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绩效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8 12:53:0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院绩效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院绩效管理

篇1

基金项目:本文为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项目编号:XJUFE2015K035)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3月3日

医院是医疗卫生体系的主要承担者,也是救死扶伤、医疗救治的主要载体。通过查阅《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截至2015年9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达到6.3亿人次,其中医院诊疗人次2.5亿人次,同比提高3.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为3.6亿人次,同比提高0.9%。然而,在医院承担诊疗人次上升的同时,在当前环境下,医院面临的竞争亦日趋激烈,比如存在资源浪费严重,患者就诊满意度低、医生工作压力大、工资待遇低导致难以留住人才等问题。因此,基于这样的环境下,实施绩效管理,可以调动医院员工的积极性,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最终推动医院的健康发展。

一、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作用

(一)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通过绩效考核,加强对医院医生的管理,来进一步规范医师的医疗行为,提高医生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使医生从更加专业的角度来合理用药,降低紧张的医患矛盾。

(二)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改善医院的经营行为。医院的经营效果主要通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来体现出来,经济效益是医院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较,以较少的医疗投入换来更大的医疗产出,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减轻患者就医负担方面,通过实施绩效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成本的支出,更好地实施精细化管理,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升则是通过患者满意度,医生工作积极性的提高,来降低医患关系紧张,进而带来医院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

(三)实施绩效管理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发展潜力。良好的绩效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当前医院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将长远的发展需要、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为重要的关注点,最终提高医院的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可持续发展。

二、当前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追求考核方案,各医院相互照搬。很多医院在实施绩效考核时,没有考虑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全照搬别的医院的做法,信奉拿来主义,导致考核指标没有突出自身的特有情况,对医护人员起不到积极作用,即使医院自身具备实施考核方案,但很多也都是流于形式,从而绩效考核导致难以发挥其有效作用。

(二)反馈控制不及时,沟通反馈意见得不到重视。目前很多医院的中层管理者把医院的绩效管理当成控制下属的工具,对员工的优点长处视而不见,而一旦员工犯了错误,就会扣除员工绩效,这样就会导致绩效管理完全变成惩罚员工犯错的工作,难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甚至会对绩效管理制度产生抵触情绪。

(三)绩效考核指标过于单一。当前,很多医院的绩效考核指标多侧重于医院的经济效益,比如医院的成本利润率、利润结余率等指标,而对患者满意度等社会效益的指标缺乏评价标准,这就会导致医护人员过度注重医院的经济效益,使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费用,导致患者负担加重,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看病贵的问题会更加严重。

(四)医院内部缺乏与绩效管理相匹配的流程。虽然医院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适合的绩效评价标准,但是医院内部相应的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难以配套,从而导致了在绩效实施中缺乏相配的体系和流程,因而绩效的结果往往导致员工质疑,绩效管理在实施中得不到有力的政策和环境支持。

(五)不同层次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态度不同。通过加强对医院员工的培训,很多员工已经认识到实施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但对于绩效制度的实施,各个级别员工的态度则大不相同。上层领导为了凸显自己的政绩,不顾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急于推广实施,中层领导则是为了避免麻烦相互推卸责任,基层领导由于实际环境的限制,导致平均主义问题还一直存在,实际上导致绩效管理存在空谈。

三、对策建议

(一)更加全面认识和理解绩效管理。所谓绩效管理是绩效评价的一个环节,是对比、评价绩效的一种方法,是组织与员工之间就员工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和目的进行沟通和协商的一种机制,通过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个人绩效提高的同时,最终使组织绩效提高。现代医院通过实施正确的绩效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院的整体协调性和管理水平。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绩效管理,不能仅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理解,更要深入去挖掘绩效的内涵,从医院自身的具体情况入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制定一套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绩效管理制度。

(二)建立一套全面科学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绩效管理评价体系主要由制定绩效目标、业务辅导与沟通和绩效评估三部分构成。要想建立一套全面、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必须由医院领导带头参与,进行调研,与员工进行充分沟通,让员工充分了解到医院的发展战略、绩效目标和绩效规划,明确各自职责和工作方向,由科室负责人负责解决实施绩效管理所遇到的问题,带领员工一起完成绩效评估目标,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医院资源利用效率,建立良好的绩效管理体系从而实现医院的长远规划发展。

(三)将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实施绩效管理后,各科室要定期检查绩效管理的实施情况并对其进行反馈总结,因为绩效评估的结果要为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审计控制各方面提供可以量化的依据,从而让员工有序开展工作,起到相互激励的作用;同时,根据反馈结果,员工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更加激励员工不断上进,从而最终使医院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使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现。

(四)将公平性指标逐步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中。在卫生系统和医院评价中,国际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把公平性指标纳入到绩效评价体系当中,从而使绩效评价更好地发挥其作用。随着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投资主体和所有权也日趋多元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将公平性指标纳入到绩效考核中亦是迟早的事。

(五)积极稳妥地进行绩效制度的实施。在实施绩效评价的初期阶段,应坚持逐步试点、分步实施的原则,在一些科室进行试点模拟考核,观察绩效考核指标的适宜情况及考核结果情况,定期进行开会讨论,完善绩效考核指标并及时进行修正,待结果满意时再逐步推广。

四、总结

医院的绩效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出该医院的管理思想和文化,也是医院提高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实施绩效考核时,医院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医院实际条件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在试点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不断进行改进完善,促使员工之间共同努力,提高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公立医院应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绩效考核指标不仅要体现经济效益,保证医院的生存发展,在此基础上,要突出社会效益,充分考虑患者的利益,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以更好地创造社会效益,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曹阳.医院绩效管理与考核浅谈[J].中华全科医学,2010.4.

