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9 21:04:2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P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a)-0066-01
于20世纪产生的相对论、量子理论及控制理论被人们认为是三项重要的科学革命,人们借助该三项理论实现着客观世界认识上的飞跃。随着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相关的理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其研究对象及应用领域也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就我国的教育部所进行的学科的设置及分类中,将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设置为控制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学科核心便是控制理论,推动着我国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
1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产生及发展
控制理论作为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学科,其产生起源可上溯至十八世纪发生在英国的技术革命中,瓦特在蒸汽机的发明之后,将离心式非锤调速器的相关控制原理应用于蒸汽机转速的控制中,开创出以蒸汽作为原动力的机械化格局,而之后的工程界逐渐的将控制理论应用于调速系统稳定性的研究中,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电气工程师们不断的研究出更为科学全面的控制系统分析方法,实现了控制系统的条件稳定性及开环不稳定性的分析研究,而控制理论的创始人于1948年所发表的控制理论的相关著作,就控制理论的相关方法所进行得阐述,推动反馈概念的应用并为控制理论的形成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在科技的不断生产发展中,基于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控制技术也在不断的完善,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推动之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拥有着更深入的发展。就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整体发展历程而言,可大体上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阶段,其中第一阶段为20世纪的40至60年代,是古典控制理论的形成及发展时期,主要进行进行单输入及单输出问题的解决,多采用以频率特性、传递函数及根轨迹等作为基础的频域分析法进行系统的研究,而主要进行研究的系统是线性的定长系统,进行非线性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所选用的相平面法要求变量不能超出两个,该控制理论可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多种单输入单输出类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现代控制理论的形成与发展阶段,该阶段已经步入空间技术时期,控制工程也向性能更高的方向上发展,数字计算机的配合应用,实现了分析设计及实施控制,但时变、多输出多输入及非线性等较为复杂的系统控制内容使古典控制理论呈现出局限性,而最优控制方法在该阶段中提出,使现代控制理论更为完善。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到目前为止的大系统控制理论及智能控制理论时期,其中大系统控制理论是控制理论就广度上的扩展,利用控制及信息的相关观点进行大系统其结构方案及总体设计,进行的是分解方法及协调处理的相关基础性技术理论的研究;智能控制理论是控制理论就深度上的扩展,进行人类智能化活动、控制信息传递的规律等的研究,并就仿智能化的工程控制系统及信息处理系统等进行研制。
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
在进入21世纪以来,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控制技术为典型代表的IT产业的发展及普及中,核心是计算机技术,关键是通信技术,而基础是控制技术,使得控制学科逐渐的发展成为基础性的科学,控制系统与控制工程中的系统结构、系统稳定、反馈调节及智能系统的相关思想及理论,在自然学科下的多种科学领域获取广泛应用的同时,在人文等学科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体现,基于该现象,某些专家甚至指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已不再是单纯的学科,已逐渐的发展成为较为全面和系统的世界观、方法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所具有的显著特点是,某些基本的概念同时具有着普适性及独特性。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中,两个概念是应用的关键及核心,首先是系统概念的应用,在当前社会的发展中系统问题已变得非常重要和突出,尤其是全社会范围内所进行的复杂性系统及复杂性科学课题的研究及应用,这是控制理论在现代科学中应用的必然发展,应用控制理论不仅要进行结构及性质的分析,还要进行系统运行状态的调控;其次是反馈概念的应用,这是控制理论区别于其他的学科及控制理论的应用区别于其他的理论应用的关键,反馈使得控制系统在较大的程度上具备人类智能的诸多特点,可以实现控制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结构、参数及扰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给控制系统造成的影响,例如远距离通讯设备、进行隧道扫描的显微镜等具体的工程设备。
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公工程的应用中,最优控制是现代化的控制理论非常核心的内容,利用最优控制所进行的研究是在满足相应的约束条件时,就最优控制策略进行寻求,进而取得性能指标的极大值或者是极小值,最终使控制系统在性能指标上可取得最优化效果所必须采用的基本条件及综合方法,即就受控的运动过程或动力学系统,从多个可选择的控制方案中寻求最佳的方案,从而使系统在运动状态由初始状态变为指定的目标状态时可以取得性能指标的最优化。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的应用中,较为典型的两个标志性的研究方法便是PDI控制器及Kalman滤波器,这两个方法已经被成功的广泛应用于较多的实际系统中,但所开展的系统的稳定性及最优性都是就线性模型的证明,实际上这两种方法还可应用于一大类非线性系统的证明,相关的研究人员利用基于控制理论与控制系统的反馈机制所进行的定量研究工作就是围绕着这两种标志性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最为典型的应用便是水槽内水位的控制及电加热器中的温度控制,该典型应用中的自动控制是利用自动化的高度及温度测试仪等进行预期的测控目标的实现。自动控制系统是为实现控制目标由被控制对象及自动化的仪表所组成的闭环系统,控制系统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及复合控制系统,三类不同的系统在具体的需求下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3 结语
控制理论及控制工程随着理论及支撑技术的不断完善,逐渐的由工农业及交通运输等较为传统的产业,向生物、信息、通讯、管理等较为新颖的产业中延伸,也必将在社会的发展中获取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成立于2010年5月18日,是苏州大学与世界500强企业江苏沙钢集团合作共建的苏州大学二级公办学院,是目前国内第一家校企合作创办的新型钢铁学院。本文主要针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要求,论述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改革的思路与方案。
1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提出的基本要求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致力于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优势,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①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促进高等工程教育质量全面提升的重要举措。②它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参与专业、培养标准、培养模式和师资队伍等六个方面对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进行了规划。本文将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角度,分析沙钢钢铁学院冶金类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状,探讨相关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案。
2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状
学院现有冶金工程一个本科专业,以及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冶金过程装备及控制)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过程自动化)等2个本科专业方向,开设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包括:《热工仪表与自动化》、《冶金过程检测与仪表》、《高炉过程控制》等几门课程。
目前国内冶金类专业的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通常由自动化专业课程简单削减而成,体系不够完整,针对性差,缺乏冶金行业背景。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实验通常采用电路模拟分散的、个别的典型环节与系统,其结构简单,难以模拟复杂的生产过程,与冶金工程实践脱节较大,缺少针对冶金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综合性实验,学生难以将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实际冶金生产联系起来,实验教学成效不显著。
3 课程建设与改革
3.1 课程整合优化与更新
学院现开设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热工仪表与自动化、冶金过程检测与仪表、高炉过程控制),由自动化专业课程简单削减而成,体系不完整。但另一方面,“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明确要求按现有学制培养工程人才,在增加企业学习的情况下,不增加学习时间,因此,冶金类专业就需要在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基础知识到实际应用的全部教学。
针对课时有限,又要保证课程体系完整的要求,将已有的三门课程,更改为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冶金过程控制,增加选修课程现代控制工程,并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包括自动控制原理(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系统辨识与滤波、过程建模与仿真以及冶金企业常用仪表及检测技术,对于控制理论中较复杂且不常用的部分归并到选修课程现代控制工程中,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修。冶金过程控制则覆盖钢铁企业典型生产过程(高炉炼铁,转炉炼钢,连铸连轧等)的控制系统,并涉及部分有色冶金的典型过程控制系统,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冶金工业中常见的控制系统,缩小学校教学与实际应用的差距。
3.2 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1)课堂教学和实验实习相结合。包括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通过生产一线的工程训练,增加学生接触社会的经历。通过结合工程实际,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际应用加深对课堂学习知识的理解。并针对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学习的理论知识,分析其原因,寻求解决方案。做到理论和实践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③
(2)学校教学与冶金工程实践相结合。通过产学研合作,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及校园各种科技活动,营造浓厚的工程实践氛围。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通过学校和企业的密切合作,统筹规划学生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所应达到的培养目标,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
(3)实验教学改革。改革实验课教学体系,从根本上改变原有教学体系中验证性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少的状况。④在加强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向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验证性实验为辅的方向发展,使实验教学由被动模式转变为主动模式,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科研设计方法,提高实验的科技含量。⑤
(4)教材建设。综合性实验的开展离不开实验指导书的支撑,由于针对冶金行业的综合性实验没有现成材料借鉴,因此设计冶金专业综合性实验的同时,应同步编写综合性实验指导书,确保综合性实验的教学效果。
4 总结
本文针对苏州大学沙钢钢铁学院现有专业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系列课程现状,结合“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基本要求,从课程整合优化与更新、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以及教材建设等方面,对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思路与方案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为学院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好了基础。
注释
① 韩廷斌.校企联合,能力为重,踏上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新征程——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启动会简述.中国高等教育,2010.13:74.
