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生辅导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5 02:35: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学习困难生辅导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学习困难生辅导计划

篇1

二、 辅导目标:

1、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奋学习,消除自卑感,要勤俭节约。

2、加强他们的德育教育,学习好《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结合课本内容,加强文化课辅导和纪律教育。

4、通过教育,使他们团结同学,乐于助人。

5、通过加强辅导,使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三、 辅导措施:

1、对学习困难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品德教育。

2、加强辅导文化课知识。

3、建立互助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辅导教育。

4、本着少批语多表扬的原则,鼓励困难生上进。

5、做好学习困难生的家访工作。

6、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

四、 辅导工作安排:

周次

辅导内容

1读数

2亿以内数的写法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4求近似数

5角的度量

6口算乘法

7笔算乘法

8积的变化规律

9乘法估算

10期中复习

11画垂线

12口算除法

13商的变化规律

14角的分类

15复式条形统计图

篇2

作者简介:刘海峰(1971-),男,吉林省吉林市人,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教授;黎斌(1982-),男,甘肃嘉峪关人,东北电力大学学工部,讲师。(吉林 吉林 13201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工科院校对特殊学生进行过程管理的实效性研究――以东北电力大学为例”(项目编号:13JDSZ305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220-02

过程管理概念的源头是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其含义是深入地研究生产工序、科学地安排作业流程、严格地培训员工、实行生产作业流程化和标准化。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S.Kirk首先提出学习困难这一概念,用来标示那些智力正常而学业成绩长期滞后的学生。当前,高校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方法不当,最终导致挂科、降级甚至是退学,这些对高校教育质量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关注高校学习困难学生,探索他们学习困难的原因,运用过程管理方法帮助他们走出学习困境,最终能够扎实地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获得全面发展。

一、高校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表现

以笔者所在东北电力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为研究基点,结合对吉林省其他几所高校的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笔者认为,目前高校学生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意志品质障碍

意志品质障碍在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表现为做事缺乏坚韧性、自制能力差和行为懒惰等。只有具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和毅力才有可能克服障碍。

2.学习兴趣障碍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分说明了兴趣与学习之间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学习困难学生在学习兴趣方面的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不稳定。这类同学比较活跃,对学习“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娱乐性活动却极感兴趣,影响正常的学习。

3.学习情绪障碍

厌学和自卑是当前学习困难学生面临的主要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上课时不认真听讲、迟到、早退、旷课时有发生。如有在学习上超过自己的同学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失去信心。

4.学习方法障碍

大学的学习和中学是完全不同的,很多学生对于大学的授课方法不能很好的适应,听课效果不佳,自学能力差,学习缺乏计划性,最终导致成绩下滑。

二、高校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

经过深入了解、仔细分析,笔者认为导致当前大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很多,既有主观因素,又有客观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大学生学习困难。

1.主观原因

(1)自我发展目标模糊,学习上动力不足。进入大学后,很多学生没有及时树立新的自我发展目标,而是将精力过多放在爱好特长以及玩耍上面,学习没有了方向,丧失了动力,导致学习困难。

(2)学习模式滞后,学习效率低下。大学学习具有更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探索性。很多学生进入大学之后,没有及时转换自己的学习模式,仍然停留在中学阶段,对大学的学习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难以应对紧张的大学学习生活,对学过的知识死记硬背,不善于归纳总结,不能举一反三,导致学习效率低,学习成绩不理想。

(3)缺乏坚韧意志,自我控制能力差。大学生差别最小的是智力,差别最大的是毅力,因此,意志在大学生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以及外界各种诱惑,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在休闲娱乐上投入了过多的精力。如果学生贪图享乐,意志薄弱,每当在学习方面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时马上就会打退堂鼓,缺乏信心和恒心,导致学习成绩不断滑坡,造成学业困难。

2.客观原因

(1)教学缺乏互动,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当前很多高校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进度,只是机械地将本节课的内容讲完,很少关心学生听了多少,听明白了多少。很多学生在某一个知识点听不明白之后,导致后面的整堂课都听不懂。老师自顾自地讲课,忽视了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需求,导致学生上课时无法对老师讲的内容产生共鸣,缺乏课堂互动,最后老师讲老师的,学生要么睡觉,要么玩手机,甚至逃课,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2)家庭经济困难,产生自卑厌学情绪。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在全国高校学生当中,特困生的比例为10%~15%,贫困生的比例为30%,而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二者所占的比例高达50%。一些来自农村和城市低收入家庭、下岗职工家庭的大学生,其生活和读书环境与生活条件优裕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沉重的生活压力和思想负担造成很多家庭困难学生无法和周围同学进行正常的交流与沟通,滋生自卑心理,甚至会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

(3)就业竞争激烈,导致心态失衡。近几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高校逐年扩大招生规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多。2014年将有超过700万的大学毕业生需要解决就业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就业过程中,由于人才结构性失调,一边是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一边是企业技能人才缺乏。现在就业人才市场整体上是供大于求,毕业生数量多,就业岗位少,而这种情况在短时间内无法得到根本缓解。部分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觉得社会不公,感到前途渺茫,导致他们学习的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不思进取,自暴自弃。

三、高校学习困难学生过程管理措施

党的十报告对我国的教育方针进行了十分明确的阐述:“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针对上面这种情况,东北电力大学提出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过程管理。在学生学习过程管理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严格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以务实的态度和创新的思维形成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和工作思路,使管理过程符合管理目的的要求,最大限度发挥过程管理的功能效应,使学习困难学生最终得到教育转化,走出学习困境,获得全面发展。

1.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扶机制

建立健全完善的过程管理机制才能保证过程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并最终得到切实的落实。学校出台了相关规定,全面施行过程管理与培养。有针对性地采取系列教育活动,如人生理想信念教育、法制观念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主题活动。每个学员都制定自己的“学习辅导”服务方案,过程管理领导小组组织学习辅导团队成员,根据学习困难学生个体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确定帮扶成员、定制帮扶方案。根据学习困难的成因,把学习困难群体分为学习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适应、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类型。根据学习困难成因,配备相应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同时,与相应的任课教师及时沟通情况,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帮助学生尽快转变学习状态。

