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4 08:01: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篇1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忽视作文的主体是学生自我,而对他们的写作内容和写作方法又限制得过于死板。这样,作文教学走入了一种毫无活力的僵化的训练模式。我们经常教育学生说:“你们的作文不是写给自己看的,而是写给老师看的,只要让阅卷老师觉得满意就行了。”在这种缺乏终极关怀的功利主义思想的作祟之下,“作文教学忽略了平时的观察、积累、思考,不是鼓励学生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套改作文”。由此,作文教学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的怪圈:我们的作文教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造成了学生自己真正想说的话找不到语言来表达,不想说的却能说得出来的怪现象。因此,学生说出来的、写出来的往往是空话、套话、假话。如此,作文成了不是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而成了蒙蔽自己的帷幕。学生对作文自然兴味索然了。我在指导学生作文时,是从各方面入手,来撤消学生对作文的畏惧,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加强指导,培养写作兴趣

皮亚杰曾经说过:“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兴趣为先决条件。”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写作的兴趣,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哪怕是再难解决的问题,他也能想方设法去克服,就不会对写作文产生恐惧心理,而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写作。怎样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1.导学生编撰自己的“作文集”。这几年我所教过的班,学生们都有至少一本“自家出版社”出版的“优秀作文集”,这些作文集封面设计精美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里面内容更是丰富多彩:什么写人的、记事的、写景的、状物的…… 应有尽有。这些作文有同学们从报刊上裁剪的,从老师、同学那里转抄的,从网络下载的,还有从自己习作中挑选出来的“得意之作”……由于对编撰自己的作文集感兴趣,同学们兴致很高,为使自己的作文集更吸引人,阅读了大量的文章,拓宽。

2 .手让学生写特色日记。我没有把日记当作一种普通的课外语文作业对待,而是把日记本当作师生之间沟通的桥梁,通过谈日记达到师生心灵相通、相互理解。我引导学生把日记本当朋友,有高兴事与它同享,有烦恼事向它倾诉;我建议学生把晚上做的有趣的梦写在日记本中,把读完文章的感受记在日记本里,还可以写想象日记、绘画日记、摘抄日记……实践证明,写这样的特色日记学生喜欢,对写作的兴趣也日渐浓厚。

二、走近生活,指导自由表达

走近生活指引学生放松“快乐”地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如果能够找准生活中“说话点”,那么生活绝对是一个很好的素材。如:结合生活实际,介绍生活中的趣事。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题目,如在教师节那天,请学生写出你最喜欢的老师;国庆节时,请学生写写国庆节过的怎样,做了些什么;母亲节时,写写自己的妈妈;学习《乡下孩子》这一课,你也是乡下孩子,你想做些什么呢?这些都是学生乐于写的事论文范文。这样,既能给学生一定的题材,使学生有话可写,不记流水帐,又结合课堂教学有效训练了学生的写话能力。如: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生活中的乐趣。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中去,开展多种放松健心的活动,这无疑给他们提供写话的素材。如,带领学生们去秋游,学生尽情地玩、尽情地笑,来到课堂上,让学生们回忆秋游中,你玩得开心吗?玩什么使你最开心?此时,学生滔滔不绝地说着,仿佛还沉浸在秋游的快乐中了!结果可想而知,学生说得精彩,写得更为出色!

三、不同层次,评价学生作文

评价作文是对学生作文的再次提高。按程度不同进行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有成功的喜悦。首先当场评价。投影学生的典型习作,或比较成功习作,让学生来评价,学生发表各种意见,教师更加肯定的地方,鼓励存在的缺点。其次是书面评价,每次学生的作文,作为教师要细细品析,找出闪光点,值得改正的地方,对基础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学生作文,按层次不同给予分数。低段学生喜欢高分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按进步程度打分。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分数,都有自己成功的一面。再次是口头评语,对那些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使这些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更加有信心地写作,以更快的速度,提高作文水平。