② 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10.6:51-52.
随着建设监理制的推行,目前工程项目在施工阶段大部分都实行了监理。在工程质量、投资、进度三大控制上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绩,在进度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监理过程中进度失控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对工程项目工期要求过紧,不能正确合理地给出一个要求工期。招投标过程中未摆正投标标价与工期关系,没有充分考虑工期缩短将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导致标价压低了,使进度控制目标难以实现。本文针对进度失控原因和如何减少或避免工程进度失控问题,对进度控制理论和方法提出一些探索性认识与看法。
1.进度控制理论
1.1 进度控制是目标控制
进度控制是指在限定的工期内,以事先拟定的合理且经济的工程进度计划为依据,对整个建设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和纠正的行为过程。工期是由从开始到竣工的一系列施工活动所需的时间构成的。工期目标包括:总进度计划实现的总工期目标;各分进度计划(采购、设计、施工等)或子项进度计划实现的工期目标;各阶段进度计划实现的里程碑目标。通过计划进度目标与实际进度完成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及其原因,采取措施调整纠正,从而实现对项目进度的控制。进度控制是反复循环的过程,体现运用进度控制系统控制工程建设进展的动态过程)。进度控制在某一界限范围内对(最低费用相对应的最优工期)加快施工进度能达到使费用降低的目的。而超越这一界限,施工进度的加快反而将会导致投入费用的增大。因此,对建设项目进行三大目标(质量、投资、进度)控制的实施过程中应互相兼顾,单纯地追求某一目标的实现,均会适得其反。因而对建设项目进度计划目标实施的全面控制,是投资目标和质量目标实施的根本保证,也是履行工程承包合同的重要工作内容。
1.2 进度控制应实行全过程控制
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实施中,控制循环过程包括:
(1)执行计划的事前进度控制,体现对计划、规划和执行进行预测的作用;
(2)执行计划的过程进度控制,体现对进度计划执行的控制作用,以及在执行中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偏差的能力;
(3)执行计划的事后进度控制,体现对进度控制每一循环过程总结整理的作用和调整计划的能力。
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三项控制各有各的实用环境、控制工作内容和时间。能实现对施工进度事先进行全面控制最好,但是,工程进度计划的编制者很难事先对项目的实施过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估计。因此,进度控制工作大量的是在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中完成。
1.3 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进度控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一方面是承包商在施工各阶段、各分部分项工程中要设立专门技术负责人进行进度控制基础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业主或监理人员必须认真审核承包商编制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等。一句话,承包商和业主或监理人员必须密切配合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进度控制的目的。审核后的进度计划,往往需要把若干相互关系的处于同一层次或不同层次的施工进度计划综合成一个多阶群体的施工总进度计划,以利于进行总体控制,特别是工程规模较大时,若不将进度计划进行综合,就很难迅速准确地了解某一局部对另一局部的影响以及某一局部对总体的影响。
2.进度控制的途径
在工程项目进展的过程中,不同时间、不同施工阶段形成不同形式的工程量的过程,也有不同的进度失控原因和条件。因此进度控制途径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突出关键线路
坚持抓关键线路作为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作为组织管理的基本点,并以此作为牵制各项工作的重心。
2.2 加强配置生产要素管理
配置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资金、材料、设备等,并对其进行存量、流量、流向分部的调查、汇总、分析、预测和控制。合理地配置生产要素是提高施工效率、增加管理效能的有效途径,也是网络节点动态控制的核心和关键。在动态控制中,必须高度重视整个工程建设系统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及时跟踪现场主、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坚持每天用大量时间来熟悉、研究人、材、机械、工程的进展状况,不断分析预测各工序资源需要量与资源总量以及实际机械、工程的进展状况,不断分析预测各工序资源需要量与资源总量以及实际投入量之间的矛盾。规范投入方向,采取调整措施,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2.3 严格工序控制
掌握现场施工实际情况,记录各工序的开始日期、工作进程和结束日期,其作用是为计划实施的检查、分析、调整、总结提供原始资料。因此,严格工序控制有三个基本要求:一是要跟踪记录;二是要如实记录;三是要借助图表形成记录文件。
3.进度控制的措施
进度控制是一项全面的、复杂的、综合性的工作。原因是工程实施的各个环节都影响工程进度计划。采取进度控制的措施包括:
在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中,由于人力、物资(材料、设备)的供应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打破原计划是常有的事,因此,项目管理是对复杂的一次性的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的管理技术。目前均以网络计划技术为基础,首先,从工程总体施工需要出发,编制出总体和分项施工的网络计划,从宏观上对工程起到控制作用。第二,在网络计划的指导下,分别制定出年度、月、旬生产计划等三个计划表格,下发到各个施工队、作业班组执行。第三,在执行过程中搞好材料和人工两项使用计划的落实。第四,实行工程承包制,在保证工程质量基础上保证工期目标。在管理时,利用网络计划进行关键工序的考核,奖罚分明。在项目进度控制的管理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进度失控现象。
参考文献:
[1]姚仲贤,丛小密.建设工程进度控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03).