2.确定特殊学生过程管理对象

需要纳入过程管理的特殊学生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性格孤僻、行为异常、心理状态不稳定的学生;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统一向各院系提供的,被测评为具有中等程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重修以及重考之后遗留超过10学分的学生。

3.为每名帮扶学生建立过程管理培养档案

过程管理的对象确定完毕之后,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建立过程管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帮扶者和被帮扶者的基本材料;被帮扶者存在的主要问题;帮扶者的定期情况汇报;阶段性效果评价;辅导员、班主任的帮助教育过程等。通过建立完善的过程管理档案,并及时对过程管理的步骤进行详细的记录,留下完善的第一手资料,方便对资料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后续的过程管理方案。

4.建立特殊学生培养方案

过程管理要求全员参与,即指在学校党委和学生工作部的双重指导下,各院系成立过程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办公室),制定工作方案。由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带头,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的作用,组成帮扶团队,参加到过程管理工作中。全面帮扶,即指在过程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帮扶团队成员通过对特殊学生的了解,制定帮扶方案和实施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帮扶教育,从而全面提高特殊学生的综合素质。全程跟踪,即指在过程管理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帮扶团队成员明确帮扶对象、帮扶计划,采用跟踪式服务,时刻了解被帮扶对象的状态,根据被帮扶对象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计划,更好地服务被帮扶学生。

四、对学习困难学生实施过程管理实效性评价

2005学年度东北电力大学因学生学习成绩不符合《学生管理规定》要求被降级的学生达182人,被强制退学的达 102人。学校在深入调查分析研究后决定,从2006年3月开始以电气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和输变电技术学院等6个院系作为试点,有针对性地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过程管理与培养,最终取得显著效果。2006年9月下发《规定》文件,在全校16个院系全面施行过程管理与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6学年度被降级的学生人数已降至 107 人,被退学的学生降至 27人。截止到2013年 12月,与2006年相比我校降级退学学生分别减少了50%。

过程管理与培养模式受到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肯定。在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过程管理的过程中,很多参与帮扶的同学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自己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个人成就感,学习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也得到显著提高,同时也收获了真挚的同学情谊。辅导员和其他老师在对特殊学生进行过程管理的实践当中提升了自身的教育能力,丰富了教育手段,减轻了工作压力,工作实效性大大增强。过程管理与培养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教育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新洛.关于双语教学教材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7):144-145.

[2]易晓明,李斌洲,傅和平,等.学习优秀与学习不良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自我效能和归因的比较[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1):2.

[3]涂素珍,胡永源.大学生的学习困扰及其教育对策[J].湖北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30.

[4]王伟华.高校学困生成因分析及转化探索[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l(3):85.

[5]张启钱,王小青,谈静艳.我国高校“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2):77-82.

篇3

1、志向性障碍:学习无目的性、无积极性和主动性,对自己的日常学习抱自暴自弃的态度,把接受在校教育的活动看作是套在自己身上的精神枷锁。

2、情感性障碍: 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成天无精打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欠帐日益增加,成绩每况愈下。上课有自卑心理,不敢举手发言,课上不敢正视教师的目光,班集体生活中存有恐慌感。久而久之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3、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困难学生通常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习缺乏兴趣,把学习当作完成父母教师交给的差事。他们一般贪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较随便,上课不听讲,练习不完成,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作业不能独立完成,甚至抄袭作业,拖拉作业常有发生,即使有不懂的问题也很少请教他人。不能用正常的逻辑思维和合理的推理分析来对待学习。他们对自己要求不高,甚至单纯为应付老师家长,学习并没有变成他们内在的需要。

4.环境因素,其中家庭教育因素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一个突出因素。父母的文化程度较低,期望水平低,他们大多缺乏辅导能力。有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缺乏耐心;有的缺乏教育,缺少关心,放纵孩子,甚至认为读书无所谓,有的说:“我不识字不也过得很好。”这大大挫伤了孩子的上进心。有的家长长年在外打工,孩子在家无人管束……总之,家庭的文化氛围差,使学生的学习受到了干扰,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

二、采取措施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从而使这些学生自卑,自暴自弃。但是,他们真的是不想上进吗?不是。有句格言说得好: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我们要让他们都抬起头来走路。因此,我们针对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1、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学习困难学生不善于自我评价、自我判断和自我反应,因而容易降低学习目标,放弃坚持不懈的学习努力。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帮助他们寻找学习困难的真正原因,以利于取长补短,摆脱学习困难的困境。

2、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

正确的学习态度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一般学习较为持久、认真,即使是自己不感兴趣的科目和内容,他也可以对它持比较积极的态度,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所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要注重学生学习态度的培养。

3、优化课堂教学的手段

学习困难学生的形成有一个过程。因此他们的转变也只能是逐步进行的,这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教学由易到难,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于积极学习状态。师

生活动交替进行,多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对学生进步及时鼓励,发现问题即刻纠正。对待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教育他们学会如何学习。 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习困难学生的最大困难是不知道如何学习,帮助他们学会如何学习的关键应该是掌握学习策略。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知识特点,帮助他们掌握控制自己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的普通认知策略、解决本学科问题的特殊策略、反省认知策略和学习努力程度调控策略等,对学习困难学生改进学习肯定是有益的。

5、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 在讲授教学内容之前,先提出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生活问题,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并有适当的难度,使他们“跳一跳摘到桃子”。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也要注意知识的积累。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只有当某一知识领域内的知识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才有可能使他们对这一领域的知识产生求知欲望。

6、加强个别辅导, 提高个别辅导的质量

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在课堂教学中要能照顾到这些学生,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在课堂上没有解决的问题,老师帮助补缺。为了补缺补差,我们要利用空堂课、自习课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补课。作业要做到区别对待。还应积极开展同桌教学,伙伴教学,合作教学,以优带差,帮助他们一起进步。

