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1 06:33: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制度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461(2008)12-0051-05
一、制度化管理的西方历史现实
1.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要求制度化管理
在资本主义之前,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类实践能力的限制,人类的认识被局限在相当狭窄的范围里,认识的内容充满了想像和对以往经验的肯定。那个时候的权威关系主要依靠习惯和信念以及对神灵的崇拜、信仰来维持。这种权威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是较为强烈的,但从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来看却是脆弱的,因为其权威得以建立的基础是脆弱的。建立在感情和信念基础之上的权威关系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和认识水平的提高,会充满不确定性从而变得不可控制。资本主义“第一次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捍卫自然科学,创造了进行研究、观察、实验的物质手段”,“第一次把物质生产过程变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1]人类的理性发挥了从来没有过的作用,展示了从未展示过的力量,这时的权威形式也就随着成为包含理性成分的权威。科学、理性的发展和运用使得人类行为前所未有的统一于某些共同的制度规范。在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从物质生产到经济和政治生活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无不深深打上了科学理性崇拜的烙印,建立在科学认识基础上的制度权威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和技术的发展,旧的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适用了,必须采用新的制度和管理方式。
资本主义经济、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工厂管理必须服从技术的客观要求,从而促使制度化管理成为工厂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的选择。
资本逻辑的支配是西方企业制度形成、发展、成熟的基本力量,也是现代企业制度最根本的基础。资本作为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通过产权形式在企业制度中体现自身,借助契约形式整合其它要素,通过财产保值增值要求支配企业全过程。资本逻辑是说资本不仅仅代表了有价值的物品,而且代表了物品占有、支配和使用的权利;不仅代表了物品或财产的权利,而且代表了财产保值、增值的内在要求;不仅意味着符合财产保值、增值的要素组合、经济活动本身,而且意味着相应的经济活动中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不仅意味着既定的、单一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而且意味着变化着的、运动中的社会关系和支配规则。简单地说,资本运动的逻辑支配企业运动,强调企业建立在财产制度基础上,企业决策服从资本保值增值的要求,决策权按照财产权利构成行使,企业制度由财产权利的构成和逻辑决定,企业的经营、扩张、发展、投资、兼并都以资本增值保值的要求为转移。[2]
资本逻辑支配下,资本要素在经济活动,企业运转中发挥支配作用。管理过程中应该以理性的制度权威作为各种管理方法、手段、过程的核心。与信仰、感情、经验基础之上的传统权威相比,理性的制度权威使组织摆脱了的随机、易变、主观、偏见的影响,具有比传统组织优越得多的精确性、连续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度化管理更符合资本逻辑支配下的作为经济体的企业的追求。
2.制度化管理随工业革命出现
制度化管理作为一种理性的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它迎合并极大地推动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工业化进程。一方面,制度化管理满足了工业大生产的生产模式和管理复杂化的需要。其在精确性、快捷性、可预期性等方面是其他社会组织形式所无与伦比的。另一方面,它以非人格化、制度化的特征而得到科学理性时代的文化认同。而这些都是对传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中普遍存在的任人唯亲、下级对上级的人身依附、官员决策的任意性与不可预测性等弊端的纠正,是时展的产物。
在古代,社会生产力处于手工劳动阶段,技术水平低,交通、通讯不便,人与人之间社会联系的成本高、有效性低,经济组织和社会活动一般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规模小,结构简单。因此,那时的管理基本上是建立在个人观察、判断和直观基础上的传统经验管理。
工业革命后,机器劳动取代手工劳动使社会生产力取得了飞跃发展,新的经济组织――工厂制度普遍建立,组织规模扩大,内部结构复杂。组织运作所要求的连续性、规范性、精确性使管理难度空前增大,管理成本人为上升,大量工厂的经营不善和破产倒闭使传统的经验管理遇到了挑战,改进管理降低组织活动的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于是以小瓦特、欧文、亚当•斯密、巴贝奇等人为代表,人们开始真正重视组织管理理论的研究,从此生产计划、技术和劳动分下、设备的合理使用、劳资关系等成为管理者的研究专题,管理思想从经验直觉进入了较系统的研究。但在此之后,尽管工厂制度及其管理经验从英国推广到其他国家,但由于缺乏持续的技术和组织创新动力,因此管理理论没有大的进展。这种情况直到美国铁路企业出现后才开始改变。
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铁路管理是一个全新的问题,如协调困难,发生事故,运输成本高等等,面对这些严峻挑战的是大批新型的支薪经理人员。他们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其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在1841年10月5日的一次铁路事故后,乔治•W•惠斯勒为西部线设计了现代化的分工仔细的内部组织结构,从而使西部线成为世界上第一家以职业经理通过严密的管理系统而经营的现代企业;1846年巴尔的摩和俄亥俄铁路的本杰明•拉特岁布经过对财务会计理论和铁路管理精确性的精心研究,将财务活动从铁路作业活动中独立出来,首次提出了记录铁路运营的款项并编制日报表、月报表以便考核的制度;1852年就任宾夕法尼亚铁路总经理的J.汤姆森以明确中央管理机构、区段管理机构中各职能部门的关系为重点,形成了一套分权的、权力机构与职能部门分设的组织形式――这就是后来M型组织结构的雏形。于是分工严密、结构合理、协调控制的铁路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逐渐形成,而与之相适应的近代财务会计、统计制度的基本方法也在50~6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
究其根本来说,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生产条件,生产过程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制度规范,因为这时的生产过程中的制度规范是以经验方式获取,并以传统和惯例的方式来保留和延续的。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机器化大生产在给生产方式带来革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工厂的制度和管理问题。在资本主义社会的大机器生产条件下,“人们考虑问题的重点已经转到厂商内部的各种问题中。如加工过程、设备排列、场地布置、生产技术、刺激制度,以及其他等等。”[3]工业革命和机器化大生产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分工和协作关系达到了空前精细和严密的程度,使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规范性要求变得空前严格。在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中,个人权威已经开始让位于制度权威。从19世纪末的泰罗制,到20世纪初期出现的法约尔等人创立的管理组织制度,再到二次大战以后出现的管理科学理论基础上的管理制度,都体现了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制度规范的严格性及其权威性。
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变革中,工厂里的技术对各种活动和关系的结构起了重大作用。从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因为蒸汽动力的应用,效率更高的技术不断出现。类似大规模生产装配线的流水技术,可以以较低的单位成本生产出大量的标准化产品。由于产品的生产流程中有很多不同的操作过程,因而产生了不同的部门。随着部门数目的增加,就需要设立管理部门来协调各道工序的工作。结果是产生了等级组织结构,而且建立起了更高的管理层和更为详尽的程序和系统,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组织内的各种努力协同起来。[4]从根本上讲,技术影响了组织的结构。早期的“批量”生产方法并不那么要求正式的程式,但是,由于蒸汽动力的应用,产生了新的工厂技术――流水式生产,这种技术要求组织在设计上要具有更为正式的程式。使用蒸汽机车的铁路开始了运输革命;电报和越洋电缆则引起了通讯革命。这些力量的综合,创造了大型组织的成长。企业的成长产生了一种需要,就是通过制度化规范以便于协调和控制。在大规模生产中,为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制度是必需的,制度化管理成为对大型企业成长的反应。
二、制度化管理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1. 现代企业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管理制度
现代工商企业是从19世纪后半叶在美国开始兴起的。当时美国的食品加工、烟草、冶炼、石油、机器制造和运输设备等工业,由于大批量生产技术的采用,企业开始向前结合产品分配和销售活动,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同时,为了确保原材料等投入的稳定供应,又进行后向结合,建立自己的原料采购与生产组织。当这个过程完成后,企业制度便实现了从传统工厂企业制度向现代企业制度变迁。现代工商企业正是“把大规模生产过程和大规模分配过程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而形成的”。在现代工商企业产生的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管理制度的产生。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农业经济和乡村经济转变为工业经济和城市经济,在这几十年里,美国经历了生产和分配过程中革命性的改变。一方面,随着无烟煤和蒸汽动力在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大量采用,铁路的兴起以及电报和电话网的建立,为大规模生产和分配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及技术条件;另一方面,铁路庞大的规模和系统性,要求对车辆和货物进行及时调度。因而,在美国经济中率先建立了多职能的、拥有多层级经理的企业组织,并率先发展了直线参谋制的组织管理原则。
生产上,蒸汽动力在生产中的使用,使制造一件产品的几乎全部过程被集中到一家工厂之内(即所谓的内部化),少量的劳动力能够生产大量的产品。而科学管理运动在工厂管理中的推广,使技术带来的“速度经济性”得以发挥。分配上,铁路和电报所创立的新型物流和信息流通方式,改变了商业形态。独立的批发商取代了实行佣金制的商,百货公司、邮购商和连锁商店等零售商蚕食了传统小商店的份额,进而又侵蚀着批发商的势力范围。新兴商业形态的优势在于所售商品的低价,而低价来自商品库存的快速周转。大规模分配由此兴起。在独立的销售商无法吸收大量生产所带来的高额通过量的产业中,制造商不得不实行横向结合。例如在肉食加工企业中,领先的企业如阿穆尔和斯威夫特,由于要将西部的牛肉销往东部的城市市场,因此必须建立庞大的冷库和冷藏运输的网络。这样,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和分配的联合。当大量生产与大量分配结合于一个单一的公司之内时,现代工商企业就诞生了。
企业史学家钱德勒认为,现代工商企业的诞生是因为管理协调的“看得见的手”比亚当•斯密所谓的“看不见的手”更能有效的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更能增加资本金的竞争能力;现代工商企业的管理体制取代了市场机制而协调着货物从原料供应,经过生产和分配,直至最终消费的整个流程。“由领薪经理所管理的企业,已取代了传统的家族小公司而成为管理生产和分配的主要工具”。[5]管理上的“看得见的手”已取代了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