中图分类号:TU723.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前,基本建设投资失控突出,建设工程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的“三超”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困扰建筑工程投资效益。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的一大难题。工程造价的结果取决于从立项、设计、发包施工到竣工全过程,各阶段影响紧密,这些特性决定了在造价管理控制时必须树立全过程管理思路体系。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此项工作的好坏体现出工程技术与经济管理者的水平,对投资方而言,又决定着一个项目要达到预期投资目标的成败关键。因此,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节约工程资金,可以使投资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要求
1、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和建设工期的关系。缩短建设工期能减少建设期内贷款利息支出,价格上涨支出和相对固定成本的支出,有利于工程造价的降低;但若超越客观条件允许的限度,不惜工本主观片面地抢进度,则会造成造价的大幅度提高。因此,只有实现工程建设各个阶段之间的最佳结合,按合理工期组织项目建设,才能提高投资效益。
2、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与项目功能的关系。工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建设项目必要的使用功能。片面追求功能齐全,势必增大工程造价。但若过分压低工程造价,则项目功能必然满足不了使用要求,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因此,在工程造价管理中,不能单纯考虑减少项目投资费用,要注意正确处理项目建设造价与使用功能要求的关系,以最低的工程造价实现必要的使用功能。
3、正确处理建筑工程造价与工程质量的关系。项目建设施工的根本要求是实现设计意图,达到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盲目强调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以次充好,以劣充优,造成工程质量降低,势必影响使用功能,缩短使用寿命,造成更大的浪费;但若过分提高质量标准,盲目加大保险系数,也必然会造成功能浪费,增加施工成本,提高工程造价。
二、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
1 、投资决策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设项目决策是选择和决定投资方案的过程,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它是建筑的龙头, 要及时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在判断与决策的过程中, 要抓住方案的两个因素, 成本与规模。作为建设方, 这一过程直接会影响到以后阶段的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建设单位要对与拟建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各方面进行深入调查研究, 对各种可能采用的技术方案和建设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分析和论证, 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
2、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1)推行工程设计招标。在设计招标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选择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投标方案的设计单位为中标人。
(2)推行限额设计。杜绝“三超”。限额设计是按批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设计,按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提出合理的限额设计指标,促使设计单位加强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性的责任,强化设计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避免设计单位为设计工作方便或过分加大设计安全系数,提高工程造价。
(3)造价和监理工程师要全过程参与图纸会审,提前熟悉图纸,及时发现或减少设计中的错误、漏项、缺项等前后矛盾等问题,并加以解决,并要注意设计深度、保证设计图纸的质量,加强设计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尽量减少因设计而造成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变更。
(4)业主必须尊重科学的建设程序,杜绝边设计、边施工、边更改的“三边工程”。
3、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
(1) 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工程招标包括设备、材料采购招标和施工招标两个方面。招标文件确定了建设工程施工招标的原则和程序,规范和知道工程建设施工招标的各个环节,对建设工程从项目报建到合同签订的全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由于招标文件也是合同文件的组成部分,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它是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依据,是双方签订合同的依据,也是竣工结算处理索赔的依据,按法律顺序它也排在前列。因此,招标文件的编制应当非常严密而准确,每项都要详细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及争议,也可有效地避免过多索赔时间的发生。
(2)加强工程招投标,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一是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进行公开招标,加强对招投标的监督;二是不断提高标底的编制质量和评标人员的业务素质,切实防止压标或低价抢标;三是严格禁止招标人利用施工企业“找活”心切的特点,人为地要求施工企业压价让利和提出垫资施工等条件;四是标底的确定原则上应使招投标双方都有利可图,达到双赢的目的。在评标过程中,应在合理低价中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投标单位的社会信誉、资质情况、施工能力、设备状况、业绩等进行综合评定,以便选择一个既能降低工程造价成本,又能保证工程按质按时完成的中标单位。
4、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是实现建设项目的过程,造价的90%以上都耗用在施工阶段,因此,这个阶段的造价控制是整个工程造价控制的重要一环,要准确处理造价、工期和质量的辨证关系,把投入产出观念渗透到过程施工过程中,努力使人力、物力、财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达到最优组合。
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特别是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工程进度进行排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严格控制施工进度及质量,减少返修,降低费用;造价控制人员要及时收集积累有关造价调整的资料,准确预测各种动态因素(如价格、利率、汇率等),使造价动态管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必须健全设计变更审批制度,合理有效的控制变更价款。必须严格控制,做好施工处理、验收、核对和现场签证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减少管理成本。同时对在施工合同履行过程中,一方不履行义务而遭受损失时,要力求进行索赔。同时还要加强工程建设监理。
5、竣工结算阶段工程造价的控制
竣工结算阶段作为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阶段,对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与否同样起着关键作用,直接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这一阶段在对工程造价进行确定的过程中,预算人员应严格按照合同要求,在现行工程造价管理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甲方核实后的联系单、现场签证、隐蔽签证以及设计变更等进行认真的审核计算,同时要深入现场,对照竣工图对施工过程中是否按图纸、合同规定及工程变更工作全部完成与否进行审查,把好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的最后一关。
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是一个从投资决策到竣工决算的全过程管理,任何环节都缺一不可。为了实现预期投资目标,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只有对建筑工程进行全过程造价控制才能达到目的。控制工程造价不仅仅是防止投资突破限额,更积极的意义是要促进建设、施工、设计单位加强管理,使人力、物力、财力等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做好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工作,对保证和加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author based on their years of practice, analyzed the content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attention issues, discussed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described th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and made a few observations for reference.Key words: hydraulic;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the project;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前言
随着基本建设市场的不断规范有序,以“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等为核心内容的三项制度的不断推广,施工管理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已日益显现,尤其是作为施工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通过加强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由于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加上其本身是一项系统工程,决定了没有太多“规范”的模式可循。根据多年来从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实践,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提出一些工作方法和思路,共同探讨研究,以期为水利建设事业服务。
2 工程施工管理的内容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不仅包括项目施工期间的管理措施,也包括项目完成后采取的竣工验收管理措施,其管理的内容如下:
2.1 加强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形成以项目法人(业主)、承包方、监理工程师三方相互制约,以监理工程师为核心的合同管理模式,以期达到降低造价,保证进度,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内容为工程合同管理,按照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并协调有关各方的关系,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的管理。
2.2 施工期的工程施工管理主要为协助项目法人做好开工准备;审查并确定分包单位;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技术措施、施工进度计划和资金、物资、设备计划等:执行工程承包合同,按照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和批准的工程施工设计文件施工;监督工程进度和质量,检查安全防护设施;核实完成的工程量,领取工程款,整理合同文件和技术档案资料;处理违约事件和索赔;协助项目法人进行工程各阶段验收。
2.3 工程完工后,接受主管部门的检查,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竣工验收。
3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一个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系统工程。因此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为了适应施工管理工作的需要,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给予关注:
3.1 加强学习和培训工作,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业务素质、技术水准、管理水平。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项目经理应做到一专多能,不仅需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准,还要有比较广博的知识面和比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更需要具备法律、经济、工程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项目经理的培训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等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更能够熟练掌握并通晓工程施工的有关法规体系;
(2)学习工程建设招投标和合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不但要熟悉和掌握合同条款,而且要通晓整个项目建设的合同文件体系;
(3)学习工程建设管理和行政管理知识,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能够因人、因事、因环境、因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使之与实际情况尽量保持协调,从而使管理工作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