7、 提倡积极鼓励评价

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通常不是一天两天就形成的,而是在多年批评声中、训斥声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少被人表扬和赞许,逐渐产生悲观、失望、缺乏自信等消极情绪。“哀莫大于心死”,这就要求我们对他们特别厚爱,要化腐朽为神奇,要把这些生锈的锁一把一把地打开,用真诚唤醒他们的自信,用挚爱催生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抬起头来走路。因此,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重视学生的存在,平等对待每位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及时肯定和表扬,进步大的还要奖励。

8、 周工作安排:

星期一、星期三:找两名潜能生,一名优秀生至少每人谈话一次。 星期二、星期四:对潜能生和优秀生至少辅导3人次。

附:培优辅差工作计划

“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优生”是每一个教师的共同愿望,本着“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确保教好每一个学生”、“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原则,从后进生抓起,课内探究与课外辅导相结合,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提高数学学习成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优转差”工作目标

1、认真落实“培优转差”工作计划,做好参加对象的辅导工作和思想教育工作,培优和转差同步进行。

2、加强对培优补差工作的常规管理和检查。

3、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理。

4、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二、思想方面的培优扶差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关爱他们,让学生觉得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从而根据学生的思想心态进行相应的辅导。

2.定期与学生家长、班主任联系,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课堂等各方面的情况。

三、培辅对象:

培优:路李强 龙俊 汪宇胡颖 乐可芯 刘淋龙 卢玉杰 彭鞴

辅差:张展鹏 彭婷 张浩 黄欣 邓建容 潭欣悦 杜龙伟 陈俊

四、“培优补差”工作措施

1、教师了解和正确对待学生中客观存在的个别差异,其实并不是以消灭差异为目的,而是推动有差异的发展。在“吃透两头”的基础上,通过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使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先慢后快,全面提升。

2、教师坚持做到每节课“层级化”训练分明,练习由浅入深,体现层次性,既有“双基”知识,也有拓展训练,保证后进生学有所获,优等生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3、平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努力做到多鼓励,多宽容。耐心细致地帮助,上课时多留意,多体贴,督促他们及时完成相关作业以及练习。

4、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引导家长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科学育人;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勇敢战胜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习和生活的强者;鼓励孩子在爸爸妈妈的支持和鼓励下,另行自我发展,找到自己的长处。

篇4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外语学习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我国中小学外语课程主要为英语。社会、学校、家长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深切的期望,希望通过此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现实情况并不容乐观,许多小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没得到足够重视,进而导致了学习困难情况的发生。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发现问题、明确学生英语学习困难的成因、采取合适的策略。

一、英语学习困难的内涵及表现

很多学者专家都对学生学习困难进行了研究,每个人对学习困难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见解。目前,被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学习困难指智力正常的学生学习长期存在落后情况,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中的英语学习困难指的是智力正常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方面存在问题,在英语理解和应用方面达不到应有水平。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困难主要表现为单词识记困难、发音不准确、缺乏自信、自控能力差、主动性差、成绩长期低于预期。

二、学习困难成因分析

1.教师因素的影响。首先,许多小学英语教师自身教学能力有限。自己知道如何识记单词、如何正确发音,却无法将知识与方法准确高效的传递给学生。其次,部分教师不善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不能平等对待每个学生,没有给予英语学习困难生足够的尊重和帮助。英语学习存在问题的学生则对教师产生了畏惧,甚至厌恶,再加上不能得到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从而逐渐失去对英语学习的信心。最后,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枯燥,课堂气氛沉重。这使学生提不起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容易走神、做小动作、甚至昏昏欲睡,致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2.家长因素的影响。目前,仍有很多家长仍不能正确对待学生英语学习。一部分家长不重视英语学习,采取放纵态度,使英语学习困难生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另一部分家长则过于重视英语,对学生要求过高。学生英语成绩稍不如意,轻则责骂,重则体罚,使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下降。另外,部分家长对英语知识掌握教少。在英语学习方面,不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英语辅导,给予有效的帮助。在学校受挫的学生回到在家里后,仍不能得到家长的关心和帮助,久而久之就促使学生英语学习困难。

3.自身因素的影响。首先,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的丧失。很多小学生英语学习是被动的“让我学”而不是主动的“我要学”,导致英语学习效果较差。其次,性格方面的缺陷。很多学生性格内向且缺乏自信,怕引同学嘲笑,而不敢开口说英语,不敢回答问题,产生了挫败感,进而对英语产生了排斥心理。最后,正确学习方法和习惯的缺失。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很少教授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英语学习方法,而小学生又缺乏总结归纳方法的意识和能力,就导致小学生英语学习没有系统的方法,英语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并且注意力易转移。很少有学生拥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好习惯的缺乏导致了不良行为的出现,进而影响了学生英语学习效果。

二、针对英语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

1.首先,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教师的专业知识是否精深、教育知识是否扎实、文化素养是否渊博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水平。因此,教师应树立不断更新知识的理念,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从提升自我出发,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的目标。其次,加强沟通交流,建立和谐师生关,。积极主动关爱学习困难生,多听来自学习困难生的声音,多看学习困难生的优点。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多鼓励、多表扬、少责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最后,优化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改变以往不顾学生特点的“满堂灌”,多采用生动活波的教学方法,多采取组织学生表演英语小短剧、看英语小视频等方式,将游戏、儿歌、图片等引入课堂。减少英语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压迫感,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课堂上学习。

2.多与家长沟通,及时提出建议。小学生对英语重视与否,和家长对的态度密切相关。教师应该采取座谈会、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家长建立融洽的关系。教师应协同家长寻找其在教育理念、教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以合适的方式提出建议,使家长能够正确认识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让家长对学生成绩有合理期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心理依托及帮助。

3.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十分重要。知识无论多么有价值,但呈现的方式过于枯燥,掌握的过程过于困难,都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应该改变以往呈现知识的形式,使英语课堂“活”起来。应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及时且真诚的表扬,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再者,重视心理辅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辅导,多鼓励、关心缺乏自信的学生,给予他们适当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并且教师和家长对缺乏自制力的学生,提出高标准、严要求。帮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进行监督,进行方法指导,教授学习策略。教师应教给学生英语学习方法,引导他们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使学生能够自己高效的管理自己的时间、努力,有效的使用各种认知策略。帮助学生不仅能主动的学,更能高效的学。

