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9 20:18: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lbl教学法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选取第四军医大学2009级、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实习学生共60人,按照抽签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在神经内科实习教学中试验组学生接受BBL教学法,对照组学生接受传统法教学,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和既往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教学法
1.2.1试验组采用BBL教学法,将30人分成5个组,每组6人,每组分配一张病床,指定组长和记录员,分别履行组织讨论和记录职责。教学实施步骤简述如下:
(1)确定课程内容,由教师在课前精心挑选患有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病种(如脑血管病、重症肌无力)的住院患者,其选择标准为:①具有某种疾病特征性的临床症状、体征但又有一定迷惑性;②医患关系融洽、患者对问诊、查体配合度较好。
(2)第一次病床旁教学: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完成临床资料采集、查体及书写病历,提出在疾病诊断及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根据情况可补充1-2个问题。整个过程需要1-3个学时,学生课后查阅文献寻求最佳答案,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医学资源,如Pubmed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丁香园、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等。
(3)第二次病床旁教学:由学生轮流提出对患者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陈述初步诊断、鉴别诊断、拟采用的治疗方案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形成综述性的结论,本次教学需1-3个学时。
(4)第三次病床旁教学: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提出新的质疑,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组内讨论或组间交流予以解决,并讨论是否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对于不能达到共识的问题,安排课后查阅文献,组内形成一致意义。
(5)第四次病床旁教学: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并进行组间讨论,以回答既往遗留的问题并完成新知识的学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各组情况进行详细点评。教师可根据每种疾病的复杂程度、病情进展情况、病程长短等灵活安排教学时间,每个病种安排3-4次教学。
1.2.2对照组传统法教学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在对临床典型病例完成问诊、查体及病例书写后,教师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完成对相应知识的讲授。
1.3教学效果评价
临床实习结束后,采用试卷考试和问卷调查形式来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其中试卷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分为基础理论知识、病例分析、病历书写3部分,分别总成绩的40%、40%和20%。基础理论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病例分析题主要采用启发式和开放式命题方式,旨在考察学生的临床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问卷包括教学效果评价及对学生实习兴趣、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的评价。
1.4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试成绩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卷考试成绩见表1。由表可见,两组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病历书写成绩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试验组在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2.2调查问卷结果
实习结束后共发放无记名调查问卷60份,回收有效问卷60份,回收率为100%。试验组学生对BBL教学法的效果评价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X2=15.546,)。对学生各项能力的调查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实习兴趣、独立思维能力、自主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人文关怀意识等方面均得到了明显提升。
3讨论
2结果
通过对PBL组和LBL组两组学生实习成绩比较发现实践技能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在理论知识、病例分析能力及总成绩方面PBL组的成绩较高(P<0.05),见表1。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结果列示于表2。调查发现,PBL教学法组对见习的满意度较高于LBL教学法组。在激发实习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方面,PBL教学法组也都高于LBL教学法组。在提高理论知识方面,PBL教学法组也明显优出。其中,激发学习兴趣,两组差别很大(P<0.05),提高理论知识,PBL组胜出明显(P<0.01)。此外,关于这2种教学法是否能提高学生多种能力,包括:师生间沟通能力、同学间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PBL教学法较LBL教学法胜出较多。从表2数据看,PBL教学法能提高多种能力,尤其是其中的师生间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等3项,PBL教学法优势很大(P<0.05或P≈0.05)。
3讨论
目前,国内也有不少医学院校开展了PBL教学改革,并积累了一定经验,大多报道教学效果很好[2-3]。本研究分别采用两种法对临床医学七年制医学生进行了内分泌临床见习教学并进行了教学效果评价。内分泌学是一门理论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涉及许多“看不到、摸不着”的知识,部分内容逻辑性强而又十分抽象,学生在学习和理解上有不少困难,传统的LBL临床教学方法难以达到内分泌科见习的目的和要求。临床老师应如何在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短期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是一大难题。
3.1PBL教学方法的优势
医学重在实践,PBL教学与传统LBL教学方法相比,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文献查阅,学习素材的搜集也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医学这种需要终身学习的科学来说无疑是有益的。因为学生主导了学习过程,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学习效果[4]。在PBL学习过程中,小组模式和讨论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协作和团队意识,而平等的讨论形式也密切和融洽了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5]。我们的PBL见习实践的学习效果和国内的一些研究也都提示PBL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模式[6]。PBL教学有利于扩展学生的信息量,在文献查阅过程中,知识和信息远超课本,这对于拓展知识面有利,也符合现代医学多学科融合的知识框架要求。
