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议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1-09 21:28: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艺术议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艺术议论文

篇1

一、前呼后应法

前呼后应又叫首尾呼应或前后照应等。这种方法就是文章的结尾再一次提出与开头相一致的主旨(或观点)来,以进一步深化主题,或者则干脆直接的将文章开头的主旨(或观点)再重复一次,以总结全篇等。这种结尾方法的好处在于,它不仅能使文章的主旨、观点鲜明突出,而且能使整篇文章的结构清晰完整。如《说“安”》(北京考生)(05年高考北京作文题:说“安”)一文的开头:

“古来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古时之人就把修身放在了第一位。我也认为:安家、安国必先安心……”

文章开篇以古论今,提出论点:安家、安国、安邦,必先安心。可谓言简意赅。接下从“志者,必先安心”、“治者,必先安心”、“智者,必先安心”、“知者,必先安心”四个方面来反复的论述中心论点。最后,文章又写道:

“安家,安国之人,必先安心。将心安如磐石的,是‘志者’;将心置若冰清的,为‘治者’;将心比做镜湖的,必为‘智者’;将心看似苍穹的,实为‘知者’。

安心、安家、安邦。然后安天下。”

本文的结尾将中间的每个层次小结成一句话构成排比,再次突出强调论点,很有说服力,同时又和开头相呼应,使全文构成了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让人印象深刻,“豹尾”更是显而易见。

二、卒意显志法

此一结尾的方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可谓屡见不鲜,而贾谊《过秦论》的总结句“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一句,更堪称此类作品之典范。那么,古人为何会对此种结尾的方法如此青睐呢?原来,这种在文章最后才迟迟亮出观点的方法有一种夺人心魄的力量,就如同一种悬念、一种诱饵、一种铺垫、一种渲染。它要把读者的味觉全部调动起来,并随其一路走下去。直至最后,再陡地亮出谜底,从而使人猛醒,给人启迪。这种写法如今已为考生所广泛使用。如《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北京考生)(06年北京卷话题:北京的符号)一文,作品开篇抓住老舍先生的作品。从祥子写到王利发,再从老太爷写到沙子龙,借此来介绍先生笔下的老北京的一切。文章结尾便又这样总结道:

“于是,作为北京符号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的老舍先生,也成为了北京历史与现实的,北京人眼里与心中的,一座永恒的丰碑。”

那么,本文的结尾到底又是如何卒章显志的呢?我们知道,老舍先生是一位热爱北京的作家,他的作品描绘了北京的世态人情,描绘了北京的文化风俗及北京城里各种各样的人物。我们从他的作品的字里行间体会到了老北京、新北京的一切。所以,老舍先生就是北京的发现者、热爱者和创造者。在北京人的眼里,老舍先生就是北京的代表,就是北京的符号!理解了老舍先生与北京的符号之间的这种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也便清楚了本文在结尾安排上的匠心独具了。

三、渲染烘托法

这种结尾的方法往往表现在修辞的运用上,如运用排比、反复强化气势,借助反问、设问彰显力量等。但不论采取何种修辞,都是为了一个目标,就是渲染烘托论点。如《心灵的选择》(辽宁考生)(02年全国话题:心灵的选择)的结尾:

篇2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能够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高素质人才,有并且利于传播先进文化,从而有效的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但是由于领导的重视不够,课程建设不完善,以及师资条件的缺乏等种种问题,导致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中的情况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模式与体制缺陷

当前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缺乏科学的、系统的规划,很多高校的公共艺术管理不是存在管理责任主体混乱、权责不清的问题,就是存在无人管理,权责不到位的问题。虽然当前高校管理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公共艺术教育管理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公共艺术管理的关注度,但是很多工作都流于形式,表面工作多,实际深入工作开展少,有的高校虽然成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但是这种机构往往是应付政策而成立的,缺乏思想上真正的重视,也就无法发挥实际的效用。所以高校对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上仍带有随意性和间歇性的色彩。课堂教育和文艺活动是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但是这两种教育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方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存在问题,并且在课时安排上往往无法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在校园文艺活动方面,活动内容和形式较为简单,很多活动都存在敷衍了事、程式化现象严重等问题,缺乏创新性。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平台的构建,大学生艺术实践的思维空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不论是理论教育还是活动实践都缺乏的实际使得大学生的艺术修养难以内化,大学生的总体艺术修养偏低。

(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缺陷

在高校课程设置方面,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设置存在严重的缺陷。尤其是在综合性大学中,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往往被作为选修课程存在,这是因为与高数课程、英语课程相比,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用性在短时间内并不明显,以经济功利为发展推动的综合性大学往往忽视了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只注重学生实用技能和知识的培养,而对学生的精神层面需求较为忽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精神素养、情感道德和价值导向就缺乏正确、科学的教育和指导,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不利于人文素质的培养,阻碍人的个性的发挥,束缚创新能力的发展。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人才教育发展方面的理念不尽相同,但是从经济社会和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看,高校不应当将就业作为考量学生成功与否指标的指标,应当将就业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来指导人才培养的质量,促使大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重要组成。

(三)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机制

目前我国各个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缺乏可操作性评价机制。由于各个高校对公共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同,在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高校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的投入、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有所不同,因此目前还无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关于公共艺术教育的统一标准,科学标准的操作性强的评价机制缺失。由于没有统一标准的评价机制,很多高校的教师甚至是学生在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和学习热不高。学校内部也没有形成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评价体系,不论是在教育评级人员选择方面,还是在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指标确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这些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科学开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对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优化公共艺术课程设置

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旨在将高校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价值观导向,并且拥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良好心智和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在课程设置方面,首先要在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和优化,要从高校发展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认真研究符合当前高校教育特点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积极探索和创新,要将公共艺术教育与高校的办学精神、教育理念和校园文化进行紧密的结合,充分的体现高校的发展特色和内涵,丰富教学内容。另外,可以通过聘请校外专家的方式将与公共艺术教学有关的文艺主题讲座、座谈会和讨论会等加入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举办文化沙龙、学术论坛等,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全校师生学习公共艺术教学的积极性,活跃校园教学氛围。以本校经过改良后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为例,在经过对学校实际师资情况和学生艺术需求的考虑之后,本校的公共艺术课程体系以两年为一个周期,每个学期开设四门艺术方面的必修课,分别涉及了美术、音乐、电影和书法四个方面,学生每学期学习一种艺术课程,两年就能把这些全部修完,拿到应有的学分,这种课程体系是基于对学生艺术感兴趣的方向和艺术对学生的影响而考虑的,根据实际情况,每一门选修课还都有适合学生自身的分类,如音乐可以分为乐理类、鉴赏类和乐器类,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对艺术的兴趣进行合理的选择,从而促进艺术课程的开展与普及。这种课程体系设置就是较为综合的课程体系设置,同时在课下我们还注重为学生提供接触名师的机会,每周开办一次艺术论坛,邀请力所能及范围内的艺术家为学生开展艺术方面的讲座,让学生在和大家的接触中陶冶自身的情操,获取课堂上无法获取的一些关于艺术的经验和宝贵的艺术体验等。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公共艺术课与专业艺术教育不同,教学对象是普通的大学生,不是艺术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方式,将专业的艺术知识转变为大部分学生能够轻松学习和掌握的内容,教学方式不仅要通俗易懂,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刺激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对公共艺术教学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学校要加强对公共艺术教师的培训工作,通过专题培训、外出考察和交流方式等提高公共艺术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和素养。其次,教师也要通过网上自学、经验交流总结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能力。另外,高校也充分认识到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学队伍的重要性,通过多种方式刺激教师加强学习、强化竞争机制,推动教师不断对公共艺术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制定相应的人才发展规划,强化培训,建立掌握扎实理论知识、高素质科研水平和综合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三)完善硬件设施的配置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设施可以和本校的艺术学院设施进行一定的互通有无,但是一定要有独立的部分,由于艺术学院和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相比课程更为繁重,所需要的也更为专业,所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硬件配备应该以不影响艺术学院授课方面为基础,从而开展对艺术设施和设备的考察和配置,但是在基础设施的使用方面,如学校的琴房和画室等,也可以在不影响艺术学院教学的情况下让公共艺术教育体系中的同学对艺术进行一定的认识。这就要求学校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有所重视,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拨款和处理操作,从而使得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负责方面有足够的资金对艺术教育需要的硬件进行采购和配备,如乐器、绘画用具、艺术表演用服装等等一系列物品和参加艺术展览等活动的经费。这样才能使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管理更加完善。

