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师职称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07 20:16: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历史教师职称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历史教师职称论文

篇1

现代高职教师管理倡导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管理转变,其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尊重教师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的意愿,促进教师内在积极性、创造性和潜能的开发与发挥。从本质上讲,就是激发教师发展的动力之源。教师职业是一个良心职业,教师行为的自觉、自制源于内心的情意与激情,任何外在的约束与激励机制如果没有内因配合就难以发挥作用。基于此,重视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动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是一个既有方向又有大小的矢量,不仅提供了教学能力健康成长的导向指针,还能最大限度地“引动”教学能力成长的各种内部力量。探索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机制首先要追根溯源,寻找动力之源,找出动力之根本,然后才能将其转化为最直接、最现实的内部推动力量。什么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动力之源呢?考察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条件与成长过程,本研究认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决定了教师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又决定了教师的责任和情感,教师的责任和情感又能决定教师对教育工作投入的深度或强度。因而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决定着教学能力的发展进程与演进方向,理所当然成为了推动教学能力提升的动力之源。要培养教师的职业态度和专业精神,关键是要强化以教师为本,加强人文关怀,形成尊师重教的教育环境和人人争当一线教师的氛围;就是要改变目前以“官本位”为轴心的管理体制与分配机制,重视教师的诉求并实现薪酬向一线教职工倾斜的伦理,真正提高一线教师地位和待遇;就是要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归属感和对组织的向心力,让教师真切体会到职业教育的前途与价值。

(二)促进机制

促进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助动”系统,由教师教学能力成长的外部因素构成。从教师自主成长理论来看,教师成长需要有外部的帮助。高职教师教学能力促进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作用:一是激励。行为科学认为,一个人在没有受到激励的情况下,他的能力仅能发挥20%~30%,如果受到正确而充分的激励,能力有可能发挥到80%~90%。激励机制能激发教师潜在的素质与潜力,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和教学积极性。二是劣汰。劣汰能使教师形成竞争的外部压力。一般说来,教师内心较为敏感和脆弱,劣汰的压力一定会激发教师特有的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从而自觉调整自己,使压力迅速转变为动力。三是助长。助长实质是通过某种干预形成直接推动,如教研活动,或通过搭建平台、在多方互动中形成间接推动,这两种推动力量往往是交叉与融合,是相互依存的一个整体。促进机制形成了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最直接、最有效的外部推动力量。促进机制是一个可变量,可根据时间、条件、对象实施不同的机制。如择优劣汰机制(岗位择优骋任机制、教学考核劣汰机制、学生自主评课与选课机制等),激励机制(成果表彰机制、分配机制、职称评聘机制以及提升一线教师政治待遇机制等),助长机制(教师传帮带机制、名师导师的帮扶机制、真正意义上的助教机制以及开展教学第二课堂机制等),创新发展机制(教学改革创新机制、专业应用与发展机制、开展社会实践与服务机制等),继续教育机制(学历进修机制、技能培训机制等)。

(三)运行机制

运行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驱动”系统。系统以系列管理制度为指导,通过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实施一般性和常态性的教学能力成长方式,在具体实践行为和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运行机制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监督与引导。监督与引导能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趋向,修正并改进教师教学不良行为,促进教学行为与过程的规范,帮助和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其二是评教评学。评教评学能促进教师教学认知和自我修正。一个好的评价本身必然是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外驱力,这种外驱力在与教师的不断互动中会逐步被自我接纳,形成渗透于教师身心的内驱力。其三是管理与检查。管理与检查能规范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减少教学及管理中的不规范现象,增强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责任感和质量意识。运行机制是能力系统的主导和核心内容。实践中运行机制的实现首先要强调行为的自主与自觉,即需要对教师自觉态度予以“启动”,开启教师自我实践意识以提升教学能力的态度与精神。因为只有基于自主提升需求的发展才可能是持续、高效的,才有可能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自适应地调节实践的行为方式与时空,才有可能进行自觉反思和自我觉醒,发挥教学主观能动性。然后要建立相应制度。制度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过程进行管理的纲领性指导文件,由一系列旨在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制度体系组成。如教学督导机制、教学考核机制、教学日常管理机制等。

(四)控制机制

控制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操控”系统,是教学能力形成的组织保障,履行着组织、管理、整合与调控功能。控制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整合与优化,即整合相关资源,发挥资源潜能,优化机制环境,提供成长条件。二是管控和调控。在整个系统及过程中,控制机制实施条件、方法、手段和技术的总调控,并对系统决策、运行、监控和反馈环节进行总管控,以提高机制运行的效率。三是解构与重构。传统能力培养机制有许多思维定势,极易成为新形势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障碍与干扰。要克服这些定势干扰首先要解构传统,革除机制中不合时宜的成份,破除机制实施过程中的行为惯性与隋性,积极化“负面干扰”为“正面影响”。重构,也就是要重组程式,突破传统时空框架,对机制进行研究创新,以释放活力,激活动力,促进机制向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发展。控制机制首先要健全组织,并通过建立如下的组织发挥作用。一是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中心。该中心可通过研究教师教学能力现状及成长的研究,提供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指导,推动教学技术成果实践应用。二是教学能力发展与资源中心。该中心可组织开展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活动,有效跟踪、指导和控制教师教学行为与过程,接受教师教学的咨询与指导,促进教师教学交流和教学资源成果的共享。三是学院(系)一级教学团队。院(系)可根据教学发展、改革与社会服务的需要,有计划地建立以教师为主导的各种类型的学习、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师生在活动中相互合作与学习。其次是行使管理职能。教师教学能力成长是一个长期和复杂的过程,成长的行为、过程,以及所需资源、环境、体制、机制等需要不断进行解构与重构,需要不断进行整合、调控与优化,需要实行强有力的有效管理,以保障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顺利实施和高效运行。

(五)保障机制

任何机制的实施及其成效,都要建立在条件保障的基础上。高职教学技术性与实践应用性特征,以及对当今飞速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强烈依赖,推动了高职学校不断改进办学条件,以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师资水平。保障机制是教学能力形成最直接与最现实的推动力量。保障机制的作用:一是常规教学条件的改善,如专业教学软硬件条件建设等。二是教学能力助长环境的改善,如第二课堂活动环境建设等。三是职业教学环境的改善,如校内教、学、做于一体软硬件场境,校外工学交替、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生产实习基地等。四是社会专业服务环境的改善,如开展社会技术应用与服务的途径与渠道等。五是现代教学资源共享条件改善,如现代教育技术平台、校内外资源整合与共享的学习平台等。六是校园文化环境的改善,如良好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氛围,以及具有高职特色的校园文化与精神环境等。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机制的实现

(一)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个体条件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受心理素质的影响,也受心理活动的支配。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与发展的个体条件主要是指教师内在心理条件。

1.高职教师个体心智条件。

教师内心的成熟、成长是教师成长最基础的问题,也是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前提条件。教师个体心智的成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会敞开胸怀。教师具有独立的人格与个性,大多背负着抱负与梦想,但现实种种怀才不遇的寂寞与感伤,极易关闭他们敏感和脆弱的心灵之窗。其实,学会敞开胸怀,吸纳别人的关怀之情,无异于心理维生素的补充。二是学会放低自己。放低自己不是放低理想、抱负,放低自己是一种谦虚的思考方式,是一种从小事做起的心态。只要有了这种心态,才能避免因过高估计自己而使心灵遭受现实之伤,才能使自己在从零、从小、从低的行为姿态中容纳更多、变得更强、升得更高。三是学会认识自我。教师要有自我意识,学会认识自己。在日常行为中,要自尊、自爱、自信,但切忌心高气傲,目空一切甚至目中无人;要谦虚谨慎,小心翼翼,但也要避免自卑、羞怯、畏缩和低人一等的心理意识。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是两种极端自我的表现,已成为目前教师成长的最大障碍。四是学会正视矛盾。事事皆有矛盾,困难无处不在。不能因矛盾而忧伤、愤怒,怨天尤人;不能因工作的困难和生活的不顺心如意就心灰意冷,冷眼旁观周围的一切。要学会正视现实矛盾,学会控制自己情绪,让自己永远有一颗快乐的成长之心。五是学会舍弃舍得。工作中,要学会“舍得”,不能企盼“全得”。要知道某些方面的东西逐渐舍弃后,另一方面的东西也会悄悄临近。面对面对功利化的社会变迁,高职教师要学会超越,固守宁静,善于放弃,让大学精神与理念统领自己的精神世界。