现代工商企业是通过垂直和水平结合成长起来的。垂直结合的企业一般是采用连续批量作业技术的企业以及产品要求特殊分配和销售服务的企业。进行水平结合的企业大多是规模较小、家族或个人拥有的企业。这些企业为了控制产量,抬高价格,实行合并或兼并。但这些企业很快就发现,为了使合并后的企业继续成长,必须进一步向上游和下游行业实行垂直结合。因此,垂直结合才是现代企业形成的最基本的途径。
垂直结合并不单纯是企业的一种竞争策略行为,其实是一种制度创新。现代工商企业能够将一部分由市场组织的社会分工转变为企业内部分工,克服了因采用新技术或生产新产品引起的市场失效。由于垂直结合,现代工商企业内部分工的范围已包括原料生产与采购,零部件加工生产,产品生产以及分配与销售。为了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还需要对企业内部资源配置进行长期规划。现代工商企业因此需要对企业管理的体制与方法进行改革,这就导致其层级管理的形成、发展与成熟。层级管理制度确定了现代工商企业内部决策与日常管理之间的分工,使得企业能够以更大的规模、能力和更高的效率管理和协调内部日趋复杂的分工与交易。
2. 制度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1)组织方面。工业革命使工厂制度取代了家庭生产制度,同时带来很多家庭生产中从未遇到过的管理问题。如何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组织问题和方法问题是许多管理实践者面临的难题。麦卡勒姆将制度化管理带入了铁路经营,他认为,良好的管理要以严格的纪律、具体和详细的职务说明、经常准确地报告任务完成情况、根据成绩确定工资和提升、明确规定上下级权力层次以及在整个组织结构中贯彻个人责任和下级对上级报告的责任等为基础的。他以正式的组织图规定了权力和责任的层次、各个业务部门的劳动分工以及报告和控制的通讯联络线。对麦卡勒姆的做法的仿效,促使美国第一流的大企业实现了制度化。追根到底,正如亨利•普尔所言,没有其他任何方法能使这样一部巨大的机器安全而成功地运转,只有通过秩序、制度和纪律才能做到。制度化管理的复兴是企业成长的需要,通过建立规章、建立标准和程序,制度化管理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创造了安德鲁•卡内基这样的钢铁巨人。[5]
(2)人事方面。工厂制度兴起之后,很多管理者注意到,生产效率低下的起因大概是怠工或者故意限制产量。规章制度可能改进工厂的经营,但必须同时提供一种激励,以取得工人的合作,刺激他们对增产的需要做出反应。建立某种根据劳动表现付酬的制度,也就是工资激励和计件工资制是制度化管理人事问题的标志。法国经济学家A•R•J•杜尔哥提出一套有关利润分红的建议,查尔斯•巴比奇也大力提倡这种做法。亨利•R•汤在此基础上,提议工资等级的工资制度方法,为每一个工作单元或部门确定成本和生产定额,根据表现返还赢利。弗雷德里克•A•哈尔西则批评了利润分红和个人计件制的缺点,提出“支付劳工奖金计划”,认为激励应当建立在过去产量记录的基础上,加上确保最低数量的工资,再加上对超额工作的奖励。弗雷德里克•温•泰罗提出了一种计件工资制度,作为部分解决劳动力问题的进一步措施。为了实现预想目标,制度化管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效解决了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从那以后,制度化管理运动更加稳步地发展起来。
在工业化革命中的企业生产实践中,制度化管理能够从组织、人事等方面提高效率主要是因为:
第一,制度化管理塑造组织的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当公司和其它工业开始成长的时候,也面临着管理大型组织的难题。它们需要制定获取人员、材料、设备和资本的计划;需要通过劳动分工、委派权力、分配责任以及将生产活动组织成为部门,以组织这些资源;需要通过提供激励、协调人际关系、在组织内部提供通讯手段,以领导和协调人的努力;需要通过衡量表现、比较实际结果与计划、必要时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协调和控制。只有将技术、材料、人力、资本等因素和生产过程有效结合,才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制度化管理能够有效地组织这些资源,使企业的相关活动具有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从而使企业的资源契合了组织生产的需要,促进了效率的提高。
第二,制度框架使大规模生产有可能,而且更有秩序。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最有效的制度,为达到产品的低成本和标准化的每个细节,都需要这种制度。制度意味着建立规章、建立标准和程序,以掌握生产车间中增长的活动总量。制度化管理还包括建立工具的标准、工作的质量和数量、通过选择工艺和制定时间表来协调工作流程、工资的激励、成本核算、确定岗位职责,以及妥善处理诸如怠工之类的劳动力问题等等。通过规章制度,大规模生产井然有序,促使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效率得以提高。
第三,制度化管理把人事和组织有效融合。规章制度不仅有效地使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而且为了实现生产目的,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使人能够按照制度要求配合组织安排,成为组织机器上的零件。这种融合才真正发挥了制度化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的功效,促进了大型组织的成长。
三、制度化管理与科学理性
西方国家在经历了近代文艺复兴,思想解放,个性解放,交通、通讯条件改善,资本冲垮旧有的社会纽带,社会关系世界性的流通和工业革命等一系列历史变革后,脱离传统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这一过程一方面是资本的力量、个性解放的力量和社会流动性增强突破了传统社会管理中起支配和约束作用的以等级、身份为基础的,建立在传统的权威、魅力型权威基础上的管理秩序;另一方面,以个人私欲为动力,以建立在法律规范基础上的契约规则、自由竞争逻辑为基本规范,以资本运动的逻辑为支配力量,又受制约于技术内在规定性约束,逐步萌生和发展出一套以形式化、制度化为特征的管理体系。
组织的理性是因为组织有着自身的价值尺度,它有着稳定的目标,这种目标又可以使组织取得最大的效能。理性不仅为组织提供目标的选择,而且也提供了目标选择的工具。组织借助于理性而建立,以理性为媒介对组织成员进行沟通,从而使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目标达成认同的结果。[6]组织具体明确的目标可以为相应的行为提供明确标准,使行动具体化,规范行为,并且对设计组织结构有指导作用。结构形式化、角色形式化可以准确、清晰、系统地解释控制行为的规范,描述在该结构中处于特定位置的个体之间的关系。通过岗位标准化、规范化、形式化使行为变得更确定,成为形式化角色。
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斯•韦伯关于“科层制”的经典论述,明确指出建立在“法理的权威”基础上的科层制组织在精确性、稳定性、连续性、可靠性方面优于历史上任何组织类型,确立了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的地位。
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以来形成并逐步占统治地位的根深蒂固的科学信念,使得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成为西方管理最突出的方法特征。从泰罗的时间动作研究、计件工资制,到今天林林总总各种管理方法体系,无不强调标准、规范、程序、职能这样一些外在于个人的,形式化、规范化、程序化的方法和手段。这跟动不动强调积极性、情感、态度、表现、思想这样一些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更富有个性色彩的因素形成鲜明的对比。
形式化、制度化管理体系把组织锤炼成为一个实现既定目标的高度理性化的结构性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人的理性面,使个体的行为成为组织机器的一个部件,大幅度的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效用,成为成功且有效的管理手段体系。可以说把形式化、制度化的作用,把组织理性层面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
制度是让组织管理得以进步的理性工具,制度化程度的提高和制度权威的确立过程同时也是管理不断进步的过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规则是在追逐效率的过程中被发现以至占据支配性地位。在组织中,成文的规则往往被作为直接的管理监督的替代物而使用。这种替代具有节省管理精力、将由于区分地位而导致的功能性失调的后果最小化的优点,并且这种做法避免了涉及利益冲突的直接对抗(Gouldner,1954;Crozier,1964)。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认为,只有让管理者对组织作有效的计划,以此为根据明确组织的发展目标,并预见到组织发展未来的方向,这样才能算是高效的管理。而要建立高效的组织,就必须理顺组织内部成员结构及其相互关系,明确组织中各成员的角色职责,并以制度和规范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
四、总 结
工业革命前,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集中阐述生产的两个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后来又承认资本为投入的要素。亚当•斯密把企业家作为一个要素进行过论述。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则是第一个明确承认生产有第四个要素的。资本主义经济和现代企业的发展历程表明,管理作为资本、土地、劳动力之外的第四要素是使组织发挥最高效率的关键。
伴随工业化革命的是技术和文化的革命,手工技术到机械技术驱动了大型企业的成长,科学、理性基础之上的制度化管理的构建是企业在追求效率、效用时解决技术、材料、组织职能和生产过程结合起来的组织问题和方法问题,以及促进、发展、激励和控制人的行为的人事问题等工厂制度和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组织基础(要素)尤其是技术、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革时,职能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制度化管理是组织理性的极致表现,制度化管理的实行有利于企业解决面临的组织难题,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从工业革命前到工业革命的管理,再到科学管理,现代管理,整个西方管理史以及西方的社会经济史、企业发展史表明,管理的科学化、理性化是管理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制度化管理是组织理性的表现,组织的制度化本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的管理水平。就制度化而言,制度权威的程度如何,是衡量制度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
需要指出的是,现实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化某种意义上是对理想的科层制的追求。但科层制本身纯粹是一个排除了不确定性的封闭的理性模型。这个模型将组织视为精密仪器,它对人的假设是排除爱、憎和一切纯粹个人的因素,把人当成了科层制这个大机器上的零部件,完全剥离了人性。但人有别于物的特性决定了“人的关系”不可能被置换为“物的关系”。而且个体的需要、情感、价值追求即使在理想的组织中也不可能全部获得充分满足,个人的完整人格必然兼具组织人格和个人人格。理想的制度化忽略了人的某些特性、需求,所以管理制度化必然存在限度。从组织目标来看,在追求的效率前提之下,也应当在组织发展中考虑到对人的发展的平衡,制度化的限度不仅是必然,也是必需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8 .
[2]王利平.中国组织管理过程中的传统文化因素[D].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2 .
[3]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4][美]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M] .孔令济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3.
[5][美]艾尔弗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陆江兵.技术•理性•制度与社会发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5.
Research on Institutionalize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s
Zhou Yan,Ge Jianhua