抽取本院2011级专科护理实习生88名,随机分为观察组(45名)和对照组(43名),两组学生年龄、教育背景、实验前成绩及授课学时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首先对带教教师进行CBL教学方法培训,同一带教教师根据实纲要求对所带教的实习生随机采用传统带教方法和CBL教学法进行带教,两组学生实习周数、实习内容相同,轮转科室相同。1.2.1.1对照组按传统带教方式带教。1.2.1.2观察组采用以CBL教学法为主、辅以讲授式教学带教,具体方法和步骤如下。(1)选择典型案例。教师根据实习要求选择若干典型临床案例并进行设计,将实习内容划分为若干小问题,拟定实习提纲。(2)根据典型案例提出问题。教师以临床案例为线索,精心设置,提出几个核心问题。如:在实习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时,教师可提出该病例为什么诊断为心肌梗死?其临床特点有哪些?怎样为患者做好心电监护?如何识别常见心律失常?该病例主要护理诊断有哪些?并根据护理诊断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学生根据问题去收集、整理资料,思考、解决问题,并要求学生写出汇报材料。(3)学生汇报病例学习成果。教师安排适当时间让学生汇报,其他学生可相互点评。(4)带教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评价总结,并指导学生完成护理病历书写。1.2.2评价方法1.2.2.1成绩评价实习结束后统一命题,同时对两组学生进行考核,包括理论成绩和技能成绩2个方面。以两组平均成绩进行分析比较。1.2.2.2带教方法评价实习结束后发放自制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该带教方法的评价。调查问卷统一发放,当场回收,发出问卷88份,回收88份,有效回收率为100%。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考核成绩比较
经CBL教学法带教,观察组学生理论和技能平均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学生对各自采用的带教方法的评价比较
观察组95.6%的学生认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88.9%的学生认为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CBL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77.8%的学生认为CBL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CBL教学法最大的特点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并以促进学生的自学动机、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5]。现代教学理论特别强调:“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使之成为一种终身享用的行为习惯”[6]。典型案例与问题结合,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学习氛围。学生根据问题积极思考,通过不断交流、查阅收集资料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常常能发现自己在制订、书写护理计划中存在的诊断不规范、目标陈述错误、护理措施含糊、不具体等缺陷,在经过教师指导和查阅资料后对护理计划进行修改、补充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对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3.2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沟通能力
在实习中带教教师利用典型案例,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方面提出各种问题,学生根据问题收集患者资料,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与患者、家属、医生、教师沟通,提高交流沟通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所在的小组就是一个团体,需要考验每个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7];学生根据教师提出问题查阅资料,通过交流沟通,协同合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2、PBL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PBL的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创造基础,对于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它也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问题的。在PBL教学法中,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这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作为基础的,在教师布置好一个课题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要寻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而且学生还要应付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完成的,因此PBL教学法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情况下,专业课的课时已经是非常紧张,很难满足按照PBL的要求实行大面积全覆盖的教学[6]。PBL教学法的推广,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充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授课中的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做好学生可能会面临困难的准备以及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学环境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够强大也给PBL进一步的推广制造了阻力。如果要想大范围的展开PBL教学法,在教师资源的问题上,也将面临着很大的短缺,并且会加大学校的财政压力。其次,PBL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的良好控制和规范,学习增添动力。但是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很明显的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而在PBL教学法中,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挑战,学生将如何提高自己去应对这种挑战也是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PBL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查阅资料,然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院校还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不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馆资源和电子资源。综合所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PBL教学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是有着自身原因的。不论是从教师素质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和学校财力方面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PBL教学法的推广在我国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被这些问题给吓退,还是要在不断前进中创造实现口腔修复学教学PBL全覆盖的可能。
