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7 23:17: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白杨礼赞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5―0065―01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导人新课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以最优化的教学构思引导学生进入一个民主、和谐、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做一个“乐之者”,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十分重要。语文教学虽然与社会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但仍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因此,语文教师要设计好每节课的每个教学环节,努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读书、质疑、研究、探讨、辨析、求真的场所,促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那么,教师如何通过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呢?
一、创设情感氛围。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也是师生与作者同思考共悲欢的过程。语文课本中所选的例文大都形神兼备,声情并茂,文中曲折的情节、鲜明生动的形象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架起一座沟通学生与作者情感的桥梁,以朗读课文中的精彩段落,或介绍必要的背景,或简述故事情节,或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尽快进入课文情境,接近作者。如教学《昕潮》一课,教师或者朗读课文中直接赞美大海的一节,或者从《口技》一文引到《听潮》,或者以问题“见过大海吗”、“观过海潮吗”等引起学生对“昕”潮的向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是联系师生的纽带,是连接读者与作者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出与课文内容一致的课堂情感氛围,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选好教学突破口,激活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关键是选好教学的突破口。突破口即教师在钻研教材、摸透学生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找到的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师准确地选择突破口才能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会读书,摸清作者思路,学到思维方法,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如教学《白杨礼赞》一文时,笔者以“礼赞”为突破口,挖掘出作者从赞白杨到赞人的写作特点,学生很快就掌握了白杨的象征义这一教学重点。笔者进而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象征手法,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这种写作手法,本文为什么用了象征的手法等问题。象征手法的特点单凭老师讲解学生是很难弄清楚的,但是当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参与时,这个问题就很轻松地被解决了。这样的课堂,学生的思维活跃,讨论积极,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参与意识,学得也深入扎实。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部动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学《醉翁亭记》时,我们根据教学中学生对欧阳修给醉翁亭命名缘由提出的质疑,设计了一堂研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由于教学设计是缘于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臆断”、“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既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理解苏轼的实践精神给后人的启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察的个性品质。使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认为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指出,当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时,学生的起点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新知识能力的学习掌握产生重要影响的先决条件,起点能力与教学目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中教学目的要求的重复现象很多。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初中的《白杨礼赞》中讲,《废墟的召唤》中也讲。同样,小说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均是初中讲高中还要讲。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出现机械反复的现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计,同一教法,“千课一面”,无效重复。势必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无所获。因而,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其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落实真正的教学需要,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三、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认知倾向是学生的理智性特征,是学生表现在认知上的个性特征,它构成学习风格的主要方面。它是一种介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因素,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但不同的认知倾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它是影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为暂时性困难学生创设课堂气氛
此类听力障碍学生在学习行为上存在很大问题,学生常常不能积极地进入到教学活动中,很难有效地理解和消化课堂知识,此种学习困难是此类学生对他们课堂情况的反馈。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认为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我认为针对这类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时创设有趣的课堂氛围,帮助学生入情入境,心领神会,从而理解和消化知识。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白杨礼赞》一课时,针对听力障碍学生认识白杨树,但对文中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理解不深刻的情况,选取了不同角度的白杨树的照片向学生展示,并与北方的农民、抗日军民的照片作对照,帮助学生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样一来,不仅能调动听力障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能帮助他们深刻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教学设计成充满乐趣的活动,将学习寓于乐趣之中,使疲劳消散于愉悦之中,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听力障碍的学生,也适用于所有学生。
