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2 19:47: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篇1

近年来教育理论界极为重视教学主体―学生的学习行为改善,特别重视课堂教学的空间形态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我国当前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教育结构高速改革的阶段,每一位教师也都在努力探寻、构建更加人性化的、更利于课堂中的人际交往和信息传递的、更利于学生发展的、合理的教学空间形态。就这样,伙伴教学以它独有的魅力走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伙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同伴之间的教与学来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培养相互合作的情感,语言表达的能力,科学思维的方法,并促使其学业成绩逐步提高。其显著特点是建立在学生的性格、爱好和兴趣自愿组合的基础上,使伙伴之间处于耐心、宽容,以及和谐的教学气氛中。这种教学不但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培养了学生关心他人的情感与合作精神。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动物人类的关系》课堂中的伙伴教学的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课前准备

1.训练策划: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将知识点分解成不同的问题,供学生学习讨论。并就本地区的特点,有目的地提出了调查方案。

2.伙伴结合:破除以往利于课堂顺利进行的前后桌合作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学习素质等特征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每组3―4人,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选出1名能力和责任心强的学生任小组长。在小组长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有关生物反应器以及动物和仿生的资料。

二、课堂活动

探讨动物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作用,教师出示讨论提纲:

1.什么是生物反应器?

2.利用生物反应器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有哪些好处?

3.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吗?还可以生产哪些物质?

4.课文中有关动物与仿生的实例,你能解释吗?

5.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与仿生的实例?

6.你认为进行仿生研究需要哪些方面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要求:每组可选取2―3个问题进行讨论,时间20分钟。

(一)伙伴讨论。教师将权利下放,由小组长合理分配组内学习任务,阅读课本内容,结合课前收集资料,共同讨论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巡回指导并进行适时的启发和点拨。在20分钟的讨论活动中,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每位学生都能主动发言,献言献策,并且能够把讨论结果作有条理的整理记录,部分还把讨论中遇到的问题也记录了下来。比如:有些学生提到什么是冷光?冷光和日光对比有何优点。有些学生想知道生物反应器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等等。

(二)伙伴竞赛。在20分钟讨论活动结束后,我组织学生通过组与组之间伙伴竞赛的形式进行全班交流。由于讨论活动前的准备以及讨论过程中条理性的记录,在交流中,学生更是大胆、主动地发言,各陈观点,使我们的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在讨论中部分学生提出的疑问也在口枪舌剑战中解决了不少,本课的教学活动在跌宕中落下了帷幕。学生大有“有言意未尽”之意。我则“乘胜追击”、“结风使力”布置了课后调查活动。

1.食用动物的营养价值。

2.动物在娱乐和旅游中的作用。

3.动物在医疗保健中的作用。

4.在你一天的生活中,都有哪些动物与你的生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5.甘肃省优势动物养殖业。

6.观赏动物。

要求:以伙伴组合为单位,任选一题进行调查,广收资料,精选信息,一周后写出一份500字左右的调查报告。

三、课后反思

篇2

当前,加强环境保护,注重生态平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为了实现本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关注的重大问题,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而今天,为什么要保护自然,又何以能实现,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话题。今天,追本溯源,从历史的角度来反思环境保护的渊源,对实现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自然权利”说的起源及基本内涵

.“自然权利”这一专业术语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人类认识发展的渐进性决定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自然权利”释义的不同。提到“权利”一词时,它总是与人或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的,即有它的特殊的规定性和特定的使用范畴。因此,在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作为一个社会法律关系,还是作为道德关系范畴,特别是就“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来考虑时,权利只能局限于人类或人类社会领域。

1. 1“夭赋权利”的最初途释

“天赋权利”或“天赋人权”是17世纪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国的哲学家洛克为了反对封建专制,倡导人权解放运动首先提出的,它的基本含义是人生来就是平等的,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也就证实了最早的“权利”一词指的就是人权,即人类的认识只是局限于“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其实早在公元三四世纪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哲学家就认识到这样的哲理:人是先于政府或其他文明秩序而存在的,这种原始的自然状态是根据某些基于存在和生存的生物学意义上的原则组织起来的。他们把这种原则称之为“自然法”。

3世纪时,罗马的法学家乌尔比安就提出“动物是自然法的一部分”。因为自然法包括了自然传授给所有动物的生存法则;罗马人也由此推出,假定存在着(除人类以外的)另一种道德体系,即‘动物法’,也是合乎逻辑的[[2]。上面所说的“自然法”或道德体系,也就是处于朦胧状态的“动物权利”意识,只不过直至后来出现了“人权”的思想,才有了更明晰的解释.另外,虽然这里只是提到了把动物包括进这种“公正”的概念之中去,但这种微弱的“广延共同体”的思想使在20世纪70年代的“森林与其他自然客体在法律面前应当拥有地位”观点的出现就显得不很突然。

而其他意义上的“权利”思想,即和人类社会同等意义上的“权利”范畴内的自然权利,不可能存在于动物生活领域或其他生物生活领域。澳大利亚哲学家帕斯莫尔认为“权利思想完全不适用于非人类的存在物,人类之外的生命认识不到彼此之间的责任,也没有能力交流对责任的看法,这一事实意味着只有人类道德才是道德共同体的成员,荒野只有工具价值,当然人类应该以负责任的态度来加以讨论,也就是说,大自然的确不拥有权利,但为了自己的幸福而保护大自然,把生态伦理学当作某种人际道德来加以讨论是正确的。”罗国杰认为“所谓动物的权利,并不是他们生而俱有的。而是人赋予他们的,人类之所以赋予植物或动物以权利,并不是为了植物或动物本身,而是为了整个地球的生态平衡”阁。因此,并不否认“自然”权利的存在,而是从人类自身的“权利”问题出发,即谈到自然的权利,不只是权利主体的改变,其本质与人类社会的“权利”有根本的区别。因此,可以说,这只是一种借用,或类比的用法。同时,也必须承认,人类对于“权利”含义的解释也不可能至少不能全部在自然那里找到。

1.2“动物权利”的突破和认识自然的起始

在历史上,很多宗教都倡导“生命意识”,仁慈主义者对任何生命都持有敬畏的态度。他们把对动物的残忍行为视为人所犯下的错误,从宗教的角度看是一种罪孽;哲学家纳斯认为,“原则上,动物所拥有的生存和成长的权利,与我们及我们的孩子所拥有的权利同样多”[’]。英国的劳伦斯最早提出的“畜类也享有权利”的观念,是伦理上的重大进步。但他反对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也反对激进的仁慈主义者。仁慈主义者的行为在18世纪由民间运动逐渐发展到为保护动物权利立法的斗争。1876年,使用活体解剖成为争论的热门,最后迫使政府立法调节,要求必须用麻醉药把动物实验者的痛苦降到最低的程度。