(四)健全对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评价体系

篇3

一、装潢艺术的设计理念

(一)实用性

装潢设计属于现代设计范畴。据有关专家研究,将现代设计划分为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设计。而装潢设计在这三大类设计中均有其重要的位置。现代设计又与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等,共同构成实用艺术。因此,实用性乃是其题中应有之义。这就要求装潢设计首先要充分注意到不同人对不同被装潢物的不同实际需求。从总体上说,建筑艺术的主要-功能是避雨遮风,为人们提供舒适方便的室内空间场所。但不同的建筑类型,具有各自不同的使用目的,因而其具体实用性也就各不相同。例如,住宅楼的实用性主要是适宜人们日常的起居生活;剧院的实用性主要是保证观众充分欣赏演出;陵墓、纪念堂的实用性则主要是创造庄严肃穆的气氛。为了充分体现出装潢设计的实用性,就要力戒单纯片面地追险猎奇,防止浮华不实与奢侈浪费。

(二)美观性

装潢设计之所以被称作“装饰艺术”,顾名思义,是以美观性作为重要审美特征的。但是,作为一条设计原则,美观性要服从、服务于实用性,要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的完美结合,以实用性作为美观性的前提与基础,而美观性反过来又增强实用性。例如室内装饰布置就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从地面装饰、墙壁装饰,到花样繁多的灯具、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乃至窗帘、家具、摆设的壁挂、观赏工艺品等等,都日益普及,进入千家万户,紧连你我他。而且可以预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这一趋势会更加明显。

装潢设计的美观性作为表现性空间艺术的重要审美特征,并不注重模仿客观事物的再现性,而是注重某种朦胧抽象的情调和意味,正如英国现代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所说:“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用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外部形式,来表达体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意味。所谓“意味”,实际上就是一种朦胧宽泛的情绪或情感,也就是要表现出设计者的情感、风格和美学追求。

作为形式美,装潢设计的美观性,既包括色彩、线条、造型、图案等因素,又包括对称均衡、多样统一等形式法则。美观性既产生于形式美本身,又产生于形式美整体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协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美观性的追求应与安全环保性相统一,绝不可以单纯为了美而危及到安全与环保。因此装潢设计者一是要牢固树立“安全与环保第一”的设计理念。

(三)民族性

世界上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一切艺术,都以本民族的民族性作为生命与灵魂。装潢设计作为一种艺术设计,当然也必须以民族性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仅以园林设计为例,我国的园林就与西方园林和阿拉伯园林迥然不同。我国园林与文化传统密切相关,许多园林都取材于古代文化、引用神话传说、借鉴文化典故、诗化自然风光,追求“诗情画意”。例如杭州西湖风景区中,就有大型的亭榭、楼阁、寺庙、园林等30余处,为风景如画的自然风光增光添彩。而其内部与外部的装潢设计,或楹联相对,或壁画相称,在色彩、布局诸方面,均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装潢设计的民族性,不是“为古而古”,而是“古为今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典范,例如北京奥运会的“中国印”的图案设计,就是民族化的经典,也为装潢设计如何“古为今用”做出了表率。其中的篆刻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民族特色十分鲜明。而文字的人形的象形意义,又充满体育运动的特色。

二、中国文化对装潢艺术的影晌

设计离不开庞大的哲学思想,离不开悠远的民族传统,离不开当今文化的发展。儒、释、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要素,每一个中国人所受的教育均以这三大要素为基础。倘若对这些基本思想缺乏深入了解,却试图透过设计来传递这种思想,那么这类设计作品将无任何价值可言。如香港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作品就具有庞大的东方哲学思想和浓厚的东方文化色彩。他的构图结构稳健、画面清丽,对于留白处理及和谐比例有着很深的造诣。作品色泽时而欢悦、时而雅致。立意隽永丽充满禅机。

篇4

一.强化学生的答题习惯

1.静心读题的习惯

俗话说:“心不静不读书”,很多学生在高考的过程中都存在一种偏急的心态,主要是担心答题时间不够,再加上论述文难懂,而不能静心的认真阅读。因此,教师要强化学生有一个好的阅读习惯,疏解学生紧张急躁的情绪,要求学生静下心来耐心把文章看完,在提高阅读速度的同时提高阅读效率。根据近几年广东语文高考论述文的解题经验,发现很多时候答案就在文中,只要静心阅读,细心分析筛选就找到答案,如果阅读时心浮气躁往往容易看漏重要信息,影响答题效果。

2.带问阅读的习惯

在平时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多数学生初读论述文时毫无目的,第一次读只是出于答卷的本能――看内容。这样阅读对答题毫无帮助,也浪费时间。因此我们强调学生阅读论述文时,一定要先看看解题要求,了解文章的大致思路和关键内容,根据所要回答的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在边读的过程中边划起相关内容,如找出文眼、中心句子、关键字等,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3.分析比较的习惯

对题目进行认真分析比较是正确答题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对论述文的选择题就要强化分析比较。从过往的广东高考题研究可以看出,论述文选择题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项意思都相近,只有一两个字的差别便扭曲了句子的原意,有时因果颠倒、无中生有或张冠李戴,容易混淆学生的判断。

所以对于这种情况学生一定要勤于分析比较,多加思考,实在是无法分辨的,一定要多读几遍,在原文中找到正确答案为止。

二、运用技巧准确把握文意

学生知识面和阅历的局限性,加之论述文的理论较强、专业词汇较多,不容易把握论述文的文意。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运用技巧分析文章,解决这一难题。但是教师之前应该向学生强化议论文的结构规律知识:议论文常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来论证事理。让学生清晰分析思路和方法。

我们以2007年广东高考题论述文《创新与想象》为例,指导学生如何“读懂”。

1、首先整体阅读文章,把握语言材料,弄清文章结构、中心论点、论证结构的特点、有无分论点,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论证结构的特点、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分析文章新见解、新技术、新成果等,阅读时还要了解文章说明的对象的价值、作用、意义。

2、辨别文章重要文句,如领起句、总结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等。理解文章的主要思路、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议论文的中心句或分论点多数在段落的开头和结尾,如在《创新与想象》中,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出文章的总论点和分论点,理解本文主要讲艺术和科学二者的辩证关系,感知到作者认为任何的创新都离不开科学的逻辑推理和艺术的想象创造力。

3、理清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性质、逻辑关系。按照文章的论证结构进行分层、并列,根据文章的内容,紧扣论述对象,分清时间、空间或事物发展来进行逻辑的划分。

在2010年广东语文高考题论述文《不可无“我”》中,文章共有7个自然段,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先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概况每段的大意,概况出①艺术活动中要有“我”的思想感情;②不能忽略“非我”的现实;③艺术创作要从“我”转为“非我”,反映客观现实;④艺术创作中要有“我”的思想感情;⑤以表演艺术辩证“我”与“非我”的关系;⑥艺术欣赏时保持“我”的个性;⑦艺术创作与欣赏过程都要有“我”的体验。通过分析,我们知道第1~3段讲艺术创作中的“我”与“非我”的区分,两者要兼而有之,第4~6段以举例的形式分别阐述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要保持“我”的思想感情,第7段是对4~6段的总结。这样一来,不仅对文章的思路一目了然,又掌握了论证的逻辑关系。

篇5

2.“天一阁”大门的第二块匾是“天一阁”的阁名。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主人范钦依据《易经》中“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的理论,“天一生水”有“以水克火”之意,故名“天一阁”。坡说:“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②97“天一阁”三个字书体字形瘦长,结体严谨,间架稳固,笔法得势,是书中精品;黄体黑字,没有落款,据说是从唐代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刻中一字一字挑拣出来并作过技术处理的;此碑楷法严谨,用笔方正,于平整中见险绝,遒劲中见舒朗,安排紧凑、均匀,间架开阔稳当。明代陈继儒称:“此贴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奇充腴,能令王公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②76因与前“南国书城”匾额等高,又缩于后侧,不容易看见,只能靠近仰视。

3.“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天一阁西大门的门柱后面也挂了副楹联,是宁波大书法家沙孟海于1963年所题的“建阁阅四百载,藏书数第一家”,字体潇洒,真气弥漫,意在赞美天一阁的藏书数第一家。

二、阁内景点楹联的书法艺术

天一阁园林中的著名景点如东明草堂、范氏故居、司马第、宝书楼等皆充满历史文化气息。书法是这些建筑物的要素之一,它不仅自身美,而且给建筑物增添了书香墨气,古朴典雅,丰富了建筑的装饰语言。

1.东明草堂东明草堂的外柱楹联为民国时期宁波才子冯幵所题的“圆妙洞庭三百颗,高奇太上五千言”。上联取自王羲之《奉橘帖》中的“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虽说的是太湖洞庭山产的柑橘三百颗,实际上是在说王羲之的书法完美无缺,神妙无比。下联取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五千言”指代老子的《道德经》,“太上”指老子,下联是在称赞老子的著作高深奇妙。此联巧妙地使用借代手法,称赞了王羲之的书法和老子的著作,而实际上也是用书圣和道圣暗喻东明草堂,意为东明草堂亦如王羲之和老子那样完美、神妙。