篇2

【关键词】医院;绩效管理;系统要素

1 医院绩效管理的内涵

1.1 绩效的内涵《牛津现代高级英汉词典》对绩效的原词“Performance”的解释是“执行、履行、表现、成绩”;《现代汉语词典》对绩效的解释是:成绩和成效[1]。业绩更多的是指组织的外部效率,而效率更多地是指组织的内部运营水平。绩效的这两个方面是互为补充的[2]。

1.2 绩效管理是指对员工或部门的行为及结果进行计划、推行沟通、评价反馈及改进的管理过程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来充分调动和提高每个员工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整个单位绩效的目的;是一种提高员工素质,发掘潜能,使单位不断获得成功的管理思想,通过绩效管理可以使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3]。

1.3 医院绩效管理是指为了实现医院的目标,在明确的组织目标下,通过待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预期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达成的行为[4]。

2 医院绩效管理的现状、常见问题

2.1 现状

2.1.1 管理观念方面目前,大部分医院已接纳并引人绩效管理的思想,但所实行的管理由于科学性、系统性不足,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绩效管理,而只能说是绩效考评管理。

2.1.2 现有管理方式对责、权、利没有具体指标要求或指标要求比较模糊。年度绩效考评大多流于形式,而且容易带主观性,容易被小团体所左右,缺乏公正性,不利于调动职式的积极性、创造性,达不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促进工作的目的,反而可能恶化人迹关系。

2.2 医院绩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5]

2.2.1 医院总体目标与科室、员工个人目标脱节绩效管理计划与绩效考评工作相脱节。每年年初都会层层签订岗位责任制、业绩合同,但是签订完之后缺乏有效地监控与反馈,年终草草考评。

2.2.2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相混淆一些医院员工通常交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为一谈,认为有了绩效考核就有了绩效管理,其实绩效考核仅仅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环节。

2.2.3 缺乏标准或者评价标准弹性很大只有做什么事情,或者如何做事情的要求,对于结果或过程的优劣缺乏量化的标准,或者存在管理者可以模棱两可、自由裁量权很大的评价标准,致使最后的考评没有标准可依,主观性强或者陷人困境。

2.2.4 缺乏沟通在工作过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工作目标、标准、进展中的障碍等缺乏沟通,年终的绩效考评被某些小团体所左右,致使职工对绩效管理抱有抵触和仇视的心理。

3 医院应用绩效管理理论、实施绩效管理的系统分析

3.1 医院绩效管理包括战略设计,设定绩效目标,实施绩效并持续关注目标落实情况,绩效考评(包括绩效计量、评估和反馈),运用绩效结果五个环节。

3.2 运用平衡计分卡原理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平衡计分卡从内容构成来看,主要分为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5],从组织层级来看,平衡计分卡又分为院、科、组、个人四个层级,形成了主线明确、重点突出,从院级到个人,自上而下逐层分级、上下贯穿一体的绩效评价体系。从科室分类看,平衡计分卡又分为内科、外科、医技科、辅助诊疗科等,不同的科室分工量化的评价指标不同。它与以往质量管理千分制或百分制考评有着明显的不同,各层面指标和考评分值的设置与调整充分体现了医院远景战略与近期目标管理的具体思路和做法,构建了“财务与非财务、长期发展与短期增长、结果与过程、前瞻与滞后、外部环境与内部流程、组织战略与个人绩效”等重要管理变量之间的“平衡”关系。

3.3 根据绩效性质建立指标体系绩效特点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指标体系,包括政治思想工作、医德医风、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教学工作和行政管理等七个方面。根据绩效动态性的特点,制定了定期和不定期考核及绩效考核持续完善制度:实时动态掌握与绩效考核相关问题,对动态变化的内容及时记录并进行检查和数据统计并做好登记工作。

3.4 注意双向沟通沟通应贯穿于医院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在制定医院绩效计划时,医院应当首先和科主任沟通,取得科主任的承诺和支持,在此基础上签订一定时限的目标责任书。科主任在制定本科室年度发展计划时,也要取得本科室员工的承诺和支持,通过沟通与辅导,提高职工的知识与技能,促进职工的成功与进步。因为医院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为了批评与处罚,而是通过平时投人大量的时间防患于未然,更及时、更有效地解决平时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4 医院绩效管理的意义

医院绩效管理是知识经济变革和社会环境变化对医院管理的客观要求。

4.1 是一个好的预警系统绩效管理通过周期性地绩效反馈,通过各级管理者的定期评估,清楚地反映了整个医院重要的管理活动,可实现对绩效目标落实情况的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进行改进。

4.2 促进有效的沟通、辅导与授权有利助于挖掘工作潜力,获取成功管理思想和方法;有助于增强内部凝聚力,形成绩效导向的医院文化,提高医院的整体凝聚力、战斗力。

4.3 是利益分配和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的基础线效管理是医院利益分配体系的重要基础。通过绩效管理活动可以加深对职工的了解,也可以解决职工的培训、职业规划等问题,更好地促进医院的人力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 易利华,许路.现代医院绩效与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6):361-363.

[2] 朴愚,顾卫俊.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与实施[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4.

篇3

在2009年9月份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温总理就把卫生部门实施绩效管理提到了日程上来,医疗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加强医院的绩效管理就尤为重要了。基于目前我国医院的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笔者对我国医院绩效管理问题进行了如下探讨。

一、新时期医院绩效管理的缺点和不足

医院的绩效管理系统往往还停留在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根据科室收入、成本等指标对科室负责人和员工进行绩效测评。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即使制定了绩效的定量考核指标,但对考核过程和环节重视不够,反映的多是已有的成果是过去式的秋后算账,无法真实客观的起到公平公正的管理效果,无法促进形成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立足本岗,共同推进发展医院文化氛围。虽然医院管理者对绩效管理工作很重视,人力资源部门及财务部门也下了很大功夫推进绩效管理工作,但各科室负责人和医护人员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够,总认为绩效管理是人事部门或财务部门的事情。甚至有的科室负责人认为填写绩效考核表格会影响正常医务工作,总认为应由人事部门、财务部门或成立考核组来对员工进行考核。在这种思想观念影响下,就会对绩效考核产生消极应付的心理,使绩效管理流于形式。此外,在绩效管理过程中,部门之间、科室之间、上下级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是绩效管理反映的结果过于片面。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医院的管理者对绩效考核工作比较重视,但对绩效计划制定环节重视不够,认为绩效管理就是绩效考核,把绩效考核作为约束控制员工的手段,通过绩效考核给员工增加压力,绩效考核不合格作为辞退员工的理由。甚至盲目采取末位淘汰制,其结果当然是不公平也不公正的。

