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28 22:02:4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蒲松龄口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3、有一小女子细声答曰:“路有千里且溢,与阿姑走尔许时始至。阿姑行且缓。”遂各各道温凉声,并移坐声,唤添坐声,参差并作,喧繁满室,食顷始定。即闻女子问病。九姑以为宜得参,六姑以为宜得芪,四姑以为宜得术。参酌移时,即闻九姑唤笔砚。无何,折纸戢戢然,拔笔掷帽丁丁然,磨墨隆隆然;既而投笔触几,震震作响,便闻撮药包裹苏苏然。
2.眠:本义是闭上眼睛。如:“余峨之山有兽焉,见人则眠。”(《山海经・东山经》)“吾子有疾,虽不能省视,而竟夕不眠。”(《后汉书・第五伦传》)后引申为“睡着”。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杜甫《酒中八仙歌》)
3.卧:本义是伏在几案上小睡。如:“庑下一生伏案卧。”(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孟子》)后引申为躺在床上,但不一定睡着。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示儿》)“而我蛇尚存,则弛然而卧。”(柳宗元《捕蛇者说》)也指躺或趴在某个地方。如:“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还表“斜躺着睡”,如“卧佛”。
4.寝: 《说文》:“寝,卧也。”本义是睡觉。如:“宰予昼寝。”(《论语・公冶长》)“然后得一夕安寝。”(苏洵《六国论》)又指躺在床上,不一定睡着。如:“暮寝而思之。”(《邹忌讽齐王纳谏》)再如“寝不成寐(睡不着。形容心事重)”“寝不安席(睡觉不能安于枕席。形容心事重)”等。
5.偃:《广雅》:“偃,仰也。”本义是仰卧。如:“须臾祭毕,倦而偃。”(《钟馗传・捉鬼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项脊轩志》)又如:偃腹(仰腹而卧)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69-01
初中语文教学,文言文占据很大的篇幅,中考试卷里占比也较大,可见是很重要的;文言文作为悠久的文化,又是我们必须要继承发展的。
语言是有继承性的,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在语法方面,有许多古代虚词和结构形式就常常运用在现代汉语尤其是书面语言里,在词汇方面也是这样。因此,适当运用汉语语法,对文言文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虚词中“之”字在古汉语中出现的频率最大,意义和用法又不尽相同。了解“之”字的词性和用法对学习古汉语由其是刚刚入门的初中学生而言,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词性上讲,“之”字的用法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1 “之”字用作实词,只有一种用法就是做动词
如:
(1)尝与人佣耕,辍耕之陇上。(司马迁《陈涉世家》)
(2)至之市,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
(3)吾欲之南海,何如?(彭端淑《为学》)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李白《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5)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以上五个句子中,“之”都当作动词讲,可以译为“到……去”。我们仔细观察会发现,是有规律可循的。前四个“陇上”、“市”、“广陵”、“蜀川”等次或是地名或表示地点,(5)句中,“至”是抽象的方位名词,也可以看作地点。我们在看这几个句子的主语,(3)(4)句可以看出主语是人,(1)(2)省略了主语“陈胜” “郑人”,整个句子合起来应该是某人去某地,结构为“某人+之+某地”。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说,初中课文以外还有别的用法,如:
(6)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阿房宫赋》
(7)枭(xiāo,猫头鹰)逢鸠(斑鸠)。鸠曰:“子将安之?”《枭逢鸠》
其中(6)句中之和所连用,我们可以看成所字结构“所+动词”构成名词性短语,那么“之”就必须理解为动词;(7)句为课外文言文,“子将安之”是宾语前置,如果将之理解为提宾标志的话,那么句子又却谓语动词,所以之字只能当初动词解释,其实安解释为那里,也可以看作是地点,只是句子位置有变化罢了。
2 “之”字用作虚词,用法有助词和代词两种用法
“之”字当解释为助词时,有五种情况。
2.1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一般不必译出
如: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语《师说》)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刘禹锡《陋室铭》)
从上面两句看,“之”字分别位于名词和动词之间,名词作主语,动词作谓语,结构为:主语+之+谓语。
2.2 宾语前置,不译,但是“之”字分别位于名词和动词之间也有例外
如:
(10)“句读之不知。”(韩语《师说》)
(11)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这类句子叫做宾语前置,通常出现在疑问句和否定句中,如(11)动词“有”,宾语“陋”,借“之”帮助,把宾语“陋”从动词“有”后面提到动词前面。这个“之”只是提宾标志,无实在意义。按现代汉语的说法,“何陋之有?”即为“有何陋?”用公式为:宾语+之+谓语。
2.3 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修饰、领属的关系,相当于“的”
如:
(12)故时有物外之趣。(沈复《幼时记趣》)
(13)于厅事之东北角。(林嗣环《口技》)?