从工作内容的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国有企业资金的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从国有企业资金正常且高效运转的角度上来说,财务管理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小觑的。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国有企业财务部门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秉持谨慎性原则,针对国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以及经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一笔资金来源及去向予以有效记录。然而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因素作用之下,国有企业出现财务风险是在所难免的。当前的实际情况在于:绝大部分企业并没有构建健全化的财务风险监管机制,导致国有企业在应对财务风险的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监管不力问题。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机制的构建,在国有企业不断建设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财务部门的有效监督将各项机制措施落实于实践。
(二)逐步提高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从职业道德水平的强化以及会计业务处理能力的提升这两个方面人手。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从会计职称的获取角度上来说,具备注册会计师或是中高级会计职称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不普遍,绝大部分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处理能力仍然比较有限,这就使得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从这一角度上来说,财务总监应当在有关国有企业财务工作的监督与管理过程别关注财务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财务总监应当着眼于对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人员会计业务能力的提升,通过岗前培训以及在岗定期培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储备;其次,还应当着眼于对财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着眼于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实际,严格要求财务人员的自觉与自律。
(三)逐步推进对国有企业现行管理模式的改革与优化
在国际间经济交流与沟通日益密切的背景作用之下,国有企业要想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市场剧烈竞争过程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应当针对现行管理模式进行逐步改革与优化。对于我国而言,构建一种政企分离、自主经营、产权明晰、自负盈亏的国有企业管理方式不单单能够充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下对于企业管理体制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更为有效地辅助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经济建设发展。在这种企业管理体制的推动作用之下,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及机构能够实现对国有企业国有资产的有效处置,进而也就实现对国有企业资产运行情况的完整性监督,借助于此种方式确保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能够始终处于安全且可控的发展状态中。
(四)逐步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的约束机制
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向我们证实了一个方面的问题:缺乏监督的权利往往最容易滋生腐败。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如果无法形成以财务总监为主体的,相对于领导权利的有效约束机制,势必会导致存在于国有企业中的财务管理问题进一步严重。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借助于相关措施的落实与强化,形成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有效监督与制约,才能够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当构建相对于国有企业领导权利的监督制约制度,所涉及的内容包括授权审批制度以及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多个方面;其次,应当进一步强化并完善对国有企业领导权力执行情况的检查制度:包括年度审计及离任审计制度、重大经济决策参与投票制度以及收人申报制度等在内;最后,应当加强执法力度,对于干扰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秩序的相关人员应当同时追究其经济责任与刑事责任,强化责任的落实力度,防患于未然。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也不断加快,再加上我国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既有开放向和自主性,还有很强的包容性。作为市场经济主要参与者的企业,要是想更好的发展下去,就需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趋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且企业的财务和会计是企业的命脉,是非常重要的,必须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所谓企业会计制度,就是对企业的商业交易和财务往来在账簿中进行分类、登录、归总,并进行分析、核实和上报结果的制度,是进行会计工作所应遵循的规则、方法、程序的总称。而且企业的日常花销和核算都得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规范,一般情况下,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可以在国家统一的会计规范下制定一些适合自身的会计规则和方法程序,形成企业内部会计制度。
一、会计改革的基本要求
会计工作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必要的经济信息,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必要的支撑和保障。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给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会计制度要与现代企业制度协调一致,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性,把改革的目的明确,明确真实规范的方向。其中会计制度是企业制度的一部分,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所以会计制度必须与企业制度保持一致,才能为企业服务,促进企业发展。首先会计制度得明确企业产权,保证投资者地位平等,维护投资者的利益,对投资者进行有效监督。其次要改变传统的会计理念,适应市场变化,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革要优化财务报表的功能,转化并体现出会计的社会服务职能。最后改革要本着真实、有效、规范的原则进行,因为会计报表所提供的信息会涉及到商业机密和经济的发展,如有掺假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改革路径
(一)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要适应经济的发展,要进行企业的改革,执行者肯定是工作人员。而要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进行会计改革,与之密切相关的肯定是会计人员,所以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是相当重要的。所以要重视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建立一支经过正规培训的高素质的会计队伍,来适应会计改革之路。实际上会计资格证书的准入标准比较宽松,使得会计队伍存在着参差不齐的现象,再加上深受传统会计观念的影响,要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进行正规培训,组织会计人员进行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地进行会计改革。
(二)内部牵制制度
会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经济走向和经济机密,所以需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从而优化会计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内部牵制制度应该以机构分离、职务分离、钱财分离、账务分离为原则,权责明确、落实到每个人。对于统计、出纳等岗位的具体职责进行明确规定,进行轮岗制度或者定期检查长期监督。
(三)建立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特征同时也要求会计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明确,利于企业内部管理和监督,能够更好地促进会计工作的良好_展。而且可以根据不同会计岗位的职责和工作量以及工作繁简程度不同,同时考虑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的高低不同,针对不同的个人情况安排不同的岗位,还可以进行轮岗,提高会计人员的工作水平,对会计人员的工作也要进行考核,保证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完善内部审计与财务管理部门
随着企业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进程加快,审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也需进入规范化轨道,加强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受管理层的约束,能够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工作,加强工作效率,维护企业利益。并且要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和职业素质,制定监督评估体制进行长期监督定期评估,鼓励审计和财务人员认真工作,努力提高自身水平。还可以经常进行开会交流,使得审计和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意识到自身和企业是利益共同体,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促进企业发展为宗旨,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营造一个和谐企业人文环境。所以要逐步完善内部审计和财务管理部门,促进企业发展。
(五)承担社会责任
会计,从社会的角度对受托经济主体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进行计量与报告,以增强受托经济主体的社会责任观念,不断提高社会性效益。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多关注职工的工资待遇和同工同酬情况;维护消费者权益,对企业的经济严格把关;维护政府的利益,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积极向国家纳税,为国家的发展和民生事业做出贡献;积极支持公益事业,多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和民生问题,为老百姓做实事,为企业塑造一个良好的公众形象,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会计与企业制度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一方面,一种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必然会要求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会计体系。另一方面,会计理论自身的发展也会有助于新的企业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二者之间相互促进发展。所以在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改革会计制度,完善会计制度,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柳.现代企业制度下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J].经营管理者,2012,14:238.