另外还有素食主义者的禁猎行为等,他们和宗教的仁慈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动物权利的保护和动物权利解放运动;虽然还只是局限于动物的范畴,但它促进了人类从“狭隘人类中心主义”向“开明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化,这是人类伦理思想的重大进步。

2自然权利的基本特征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突破“人类中心主义”到“大地伦理”伦理思想的诞生,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人类在曲折的发展中发现大自然同样存在“权利”,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性”。综观各个时期的自然权利理论,人们发现“自然权利”有以下特征:

2.1自然性

自然权利是自然意志的表现,它源于自然运行的法则,任何违抗自然意志,违抗自然运行法则的,对自然权利的侵犯行为,最终都会遭到自然力量的报复与打击。自然性是自然权利的本质特征。

2.2一致性

所有生物按照生态规律的存在都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任何生物都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存在权利,同时,也有生态学规律规定的义务、自然意志、自然法则。自然力量是不允许任何生物只行使生存的权利而不履行存在的义务;也不要求任何生物只履行存在的义务而不行使存在的权利。

2.3平等性

在自然权利上,所有的生物无贵贱之分,高低之分和优劣之分异,决不因其数量的多少,出现时间的早晚,拥有力量的大小,进化层次的高低而不同;自然这一伟大的造物主既不偏爱也不歧视任何一个成员,任何生物都不可能长期获得超越生态学规律之上的生物生活特权。

2. 4相对性

在人类出现之后,自然中的其他权利主体行为能力受到了限制。在生态系统中,面对着自卫的、能动的人类,其他的生物往往无法通过自发的活动直接实现对人类的权利要求,而必须通过作为自然义务主体的人类的配合才能实现,人类自然道德义务的履行,对于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勿庸讳言,人类作为自然道德的义务主体,在自然活动中意味着对自然道德义务的履行。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扭曲必然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扭曲,人类自然生活史的悲剧,是人类社会史悲剧的延伸。因此,人类的社会文化存在方式必须和自然的存在方式相适应,人类的社会文化运演规律必须服从自然的运演规律。

3“自然权利”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关于“自然权利”的理论也发展起来,它既为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提供理论的指导,同时它也在人类认识的推动下不断深化和发展,使“自然权利”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以深化。

1}世纪初期,笛卡儿的“灵魂与肉体的二元论”思想代表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普遍认识程度,他把人由于具有灵魂和意识能够思考而与动物区分开来;提出了动物感觉不到痛苦的理论,认为动物只是一种机械的“自动机”,他坚信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和拥有者”(sl。笛卡儿因此还成了活体解剖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这是对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享有人类平等的权利思想的真实反映。在笛卡儿主义盛行的同时,另一种与其截然相反的,新的理论也在发展,这就是边沁的功利主义伦理观。即动物是有感觉的,它能够体验痛苦,感受快乐。他倡导仁慈对待动物,尽量减少动物所遭受的痛苦的思想;他反洁道,“问题的关键不是,它们能推理或说话吗?而是它们能感觉苦乐吗?",(67但他同样认为,动物低于人类,不值得人去尊重和关心,动物的利益是可以牺牲的。他们的这些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认识层面。

美国著名的哲学家雷根则全面地阐述了“动物权利主义”思想。第一,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天赋价值,人类与动物最关键最基本的相同之处就是都是生命的体验主体。第二,动物权利运动是人权运动的一部分,权利论不仅局限于人类的范围,动物与人类具有同等的权利。因此,动物应该获得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同等权利。这样,雷根把动物的权利与人类的权利等同起来,这是人类在道义上对动物的最大平等,是对动物权利的大解放。

而与此同时,被称为“自然权利运动的先驱”的法国著名的哲学家史怀泽,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理论”,其核心思想就是“敬畏生命”理论。他认为万物都是可受尊敬的生命,自然界的任何生命都与人类一样,具有同样受到尊敬的权利。他把自然万物归结到同等生命的集合,从而使人类的视野得到巨大的扩大。而罗尔斯顿的“自然权利观”则显得更明了、更彻底,他对“自然权利”的解释更具体,更丰富。他着重强调了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过程中“自然权利”的产生以及表现形式。

篇3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一直是学界讨论的热门话题,但直接从人类知识的角度来对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进行探讨的还比较少。本文试图从人类知识的本质、构成来认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从知识体系的演化过程来解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协调机制和相关问题。

1、知识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和需要

一般认为,科学是最为权威的知识体系,似乎已经成了知识的代名词。中文“科学”的英语对应词“science”一般是作为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来使用的,其词源于拉丁语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Scientia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直到今天,科学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指称我们所谓的science(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1] “科学”一词成为自然科学的专利是近代的产物,科学一词的原初意义即是所有系统化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包罗万象,并且时刻处于变动当中。从宏观上来看,人类主要具有两类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尊严、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是各种人文学科。当然从事实上来讲,追求规律的知识和关于价值的知识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规律的知识里蕴含着价值,价值的知识里也有对于规律的反映,并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这种内在勾连是科学与人文紧密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内在勾连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进行区别认识。

两类知识都源于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内在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2] 。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对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各种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人类必须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所以,人类的各种需要就相应地转化为追求知识的需要。因此,马斯洛指出:“我们应该假设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欲望,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3] 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追寻客观规律,建立价值体系即对人的各种意义和权利的探讨。所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随的。

2、关于规律的知识及其演化

最初,面对大自然人类是极其被动的,因为我们没有动物与生俱来的身体技能,相对其他动物,人类在身体上没有任何先天优势。当动物运用自己的本能保持生存时,人类只能不断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事物之间规律关系的发掘,进而逐步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这样就有了关于自然的知识。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4]。早期的知识是从人类的日常劳动中获得的,反过来知识又改造和推进了人类劳动。可以说,不断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人相对动物最大的优势。人类在日益复杂的劳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是社会的动物,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于社会本身运行规律的思考也成为人类的重要任务,这样就产生了关于社会运行与管理的知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构成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成为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石。

篇4

一、对人的本质的再探讨

人的本质不仅限于作为世界上的一种生物而可以由生物科学与人类学来研究,也不仅限于人的实存状态、人的意识、人的精神。人是这一切样式、一切范畴的总和,如果缺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内容,人都将归于消灭或趋于枯萎。任何人类个体的存在都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受着特定时空的制约和限制,每个个体的表现都不能代表人类的生存本质。正如卡尔•雅斯贝斯在其《生存哲学》中所写道的:“任何想象出来的关于完满的人的生存状态,从思想的角度来说,都是残缺不全的。而现实来说,都是不能完全实现的。”

