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1 16:52: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一年级导师辅导工作,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17-0025-02
深度辅导工作是近年来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学生成长发展趋势的多元化,个性化就业指导成为高校开展就业工作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手段。个性化就业指导是深度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借助深度辅导更好地推进高校就业工作质量,如何通过就业这一普遍关注的话题,更好地提升深度辅导工作的效果,有目的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学业、情感、心理等方面的深层次辅导,值得分析和探讨。
一 把握深度辅导的开展原则,全面、全程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
个性化就业指导需要在全体大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涯里全面、全程地开展。数据调研是针对处于大学第二学期、第六学期的在校学生开展的,调查发现,有33.2%的同学认为开展就业指导应从第一学年开展,有33.9%的同学认为应该从第三学年开展,而在全体参与调查的一年级同学中有45%的同学认为学校应该从第一学年就开展与就业相关的指导工作;与此同时,认为在第四学年开始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同学仅占总样本数的7.9%。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无论从学校的育人角度还是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就业指导工作都有必要在全体学生中全程化开展。这正是我们开展深度辅导工作的重要原则。
全面、全程地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需要深刻把握深度辅导的开展原则。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在《北京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督察工作方案》中为深度辅导规定了四项原则,即面向全体、针对问题、科学指导、整合力量。对深度辅导的正确开展作了总体规划并提出了总体要求。
二 运用团体辅导与个性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个性化的需要是开展深层次辅导的必要前提,也是保证深度辅导工作(包括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有效性的重要保证。深入了解同学们的个性化就业需求需要综合运用团体辅导与个体深度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我们可以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借助主题班会、形势政策课、就业指导课等平台针对班级同学组织开展与就业相关的学业指导、职业规划教育等团体辅导内容。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与同学们充分互动、增进了解,在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的同时,了解发现同学们的发展意向与当前需求,然后再根据学生的需求意向差异寻找不同个体彼此之间的共性,将团体辅导对象进一步分解归类成有相同发展方向的辅导单元(一个学生宿舍的人数,5~6人为宜)。
在开展辅导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后,也就基本掌握了每一位同学的现实情况,我把这一阶段的辅导方式定义为微团体辅导。另外,这种微团体辅导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这些同学有着相同的发展方向、存在着类似的困惑,又具备各自的经验与优势,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大家共同发展与成长。
三 面对面交流是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第一选择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深度辅导的开展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从面对面交流、打电话、发短信到电子邮件、MSN、QQ,再到现在大家熟知且常用的微博、微信,我们的深度辅导工作早就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随时随地地开展起来了。
开展个性化就业指导工作,选择什么方式才是同学们最乐于接受的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组织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尽管现在处处有网络、人人用网络,但无论
本文得到了北京高等学校青年英才计划项目资助(编号:YETP1513)
是大一年级的学生还是大三年级的学生,有九成同学选择了面对面交流的这一最为传统的方式,与此同时选择基于网络进行交流的同学仅仅占到全体的一成,而此类同学多为性格较为内向且与周围人沟通交流较少的同学,这类同学也恰恰更需要面对面的交流,需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提升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面对面交流是开展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的第一选择。
四 整合力量、全员育人,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深度辅导的整体效果
掌握了就业指导与深度辅导相结合开展的原则,明确了开展的最佳方式,还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思考与探索,就是由谁来组织、又由谁来开展这项工作才能使我们的深度辅导效果更加明显、就业工作质量进一步提升呢?
以往,无论是就业指导工作还是深度辅导工作都是由高校就业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组织,由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牵头,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具体开展实施的。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是最为了解的,这是优势,这也基本保证了这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现在辅导员老师往往事务性工作较多,每天很难拿出足够的时间来与同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且辅导员队伍的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很多辅导员都不能带完完整的一届学生就离开了工作岗位。班主任老师也多是以兼职为主,教学科研工作较多。因此,过分依赖于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开展这项工作已然不太现实。我们需要整合力量、贯彻全员育人之理念,多角度、多维度地提升深度辅导的整体效果。
针对“你会倾向于选择哪个角色来寻求就业指导、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帮助”这一问题,我们也对调研对象展开了细致的调查。结果有42%的同学把“学长、朋友等过来人”作为了第一选择;而首先会想到找辅导员、班主任老师的同学则分别占到了20%、17%;两者加起来也才只有37%;而选择任课教师的同学总数最少,只占到了3%;其他的同学则把网络作为了他们的首要选择。通过以上数据结果我们发现:(1)朋辈的影响教育效果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重视的,我们应该积极组织高年级学长、毕业校友与同学们广泛交流成长经验,通过推选朋辈辅导员、校友导师等形式,让他们融入到深度辅导、就业指导工作中来;(2)辅导员、班主任老师需要继续踏实努力工作,增进与同学间的相关了解,获得更多同学的信任;(3)任课老师掌握了很多行业内、专业方面的资源,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很多意想不到的机会和帮助。一方面,我们需要任课老师在上好课的同时更加积极地关注同学们的成长;另一方面,我们需要进一步引导同学们与任课老师积极沟通,拉近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的距离;(4)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平台、新媒体通讯技术,最大限度地为同学们提供帮助与服务。
五 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探索
个性化就业指导本身就是深度辅导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进一步的探索,我们发现深度辅导与就业指导二者之间具备着很多的相似性,二者目标一致,同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的完美融合可以很好地为高校育人工作服务,可以带来更多新的工作思路和可能性。
附表 基于个性化就业指导的深度辅导模式
阶段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类型 团体辅导 微团体辅导 个体辅导
辅导方式(平台、载体、方法) 以就业指导课、形势政策课、主题班会为载体 以宿舍为单位,或以相同类型(具备相似的问题与困惑、相同的发展方向)的同学为单位开展面对面交流 针对不同同学的问题,进行一对一辅导。以面对面交流为主,辅以线上交流的方式
工作
实施者 辅导员、班主任联合组织,将朋辈辅导员、校友资源融入其中 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朋辈辅导员 按学生之所需全员参与
参与
学生数 20~30人 4~8人 1人
辅导
时长 90分钟左右 20~30分钟 根据实际情况15~30分钟不等
交流
学业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仍然是至关重要的主要任务,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专业志趣,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念,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实现内涵式发展,是高校的根基所在[1](11-13)。面对从高中到大学的学习特点及学习模式从被动向主动转换,学习节奏明显加快,学习环境变化,大学新生入学后面临学业适应性挑战。同时,新生入学可能会有一些适应不良的情况,产生焦虑、厌倦、自责等情绪[2](84-86)。意味着我们更应该关注新生的学业辅导工作,帮助顺利度过适应期,为今后学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朋辈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学业辅导内涵
朋辈辅导最早起源于牛津大学,所谓“朋辈”(Peer),实际上是“朋友和同辈”的简称,是指年龄相近、职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一个群体,他们之间可以是相互熟悉的,也可以是相互陌生的[3]。进入同一所高校学习的学生,有着相似的成长时代背景及求学经历,进入大学后拥有相同的生活环境,接触相同的教育资源,在不断的磨合适应中具有相似的价值观念及人生目标追求,对彼此的影响力和感染力不断增强。朋辈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大学新生学业辅导机制能够通过新生群体间的价值认同增强学业辅导的有效性,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氛围,帮助大学新生走好大学期间学业发展规划的第一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朋辈教育学业辅导机制,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和自我教育。