(4)学习经济知识,能够准确地分析资金使用计划和工程变更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准确地对概算和工程结算进行分析审核;
(5)学习风险管理和防范知识,能准确地分析风险产生机理,逐步细化各种风险因素,划分相应的风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其发生;
(6)学习施工专业知识,掌握工程施工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3.2 摆正位置,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协调处理各方关系。项目经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工程施工也属于服务行业,自己的一切行为都要控制在合同规定的范围内,正确处理好与项目法人(业主)、监理公司、设计单位及当地质检站的关系,以便在施工过程中顺利开展工作,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
3.3 严格执行合同。按照“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核心”的原则,运用合同手段,规范施工程序,明确当事人各方的责任、权利、义务,调解纠纷,保证工程施工项目的圆满完成。
3.4 严把品质关。既要按设计执行施工合同,又要根据专业知识和现场施工经验,对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提出意见,以供设计单位进行设计修改。拟订阶段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检查监督,切实做到以工程质量求施工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投资效益。依据批准的概算投资及施工详图对工程总投资进行分解,对各阶段的施工方案、材料设备、资金使用及结算等提出意见,确保能节约投资。
3.5 加强道德教育,努力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特别是项目经理必须忠于职守,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坚守阵地,廉洁奉公,一身正气,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并维护应有的权益。
3.6 坚持以人为本。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每个项目参与者的作用,推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尽可能的用数据说话,达到人人参与管理,个个分享管理带来的实惠。
4影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
水利工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由于水利工程建设的复杂性和多功能性,影响其质量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有:人员、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大因素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4.1 “人员”包括参与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每个工作人员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工程质量。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包括人的政治素质、身体素质、技术素质等。高质量的人及其高质量的工作才能带来高质量的产品。
4. 2 “材料”的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控制:严把材料采购关,必须“三证”齐全,才可进入仓库;严把质量关,实行材料报检制度,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政府质量监督机构和社会共同监管;严格执行采购计划的同时,根据进度和现场情况适时调整,以便保证质量,减少损失。
4.3 “机械”施工机械设备对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施工机械设备选型时,应注意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操作和维护上的方便性;要根据工期、工程量大小,安排各类机械的数量;确保满足施工要求;对特殊设备按要求通过相关部门检测方可进场,一般设备要定期维修,保证施工安全。
4.4“方法”包括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一些工程常因施工方案考虑不周或施工工艺落后,而造成施工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要求和追加投资等情况。因此,在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时,必须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确定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
4.5 “环境”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益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营造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搞好地方干群关系,遵守地方风俗。
5设计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在建设项目确定以后,设计就成为基本建设的关键问题了。在建设的时候能不能加快速度、保证质量、节约投资,在建成后能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果,设计工作起着决定作用。一个先进的设计,应是采用先进的工艺和设备, 合理地布置场地,组织好生产流程;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降低成本,提高质量。
6 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措施
6.1 加强领导, 落实责任制
领导重视与否是搞好水利工程质量工作的重要前提。水行政主管部门高度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以对人民负责和对历史负责的责任心真正把工程质量工作落到实处。全面落实责任制,明确单位领导、项目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责任,层层落实责任制,并加强监督和检查。按照水利工程行业规范和技术要求,组织施工;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管当事人发生什么变化, 都要追究责任,即工程质量终身制。彻底解决工程当事人不管工程质量如何,出现问题一走了之的弊端,使各级、各部门真正负起责来。
6.2 认真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建设单位是主体, 具有协调其它各方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监督检查和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各方应积极配合, 努力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创造优质工程。具体说来, 施工中应着重抓好以下一些环节:
(1) 编制施工组织计划, 制定施工技术方案。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各方要根据国家有关施工规范, 结合本工程特点和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和针对本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施工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2) 实行工程监理制。监理是受业主委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 依法享有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的权力。所以要树立监理人员的权威;施工单位在施工中违反施工程序或质量不合格, 监理有权责令其停工、返工;或者与相关部门会商后采取更为严厉的处罚措施。
(3) 建立建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监理、设计、施工四方都要有自已的质检组织, 建设单位元对工程质量负总责。施工中要对工程分阶段、分部分按程序进行检查验收。施工单位元所设质检工程师、专职质检员负责施工自检及施工的填写和编制, 按单元工程报验程序报验, 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步工序,并及时向质检组织汇报质检情况。
(4) 施工过程中, 施工各方要切实把质量控制放在首位,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要自觉坚持质量第一的观念。质检组织要本着对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严把质量关。
6.3 强化质量控制措施
质量控制实行事先、事中、事后“三控制”。事先控制是开工前对施工企业提交的技术方案、技术措施、质量保证体系以及管理制度等作严密审核,特别是对各企业投入工程的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提出具体要求。对用于工程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设备和运到工地的机械等进行控制,凡未经项目监理部同意,不得进入工地。事中控制就是工序控制。工序控制实行“二级三检报验制”,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有效手段。第一级是为保证监理目标的实现,指令施工企业建立班组初检、施工队复检、施工企业终检的质检机构与质检制度;第二级是施工企业在其内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填报“报验申请单”,报监理工程师工程复验, 复验合格后由业主终验,保证做到上一工序不合格不得进入下一工序施工,对单元工程、监理工程师在评定表上签验收意见和评定质量等级,关键工序要有业主、监理、设计、施工、共同签字,以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
事后控制是对已完成的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元工程的质量, 继续进行观察、检测,收集运用过程中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归档,及时组织有关人员检查验收。
7几点看法
7.1 处理好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与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之间的关系
监理工程师的质量控制体系是建立在施工承包商的质量保证体系上的。后者是基础,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监理工程师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令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肯定答复,不签发开工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马虎,也不能代庖。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在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如果让监理去代替施工技术员、质检员,不仅是力不从心,而且责任不清。代替的结果,必然使施工 企业 的质量保证体系弱化,甚至逐步放弃,从而使整个质量体系处于混乱状态。
7.2 严禁转包
主体工程不能分包;对分包资质要严加审查,不允许多次分包。项目部是独立性很强的经济、技术实体,是对质量起保证作用的关键所在。一旦转包或多次分包,连责任都不明确了,从合同法来讲是企业法人负责,而在实际运作中,是无人负责。
7.3 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施工及地方政府等有关部门的关系
在建设管理中执行业主负责制、监理制和招投标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三方都有一个观念转变的过程。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对号入座、进入角色“之后,三方的关系就易于处理好。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关系。业主和监理虽然是管理工作的主动方,但是必须认清:施工单位是建设的主体,质量控制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施工企业。分工虽然不同,但我们都在各自岗位上共同对国家负责。与地方政府各部门关系是否正常,是关系到工程施工是否有个良好环境的大事。
7.4 加强建设资金管理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源,建设水利工程以控制水流,将水量进行调配,来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和多功能性,而其工程质量关系到百年大计。进行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控制,采取各种有效管理措施,控制水利工程质量,获取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1.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意义
水利工程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必须确保水利工程的质量达到规范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它的功能效益,因此,必须控制好施工管理的质量。
控制好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能为人们带来的意义主要有:首先,如果没有控制好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可能会造成严重事故,带来国家和人们不堪设想的灾难,造成巨大的损失;其次,若水利工程质量过不了硬,不但会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和效益,而且会增加改建和返修的费用,增加额外的工程成本;最后,如果水利工程建成后才发现质量问题,会变得相当复杂,水利工程不像其他产品那样能简便的拆卸、解体、更换配件等,它牵涉到太多的内容。因此,对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就显得极其重要。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内容主要包括项目实施期间的施工管理和项目完成后进行竣工、验收阶段的管理措施,其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施工前质量管理