二、帮助能力型困难学生改进学习方法
此类学生的特点是上课遵守纪律,听从教导,但学习效果不明显,即使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学习,却常常收效甚微。其实,能力困难是这类学生的主要障碍,主要表现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能力较弱,教师很容易把他们的能力和学习方法问题视为学习态度问题进行批评教育,这种批评教育容易引起学生的情感对立,从而产生不良效果,学生也会因为自己的成绩低下而感到羞愧,有的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不会成功,情感上更为消极,由此产生厌学心理。针对此类学生,教师必须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他们,以最大的耐心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掌握学习不同科目的技巧和方法。例如针对一些学生记忆思维能力低下的问题,我常常利用早读时间专门训练诗歌朗诵,让学生背诵名家名篇,识记文学常识,此外,还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比赛、诗词名句比赛和成语故事比赛,在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指引下,逐步改变他们不愿背诵的习惯,从而培养和训练他们的记忆思维能力。
三、调动动力型困难学生的情感因素
这类学生的问题属于学习态度、学习动机以及自我控制等方面的问题,例如上课不专心听讲、作业不能按时完成、爱欺负其他同学,他们最大的困难在于缺乏学习动力。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对待学习的态度成正相关,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因,想要激起这类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自己的情感唤起学生的情感,学生的情感易受感染,他们一旦接受了教师的情感。便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例如我所在班级的一名学生,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但他上课不认真听讲,爱睡觉,不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落后。针对这种情况,我常常和他聊天,帮他分析自身的优缺点:首先肯定他的优点,即组织协调能力很强,为老师和同学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其次,给予中肯的建议,即只有好好学习才能顺利考上大学,毕业之后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人生才会更加美好。这名学生听了以后感触很深,我又趁热打铁,帮他树立近期目标并协助达成,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和正面鼓励,他终于改变了学习态度,转变了学习观念,事事争当先进模范。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全班形成了你追我赶、积极向上的良好学习风气。总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情感对学生的感染力量,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帮助他们端正学习态度、树立自信。
四、对整体性困难学生进行补救
当今的教育,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语文教师不但要把语文的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情感和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以及担当起重要的任务。新课改提出,要把以往陈旧的教学方式、单一的教学方法、落伍的教学观念等推陈致新,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教育的理念,使用新课标的教学指导进行教学实践,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本文将依据笔者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经验,谈谈一些新的课堂提问的策略,希望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提问新颖,激发学生兴趣
每个学生都有好奇之心。学生的好奇心越强烈,对外界的信息就会越敏感,就更能激发思维,从而把学生有意的注意力培养起来,同时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初中语文教学课堂的提问,提问方式要讲究,角度需要新颖,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变换提问的角度,做到巧妙提问,令人深思。只有有新意,才能避免因循守旧,避免问题提问得平平淡淡。
例如,在学习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的《苏州园林》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来导入新课:人们经常会说“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的美在于山水,苏州的美在于园林。同学们,你们知道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哪些吗?它的美在哪里呢?”接着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然后思考这个问题。这样提问导入新课,创设问题的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还让问题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二、分层提问,增进课文理解
只有站在高峰之上,才能揽尽山河,初中语文的指导教学也是这样。语文指导教师想要上好一堂语文课,需要教师站高一点,这样才能看到远方,从整篇的课文进行整理,设计出一套较为系统化的问题,能够科学地把问题进行分解,将问题分成许多小问题,将难点分为简单易懂的问题。要进行分层设计,然后在逐渐解答,让问题变的更为科学,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更快乐,这样又不会因为问题过于简单而让学生出现骄傲自满的心态。
三、提问发散性的问题,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发散性的问题提问,能够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并巩固所学的知识,训练、提升并且启发学生的思维。在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时需要注意,教师要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给学生进行启发,以及从不同的深度让学生可以掌握解决同一问题利用多种解答的办法。这样我们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比如,我们在给某篇文章划分段落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来学习划分这篇课文段落的方法,这样能把学生的思维激发起来,让学生懂得举一反三,不断地去寻求不一样的段落的划分标准。语文老师通过给学生这种训练,让他们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解决每一个问题的途径不只是一条,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教师还需要引导中学生把课内的知识和课外的事物联系起来,提问一些发散性的问题,不断地提高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学习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的《白杨礼赞》时,教师可以利用白杨的精神对学生进行引导,提问学生: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或是我们的班集体上有哪一些人可以与白杨的精神品质进行联系呢?这个发散性的提问,是在原有的知识这个重要基础上提出来的,使得学生可以进行更加广博以及深远的思考,有效地促进了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得越来越宽广。
四、把课堂上意外的问题,谱成精彩的音符
