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6 23:10: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汽车零部件加工,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近年来,在汽车零部件、摩托车等行业逐渐掀起了一场“机器人化”的革命,特别是在弧焊领域。各大汽车生产厂家为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产品的品质;导致各类机器人投资活动十分活跃,弧焊机器的使用率也在逐年递增。
在现代的汽车制造行业中,各大主机厂已进入自动化流水线生产,主机厂对其配套厂家的冲焊件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主机厂的要求,各配套厂家也在逐步转向流水线生产,对生产现场进行规范管理,引进先进生产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
因此,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各中小型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就必须加强研究焊接技术能力,不断提高焊接产品的质量、提高焊接总成件的精度,不断发展和改善焊接现场的实力。而上述能力的提高则离不开先进的焊接设备的投入。
随着近年来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加剧,各大主机厂都在不断地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各主机厂对其配套厂家的产品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与其他配套厂家得竞争不断加剧,各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更好、更快的提高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如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能力,使企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强。
2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的必要性
目前,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主机厂开发的新车型越来越多,承接的焊接产品越来越多,所以必须有足够的熟练工人投入到生产现场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但是,近年来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各企业的熟练生产工人流动性较大,熟练工人的数量在不断的减少,只能靠增加现有工人的劳动强度来满足生产需要。然而,随着工人劳动强度的增加,一系列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焊接质量问题和工装质量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因此,在各中小型汽车零部件加工企业开展采用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是十分必要的。
3 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的优势
使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生产具有以下的显著优势:
⑴易于实现焊接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高,保证其一致性,降低返工率和废品率;
⑵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天可24小时连续生产,降低生产成本;
⑶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可在有害环境下长期工作,保障生产安全,降低劳保用品的消耗速度;
⑷降低对工人操作技术难度的要求,同时也解决了劳动力或熟练工不足的问题;
⑸缩短产品改型换代的准备周期,减少相应的设备投资;
⑹可实现批量产品焊接自动化;
综上,采用焊接机器人进行焊接可以弥补焊接工人不足、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降低产品返修费用。
4 采用弧焊机器人的意义
在实际生产中,弧焊机器人的焊接速度是手工焊接速度的1.5倍,,若采用弧焊机器人代替手工电弧焊进行焊接生产,每天两班每班2人的生产任务只需一人就可全部完成。采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生产不仅可以节省焊接时间、简短了工人的劳动时间,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节省了工人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劳动力和熟练工不足的问题。
另外,采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对零件的精度要求较高,焊缝位置误差小于0.5mm,焊接零件焊缝处的间隙均匀且不超过0.5mm。若工件精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出现某个零件装夹不到位或零件变形,机器人将自动停止焊接,这就避免了一系列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的焊接质量问题的发生。
质量是一个企业的生命,只有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让企业的生命得以延续。采用弧焊机器人进行焊接生产,不仅可以减轻了生产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还可以保证焊接产品的质量不受环境和生产人员情绪的影响和干扰,能大幅度提高焊接生产率和焊接质量,为中小型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
现有的少无切屑这一类别工艺,包含有精密框架下的锻造技巧、速率很高的切削制造等。在这之中,塑性压力层级内的加工,搭配着粉末冶金、各类别的冷挤压、精密框架下的锻造等。选取出精准的成形路径,去除掉冗余的那些切削。这样的技术,即可节约材料,又可节约工序,且成效凸显,因此,适和汽车配件制造的、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批产加工。伴随汽车整体的轻量化发展,这样的加工技术,在汽车传动零部件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1 新颖的楔横轧
入世后,我国既有的制造业,面临了全球框架下的新市场新机遇,尤其是汽车制造这一行业,近年来可谓如日中天迅速发展。而这一行业的发展重心,归结成各类别零部件的制造技术。零部件制造技术,正朝向低耗材、高效率的方向发展,也凸显了轻量化的总态势。这样的趋势,对原有的锻造业,带来了的进步时机。新颖的制造工艺,可以缩减原有的材料耗费,还可增添原有的产出成效,提升配件的内外部质量。
精密框架下的楔横轧,属于传动轴的成形工艺之一。这一工艺带有的规则是:机器含有的两个轧辊,搭配着楔形模具;它们朝向同向去转动,以便带动机器配有的圆形坯件,朝向反向去转动。轧件在这种模型的促动下,被塑造成独有的阶梯轴;它会沿着压缩轴去延展。机器配有的轧辊,每次的转动,都会产出一对新坯件。
这种新工艺,特别适合制造尺寸落差的较大轴类零件,如我厂猎豹、金杯等重卡变速器的中间轴。楔横轧可替换掉陈旧的锻造技巧以及粗车产出的毛坯,还可替换掉精车产出的坯件。具体而言,楔横轧会把原有的产出成效,延展到5倍左右;零部件带有的综合机械特性,会延展35%左右;原有的制造能耗,会被缩减30%左右;均衡框架下的产出成本,会被缩减32%左右;各类别的投资,会被缩减一半。楔横轧工艺的种种优势,正逐步开发应用到各类别的零件坯件轧制中,也带来了楔横轧这一新颖技术的迅速发展。
2 新颖的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框架下的成形技术,应用的范围也很广。这一精密技术,含有少无切削、配料运用层级高、制造流程很洁净、产出成本偏低的独有优点,可用来制造形状偏复杂的、很难经由机械切削的那些零配件,如汽车变速器箱体外壳体及离合器壳体等。粉末冶金,附带着偏高的科技量,也含有很高层级内的附加值。汽车制造工业发展越来越壮大,对异形配件现有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粉末冶金技术的带来的成效也会越来越显著。
新颖的粉末冶金,选取的是灵活的多样原料,经由独有配方,可增添部件原有的性能。这样的粉末冶金不但可以制造外壳体等大型零件,还可以制造出强度偏高、很精密的部件。粉末冶金后经由精整、复压以及关联的复烧制造出来的齿轮,可升至IT5这样的精度层级,等同于滚齿加工的水平,然而,生产效率却高出滚齿许多。由于这种新颖冶金的独有优势,最近几年,它越来越受到注重。
3 传动部件搭配的冷摆碾
汽车附带有扁盘特性的配件制造,可采用冷摆碾这样的加工路径。经由冷摆碾,能制造出垫圈、齿轮或花键。新颖的冷摆碾,与齿形配件整合而产出的加工效果,就归属于转向器配有的变速比齿条。这样的比齿条,涵盖着可被更替的齿形模数,以及可变更的独有压力角。因此,若选取了陈旧的切齿路径,不但制造工序复杂,且会耗费掉偏多的原料。而冷摆碾附带着的模具,在数控系统的精密控制下,因此,化解掉了原有的加工疑难。变速箱上轴类零件的花键大都采用冷摆碾工艺,效果显著。
惯用的冷锻技术,在制造偏长的齿条时,要添加预成型这样的工序;同时,制造出来的齿顶,也很难与既有尺寸契合,这就缩减了模具年限。新颖的摆碾机,可以经由摆头的事先调和,而获取到精准的摆动轨迹,这就促动了齿条慢慢的成形。从现状看,精密框架下的冷摆碾,可制造出很精准的独有齿条;同时模具寿命也延长了。因此,这种传动配件的关联工艺,非常适合精益化生产的需求。
4 传动部件搭配的冷挤压
新颖的冷挤压,也划归为现有的少无切削类技术。这种技术可缩减原有能耗及原有材料,增添产出效率。冷挤压成型过程,是将现有的金属坯件,在特定的压力之下,更替了原有的形态。这样制造出来的齿轮或轴类零件,含有很致密的组织架构,含有连续状态下的金属纤维;且部件带有的耐磨特性以及关联着的疲劳强度,都会超出陈旧的切削配件。在很频繁的冲击态势下,以及荷载偏高的那种工况之下,很适宜选用这样的加工路径。还可根据加工零件的需要,选用特有的冲头,予以反挤压,以便促动它成形,增添配件强度。
在目前原料成本不断上升的态势下,冷挤压这一技术,很适宜用到规模批产的传动部件制造中,我厂的变速箱传动主轴均采用多工位冷挤压工艺,不但省料、余量小,而且精度高、径向跳动小,表面也光滑。
5 结语
规模偏小的、分散态势下的传动零部件制造,没能与其他简单高效的配件规模契合。这样的状态,造成汽车制造中的生产瓶颈。伴随竞争态势的递增,汽车配件这一行业,应着力去缩减原有成本、凸显出优良的配件质地。少无切削这样的配件加工,既含有期待中的经济成效,又能整合起了各类别的冷热工艺,并选取了复合属性的加工原料。经由这种程序,制造出来的传动零件,能与既有尺寸契合,同时又经济高效。
参考文献
