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医院检验科实习生模板(10篇)

时间:2022-12-25 00:07: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院检验科实习生,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院检验科实习生

篇1

皮肤科的实验室主要是处理有关皮肤皮屑的直接镜检,培养,梅毒、单纯疱疹、hiv试验,和性病检查试验。仪器比较少,基本上都是手工操作为主。一开始,老师安排我负责支原体衣原体的标本接收和接种,白带常规的涂片与染色。本来以为在校见习的时候操作过,这份工作会得心应手,但是并不然。在这里面对的不单只是标本,而且是病人,当接收每一份标本的时候,都要详细的跟病人交代,什么时候那结果,在哪里那结果。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在医院是一门重要的学问,这需要更多的细心和耐性。

由于以前在学校并没有过多的实物标本给我们联系,所以,当看白带标本的时候基本重头开始。对于白带的清洁度各个方面的判断实际上不可以套用书本上的理论,更多的是感官。一开始的时候,每一张白带的片子我都要琢磨很久才可以下一个不是很肯定的结果,幸好带教的老师非常热心的跟我讲解要领,而且片子看多了,掌握到其中的要点,现在的白带常规结果的判断是越来越熟练,看到自己下的结果在老师核对之后越来越少更改,心中是无比的高兴。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8-0121-04

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指引下,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2008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565.92万人,比上年增加19.87万人;在校生1 884.90万人,比上年增加146.06万人,增长8.4%;毕业生447.79万人,比上年增加70.32万人,增长18.63%。

本文的调查对象是2010年即将毕业前3个月的甘肃某大学大四本科生,随机地抽取该校经管、数学、中文、生科4个系的200名学生作为调查样本,同时采用个别面访作为补充,本调查回收率100%,被调查者中男女生比例分别为54∶46。

一、临毕业大学生的人生与就业选择趋向

(一)临毕业大学生毕业前状态与对未来的选择

毕业在即,大学生们已经对自己的状态有了认识。通过调查了解到,尽管现在考研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大多数毕业生(67%)还是准备进入社会。所以研究和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刻不容缓。调查还表明,有56%的毕业生对目前的就业形势感到焦虑,24%的毕业生觉得乐观,还有20%的毕业生无所谓。

(二)毕业生对人生的定位与追求

1.人生定位。在问及毕业生对自己的人生定位时,有38%的毕业生表示非常明确,29%的毕业生觉得有一定目标,23%的毕业生处于不明确状态,应尽早找出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还有10%的毕业生对自己的将来感到迷茫,没有明确目标。

2.人生追求。由图1可知,大学生认为人生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健康,其次是理想,然后是家庭,最后是友谊、爱情。

3.择业观念。调查显示,2010年甘肃该高校大学生就业观念更为开放,就业思路更为开阔,大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前表现得较以前成熟多了,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学生择业观念的变化,但同时,不少毕业生有待于改善自己的就业观念。在对“专业对口”问题的认识中,有38%的毕业生认为“看重”,有22%的毕业生觉得“不需要”,其他毕业生认为“无所谓”。40%的毕业生赞成“先就业后择业”的说法,22%的毕业生不赞成,13%认为“无所谓”,25%觉得“很难说”。

调查还显示(如图2),40%的毕业生都能意识到在就业中,自身能力最重要。

(三) 毕业生对就业条件的期望

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注重实惠、重发挥、重发展,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选择工作的标准是和前述毕业生自身的人生追求与定位的价值观紧密相关。他们对择业考虑的因素次序是: 个人发展、薪酬、工作环境、公司性质与规模、稳定、地点等。

1.对工资收入的期望。从对工资收入的调查中可以看到毕业生的高期望值(见表1),选择月工资待遇2 000元~3 500元的最多,占46% ,选择1 500元~2 000元的占32% ,选择3 500元以上的占12%,而只有10%的毕业生选择1500元以下的月工资。可以看到,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但过高的期望值也不可避免地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失落。

2.对就业地点的选择。就业地点也是毕业生择业时所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调查表明,20%的毕业生首选大城市,42%的毕业生选择沿海城市就业,17%的毕业生选择中小城市就业,10.5%的毕业生选择愿意在西部就业,6.5%的毕业生选择其他,4%的毕业生认为无所谓。

在对“你是否愿意去小城市或乡镇企业工作”问题的回答中,非常肯定地回答“不愿意”的占被调查学生的62%,“愿意”的仅占15%,23%的被调查者认为无所谓。

3.对就业单位性质的选择。调查得知,大学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性质时,排在前二位的单位依次是国家机关和私营企业。

二、临毕业大学生求职渠道及对学校和家庭的依赖

(一) 毕业生求职渠道

2010年甘肃该高校大学生求职途径趋向多元化,各种招聘会发挥了交流人才的重要功能,社会关系在求职中还有着重要的作用,网上求职已成为普遍趋势。学生们求职途径按照选择比例高低依次为:招聘会、互联网络、学校和老师、家庭关系、毕业生和朋友、新闻媒体等(见图3)。

(二)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的期望

调查显示,为了学习和求职,毕业生迫切需要学校为其提供就业指导,包括:

1.对求职技巧指导的期望。在求职期间,学生认为学校应组织的求职技巧的指导类型(见下页图4)。调查结果表明,有79名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组织一些关于“面试技巧”的培训,即面试技巧的指导,掌握一定的技巧,是成功面试的策略,也是求职者应有的训练;38名毕业生倾向于组织“英语口语”培训,即特长优势的指导,通过学校指导可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答辩和应对;51名毕业生则想多了解一些“简历制作”方面的常识,即自荐技巧的指导,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你的第一印象,直接关系到求职的成功与否,自荐技巧能使求职事半功倍;最后还有32名毕业生认为“服装搭配”方面的培训也不该缺少即求职礼仪的指导,衣着应端庄大方,其次有礼貌,还要表现热情,给人好感等。可见,大学毕业生是需要学校给予就业指导的,这可以帮助毕业生提前做好面试准备。

2.对培训方式的期望。大学生眼中最好的培训方式(如表2所示)。学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内容很丰富,方式也灵活多样。在调查中,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最好的指导方式是“模拟面试”,其次是“讲座”,最后是“录像或光盘”。

表2 学校应组织的培训方式

3.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大学生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见图5)。可以看出,大部分毕业生对现有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只有45%的毕业生表示了解。

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图5对当前就业政策的了解情况

(三)毕业生对家庭的期盼

调查显示(见图6),大部分大学生在找工作时都表示会考虑家庭、父母的意见,同时也希望家庭能够在精神上给予他们坚定的支持。

图6就业是否受家庭因素影响

三、影响临毕业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因素

(一) 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

大学毕业生的供求矛盾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有了较大变化。特别是新兴产业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国际贸易壁垒的消除,对大学毕业生无论质和量的需求都有了提高。但是,随着中国高校毕业生近年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实际就业难的原因主要是供求结构矛盾,即地区、行业、层次、专业结构的不平衡与错位。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非常复杂,其不同于一般商品的供求关系,供求之间矛盾更加激烈,涉及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家长、学生等各方面。

(二)相应对策与建议

1.提高毕业生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就毕业生专业结构的供求矛盾,需从提高毕业生的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加以解决。提高毕业生的有效供给,除学生对就业的期望应更切合实际外,国家各级教育部门与学校应科学地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战略规划,并据此调整专业结构。但大学教育周期长,对毕业生专业结构的供求矛盾将是不可避免存在的。因此,同时要加快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学校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要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为大学生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人力资源市场需要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即能力强、知识广的人才。它需要学生掌握综合基本理论、方法以及一定的技能,同时还要理论结合实践。所以,学校的课程应当更科学、实用,同时留有相当比例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课,减少因课程设置过细过死给学生就业造成障碍。提高对毕业生的有效需求,需社会上各用人单位(企业、事业和政府机关) 共同努力。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期望值要求是“独当一面,创造效益”,所以对大学生强调经验,对在职流动人员看重学历。人才应该在实践中培养,用人单位不应期望太高,应当把招聘看做“识才”的过程,选择合适的人,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识才与育才并重。