2.高职教师行为心理条件。

教师教学能力的成长离不开其行为的个性心理特征,即一惯性的个品质的养成,这些个品质包括:一是要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能帮助教师认识理论,检验知识,体会过程。新时期的高职教育强烈需要教师大胆实践、大胆尝试与大胆创新。二是要勤于反思。“学而不思则罔”,对于教师教学工作和专业成长,不应忽视思考的作用和力量。在高职教育实践中,要多角度、多形式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在反思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能力。三是要善于合作。“团结就是力量”,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却不可估量。团结能形成合作的力量、集体的力量。高职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群体,需要教师有合作的意识,需要在集体的智慧中实现人才的培养。四是要乐于学习。“学习,学习,再学习”,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高职教师是学习力量最强的一个群体,应该成为学习对象的楷模,终身学习的榜样。愿意学习,乐于学习,有助于丰富学识,积累经验,提高能力。

3.高职教师职业心理条件。

教师职业发展缘于自觉与自知的情意,更缘于职业的态度与精神。要实现职业发展,必须培育职业心理条件。一是要树立正确态度。“精神引领行为,态度决定一切”。教师只有真正地认同自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岗位,才有可能把职业或岗位当作个人生命勃发与价值实现的载体,才能用心极致地做好工作,激发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二是要培育内生需求。一个人只有内生的需求与渴望,才能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教师要有自己的内生需求,要有对教学工作的依恋与依赖之情,要培养自己内在的发展特质,逐步养成开拓创新的激情、成功与发展的欲望、成就的体验与自我激励的意识与品质。这些内生的需求与发展特质是推动教师成长与进步的动力之源。三是要培养职业素质。教师的职业素质,是形成职业能力的基础。培养教师职业素质,就是要培养教师职业教育的理念与观念,培养教师职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水平,培养教师职业教学与实践的技能,以及教师教学发展的特质,这些职业基本素质对教学能力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高职教师职业压力条件。

人需要适时的增加压力,有了压力才能唤发斗志与勇气,加速自己的成长。高职教师目前面临的压力主要有:一是个人压力。表现之一是职称评聘的压力。职称评聘对教学科研提出了一定要求,形成了科研的压力。这种压力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促进了教师积极参与专业建设与课程开发,从而提升了教学及教研的能力。表现之二是生存压力。高职教育越来越激烈的办学竞争,使高职院校面临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教师“铁饭碗”的打破也只是时间问题,这种生存与发展的压力将迫使学校进行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也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二是校本压力。规模扩张后的高职院校处在内涵建设时期,对教师教学及其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压力。这些压力连同学校实施的竞争与激励机制,促进了教师对教学的重视,推动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自觉提升。三是社会压力。教师生活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环境变化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教师的成长。如国家教育政策、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和关注会影响教师对职业价值的认同。学生对专业报考的选择,毕业生就业的实际状况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教师教学的信心和力量。还有市场的诱惑,社会功利化的变迁对当今教师教育态度与专业精神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二)高职教师教学能力形成的环境条件

教师主要是在学校这个环境中成长的,是学校环境发展的产物。学校组织提供的教师健康成长氛围,是教师教学能力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外在环境。

1.正义与公平环境。

学校组织作为一种教育环境,不仅影响学生的成长,也直接制约着教师的发展。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积极进取、充盈正气的组织环境。在这个环境里,要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谐的师生关系、正义的领导集体。如果教师在一个乌烟瘴气,管理混乱,不务正业,不重视业务的环境中开展教学,教师就会懒散放纵,变得随波逐流,失去进取之心。同时,在这个环境里,还要有公正公平的机制与管理。教师在现实的环境中,有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亦有各种实际利益的隐性期待。如果在经济待遇和政治地位方面缺乏对一线教师的尊重,侵害他们的利益,将会损害他们对专业价值的忠诚,使他们丧失对教育的责任与敬畏之情。2.信任与宽容环境。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管理者,不仅要对教师高标准、严要求,更应该有容人之短的胸怀和气度,正确对待教师的不足和错误,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尽最大限度地给予理解和宽容,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的熨帖,感受到组织宽容背后的期待,进而以积极的姿态弥补过失,改正错误,拨正航向。只有工作和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教师才能学会宽容,教师间才会有倾诉、沟通和交心,才会建立相互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宽容的背后是信任,信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推进器。教师一旦被信任,就会变得自信,激发斗志和勇气,激发创造潜能,拥有进取的力量,就会敢于向困难挑战,勇于去解决问题。

3.表扬与赏识环境。

教师大多内心敏感和脆弱,极具自尊、自信以及要求尊重和努力成功的品质,热衷于追求精神的褒扬,荣誉感和自尊心极强,对物质奖励看得很淡。特别是工作中被他人认可、尊重和表扬是教师内心强烈的渴望,也会使教师倍受鼓舞,长久铭记在心。表扬后还要赏识,被人赏识是人类的共性,赏识教育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教育,也适用于教师的成长。特别是青年教师,受人尊重的职业地位,幸福快乐的工作环境,工作上领导与同行的赞赏,教学上学生的肯定等都会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所以作为管理者,既要创造表扬与赏识环境,也不要吝啬赏识性的表扬和鼓励。要有意识地去发现每一位教师的优点和长处,并适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和赏识性的鼓励,让其在自信、被认可和被尊重中主动张扬个性,发扬优点,培育长处,逐步成长。

4.自由与创新环境。

自由并非无视规章制度,不受任何约束,放任自流,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教师的自由是在遵守一切规章制度,接受学校全程管理、监督和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自由改革与创新。也就是在教学上,教师不一定非要循规蹈矩,按部就班,拘泥于常规,以固定程式和模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教学有法,教学也无法,只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有利于建构学生新旧知识体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师就应该被允许对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自由地简化、组合、创新和调节。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在完成教育教学及管理任务的同时还应拥有个人自主发展的空间,学校组织要提供教师自由支配的时间,让他们在不受外界干扰的情况下,能静下心来,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梳理,对自己的知识资源进行总结和反思。

篇2

本文作者:詹春毅工作单位: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提高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

专业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可通过以下二种途径。1.校企合作培养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征决定了高职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师资力量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合作,因此要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校企合作培养是最有效的途径。具体的措施有:一是派教师下企业锻炼,时间三个月以上,充分了解行业企业的最新技术、企业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二是以企业为依托建设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实现教师实践能力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加强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特别是引进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担任专业核心课程的实践教学;四是落实专业教师的各种培训、进修政策,特别要保证政策的统一和连贯性;五是将实践能力纳入教师考核体系,应占较高的比重,并推出推进“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在收入待遇分配方面适当对“双师型”教师予以倾斜;六是做好下企业锻炼教师的“后勤”工作,比如解决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的吃住问题,保证实践期间享受与在校教师同等的工资、福利待遇等。2.学校培养学校培养是利用学校本身资源,由学校自行组织培训,教师和学校共同参与的一种途径。具体措施有:一是参加各种技能竞赛,包括参加各级教师技能比赛和指导学生参加技能比赛,可以引导和促进教师不断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二是学习培训,包括自我学习、校内外集中培训、参加各种技术交流会议等;三是参与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的几点经验

专业教师下企业锻炼是提高教师实践能力的最经济有效途径,故本文将其作为研究重点。但是专业教师“双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学校、教师本人、企业四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笔者在这里仅对教师个人因素作分析,提出一些经验供大家参考。1.选择合适的企业实习选择合适的企业非常重要。首先,该企业所从事工种必须与自己的专业及所教课程直接相关,且最好是本行业里的领军企业。这样才能保证在企业实习时接触到的是行业比较新的技术,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所掌握的技术在5年内不致淘汰。其次,该企业最好是与学校紧密合作类企业。因为企业都以追逐利润为目标,关键岗位和关键技术不愿对教师开放,影响实践的效果,如果与企业关系良好,出现问题时通过协商容易达成共识。第三,选择有一套完整培养机制及工种类别较齐全的企业,个人倾向于合资或外资企业。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接触到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管理及企业文化,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并能在多个工种间轮岗,能对整个生产流程有全面认识。2.提前做好工作教师在下企业之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包括开展行业或专业的社会调查,了解自己所从事专业目前的生产、技术、工艺、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便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带着教学中的一些课题,到企业去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请教,提高嫁接、推广和应用新技术以及进行科研开发的能力。另外要妥善处理好学校与企业工作的关系,因为企业的技术工作经常是以项目的形式布置下来,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要求教师参与工作时必须按时按质完成任务。如果多次出现由于学校的工作影响到任务的完成,企业将不再愿意安排工作。所以下企业锻炼最好是完全脱产,且时间在半年以上,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更有利于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3.发挥优势服务企业应利用学校及自身的优势为企业服务,切实注意让企业能有所收获,为争取下一次实践打下基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培训企业的员工。可在了解企业技能水平、受教育程度、岗位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为企业职工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二是参与技术攻关。依靠自身的科研水平,结合学校的科研优势与企业技术人员一起进行技术改造,帮助企业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三是推荐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并努力帮助培养其为技术骨干,不但帮助了企业,也为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打下基础。

