学年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训练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必须实行校企合作的办学机制,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校企合作教育为广大企业生产一线和工程现场的岗位群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并能更进一步促进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2010年3月教育部正式启动第一批试点高校工作,江南大学成功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全国首批试点高校。学生通过大学前三年的在校学习,初步掌握了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基本技能及职业基本素质,从第四学年开始运行校企合作项目。根据合作企业所承担的工程项目的具体条件,把学生分散到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锻炼。学生在企业现场工程师的指导下,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化熏陶,了解企业一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提升职业岗位技能,做到与二作岗位“零距离”对接;然后是进行顶岗挂职的实习实训,学生以“准员工”身份承担实际工作任务,在干中学、在干中练,并在企业指导教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指导下完成来源于实际工程项目的毕业设计。学生在顶岗实践锻炼过程中,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服务,一般都可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又有利于解决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二、轻化工程专业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举措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明确培养目标和建立科学的学制。本科生教育定位为培养具备轻化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适应现代染整高科技化,能在染整领域从事技术支持、工艺和装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并在某一方面具有专长的复合型卓越创新人才。根据我校的轻化工程专业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学科特色与优势、学科发展趋势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学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3+1年;一类是一年三学期制,其中在企业的学习时间累积超过1年。

2.突出轻化工程专业特色的教学计划。本科生教育在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充分体现“轻化工程”特色。根据我校该专业的培养标准,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丰富的工程实践活动、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相关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开放性综合实验、高质量的学术报告等资源,以完全结合企业工程实际的毕业设计(论文)等方法与措施,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创新意识培养和工程创新能力训练。

3.循序渐进的培养流程。我校本科生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过程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学校培养为主,侧重理论学习,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第二阶段以企业培养为主,学生通过校企产学研的合作平台进入企业实践;第三个阶段在学校和企业双导师的指导下,结合企业实践和工程实践的要求,积极主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项目开发,并在此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参加校企共同组织的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学校在学位审核时,更加注重本科生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应的创新实践能力的评价。

(二)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的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机制

1.建立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遵循高等教育教学的内在规律,运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论、理念与方法,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思路,全面构建教学质量管理、考核和评价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

2.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框架。按照目标―计划―实施―考核―激励―反馈系统的这种模式,全面建立质量保障机制,不断提高轻化工程专业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围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总体实施方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循环系统模型,如图1所示。在这个系统模型中,质量标准系统是龙头,基础支持系统是关键,考核监督系统是核心,激励系统是支撑,反馈系统是枢纽。

3.建立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根据轻化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推出质量考核监督机制系统文件并进行实际运行,不断改善。以动态发展的观点去看待该类系统文件的建设规划,及时调整与修改原有文件,做到既不过于盲目又不偏于保守。系统文件的制定一定要经过上下反复讨论和论证,合理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

比如在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系统文件的建设过程中,从理论教学质量标准、考试、考核环节质量标准、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实习教学环节质量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质量标准、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标准等全方位地进行建设与完善。而在教学质量考核监督系统的建设过程中,着重从教学督导制度、学生教学信息员工作制度、教师评学实施办法、学生评教制度、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学单位专业评估方案、专业建设评估指标体系、课程评估方案等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

4.构建校企联盟、多层次协调的组织体系。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平台,采取校企联合培养的方式,邀请企业全过程参与学校相关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的制订、培养方案的实施、课程体系的设置、教学内容的优化、实践教学工作的安排等主要人才培养环节,较好地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成为培养卓越工程人才的摇篮。

5.加强科学研究,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建设一支教学和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适应专业发展需要、具有实施素质教育活动的创新性师资队伍十分重要。首先必须坚持“引起与培养并重、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加大引进力度,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创造条件留住人才;加强培养力度,鼓励教师在职提高,培养其终身学习意识。其次,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专任教师,将以同时具有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为主,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半年以上的经历;企业实习指导教师则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企业授课教师必须是在专业相关企业工作五年以上,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技术和管理骨干;企业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必须是具有较深厚宽广的工程实践背景的企业高级工程师。

三、总结

“3+l”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可以为企业输送具有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才,也可以更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希望对工科院校的相关专业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199-02

一、轻化工程专业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教学现状

从世界范围看,纺织品的染整加工技术逐渐向高效率、低资源消耗和产品生态化发展。我国印染行业的节能环保技术较为薄弱,节能降耗、清洁生产、绿色环保生产技术刚刚起步,总体上未脱离高能耗、高污染、高投入、低效率的生产模式[1],因此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理论在染整行业的运用是大势所趋,其中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对提高轻化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2]。