2.加强学校对毕业生的就业教育与指导。毕业生就业情况直接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学校应努力做到:加强就业政策宣传。使学生了解国家制定的全国性的、有关部门和省市制定的行业性和区域性就业政策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面向边疆、面向经济建设需要的地方。加强就业思想教育。教育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择业观,发展观;鼓励毕业生充分发挥专长,走艰苦创业之路,加强就业信息沟通。学校应根据毕业生们求职信息来源,加强与各招聘会、用人单位等多种渠道的联络,为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信息。同时学校要帮助他们分析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与发展,并积极向各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用人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加强求职技巧方面的指导。毕业生对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寄予厚望,因此学校应根据毕业生的要求,通过模拟、讲座等方式,对毕业生进行面试、简历制作、外语和礼仪等多方面求职技巧的训练和指导。加强求职心理辅导。如上所述,大学生择业都有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这是正常的,但脱离现实,好高骛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指导大学生择业心理要解决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又要艰苦奋斗的心理准备,同时增强心理承受力的指导。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

3.重视家庭影响。尽管家庭不可能单独承担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大学生在心理上也已不再与家庭保持少年时期的强烈依赖关系,但从以上毕业生对家庭的期盼可知,家庭在就业指导方面扮演着不可估量的角色。家庭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最初场所,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权威性和情感性的扮演者,家长对大学生个性的了解有更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大学生想找到理想而合理的职业坐标,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大学生的个性是其就业的重要参考指标,家庭在这方面可以作为在大学生就业时的帮手。家庭此时就应该发挥其独有的优势,帮助大学生清楚地把握个性,更好地找寻自己的方位。

4.毕业生的自我完善。以上其他因素对毕业生个人的择业而言均是外因,而毕业生个人自身的因素是内因,是毕业生最终选择工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毕业生对自己的理想、兴趣是什么,自己的人生发展目标是什么,都应认真考虑。要相信自己,只要有真才实学,就不怕找不到用武之地,学业是择业和就业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多种能力,只有真才实学,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更具实力,占据主动地位,找到理想工作。要树立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兴趣相结合的择业观。大学生在择业时,要用发展眼光来看待所选职业,既要看到眼前,又要看到前景; 既要看到个人利益,也要看到国家利益,考虑全面,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参考文献:

[1]赵葵军.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与思考[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3,(2):64-65.

[2]崔雅莉.扩招形势下一般本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3):215-217.

[3]张生勇.甘肃大学毕业生就业倾向调查[J].发展,2008,(12):34-35.

[4]徐敬建.西部地区大学生择业意向和择业影响因素调查――以甘肃为例[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150-152.

篇3

《吕氏春秋》有言:“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任何团体的存在和运行都需必要的规范和准则予以支撑和保障。相比本科生而言,研究生的特点在于年龄差距较大、职业规划多样、价值取向多元、自主思考和创新较多等,多重因素导致研究生在课堂纪律方面存在较多问题。因此,有必要不断加强对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的研究。

 

一、纪律是各种组织团体有序运行的必要保障

 

(一)纪律的内涵、特征界定

 

对于纪律的研究和论述古已有之。在中国,“纪律”一词最早是分开来使用的。首先来说“纪”,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中也提到:“别丝者,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这里的纪可以理解为理清头绪、整理之意,进而引申为指引、规范人们的行为。其次来说“律”,最初的“律”是指音律。到了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的解释为:“律,均布也”。这里的“律”就演化为整齐划一的意思,进而引申为法规等。“纪律”一次合并使用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后人又不断对其进行解释和补充。

 

在西方,“纪律一词源于拉丁语‘discipeina’,意为训练和教育,也有规则、规范、戒律、惩戒等引申义”。 1

 

综合中西方学者对于纪律的论述,我们认为所谓纪律就是,“一定的社会组织为了保持组织巩固、维护内部秩序、实现组织目标、完成工作任务,而制定的要求组织成员共同遵守并且由组织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2

 

作为一种约束性的行为规则,纪律具有以下几项特征:

 

1.纪律具有强制性的特点。纪律作为一定组织的行为规则,它是为了保障组织任务和使命的顺利完成而制定的,它要求组织成员必须严格遵守,违反纪律必定会有相应的惩罚。

 

2.纪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由于各个组织服务对象、工作内容、目标设定及所处外部环境的差异,导致组织在事关本组织的纪律设定方面存在差异。

 

3.纪律具有动态性的特点。组织的目标和任务会随着工作的进度及外部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组织的成员也会有更新和替换,因此,纪律也会相应发生变化。

 

(二)纪律的作用概述

 

纪律作为一定社会组织的行为规范,它对于组织内部的运转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纪律能够约束组织成员的行为,确保组织内部的协调性。社会组织都有不同的个体组成,纪律能够将组织成员集结在组织目标实现的框架中,以统一的尺度来规范成员行为,减少特殊性,保证成员的行动协调一致。

 

2.纪律能够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纪律中包含的促进和激励成员完成组织任务和目标的内容。其中的激励性因素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潜力和积极性,顺利完成组织的既定任务。

 

3.能够促成组织目标的实现,这是基于前两点而言。组织成员协调一致的行动和无缝配合,组织任务和目标的顺利完成和实现,都是组织能够正常运转并不断延续和发展的重要保证。

 

4.能够使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取得协调。一方面,组织内部纪律能够培养组织成员遵纪守法的好习惯,进而为组织成员在组织以外的活动提供范例。另一方面,各个组织都能依照一定的纪律运行,进而能带动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有助于维持社会秩序。

 

二、网络时代研究生课堂教育需要纪律的规范和约束

 

当前的信息传播充分借助网络平台。进入新世纪,互联网在我国兴起并逐步普及。互联网成为人们相互之间传递信息的主要媒介。互联网的普遍使用和不断扩展使各个领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概括而言,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点包括: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

 

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和知识,表达情感和提出诉求成为年轻人群体的新常态。对于当前以年轻人为主的研究生群体来讲,传统的课堂教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也产生了一些问题。

 

通过对S校研究生院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前的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研究生主观旷课现象频发

 

公共学位课为大班授课形式,由于人数较多,专业较多,老师点名需求时间长,且有部分学生在老师点名之后离开,因此存在一定旷课逃课现象。专业学位课为分专业小班授课模式,人数较少,每次上课情况都有专人负责登记和监督。相较于公共学位课而言,专业学位课旷课逃课现象较少。

 

(二)研究生客观旷课现象频发

 

一是由于授课教师由于自身原因未能准时授课。

 

二是教师调课通知未能及时通知到每位研究生。

 

三是教室授课器材故障且维修不及时。

 

四是学校活动影响正常的课堂纪律。

 

(三)研究生"隐形逃课"现象突出

 

“隐性逃课”,它是指学生虽然准时上课,但思想不专注,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不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等、严重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在课堂上玩手机、看与课堂无关的书籍、完成其它个人事情等行为。

 

(四)研究生消极应对学期考核

 

一是在文献阅读考核过程中,由于互联网的普及,文献资料和书籍信息易于从网络获得,导致部分研究生未能真正对文献书籍进行梳理,采取网络查阅撰写等方式消极应对文献考核。

 

二是期末论文撰写和期末考试过程中,由于考查课要求不够严格,通过互联网极易获取相关文献,有些同学甚至可以直接摘抄和复制论文。必修课在期末一般采取现场考试的方式,考试题目比较简答,一般会告知考试范围,许多学生“临时抱佛脚”,也基本都能通过,学生对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三、当前研究生课堂纪律存在问题是多重因素导致的

 

通过对S校研究生院在校研究生的问卷调查及个体访谈得到的资料显示,造成当前课堂纪律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而言:

 