在课堂上的教学不可能完全照着教学设计来走,不可能做到完美,有时会出现一些教师难以预料到的问题情景以及突发事件,在课堂上常会发生一些跟课堂预设不一样的甚至是相互矛盾的意外问题。这些“节外之枝”都是具有价值的,教师若能够独具慧眼,把它们捕捉到并巧妙地运用在教学过程中,就会让课堂变成预想不到的精彩。
例如,学习语文版初中七年级朱自清的《春》时,当教师让学生尽情地去想象,描绘出散文中一幅幅春意盎然的春景图,这时课堂气氛就突然活跃起来,学生在七嘴八舌、迫不及待地描绘起来了。这时,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让学生去尝试,学生都跃跃欲试,想将脑海中的灵感与大家分享。这样的课堂下来,相当于是一次意外的成功。
在课堂上,教师要无时不刻地把握住课堂上的契机,营造课堂氛围,让课堂变得活跃,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就被点燃,这样能够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一门教学的艺术。适时适度的语文课堂提问,会让学生的积极思维点燃起来,具有艺术技巧的语文课堂提问,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从而把学生内在的潜能挖掘出来,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最终达到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邹伟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2):187
巧的是接下来学校下发了《听余映潮老师讲课》这本书,我便如饥似渴的读起来了。不久,我校荣幸的邀请到了余老师来我校讲课,我终于如愿以偿,听到了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展示课和他那朴实而生动的讲座。
我想:语文教育如果没有一条美的清泉,就不能绽开学生的心灵美之花,更不能结出创造美之果。今天,我便将语文课中“美”的境界创设出来与大家一起徜徉。
1.美读。
余老师在教学别重视美读。在他看来,美读,就是诗意地朗读。
如余老师在《散步》的教学中,第二个环节就是指导学生美读――建议你这样读课文:
第一步: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自己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样。第二步: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你一个人在扮演者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第三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你是带着深深地体会给大家做示范朗读一样。
学生在这样的引读中所进行的朗读,一定是诗意的朗读。没有朗读的语文课,不是美的语文课。余老师的本课教学设计,用“小步轻迈,层层推进”的方式设计了课文的朗读教学。
余老师还建议将朗读作为一种课型来设计,如他的《口技》朗读课中,就让学生分五次来读,每一次的要求都具体而层次分明,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余老师善于形式的变化与合理的调控手法,场面的活泼程度可想而知。
将朗读作为一种点拨手法来设计。如《白杨礼赞》中,余老师巧妙的设计,惊喜的点拨,引导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和借鉴,既简化了教师的讲解,又增加了思维训练的力度。
所以,教师要充分钻研语言材料,训练好学生的美读,让美妙的读书声盈贯于耳。
2.美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寻找文本的美点,引导学生去审美。
例如余老师讲授《说屏》,这篇说明文的语言很美,用词用语非常雅致,词汇很丰富,余老师设计了三个学习任务:选一组词儿读一读;选几个句子说一说;选一个美段品一品。
余老师在整堂课中时时刻刻关注学生对于美点的发现与把握,如那些很漂亮的词:微妙,擅长,称道,点缀,韶光,造型,得体,休憩等,都是对词语美点的搜索。
在精选句子时,余老师没有如我们一样让学生从文章中任意选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谈谈体会。而是让大家从课文的每段话中各精选一句话,连缀起来就是课文的缩影,是对全文信息的提炼。学生被老师这样一提醒,就有了方向感和目标感。学生对句子的提炼和品味也是令人赞叹的。
余老师的《济南的冬天》中“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那一段的精读、揣摩、品味,八个小问题的设计,都是对全文美点的深刻把握。
《十三岁的际遇》中,比喻式抒情段的仿写,更是在对学生进行朗读、进行品析还不足以领会其优美的表达的“更上一层楼”的飞越,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文本的“美点”是多方面的,小说中的人物美,散文中的语言美,诗歌中的音乐美,戏剧中的情节美,说明文中的结构美。扣住美点来教学,和学生一起进入文本,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是新课改理念对我们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学设计理论主张“为学习设计教学”。强调任何教学活动都要以着满足学习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学习者服务,以教学引导、促进学习者学习;教学设计必须把学习和学习者作为焦点,以帮助每一个学习者有效地学习为目的。
教学设计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接受刺激,积极思维,心理结构和业绩行为发生持久变化的过程和结果;“学情分析”应当成为教学设计的依据。强调:如果学生的特点能够得以把握,那么大多数学习系统设计中出现的问题,都能得到妥善解决。因此,我们进行语文教学设计,应当以学生为依据,分析学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讲学生之所缺,练学生之所需。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有效学习发生在每个学生身上。
一、了解学生的兴趣、动机
动机是激励人去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是行动的动力;而动机又产生于人的兴趣和需要。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会学生学习,是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必须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因而,语文教学要获得成功,就必须想方设法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将外在的教学目标系统转换为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只有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形成了内在的需要和动机,他才能具有达成目标的主动性,教学目标的实现才有保证。
学习语文的动机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内部动力。因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充分分析.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把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纳入合理的轨道,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教学《石钟山记》,我们根据教学中学生对苏轼给石钟山命名缘由的结论提出的质疑,设计了一堂研究型学习课。让学生在课外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并分小组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讨论。由于教学设计是缘于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心理需要,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这一学习研究过程中,增强了学生对“不臆断”、“重实践”观点的感性认识,把“实践第一”、“勇于探索”的精神自然而然、恰到好处地植根于学生的头脑之中。既很好地解决了教学的重点:理解苏轼的实践精神给后人的启迪,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勤于思考,善于质疑,有疑必察的个性品质。使教学呈现出勃勃生机,有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析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