2.范氏故居范氏故居原是范宅的东厅,后为范氏后裔居住生活之处。故居门前柱子上的楹联为范氏后人范永琪所题写的“家酿满瓶书满架,山花如绣草如茵”。此上联出自唐代白居易诗作《香山寺》“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往复还。家酿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山。”下联出自唐代杜牧诗作《寄桐江隐者》:“潮去潮来洲渚春,山花如绣草如茵。严陵台下桐江水,解钓鲈鱼能几人。”此联对仗工稳,如生铁铸就,音律谐婉,意境幽深,辞藻淳美,令人不得不至为叹服,而且笔墨精到,格调雅致,极见功力。

3.司马第范钦于公元1532年举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与张时彻、屠大山称为“东海三司马”。司马第门口的柱联是清代冯登府所书“夜雨闲吟左司句,时晴快仿右军书”。“左司”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他曾为左司郎中。上联写的是在庭院深深的宫里,面对潇潇夜雨,吟诵几句唐诗,以抒发思古之幽情。下联中的“右军”指晋朝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其曾为右军将军。“时晴”指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此帖行笔流畅,在妍美中又有厚重之感。下联写的是雨过天晴,在温煦的日光中兴致勃勃地观赏并临摹书圣的字迹,也是一种艺术上的享受。此联从绘景入手,在叙事中抒情,反映了主人幽雅、闲适的生活。

4.宝书楼宝书楼即天一阁藏书楼。它的门前屋后有不少楹联,如,清代姚元之两次题写、两次丢失,现由陈从周补写的“人间庋阁足千古,天下藏书此一家”;1881年宁波知府宗源瀚题写,现由沙孟海补写的“杰阁三百年,老屋荒园,足魁海宇;赐书一万卷,抱残守缺,犹傲公侯”;全祖望所撰,由后人书写的“十万卷签题,缃帙斑斑,笑菉竹绛云之未博;三百年清秘,祥光昞昞,接东楼碧沚以非遥”;等等,无一不在歌颂天一阁对中国藏书界的重要贡献,历经400多年风雨的天一阁是宁波藏书文化的典范,也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真是“风雨天一阁,藏尽天下书”。

篇6

2.公共艺术教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当前高校从事公共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并且对学生的特点了解不够、研究不深,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开展艺术教育,传统的授课方式,忽视了学生个性,不能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育人功能。

二、公共艺术教育的原则

1.坚持积淀人文精神和提高艺术素养的结合我国艺术教育先驱者丰子恺先生指出,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赏识自然与艺术之美,应用其美以改善生活方式,感化其美而陶冶高尚的精神”,因此,要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实施,在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和艺术审美能力的同时,以美启真,以美导善,积极引导学生培养人文情怀,积淀人文精神,在艺术教育中汲取丰富内心世界的精神文化,努力塑造自己的心灵家园,培养健康进取和谐的人格品质。

2.坚持文化性和审美性的结合马克思认为“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对美的追求和需要是人与生俱有的,只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才能成就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当前大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和鉴赏能力普遍较弱,而文化底蕴和审美能力的高低对学生的专业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再在对学生讲述学习艺术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艺术之美来熏陶学生,以艺术之美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和精彩人生的热爱和追求。

3.坚持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创新能力是当今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质,创造性思维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和灵感等非智力因素的高度融合,要进行创造性活动仅仅依靠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形象思维、艺术思维的协同和配合。因此,要通过开展公共艺术教育,让学生广泛参与艺术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与他们在专业学习中发展起来的抽象思维能力相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公共艺术教育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理念,充分认识公共艺术教育在提升大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公共艺术教育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紧紧围绕“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培养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强化理工类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在晚年指出,大学要培养杰出人才,必须实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努力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理工类大学由于学科设置上的局限性,以及师资力量偏重于理工类学科的现状,在公共艺术教育方面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具体实践,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因此,理工类大学必须在的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强化艺术素养教育,提升理工类学生积极的审美态度、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理工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同时,尤其要特别关注理工类专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情况较差、父母受教育程度教低学生群体,创新教学方式,加强教育引导。

3.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高校要充分借鉴国外高水平大学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本校实际,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之中,制定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明确质量目标和要求,建立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管理、考核与评价制度。

篇7

而资源共建,共同运营的含义就是广泛吸取地方、企业、学校、个人的资源及资金和力量共同完成现代远程及在线教育模式的框架构建。目前,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的高等教育都在积极地探讨如何能不断适应不同学习需求,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的新模式,探索综合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展网络教育的新路子,以及虚拟云计算平台、教学资源、教学课程建设、资源共享、协作运营等多项合作的具体问题。而这一系列的建设问题,正是国内艺术现代网络教育实践创新和教学质量提升而迫切需要解决的。在虚拟网络艺术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上要有五个由浅入深的交互知识建构层次:

①.信息分析层,学员可以相互分享各种信息、观点,针对讨论的主题进行描述;

②.深化认识层,学员发现和分析在各种思想、概念或者描述中不致的地方,深化对问题的认识;

③.意义协议,学员通过意义协商,进行知识的群体建构;

④.新观点的检验与修改,学员对新建构的观点进行检验和修改;

⑤.应用新知识,学习者达成一致,应用新建构的知识。总之,虚拟学习资源是建立在云环境下的网络教学平台之上的,可提供给师生们参与网络教与学的活动。通过大家的参与和协作不断地开展网络人际间的互动交流,通过沟通、交流、对话来构建起一个虚拟的学习空间。

1.2联合建设与联合运营资源的问题

联合建设资源与联合运营资源的关键性在于,通过收集课程利用数率,分析学习用户的特征、学习环境与工具,逐步确定教学资源的建设方向,并根据教育机构和运营商的各方优势来明确协作建设的任务,合理地创建优质教学资源和合理的内容结构,以及为联合运营的云平台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网络学习群体的特征和具体问题以上三个问题的提出为艺术教育联合运营平台的设计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使正个服务平台在使用上展现出一种新的学习用户体验方式、新的业务流程和商务运作的新模式。

2艺术教育联合运营云平台的设计理念

艺术教育联合运营云平台是一种新兴的带有商业计算模型,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计算机构成的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能力、存储空间和各种信息服务。有利于创新和降低成本,它将带来工作方式、行业方式、商业模式的根本性改变和更多的力量。云计算的战略意义不仅被商界认同,更重要的是被教育界以及社会广泛的认同。当前在教育行业最热的是把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IT技术运用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中。其中,居首的云计算是其他几个方面的核心技术基础。因此,教育联合运营平台的建设首先要从云计算技术为切入点,并将大量传统技术和新兴技术进行融合与发展,它是云模式的一种创新。

2.1艺术教育云平台的模型设计

根据艺术教育资源联合运营业务的需要,运用IaaS、PaaS、SaaS的主流技术实现与教育云相关的业务、部署和商务运营。IaaS层主要整合资源,将云中的物理硬件资源和虚拟化资源提供给用户的服务。它是实现技术之服务器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基础资源管理的关键,也是云计算管理平台自动化部署、虚拟机迁移、弹性能力提供、资源监控、资源云调度、业务服务管理和计费度量管理的技术关键。因此,在整个联合运营平台中它结合咨询、安全、网络管理、资源管理规划等功能,提供基础架构服务。为各学习群体提供设施的利用,包括处理、存储、网络和其它基本的计算资源。PaaS层是在云计算基础设施上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部署和运行环境的服务。它能够为应用程序的执行弹性地提供所需的资源,并根据用户程序对实际资源的使用收取费用。它是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MapReduce计算模型、分布式协同管理技术、集群和平台管理,以及运行托管平台的关键技术。它是联合运营云计算发展的重要方向。从应用开发者的角度看,PaaS主要提供共享资源的动态调度应用、聚合和共享。如各艺术资源数据库整合平台、公共信息平台、应用信息系统开发平台等。从服务单位的角度看,为能够实现长期的合作和有持续的发展,联合创建单位将开发的应用程序部署到供应商的云计算基础设施上去,控制运行应用程序的托管环境,不仅可实现云同步、智能搜索、数字版权等功能,更重要的是提高用户的黏性,通过提供易用的开发平台和便利的运行平台,吸引更多的应用程序和用户,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空间并扩大收益,循环建设。SaaS层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提供软件服务的软件系统应用模式,它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并为其提供优良的软件系统使用体验,以及对用户的身份认证的管理和配置权限的管理。SaaS服务的呈现层、调度层、业务层、数据层技术来实现WEB的应用。互联网上不同需求的学习用户可通过各种设备上客户端界面访问联建单位建立的音乐、美术等艺术资源云平台,并对各学习软件和交互学习系统进行实操使用的体验。