中图分类号:G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1-0023-01
一、引言
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自二十世纪末开始国家大力实行企业改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在新世纪新形势的现代企业制度下,我们国家各个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面临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最大限度地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在现代企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将是新时期我们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企业制度改革中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现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主要负责宣传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必须做好以先进的思想来教育企业员工的工作,切实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并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中小企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改变经营制度,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就是指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运行体制,科学的规范企业领导和员工职责,企业的企业政工队伍的性质和作用在这种制度下依旧发挥着自己本身的作用。有些人片面地认为企业有了董事会、监事会,就不再需要企业政工队伍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也不利于企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在新世纪新形势下我们要真正发挥企业政工队伍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探讨政工工作的新方法、新载体,充实新内容,寻求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发挥出企业政工队伍的重要作用。
三、政工人员要树立服务于现代企业制度的思想观念
在当前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改革,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必须抛弃陈旧的观念,加强先进性教育,与时俱进,增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意识,牢固树立服从服务于生产经营的指导思想,彻底摆脱政治为主经济为辅的计划经济工作模式,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把握生产经营的切入点,结合点、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地发展经济。此外,企业政工队伍必须具有效率意识,政工工作不能以牺牲生产力为代价来换取工作的表面活跃,而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加强时间观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脚踏实地为党和国家为企业做贡献。
四、企业政工队伍要继续学习新知识为企业转制服务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企业政工工作正在逐渐被赋予新的涵义。在新形势下,企业政工队伍不仅要做到围绕企业经济建设开展活动,而且要直接进入经济领域发挥作用。首先,企业政工队伍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企业生产能力,维护员工利益。例如,在股份制企业,许多企业的干部员工不仅仅是企业的员工,还相应的获得了企业的一部分股份,成为企业的小股东,员工利益与企业利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代表和维护员工的最大利益,才能更加广泛、紧密地把员工凝聚在自己的周围。其次企业政工队伍要从多方面为员工服务,积极开展政工工作,用新方法新思路帮助和服务员工。企业政工队伍团结员工和凝聚员工主要是通过服务员工来体现。如果不能适应员工的需要,为之提供多方面、有实效的服务,员工就不会选择企业政工队伍。例如,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现代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会更加严格,优胜劣汰、竞争上岗,员工择业、上岗,都要靠自己的真才实学,在企业不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可能被辞退,这就需要企业政工队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方式帮助广大员工学习新知识,以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同时积极向企业领导推荐和选送员工人才。第三,企业政工队伍要仔细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政工工作新的运行机制。为适应社会的发展,建立新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只有做到以上几点,企业政工队伍才能更好的为企业转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五、适应企业转制要求的工作方法分析
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行,企业政工面临许多全新的问题,如:企业定岗、定员、定权、定责后占用生产时间集中大量人员去搞活动,客观上既不允许,也不可能;高效、精干的企业运行制度,必然使管理人员得到较大削减,必然使专职政工干部减少而兼职政工干部增多。因此转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效益、效率,既是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客观要求,也是完善企业政工队伍的自身运行机制的迫切需要,所以企业政工队伍的工作要进行新形势下的定位,尽量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变大规模集中活动为小型分散活动;变占用工作时间为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变企业政工队伍独家经营为借助技术部门或人力部门多家经营;变一味无偿活动为有偿与无偿活动相结合;变简单的突击性劳动创造活动向以科技为先导的劳动创造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雅新.政工工作是企业稳定的基石[J].党史文苑,2006,(12).
[2]汤飞.加强政工工作构建和谐企业[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04).
关键词:
茶文化;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思考
1中国茶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的国家,中国从两汉时期就开始研究如何制作茶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茶道,例如日本、美国,有着很大不同。正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可见在中国人眼里,饮茶是和饭菜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不仅在于其物质层面,更在于其几千年来沉淀的精神文化层面。
1.1茶文化的历史
早在两汉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种茶、饮茶,并逐步形成规模。公元780年,唐代茶圣陆羽著写的《茶经》,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其中不仅概括描述了茶的自然形态和与之相关的人文典故,更是把儒家、道教、佛教三教精髓融入饮茶中,形成了独特的饮茶风俗,称之为中国茶道,并逐渐传播,此后在大量的有关茶叶、品茶的诗歌书籍中均有体现。中国茶道在随后的若干年内传入日本,形成独特的具有禅宗韵味的日本茶道。中国的茶文化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周边地区扩散,明清以后更是远销欧美,直到前戏,一直都是中国主要的外贸力量,甚至欧洲当时的皇室,都以穿中国丝绸、饮中国茶为一种时尚,茶对中国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1.2茶文化的内涵及意义
茶文化是在人们饮茶、品茶的过程中,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一种美好的意境中,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从而达到修养身心、陶冶情操、参悟人生的目的。茶文化中的淡薄明志是一种生活方式,如茶般的淡泊是一种人生境界。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中国茶道,其内涵是中国茶道的“七义一心”,“七义”即为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一心”即为“和”。茶艺描述饮茶、品茶过程中的艺术境界,茶德描述茶事过程中的高尚情操,茶礼是茶事过程中的礼节,茶理描述茶事的道理和学问,茶情描述人们在品茶饮茶过程中对茶的喜爱之情,茶学说是人们在种植茶树、烹茶煮茶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学问,茶引导是指有修行的茶人通过著书立说、宣传饮茶的好处,引导人们规范进行茶事活动。“和”字,囊括了人们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清寂”,勤俭节约的“俭”,互惠互利的“共赢”等意义。中国茶道以周边优美的园林环境作为背景,以茶具、烹茶、品茶、赏景为表现方式,辅以语言、动作、器具,体现品茶过程中思想和精神为核心,体现出中国茶道即茶文化的精神内涵。
2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现状
自从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实施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成立之初,无论是制度的建立,还是企业管理的理论方式,绝大多数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直接照搬过来,很少有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当地实际的风土人情进行调整的,很少有形成自身特点的现代管理模式,在企业制度的建设上存在一些问题。
2.1企业成立初期战略目标模糊
我国不少中小型企业,甚至一些大型企业,在企业成立之初,并未提出公司战略,或者提出的战略目标未形成系统。战略目标过大、过于笼统都不能准确实施,长此以往,公司的战略目标便渐渐变成了一句口号,无法实现。
2.2企业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匮乏
我国不少企业发展过程中,未能科学制定薪酬制度,不仅与公平公正的薪酬原则相违背,长期矛盾的积压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此外,企业人员流失问题也是企业人力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由于企业发展前景模糊,员工的薪资不合理,职业生涯难以实施,工作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员工离职,由于他们的流失,不仅是带走商业信息、客户,使企业蒙受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更重要的损失是企业对人才的培养、培训,影响工作质量和职员工的稳定性。若长此以往,最终将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3企业管理过程中缺乏凝聚力
凝聚力是企业内部之间向心力的总和,是各个部门之间团结与否的标志,企业从成立到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动力之一,是企业最基本的标志。一个没有凝聚力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凝聚力的强弱对企业的运作效率、战略目标、企业利益等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凝聚力强的企业,不管是部门之间、还是员工之间,都是协同合作,公司内部不仅团结,而且高效运作。
2.4企业机构设置的繁杂
很多企业在机构设置中,管理部门很多,相互之间责任相互交叉,这样就经常存在“一些事一群人管,一些事没人管”,这其中就是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部门职责未完全划分。此外,行政级别纷繁,手续难办理,导致企业决策不能及时传递至执行者手中,或者传递的信息不够准确。
3茶文化对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
在茶文化视角下建立的企业制度,标志着一种行为的规范化标准化,企业的经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企业的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企业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填补法律法规和道德约束的不足,规范员工个人的行为,发挥广大员工的聪明才智,使企业变为全体员工的企业;而且可以约束企业,避免企业出现家长制的管理模式,规范企业行为,使得企业的任何行为都有理有据。
3.1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随着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同世界其他企业间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根据企业自身特点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战略目标。战略目标依据茶文化中和之道制定,既不会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实现而沦为一句口号,也不会因为太小轻易实现了而轻易更改。制定战略目标需考虑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的战略目标所涉及的专业化和多元化的取舍问题,二是企业自身供给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问题,充分权衡利弊,发掘企业自身优势,规避企业不利因素,根据茶文化的中和之道制定适宜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3.2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解决人力资源匮乏