2.大学新生学业辅导需求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新生在入学适应期对于学业辅导的需求,优化朋辈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大学新生学业辅导机制,对安徽某高校265名在校大一新生的学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大一新生在专业学习中积极性高,但专业概念却较为模糊。85.71%的学生选择对专业学习有热情,并想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这一结果符合初入校园的学生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的特点。但仅有21.58%表示了解自己选择的专业,对于未来的就业前景明确并能够对自己的职业做出具体翔实的规划。同时自主学习意识强,但缺乏有效的方法。87.34%的學生选择想要自主学习专业相关知识,阅读本专业相关书籍,同时有62.34%的同学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不满意,不是十分有效。遇到学习问题时,45.24%的学生选择自己通过阅读相关书籍、观看视频课、做练习题等自助方式解决,仅有18.34%的学生选择与同学开展互助学习,78.25%的同学认为朋辈互助方式是所有方式中最为有效和快捷的。说明大一年级学生对于学业辅导有一定需求,但是选择朋辈互助的方式解决学习困难的较少,仍然需要探索构建科学完善的朋辈教育管理模式下大学新生学业辅导机制。
3.加强新生朋辈教育学业辅导工作制度化建设
3.1完善朋辈学业辅导的运行体系。
学校或学院应当建立专门的朋辈学业辅导中心专门机构,招募高年级学生团队承担中心日常运行任务,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老师和辅导员进行指导,形成由辅导中心统筹、以班级为基础的学业辅导工作体系;制订并完善朋辈学业辅导工作实施方案;年初制订年度工作计划,年末进行工作总结。围绕朋辈学业辅导规范管理、学业预警、朋辈学业辅导咨询工作流程、朋辈学业辅导内容课程化建设、朋辈学业辅导队伍建设、监督与考核等内容,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3.2完善朋辈学业辅导队伍建设。
任何机制的完善运行都离不开优秀队伍的保障。朋辈教育管理模式下的学业辅导队伍由两部分组成,一方面由专业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组成指导教师队伍,负责对朋辈学业辅导工作进行整体框架设计,对每个学期的参与者设置合理的考核目标,为担任辅导者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技能指导,例如讲授技巧、心理疏导技巧、学科专业知识等。另一方面选拔学生党员、十佳大学生、研究生科技标兵、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等优秀学生辅导者,共同组建大学生朋辈学业辅导的朋辈队伍,让朋辈学业辅导队伍焕发出吸引力和凝聚力,充分发挥教师群体和优秀学生群体优势互补作用,以学生为本,形成全员育人的良好氛围。
3.3建立朋辈学业辅导效果反馈评估制度。
评价体系应包括纵向和横向评估,既有参与学业辅导前后的分类评价,又有参与和未参与学业辅导的比较评价。建设学生学业状况的动态监测平台,包括课程成绩、奖学金、助学金、校内与社会实践经历、科研项目经历、公益活动经历等。将参与朋辈学业辅导的记录和反馈意见及建议,课程不通过率、学业预警率,毕业率,早操、晚自习学风状况等数据作为评估参考指标,全面分析学生参与朋辈辅导的受益情况,广泛收集意见和反馈,使朋辈学业辅导工作得到持续性发展。
4.加强新生朋辈学业辅导工作专业化建设
4.1丰富朋辈学业辅导内涵,充分挖掘相关资源。
在接触有学业问题学生时,应当全面分析造成学业问题的原因,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状况、家庭亲子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等。对现有育人资源进行充分挖掘整合,将朋辈学业辅导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发展性辅导相结合,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发展性学业辅导能够为学生提供每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业辅导,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完善个人发展目标[4](22-26)。立足于每个院系下设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辅导中心,对每个学生细致深入地开展个性化的学业辅导,为学生解决长期以来困惑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问题,同时结合积极心理学相关知识,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及时调适学业压力下出现的心理问题,增强学生学习韧性。
4.2依托学术型社团,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学术型社团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参与到其组织开展的学术型实践活动中对新生来说是提高专业素养的渠道之一。学术型社团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以学术研讨、课题研究、教学实践为主要活动形式,灵活多样的学术型社团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与学术交流相融合,促进课内知识在课外的深化运用,丰富学生课堂外的学习内涵,激发学生的学习能动性,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增强新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丰富学生专业知识和拓宽国际化视野。
4.3通过科研训练计划,巩固提升学习成效。
科研训练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渠道,是学生朋辈学业辅导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完善学生高低年级交叉科研训练制度,使来自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积极进行科研训练和课题研究,参与各类学科竞赛,能够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互相影响带动,拓展专业领域,提髙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确保朋辈学业辅导有效开展和长效运行。
4.4打造朋辈学业辅导中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业辅导中心旨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发展指导体系,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指导和支持,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根据不同学生多元化的需求及特点采用不同的学业辅导方法,尽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学业需求。学业辅导中心开展学业辅导形式多样,包括工作坊、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互助小组、学业指导平台、团体辅导及个体辅导等,辅导方式的创新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和学习习惯养成,大大增强学业辅导效果。除了专业指导教师外,品学兼优、热心公益的朋辈学生辅导团队成员也是学业辅导工作的主体力量,他们往往与辅导对象有着相近的年龄和情感体验基础,沟通交流更加顺畅,具有特别的优势,可以承担一对一辅导、答疑等工作。
5.加强新生朋辈学业辅导精准化建设
5.1实施全覆盖的“开学第一课”计划。
新生朋辈学业辅导是大学生学业辅导体系的第一站,能够帮助新生顺利从高中学习模式转变成大学模式,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生朋辈学业辅导要从增强学生的适应性系统规划和整体设计,新生“开学第一课”计划的辅导内容可包括髙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学术型社团宣讲活动、学长导航制度推行、学习互助小组建立、学术前沿讲座、专题讲座、专业导论等。
5.2面向学业困难学生实施预警及个性化朋辈学业辅导。
学业困难学生是开展朋辈学业辅导工作关注的主要对象之一,学业辅导以个性化指导为原则,根据学生学习困难的等级施行预警机制和一对一辅导。通过学业困难学生的筛查,建立学业辅导档案,确定学生学业困难的具体原因和程度等级,制订有针对性的学业辅导计划,根据学业困难学生不同时间节点的学习状态动态调整学业辅导计划。每个学业困难的学生可能存在多个导致学业困难的问题,例如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自律意识较差,时间管理能力弱,对于大学生活和今后职业生涯发展缺乏合理规划等,因此需要全方位、连续性的个别学业辅导,学生朋辈辅导者在学业情况跟踪和督促上有很好的优势。
5.3依托网络平台,打造精品朋辈学业辅导项目。
通过实际走访调研,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和期待,并以此设计辅导内容,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设计、实践、反思,推出符合学生个性化需求及富有特色的项目。结合大学生慕课平台、超星学习通等网络课程平台,推动朋辈教育管理下的学业辅导课程化建设,让更多的同学受益。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面向学生群体及时开设朋辈辅导微博、微信平台,定期推送朋辈学业辅导栏目,提供预约服务,把朋辈学业辅导的理念、内容和活动融入新媒体技术之中,扩大工作的覆盖面,增加资源获取的便利性。
5.4实施全程跟踪,实现全过程管理。
俗话说:“打铁要靠本身硬”。工程质量取决于基础奠基。书法特色教育系统工程必须用“五保障”夯基础之实。而经费保障、教师保障、时间保障、机制保障、教材保障为我校特色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教师保障
设立专职教师;聘请外校;以空中课堂为前沿导师。
2.经费保障
保障外聘书法名师补助开支;保证教师练字文房四宝经费开支;保证书法竞赛活动经费开支;保障校园环境创设经费开支。
3.时间保障
保障每周一节书法指导课时间;保障每天学生有40分钟的写字时间;保障每周教师两小时的强化培训时间;保障书法兴趣组一小时活动时间。书法指导课排表上墙,午饭后40分钟写字雷打不动,每天下午放学后一小时书法兴趣小组活动制度规范,每周五下午放学后两小时教师书法强化培训,全员参与。
4.机制保障
我校成立了《学校书法特色管理机构》。特色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层层签订《特色项目管理人员阶段任务完成目标责任书》。学校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考评和年终考评,并与绩效考核挂钩,当年完不成任务的不能评模、晋职。另外,我校还制定了特色教育阶段目标和中长期目标,并实行《书法特色教育三年目标实施管理方案》、《书法特色教育阶段目标实施管理方案》、《教师书法特色教育业绩考评细则》、《书法特色竞赛活动制度》、《书法星级评定制度》、《教师书法辅导制度》等制度,使书法特色教育制度化、规范化。
5.教材保障
我们组织学校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搜集信息、购买相关资料编辑了《书法校本教材》。教材囊括了700余个规范汉字、从书写姿势到基本笔画、偏旁部首到间架结构、章法解析到作业练习,系统而全面,以此保障特色教育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二 “五个不间断”提升技能腾飞