二、新时期医院绩效管理的策略探讨

1、要将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

绩效沟通主要是指在基层医院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绩效考核者以及员工之间通过绩效管理行为进行的沟通。它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在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主要通过绩效计划沟通、绩效实施沟通和绩效结果沟通这三个绩效管理的过程来实现的。具体过程是指在绩效管理实施前的培训过程、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目标值的确定过程中进行绩效计划的沟通,在指标的设定阶段,实行自上而下的沟通,在培训中将医院的战略分解与员工岗位职责相结合。对于医院管理者和组织者而言,通过及时有效的沟通,有助于全面了解被考核人员的工作情况和各种信息,以便有针对性的提供相应的辅导资源;有助于客观公正地评价医务人员的工作绩效;有助于提高绩效考核的实效性,提高医务人员对绩效考核、对与绩效考核密切相关的激励机制的满意度。在绩效指标体系的目标的确定过程中通过混合式的沟通,以便科学合理的确定目标值,避免因目标设定得太高或太低而失去激励或实施的价值。通过绩效考核者与医护人员之间充分地沟通,使员工充分了解自己的考核指标和目标,便于他们对目标要求的达成。绩效结果应用的沟通是让医务人员对自己过去的行为和结果负责,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绩效观念。在绩效反馈的沟通中,反馈的手段就是沟通,通过沟通帮助医务人员对自己的工作绩效获得及时、客观和准确的绩效反馈,从而了解产生良好绩效途径和查找不良绩效的原因,并制定下一阶段绩效改进的措施和方法。离开了沟通,医院的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绩效管理强调医务人员与医院管理层的共同参与,这种共同参与的关系在绩效辅导计划及阶段主要表现为持续不断的沟通。而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及时有效的沟通,不但是与医院管理层共同解决问题的一个机会,更是参与工作管理的一种形式。

2、 要能够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

绩效管理发生作用的最根本原因是绩效管理能通过恰当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基层医院中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充分利用医院内部资源来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最大限度的提高个人绩效,从而促进医院、部门、科室的绩效提升。建立激励机制要考虑到医护人员的成熟度,正激励和负激励要平衡使用。只罚不奖则容易使员工产生抗拒心理,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只奖不罚则容易使员工产生懈怠情绪,认为不思进取无非少得奖励。此外,设计激励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社会发展现状以及员工个体实际需求特征。激励内容要符合员工的真正需求,处罚力度也要考虑员工的承受能力。

3、 要科学选用绩效管理手段

绩效管理和衡量需要制度的保障,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手段的帮助。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管理学者和企业管理人员不断更新绩效管理和衡量的理念,探索新的考核工具,如目标管理、关键业绩指标、平衡计分卡和经济增加值等。当前,适合于基层医院的绩效管理手段的选择即要考虑绩效管理实践是否适合本医院,又要考虑绩效管理手段是否有助于医院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形成适合自身情况的独特医院文化。绩效手段的选择还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对员工和患者的尊重,鼓励创新保持医院的活力,使医护人员和医院得到同步成长。当前,不少医院在引入绩效管理时对于绩效管理和衡量的手段求新、求全,片面地以为新颖的、被大多数高绩效企业和医院采用的绩效管理和衡量方法一定能够帮助自己的医院提高绩效,忽视绩效衡量手段所要求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匹配程度。当前基层医院较为适合的绩效管理手段是“共同参与”“德能勤绩”这两种。

总之,随着医院绩效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医学的管理水平也会不断地得到提高。但是,在整个改革中也存在不足与弊端,这就要求管理者运用正确的管理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医院的绩效制度趋于完善化。

参考文献:

篇4

一、前言

医院作为非盈利的事业单位,一般都是差额预算拨款,但财政部门对其拨款往往是杯水车薪,入不敷出。大多数医院的药品收入占医院总收入的比例都比较高,以药养医是药品费用上涨的根源之一,也是造成患者看病贵、引起医患矛盾的原因之一。国家在2009年新的医疗改革方案意见稿中,拟对公立医院加大投入,并逐步实行医药分家,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医院收入的组成部分。

目前,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营收入的50%以上要依赖药品收入来实现。新医改实行后,作为一家建院早、底子薄、人员负荷沉重、地缘狭窄、医疗技术力量不占优势的老医院,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作为医院的内审机构,如何转变观念,从促进医院经营管理的角度,研究和思考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达到在审计重点上向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的方向转变,在审计时限上向事前、事中审计为主的方向上发展的要求,在医院经营与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医院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二、正确理解医院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按病人的需求拓展医疗服务项目,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关注经济效益。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医疗机构市场地位的形成,在医院内部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有着积极地意义和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经济效益审计可以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医院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维护资产所有者――国家的利益:通过分析医疗资源的投入效益,可以改善投入结构、提高效益水平,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果。其次,经济效益审计可以促进医院找漏洞、挖潜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改进医疗流程,变革经营方式,调整管理机能,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增强竞争能力:通过分析经营效益水平及影响因素,为经营决策提供客观依据,提高医院经营管理水平。

医院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水平的好坏,既有社会环境等的客观原因。也有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观原因,只有通过客观的绩效核算和分析,才能找出影响医院经济效益的根本症结所在,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促使医院改进管理,提高效益。

三、医院内部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条件

过去,医院内部审计工作一般局限于财务审计、物资管理、大型医疗设备的效益审计和基建审计等方面,职能单一,方法比较简单,局限于事后查账的审计方式(基建审计中的跟踪审计除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医院内部审计起到了财务监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审计工作节约开支的功能。但如何转变职能,拓展审计工作领域和范围,真正发挥内部审计工作改善医院经营管理、协助医院提高经营效益的职能,则需要具备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单位领导切实重视内审工作,真正认识到内审工作是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目标,帮助领导决策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二是内审机构和人员的工作要切实有为,其工作思路要贴近医院中心工作,贴近加强管理、提高效益的目标,使领导真正感受到内审工作的重要,是医院实现总体目标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才能实现医院内部审计工作向经济效益审计和管理审计方向发展的目标。