2.2教学资源联合运营的平台组合模型设计

目前,互联网上的艺术信息资源、艺术教学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国营、民企、个人建立的艺术网站已逐步形成了数字产品的艺术产业。根据高教育产学研的战略需求来规划设计联合运营平台,总的设计思路体现为五大模块:网络云环境、门户认证模块、版权管理模块、商务运营模块、艺术信息共建模块。

2.2.1网络云环境基于云环境下的平台设计体现为4个基本特征:共享的艺术资源池、按需的自助式服务、快速的资源调配服务、泛在的网络访问服务。

①共享的艺术资源池:艺术资源共建单位、社会教育机构、服务提供运营商的存储设备、服务器、网络带宽等IT资源池化后,可以分别对不同的需求建设单位实施虚拟化技术和运用租户技术,将共享的资源池向多个单位机构提供服务,根据各单位的需求动态分配不同的物理和虚拟资源。例如:社会教育机构团体、各民间艺术团体、协会需要存储服务,他们不需要知道提供服务的资源确切位置,也不需要进行控制,但可以限定资源存放的抽象位置,比如某所大学或者某个数据中心。

②按需的自助式服务:学习资源需求用户可以单方面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云服务提供单位计算资源服务(如服务器CPU计算能力、网络存储空间或者在线应用软件等),不需要繁杂的人工交互,只要通过云服务单位提供的简单服务接口自助服务。

③快速的资源调配服务:在各建设单位业务需求计算资源增大或减少的时候,系统能够快速地提供可扩展或自动释放资源空间的IT资源服务。云计算系统还可以通过对资源的使用情况进行监测、控制和报告,自动地对计算资源进行管理、统计、优化和透明的计费服务。

④泛在的网络访问服务:资源使用用户可以通过桌面计算机、笔记本、平板计算机或智能通讯工具等便捷的终端设备,都可以按照标准的访问机制,通过广泛的互联网来获取云计算的服务。

2.2.2门户认证模块构建联合运营门户平台和统一身份认证,整合各联合单位的用户信息和身份认证规范,实现门户的单点登录,并为学习用户群体公众利益,支持用户对数字内容的合理使用,是本平台应该解决的问题。

2.2.4商务运营模块教学资源联合单位、网络IT资源运营商、基金会、产学研单位进行商务合作,根据平台上不同的应用、第三方软件的实用效果,以及平台上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有针对性地平衡和改进教育成本收益,大力降低联合单位实施建设的成本。例如:可以开设原创作品预约系统、演出预约系统、艺术品网拍系统、广告制作预约系统等。

2.2.5艺术信息共建模块集各联合共建单位,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资源优势,分别对以下的各艺术服务区进行优质资源的建设。

①艺术信息服务区:文化艺术资讯服务(演出信息、艺术培训信息、艺术讲座、艺术会展、文娱视频)针对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优质艺术信息进行在线咨询服务;文化特色服务(艺术创意、传承文化、民间艺宝)等民族特色的资源进行信息和搜索服务。

②国际艺术资源展示区:将世界各地的多门类的优质艺术资源进行搜集、归类和收藏。根据世界地域划分和艺术资源类别划分,为学习用户提供快速的搜寻服务。例如:MusicOnline、Smithsonian、RenaiassanceMasses等。

③国内艺术资源展示区:将国内各艺术教学机构、艺术团体的共建资源库、自建资源库采用虚拟技术和云技术进行网络在线、远程的教学活动。例如: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舞蹈学院等在线教育资源及特色数据库。

④社会文化服务区:民间自建的各艺术团体、各艺术协会、社会艺术名人创建的资源进行网络传播。⑤社交区:以实名制注册的艺术社交网络。建立一个以SNS、FACEBOOK为核心技术的艺术沟通交流的网站。可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平台技术服务,学习内容专业,分享平台,分享知识,分享快乐。该交流工具可根据学习者的各种学术观点和观注点来细分成各种独立的圈子。技术架构如下:

①社交区的系统全部是由开源软件构建的。使用Nginx做前端接入,resin做容器,Memcached做通用cache,Oracle做数据库,使用Linux操作系统。

篇8

谈到艺术,我们毫不犹豫地可以说出一系列艺术作品,同时我们可以举出无数的艺术家。但是,当我们真正追问是什么使他们(它们)成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问题,艺术的内在本质究竟是什么时,我们又变得茫然起来。艺术是什么?对于此,前人已经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回答,而且接着他们的思考,我们仍可以继续回答下去。在前人已经提出的所有解释中,任何一种解释都不是没有道理,但是任何一种解释也并不是有道理,我们即使将所有的解释加在一起也还无法说明什么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这一艺术定义问题本身作为一个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美”的定义等问题一道,在西方现当代美学尤其是英美分析哲学美学中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且已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体的自我循环的假命题而多被诟病。此前从狄尔泰已经开始对艺术的本体问题不作追寻,他的探讨退出了本体问题而讨论艺术的意义。他认为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艺术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兴趣(关注)中才有意义,因此不存在没有前提(先决条件)的艺术。分析哲学的先驱乔治·E·摩尔认为,“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早期维特根斯坦也认为美属于不可言说的东西,对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只能保持沉默。著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则断定,由于美学的命题基本上没有实指,所以都是“妄命题”。因此,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和肯尼克,都根本否定给艺术下定义的做法,宣称艺术是不可定义的。所以,在这些理论来看,艺术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艺术,艺术的本体在它的宾词后没有成立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没有可能的可能性,恰恰是我们思考的起点。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无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显然,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须首先思考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考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始。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一、艺术和艺术作品

探讨艺术问题,通常我们首先从分析艺术作品入手。根据经验,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我们在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观看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们都是艺术品,而且我们会有意识地去评判它们的艺术水平的高低。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凭什么说它是艺术品或是非艺术品,如果作为艺术品,它们的水平高下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判断的基准在于什么,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在含义也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众多物品面前,如何判断哪个是艺术品,艺术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艺术品,我们怎样确定艺术品的水准的高低。显然,我们通常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作为艺术品的基本构成的涵义的理解上,这种判断在我们当下的话语系统中是有效的,比如在特定的时限或氛围中,可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问题可能会变得复杂起来。究其实,我们对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追问,回到根本上也就是对艺术问题的追问。因为我们在划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时,我们已经存有了艺术的观念在指导着我们这样做,不管这种观念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支配着我们。这就是说,我们对艺术品本身的追问,也就隐含着对艺术问题的追问。所以,探讨何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成了艺术探讨的奠基性问题。但这一探究从一开始就显得困难重重,问题遍布。

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艺术“模仿说”是雄霸西方千年的艺术理论,模仿说被作为经典的艺术理论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一理论是直接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作为艺术的艺术品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另一位哲人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也继承了艺术模仿说,直到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还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虽然,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崛起,在各种全新观念的冲击下,这一理论遭受严重的挑战而变得如此不堪,但在我国当代的一些僵化和陈旧的艺术理论中还有极大的市场,以一种变形了的“反映论”艺术观的面目出现。这一理论探讨的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从艺术作品的问题开始的,分析了艺术作品和自然、理念、事物的关系。模仿说把艺术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艺术作品产生的源泉来把握艺术本质。然而,其根本问题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根本的问题也就在于把对艺术的探讨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这样自然就把艺术的问题置换为艺术作品的问题。显然,严格地讲,艺术和艺术作品是有差别的,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含混了起来。

因此,从艺术作品作为逻辑出发点来探讨艺术的本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这种探讨首先就预设了艺术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认为艺术品是一种区别于自然、理念等的存在物,然后去探讨它和世界的特殊的联系。但在这其中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一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在艺术之所以成立的预设中也就包含着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主义假定,反过来正因为有了这种预设和前提,艺术作品才得以成立和显现。显而易见,这自然就导致了对艺术的真实意义问题的掩盖,其所探讨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艺术作品而不是艺术,但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这些艺术作品存在的逻辑前提又是什么?艺术作品是怎样从世界中剥离出来的?我们怎样认定这些悲剧、史诗、雕塑等就是艺术作品而不是其他?这样,艺术的意义的真正问题就掩盖在本质主义的预设之中了,艺术的问题就变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其二,既然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物,它是对世界的模仿,它所体现的是艺术作品和世界的关系,那么,在这种关系中,艺术家作为这种活动的直接介入者,他的意义又何在呢?艺术家在这种模仿世界或理念的活动中,不介入自己的任何理解而机械、本真地模仿自然或再现理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恰恰是艺术家的活动,使得本真从遮蔽中绽出,使得艺术作品充满了生气,这样,艺术家的活动正是决定艺术作品水准高低的主导因素。所以,单方面地从艺术作品出发来探求艺术问题,显然就掩盖和遮蔽了艺术的最基准的问题。也就是艺术的意义的真实问题。