四、出训练,提高写作能力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突出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也是构成作文能力的重要因素。从一年级起,乃至从幼儿园起,就要对孩子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指导看图,看实物,带领学生参观、游览,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留心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方面,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训练:(1)细致地观察;(2)有序地观察;(3)抓住重点观察;(4)用多种感官观察;(5)边观察边想象和联想。

篇2

据调查,教师讲学生记、教师写学生抄的现象在边远山区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很多山区小学的语文老师只是将课文内容分解成段、句、词、字等一些基本知识点,按照“学生字,给课文内容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归纳全文中心思想”这四步进行教学。填鸭式的语文教学方法无非是抄和背,抄写新字生词,背诵词语,背段落;解释每段的段落大意、归纳全文的中心思想以及一些写作方法。完全不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差异。学生总是处于“要我学”被动接受的地位,而不是“我要学”的主动学习状态,死记硬背已成为刻苦学习的主要方法,扼杀了很多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教学资源缺乏

与经济较发达地区相比,偏远山区小学的教育资源还有很大差距。众多山区小学因为教育投资不足,教育经费相对紧缺。山区小学语文教育资源目前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一块黑板、一本教科书、一盒粉笔”的水平。在偏远山区小学的校园里,除了教室后面的黑板报外,很难让人感受到其它的文化气息。这里的学生除了学习那几节短暂而乏味的语文课以外,课余的时间还要在家帮助家人下地干农活。语文课外资源更是匮乏。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和观察力。由此可以看出,偏远山区小学的办学条件急待改善。

二、小学语文教学应采取的策略和措施

1、教学生活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为母语教育的基础学科,现实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及实践机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所以,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多直接接触一些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教学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贴近生活,生活的边界就是教育的边界,生活的范围就是课程的范围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是语文教学的活水源头,学生可以观察精彩的世界洞察生活的秘密领悟人生的真谛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不能死读书读死书,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在大量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知识,要活学活用。小学生年龄小,除了对讲故事、听故事很感兴趣以外,还非常喜欢做游戏。在教拼音时,可以通过做游戏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将拼音字母卡片发到学生的手中,让他们在“小燕子穿花衣”的歌曲中找到能够与自己手中卡片相拼的另一张卡片,并与拿这张卡片的同学结为好朋友,然后一块把音节拼读出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拼读能力,而且还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小学低年级通常以说话和写话的形式来作文,它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特点与思维发展规律。小学生,口语的表达能力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要说得流利、清楚、准确、完整,还需要进一步的训练。我让学生进行串联词句说话,如将“春天、大树、小鸟、唱歌”这些词串联起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即“春天来了,大树绿了,小鸟在大树上快乐地唱歌。”这样既能让学生将所学的新词进行复习,又能慢慢积累了语句。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课前备课往往只是参考一下教学用书,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而忽视了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生活环境出发,这样就达不到课前备课的目标学生的课前预习,往往也只是简单地预习课文中的新字生词,熟悉课文内容,没有从实际生活中去体验课文内容其实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预先去实践一下,去体验课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加有效。

2.利用山区特有的教育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必须让学生们亲近自然”,而农村则是与自然进行亲近的最好环境。相比城市中的小学而言,农村小学没有过多的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与信息获得途径,但是却存在着富饶而独特的其他各种资源。一幅幅农村的画面是语文教学最为生动和直观的课堂。相比与城市里面的小学生而言,农村中的小学生有着更多劳动实践的机会,他们有着更多的机会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尽情地撒欢。我们应该充分地利用和发掘这些有利的资源,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3、改革评价方法,促进学生发展