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是学生达成目标的基础。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规律,符合学生的知识建构,符合教学原理。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够有效地吸收和运用。教学设计要研究学生的知识起点,能力水平,要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语文的“最近发展区”。力求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水准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能体验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滋味。
教学设计理论强调,教学设计要从分析学生的起点能力(学习新任务的先决条件或预备状态)入手。认为起点能力是学生习得新能力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决定教学的成效。起点能力与智力相比对新知识的学习起着更大的作用。指出,当学生的学习处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中时,学生的起点能力实际上就是学生对新知识能力的学习掌握产生重要影响的先决条件,起点能力与教学目标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对于教学的成功与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设计中,只有从了解学生的现有状况出发,才可能提出切合实际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目标,才能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
由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语文教材中教学目的要求的重复现象很多。如散文的“形散神不散”,初中的《白杨礼赞》中讲,高中的《风景谈》中也讲;记叙文中抒情,议论手法的运用,初中的《挖荠菜》等课文中讲,高中的《记念刘和珍君》等课文中又讲。同样,小说的三要素、议论文的三段式结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风格等,均是初中讲高中还要讲。如果处理不当,教学设计中就往往出现机械反复的现象。不同年级,不同课文,同一设计,同一教法,“千课一面”,无效重复。势必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学无所获。因而,要进行有效的语文教学设计,必须在对学生情况准确分析把握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起点能力,找准其起点能力与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间的差距,落实真正的教学需要,教学中才能真正减少无效劳动,提高效率。
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根据学生实际,设计了将课文与一般记叙文进行比较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对课文抒情、议论文字多于记叙文字的特殊结构和表现方法有所感悟;并设计了将文章按一般记叙文的写法(记叙为主,穿插少量议论抒情文字)进行改写的练习,引导学生将修改后的文章与原文进行比较;然后指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中的抒情议论文字,分析、体会作者这样结构文章的目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很快把握了文章的抒情线索,理解了文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作用,进而能够准确地阐释文章的思想内容;既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又避免了重复讲解记叙文中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等学生已有的知识,节省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时效。
三、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
认知倾向也称认知风格,指学习者个体在认知即信息加工和组织过程中,表现在认知方式方面的稳定的独特倾向。表现在学习者个体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思考、记忆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存储的过程。不同认知倾向的学习者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方式是有差异的。主要表现为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冲动型与沉思型等。认知倾向是学生的理智性特征,是学生表现在认知上的个性特征,它构成学习风格的主要方面。它是一种介于认知与情感之间的因素,没有高低,好坏之分。但不同的认知倾向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它是影响教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
不少学校都打小预备铃,两分钟后打上课铃。不要轻易放过小预备后这短暂而又宝贵的时间,要充分利用它对学生进行训练,培养能力,“聚沙成塔、积腋成袭”。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上,专门安排了如下内容。
1.一两分钟演讲。学生按小组准备演讲材料,可以对身边的人和事发表看法,也可对当前社会问题谈点看法。天长日久,点滴积累,不仅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鉴赏能力、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确实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好方法。经训练,我班学生在校内演讲比赛中屡次夺魁。
2.利用这一两分钟进行成语接龙、名词佳句对句等方面的训练。可按座次,也可抽签定,即前一个人说出成语并加以解释,后一个就要据此造句;前一个人说出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后一个人就要对出下句或上句。若要求再高些,还可说明出处或解释其含义,甚至是对自己的启发、教育作用。这样日积月累地训练,可以大大地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经训练,我班学生在全校成语竞赛中荣获总分第一名。
二、灵活多样的阅读训练
根据中学生的好胜心理及年龄特征,我将“竞争机制”引进课堂,常常设计竞赛课: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由男生或女生设计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回答;也可以以组为单位。这样,学生学习劲头十足,都不甘示弱,纷纷摩拳擦掌,积极准备,认真设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再也不是“坐以待灌”,甚至是“白灌”了,而是把课文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吃个透”、琢磨个透,还要比比谁设计的高明新颖、准确无误。学生自己下工夫研究了,内容也就记牢了,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自读能力也就增强了。当然也不能说每个人对问题都能解决得很圆满,这时就需要老师出面点拨导“航”。正像吕叔湘先生所指出:“语文课主要是技能课,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限度。”这“最低限度”恰恰是最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讲究“指导”的艺术和技术。
这样,既能让学生认真地复习所学过的知识,巩固加深记忆,增强记忆能力和表达能力,又能培养竞争意识。
除了竞赛课外,我还设计了配画式、表演式等训练课,如教《狼》、《皇帝的新装》、《社戏》等课文时,我引导学生按情节发展给课文分别配上四幅简笔画,从而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使得他们深入钻研课文,因为只有对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得准确、透彻,才能为其配上合乎要求的画面。这样的训练,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外,又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甚至是再创造能力,从而提高思维品质。有些课文,还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情节,当堂表演。教《变色龙》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每组设计2―3分钟的课本剧片段,当场表演,选出最佳小组予以表扬,这样做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深受学生的欢迎,也受到了听课领导及教师的一致好评。