在一个企业中,采购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通过降低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有利于获得很大的收益、降低成本支出,进而促进汽车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降低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成本时,通过运用价值工程方法,能够有效的降低汽车行业的成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扩大汽车的销售市场。
一、价值工程方法的概念分析
价值工程方法的概念有两个定义:①其是一个全面完整的系统,对于产品、工艺流程以及服务工作等方面具有的不利于降低成本或者工作量的因素进行识别和处理工作。该系统通过运用各种不同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针对那些对于客户要求、需要没有贡献作用的因素进行识别,并有效的改进产品的工艺流程和服务工作;②价值工程系统通过运用集体性的智慧、组织性的活动来对产品的功能和成本进行分析,尽量实现用低的成本来获得最大的功能,进而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
二、价值工程方法在降低汽车零部件采购成本中的应用
(一)价值工程方法的基本原理
价值工程方法,通过对汽车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运用最低的成本获得产品的最大使用功能。所以,价值需要着重于从用户角度进行考虑,不能只从制造者、设计者的方面进行考虑,对产品功能的评价要从其是否能够满足用户的需要进行考虑。价值工程方法用以下公式进行表示:V=F/C,其中V指的是价值,F指的是功能,C指的是费用。另外,费用指的是用户在获得产品功能后自愿支付的费用。
(二)价值工程方法的特点
1.提高产品的价值
通过对价值工程方法的公式进行分析,为了有效的提高产品的价值,需要从产品功能和成本方面进行解决。例如可以运用F/C的途径,由于顾客需要的是物美价廉的产品,因此通过运用新技术、工艺、方法和材料,用来对新产品进行设计、旧产品进行改善以及对重大的项目进行革新。
2.对产品的功能进行分析
对产品的功能进行了解,了解在何处、何时,由何人来运用这个功能,以及运用这个功能的原因;另外,还要对产品的功能是如何实现的、通过运用什么方法手段来实现这个功能、产品功能具有哪些技术指标、产品是否易于保养维护以及是否方便操作等方面进行了解。
3.在产品的设计阶段进行工作的开展
通过对国内外的资料进行调查,表明产品成本的形成超过70%都是在研究阶段。
4.进行集体性、组织性的活动
价值工程具有庞大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三)价值工程选择改进对象的原则和方法
1.价值工程选择改进对象的原则
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主要是以提高价值工程活动的效果为目的,实现用最低的工作量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价值工程的对象选择时,要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原则。因此,对于汽车行业中需要进行改进的产品或者零部件,并且具有很大的提高使用功能、降低成本作用,以此来作为价值工程方法的适用对象。对象的选择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考虑:
1.1选择对于我国国计民生有重大影响、工艺比较复杂、产品原材的品种多、消耗大以及废品率高等特点的产品;
1.2具有结构复杂、性能不高、工序繁多、重量体积大等特点的产品;
1.3客户意见多、即将投放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费用高以及市场需求量大等特点的产品;
1.4方便收集资料、不浪费人力物力财力、容易成功且发展前景广阔的产品。
2.价值工程选择改进对象的方法
进行价值工程选择改进对象改进的方法,主要通过运用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经验分析法以及百分比法等进行选择。
2.1产品生命周期分析法
不管何种产品,均有特定的使用寿命,产品生命周期指的是从产品的设计、投放市场、新产品被代替以及退出市场等各个环节。其对于产品的成本回收、设计开发以及企业的收益等方面有很大的影响。
2.2经验分析法
经验分析法,指的是在资源不足的环境下,依据价值工程的实施人员的自身经验选择价值工程对象的方法。
2.3百分比法
所谓百分比法,指的是通过对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进行分析,了解到其在其中所占据的百分比进行确定。其中,技术经济指标指的是产品的成本在整体成本中占据的百分比,包括利润的百分比和占利润的百分比。这种方法适合于各个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选择价值工程对象。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价值工程方法在降低汽车零部件采购成本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明确了其进行对象选择的方法、原则,根据汽车行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选择对象的方法,进而有效的降低汽车零部件的采购成本。
重申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生皮加工贸易业务由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审批。
二、对生皮加工贸易进口实行进口总量控制。在公历年度内,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对符合条件的生皮加工贸易企业的审批进口总量,不得超过列名企业2005年实际进口量,海关按审批量备案,并进行验放。
三、此外,各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应认真核定2005年加工贸易企业生皮进口量,如已统计数据与企业实际进口量不一致,要据实核对后及时向商务部(产业司)和海关总署(加贸司)反映。
据统计,广东省被列入《2005年企业加工贸易项下生皮进口数量》名单的有江门裕华皮革有限公司、广州番禺顺兴制革有限公司、佛山市南海皮业有限公司等47家企业,年进口总量总共达18万多吨。
中国调整部分进出口商品暂定税率
为了进一步鼓励资源性和有利于技术创新商品的进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商品出口,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10月底,中国海关总署了《关于对部分商品进出口暂定税率进行调整》的公告,该公告自2006年11月1日起实施。
该调整对58项进口商品实施较低的暂定税率。其中,计算机直接制版机器、纺织机械零部件、具有变流功能的半导体模块等七项有利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制造节能产品所需的关键设备或零部件的税率由目前的1%至7%降低为0至3%;煤炭、成品油、氧化铝等26项资源类产品的税率由3%至6%降低为0至3%;合成氨、肥料用硝酸钾、重过磷酸钙等16项化肥类产品的税率由3%至5.5%降低为1%,尿素等三种化肥的关税配额税率降低为1%;蓝湿牛皮、蓝湿马皮等六项蓝湿皮革类产品税率由6%至14%降低为5%至12%。
同时,我国还以暂定税率形式对110项商品加征出口关税。其中,磷灰石、稀土金属矿、金属矿砂等44项矿产品的出口暂定税率为10%,煤炭、焦炭、原油等四项能源类产品为5%,铜、镍、电解铝等11项有色金属产品为15%,铁合金、生铁、钢坯等30项钢铁产品为10%,稀土化合物、木地板、一次性筷子等21项产品为10%。
专家提醒仔细阅读32类商品的申报规定
为进一步规范进口汽车零部件的申报,便利企业通关和海关管理,2006年11月初,海关总署了《汽车零部件规范申报问题的公告》,该公告自2006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
针对该公告中涉及的32类需详细申报的汽车零部件的规定,专家提醒广大企业和报关从业人员一定要仔细阅读。
公告中涉及汽车零部件是指用于生产汽车的零部件和用于维修汽车的零部件,不含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货物收货人以一般贸易方式申报进口属于《需要详细列名申报的汽车零部件清单》(32类商品)范围内的汽车零部件时,应当按照公告的规定逐项进行申报,不得进行简化或者合并归类。
按照公告规定,进口货物收货人申报进口生产件时,首先,在报关单“商品名称”栏内,应当填报进口汽车零部件的详细中文商品名称和品牌,中文商品名称与品牌之间用“/”相隔,必要时加注英文商业名称;进口的成套散件或者毛坯件应在品牌后加注“成套散件”、“毛坯”等字样,并与品牌之间用“/”相隔。
其次,在报关单“规格型号”栏内,应当填报汽车零部件的完整编号。在零部件编号前应当加注“S”字样,并与零部件编号之间用“/”相隔,零部件编号之后应当依次加注该零部件适用的汽车品牌和车型。
汽车零部件属于可以适用于多种汽车车型的通用零部件的,零部件编号后应当加注“TY”字样,并用“/”与零部件编号相隔。
与进口汽车零部件规格型号相关的其他需要申报的要素,或者海关规定的其他需要申报的要素,如“功率”、“排气量”等,应当在车型或“TY”之后填报,并用“/”与之相隔。
近几年,汽车行业在国家和政府大力扶持的条件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力,为了企业能够稳定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对质量成本进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从整体上提高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一、质量成本控制的基本含义和必要性
(一)质量成本控制的含义。质量成本控制是指在既定的经济技术背景下,对质量成本的形成,采取必要的、符合发展规律的积极影响,从而实现企业乃至一个行业最佳质量效益的行为。对企业内部质量成本进行控制,能够从整体上反映企业对产品的质量成本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提升了企业的外部形象和声誉,更好扩大规模和产量。
(二)汽车零部件质量成本控制的必要性。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包含:产品前期设计研发成本、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采购成本、生产过程中加工制造成本以及完成后物流运输成本等,对这些环节质量成本进行控制,不仅能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还能优化内部成本结构,方便核算[1]。为了能够让汽车零部件行业更好的适应这个人工成本费用增加、原材料价格快速变动的时代,对至零成本进行科学、合理、高效的控制是十分必要的,逐步缩小和发达国家汽车行业发展水平的距离,建设机械化生产模式,降低人工成本费用,对原材料成本进行预算控制,同时降低物流成本,加大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利润。