篇3

二、精彩片断有没有

侧重于记录课堂上的成功之处与教学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因一些突发事件而产生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具有偶发,瞬间的特点,像天空中的流星若不及时捕捉,便会稍纵即逝。如:教学程序安排是否具有科学性,问题的提出能否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才能得以激发,即出现了课堂教与学的。这时如果能详细记录下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生的精彩问答,作为教研的第一手素材,把案例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加以细致地分析和阐述,将对教师的教学帮助很大。在教学《诚实与信任》一课时,我请大家说说课文中诚实与信任分别指什么。大部分同学认为诚实仅仅指的是作者,因为他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不小心撞坏了小红车的反光镜,主动承担责任,由此赢得了小红车主人的信任。这时,有位学生一反常态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因为小红车主人有错在先(超出停车线二三十厘米)加之作者一时无法联系到小红车的主人,所以出于对小红车主人的信任而留下纸条联系作者处理赔偿事宜。小红车主人意识到自己的过错,而以不要求赔偿为感激,这是由信任换来的诚实举动。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理解,引发大家的激烈争辩,将同学们的思考引向深入。这样精彩的瞬间,稍纵即逝,需要老师的慧眼和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方能收到令人惊喜的效果。

篇4

一个教学策略的诞生,总是多次教学实践的结果,也总离不开相关教学思想和理论的支持。作为一名一线教师,其论文的理论成分不应该超过它所阐述白勺实践部分的分量。因为,论文是作者自身深入教学改革的一次归纳、一次反馈、一次调整,有着阶段性和明显的个体性,对他人的启示是针对新问题如何运用新理论来实施一种新的有效的教学。因而,它应该具有较强的实践性。

可为什么现在有相当一部分文章总是有那么多的思想、观点要陈述,甚至在生动可爱的教例后面还要补上一段论述,以强调某一教学事件因符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中的某一个规律或原则而显示在学生能力、兴趣培养等方面的多处意义,这样重复,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而读者们需要的是理论和实践科学结合后形成的有效的切切实实的做法。相对于“声势浩大”的理论.某些文章中的实践则显得软弱无力,有的也无内在系统可言。即使在读者看来应该介绍一些具体操作方法的地方,可往下一读,却发现还是作者理想化的一种教学境界的描述。教学的策略、精彩的教例只在大堆理论中星星点点地散乱着。

二、个性和共性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结合体,教学论文也是如此。小学语文教学,不管是研究还是在撰写论文时,应该重视对一般教学规律、原则、方法和其他相关理论的引入,而同时,又要顾及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现在有不少论文都以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哲学等各学科的研究成果为理论支撑.但我觉得语言学、阅读学、历史学、美学等与语文学科联系更为紧密,语文学科的论文写作应以这些学科理论的指导为主。比如,研究“主体性阅读”。我们可以从阅读学的角度去探讨一下不同文体的阅读,不同年龄阅读者的价值取向。可以从阅读教学的多角度,如独立的角度、道德的角度、语言学的角度、文学的角度、交流的角度以及由此确定的阅读教学的目标群等方面进行探讨。又如,研究“语言感悟”,也可以从语言学的视角出发,先去钻研语法学、语义学,了解语言发展的规律,再去发现语言新现象,明白语言规范和语言创新的关系。如果,我们能融共性于丰富的个性中,不仅可以使我们的研究和总结更具有语文学科的特色,也会使研究更有实效性,使操作更具推广和实用价值。

三、教学和学习

在深化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的今天,研究学生的学习应该成为重要的课题之一。然而,在众多的研究论文中,我发现研究教师“教”的大大多于研究学生“学”的,文章中提及的教学策略也多于学习策略。而教学策略是否有效,只凭作者的主观感受在评断,并非来自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分析,即不是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中情感、兴趣、知识、技能等的变化这些客观事实来评价教学。即使是那些看似研究“学”的文章,但从其介绍的操作方法来看,也不是关于学的方法、形式等学习策略。在我所读到的文章中也不乏研究“自主学习”的,可实践者不调查、收集、分析学生方面的信息,如学生个体性格、兴趣、认知结构、学习方式等:不研究有效的学习条件,如动机、清晰的目标、适宜的学习任务、支持学生积极完成任务的信心、激励和反馈、迁移的情境。也有较多研究“合作学习”的,可实践者很少研究合作的形式如何依据学生的情绪兴趣、学习内容、学习子目标的改变而变化,即一种适合于合作学习活动的课堂组织形式。