费尔巴哈曾经说过一段话,大意是:人和自然界的其他动物生活在同一自然界里面,但自然界所呈现给人的世界远大于其所呈现给其它动物的。笔者认为,从费尔巴哈的这段话来看,自然界对于人类与其他物类这一差异存在的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有思想。人能够利用自身、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而不像其他物种一样简单的、被动的顺应自然。人能够强迫自然把它没有表现出来的一面表现给人;人能够强迫自然为人类的需要而表现;人能够深层次的挖掘自然。人类是能够按照自己的兴趣与需要对自然进行必要的改造的物类。正是由于人类的这一行为,使得自然对人类来说不仅仅是赐以人类维持生命存活的最基本的东西,还是人类区别于其它物种而能够有目的、有意识的生存于世。正是这种强迫性的活动使人由自然动物上升为文明动物;由蒙昧不自知的动物上升为自知自觉、有自我意识、有自我设计的高级动物。黑格尔曾经说过:“思想的简称就是‘我’”。也就是说,只有知道“自己是谁”的这一类动物才会有思想。所以,人之为人的最本质特征就在于――能够有意识地对对象进行改造。

二、人的本质与人的生存

“人的本质”问题是解决人的一切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问题说到底就是人的问题。至于教育与人的生存的关系问题,同样是在人的问题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关系问题。人的本质问题又是最难回答的,所以,历史上把这一问题称为“司芬克斯之谜”。但人类解决许多问题的前提是对自身本质问题的探讨。笔者认为,人类这一行为(指努力探索与追寻自身本质问题)本身就是人类本质的有力体现。

人类的伟大创举之一――教育即是人的自为存在的行动之一。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中,有意识的人类出现之前,人与其他动物是基本类似的,上一代依本能恪尽哺育保护的天职。在从自然界觅食的时代,人与动物一样,下一代可以自行觅食了就开始了自己寻找食物的活动。待到人类发现觅食的技巧时,便在示范觅食活动之外加上了传授这种技巧的活动。又因为人类创造了语言,可以用语言辅助行动,发展到后来语言甚至可以代替行动。至此,我们认为,教育真正的诞生了。人这一类有了超出其他物类的进步,进步到在谋生技巧之外,能够制造工具,能够开拓物质来源。这些成就有赖于集合若干代人的经验和若干同代人共同的智慧。这种经验产生和发挥作用是人类共同活动的结果,也正是这些活动使得原本不存在于自然界的“人类社会”诞生了。在这样的“人类社会”中,谋生技巧当然还是最基础的需要,但是更需要的是个体间的相互合作。由此,个体生命的维持从依赖自然变成依赖社会群体,于是人类才有了社会文化的现象。上一代对下一代又出现了“天职――传授求生本领”之外的一项责任,即教下一代“如何生存在人类社会里”,这项理性的活动在下一代有了知觉能力时就随时开始了。并且,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至今,这样的教育活动甚至已经提前到人类个体还没有脱离母体的时候。

三、教育――使人以“人”的方式自为生存

教育与生存统一于“人”这一主体上,生存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有意识的主体的存在,任何有意识的活动都不可能也无法实现。而教育从其最初的出现就被赋予了具有人类的意识和目的的血液。所以,教育与人的存在当然是一种应然的关系,也必然是一种应然的关系。教育是为了人的生存而存在的,确切地讲,教育是为了人的由自在生存向自为生存的发展而存在的。

冯建军在其著作《生命与教育》中写道:“在这个技术宰制一切的时代中,教育封闭了通向灵魂的大门,对生命的异化和遮蔽使其迷失了方向,越来越远离生命的原点。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到来,呼唤教育回归生命的本真”。生命是生存的前提与基础,也是生存的鲜活体现。生命的异化与遮蔽使得生存也被误解或曲解。生存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过程。教育既是在这样一个以过程的形式存在的生存中不断实现人生新的生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学习》中写道:“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人的生存即是人的不断完善与不断学习的过程,人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教育则在最根本上促进人的自我觉醒与自我生成。从教育诞生之日起,人类就开始以自为的方式存在。教育生发于人的生命原点。所以,其也应该回归到人的生命原点,去发现人的生命灵动,去参与人的生命存在,去关怀人的生存本身。而生存本身又是极丰富、极多样的。教育本质上之于这花朵不是阳光雨露,而是这花朵深深扎根的土壤。教育所给予生命的是生命的血液与具有人类特性的特性。教育之于人的生存是人的自为存在的必须。教育把人从自然欲望的质朴中解放出来;教育把人从自然的欲望中解放出来;教育把人所蕴含的精神能量激发出来,成为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使人的生存状态与生存本身不断完善与提升。

随着“生存”一词的真义不断被揭示,教育与人的生存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生存”是对自由的无限追求,教育加深了人对自身的了解与理解,促进了人的生命自觉。生命自觉了,人才能够自由。教育应该使人更好地生存于世界,并且使人与世界更好地共同生成而不再是简单地征服与被政府的关系。简单地说,即为教育应该使人更加幸福,使世界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2]邹诗鹏.生存论研究[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美]约翰•杜威.人的问题[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尹艳秋.必要的乌托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

[5][德]卡尔•雅斯贝斯.生存哲学[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6]贾馥茗.教育的本质[M].世界图书出版社,2002.

篇5

当然,人与动物的同理心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人的同理心包括几个内容。一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二是想要他人理解我,就要首先理解他人。三是别人眼中的自己,才是真正存在的自己。要学会以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并据此改进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四是只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想成功地与人相处,让别人尊重自己的想法,唯有先改变自己。五是真诚坦白的人,才是值得信任的人。六是真情流露的人,才能得到真情回报。因此,具有同理心更容易与人沟通和获得成功。

不过,即使是人的个体之间,有无同理心和同理心的大小都有差异。而人与动物的同理心并不是一个层次,两者的同理心只是一种在最原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上的相似。人类所具有的一些心理特点,如情绪、好奇心、模仿性、注意力、记忆力、想像力、制造工具、抽象力、自我意识、语言、社会性等,动物也会有。

客观地讲,人与动物的心理差异仅仅是程度上的,并非种类上的、根本的。而且,有些动物的情感和心理能力还相当发达,例如家养的狗。通过对狼和家养的狗的研究和比较,达尔文认为情感和心理能力可以通过遗传而逐步进化。

但是,人们肯定会提出疑问,人的高级心理,如自我意识、道德观念、对上帝的信仰等绝对是人类所特有的,动物是不可能拥有这些心理能力的。如果说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那么人的这类心理能力是如何产生的呢?