二、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控制要点
(一)产品设计研发阶段控制。零部件研发阶段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过程,为汽车组装提供各种零部件设施,汽车种类的繁多,也导致研发上存在了一定的难度,要适用汽车整体的特点,还要符合汽车组装型号,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要求。设计人员具备相关质量成本控制意识,不能只注重眼前短期利益,不考虑市场长期的发展趋势,设计出来的产品不仅要保证质量,还要结合汽车行业发展需求,符合国家汽车零部件的相关标准。汽车零部件企业应该设立设计小组,利用技术人员的多方面的想法和考虑,从而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保证新研发的产品能够和汽车整体原接口保持一致,降低零件多次开槽制模具的费用。同时,将现在流行的元素加入到产品设计中,可以加大企业零部件市场份额占有率,更好的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2]。
(二)原材料质量成本控制。汽车零部件行业原材料控制,能够从根本上降低成本费用。原材料质量成本控制工作包括:采购计划、确定原材料的种类以及预测的需求量、选择性价比较高的供货商、确定原材料的交货方式以及最终的采购价格等方面。
设计人员应该结合实际的产品的功能和型号,选择原材料的材质,质量要符合研发标准,合理制定原材料的种类和数量,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减少库存积压的现象;在采购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在采购大宗且市场机制不垄断的原材料时,可以根据国家规范的工作流程进行招标,通过对供货商质量和信誉的调查,进行最佳选择,降低采购成本;对市场原材料价格波动趋向及时进行了解掌握,确保能在价格最低点时买进材料,同时,在选择供货商的时候,要选择整体形象好,服务水平高,物流速度快且能够保证原材料的安全,降低采购风险。
(三)生产加工制造环节质量成本控制。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加工制造环节追求的目标就是时间最短、消耗最小,生产出合格率最高的产品,降低不合格产品的数量,这就需要企业内部对零部件加工技术引用先进的管理质量体系,提升自身的质量监控,优化产品生产加工制造的管理水平,在加工的过程中使用西方国家先进技术降低产品的生产制造费用,加快机械化加工的进程,降低人工成本费用,提高产品的质量[3]。
(四)运输物流环节的质量成本控制。运输物流快且安全性极高,能够使原材料尽快投入生产,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效率,而且物流安全性高,能够减少在运输中对原材料的损耗,从本质上保证了产品的质量,然后企业对运输来的原材料分类整理,进行合理的保存,对数目种类进行详细的记录,能够为下一年采购原材料提供可靠数据,有助于管理者做决定。
三、结束语
对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成本进行控制和管理,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体制。控制质量成本,也能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效率,保证企业能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在经营上有着技术含量高、产业链长、行业分布广、加工周期长等特点,近几年来由于汽车原材料价格上升、汽车价格整体下降,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就面临着较大的市场竞争,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如何做好企业成本控制工作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显得十分重要,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加强对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及时的发现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情况出发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环节
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环节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
(一)原材料成本控制
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原材料成本控制主要包括了采购和使用成本控制,一方面从采购成本方面来看,近几年来钢材、胶片等原材料的价格在不断的攀升,对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采购成本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于原材料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量较大,因此加大对原材料成本的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可以对边角余料进行合理的利用,进而降低生产成本。
(二)产品研发成本控制
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得到发展壮大,就要依赖于较强的研发能力,这也是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条件之一。在对产品研发成本进行控制的时候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个是技术创新,一个是工程的应用,其中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了优化工艺,对技术进行创新;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引进先进的技术;吸取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进行新产品的研发。工程应用主要是指要充分考虑到影响产品整个生产周期的所有因素,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开发产品的时间,降低开发产品的成本。
(三)制造成本的控制
汽车零部件企业对制造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生产效率、控制废品率和次品率。提高生产效率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然而控制废品率和次品率,可以有效的避免次品返工、废品处置、顾客索赔等不必要的支出。
二、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科学的成本控制观念
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成本控制工作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因此在成本控制理念上还是比较落后,在很多的时候有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管理人员为了获得较大的经济利益,盲目的降低成本,并没有从企业整体的经营战略目标出发,直接影响到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这种非系统性和滞后性的成本观念,直接导致了企业成本效益被忽视。同时在新会计准则颁布后,财务成本控制人员并不能够及时的转变财务观念,在企业日常的经营过程中还是采用的是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降低了财务成本控制工作的科学性。
(二)成本控制人员素质有待于提高
高素质的人才是推动汽车零部件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企业加大了对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的重视,因此就忽视了对高素质财务成本控制人才的培养,但是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下,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想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成本控制人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内部高素质的成本控制人才还比较紧缺,还出现了轻培养重使用的问题出现,直接影响到了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工作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发挥出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作用。
(三)成本控制方法不科学
从实际情况来看,缺少科学有效的成本控制方法是汽车零部件企业主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生产过程比较复杂,因此在成本控制过程中需要考虑到的内容也比较多,例如在选择生产材料上,要从市场行业的具体情况出发,在购买材料之前要对价格进行科学的分析,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好材料采购的成本。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不仅仅是对产品生产进行控制,还要对运输、库存进行成本控制,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方法还不够科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首先,成本控制形式化比较严重,生产技术有待于提高;其次,库存管理方法比较传统,加大了化工产品的储存成本;再次,企业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建设了一些重复性的设施,提高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运营成本。
三、汽车零部件企业做好成本控制工作的建议
(一)树立科学的成本控制观念