(一)互联网改变了信息获取的方式,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进入网络时代,由于互联网所包罗的知识和信息及其丰富,获取也十分便捷,对于知识的垄断已无法实现。获取知识的“金字塔”结构被打破,互联网世界结构日趋扁平化。一方面,同学们可以利用上课之前的时间上网浏览有关课程主题的相关知识,另一方面,即使在课堂上没有完全接收到,也可以利用课后时上网搜索资料,加以补充,学生对于课堂教学的期待降低,对待课堂教学的热情也减少。

 

(二)管理制度执行力度的不够彻底,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管理人员查课难以取得持续的作用。

 

二是部分任课老师对于相关制度执行不力,这主要是对教师的管理和考核不细致。

 

三是学生对于相关制度的遵守不严格,这主要是对于管理制度的不熟悉和不重视。

 

(三)课堂组织方式单一与不合实际,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教师单向度讲授,学生单纯接收。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学生有精力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影响课堂纪律。

 

二是学生负责讲解,教师只作点评。由于学生的专业基础不同,对于已经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学,课堂的吸引力降低,课堂纪律难以保障。

 

(四)学生自身观念和态度的多样化,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读研并非自身感兴趣的事情,因此对课堂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同学是在父母的要求和压力下来读研。有些同学是由于工作及晋升的需要来读研,对课堂缺乏兴趣,逃课成为常有之事。

 

二是对研究生学习有兴趣,但是认为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社会实践。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只有多参加课题调研、社会实践才能获得更实际、更新颖的知识。因此,将大部分的经历投入实践活动,选择性逃课现象增多。

 

(五)教师队伍教学及科研层次不齐,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任课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时间分配和协调方面的不足。通过走访发现,各个专业同学都有因任课教师要外出调研或参加会议而调课或间断停课的经历,长期不规律地上课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和期望值降低。

 

二是年轻教师在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方面的不足。通过走访发现,同学们对于年轻教师的教学态度及沟通能力认可度较高,但是对年轻教师的讲课方式、教学质量、创新能力的评价参差不齐。

 

(六)课程设计缺乏创新不合实际,影响研究生课堂纪律的遵守

 

一是课程设计中理论学习与实务学习的比例不协调。枯燥的理论讲解令人乏味,而学生感兴趣的实务性的、前沿性的方法和案例的讲解较少。

 

二是课程设计中存在比较滞后、不合实际的因素。各研究所在“跨界学习”方面的尝试不多,课程设计基本只涉及本专业,无法引起对于本专业知识比较熟悉的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程考核方式简单化,影响研究生对于课堂纪律的遵守

 

在调查中发现,部分同学认为当前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简单,即使不按时上课也无妨,课程考核的虚化导致课堂纪律不佳。

 

(八)研究生的婚姻状况、工作状况等也影响到课堂纪律的遵守

 

部分已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受家庭、孩子的影响较大,容易出现迟到、早退和精力不集中的现象。部分全职工作的学生,由于工作单位请假难、工作任务繁重等原因,易发生课堂讲解准备不充分、选择性逃课等现象。

 

四、研究生课堂纪律的规范需要内外联动、多管齐下

 

在网络时代下,研究生课堂纪律的提高和改善不仅依赖于研究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合作和动态结合,更依赖于教育思维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和进步。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教育理念的转化和更新

 

1、治理理念的贯彻和运用

 

网络时代的研究生课堂纪律问题的解决必须将治理理念运用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课堂纪律管理相结合。

 

要摒弃传统方式,通过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等主体间的协调和配合进而达到共治的目的,使纪律模式从他律逐渐向自律转变,形成更加浓厚的学习氛围。必须树立全新的治理理念和协商意识,形成政府、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之间协商共治的动态平衡关系。

 

2、他律向自律的转换

 

应转变思维,摒弃传统的自上而下、外在强迫式的他律观念,要以新颖的信息和实用的知识,以及多样的课堂组织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帮助研究生建立起独立、理性的自律精神。

 

(二)网络时代研究生的角色转换及定位

 

1、研究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首先,学校应开展学风建设活动,增强学生对校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态度。

 

其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和文化,还应当帮助学生培养对课堂和学习的兴趣,改变部分学生厌倦课堂、懈怠学习的态度。

 

再次,发挥榜样同学的带头作用,开展学生间的合作式学习模式,经常开展经验交流会、读书会、兴趣讨论等各式各样的学习活动。

 

2、提高信息搜集的能力,拓宽知识获取的渠道,建立多元化学习的新模式

 

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便捷快速的优势。学校和老师应当鼓励研究生借助网络开拓学术视野、训练学术思维,并通过改善院网、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更好的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教师在这方面应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促进者,利用网络丰富自己的学识和知识素养,并将好的信息获取渠道传递给学生。

 

(三)学校管理制度的创新和改善

 

1、创新培养模式,改善教学质量

 

可以在传统的课程授课模式基础上建立各领域研究中心,例如舆论监测与分析研究中心、廉政研究中心、基层治理研究中心等,将研究生按照兴趣分类编入各研究中心,协助中心老师参与各种学术活动,也逐步提升学生对学习的使命感和热情,起到提高课堂授课质量、改善纪律散漫现状的作用。

 

2、灵活落实纪律管理制度,培养浓厚的学术氛围

 

现有的纪律管理条例仍然应当执行和落实,但也要酌情考虑部分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理性的进行管理。改善课堂质量、课程设置和课程时间安排,切实考虑研究生群体实际情况

 

首先,大部分研究生已有相关的专业背景,因而对授课老师有较高的要求。应该提高部分教师授课质量。学校应建立教师考评和培训机制,提升教师授课质量。

 

其次,在课程设置之前,要适当听取和采纳学生的意见,平衡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以及教师的特长和时间。尽量减免老旧的、空洞的课程,增加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再次,课程时间安排应考虑到研究生群体的实际情况,学校课程时间安排可以适当集中,为学生提供方便,也避免出勤率低的问题。

 

(四)教师的角色转变和素养提升

 

1、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的指导者

 

在网络时代,作为教师,首先应当跟上时代步伐,使自己的各方面素质能契合网络时代的要求,不断丰富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术素养;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自我成长和建构应当扮演起指导者的角色,应当尊重和鼓励学生多渠道、多途径地汲取知识,并与学生形成协商互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合作式学习模式。

 

2、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应发挥青年教师的独特优势,不断挖掘青年教师的潜力,并定期培训青年教师的授课能力。鼓励青年教师与学生合作开展课题等学术活动,使青年教师和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相互进步,共同促进。

 

篇4

1.2实习医院对学生的考核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实习医院对学生的考核仅以学校提供的实习鉴定手册为标准,而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考勤以及职业道德等方面没有做具体规定。由于对学生的要求以及出科考核方式的不同,导致同一学校的学生在不同医院实习,出现较大的差别,在学校比较优秀的学生由于实习医院考核严格,可能最后实习成绩一般,而在学校表现一般的学生由于实习医院管理松散,最后实习成绩可能优秀,最后导致的结果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学生产生心理不平衡,对实习医院产生抵触,另一方面,不利于学校分配实习生,下一届毕业生在选择实习医院时不愿意选择考核严格的医院实习。

1.3考研和就业对临床实习的冲击

近几年由于医院对学历的要求逐年增高,参加考研的医学生也越来越多,考研的同时,实习的质量就会大打折扣。有研究显示,对比分析实习组和考研组在入科和出科时理论成绩、临床操作成绩的差别,同时对两组的出勤率做了考察。结果显示在入科时两组间的理论成绩、临床操作成绩无明显差别,但在出科时实习组的临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考研组。同时,就业的压力,也使得毕业实习受到显著影响,学校为了追求较高的就业率,也往往从宽容和理解的角度出发,为实习生广开门路,放松对毕业实习的管理和约束,导致学生不能安心实习。