达尔文的解释是,有一些心理能力可能是人类所特有,但这些能力仅仅是其他高度进步的智能所衍生出的结果,而且这些能力并非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文明社会的人和未开化社会的人差别也很大。

动物与人相似的原始心理

爱心是所有动物与人类最相似和相通的原始心理和情感。例如,一切民族的女性与雌性动物的母爱几乎是完全一致的,这已经有大量的事实和观察,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动物的母爱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在细节上也惊人地相似。

例如,科学家发现非洲卷尾猴会小心地守候在自己的幼猴身边,把打扰幼猴的蚊蝇赶跑。长臂猿会在河边为自己的孩子洗脸。而且一些动物的爱心也会与人类的“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相似。雌性狒狒的心肠甚至宽厚到不仅养育自己的孩子,而且养育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并且把一些流浪的狗和猫收养起来。但是,雌性狒狒在对自己的亲子和养子分配食物时就存在不公正了,对于前者,狒狒总是公平地分配食物,对于后者则并不公平。这同样与人类的心理相似,对亲朋好友多多关照,对陌生人却很少关心,甚至专门欺骗和损害陌生人。

科学家甚至发现,雌性狒狒对孩子的照顾也是无微不至的。一只猫把幼小的狒狒的脸抓破了,母狒狒深感惊讶,马上检查猫的脚,并把它的爪子咬去,为的是不让猫再抓它的孩子。同样,狒狒也与人一样有极强的报复心。在南非好望角服役的一位英国军官经常虐待一只狒狒。一个星期日,狒狒看到这名军官与他的部队列队前行时,狒狒便把一些水倒入一个坑中,搅拌成稀泥。当这名军官走近时,狒狒熟练地把稀泥向军官猛砸过去,逗得许多旁观者大笑不已。而且事后很长时间,每当这只狒狒看到这名军官时,还表现出胜利的欢欣。

欢乐和嬉戏几乎是所有动物所拥有的心理特征,与人相去甚远的低等动物,如蚂蚁也有这样的心理和行为。昆虫学家早就发现,一些蚂蚁会相互追逐,彼此假装咬啮而嬉戏,从而达到快乐的目的。在更为复杂的高级心理方面,如嫉妒,动物和人也相当接近。例如,如果一只狗的主人对任何其他动物表示过分亲热,这只狗就会表现出嫉妒。马也一样有这样的嫉妒心。在2009年10月召开的第11届全国运动会上,新疆马术队的一匹马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嫉妒心,如果马的主人稍稍表示了对旁边的马的亲近和关照,如抚摸别的马,这匹马就会嫉妒发怒。

同样,动物也有好胜心并希望受到表扬和称赞。如果一只狗能为主人携带一只篮子或拿一份书报,它就会表现出高度的自满或骄傲,主人如果给予表扬时,狗就会更高兴。

人与动物在高级心理上的差异

人类当然有区别于动物的高级和复杂的心理,如信仰和道德等,但是达尔文认为,这也是从动物的原始心理发展而来的,从而成为人类文明的特征。

例如,人类的美德包括同情、忠诚和勇气,也是人类的社会属性。这些属性动物也具有。一方面,人类的祖先会与动物一样,通过自然选择的方式,把这些美德遗传下去。但是另一方面却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大量成员在同一部落的范围内最初怎样赋予这等社会的和道德的属性呢?美德的标准又是怎样提高的呢?

比较富有同情心和仁慈的双亲所生育的后代,其数量是否会比同一部落的自私而奸诈的双亲所孕育的后代更多,因而能把美德遗传下去。这是一个很可疑的问题。一个人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就像许多未开化人所做的那样,也不背叛他的伙伴,他大概常常不会留下后代以继承其高尚本性的。相反,最勇敢的人在战争中心甘情愿奔向前方而且慷慨为他人献出自己生命,这样的人当然要比其他人死得多,因而这样的人的数量和美德并不能通过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来增多,因此美德的遗传就很难实现。

但是,达尔文认为,美德是通过部落成员的共识和推崇而慢慢成为所有人的行为准则并遗传下去的。因为当部落成员的推理力和预见力有所进步时,每个人就会知道,当他帮助同伙时,通常也会得到回报的帮助。从这个低等动机出发,每位成员都会获得帮助其他成员的习性,也即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同理心的根源之一。因为,将心比心的第一条准则就是,我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我。

篇6

中图分类号:N0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6-0034-02

一、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物物相关律”和“相生相克律”两大基本规律。“物物相关律”是指自然界中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1]因而为维护生态平衡,不能任意在某生态系统引进某一物种,也不能任意灭绝某一物种否则两者都会引起生态失衡。

为此,《世界自然》指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承认其他有机体的存在价值,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所以说,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存权。本文作者将动物生存权定义为:动物因存在而固有的,免受不必要杀害和受到保护的权利。在我国法律中也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是并行不悖的。但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多种野生动物都濒临灭绝。

二、生态伦理关系的两大主张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利益至上主义”这两种生态伦理关系的主张。

(一)“人类中心主义”

1.基本内涵。随着“上帝中心论”哲学思想的瓦解,人逐渐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之蒸汽机革命,使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自信心增强的同时追求主体精神的野心空前膨胀。反映在哲学思想上,人类认为自己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类可以随意的剥削和掠夺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即"人类中心主义"。2.理论依据。首先,“每个人都有权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被视为财产占有的关系,任何人都有权为了自身利益占有、使用、处置这份财产。其次,“理性人”的法律标准:人类之所以拥有权利,因为人类有理性,有意识,有社会性。因为人类满足这三项标准,在拥有权利的同时,才能承担义务。动物没有理性、意识和社会性,因而不能承担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因此动物不能成为权利主体。[4]第三,功利主义伦理观认为: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自然界生命中最大的善,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成员,理应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大的善,此外人类相较动物而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因此人类理应有凌驾于动物之上的权利。[5]第四,权利主体范围的要求权利主体从男人扩大到妇女和儿童,从白人扩大到黄色及黑色人种后还未扩展到无意识的动物种群。因此动物不是权利主体。3.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正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从神性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然而,以人类为中心主体地位的膨胀,人类肆意的掠夺剥削自然,使大自然一次又一次遭受人类的涂炭。

(二)“生态利益至上”