这类结构简单明了,一般容易掌握,结构为:定语+之+中心语。
2.4 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
(14) 蚓无爪牙之利。《劝学》
(15)马之千里者。(韩愈《马说》)
这类用法为了强调定语,常把定语放在中心语的后面。结构和“3”刚好相反,为:中心语+之+定语。
2.5 用在不及物动词、形容词或时间副词后起协调音节、舒缓语气作用。不必译出
如:
(16)公将鼓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17)久之,目似暝,意暇甚。(蒲松龄《狼》)
“之”字当解释为代词时,有两种情况。
如:
(18)彼竭我盈,故克之。(左秋明《曹刿论战》)
(19)又数刀毙之。(蒲松龄《狼》)
(20)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魏学伊《核舟记》)
(21)渔为甚异之。(渊明《桃花源记》)
这四句中,(18)句中之代指R国军队;(19)句中之代指狼;(20)句中之代指窗户。这类句子之均为前指,要么指人,要么指物,为了避免重复使用代词,这类为人称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我”、“他们”、“她们”、“它”、“它们”;(21)句中之:代指桃花源的情景,往往指代一件事,这类指示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这”、“这样”“这……事”、“那”、“那样”等。但究其位置都处于动词之后,所以结构为:动词+之。
在日常教学中,熟悉掌握“之”字用法,多阅读分析古汉语,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才会真正体会到古汉语的迷人魅力,才能更好的学习中国古代文学。
参考文献:
[1] 吴金华.古文献整理与古汉语研究续集[M].凤凰出版社,2007年12月.
[2] 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9年,第3版.
[3] 董希谦.古汉语简明读本[M].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
[4] 洪成玉.古汉语教程[M].中华书局,1990.
初中的很多文言文篇幅比较短小,可以采用让学生标示句读的办法来促使他们思考。像七年级上册中的《咏雪》、《陈太丘与友期》、《智子疑邻》、《塞翁失马》等,在没有预习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上课前把文段不加标点地板书在黑板上,在上课时先不让学生看书,而是先请同学上黑板去给语段加标点。同学们可能会在某些地方有争议,这些有争议的地方,正是大家在理解上存在困难的地方。用这个办法,可以让老师很快地明白自己课堂的重难点。以《智子疑邻》为例,当时在标注句读时,对“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一部分存在不同的标注法,有的同学断成“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就告诉我们学生们对“亡”字表“丢失”的意思还很陌生,没能联想到小学学过的成语“亡羊补牢”;另外对第一次出现的“智”字的意动用法也是完全陌生的,不知道“智”字后面还可以带宾语。学生有不同意见,会形成争鸣,这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是很有好处的。
二、以画面抓眼球,增加形象感
人自出生以来,即靠视觉来获取知识,观察其四周的环境。人类用眼的机会最多,有研究表明,个体学习的信息有80%来自于视觉。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来说,视觉的重要性大大超过其他知觉。有些文章,如果所写内容学生从来没有见过、体验过,那么我们可以在导入时就充分利用视频材料,让学生们首先形成一个感性的印象。如《口技》、《观潮》等。口技是一项比较专门的技艺,比较好的视频材料能够迅速地抓住学生的眼球,对口技的妙处产生直观的印象,从而调动他们学习、了解课文内容的积极性。同样,学习《观潮》,通过播放浙江潮的视频材料,让学生对浙江潮宏伟壮阔的景象先睹为快,再去学习“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势极雄豪”这些句子,就很好理解了。当然,有时让同学们自己去表演课文的内容也会取得不错的效果。譬如说学习蒲松龄的《狼》这篇课文,我们就可以让学生去表演,表演的过程,其实也是检验他们对词义和课文内容掌握的精确程度。如“顾野有麦场”的“顾”是往旁边看,如果表演成“回头看”,就错了。“奔倚其下”这句话中有两个动作,一个是“奔”,说明屠户是大步跑过去的,另一个是“倚”,屠户跑过去后是背靠在柴草堆上的。还有后文“屠自后断其股”,“股”指的是大腿,表演时同学拿捏是否准确也取决于他对词义的把握。同学们观看台上同学的表演,注意发现他们的错误,也是一个复习词义,熟悉文本的过程。
三、以拓展助理解,增加趣味性