受到市场经济改革的影响,汽车零部件企业时常会发生供大于求的问题,因此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市场竞争,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产品的难度也在不断的加大,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不能够因为追求利润而盲目的降低成本,要树立起科学的成本控制理念,要保证企业的所有员工重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要将预算管理与成本控制贯穿到企业经营的每个环节,汽车零部件企业的管理者要对成本控制的认识有所提高,要认识到预算与成本控制的协调管理既能够实现降低成本,也可以促进汽车零部件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培养高素质的成本控制人才
高素质的成本控制人才是提升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要提高对培养高素质成本控制人才的重视程度,要根据不同业务的特点和岗位的需要,制定出不同的培训目标,可以采用岗位练兵、短期培训、外派培训等培训的方法,注重对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骨干人员的培训,企业为了对成本控制人员的工作范围得到突破,既要对成本控制人员知识技能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宽,定时的对会计人员的岗位进行轮换,例如要定期的对固定资产核算、工资核算、出纳、债务债权核算等岗位进行轮换。另一方面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注重对成本控制人员的道德素质的培养。
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成本控制人员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积极的学习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并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成本控制的实践当中,提高自身的综合业务水平。
(三)应用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法
完善的成本控制方法有利于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成本控制的工作效率和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不断完善成本控制的方法:
首先,要从多个层面出发来选用成本控制的方法,在选择成本控制方法的时候并不能以一味的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为主要目的,例如要对产品库存管理进行优化,建立起生产、销售、库存信息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这样就更有利于降低化工企业的库存成本。
其次,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不断的创新,通过成本控制的结果来对成本控制方法进行改进,及时的发现生产运营中的不足之处,为企业进行经营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四)科学合理的选择原材料,降低生产成本
随着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零部件企业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汽车零部件企业可以开发出新的产品来替代原有的原材料,争取做到保证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同时,汽车零部件企业也要加强对“绿色”原材料的设计,在设计“绿色”原材料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到材料度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材料的设计者既要考虑到原材料的经济性和技术性,也要将环境因素考虑到原材料的设计当中去,其中选择原材料的时候要考虑以下几点:其一,要选择一些可以再生的材料,选择一些少污染、低消耗、无毒的材料,生产一类产品尽可能用同一类的原材料,这样就有利于对废弃的产品进行回收;其二,应该选择一些在生产和加工阶段易于加工的材料,这样就可以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和噪音,也方便日后的回收再利用;其三,在产品报废之后,原材料应该符合“可再生循环”的要求。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零部件企业要对成本控制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解,要认识到自身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市场变化的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加强成本控制,进一步提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保证汽车零部件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快速成长,汽车零部件企业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由来料加工变自主设计,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国内汽车厂家配套生产的同时,国家也非常重视汽车零部件的出口贸易,自2000年开始,就在国内逐步建立了多个零部件出口基地,鼓励汽车零部件企业走出去。预计到2015年,国内整车和零部件出口将占到全球汽车行业贸易的10%以上。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增幅不断上涨,2013年1-3月,汽车零部件出口就高达132亿美元,海外市场对零部件企业的吸引力越来越强,促使广大零部件企业想尽各种办法进军国外市场。国外市场既是商机,又是挑战。
公司产品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汽车零部件,占到公司总体收入的50%以上,生产的汽车零部件主要为铝合金产品,包括缸盖、飞轮壳、进气管、支架等等。除为国内各汽车、发动机等主机厂家配套以外,还有大量零部件出口到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特别是近几年,公司取得自营进出口权以来,出口业务不断发展,出口方式从最初的与进出口公司合作,发展到与国外厂商、国外直接进行合作。
随着公司汽车零部件出口业务得不断增加,对汽车零部件出口的研究和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贸易快速发展的因素。
一是零部件生产水平提高不断,国际汽车巨头加大在中国采购力度。入世以来,汽车零件国际采购转移直接带动中国汽车及相关配套产业迅速崛起,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通用、福特、戴姆勒等巨头纷纷在中国成立采购中心,面向全球工厂在中国采购零部件。同时,美、日、德、法等汽车巨头在中国合资建厂,带动了与之配套的零部件企业对跨国公司生产技术和加工能力的引进和吸收,强化了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竞争力,形成了完善的零部件生产与采购体系,零部件配套企业陆续向其在海外的工厂提供零部件。
二是价格优势推动汽车零件出口快速增长。由于中国原材料、劳动力、水电等生产成本较为低廉,制造成本只有国外同类产品的10%至30%,使得国外汽车零部件大量转移到国内采购。
三是产业政策促进行业持续成长。鼓励汽车及零件出口已被定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重点发展方向。据商务部称,要在10年内争取把汽车及其零部件出口从110亿美元提高到1200亿美元,汽车及零部件的出口量将占全球的10%,将中国打造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汽车及零部件供应国
四是国产整车出口提速带动零部件出口增长。当前,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汽车的产能不断攀升,国产汽车出口势头强劲。2013年1季度的出口量22万台,同比2011年增长25%,,出口金额28亿美元,增速8%,作为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国内零部件产业也进入了加速期,市场供应能力不断增强,随着国产整车出口的大步迈进,大批与整车配套的售后服务零部件出口也呈现增长趋势。
二、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面临的不利影响。
一是零部件企业产品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一方面,随着企业的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加大,人工工资不断上涨,使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国外市场的低迷,使得主机厂把降价的压力转嫁给零部件企业,对零部件的采购价格普遍下调,作为中间环节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
二是采购国际化趋向大型企业。当今全球汽车工业出现了汽车整车厂和零部件厂相互独立、整车厂建立全球独立采购体系的新趋势。以福特、通用等世界各大汽车制造商为代表,其零部件自制率呈不断降低趋势,除少数关键零部件外,大部分配套产品都面向国际化采购。这种趋势使得今后只有少数规模巨大、技术先进、能生产系统总成模块的零部件制造集团才能成为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直接供货。规模较小的零部件企业,未来竞争形势比较严峻。
三是汇率变化不利于出口。2013年,发达国家仍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政府也加速实施汇率贬值政策,而人民币汇率13年估计是平稳并微幅升值状态。日元贬值、人民币汇率升值趋势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出口的压力较大,出口盈利预期较差,不利于出口。
四是贸易壁垒将制约汽车零件的出口。各国对汽车及零部件产品的进口也都设置了较高的贸易壁垒以保护本国的汽车制造业。国内零部件企业出口经验少,技术落后,对进口国的法律环境、技术门槛、产品需求等不了解,容易受到东道国各种非关税壁垒的制约。
三、汽车零部件企业出口的发展趋势。
汽车零部件出口虽然有巨大的商机,但汽车零部件企业特别是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要拓展国外市场,满足全球采购的要求,就必须认清和适应以下几个方面的趋势:
一是在零部件行业内必须做精做强某一系列产品,产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发展,从单一产品向系列产品发展,从零部件向总成化、模块化、系统化发展。创出名牌,壮大企业规模,增强抵御国际巨头的能力,这一点也是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成功的重要原因,如博世电控系统、ZF传动系统等等。