1.“两立”教育不间断
立字、立人并举。以书法陶冶学生情操,深化养成教育;坚持利用每周一升旗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次书法专题教育;坚持每月组织一次书法家故事演讲会教育;坚持在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两立”实施渗透教育。
2.天天练字不间断
1~3年级每天练写20~30个硬笔字,4年级每天练写20个板笔字,5~6年级学生和全体教师每天练习30个毛笔字,并做到日清、周评、月结。评价结果计入教师年终教学辅导工作业绩考核中。
3.包组辅导不间断
采取师生优化组合,包组辅导、进行帮扶,并使之长久化。
4.两个课时不间断
每周每班一节书法指导课从不间断;每周每班一节书法欣赏课从不间断。
5.周评、月赛不间断
坚持每周校委会及书法特色管理小组对教师及学生一周的书法作业数量和质量的评价,并适时择优表彰,同时依据《师生书法星级评定标准》给以五星级评定,结果张榜公布。
三 让“五个每一次”落实成真
1.每天收回一次书法作业
全校师生每天将自己当天的书法作业,交回学校书法办公室,专人负责,检查记载。
2.每周归结一次书法档案
学校给每位师生建立了书法档案,档案中有《师生个人周评记录表》、《师生书法星级评价表》、《书法作品获奖情况记载表》及每天交回的书法作业。专人负责,周周归档。师生档案每学期展示一次。
3.每月开展一次书法活动
每月由学校书法特色组负责组织进行书法家故事演讲会、师生书法月竞赛、书法作品评优会、《我为学校写标语》四项活动,为师生张扬个性、展示才华提供平台。
4.每学期召开一次书法现场展示汇报会
每学期末召开一次师生书法现场展示汇报会,聘请我校所有学生的家长参加。学校为荣获五星级书法能手的教师和学生披红戴花,颁发证书,表彰奖励,并聘请家长代表发言,对学校书法教育提出意见和建议。
5.每年进行一次书法特色质量三方评估
为促进书法特色教育持续、健康、一年一个新台阶的良性发展,我校每年末都聘请当地书法名人、书法教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代表三方人员参与,对学校书法特色教育效果进行综合评估。学校依据评估组的意见和建议,调整思路、改进方法、强化措施、制定新的奋斗目标。
“五个每一次”不仅让我校书法教育工作落实成真,而且掷地有声,也是我们以书法特色品牌著称的标杆。
四 特色教育绽奇葩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055-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生源结构的改变,独生子女在学生中的比例越来越高,同时独生子女身上所具有的时代特点和个性特点也愈来愈显见。面对这样的学生群体,辅导员采用传统的、教条式的观念灌输教育已不适应“90后”的学生。为了深入了解学生及其特点,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发生的问题能提供有效的支持与帮助,近几年提出了一种新的辅导员工作方法,即深度辅导。深度辅导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创新举措,形成了大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深度交流的新型互动模式[1]。目的是为培养创新人才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以适应高等教育多元化的形势需要。这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广度、深度、精度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开展深度辅导的必要性
时代赋予了现在的大学生很鲜明的个性特点,概括起来是: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作为独生子女,他们缺少亲情、友情而孤独,但不缺少自信;他们的成长过程受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自我意识较强,崇尚自由;他们很务实但也功利;敢于参与竞争但心理脆弱;经济独立意识也相对较差。而深度辅导的特点是辅导员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需要进行差异性和区别性的调整,要求辅导员在深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个性发展倾向,运用科学的知识和技能,给予学生合理的教育和引导,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各种问题并成功地走出困境。
二、深度辅导工作的思路
深度辅导要树立新的工作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要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客观要求进行辅导。
1.全员性。传统的学生工作都是顾“两头”,即经常关顾或倾向于比较优秀的学生干部和一些特困生以及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的学生,很少关心或忽略了中间那些平时默默无闻的学生。深度辅导就是既要面向存在有各种问题和困难较多的学生,也要关心到一般学生,明确的讲就是要面向大部分学生,这样就需要在发扬“抓两头带中间”的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做到“全员覆盖”。使全体学生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老师的关心、关爱、帮助与服务。
2.针对性。当前,大学生的个性化趋势虽然越来越明显,但学生的兴趣关注点并非一致。因此,深度辅导要注重针对性和实效性,找准切入点,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内容的辅导。大一学生重点谈“适应”,引导学生转变角色,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在建立人际关系、了解专业、了解职业规划等方面给予帮助。大二学生要谈“充实、发展”,要与学生共同探讨初步确定毕业方向以及相应能力与素质的培养,认识到自己的需要,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大三重点谈“就业准备”,指导学生在坚持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可考虑有针对性地获取与目标职业(或目标考研学校的相关信息)相关的有时效性的各类证书等,提高求职技能。大四要针对性地“冲刺”,首先,帮助学生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检验自己的目标是否明确,准备是否充分;其次,开始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准备参加招聘会或进行研究生考试的冲刺阶段,为正式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3.融入性。辅导员要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和家庭甚至他们的情感当中,这样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以及存在的实际困难,同时也能了解到现阶段学生普遍的思想动态、最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甚至有哪些最困惑的心理问题等。这种融入指的不仅是形式上的深入学生中去参与活动,更重要的是要心灵的融入,达到生活化、情感化、交流化。使学生感受到辅导员时刻在他们身边,在学生眼里辅导员不再是“家长式”的说教者,而是他们的益友。这样的优势在于能从被动的解决问题变为主动地发现问题,比如学习困难、心理问题、人际交往障碍和不良行为等等。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挫折、困难问题能及时得到辅导员的正确引导、教育和帮助,将问题扼杀在萌芽中。
三、深度辅导工作的方法
1.辅导员要转变“角色”。辅导员是学生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管理者,从传统意义上讲辅导员与学生是站在对立的角度。学生对辅导员一般会采取敬而远之或防范的姿态,而这种防范正是深度辅导工作的严重障碍。为了消除或减少这种障碍,师生间需彼此信任。信任是深度辅导的基础,学生信任自己的辅导员,就会愿意接受辅导员的引导和帮助。当今的大学生叛逆心理很强,无休止的说教只会遭到学生的抵触和排斥,从学生内心来讲更希望平等的对话,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责备[2]。因此,辅导员要转变角色,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仅是他们的良师,还要做他们的益友,在位置上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亦师亦友的宽松氛围。这样进行谈话时学生愿意敞开心扉而不是沉默不语,益友比良师更易被学生接受。
2.深度辅导内容要分类型进行。根据大学生成长中的常见问题,深度辅导谈话内容应分三种类型:普遍性谈话、选择性谈话和特殊性谈话。普遍性谈话是要面向全体学生,覆盖面要广。主要内容是认识和了解学生,如:个性特长、兴趣爱好、日常生活和大学期间的发展规划等。选择性谈话主要考虑有可能在某一方面出现问题的学生,如:学业预警、经济压力、心理辅导、择业准备。特殊性谈话主要针对出现问题的学生,如有违纪行为、学籍异动等。
3.深度辅导注重的方式。深度辅导对学生来讲是具有个性化的辅导方式。因此,在谈话方式和方法上要讲究策略、注意场合、把握时机。在辅导前辅导员要做好准备工作,可列出谈话提纲、改进措施与建议。另外,对辅导对象的性格特点要有一点了解,这样就可以初步确定在谈话中采取何种谈话方式会比较恰当。对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人,谈话可以坦率直言;相反,则应慎言开导;对性格暴躁者,应避其锋芒,以柔克刚;对性格懦弱者,应和风细雨,多加鼓励。谈话形式可以灵活,地点也可以灵活,但谈话内容要规范,重点要突出。也可以先由班会、报告会等的“点对多”形式和QQ群等“多对多”的形式进行辅导,然后发展到“点对点”的形式,即在一定范围内完成辅导员与学生一对一的深度交流。在深度辅导的过程中,针对一名学生可以有多次和不同类型的谈话内容,无论辅导内容是什么类型,都要做好记录备案工作。
4.注重分析探究,促进辅导成效。深度辅导一定要重视分析、探讨和研究工作,这是辅导员分析问题、研讨问题、提出问题解决方案的重要环节,也是辅导员职业技能提升的重要环节。具体来讲,一方面通过分析研究,可以发现和总结出某一年级或某一类学科学生的普遍性问题。学生所表现出的问题或行为方式不仅仅是个人或者群体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能客观的反映出学生所处环境、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的状况。分析学生的群体需求和思想状况可以为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生管理工作的改进、创新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辅导员们通过研讨、交流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工作技能和工作艺术,提高工作水平。二者的有机结合也会进一步提高深度辅导工作的成效。
深度辅导工作不是一时兴起,心血来潮,而是基于长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和思考后,总结出来的能够真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举措。高校秉承全员育人的理念,致力于人才的培养,辅导员、班主任、导师和任课教师都是学生成长成才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深度辅导不能仅是辅导员和学生工作部门的事情,而是需要各方面工作的老师和多部门的参与。学校应以辅导员为骨干,统筹好各方面的力量,一起担负起深度辅导工作,充分利用教学、科研活动的渠道,使深度辅导工作卓有成效地长期持续下去。
参考文献:
[1]暴占光.个性化深度辅导的心理机制与工作模型[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2]邸飞,李小婵,齐凯棣,魏易光.高校辅导员嵌入型深度辅导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2,(1).