企业可根据本地的人均工资水平,行业内的评价工资水平,员工个人的职业素养和学历水平,客观公正的制定企业薪酬制度,而不是老板或经理依据个人喜好决定员工薪资。企业依据客观公正的薪酬制度,尽力留住每一个对企业发展有益的员工,同时给予他合适的薪资,达到茶文化视角中的互利共赢,企业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共同成长。企业需建立完整的用人制度,赏罚分明,做到招得到人,用得好人,考核制度留得住人,如果干得好与干不好一个样,员工就无法融入企业中,也不会有归属感。除了薪资待遇,可以给予员工更好的其他福利待遇和后勤服务。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审视企业员工的价值,并引导员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
3.3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增加凝聚力
众所周知,如果一个企业凝聚力不强,人心涣散,必然不能沉下心来做事,导致企业不能长久地发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凝聚力作为一种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能将企业全体员工聚集在一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奋斗,鼓舞着大家的士气,同事协调员工之间的关系,激发员工的聪明才智。员工相互信任,相互帮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有助于企业的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中国茶道的“德”、“礼”、“理”、“和”字等,包含企业发展过程中员工感恩企业的感恩之“德”,员工平时沟通过程中的商务礼仪,沟通过程中依理讲理,交往中的相互尊重的“互敬”,互惠互利的“共赢”,和气生财,以和为贵等等。这些茶道精神,能很大程度地改善企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企业成员之间包容互补,有助于企业员工之间的内部团结,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凝聚力,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4茶文化的茶道精神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
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简约、精简,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企业机构设置简单化,简单化的组织机构能更快速的执行企业的决策,减少管理层级即可减少部门之间的内耗,提高运作效率。此外,还能克服各职能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责任,优化配置人员,科学的设置行政管理部门,划分管理职责,并下放决策权,充分发挥企业每个员工的聪明才智和组织效率。
4总结
制度的建立是规范化、标准化建立的过程,它需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版块包含完整的内容,应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不可前后矛盾。制度的建设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础,优秀的企业制度,可以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通过对茶文化的核心“七义一心”、“中和之道”的研究,并运用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围绕企业管理建立一系列科学化、流程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制度,真正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让企业和员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山西省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分析课题组.对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山西财税,2013(11):6-8.
[2]卢祺义.关于弘扬茶文化、引导茶消费的几点思考[J].农业考古,1994(4):5-7.
[3]余惕君,孙再华.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思考[J].科技导报,1995(12):48-50+61.
[4]吴光辉.国有企业组织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州学刊,1996(2):15-17.
[5]周国富.努力实现建设茶业强国梦———关于茶文化与茶产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观察与思考,2013(5):13-17.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是外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变动以及财务业绩等信息的主要渠道。现行的财务报告在对预测性信息和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要求,影响了企业效益水平的提高。新型的、能弥补现行财务报告弊端的财务报告模式成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当务之急。
1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端
1.1缺乏对前瞻性和预测性信息的披露
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是对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的总结,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能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关于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预测性信息。另外,由于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过于重视利润数据的通用财务报告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以致削弱了用户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1.2提供信息缺乏时效性
企业的会计制度将财务报告按年度、半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的时限进行编制,但财务报告的编制有着诸多时间点的规定,如资产负债表日、完成财务报告编制日、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以及实际对外公布日等,这些时间点差异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的投资获利情况,诸多信息在之前就可能已经失去效用,缺乏时效性。
1.3不能充分体现企业价值
通用的财务报告只能看到通过历史成本计算出来的货币数据,而不能反映更有价值的非货币信息。企业的价值包含有诸多方面,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报告就能全部体现出来的,比如在企业发展中扮演重中之重的角色的人力资源,是推进企也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它却是在财务报表上看不到的。另外,诸如企业文化、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的销售网络等重要资产都无法在财务报告上显示出来。
1.4财务报告模式单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的人群结构是非常广泛的,从投资者和债权人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乃至企业职工等。但现行的财务报告多是采用标准的统一模式,即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情况说明,不能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差异性要求,诸如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预测性信息等。
2财务报告思路的改进
如何划分财务报告信息以及增强报告的时效性已经成为紧迫的研究课题。对于现行财务报告的弊端,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改进:
2.1改进报告的内容
为了使财务报告能更加直接和具体地揭示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经营成果,应建立以经济事项为对象的财务报告体系,提供分类别的事项信息,让使用者依据自己的差异性需求进行取舍和整合。另外,对信息类别的划定,即可以根据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类别划分确定,也可以通过依据决策者的类别和决策类型来确定,总之是要灵活地将企业的相关原始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工作转移给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为决策者和投资者的工作提供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参考依据。
2.2改进表达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诸如声音格式、文本格式以及影像格式在互联网上信息,具体来说,声音格式是通过企业管理层的演讲和财务历史的介绍来信息的一种形式,而文本格式则是通过在企业网页上设置下拉式菜单,囊括财务报告的各个章节。这些新兴的财务报告表达方式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也为报告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大的便利。
2.3改进编制技术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关于分部门的风险与机会等重要信息往往会被笼统的合并财务报表所掩盖住,而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利用XBRL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编制技术,提供更详细的财务信息。XBRL能自动汇总综合不同分部、不同信息系统的财务信息,方便报告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分解某个分部的明细信息,而且XBRL即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也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人员信息剖析能力的提高。
3新型财务报告模式的探索
在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企业财务报告要想突破传统并有所创新,且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企业价值,就需要构建新型的财务报告模式:
3.1差别报告模式
差别报告模式是从财务报告表达方式和编制方法上来理解的,目的是突破传统、解决财务报告的供需矛盾。这种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表达方式上多采用一些上文所提到的诸如声音、文字、图像等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方便使用者能更直观地接受和理解报告信息。另外,差别报告模式还可以通过软件对各种经济事项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多、快、好、省”的满足报告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3.2分层报告模式
分层报告模式是将财务报告的信息区分为相关性信息和可靠性信息分层报告。相关性信息多指对企业发展有用但不能进行计量和确认的信息,如企业风险价值、人力资本价值等;可靠性信息则是可以用绝对数量货币额来表达的,且以历史成本计量的确定性信息。构建这种分层报告模式,应将人力资源和企业市场资本化价值纳入到财务报告的范围之内,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关的财务预测体系、规范财务预测行为,为企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信息。
3.3实时报告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报告模式应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报告的编制中,实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也可以在核算流程中运用相关先进软件快速的完成编制,实时地将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披露于网上。这种模式改进了现行财务报告缺乏实效性的弊端,缩短财务报告的时间,使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提高财务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决策作用,实现现代企业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春柳. 探讨财务报告的若干改进[J]. 现代经济信息, 2009,(15) .
[2]何帆. 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及模式浅探[J].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S1).