轻化工程专业依托江南大学的学科综合优势,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积极改革该方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根本的人才培养模式。轻化工程专业是一个宽口径的大专业,在坚持全流程通识培养方向的同时,根据染整行业对人才国际化快速反应的市场需求,实施“工程教育与创新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方案,采用分段教学,给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结合染整产业链特征,构建新形势下染整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同时以“创新型、高素质、重实践”的人才培养为核心,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如何实现轻化工程专业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解决“纸上谈兵”和“重理论、轻实践”的现实问题,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教学,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学科平台课和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二、轻化工程专业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专业知识的获取、操作技能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虽然轻化工程专业开设了多门学科平台课,涉及高分子、化学、材料、化学工艺和化工原理等多个学科,但是往往与专业核心课缺乏有效的衔接与有机融合,取得的学习成效并不明显,仍存在偏重工程科学知识,轻工程实践训练;偏重专业知识传授、轻综合素质与能力培养等工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弱化的现状,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衔接不够。对于轻化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高分子、化学、材料和化工原理等知识的学习是前提和基础,因此学科平台课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后续课程(如《纤维化学与物理》、《染整工艺原理》和《染整助剂》等)的学习必须以这些学科知识为背景,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生产实习、工程实践、创新学分实验、创新训练计划和本科毕业论文等实验实践性环节的开展也必须以这些学科知识为基础,但仍存在着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缺乏有效衔接和有机融合的现象。学科平台课都是些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中的一些基础理论都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上,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对于这些内容的合理安排与选择、讲授方式等尤为重要,不能不讲又不能讲的太抽象,应根据轻化工程专业的特征及课程内容的特点,既要突出重点、难点及成熟理论,还要突出与该方向后续课程学习关系密切的知识和理论,与专业核心课做好衔接与融合。

2.学科平台课的理论知识学习与专业核心课的实践能力培养相偏离。轻化工程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而该方向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工程技术的弱化是目前企业反映的普遍问题,基本一致的观点是工科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工程师和高级技师,而不是科学家。而目前该方向“厚基础,淡专业”的培养模式带有很重的“去工程化”色彩,工程专业技术训练“边缘化”和弱化使工程教育偏离了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三个基本属性。构建新形势下染整专业“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需要联系实际开展理论课的教学,增加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所占比例额,开动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轻化工程专业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的课程教学改革举措

针对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课程特点,系统研究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的课程学习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现状及差异,实现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有效衔接与有机融合,为培养理论基础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1.注重学科平台课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核心课的工程应用的有效衔接与有机融合。学科平台课侧重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等理论知识,而专业核心课侧重于生产原理与方法、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配方等工程应用知识的学习,因此对于在轻化工程专业的本科生来说,学科平台课的理论知识不要求掌握的很深,但要在理解基本概念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基础上能够灵活地运用,所以在学科平台课的讲授过程中要注重与专业核心课的结合,让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

2.注重理论与实践互通的教学队伍建设,为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衔接与融合提供师资基础。学科平台课是一些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的课程,但也是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些课程。因而在学科平台课讲授时可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抽象的概论、理论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将对课堂教学效果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针对目前师资队伍中“重理论、轻实践”普遍现象,加强不同学科背景老师的交叉与融合,强化真实的工程实践背景,解决“纸上谈兵”的教学诟病。

3.实验课程的多元化设计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做到实验、实践和创新反哺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教学。实验课程是对理论课学习的有效补充,是建立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融合的桥梁与纽带,可以通过直观的现象和结果验证理论学习的真实性,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因此实验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3]。

实验课程采用自主设计实验,在实验大纲的规范下完成实验要求,结合学科平台课与专业核心课所学知识,充分考虑实验的可操作性、重复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认真编写实验讲义,包括每个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与误差分析等,将验证性实验、启发式实验和创新性实验进行有机结合。

四、结语

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的课程学习在轻化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针对轻化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染整产业链特征,对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探索与思考,提出了学科平台课和专业核心课课程教学的改革举措,对提高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为培养新形势下基础厚、专业宽、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工程复合型创新人才奠定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篇5

1.招生领域不断增加,招生人数大幅增长,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化工程硕士教育自开办以来,招生领域及人数的不断增长,导致出现一定的师资不足现象。随着近年来地质“行业热”及高校扩招,地勘行业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为例,近两年工程硕士招生人数增长了20%,合作单位也增加了50%。学员年龄结构较以往更加年轻化。如某单位工程硕士班,2004级平均年龄40岁左右,2008级平均34岁。年轻学员多实践经验不够丰富,突出了增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2.学员基础参差不齐,专业过于细化工程硕士学员生源不一,基础参差不齐。有些是参加工作刚满3年的毕业生,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但工作时间不长,缺乏相应的实践经验;有些是单位的骨干,甚至是主管领导,有着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可能理论知识比较生疏,因工作需要加入工程硕士行列。随着中国本科教育的专业细化,细分出许多不同的专业方向,学生基础专业知识面可能不够宽泛,教学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很难统一。以内蒙工程硕士班为例,2008~2010年我院共招收学员50余名,其本科专业包括地质学、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水文地质、环境工程和岩土工程等近10个专业,如何使每位工程硕士学员在专业水平上都能得到提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难题。

3.学习时间难以保障,学员按期完成论文比例下降工程硕士培养多采取学员生源地统一时间集中授课的方式。由于学员多为生产科研单位在职人员,受工作性质等的影响,上课出勤率不理想,影响了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质量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工程硕士的学制为3~5年,按期完成论文的学生比例有所下降,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监管工作的不足。