四、以科室绩效核算为基础进行医院经济效益审计

2000年9月,医院领导班子决定把原改革办与审计科合并,成立了审计经管科,此举恰好为内部审计工作介入医院经营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操作平台。

审计经管科一共三名工作人员,要求在一个月内拿出医院经济核算的试行方案,且成败在此一举。遵循审计工作的原则,医院首先进行大量的基础调查工作,广泛接触临床科室,充分了解医院经营的现实状况,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为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打下基础。通过调查发现,医院没有任何成本核算基础,所有临床科室仅本科室人员费用都难以负担,更难以进行其他费用的分摊。经过对调查情况的汇总和分析,当务之急是恢复职工对医院的信心,让大家看到希望。院领导提出的重奖励、轻扣罚;重临床科室、轻职能科室的考核分配原则,有利于重聚医院职工的凝聚力,提升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稳妥起见,首先选择有一定代表性、收入情况相对比较好的三个临床科室和急症科进行经济考核试点。由于收不抵支,核定考核科室仅负担医疗消耗支出及本科室人员支出的60%,其收支结余的60%用于科室发放奖金,且试行期间只奖不扣。

经过四个月的试行,2000年底,四个科室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最高增收科室比试行前增幅达到270%;职工近十几年第一次拿到了奖金,对医院其他科室的示范作用也有所体现。部分有一定潜力的科室跃跃欲试;但大多数科室仍有非常大的疑虑,普遍担心扣工资,而且长期养成的懒惰畏难心理一时难以消除,怕担风险,不愿意做开拓市场、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的努力。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在2001年以与科室签订考核协议的形式,将绩效考核试点扩大到全院绝大多数临床和门诊科室。前半年仍然实行只奖不扣、负担人员成本60%的原则,下半年则实行高奖励底扣罚政策,收支结余为正提取利润额的60%发放奖金,结余为负实行低扣罚政策,职能科室按照临床科室盈亏额的40%计算人均奖扣,因当时全院经营收不抵支,故考核初期职能科室多数月份以扣罚为主,以示与临床科室同进退的决心,极大的维护和稳定了医护人员工作心态。通过逐步给科室加压。迫使临床科室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和接诊能力,进而增加医院的经济效益。

经过一年多经济考核的试行,医院门诊量达到八万多人次,日均230人次,住院病人总数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由于临床科室业务量的提高,对医疗环境及医疗设施的改善提出了比较迫切的要求。2002年医院对病房楼进行装修改造,更新设施,随后又购进B超、CT等大型医疗设备,医院经营由此走出低谷,开始出现渐进性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业务发展的需要,不断修正绩效考核方案,充实和完善绩效考核元素。经过近九年的不懈努力,从收入的分割到分摊,从科室综合成本的确定到收入的再分配,从单纯的经济核算到逐步纳入工作量化指标、医疗质量考核体系,从收入增长指标到药品占收入比例控制、从以科室为单位核算到临床科室按照专业小组再到医生个人绩效三级考核评价系统,我们的绩效考核对各科室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经济考核评价系统,随着整个考核体系的不断调整和完修订,医院的经济状况也在不断的改善,营业收入以每年两位数的比例增长,日住院病人数也由核算前三、四十名发展到现在的一百五十名以上,经营性收入的总增长超过300%。虽然这些数字与市级其他医院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但纵向比较医院的发展历史,变化是可喜的。绩效考核方案的实施,在相当程度上保障了医院经济目标的实现。

五、在绩效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

在绩效考核过程中,由于密切而广泛地与临床科室进行接触,能够掌握大量医院经济及医疗业务发展的一手资料,有利于较全面的发现和系统地分析医院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病,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化建议,为院领导决策提供客观的科学依据,并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利用调整考核方案的有利条件,及时有效地规范和修正医疗经营中的不当行为。

实行绩效核算后,由于我们实施方案中规定药品收入仅以及收入的5%记入科室收入,使核算后的药品占总收入比从核算前的65.98%,直降到50.82%。较好地控制了药品收入的持高不下现象。2003年,由于各科室收入的增长,核算压力减轻,药品收入占比例又有所抬头。于是,医院及时运用药品比例控制指标,调控各科室奖金的兑现比例,使全院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持续下降,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002年底,医院在核算过程中发现,临床科室为增加本科室业务收入,出现不分专业特点抢收病人的苗头。虽然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可嘉,但如此发展,不但造成医院医疗行为不规范,致使患者难以得到切时有效的专业诊疗,也与医院领导致力细化医疗专业、提高医疗专业水平的初衷相违背。为此,在院领导支持下,我们配合医务科的管理,与临床科室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在2003年绩效考核方案中,对临床科室按照专业小组分别进行考核,当年与上年相比,内科纯收入增长达到77%,外科增收31%。

在进行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效益审计中,医院注意到血液透析、彩超设备等使用效率很高,市场需求比较大,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在医院投资论证会议上,提出增加投资血液透析设备。对影像科提出增加一台黑白B超用于查体项目的申请,经过审计分析认为,原彩色B超设备已超过5年,进入设备维修高发期,一旦停摆将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行为的进行。而黑白超已属淘汰设备,无太多市场空间,故建议新购一台彩超,原彩超设备可兼顾查体业务。院领导采纳了审计建议。新彩超投入运行后,不仅其收入几近翻番,而且经过人员培训,又增加了心脏彩超等业务,使医院影像诊断业务有了较大的扩展和提高。