三、机动灵活的口头作文训练
在语文的整个教学活动中,最能体现综合能力的当属作文。作文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活动,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因此,除了正式作文课外,我在教课文时,还安排了机动灵活的口头作文训练。如:学完《七颗钻石》一文后,我安排了:“展开想象的翅膀,续写小姑娘抱着满满一罐水摔倒在草地上以后,假设她做了一个梦,想象她会梦见什么呢?”学生们跃跃欲试,纷纷发言,有的说得相当好,同学们报以热烈掌声,听课的领导、老师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再如:学完《多一些宽容》一文后,我安排了“我看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口头作文训练,通过大家的畅所欲言,同学们更深切地感受到今天我们在社会上与人相处,更要发扬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要严格要求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的人。
四、生动活泼的作文评讲训练
多年以来,作文都由教师详细批改后,针对学生的情况,再安排评讲课,由教师认真评讲。不可否认,这的确是认真负责的态度,但却有越俎代庖之嫌。能不能改变一下,用更好的方法评讲,收到更好的效果呢?我进行了改革:批改后,发下去,由最高分依次往下排,由学生自己朗读,而后“听众”发表意见,进行评析:哪些是优点,好在哪里;哪些是缺点,怎样改正。有时还将学生的好的评析与我的评语相对照读一下,以鼓励学生。我还专门安排了教师大致浏览而不详批细改,由学生自改、互改后选出优秀者朗读、评析。刚开始,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但评析水平不高,经我指导、点拨、示范后,学生有明显进步。评讲时,安排的两节课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经常是要求不下课继续评,或者要求另外加时间。被选出的佼佼者有了成功的喜悦感,写作劲头更大;未被选中的,经过听评析或者参与评析,也明白了努力的方向,“知不足而后进”。总之,全体学生均受益匪浅,不但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自改自析自评作文的能力,以及初步的鉴赏能力,作文水平也随之明显提高。经训练,我班学生除整体水平提高外,部分同学还在省、市中学生作文竞赛中获奖。
五、声情并茂的朗读训练
朗读,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的朗读水平直接反映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语文教师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还语文课堂以琅琅的读书声。
“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是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基本教学理念之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一方面是使学生获得愉悦感,另一方面是指导学生借鉴前人的美的经验、美的规律、美的表现方法,与此同时,形成学生美的心灵、美的人性。通过语文课的审美活动,可以促进学生感知语言文字,再现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能力,丰富审美情感,提高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在此我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1、从教材入手,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教材,是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材料和依据,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可以说能够选入教材中的文章本身就包含着丰富的美的因素,有字词的美,修辞的美,文章结构布局的美,更有语文教材内容所蕴含的美。教材中的大批人物,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古代天文学家张衡,“导弹之父”钱学森,“军神”,他们都具有高尚的人格和美好的心灵,蕴含着丰富的人性美,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教材中描绘的景物,如神奇美丽的九寨沟,“人间仙境”的西湖,“东方之珠”的香港,千姿百态的黄山奇松,都是自然美,无论是壮美,还是柔美、优美,都给人以诗情画意给人以美的愉悦。教材中记叙的事情,如《我不是最弱小的》,《给予是快乐的》,《乡戏》反映了世俗人情的人文美,其丰富的情感和内涵,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是深远的。此外,教材中还有描写古今中外人们发明创造的各种物品,如古老的赵州桥,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巧夺天工的“马踏飞燕”,具有异国风情的“威尼斯小艇”……他们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的,按照美学来说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2、从教师的角度看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主要的特点是以美感人,以情动人,用情感来撞开学生的心扉。在整个审美过程中教师可以说是在起着引导作用,而且从现在的教学来看,学生的主动性还是不够,他们的认识还很少,这就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在审美教育中,老师是非常重要的。有位老师这样说:“情”是文章内在的,固有的,贵在咀嚼语文文字。身有领悟,教师只有自己真正动情,才能以情感染学生。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心如枯木,冷漠无情,只知生硬的向学生灌输知识,传达作者的感情,非但引不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反而会使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要让学生产生兴趣,进行正确的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教师必须要感动学生,使学生对自己所讲的感兴趣,要千方百计的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趣,诱导学生情感与作品的情感产生其共振反应,促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向交流,产生共鸣。那么,对教师来说具体应该如何呢?
(1)美读,感受美
叶圣陶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一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一个委婉……所读的若是白话文,就如戏剧演员读台词那个样子。所读的若是文言,就用各地读文言的传统方法,务期其力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趣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所以美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应提倡美读,应有效的指导学生读课本中的一些短文诗篇、精彩片断、名言佳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乃至背诵。可以由开始的吐字清晰、准确、朴实、自然、不添字漏字,到辨明作者的语言风格和感彩;从读出语势的跌宕起伏,语流的快慢疏密,到读出勿容置疑的逻辑力量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这样作品的美感也随之流露出来。例如,在诵读《白杨礼赞》时,在把握全篇高亢劲拔文调的同时,还要揣摩作者情感变化的波澜。在议论白杨树不是好女子,却是伟丈夫时,一抑一扬,诵读的语调由沉稳低缓转为昂扬刚劲。之后的四个“难道”,以排比的句式,反诘的语气,层层深入的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诵读的语气由较为缓和开始逐渐加强,形成一种盘旋上升,愈演愈烈的气势。学生就准确地把握,感受作者寄寓的深意和凝聚着的巨大情感魅力。