4.专业课教学缺乏针对性地质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教学理念上应始终坚持、重视地质基础知识的传授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对工程硕士进行培养有时所聘请的教师为其他学位硕士教师,尽管学员受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培养,但是缺乏实践环节的锻炼。

二、提高地质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建议和措施

工程硕士培养的一个重要初衷,就是对在职工作人员进校不离岗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更新和提升。但是,随着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和认知度的不断扩大,许多社会人员把其当做快速拿到硕士学位证书的一个捷径。这就要求我们在择优录取的时候,不能仅看考试成绩,更要考察其专业背景,严把录取关,做到择优、择需录取。工程硕士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都有3~5年的工作经验,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效率、抓住重点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要求我们只有具备特色的培养模式才能提高工程硕士培养的质量,从而吸引广大学员。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开设特色专业课程高水平专业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充分考虑教师的实践能力和教学经验,尤其是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方面,聘请具有较强地质工程实践能力和丰富教学经验、能够将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师,组建理论与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队伍。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聘请的授课教师以高级职称为主体,教授、副教授占85%以上,指导教师高级职称达100%。建立激励制度加强校、企业导师的配合,提高导师指导工程硕士的积极性[1]。主要的学位课都配备2名教师,授课期间,如果学生有意见或不满意,可以及时调换。在对工程硕士的培养中,应注重巩固基础、拓宽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针对学员特点优化教学课程,加强针对性、增强实践性。课程安排之前,对学员的专业知识情况进行问卷摸底调查,如毕业时间、毕业院校及专业等。根据学员专业基础的不同及生产单位的实际需求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紧密结合学员工作实际需求,开设不同的课程,做到有的放矢,开设的课程要对实际生产和科研工作具有指导意义。课程内容上要突出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突出专业课紧跟地质学科前沿,保持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和先进性[2]。根据近年专业细化的特点,增加选修课的比例,鼓励学员选择相近专业的课程,拓宽学员的知识面,力求培养复合型人才。工程硕士年龄结构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学员的实践能力较以往有所下降,应加强实践教学,推出一系列应用型强的实践课程。如我校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针对地质工程硕士增开了应用构造地质学、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和综合地层学等专业课程,收到良好的效果。

2.构建灵活的教学模式以往工程硕士授课主要采取寒暑假集中授课的方式。随着学员人数的增加和合作单位的增多,集中授课方式已无法满足工程硕士培养的需要,同时这种“填鸭式”的授课方式也存在很多弊端,应提倡互动式,鼓励讨论式、讲座式的教学方式。根据工程硕士所在单位的具体情况,充分考虑学生“在校不离岗”的特点,采取校内和校外共同上课的教学模式。针对学员的时间情况进行授课安排,除寒暑期集中外,增设一定的周末班,分散授课。一方面可以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充分消化、吸收知识。目前,集中、分散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同时加强网络多媒体教学,方便学员更好的学习。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具有实践性非常强的特点。工程硕士教学更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加强实践环节,不仅开展校内实践教学,针对专业特点组织野外地质实习,而且对学员进行实地的项目指导。通过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重,突出实践教学。以实际项目进行教学与讨论,教师将项目及最新科研成果作为实例讲解,学员拿出单位的科研生产项目进行课堂讨论。学员长期工作在一线,知识老化,对科学领域的宏观认识和学科前沿的把握相对欠缺,应加强先进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传授。如聘请院士及企业的高水平专家,设置相关专题讲座,开展专家系列讲座,提高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专业性和前沿性的认识。如我校翟裕生院士曾为云南、内蒙古、辽宁等工程硕士班多次授课,受到当地厅、局领导及广大工程硕士生的高度评价。采取多样化考试方式,如闭卷考试、开卷考试、读书报告、工程设计和科技论文等形式,把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与工程硕士自身特点紧密结合。

3.校企联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学员出勤率是提高工程硕士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关键。出勤率不高,除了影响自身的学习效果外,也会极大地影响其他同学和老师的热情,严重破坏了教学质量。学员上课出勤率不高和论文答辩率下降是困扰工程硕士培养的2个核心问题。学员出勤率不高又是影响论文答辩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工程硕士出勤率是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首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造成出勤率不高的原因,一是单位未能给学员提供充足的学习时间,这是客观原因;另外就是学员本身不够重视,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这是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可以通过学校与单位协商解决,主观原因则需要校企联合,加强教学监管。首先,在开学典礼的时候强调课堂纪律。其次,授课老师和单位管理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对无故旷课和缺课达到一定比例的学员作出处罚。以陕西地矿局为例,每个座位贴有桌签,所有学员按桌签就座,每次授课前,局人事处领导都会亲自前去点名。严格的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班所有学员都按期完成了规定课程的学习,按时完成论文答辩的学员比例也比其他工程硕士班高出很多。

篇6

二、评审级别

助理工程师(初级)、工程师(中级)、高级工程师(副高级)。

三、评审方法

采取“直通车”的办法,不受每年职称评审一次例会的限制,根据申报情况随时组织评审。

四、评审申报材料

1、高级工程师审核表一式三份(中级以下不需填);