篇3

关键词:成功素质教育;理论基础;心理构成;实施方略

成功素质教育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它是以让学生具备与其积极向上的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优秀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实行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学校即具备成功素质,一跨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并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成功的一种前所未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勿容置疑,随着人类社会中竞争的加剧以及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化,成功素质己成为当今时代人们成事、成才、成功不容忽视、不可或缺,且需人人必备的重要的素质要素。唯靠大力推行和普及成功素质教育,方能使成功素质成为现代社会人人必备的重要素养。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要深入人心,方可成为人们践行的坚定理念;成功素质教育要真正发挥出更大效应,就必须由理性层面进入实践层面,建构为切实可行的实施模式。这些都需要作更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据此,本文将对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与实施方略作出考察和分析,力求从中总结出有助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深化和模式建构的基础理论与学术支撑。

一、成功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础

成功素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是系统的、整体的、实质的变革。深入研究和探讨其理论基础对于深化教育改革,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成功素质的心理构成的形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一)斯腾伯格成功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一书是西方研究成功心理素质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在该书中,他从一个崭新的视角提出了一套智力理论,即成功智力理论。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包括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个方面,而创造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极为重要的方面。分析性智力是一种分析和评价各种思想、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能力,以发现对一个问题的有效解决办法。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产生新异、前沿思想的能力,它可以帮助我们一开始就形成好的课题和想法。实践性智力是一种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斯腾伯格认为,在学业上的分析性智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的同时,实践性智力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只有在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三方面协调互动、平衡发展时,才能最有效地发挥成功智力的效能。

(二)成功者人格心理学理论

人格是反映个体多方面特质的总和,是由诸多活跃的心理倾向和稳定心理特征所构成的体现个人品格的独特反应系统。人格对成功者目标和行为具有重大的主导作用和推动价值。它是影响创造活动产生、维持和深入的重要动力系统,是导致创造过程智力、勇力、魄力和毅力的“力量之源”。人格是成才、成功的基石。

人格与成功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任何成功者都具有独特的人格特征。心理学家对成功者进行了人格心理分析。如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的《成功者社会心理学》,卡耐基的《成功之道》等,都对成功者的人格特征作了深入的剖析和概括。许多学者在研究中发现:有创造成就者与无创造成就者之间的差异主要不在于能力,而在于人格特点的不同。

我国学者郑日昌、张春兴(台湾)等分别曾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对有成就创造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创造性人才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个性倾向性等人格特征,如态度积极,进取心强,不畏艰难等。培养创造性人格应该包括形成和发展人格结构中那些积极的、有利于创造才能发挥的因素;同时也要注意克服和消除那些妨碍创造才能发挥的消极因素。

人格是构成成功者素质的动力系统,由三大要素组成:内驱力、情动力、意志力。它具有始动、维持、调节、定向等多种功能,它能使人与成功相关的全部心理活动都处于积极状态,将人的创造能量有效地转化为创造行为。

(三)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

美国前任心理学会主席、宾西法尼亚大学教授塞利格曼(E?P?Seligman,1998)倡导要研究积极的心理学,帮助人们过更快乐、更健康、更富有成就的生活。他首次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并使它得以迅速推广和发展,在本世纪初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积极心理学的运动。

马丁•塞利格曼认为,心理科学的使命之一即鉴别并培养具有天赋的人,并指出积极心理学更加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研究人的优点与价值,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寻求和掌握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与途径。

培养和塑造健全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目标之一。乐观积极的态度不仅使他们免于抑郁,还能增进健康,促进事业成功。所以,人们都把乐观称为“成功人生的第三个要素”。

(四)情绪管理心理学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出版了《情绪智商》一书后,“情绪智力”这一概念成为世界各国心理学界、教育学界的人士广为流传和讨论的话题,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理论认为:情商是一种内涵,是学生获得成功人生的重要因素。情商可以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得到培养和造就,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不断的得以提高。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情商有助于大学生正确择业,是学生适应社会生存、竞争、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素质。戈尔曼还强调情绪智力和智力是两种不同的概念,但是两者并不对立,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是人的智力的两个侧面。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才能使一个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五)多元智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其名著《多元智能》中(1983)提出:人类的智能有多种表现领域,决不仅仅限于认知。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是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即言语智力、社交智力、自知智力等。加德纳的智力多元说扩充了人们对成功“智力内涵”的理解,尤其是他划分的一些与人的成功息息相关的某些智力成分,如社交智力、自知智力、自控智力,不仅使人视野开阔而且对当代人的成功素质的全面开发与培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途径取向与方法指导。

二、成功素质的心理构成

当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之际,对于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关键在于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建塑与培育。因此,对成功素质的心理构成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倡行成功素质教育,也有利于对成功素质教育实施方略的提出和完善。

(一)成功智力

成功智力是由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与实践性智力三方面组成的有机整体。分析性智力在于发现好的解决办法,创造性智力在于找对问题,帮助我们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思想;实践性智力在于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将思想及分析的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无疑成功智力是有助于取得成功的智力。或者说,只要一个人具备了成功智力,就具有了取得成功的基础。

(二)积极心态

一个人成功的首要标志在于是否具有积极的心态。因为一个人在遇到压力、挫折、失败和突发事件时的心理承受能力非常重要。大多白手起家的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积极的心态。他们运用积极的心态去支配自己的人生,用乐观的精神去面对一切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险阻,从而不断的走向成功。积极的心态就是一种进取心,能驱使一个人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三)创新素养

成才、成功都离不开创业,创业又必须以创新能力为基础。当今大学生除了获取知识,更重要就是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创新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大学生的成功素质应更注重创新品格的培养,如创新欲望、创造信念以及创造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培育,为养成卓越而又扎实的成功心理素质奠定良好基础。

(四)人格品质

一个人成功、成才与否,除外部因素外,主要是与个体的素质,尤其是与人格素质的培养密切相关。成功素质教育正是侧重于健康心理、健全心智、完整人格的塑造。不少成功者就是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机会,全力出击而一举开拓的。当然,这种自信与勇气来自于实力,或者说对个人能力、情境条件的合理把握和准确评估。对此,成功者们如是说“要从小事做起,不断积累,认真做事,用心做事”。

(五)情绪管理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在决定一个人成功的要素之中,智商只起到大约20%的作用,而80%的因素则是情商。无数事实证明:较好的情绪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人成败的决定性条件。一个成功的人,应该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既不会因沮丧或者焦虑而意志消沉,也不会因愤怒而丧失理智。情商可以说是一种中介能力,决定了我们怎样才能更充分的发挥我们所拥有的各种能力,包括我们的天赋智力,它的最大效用就是把人的智力放大,让我们更接近成功。

三、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曾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可见,正确的教育方略对于培养成功人才是十分重要的。在阐述了影响成功心理素质的各种因素后,我们分析总结出来一些科学有效的成功素质教育的实施方略:

(一)尊重教育

我们说尊重是有层次的,但怎么去尊重,就只有一个出发点:就是爱。爱是责任,也是尊重。要尊重学生的生命成熟与智慧发展,尊重学生发展潜力和现实可能性,尤其重要的是尊重学生人格。我们尝试成功教育,让成功、快乐、和谐、希望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确立这一基本的理念之后,我们在实施尊重教育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1.尊重学生的人格

老师尊重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应当认识到自己也有缺点,应时刻提醒自己在思想认识、教育方法等各方面还不够完善,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尊重学生的意见,是尊重学生人格的重要表现。同时,批评学生的错误,也要以尊重学生的人格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2.尊重学生的感情

青年学生往往把感情看得很重,如果有意无意中伤害了他们的感情,就会刺伤他们的心,对其成长是很不利的。学生特别喜欢尊重他们感情的老师,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老师尊重学生的感情,往往会使学生的感情得以升华,从而变成向上的力量。

3.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这个口号形象地说明必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任何一个学生都有一颗向往美好事物的心灵,都有成为好学生的愿望。作为一名教师,应十分注意尊重同学的自尊心,积极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并加以肯定,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进步。

(二)理解教育

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的言行,珍惜学生的奇思妙想,宽容学生的失误和过错,耐心地对待学生千百次的发问,细心地呵护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善待处于弱势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在实施理解教育的时候应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让学生生活在理解和爱的世界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青少年都有对爱的需要,在家需要父母长辈的爱,在校需要老师同学的爱。然而,更使学生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爱。教师对学生的爱,使学生从心底里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怀,乐意接受老师的教导,愿意改正身上的缺点,积极上进。这样,教师的爱作为一种外部的情感因素,就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动机,转化为推动自己不断进步的内部动力。