篇5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70-02

一、大学生学困群体的形成原因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普遍接受美国学习困难联邦委员会1988年的定义。我国学者辛自强、俞国良(1999年)对其做过四点框定:概念的集合性,包括学业、心理发展等诸方面的困难,是多种消极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一群体属于异质群体,表现出“学习差”和社会性发展不良或心理行为问题,需要特定的教育和治疗;它是可逆的,依靠合适的教育训练可以改变;可以贯穿于毕业发展过程中[1]。

在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中,大学生都经历高考的洗礼,基本可以排除智力因素如记忆障碍、阅读障碍、运算障碍,在部分非智力因素如学习策略和方法上暴露出的问题也较轻。农林院校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形成原因除具有上述特点外,还有诸如由于农林院校相当一部分生源来自偏远地区,学习基础较差;有较为浓厚的厌学情绪,主要源于对学农学林没出息的主观臆断和对专业的无厘头式的不喜欢;以前没接触或很少接触网络,入大学后对网络着迷,荒废学业,使农林院校学习困难群体多伴有网瘾。

二、大学生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的理论基础

双因素理论(Two Factors Theory)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提出来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保健因素,二是激励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实质区别就在于“平等因素”与“公平因素”的区别,凡是共同享有的、共同承受的、共同面对的就是平等因素,而与其工作职责目标紧密统一的,必须按工作成就成绩分层次、分等级享有、承受与面对的则是“公平因素”。

按照双因素理论的叙述满足了保健因素则会使员工不会不积极,但也不会使其积极,且过度的保健因素的满足反倒会滋生惰性;同时给予其激励因素会使员工很积极,但不给予其激励因素也不会使员工不积极。所以,双因素理论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告诉了管理层:尽管在人们需求需要与其责任目标相统一的条件下人们才会有积极主动性,但有些需要需求形式是难以完全满足或只能给予其基本满足的,而有些需要需求形式尽管不是员工内心里主动追求的,但却能最大激发其满意满足程度,进而由此最大程度激发其积极主动性[2]。

根据双因素理论,针对大部分大学生学习群体来说,大学提供基本的食宿条件、相对封闭的校园环境、教学楼等硬件资源、学分制下选课的自由和课余时间的自由支配、助学金等等,这些可归为保健因素;大学设立的优秀学生奖学金、针对特殊专业或国家扶持专业的专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国家励志奖学金、各种评奖评优多以优秀的成绩作为基本条件或前提条件,等等,这些都可归为激励因素。

应该说,大学现有的保健因素基本满足了大学生在校学习的基本诉求,激励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大部分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尤其是国家奖学金的设立,激励了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斗志和劲头。

可是这些对于学习困难群体是失效的:大学的激励因素,对于大部分学习困难学生不起作用,大学的保健因素,反而成为学生困难群体产生的温床。

本课题组所在学生工作组对所在学院2001年起至今12年间的学习困难学生档案进行梳理后发现,所在学院的学习困难学生发生率在5%左右,最后不能如期毕业的(含延期毕业或做结业处理的)约占0.3%―1.6%,成功转化率约在66.66%―93.33%;实践表明:破坏学习困难学生的大学保健因素,例如停掉降级或退学试读学生的助学金,或说服其配合班级帮扶或使其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兼职特别是体力劳动等为基本内容的行为矫正,以及学校以往对不能成功转化的学习困难学生的刚性制度,等等,让其产生危机意识,改善其思想和行为模式,反而可以起到大学激励因素的作用,基本可以使其实现成功转化。基于此,以双因素理论的反用为基础,建立学习困难群体的长效帮扶机制,对于农林院校大学生学习困难群体的转化有着明显的效果。

三、大学生学困群体长效帮扶机制的构建

以双因素理论的反用为基础,建立“五位一体”的学习困难群体长效帮扶机制,采取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方式,旨在减少学习困难学生发生率,并通过外在强力的保健因素的反作用,促使学习困难学生自身思想觉醒,从而自觉或配合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修正自身学习行为,提高其自身学习能力,最终甩掉“学习困难学生”的帽子。

第一个维度,做好社会方面的工作。做好社会公关,树立大学形象,尤其是向社会传达“大学并非可以‘混’,学分制会导致部分学生因学习成绩不达标而拿不到毕业证或学位证”的理念。例如,在大一新生刚入校时,适时召开新生家长见面会,向家长传播学校优秀的历史、文化,优秀校友及学校取得的光辉成就等,有利于树立大学良好形象,传播大学理念,从而降低学生因学习成绩不达标而休学、降级、退学或结业处理甚至引发突发事件进行危机公关的成本和难度。

第二个维度,做好家长方面的工作。针对所有学生家长开展定期联系,以学期为单位通报学生学习成绩;针对学习困难学生家长开展实时联系,通报学习困难学生学习状态、进步状况,与家长积极互动。无论是减少学习困难学生发生率的定期联系,还是促进学习困难学生转化率的实时联系以及相关转化措施,高校都要高度重视并得到学习困难学生家长的理解和支持,争取家长的配合;通过学习困难学生家长调整期望值,改变情感温暖、理解、偏爱、过分惩罚、严厉等教养方式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好转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第三个维度,抓关键期――大一第一学期。重点抓好第一学期考试,从考试纪律到考试成绩,力求在所有学生中形成一种观念:大学的考试纪律是刚性的,绝对碰不得;大学的考试要是通不过,不是能力的问题。开展“寻找我的成长导师”活动,让学生在高年级学长\学姐、任课教师或政工干部中选择一位自己的成长导师,遇到疑惑,可以有一个比自己经验丰富的人倾听自己并出谋划策。开展朋辈成长活动,在班级内或寝室内三人为一组,采取固定时间+固定地点的方式,谈论自己的成长点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活动[3],将大四的考研和就业情况传导至大一,增强大一新生的紧迫感和危机意识,促使大一新生尽早为毕业去向和人生规划做好准备。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和学团的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所有大一新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和学科竞赛相关培训和模拟赛,通过这些活动或竞赛的实践,引发大一新生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热爱。