2、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评定表一式三份(帖上照片);

3、辽宁省专业技术资格报评推荐表一式三份;

4、反映个人学历、资历、的相关证件(原件、复印件);

5、主要业务成果(获奖证书及有关业绩证明复印件);

6、论文、著作(原件、复印件);

7、一寸照片四张。

五、评审的工作内容

1、计算机职称考试考前辅导;

2、职称指导与推荐;

3、工程师报卷资料指导;

4、高级工程师答辩培训与指导。

六、评审条件

1、学历、资历要求

高级工程师:博士毕业满2年;本科满5年。工程师:博士毕业;硕士、双学士学位满2年;本科、专科满4年。

2、业绩成果要求

高级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国家级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省(部)级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③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或二等奖两项以上;④科技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以上重点推广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获得有关方面的奖励;⑤市、省直厅局以上先进科技工作者;⑥省(部)级重大科技情况(信息)成果二等奖。工程师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①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②市、省直厅局科技进步三等奖;③科研成果通过技术鉴定,并有一定推广价值(须附“技术鉴定证书”);④市、省直厅局级重大科技情报(信息)成果奖;⑤科研成果被列为市、省直厅局级推广项目。

3、论文、著作要求

在企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参加相应级别的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时,对论文数量不做限制性要求。经本(行业)企业采用的技术创新报告、发明专利、研发项目、工艺方案、技术鉴定报告、可行性方案、行业标准等可替代论文。

4、直接申报

(1)助理工程师:本科毕业1年、大专毕业3年、中专毕业5年;

(2)工程师:硕士毕业2年、本科毕业5年、大专毕业7年;

篇7

完成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李 津、宋广礼、杨 昆、刘丽妍、王 威、陈 莉、李娜娜、匡丽S、李英琳、徐 磊、徐秀萍

根据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天津工业大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实践为重点、校企协同育人为关键的思路,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基础上,以纺织工程专业针织与针织服装专业方向为试点,对纺织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满足了当前行业、企业对创新型纺织人才的需求。

(1)构建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卓越计划”的要求,构建了以现代纺织工程技术为基础,以针织产品设计与工艺实现为主线,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形成了与产业链对接的涵盖纺、织、染、服装全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增加企业实践教学内容,将“创新方法”等课程和创新实践纳入教学计划,构建了突出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专业培养方案。

(2)创新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校内依托国家级纺织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教学示范中心,通过现场教学、上机实习等实践环节,实施集纺、织、染、针织服装设计与制造、纺织品质量检测于一体的工程实践,并以行业设计竞赛和学科竞赛为引领丰富实践内容。校外依托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系统的进行企业课程的学习和工程实践。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派教师进行企业实习和专业培训,有 5 名教师为国家级“纺织面料设计师”等职业资格的考评员;选聘20余名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担任企业导师,结合机制创新,形成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4)重视教学资源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完善课程网站,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 门、开发企业课程 5门、编写出版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5 部,制作与课程教学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曾获教育部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三等奖,解决了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和模拟实验问题。

(5)注重教学研究。项目围绕卓越人才培养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新增市级及校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2项,发表教改论文18篇,2 篇论文在第二届“真维斯杯”纺织服装教育论文征集评选中获奖。

(6)完善机制建设。定期召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工作研讨会、建立和实施教师工程实践制度、制定卓越工程师班学生的选拔和激励机制,构建了基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管理制度等,为教学的运行和管理、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制度保障。

该成果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得以落实和完善,实践平台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卓越计划实施经验也得到了专家同行的赞许。

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项目名称:纺织工程专业纺纱类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完成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王建坤、赵立环、李凤艳、周宝明、李翠玉

纺纱类实践教学是纺织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在纺纱系列课程群教学改革取得成果的基础上,以强化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坚持“教以务新、务需、务用”的教育教学理念,重点对课程群的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持续创新与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1)增加实践教学模块

以培养创新实战能力为着力点,构建了“纺纱设备认识实习纺纱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纱线成形试纺实验花式纱线设计实验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的多模块、分层次、相互衔接、逐级递进、突出创新的纺纱类实践教学体系。新增的突出纱线花形(色)变化设计的“花式纱线设计实验”和强调纱线功能、结构、应用及其组合设计的“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模块,使学生不断了解纱线在结构、花形(色)、功能及其应用上的变化和相应的设计与成形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了实战能力。

(2)完善实践教学平台

在已有小型数字化环锭纺纱平台的基础上,依托信息化技术,自主研发了转杯纺、喷气涡流纺、花式捻线等多种小型新型纺纱设备,建成了满足实施多模块纺纱实践教学的完整硬件平台;以先进实际纺纱设备为模型,开发了纺纱主要工序的虚拟仿真平台,可实现虚拟纺纱,弥补了小型实验设备不能客观反映实际生产的不足。

(3)调整教学计划,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在多模块纺纱实践教学体系的贯彻中,调整教学计划,新增“花式纱线设计实验”1 学分和“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课外实践 2 学分,形成了分散加集中、课内加课外、学期内 3 周加夏令营(暑期)1 周的实践教学模式;主编《纺纱实验教程》、《纺纱质量分析与控制》教材,引进英文原版教材,编写《花式纱线纺纱实验》讲义,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