二是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绝大多数国内的零部件企业在生产管理、现场管理、质量管理上与国外厂家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向丰田精益生产学习,向台塑降成本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管理办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要加大科研开发的投入和力度,鼓励技术创新,零部件的开发由来料加工、来图加工向同步研发、同步设计发展,直接参与主机厂的新产品开发中。
四是借助外力,提升自己。借助国际汽车和零部件巨头进入中国之际,有条件的可采取合资的方式,成立合资企业,获得资本、技术、产品的支持,提高管理水平,更好、更快地融入到国外主机厂中。
四、企业在汽车零部件出口市场中的拓展对策。
一是进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大型跨国汽车集团均在中国设有办事处,面向全球在中国采购零部件,直接联系这些跨国公司的采购办事处,争取进入其全球采购系统。
二是与国外中小型零部件公司合作。这些公司多数是大型集团的配套生产企业,合作多年,具有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与这些国外中小型零部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做二级或三级配套企业,是尽快熟悉和适应国外零部件配套采购的一条捷径。
三是与进出口公司和国外的大型销售商合作,利用他们的渠道和经验,进入国外售后市场。
四是与国内合资主机厂合作。通过进入大众、丰田、通用等在国内的合资厂的配套体系,在价格、质量上达到采购方的全球标准,就能够与合资外方洽谈,为其国外众多工厂的同类车型或新车型出口配套零部件。
五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参加国内外汽车零部件展会以及使用MFG等电子商务平台等手段,和零部件企业面对面交流,宣传企业和产品。
0引言
在制造业中,供应商的选择以及与之合作关系的确立,是制造企业产品供应链的开端。当某一企业接受另一企业的委托,按照合同要求和生产经营活动需要,为其设计图纸并加工制造某一产品物件时,产品的供应链条就已经形成。对于汽车制造业企业来说,除了自身进行整车制造和加工维护外,现阶段许多零部件都是通过供应商购进的,因此保障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质量安全,对于汽车车身性能和汽车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1汽车零部件供应链质量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
1.1潜在供应商调查不够全面
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在确定汽车零部件产品的供货对象之前,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潜在供应商调查与市场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寻找到较为可靠的合作伙伴。在潜在供应商调查阶段,客户向供应商提供企业零部件所需的技术资料,由供应商给出基础报价和预算,待样件完成后进行零部件产品质量的第一次验收。为了降低汽车制造企业相关商业秘密的扩散范围,企业往往会选择较少几家供应商进行业务洽谈,这也会使得潜在供应商的调查不够系统全面,尤其是样件质量的验收并不能完全代表供应商在量产之后的产品质量水平,为后期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负担。
1.2涉及质量管理的多部门分工不细
供应链质量管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和单位相对繁杂,如果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就可能出现纰漏,影响产品质量验收工作的效率。在现阶段,一些企业在供应链质量管理方面并未完全明确各部门各自的职责,或者存在分工不细、责任不清的情况,导致全产业链质量监管方面出现输入和输出环节交接工作不顺畅,无法较好地完成供应链质量管理监督工作。而在有些企业中,则是存在分工过细、部门之间工作职责交叉重叠的问题,导致某一部门在质量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需要请示多部门领导的情况,不仅影响了正常的工作效率,还可能出现影响整个项目进度的情况,对汽车制造企业来说也是一种损害。
1.3产品质量和资源成本之间存在矛盾
随着汽车制造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如何利用较少成本换取更大的经济价值,是任何汽车制造企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因此,在选择零部件供应商时,尽量选择更低成本、更高质量的供应商,是企业的一道生存法则。在当今时代汽车生产制造国际化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些地方本土化企业由于缺乏国际化背景支撑,往往能给出较低的市场报价,尽管短期内产品质量能够达到企业标准,但在量产后期随着产品规模的增加,长期质量能否得到有效保证,汽车生产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还需要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2供应链质量管理在汽车制造业的优化措施
2.1零部件供应商选择调查阶段的质量管理
零部件供应商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汽车企业生产经营的合作是否融洽,选择信誉较高、质量上乘的零部件供应商,对于汽车企业来说不仅可以有效避免产品质量不达标造成的投诉事件,还能及时规避风险,保证零部件的按时到货,为汽车企业生产销售活动提供保障。对于汽车企业来说,选择零部件供应商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确定零部件自主设计制作与外包购买的比重和产品类型;第二,初步筛选符合企业标准的供应商,主要是审查企业资质、社会信誉、质量水平和售后服务能力;第三,确立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先期筛选出的潜在供应商清单进行再次确认;第四,要求目标供应商进行零部件的试生产,产品质量达标的可以签署合同,结成合作关系。
2.2零部件供应商产品开发阶段的质量管理
在供应商产品开发阶段,对汽车零部件的质量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对整个零部件生产链条监控的基础,同时对最终零部件产品的形成和大规模投产来说,是一种保障。只有在零部件开发阶段将产品质量和性能等方面的问题扼杀在萌芽时期,才能有效防止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的发生,为企业避免更大的损失。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在供应商产品开发阶段进行零部件质量监管和监控,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开发准备工作审查以及零部件样件的质量验证;第二,执行零部件产品质量的前期策划和过程控制,考察供应商是否能够根据既定时间规划完成规模化生产的目标质量;第三,对供应商生产零部件的批准程序进行必要审查,同时对企业生产能力进行评价评估;第四,在爬坡以及量产的初期阶段强化供应商过程优化与控制,从而更好地保证生产线环节零部件产品质量的优良;第五,对于供应商加工生产的样件进行试验验证,并对试生产订单进行管理,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对小批量样件进行抽检并出具详细的检测报告;第六,在零部件的运输和包装等环节进行监管,确保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达到整体装配生产前零部件产品的质量要求。
2.3零部件供应商量产阶段的质量管理
规模化批量化生产是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为汽车生产制造企业提供零部件货源的必要阶段,在零部件实现量产后进行质量管理,可以更好地实现系统化风险控制。对于汽车企业来说,在供应商量产阶段进行零部件质量监管和监控,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对供应商零部件交付期的产品质量进行管理,在双方交货的过程中,由质量监督员对产品的包装、箱数和质量进行检查;第二,在供应商进行规模化生产并向汽车生产企业正常供应零部件货品后,就偏差放行及其他问题进行跟踪整改;第三,在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和考核环节纳入产品质量考核标准,主要是考察供货抽检时的产品缺陷率、进料过程中的生产线报废率以及供应商按时按量交货率等因素;第四,供应商综合质量审核,主要是为了考察供应商年度生产产品质量和供货活动是否能满足汽车企业零部件需要,双方之间能否进一步合作等问题。
3结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汽车制造企业要积极寻找更为可靠的零部件供应商,成立专本的质量评估检测部门,定期对供应链环节零部件的质量进行检测评估,以保证供应商生产的产品符合企业需要。同时希望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培养更多的项目监管人员和质量评价人才,为零部件供应商提供技术指导,从而更好地保障我国自主生产的汽车性能更佳、质量更好。
高融昆:汽车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对国内制造业影响大、对国民经济拉动作用强的特点。我国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成长的发展阶段。为适应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国内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形势,更好地推进我国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全面提高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满足广大消费者对汽车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地发展,2004年5月21日,国家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对汽车进口管理作了原则规定。新颁布的《管理办法》是对《产业政策》有关进口管理的具体化,是《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海关》:《管理办法》的政策目标是什么?