六、医院经济效益审计的局限与思考

首先,实行全面成本核算,努力降低成本,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减轻患者负担是医院的最终发展方向。目前,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医院尚不具备全成本核算的基础,成本核算缺乏规范性,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主观因素影响。随着医院医疗业务的发展和医疗规模的扩大,需要不断进行绩效考核指标的调整和完善,以逐步实行全面成本核算,努力降低和控制医疗成本,节约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次,医院目前的绩效考核从制定方案到实施考核兑现皆由审计经管科独立完成,优点是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医院经营过程的第一手资料,及时分析并提出有效改进措施,缺陷是整个考核系统的运行均依赖于审计、核算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自律,缺乏有效地监督层次。再次,由于核算、考核任务过于繁重,在科室人员有限的情况下,难于兼顾完成财务监督等传统的审计任务,致使审计工作的开展有失偏颇。需探讨在完善医院经济审计的过程中,如何将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有机结合起来,逐步推进实施全面性的综合效益审计,以达到全方位地实施内部控制测评和审计的目标。

我国的内部审计进入21世纪后,要求总体上由财务收支审计转向以效益审计、管理审计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内部审计要体现自身的价值,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必须尽快从传统的查错防弊为目的的财务收支审计观念向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的的效益审计、管理审计观念转变,以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李华才、张丽君、柴军英:医院信息化与卫生信息立法的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0(3).

篇5

2.1个人意愿应与医院发展目标有效结合

绩效管理,在管理学范畴中是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管理方法,它所关注的方面主要包括两个:一个是绩效;另一个是管理。在整个管理实践活动中,要真正做到绩效管理,或者说真正实现绩效管理的作用是比较难的。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需求是有一定区别的。对公立医院而言,各层级的工作人员其职业规划、发展目标,甚至是个人理想都是有差别的。因此,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在设计绩效管理制度时,就须把各级员工的意愿与医院自身的发展目标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让员工个人需求能够满足的条件下,激发其积极性,以使其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2.2公正地进行绩效评估

在对医院各部门以及各员工进行绩效评估时,一定要秉持公正的原则。首先,医院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在对各部门、各员工绩效进行考核时,一视同仁,坚决按照已制定的考核标准来执行。其次,公立医院还应立足于实际状况,厘清自身的发展目标,并充分与各级员工进行沟通、协调,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目标。

2.3合理利用绩效激励

公立医院若要实现其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需要两个必要的条件:其一,公立医院在制定考核目标时,要立足于医院的现实情况,厘清未来的发展目标,并与员工进行沟通、协调。只有这样,各级员工的意愿才能与医院的发展目标合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在满足员工个人需求的条件下,激发其积极性,以提供更好的服务。其二,公立医院需要合理利用绩效激励制度,这是因为绩效激励制度是激起员工工作积极性所必要的外在因素。激励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包括货币形式的激励方式,如给予达到绩效考核标准员工一定的奖金。或者是非货币形式的激励方式,如授予符合考核标准要求的员工荣誉称号以及职位晋升等。

3 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要点

3.1进行绩效管理要兼顾公益性

在新医改背景下,要求公立医院既要保持其公益性的基本性质,同时还要注重效益性,实现公益性与效益性共存。于是,这便对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公立医院在进行绩效管理时不能忽略了其本身具有的公益性的基本性质。而实际上,一个好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可以增强医院的竞争能力,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够优化医疗流程,提高其服务质量。

3.2制定合理的绩效指标体系

在制定财务绩效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遵循三个原则:其一,指标在设计时要突出重点。所谓突出重点,就是指医院所制定的指标体系要基于当前的政策,要以国家目前的相关政策体系为依据。因此,对公立医院而言,其所设计的财务绩效指标应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与运行效率。同时,为顺应新医改政策的要求,还要尽可能地反映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其二,公立医院设计的财务绩效指标应尽可能地客观通用。这就要求公立医院在制定指标体系时,所选用的指标要能够全面反映医疗卫生行业经济管理的原则,指标体系便于在财务报告、日常业务记录或是管理中进行搜集、整理。其三,指标在设计时要简便科学。这是指指标体系要便于在财务报告、日常业务记录或是管理中进行搜集、整理,即可操作性强,有助于在管理实践中进行应用。

3.3采用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

目前,一些公立医院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不理想,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没有采用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传统的绩效评价方法,过于注重对经济绩效进行考核,而忽略了对非经济绩效进行考核。在新医改背景下,要求公立医院不能仅仅关注经济效益的获取,同时还要关注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要采用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对经济绩效与非经济绩效都要进行相应的考核,此外,还要适当多关注对非经济绩效的考核。这样可以避免公立医院单纯地获取经济效益,而淡化了其公益性本质要求的现象。另外,公立医院还应注意把握绩效评价的频率。绩效评价的次数不能过多,以免出现因进行过多的绩效评价而致使医院整体的运营成本较高的情形出现。绩效评价的次数也不能过少,否则绩效评价甚至是整个绩效管理体系都难以发挥出应达到的效果。

3.4建立合理的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的建立,也是公立医院进行财务绩效管理的关键构成部分。只有设立了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才能切实发挥公立医院进行绩效管理的作用,保证进行绩效管理的有效程度。这是因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的建立,可以激起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医疗服务质量,同时提升医院的经济效益。在新医改的有关规定中,也强调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的必要性。对员工薪酬体系的设计,要秉承公平、平等的基本原则,但在此基本原则之上,还应注意把握好薪酬的等级问题。例如:对于那些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与创新,使得医院的整体医疗服务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的医务人员,医院应设置相应的技能工资,作为对该类医务人员的奖励薪酬。

3.5实现绩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产业与计算机技术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目前,各行各业,包括公立医院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势必要加强医院自身的信息化建设,实现绩效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发挥绩效管理的作用。因此,公立医院的相关管理者,应重视加强与信息技术公司的合作,建立起基于自身实际状况的财务绩效管理的信息平台。有效地提高公立医院财务绩效管理的质量,但需注意,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公立医院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只是一个辅助工具,是为了提升绩效管理的质量而采用的。因此,在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体系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合理有效地利用计算机技术的优势。

篇6

1.2出发点存在问题,不能充分体现公益性在绩效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国内很多公立医院并没有将社会效益列入医院绩效管理考核的指标中来,仍将经济利益作为最大的影响指标,忽视了公立医院作为非营利性社会组织的公益性。大多数的公立医院仍将利益分配作为绩效管理的最主要出发点,仅关心绩效成绩的数量,注重利益的分配,却忽视了绩效的提升和改进,无法达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由于出发点存在问题,忽略了公益性,导致现实生活中,医务人员滥开高价处方、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屡见不鲜、屡禁不止。