(4)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在第 5 学期认识实习和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将“纱线成形试纺实验、花式纱线设计实验和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集中安排在第 6 学期,其中“花式纱线设计实验”随“花式纱线”双语课程分散实施,而将期末 3 周的“纱线成形试纺实验”与暑期 1 周的“纱线综合设计启智夏令营”统筹安排。3 个模块在内容上既各有侧重又衔接贯通,时间上课内加课外、分散加集中,同时结合全国纱线和面料设计大赛,促使学生在纱线结构、功能及应用上创新设计取得突破。

该项目成果构建的多模块实践教学体系,理顺了纺纱类实践教学各模块间的衔接与递进关系,增设了突出创新训练的综合设计模块,实现了从认识、验证、试纺到创新的逐级递进的分层次训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研发建设的纺纱实践教学平台,以实为主、虚实结合、环锭与新型并重,且小型成套、省时省料、操作灵活,方便教学,有效地保障了纺纱类实践教学的贯彻和执行,为学生创新实战训练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的实践教学模式,课外实践计划与行业大赛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强化了学生的创新实践和综合设计能力,检验了培养效果。

通过纺纱实践教学平台的实践锻炼,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以强化、创新能力得以提升。自实施纺纱实践教学改革后,该专业学生在全国纱线和面料设计大赛中的获奖人数和级别均取得突破,2013、2014年几乎包揽了该项赛事60%的奖项。同时该专业学生在纱线功能与结构上的创新,还有力地支撑了织物结构设计和创新。

此外,天津工业大学纺纱实践教学平台还引起了相关院校及行业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大批同类院校、行业协会及企业有关人员的参观访问和学习交流。纺纱实践教学平台已被东华大学等20余所院校用于实践教学,相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也被多所院校借鉴,小型数字化纺纱系统已被山东如意集团等30余家企业用于新产品研发与快速出样,在产学研结合与服务社会方面效果显著。

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轻化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及其在教学改革中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吴赞敏、姚金波、刘建勇、张健飞、杨文芳、牛家嵘

为满足现代纺织染整产业的发展与变化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重点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能力,天津工业大学重点完成了轻化工程专业“市级教学团队”建设,以及“轻化工程专业本科生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轻化工程专业‘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创新研究”等项目,以构建本科生导师“讲座”式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线,在教学改革中创新研究和建立了能够体现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培养的“讲座”平台特色模块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

该项目实践解决了目前高校工科专业教与学相脱节、实践教学环节缺失、实验训练条件不足等问题,增强了“教与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最终实现了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匹配。

(1)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科研成果转化“讲座”平台特色教材,强化教学科研互动。建设优秀的专业“导师”教学团队,由教授负责,副教授、讲师为骨干,研究生协助教学的“传帮带”讲座导师团队。通过“讲座”平台的建立,解决学生由于学时限制,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学习不深入的问题。教学团队在“讲座”平台形成自主式、互动式、研究式、探索式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染整理论应用能力和产品开发创新能力。强化教学科研互动,将教师科研和专业发展前沿新技术充实教学中,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完成好国家自然基金与企业科研项目,把科研活动融入教学,融入编写前沿新技术“讲座”特色教材。

(2)构建符合专业发展趋势、行业需求的“讲座”式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平台特色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解决现有培养模式与社会对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借鉴日本“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新理念,研究提出了轻化工专业人才培养的“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分层次、个性化、厚基础、宽口径、开放式”人才培养,建立专业前沿新技术讲座平台特色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富有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经实践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

(3)强化本科生创新应用能力培养,加强实验实践工程实训教学基地建设。改革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建成专业实训工程中心,形成工程教育特色模式;在企业建立稳定的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基地,实行高校、企业“双导师”团队联合培养人才机制。通过建设10个“讲座”平台实验室,引入准生产型具有中央控制的教学版全自动称料、化料、输料及染机系统,并结合已有的测配色及自动滴液系统,形成了现代先进的工程实验环境与设备,构成了从客户来样到“生产”出合格产品的现代化纤维、织物、成衣染整线等;此外建设完善了企业实践基地、实习与实训工程中心。通过实践实训平台的建立,解决了学生在以产品加工流程为主线的系统性实验薄弱、校内工程训练条件不足的难题。

该项目实施推广过程中,本科生导师团队获得天津市级教学团队称号,完成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发表教改论文获优秀论文奖、出版特色教材等,在学科前沿领域的研究、先进仪器与装备的实训工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该项目研究结果经过不断修改完善,进一步固化明确了“讲座”平台教学环节,并经历了历届学生的教学检验,收到了明显的效果。“讲座”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了创新活动的空间和时间,此外“讲座”平台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相互融合,构成合理的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体现出“既注重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能力,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宗旨,显著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的积极性。在研究和实施过程中,学生参加国家/天津市级等各种竞赛及创新实验计划,累计达20多项;学生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加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在全国专业性竞赛中获奖近20项。