篇5

1.有利于语文课程改革实施的深化

在育人方面,课程设计是总的指导,体现了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活动,同时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刻的意义。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也需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与最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基本理念有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合作学习是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优途径之一。在语文课改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由于语文课程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不单单是接收知识,而且还要积极的参与,通过这种积极的参与来达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能够让每个个体都能积极参与,从而实现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与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是相一致的。

2.有利于课堂氛围的改善与活跃

传统小学语文课堂,基本上是“灌输式”的教育,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老师主动学生被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只会接受知识的机器,这与我国语文课程改革所要求的目标是不相符合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处理学生和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加强相互交流与合作,来提升学习的自觉性。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分析

1.加强学生对信息的整理

作为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课程教学之前,应该分配给学生一些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从而提升所搜集的信息的价值。运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逐渐的养成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习惯,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对语文课以及课文的理解能力。由于语文课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每个学生不可能搜集齐全,因此,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得不同的学生之间共享各自搜集的信息,与此同时,学生个体也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全面理解与掌握。因此,作为语文教师,上课之前,应分配相应的任务让学生自主的去完成。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詹天佑》这篇课文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任务:

(1)搜集居庸关和八达岭两座山的地理位置以及历史;

(2)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山势,通过画图模拟出中部凿井法和两端凿井法;

(3)小组合作表演火车沿人字形铁路路线的行驶方法;

(4)通读课文,初步了解本文所体现出来的意义。学生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不仅能初步体会出詹天佑杰出的设计才能和创新能力,同时对于八达岭和居庸关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也有了一个了解。在正式上课时,不仅课堂氛围活跃,而且学生之间通过相互合作交流,拓宽了原有的知识面,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2.促进学生相互交流的力度

传统语文课堂上,学生往往处于被动的地位,互动的机会不多。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将课堂留给学生,增强学生之间互动的频率,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互动学习带来的乐趣。作为教师,上课时不但要让学生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对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习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更加明确的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的学生之间通过学习,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小组内由于每个学生都搜集了各自不同的信息,因此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信息共享,以弥补每个个体知识不足的缺点。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对于自己的不足能够有着清醒的认识,进而在合作学习中弥补自身的不足,不断完善自己。此外,在合作中,每个小组也应该充分的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责任,遇到问题时,要相互协商,密切配合,共同解决。

3.安排课堂实践,提升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不单单是传授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运用知识的过程。新课改要求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运用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小学语文课文大多数是趣味性较强的文章,一些课文完全可以通过学生表演实践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例如,语文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对于一些趣味性很强的课文,教师可以对课文进行改编,设置不同的角色,让各个小组内的学生分别担任不同的角色。这种带有实践性的教学方式,能够最大限度的展现学生动手能力的一面,与此同时,在表演中,学生必须进行相互合作,这样也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此外,还有一些关于自然风物的课文,教师完全可以将课堂搬到野外,让学生充分的接触大自然,在不断的相互参与中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

篇6

1.预习前给方法。《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说明方法的指导,在《新课标》中仍没有摈弃。学习母语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即听到的都是汉语,看到的都是汉字。孩子一出生就处于汉语、汉字和民族文化的海洋之中。加之,小学生学习语文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自觉拓展学习方法,进行预习指导,扫清生字词障碍,围绕思考与练习自学,搜集与课文有关的资料,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来,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2.课堂中给时间。《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材也很精彩:或语言优美,琅琅上口;或形象生动,扣人心弦;或哲理深刻,发人深思……所以语文学习应该让学生在富有韵味的语言世界里去体验五彩斑斓的生活,去感悟善恶美丑的人性,去实现心灵的沟通。只要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反复读书,在读中感悟,读中联想,读中圈划,读中品美,读中创造,一定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达到“文章读之极熟,则与我为化,不知是人之文,我之文也”。 3.总结时给机会。善于总结,才会有提高。学生的总结,既是前一个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综合,又是下一个学习过程的起跑点。当语文的学习中学生、教师、读本之间的对话达到颠峰时,一些生成性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洋溢万分,教师给了机会,让学生自主总结,在情感声得以升华,在学法上得以概括,与读本对话将会达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自主学习才有保证。