2巧妙设计开场白
PBL和Sandwich教学法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场白,不仅要引出本次课程的内容和提出学习目标,还要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病例为先导、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特点。例如本次课程中的开场白是让学生检查自己和旁边同学的甲状腺,并提问如何辨别颈部的肿块是否为甲状腺疾病,这种方法的解剖学基础是什么?学生在检查过程中,自觉地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并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实验中重点观察甲状腺的位置和固定装置。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要系统学习医学诊断的相关内容,并将检查甲状腺的具体内容和手法作为备课的一部分。
3围绕问题小组讨论,教师补充问题
在利用网络进行课前复习、知识补充完善和病例阅读之后,延续PBL教学法中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弱化Sandwich教学法中问题完全由教师提出的方式。教师结合实验课教学的重难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修改和补充。这一方式将PBL和Sandwich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最终既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形成了紧扣教学大纲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此引导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原则:①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局解是在学生具备了系统解剖学知识的基础上开展的学科,因此可以较好地和临床结合,又不至于让学生难以理解。例如可以提问为什么病人甲状腺切除术后,出现声音嘶哑的状态。这就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甲状腺的神经支配,在观察标本的时候也应该特别注意。②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不能让学生简单的翻阅课本就找到答案。例如:甲亢病人会出现什么症状以及原因?这就要求学生在实际标本上观察甲状腺的毗邻结构,并结合生理、病理生理等学科的内容进行讨论。③提出的问题不应晦涩难懂,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到答案,过难的问题容易挫伤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各小组的问题难度和数量相似,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使各个组能够同时完成,又不互相影响。
2研究方法
2.1PBL教学模式的实施流程
由经过PBL教学培训的教师向学生系统介绍PBL教学模式。学生分成小组,选出组长,由指导老师给学生提供一个经过设计的模拟病例。根据病例内容由学生提出问题,组长分配要讨论的问题。要求学生充分利用教科书、图书馆、网络等学习资源,为课堂讨论作准备。教师可在文献检索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学生之间可以讨论。最后每小组通过PPT的方式进行病例汇报,最后教师总结和补充。
2.2教学病例模本
选择8岁儿童前牙外伤的病例,把4个上颌切牙分别设计为左上颌中切牙冠折漏髓,右上颌中切牙完全脱出,上颌侧切牙牙震荡。每组学生以患者口吻描述受伤时间、地点,如何受的伤,有什么症状。指导老师引导学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临床检查,在病例中不出现诊断,让学生自己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学生根据自己的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2.3教学效果评价
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PBL教学法的评价。
3结果
20名学生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PBL教学法较为满意
2方法
2.1教学方法2.1.1传统教学法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多媒体教学,以教师为主导,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程安排是先上理论课再上见习课。2.1.2CBL教学法授课方式以讨论为主,师生共同分析,以案论理,直观形象,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理论课与见习课同步进行。①教师编写临床案例后在课前通过网络或打印发给学生。案例编写过程中应遵循以下3点原则:①案例涵盖知识点必须满足教学目标要求;案例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且与它所对应的理论知识有直接联系;案例必须来源于实践,决不可由教师主观臆测、虚构而作;案例中病人主述、病史、检查、治疗、预后及进展情况必须完整。②从临床选取该案例住院病人或同种疾病病人,让学生直接对病人进行问诊以了解其起病过程、病史情况及诊治经过,再对病人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3人一组展开讨论。③学生结合案例及学习问题通过教材、图书馆,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证据;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评价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和适用性。④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课堂交流,各组学生推选代表发言阐述其观点,结合各自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深入地讨论[3]。例如病人目前的临床诊断该怎么下?我们依据什么得出该临床诊断?我们得出的临床诊断是否正确?目前临床选择的这些检查是否合适该病人?病人下一步还需要做哪些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应给予病人什么样的治疗措施?这些治疗措施是否存在一些治疗风险?我们应如何规避可能的治疗风险?病人经过这些治疗后预后会如何?我们对病人应提供哪些护理措施?这些护理措施是否有效?怎样与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都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⑤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总结式地讲解重点、难点,并就学生争论的焦点及疑难问题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2.2效果评定①教学满意度:在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后,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组同学进行调查,以了解同学对各自上课方式的满意程度及学习的积极性[4,5]。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临床技能应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每项25分,得分等于或超过15分为合格,低于15分为不合格。4项总分超过70分记为满意。②考试成绩:两组学生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内容包括基础理论(50分)和临床应用(50分)两个方面。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α=0.05为检验水准。2结果