“生态利益至上”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大网中的一个点,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没有质的差别,只是发展阶段不同而已;因此,不仅人是价值主体,其他生物也应成为价值主体,当人类与其它物种种群的利益相冲突时,人类应服从生态利益至上。“生态利益至上”承认了动物的价值,认识到了缓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但却走上另一个极端。“生态利益至上”认为:当东北虎要吃人时,应当保护东北虎的生存权。因为东北虎属于珍惜濒危保护动物。所以,个人和东北虎这个种群相比,东北虎种群的价值高于人类的价值,东北虎种群的善大于个人的善,应该维护东北虎而不是个人的生存权。

三、“人类和动物为价值主体”的理论观点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利益至上”两个理论的极端性,笔者主张,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上,应该采用“人类和动物为价值主体”的观点,此观点似乎有些中庸之道,但是这是对人类健康权和动物生存权共同保护的一个良策。其核心内容是:承认动物也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关心的对象,是价值主体,拥有权利;但是当动物生存权与人类生存权及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要以有利于人类发展,生态环境和谐运行为处理的原则。

(一)动物扩展为权利主体的理论依据

首先,将动物扩展为权利主体符合法律权利主体范围不断扩展的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权利的主体也从男人扩张到妇女和儿童,从贵族扩张到奴隶,从白种人扩张到黑人和黄种人,因此,我们认为权利主体扩张到动物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其次,权利源于需要。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因为人类有生存的需要,因此拥有“生命健康权”;动物同样作为自然界中的成员,也有生存的需要,因此也应该具有生存权。

(二)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原则

当动物的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二者发生冲突时,应以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比如,在“非典”和“禽流感”事件中,为使人类和其他动物免受病菌的感染,及时的宰杀染上病菌的动物,不仅不是对动物生存权的否定,而是为了更好的尊重生态发展规律。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很多学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生态利益至上”,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是不利的,

四、中国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中国动物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仍受“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环境保护法》对立法目的作出这样的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规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我国的法律主要保护野生珍稀动物,对非野生非珍惜动物缺少关注。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五、对动物保护立法的建议

鉴于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制定一部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承认动物的价值。我国动物保护现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立法初衷,才能使动物真正得到保护。2.将动物上升为权利主体。现行保护动物的法律,都是把动物作为客体加以保护。但是,只有赋予其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才能切实使动物的生存现状和环境得到改善。3.将动物保护范围扩大到野生非珍稀动物和非野生动物。4.对野生非珍稀动物的保护要侧重其“野”性:现有的法律法规大多提倡驯养野生动物,这样本身对于动物“野”的天性的束缚和虐待。

加强对非野生动物,尤其是对工作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关爱。实验用动物和工作动物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其工作和被实验的“使命”,往往无生存权可言。因此,我们应在立法中规定实验用动物的实验次数、手段进行限定,减少实验时痛苦程度。工作动物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经常是常年累月的辛苦,当其体力不再胜任繁重的劳动时,就以屠宰场为归宿。因此在立法中,需要明确规定动物每天的工作强度、休息时间、退休制度等,切实保护它们的利益。

篇7

杰克・伦敦被誉为是20世纪初美国文坛中最有贡献的作家,他所创作的一系列的关于“狗”的故事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力。其中作者对于《白牙》的构思将人、狼和狗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微妙的诠释,通过对动物的分析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联系的解读,从而表现了“白牙”从野生走向文明的过程。凸显出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的过程。

一、有关原著《白牙》的总体概述

《白牙》是杰克・伦敦创作于1906年的作品,其影响力巨大,先后被各国翻拍成电影,例如在1991年迪斯尼电影就以其为原型进行改编为《雪地黄金犬》,从而风靡全球。小说《白牙》从独特的视角讲述了“狼”进化成为“狗”的过程。作品中将人和“狼”之间微妙的关系进行细化,“狼”由最开始遇见人的“防范”与“残暴”到慢慢的相处和磨合,在人的感召和爱护下逐渐建立起和平的关系。也展现出一个野兽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过程,让人深刻领悟这种变化以及惊叹于生命之间的联系和感染力。而杰克・伦敦在《白牙》的创作中也通过将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惨痛教训融入作品中,从而使得“白牙”的形象更加的丰富和深刻,让读者更加深刻感悟人生的内涵和哲理。虽然《白牙》中描绘的是“狼”的成长轨迹,但是本质上影射的却是人类的发展史。小说中的“白牙”在其成长过程中一共经历了三次人生的波折,先后更换了三个主人,而这每一次更换主人的过程折射出的都是社会的不同阶级和社会现实,将动物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进行结合。

二、从电影主题角度看《白牙》的多元性

(一)呼唤爱的主题

白牙作为一种特殊的动物,在人们的广泛认识中狼狗都是给人一种非常畏惧的感觉,往往都是敬而远之。白牙作为这些种族中的一种,有着与其他种群不一样的特性,白牙的生活栖息地属于荒无人烟的地段,只有这样才不会被人类所影响,在那里他们可以尽情享受。在白牙的生活世界里对于人类其实是敬重的,在他们的世界中崇尚着一种高尚纯洁的爱。在自己的种群中白牙与同类之间的感情是干净、体贴的,这是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对待人类他们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人类的关注与关爱,可以与人类和谐友善的生活下去。当红胡子和小时候的白牙相处时,红胡子与白牙之间培养了深厚的友谊,彼此之间的感情在红胡子对小白牙的百般呵护中渐渐加深。这种感情在白牙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白牙心中对于爱显得更加向往,就如白牙对于人类的感情,人类在他们心中也是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渴望与人类建立深厚的感情。但是在白牙的心中一个感情的坎发生在红胡子的一次换酒行动,红胡子为了得到酒喝竟然拿白牙当做交换对象。白牙在被红胡子相当于出卖之后仍然对红胡子充满感激,而不是由于红胡子的自私进而产生恨意。虽然白牙被卖到了史密斯那里,但白牙的心一直在红胡子那里希望重新回到红胡子身边,在潜逃与被送回的过程中使得白牙的心中渐渐留下了阴影。直到在后来的事件,即史密斯每次带着白牙去与其他的狗进行搏斗,这样的事件使得白牙的心中彻底失望对于人类的感情,渐渐由爱生恨。这种感知一直持续到了白牙拥有新主人斯科特,在新主人的认真照顾下,白牙的心渐渐温暖起来,心中爱也被这样的主人所唤醒。就这样在白牙对人类彻底失望、深恶痛绝的时候,正是这样的爱将白牙内心深处原本的感情所唤醒,最终与人类和谐相处下去。在白牙的这样的一生经历中对于白牙内心成长最重要的就是爱,爱让这个原本拥有野性内心的动物变得温顺、变得懂得感恩。也正是这样的爱与关怀使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彼此之间打开爱的大门,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迈出了一大步。