二、变单一个体学习现状,培养合作交流能力。

篇7

二、使用开放式的教学语言

我们应该怎么运用开放式的教学语言呢?我认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们的一切教学都应以学生为出发点,教学语言也是如此。我们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并且教学过程中要时时穿插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保证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我们语言的幽默性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可以降低学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可以让学生放松心态,加入到学习中来。例如,在教学《螳螂捕蝉》时,在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这一环节时,薛老师表扬了一位在复述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的学生,说:“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多么形象有活力的评价!多么有激励作用的评价!当第二位学生发生口误“黄雀伸长脖子……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时,薛老师没有否定和生硬批评,而是以“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这样儿童化的语言巧妙地启迪学生。在学生成功表演后,薛老师又真诚地说:“看了你们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既是在肯定学生正确理解了课文,准确地把握了人物形象,又饱含真情,寄予厚望,颇为“煽情”,轻松的话语,实在又很深刻!

三、设计开放多样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来。我们教师都在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但是这里我想说的是,我们的教学应该使用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无论我们的教学设计设定的是什么方法,如果在教学中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那么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学方法。因此,我们在备课时,应该多准备几种教学方式,上课时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教学时我们一定要有这样的教学思想。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一定要设法引导学生自己提出来,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如果是学生能够解决的问题,教师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的自由,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或者班级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解决。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体现在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上,而不是仅仅局限在知识的讲解上。此外,从教学的形式上,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发现学生大多对教学讲解不感兴趣,就应该立刻改变教学模式。例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很多学生都对我的讲解表现出了厌烦情绪,这时候我就突发奇想,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舞台剧。我先让学生对课文认真研究,然后分成小组讨论舞台剧的剧本,并由小组长将本小组想到的舞台剧展示在黑板上。最后,我引导大家选择一个最好的剧本,然后组织学生表演。选演员的过程中,还有学生自制了一些小头饰,为表演增光添彩。这样一个小小的表演过程,每一名学生都全身心投入,最重要的是他们在研究课文编制小剧本的过程中,对文章有了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学生边玩边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四、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性

语文教学既然来自于生活,那么我们的教学就不应该拘束与课堂之上。学校的操场、花园甚至社区等等地方都应成为我们的教学阵地。我们可以与学校统一协调,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在活动中开展语文教学。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会对这个世界有更深的体验,这个时候开展语文教学必定能够让他们有更深刻的体会和认识。户外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作文教学,学生活动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实物、场景、人物,这样在后续的作文中学生写起来就会很顺畅。

篇8

    大纲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为了开发学生的智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我们必须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

    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一分试验田》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种一分试验田?为什么要种一分试验田?一分试验田有多大?怎样种?种的结果怎样?”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如教《飞夺泸定桥》一文,我引导学生注意敌人说的“飞过来吧的”“飞”和题目中的“飞”,使学生对两个“飞”字的含义产生疑问,经过查字典,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反复阅读课文、议论,终于弄明白两个“飞”字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自学、钻研的兴趣,使他们懂得在阅读课文时,要善于捕捉突出中心的关键字眼,并抓住反复推敲,才能更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对《梅雨潭》《桂林山水》《可爱的草塘》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如教《再见了,亲人》一文,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思”、“多读激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自学心境,进行品词品句,理解课文内容,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树立自学的信心 [ ]

    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就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摆脱“你讲我听”的思想束缚,在堂上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学。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误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还让他们自己去自已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教给自学的方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教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适时地把“钥匙”——自学的方法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手执钥匙,去打开语文的知识大门,读懂各类文章。

    如《少年闰土》一文的教学,我设计了多种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边做练习,通过外貌看特点,理解语言知特点,分析动作抓特点,体会心理明特点,对比之中想特点,最后归纳出:闰土是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勇敢、机智的农村少年。在此基础上及时引导学生归纳读写人文章时,抓住人物特点的方法: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来抓住人物的特点。