去给学生做上机试验指导之前,自己先反反复复的调试了好几遍程序。想好了整个讲课的流程,虽然刚开始有点紧张,但讲着讲着就习惯了,逐渐的就懂得和学生互动了。几个月的教学辅导工作,让我对教学和教师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总结一下这几个月辅助教学的心得如下:
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做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其次在教课的过程,最好能做到如下四点:
一、课堂引入自然,调动学生积极性。不生搬硬套,不照本宣科。引导学生利用在实际应用中学习知识,这样也积极的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
二、尽量提问班上每一位同学。这一特点主要表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比如在一些基础知识介绍上,都是让同学进行朗读;让同学们轮流找文中的知识点,并进行归纳;最后何老师还让同学在了解文本基础上对整篇文章的写作特色进行概括,这样一来基本上班上绝大多数的同学都在课堂上发了言,回答了问题。调动了整个课堂活跃的课堂气氛。
三、在课堂中善于埋伏笔,并及时抓住机会进行练习,以及时巩固知识,符合心理学遗忘曲线。每一次课程结束后都留下一个实际应用的问题,让同学们可以在课下进行自主的练习。并且在讲述一个知识点的同时,会复习相关的所学过的知识点,对于后续的知识点会留下疑问,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
四、多动手,实践出真知。我在课堂上尽量演示操作过程,让学生看懂记的住,在上机实习中完全让学生自己摸索,亲自尝试。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中,也发现自己许许多多的不足,习惯了当学生的自己,角色转换忽然还是有点不太适应,比较过多的依赖书本的知识,以下对老师这个让人敬仰的职位,发表一下自己的个人看法:
第一,从事教学工作需要“专(钻)心”:我为这次实践的顺利进行,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准备。
虽然说对于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知识不在话下,但我还是找来了教材和教参等专心备课,力求做到在知识上准确无误;除了在“教什么”上下功夫,我在“怎样教”也丝毫不敢马虎,我翻阅了教育心理学、计算机文化基础、办公自动化、office等专业书籍,上网查询了有关经验交流,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
第二,从事教学工作需要“耐心”:面对一些对于计算机知识并不十分了解的一年级的学生,他对知识接受和记忆的方式和能力都有其特点和限制,我们在教学中不能从自身主观出发“想当然之”。对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障碍要“耐心”的讲解,一遍不行就两遍,两遍不行三遍,同时也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对路,切忌“简单粗暴”。
“学长制”最初出现于15世纪的英国伊顿公学,是在国际上和港澳台地区普遍推行的一种学生自主管理模式。宿舍学长制的提出是基于对“学长制”的尝试和升华。其要义是在高校高年级学生中选拔思想觉悟高、工作能力强、成绩优秀的学生,辅助辅导员和班主任对低年级学生,尤其是一年级新生,以宿舍为单位,开展的旨在引导低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环境、帮助低年级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习生活、排除低年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和帮助经济困难学生解决难题的工作模式。宿舍学长角色定位包括:一是朋友角色,学长和低年级学生是平等的,可以推心置腹;二是父母兄长角色,学长关心低年级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三是导师角色,对学生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思想政治方面进行疏导指引;四是辅助管理角色,对低年级学生反映的涉及学校教学与管理方面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
实施宿舍学长制将给目前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带来重大影响,该机制实现了以下几种变化:一是管理模式,垂直化管理向扁平化转变;二是沟通方式,命令与指令化向朋辈沟通转变;三是管理理念,物本理念向人本理念转变。这三大改变,将使得宿舍学长制更加符合学生管理实际,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学生工作理念。
宿舍学长制的作用机理
1.交流经验,帮助新生健康成长
新生入学之初,宿舍学长经常到所联系宿舍与新生聊天,为新生讲解大学生活、学习方法、专业发展方向等知识,并协助他们购买所用的课本和资料,解决了新生初入大学的困惑和疑虑;新生通过与学长们沟通和交流,摆脱了初入大学的迷茫和困惑,很快适应了大学生活。在生活上,学长们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感受说给新生听,把学校生活的种种细节告诉给新生,也把大学的生活气息传递给新生;在学习上,学长们不时地敦促新生要努力学习,把学习心得和经验教给新生,也将学校严谨的学风传递给了新生;在活动中,在学长的讲解和鼓励下,使更多新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当新生遇到麻烦,学长成为了他们的倾吐对象和可以信赖的伙伴。
2.沟通情感,密切师生之间的联系
学长有着“身边大哥、大姐”的形象,当出现“不和谐”情况时,能协助辅导员及时疏通沟通的渠道,成为辅导员工作的得力助手。高年级学长具有的个人魅力和较为扎实的专业知识,容易得到低年级学生的尊敬和信任,能第一时间听到他们的真正心声,很好地协助辅导员了解学生的生活境遇、思想状况、情感世界等,便于辅导员有的放矢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宿舍学长制真正架起了一座新生与辅导员沟通的桥梁,极大地提升了辅导员的工作实效性。
3.共同成长,实现思想进步双赢
在奉献的同时,才能收获着精神上的愉悦与满足。学长在关心学弟、学妹的同时更是坚定了自身健康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教会学弟、学妹学会做人、做事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锻炼,具有了成就感。宿舍学长制必然能够成为学生共同成长的载体。
宿舍学长制的实施
1.如何选拔合格的宿舍学长
宿舍学长的自身素质对宿舍学长工作的绩效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应本着宁缺毋滥、优中选优的原则,为提高宿舍学长素质把好关。一是形成科学的选拔流程,要通过自愿报名、班委会推荐、辅导员面试等方式,全面考察候选人。二是要从思想信念、学习成绩、学生工作经历、沟通表达能力、对于宿舍学长工作的认识等多方面进行考虑,考察候选人是否适合该岗位。三是要着力考察候选人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等方面,看候选人是否真想做好这份工作。
2. 宿舍学长的主要职责
只有明确了宿舍学长工作职责,才能科学地开展此项工作。高校要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与要求,明确宿舍学长工作职责,使宿舍学长工作有指导。一是协助班主任、辅导员做好新生接待、新生入学教育、入学适应团体心理辅导和学校相关情况介绍,帮助新生熟悉学校的各类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二是帮助辅导员考察、选拔班干部,指导班干部开展工作,为新生加入学生组织及学生社团提供指导和建议。三是协助辅导员、班主任对新生进行大学学习方式的适应性指导,帮助新生了解专业背景和未来研究方向,制定个人学业规划,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四是深入新生班级、宿舍和其他活动场所,广泛开展谈心活动,对新生进行人际交往指导,及时、准确、全面掌握新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做好个别新生的教育和辅导工作。
3.如何加强宿舍学长培养
为使宿舍学长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要对宿舍学长群体加强培训、指导,使他们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一是要加强集中培训,通过聘请学校领导及教师、专家,对宿舍学长进行以“校情校规介绍”“宿舍学长常规工作介绍”“学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沟通技巧与人际交往指导”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培训,让他们知道如何去工作。二是要加强对于宿舍学长的个别指导。虽然宿舍学长与工作对象亦师亦友,但他们毕竟还是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也有不成熟的地方,领导干部、辅导员、班主任尤其要加强对于他们的关怀,解答他们的思想困惑,使他们工作有依靠,困难有帮手。
宿舍学长制的发展思考
1.加强宣传,促进宿舍学长健康发展
宿舍学长制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还是陌生事物,为了使广大新生能够较快对宿舍学长产生信任,有利于宿舍学长顺利开展各项工作,从入学伊始,就要对新生进行相关的宣传工作,从简单的海报、条幅宣传,到宿舍学长穿着统一定制服装、佩戴统一标志,及创建宿舍学长展示橱窗和工作简报、利用各种网络资源随时宿舍学长的相关动态,为其提供相互交流学习的平台,形成宿舍学长发展的良性互动局面。同时也充分扩大宿舍学长的影响力,无形中增强宿舍学长的责任感。
2.完善机制,促进宿舍学长制长效发展
制度建设是宿舍学长制得以成功运行的基础和保障。在宿舍学长制实施过程中,必须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构建以下机制:一是建立起相应的宿舍学长管理机构,学校层面建立宿舍学长工作坊,负责全校宿舍学长工作的整体实施。各学院设立专门负责宿舍学长制的教师,每个新生班级对应的宿舍学长组成一个学长组并设组长一名。二是定期召开宿舍学长例会、交流会。传达宿舍学长工作任务,了解宿舍学长在工作中的成效与亮点、困难与不足等。三是制定宿舍学长工作手册,要求宿舍学长及时准确记录相关工作开展情况,强调工作中的一些基本量化要求及保密原则,加强对各阶段宿舍学长工作开展情况的了解。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制定完整、翔实的宿舍学长考核机制。从工作成效、工作能力、工作记录、自身素质等多方面对宿舍学长工作进行定性和定量考核,通过学长自我评价、宿舍新生评价与辅导员评议三者相结合,对宿舍学长的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于工作出色、所带班级成效显著的学长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对不称职者要及时教育或解聘等。