第四个维度,学校教务部门建立预警机制并在实践中刚性执行相关规定。具体包含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以学期为单位,对于补考后仍然未通过课程学分积累达到警戒线的学生,下达学业预警告示单(含该生的基本信息及具体学习数据),要求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或法定监护人(第一次被下达学业预警告示单时该生可申请由本人独自处理)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到指定地点签署该学业预警告示单。第二层次:以学年为单位,对于补考或重修后未通过课程学分积累达到降级或退学的学生,正式下达学籍处理通知书,要求由学生本人和学生家长或监护人在指定的时间范围内至指定地点办理相关手续。

第五个维度,学院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建立档案,并进行分类、定型和处理[4]。对于由于心理问题引发学习困难或兼有心理问题的学习困难学生,将其送至学校心理健康中心或专业医院对心理问题先行治疗;对于确实不适合在本专业学习的学生,进行转专业;对于情况较轻的,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进行定期谈话、督促,通过行为矫正实现学习困难学生学习情况的好转;对于情况较重但可以通过帮扶实现好转的,年级辅导员或班主任可以制订和实施包含发挥党员、学生干部和班级机构的作用对其实施“一对一”帮扶,或使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兼职特别是体力劳动,或限制其上网时间等为基本内容的长期行为矫正计划;对于情况较重且学习困难学生本人缺乏自制力的,邀请其父母到校伴读;对于情况较重且在校期间帮扶机制起效甚微的学习困难学生,可以尝试让其休学,至社会参加工作锻炼的方式修正学习困难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促其成功转化;对于情况较重但学习困难学生本人不以为然拒不配合帮扶或只想在大学里“混”的,坚决给予退学处理。

参考文献:

[1]刘丽,杨颖.学习困难生研究述评[J].教育前沿:理论

版,2008,(1).

[2]Roger.双因素理论[EB/OL].[2013-10-02].http://ba-

/history/id=46582901.

[3]刘春蕾.高校学困生现状、成因及其转化路径探索[J].

篇6

学习困难(learning disabilities,LD)研究问题是近30年来国内外心理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这项研究对如何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学习困难问题的研究,从世界范围来看,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历代教育家都有论述。研究者通过查找文献得出表1如下:

基础教育环境中的所谓的学困生大都属于这一类型:即“学困生”指的是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各自不同的原因,学习成绩未能达到同其智力水准相称的学业不良的学生,而这种不良是可逆的,在一定的补救教育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即通过教师的耐心指导、家长的积极配合及本人的奋发努力,最终还是可以达到学业优良水准的学生。

就笔者了解,大约有70%的学习困难学生是因为家庭教育环境不良所导致。经选取某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三阶段学生,运用质性研究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就学习困难学生家庭教育环境具体分析总结如下:

一、父母教育方式不一致,一个过于严厉,一个过于宽松,孩子无所适从,不信任父母,对学习丧失热情,学习动机不足,学习过程中出现知识的脱节,即所谓的掉链子现象。

二、父母教育方式一致但对孩子学习过度干预,从而让孩子感到压力太大,学习上消极被动,长此以往因缺乏学习积极性而厌学导致学习困难。

三、隔代抚养,源于祖父母的溺爱而疏于管教。父母忙于工作或外出务工,对孩子学习不闻不问,把孩子交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抚养,老人过分溺爱孩子,造成孩子不求上进、我行我素,缺乏自制力,逃避学习。这一点在农村较为常见,因此留守儿童成为一个问题备受关注。

四、单亲家庭父母一方爱的缺失。因父母一方离世或父母离异,有一方抚养带来的爱的缺失导致孩子性格孤僻,不合群,学习上遇到困难不主动求助,放任自我导致学习困难。

五、因父母离异,生活在重组家庭里的孩子,得不到足够的关爱。他们会经常遭遇一些矛盾冲突,情绪不稳定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学习上出现掉链子的现象。

六、家庭条件优厚,父母对孩子疏于管教,任其发展。这类学生在当今众多学习困难学生中所占比例约为50%,在学校、班级里,他们呼风唤雨,左右逢源,对老师也是不屑一顾,上学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选择一个可供玩乐的场所。

转化学困生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校联合,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教师、家长乃至学困生三方积极团结、配合,才能谈得上出效果。改善学习困难学生的外界环境成为家长和老师们的共同责任和目标。具体对策就是家校联合,改善教育环境。

作为学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学校要设立学困生帮扶计划和措施,并列入教师的评价机制之中,以保证这项工作的持久进行。同时,建设并利用好心理健康教育基地,让心理辅导人员对学习困难学生给予人文关怀、自信心训练和必要的心理辅导。

另外,还需要家长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家长和学校通过各种可行方式及时、有效地沟通,对于学生的最新情况需要家长和班主任坐下来进行必要的洽谈。学校可在一学期内安排两到三次大型家长会,提供平台,让老师和家长之间就某一个孩子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平时,班主任可以每月安排一次本班学生家长见面会,就不同学生的问题,一起集思广益,商讨解决办法,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远离不良因素干扰,这样既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还可以减轻老师和单个家长的心理负担,让孩子感觉到大家都在关心他,这个社会是充满爱和力量的。

教育是全人的教育,旨在让每一个孩子获取知识的同时让心智得以健康发展。积极关注并有效转化学习困难学生,应该作为一项常规工作来抓。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10-00-01

电大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学习型社会、实现教育公平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随之,基层电大学习者学习困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人对基层电大学习者学习困难进行了全面的分类,并通过调查研究,对基层电大学习者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加以考察,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基层电大学生学习困难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对学生进行学前辅导。基层电大学生年龄偏大,记忆力水平下降,而且他们基础较差,有很多学习者已经步入社会许多年了,对学习可能很陌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电大的学习方式。因此,需要加强对新生的教育和引导工作,使他们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电大学生多是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每门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主要包括学习渠道、重点内容等,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灌输给学生新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浏览网页、下载资料、电大在线实名注册、网上选课。申请发送电子邮件、观看IP课件,BBS讨论、历年试题库的使用、用学号进行考试、补考等,通过这一系列的培训和考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更加熟练的获取学习资料。