(一)PBL教学法的内涵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霍华德•白瑞斯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麦克马斯大学首创。它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新型教学法。PBL教学法提倡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研究和合作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作用是及时提供知识上的帮助和研究方法的指导。
(二)PBL教学法与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契合
由于PBL教学法比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更能适应公共政策学的教学需要,因此与公共政策学的学科特点有很多契合之处。
1.有利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学生对政策问题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深入,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够,而公共政策问题的交叉性和综合性则要求学生必须在课后主动学习相关背景知识,这在课堂有限的课时内是无法完成的。PBL教学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学生围绕问题查资料、开展小组讨论等学习活动,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找问题答案,使课上与课下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有利于构建循环学习模式
公共政策学各章节具有较强的连贯性,一个公共政策问题可以在不同章节从不同角度予以阐释和理解,这就决定了公共政策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PBL教学法以问题为基础,以问题的解决过程为核心,很好地契合了公共政策学教学的延续性和主观性特点。从提出问题开始,学生通过查资料,补充相关理论知识开始基础学习;然后通过研究、讨论等学习活动,进入深入剖析问题阶段;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政策建议。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带动学生进入“提出问题—学习—思考问题—学习—解决问题”的循环学习模式中,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应用能力。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在以往的公共政策学教学中,常常会发生教师的作用与课程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要么“满堂灌”,要么“蜻蜓点水”,难以真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采用PBL教学法,教师在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给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并营造有利于开放性探究学习的氛围,遵循自主性和探索性原则,把自己的一切教育行为定位于支持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解决问题。从而有效转变教师的角色,发挥教师在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全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二、PBL教学法在公共政策教学中的应用
(一)教学内容体系的梳理与问题引导
在应用PBL教学法过程中,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课程的理论渊源和框架体系,使学生对公共政策学的内容体系和教学目标有宏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解决以下问题。
1.课程总体认识要准确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程的内容体系,对各章节的内在逻辑关系有清晰的认识。首先,在政策科学理论的演变上,学生要能准确理解,并与政策实践的发展相联系;其次,对政策的制定、执行、评估、调整、监控和终结等各章节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衔接要进行详细介绍,使学生树立公共政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的概念;最后,要对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理论进展有初步了解,从而促进学生把现实问题与政策学科发展联系起来,有利于深入掌握课程内容。
2.公共政策问题的引导
在对整体教学内容体系和理论框架的讲授过程中,按照PBL教学法的原则,应该对学科的理论问题和政策实践问题进行相关引导:一要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公共政策从理论的视角去理解和认识;二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政策过程角度发现和分析现实中存在的政策问题,从而在宏观层面使学生逐步养成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发现政策问题。
(二)教学章节的内容设计与问题研究
1.精心设计教学章节的内容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
PBL教学法不仅要实现知识和技能在师生之间的位移,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在构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发展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培养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着眼,精心设计每一章节的问题体系,构建规范的问题链条,把学生对问题的研究由浅入深,不断拓展,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对政策问题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
PBL教学法的关键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核心,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按男女生比例以10人为一组,每章结束时安排一次案例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所思所想,然后每组汇报讨论结果;在课程结束后,每组进行案例汇报,其他同学现场提问,组员进行补充。因此,创设了研究问题的教学情景,缩短了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研究问题的积极性。
(三)教学内容的引申与问题探讨
公共政策学教学局限于课本是不够的,必须把课本内容与现实社会问题紧密结合,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引申,从而提高学生对课程相关公共政策问题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问题探讨有机串联课本各章节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现实问题的理解。笔者把公共政策理论学习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结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探讨、推进中国政策评估事业的思考、21世纪中国政策体制改革等专题研究,弥补了西方公共政策学理论与我国政策现实相脱节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PBL教学法在公共政策学教学中的完善