艺术模仿说以艺术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为其探讨的主要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这种无限多样的自由创造性,因为它一味地强调艺术和现实世界的完全的符合。但事实情况是,艺术就是艺术,它和现实就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颜色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根本见不到,小说总归是一种编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使人神情激荡,思绪飞扬。为什么又会如此呢?显而易见,用艺术作品和现实之间的这种生硬的关系来说明这些问题,已显得极为力不从心了。这样,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又向前迈进一步,把探索的目光聚焦于艺术作品的现实来源,也就是艺术的制作者,即艺术家。

二、艺术和艺术家

艺术家,通常认为,就是艺术的制作者。艺术首先是艺术家制作出来的物品,自然地,是艺术家使艺术成为艺术,没有艺术家,艺术似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家以及他的艺术制作活动是艺术的主导因素。逻辑地看,艺术活动首先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艺术作品也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最后结果。

随着西方近性主义的高扬,人的价值,个性自由,人的主体性等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也随之勃兴,艺术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自由张扬和展现,自由、创造、天才等概念成了这种潮流的主导性范畴,艺术家成为艺术的主导因素。与之相应的是艺术“表现说”对传统的“模仿说”的反叛。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提出天才是和模仿精神是完全对立的观点。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主体性问题被强调到了极致,人是目的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基本出发点,这样,他就是从艺术家的活动出发,肯定了天才和创造在艺术制作中的巨大意义,他认为天才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天赋因素是艺术的决定因素,这样艺术家在艺术制作中的作用被康德充分地加以肯定了。德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认为,人即使练习作画,感情的表达也应该放在第一位。德国直觉主义哲学家柏格森认为,诗意是表现心灵状态的。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克罗齐更是干脆宣称艺术即直觉,即抒情的表现。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致上是与表现说相类似的观点。较之模仿说,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更明确地来说,就是把艺术家的情感作为艺术的核心和关键性问题。但同样可以看出,在这种以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的情感为主导的艺术问题的探讨中,照样包含着对艺术更为极端的本质主义化的倾向。

首先,艺术活动是以艺术家为主体的活动,我们绝对不否认艺术家对艺术制作活动的意义,正因为艺术家的存在以及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水准的高低,就自然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水准的高低,否则那些非凡、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不会产生的。但是,我们把问题拓展开来看,如果说,艺术家的制作的结果是艺术作品,推而广之,就是艺术。那么,是什么使得艺术家的制作得以成立?也就是说成为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是他赋予的他的制作品的风格,还是情感,还是其他?这些都无法说明这一问题,而且会使问题再一次陷入到循环论证中而无法自拔。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在艺术家的制作活动开始之前或进行中,他是否明确或已意识到他正进行着艺术活动,是否明确他的制作的结果将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如果是这样,那他已经就是按照艺术的模式和规则来进行艺术产生,那么,艺术的创造性又怎样灌注其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这些问题又涉及到了艺术的意义问题,这就促使我们从其他方面而不是从艺术家出发去探究。显然,从艺术家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认为艺术家就是艺术的立法者,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观点,同样使得问题简单化了。不难发现,艺术创造并非艺术家为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实际上只是为了某种艺术创造才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艺术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规则而成就了艺术。因此,需要有另一种线索来研究艺术家是如何赋予艺术品的艺术性或者艺术质量以及艺术规则的艺术质量。

其次,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但是,如果仅仅承认只有艺术家具备情感的表现能力,只有艺术家的天才能力才能超越事物的表面,捕捉到那最为动人的情感,那么,问题是这种情感能表现出来吗?即使能够表现,我们又如何体验到这种表现呢?这里问题还是不少。正如我们前面已否定的,艺术本来什么也不是,我们不要试图给艺术负载什么文化、情感等的因素在其中,但情感表现主义却把模仿说中的再现自然或理念暗换为表现情感,这种情感中心主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反而以一种模糊的情感来惑乱视听,使艺术被一种不知所云的神秘主义面纱所笼罩,或是成为肤浅的弗洛伊德主义者的某种阴暗、病态心理的暗示,把崇高的艺术变成了类似原始巫术一样的神神道道的东西。本来情感使艺术充满活力,但情感表现主义所要求的情感的意味和表现,实际上是对情感的一种贬低和严重的曲解。

从艺术家出发探讨艺术的基本思路是,因为存在艺术家,艺术才成为可能,不管来自于理念还是自然,还是表现历史、情感等,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制作。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就是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这些有意识地向自然或理念模仿或是表现情感的活动,艺术才赖以成立,艺术品才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样,艺术家成了艺术制作的主体,相应地,艺术家之外的与之对立的自然、理念或情感则成了艺术的源泉和来源,是为客体。这是一种表面化的探求和本质主义的预设,因为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自然可以推出,在艺术之前,已经存在着所谓的艺术之为艺术的实体,不管它是在自然或是理念、历史、甚至情感之中,只不过是艺术家把它抽取出来而已,艺术家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抽取的角色。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因素:艺术的本体和艺术的诸现象,即艺术作为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家、作品等,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自然地隐藏在事物背后,艺术家将它开掘出来,艺术家就成了艺术的代言人。

以艺术家为逻辑起点出发对艺术的意义的追问,使得艺术的意义探寻问题向本质主义更深地推进了一步,沿着这一思路下去,艺术欣赏或艺术接受就成了二次开掘的工作,作为艺术接受者的活动就是猜谜式的或是破译密码式的工作,我们面对艺术,就要愁眉难展、费尽心力地再次去找寻艺术家植入到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义,但是,是否存在这种永恒的意义呢?这种寻找意义的活动是否构成了艺术活动呢?这种寻求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解释学艺术理论便试图从艺术接受方面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三、艺术和艺术接受

当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出发对艺术的探讨充满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以往的理论中关注甚少或根本没有关注的艺术接受问题上来。艺术接受包括艺术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体验、感悟和评价;在这种接受活动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现实的存在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可能会和艺术作品一起构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体悟和评价。显然,这不单纯是个体当下的评价、接受的行为,同时也是在文化和文明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因为这种接受、评价、体验的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和易变性,就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难以把握,所以,因其无序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以往的研究多不予关注。但它确实是艺术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因素,而且是艺术活动的直接发生者。20世纪以来的解释学艺术理论便试图以此为出发点来读解艺术、艺术作品。

解释学艺术理论把艺术接受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体,其基本观点在于强调从艺术接受者出发的对“文本”阐释和读解的多样性,肯定了艺术接受中“前结构”和接受中的误读和解释的合法性,由此达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所认为的艺术的中心意义的消解。解释学艺术理论从艺术接受出发探讨艺术,是针对传统的艺术表现论而言的,这一理论首先要询问的是艺术中究竟有没有这种恒定不变的意义中心,作为艺术接受活动的实质究竟是不是对这种恒定的中心意义的寻找。在这一前提下,他们认为,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这种“前结构”,也即“历史视阈”是影响接受的基本因素,它构成一种“合法的偏见”,所以,对于接受来说,不存在所谓的与文本符合或发现中心意义的问题,而是由文本和接受构成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文本向接受者敞开,接受者也向文本敞开;故而,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理解,不是要指向那意义,进入艺术之中,绝对占有艺术所构成的世界,而是将自己是“非现实化”,将自己“暴露”给文本;在艺术接受中,是力图和自我构筑的“他者”不断地对话,形成一个不同的世界和新的视野。所以,解释学艺术理论强调艺术接受对艺术的意义,不但主张艺术接受者对艺术意义的占有,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占有对接受者自己的创造和激发。这样,传统的艺术的永恒、普遍的中心意义消解了,艺术不再是反映现实或表现情感的东西,它没有普遍的标准,永恒的意义,一切都在解释和对话中不断地展现,不断地开启着新的世界。在这一理论中,他们提出“读者中心主义”的口号,力图解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在艺术中的意义,这样,艺术作品的范围大大扩展,艺术家的创造不再对作品具有决定意义,甚至作者彻底地从接受视野中消失了。

但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果真像他们所描述的,任何文本,在认识视界中是真理,而在审美视界中是艺术,全由接受者的读解来决定,那么,艺术的意义的规定性几乎等于零。这样,艺术创造、艺术家甚至纯粹的艺术作品都会从人们的视阈中消失,我们可能面对的一切都会成为艺术的世界,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可能会成为艺术化的活动,在我们随意性的指称中,艺术就诞生了,那么,艺术还有什么意义和规定性而言呢?所以,这又不得不迫使我们把问题引向纵深。

从艺术接受出发来探讨艺术的意义,对艺术的本质和中心意义的消解,强调艺术接受的意义,从而强调艺术阐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这是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在艺术理论中的体现。这样,在艺术接受的误读和敞开中,“我”和“艺术”构筑着世界,艺术活动成了艺术的意义探究的核心,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则是艺术中主要强调的因素,对艺术的意义的探讨就直接指向了人的心灵的意义的探讨。在这里,艺术不再是模仿现实或理念等事物,或不再是情感的不断表现,艺术没有这个必要,艺术的意义变成了一种行动,一种构筑着“别样”世界的活动,艺术的意义在于将自己“暴露”在世界中,世界向自己的一种展开和敞亮,正是在这种沉沦和上升中,艺术的意义开启了。所以,解释学艺术理论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将艺术的意义的探讨最终指向了艺术活动,指向了人的心灵。