(三)教会学生合理利用时间。基层电大的学生多是在职成人,工学矛盾非常突出,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家也许是父母,在单位也许是领导、骨干,在电大又是学生,每天都是忙忙碌碌,休息时间都很少,更别说学习时间了。所以,电大老师要教会他们合理分配时间,挤出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缓解工学矛盾,调整厌学心理。

二、加强教师队伍自身建设

(一)制定长远的教师队伍发展规划。基层电大的领导层一定要建立教师队伍的长期规划,按照部门和专业制定出每年的用人计划,提出科学合理的教师队伍培训计划,本着“控制数量,提高质量”的原则,严格按照专业急需的原则适当引进紧缺师资。学校要拿出一定的资金,制定优惠的政策,腾出充足的时间,鼓励年轻骨干教师到重点高校不断深造,鼓励全体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学校根据财力增大报销比例,用政策用感情不断培养用的上、留得住的优秀人才贡献电大事业。

(二)加强科研工作,以科研促进教学。作为一所高等院校必须要有科研工作,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促科研。学校要高度重视科研工作,制定有关的科研奖励政策,让科研工作与现代远程教育有机结合,并且把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教学中不断改进。

三、加强基层电大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一)指导学生改进观念,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电大是成人高等院校,参加电大学习的学生又多为高考落榜生,他们习惯了全日制学习,对于新的电大学习环境极不适应,白天没有老师的讲授和辅导,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部分课程,平常学生全靠自主学习,基层电大教师要向学生讲明电大教育的特殊性,教会他们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加强媒体教学资源的整合力度,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基层电大的教师资源相对匮乏,基层人员可将中央电大和省级电大资源整合为我所用,提供资源索引和操作指南,帮助学习者解决资源查找和管理的困难,从而适合不同的学习者。把现有的资源进行有计划的导入我们的教学平台,供学生高效快速的查找,给提供一个丰富的资源库。

(三)提高集中辅导效率,努力创建新的辅导教学模式。基层电大的面授辅导时间相对较少,为此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好每一次的面授机会,在面授时集中解决学生自主学习遇到的困难,采取各种各样的辅导形式,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结合案例和实践经验,解决学生的实际学习困难,让他们来有所获,帮助他们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做到讲授内容短而精,突出重点难点,注重方法技巧,最终让学生学会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四)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师生交互。基层电大学生多为在职,主要是自主学习,师生之间处于准分离状态,学生无法感受到言传身教。这就要求学校增强导学服务能力,教师在面授辅导时要多引导学生使用网上的课程论坛,网上答疑,导学教师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以保证开放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建立基层电大质量监控体系

(一)基层电大的质量要从教师抓起。基层电大导学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是中央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制度的重要部分。教学点要在选聘专业教师和班主任上下功夫,在选聘专业教师时,既要注重教师的专业水平又要考虑思想素质,电大的学生具有较高的求知欲望,好的专业责任教师可以利用较短的课堂面授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电大专业教师的思想素质的高低也将影响基层电大学生的各方面。班主任对电大来说也很重要,无论是教学还是考试的信息文件都要通过班主任向学生来传达和解释,班主任的准确引导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方向和学习态度。

(二)对基层电大学生自主学习途中进行质量监控。基层电大的学生学习多是业余时间自主进行,尽管基层电大也安排了一些面授课,但相比全日制的学生来说简直就是微乎其微。他们社会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很累、带着孩子很烦,但依然通过电大的学习来提升自己,不断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所以,对基层电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监控十分必要,主要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形成性作业、进行社会实践、网上答疑等来督促他们进行更进一步的努力学习。

五、结束语

总之,基层电大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和解决,是一个长远工程,需要我们全体电大人员和全国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同样成人教育的质量问题,在电大向开放大学转型时期我们国家更应该提上日程,加强研究。他不仅关系到继续教育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我国全民教育事业和祖国的未来。

篇8

一、研究方法

1.被试的选取

本实验以河北省石家庄市第41中学初中一年级(99级)学生为研究总体,依据学生的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成绩、升级考试成绩和各班班主任、任课教师的综合评价来确定被试。具体选择标准如下:(1)智力正常;(2)各科考试成绩在班级中经常处于中等水平以下;(3)没有明显的身体疾病或精神障碍,(4)教师、家长均认为学生“学习困难”。据此,本研究从10个班级中每班选取6~8名学困生,共70人,作为样本总体。然后对样本进行编号,随机抽取3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男21人、女14人),剩余34名学生作为对照组(男19人,女15人)。

2.实验材料

本实验所用材料共五套。第一套为湖南医科大学龚耀先教授修订的《中国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作为被试智商的测试材料。第二、三、四套分别是《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根据材料编写)》、《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归因》和华东师范大学周步成教授等修订的《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作为对他们进行学习状态、影响学习能力各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的依据。第五套为辅导材料,主要以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刘善循教授编著的《激发潜能――心理训练技术》、《学习环节优化策略――提高学业成绩的技巧》和深圳大学附属中学朱立峰老师编著的《学习与考试的技巧》等作为实验参考教材,全面的对学生进行各种学法指导和心理训练。

3.方法步骤

3.1.对每一个实验组的被试进行前四套实验材料的测试,然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编制实验档案。然后结合他们的文化课考试成绩,一并作为实验的前、后测变量,用来检验实验的成败。

3.2.每周二下午第八节自习课时间,就如何听课、复习、阅读以及如何做到学习的自我监控等问题,对实验组学生进行辅导与训练;利用倾听、讨论等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辅导,了解造成学习困难的原因,对学生进行督促和引导,巩固成果。

3.3.在团体辅导室利用早自习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精神训话和想像演练,以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每次5分钟);晚上睡觉前进行形象控制等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和集中注意的能力(每次15分钟,由家长督促进行)。

3.4.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建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督促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和修改,提高自我监控能力。

3.5.在上课提问、批改作业及考试时,给予学困生以积极的关注与期待。

3.6.各班班主任、课任教师及学生家长积极配合实验教师,加强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与教育。

二、结果与分析

1.智商测试结果及人数分布如下(参见表1):