“校企一体”工作室,不仅具有一般工作室的功能,同时是工学结合、校企深入合作的实践,工作室的建设和管理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合作完成,企业工程师直接参与工作室的各项事宜,其主要特点是:校企合作共同建设“校内工作室”和“校内工作室”两种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同建设由企业项目与教学项目有机结合的产教结合工作室教学体系;同时通过项目合作的形式,充分发挥企业的软硬件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实现校企双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二、构建数字媒体“校企一体”工作室制教学模式
2.1数字媒体“校企一体”工作室应具备的条件
首先,要有稳定的合作企业。在数字媒体专业中应用“校企一体”工作室制教学模式,需要由充分并且真实的企事业单位项目作为基本前提,通过对真实项目的设计与分析,参与和跟踪,才能让学生真实地体验工作情景,提高工作能力,这需要有稳定的数字媒体企业来提供项目来源。我院数字媒体专业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于2010年开始有稳定的合作单位,并且由他们来提供充分的项目。
其次,“校企一体”工作室要具备承载工作室的基地。工作室的载体是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既要在企业和学校两地建立和挂牌工作室,真正实现“校中企”“企中校”。因此,跟学校合作的企业,必须有能力并且同意在企业建立或者挂牌校企合作工作室,才能有资格跟学校合作。同时,学校和企业工作室的功能上尽可能有区别,在软件和硬件设施上尽可能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一般来说,建设资金由本部自行解决。
第三,要有一支“双导师”的师资队伍。“校企一体”工作室项目教学,由校企双方共同协作完成,企业需要派出有实力的工程师或者设计师到学校,跟学校的教师一起来完成项目教学的讲授和辅导工作。同时,学校方面的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即具备教师和设计师的双重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工作室的导师,由学校的“双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担任。
第四,要有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为了走工学结合的道路,多年来我院数字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合理的改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主要实行专业基础课和文化课程学习,实行“宽专业、厚基础、重修养”;大二开始分工作室培养,进入工作室完成第二年和第三学年全部课程的学习。第一年的教学,通过学校专业老师在教室讲授,学生实训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第二学年开始,学生进入工作室教学环节以后,由工作室自行组织专业教学,包括课程的内容、开设时间、授课形式等[2]。由企业和学校协商进行项目遴选,把企业的真实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企业把项目传递给工作室以后,学校公布各个工作室的课题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进行双向选择。目前,项目工作室主要分为:网站开发工作室、Flash综合开发工作室、3D动画制作工作室和数字视频工作室,学生进入工作室后,由工作室导师来完成专业课程教学以及毕业设计指导工作。
2.2数字媒体“校企一体”工作室制的运行方式
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走在世界的前列,项目教学法是其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德国的项目教学法是教师将授课内容寓于项目中,辅助和引导学生实施和完成项目,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学生完成这一项目,教师也完成了教学内容[3]。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借鉴德国职业教育推行的“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项目化教学方式,以此实现企业项目任务与课程教学任务的对接,具体流程包括:项目承接、项目传递、项目运作、项目实施、项目完成、项目成果回馈。
1.工作室项目承接
项目的承接工作,完全由企业方负责,企业方要负责整个项目的市场调研、前期策划、方案设计、资金投入与资源配备、生产与质量管理、成本控制、市场营销及利润支配等。在项目的承接过程中,完全不需要学院方参与。
2.工作室项目的传递
项目的传递过程,是通过企业与学院共同来完成。通常是企业项目经理根据企业自身的生存利益,项目的难易程度,挑选一部分合适的项目跟学校合作,企业和学校双方共同签署项目合作协议,企业方项目经理负责解读项目指标、要求及质量的监督管理、资金管理等,而学校需要确保能够完成该项目。项目的传递过程就是将项目从企业导入到学校的过程。
3.工作室项目的运行
学校主体在承接项目以后,需要拟定教学方案、教学计划与过程管理,同时要做好校内和校外教学资源的使用和合理分配。同时每一个真实项目,都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利益。一般由于学生受到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等限制,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所以,一般的做法是,将项目进行合理的分解,由专业教师和设计师负责完成项目的核心内容,剩下非核心部分作为学校的项目教学中的学习项目,由学生来完成。“校企一体”工作室项目的运行模式见图1。
4.工作室项目的实施
在工作室项目实施过程中,主要借助校企“双导师”的师资队伍。只要是工作室的项目,就要由校企双方派出专业教师和设计师主持项目教学的教授和辅导。同时,企业派出的一定是有工作经验,具有独立管理项目能力的设计师,而学校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资格。
同时,在项目的教学中,根据项目进展的需要,学生一般在项目的初期,在校内工作室完成一些子项目,随着项目的进展,到项目的最后合成阶段,学校的实训场地往往不能满足项目的需求,需要借助校外工作室。一般,校内工作室的产地和实训设备,软硬件设施,由学校主导提供,校外的工作室由企业主导提供,同时在校外工作室期间的教学工作,由企业指导老师负责,学校专业教师在次期间负责学生的联系和管理。这样,学校和企业的老师,彼此呼应、互为依托,各尽其职,以此保证工作室项目的运行和开展。
5.工作室项目的完成
工作室项目完成以后,由企业项目经理负责项目验收工作,项目的验收完全根据数字媒体行业的标准,对项目进行严格的把关和检验。项目通过验收后,由企业导师和学校教师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的重点在于突出以企业的考核标准来考核工作室任务完成的质量,突出工作室教师参在考核评价中的重要地位、以设计团队的理念让组员进行工作态度上的互评、从职业素养及专业能力方面进行小组互评,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
6.工作室项目成果的反馈
工作室项目在验收以后,投入正式使用,企业需要安排人员进行项目跟踪。通过从企业客户使用过程中了解的信息,对项目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详细记录,同时由企业项目经理将问题反馈给学校教师。学校教师根据实际反馈情况,安排相对应的责任学生进行修改,比较难得地方由学校老师自己完成。同时,学校老师将项目做成下一次模拟项目,提供下一年级学生学习和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012-01
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它是将教育教学研究重心下移到学校的研究活动,但认真观察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是深入教研组或备课组的活动中,就能明显感受到校本教研呈现一种形式花哨、实效不好的状况,造成这样结果的直接原因就是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的引领不足。
对于怎样提升我校校本教研质量?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探索。
1.强化学习,确定方向
在我们学校,担任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的一般都是有经验的骨干教师,而根据教师成长的规律,这些骨干教师也自然进入了职业倦怠期。这就要求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加强学习,树立强烈的学习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提升敬业精神和教育教学能力,让他们有引领校本教研的基础。在校本教研的开展过程中,教研组长要根据本组教师的实际,确定好教师师德修养、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教育科研等方面的发展方向,准备好相应的学习材料,在每次校本教研的时候,首先进行共同学习和探讨。这样的引领式学习,可以激发中老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可以提升青年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师德修养。同时通过共同学习,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通过共同研讨,可以建立学术争鸣的氛围。教研组长们可以事前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如学校订发的《教学参考》、学科专业杂志等。
这些活动的准备和开展都能促使教研组长们明确校本教研的方向。作为教研组长,在引领教师们学习、反思之前,自己必须先学习、先反思,明确教育教学的重、难点,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困难和解决措施,明确引领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手段,明确教育科研的方向和计划等等。
2.科学规划,计划周详
所谓科学规划,就是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和本教研组教师的认知特点,明确校本教研每个阶段的重难点、解决的具体措施、检测的手段和方法。作为教研组长,首先要对本学期、本学年、三年的整体校本教研进行科学的规划,这就包括理论学习、教学进度、教育科研、教师培养、教学改革、学生学法等方面。教研组长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班级的教学标高、教学的流程(模式)、学生学法的指导、学生学习习惯的规范等;还要根据本组教师的水平与特点,确定理论学习的方向、教育科研的关键、教育教学技能的培训途径、青年教师培养的重点等。这些规划中一定要注重科学性,应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发展状况和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如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应该采取分层递进的原则,青年教师的培养应该从师德和规范开始抓起,教育科研应立足于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努力做到“小切口、深研究、大效益”的操作思路。