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应企业特定日期的财务状 况和会计期间的现金流量、经营成果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是外界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现金流量变动以及财务业绩等信息的主要渠道。现行的财务报告在对预测性信息和前瞻性信息的披露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不能充分满足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发展要求,影响了企业效益水平的提高。新型的、能弥补现行财务报告弊端的财务报告模式成为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当务之急。
1现行财务报告模式的弊端
1.1缺乏对前瞻性和预测性信息的披露
现行的企业财务报告是对企业历史经营情况的总结,提供的会计信息往往滞后于企业的实际发展状况,不能为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关于企业未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预测性信息。另外,由于利润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过于重视利润数据的通用财务报告并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收益状况,以致削弱了用户决策与评价的相关性,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节约资金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1.2提供信息缺乏时效性
企业的会计制度将财务报告按年度、半年度、季度以及月度的时限进行编制,但财务报告的编制有着诸多时间点的规定,如资产负债表日、完成财务报告编制日、注册会计师出具审计报告日、董事会批准财务报告对外公布日以及实际对外公布日等,这些时间点差异以及核算手段的限制,导致财务报告不能及时反映企业的投资获利情况,诸多信息在之前就可能已经失去效用,缺乏时效性。
1.3不能充分体现企业价值
通用的财务报告只能看到通过历史成本计算出来的货币数据,而不能反映更有价值的非货币信息。企业的价值包含有诸多方面,并不是简单的财务报告就能全部体现出来的,比如在企业发展中扮演重中之重的角色的人力资源,是推进企也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而它却是在财务报表上看不到的。另外,诸如企业文化、企业的品牌价值、企业的销售网络等重要资产都无法在财务报告上显示出来。
1.4财务报告模式单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经济环境下,会计信息使用的人群结构是非常广泛的,从投资者和债权人到银行等金融机构,乃至企业职工等。但现行的财务报告多是采用标准的统一模式,即会计报表、报表附注和情况说明,不能充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差异性要求,诸如非财务信息、定性信息、预测性信息等。
2财务报告思路的改进
如何划分财务报告信息以及增强报告的时效性已经成为紧迫的研究课题。对于现行财务报告的弊端,可以从以下思路进行改进:
2.1改进报告的内容
为了使财务报告能更加直接和具体地揭示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经营成果,应建立以经济事项为对象的财务报告体系,提供分类别的事项信息,让使用者依据自己的差异性需求进行取舍和整合。另外,对信息类别的划定,即可以根据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类别划分确定,也可以通过依据决策者的类别和决策类型来确定,总之是要灵活地将企业的相关原始信息的整合和分析工作转移给信息使用者,更好的为决策者和投资者的工作提供具有前瞻性和预测性的参考依据。
2.2改进表达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企业财务报告信息提供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信息的表达方式,可以通过诸如声音格式、文本格式以及影像格式在互联网上信息,具体来说,声音格式是通过企业管理层的演讲和财务历史的介绍来信息的一种形式,而文本格式则是通过在企业网页上设置下拉式菜单,囊括财务报告的各个章节。这些新兴的财务报告表达方式弥补了传统方式的不足,也为报告者和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创造了更大的便利。
2.3改进编制技术
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关于分部门的风险与机会等重要信息往往会被笼统的合并财务报表所掩盖住,而为了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可以利用XBRL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编制技术,提供更详细的财务信息。XBRL能自动汇总综合不同分部、不同信息系统的财务信息,方便报告使用者根据自身需求分解某个分部的明细信息,而且XBRL即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也可以促进企业会计人员信息剖析能力的提高。
3新型财务报告模式的探索
在现代企业制度背景下,企业财务报告要想突破传统并有所创新,且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和企业价值,就需要构建新型的财务报告模式:
3.1差别报告模式
差别报告模式是从财务报告表达方式和编制方法上来理解的,目的是突破传统、解决财务报告的供需矛盾。这种模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在表达方式上多采用一些上文所提到的诸如声音、文字、图像等方式,实现图文并茂、声像俱全,方便使用者能更直观地接受和理解报告信息。另外,差别报告模式还可以通过软件对各种经济事项的信息进行分类、汇总,“多、快、好、省”的满足报告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3.2分层报告模式
分层报告模式是将财务报告的信息区分为相关性信息和可靠性信息分层报告。相关性信息多指对企业发展有用但不能进行计量和确认的信息,如企业风险价值、人力资本价值等;可靠性信息则是可以用绝对数量货币额来表达的,且以历史成本计量的确定性信息。构建这种分层报告模式,应将人力资源和企业市场资本化价值纳入到财务报告的范围之内,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关的财务预测体系、规范财务预测行为,为企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提供参考信息。
3.3实时报告模式
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财务报告模式应不断推进会计信息化,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报告的编制中,实现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也可以在核算流程中运用相关先进软件快速的完成编制,实时地将企业的财务和经营状况披露于网上。这种模式改进了现行财务报告缺乏实效性的弊端,缩短财务报告的时间,使财务报告信息的使用者可以及时获取自身需要的信息,提高财务信息在企业发展中的决策作用,实现现代企业长远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F27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0)08-0089-04
一、引言
自1998年LLSV首次提出投资者保护的概念框架以来,大量的相关研究围绕投资者保护的经济后果展开。鲜有文献探讨在制度变迁中,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变化以及相关制度设计在缓解这一问题中的关键作用。然而,问题的产生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都离不开其根植的制度环境,从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分析投资者保护问题的源起及演变,探索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合理制度设计,无疑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实质上。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根植于公司制度变迁中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所导致的投资者所有权不完整,并且这种所有权的分割随着企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也因此导致了在不同企业制度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并不相同。并且,由于企业契约理论用“剩余控制权”来定义公司所有权(Grossman和Hart,1986;Hart和Moore,1990),并认为契约上的“剩余控制权”天然地归企业所有者所有,通过“剩余控制权”(主要通过投票权行使)所有者可以收回其投资收益。因此企业契约上的所有权结构安排是投资者保护问题的关键方面。另外,La Pona等(1998)认为,契约上设计的企业所有者获得投资收益的这种权力(pow-er)不是天然的,需要法律系统的保证,此时,各国法律制度体系就对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Bede和Means(1932)认为尽管在现代公司中,投资者的利益可能被企业控制人侵害,事实上这种事情也经常发生,但他们仍然愿意投资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通过资本市场,投资者获得了“流动性”并预期能从中获得满意的投资回报。
因此,下文中我们首先分析了在企业制度变迁过程中,投资者保护问题的产生以及其随企业制度变化而发生的变化,以便明确在不同企业制度环境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接下来分别从企业所有权结构、法律环境和资本市场三个影响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面分析保护投资者的关键问题和有效途径。
二、企业制度变迁中的投资者保护问题
投资者保护问题源起于企业制度的发展,古典经济学认为,在早期的古典企业’中,企业所有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又是企业财产的所有者,所有者对企业拥有权益的职能、权力的职能以及对企业行使权力的职能,企业所有者既承担着企业经营的风险又能获得企业经营的利益,对企业利润的追求,一方面吸引人们冒险将其财产投入企业:另一方面驱使人们尽其最大努力使企业盈利。既最大化了企业效率。也达到了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在早期的古典企业中投资者拥有完整的所有权,不存在所有权的分割,投资者有能力获得自己的投资收益,从而也不存在投资者保护问题。
但是,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专业分工的细化,19世纪以后的企业中。“对企业行使权力的职能”逐渐分离出来,由另外的集团――受雇的经营者执行。而随着经济的集中和股权的分散,在现代公司制中,“对企业拥有权力的职能”也从所有权职能中分离出来,公司中的所有者在公司中仅拥有一系列合法的、实际的利益,公司的控制者则对企业拥有法律和实际权力。在这种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下。由于公司中所有权的不完整,财产的传统逻辑和利润的传统逻辑失去其功能,所有者失去对公司的控制能力,相对控制人而言处于劣势地位。此时。如果控制者的目的是个人收益的话,所有者与控制者的利益就会存在极大的对立。而控制人则可能利用其控制权进行自利主义行为,损害所有者的利益,最终影响社会财富的增加。因此,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就显得颇为重要。
显然。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所导致的投资者所有权不完整是投资者保护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且,企业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程度不同的企业制度条件下,存在利益冲突的主要集团也不相同。从而导致保护投资者利益,使企业经营有效的制度设计也不尽相同。此时,由于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程度主要体现在企业契约上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安排,因此所有权结构的不同安排既反映了不同企业制度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问题,又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有效途径,无疑是投资者保护的核心。
三、企业所有权结构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由于所有权结构影响企业的契约构成,致使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企业中存在利益冲突的对立方并不相同,投资者保护的主要方面也不一样,其相应的解决途径也会产生差别。因此,分析企业所有权结构一方面可以知道不同的契约条件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方面在哪里,以便针对性提供解决途径;同时,由于所有权结构对企业契约的重大影响。可以通过在所有权结构方面的创新和变革改变企业契约,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在企业制度演变为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时,主要存在两种典型的所有权结构,一种是“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一种是“股权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这些不同的所有权结构下。投资者保护的关键问题和有效措施也会不尽相同。