可以看出,36名学生中除1人智商在70以下,97.22%的学生智力属于正常范围,并有5.56%的学生智力达到优秀,说明这些学生基本上不存在智力缺陷问题。

2.对35名学困生(智商在70以下的学生不再列入实验范围)进行“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如下(参见表2):

表2说明,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是:找不到好的学习方法,为62.85%;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能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为60%;外界压力大,为37.14%。这说明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以主观原因为主。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要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学习”,培养学生胜任某项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3.除智商在70以下的一名学生外,其余35名学困生对学业成绩不理想的归因情况(参见表3):

实验前,学困生把学业成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都归结于外部,如班级学习风气不好、父母不关心自己的学习、运气不好、复习的内容总不考等等,只有少数学生从个人因素上找原因。实验一年半后,归因子其他因素的人数减少,大部分学生能够从自身找原因,如自己不努力、学习基础不好等。

4.除智商在70以下的一名学生外,其余35名学困生“提高学习能力因素诊断测验(FAT)”的结果如下(参见表4):

通过实验影响,学困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方法、人际关系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与提高,学习能力的各项因素水平明显提高,学习优等、中上等人数增加,中等及中下等人数明显减少。

5.实验辅导与训练激发了学困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效率,学业成绩有明显提高(参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1999年上学期实验组与对照组期中各科考试成绩均无明显差异,2001年实验组期中考试各科成绩(数学除外)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三、讨论

1.注意力不集中是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首要原因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活动中,若把注意力集中于学习上,所学到的知识或所摄取的信息将会在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痕迹,从而使知识记得牢、理解得深、学习效果也好;若学习时不能集中注意力,那么学习内容将会受到无关刺激或信息的干扰,不能在大脑皮层形成深刻的痕迹,继而造成对所学知识理解肤浅、模糊,甚至是断章取义,长期发展下去,势必会影响后继知识的掌握和理解,造成学习困难。而大部分学困生在上课时易“走神儿”,做作业时习惯于“边玩边写”……因此,教师及家长应该加强对学困生注意力集中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促其养成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

2.自我效能感是造成学困生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

学习活动中的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能否胜任某项学习任务能力的相信程度。自我效能感强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充满信心,能够精神饱满、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并能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保证学习的成功;自我效能感差的学生,

常常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信心严重不足,经常以消极、被动、应付的方式对待学习,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甚至放弃。

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一般较差,他们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更意识不到自己的巨大潜力,他们对任何学习活动都抱有怀疑态度,遇到困难不能正视,不敢也不愿战胜困难。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引导这些学生树立自信心,提高自我效能感。

3.内外归因是影响学困生学习成绩和学习行为表现的重要原因

就学习活动而言,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业成绩的好坏归因于内部因素,相信自己能够控制学习的进程和结果,这样的学生我们称之为“内因型”。内因型学生有着强烈的自信心和对成功的强烈期待,他们能够集中注意力和精力,能够达到学习目的、完成学习任务。如果一个人总是把自己的学习活动、学业成绩的好坏归因子外部因素,我们称之为“外因型”。外因型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信心去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

学困生的归因方式大部分属于外因型。他们埋怨外界压力太大、教材太难,他们相信自己的运气而忽略了自己的努力和能力,一旦学习活动失败,便认为自己“天生不是读书的料”,对自己的“前途”丧失信心,从而造成学习困难。教师应该根据学困生的归因,采取灵活的辅导策略:若归因于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就应以指导方法人手;若归因子自己不努力,缺乏兴趣和信心时,就应鼓励他勤奋学习,激发其兴趣和求知欲等。

4.学习方法对改变学生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成绩起着重要作用

由于大部分学困生没有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他们不会学习也不愿学习,从而无法进入学习状态。这些因素也造成了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不良以及一些心理障碍等。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92

1 学生学习德语二外困难的成因

研究对象为衡阳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得到研究结果与分析。从总体上看,学生认为造成对德语二外课程学习困难的主要因素为: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式,德语语法的复杂性,布置作业任务难度的问题。结果显示,学生认为学习方法不科学是主要成因,这说明学生的主体评估意识很强。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布置作业任务难度成为其中两项因素,这说明加强教师的教学方式有重要作用。德语与英语都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两者有相似之处,但德语的语法相对于英语来说更复杂,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成为了困难之一。

2 对德语二外学习困难学生教育方法的探索

第一,对于德语二外课程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有正确的认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困难问题,要直面这种现象,不能因为大家都认为德语二外课程难学,就有放弃或混的思想。要有征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通过合理的教学手段,配合多方多层次的引导,一定可以帮助有学习困难的学生,使之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步。

第二,心理辅导是作为学习困难大学生转化的关键。除了学习的主要因素外,也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不能有害怕困难的情绪,要坚定信心,相信自己能跨越难关。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因材施教,在教学中找到适当的点,积极引导,善于鼓励,让困难较大的学生找到自身的优势,增强意志力。

第三,要实施科学的教学方式。一是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创造出轻松愉快的环境。将枯燥的课程变得生动,具体的情景加以运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适当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二是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学习。三是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要对学习困难学生及时的定性矫正,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自主学习方法。

3 针对学习困难学生教学方法的实施手段

第一,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学习心理辅导。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到主动的学习,保持持久的学习动力。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其次,强化学习的目的,要采取探索式教学方法,在探索中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自我激发学习动机。

第二,培养学习德语的兴趣。首先,教师通过介绍德国来激发学生兴趣。如在教学过程中穿插德国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方面的介绍。同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用图片,视频等手段进一步介绍其中的内容。除了教师对这些主题的讲解外,还可将全体学生分为几组,并让其对于某一主题做相关报告,以此通过学生自主地寻找资料来加强其对德国的了解,进而增强对德语的兴趣,从而促进其学习动力与学习水平。

第三,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水平。德语的语法相对英语更复杂。如德语的形容词的变格及德语名词有相应的阴,阳,中性,同时德语名词的复数形式绝大部分是无规律可循等德语的复杂性都增加了教学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的话,更加加重了教学难度,根据教学经验和调查结果,一旦联系生活实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和实际的生活例子相结合后,逐步引入部分情感教学的小话题可以将这种枯燥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用教师的感情和个人魅力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忽略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时刻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以真诚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困难学生多进行交流,让他们说出自己认为困难的原因。同时,在作业布置上,不能将题目难度一味地加大,而应考虑到学习困难学生的水平,将各种难度的题目作为布置的作业。

第四,对于德语二外学习困难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在总结出德语二外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之后,将所有的因素加以归类与分析。这种归类方法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困难的情况下扫除障碍的一种干预方法和计划。最后找到自身的原因而让学生重新充满动力,进而进入一种学习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美)瓦恩布雷纳.学习困难学生的教学策略[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

[2]陈瑜.青少年学习心理与调试[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3.