在整体的规划制定以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学期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绝不仅仅是工作安排,一定要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能力,确定本组工作的重点、难点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操作措施。从工作计划的具体内容而言,主要包括:学生情况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育问题的重点和难点、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具体措施、学生学习习惯如何规范、应该指导学生哪些学法、教育科研的重难点和解决办法等;最后才是教学进度,每周(每次)活动的中心发人。教研组长只有在每学期开学之初就未雨绸缪,校本教研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3.细化措施,落到实处
作为教研组长,要解决教育教学、教育科研、教师培养、学生辅导等一系列问题,要细化具体的措施,这些措施一定具有可操作性。如:在教学研究上可以采取集体研究与分层研究相结合的操作;课堂训练题和考试题可以采取细目表协作模式;教育科研可以采取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配套的方法;教师培养可以采取“导师、助教”制;学生辅导可以采用“四定”操作程序,等等。现就这些措施简单地阐述。
3.1集体研究与分层研究:从本学年度起我校实行分层递进教学,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分成几个层次,而教研组长或骨干教师多数都担任了高层次班级的教学工作。而他们在校本教研中也处于“话语霸权”地位,这样的校本教研对任教低层次班级的教师针对性就不强,甚至还会误导他们,这就要求校本教研在集体研究的基础上也必须开展分层研究。集体研究主要研究教学的重难点、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进度等年级教学的统一问题,而分层教研是同一层次的教师针对本层学生的具体情况来研讨教学标高、教材的处理、作业和训练的取舍等问题。一般来说,校本教研至少要用一半以上的时间进行分层教研,同时在教师安排上也要让任教不同层次的教师队伍中都要有“领头羊”,让他们对本层的教学工作负责。
3.2细目表协作模式:课堂训练的效果比学生作业的效果好,这一点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很多学校所采用的课堂训练题不是随机拼凑就是原题“下载”,质量普遍不高,效果不理想。造成的原因就是校本教研中不重视,一般就是随便叫一个老师找一套题就了事。而细目表协作模式是要求教研组长或组内骨干教师作为负责人,先根据确定的训练内容制定 课堂训练的双向细目表,然后将出题任务分配给每一个教师,让他们根据细目表的要求去选择或编写习题,最后由负责人统一定稿。这样可以提升教师们的参与热情,减轻他们的工作量,提高课堂训练的质量,同时也可以通过训练效果反馈教师出题的水平,提升教师的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班级或者半期考试,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3.3个人研究与集体研究相配套:教育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容易在教育科研中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状况。在校本教研中开展教育科研,教研组长首先应同大家一起商定本组要开展的课题,同时要求每个教师根据大组课题自己选择一个小课题。要让教师们学会研究、感受研究、喜欢研究,教研组长就要起到真正的引领作用,要让研究工作制度化,注重研究的过程,应用研究的成果,要达到“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满意效果。
3.4新老教师互助制:新老教师结对子是很多学校用来促进教师队伍发展的手段,也是学校培养青年教师的重要途径。作为教研组长,应该把教师的发展作为校本教研的重心,要充分利用校本教研的活动锻炼和提升本组教师的能力和素质。如校本教研时要求青年教师先发言,开展组内青年教师说课、上课比赛,等等。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都得到提升。
3.5“四定”的学生辅导模式:教师辅导学生时,各教研组或备课组应该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的四定辅导工作。每学期开始,教研组长都应该根据学校和年级的要求,确定和辅导对象、安排好辅导人员和地点,明确辅导的内容,同时对教师的辅导工作进行相关的检查和督促。这样才能提升辅导的实际 效果。
4.系统管理,注重帮扶
校本教研的管理涉及到三个方面――学校、年级和教研组长,在这三者中,教研组长最为关键。根据校本教研的特点,教研组长应该实行“菜单式”管理模式。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1不知不觉,担任我们__班的心理委员差不多两年了。首先我想以一个问题作为开篇:5 月25 日是个什么日子?——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这个重要的日子到来之际,我总结一下我这近一年来的工作和感受。
20__-20__学年第二学期,我参加了一次心理委员培训。它相当于一次讲座,从那次培训,我大概了解到心理委员的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一、协助老师了解并收集同学们的心理信息,及时汇报异常情况。所以我时常观察同学们的心理,可喜的是目前我们班没有出现心理异常情况,我也相信未来也不会有。
二、向同学们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可能很多同学会觉得自己不是心理专业的,不懂得什么心理知识。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懂得一些基本的、解决一般情绪问题的方法。例如:倾听、安慰。这些小小的举动都是很有用的,另外,我们班级也会定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知识的活动和讲座,同学们也积极参与。 同时,我们班级也非常注重宿舍文化的培养。宿舍是我们休息的场所,所以对于宿舍,首先抓的是卫生和安全问题。我们班级通过男女生互访宿舍检查卫生安全评比等活动让同学们都积极的参与到宿舍的环境卫生。另外,对于宿舍文化建设上,我们也不放松。平时,班级经常组织同学们通过宿舍篮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增强宿舍同学之间的联系和班级集体感,也通过学习小组活动让大家在学习想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的总结,愿__班各位同学永远健健康康、活泼开朗,祝我们班越走越好。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2__年9月6日、7日两天,我们学院迎来了__级新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学院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使学院更加充满生机。学院师生都在为迎新奔波忙碌。灿烂的阳光照在我们热情洋溢的笑脸上,很柔和温暖。
迎新结束后,又开始紧张激烈地进行社团 会员招新活动了。我们心理健康康协会选择在9月8日到9月16日这段时间到新生宿舍去招新,对着届招新我们会干都期待已久,信心百倍,我们始终坚信:心理健康协会是个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融入我们他们会更健康,更加自信。在此之前,我们做好了招新的一切准备工作,包括心协会徽、宣传单、宿舍新生安排表,分配好各会干的任务。(会徽图案是“双手捧着一颗红心”,代表爱心)
在新生宿舍里,我们信心十足,热情地介绍我们协会的概况,让他们能更好地了解心协。我们主要介绍我协会从创办至今的概况及举办的各类极具特色的活动。比如:进行手抄报比赛,到安老院慰问老人,去特校看望特殊儿童,观看精彩的心理影片,每年举办的5.25大型系列活动等等。新生们都听得津津有味,对此也很感兴趣,频频发问,我们都乐意地去解答每一个问题。
招新的过程就是我们与新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交流的过程。去新生宿舍招新的目的就是要广泛宣传我协会,让更多的人知道、接纳、并融入我协会。
__年9月17日、18日这两天,全院所有社团都统一在篮球场那边摆台招新,给新生最后选择想要加入社团的机会,虽然那两天阳光猛烈,无情地烘烤着大地,但我们的热情始终不减,任由汗珠滚落却依然保持微笑。
9月18日下午,协会招新工作进入尾声,我协会圆满完成了此次的招新工作,经过统计,我协会共招的120个新会员。他们的加入为我们协会注入了新的血脉,使我协会更加壮大,更加充满力量,我相信:我协会的明天会更好!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3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 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能力。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集体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 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面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美好。