1.4带教老师主动带教意识薄弱

带教老师主动带教会激发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对检验专业学习的信心,如果带教老师只是让实习生从事一些简单的编号、离心、送标本等重复工作,则将会严重打击其实习的积极性,不能使实习生养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职业道德,也不利于实习生专业知识的提高。目前大部分的实习医院对实习生的要求仅仅停留在操作上,对于结果的判读和报告的发送了解甚少。举个例子,比如微生物组的痰涂片,实习生可以很好的进行痰涂片,然后革兰氏染色,染完后就将片子放在一旁,主动一点的学生会在显微镜下看看,但也仅停留在看的水平,最后还是由工作人员发报告,这样很难为以后实际的临床检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2对策和建议

2.1实习生在上岗前接受各种规章制度以及生物安全培训

规章制度是医院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生物安全是任何一个进入实验室人员所应必备的常识。实习的医学院校应该安排毕业实习生用几周时间有计划地进行实习前规章制度培训以及生物安全培训。一方面让有临床经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了解医院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实习生的管理制度,使学生在思想上、学习方法上、生活准备上做好从在校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转变;另外,检验科属于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与学校里的实验室级别不同,非常有必要对即将进入检验科实习的学生进行生物安全常识培训,对学生的人身安全负责。另一方面,学校要给有考研或专升本打算的同学做好职业规划或就业指导,使其正确处理实习、考研或就业的关系。

2.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

检验医学发展迅速、实践性强而且涉及面广,不但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需要熟练、精湛的操作技能。临床实习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以后参加检验工作做准备的重要阶段。检验科的现代化设备越来越多,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所以有必要定期在科内讲课,安排资深的中级职称及高级职称的专业人员主讲,向实习学生及科内人员讲解相关专业知识,使实习生对检验这门学科有个综合的把握和全新的认识。

2.3完善检验科带教环境,提高带教老师自身素质

首先带教科室应树立正确的带教观,严格要求带教老师的带教行为,营造良好的带教氛围。其次要选择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丰富、操作技能过硬的老师带教。带教老师应该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检验专业,能做到以身作则,率先示范。带教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医德医风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生以后的专业兴趣和生活工作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科室领导应加强监督检查,如科室可以定期进行实习生问卷调查听取学生意见,改进带教方式。如果调查中发现带教老师不负责或问卷调查时意见较多的,应对其进行引导指正,屡教不改者取消其带教老师资格。

2.4加强实习过程的阶段性考核

对学生实施阶段性考核.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在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实习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完善学校现有的规章制度。

2.5改善实验条件及增加实验投入

为让学生较多地接触目前检验医学发展的前沿,就需要各大教学医院除了增加一些必须设备,还需添置一些临床常规设备,如血球计数仪、小型生化仪等。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对检验医学实习教学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具有医学检验学的“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他们养成既重理论知识又重实践操作的科学作风。

2.6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

在传统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大多数偏重于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本专业起步晚,科研水平相对较低,技术整合能力差,检验人员对科研价值认识不够,导致一些新的实验方法及技术不能及时融入课堂,培养复合型医学检验人才是新形势下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也是产学研相结合的一种培养模式,具体实施方法如:实行实验室开放制度,使学生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入实验室操作,了解医学检验的常规检测项目,同时也应该加强与科研单位的合作,使实习生加强对科研的认识,顺利撰写毕业论文,为进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础。

篇5

1.2实习态度调查结果(1)对于“通过实习,你还愿意成为一名检验人员吗?”这个问题,愿望增强的学生占61.8%;愿望没变,一直希望成为检验人员的占34.8%;愿望没变,一直不愿意成为检验人员的占2.2%;愿望减弱的占1.2%。(2)对于“你认为实习与将来工作的关系”这个问题,认为实习好坏与将来工作关系很大的学生占93.3%,认为实习好坏与将来工作无关的占6.7%。

1.3人际沟通能力调查结果(1)对于“你在实习过程中与同事的关系如何”这个问题,认为很好的学生占69.7%,认为好的占24.7%,认为一般的占5.6%。(2)对于“在实习中你认为与哪类人群沟通最困难”这个问题,认为医生的占9.0%,认为同事的占5.6%,认为带教教师的占3.4%,认为病人的占82.0%。

1.4实习单位组织安排实习及带教情况的调查结果(1)对于“实习单位检验科有无专人负责我校学生的实习工作”这个问题,选择有的学生占87.6%,选择无的占12.4%。(2)对于“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轮转安排”这个问题,选择明确并认真执行的学生占97.8%,选择明确但不执行的占2.2%。(3)对于“实习单位对带教教师的安排”这个问题,选择每组均有带教教师的学生占89.9%,选择个别组有带教教师的占10.1%。(4)对于“带教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这个问题,认为好的占92.2%,认为较好的占6.7%,认为一般的占1.1%。(5)对于“实习单位执行学校实习计划情况”这个问题,认为完全执行的学生占95.5%,认为部分执行的占4.5%。(6)对于“实习单位对实习生的实习生活安排”这个问题,认为好的学生占86.5%,认为较好的占7.9%,认为一般的占5.6%。(7)对于“实习第一天实习单位对实习生进行的教育”这个问题,选择讲劳动纪律的学生占71.9%,选择讲实验室生物安全的占80.9%,选择讲规章制度的占76.4%。(8)对于“实习单位组织实习生学习情况(如安排讲座等)”这个问题,认为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的学生占64.0%,学习内容主要是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临床检验、微生物、免疫、生化及血液等专业知识;认为偶尔组织学习的占22.5%;认为未组织学习的占13.5%。

1.5学生对目前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评价的调查结果44.9%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完全满足了毕业实习需要,50.6%的学生认为基本满足,4.5%的学生认为不能满足。学生认为在实习中感到最欠缺的知识是临床诊断知识,认为需要补充的课程主要是专业英语,认为自己有待提高的能力主要是交际能力和先进仪器操作能力。

1.6学生在实习中的自我评价结果(见表4)从表4得知,多数学生对自己在实习中的表现比较满意,认为自己表现一般的项目主要是仪容仪表(2.2%)、自控能力(2.2%)、勤学好问(2.2%)、沟通与合作(2.2%)、操作能力(2.2%)。

2讨论

2.1提高教师临床实践能力,缩小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调查显示,95.5%的学生认为目前的课程设置已能满足毕业实习需要,这说明我校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合理。但也有39.3%的学生认为在学校所学内容与实际应用有差距。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教学内容应与职业岗位需求一致,与临床检验技术执业资格考试相吻合。然而目前学校专业教师教学任务较重,接触临床较少,再加上有些专业课教师为非医学检验专业毕业,且教材也存在滞后现象,这些情况使得教师讲课与临床存在差距。所以学校应定期安排教师去临床进修、学习,获取新知识,增加临床经验,提高实践能力。现在我校检验学科专业教师主要利用业余时间到医院检验科进行岗位实践,或者通过各种专业调研到医院检验科了解科室工作内容、检验方法以及检验仪器的使用等,更新教学内容,以缩小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学校应建立健全教师临床实践制度,将教师临床实践工作计入教学工作量,将临床实践作为教学工作的一部分,形成长效机制,鼓励教师多接触临床,提高教师临床实践能力,以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2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增强就业适应性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已成为人们必须重视的基础工程。综合素质培养应从职业素质、心理素质、吃苦耐劳精神、团队意识、社会责任感、交流与沟通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进行重点培养。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以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医学检验人才。

2.3坚持综合实训,强化学生实习前技能训练通过对影响学生实习效果主要因素的调查结果看,100.0%的学生认为“实验操作基本功太差”一项不是影响实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且97.7%的学生对“操作能力”一项的自我评价是较好及很好,说明我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操作能力较强,这与我校一贯重视学生技能的培养紧密相关。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掌握一定操作技能的高素质劳动者。我校自2005年开始,连续8年对即将进入实习的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综合实训,并将此纳入教学计划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综合实训内容重点是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训。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沟通技巧、行为表现等,其培训在课程内、外安排,考核在综合实训中进行。专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岗位安全及职业规章制度等。综合实训中突出综合能力训练,场景尽量接近岗位要求,重点模拟岗位流程进行操作演练,并按要求进行达标考核。将学生综合实训考核合格作为进入毕业实习环节的必要条件之一。学生在两周的实训中,置身于模拟的检验室环境每天练习各项重要的检验技能,与临床检验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有一定的相似性,使学生进入实习岗位后能马上开始工作,且操作更加规范、熟练,满足了医院检验科对实习生的基本要求。