(一)找准课程定位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
必须由传统的理论型向应用型及创新型转变,以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要求。因此,公共政策学课程的定位应围绕培养学生分析政策问题的能力,紧密结合现实问题,将理论问题通过现实案例表现出来,通过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把公共政策学课程从偏重理论教学转化为侧重知识的运用、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训练。
(二)转变师生角色应用
PBL教学法必须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这样才能保证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连贯性和有效性,避免教学双方产生越位、错位和失位问题。教师的角色应该定位为指导者、合作者和设计者,在教学中围绕对问题的认识和研究给予学生全过程的指导,并与学生形成合作关系,彼此交流意见,帮助学生探索问题,从而提高对问题的理解。学生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转变,由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化为知识的自学者和问题的研究者,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适应新角色,师生双方都要尽快进入并适应新角色。
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在医学教育中是指以临床问题作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引导学生把握学习内容的教学方法。它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是建构主义教学改革设想当中的一条被广泛采用的核心思路。此方法与传统的教学法有很大的不同,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强调以问题解决问题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PBL已成为国际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我国医学教育模式改革的趋势。
PBL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都围绕着问题解决,问题本身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学习结果。所以PBL教学中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PBL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设计问题又是一项要求很高的工作,因此,PBL教学中设计优秀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查询资料、动手做事、相互讨论以及自我反思而获得和理解知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依赖于他们自己所建构的知识之间的一致性、依赖于解决问题的成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加强学生这几方面的能力和素质:①解决问题的技能;②发展高层次的思维能力;③团队合作能力,包括赏识和包容异类学习同伴的精神;④获取和评价、传播信息的能力;⑤自主学习的能力。
2.临床营养学的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临床营养学这门应用性学科理论性是很强的。我们目前的教学主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主要有几点:首先要让学生全面理解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人体对能量及各类营养元素的需要;其次牢记相关食品营养价值,了解食品经过加工储藏后营养价值的改变;再次学习合理膳食的基本原则和各类方法;再次通过了解特殊人群生理特点,为其提供科学的营养所需;最后明确营养支持原则,扎实掌握相关疾病的营养治疗方案。目前大部分医学院校在临床营养学的教学方面普遍存在问题,部分任课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通常一味的填鸭灌输,还是沿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期间一直以教授为主,很少与学生探讨问题,引导互动交流,学生总体上都是被动的吸取知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发挥出来,教学相对乏味,教学质量相对难以保证。
3.临床营养学PBL教学设计的方法采用
PBL方式的教学过程主要分为几个阶段:
(1)课前准备教学开展前
任课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做好备课,将涉及课程中的问题提出来,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重点,系统仔细地讲给学生,比如六大营养素的功能、营养缺乏症及营养来源等基础知识,总之要将各类教授要点细化,做好充分准备与学生沟通。有条件的可以考虑进行小组教学,即以小组为单位,每组5名学生,共同准备问题和进行随后的讨论。
(2)设计问题设计问题作为PBL方式的起点
是我们探讨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知识与教学经验,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将PBL教学问题设计与学生兴趣点相融合。例如:植物性食物往往对矿物质的吸收利用率不高,这是为什么?怎么提高植物对矿物质的利用率;大家都知道北方人的身高要比南方人高,这是为什么?从从矿物质和食物角度来解析;300毫升牛奶对人体有什么好处?“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的口号用营养学怎么解释;“粗细粮食搭配”是不是更有营养;母乳喂养从营养学的角度看有哪些好处;为什么说吃素比吃肉好,为什么白肉比红肉好;有些食物很甜,但是却不能改善人们的血糖,这是什么原因;糖尿病病人居然经常携带某些小糖果;同时吃火锅和海鲜容易痛风,这是为什么;凡此种种问题都可以做设计,除此之外还可以做一些难度比较大的测试,将一些需要综合分析的问题融合在一起,例如:孕妇吃什么比较好,小组可以分别根据学习的知识为孕妇设计三餐食谱,学生们可以利用部分时间去查阅资料,可以通过去相关营养中心去取经,总之将这个过程尽量多利用,整理探索特性,将学生们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出来,争取学生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3)课堂讨论课堂讨论是相对有趣的环节
既检验学生学习能力又是实践教学方法的好机会。通过之前的布置,将一些问题设计带到课堂讨论中,学生根据自身准备及收集的资料,按小组呈报解决问题的方案。学习小组之间随时交流沟通,讨论结果阐述心得,对问题的解决方式与相关的补充要点做分享。在老师的引导下,方便学生继续完善答案。可以看出课堂讨论是PBL与传统教学的重要不同,传统教学方法中,老师永远是主角,很少将问题的讨论完全交给学生,而新的教学方式完全走出了这个误区,让学生成为主角,将课堂变成一个舞台,对于过度活跃的学生加以控制,对于不善争取交流机会的同学加以引导,总是通过讨论与辩论,学生的自信心提升了,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也提高了。
(4)教师总结作为PBL教学过程的收尾
教师总结是重要的。在课堂上分组讨论结束后,教师要收回学生的思绪,对教学过程做以回顾,再次总结学生要掌握的重要知识点,概括相关教学内容。包括简要点评学生在PBL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这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又能提高其对学习的兴趣,进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淬炼更好的学习习惯,全面激发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