掌握和熟悉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严格考查施工企业的技术资质。对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构件的质量(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审核、质检和验收。建立健全质量保证系统、质量管理制度、 质量保证活动,完善其质量检验和计量技术及手段,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会审。熟悉和了解所担负的工程特点、设计意图、技术要求、施工工艺和应注意的问题。开工之前必须向施工人员以书面的形式进行技术交底。对承包单位提出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施工组织设计和开工报告进行审查。
2.2施工过程中管理
施工单位要建立完善的工序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提交质量统计分析资料和质量管理图表。及时审核变更设计及其修改的图纸。对施工作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检查,发现违规行为及时纠正。加强工序交接检验和隐蔽工程验收,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体系。
2.3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工程项目施工完工后,应组织相关领导进行内部检查和验收,通过后在组织并配合相关管理职能部门进行整个项目的竣工验收。
3.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实施质量控制的途径
3.1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者是人,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也应从人员素质抓起。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工程项目管理成员应牢固树立工程质量第一的意识,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必须坚持以“ 质量第一”的思想去组织和检验自己的工作,为此做好施工队伍的思想教育工作。施工企业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政治思想、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敬业精神;健全岗位责任制,建立激励制度,增强责任心,发挥创造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提高操作水平;制定操作程序避免发生意外事故;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管理者、作业者都应该是资格的行家。严禁不惜基本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人员无证上岗。
3.2严格执行各项工作岗位责任制
项目经理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决定性作用。
项目工程师负责向班组作技术交底工作,并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检查落实情况,对违反操作规程的班组和个人有权纠正和制止,必要时令其返工和停工,严防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对施工项目测量轴线定位、水准点及高程控制及时进行复核,并负直接技术责任;负责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现场监理和有关人员认定全部符合技术质量要求,办理签证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检查督促自检、互检、交接检落实情况;及时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成品、半成品、零配件的质量情况,对不合格品应提出验收意见及处理意见,坚决制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建立工程技术质量档案;督促试验人员对原材料、混凝土、砂浆、回填土、焊接件等按要求及时做好试验,并提供检验报告。
质检员应熟悉了解工程的总体情况,并对单元、分部、单位工程进行正确划分;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各项技术规程、施工规范和招投标文件,负责工程质量的核定工作;参加施工项目工程质量的定期检查、施工中间检查以及工序间的交接检查;检查工程材料质量,禁止使用不合格材料;参加工程设计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
生产班、组长应对本班组人员经常进行“ 质量第一” 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质量管理制度和各项技术规定、质量标准。全面负责本班组的质量自检、互检和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杜绝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领导本班组人员严格按图纸、技术交底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把材料使用关,拒绝和制止使用不合格的材料。操作工人应坚持按要求施工,做好自检自评记录;做到不合格的材料、设备不使用,不合格的工序不交接; 自觉接受质检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检查指导,及时纠正违章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3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3.3.1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水利工程的施工离不开工程材料,而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障, 如果工程材料不符合相关质量要求,那工程质量也达不到相应的标准。所以加强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工程材料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控制,主要控制方式是进行严格检查和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建立管理台帐、进行收、发、储、运等各环节的管理,避免混料,尤其是避免将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到工程建设上。控制材料的质量应做到:一要掌握材料市场信息,优选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厂家,选择质量合格的工程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二要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建立严密的讨划、调度体系,加快材料的周转, 减少材料库存和占用;三要合理组织材料的使用,减少材料的损失,加强材料的保管工作避免材料损失、变质;四要加强材料的检查和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进厂材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厂家批号等;五要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以防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3.2加强对机械、设备的控制
施工机械、设备是实现施工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对工程进度、质量均有直接影响。机械设备的选型要依据机械设各的性能和参数指标,按照满足工程需要和保证质量的要求,本着因地制宜,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性能上可靠的原则选择使用。充分实现机械设备对工程的适用性,保证工程质量的可靠性,操作的方便性、安全性。在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用指定人机固定,持证上岗,单机核算,保养和维修等项规章制度,加强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3.3仔细分析环境条件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通过其建设任务对所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生影响,而且对江河、湖泊以及附近地区的自然面貌、生态环境、自然景观,甚至对区域气候,都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反之,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环境也会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对环境条件进行分析。
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技术环境,施工现场作业面、劳动设施、光线和通讯条件等作业环境,以及与各方关系等人文环境。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恶劣的环境条件,将使保证工程质量增加许多困难。如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易引起基坑塌方或影响地基承载力;在未经干燥的条件下进行沥青防水层施工,易产生大面积空鼓;冬季施工工程措施不当,工程易受冻融而影响质量;地方关系处理不当,施工易受干扰;员工生活环境差,易引起传染疾病等。因此,要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针对不同的环境条件,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搞好与参加各方的沟通协作、处理好地方关系,创造和建立良好的技术环境,保护自然环境,以便为实现质量目标提供良好条件。
3.3.4严格控制施工方法
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条件下的工程项目,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方案。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从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以利于制定出技术可行、方法简捷、组织科学、经济合理的最佳施工方案和工艺流程,从根本上保证工程质量和降低工程成本。同时,要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以及规范的方法和作业指导书施工,必将对组成质量因数的产品精度、清洁度、平整度、密封性等物理、化学特性方面起良性推进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和提高作业效率。 [科]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X73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也进入到了迅猛发展的阶段,公路工程的施工工艺要求和建设规模越来越高,对于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细致。从公路工程承包商的角度来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施工企业的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对企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极为重要。
一、公路工程施工的特点
公路工程工作面广,作业战线长,尤其是高等级公路,投资高、工程量大,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公路工程施工的协调难度大,影响因素较多,技术含量高,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专业之间的密切配合。第二,公路工程施工资金需要量大,难以有效地控制好投资成本。由于公路工程建设涉及到使用维护、施工、项目招投标、项目选址、征地拆迁、项目设计、项目策划等,需要巨大的资金量。目前我国高等级公路每公里造价约三、四千万,即便是一般的二级公路,每公里造价也要达到两百多万,而那些特大型公路工程更是耗资惊人。第三,公路工程施工建设涉及的单位众多,工程建设过程涉及施工、设计、批准、立项等,建设主体涉及到养护维修部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投资方。第四,公路工程施工建设周期长,受施工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影响较大,有时甚至需要施工几年时间。
二、公路工程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分析
1、公路工程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1.1路基工程沉陷方面的质量通病
(1)水的危害。水是影响路基施工质量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路基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路基的防水工程和排水工程,否则就会被浸泡,而且其强度就会下降同时其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路基的沉陷现象。(2)对原地表地基处理不当。填筑的路基如果没有坚固的基底或是有软弱层,那么一旦受到较大的荷载或是遇到水时就会出现路基沉陷的现象。(3)填料中的粗细骨料不均匀,尤其是粗骨料不足,骨架结构的密实度就会不好,强度未达到标准,这样当受到较大强度的荷载时,就会出现坑槽、松散以及推移的现象。(4)在原坡形的地基结合处,没有挖好填方路基的台阶,那么其在自重或是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就会发生推移,从而导致路基的开裂和沉陷。
1.2桥涵工程方面的质量通病
影响桥涵工程施工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在桥头的位置处后期填料时出现了沉陷的现象;同时也有一部分桥涵工程的外观质量太差,表面不平整、蜂窝麻面过多、有残边残角以及水泡气孔多等问题;在桥梁施工时,桥梁的伸缩缝或是桥头搭板做的不好,导致桥台的顺适度和平整度都很差,严重的影响汽车在桥梁上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另外在夏天进行施工时,还经常会出现干缩裂缝以及早期破损等质量问题。
2、公路工程施工中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
2.1施工中技术工作的误区