(2)渗透知识,认识美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美的知识,有待开发。例如同是岳阳楼的湖光山色,为什么“霪雨霏霏”和“春和景明”两种阴阳景象会使迁客骚人产生忧喜两种览物之情?同是秋天景色,为什么峻青笔下的《秋色赋》绚丽灿烂,象征着繁荣和昌盛,郁达夫《故都的秋》却将幽静淡雅藏于冷色之中,而欧阳修的《秋色赋》则肃杀可怖,凄凉阴沉……这里面蕴含着美学中的“移情说”。从美学树上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移情说”就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将自己的人格和情感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与之融为一体,是对象呈现出人格化的情感特征。教师将“移情说”适当地渗透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种审美主体与客体之间产生的情感交流,其结果必然是物暗则已悲,景明则已喜。反之,人们的审美心境,情趣经验的差异,也会对审美客体产生不同的感受。也就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心理感受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也就不同了。
(3)创设情境,感知美的形象
让学生感知美的形象是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利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创设审美情境,凭借审美对象激发学生的愉悦的心情来感知美的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当学生进入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耳闻目睹的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在触景生情的情感共振中,获得审美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比如我在教看图学文《秋天》一课时,采用了画图再现美,音乐渲染美的方法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到美的具体形象。当我把多媒体画面《秋天》彩图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室里响起一片赞叹声:“多美啊!”“太美了!”图中蔚蓝的天空、棉絮似的白云、金黄的稻子、明镜般的湖水、正在落叶的梧桐,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田园秋色。那柔和的色彩、栩栩如生的场景,无不充满诗情画意,让人赏心悦目。显然,学生好像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了自然之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同是,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也得到了发展。提高审美情趣。
(4)以情激情,培养审美情感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声,莫深乎义。”从这里可以看出,与人教学要通过言和声显情感人。梁启超也曾说:“以情感人,好像磁铁一样,有多大分量的磁,便引多大分量的铁,丝毫容不得躲闪。”所以,感情这东西是人类一切动作的原动力。文章是有情物。它反映的人、事、景、物,都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生学习语文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仅仅是靠偶尔为之的教学技能新奇,教学手段间或点缀,更需要教师在远离了急近的应试功利,拥有了一颗平常心之后,进行一以贯之的艺术化情境创设和教学设计,让美的形式作用于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课堂里充满“故事”,充满艺术情趣。
二、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在整个审美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翁,他们才是关键,除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外,学生自己更应该自觉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自己投入到审美情趣中,自觉主动的培养,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呢?
1、利用课堂学习,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所讲的知识,根据教师所提示文章的词句、情节、情感、意境、形象和主题等方面去揣摩,用心去感受,这样来获得知识和培养审美情趣。例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就有许多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地方,比方在字、词还有比喻,通感等修辞手法上。文中作者给我们展示出来的大自然的美值得我们学习。而且通过学习学生还可以活学活用,把它运用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这对培养我们的审美情趣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一、依托文本给学生“添堵”
1.抓住文本的关键处给学生“添堵”
王荣生先生认为:“学生阅读行为的最高目的,是通过掌握教材的原生价值的过程,掌握教材的教学价值,即掌握如何传播信息的智慧,也就是语言智慧。”文本的主题、语言、结构、表现手法是文本的教学价值之所在,这几个方面在具体的文本教学中虽各有侧重,不能面面俱到,但达成这些教学目标,总有一个或几个关键点。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关键点给学生“添堵”。
如“写作背景”是理解《陋室铭》主题的关键点,“孩子气”的语言形式是冰心散文《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升华主题的关键点;“人物外貌、话语方式等变化”是鲁迅《故乡》人物形象塑造的关键点;“象征手法的运用”是《白杨礼赞》主旨表达的关键,善于抓住这些关键点给学生“添堵”,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2.抓住文本矛盾处给学生“添堵”
很多文章,前后文从字面看,有很多看似矛盾的地方,而这些矛盾之处,恰恰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一把钥匙,利用这些看似矛盾之处来给学生“添堵”,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良好阅读习惯。
例如《社戏》,学生在自读课文发现:那夜的戏留给他们的印象并不好,看得“迅哥儿”昏昏欲睡,一群人骂骂咧咧地离开了,豆也不过是白水加点盐煮熟而已,可文章最后却说“我再也没看过那夜似的好戏,也再没吃过那夜似的好豆”,这不是前后矛盾吗?用这个问题,揭示文本表面的矛盾之处,引导学生充满兴趣探究文本。像这样的文本其实很多,比如《小石潭记》中“寂寥无人”和文章最后一段详细介绍同游者的矛盾《湖心亭看雪》中“独往湖心亭看雪”的“独”和文中写到的舟子、童子等人的矛盾之处等。
3.抓住文本多元解读的空间给学生“添堵”
文学作品,在内容和情感表达上含蓄蕴藉,读者的个人经历不同,会导致对作品的理解不同;同样的题材,站在不同的角度看,也会得到不同的感悟和思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进程中,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多元解读的空间和情景,适当给学生“添堵”,引起学生思维的冲突和扩散,打破旧有的思维定势,使学生的期待视野在“平衡――失衡――平衡”的阅读过程中得到拓展 。
余映潮老师在《蚊子和狮子》的教学过程中,要求每位同学写出这个寓言的两种寓意,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多角度理解,多方面训练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和品味课文内涵的能力。《卖油翁》这篇课文,除了“熟能生巧“这个理解,不妨引导学生探讨“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你觉得卖油翁真的能因为自己的酌油技术轻视康肃公的射箭技术吗?”《威尼斯商人》在善良友爱的人性的胜利之外,同样有必要探讨“针对夏洛克的种种判决真的体现了法律的公正吗?”