(二)适者生存的主题

研究生物链的特征我们可以知道在动物界有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只有适应了环境的不断更新才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下去。人类也一样,在社会上存在着很多我们自己没有接触不断创新的人和事,对待这样的环境我们唯有适应,将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大流中才能顺应时代、才能生存下去。最初白牙的生长环境非常恶劣,幼年的白牙就经常承受长期挨饿带来的痛苦,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白牙养成了适应艰难环境的能力。同样后来在印第安人的营地之中被别的狗排挤和欺凌,使得白牙更加明白“强势”的重要性。“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在这个世界上要么就是统治别人,要么就是被别人统治,懦弱的人是没有生存的空间和权利的。所以白牙只有让自己不断变得强大和凶悍,才能适应这个世界的生存环境,他的独立,他的力量,也让人钦佩;它虽然经历了众多的打击,也有被别的狼打败的时候,但是它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提升自己,在战斗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在《白牙》中也反映出现实社会的现状,社会的竞争是残酷的,只有让自己变得强大才能生存下去。白牙在自然环境中想要生存就必须变强,在人类的环境中就必须适应人类的规则,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

(三)自然主义的主题

在《白牙》中将狼所生存的自然环境描绘得惟妙惟肖,带领着城市中的人们领略到了别样的自然美景和生命力。在冰天雪地的阿拉斯加那里的生命顽强生长着,肉食动物与食草动物之间的战斗,肉食动物与肉食动物之间的争夺,将大自然动物之间的本性展现在人们面前。在《白牙》中杰克・伦敦细致阐释了环境对于人和动物的影响,生物的行为影响着环境的变化,环境的变化也影响着生物的行为。白牙是一只由狼和狗结合而产下的,从遗产学角度而言,白牙身上的狼性大于狗性,而白牙所经历的各种自然斗争、你争我夺,使得它身上的野性也愈来愈大。正是由于白牙的身经百战也让它获得了“战狼”的称号。虽然白牙接受了文明社会的洗礼,变得温顺而通人性,但是身上的野性并没有被磨灭。它可以为了救斯科特一家而挺身而出,凭借着自己的英勇存活下来,这也反映出生命的本质特点。

三、从象征主义角度赏析《白牙》丰富性

(一)“白牙”:人的象征

在小说《白牙》中“白牙”是一匹野生而难驯的狼,但是随着其成长和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经历使得它不断接受人的文明生活,卸下了原本狼所带有的野性和兽性,过上了和人类和睦相处、成为朋友的狗。在小说中“白牙”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凶悍、野蛮、自由的狼,而是代表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制度的一种期待和精神内涵。美国在20世纪初虽然已经逐步走上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但是在具体的制度和执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杰克・伦敦期待社会拥有一种合理的制度来约束一些人的贪念和欲望,不至于让人走上邪途。“狼”在其中就扮演了人的角色,而“猎人”则是代表着社会制度,在“猎人”的驯化和管教之下“狼”最终变成了温顺、可爱、听话的“狗”,而不再是野性难驯的“狼”。而作者所期待的也正是人在合理而健全的管理制度下能够和平相处,能够快乐而相互尊重进行生活。这也是作者对法制社会以及仁爱社会的一种向往和期待。

(二)“狼”与“狗”:野性与人性的象征

在小说中“白牙”是一只来自印第安人的母犬和狼所生的后代,由于环境的变化最后变成了一只“狗”。“狼”和“狗”事实上都是一种生物,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之所以区别进行定义,是源自于它们的品性。“狼”和“狗”的这种辩证关系中也包含了极其丰富的象征意义,“狼”身上所包含着野性,而狗因为驯化也通人性。在杰克・伦敦看来,区分和界定“狼”和“狗”之间的关系有两个重要的因素,一是外界的环境,二是人类的影响。“狼”如果能够得到人类的关怀,获得人类的爱和调教,生活在安逸及文明的生活环境下就会变成“狗”;而“狗”一旦缺少文明的环境投身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和其他的动物之间进行竞争,想要存活就必须要变成“狼”。在《白牙》中“白牙”就是由“狼”的野性、残忍转化为温驯、通人性的狗,环境的转化对于“白牙”的影响是巨大的。此外人类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能够听从于人类的命令和信号的就是“狗”,伤害人类,不听人类的就是“狼”,人对“狼”和“狗”的区别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白牙从野生环境之中逃离到了文明的社会,没有被人打死,反而遇到了斯科特,斯科特对它的照顾和爱使得它被感化,成为一只真正意义上的狗。

(三)威登・斯科特:权势的象征

斯科特在《白牙》中担任的是白牙的主人的角色,它对白牙的照顾和呵护使得白牙由“狼”变为“狗”。白牙的命运也是一波三折,从最开始的被主人红胡子百般呵护,悉心照顾;再到被卖给史密斯之后的惨痛经历,被主人殴打和虐待,使得白牙身陷囹圄。幸运的是在一次与别的狗打架受伤的时候被斯科特解救了,并且在斯科特的照料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改变了白牙的生活现状,使得白牙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文明生活。但是在斯科特身上所折射出的美国上流社会的习惯和特点也暴露了出来,斯科特习惯性对所有人发号施令,不用自己动手就可以办成事情。他对白牙的爱护是一种上层者对下层者的同情和怜悯,他对白牙的指使也无形中凸显出一种阶级之间的压迫。

四、结语

虽然《白牙》是一部刻画动物的小说,但是其中所表现的文化和价值内涵却极其丰富,将人与动物之间的微妙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白牙所表现的坚韧、拼搏精神令人折服,对主人的忠心也让人钦佩,让我们见证了“狼”变“狗”的转化过程,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的变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鼓励和向往。文章主要从电影《白牙》的总体概述、从电影主题角度看《白牙》的多元性以及从象征主义角度赏析《白牙》丰富性等方面进行了阐释,结合杰克・伦敦自身的生活经历,将白牙的经历和社会现实的发展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向我们展现出拼搏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的现实。

[参考文献]

[1] 买琳燕.走进“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7).