    对《飞夺泸定桥》一文的教学,则让学生围绕“怎样飞”“怎样夺”这两个重点去读课文,了解事情的经过,读懂课文。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读写事的文章时,应住抓事情的经过这一重点去品词品句,精读有关片段,弄懂课文。

    有的课文各段内容的写作方法相似,就精讲一段,启发学生用学到的方法去自学其它各段,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对《蛇与庄稼》一文的教学,先精讲第一段,让学生了解蛇与庄稼的关系,接着让学生运用分析“蛇与庄稼”的关系的方法自学第二段,老师适当加以点拨,让学生弄清楚猫与苜蓿之间的复杂关系,最后放手让学生用同样的方法,独立自学第三段,弄明白随地吐痰与人生病的复杂关系。在引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课外阅读得到的知识,举了不少例子。可见,学生对某些事物相互联系的规律已初步掌握,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指导学生读书,他们的自学能力又有了提高。

    除了教会学生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外,还教学生通过对重点词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还教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或重点段落的理解来理解文章内容,还教会学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等。

    方法是能力核心核心因素,要把学习方法转化学习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所以我常常选择不同类型的短文,让学生运用所学到的方法,去自学,读懂短文,在班里还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定期交流学习经验,使同学们能互相学习,通过长期反复实践,使学生逐步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的习惯

    大纲指出:“教师要按照各个年级的教学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要着重培养学生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预习和复习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和检查作业的习惯,看书报和听广播的习惯,勤动笔的习惯。

篇9

 

我所在的学校,每学期都要听青年教师的课。今天上午,我随其他老师一同去听了李老师的课,看到他教的是“语文园地”,听课的老师不由在心底替李老师担心起来。“语文园地”是比较难上的课型,要拓展、要趣味……诸多要求,能把握好吗?

一、微笑在课堂上绽放

姑且不谈李老师的课上得怎样,就李老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微笑而言:

李老师的笑是灿烂的,不但嘴角在笑,眼角也在笑。

李老师的笑是亲切的,伴随着轻声细语,再难的题目,学生们也愿意积极地去思考。

李老师的笑是真诚的,答错了,没关系,冲你笑一笑,请坐,再想一想。

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多么怕上语文课,语文课上永远是老师呆板的面孔,永远是没完没了枯燥乏味的读与写。

二、灵动在随机中生长

课堂是师生的生命历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我们的生活。生活中总是充满变数,课堂中也充满“不可预知”的变数,但不管学生的思维如何,教师总是忙着教教案。学生发言偏离教案了,教师总是用“下课后我们再讨论”来搪塞,且美其名日“教学机智”等。这如何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机智?课堂呼唤真正的机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呼唤“随机应变”。李老师虽是青年教师,但我还是欣喜地看到了他的机智。

李老师让学生理解“九牛一毛”,学生说:“九牛一毛就是非常珍贵的意思。你想呀,九头牛,只找到一根毛,不是很珍贵吗?”面对学生别出心裁的理解,李老师不是简单说不,他听出了学生对“九牛一毛”的理解有对的成份,微笑着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说他说的意思对吗?哪儿说对了,哪儿说错了?”既指出了学生答案的不正确,又表扬了说对的部分,还启发了大家,一举两得。

李老师让学生自读成语,有学生举手问“全力以赴”中“赴”的读音,李老师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当李老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理解的成语时,另外一个学生正好汇报“全力以赴”,成语刚读出口,李老师就叫停了,只见他笑着对先前问读音的学生说:“听了刚才同学读‘全力以赴’,你知道“赴”怎么读了吧?”学生高兴地点了点头,并读出“赴”音。我可以断定,李老师不是“踢足球”,他不但解决了学生的难题,还巧妙地向学生们传递了一个合作的意识――向别人学习是解决难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当学生举了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理解“全力以赴”后,李老师立即引导学生回顾学过的课文内容,并表扬学生活学活用论文提纲格式。这既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又是学习方法的传授。

李老师,我为你叫好――为你的教学机智,为你的随机应变,为你的“应变”意识。

三、效率在主动中提高

不管李老师是出于何种动机这样进行教学,但他的教学行为产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以及体现出来的教学思想,我是欣赏的。