对施工图纸的会审工作做的不全面,技术交底不够清楚,甚至技术交底存在错误。大部分的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测量工序与施工没能有效的衔接,而且施工中的技术把关工作经常出现错误,导致经常出现重复施工的现象。施工中没有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和实验的标准,检查试验十分随意并且没有代表性,导致质检的数据存在错误,同时质检信息反馈速度慢,施工工期经常被延误。不重视施工前期的放样工作,放样前没有对图纸文件进行会审,放样后又没有对放样精度进行校核,种种的问题都会为工程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2.2施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1)施工单位没有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管理制度,没有质量保证措施,也没严格的执行岗位责任制。(2)对分包工程的管理不当,没有制定强有力的管理措施,对于分包商的一些劣质的行为也没有严格的制约方法。(3)施工项目管理水平差,现场调度混乱,对进度、质量、测量、试验、安全等重要内容没有进行严格的把关,对已经发生了的劣质行为没有治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也没有采取预防措施。(4)施工时,施工人员不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进行施工作业,盲目的进行施工,任意决策,很容易导致施工质量事故的发生。
三、针对质量问题提出的改进措施
1、设计
设计图纸是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因此一定要做好图纸审核工作。图纸审核的具体内容包括: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图纸中有无遗漏、差错或相互矛盾之处,图纸表示方法是否清楚并符合标准要求;所需材料来源有无保证,能否替代;施工工艺、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切合实际,是否便于施工,能否保证质量要求;施工图及说明书中涉及的各种标准、图册、规范、规程等,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2、施工
2.1原材料
原材料是会直接影响质量,采购应仔细识别和测试各类原材料;坚决不采取半成品的材料。这些都是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做到的。
2.2方案、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是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具体化,其内容必须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作业交底的内容包括作业范围、施工依据、作业程序、技术标准和要领、质量目标以及其他与安全、进度、成本、环境等有关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2.3培训教育
由于人对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影响较大,因而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公路施工企业,必须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加大投资力度开展各种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和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着力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于特殊岗位必须实行岗前培训制,并在管理过程中融入先进管理理念,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隐患应及时查找并解决,从人员方面着力提高公路工程质量。
2.4现场过程控制
(1)做好现场跟踪检查
现场跟踪检查可以帮助工程施工及早发现工程质量问题,以便于把质量问题,甚至是质量安全问题,扼杀于摇篮之中,所以做好现场跟踪检查的工作十分重要。
(2)正确处理好工程质量与进度的关系
在抢进度的同时认真强化施工质量管理,杜绝因抢、赶工期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对施工条件不符合有关规定的工程,坚决不准施工。
(3)成立工地质检机构
质检机构负责本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直接对本单位总工程师及项目法人负责,行使监督权、检查权和质量否决权。协助技术负责人对质量保证计划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审查各施工队的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主持质量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收集和检查质量保证资料,进行质量动态分析,负责与监理工程师联系,组织隐蔽工程、分项工程和单位工程的自查自验,对项目部的质检结果、报告进行复核、检查,对试验、测量、施工质量及原材料进行检查、鉴定。
(4)搞好工地试验室
工地实验室是一个施工单位自检的的重要部门,是工程质量管理中的极为重要的一环,其建设必须按照标砖要求来建设,试验仪器必须齐全,以满足公路工程建设的需要,试验工作人员做到工作严谨,实事求是,一切试验成果必须以数据为依据,如实上报,不得擅自修改。至于材料是否合格,试验室必须第一个拿出材料参数,根据数据进行判断,如果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这样,才能真正保证公路工程施工的质量。实践证明,没有合格的试验人员和施工员,就没有合格的工程。
3、建立以工程监理为核心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公路工程施工中容易产生质量问题的环节进行重点控制,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中的材料、设备、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规范检查、材料送检等做好严格控制。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是确保质量的关键,有利于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和全过程质量管理的监控作用。质保体系不能只是几个简单的组织机构框图和工序质量控制图表,还要有人员、机械设备、原材料、技术方案、质量管理办法和各工序质量保证措施、责任人等作为保障。要加强“三个层次”的控制和各层次的职能,即政府监督,项目(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要在建立公路监理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又要理顺“三者”的关系,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单位三者的关系。
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公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因此,对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对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也会越来越系统化,越来越法制化。所以,每一个公路建设者都必须了解我国的形式走向,做好本分,搞好公路质量。
参考文献
一、加强装饰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分析
目前为止,市场上有很多室内用的装修材料,但是这些材料的质量都不一而是,有的质量好,有的质量不好。在质量不好的产品中,含有较多的有害物质,这些物质被用在室内装修之后,不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对人体的危害也非常大,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比如在2009年,某省工商局对市面上的一些材料进行抽检,其抽检结果显示该省内室内装饰材料很多都不合格,其合格率不能达到百分之五十。当然在装饰工程中,除了施工材料的选择以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影响着装饰施工的质量,比如装饰施工工人的技能,施工材料以及施工工具的准备过程。
二、加强装饰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落实质量管理责任
从我国建筑企业目前的管理状况来看。最常用的管理方法是项目目标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常采用的管理方法是以包代管。一般情况下,要实现项目管理的目标管理,需要在最初就做好相应的工作,即在项目实施之初,就要根据项目管理的一些细则,对成本与收益进行预算,按照事先制定好了的规章制度,对成本进行调度使用,使得工程的质量和进度能够得到保证。项目目标管理办法的实行,有两个好处,一是能够将风险合理的转移给公司,而不需要个人或者相关人员单独承担。其次,每个项目之间都能够协调进行下去,可以最大程度上激发项目经理的工作热情。利用这种方式,对体制进行改善,能够使得工程质量得到很大的提升。项目工程施工的负责人应当以公司工程部为主,公司利用事先已经安排好的成本细则,积极开展能够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技术的培训,并根据不同的岗位制定具有实际可行性的考核标准。在对已经竣工的施工部分,则可以进行考查,而考查的标准可以是岗位的施工标准。项目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履行职责。特别在施工的初期,培训的主要内容应当是针对施工人员的技能,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并向施工人员重点讲解管理规范。公司的工程部承担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而质检部则可以对施工项目的具体施工质量进行进行监督管理,保证施工工程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下去。作为公司最高技术部门的总工办,则可以针对项目管理,提出并制定一系列的工程施工技术,并对这些技术的实施制定相关的细则与方案。同时鼓励总工办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不仅是为了保证施工工艺的先进性,更是保证施工质量。
三、完善装饰工程组织的计划与施工准备
装饰工程组织的技术与施工准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施工人员的准备阶段。在施工之前,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管理人员有项目经理、质检员、施工员以及技术员等。在配置管理人员时,在数量以及人员安排上,都应当按照工程的规模大小或者实际施工的难易程度进行。而作为项目施工的负责人,其应当对施工设计方案充分熟悉,同时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保证施工材料与人员安排,并且将具体施工制度予以细化,保证施工工作能够按照预期完成。第二,准备施工技术。图纸对施工来说尤为重要,了解图纸,是相关人员或者相关部门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一旦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问题,要将及时向总工办汇报。并由总工办和营业部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将讨论的结果制成意见书,积极与相关设计单位取得联系,就这些意见达成一致的解决方案。总工办和工程部应当对其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工作上的指导,但在指导的过程中,不能够脱离具体的施工要求,在制定施工组织计划时,应当以科学合理符合实际为其原则。施工组织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内容,工程基本状况、施工进度、施工方案以及施工材料等等。第三,准备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材料时,应当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不仅要注重施工用料的准确性,而且还要考虑到企业的施工成本,积极控制施工成本。项目部在使用施工材料时,要有所依据,其中最重要的依据是施工材料使用表,根据使用表的内容,对相关的材料进行核准,并随时记录使用状况,并随时对使用情况进行修正,交修正后的材料交到预算处。预算员从预算处得到材料之后,根据材料的规定,进行采购活动。此外,项目部还应当对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时间做出安排,从而保证材料能够跟得上工程进度。
四、严格控制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做好质量保障
对已经完成的装饰施工工程进行定期的检查。完成每一道施工工序后,要向上级反应,上级接到反应情况后,立即对相应的工序进行检测。一般情况下,应当填写自检的相关记录,并且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如果有些问题不能够解决的,应当在所有工序检测完毕之后,由相关人员呈报。在对所有装饰工程施工完成交付工作之后,公司应当进行一次全盘检查,主要针对的便是施工质量,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则应当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按照解决方案进行整修。
五、控制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
(一)施工人员
施工人员素质高,施工团队工作效率高,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关键内容。在培训施工人员的过程中,要使得每一个施工人员都对公司的相关管理与章程了然于胸。使得施工工程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在人力安排上要按照项目进度计划进行,能够最快的实现流水作业,从而保证工期的完成。
(二)施工材料
关于施工材料的选择需要特别注意,现今市场上在售的施工材料很多,品种也较多,质量档次的差别也较大。而施工材料的选择,很多时候并不是由施工单位决定的,而是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业主的影响,因此施工材料的选择较难。当材料在进行报检前,需要得到业主的同意,此时一般会选送一到两件样本,如果业主同意,材料便可以在进场后进行报检,合格之后,双方就可以使用。
(三)施工工艺
在装饰工程中,施工工艺的好坏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选择好的施工工艺,不仅能够节约施工的时间,保证施工的质量,还能够缩短施工的程序。为了施工工艺能够为施工人员掌握,使得其先进性与实用性能够在具体工程中得以体现。公司相关部门可以以书目的形式将施工工艺的相关程序与要求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宣传。在书目中,应当包括施工材料、施工工具以及施工要点等内容。使施工工艺的可靠性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 苏笋然.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质量控制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33).