3、家校合力,形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四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李亚青老师来校讲座。李亚青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成长;而后讲解了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最后说明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家长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讲座活动中,李亚青老师亲切的话语,鲜活的实例,科学的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活动,家长们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红领巾电视台“成长快乐”节目开辟了《健康快车》这一版块,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四个班之间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加强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结合每月雏鹰争章活动进行 “一小之星 ”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雏鹰争章》,评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月底进行考核,并推荐出每月的一小之星。九月是“礼仪之星”,十月是“红色之星”,十一月是“安全之星”,十二月是“友爱之星”。每月产生24位一小之星,在月底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太仓市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郑吉主任来为全校同学作主题为“爱护小眼睛”的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医院口腔科施医生来校作“健康牙齿,伴你一生”口腔保健常识的讲座。11月9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主题为“消防安全记心中”的逃生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12月6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主题为“知我沙溪,爱我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近家乡,了解家乡,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怀。12月22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励志青春 放飞梦想”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
总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要我们地一步步摸索,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43月6日,我们生物1002班举办了以“3.7女生节”为主题的心理班会,以培养班级同学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的能力,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丰富大家的课余生活。
本次活动由班级心理委员主持。活动开始时,主持人直奔主题,从回忆女生中学时代喜欢的小说《幻城》等,渐渐引申到我们从孩童时期开始熟悉的一系列经典的动画,影视,游戏。《葫芦娃》,《四驱兄弟》,《还珠格格》,《天龙八部》,“跳房子”,“打弹珠”等一些经典勾起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
活动进行到一半时,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游戏——“传数字”。规则简单,但是考验的是同学间团结协作的能力,所以并不是如此简单。再来,热情高涨的我们还一同做了“第八套广播体操”。主持人还使用照片截图的方式,让同学们通过观看眼睛截图来辨认班级同学。“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每个人的眼睛是如此的不同,或炯炯有神,或明亮可人。通过这一小游戏,考验的便是班级同学间的熟悉程度。同学间的熟悉感上升,班级的各项指标,包括班级凝聚力,团结协作,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班会最后的集体性游戏“天黑请闭眼”,是考验小团体间的协作以及个人的语言功底,各团体间的“勾心斗角”和“大局观”都牵动着胜家的归属。
可以看得出来,同学们对于此次班会的积极性和热情度还是非常高的。本次班会可以说是圆满结束。
心理健康活动总结5又是一个浪漫的冬季,不经意间,进入大学已将近半年了,从不认识初的拘谨到“混熟”后的融洽,而自己也荣欣的担任了班级的心理委员。一开始担任这个工作,我很迷茫,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事,后来经过学校的培训后,我受益匪浅,学习到很多关于心理方面的知识,也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委员工作的重要性,于是我渐渐开始了解这个工作,也开始接受这份工作,最后也喜欢上它。
在这一学期里,我试着努力地主动与同学们沟通,去倾听他们心里的困惑,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去分担他们的烦恼,为此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自身的心理素质锻炼,提高工作能力
(1)作为心理委员,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每次都按时参加学校,学院举行的心理委员培训讲座和素拓活动,及时了解学校在这方面的措施和政策,并且通过活动过程还与其他班级的心理委员互相交流经验。
(2)课余时间主动去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学习一些心理知识,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素养,提高服务同学的水平。
二、积极开展班级心理活动,培养同学们乐观向上的阳光心态
(1)x月x日:刚进入大学,彼此之间还很陌生,为促进同学们相互了解认识,尽快融入班集体,在心理委员的倡议下,全体班委的积极组织下,我班策划了“我们在校园”的集体活动,并且在校园开展一系列互动环节。
(2)x月x日-x日:为了尽快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心理状况,便于以后针对性开展心理活动,在心理委员的组织策划下,全班同学积极参与,我班成功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活动。
(3)x月-x月: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时间,带动个别参与积极性不高、性格内向腼腆的同学融入集体,我班在辅导员的关心下全体班委的组织了“班级篮球友谊赛”“班级羽毛球友谊赛”等心理活动。
(4)根据自己和同学们的时间,有针对性的和同学们谈心交流,搞好同学关系,成为他们知心信任的倾听者,并取得良好效果。
总体来讲上一学期的心理工作比较顺利,但也发现自身在工作中有一些不足和缺陷,有待改进和提高。
(1)没有充分地与每一位同学交流沟通,可能忽视了部分需要我帮助的同学。
(2)积极主动找我倾诉的同学不多,大部分是我主动找他们,说明我的信任度还不够高。
(3)我班举办的心理活动不够多,参与面还不够广泛,有部分同学参加不太积极。
(4)自身的水平还比较有限,有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我还不能给出合理的回答,处理问题的经验还不足。
鉴于以上问题,我在下一学期的心理工作中做如下打算:
(1)为提高大家对我的信任,我将一贯坚守保密原则。
(2)为方便同学们与我的交流沟通,我将统计大家的E-mail地址、QQ号和手机号,建立一个完整的无障碍交流渠道。
(3)每周一群邮件的方式为每一位同学提供心理方面的小知识,小笑话以及一些音乐来缓解同学们的心理压力。
(4)继续主动联系同学,与他们交流掏心,并与其他班委举办更多的更精彩的心理活动。
xx年毕业那年,我踏上了自己热爱的幼教岗位,工作的第一年,我被分在中班任教,没过几天,班上一位孩子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他上课时总会控制不住地发出很多怪声音,通常,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用眼神或动作提醒他,因为我觉得,他所做的这一切的初衷只是想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我愿意去进一步了解他,当他被贴上“坏孩子”的标签甚至被否定时,我没有,我似乎看出了他行为背后更深层的一面,他需要关爱,他需要同伴,我愿意尊重他,走近他,倾听他内心最真实的声音,于是,我便这么一直用心做着,等着他慢慢向我敞开心扉,果不其然,他开始有了变化,通过一个学期的引导,他在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慢慢地,同伴们也接受了他,而他也学会了更多与人相处之道,看到他的成长,我倍感欣慰。
是的,教育就是这么一回事,尤其是对于我们年幼的孩子,他们的心灵更需要我们的呵护和理解。培训后的今天,回想起当初那件事,我真的倍感欣慰,因为我把孩子当人看,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普及的今天,请每一位在幼教一线的教师,真正用心关注我们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做一位合格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让我们未来的主人翁都能拥有健全的人格、爱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同伴关系、智慧和灵性以及审美体验。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留守儿童似乎成了我们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整体表现内向,易怒,不愿意和人交流成为所有老师对这些孩子的评价,在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时,我一个年轻的老师也感到力不从心,暑期我参加了xx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疏导的培训。
这次培训组织方做了精心的安排,首先是数位专家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授课方法让我们充分了解目前留守儿童的现状。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分析,让我真正的了解了这些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
接着通过小组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让我们切身的体验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如何组织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理得到成长。我积极结合本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很多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的见解。
在这次培训中,我有很大的收获,感受颇深。
一、留守儿童不一定都是问题孩子
这次培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专家所说的一句话:留守儿童不一定就是问题孩子,对于他们要做到关心而不是过度的关注。
以前在工作的过程中,由于我是学校专门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所以平时会十分关注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平时有时间就会找这些孩子聊天,时不时会说你们留守儿童会感觉孤单,有时候会不想和人交流,这些自己认为是正确的话,其实无意间就使这些孩子心理上有了负担,他们似乎感觉到作为留守儿童他们就应该有这些问题没问题就不正常了,这次培训后我明白自己之前做的是错误的,不仅没有帮助他们反倒让很多孩子产生了心理问题。