篇10

一、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

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很复杂,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

1、生理因素

有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受到生理上的影响,比如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等等。比如班上有一学生成绩很差,主要问题在于他的记忆能力很弱。经我了解,他父母两人在儿时读书的时候也存在记忆能力差的问题。

2、家庭教育的因素方面

父母文化程度低、父母的不良行为影响、家庭教育不当、家庭气氛不良、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环境恶劣、家庭缺乏温暖、不当激励、过分期望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比如我碰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人很聪明,学习成绩却不见得突出。而且平时不爱做家庭作业,做事散漫,并且有厌学情绪。听她母亲说:在家里,如果母亲没能满足她的需求时,她便会以自残甚至是自杀相威胁。而我在跟她的谈话中,她又时常表现出对母亲的同情和对父亲的仇恨。于是我便走访她的家庭,原来她父亲有着多种陋习:赌博、好吃懒做、家庭暴力,动不动就殴打她的母亲。她从小生活的家庭环境,使她一方面对于父亲对母亲的行为感到痛恨,同时,对自己想要得到满足时,又会模仿自己父亲的行为,在潜意识中赞同其父的行为,在学习上,又模仿着自己父亲的懒惰与消极。在这样一个没有家庭温暖,没有正当的家庭教育下,使她成为学习困难生。

3、社会环境因素方面

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不良文化环境的影响、早期社会性学习存在缺陷、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等都是导致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比如,随着网吧的增加,一些青少年学生由于自制能力较弱,在不良青年的带领下,沉迷于网络,而荒废了学业,成为学习困难学生。

4、学习困难学生自身的特点

缺乏学习的动机、学习没有干劲是学习不良学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研究发现,大约一半的学习不良学生学习意愿弱,他们对于为什么要学习、学习有什么用、为谁而学习不明确。有些学生情感上存在障碍,遇到挫折容易焦虑、抑郁,有时面对小小的冒犯就情绪失控,顶撞老师,违反校规,常对于老师的一句批评而耿耿于怀。学习不良学生容易受外界干扰,缺乏自制力和坚韧性,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便爱打退堂鼓。学习困难学生自我概念消极,他们总认为自己无能,对完成学习任务没有信心。而研究也表明,学习不良学生对自己学业的评价显著低于非学习不良学生。

5、学校因素

教育者自身的缺陷、教师职业道德有待加强、教育观念陈旧、教学水平不高、教育方法欠妥、对学生压抑有余理解不足、教材要求偏高、课业负担过重、班级人数多、教师工作量过大导致辅导学生不足等等都是影响学生学业表现的因素。

二、学习困难学生的转化策略

1、教师要正视学习困难生

对于任何一个群体,其组成的个体都有优劣之分。优秀生是教育管理中的先锋猛将,后进生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应该尊重实际,接受学习困难生。另外,仅仅理解了学习困难生的不可避免性还远远不够,教师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关心爱护他们。

与一般学生相比,他们要承受来自家长、同学、老师的舆论压力,要承受课业负担及考试的更大压力,所以他们更需要老师和学生的理解和帮助。教师应该不排斥、不讽刺、不惩罚他们,而应关心、体贴、鼓励、信任他们。

我们如果只重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那么成绩落后、品德欠佳的学生就自然成为我们思想理念中的“双差生”,长期教育影响的结果必将导致学生中的两极分化与结构断层现象。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由于自我心理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加上教师的不当鞭策之言,心理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影响着他们学习成绩的进步与提高,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成为“坏家伙”。

2、平等对待学习困难学生

师生平等是教与学和谐的基础。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决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我管你服从”的关系,而应该是彼此平等、相互合作的关系,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学生促进教师的教。陶行知先生说:“人人都说孩子小,谁说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在辅导学习困难生中,帮助,就意味着必须耐心地到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去寻找他的那些好学上进的细胞,使之兴奋起来,然后再帮助他学习。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坚信他有好学上进的一面,这样才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要坚信每位学生不仅能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能帮助自己提高教学水平。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思考,才能对每位学生都有信心、有感情。有的教师认为只有好学生才能帮助自己进行教学,那些学习困难生是阻碍自己教学的包袱,是累赘,于是对困难生就缺乏耐心,就不能建立互助的关系。师生关系不协调,教学就不能达到效果。

教师要相信哪怕学习最差的学生都潜藏着帮助教师教学的能力。从这样的认识出发,耐心地到学生中去寻找,这样,教师的小助手就会越来越多。

3、帮助学习困难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困难生,既要看到他们的缺点,更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抱定坚强的信念对他们实施有效的教育。

学习困难生大多只是学习上一时表现为不适应,或者虽然学习上表现得不是很突出,但是其他品质方面却较好。教育者对他们的认识应该是:在学习上他们很有潜力,故应把他们称为潜能生。这样,自然也就避免了对他们自信心的打击。他们一定存在着超过一般学生的某种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优良的品质等等。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挖掘出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随时给他们制造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喜悦,鼓舞其学习的信心和勇气。要用闪光点照亮其阴暗面,促其转化;要坚持正面教育和热情帮助,避免空洞说教和频繁的批评。

4、培养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习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因而,在学习困难生的转化过程中,培养兴趣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我们要细心了解困难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培养其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动机,有意识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觉悟。

5、制定有效的帮助措施

对于外因方面,我们可以建立每个学习困难生的档案,采取以优带差、课中单独辅导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内因方面,要让他们自主地制订学习计划,强调自比,适当横比,定期总结,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以激励、发展其学习信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