以《咏雪》为例,《咏雪》中胡儿以撒盐喻飞雪:“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则以“飞絮”喻雪“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们说谢道韫的比喻更好,因为它能带给人们更好的审美体验。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比喻带来的审美体验之重要,我们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拓展来加深这种体验。如同样也是写雪,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写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想到春风绽放的千树万树雪白的梨花,人们的心境是美好的。也同是写雪,有的人却这样写:“玉帝明晨开宝筵,神厨连夜煺天鹅”,认为是玉皇大帝第二天早晨要大摆筵席,所以那些御厨们连夜赶工在褪掉天鹅身上的羽毛。虽说人们也常用“鹅毛”来喻雪,但诗句本身让人联想到的却是充满血腥的杀戮场面,顿时就美感全无了。还有的人更离谱:“昨夜北风寒,天公大吐痰。东方红日出,便是化痰丸。”把如此圣洁美艳的雪花比作是天公吐下的痰,岂不是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通过适当的拓展,学生对比喻的审美感会有更深的体会,拓展的内容本身也会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四、以对比促精思,增加理趣性
我们学习的课文之间不是孤立的,他们会因人物、主题等形成各种各样的联系。教师在上课时,如果能主动进行各种横向、纵向的系联,让学生在比较中形成自己的思考,这也是语文学习中的一种理性之趣。以人物为例,讲解八下的课本中陶渊明的文章,就可以把《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五柳先生传》,还有《爱莲说》等文章都关联起来,从中去归纳出一个相对完整的陶渊明形象。同样是写自然山水类的文章,郦道元写《三峡》,陶弘景写《答谢中书书》,苏轼写《记承天寺夜游》,张岱写《湖心亭看雪》,陶渊明写《归园田居》又各有差异。如果要品鉴人物,用一个字去概括各自的特征,那地理学家郦道元算得上是一个“学”人;山中隐士陶弘景写山水超尘脱俗,算得上是一个“仙”人;才华横溢的苏轼在天高皇帝远的黄州,夜游古寺,月下赏影,算得上是一个“闲”人;明朝遗民张岱明亡后不仕,傍晚前往大学覆盖的西湖赏景,算得上是一个“痴”人;田园诗人陶渊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早已把田园当做自己安身的不二之选,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算得上是一个“真”人。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可以获得一种理性之趣。
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现象至今还普遍存在。学生小学毕业了,初中毕业了,甚至高中毕业了,依然写不出像样的文章、不能完整有序地表达自己观点的现象比比皆是。这确实值得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按理说,学语文应该要使学生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富有智慧。学生真正聪明、富有智慧的表现是要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即其思维要具有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与创新性。而这些思维品质既不可能靠突击训练获得,更不可能凭空生成,只有在课堂教学中靠教师自觉地长期地重视和努力才能培养起来。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此重视不够,努力也不够。要真正重视,必须更新观念,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充分信任学生,积极调动学生,热情鼓励学生,而绝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收站、储存器。教师要坚守自己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与教学疑难的点拨者地位,绝不能越俎代庖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搞一言堂。教师要真正努力,就要在研究课堂提问上下功夫。因为课堂结构的安排、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内容的衔接、学生思维的引发与深化,都要依靠课堂提问来串联、组织实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灵魂,缺少问题的课堂教学实际上缺乏课堂灵魂。表象地看,课堂提问关系到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内容的衔接,实质地看,课堂提问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要真正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必须突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课堂提问要突出对学生思维的敏锐性的培养,要教会学生质疑问难、于无疑处善疑的本领。否则,学生呆头呆脑,反应缓慢,思维迟钝,哪怕基础知识学得再扎实,考试得分再高,也断无聪明、智慧可言。课堂提问有必要关注教材中看似普通的话句、寻常的词语。教师应对学生善加启发、巧加点拨,让学生充分挖掘出教材中看似普通话句、寻常词语的丰富内涵。若掉以轻心,随便让它滑过去,坐失训练学生思维之良机,实在深可惋惜。教师可以经常性反复示范提问,并且可以“启发”,可以“点拨”,但“挖掘”还得让学生自己去做,要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句去思考,联系实际生活去理解,入境入神去玩味,这样,训练得多了,学生入了门道了,其思维的敏锐性自然就增强了。