四、艺术和艺术活动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不论是模仿说还是表现说,不管是从艺术作品还是从艺术家出发来探讨艺术,都包含有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都企图从让艺术来负载一些什么东西在里边,不论是作品中对世界的反映,或是艺术家感情的宣泄,都试图把理念或情感的内质强加给艺术,这是一种本质主义对艺术的否定,它在给艺术赋予一定的本质的时候,恰恰就将艺术彻底背离了。所以,我们认为,对艺术的意义的阐释的最大的问题是极端的知识化。人的任何活动都有相应的知识,归纳性的、解释性的或是反思性的等等,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也被限制在知识的规范中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美学理论。作为艺术的规范性理论,美学理论已严重地背离了艺术,由于它过分的和极端的知识化倾向,使艺术被淹没在空洞的理论中。而要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除了摆脱这种空洞理论的束缚外,最主要的还在于溯本逐源,从艺术活动的本初谈起。而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努力则扭转了这个方向,它更重视艺术是一种活动,在这种阐释的行动中,艺术和接受对自我和世界的意义的构筑和开启。因此,我们强调,艺术什么也不表现,什么也不反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艺术!所以,对艺术的意义的探讨,从艺术作品、艺术家或是艺术接受出发,最终都要归结到对人的艺术活动的探讨中去。

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就是构筑另一个世界的活动。我们之所以提出艺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艺术的极端的观点,并不是彻底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遁词,而是要彻底否定所谓的艺术批评和美学理论对艺术是什么的概念化和知识化的思考,艺术开启的本来是一个非凡别样而不同平常的世界,而我们的理论总是试图将它纳入到我们正常的世界中来思考,这就从根本上将艺术背离了。所以,我们所要否定的就是对艺术是什么的提问。因此,问题最后会变为艺术可能的意义,艺术能够给予什么的追问,而这种追问只能再回到艺术活动中去探究,因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的基本的和原初的起点。

如果我们以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的意义问题的起点,那么我们又如何来描述艺术活动呢?人的活动纷繁复杂,究竟那些属于艺术活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会变得困惑。但是,我们先验地认为人就是一个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艺术活动也就是人的所有活动中的一种,这种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再造另一世界的活动,它是一种心灵构筑意义的活动。

篇9

“艺术是什么?”这一艺术定义问题本身作为一个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命题,与“美”的定义等问题一道,在西方现当代美学尤其是英美分析哲学美学中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并且已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体的自我循环的假命题而多被诟病。此前从狄尔泰已经开始对艺术的本体问题不作追寻,他的探讨退出了本体问题而讨论艺术的意义。他认为艺术在上下文中才有意义;艺术在特定的历史中才有意义;艺术在人们的兴趣(关注)中才有意义,因此不存在没有前提(先决条件)的艺术。分析哲学的先驱乔治·E·摩尔认为,“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早期维特根斯坦也认为美属于不可言说的东西,对不可言说的东西,人们只能保持沉默。著名分析哲学家艾耶尔则断定,由于美学的命题基本上没有实指,所以都是“妄命题”。因此,美国美学家莫里斯·韦兹和肯尼克,都根本否定给艺术下定义的做法,宣称艺术是不可定义的。所以,在这些理论来看,艺术什么也不是,什么都不是的就是艺术,艺术的本体在它的宾词后没有成立的可能性。

但是这种没有可能的可能性,恰恰是我们思考的起点。对艺术的本质问题的追问的不可置否性,在现代艺术中显示的最大意义,就在于它显示着并不具有实体的艺术,也就是这种无有的存在,如何在人的心灵中变现为实体的艺术活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很显然,面对“什么是艺术”这类问题,我们并不是要放弃对艺术的追问,而是要改变这种本质主义的追问方式,必须首先思考艺术之为艺术的心灵特质,放在对人的艺术活动的考察上,使我们的思考直接从“什么是艺术”的问题前的问题开始。通过艺术活动的分析,进而从艺术作品、艺术家、艺术接受等所有的艺术活动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艺术与心灵的关系中去寻求艺术的意义。

一、艺术和艺术作品

探讨艺术问题,通常我们首先从分析艺术作品入手。根据经验,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艺术品与非艺术品,我们在聆听音乐、欣赏绘画、阅读小说、观看舞蹈等艺术活动中,不假思索地认为它们都是艺术品,而且我们会有意识地去评判它们的艺术水平的高低。但问题也就随之产生了,我们凭什么说它是艺术品或是非艺术品,如果作为艺术品,它们的水平高下是如何确定的,我们判断的基准在于什么,也就是说,艺术作品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内在含义也就是,在我们所面对的众多物品面前,如何判断哪个是艺术品,艺术品符合什么条件才能被称为艺术品,我们怎样确定艺术品的水准的高低。显然,我们通常的判断是建立在对作为艺术品的基本构成的涵义的理解上,这种判断在我们当下的话语系统中是有效的,比如在特定的时限或氛围中,可是一旦超出这个范围,问题可能会变得复杂起来。究其实,我们对艺术品和非艺术品的追问,回到根本上也就是对艺术问题的追问。因为我们在划分艺术品和非艺术品时,我们已经存有了艺术的观念在指导着我们这样做,不管这种观念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地支配着我们。这就是说,我们对艺术品本身的追问,也就隐含着对艺术问题的追问。所以,探讨何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成了艺术探讨的奠基性问题。但这一探究从一开始就显得困难重重,问题遍布。

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开始的艺术“模仿说”是雄霸西方千年的艺术理论,模仿说被作为经典的艺术理论在东西方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实际上这一理论是直接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念,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作为艺术的艺术品又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这种模仿也就是不真实的、虚幻的。另一位哲人亚里士多德则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而也就肯定了模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后来古罗马美学家贺拉斯也继承了艺术模仿说,直到17世纪,古典主义艺术家们还提出了“艺术模仿自然”的原则,以再现现实为宗旨的现实主义文艺可以说是模仿说的最高发展阶段。虽然,随着西方现代艺术的崛起,在各种全新观念的冲击下,这一理论遭受严重的挑战而变得如此不堪,但在我国当代的一些僵化和陈旧的艺术理论中还有极大的市场,以一种变形了的“反映论”艺术观的面目出现。这一理论探讨的是艺术的本质问题,但实际上却是从艺术作品的问题开始的,分析了艺术作品和自然、理念、事物的关系。模仿说把艺术与现实世界联系在一起,把艺术看成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方式,从艺术作品产生的源泉来把握艺术本质。然而,其根本问题在于,一方面它把艺术局限于“模仿”世界的认识论范围;另一方面,它忽视了艺术创造的主体性。根本的问题也就在于把对艺术的探讨以艺术作品为逻辑起点,这样自然就把艺术的问题置换为艺术作品的问题。显然,严格地讲,艺术和艺术作品是有差别的,这样一来问题就变得含混了起来。

因此,从艺术作品作为逻辑出发点来探讨艺术的本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这种探讨首先就预设了艺术是一种现实的存在,认为艺术品是一种区别于自然、理念等的存在物,然后去探讨它和世界的特殊的联系。但在这其中有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其一也就是我们在前面提到的,在艺术之所以成立的预设中也就包含着艺术之为艺术的本质主义假定,反过来正因为有了这种预设和前提,艺术作品才得以成立和显现。显而易见,这自然就导致了对艺术的真实意义问题的掩盖,其所探讨的出发点即逻辑起点是艺术作品而不是艺术,但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这些艺术作品存在的逻辑前提又是什么?艺术作品是怎样从世界中剥离出来的?我们怎样认定这些悲剧、史诗、雕塑等就是艺术作品而不是其他?这样,艺术的意义的真正问题就掩盖在本质主义的预设之中了,艺术的问题就变为艺术作品的问题。其二,既然艺术作品是艺术的现实存在物,它是对世界的模仿,它所体现的是艺术作品和世界的关系,那么,在这种关系中,艺术家作为这种活动的直接介入者,他的意义又何在呢?艺术家在这种模仿世界或理念的活动中,不介入自己的任何理解而机械、本真地模仿自然或再现理念,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反过来,恰恰是艺术家的活动,使得本真从遮蔽中绽出,使得艺术作品充满了生气,这样,艺术家的活动正是决定艺术作品水准高低的主导因素。所以,单方面地从艺术作品出发来探求艺术问题,显然就掩盖和遮蔽了艺术的最基准的问题。也就是艺术的意义的真实问题。