2.4要求实习生参加科室组织的业务讲座,提高知识水平本次调查表明,86.5%的实习医院能组织实习生进行业务学习,学习内容主要是实验室生物安全、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文化层次低、知识面较窄,实习医院检验科组织实习生学习相关业务知识、了解医学检验发展动态,使学生拓宽知识面,弥补在校学习的不足,为顺利完成实习计划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实习前,我们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实习医院检验科组织的相关业务学习,以提高知识水平,为顺利完成实习以及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

2.5增加学生临床见习机会,开阔学生视野目前,有些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检验工作缺乏认识。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临床的桥梁,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之前,可以先到医院检验科进行见习,了解检验工作内容和一些基本检验方法,学生有了对检验科的了解,学习起来就不会盲目,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容易。现在检验科室自动化程度较高,且多为进口仪器,学校经费不足,没有大量先进、昂贵的仪器,单靠教师在教学中对先进仪器进行介绍是不够的。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应增加学生临床见习的机会,让学生了解医院检验科新仪器、新设备的使用情况,开阔学生视野。

2.6与实习单位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巩固校外实习基地调查显示,97.8%的实习医院检验科对实习生的轮转安排明确并认真执行;98.9%的学生认为带教教师带教情况好和较好,95.5%的实习单位完全执行学校的实习计划和实纲。这些均得益于学校对实习医院的精心考察与密切合作。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注重对实习生的管理,带教教师有着丰富的带教经验,不但让学生有更多的动手练习机会,且不放松指导,绝大多数检验科给实习生安排业务讲座,使实习生的技能水平和业务知识都得到提高和丰富。通过实习,有61.8%的学生对成为检验人员的愿望增强;有34.8%的学生愿望没变,一直希望成为检验人员,学生对学校的实习安排比较满意。我们应该继续与这些实习医院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学生的临床实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6

1.2沟通能力欠缺在实习中,很多学生比较在乎教师对自己的印象,老是担心自己的操作不过关被带教教师责骂,因此不敢与教师进行沟通;有些学生由于自己的操作不够熟练,担心患者指责,因此不敢与患者交流,也有些学生认为检验科与患者接触少,没必要交流;有些学生担心自己是中专生,学历低,而其他实习生有本科生、大专生,怕他们看不起自己,因此没有主动与其他院校的学生进行交流;有些学生整天埋头干自己的事,很少与教师、同学交流。以上这些现象导致了学生的沟通能力越来越弱。

1.3自身安全防范意识不强检验科不仅有患者的血、尿、便、痰等分泌物,还有化学、放射性物品及其他危险品等,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与其频繁接触,可能对他们的身体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隐患[3]。有的实习生认为检验人员与患者接触较少,职业防护与临床医生关系密切,与检验人员关系不大;有的实习生不穿工作服,操作过程中不戴手套、口罩等。自身安全防范意识薄弱不仅不利于检验质量的提高,也会危害实习生的身心健康。

2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2.1进行教学改革,将实验教学与临床接轨教师应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对检验专业的核心课程充分开展“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宗旨,紧扣检验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理论,结合医学检验临床实际工作,为学生以后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同时,实验考核应以临床工作中常用的项目作为考核项目,将临床操作标准作为考核标准。

2.2岗前培训,明确实习目的实习前,学校应将实习手册发放给学生,带领学生认真学习手册内容,召开动员会,对学生进行全面培训,讲解实习中应注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临床实习虽然换了学习环境(从学校到医院),但不能放松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学习,并且要通过自学、参加医院的业务学习等方式更新医学检验知识。同时,在今后的实习中要努力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工作态度及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应急处理能力,认识到实习的重要性,明确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2.3严格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要建立健全临床实习管理部门,对实习生的教育教学实行统一管理,经常派专职人员到实习点巡回检查。医院应对实习生进行短期培训,包括严格遵守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行严格的考勤和请假制度,加强医技实践、医德医风教育等。对违反医院制度的实习生给予严肃处理,使实习生对自己有所约束,确保实习任务的完成。家长应配合学校和医院对学生进行督促,了解学生是否按时上下班及在实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现问题及时与学校联系,以便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2.4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检验科是医院防止交叉感染的重点科室之一,因此,在实习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应组织实习生对医院检验科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等进行系统学习。在实际工作中用规范的制度进行管理,带教教师要对实习生强调操作时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等,操作后要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另外,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各种器具及时消毒、清洗,对各种废弃标本分类处理,遇到操作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的情况,应立即消毒处理,并视污染程度向带教教师报告。

篇7

1.1学生

1.1.1学历检验专业学历层次较复杂,其中检验专科教育存在的问题是专科生理论知识欠缺,实践动手能力不突出。专科生对理论的理解能力较差,学生在校的很多基本课程没有学习到位。导致在实习和以后的工作中对操作的理解较欠缺。检验本科生较检验专科生在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上稍显优势。但由于高校招生人数不断扩大,本科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导致本科生的素质也没能挖掘出来。

1.1.2实习态度第一,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多数实习同学认为实习很单调,觉得实习只是一些简单的机械操作,大学学习的理论没有用上。实习同学刚到某个专业组或者某个科室就想老师直接传授很多深入的知识。而实习单位安排的工作(如:标本签收、标本离心、信息录入)往往是简单而枯燥的。这样导致学生对医院、对科室、对老师的抱怨,于是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第二,现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承担责任的意识。也导致老师不愿意将一些重要工作的相关知识传授给同学。第三,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很少有同学主动抽出休息时间去做专业组安排的基本工作之外的工作,也不会思考如何将日常工作做得更快、更好。现代电子产品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实习同学获取和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了便利。但实际上,大部分实习同学利用电子产品和网络来娱乐而不是学习,比如,打游戏、玩微信、微博、QQ等,极大地浪费了有利的学习资源。

1.1.3考试和就业实习的最终目的是就业,大部分实习同学在医院实习的后半期就心神不定,一方面参加各种类型的考试,如事业单位入职考试、研究生考试和国家公务员考试等。另一方面参加各种类型的双选会以及招聘会。由于备战考试及考试时间均处于实习阶段,同学将会花上很多时间复习和参加各种辅导班,这些都耽误了大量的实习时间。甚至根本就无心实习,严重影响了实习教学工作质量⑴。

1.2教师

1.2.1师资人员缺乏由于全国医学检验专业学生人数的剧增,导致临床实习资源匮乏。实习医院有资质的带教老师较少,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常常是同学带教同学,严重影响了实习质量及实习计划的顺利完成。

1.2.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许多实习基地的带教老师在学历结构上参差不齐。医院检验科高学历人员较少,大部分人的学历是本科、专科,甚至中专或非检验专业毕业。多数基地的带教老师一般不从事在校生的理论教学,带教老师自身的理论水平就很难得到提升。带教老师没接受过正规的教师资格培训,缺乏正确引导实习同学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也缺乏激发实习同学学习热情的方法。

1.2.3教师的责任心大部分临床检验工作人员带教的意识非常薄弱,他们认为将常规检验工作完成是他们主要的职责。他们只顾埋头工作,不注重传道、授业、解惑,把带教工作当成了一种负担,降低了教学质量。带教老师没有深刻体会到教学相长的道理。其实教师在带教的过程中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能力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往往是讲得越多就懂得越多,懂得越多就有更多的东西给同学讲,这是一个良性循环过程。