1.3缺乏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国内公立医院往往缺乏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公立医院内部各个部门往往只注重各自的工作效果,而忽略了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科室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实际工作中,各部门应该从医院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出发,不应该只关注本部门的指标和完成情况,在工作中应该注重与其他部门的相互合作、协调与配合。如果缺乏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体系,公立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就会因各部门间的分工合作问题而大打折扣。

1.4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目标与实际脱节医院的管理者及行政职能部门在制定绩效目标时,往往忽略了与员工及被考核部门的沟通,认为员工只需执行任务,被考核部门只需完成考核指标,不需要参与到考核目标的制定过程中来。由于医院不重视被考核人员和部门的参与度,单方面制定绩效的考核目标,导致考核目标与实际脱节,容易滋生被考核人员和部门的不满情绪,难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的影响,不能达到优化提升管理的目的。

2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建议与对策

2.1深入贯彻并落实新医改的“公益性质”新医改对公立医院的改革提出了公益性的要求,而“公益性质”也是目前国家大力倡导的公立医院的自然属性。公立医院在进行绩效管理的同时,要明确其经营的目标和重点,注重公益性,切实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公立医院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也应明确公立医院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明确资金投入重点,确保公立医院充分体现其社会公益性质,也要兼顾医院的长远发展规划。

2.2加强医院管理者及全体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绩效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管理制度,具体实施中有很大难度,因此,必须加强管理者及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医院管理者应带领员工积极学习绩效管理方面的相关知识,使每位员工都能充分认识并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及价值,促进正确绩效管理理念的树立,增强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3建立科学、全面的适应公立医院发展的绩效管理系统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对医院绩效管理在指标体系的建立、医疗质量的提高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建立科学、全面、有效的绩效管理体系,必须遵循系统管理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能只强调定量的绩效考核,更要注重对质的考核,还要与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质量相联系,将医院的战略目标和发展方向管理等基本内容始终贯穿于绩效管理中来。同时,绩效管理体系在建立过程中,要体现全民参与的原则,把医院所导向的绩效目标变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方能实现医院的长远快速发展。

篇7

【关键词】:医院  绩效  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院对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的日益重视,医院管理制度的全面变革,绩效管理成为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医院绩效管理是针对临床系统、门诊系统、医技系统和行政后勤人员,通过制定目标和评价标准,组织实施,严格评价,奖罚兑现,最终达到既定目标的一系列过程,成为医院内部管理的关键环节,促使医院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一、 医院绩效管理的概况

绩效管理对医院壮大具有重要意义,绩效管理与考核有利于对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进行合理公正的评价,有利于人力资源决策和薪酬分配,有利于激励全体工作人员,特别是医院的管理者要引起充分重视,绩效管理的分配要具有挑战性、又要有科学性。方案制定过严不仅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容易挫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方案制定过松即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也失去了绩效考核的意义,绩效考核要与奖惩、晋升、加薪、培训等挂钩,让绩效考核真正起到促进和激励的作用。

二、 医院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医院绩效管理应以成本核算为基础,围绕医院的发展战略、工作指标,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进行,其基本原则是:①公平、公开的原则。②客观、公正评价的原则。制定考核目标要客观,要以医院和科室的实际情况为起点,要有可行性。考核标准要规范一致,执行要严格,统计考核要做到公平、公正。③考核指标量化原则。通过量化指标比较,可直观反映科室经营效果,而且对量化指标的评价简便、易行,所得出的考核结果有事实依据[1]。

三、 对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1) 医院绩效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长期努力

建立一个有效的绩效管理制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的绩效管理制度与绩效评估制度,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发挥所长,让整个机构产生事半功倍的效用。绩效管理要以尊重职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建立有效绩效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建立制度目标。整体绩效管理制度必须能够与医疗体系或机构所设立的目标互相配合,并建立具体可行的规范与准则,作为考核评估的依据,才能达到绩效评估的真正效用。

(2) 完善医院绩效考核体系

目前,对于绩效考核的分配可采用综合分值法,即建立综合目标考核指标,如设立的目标考核指标包括人均收入、人均结余、成本费用收益率、固定资产收益率、人均成本费用、人均诊疗人次、人均诊疗费用、医疗质量、病案质量、医疗安全、病床周转次数、平均病床工作日、病床使用率、治愈符合率、病人满意度等。医院可根据对各个指标的侧重要求确定权数,各科室每个考核指标与系统平均指标权数的对照,得出本科室各个指标的实际得分,所考核的各个指标实际得分相加,即为各科室综合得分,综合得分与事先设定的系统奖金分值之积就是本科室的奖金[2]。在对医院各科室进行绩效考核的同时,还可采用比较测量。将所评价科室的产出与最好科室的产出相比,对新思想、创造及创新持开放的态度,并将其融合到目前的工作中去,经过不断的比较,巩固测量结果,再与最好的比较,进行下一步的轮回。找到最好的科室,有了比较对象,就好像有了一个目标,可以激发医院各科室管理者和职工的潜力,尽力追赶并不断超越。

(3) 制定个人绩效考核制度

对医务工作者来说,其工作比较特殊,其产出是病人的健康,因此不能单纯的以工作量的大小作为衡量医生工作的指标,应该用治愈率、病人满意度等一系列医疗服务指标并结合其工作量作为衡量其绩效的综合指标。医院要完善医生的激励机制,就必须首先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医生绩效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公平公正的衡量每位医生的付出,从而对其采取相应综合激励,使其保持高涨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

(4) 成立医院绩效监测和管理部门

对医院绩效的评价和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采用绩效监测计划可以作为绩效数据的收集、管理和评价的_T具。它需要对每个绩效指标进行详细的定义保证指标数据的一致性,需要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以保证资料的及时可得。在绩效评价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对绩效数据如何分析和如何报告、评阅评价结果用于决策等运行过程进行计划。将医院绩效数据定期更新、公示,把考虑预算的实施、管理合同的签订、工作人员的鉴定、进行监管的范围等考虑,以评促改,以公示出质量,真正使政府、医院和消费者三方得益[3]。