2.理解教育与真情实感相融合

对学生的理解要感情真挚,不能虚情假意,否则让学生觉察到了就会适得其反,会让学生产生上当受骗的感觉。对心存误解或偏见的学生,要特别注意表达感情的时间和方式。而且要能换位理解,将心比心,对学生的体验要感同身受,在此基础上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理解教育与促进优势学生发展相结合

古人云“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理解作为内心之德,总是以意识的形式存在,成为调节人们行为规范的内在力量。作为外在之行,理解意味着对他人的言行保持一种大度和宽容,或必要的“一致性”。教育者自觉深入理解教育对象,要多发现他们的优势、潜能,并尽力给予激励,使其弘扬光大。

(三)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法是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体系,是建立在“人人都是可造之才”和“爱的需要是人的第一需要”的现代教育理论和心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一种教育模式。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指出,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赏识。所谓赏识就是恰当地肯定学生的进步与成就,通过心理暗示,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从而使其不仅有勇于进取的信心,也能有不断进取的动力。让被教育者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走向社会,走向成功。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赏识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因此,教师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世界,欣赏学生眼中的世界,去理解学生与众不同的思维。这样不仅启发了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能保护好学生后续学习的动力。

2.赏识学生的点滴进步

在学生身上,存在着不可估量的潜在能力,教师的“赏识”很容易给学生在精神上的滋润,使他们产生自信,拥有积极争取成功的心态。成功的实质是不怕失败。学生一旦有进步,得到老师及时又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个期待的眼神,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留下深刻的印象。一旦意识到自己被重视、被赏识,便会立即点燃希望之火,其本能的表现则是积极的配合。

(四)激励教育

教育激励,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激励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积极上进。因此,在运用激励教育要注意目标激励和情感信任激励。

1.目标激励方式

目标激励就是用结果吸引去激励学生努力实现某目标。激励者确立的目标要因人而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远,要是切实可行的。目标激励方式有信仰目标激励和道德目标激励。当代大学生都是经过高等教育的人才,有自己的理想、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信仰激励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学段等提出不同的道德目标,激励学生为之而努力。2.信任激励模式

信任激励就是教师用自己的信任、鼓励、关怀等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这是对高层次需求的满足。教师信任学生,对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对学生的信任体现师生的平等,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等,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把各项工作和学习搞好。尤其是对一般学生和较落后的学生,要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要让学生在赞扬声中健康成长,在鼓励之中不断前进。

(五)创新素养教育

人的成功素质是一个复杂的多维结构,既有智能的因素,也含有非智能的因素,其中创新素养起着核心的作用。对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尤其是对创新人格的培育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要大力加强对学生创造欲望、创造动机、创造信念以及创造人格、创造精神等系列创新素养的全面培养和教育。

1.培养学生善于从多角度观察问题、发现向题、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

创新素养教育是一个综合施教的过程,学校要将创新素养教育渗透到各类教育活动中去。要教育学生善于从各个侧面、多维度地去观察、分析、发现和解决问题。要从教育指导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实行全面改革。在教学内容上应多充实一些要求学生多维度观察、多向度思考的课题和材料;在教学方法上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一问多答”的研讨和探索活动,以利于学生多角度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与提高。

2.指导学生掌握创造性思维模式,习惯于用之去解决现实问题

创造性思维模式是创新活动中惯常使用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方式,如用公式来表示,则为“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再集中思维——再发散思维”,如此循环往复,就能推动创造性活动不断深入。教师应授予学生使用这一模式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经常指导学生应用这一模式开展活动,要求学生无论解决什么问题决不可忽视和漏掉“发散”这一重要环节,遇事“发散”一番,形成习惯,养成“定势”,长此以往,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创新素养就能得到不断的锻炼与提高。

3.创设心理自由的环境,引发学生大胆开展创造活动

创造性活动往往需要在一定的环境烘托下产生。在心理自由、充分安全的环境衬托下,学生能产生出许多具有非凡性、独创性、奇特性的见解来。因此,学校和教师要注重创设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创造素质的环境,要改善教育态度,改进教育方法,主动消除妨碍、束缚学生创造性的各种抑制因素。有了心理充分自由、充分安全的良好环境,学生的大脑皮层就容易进入兴奋、活跃状态,思维就容易主动、振奋起来,大胆地产生各种遐想和联想,其创造性话动就会成为习惯化的反应方式,这将会大大有利于学生创新素养的不断发展与提高。

篇4

    一、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篇5

在高职院校的养成教育背景下,管理者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最为基本的思想观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不意味着让学生学习很难的问题,只是让学生在生活中的小事做起,为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觀、价值观。与此同时,管理者还要教会学生认识自身的优缺点,增强面对困难的能力,并逐渐培养学生勇于拼搏的精神。高职院校主要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人才,因此管理者应该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拓宽自身的视野,从而不断为了实现目标而努力。

二、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应该做到以身作则的榜样作用,从生活中的小事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首先,管理者应该增强自身的专业知识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可以作用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来让学生学习先进的文化,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管理者应该充分运用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引。其次,管理者应该关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细节,对一些行为不恰当的学生提出批评,并对其进行及时的引导。在高职院校的学习中,学生会有自己的课余生活。因此,管理者应该多深入学生课余生活区域,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健康教育,比如不要对游戏有瘾。最后,在教学课堂上,管理者可以让任课教师将养成教育思想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比如学生不可以出现迟到早退、不可以不完成作业。管理者在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体系建立。

三、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

与高中生相比,高职生具有自己的时间,课余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自主学习的时间也多了起来。然而,大部分的高职生并没有对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往往出现浪费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高职生的综合能力,管理者就要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使养成教育思想与实际专业培养进行结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让学生学会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上,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教师需要注意的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到理论、实训、演练三者的时间比例。比如以舞蹈专业学生为例,就需要建立相应的舞蹈排练室,使学生可以将舞蹈动作及时进行回顾。除此之外,教师应该与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对社会有所认知。

四、加大养成教育资金投入

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中,要不断对学生进行相关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性的行为习惯,还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然而,在高职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资金投入较少,不仅不利于教学设备的建设,还不利于引起教师的重视。在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中,一般会注重对专业课程的投入,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相对较少,这样就会让相关的实训教学减少。所以,加大对养成教育的资金投入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还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训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获得更全面的培养。除此之外,学校应该增加思想政治教师参加培训的机会,从而调动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对养成教育产生最直接的影响。

总而言之,养成教育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关键,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文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将养成教育延伸至课外,加大养成教育的资金投入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人才。在养成教育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管理时,管理者一定要遵循养成教育的标准与目标,通过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科学地制定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篇6

教育公平动态地包括教育起点的公平、教育过程的公平和教育结果的公平。在教育初步普及之后,人们转向追求教育过程中的公正对待和更高的教育质量。教育过程的公平是教育起点公平的必然延续,也是实现教育结果公平的前提。因此,对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进行探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美国哈佛大学的霍华德·加德纳教授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使人耳目一新,其中所蕴涵的深刻的教育过程的公平理念对我们进一步地探讨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一、多元智能理论所蕴涵的教育过程的公平理念

1.积极、乐观、平等的学生观

传统智力观认为,人智力有高低之别,从而把人分为三六九等,造成教育中的精英主义价值取向,因此,学生不能得到公平的对待。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能结构,教育应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出发,选择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方式和方法。因此,多元智能理论提倡积极、乐观、平等的学生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多种智能和自身的优势智能领域,学校里不存在所谓的“差生”,每个学生都是各具智能特点的人才。

2.主张差别性教育

传统智力观认为,可以使用相同的认知标准去衡量世界上所有的人。如果我们超越这种观点越远,就越能证明每个人的心理都与其他人不同。如果再加上以下两个认识:每个人的心理都与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联系,每个人的心理都是人类和社会活动的延伸,就更能证明每个人都有完全不同于他人的心理。我们每个人看起来都不相同,我们的性格不同,我们的心理毫无疑问也不一样。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一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个体之间的显著差异,使人有理由怀疑,是否应该让所有的人学习相同的课程?即使是同样的课程,是否应该用相同的方法教授所有的学生?如果我们忽略这些差异,坚持要所有的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相同的内容,就破坏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部基础。因此,教育方法的确立,就应该反映这个差异。我们不能假设每个人都拥有(或者应该拥有)相同的心理智能,而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