大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项目名称:艺工融合类院校大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完成单位:北京服装学院

完成人员:周永凯、李淑珍、江 建、范秀娟、李飞跃

北京服装学院是一所以艺术、工程学科为主,艺、工、经、管协调发展,围绕纺织服装和文化创意产业办学的艺工融合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中艺术类和非艺术类 2 个类别的学科专业设置数量、教师占比和学生数量几近各占一半,在“艺工融合”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该项目成果以艺术素质和科学素养教育为核心,依托北京服装学院素质教育基地,打造四大作品展览展示平台,开设艺工交叉融合专业实验班和双学位班,招收培养艺工融合的复合型大学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科学构建艺工融合教育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一批素质教育课程和项目;构建艺工融合教学团队,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构建素质教育评价体系,重点测评学生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不断提高了大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1)打造艺工融合教育教学平台,招收和培养交叉学科专业的学生,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建立民族服饰博物馆、创新园等上百个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打造“北服时装周”、“大学生毕业作品展”、“科学艺术时尚节”、“研究生毕业作品展”等四大作品展览展示平台,以国家级“艺工融合应用型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依托,开设现代服装高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纤维与时尚设计、艺工融合联合教学等多个交叉专业实验班,招收培养了一批艺工融合的复合型大学生。

(2)制定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贯彻“艺工融合”办学思想,着重制订“大学生美育计划”,将艺术素质教育通过课程讲授、讲座与课余小组(社团)、文艺社团活动等 3 个途径固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优化课程设置,打造一批艺术素质与科学素养相结合的课程和项目,如开设《大学美育》、《美术赏析》、《纤维艺术》、《创意手工染》等选修课程;优化课程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的空间,让课堂教学充满活力,真正让每一位学生成为学习与发展的主体,让课堂变成学生表现和发展智力的场所;强化实践教学,形成大学生科学研究计划、开放实验室、学科竞赛三大科研训练及学科竞赛项目类别,以“北服丰彩数码印花工作室”为依托,开设染织设计和印染工艺结合的特色综合实验课程,不断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

篇8

“鞠躬尽瘁平凡事,朴实坚韧吐芳华”,曾经有媒体以这样的词汇形容曾黄麟,说他“眼神温和,透着智慧的光芒;语言质朴,却又不乏幽默和睿智”。

的确,那时的曾黄麟,可谓学术成果等身、荣誉等身。1955年出生的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刻苦,专注于神经网络、粗集理论、非线性系统理论、无线电及微电子技术等研究,从一名农家子弟,最终奋斗成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的专家、IEEE(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得者。先后主持、完成了国家级、省级、院级科研项目23个,并多次获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发表科研论文140余篇;获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6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9项。

那时的曾黄麟,可谓风光无限、前途无限。已在原四川轻化工学院(四川理工学院前身)教书20余载的他,是领导手中的“黄金招牌”,是同事眼中的“学术达人”,更是学生心中的“教学名师”。科研教学中,他以“教书求乐、立德树人”自励,以教书为快乐,以学生成才为快乐,在给予中体会着为人师的自豪和满足。曾黄麟带出来的研究生都知道,“他有一个特点,能如数家珍地说出学生们的特点,量体裁衣地制定出适合于每个人的培养计划,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2000年8月,曾黄麟走上了“学而优则仕”的“快车道”,担任四川轻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四川轻化工学院、自贡示范高等专科学校、自贡高等专科学校和自贡教育学院四所学校合并,成立四川理工学院。该学院是国家公办的四川省地方高等院校。2004年2月,“众望所归”的曾黄麟担任了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负责学校行政的全面工作,具体分管办公室、人事处、计财处、基建处等部门。

基建成了他手中的“金矿”

四川理工学院成立之初,可谓千头万绪,百业待兴,担任院长的曾黄麟自然挑起了重担。为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曾黄麟也不负众望,倾注了满腔的心血和精力,不停地奔波在基础建设、师资引进、科研提升和生源招收等一线,曾积劳成疾,一年三次住进医院。

功夫不负有心人,曾黄麟的心血迎来了四川理工学院发展的“春天”:学院发展成为占地约2245亩,分为汇东、营盘、黄岭三校区的综合性高校;2008年3月,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2年,进入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获批建设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入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成为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5月,入选国家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成功进入国家第三阶梯大学行列。随着学院的影响越来越大,曾黄麟也迎来了事业的巅峰,被称赞为“明星院长”,并当选为自贡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每天前来学院拜访他的人源源不断。

在络绎不绝的来访者中,有真心实意前来学习考察成功经验的,也有心怀鬼胎拉拢关系的。富顺县华正服务公司负责人蒋中涛就是后者之一。早在2003年,蒋中涛就通过关系和时任四川轻化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的曾黄麟搭上了线,在茶坊喝茶时给了曾黄麟3000元现金,让其打牌娱乐。听说曾黄麟当上了四川理工学院的院长,学院有大量的基建工程需要修建,蒋中涛迫不及待地走进了曾黄麟的办公室,在送上一个装有2万元现金的牛皮信封后,请求曾黄麟“照顾”点工程让他做。曾黄麟没有让这个“熟人”失望,先后在学院营盘校区食堂经营、承建汇东校区研究生公寓BT项目、黄岭校区食堂BT项目、租赁学院场地开办驾校等方面提供帮助,为其打招呼,让其顺利地将工程揽入手中。当然,蒋中涛也没有让曾黄麟“失望”。为感谢曾黄麟的大力帮助,蒋中涛先后数次在办公室、酒店等地送给曾黄麟现金共计54万余元。