举例来说,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父亲”送“我”到车站,帮“我”拣了一个靠车门的座位,“我”劝“父亲”可以走了时,“父亲”却“往车外看了看”,说要买几个桔子去。这个“往车外看了看”的寻常举动透露出“父亲”当时的一种怎样的心理呢?显示出“父亲”怎样一种情感呢?我们能让它轻易滑过去吗?提问及此,自然可以让学生联系“我”的家庭境况来思考,联系“父亲”来南京的目的来琢磨,联系“父亲”本不打算送“我”,再三嘱托了茶房照应“我”的言行来理解,学生经过这样一番思考、琢磨、理解,也就不难体会到“父亲”既想为儿子买桔子,又担心火车要开了,生怕时间来不及的瞬间矛盾、犹豫的心理,而瞬间矛盾、犹豫的结果是为儿子买桔子的念头占了上峰,促使他最终作出了“我买几个桔子去”的决定。艰难家境中的“父亲”挚爱儿子的深情让一个“看了看”的寻常举动渲泄得淋漓尽致,感天动地,让人为之肃然动容,潸然泪下。其他如蒲松龄的《狼》中“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一句里的动词“顾”,曹雪芹的《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雨村次日坐堂审案,“果见冯家人口稀少,不过赖此欲得些烧埋之银”,以至最终胡乱断案之后,“底”寻了门子一个不是,远远的充发了门子才罢,这里的两个副词“果见”之“果”与“到底”,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一文中的大量副词,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船上巧遇于勒时,“母亲”突然暴怒起来的神态,等等,都可以设计提问,让学生多加品味,必能增益学生敏锐的思维。
课堂提问应突出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的培养,教会学生善于联想、善于比较、善于发挥。否则,学生只知就事论事,不知变通思考,思维不能畅通,心智无从开启。课堂提问应注重思维张力,切忌平面化、直露型。最有思考价值的应该是能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问题。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研读教材的兴趣与热情,还有利于学生见仁见智地自由发挥,使学生的思维互相启发和补充。能够找准教学突破口、巧定教学切入点的课堂第一问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当然,篇章有篇章的突破口、切入点,段落有段落的突破口、切入点,且教学突破口、切入点不可能是唯一的,它可以因教师而异,因教学对象而异,因教学对象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异。只要切合教材与学生实际,能够统摄教学全局的课堂第一问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广阔性的思维。因此,我们既可以以竞赛形式让学生为名词性的课题加上恰当的修饰词,如的中国石拱桥(茅以升《中国石拱桥》),的长生果(叶文玲《我的“长生果”》),的松鼠(布丰《松鼠》),的小桔灯(冰心《小桔灯》),的火柴(王愿坚《七根火柴》)等。我们还可以先找出课文中的“文眼”或总特点,再设计提问,让学生讨论“文眼”的含义、归纳课文总特点的具体表现,如刘禹锡《陋室铭》的“德馨”有何具体表现?林嗣环《口技》中是怎样写口技人之“善”的?沈括《活板》之“活”表现在哪些方面?魏学洢《核舟记》中“奇巧人”的“奇巧”在何处?当然,我们还可以创造出别的新途径,设计出更多新奇有趣的问题,更好地培养学生广阔的思维。比如,学习王安石的《伤仲永》,可以提问学生:天赋极高的方仲永为什么最终落得“泯然众人”的结局?对此,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扣住文中有关语句加以多角度多方位的分析思考,力求得出全面客观的评论,一方面“传一乡秀才观之”之后,仲永诗“文理皆有可观者”的优点才能被公众接受,仲永才因此扬名,又一方面“邑人奇之”、“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仲永诗才有巨大的销售市场,再一方面“父利其然”,每天带着他“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仲永才被迫疲于应酬,无暇求学。这样,学生至少可以从秀才、邑人与仲永之“父”三方面找到问题的答案。也可能有学生会从仲永本人与作者身上找原因。只要能够言之成理,我们都应予以肯定,加以赞赏,毕竟这种广阔性的思维成果是我们所要努力追求的,我们理应倍加珍视。
课堂提问应突出对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的培养,教会学生辩证地思考问题,客观地评价人物与事件,准确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否则,学生思维单一,理解肤浅,对事物难以形成自己中肯而完整的评价。可以设计总分式、台阶式、连环式的课堂提问,将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入,可以教会学生直问与曲问、正问与反问的方式,让其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养成钻研问题的习惯,以促其深刻性思维的发展。学习《老山界》中“半夜里,忽然醒来,才觉得寒气逼人……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一段景物描写,要引导学生体会该段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以设计台阶式提问:本段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可分几层?