绩效考核目标的实现,要通过各部门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绩效指标的制定既要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又要有所难度激人奋斗。绩效指标通过层层分解、层层落实、相互监督、定期考核,将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与医院、各科室和各岗位绩效管理目标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工作人员服务质量意识,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患者满意度,使医院整体实力得到加强,最终实现医院战略目标。

通过建立系统、客观、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在我院推广绩效工资制以来,员工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医院凝聚得到提高,杜绝了人才外流、恶意跳槽的发生,社会效益明显,患者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达到制定绩效管理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医院的绩效考核除了实现利益的公平合理分配之外也能够促进员工和医院的共同成长进步。绩效管理过程中,在密切沟通的基础上各级领导为员工达成绩效目标提供不断的帮助与支持,医院的战略目标与员工各人发展得以共同实现。

医院的绩效管理过程

绩效管理注重管理的过程,强调在管理过程中的沟通的作用。湖南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在绩效管理模式中,要求医院全员参与,医院的领导、各个科室主任以及每一个普通员工,必须通过沟通的方式确定绩效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医院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各级领导的职责范围、医院管理的方式方法等等。医院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由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辅导、绩效评价、绩效的诊断与应用以及绩效的提高等环节构成。

1、绩效目标的设定。绩效目标的设定是紧紧围绕着医院发展的战略规划和长远目标展开的,而医院不同于一般的营利性企业,医院绩效目标的设定必须平衡社会效益和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的内容。员工的绩效目标设定也不能单纯地以业务量作为衡量标准。

2、绩效管理中不断进行沟通。在医院的绩效管理过程中,沟通的作用至关重要。计划制定之初需要有医院领导之间的沟通、各科室主任与科室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沟通,医院领导在制定医院的发展计划时要取得各级领导与员工的理解支持,科室主任制定本科室的发展目标也要有员工的支持。在实现绩效目标的过程中,应当有着及时的动态沟通,一方面以及了解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另一方面也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在绩效评估阶段需要各个科室主任与员工一起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回顾总结,让各个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一起参与到绩效的考核评级当中去。绩效诊断应用与提高阶段更要求领导与员工密切沟通,对上一期目标实现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明确指出并确定改正计划,也解决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更好地达成下一期绩效目标。

3、绩效评价。在绩效评价阶段到来之时,首先要进行的是绩效信息的全面搜集。信息搜集是否全面关系到绩效评价能否公正客观地进行。医院各科室主任对医生、员工,院领导对科室主任都要观察其平时的工作行为并认真记录。也可以编写考核员工的问卷调查表请病人客观真实地填写。同时被评价者本人也要积极参与配合,提供自己科研、工作情况的真实信息。

4、绩效的诊断应用以及提高。绩效考核结果是要与员工的绩效工资、职务的升降、物质以及精神奖惩联系在一起的,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督促医生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术与服务水平,让其他员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绩效评价之后,医院也要全面评价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医院的绩效管理模式。

篇9

0引言

“全成本核算”是医院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医疗卫生机构间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国内许多医院都将面临着增加收益、降低成本的压力。因而,以院、科两级为对象的全成本核算逐步成为医院奖金核算制度的主流[1]。不可否认,在政府财政补贴减少,医疗机构必须逐步达成自收自支的情况下,“全成本核算”在明晰医院、科室收入和成本结构,督促医护人员开源节流,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全成本核算”毕竟只是医院财务管理核算方式中的一种,单纯的将全成本核算看作各个临床科室绩效奖金的核算的依据,并以此视为医院的绩效管理模式就显得太过片面了。下面结合实际分析全成本核算绩效奖金制度给医院绩效管理带来的主要问题,以供参考。

1以“收入/成本”为基准的单纯经济指标难以体现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权责相符”原则

工作职责的不同决定了医院对不同岗位医护人员绩效评价指标考核的差异。但在目前的医院绩效奖金核算中,国内医院普遍所采用的是院、科两级的全成本核算奖金方法并结合医疗质量考核指标对整个临床科室中所有医护人员(包括科室内的医师、护理、技术员)进行考核。如果我们将医院绩效奖金核算的整个过程分为奖金计算和奖金分配两个过程,我们就不难看出全成本奖金核算决定各临床科室奖金数额的指标无非两个:其一是该科室当月的总体收入;其二是该科室当月所有的成本消耗。虽然一些医院有在绩效奖金分配过程中有通过一些医疗质量及工作量指标对科室医护人员完成工作情况进行了考核。但奖金计算上的大而一统很难体现医疗卫生事业不同岗位人员工作性质上的差异,奖金的激励效果也会大受影响。

2“经济价值”和“工作本身价值”概念界定混淆

举例而言,药剂科药剂师的岗位职责是遵循医师处方为患者配伍药品,并对医师处方的用药禁忌进行监督和指导,同时为使用药品的病患提供相关专业的咨询和指导。药品的种类和品牌繁多,不同的药品种类及同种药品不同品牌的售价不一,医院在销售不同药品时所产生的经济价值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药剂师并非这些药品的直接生产者也并非药品价值和价格的决定者。试想一下,药剂师在药房配伍同体积、同重量,但价格分别分100元和10元的两种药品。这两个动作由于在所选药品价格上的差异为医院带来了不同的经济效益,而对执业药师本人来说这两个动作所需付出的劳动却无差别,两个配药动作的“工作本身价值”完全一致。如果我们用全成本核算的绩效奖金方式来为药剂科核算奖金,那么同样的配药、咨询及用药监督工作就会因药品销售价格的不同而扭曲药事服务实际的劳动投入和产出,而这明显与绩效奖金的公平公正原则相违背。与药剂师劳动投入和产出相关性较高的应该是药品的处方量,医师所开出的药品处方越多,药剂师的配伍、咨询和监督工作也就越频繁,劳动付出自然也越多,而这些都与药品销售价格关系不大。因而比较起全成本核算,依据药剂科普通药品处方量及毒、麻醉、精神类药品处方量的多少来评核药剂科的工作,进而核算其绩效奖金则更显合理性。