艺术模仿说以艺术作品与世界的关系为其探讨的主要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这种无限多样的自由创造性,因为它一味地强调艺术和现实世界的完全的符合。但事实情况是,艺术就是艺术,它和现实就是不一样的,绘画中的颜色在现实中我们可能根本见不到,小说总归是一种编造的故事,但它们却又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人,使人神情激荡,思绪飞扬。为什么又会如此呢?显而易见,用艺术作品和现实之间的这种生硬的关系来说明这些问题,已显得极为力不从心了。这样,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又向前迈进一步,把探索的目光聚焦于艺术作品的现实来源,也就是艺术的制作者,即艺术家。

二、艺术和艺术家

艺术家,通常认为,就是艺术的制作者。艺术首先是艺术家制作出来的物品,自然地,是艺术家使艺术成为艺术,没有艺术家,艺术似乎是不可能的,艺术家以及他的艺术制作活动是艺术的主导因素。逻辑地看,艺术活动首先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艺术作品也是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最后结果。

随着西方近性主义的高扬,人的价值,个性自由,人的主体性等问题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浪漫主义艺术潮流也随之勃兴,艺术强调艺术家个性的自由张扬和展现,自由、创造、天才等概念成了这种潮流的主导性范畴,艺术家成为艺术的主导因素。与之相应的是艺术“表现说”对传统的“模仿说”的反叛。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思潮,标榜“自我表现”,冲破了“模仿说”的罗网,“表现说”于是兴起。表现说批评模仿机械复制,强调艺术必须以表现主体情感为主。康德最早提出“天才”论,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和表现,提出天才是和模仿精神是完全对立的观点。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主体性问题被强调到了极致,人是目的的问题是康德哲学的基本出发点,这样,他就是从艺术家的活动出发,肯定了天才和创造在艺术制作中的巨大意义,他认为天才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天赋因素是艺术的决定因素,这样艺术家在艺术制作中的作用被康德充分地加以肯定了。德国浪漫派画家德拉克洛瓦认为,人即使练习作画,感情的表达也应该放在第一位。德国直觉主义哲学家柏格森认为,诗意是表现心灵状态的。意大利表现主义美学家克罗齐更是干脆宣称艺术即直觉,即抒情的表现。表现说把艺术本质同艺术家主体情感的表现联系起来,突出了艺术的审美特性。中国的言志说、心生说和缘情说大致上是与表现说相类似的观点。较之模仿说,表现说不是从艺术作品而是从艺术家作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更明确地来说,就是把艺术家的情感作为艺术的核心和关键性问题。但同样可以看出,在这种以艺术家以及艺术家的情感为主导的艺术问题的探讨中,照样包含着对艺术更为极端的本质主义化的倾向。

首先,艺术活动是以艺术家为主体的活动,我们绝对不否认艺术家对艺术制作活动的意义,正因为艺术家的存在以及艺术家的制作活动的水准的高低,就自然决定了艺术作品的产生和水准的高低,否则那些非凡、伟大的艺术作品是不会产生的。但是,我们把问题拓展开来看,如果说,艺术家的制作的结果是艺术作品,推而广之,就是艺术。那么,是什么使得艺术家的制作得以成立?也就是说成为艺术作品,成为艺术,是他赋予的他的制作品的风格,还是情感,还是其他?这些都无法说明这一问题,而且会使问题再一次陷入到循环论证中而无法自拔。进一步的问题也就是,在艺术家的制作活动开始之前或进行中,他是否明确或已意识到他正进行着艺术活动,是否明确他的制作的结果将是一件艺术品而不是其他,如果是这样,那他已经就是按照艺术的模式和规则来进行艺术产生,那么,艺术的创造性又怎样灌注其中,艺术家的主体性又如何体现出来呢?这些问题又涉及到了艺术的意义问题,这就促使我们从其他方面而不是从艺术家出发去探究。显然,从艺术家为逻辑起点来探讨艺术的意义,认为艺术家就是艺术的立法者,艺术家使艺术作品得以成立的观点,同样使得问题简单化了。不难发现,艺术创造并非艺术家为遵守规则而遵守规则,实际上只是为了某种艺术创造才去遵守这样或那样的规则,艺术家不是遵循了某些规则而成就了艺术。因此,需要有另一种线索来研究艺术家是如何赋予艺术品的艺术性或者艺术质量以及艺术规则的艺术质量。

其次,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但是,如果仅仅承认只有艺术家具备情感的表现能力,只有艺术家的天才能力才能超越事物的表面,捕捉到那最为动人的情感,那么,问题是这种情感能表现出来吗?即使能够表现,我们又如何体验到这种表现呢?这里问题还是不少。正如我们前面已否定的,艺术本来什么也不是,我们不要试图给艺术负载什么文化、情感等的因素在其中,但情感表现主义却把模仿说中的再现自然或理念暗换为表现情感,这种情感中心主义,实际上没有什么大的突破,反而以一种模糊的情感来惑乱视听,使艺术被一种不知所云的神秘主义面纱所笼罩,或是成为肤浅的弗洛伊德主义者的某种阴暗、病态心理的暗示,把崇高的艺术变成了类似原始巫术一样的神神道道的东西。本来情感使艺术充满活力,但情感表现主义所要求的情感的意味和表现,实际上是对情感的一种贬低和严重的曲解。

从艺术家出发探讨艺术的基本思路是,因为存在艺术家,艺术才成为可能,不管来自于理念还是自然,还是表现历史、情感等,它的一个基本的前提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制作。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就是艺术家以及他们的这些有意识地向自然或理念模仿或是表现情感的活动,艺术才赖以成立,艺术品才从自然中分离出来。这样,艺术家成了艺术制作的主体,相应地,艺术家之外的与之对立的自然、理念或情感则成了艺术的源泉和来源,是为客体。这是一种表面化的探求和本质主义的预设,因为根据这一观点,我们自然可以推出,在艺术之前,已经存在着所谓的艺术之为艺术的实体,不管它是在自然或是理念、历史、甚至情感之中,只不过是艺术家把它抽取出来而已,艺术家在这里扮演的是一个抽取的角色。这样,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两个对立的因素:艺术的本体和艺术的诸现象,即艺术作为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家、作品等,艺术之为艺术的东西自然地隐藏在事物背后,艺术家将它开掘出来,艺术家就成了艺术的代言人。

以艺术家为逻辑起点出发对艺术的意义的追问,使得艺术的意义探寻问题向本质主义更深地推进了一步,沿着这一思路下去,艺术欣赏或艺术接受就成了二次开掘的工作,作为艺术接受者的活动就是猜谜式的或是破译密码式的工作,我们面对艺术,就要愁眉难展、费尽心力地再次去找寻艺术家植入到艺术作品中的这种意义,但是,是否存在这种永恒的意义呢?这种寻找意义的活动是否构成了艺术活动呢?这种寻求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解释学艺术理论便试图从艺术接受方面来完成这样的工作。

三、艺术和艺术接受

当从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出发对艺术的探讨充满问题时,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于以往的理论中关注甚少或根本没有关注的艺术接受问题上来。艺术接受包括艺术接受者及其接受活动,是对艺术作品的一种体验、感悟和评价;在这种接受活动中,通过对艺术作品的现实的存在的感受和思考,我们可能会和艺术作品一起构成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世界,获得一种情感上的体悟和评价。显然,这不单纯是个体当下的评价、接受的行为,同时也是在文化和文明的作用下产生的行为。因为这种接受、评价、体验的行为的复杂多样性和易变性,就使得这一过程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难以把握,所以,因其无序性和随机性的特点,以往的研究多不予关注。但它确实是艺术活动中十分重要的组成因素,而且是艺术活动的直接发生者。20世纪以来的解释学艺术理论便试图以此为出发点来读解艺术、艺术作品。

解释学艺术理论把艺术接受作为艺术活动的主体,其基本观点在于强调从艺术接受者出发的对“文本”阐释和读解的多样性,肯定了艺术接受中“前结构”和接受中的误读和解释的合法性,由此达到对传统的艺术理论所认为的艺术的中心意义的消解。解释学艺术理论从艺术接受出发探讨艺术,是针对传统的艺术表现论而言的,这一理论首先要询问的是艺术中究竟有没有这种恒定不变的意义中心,作为艺术接受活动的实质究竟是不是对这种恒定的中心意义的寻找。在这一前提下,他们认为,在艺术接受活动中,这种“前结构”,也即“历史视阈”是影响接受的基本因素,它构成一种“合法的偏见”,所以,对于接受来说,不存在所谓的与文本符合或发现中心意义的问题,而是由文本和接受构成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一世界中,文本向接受者敞开,接受者也向文本敞开;故而,艺术接受中对艺术的理解,不是要指向那意义,进入艺术之中,绝对占有艺术所构成的世界,而是将自己是“非现实化”,将自己“暴露”给文本;在艺术接受中,是力图和自我构筑的“他者”不断地对话,形成一个不同的世界和新的视野。所以,解释学艺术理论强调艺术接受对艺术的意义,不但主张艺术接受者对艺术意义的占有,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占有对接受者自己的创造和激发。这样,传统的艺术的永恒、普遍的中心意义消解了,艺术不再是反映现实或表现情感的东西,它没有普遍的标准,永恒的意义,一切都在解释和对话中不断地展现,不断地开启着新的世界。在这一理论中,他们提出“读者中心主义”的口号,力图解构艺术作品、艺术家的在艺术中的意义,这样,艺术作品的范围大大扩展,艺术家的创造不再对作品具有决定意义,甚至作者彻底地从接受视野中消失了。