对“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的描述较早来自于Bede和Means(1932)的研究,他们通过对20世纪30年代初前后美国公司经济数据的分析,认为股权高度分散是当时美国公司的重要特征。并且,随着经济的集中和股权的进一步分散。公司的控制权逐渐从股东手中转移到职业经理人手中。从而在这种“股权高度分散”的所有权结构下,所有者和控制人的矛盾表现为所有者与管理者的矛盾,投资者保护则表现为一方面,激励和约束管理者的自利主义行为;另一方面,通过制度设计增强投资者取得投资收益的能力。在具体的解决途径方面,Jensen和Meckling(1976),从委托一理论视角,研究了股东和管理者的冲突问题,指出当管理者没有拥有公司全部现金流的所有权时,管理者有动机去占用公司资源为自己所有,或不尽力为股东创造利益。委托人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以克服这一问题,包括:监督成本(monitoring cost)、承诺成本(bonding cost)以及损失成本(residual loss)。另外一些研究则认为董事会设计、管理层薪酬制度设计以及外部市场约束等可以缓解股东与管理者的冲突。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途径,甚至一些研究认为在投资者保护不力的国家和地区。股权集中是投资者保护自身利益的重要途径(La Porta et al.,1998)。
然而,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认为,与Berle和Means
(1932)所描绘的“股权高度分散”现象不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大企业由家族或政府等大股东控制(LaPorta et al.,1999),即“股权高度集中”的所有权结构。并且,Demsetz and Lehn(1985)认为,尽管集中所有权模式能够确保控股股东不受经理人的掠夺,并且能够享有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好处。但由于获得或维持企业控制权往往需要股东保留很多股份,而这种股份的过度集中使得大股东无法享有多样化的分散投资带来的好处,而承担过多风险。所以现实中,控股股东通常采用控制权和现金流权的分离的方式控制企业,这样控股股东在保持控制权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现金流权的持有。La Porta等(1999)则指出在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司中。控制权和所有权分离的基本冲突不是Berle和Means所阐述的所有者和经理人之间的冲突问题,而是大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显然,这种股东集团内部的冲突在改变企业契约关系的同时,也改变了投资者保护制度设计关键方面。而相应的解决途径主要是探索控股股东侵害中小股东的机制和方式。并寻求抑制大股东侵害的途径,以及通过股权制衡机制的设计,降低控股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
因此,公司不同的所有权结构安排下,投资者利益受损害的方面也不尽一样,研究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需要首先考虑企业的所有权结构状态,以便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并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并且,合理安排所有权结构的也是保护投资利益的重要渠道,比如通过改变所有权结构,改变企业契约上的权利构成,进而缓解投资者保护的主要冲突,甚至可以通过发展机构投资者这样的制度安排限制控制人的自利主义行为,增强中小股东的力量,最终达到投资者保护的目的。
四、法律制度环境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企业契约理论显示,权力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关键所在,而La Porta等(1998)认为所有者的权力不是天然的,而需要法律权利予以保证。因此。无论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如何,法律环境对投资者保护无疑影响巨大。以La Pona等为代表的法与金融学派的研究发现,各国与投资者利益相关的法律规则及其执行具有重要的经济后果,而决定各国投资者法律保护不同的原因可能是法源(La Porta et al.,1998)、文化(Licht等,2005)、政治(aaian和Zingales,2003),或者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但是,各国法律体系的对投资者权利保护程度不同,对各国投资保护研究无疑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在英美等法律体系比较完善、执法效率较高的国家,通过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法制改革,必然会很大程度上提高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水平:而对于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下的新兴市场国家,法律体系不是很完善,国民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通过法制改革来提升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水平可能收效甚微。此时。就需要其它制度安排来提升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水平,比如La Porta等(1998)指出,在投资者法律保护比较薄弱的国家,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较高,一定程度上说明,当股东难以获得满意的投资收益时。有能力的股东将不会放弃其对公司的控制权,通过股权集中成为公司控制人,来保证其投资收益。但对于广大的中小股东而言,往往因为财富约束等原因难以成为公司的控制人。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大股东通过股权集中的方式成为公司的控制人,保证了自己的投资收益;另一方面,中小投资者可能面临管理者和控股股东的双重侵害,处于更恶劣的境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则需要探索其它的机制以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比如通过所有权结构方面的制度创新来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因此,通过法律手段保护投资者契约上的权利,并最终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无疑是投资者保护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法制改革的渐进性以及其实质起作用的缓慢性,在中国这样的法制观念比较薄弱的新兴市场国家,在探索有效的法制改革路径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更具体的规则设定以及能够自动履行的相关制度安排。
五、资本市场对投资者保护的影响
在两权分离的公司制度下,资本市场是中小投资者为其股票期望值寻求评估的场所。是其期望得以实现的场所,也是吸引其向公司投资的关键所在。Berle和Means(1932)甚至认为投资者在利益可能被企业控制人侵害的条件下,仍然愿意投资的关键在于资本市场的发展,投资者是用“控制权”换取了“流动性”。由此可见,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对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极为重要。并且,Bede和Means(1932)从维护证券持有者权利的角度,描述了资本市场的功能:第一,资本市场通过不断集合大量买者与卖者来为交易提供机会场所与设施,这涉及了维持“自由市场”问题。第二,资本市场提供了一个维持持续的价值标准,使得证券能够大体以其在交易所的市场价格为依据。在全国范围内被用作信用和交易的基础。这涉及到需要有可供利用的足够信息,并以此作为价格评估的基础。第三,在投资者需要将其资本用于其他投资或用于个人消费时,资本市场为其提供了唯一的能将其资本撤出的实际手段。
2加强内部控制的原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兴衰存亡在扑朔迷离之间,内部控制成为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有效工具,引起各界的极大关注,主要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2.1以虚假会计信息为主要手段的欺诈案件逐步增多。据美国《内部审计》杂志上的一份调查报告表明,自1986年2月起至1990年11月止已发现的114例欺诈案件,多数与虚假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不健全有关。在我国证券市场,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也愈演愈烈,在已发现的绝大多数以虚假会计信息为手段的企业内部或外部欺诈案件中,薄弱的内部控制是重要原因之一。
2.2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全球市场的进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跨国公司的发展非常迅速,跨国公司在海外会遭遇到与本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所带来的风险,而且由于跨国经营、国际税务问题以及外汇交易等原因造成公司业务具有复杂性。因此,需要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于进行跨国管理。
2.3声誉风险。发达的媒体使信息传播速度增快,若公司出现“失控”事件,曝光的概率和范围将比过去大大增加,这不仅会给公司的供应商、顾客、债权人、股东等对公司的决策带来负面影响,更会给公司今后的经营及持续发展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加强内部控制可防范和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避免过大损失发生。
3内部控制的基本设计原则
企业内部控制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实事求是,“因企制宜”,灵活兼顾。此外,以下基本原则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3.1相互牵制原则。一项完整的经济业务,如果是经过两个以上的、有相互制约的环节对其进行监督和核查,其发生错弊现象的几率就很低。就具体的内部控制措施来说,相互牵制必须考虑横向控制和纵向控制两个方面的制约关系。从横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需有来自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协调运作、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相互证明;从纵向关系来讲,完成某个工作需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和环节,以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制。
3.2成本效益原则。企业最关心的是经济效益,如果单纯从控制的角度来考虑,参与控制的人员和环节越多,控制措施越严密复杂,控制的效果就越好,其发生的错弊现象就越少,但因控制活动造成的控制成本就越高。因此,在设计内部控制时,一定要考虑控制投入成本和控制产出效益之比,一般来讲,只要对那些在业务处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大、影响范围广的关键控制点进行严格控制,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成本获取最大的经济效果。
3.3岗位责任原则。岗位责任主要解决的是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问题,在设置岗位时必须考虑到授权岗位和执行岗位的分离、执行岗位和审核岗位的分离、保管岗位和记账岗位的分离等。通过不相容职责的划分,各部门和人员之间相互审查、核对和制衡,避免一个人控制一项交易的各个环节,防止员工的舞弊行为。
3.4协调配合原则。内部控制是由人建立的,也要由人来行使。协调配合原则要求各部门之间、人员之间应相互配合、协调同步、紧密衔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连续、有效的进行。
3.5系统网络原则。按照系统网络原则的要求,各项控制点应在企业管理模式的控制之下,设立要齐全且点点相连、环环相扣、不能脱节。因而,建立必要的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和监督机制,随时适应新情况,适时调整不适合的控制点,以保证整个网络下的控制点连成一片,协调顺畅地发挥作用。
4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4.1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企业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并在董事会设立专门委员会。但我国企业目前存在“一股独大”现象,内部人控制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股东大会、监事会作用有限,甚至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互相监督、制约的体制。