为了应对学院的扩展发展,四川理工学院成立之初,便成立了学院基建委员会,统一负责学院基础设施建设、校园建设规划发展、工程招投标管理等。有了蒋中涛的“示范”,曾黄麟发现基建工程对承建商来说是块“唐僧肉”,对自己来说更是座“金矿”,便将基建委员会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亲自担任基建委员会主任职务,规定任何具体事务都要由他最终决策。

一时间,手握“唐僧肉”的曾黄麟成为南国灯城大小工程承建商的座上宾。各路人马绞尽脑汁地接近曾黄麟,为的就是希望得到曾黄麟的一个招呼;自然,承诺给予的回报也是丰厚的。仅在该院师培中心BOT投资项目中,自贡市个体承建商钟华伟曾先后给曾黄麟49万元,感谢其在项目招标、工程结算等方面给予的帮助。

据检察机关指控,仅基建一项,曾黄麟就收受蒋中涛、钟华伟等15名建筑承包商的贿赂280余万元,涉及四川理工学院汇东校区项目、食堂BT项目和体育场项目等。

“小伙伴”的“大方”,曾黄麟自然看在眼里。所以,不仅在学院基建上给予“小伙伴”大力关照,对于“小伙伴”其它的请求,曾黄麟也是尽力协调。2008年,先后在曾黄麟手里拿到汇东校区食堂BT项目、师培中心等工程的自贡明仁公司董事长曹正凯找到曾黄麟,希望曾黄麟在某商城停车场工程中帮忙协调,因某商城地块是四川理工学院卖给自贡市凯锐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当着曹正凯的面,曾黄麟立即给凯锐房地产负责人打电话协调,使曹正凯顺利地拿到了该工程,曾黄麟也从曹正凯手中轻松地获得了13万元的“辛苦费”。

此外,在春节、端午、中秋、自己生日等“特殊时间”,曾黄麟也来者不拒,多次收受建筑承包商的“礼金”50余万元。

庭审现场辩称“友谊”

“仗义”,是和曾黄麟打过交道的人对他的评价,也是工程商“小伙伴”们对曾黄麟趋之若鹜的因素之一。只要是曾黄麟答应帮助的事,没有落空的。而且,在“小伙伴”眼中,曾黄麟还特“洒脱”,“都是事后才收钱,而且从来不计较送钱的多少”。在曾黄麟眼里,他和“小伙伴”之间是一种礼尚往来的“友谊”。

在曾黄麟看来,在关键的时候“出手”,更显自己的“仗义”和“能耐”。所以,只要曾黄麟愿意帮忙,均可谓是“尽心尽力”。2008年3月,曾黄麟亲自测算标底,使曹正凯以自贡明仁公司的名义顺利中标学院汇东校区食堂BT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曹正凯的资金出现紧张,曾黄麟亲自出面为曹正凯在自贡市商业银行贷款,并安排学院后勤负责人以后勤总公司的名义在自贡市商业银行专门开了个账户,存入几百万作为担保,使曹正凯成功地从银行贷款700万;工程结束后,在曾黄麟的安排下,曹正凯提前回购了该BT工程款项800余万元。当然,“仗义”的回报是,仅在曹正凯处,曾黄麟就收受现金70余万元。

2014年1月2日,曾黄麟涉嫌一案在宜宾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开审理。检察机关指控,2002年至2013年初,曾黄麟在担任四川理工学院党委副书记兼院长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366万元,为多名建筑承包商谋取利益。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8-0028-02

纺织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面临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高科技元素的植入。而染整加工又是纺织品生产的重要环节,对提高纺织品质量和附加值起着重要的作用。纺织染整行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提升,需要创新应用型人才的支撑。高校面对“如何保持传统专业的特色,又适应新形势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具有新产品开发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问题,应该把教改作为学科建设的中心,对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新的设计和优化,建立具有现代纺织染整专业特色的教育培养体系,使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与时俱进。近年来,我们在本科生中实施了“讲座”导师团队制,对促进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一、改革培养方案,实施本科生“讲座”导师团队制

在2007年修订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中,本科生开始实施“3+1”导师团队制培养模式和专业前沿新技术“讲座”平台特色模块课程教学体系,培养理论和实践能力并重、富有创新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3+1”的培养模式,是前三年学习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第四学年进入“讲座”平台某方向和相应的实践教学环节,由导师团队负责深入的专业前沿技术方向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即“讲座”导师团队制培养。“讲座”平台模块课程包括:“新型纺织材料科学与应用”、“清洁染整工艺与应用技术”、“新型染整设备与数字化染整技术应用”、“高能物理技术与功能纺织品研究与应用”、“生物和纳米技术与纤维制品生产”、“绿色染整助剂及其应用研究”等本学科不同前沿技术方向的系列讲座,紧密结合染整行业发展的趋势,调整课程体系,使学生了解本学科和专业技术发展前沿,培养创新意识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纺织行业提升对人才的需求。在学生确定了某个柔性专业方向以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一步系统、深入地学习与本方向相关的理论知识,参与导师的科研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科研训练。