这节课主要教学“积累成语”和“读背《三字经》”。整整一节课,李老师都是通过放手让学生自读、自说来完成。可以说,这些学生几乎“无师自通”,正确读出了所有成语与《新三字经》,基本说出了词句的意思,在少数学生的解说下,学生大多理解了成语与《新三字经》。课堂上,每一个学生在积极地思考,积极地发言,你能感受到浓浓的思维气息和跃跃欲试的热情氛围。

一切都是学生自己解决的,教师只是“穿针引线”。

我在惊叹这个班学生的活力的同时,我还想到:一些教师手把手教,一个字一个字教,教学真的很扎实吗?也许,考试能够显示出这种“扎实”,但一想到那种沉闷的课堂气氛小学语文教学论文集小学语文教学,我觉得学生更需要愉悦,更需要这种自主的课堂。

当一切变成自己的需要了,我们还需要担心学生学习不自学吗?还需要担心教学效率不高吗?

四、学生是需要发展的

有时,我们要相信我们的学生个个是“神童”,要大胆放手让他去做;有时,也不能把我们的学生个个看作是“神童”,什么都让他们自己去捣鼓,乐得个袖手旁观。

学生的发展需要点拨。“沧海一粟”中的“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磨铁杵,终成针”等,你不帮助学生理解,学生怎会明白,不明白这些关键的词名,学生又怎能将成语、短名真正弄明白?适时的点拨有助于学生更好、更有效地学习。

学生的发展需要时间,学生的发展需要调动。八个成语,三句话,一个“背”字就希望学生能背出来?学生能背,那也是机械记忆,过不了多久就会遗忘。我们可以让学生像老师一样把这八个成语串成一段话或一个故事,在说话或讲故事的基础上来背,是不是更有趣些?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背诵,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有效、最巧妙。这样,学生背起来是不是更有意义些?是不是能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篇10

作者(宋体、小三)

[摘要](四号黑体)空一格打印内容(四号宋体,200-300字[关键词](四号黑体)关键词内容(小四号宋体、每两个关键词之间空两格)

标准论文字体格式的第二页:目录(居中、四号黑体)

引言(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一、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小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下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二、(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小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1)(下级标题)(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参考文献(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附录(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致谢语(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英文题目、摘要、关键词(小四号宋体)………………………………………………页码(小四号宋体)

小学语文综合能力教学培养

摘要:如今课程的改革中综合性学习是一项重要内容,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课时内容的目标,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并且教会他们团体协作,开阔他们的事业,培养他们的多方面能力,包括阅读理解和表白交流等等。语文学习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包括学习的丰富性、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这不仅仅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更是培养新一代人才的关键核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能力;分析能力

一、综合能力和分析能力的意义

综合能力,就是对人们德智体等各方面素质测试与评估。人有一种可以对知识、语言。协调性操控的能力。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和交流能力。创造能力就是以上五种能力的合体。

分析能力又是另外一个重要的能力。它即是将一件事物不同的特点特征进行比较。面对事物和特定的环境情况进行理性的分析,以及对后果进行理性的分析,从而决定取舍。这是一种对事情前因后果理性分析的能力。一般分析能力比较强的人往往更容易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有所作为,达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境界。同时这项能力还是人的智商体现,虽然这项能力是天生的,但是很大一部分还是后天的培养和训练。通过语文学习中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时候遇到问题时候就不会百思不得其解,也不会束手无策。这不仅仅适用于在语文学习中问题的解决,往往能让他自如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分析能力经过思维的理性的梳理从而实现任务的解决。

二、课内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是掌握课程目标。第一,小学教师首先要转变引导思想,将内容导向转变为方向导向。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作为两项重要的能力并不能通过小学语文的学习直接给予学生,教师作为引导者是教会他们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两项能力。目前的新课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除了要具备视听说的能力,还要具备对文章的分析能力,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加强,语文教学中不知不觉的训练和提升这两项能力。