高融昆:作为《产业政策》的配套规章,《管理办法》服务和服从于《产业政策》的总体目标和要求。汽车是一种特殊消费品,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重要影响。《管理办法》作为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的一个专门规章,其政策目标是规范汽车零部件经营者的进口行为,维护进口管理秩序,打击非法拼装,保护公平竞争和合法经营。
《中国海关》:《管理办法》有哪些特点?
高融昆:《管理办法》有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对汽车生产企业进口汽车零部件在国内生产组装汽车销售的,所进口的汽车零部件凡构成整车特征的,海关实施先保税加工、后征税清关的管理制度。也就是在零部件进口时,海关实施保税监管,直到企业生产组装成整车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时,海关再对装配在汽车上的进口零部件适用关税税率,计征关税。凡构成整车特征的,按整车适用税率征税,不构成整车特征的,按零部件适用税率并计征关税。
二是规范零部件进口秩序,打击非法拼装等不正当竞争,保护企业守法经营。由于《管理办法》规定,海关在企业生产组装汽车进入国内市场销售时才实施征税,可以有效遏制通过化整为零、分散进口等不正当竞争方式,逃避国家税收的行为,既保证了国家税收,又维护了公平竞争。
三是符合国际公约和惯例。我国是《商品名称和编码的协调制度公约》缔约国。该公约总规则规定,当某一商品进口时,如果已经具备该项商品的基本功能或特征时,即应当按照该项商品的完整品适用税率。因此,进口汽车零部件构成汽车整车基本特征的,适用整车税率,按整车税率征税,进口零部件不构成整车特征的,则按汽车零部件适用税率,按零部件税率征税。这样的做法完全符合国际公约所确定的原则,符合国际惯例。
《中国海关》:《管理办法》规定的整车认定与过去实施过的国产化认定有何区别?
高融昆:1992年,海关总署、国家计委、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了《关于运用税收优惠促进小汽轿车国产化的暂行规定》和其他有关规定(以下简称《优惠政策》)。根据这一规定,我国对于国家定点企业生产的汽车整车,其国产化率在一定期限内达到规定标准的,对进口零部件给予减征一部分关税的政策优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优惠政策》对于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这一政策对汽车生产企业的国产化提出了要求,实际上构成了对进口相同的零部件适用了不同税率的差别待遇,与WTO的国民待遇原则和市场准入原则不完全一致,因此,我国2001年11月加入WTO以后即停止执行这项政策。
《管理办法》与《优惠政策》完全不同:《优惠政策》对达到不同国产化率的汽车设定不同关税税率,目的是对汽车产业进行保护;《管理办法》恰恰相反,其目的是规范汽车零部件进出口贸易秩序,统一海关执法。也就是对相同性质的汽车零部件适用相同的税率。对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统一按整车适用关税税率,对没有构成整车特征的零部件进口,统一按零部件征税。由于政策目标不同,因而在管理原则、作业流程方面均不相同。
《中国海关》:根据《管理办法》对企业构成整车特征进口汽车零部件实施管理的部门都有哪些?
高融昆:海关总署、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财政部按照本办法规定对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实施管理,并成立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海关总署,负责领导小组的日常事务。
《中国海关》:纳入《管理办法》的汽车主要有哪些?
高融昆:《管理办法》第三条明确了汽车的范围,是指《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089―2001)中规定的M类和N类机动车辆。M类机动车辆是指,至少有4个车轮并且用于载客的机动车辆;N类机动车辆是指,至少有4个车轮并且用于载货的机动车辆。汽车的范围不包括摩托车等。
《中国海关》:进口汽车零部件是否构成整车特征的标准都有哪些?
高融昆:(一)进口全散件(CKD)或半散件(SKD)组装汽车的;
(二)在《进口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认定范围内:
1. 进口车身(含驾驶室)、发动机两大总成装车的;
2. 进口车身(含驾驶室)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之一及其他3个总成(系统)(含)以上装车的;
3. 进口除车身(含驾驶室)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以外其他5个总成(系统)(含)以上装车的。
(三)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车型整车总价格的60%及以上的。本项整车特征核定标准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生效。
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第三项标准。
《中国海关》:构成汽车的总成都有哪些?
高融昆:《管理办法》第四条中,对汽车总成进行了定义:所谓的总成,包括车身(含驾驶室)总成、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车架总成、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总成。
《中国海关》:进口汽车零部件是否构成汽车总成(系统)特征的标准都有哪些?
高融昆:(一)进口整套散件组装总成(系统)的;
(二)进口关键零部件或分总成组装总成(系统),其进口关键零部件或分总成达到及超过规定数量标准的(详见《管理办法》附件1);
(三)进口零部件的价格总和达到该总成(系统)总价格的60%及以上的。
《中国海关》:对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怎样监管?涉及的部门有哪些?
高融昆:《管理办法》为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设计了一套新的通关流程,采取保税方式进行监管。流程涉及海关总署、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以及整车特征国家专业核定中心和汽车生产企业,这些部门和单位通过在中国电子口岸建立电子数据库,实行计算机联网,对整车生产企业进口的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行监管,依法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中国海关》:依据《管理办法》对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管理的作业流程是怎么样的?