二、巧用“逆教”给学生“添堵”
因文学作品语言的含蓄性,学生的阅读能力等问题,“逆教”不仅是阅读课的“常客”,往往还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巧借“逆教”给学生“添堵”,因势利导,化“逆”为“顺”,能培育学生思维,激活生成。
1.在学生思维平面滑动时,追问“添堵”
有时一个问题提出后,学生的思维停留于同一个理解层面上,难以提出不同或更深入的见解。这时,教师如果能从平面的思维中发现新问题,加以追问,给学生适当“添堵”,就能将停滞不前的思维重新激活,展开更有价值、更有深度的对话。
郑桂华老师在上《风筝》一文时,抓住检查预习情况时某一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文章中‘我’看到风筝之后就是惊异和悲哀的呢”这一问题组织讨论,两个学生的回答基本相同,都认为惊异是因为冬天还没有过去就看见天空有风筝,而悲哀则是因为看见风筝就想起了小时候错怪了小兄弟,不让他放风筝,虐杀弟弟精神的一种行为。这时,郑桂华老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精神虐杀”这个词,深入追问,再次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热情。
2.在理解文本概念化时,较真儿“添堵”
在各级考试的影响下,很多老师为考而教,阅读课成了模式化的习题训练课。在答题式语文训练过程中,概念化的知识点武装了学生的大脑,钝化了学生的思维和言语。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发现学生用这些概念化的词语来搪塞的时候,老师要善于较真儿,不依不饶,给学生“添堵”,堵住所有的概念化的回答,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咀嚼文字,深入思考,唤醒沉睡的思维。
王君老师上《背影》时,其中一个教学片断是“品读买橘子那段文字,说说这段描写的文字传达的是什么样的爱”,最初学生的回答就落入了概念化的泥潭,用“伟大、无私、无微不至”等词语来形容父亲的爱,王君老师抛出“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买橘子的过程,父亲是孤身一人爬月台,他对谁无微不至呢?”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父亲爬月台的描写品味。王君老师课后把这个环节看作是“和学生艰难的对话”,但这“较真儿”却是值得的,堵住了所有不经过思考的概念化的答案的出路,给学生思维及时“添堵”,在学生迫切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口时,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找到文本品味的方法,从而完成阅读者的个体情感体验和情绪表达。
3.把个体的“堵塞”引向全体“添堵”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并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以课题或课时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一定程度上就是教师授课的“备忘录”。
而课堂实录,则是对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客观截取,可以是视频拍摄,也可以是文字记录,本文就文字记录而谈。其作用有二:其一,为他人提供样板,当作课堂教学的学习范式;其二,供自己或有关人士反思,以求课堂教学精益求精。
前者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等以预设的文字形式体现;而后者体现在具体的过程中,当然,最终也体现在文字记录上。前者只能估计到师生之间的问答,而后者以记录师生之间的实际问答为主。总之,前者重在预设,后者在预设的基础上结合生成;后者是前者的非必然结果。
然而,目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却用大量的篇幅预设师生之间的问答。这些问答究竟因何而来,实在令人费解。或者说,具体课堂教学时,师生间的问答能完全依照预设进行吗?答案是否定的。既然不可能,那么作如此细致的预设又起何作用呢?
“新课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但显然完全没有预设的教学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是在课前要进行弹性预设,为课堂生成留足空白。”也就是说,教案要有“弹性”,就是宜粗不宜细,尤其在教学环节部分,大致交代预设的几个授课步骤即可。就如平常用餐,省去那些相互客套的繁文缛节,在简单而轻松愉快中享受美食。实际上,教案上如挤满了预设的内容,授课时很可能找不到要点,根本起不到备忘提示的作用。
当然,并不反对预设一些提示性的问句,如果一个课时教学鲁迅的《药》,就可预设“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等问题,以作为各个教学环节的领衔之语。(后文将作细述)也可预设一些能估计到的学生的活动,可简写,用括号标注。实际上,这就是对学法的兼顾,是“生本”理念的具体体现。总之,不必求一律,视教龄的长短和文本的生熟而异,就成熟的教师而言,教案应尽量粗疏简洁。
二、教案宜“活”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本,基本都有死硬的规定,尤其是教学步骤,硬性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环节;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哭笑不得。如此纷繁复杂的死硬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根本无法适从;而对一个有探索精神的老教师而言,则完全限制了他个性的张扬和聪明才智的发挥,当然也就难以兼顾学生的具体情况了。
教无定法,授课不该有固定的程式;同理,文无定法,教案也不应有“标准”的格式。但几个内容必须具备:首先是学情分析,即“备学生”,能应对各种不同学生的教案未尝闻之;其次为文本分析,即“备教材”,不同的文本有不同的“个性”,针对不同文本设计的教案不能强求统一;然后是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方式方法、课时安排、教学步骤、作业布置、板书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以上即“备教法”。教案中最不应该固定限死的就是教学环节。
教学环节,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维度认知。宏观的教学环节,应包括以上所说“备教法”中从“教学目标”到“教学反思”诸层次;而微观的教学环节,即上文所说的“教学步骤”。就目前而言,微观教学环节,即“教学步骤”的优化迫在眉睫。实际上,语文教师所设计的教案的精华就应在此处,课堂教学的“出彩”也由此决定。过于死板的程式要求,一方面使新教师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严重地妨碍了成熟教师聪明才智的发展。