回校后我开始转变自己的思维,多组织学生群里活动,让留守儿童不感觉到他们的特殊,他们和其他孩子一样没有特殊待遇,一个月进行下来我发现这些孩子脸上多了很多笑容,让我很欣慰。
二、多与这些孩子家长沟通。
在专家们的讲授中,让我明白,孩子身上很多问题都是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导致的,所以回校后我认真总结关于平时教育过程中对于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应该如何调节的心得。
三、讲授人际沟通课程。
留守儿童身上存在的一个显著的问题就是人际交流困难,之所以有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和人沟通,时间长了自然就和同学之间有距离,我通过活动课的方式让学生合作讨论,让他们和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合作的关系,然后教授他们一些如何和人相处的方法,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我也从心里感觉开心。
四、帮助其他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通过可贵而精彩的培训学习,已经使我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提升。明白了留守儿童的关爱不仅仅只表现在生活学习上的关爱,更重要的是走进他们的心灵,在平时和其他教师聊天沟通中,我刻意的把这些学习到的教育理念传达给他们,希望在我自己提高的同时,其他老师也可以提高,让我们学校的留守儿童得到更好的提升。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3 本学期,我校以《苏州市中小学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为指导,根据小学教育的特点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了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了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以“专业”为核心,加强专业心理教师队伍的建设。
合格的心理教师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除了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外,更多的是实践上的操作方式与方法。我校有两名取得资格证书的心理辅导员,她们认真参加各种培训活动,并在学校中积极做好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注重辅导的方式与方法,讲究心理辅导的实效,努力把专业做“精”。
(2)以“班级”为主阵地,加强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班主任是学生心理三级监护体系中的第一级。因此,我校非常重视班主任的队伍建设。首先是转变班主任的观念,在注重学生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真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其次是经常鼓励班主任利用空余时间,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加强心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第三,学校开展由心理健康教师通过讲座、沙龙、论坛等形式,对全体班主任老师进行培训,以点带面,切实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本学期,我校的心理辅导老师柏晶晶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团体辅导课,让我校的班主任老师受益匪浅。
(3)以“全员育人”为导向,加强其他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专业心理教师一个人的事,也不是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全校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事。所以学校在加强专业心理教师、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对学校其他教师进行培训。我校通过组织教师观摩学习、上网理论学习、阅览室阅览学习等方式,加强教师心理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了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辅导能力。
(4)以“德育导师”为契机,充分发挥德育导师效应
结合德育导师制,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和团体辅导,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的管理
1、以点带面,保障“阳光屋”的有效开放
我校的心理咨询室——“阳光屋”,已被评为苏州市的合格心理咨询室,本学期继续每天开放一小时,由心理咨询室的值班老师负责学生的咨询辅导工作,并做好相关的咨询记录。对问题较严重者,我们进行了个案跟踪辅导,认真做好个案研究记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具实效性、规范性、科学性。本学期“阳光屋”的辅导老师对97位个案进行了科学耐心地辅导,其中有12位学生进行了跟踪辅导,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阳光屋”已经成为了孩子们的一个“心灵驿站”。
2、以班为面,开展富有实效的班级团体辅导
本学期,我校进一步完善了学生心理档案,做好一年级新生的心理档案收集整理工作。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课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每月做一次集体辅导,对班级中出现的共性心理进行辅导,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并做好记录,使心理健康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真正地服务于学生。
柏晶晶老师执教了《放飞烦恼传递快乐》五年级团体辅导课。孩子们畅所欲言,倾诉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烦恼。通过互动交流、范例引领、小试牛刀、大显身手等环节,孩子们集思广益,依靠集体的智慧来解决烦恼。最后大家发现,生活中总有烦恼,但只要换个角度,就能坦然面对。
李晓静老师执教的《学会欣赏》一课,层次鲜明,块面清晰,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告诉学生,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周遭,生活将更美好。
3、家校合力,形成富有高效的管理体系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依靠学校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庭教育。因此,教师应和家长合力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利用家长会、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学校,提高家长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并利用家校路路通等方式及时与家长联系,共同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本学期,我校举行了“关注孩子心灵成长”四年级的家长学校活动。活动邀请了团中央《知心姐姐》杂志社心理健康教育全国巡回报告团成员李亚青老师来校讲座。李亚青老师首先分析了目前家庭教育的盲区——忽视孩子心灵成长;而后讲解了孩子心灵成长的五大营养——肯定、自由、宽容、情感、梦想,最后说明了健康美好的心灵是家长留给孩子的最大财富。讲座活动中,李亚青老师亲切的话语,鲜活的实例,科学的指导,给家长们带来了家庭教育的启示,也解开了现实教育中的一些困惑。通过活动,家长们关注到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宣传工作。
通过黑板报、橱窗、红领巾电视台等途径,努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本学期,红领巾电视台“成长快乐”节目开辟了《健康快车》这一版块,内容主要包括学生的身体健康、饮食健康,还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
2.积极开展大课间活动和体育活动。
我校每天坚持大课间活动(分室内和室外两套活动),学校提供充足的活动器材,并根据实际情况,让各年级四个班之间定期交换器材进行活动,这样不但丰富学生的活动内容,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放飞心情,同时也缓解了学习压力。
3.加强了良好行为规范的培养。
本学期,我校结合每月雏鹰争章活动进行 “一小之星”的评选活动,评选内容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雏鹰争章》,评选活动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月底进行考核,并推荐出每月的一小之星。九月是“礼仪之星”,十月是“红色之星”,十一月是“安全之星”,十二月是“友爱之星”。每月产生24位一小之星,在月底的升旗仪式上进行隆重的表彰,颁发荣誉证书。通过这样的活动,激励学生,树立榜样,也促使了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4.开展了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校邀请了太仓市人民医院眼科主治医师郑吉主任来为全校同学作主题为“爱护小眼睛”的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了当地医院口腔科施医生来校作“健康牙齿,伴你一生”口腔保健常识的讲座。11月9日上午,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举行了主题为“消防安全记心中”的逃生演练活动,增强了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12月6日下午,我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参加了主题为“知我沙溪,爱我家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孩子们走近家乡,了解家乡,更好地激发了他们爱家乡的情怀。12月22日,我校组织学生观看了“励志青春放飞梦想”太仓名人校园巡回展。
总之,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这条路上,还需要我们地一步步摸索,多学习,多实践,多思考。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4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