二、注重学科和教学团队建设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教改活动。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础,教师的素质是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关键。我们把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作为核心工作,天津工业大学轻化工程(原染整工程)专业建立五十多年,历经几代教师的辛勤努力,他们为学科建设和发展积淀了珍贵的经验和严谨的教学基础。他们主编的《染整工艺实验》、《针织物染整》、《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仿真与仿生纺织品》、《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等教材或著作得到全国纺织高校的好评。在延承老一代专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引进人才,使团队成员在知识结构、年龄和职称结构上具有良好的互补性,既有本专业的博士,也引进了生物、化学化工等专业的博士;在年龄结构上,既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骨干中年教师,又有精力充沛、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实行青年教师为企业服务,强化工程经验训练,下厂实践计划等。本校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曾获得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省市级教学成果奖、市级精品课等多项奖励。完成了“轻化工程特色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建立轻化工程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应用型人才的研究”、“染整工艺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改革和加强实践教学,培养适应现代纺织发展需要的印染专业人才”等教改项目。

2.积极进行教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教材建设,编写教材和参考书、特色讲义等,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如《纺织印花实用技术》、《服装整理学》、《织物抗皱整理》、《开放实验》、《纺织品清洁染整加工技术》、《智能纺织品设计与应用》、《高性能防护纺织品》、《仿真与仿生纺织品》、《测色与计算机配色(第二版)》、《针织物染整(第二版)》等。教学中以清洁生产为现代教学理念,及时将科研成果和本学科前沿技术融入到经典的印染知识体系中,体现基础性、先进性、时代性。如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微波染色、天然色素染色技术、绿色纤维生态染色技术、无水和少水染色等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和教学,使学生学到专业新技术,培养创新意识,为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为搭建一个新型的、前沿的学科,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篇10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如何充分整合和发挥本科和专科的学科资源优势,是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本科院校师资力量相对雄厚,可以充分满足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任务,而高职在师资和实验、实训、实习条件方面对学生技能的培养更具优势。因此协同培养中确定了“2+1+1”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2年在本科院校完成基础理论课学习,第3年在高职院校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和核心技能实训,第4年先企业实践半年,然后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自主选择学习地点(跟2个学校的教师在学校实验室做论文,或在企业进行技术开发)。这种协同培养模式将充分发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有的“应用化学”省级特色专业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重点培育院校重点专业及省示范专业的优势,使本专业学生学习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与技术的同时,受到现代工程师的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出可以从事涂料研发、生产等以涂料行业为主要就业岗位的化工行业一线急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

3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在明确“专本衔接”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应该加强课程研究与设计,整合课程内容,既要考虑到基础知识的层面,又要强化专业课与实践课的培养。通过深入到广东地区涂料化工相关企业开展调研活动,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并与合作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完成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进度、考核标准、教学效果等内容的专业学习领域建设,构建基于典型的涂料加工、检测等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体现围绕行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重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改革基础课。“专本衔接”教育是一种集合优势资源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必须突破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的传统思维模式的约束,进行创新设计。理论课程设置遵循“宽口径,厚基础”的原则,拓宽基础知识范围的同时,强化在课程体系上的系统性和课程内容上对专业课程的支撑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基于这一原则,在具体的基础课程设置上,不仅有有机、分析等四大化学,还要强调数学、物理和电工技术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同时开设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与涂料的专业课程,并构成体系。(2)重构专业课。创新型的技能人才不仅需要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同时需要具有超群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革的社会。在高职高专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了专业课程理论上的深度和难度,在保证操作技能系统性训练的同时,减少了如涂装和调色等偏重动手技能训练的比重,增加了流变学基础等专业理论课程,进一步加强了配方设计与实训等核心课程和精细化学品分析等操作课程。(3)突出实践课。“专本衔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突出实践课,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克服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脱离的倾向,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据人才培养各阶段的认知规律,实践课程可以有序地分步实施,从一、二年的专业认知实习,到三年级的校内整周技能综合实训,再到四年级的校外企业实践和毕业设计。企业实践4年不断线,让学生的技能训练随着培养的进程逐步加强,让理论和技能在实践中不断融合和升华。

4变革教学管理方式,变不利为优势

协同培养对人才培养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给教学管理带来新的课题。如何做好两校、三地(2个学校和1个实习企业)的教学管理对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在教学上,每门课程可以分别由2个学校的2个教师共同担任,避免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脱节,同时还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在学生管理方面试行双导师制,每名学生自入学开始到毕业就被分配由2位导师在学业、做人、实习、毕业设计和就业等多方面进行指导,2位导师分别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和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指定,其任务分工由双方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