3.对学业面临失败儿童的特别关注

多元智能理论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对学业面临失败儿童的特别关注。加德纳教授认为,在一些个体的某种智能很突出的同时,另外一些个体却可能存在问题。如果不提供特殊的帮助,后者在需要运用这种智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可能失败。相反,前者成功的机会极大。在儿童教育的早期运用特定的手段干预和强化,可以将大量的儿童提高到前者的水平。他主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辨认并确定其智能强项的领域(如通过“多彩光谱”项目的评估方法),然后给予他们发挥各自长处的机会。当他们出色地完成一项任务后自然产生的自信心,将会鼓励儿童战胜过去感到恐惧的挑战。有时可以运用强项领域作为弱项领域的“入口”。例如,对于特别具有语言叙述天分的儿童,可以通过他们感到惬意的讲故事方法,将他们引入感到困难的数学、音乐或科学领域的概念。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肯定了个体之间智能的差异,但是他认为这种差异并不表现为好坏、高低、贵贱之间的差异,而是多样化的表现。它充分肯定了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并进而认为教育通过承认差异、适应差异、追求多样性能够让受教育者都有机会获得适合其特点的教育,这种理念正是真正的、理想的教育过程的公平理念。这为我们更好地探讨教育过程的公平问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并能有效地指导我们教育的实践。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在教育过程中要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要公平地分配教育资源,心目中再也不应有所谓的“差生”概念,而只应有各具智能特点的个体。即使那些在学业上表现困难的学生,我们也应善于发现其智能强项,给予他们发挥长处的机会,以培养其自信心,或利用其智能强项的迁移作用来有效地提高其学业水平。

二、学校教育中教育过程公平状况调查

依据多元智能理论,我走进了附近的一所较早进入新课改实验区的实验小学,调查了五、六年级的300名学生,并访谈了有关的教师和班主任。应该说,该校的教学质量较高,教师素质较好,教育过程公平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是由于传统智力理论的影响,精英主义教育思想的作祟,多数老师对多元智能理论还很陌生或不甚了解,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过程不公平的现象。

我在五、六年级各随机选择两个班级,下发问卷300份,实际收回287份,无效问卷3份。通过访谈及问卷统计结果表明,教育过程明显地存在不公平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业成绩明显地与学生的智能类型相关

成绩居于班级前十名的学生(以下称为学业优秀生)与成绩居于班级后十名左右的学业面临困难的学生(以下称为学业困难生)在智能类型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被调查的50名学业优秀者中,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皆突出的有27名学生,占54%;其中一项突出的有20名学生,占40%。而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37名学业困难生中,语言智能和逻辑智能皆突出的学生一个没有,其中之一突出的也只有7人,占19%。但是在这些学业困难生中,都有各自的智能强项,如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我们的学校教育过分重视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忽视了其他智能,从而考试测试的重点也是语言和数学逻辑智能。这不禁使人想起“龟兔赛跑”的童话,故事中由于兔子的懒惰,乌龟坚持不懈而取胜。童话本意在于赞扬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这本无可非议;但从另一角度看,拿兔子的长处和乌龟的短处进行比赛,却实在是不公平的。假使龟兔比赛耐压或游泳,恐怕兔子就要甘拜下风而高傲不起来了。

2.在课堂提问方面的不公平

在50名学业优秀生中,语文课上每周被提问次数在六次以上者达37人,数学课上达35人。学业优秀生在课堂上经常被提问的人数占该群体的比例高达72%。而在37名学业困难生中,语文课上每周被提问次数在六次以上者仅6人,数学课上也只有9人,学业困难生在课堂上经常被提问的人数占所在群体的比例为20%。

不少教师为了保证教学效率,在课堂中普遍习惯于较多地安排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教师的提问,除了用于警告与惩罚的目的之外,很少让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对此,人们一般都不以为然。但现在看来,教师的这种做法从轻处说是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机会分配不公;从重处看则是学生的两极分化得以不断产生与扩大的教育根源。

据研究,在课堂提问的内容方面,教师对不同的学生也给予不同的问题。教师较倾向于让学业失败者回答“判断性”、“描述性”等较为简单的问题,而倾向于让学业成功者回答具有“论证性”的较为复杂的问题。在提问的方式上,教师常常鼓励高期望学生积极地回答问题,对这些学生提问的次数也多,在提问较难的问题时,会给这些学生较多的时间,并且引导他们作出正确的回答;而对低期望学生,则常常表现出不耐烦。对学业成功者教师采用言语正反馈的方式显著高于学业困难生。

3.对学生的期望程度方面的不公平

在50名学业优秀生中,老师的期望很高的33人,期望高的11人,一般的6人,没有期望偏低的情况。可以看出,老师对这50名学业优秀生期望高或很高的达44人,占88%,一般的占12%。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37名学业困难生中,老师的期望很高的7人,期望高的11人,一般的16人,另外3人期望偏低。老师对这37名学业困难生期望高或很高的有18人,占48.6%,一般的占43.2%,期望低的占8.2%。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对知识进行分配,而且还对学习知识的人——学生进行标定。教师对自己所接任的班级的学生,通常会加以分类,然后贴上一定的标签,诸如讨喜欢的学生和不讨喜欢的学生,男生与女生,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学生与劳工阶层家庭出身的学生,聪明的学生与愚笨的学生,等等。在教师的心目中,哪些学生有能力掌握哪部分知识,哪些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哪些学生能够顺利毕业并考取大学,哪些学生只能勉强毕业,常常是早就标定好了的。

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如何实现其知识标定的呢?主要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来实现的。关于教师期望的机理,最初是由罗森塔尔(Rosenthal.R.)和雅各布森(Jacobson.L.)的研究所证实的。他们用实证材料表明,学生在校的学习成就不仅受其自身能力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受教师期望的影响。换句话说,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好坏,是教师贴标签的结果。

另外,在坐位安排方面,学业优秀生大多被安排在中间或靠前的坐位上,得到老师注意的机会自然就多;而学业困难生大多被安排在后面或两边,很少能得到老师的注意,实际上成了被遗忘的角落。在上讲台板演方面,学业优秀生获得的次数明显多于学业困难生。

从调查和访谈的情况看,学业优秀生所获得的课堂资源显著高于那些学业困难生。可以预言的是,那些学业优秀生很有可能在以后的学业中获得成功,而那些学业困难生,如果不能运用特定的手段进行干预的话,将极有可能在学业上面临失败。

三、教育过程公平的建构

如何来构建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呢?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1.多样化的课程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保障

每一个体的智能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个体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个体之间智能的多样性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的课程,而不应再让所有的学生学习同样的课程,每个学生学习的课程应该根据各自的智能差异而有所不同,使课程尽可能地呈现出多样性。我们未来的学校可以设置“学生课程人”(student-curriculum

broker)这一角色。他们和学生、家长、教师、评估专家一起参与智能的发现和推荐。课程人根据最近评估而得到的智能分析结果,向学生提出选修什么课程的建议。在统一安排课程的情况下,则向学生提出怎样才能学好有关内容的建议。

2.“通过多元智能而教”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核心

既然每一个体的智能状况各不相同,就没有理由坚持让所有的学生以相同的方法来学习同样的内容。“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我们的教师通过调动不同智能活动在教学中的各自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进行差异教学,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教育。教育方法的确立,就应该反映学生个体的差异。我们应该努力确保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有助于受教育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智能潜力。在课程的教学中,有关内容可用多种方式展现,都有多个“切入点”。如历史课可用语言、逻辑、空间或个人理解的模式来教学,几何课也可用空间、逻辑、语言或数学等方面的能力来实施教学。有了多种多样的切入点,至少可以找到一个适合某一个学生。

3.情景化的评价观是实现教育过程公平的关键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观与传统的评价观有显著的不同,在评价的手段上,摒弃了传统的纸笔测验的方法,而采取“智能展示”的评估手段。如可让一个个体展示体育动作来评估其身体运动智能,可通过观察个体如何处理与售货员的争执来评估其人际关系智能等。在评价的目的上,传统的智力测验严重地偏向语言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而且把测得的结果作为鉴别儿童的唯一指数。智商高于140的称为天才,而低于70的则定为弱智儿。在学校中,这些弱智儿总是被标上“差生”的标签,甚至被弃入“冷宫”。这些学生享受不到本应享有的教育资源,从而失去了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是面向学生的所有智能,评价的结果只被看作学生智能的部分表现,不把它作为其智能的唯一指数,也不与其他学生相比较并排序。只将学生自己的强项和弱项加以比较,并向其提出未来学习方向的建议。对于智能缺陷的评估,可以预测学习者将要面临的困难,并提出通过另外的途径达到教育目标的建议。如通过空间关系学习数学,通过语言技能学习音乐等。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评价通过“智能展示”的方法,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进行,这种情景化的评价使教学和评价有机地统一起来,使评价更有效地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正如加德纳所言,评价原本就是教学里的一环,评价应该成为自然学习情景的一部分,而不是在额外的时间里外加进来的。我们应该让评价在自然参与的学习情景中发生,这样的教学和评价必然是学生乐于参与并受到欢迎的。

参考文献:

篇7

党的以来,我国的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管理机制日趋完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与其他高等教育,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构成我国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成人高等函授教育以其灵活性、开放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看到,成人高等函授教育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函授教育以自学为主、面授为辅;函授学生大多分散在各个函授站学习;函授学生中在职从业人员占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一般都存在工学矛盾……,函授教育这些特点使其教学管理工作比其他形式的教育(如全日制脱产、夜大学、周末班等)显得更为重要,管理的难度也更大。本文通过对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几个核心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指导思想不够端正,忽视成人函授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成人函授机构在举办成人函授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偏差,严重影响了成人函授教育的发展。一是函授办学机构办学目的商业化。从本质上讲,教育的功能是教书育人而不应该是以营利为目的,更不能完全的市场化。但目前事实恰恰相反,函授教育办学目的的商业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甚至有的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主要目的已经定位在追求经济效益层面,承担函授教育的高校已成为创收的经济实体。很多高校对成人函授教育实行经济承包管理,给定经济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把成人函授教育给功利化了。二是办学的高校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普通高等教育上,而对成人函授教育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某些高校举办函授教育的目的出现严重的偏差,他们把成人函授教育作为学校创收、改善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条件和提高学校教师待遇的途径。为了追逐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一些函授点盲目大规模招生,而对函授教育质量的管理和建设问题却被忽视了,许多拥有函授点的高校甚至没有把函授教育质量工作列人学校质量建设的日程表之中,对于函授点存在的问题也很少帮助解决。当学校资源相对短缺时,首先让路的就是成人函授教育,函授教育变成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附庸没有加以扶持。一些函授点教学条件简陋,教学投入不足,教学管理混乱,对教师队伍、科研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不重视,办学院校也很少对函授点进行检查与监督。在这些负面因素影响下,成人函授教育的水平自然是难以得到提高。

(二)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相对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

函授教育的对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他们大多是在职人员,有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年龄比普通高校的学生偏大,也有一部分人已婚并有子女,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而强烈。这些特征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给函授教育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函授教育的教师和管理队伍相对来说整体素质不高,相对稳定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诸多拥有函授点的高校中,有专门从事函授教育的专职教师的学校并不多,他们大部分教师主要是靠本校内全日制师资的支持,任课老师都是从各院直接聘请。他们缺乏对成人函授教育学生学习特点的了解和研究,在教学方法上照抄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致使教学缺少针对性和科学性,教学效果欠佳。此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临时聘请的兼职教师,这些教师的流动性较强,缺乏稳定,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连贯性,也难以从整体上保证教学质量。(2)许多高校对成人教育的管理队伍在任职条件上缺乏严格的准人制度,许多成人教学点成了闲置人员的安置处。教学点内部大部分管理人员学历不高,并且多数人缺乏相应的教育管理知识和对成人函授教育清晰的认识,而高校自身也很少花费力量对这些人员进行函授教育的管理培训。

(三)招生制度不完善,生源质量下滑

高等函授教育的人学考试是采取全国统一考试的方式,具有严格的入学程序。其考试的内容理论性比较强,而参加函授教育入学考试年龄较大的学员,他们虽说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或实践能力,但对于成人函授教育的入学考试还是只懂对照考试大纲复习,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函授专科升本科又要考英语,对在职人员来说更是沉重的负担。从报考和录取的实际情况来看,存在招生专业太集中和大批学生跨专业报考的现象。由于跨专业报考的学生缺少对口专业基础知识,当他们被录取后必然会对教学的组织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影响函授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根据近几年来函授生录取的情况,大部分函授生的年龄都较低,这些考生的成绩左右了录取分数的确定,使得一些年龄较大,又立志参加函授教育学习成才的人拒之门外。

(四)教学计划滞后,教材普教化

现阶段我国教育部还没有制定统一的函授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这使得举办成人教育的学校各自为政,主观随意性大,课程设计和安排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师而异的现象比较普遍。许多函授学校的教学计划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时数比例等方面科学性比较低,没有能体现函授教育的特点,学员毕业后普遍感到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过低,很难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是教材内容陈旧,部分教学计划几年甚至若干年不变,不能及时向函授生传授最新的知识和技能,难以实现函授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函授教育的过程中,学员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他们是业余时间,分散在各地通过自学获得知识的,所以函授教育的教材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可一直以来,函授教育所用的教材绝大部分是采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教材,没有形成独立的函授教材体系,函授教材只是在普通高校教材基础上对内容做一些适当的删减或变更,且大多数教材本子厚,概念抽象,不易理解,与成人教育的要求及特点相差甚远。

(五)教学过程管理松懈,质量评估体系不规范

在实际的教学管理中,许多高校对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的过程管理比较松懈,对于远距离教学的函授教育的教学过程管理更是少之又少。主要表现在:(1)教学上针对性不强。忽视函授学员年龄大小不一,文化基础参差不齐的特点,有的学校过多强调专业要求,有的则降低标准甚至是敷衍了事。(2)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动性没有发挥的机会。函授教育大多采取集中授课的形式,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注入式教学方法,满堂灌,缺少师生互动。教师仅是照本宣科,学员仅是听、记、背、考;学员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做的也仅是将现成的书本知识原封不动地放入自己的大脑。(3)重专业理论,轻职业技能。普通高校函授教育基本上是以讲授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为主。由于很少实施职业技能训练,理论和实践脱节,学员普遍感到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用处不大。(4)教学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敷衍情况严重。有些学校存在“一教就考”“一考就忘”的现象,短短几天,讲完一门考一门,学生考完就把这门课程的内容抛到脑后。(5)对于成人函授教育质量的评估也一直是不规范的。函授教育是一种独立形态的教育形式,应该拥有一整套适合自身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质量评价体系。但目前我们国家还没有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检查与评估制定一套完整的体系,而函授教育的办学主体也缺乏科学评估检测体系,使函授教育教学质量的状况得不到及时评价,因而其教育质量很难做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二、提高函授教育教学质置的对策

(一)国家应尽快立法,确保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

在提倡终身学习、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今天,作为终身教育一部分的成人教育愈显出它的重要性。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始终没有一部专门的成人教育法规,致使成人教育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迫切需要出台一部《成人教育法》,以保证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推进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以法律来规范成人教育的办学全过程,由此,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和教学质量才有可能真正得到保证。

(二)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教师是育人兴校的第一要素,没有教师的质量就没有教育的质量。首先,把好教师聘任关,既要从普通高校聘请有经验的、了解成教生特点的优秀教师来给函授生上课,还要敢于从生产第一线聘请有理论基础的高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来学校任教,函授生大多属于在职生,他们要掌握的是实用性、实践性比较强的知识,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的特点是学以致用,讲求知识的时效性,因此,专兼职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注重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沟通,要有规律地举办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并对好的教学经验加以推广应用,以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再次,加强教师培训,鼓励函授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和参加科研活动,不断提高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问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充分体现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符合成人的个性特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个别性、实用性、即时性及综合性,要特别注重实践活动,重经验、重能力、重思维、重创造,把握好课程的难度与深度,便于学员自学。同时,为了满足学员多样化的需求与个性化的发展,除了设置必修课外,还应尽可能多地开设真正意义上的选修课。教学内容的选编则应体现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既要符合成教生的个性特点,还要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四)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手段

当前,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导致教育思想、观念、模式、方法、手段等发生巨大变化,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的时空界限。成人高等教育要从人才所需的岗位知识与能力人手,充分利用以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可视电话等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方便学生适时学习。师生通过网上教学,运用实时、非实时交互手段,实施远程教学和交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从而根本改变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建立以学生和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方式,切实帮助学员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以适应未来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五)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首先,合理构建学校成教管理机构,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宏观调控。这就要求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必须有较高的管理理念,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其次,要建立学校成教督导机制,对成教的各项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指导,以确保教学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最后,大力宣传考风、考纪,严把考试考核关,考试是检验教师教学质量、学员学习效果的有效途径,对教师、学员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只有严格考试制度才能保证学员间的公平竞争,有利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教学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是建立在先进的办学条件基础上的,国家应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的资金投人,学校也要加大对成教的支持力度,教育部[20005]年1号文件规定,学校学费收人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5%,鉴于我国成教几乎没有国家投入,建议此比例可以提高至30%一40%,只有加大投人,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才有保障。另外也要提高成教教师的待遇,并将他们的教学课时、教学成绩纳入年底的考评考核,在工资、福利、待遇等各方面保证与普通高校教师趋同,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全身心投入教学,为成教事业作出贡献。

(七)考试方式多样化

篇8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高专大学生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这是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殷切希望,也是高等职业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因此,重视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明礼仪养成有效提升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素养是一个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的集中反映,它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舆论中形成并得以巩固的。文明礼仪具有道德功能,它可以通过文明要求、礼仪规范来规范、调节、修正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可以系统的引导其思想和行为,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将自己的思想、行为规范在可控的道德规范之内。在不断实践中将文明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的行为规范,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水平。