3全成本核算的绩效奖金核算公式中扣除科室消耗成本,并不意味着医院成本的有效管控

由于医疗卫生机构医、护、技、行政、后勤等具体岗位分工的不同,对于临床科室而言并非医院经营所消耗的所有成本都具有直接管控的能力,那么在科室绩效奖金核算中扣除科室不能管控的成本对医院的绩效管理没有任何意义。医院有效的成本控制范围实际是指对医护人员可控成本中的不直接向病人收费耗材项目的管控。将这部分耗材100%的交给临床科室管理,并与工作量奖金直接挂钩,才能起到更好地降低医疗成本管理效果。

4奖金二次分配方案缺乏依据,多流于形式,无法有效落实并考核到个人

科室奖金二次分配过程当中,科主任无法依据创造经济价值的差异将科室总奖金划分到医、护、技等各个临床岗位,更无法依据个人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的大小将奖金分配到个人。难以用个人的医疗收入和支出作为奖金二次分配的依据,这是产生奖金分配难题的根源。解决奖金分配问题的关键在于将单纯的奖金经济核算变更为以不同岗位医护工作者劳动投入产出为基础的工作量核算。其意义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统计医师手术台数,手术类别,穿刺治疗等不同医疗处置项目完成量;护理照护病人数量、治疗班、总务班、大夜班、小夜班次数;技术员拍片数、标本取样制片量、检验检查病人量等不同的工作量核算绩效奖金,并以此作为进行绩效奖金二次分配的标准和依据。

5全成本核算对医院各临床科室追求“短期效益”的诱导作用

全成本核算的绩效奖金制度优点在于督促临床科室重视创造收入和节约成本,对各个临床科室专科的风险性、技术含量及劳动强度的体现却不甚明显。医疗卫生事业是一个讲求创新,注重研发的领域,而任何新技术和新设备从投入研究—临床实验—推广使用—创造效益都是一个漫长的、高风险、高投入的过程。全成本由于其自身核算基础的限制,单纯的经济指标几乎难以起到鼓励临床科室承担起发展新技术所需的高成本及高风险作用,许多科室唯恐新技术的投入和使用会对短期奖金核算造成影响,这种诱导势必会对医疗技术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总之,随着医院不断发展的需要,单纯地以院、科两级的“收入”、“成本”、“奖金核算率”等经济指标来衡量医师、护理、技师各个临床岗位不同的劳动价值,显得过于笼统和模糊。现代医院管理日益强调集约化和精细化,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一环的绩效奖金核算制度也必须更快地适应国内外全新的医疗卫生环境和形势,以永葆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篇10

医院绩效管理指明确医院的各项目标,在此目标的引导下,利用医院绩效开放且持续的沟通过程,达到医院组织和所有者的利益产出,对医院各科室、各团队,以及医院所有工作人员在进行能力储备和进行实现目标的有利行动时起到推动作用。医院绩效管理属于全院所有人员都参与的一个沟通过程,此类沟通过程具有循环性,且自上而下进行的,其沟通内容包含医院的发展目标和使命、医院所有员工的发展和行为结果,以及绩效奖励激励和评价标准等等。医院绩效管理也属于绩效循环性的系统,包含绩效的计划、实施、评价、反馈、改进等环节。不仅可使与医院绩效管理相关的配套设施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同时属于一种在目标指引基础上的一种系统管理的活动。将传统绩效考核与市立医院绩效管理相比较,市立医院绩效管理主要有两个不同点:一、传统绩效考核环节具有唯一性,且此环节重点偏向对以往工作的分析总结,以及对考核要求的完成,而现市立医院绩效管理则具有多个环节,且以医院整体战略目标为基础,医院各项运营制度不断得到改善,重点偏向未来工作上的改进。二、传统绩效考核评定主要为单向,医院各科室、各员工的参与性不高,沟通和反馈较为欠缺;市立医院绩效管理及时掌握到各员工、各科室的反馈信息,计划得到合理的调整、培训、考核等,真正的实现了绩效管理的互动。

2市立医院绩效管理的实践

我院属于将急救、科研、康复、教学等结为一体的市立医院。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医保制度也有进一步实施,我院简单绩效考核与科室成本核算相结合的模式逐步取代了年度考核的模式,我院对绩效管理方面的各个环节做了较多的探索,如实际操作、考评、指标等方面,使医院的发展具有全面性。

2.1转变医院绩效管理理念

绝大部分医院在发展上都遇到此类的状况:盲目追求短期经济利益,长远发展被忽略掉,大幅增长医院向外界提供的服务数量,使得医院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超负荷,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尴尬局面由此形成。传统绩效考核模式,在促进医院技术发展上具有短期性,同时在医院各工作人员积极性的调动上也具有短期性,致使医院服务理念发生偏差,使得发生医患纠纷的可能性进一步加大。以往对医院各工作人员的激励方式在医院进一步深入发展上已达不到要求,也就是说无法满足。此种氛围下,医院新的绩效管理则由此而生,不仅为医院的服务挂钩,而且与医院的战略发展相结合,促进医院进一步全面发展。我院新的绩效管理起点则为保障社会公益性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兼顾到经济利益状况,核心为使医疗质量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将关注点由经济总量转变为收入结构,使关注的可用资金替代总收入,使得医院管理运行的机制健全。

2.2医院绩效管理考评体系持续改进

市立医院绩效管理考评体系并非为科学研究问题之一,各个时期各医院的绩效管理考评体系的侧重方向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如战略目标状况、发展程度,以及地域所存在的差异等。市立医院绩效管理初期引入时,我院为达到使经济总量增长的目的,其指标均偏向经济要素方面。而现在,为使医院得到全面性的发展,我院在绩效管理考评体系方面做了进一步有益的研究和探索,当前绩效管理考评方案完全符合现目前医院的各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