1.3实习生管理实习同学进入实习单位应由实习单位主管部门(如医教科、教育培训部)、实习科室以及学校共同对实习过程进行管理。但实际情况是,一方面实习同学一旦离开学校,学校对实习同学管理的责任似乎全部交给了实习单位,学校对实习同学的实习过程只是例行检查或不检查,平时几乎失去联系。另一方面很多实习单位往往只重视医疗和科研,忽视了临床教学。再者实习管理人员配备不足,一般的检验科没有配备专职的实习管理人员。一般的管理人员都要参加临床工作,这样对实习生管理的各个环节肯定掌控不到位。实习同学在每个专业组的实习时间较短,由于时间短,有些专业组认为实习同学对临床工作无帮助,可有可无就疏于管理,管理不严格就会呈现出实习同学的懒散、消极。

2.教学探讨

2.1培养人文素质实习期间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同时,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显得非常重要。由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必须重视包括医学检验在内的一切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同学对患者的服务意识,提高同学在实习期间就能树立“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基本医德。培养实习同学爰岗敬业的精神,使同学正确认识检验科人员工作的重要性,只有热爰自己的岗位,才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感情和成绩。医院或者科室层面可定期组织讲座培训实习同学的人文素养。

2.2提供就业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医院或者检验科应组织人员专门收集更多的就业信息,随时将这些信息快速的传递给实习同学,让实习生在实习期间能安心实习,较少东奔西跑。同时可以利用带教老师的人际关系,向用人单位直接推荐优秀的实习生。这样既给学生增加了就业的机会,减少了实习生就业的盲目性,减轻了学生就业的压力,也增加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才能,能够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实习上。同时应该在实习同学参加双选会或者招聘会之前对他们进行系统的培训,如简历制作、面试礼仪等,这样一方面能提高实习生的就业率,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实习生的综合素质。

2.3改善教学方法检验科应定期组织培训讲座,对实习同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知识加强培训。专业组应指定有资质的带教老师对实习同学进行带教。同时组织实习同学对带教老师的讲课内容和方式进行仔细评价,让老师了解讲课的内容同学是否感兴趣,以及讲课的方式是否能激发学习热情。这既能达到让实习同学获得知识的目的,也能使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和教学经验也得到提高。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些刚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给在实习的同学谈谈他们的体会,激发实习生的学习激情。

2.4加强实习教学管理实习带教也是对师资人员多方面能力的检验,有助于师资人员工作、技能、教学、科研整体水平的提高。医院和科室应该加强对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教学意识、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上加强培训。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鼓励做得好的带教老师,惩罚做得差的带教老师。医院和科室都应该指定专人负责实习教学管理,并制定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出科考核制度和奖惩措施等。增强沟通,每月组织实习同学进行座谈会,互相探讨实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学校与实习单位和科室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交流,以保证双方信息畅通,共同做好实习教学工作。

2.5重视全程质量控制全程质量控制是保证医学检验工作质量的核心。因此带教老师应向实习同学灌输全程质量控制的意识,让同学掌握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要求和实施程序,包括:检验前患者准备、样本采集的规范操作;检验中质控处理、标准检测程序;检验后结果解释等。

2.6增强科研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优秀的检验工作者,要在熟悉临床工作的基础上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实习单位应该加强对实习同学科研思维的灌输,开展科研讲座提高检验实习生的科研意识。介绍国内外检验专业的较好的杂志,可以让学生不断开拓思路,更新专业知识。还可以通过_对_的带教模式让有科研能力的带教老师指导本科生完成毕业论文。有条件的科室可以让科主任给每一位员工下达科研任务,让每一位实习同学都有指定的带论文老师(包括没有要求的写毕业论文专科生也有老师指导),让他们都能接触论文设计、实验操作、论文写作以及等相关知识。

篇8

1、按照三甲医院审核的标准,对检验科的各条检查内容进行分解对照,逐条梳理,认真准备,对没有达标的项目尽快落实解决的措施。力争检验科在三甲医院复审中顺利通过。

2、进行检验科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的制度、流程和措施。进一步落实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把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规定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实到实处,要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系统学习,对各岗位上的责任人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职责执行情况;

3、通过完善科室内部细节化管理,增强安全忧患意识,逐步达到监督检查制度化,操作流程规范化,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均能落实到实处,贯穿到科室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1、室内质量控制目标:继续做好生化室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完善临检室各个常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2、室间质量控制目标:20xx年检验科继续按时参加卫生部和自治区临检中心的临床化学、血液学、免疫学、微生物室和血库的室间质量控制活动。力争所有参加项目均达标。

3、血库配发血准确率达到100%,登记完好率100%;成份输血使用率达到99%;

4、将各室的室内和室间质控结果纳入对科室的质量考核指标,提高检验准确性、将科室的化验差错率降到最低点。

三、加强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1、作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每一个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省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进行,提高了工作效率。

2、引进新设备:20xx年争取购进……………

四、增加工作量提高业务收入:

1、标本量:20xx年计划完成……人次,比20xx年完成……人次,增长…%;

2、业务收入:20xx年计划完成……万元,比20xx年完成……万元,增长……%;

3、血库用血:20xx年计划用血……万毫升,比20xx年完成……万毫升,增长……%;其中成分输血率达到99%,(三级甲等医院规定标准为90%)。

五、开展新项目完成科研教学任务

1、20xx年检验科计划开展的新项目有……

2、争取科研课题立项一项。

3、全科在医学杂志5—8篇,其中在统计源和核心期刊3篇以上。

4、申报院内新技术新项目……项,争取获得院内奖项。

5、教学工作:接受来自xx医科大学实习生的临床实习,实习生管理规范有序。

六、人才培养与业务学习

1、计划引进本科生2名、硕士研究生1名,做好引进人员的培养工作。

篇9

关键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实习生;就业需求

检验科是医院不可或缺的重要科室,承担着化验分析的重要任务。医学检验专业人才培养不仅要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除了理论教学外,实习是他们练习实验操作、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最重要的机会和环节。教育部对医学检验专业的改革以及新形势下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的本科教育提出了新的培养要求。因此,在实习阶段培养学生的检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医学检验本科毕业生是摆在高校面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特点,掌握他们对就业的需求,剖析他们在实习期间的心理特点,能够对接下来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了加强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了解,掌握他们的就业意向,熟悉他们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地指导医学检验专业的实习教学和人才培养。现对某医学院医学检验学系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介绍如下。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

1.2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设计《医学检验实习学生综合调查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

(1)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等;

(2)综合问题:包括选择专业的原因、知识掌握程度、实习具体情况、实习满意度等;

(3)就业问题:包括专业前景了解、就业形势了解、考研相关问题、自我工作能力分析等;

(4)心理问题:包括心理压力分析、自信心评价、医患关系感受等。现场集中向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当场填写当场回收。采用匿名填写的方式以保证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2013届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毕业生共计97人,随机集合了80人,发放《医学检验实习学生综合调查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8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获得的调查数据用Excel软件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性描述。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的80名学生学制均为4年,有29名女生,47名男生,4人未填写性别。年龄在20~25岁之间,其中88.8%在22~24岁之间。实习时间均为一年(大四)。