(二)文明礼仪养成提升大学生个人素质,为顺利进入职场做好准备

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进入大学意味着马上要向职业人、社会人转换。这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的积累,还要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待人接物、如何设计自身的形象、如何尽快的适应社会等文明礼仪规范。这不仅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需要,更是应对招聘单位考核要求的需要。现实表明,具有较强道德修养、较高文明礼仪素养的大学生或者职业人,更容易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更容易获得成功。

(三)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对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不可避免。大学不再是象牙塔、大学生也不再是天之骄子。但是很多同学进入大学还是抱着得过且过、混文凭的态度。因此,打架斗殴、网络谩骂等行为时常发生,这些情况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的建设。因此,大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养成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生存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一个有优美的环境、处处有文明、人人讲礼仪的氛围中生活和学习,势必也会促进师生的身心和谐,愉快工作、快乐学习。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

为了准确了解大学生文明礼仪的现状,课题组通过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文明礼仪现状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从结果来看,我校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总体是较好的,总体得分79分-70分段占56.10%,及格分以上占92.68%。但是在日常的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尊重意识淡漠,以自我为中心

部分同学无视学校的规章和制度,不尊重他人,一切以自己的意志为出发点,不顾及别人的感受。见到老师不主动问好,同学、舍友关系紧张;在公交车上遇见老人、小孩熟视无睹。以自我为中心的结果导致个人责任意识的严重缺乏。

(二)组织纪律观念淡漠,言谈举止不规范

部分学生存在上课迟到、早退和旷课的现象;上课玩手机、睡觉,在公共场合不爱护公物,男女同学的举止不文明和舍友、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等现象时有发生。针对问卷中“你平常举止文明吗?”这个问题的回答,不涉及自己的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还好占59.49%,在小利益损失情况下也会保持得体的有教养的举止占36.26%。在“你平常的语言文明吗?”的调查中,语言文明一般的占63.55%。由此可见,同学们对大学生的群体举止语言文明程度的认知在正常情况下仅处于及格线左右,在涉及利益时举止文明程度时则给予了基本的否定。

(三)仪容、仪表不符合大学生形象

在“你认为当前大学生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学生的基本装扮?”问卷调查中,仪容、仪表总体评价基本符合学生的装扮占66.95%。同学们对大学生外在的衣着还是不太满意,仅达到及格分。在“你对学生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的态度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中认为穿拖鞋、睡衣、背心等进教室无所谓占9.95%,偶尔穿进教室可以原谅占18.04%,别人穿与不穿与我无关占6.75%,不能穿进教室占37.10%。从对大学生仪容仪表的认知调查结果得出的结论: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喜欢标新立异,对奇装异服习以为常。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着装问题和日常的仪容仪表还是令人堪忧。

三、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的优势

高校国防理论教育以军事学科中最基本技能、知识和理论为内容育。除了专门的军训以外,还包括集中的课堂理论知识的教育。在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其独特的优势。

首先,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以典型战争、事迹,先进人物开展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责任意识。国防理论教育中包含着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军事理论和军队建设思想,使大学生掌握了无产阶级的战争观和方法论,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包含着国家安全形势、国防的重要性、国家主权意识、国家利益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等内容。使学生胸怀全局,让学生关心国家改革开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振兴。让学生自觉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学生只有自觉践行历史使命,才会从行为规范、道德素养等方面来约束自己。

其次,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团结互助和集体主义精神。军营是最集中、最统一、最紧张、最严格的。除了一般集体所具有的团结、严肃、协调、一致等作风外,还有令行禁止、雷厉风行、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良好作风。大学生的军事训练,让每一个大学生都有亲身的体验和感悟。每个学生被编进了班、排、连、营的集体中,每天都生活在整齐划一、步调一致、令行禁止的集体中,“集体”很快成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

最后,国防军事理论教育给予学生生动的组织纪律观念教育。通过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更好地为青年学生补上了集体主义教育课。接受教育的每一个大学生对大学生的一日生活、礼节礼仪、言行举止、军容风纪、内务卫生、请假销假等都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和要求。通过军营式的环境、规范化的管理、制度化的训练,对于克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存在的松、散、懒、娇的不良习惯,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军人姿态、协调一致的动作、优良的作风和严格的纪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以国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推进高职高专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

以国防教育理论教育为切入点,不仅可以增强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国防意识,了解军事思想、军事技术,领悟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而且通过国防理论教育,使大学生加强个人纪律、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仪容仪表符合大学生形象。

(一)加强国防军事理论课对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养成重要性的认识

长期以来,我国很多高校存在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忽视文明礼仪课程的情况比较严重。再加上家庭文明礼仪教育的缺失,导致部分大学生一定程度上存在纪律观念不强、团队合作意识较差、忽视课堂礼仪、师生礼仪、同学交往礼仪和公共场合礼仪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条件下,高校应该加强对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视程度,重视作为文明礼仪教育载体的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教学。加大对国防军事理论课的投入程度,完善国防军事理论课程教学设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形成长效机制。

(二)加强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中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

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国防、军事和国家安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促进文明礼仪不仅丰富教育教学的内容,也可以在一定在程度上解决文明礼仪教育建设的短板问题。在教学中,可以突出介绍军队对军人站、立、行的要求,展示标准的军容军姿并进行相关练习;通过军人礼仪规范和外交礼仪讲述引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礼仪及注意事项;突出讲述军队或典型战役中表现出来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团队意识等。

(三)提高国防军事理论课教师的礼仪修养,塑造良好职业形象

教师不仅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也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经常会成为学生模仿的对象。教师文明的礼仪修养、良好的职业形象是影响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威信、示范作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耳濡目染国防军事理论教师符合礼仪的言谈举止、仪表着装、待人接物、工作作风等,必然有助于修正学生自己的言行,引导学生正确按照礼仪规范的要求学习、生活和工作,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因此,国防军事理论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教师内修道德修养、丰富的文化知识、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外在形象上要做到整洁的仪容修饰、良好的体态、合理的着装、得体规范的语言。

篇9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构成了现代高校教学的两项最基本的认知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高职教学对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中,在确保传授知识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研究有利于知识选择和转化的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

一、现代知识管理理论

知识管理是包括知识的生产、加工、传播和运用的过程,其作用就是帮助人们分享信息与知识,并运用知识改善自我或组织的行为绩效。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expilcitknowledge)和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显性知识是指能够反思和陈述的知识,指那些经过编撰的能够以正规化、系统化的语言明确表达的知识,其表示方式可以是书面、数字表达、列举、手册、报告等正式媒介;默会知识是指存在于人们头脑的某个特定环境中的、难以正规化,难以沟通的知识,它不能清晰地反思和陈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独占性和排它性,难以与他人共享。

现代知识管理,即对上述两种知识进行管理,其核心是两类知识的转化过程,知识创新的全过程包括两类知识形成的下述四种转化模式。

(一)社会化:从默会知识到默会知识

社会化是个体之间共同分享各自经历、经验、决窍和心智模式并创造新的默会知识的过程。默会知识传授的关键是经验的形成,没有个体之间经验的共享,一个人很难从另一个人那里获得默会知识。社会化产生的是一种“意会”的知识。

(二)外化:从默会知识到显性知识

外化是挖掘默会知识并把它发展为显性概念的过程, 是知识创新的关键。用语言或书面方式,对概念进行描述是外化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由于默会知识具有“情景性”特征即默会知识的获得总是与一定问题和任务“情景”相联系,是对这种特殊问题或任务的一种直觉综合的把握,因此,情景化教学等信息化模式,为默会知识的外化创建一个情景化环境,使学习者能够运用类比或假设,把歌会知识归纳为显性知识。外化产生的是概念化的知识。

(三)综合化: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

综合化是概念转化为系统知识的过程。综合的过程就是把不同的显性知识综合进行分类、加工、综合或重组,重新构建新的更加系统化的知识。综合化产生的是系统化的知识。

(四)内化:从显性知识到默会知识

内化是显性知识转化为默会知识的过程,其实质是“通过做而学习”的过程,个人经验通过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后,再内化为个人的默会知识,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形成人的心智模式和技术,这时就形成有价值的知识资本。当这种成果为其他人分享时,默会知识也就社会化了,于是开始新一轮的知识创新过程。内化产生的是操作化的知识。

上述四种模式是相互连续、螺旋上升的,即知识的创新过程是连续动态的过程,需要默会与显性知识交互作用,这种交互作用体现在不同知识转化模式的过程中。

二、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知识管理问题研究

如果我们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改革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不难发现:高职教学改革过程实质即是知识的创新过程:高职教学管理实质即是知识的管理;高职培养目标和规格的特定性决定了其教学中取会知识的传授应占重要位置;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就是如何在保证高职特色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创新知识的良好教学环境。