高融昆:《管理办法》设计的大致流程是:汽车生产企业对本企业的在产及即将投产的车型进行自测,将构成整车特征的有关车型向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备案,并在海关建立相关车型的数据库――备案后企业提交税款担保――汽车零部件通关――海关对进口零部件按保税货物进行监管――汽车生产企业进行生产――汽车生产出来后进行核定――海关凭核定结果征税――同时对已使用的汽车零部件进行核销。
《中国海关》:车型备案前应当完成的工作有哪些?
高融昆:第一步:确定是否构成整车特征。首先是企业自测,进口件若构成整车特征,则应当备案;若不构成整车特征,则要向海关总署申请复审。复审若的确不构成整车特征,则可以按现行通关模式通关,不需备案;复审若构成整车特征,由生产企业补充备案。第二步:申请《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以下简称《产品公告》)和许可证。此时应当提供有关车型的自测结果;如果进口件不构成整车特征的,还应当提供总署的复审意见。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在构成整车特征的相关车型的《产品公告》和许可证上标注“整车特征”字样。第三步:准备备案材料。
《中国海关》:备案车型的条件和必须遵守的规则有哪些?
高融昆:一是以在国内市场销售为目的使用进口汽车零部件生产的汽车;二是不同的车型应当分别备案;三是备案车型应当是已经列入发展改革委《产品公告》的产品;四是备案的材料必须齐全。备案的材料包括:企业基本概况;备案车型年度生产计划;备案车型的零部件分类和价格比例清单;备案车型的总价和国产件、进口件的分项价格(均以不含税价格计算);备案车型全部采购件的国内和国外供应商及供货品种清单;列入《产品公告》的证明等。
《中国海关》:备案的相关手续和工作步骤有哪些?
高融昆:第一步:企业向海关总署提交申请备案的材料。第二步:海关总署向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企业所在地直属海关分送有关备案材料。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和企业所在地海关在收到备案材料后分别按各自职责实施备案管理。第三步:企业所在地直属海关进行审核,对符合条件的汽车生产企业及生产车型给予登记备案,并通知该汽车生产企业。第四步:企业在车型备案后,根据汽车零部件的进口计划,在汽车零部件进口前向企业所在地直属海关关税部门提供税款总担保,关税部门负责税款担保的管理。
《中国海关》:企业在进口构成整车特征汽车零部件时应在何地办理报关手续并缴纳税款?
高融昆:汽车生产企业进口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应当在企业所在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并缴纳税款。汽车生产企业从其所在地以外口岸进口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需申请办理转关运输,相关汽车零部件必须转关到企业所在地海关报关,以便实施电子账册管理。
企业进口全散件(CKD)或半散件(SKD)生产汽车的,可由企业选择决定在口岸海关或企业生产所在地海关报关纳税,有关报关纳税的手续,按照现行通关模式办理。
企业自测并经海关总署复审确认不构成整车特征的车型,其所需进口的零部件,可由企业选择决定在口岸或企业生产所在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并缴纳税款。有关报关纳税的手续,按照现行通关模式办理。
《中国海关》:汽车生产企业在纳税申报时应该提交哪些单据?
高融昆:1、核定中心的核定报告;2、企业上月有关车型的整车生产数量;3、企业上月进口的已用于生产组装整车的有关车型汽车零部件清单;4、海关认为需要提供的其他单证。核定结果为不构成整车特征的不用提供第二、三项单据。
《中国海关》:企业在进口构成整车特征汽车零部件时报关单应如何填报?
高融昆:一是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时,涉及许可证件的,在通关环节验核证件;二是进口货物报关单的征免性质栏应当填写“整车特征”;三是报关单的收货单位栏应当填写汽车生产企业名称;四是申报时应在“商品名称”栏中报明是何种车型用,并且不同车型的汽车零部件,应当分别填写报关单;成交方式栏按“CIF”成交方式填报;企业向海关申报征免性质栏填报“整车征税”(不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征免性质栏填报“零部件征税”);其它栏目与一般贸易进口报关单填写要求相同。
《中国海关》:对企业进口汽车零部件是否够成整车特征核定的步骤有哪些?
高融昆:具体工作步骤是:第一步,申请核定。按车型的不同分三种情况,一是本办法实施后备案的车型,生产组装成第一批整车后10个工作日内,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向海关总署申请进行整车特征核定;二是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投产的车型,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在本办法实施后1个月内完成自测,并将自测结果报海关总署。自测结果为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在完成自测后10日内向海关总署备案,并向海关总署申请进行整车特征核定;三是本办法实施前已经投产的车型,自测结果为不构成整车特征的,应当向海关总署申请复审。复审结果为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生产企业应当在复审结果公布后10日内向海关总署补充备案,并向海关总署申请进行整车特征核定。
第二步,发出核定指令。海关总署根据企业申请,向核定中心发出核定指令;另外,汽车生产企业应当申请备案或者整车特征核定而未申请的,海关总署也可以指令核定中心进行核定。
第三步,实施核定。核定中心对备案车型进行整车特征核定时,汽车生产企业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交以下单证:一是核定申请报告;二是企业自测报告;三是《备案车型零部件采购清单》;四是核定中心认为需要的其它资料。
第四步,出具核定报告。对于本办法实施后备案的车型,核定中心应当在接受海关总署指令后的1个月内,完成对有关车型的核定并出具核定报告;对已经投产的备案车型,核定中心应当在3个月内完成核定,并出具核定报告。
《中国海关》:对特殊贸易方式(如加工贸易、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汽车生产企业)进口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生产汽车内销时应当怎样管理?
高融昆:加工贸易企业在申请对其使用构成整车特征的进口汽车零部件生产组装的汽车产品内销前,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向海关总署补办备案手续,并接受核定中心的核定。海关根据核定的结果,对构成整车特征的,凭企业提交的《加工贸易保税进口料件内销批准证》和相应的进口许可证件,按照本办法规定适用的税率计征税款,并补征全部进口零部件的缓税利息。即:在其它加工贸易项下生产的产品内销时,海关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对进口料件征收税款和缓税利息;而对汽车行业的加工贸易,产品内销时,要按本办法进行管理,向海关总署补办备案手续,并接受核定中心的核定。海关根据核定的结果,对构成整车特征的,按照本办法规定适用的税率计征税款,并补征全部进口零部件的缓税利息。
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企业是在汽车产品内销前,向海关总署补办备案手续,并接受核定中心的核定。海关根据核定的结果,对构成整车特征的,凭相关进口许可证件办理有关手续,按照内销实际状态征税。
《中国海关》:如何保证这项规定的正确实施?