2.1对专业及实习的感受

医学检验是一门临床学科,但又不同于其他临床学科,它对从业者的实验操作能力要求较高,直接接触病人的机会相对较少。了解学生选择医学检验专业的原因,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就业具有指导意义。对于为何选择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原因比较多,有家庭(53.8%)、机遇(21.2%)、职业优势(31.2%),也有不少学生是出自对医学检验专业的热爱(26.2%)。同时,87.5%的学生认为尽管当前有不少困难,但不后悔选择医学检验专业。这说明在入学前,刚刚高中毕业的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并不非常明确,但是专业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4年的学习,毕业时大部分学生还是认可本专业的。实习阶段对于医学检验专业学生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他们才能真正接触临床标本、病人和检验仪器,融入医院大环境。因此,有必要详细了解实习生在实习期间的生活、学习和思想状况。本次调查从多个方面分析了实习生对实习的满意程度,实习生对实习医院总体上是满意的。实习生均表示满意之处在于带教教师比较负责、水平较高、实践机会多,但也对医院教学科的管理、考研脱产时间安排、工作量过大有些意见。仅有2名(2.5%)实习生对实习医院的实习管理方面存在不满意现象,原因是这些实习生所在医院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重视不够,更重视临床专业实习生。对医院实习时间安排不满意的实习生,有些认为在临床实习时间过长,有些则认为在检验科实习时间过长,可能与不同医院的安排不同有关。分别有27.5%和35.0%的实习生认为在微生物检验科室和临床检验科室学习到的知识最多,这可能与这两个科室的标本接收量和知识特殊性有关。而对于学校的实习时间安排,如脱产时间等,75.0%的实习生对实习时间安排很满意和比较满意,有异议的实习生主要认为实习时间安排与考研和招聘有冲突。本次还调查了实习生对带教教师的满意度。2可以看出,大多数实习生对带教教师还是比较满意的。在教学方面,除带教教师带教之外,学术讲座也是实习生拓展知识的重要环节。43.8%的实习生觉得所在实习医院经常举办各类讲座,其余的实习生觉得医院在这方面做得不尽如人意。在生活方面,62.5%的实习生对实习医院的生活安排比较满意,但也有35.0%的实习生认为安排得一般,主要表现在食宿条件较差等方面。因此,学校应加强与实习医院的沟通和交流,尽量为实习生提供较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同时在今后选择实习医院时也要从这些方面多加考虑。实习效果的好坏不仅与实习医院和学校有关,更取决于实习生自身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本项调查中,对于在校期间所学知识,没有实习生认为可以完全满足实习工作需要,但有58.8%的实习生认为基本够,觉得不够的实习生主要是认为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方面有所欠缺。77.5%的实习生认为临床知识及操作是在实习期间最需要学习的内容,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实习生认为医患沟通技巧和学科前沿知识非常重要。这与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科特点有关。在这方面,学校应结合实习的实际情况加以改善,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要提高实习生的实践动手能力[1]。总体上来看,65.0%的实习生认为实习虽然累,但是能学到很多知识,26.3%的实习生应对实习工作较为从容,20.0%的实习生觉得实习很快乐,过得较充实。这说明大部分实习生对实习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

2.2考研与就业

大四实习生即将毕业,面临着就业的巨大压力,考研还是就业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在一年的实习期间,他们会花大部分精力来准备考研或应聘。因此,很有必要对该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实习生就业择业,提高本专业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帮助实习生顺利完成学业,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在本次调查中,仅有3.7%的实习生在入学前详细了解了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前景,大部分实习生(63.8%)只是基本了解,更有32.5%的实习生并不很清楚,这说明实习生的就业意识不强。医学检验专业是一个相对容易就业的专业,本次调查了多项与本专业就业相关的问题,仅有3.8%的实习生认为医学检验专业招生过多,7.5%的实习生认为需要关注医学检验专业的就业政策,77.5%的实习生认为本专业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工作,16.3%的实习生表示就业形势使自己感觉到巨大的压力并非常紧张,75.0%的实习生并不会因为实习情况不理想而考虑转行,大部分实习生(76.3%)还是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这说明本专业就业情况良好,就业竞争的压力不是非常大,找到一份工作还是比较容易的,这与实际情况吻合。本专业的就业率基本能达到100%。尽管如此,大部分实习生(68.8%)认为就业的困难在于好医院对学位要求高,本科毕业生已难以进入。实现高就业率,帮助实习生更快更好地获取就业相关知识和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在本次调查中,网络和新闻媒体(57.5%)、各类招聘和双选活动(55.0%)是大部分实习生就业信息的主要来源渠道,而学校给他们的就业信息却不是很多(13.8%),这可能与实习生均在校外实习,与学校联系不多有关。学校应多关注就业方面的信息,建立良好的就业信息平台,为实习生的就业提供有力的保障。几乎所有的实习生(97.5%)表示在自己无法解决就业问题时,希望得到学校的帮助。实习生均表示,希望学校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和帮助,如就业指导、咨询服务以及相关材料。考研是除了就业之外本科生毕业的另一大出路。本次调查显示,58.8%的实习生首选医院就业,只有12.5%的实习生选择考研。同时57.5%的实习生可以接受的工资水平是当地中等水平,68.8%的实习生要求工作单位离家比较近。这些均表明本专业实习生的短期就业需求较大,与本专业实习生家庭情况普遍比较差有关。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学生选择医学检验专业就是看中了它的高就业率。实习、就业和考研是实习生大四生活的主要内容,但这三者历来就存在着很现实的冲突。对于是否需要认真实习,近一半的实习生(48.8%)表示实习后工作能力比实习前有了较大提高,83.8%的实习生认为通过实习自己的能力已能基本满足当前的工作需要。这表明实习对于实习生的能力培养非常重要。但是,50%左右的实习生还是认为实习会影响到考研或就业。如何更好地使实习发挥它的学习和锻炼作用,同时解决它与就业或考研的冲突,这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难题。

2.3心理健康

解决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实习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与实习经历、就业和考研有关。医患关系是当前从医者所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在本项调查中,大部分实习生(92.5%)表示病人并不会歧视实习生,这可能与本专业实习生直接接触病人的机会较临床医生少有关。但71.3%的实习生表示病人的态度会给自己造成一定心理压力,这说明当前的医患关系对于各类从医者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接受调查的实习生中,大部分(83.8%)表示实习期间面临的考研和就业问题对自己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并且影响到了日常生活。但85.0%的实习生表示自己有信心处理好实习期间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些数据显示本专业实习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但也有实习生表示自己因实习、考研和就业问题感觉精神抑郁,学校应加强对这部分实习生的关注,以防止危险事件的发生。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习生对实习期间学校和实习医院各方面的满意度非常高,存在欠缺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习生在实习前阶段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不足。对此学校应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践能力训练,提高教学质量,从人才培养质量抓起,优化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专业特色。学校应在专业课学习前首先开展临床技能课程和见习教学,增强学生对专业技术工作的感性认识,了解临床工作环境及流程,从而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掌握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这样在实习时就能不吃力、不费劲,有兴趣、有成就感,增强实习期间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并对就业有更深刻的思考和了解,不至于在实习期间因为自身知识水平的问题造成工作过于紧张、就业与考研时间不足。第二,实习条件有待改善。学校应进一步与实习医院沟通,改善实习生生活、学习条件。近年来,高校扩招带来的实习生激增除给高校带来了新的挑战之外,也给实习医院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实习医院除了需要更多的教学资源、更多的带教师资,在硬件方面更需加大投入。但受各种原因影响,不可能将所有的实习生都安排在条件好的医院,而实习医院条件差会影响到实习质量,增加实习生的管理难度,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更有可能影响到实习生的安全。因此,如何加强与实习医院的沟通,改善实习生学习、生活条件,或者将条件更好的医院作为实习医院是高校实习生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对实习生就业和考研状况的分析我们发现,实习生对这些方面的认识比较到位,但是他们也非常希望学校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全面的就业与教研方面的信息和服务。同时,从本项调查来看,实习生因就业和考研而造成的心理压力虽然并不严重,但仍需要学校给予一定的重视,完善就业指导平台,更好地服务实习生就业,做好毕业生的心理疏导。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困扰很多高校的一个难题,即使是就业率高的专业,为使学生尽可能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学校也应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就业指导服务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因此,学校应当建立就业指导平台,引导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主动关注自己的职业能力培养,关注本行业的就业前景,并为学生与就业单位提供便利的沟通和交流平台。在保证就业率的同时,还要开展考研咨询与辅导服务,保证实习质量。虽然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就业率比较高,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增大,高学历人才数量不断增加,本科毕业生已逐渐难以满足社会的需要,尤其是高水平医院对高精尖人才的要求更使学生想进一步进行深造,考研便是除了就业外很多学生的选择。而现阶段,实习、就业和考研之间存在着不小的矛盾,导致学生自身竞争力下降,实习质量滑坡。因此,学校很有必要对此开展专门的研究和论证,尽量为学生的实习、考研与就业进行合理化安排,帮助学生尽早选择毕业后的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指导。综上所述,学校在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指导方面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学生管理部门到院系都应加强管理,建立实习就业指导平台,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实习任务,提高就业竞争力。