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来看,目前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重点应以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为中心展开,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存在如下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默会知识比重偏低

伴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高职的课程日标由针对职业岗位扩展到职业生涯,使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内容的研究与实践多侧重于夯实基础、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上,勿庸致疑,这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过分强调高职的“职业性”有可能忽略高职教育内容中“针对性”的特点,笔者认为高职教育中的应用性、操作性、技艺性才是高职教育的本质性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立足之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内容的改革应更多的侧重于能反映高职本质特征的教学内容与结构的问题研究与实践。

如果从现代知识管理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的要求来研究目前的高职教育的知识结构,不难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中,默会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高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既是其知识构成中经验和技艺性知识的比重较高,更接近于实践。

从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的角度来研究高职人才的知识结构有助于从本质上反映高职的办学特色。实践表明,以往我们传统上单纯采用确定课程棋式或课时比例处理所谓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的作法,以及不加针对性的采用各种教学模式的方法,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

(二)传统、单一的高职课程模式不能体现高职知识习得的要求

课程模式是指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用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结构体系。通常,其受教育思想、专业设置以及办学模式的影响最为直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可简单表述为: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加职业性,即职业集群型和阶梯分段型的综合模式。它即立足于职业集群又实施分段教学,其教学计划通常是建立在职业群集基础上进行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三个阶段的教学。如前所述,职业性并非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本质特性,而三段式模式更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因此,该模式为侧重理论研究的普通高等院校或建立在职业群集和技术基础上的专业所采用较为适用,而将其作为应用型、操作型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模式,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根据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知识的转化包括社会化、外化、综合化、内化的全过程,每个转化模式在知识转化中具有特定的功能,缺乏或消弱任何一个模式都会对知识的创新过程,及学生知识的习得过程造成阻滞。传统的课程模式从理念上过分侧重知识的综合化和内化,使学生从入校所接触的就是从此教室到彼教室、从此课本到彼课本,即使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甚至普通高校均大力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受教育管理理念、办学水平等诸因素制约使其多停留在权衡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学时分配上,其实践内容的改革也多停留在简单、粗放的知识内化模式水平上。从重视实践能力的角度看,传统课程模式侧重“理论~实践”;而现代知识管理理论更强调把知识创新模式表述为“实践一理论一实践”的不断循环过程。多年的高职改革经验也表明:忽视社会化模式产生的默会知识和外化模式产生的概念化知识的培养,不仅影响系统化和操作化知识的形成,最终导致我国高职培养日标难以实现。

(三)教学模式适用的盲目性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传统课程模式改革创新受多方制约因而难度较大,故近年来各高职院校均不同程度地把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各教学环节中去,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使教学模式的创新盲目性很大,不加分析地引入讨论式、案例式、情景教学、模拟实训等教学模式,往往达不到预想效果。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不间知识的转化过程对应不同的转化模式,而不同的转化模式又通过不同的转化方法,以此形成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对应不同的教学模式。

三、高职课程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的设想

(一)课程模式应休现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的有机结合

各高职院校及各专业应根据自身的不同情况,如教育思想不同、专业不同、办学模式不同等,按现代知识管理所揭示的规律,选择适当的高职课程模式 传统课程模式(见图1)

最大的弊端就是割裂了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过程,学生入学后在没有任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接受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从理论到理论,往往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大量的空洞概念,很难形成实践经验和技艺;而由于理论教学脱离实际,又反过来使理论教学的成果在认识和毕业实习中难以得到实现,因此造成理论和实践知识难以有机结合,知识传授的效率和效益较低。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有机结合构成知识的整体,二者不能偏废其一;并且知识形成是上述两种知识的不断转化过程:不能人为的割裂。因此,本文作者尝试提出体现知识管理理论的课程模式(见图2).

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行进行。

将认识实习在学生刚入校与基础课教学同时进行,完成初步的知识社会化过程,并为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助于今后知识的外化和综合化;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教学应根据专业特点配合实训、实验等实践项日的训练,该过程应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重点,是学生综合化和外化知识的形成阶段;毕业实习应是专业教育的深化和教育成果的形成过程,是知识内化的重要阶段。

(二)遵循知识转化的规律,提高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

长期以来,各高职院校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许多宝贵的经验,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的适用性的研究和实践滞后的问题尤为突出。

现代知识管理理论研究表明: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的培养和相互转化有其内在的规律,不同教学模式实现不同的知识转化过程,只有合理适用的教学模式才能起到良好效果。本文列举了常见的教学模式所对应的不同知识转化模式及相应的转化方法供教学中参考。(见下表)

(三)适应高职课程与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要求,提高高职教学管理水平

篇10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属于不同类型的高等教育,前者具有技术性、实用性的特点,而后者具有学术性、研究性的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社会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普通高等教育主要培养科学创新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特殊性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教学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课程的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前提,将突出实践、注重实践作为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基本指导思想。为了达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大量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将各种不同的强调实践教学的教学方法运用到财务管理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有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尽管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但仍然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制约了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本文试图对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有的比较常见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方法中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简单梳理,以便对症下药,革新财务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

二、现有教学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践教学实施力度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单一“填鸭式”教学,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实施不够。这是因为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考评着重于看是否有内容详尽的讲稿,是否按统一的教学大纲撰写和讲解;知识点讲解是否正确,是否传授足够的知识量,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是否吻合,却对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缺少激励措施,等等。校内实训受到教学软硬件的制约开展力度也不够。因为财会专业的特殊性,涉及企业经营过程中比较敏感的数据,因此,学生顶岗实习的机会也比较少,大部分财会类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岗位与专业都不对口。总之,体制和宏观环境导致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相对比较薄弱,仍然停留在以理论讲授为主的阶段,与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极度不一致。

(二)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不合理。高职院校主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日常教学中一般对实践教学有课时要求。很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也引入了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实践教学方法,但实施的方式主要是在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辅以案例进行说明或者将传统内容简单地划分成若干项目,然后以项目为单位按传统教学方法授课。因此,虽然引入了实践教学的元素,其实质上仍然属于传统教学模式。

相较于会计类课程来讲,大部分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的校内实训要薄弱一些。且实施的主要形式是罗列一些案例题(可能是以项目或者任务为单位设置案例)让学生进行解答,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力度不够。由于教师引导不够,导致学生在进行实训的时候始终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案例涉及哪些知识点、有没有遗漏,而不是去关注要解决碰到的实际问题,我所学的哪一理论能给我帮助、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实践教学内容选取不贴切。对于案例教学来讲,高质量的案例是保证案例教学质量的基础。但从目前财务管理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案例来看,要么是直接从国外教材中引用,教师进行若干加工后让学生讨论。要么是使用很多年以前企业发生的案例。前者存在的致命问题是案例背景与中国实际情况相差甚远,难以解决中国企业实际问题,后者的缺陷在于案例的经验教训的现实有用性非常有限。虽然在报纸杂志上会出现一些有关的案例,但通常只是涉及一点点财务问题,大多是管理方面的问题,教学效果不好。如果教师自己编写案例,则需要教师深入企业调研,期间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又和教师时间、精力有限相矛盾。总之,由于案例获取渠道的局限性,使得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面临尴尬。

尽管高职高专类财务管理教材基本都采用分项目或者任务来编写,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大部分教材仍然是传统内容,只是将不同的章节依次换成成相应的项目或者任务而已,基本没有对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重构。而要确保项目教学或者任务教学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项目或者任务设置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必要条件之一。因此,项目教学法或者任务教学法项目或者任务设置的不合理也是目前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

(四)实践教学理念不科学

教学理念决定选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可能会决定教学效果。而目前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课程日常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实用性、可操作性、与工作岗位的衔接而忽视了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与基本思维的训练。过于追求形而下而忽视了形而上。因此,导致案例教学或者情景教学过程中往往就事论事,而没有上升到对事实背后蕴含的基本理论与思想的演绎与归纳。

而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的课程,兼有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特点。更重要的是财务管理是在西方较完善的经济和法制环境下发展起来的一门比较新的学科,其自身的结构还不是特别完整,会随着宏微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因此,相对于会计来讲,财务管理理论的应用性稍微要差一些。没有一套固定的指标体系或者模型适用于所有企业,也就是说每一个企业在具体运用财务管理理论的时候都会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些调整或修改。所以,如果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其实用性是欠妥当的。

三、结束语

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模式要服务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而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各行业第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因此,高职财务管理现有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实践教学。但是,目前高职财务管理课程现有教学模式存在实践教学实施力度不够、方式不合理、内容不贴切和理念不科学这四个主要问题。只有解决好这四个主要问题,才能提高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达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王静亨.关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的思考[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