[2] 杨震魁. 建筑施工企业质量管理的创新[J]. 科技资讯. 2010(28).
1引 言
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重点应从控制项目施工准备阶段、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这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入手 , 全面策划 , 动态管理 , 精心组织施工 , 协调处理好与各专业施工单位之间的关系 , 重点控制过程质量 , 保证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现结合某商住楼实际施工管理经验 , 对如何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 提出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创新意见。
2工程概况
某商住楼 1 #、2# 楼建筑面积 4.15万 m2 , 地下一层 ,地上一号楼 15层 , 2号楼 21层 , 旋挖桩、承台加箱形基础 , 二层顶为转换层。一二层为框架结构 , 三层以上为框剪结构。
3施工前质量管理
3.1做好 “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工程施工的纲领性文件 , 即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完成的组织、技术、经济的综合性文件 , 是现场施工活动实行科学施工管理的一个法规。
因此 ,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按施工现场情况 , 工程特点 , 施工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研究。对人员、资金、材料、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进行科学地、合理地规划安排 , 编制切实可行的 “施工组织设计 ”, 以便更好地做好工程的施工工作。
3.2实施质量责任制
为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 成立了由项目总经理统一领导部署的项目经理部 , 由总工程师协调工程施工质量工作 ,下设技术部和质检部 , 具体负责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编制了 《质量计划 》、《质量质量保证措施及实施细则 》和 《质量管理制度 》, 将质量责任层层落实 , 以质量管理制度规范质量管理、规范人的行为 , 使施工质量管理措施有计划、有序和规范化地实施。
3.3严格进行图纸会审
图纸会审目的在于发现 , 更正图纸中的差错 , 对不明确的设计意图进行补充 , 对不便于施工的设计内容协商更正。会审的要点在于: 设计是否符合施工技术装备条件 ,如需要采取特殊措施时 , 技术上有无困难 , 能否保证安全施工; 设计计算的管线品种、规格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建筑、结构和设备安装各专业有无重大矛盾。各种外部管道、电缆、电线同建筑物内部各专业图是否衔接一致; 管口相对位置、接管规格、材质、标高是否一致等。审查出来的问题经建设 (监理) 、施工、设计三方洽商 , 由设计单位修改 , 建设 (监理) 单位向施工单位签发联系单才有效。
3.4材料采购环节的控制
国家 《建筑法 》明确指出: “用于建筑工程的材料、构配件、设备 ……, 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产品质量标准 ”。因此 , 要把住 “四关 ”, 即采购关、检测关、运输保险关和使用关。建筑工程项目质量高低 ,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原材料质量的优劣。假冒伪劣建材对工程质量可直接造成严重伤害。为此 , 应严格检查施工单位进场的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的出厂证明、技术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及技术鉴定文件等 , 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抽检或试验。建筑材料应重点检验的内容: 钢筋的出厂证明书、试验报告单 , 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及锈蚀情况 , 必要时抽样送检; 水泥的出厂合格证、出厂日期、进场试验结果报告以及品种和标号 , 骨料除按设计的规范要求检查级配、料径、允许含泥量外 ,还应注意禁用含风化的碎石; 钢筋、混凝土构件要送实验室进行检验; 对砂石的料径、含水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坍落度都要严格把关。只有这样 , 才能保证钢筋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 从而保证建筑结构整体的安全性。
4施工中质量管理
施工中的质量管理涉及很多方面 , 本文重点探讨的是对本工程有重大影响因素的隐蔽工程的管理和钢筋混凝土的管理 , 以及施工中的监督和检查管理。
4.1加强隐蔽工程的管理
隐蔽工程多为结构工程。隐蔽工程验收关系重大 , 如有差错将直接影响建筑物安全性。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同时又是工程竣工结算的重要依据 , 因此 , 它还关系到工程造价的准确性。严格验收隐蔽工程 , 认真做好验收记录和签证工作 , 既能给竣工结算提供正确的依据 , 又能及时补救措施确保建筑产品的安全可靠性。在一旦出了结构问题的质量事故时 , 也较容易查明原因。就本工程来说 , 在基础工程验槽时 , 先检验基槽土质、基槽深度、宽度 , 使之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 , 经监理及有关人员签证认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对工程钢筋隐蔽前验收 , 对照设计图纸详细检查 , 对钢筋作了抽样强度试验 , 不符合强度要求的不准使用; 同时 , 核对了钢筋的品种、数量、规格、间距、下料长度及钢筋安放位置 , 使之符合设计图纸的规范和要求; 浇捣混凝土前 , 对已布设好的钢筋是否走位进行检查 , 有变位及时进行了校正等。
4.2加强钢筋混凝土的施工管理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 , 尤其要把好几个要害环节的关。一是把好模板安装关。模板的安装应能保证各部位工程结构和构件的形状、尺寸及相互位置的准确 , 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 能可靠的承受新浇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对此 , 我们组织专门人员逐层复查轴线位置、标高、梁、板、柱断面尺寸是否与设计相符 , 模板的拼制缝隙是否严密 , 封堵措施是否得当 , 支顶措施是否牢靠。在浇注混凝土时先将模板内侧冲水清洗 , 清除模内垃圾 , 严格规定了拆模时间。二是把好钢筋的下料长度 , 特别是锚固长度; 箍筋要检查其末端弯钩后直段部分长度。三是把好混凝土浇捣时施工操作关。这个阶段必须检查监督的是: 混凝土配合比要符合设计强度要求 , 搅拌时间根据混凝土坍落度、搅拌类型及出料量来决定 , 最短不少于 60S。振捣混凝土时应注意各插点的间距要均匀 ,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 , 振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 115倍。四是把好混凝土浇捣后的养护关。混凝土浇捣后要严格控制拆模时间; 混凝土前三天的养护对其强度影响最大 , 一定要保持足够的湿润状态 , 总的养护时间应根据气温的高低决定 , 但不能小于 7昼夜。
4.3对工程实施样板管理
必须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1 ) 体现设计意图。满足设计要求是做好样板的前提。 (2) 选择合适的技术工人施工 ,这是样板成败的关键。 (3) 在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技术、质量交底。样板施工前向操作者进行详细的技术、质量交底 , 是做好样板的重要环节 , 其内容包括样板的名称、部位、使用的材料、技术、质量标准、操作要领等,务必使操作者做到情况明,要求清。 (4) 组织质量专检人员评定质量等级。一般在操作者自检合格后分别由项目部、项经部、公司质量科等有关质量员、项目经理或工程师鉴定通过。样板一经鉴定通过 , 就应指导面上施工。
4.4加强资料管理
对质量管理资料 , 必须要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收集整理。每完成一分项工程 , 就要做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和该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每完成一分部工程 , 就要做好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记录、分部工程安全和功能检验资料核查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对工程使用的主要建材、构配件和设备的进场要做好见证送检 , 并收集好试验报告。只要能够按照工程的施工进度对工程质量管理资料进行收集 , 该工程的资料就能完善而不遗漏。
4.5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占据市场并最终实现市场价值。只有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的技术措施 , 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 才能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 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企业体制创新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 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根本基础。
4.6建立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和体系文件的编制 , 这是 GB/19001 - 2000标准的要求 , 也就是常说的企业贯标工作 , 它的作用是应该肯定的。目前 , 我国已经有相当一批建筑企业贯彻实行了 ISO9000系列标准 , 建立了质量体系 , 实施了体系认证。但由于国外建筑企业范围有所不同 , 不同的企业应针对自己的特点 , 选择不同的体系要素。在此基础上 , 科研、设计、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 , 可选择ISO9001, 施工企业选择 ISO9002, 试验室、监理公司等单位可选择 ISO9003, 以不同的模式实施对外保证。项目经理要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 , 做好质量控制 , 并建立 《质量奖惩条例 》《质量分析制度 》《质量检查制度 》《用户回访制度 》《全面实行优质优价和分项工程质量控制 》《消灭质量通病措施 》等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5施工后质量管理
按规定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 , 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工程竣工验收程序的合理性,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按有关规定的程序及合同规定会同所有相关单位及部门进行。工程竣工验收一般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初步验收 ,第二步是正式验收。初步验收一般安排在正式验收之前一星期左右 ,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双方对整个工程逐项进行仔细检查 ,按照图纸和建设工程承包合同的要求 ,将遗留工程及其工程质量以及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需返工处理部分 ,全部做好记录 ,列入收尾工程计划 ,责成施工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正式验收 ,有建设单位领导主持 ,施工单位负责人、施工管理人员、设计单位、质检单位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 ,对施工单位的情况进行全面的评定 ,并召开竣工验收总结会。对需要返工或继续完善的 ,限期由施工单位组织力量完成 ,以便尽快将建筑物移交给建设单位投入使用。