篇10

【关键词】 沟通;检验教学;能力培养

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关系十分密切。近10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医学检验”已经向“检验医学”发展,这就要求实验室的工作更加密切结合临床,不断地与临床医护人员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把有限的检验数据变为高效的诊断信息。

临床实习对于检验专业医学生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反复的检验实践中转化为临床工作能力的重要一步。在这个阶段,除了强调实验室基本操作,增强实习生的动手能力之外,还应该有效利用医院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实习生与临床沟通的能力。

1 目前检验与临床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检验人员与临床医护人员沟通不够

人们之间的交往实际是沟通的过程。工作中似乎每个人对沟通都熟悉而有经验,但事实并非如此。如当医生怀疑某个检验结果时,往往向检验人员咨询,如果检验工作人员说“仪器正常,测定多少,就报告多少,结果经复查没有错”,那么有时情况会很糟糕,往往引发医生与检验人员的对立。检验人员应该以专业的方式分析、处理医生反映的检验质量问题,给予合理、满意的答复。现在许多实验室的检验人员满足于在报告单上注明“结果已经复查”或“该检验结果仅对该样本负责”的字样,以为这样就万事大吉。其实出现明显异常的检查结果时,应该主动与医生沟通,明确并排除采集标本或患者用药等因素所致的误差,才能有利于临床的诊断与治疗[1]。

临床标本采集、送检和用药等是否规范也是影响检验结果是否准确的重要因素。如护士取血时用小号头皮针易造成溶血,或者为了省事直接从静脉输液管中抽血或在患者输液近端同侧静脉取血,加上抗凝剂类型选择错误及抗凝比例不当等情况,均可导致许多检验项目结果误差。只有加强检验人员与护士的沟通,尤其是加强与实习护士及新毕业护士的沟通,指导护士正确采集并提供合格的标本,才能为获得正确检验结果提供重要保证。

1.2 检验新项目、新方法向临床宣传不够

目前还有部分医生不了解检验医学的进展,甚至申请不合理的检验项目,不知道有效利用检验新技术、新项目,习惯于旧检验项目。例如,出血时间测定已停止使用,第6版《诊断学》教材还给出它的参考值;纤维蛋白原测定罗列了不明确的快速测定法,不实用的半定量法、免疫扩散法等[2]。还比如,第6版《儿科学》中血尿的诊断,主张用血液分析仪测定尿红细胞平均体积来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操作方便,结果可靠[3]。实际上,目前尚无实验室可靠、易行的测定血尿的方法,也不能使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尿。因此,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及时向医生介绍最新检验项目及方法,是提高检验质量的重要一环。

2 加强检验实习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必要性

2.1 与临床沟通是检验医学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著名的《福岗宣言》早就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schwarz在《开展临床与实验室对话》一文中也专门针对实验室医学工作者指出:“一个实验室医学工作者没有与临床沟通和对话的能力是不能生存的”,强调实验室管理的要素是沟通,沟通是实验室医学工作者生存的要素。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对检验科的管理要求:患者、医师、护理人员对检验部门服务满意大于90%,而良好的沟通是和谐、服务满意的基础[4]。这些都要求把沟通能力尤其是与临床沟通的能力培养作为检验医学职业教育的一部分。

检验科实习生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实验室医学工作者,一方面应该强化规范化操作及全面质量控制;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通过各种方式认真听取临床对检验工作的意见及要求。针对主要意见如检验结果与患者临床表现不符、检验结果可信度、急诊检验报告及时性等,运用所学知识作出科学的解释。通过良好的沟通,一方面会加深实习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也符合临床对合格实验室医学工作者的要求。

2.2 与临床沟通是检验医学自身发展的要求

循证医学是指诊治疾病应该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任何决策需要建立在科学证据的基础之上。这种科学证据也应该是当前最佳的证据。而最佳证据的获得首先要求临床、检验等有良好的沟通,确保用专业方式和合作精神来处理问题和彼此间的意见,寻求彼此尊重、理解,达成共识。例如,出血时间测定在多年的应用过程中发现既不能反映血管损伤,也不能证明血小板减少,因此应该停止使用,选择其他敏感的指标,目前基本上已经被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替代。只有改变脱离临床现状,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才能发现、回答临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并完善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和正确选择检验项目。

此外当检验结果与临床实际不符时,不少医生不了解检验方法的局限性,常常怀疑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这无形之中增加了医患纠纷的风险。例如,某医生曾接诊一位转氨酶增高的患者,由于检验科检测该患者的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均阴性,该医生当着患者家属的面指责检验科的检验结果不可靠。最后经过另一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发现是患者服用某药物引起的转氨酶增高。其实在患者血液中病毒含量很低的情况下,肝炎病毒相关指标的检测,有时阳性,有时阴性,同时也不排除由实验方法导致的假阳性和假阴性。这时,医生对检验结果的解释至关重要,解释不当,会引致患者投诉等,如果医生与检验人员及时沟通,一般都能做出正确解释,就可以避免发生医患纠纷。

3 检验实习生与临床沟通能力的教学

3.1 贯彻检验与临床沟通的育人理念

检验医学应该改变以前不重视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教学状况,加强在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医学概要等基础课程中开展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教学,增设人际沟通课程,以“案例教学法”“带着问题学”的形式进行大班课教学。

临床检验教师应该把临床检验的最新发展动态介绍给实习学生,介绍检验科与临床、患者之间可能发生的常见矛盾及处理方式。学校定期安排专业基础课教师去检验科上班,加强与检验科的沟通。专业基础课教师在课堂上将临床检验一线的知识与信息反馈给学生,为学生实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组织并鼓励实习学生参与与临床沟通的工作

在实习岗前培训中组织集体学习《检验标本采集指南》,要求检验科的实习学生人手一册,掌握全部内容。该小册子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检验标本的采集及运输的各种要求及注意事项。对血液、尿液、粪便等标本采集的规范要求和存储条件等都有详细的介绍,是一本很适用于临床日常工作的参考书。我们还与教务科联系,让我科的实习学生在定期举行的包括全院实习生、进修生、研究生的“三生论坛”上宣讲这一部分内容。通过这一举措,我科由于标本采集送检错误引起的问题大幅下降,不仅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而且保证了检验质量。

在推广新技术、新业务和新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一方面继续沿用原有的宣传办法,在医院网站内粘贴通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实习生在版面设计和电脑绘画方面的优势,组织实习学生编写“检验医学通讯”,定期印制。这个内部期刊的主要内容就是及时的介绍我科新近开展的新技术、新业务和新项目,并详细的介绍其检测原理,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等等。这些宣传资料也由实习生及时的发放到临床医生和来门诊就诊的患者手中,通过这个过程同学们及时详细的了解了我科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和新项目的情况,也亲身参与了与临床沟通的工作。

总之,检验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效沟通,可促进标本的正确采集以及检验结果的正确解释和应用,把实验室单方面的质量控制发展为全面质量控制,同时实验室也可从临床上获得许多有用的反馈信息,借此进一步综合评判实验的方法学及其临床价值,以便不断完善操作规程并推进新项目、新方法的开展与普及。临床医学通过加强与检验医学的广泛联系,了解日新月异的检验新技术、新方法,从而正确选择检验项目,更多、更有效地利用各种检验证据和信息,提高诊治水平。因此,在实习生带教过程中培养检验专业学生与临床的沟通能力,利在双方,益于患者,符合科学发展观,必将加快医学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顾可梁. 加强医学检验与临床的沟通[J].临床检验杂志,2003,21(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