此为第一个台阶题,意在引导学生把握内容要点,理清段落层次。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所见所闻?这可以表现人物什么样的心情?此为第二个台阶题,意在引导学生分析其写法,体会将星星比作宝石的轻松愉悦之情,体会细细辨别繁多声响,并想象其不同形态的沉迷陶醉之情。而这种轻松愉悦、沉迷陶醉的心境正折射出战士在艰难困苦面前的乐观情怀。当然,还可以用直问与曲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该段写景的作用,引导学生从中悟出一些哲理:艰难困苦对心胸狭隘、自私享乐的人来说是灾难,而对胸怀天下、乐于奉献的人来说则是一种幸福。但如果只提问本段写景有何作用,而不设计若干由浅入深的台阶式、连环式提问,则不能收到培养学生深刻性思维的效果。
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应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与追求。思维的创新性是建立在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基础之上的。课堂提问突出了思维的敏锐性、广阔性、深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也就有了基础,有了可能。只不过,创新性思维特别强调求异创新思维、逆向思维、反常思维,因此,课堂提问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异质同化、同质异化,引导学生善作换位,敢于破常规,立新论,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敢于标新立异。比如,探讨方仲永最终“泯然众人”的结局,人们通常把这个结局看作是对人才的扼杀,是一件不幸的事。如果引导学生作逆向思维,可以认为这是一件好事,因为活在名人光环里的人太辛苦,太无奈,平凡人的生活才自由自在才轻松闲适。能够得出“名人为别人而活,太无奈,凡人为自己而活,才自在”这样一种结论的思维便是创新性思维。其实,只要我们鼓励学生破常规,破迷信,学生创新性思维随时都有可能闪出耀眼的光芒。在笔者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注重引导学生换位思考、逆向思维,学生能够对刘禹锡《陋室铭》之“德馨”作出不同于教参的评价,认为它表现出作者厌恶劳动,鄙视劳动人民,不关心民生,离群索居,远离现实,清高孤傲,其安贫乐道的情趣是浅陋狭隘的;学生对蒲松龄《狼》中的“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的理解也与教材注释不一样,认为“眈眈相向”的不是屠户与狼,而是狼与狼,是狼与狼相互对视了一会,通过眼神交流,悄无声息地分了工,配合默契地“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之狡猾性格因此更为鲜明突出。初中未毕业的学生能够挑战教材注释,挑战教参传统定论,具有创新性思维品质,我们做教师的应为之骄傲和自豪。
但在教学实践中,文言文教学的处境却颇为尴尬。许多学生似乎对文言文学习有着一种莫名的畏惧感,对文言文学习老是提不起兴趣,导致了文言文教学成了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题:学生老觉得文言文学习时要记、要背的东西太多,老是记不住记不牢,老师也苦于文言文教学费时、费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鉴于此,笔者想就如何引导学本文由收集整理生利用已有现代汉语的积淀来提高文言文学习的效果谈谈自己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利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活用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活用现象
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活用现象是文言文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可以说,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正是来自于词语的活用。根据笔者从教十多年的经验,在文言文翻译中,出现失误最多的就是当句子中出现了词语活用的时候,出现错误的原因就是因为学生没有没能够真正理解这种词类间的活用现象。我们先来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1.“公将鼓之”中的“鼓”。(《曹刿论战》·左丘明)
2.“一狼洞其中”中的“洞”。(《狼》·蒲松龄)
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中的“箕畚”。(《愚公移山》·列子)
句1中的“鼓”本是个名词,在句中作动词用,是“击鼓”的意思;句2中的名词“洞”,在句中也作动词用,是“打洞”的意思;而句3中的名词“箕畚”,在句中却被用作了状语,应理解为“用箕畚”。如果学生没有理解这种词类活用现象,在翻译时是极容易出错的。