但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果真像他们所描述的,任何文本,在认识视界中是真理,而在审美视界中是艺术,全由接受者的读解来决定,那么,艺术的意义的规定性几乎等于零。这样,艺术创造、艺术家甚至纯粹的艺术作品都会从人们的视阈中消失,我们可能面对的一切都会成为艺术的世界,我们的一切活动都可能会成为艺术化的活动,在我们随意性的指称中,艺术就诞生了,那么,艺术还有什么意义和规定性而言呢?所以,这又不得不迫使我们把问题引向纵深。

从艺术接受出发来探讨艺术的意义,对艺术的本质和中心意义的消解,强调艺术接受的意义,从而强调艺术阐释的多元化和不确定性,这是现代哲学对传统形而上学的反叛在艺术理论中的体现。这样,在艺术接受的误读和敞开中,“我”和“艺术”构筑着世界,艺术活动成了艺术的意义探究的核心,艺术经验和审美经验则是艺术中主要强调的因素,对艺术的意义的探讨就直接指向了人的心灵的意义的探讨。在这里,艺术不再是模仿现实或理念等事物,或不再是情感的不断表现,艺术没有这个必要,艺术的意义变成了一种行动,一种构筑着“别样”世界的活动,艺术的意义在于将自己“暴露”在世界中,世界向自己的一种展开和敞亮,正是在这种沉沦和上升中,艺术的意义开启了。所以,解释学艺术理论引人注目的地方就在于将艺术的意义的探讨最终指向了艺术活动,指向了人的心灵。

四、艺术和艺术活动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出,不论是模仿说还是表现说,不管是从艺术作品还是从艺术家出发来探讨艺术,都包含有一个不可克服的问题,都企图从让艺术来负载一些什么东西在里边,不论是作品中对世界的反映,或是艺术家感情的宣泄,都试图把理念或情感的内质强加给艺术,这是一种本质主义对艺术的否定,它在给艺术赋予一定的本质的时候,恰恰就将艺术彻底背离了。所以,我们认为,对艺术的意义的阐释的最大的问题是极端的知识化。人的任何活动都有相应的知识,归纳性的、解释性的或是反思性的等等,艺术作为人的一种活动,也被限制在知识的规范中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咎于美学理论。作为艺术的规范性理论,美学理论已严重地背离了艺术,由于它过分的和极端的知识化倾向,使艺术被淹没在空洞的理论中。而要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除了摆脱这种空洞理论的束缚外,最主要的还在于溯本逐源,从艺术活动的本初谈起。而解释学艺术理论的努力则扭转了这个方向,它更重视艺术是一种活动,在这种阐释的行动中,艺术和接受对自我和世界的意义的构筑和开启。因此,我们强调,艺术什么也不表现,什么也不反映,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艺术!所以,对艺术的意义的探讨,从艺术作品、艺术家或是艺术接受出发,最终都要归结到对人的艺术活动的探讨中去。

艺术活动的根本所在就是构筑另一个世界的活动。我们之所以提出艺术什么也没有,什么也没有的就是艺术的极端的观点,并不是彻底的虚无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遁词,而是要彻底否定所谓的艺术批评和美学理论对艺术是什么的概念化和知识化的思考,艺术开启的本来是一个非凡别样而不同平常的世界,而我们的理论总是试图将它纳入到我们正常的世界中来思考,这就从根本上将艺术背离了。所以,我们所要否定的就是对艺术是什么的提问。因此,问题最后会变为艺术可能的意义,艺术能够给予什么的追问,而这种追问只能再回到艺术活动中去探究,因为艺术活动是艺术的基本的和原初的起点。

如果我们以艺术活动作为艺术的意义问题的起点,那么我们又如何来描述艺术活动呢?人的活动纷繁复杂,究竟那些属于艺术活动?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又会变得困惑。但是,我们先验地认为人就是一个活动的主体的话,那么艺术活动也就是人的所有活动中的一种,这种活动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一种再造另一世界的活动,它是一种心灵构筑意义的活动。

篇10

一、精心设计问点,有效切入

1.激活兴趣,学意盎然。根据幼儿的兴趣点进行提问是找准切入点的前提。所谓兴趣点,就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加深幼儿对知识的理解。抓住孩子的兴趣点提问,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激发幼儿积极思考的兴趣。

2.把握目标,突出重点。对目标的把握和重点内容的理解,是找准提问切入点的关键。教师应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着力分析、研究教材、找出关键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问。如在讲述活动《小老鼠去旅游》(教师重点是引导幼儿根据具体情况动脑筋、想办法。)中提问:“小老鼠在大海别饿,它就把西瓜船吃了,可天马上就黑了,小老鼠想回家了,怎么办呢?”

3.设置矛盾,发散思维。在矛盾处提问,引发幼儿的认知冲突,即引发他们原有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使孩子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兴趣,促进、发展和活跃幼儿的思维,从而调整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有张有弛,有起有伏。

二、灵活运用问法,巧设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创设情境是教师通过语言的声调、感彩或设置形象的场景,激起幼儿的情绪、情感及丰富的想象,使其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感受问题的多种可能性。以角色的身份介入使幼儿置身于情境之中。

2.换位思考,引发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把自己想象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体验角色的行为和心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较为合理的假想情节,在满足幼儿好模仿的心理的基础上,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3.联系设问,经验迁移。根据事物间的联系和因果关系设问,可以引发孩子们积极讨论,使孩子们从事物的不同侧面了解事物,开阔思路,形成多种答案,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活动的情趣,激活孩子们的情感与思维。

4.故设悬念,展开联想。古人云:“学起于思,源于疑。”巧妙的疑问,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望,从“悬”中集中孩子的注意力,促进幼儿积极思维。幼儿通过观察体验作品中角色的行为、背景状况,调动生活经验,思考作品内涵、人物心理活动等,在创造性的想象空间将思维引向深入。

如《母鸡罗斯去散步》,当讲述到“母鸡罗斯太太去散步,狐狸跟着罗斯太太经过了草堆、奶站,又来到了菜园”的时候,我故设悬念:“母鸡罗斯太太会有危险吗?”“在菜园里狐狸又会遇到什么状况呢?”引导幼儿展开联想,讲述或创编故事结尾。

三、及时反馈信息,答疑解惑

1.问随脉动,有的放矢。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连续的过程,活动中出现的具体情境是多种多样的,常常会生发出一些出乎意料的问题,应有意识地筛选一些满足幼儿探索欲望且能增加幼儿经验的问题,及时作出回应,加强师幼间的互动。

2.反客为主,答疑解惑。问的艺术,既是教的艺术,更是学的艺术,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而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孩子的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恰恰说明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提问,更重要的是孩子的提问,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对于开发幼儿智力,发展幼儿思维,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实现素质教育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要把课堂提问的权利还给孩子,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理念,让孩子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乐于提问、敢于提问、勤于提问、善于提问,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和能力。

3.随机应变,因势利导。教师课堂随机应变的能力是教育机智的集中体现,机智表现为“润物细无声”,机智表现为对无法预见的情景进行出乎意料的塑造,表现为临场的随机应变。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课堂提问中,教学情景瞬息万变、错综复杂,不再是教师一厢情愿的“独白”,而是学生、教材、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次真情“对话”意义上的课堂提问,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为幼儿会带着富有自己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参与课堂提问,从而使课堂呈现丰富、复杂和多变的特性,这需要教师善于运用自己的智慧,灵活机敏地处理一些突发事件,因势利导地扭转尴尬局面,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如看图讲述《心情预报》:孩子们在“森林心情播报站”的播报中得知狮子生病的消息,纷纷根据老师出示的第一幅图片,进行了想象表达,讲述了各个小动物关爱狮子的不同行为。就在这时,涵涵的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

涵涵说:“大狮子会吃掉小兔子和小动物们的。”听到这个问题,我立刻怔住了,丝毫没有想到此时孩子会冒出这样的问题。微微停顿后,我将问题抛给了孩子们。

师:“这里的大狮子会吃掉小动物们吗?为什么?”

幼1:“不会,大狮子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