6结束语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ace of construction of the city more and more quickl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by people,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s the key to building engineering overall quality, the paper will be in buil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simply analyzed and for everybody study reference.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quality inspection
中图分类号:TU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城市化的发展越来越快,工程质量也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的范围广、环节多、工种多、人员机具多、工程所处的自然条件也各不相同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工程质量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的甚至引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危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所以,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对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本文将从如下几个方面论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以供大家学习参考之用。
一、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
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尽管目前建筑机械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多,但是人为的因素造成质量事故的情况仍然很多,只有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奖罚明晰,责任明确,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我认为,在建筑施工中,要建立完善的质量责任制度,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工程施工中,应该首先明确项目经理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并建立技术、质量、生产和安全系统的责任制度,技术系统要保证利用先进技术,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做好各项技术的管理工作,其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智力支持,生产系统就是保证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物质系统是保证供应的材料和机具的质量,其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要求的基础条件,质量系统是做好质量检验工作,将质量监督体系深入到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安全系统是技术、物质和质量系统的一个补充,只有在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安全系统,才能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也才能为工人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第二,技术员、工长、施工人员要做好一线的现场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三,除了甲方的质量监督员、监理工程师外,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也应该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查部门,并配备专职的质量检查人员,并建立质量检查人员的旁站制度,另外,应该明确,在技术人员、工长及施工人员有违章作业的情况下,质量检查人员有权要求其停止违章作业;第四,建立各项质量保证制度,并严格进行管理,采取措施将各项质量保证制度落实到实处。
二、进行科学管理
科学的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关键,只有对建筑工程采取科学的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才能使建筑工程的施工更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管理方法就是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对管理制度和方法从观念、技术和组织机构等多方面着手进行创新。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科学管理,我认为应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尽量使用整建制的施工队伍,提高对施工队伍的管理水平,并加强对施工队的业绩考核力度,依此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人力环境;第二,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入场培训,加大对特殊技术工人的重点培训力度;第三,在对施工队伍进行考核过程中,要有相应的激励措施;由于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劳务公司这类专业的施工队伍,要加强对其进行考核评比,对于施工质量好,进度快的劳务公司,要考虑进行长期合作,而对于在考核过程中管理水平差,施工质量差的劳务公司,应及时进行清退,以优化施工队伍;第四,好的管理,离不开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宏观管理和重点把握,在对施工过程进行控制的时候,应该确定施工阶段的关键过程,并加强对关键过程的质量控制,对于施工单位,对于关键过程要有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要加强对关键过程的监督管理,以确保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国家规范标准及关键过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进行施工。
三、加强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的施工,包括各个施工阶段,只有将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好,才能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这就是所谓的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比如,对于建筑工程中的放线工程,其中包括运用各种先进的仪器,而且若放线出现错误将严重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专门的放线队伍,并由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带队把关,尽量采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复核,以保证测量放线的准确性。又比如,在进行有腐蚀性的环境中进行基础施工,设计部门为了避免腐蚀性介质对基础混凝土和钢筋带来危害,对垫层及地面以下的构件的施工都进行了特殊的要求,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施工,并编制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针对工程的特殊性招聘特殊的技术工人并进行必要的培训,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另外,大体积施工仍然是目前施工的难点,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要从原材料、运输、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缝的设置、后期养护等各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的控制,在选择原材料的时候,在保证不影响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尽量选择低水化热的混凝土,并合理安排车辆,保证混凝土的运输不影响浇筑的进度,在后期养护阶段,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尽量减少水化热的聚集,比如可以设置一些散热孔或者利用循环水管等手段。
四、协调各方关系做好质量检验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检验工作是对施工质量的一个综合评定,而且由于建筑工程的施工具有施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施工环境差、难度大、需要处理的关系多等因素,更需要质量检验工作深入到施工的全过程,建立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一个动态的控制体系。比如,某项目为中法合资的建设项目,参与工程建设的监督管理部门很多,不但有来自法国的业主驻工地代表,也有来自中方的业主代表,还有来之全国各地的三个公司的施工管理人员,总共加起来有300多人,各个公司及双方业主,他们的管理方式和习惯做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在工程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不但要满足法国的管理方式和习惯做法,还要执行国内的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这个管理难度还是相当大的。在这个工程中,我认为应该采取如下措施:第一,在工程施工前,应编制好物料使用、机械设备、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并交由法国一方,中国一方,监理方等相关部门审批,避免因为关系处理不好而影响工程进度;第二,严格按照经过各方审批后的物料标准、机械设备类型、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执行,若不出现特殊情况,严禁随意改动;第三,建立由法国方、中国方、监理方及施工方共同参与的质量检验工作,这样加强了对工程监管的力度,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四、统一验收标准,明确分项的验收程序,由于法国与中国的所处的环境不同,很多规范标准不能很好的统一起来,给管理带来了难度,比如,在对基础底板的验收上,各方就在验收方式和标准上出现了分歧,在这个时候,项目组应该尊重各方的验收方式和标准,并采取协商的方式,在此方面达成一致;第五,定期组织监理例会,业主例会等,及时掌握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随时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在施工单位加强自身质量系统建设的同时,要求其正确认识和利用各监管部门对工程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工作,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总之,在施工过程中,要正确对待各种矛盾,处理各种矛盾,积极协调施工各方的关系,加大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力度。
五、结束语
施工质量是建筑工程质量的核心,只有加大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才能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任务之重,责任之大,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借鉴类似工程的先进管理经验,做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和控制。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王先恕等,化学工业出版社
[2]《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邬晓光等,人民交通出版社
[3]《最新房地产项目质量控制管理实务丛书》陈永辉等,中国知识出版社
作者简介:
严俊,男,浙江,浙江二建华能海门电厂项目部质量科长,助理工程师
徐卫祥,男,浙江,浙江二建华能海门电厂项目部安全科长,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