事实上,我们完全可以用白话文中的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这种词语活用的现象,因为词语活用现象并非文言文的专利。如我们的校园里往往都会有一条这样的标语:“人人动手,清洁我们的校园。”这里的“清洁”一词,应理解成“使……清洁”,是典型的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再看人教版教材的课文《社戏》中的一句话:“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句话中的“朦胧”一词也是典型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情况,而且正是这种活用造就了语言生动的美和文章意境的美。
当学生真正理解了某一类具体的词语活用的语言现象后,再去把握文言文中其他类型的词类活用也就变得有章可循了。
二、利用现代汉语中的偏意复词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偏意现象
文言文中的词语偏意现象也给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谓偏意词是指这样一种类型的词:它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一个复合词,但整个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构词的陪衬作用。由于初学文言文者对偏意词的这种特性缺乏认识,常常把两个词素同等对待、同时翻译,所以经常
出现误译的情况,于是便曲解了文章原意,有时甚至与原文要表达的含义背道而驰。
我们还是先看一些人教版初中教材中的几个例子吧:
1.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木兰诗》)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3.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传》)
我们知道:句1中的“女郎”,是由“女”和“郎”构成的偏意词,只取“女”意,“郎”只起一个音节陪衬的作用。同样的道理,句2中的“异同”,只取“异”意。句3中的“去留”,只取“去”意。既然只取一个词的意思,那为什么非要用两个词呢?原来古人写文章是很讲究节奏感和音乐美的,他们使用偏意词,是为了使语句结构完整、语气舒缓和谐,或是为了适应诗文音节需要,使句式工整,以增强诗文朗读上的美感。
事实上,现代汉语中又何尝没有偏义复词呢?如现代汉语中的名词“国家”“人物”等都是偏义复词,其虽是两个语素并列,但其中一个语素意义消失,只在构词上起陪衬作用。“国家”偏指“国”,“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物”义消失。再如动词“忘记”“死活”,形容词“好歹”“缓急”等其义也是偏向一方的。熟悉了现代汉语中的偏意现象,再去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偏意就容易多了。
三、利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帮助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实词
成语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极具特色的部分,成语中的绝大部分都是从古文中相承沿用下来的,其中有古书上的成句,也有从古人文章中压缩而成的词组,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反复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可以说,成语很好地体现了现代汉语与文言文间一脉相承的血脉联系。从小学到中学,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成语,而成语中的某些重点字词的意思与文言文中的某些重点字词的意思可以说丝毫未变,它们简直就是文言文的生命在汉代汉语中延续的证明。让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1.“走马观花”中的“走”与“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中的“走”,都是“跑”的意思。
2.“悬梁刺股”中的“股”与“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中的“股”,都是“大腿”的意思。
1 整体感受,读准文句
朱熹说: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其熟读的目的就是“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首先学生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时就要读准字音,如一词多义,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它的读音、意义、用法都不相同。在熟读熟记其读音时记住它的不同用法,为背诵做好首要的准备。例如《马说》中“食”的读音,在“一食或尽粟一石”“食不饱,力不足”中是“吃”的意思就读“shi”,在“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之不能尽其材”因为是通假字,通“饲”,是“饲养”的意思,所以在这两句中都读“si”。又如“间”,《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读“jiān”,“一会儿的意思。”而《口技》“中间力拉崩倒之声”中读“jiàn”,是“夹杂”的意思。