高融昆:为了保证这一规定的正确实施,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核定进口的零部件是属于整车状态,还是零部件状态,不由行政机关进行,而是委托有能力的社会中介组织进行。核定专家由行政机关从中介组织提供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
二、核定结果公开。有关核查结果在互联网政府网站上公布,接受社会的监督。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许多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全新的产业结构和商业模式不断产生。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与互联网行业形成了紧密的依存关系,能否认清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运用互联网的先进技术,成为了传统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互联网时代应当顺势而为,借助产业融合的力量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一、文献综述
产业升级的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对“产业升级”概念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的视角:产业结构调整思路以及基于价值链的调整思路。吴崇伯是国内最早对产业升级问题进行探讨的学者,他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产业升级的概念给出界定:产业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升级与换代,就是由劳动密集型行业迅速转向技术与知识密集型行业。潘悦(2002)站在价值链调整角度对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的影响的研究中指出:产业升级的路径是阶梯演进状的――加工、组装最终产品分包生产和出口零部件生产和出口中间产品OEM和ODM形成自创品牌。
基于产业间交叉现象的普遍化,产业融合这个新颖的概念也随之而出。部分经济学家选择从进入壁垒和产业内竞争关系的角度切入,对产业融合进行界定。日本学者植草益(2001)提出:产业融合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强化行业间的竞合关系,达标的手段包括技术革命以及放宽行业限制,降低进入壁垒等。另一部分学者从系统性融合理念出发――周振华(2002)认为,产业融合是一个产业边界从固化到模糊的过程,是由产业分立逐步演化而成;胡金星(2007)认为,当产业系统逐渐走向开放,新的技术和行业标准相继出现,会引起产业间的协同与竞争关系发生一定的改变,从而促进了产业融合。
二、产业现状
1、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状况概要
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区域集中度较高,且多与整车制造产业形成完整配套体系。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总的特征和趋势包括两大方面:规模较大,质量不高。
(1)中国零部件产业发展规模
中国汽车零配件总产值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2002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总产值由2002年的1316.4亿元上涨到2010年的14000亿元,近十年间零部件总产值上涨了12683亿元。2011年到2013年,中国汽车零配件工业总产值由20155亿元增长至3194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6%,据前瞻网预测,2013年到2018年的汽车零配件工业总产值将增长至79484亿元人民币。由此可见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的发展规模较大,发展速度较快。
(2)中国零部件产业质量不高
中国汽车零部件长期以来存在着质量不高的问题,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低、研发能力差、缺乏创新。从总的方面来说,我国零部件制造技术目前仍然是属于中低技术水平,一些高新和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国外厂商手中。例如动力转向、安全气囊、全球定位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等产品的生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我国发动机、底盘等关键零部件进口率高达60%。全中国自动变速箱的销量大概是几百万台,中国本土零部件企业提供的不到2万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变速箱几乎为零。
2、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第一,自主创新能力差。发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技术问题成为制约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瓶颈。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较多的零部件行业的合资企业,合资企业一方面向中国市场引进了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制约了国有零部件企业的创新能力。据资料显示,国外大型零部件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到了销售收入的5%以上,相较而言,我国企业研发投入较低,仅占1%~2%。
第二,高端技术人才缺失。一方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离不开人才的储备,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零部件企业应当适时引进信息技术以及营销技术方面的人才,全方位的建立产业升级的人文环境。
第三,缺乏规模效应。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存在的零部件企业多达2万多家,2万多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国内零部件80%的市场,销售额却仅仅只占到了20%,其中90%的产品集中在低端。2010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销售收入为1.644万亿人民币,平均每家产值仅为0.8亿元左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本文认为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可以从产业融合的角度,实现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的目标。
三、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路径
工业4.0时代的到来对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实施都会利用到互联网技术。因此,当零部件产业遭遇工业4.0时代,零部件将不再仅仅是冷冰冰的个体,它们将类似一个数据终端,从订单下达到产品报废,整个生命周期都会有数据记录。
1、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化生产路径
基于大数据的智慧生产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是实现定制化生产;其二是通过大数据达到精准营销,提高企业品牌效应的目的。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本文设想,未来,当客户想要定制一辆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汽车时,他只需要打开手机APP,输入其定制化要求,信息自动反馈给制造厂,工厂将根据顾客的表达将产品特性转化为数据,然后通过计算来安排物料的配送、零件的打磨以及机器的组装。在整个生产的过程中,产品信息都会转化为数据信息,从而实现方便快捷的生产方式。
数据的记录是对产品存在的问题以及客户需求的直接反映。万丰奥特集团是全球知名的零部件生产商,目前其正在投入建设一个以物联网和工业机器人为基础的工厂,以此达到智慧生产的目的。无论是通过电子销售平台还是制造车间得到的数据,都有利于帮助零部件生产企业得到产品投入使用后的反馈信息,了解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了解产品信息是改进产品的关键,了解客户需求是实施精准营销的关键。因此,在工业4.0时代,零部件生产企业可以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依据大数据对消费者行为的反馈,改进产品的生产质量,以改善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另外,在这个反馈的过程中,消费者能够参与到产品的设计过程之中,可以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
2、环保产业+零部件
目前,各个行业都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新能源电动车在此背景之下应运而生,国家也相继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电动车行业的发展。基于产业融合的角度,环保产业与零部件产业可以做一定的概念性融合,实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绿色循环。
(1)零部件再制造构建价值链循环路径
零部件再制造是指将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2013年国家推出“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推广境内再制造产品购买者交回旧件并以置换价购买再制造产品的行为。
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实施与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进行。
第一,加大理念的宣传力度,提升公众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度。可以通过举办行业机构展会、媒体报到等渠道向公众传达零部件再制造的概念和相关信息。企业也有责任、有义务充分维护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提高再制造技术能力,保证产品质量是关键。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应当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核心技术开发,确保再制造技术能力不断提高,使得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性能达到新品的品质要求。
第三,完善旧件回收体系与再制造产品销售服务体系。据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因汽车报废及维修更换下来的废旧零部件数量较大,但回收利用率较低。基于此,本文认为汽车零部件市场应当建立基于汽车生产者责任的废旧零部件回收体系,并加强旧件分类管理。
(2)新能源电动车配套零部件生产路径
2008年起,“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在汽车产业掀起了一股巨浪。新能源汽车的制造离不开零部件的升级与改进,因此,零部件产业升级应当将绿色环保的概念融入其中,结合节能环保的技术,配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开启新能源汽车开发工作的关键制约点在于关键零部件的开发还未达到一定高度和产业化要求。目前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采用的关键零部件依靠的是国外进口,国内企业缺少自主研发产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认为,基于环保产业与零部件产业相融合的视角出发,零部件产业可以从以下方面的改善来达到产业升级的目的。
第一,零部件企业应当化被动为主动,加强自身自主研发能力。新能源电动车的开发不仅仅是整车制造企业的任务,重要的是零部件企业要主动参与其中,将眼光投向远处,主动参与节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工作,早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设施做好准备。
第二,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整车企业与政府政策的鼎力支持。国家和各级政府单位应当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民族品牌的零部件供应商给予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形成竞争优势,而后在市场准入规则、政府采购、人才引进战略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协同创新的经济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2111)。)
【参考文献】
[1] 温茜茜:中国产业发展模式研究――以汽车零部件产业为例[D].复旦大学,2013.
[2] 王昌文: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不能“靠边站”[J].动态与综述,2009(2).
[3] 许树辉:韶关汽车零部件产业升级路径研究[N].韶关学院学报,2011(11).
[4] 谢雁娇:基于互联网经济的产业融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3.
[5] 姚娥、常分田、郑卜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发展方式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