4.2管理理念问题。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和风格影响非常大,但我国真正的企业家队伍还没有建立起来,一些企业管理者没有一套真正的管理理念,重经营、轻管理的现象仍普遍存在。
4.3决策随意。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互相监督、制约的机制没有建立,董事会中没有风险评估委员会或形同虚设,造成在没有可行性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决策。
4.险评估不足、意识薄弱。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将会面对更大的环境变化和生存风险。鉴于此,企业更应该建立可以辨认、分析和管理风险的机制,并确认高风险领域,以加强管理,但我国企业现阶段,缺乏的就是这种机制,往往出现盲目扩张等风险。
4.5信息系统失真。其中最为严重的是会计处理缺乏一贯性、完整性。近年来,企业由于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造成的信息失真现象较为严重。
4.6内部监督失灵或没有内部监督。目前相当一部分企业对建立内部监督不够重视,内部监督体系残缺不全、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或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5如何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5.1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是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建立所有权、决策权、经营权三权既相互分离、又相互制衡的机制,解决内部人控制和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从而保证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制度中的有效实施。
5.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健全和完善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内控制度,实现各级控制主体经济行为的规范化和有效化,以达到控制的目的。
5.3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和制度监督意识,在实施内部控制中,保证各级人员具有与他们所负责的工作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提高业务工作的质量。同时,要形成对经济业务活动的动态监控机制,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相关人员都要步步跟踪,监督到位,对于违反控制规定的行为,都要及时纠正。
5.4建立内部控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机制,检查考核和评价是内部会计控制链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应包括:①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在此基础上,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②对执行内部控制成效显著的单位、机构和人员给予表彰,对违反内部控制的提出批评和处理意见。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在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时,既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生搬硬套,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从分析自身的控制环境开始,真正建立一套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
二、企业制度创新的理论基础
有关于制度创新的理论,学界存在不少不同的观点。比如:舒尔茨认为,制度是有关社会行为、政治行为与经济行为的一种行为规则。笔者认为,对于普通企业来说,面对企业管理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制度创新广义的角度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企业发展调整政策。
企业制度变革主要源自与制度的不均衡。在现实社会中,制度的非均衡普遍存在,当社会中出现的新制度所带来的预期收益大于所付出成本时,人们就有意愿推动制度变革,就像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那样。当然,这种企业制度变革的动力并非单单来自于外部压力,很多时候企业内部经营矛盾的聚集也会带来制度性创新。
三、影响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制度创新的因素分析
1.经营管理者认识不到位
很多适合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因为其固有思想不随着市场经济的变化而改变企业制度,必然会束缚企业的制度创新和发展。还有一部分企业误把企业经营的电子手段或电子环境作为电子商务的中心去运作,不能准确地把握目标消费群体的整体消费特点,不能真正发展电子商务。
2.企业自身的软硬条件不足
在电子商务环境中,企业要想进行制度创新就必须拥有适合其发展的软硬条件,软件主要是指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发展战略和企业管理制度等软性因素,硬件则是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管理团队素质等因素。
现阶段大部分国内企业还没转变到以客户为中心的发展阶段,企业的管理方式没有向符合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扁平化管理方式发展。企业在信息化水平方面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企业虽然积极融入了电子商务的环境,但其自身的制度创新却出现乏力。
3.宏观发展环境和运营安全环境不佳
社会的宏观环境与企业的现实发展和未来方向紧密相连,对企业的制度性创新产生重大影响。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背后是网络安全问题的愈演愈烈,信用问题是困扰用户参与电子商务的最大问题。除此之外,电子商务缺乏安全有效的网上支付手段和信用体系,信用危机也严重制约着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制度创新。
4.企业内部制度创新乏力
部分企业在企业产权制度、内部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上缺乏及时调整和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能力,不能及时适应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导致企业内部制度创新乏力。同时,电子商务企业组织形式的因循守旧制约着企业的快速发展。
四、基于电子商务的企业制度创新对策建议
1.创新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理念
最主要的要从以下几点做起:(1)加强交流。与已经取得成功制度创新经验的电商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对方的有益经验;(2)引进人才。企业要积极引进有创新思维且颇具能力的人才资源;(3)注重培训。在培训中注重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发展远见。
2.加强企业内部软硬件建设
首先,投入资金,购买硬件设施,建立公司数据分析团队。其次,建立完善的数据信息分享和反馈机制。同时,还要听取基层员工的建议,为数据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帮助。最后,加强宣传,推动员工之间的信息交流。
3.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构建公平安全的电商发展环境
政府是深化市场经济改革、构建公平安全电商发展环境的主体,有关构建公平安全的电商发展环境,政府的第一要务是推动完善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为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不仅如此政府可以构建一批网上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征,推出税收优惠政策,为当地企业进行一些更专业化的辅导,如电子商务培训等。
4.强化企业内部制度创新
一、××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
围绕装备制造、房地产、现代服务三大产业,搭建合理有效的管控模式,通过制度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动作流程、权限,降低集团管理风险,提高各子公司经营自主性;通过制度和机制为保障进行程序控制,确保子公司规范动作,实现经营目标。建立战略协同、资源配置有效、整体利益驱动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有效性。
二、××集团开展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必要性
(一)是确定集团管控导向,形成××特色治理模式,保障管控体系落地的需要随着集团高速发展,多产业结构形成,企业管理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现有管控模式已经难以跟上集团发展脚步,需要通过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明确管控体系的具体运作流程、权限。建立健全各项基本制度,逐步填补管理空白。基于快速、科学、合理搭建集团集分权有度的管控模式需要,我们的思路是:以建立××特色的管理模式为目标,通过对集团“1333”战略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梳理,明确总部、子公司两层级管控定位;基于价值创造总部的功能定位和组织结构优化,明确总部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强化对制度体系的系统规划和顶层设计,理清权责界面,形成分类合理、层级清晰的制度框架体系,确保管控体系有效落地。(二)是保证依法治企,推动集团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基础构建标准化制度体系是企业实现业务流程规范化、制度化,推进依法治企,一切按制度办事的重要保证。通过制度分类别,对制度内容和业务范围进行规范,有利于防止出现制度与业务两张皮现象,实现制度与业务的紧密融合,为制度信息化打下基础。通过明晰制度层级标准,规范同一层级制度内容,明确各级组织的制度管理责任和制度之间的联动。通过明晰制度类型标准,规范业务的管控深度,使制度规范由粗到细、由原则到实施,制度易执行、落实过程可追溯。(三)是提升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集团生产、经营和管理要求的必然选择总体上看,当前集团制度体系尚不够规范和标准,与国内外先进同行企业相比,在制度管理、制度建设、制度信息化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完善制度全生命周期管理,落实制度管理责任,充分有效地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标准化制度体系已经成为集团目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三、现阶段已经搭建了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建设基本框架,但从集团制度建设现状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1、集团管控体系设计不合理,没有解决有效支撑集团战略目标落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集团当前的管控体系没有解决好管理深度与宽度的问题,没有处理好系统控制与适度授权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之目前集团总部职能和能力不足以支撑集团战略的落地,导致集团战略和集团管控的匹配性较弱。2、制度设计时存在合理性不够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基本制度、通用业务制度全部是由集团各专业部门负责制定,由于单个部门对部门之间责、权、利难以全面界定,而制度制定方、相关部门、制度执行方之间在制度前沟通不够,所制定的制度难免出现职责界定发生偏差、业务流程设计不够合理等情况。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各部门只是站在本部门的角度制定制度,部分制度在制定过程中未能做到全覆盖,对部分工作、部分管理环节的管控存在缺位。3、制度管理上存在不完全按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度归口管理方、制度制定方、信息系统管理方和制度执行方联动未真正落到实处,制度修订建立没有广泛吸纳业务归口管理部门、业务骨干等共同参与规章制度的研究制定,制度会签存在走形式现象,各制度相关方对非本单位主责制度重视程度不足,自扫门前雪,对制度前的把关不严。4、制度管理体系没有实现信息化支撑,主要表现在制度文本、业务流程、信息系统动态联动机制没有真正形成,部门制度缺乏表单、流程支撑,操作性不强,执行效果不佳。
四、××集团标准化制度体系的架构和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