其次还要鉴别句读,疏通词句。诵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古文的句式有其独特之处,句读准确,学生就会理解句子的意思,正确的把握文意。否则如果读错句读,就不会理解作者的用意从而曲解文意,达不到准确记诵的目的。那么,怎样教学生准确把握句读呢?一是把不同的句读标示出来,让学生对比判断;二是通过教师范读,学生掌握正确的句读。如蒲松龄的《狼》“其一犬坐于前”,先标出不同的停顿方式:“其一犬/坐于前”“其一/犬坐于前”。为什么读后者?先让学生读课下注解,原来“犬”的意思是“像狗一样”,是修饰“坐”的,所以读后一句。在古诗文中这样的情况还很多,教师在初读课文时就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分清句读、理解句意、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为熟练诵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再次诵读古诗文,还要在有意识地积累感悟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让学生能恰当地理解作者寄寓文中的喜怒哀乐之情和沉郁激越之感。这些情感孕育在古诗文无声的语言中,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其外化,才能体会其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意重音的处理,使学生准确地从朗读中领悟古人的情感:高音响亮,表示兴奋、喜悦的感情;低音幽沉,表示肃穆、悲哀的感情。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千古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重音就落在“千帆过”“万木春”上。为什么呢?因为这六个字形象地展现出未来的美好,表现了一种激昂、乐观的生活态度。然后要强调语调,语调指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或为某种表达效果,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诵读时,根据内容处理好语调的平淡、上升,就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感情。
最后还要把握节奏。诵读中的节奏须着眼于全篇。感情欢快的,可用快节奏,感情忧郁的,可用慢节奏。如诵读《木兰诗》时,第一小节因为开头写木兰织布叹息,语气要和缓,第二小节的人物对话要把木兰下定决心代父从军、为国分忧的决心读出来,就要用坚决有力的语调读。第三小节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感情基调是热烈、紧张的。第四小节概写木兰十年征战生活,节奏最快,极力渲染战场的激烈气氛。第五小节语速要放慢,这节是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心情的。末句要轻读,为蓄势;第六小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木兰回家时家人及她伙伴的惊奇感。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体会了北方人民的豪迈气概,感悟学习木兰的巾帼英雄形象。教师的分析与示范为学生流畅的背诵做好了铺垫。
2 理清思路、图文赏读
掌握文章思路,探索作者行文意图,特别是要弄清各个层次之间的内部联系,使其言“若出于君口”。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支撑句,掌握文章的思路,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才能加快记忆的速度。诵读教学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根据文意诗意,展示恰当的优美的图像,为学生的抽象思维提供形象依据。诵读时,让学生在优美的图像音乐中朗读诗文,更深刻地领悟文章的思想。如教《陋室铭》时,笔者根据文意,按照文章思路,配上了几幅古色古香的图片和一段《高山流水》的音乐,使学生优美的画面和乐曲中把握作者的思路。配乐诵读时,文章所表达的高洁傲岸的志趣和抱负就呈现出来了。熟读后,再运用多媒体随时动态板书,抓住关键句,用缺字法训练背诵,从易到难,不断减少屏幕出现的字数,最后让学生全文背诵。
3 欣赏品味,想象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特级教师于漪也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反复诵读可以激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同样,丰富的想象又可以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如诵读《与朱元思书》,可让学生想象自己跟随吴均一起从容出游欣赏富春江的奇山异水:江流缓慢处流水清澈透明,水中的鱼儿、石头都能看的清清楚楚;那么,水流湍急时又会是什么样子呢?流势湍急处,似箭飞、像马奔那样势不可挡,使人惊心动魄。山呢,又是怎样的奇特?富春江两岸的高山生长着苍翠的树木,寒意阴阴。崇山峻岭之处又传来泠泠作响的泉声,蝉声鸟鸣猿叫简直就是一支大自然的和谐交响曲,使人感到山间处处勃发的生机。学生只有充分发挥想象,才能较好地理解诗人为什么会发出由衷的感慨“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往返。”
由此再记诵就会水到渠成。
4 分类诵读,激发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