就学习中感兴趣的问题制定简单的研究计划,独立或者合作写出,共同或个人探讨写出研究课题。对要处理对象进行内在联系的处理,分清点与面,轻与重,缓与急。将一项复杂的任务分解成若干小任务,并且明确每一小步的意义。就关注的点搜集相关的资料,进行访问探查,小组间进行互相讨论。最后学生要求运用文字图片表格的多样化形式来展示学习成果。期间,查找资料和引用资料更是不能避免的,学生要求对资料进行筛选,这就是一项对事物进行分析的过程,就不同的需求情况对事物进行分析,取自己所需。作为阅读、写作、口语等项目的重点——综合性学习,为了体现培养语文素养的目标。教师还应该通过课堂学习之外,教会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语文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指导学生的视听说能力的结合,创造一个明确情景,提供一个固定的话题,进行综合性学习,而不是将视听说三者分开。它们既是独立的,又是相关的,不可分割又息息相关的关系。

就以上的论述,笔者对具体的课题进行采样论述:

案例一:第一课,画面变现的是清晨的河边,小女孩在小河边练习“aaa”,大公鸡在河边打鸣,大白鹅在河水中看自己的倒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观察分析,不能仅仅只注意到点,最重要的还是放眼全体,不仅仅是河边的人物,还有动物,还有河水中的情况。引导学生对画面进行具体的观察,将一个个分散的画面合体,并且描述这个画面用自己的语言,从而再由教师引出这一课要学习的内容。将分散的物体合成一个画面,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整体观察能力,以及分析事物的全面性,在培养他观察能力的同时,训练语言,加深他对学习了字母的音、形的记忆,通过画面的联想。这就是在间接培养他的综合能力,不仅仅是记忆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一种联系音形的综合能力。

案例二:《月亮的心愿》一课中,课文写的是明天要去郊游了,可是珍珍还要照顾病床上的母亲。教材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对学生发出怎么处理的问题,对于现在大部都是独生子女的家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假设自己是珍珍,应该怎么想,然后应该怎么做。然后不仅仅是处理掉眼前的矛盾,还要进行深层次的引导分析,有没有说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法,不能只是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就不同的选择,让学生发出延伸,结果又会怎么样。这样就不仅仅是在传授知识,更是在教育他们一种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很多问题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也没有应该也不应该,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经行权衡,进行利益的配比分析,选择一个更好的抉择。

三、课外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所谓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它不是仅仅完成课堂上的学习,还有课后多方面的巩固性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多方面的学习都是体现和围绕一个中心的,教师应该注意根据教材的安排,让学生在课后完成自己开展的活动,选好自己的合作伙伴,自己完成活动计划的制定,然后按照自己计划开展,教师不是安排下去就完事了,要时时刻刻跟踪计划的开展情况,及时的给予纠正意见,对完成的好的步骤进行圈点和表扬。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就在于教师也可以丰富学习的形式,比如叫学生通过制作小报,办展览,举办图书交流会等形式,让学生感觉这知识学习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就结束了,还有在生活中能得到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分析能力就是能辨认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对问题各个方面进行详尽的说明,并且在心里知道它们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能够同时将实物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辨认出一个问题的多个方面,并对每一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标出它们之间的复杂的因果关系(多因多果、互为因果、交叉影响的因果关系等);能够同时运用若干种演绎思维的方法(如因果关系、轻重缓急、时间顺序等),将复杂的问题或事物分解成部分进行分析判断;能够运用不同的分析技巧,进行复杂的计划或分析,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多种系统方案的优劣进行判断和选择(如成功的可能性,成本效益的比较,需求的急迫性,对未来的潜在影响等),不只是对问题进行一般的分解。

分析能力的特点是可以看到因果关系。该层级可以辨别事物之间多重的联系,较为深入地分析事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分析事物之间多层因果、环环相套的关系,做出自己独到的分析,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分析能力是基础能力,主动思考能力是核心能力,社会沟通能力与自我抑制能力是过程中需要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游丽爽.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