篇8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1-079-01

近代以来工业化的繁荣,一时使人类的欲望和自信心极度膨胀。人类对自然毫无敬畏之心,自视为自然之主宰,毫无节制过度开发终致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开始意识到,“杀身者不是刀剑,不是寇仇,乃是自家心杀了自家”,开始保护环境。动物,由于能得到人类更直接的情感映射,对其的保护更是提上了日程。在如何更好地践行上,人们产生了分歧。随着社会发展进步,动物的法律保护也成为我国一个热门话题。在此,笔者浅谈关于动物法律地位的一些浅见。

一、关于动物权利争论的观点

关于动物权利的争论,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动物完全法律主体论,二是动物类法律主体论,三是动物法律关系客体论。

第一种观点呼吁应赋予动物以法律上的主体地位和法律权利,认为动物与人一样具有感官、记忆和情感,能够体验到痛苦和快乐等与人类一般的情绪,也与人一样具有生活主体的特征,也拥有“天赋价值”。相对于人来说,动物是“弱者”,属于弱势群体,更应该有权要求人们善待并向其提供物品或服务。简言之,只有赋予动物法律上权利主体地位,才能切实的做到动物保护。

第二种观点认为,法律既然可以拟人,赋予“法人”一定人格,故将某些动物上升为有限主体,使之为法律上的类主体,并享有有限权利有何不可?对于动物行为能力欠缺的问题,可以运用制度加以解决。

第三种观点则认为动物为权利主体无任何根据,因为动物尚未被发现具有自我意识。婴儿、精神病人等之所以也是法律权利的主体,是出于他们是人,而非由于他们是弱者。而且,动物的本性也决定了它们无法成为权利主体,人类杂食的天性也决定了人类无法同动物平起平坐。该观点呼吁,各国法律都应加大对动物的保护力度,但是这种法律保护手段应该遵循法律本身的规律,应有相应的法理基础以支撑,仅仅依靠人类的美好愿望而让动物成为权利主体,只会产生无法操作的法律规范。

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不是只有一种,不是只能非此即彼。关于动物利益的思考和观点,表明人逐渐开始关注除了人以外的其他物种的利益,是文明发展的体现。而且,保护动物就是保护环境,也是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是作为智慧生物的人的一种理性选择。所谓无心者公,无我者明,只有不从人自身的角度或者从动物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整个自然生态整体出发,或许才会得到最好的解决方法。

二、保护动物权利的必要性

万物生于性,事物之理有定。食草动物吃草,食肉动物猎杀其他动物,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天性。同样,人类杂食的天性短期内不可能改变,也无须刻意强求。再者,动物不太可能――至少在看得见的未来―变得与人一样具有思想、理性、能认识并主宰自己。笔者认为,不应贸贸然赋予动物与人一样的法律主体地位,强求它们参与人所制定的法律关系。古言兴利无太急,要左视右盼,上智不悔只因详于事前,我们可以理解一些动物保护者的急切心情,但是,贸然强加予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可以预见现实生活中种种冲突不可调和。植物也有其独特生命,也能感受到快乐和痛苦。

因此,在调整人与人关系、规范人行为的法律上,不见得非要赋予动物法律主体地位才能给予动物以法律保护。不给动物以法律主体地位,并非就是歧视动物、不保护动物。

三、赋予动物权利的法律依据

篇9

天性使然

其实,狗与狼在幼崽时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美国麻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饲养了7只狼崽和43只狗崽,这些幼崽都是刚出生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研究人员发现,狼崽和狗崽基本上都是在2周内发育出嗅觉,4周内发育出听觉,6周内发育出视觉的。

但有所不同的是,在出生两周之后,狼崽几乎是在又瞎又聋的情况下,就开始尝试着行走和摸索周围的环境,它们走路非常艰难,但仍坚持着。在此期间,它们也经常因为一些新的声音和视觉刺激而感到惊恐不安。相比之下,狗崽则要在嗅觉、视觉和听觉全都发育完全后才开始行走和摸索环境。

这种差异性究竟会给狗与狼的驯服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呢?研究人员认为,狼在幼年时,就能表现出如此顽强的意志与执着的精神,不达目标,则不罢休。它们天生就不依附人类和外界力量。而且,那些从小的惊恐经历使它们对周围环境的细小变化始终都保持高度的机警和警觉性,这些特异性便造就了狼的天性,生来就是桀骜不驯的,所以,人类才难以驯服它们。

但狗却不一样了。与狼相比,狗却是很依赖于人类的动物,而且依附性还很强,自然就会对人类非常服从和忠诚了。如在主人遇到危险或受到攻击时,狗往往能挺身而出来显示它的忠心。因而几千年来,狗就是这样从当初人类的得力助手逐渐演变为极受人类喜爱的宠物,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的。

狗的基因进化了

狗在从狼群成员转变为人类宠物的过程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具有与人类相处的能力,还有它体内的基因也随之进化了,像人类一样,狗已经进化为一种食物更加多样性的动物。

篇10

义务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内容标准有10个一级主题,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章第一节《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虽然编排在第6个主题“动物的运动和行为”下,但是本节内容与第3个主题“生物与环境”和第8个主题“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本章节站在生物圈的高度,对动物的作用进行概括,在整套教材中也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本章节的学习离不开第一单元中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铺垫,同时又为第六单元中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奠定基础。人教版生物学教材的编写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本节课对于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物圈是一个统一整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看起来知识点很少,主要是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能促进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三个作用,但是教学素材很多,何以取舍,给老师留有很多发挥的余地,能充分体现教师教学的独特性。

(二)学情分析。

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以及保护生态平衡的意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且很多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具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此为基础,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资料分析、问题讨论、图表设计、角色扮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爱护动物的情感共鸣,从而使学生对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形成理性和概括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能举例说出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方面的作用。

2.能力方面

通过资料分析、图表设计等活动促进学生主动开展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归纳的能力;通过问题讨论、出谋划策等活动,培养学生表达、交流的能力;通过音像、图片资料的享用,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通过问题分析,辨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认同动物是生物圈中重要成员的观点,激发学生关注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参与意识。

(四)教学的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三个作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物质循环,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确立的依据:教材条理清晰,对动物在自然界中的这三个作用进行了描述,版块分明。第一部分“在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中,提供的资料和设计的讨论题比较凌乱,缺乏逻辑性,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所以我对资料和问题进行了重新选择或重新组合。在第二部分“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文字的表述显得单调苍白,我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学生把文字转变成图表,使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加深理解。第三部分“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教材上提供了图片,但是录像资料更生动活泼,更能满足学生的视觉享受,所以我选用了教材配套的录像。