因此,最简单、最平民化的做法是,在每个课时中,将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景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就如上文对《药》所设计的四个问题。这四五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具体教学过程中,这四五个预设的环节就是“纲”。如果把课堂教学比作“织布”,这四五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生成”,这就是“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景,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匹”。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五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教案宜“紧”
设计教案必须时时处处紧扣教学目标,这是最为简单的道理。然而,一些教师设计教案时,却常有偏离教学目标的现象出现,主要体现在“教学重点”“教学环节”“作业布置”以及“板书设计”上。
(一)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的设置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是不同的概念。教学目的由国家规定,是培养人的粗线条框架;课程目标由教育行政部门制订,为学习该门课程需要达到的总体目标;教学目标是授课者自己制订的,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见可测量的目标。相对来说,前者属于宏观层面,后者属于微观层面,这三者从抽象越来越趋于具体。前者对后者有制约作用,前者通过后者得以实施;后者通过量的积累有可能质变为前者——仅仅是“可能”而已,因为其中的情况比较复杂。
我们不能把“课程目标”等同于“教学目标”。在教案设计中,我们教师制订的教学目标必须是微观的、能达到的、可测量的,应从“文”(体现知识和能力)和“道”(体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维度考虑设置,至于过程和方法,则不必也无法设置为显性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一个课时设置“文”“道”各一个目标,“一课一得”就足够了。教案中的教学目标,就如记叙文的中心思想和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为整个教案的灵魂。当然,“我们制订教学目标要依据对学科知识、学生、教师的分析。教师设计教学目标要充分考虑语文学科知识的非线性和语文素养的复合性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认知风格、元认知水平、认知态度和认知能力等,还要考虑教师的教学风格、个性特点、知能储备等,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扬长补短”。
然而,当今常见的教案上所设置的教学目标或依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三维设置,或“知识”“能力”“情感”三维并列,或“文”“道”只顾一头;或抽象之至,如“学习本文的叙事特点”……
我们认为,教案的前前后后都要紧扣教学目标进行设计,尤其是“文”的目标。然而,由于受固定套路的影响,一些语文教师设计的教案往往脱离教学目标,“绕道而行”,尤其是“拓展延伸”部分。就如从上海坐火车到北京,偏偏到四川绕一个大圈子——当然,如时间充足,囊中充实,绕圈领略一下巴蜀风光也未尝不可。然而,我们的一节课毕竟只有45分钟甚至40分钟。更为可悲的是,有些行道者最后的终点竟然不是北京,而是到了或者新疆。
所谓“重点”,指文本中最能体现教学目标的具体部位,如段落、语句、词语等等,即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研读反复玩味的部分。如把《白杨礼赞》的教学目标定为“通过品味语言深入掌握本文的象征手法”,就得把教学重点定在第七自然段(四个排比句段)。然而,笔者所见的很大一部分教案中,所谓的“重点”,就是将教学目标照抄一遍,岂不悲哉!
(二)教学环节的设置
教学环节中的任何一环,都必须为本节课的终极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即每一个环节就是一个阶段目标的实施。如上文所说的从上海到北京,最恰当的路线是从上海出发,沿沪宁线、津浦线北行,必须经过的南京、徐州、济南、天津等几个大站就是阶段目标,经过它们才能到达北京。然而,当今很大数量的教案或教学环节不清,或某些环节目标不明甚至脱离。
还以《药》为例谈教学环节。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作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期间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有导入语。——此如从上海到南京。
第二阶段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期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此如从南京到徐州。
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期间必须细读文本,也可以拓展延伸,找来其他两条线索结构的文本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此如从徐州到济南。
第四阶段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是什么”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此如从济南到天津。
到天津后作一下归纳总结,北京也就不远了。总之,每一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晰,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过程中,教案起的是提示作用,教师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围绕目标作具体的不同的处理。
(三)作业布置与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也必须紧扣目标,如《药》的作业,应该也必须与两条线索有关。但这么简单的道理,往往不被正视。
板书(这里指下课前一刹那的最终达成的板书)必须是整堂课的总结归纳,必须是教学目标的视觉显示。也就是说,听课的学生课后能围绕板书回顾课堂教学情景,即使有学生未曾听课,看了板书,也能知道这堂课的大致情况。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板书逐步达成呈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过程。就如上文的《药》,恰当的板书设计应该如下:
由于受现代化媒体的影响,声、光、电狂轰滥炸,愿意在黑板上写字的语文教师越来越少,更不要说紧扣教学目标设计板书。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