2.教学难点

理解动物在生态平衡中的作用;辩证地认识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确立的依据:这两个难点在知识的分类中属于概括性知识,“是把各种事实、现象以及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它集合了大量的具体事实,描述了这些具体事实之间的关系,经过一定的科学思维方式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抽象知识”。生态平衡是比较抽象和复杂的知识,在教学设计中我通过资料分析、问题讨论、出谋划策、整理归纳等几个连续的步骤,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自主得出结论;在怎样正确对待动物的益害问题方面,在问题讨论的基础上,播放相关录像《动物危害植物》,引发学生的矛盾心理,鼓励学生展开进一步的质疑和思考,对动物对人类的益处与害处形成综合的认识,并能进行理性的决策。

二、教法和学法

我认为,“教”和“学”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发展,帮助学生建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生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三个理念:面对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我在本节内容教学设计中也有所体现:(1)引导并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动物能维持生态平衡”的教学中,给学生创设情境,提供资料,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己思考、推理,让学生主动探究。(2)面对全体学生:资料分析、问题讨论等活动可以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使每位学生都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在“合作”中体会乐趣。但是小组讨论往往会流于形式,空洞的说理只会形成肤浅的认识,我想采用学案的形式,对学习的内容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让学生不仅可以说说,而且可以写写画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突出学习的“自主”性。(3)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人类对动物的认识过程也是科学与技术发展的过程,选用的素材中有很多人类对麻雀、狼、害虫等动物的态度转变的例子,启发学生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在学习中有效地落实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STS)的教育,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程序

(一)导入。

在导入部分列举作家对春天的两种描述,一种是热闹非凡、生机勃勃的,另一种是美国科普作家蕾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中的一段,形成鲜明的对比,利用文学的感染力激发学生关注生活、珍爱动物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选择喜爱的春天,他们会选择有动物活跃的春天,因为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缺少了它们,人类的生活将变得单调、寂寞。但是动物的作用不仅仅是这些,那么动物在自然界中有哪些作用呢?这就提出了要探究的问题。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能说出一些,但是肯定不够系统或者理解不够深刻,教师在展开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经历,好好运用新旧知识的迁移。

(二)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这是第一个知识点,也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安排了四个连续的学生活动。

1.资料分析

资料一:麻雀啄食和糟蹋农作物,曾被列为主要的害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开展了“剿灭麻雀”的运动。可是现在专家发出了“保护麻雀”的呼吁,这是为什么?

资料二:呼伦贝尔草原是我国最大的牧业基地。过去那里有许多狼,对牧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人畜的安全,当地牧民组织了大规模的猎捕狼的活动。但随后野兔却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野兔和牛羊争食牧草,加速了草场的退化。想一想,野兔的数量会不会无限增加?为什么?

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资料,列举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用食物链或食物网表示各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你的图解解释上述问题。

此处选用的资料,是人类对所谓害鸟、害兽态度变化的经典事实,让学生针对自己画出来的具体的食物链,分析各种生物数量的消长关系,知道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处于动态变换之中,对生态平衡形成感性的认识。

2.问题讨论

以往人们习惯把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成为益鸟、益兽,加以保护,而把对侵犯人类利益的动物称为害鸟、害兽,不断地猎杀。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在资料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对人类错误的行为进行反思。此处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利用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的观点碰撞,从而形成比较统一的认识。小组讨论不能流于形式,问题过于简单,或者只有唯一答案的讨论,就没有意义,教师预设的讨论题一定要能生成多样的答案,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辨别,学会采纳或否决。

3.整理归纳

通过前面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图片“跷跷板”(生态平衡示意图),你得到什么启示?(你认为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动物有什么作用?)

在资料分析和问题讨论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缓冲思维的过程,结合“跷跷板”的图片,整理思路,自主归纳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4.出谋划策

(1)2001年9月,重庆壁山古老城遭受了罕见的蝗虫灾害,铺天盖地的蝗虫像收割机一样把当地近千亩的农田和果树林蚕食得面目全非。请你出谋划策,帮助古老城和其他相邻地区躲过蝗灾。

(2)美国阿拉斯加的涅利钦自然保护区,保护着4000多头鹿。为了使鹿的数量进一步增多,人们把鹿的天敌――狼消灭得一干二净,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10年以后,鹿群的总头数猛增到42000余头,鹿群吃掉了牧场上的草,破坏了整个鹿苑的植被,鹿因缺少食物开始大量死亡,出现濒临灭绝的危机。如果你是一名生态学家,你会给出什么建议?

此处模拟决策的活动,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又能激发学生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这连续的四个活动,遵循儿童认知规律,层层深入,同时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地开展学习。

(三)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在生态平衡中我们强调的是植物和动物,即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但是生态系统中还有别的成分――分解者,即细菌和真菌,非生物因素如阳光、空气、水等。那么在生态系统中它们是怎样密切联系的呢?学生回答。

请你用图表的形式描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将文字转化为图表来学习,能使知识要点一目了然,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记忆,能简捷地展现完整的知识结构,有助于培养和发展想象、联想、推理能力,开发智能。但是对学生来说,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示以范例,给予铺垫,鼓励学生勇于创新。

选派两位学生展示自己的图解。

提问:如果没有动物,这一过程会受到影响吗?可见,动物有什么作用?

这个问题是承上启下的,如果没有动物,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在短时间内还能继续,只不过植物的分解过程,物质循环的速度会减慢,所以说,动物能“促进”物质循环。但是时间长了,也会影响植物的生活,因为很多植物的繁殖离不开动物,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

(四)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本知识点不是难点,可先让学生举例,挖掘生活、经验中的学习资源。然后播放录像《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形象生动的影片可加深学生的体验。补充渡渡鸟和大颅榄树的故事(印度洋毛里求斯岛上,渡渡鸟曾是当地的国鸟,由于肉质鲜美被人类猎杀,于300年前灭绝,后来岛上的大颅榄树的种子不再发芽,生物学家发现,原来只有渡渡鸟吃大颅榄树的果实,大颅榄树种子外坚硬的外壳在渡渡鸟胃中消化后才能发芽),让学生介绍,如果学生不知道,就由老师介绍,同时链接相关网页,让学生了解网络学习的快捷方便。

动物并不总是那么讨人喜欢,比如下面录像中的动物就让人类很头痛。播放录像《动物危害植物》,以往遇到这样的情况,人们是怎样应对的?(使用杀虫剂。)杀虫剂的使用带来什么后果?(寂静的春天)惨痛的经验教训给人类带来怎样的启示?怎样寻求更合理的解决办法?(生物防治)什么是生物防治?(P47科学・技术・社会)

本环节的设计旨在渗透STS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益害关系,尊重生态系统的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