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模板(10篇)

时间:2022-11-02 14:47: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自我认知总结

篇1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疫情防控方面。疫情防控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只顾自己、不顾全局,尤其是近期,随着防控等级的下降,滋生了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防控工作按部就班、流于形式,执行过程中打折扣,政治觉悟不够,没有很好的起到党员的带头作用,比如很简单的公司要求每日上报体温制度,就没有很好的执行。

(二)“双三基”建设。三基建设流于形式,尤其是在党建工作上,重视程度不够,放松了政治理论学习,关注业务工作多,思考党建工作少。

(三)工作作风方面。受到疫情的影响,航班量大量减少,我们的工作量、工作强度也相应减少,但是个人也从工作中出现松懈思想,工作作风不够严谨,只想着不出事就万事大吉,缺乏前瞻意识。

二、整改措施

篇2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061-02

大学生的年龄阶段注定了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在社会进步的浪潮中,特殊的年龄加上对多元化文化思想和多变性社会因素的接触和学习,使大学生的信仰、价值观、社会观、生活方式、职业认知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此时,如何接受自己、树立信心、接受社会现实,建立强烈的自我认同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自我认同感的定义及偏差表现

(一)自我认同的定义

所谓的自我认同就是指个人在身处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与他人之间存在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沟通和互动,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认知、自我评价的方式。在校大学生正处于自我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自我认同感就是指将自身存在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因素加以综合,从而对自己进行一个深刻的自我剖析。它是一个人在和他人、群体交往时,将价值观和人生观融合到自己的人格魅力中的一种自我评价的表现过程。这种评价通常总结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个人在平时的生活中通过和他人接触,日积月累对自我印象逐渐加深累积,并对自己进行评价,这就是自我认同感。

(二)自我认同感的形成

自我认同感在青春期早期就开始呈现萌发状态。随着个体成长和发展,受集体因素和他人因素的影响,个体在不断地经验积累和总结中对自我评价和认知越来越强烈。升入高中后接受更多的文化教育课程和鉴赏课程,阶段性成长和心理变化也越来越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心理教育知识的接受力加强,个体的自我认知能力明显提高。当个体步入大学,这个年龄正处于青春期晚期,虽然这个阶段心理敏感度最为强烈,但这种心理敏感度也促进了自我认同感的形成,所以大学时期是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性时期。

(三)自我认同感的获得

心理学家将自我认同感获得认同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1.认同感混乱阶段。指对自我认知不做思考,或者无法思考,面对问题亦无法解决,对将来的生活和规划毫无目标性和条理性。2.提前结束阶段,即个体得到了有效的自我认知,获得了自我认同感,但这种自我认同感并没有经过“认同危机”的考验。3.延缓偿付阶段,即个体主动提出了与生活、政治、价值相关的问题,并主动尝试思考和解决,在寻求答案的过程当中对自我认知水平有相当的提高。4.认同感获得阶段,即个体通过自身努力,在特定的目标、信念和价值观体现上完成了自我认知,并通过了“认同危机”的考验,确定了个人承诺并有效地实现了个人承诺,从而解决了自我认同问题,获得了自我认同感。

(四)自我认同的偏差表现

处于自我认同感形成期的大学生,通常会出现自我认同感偏差的现象,这突出表现为几种现象。1.自我认识混乱,敏感性强。具体表现形式为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希望追求个性却做出标新立异的行为,将追求个性浅显的理解为行为和穿着的改变,导致自我意识混乱,给内心带来更多的迷茫和不确定感。2.自我角色混乱,容易失望和沮丧。渴望成功和表现自己,又对别人的成功耿耿于怀,嫉妒他人的成果和劳动,不断地尝试幻想将自己变换到他人身上,想象自己不通过努力就能得到成功和掌声。3.自我挫败,容易消极。表现形式为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常常冲动地作出决定,又在付诸行动后产生后悔和懊恼的心理,在进行自我评价时会因一点点小的事情影响自己的自信心。4.焦虑不安,缺少成就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处于焦躁状态,事事俱全考虑,却因此增加了心理负担,不知所措,没有目标性和目的性。

二、自我认同感数据分析讨论

(一)数据调查

下面我们结合以往数据库中某次大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浅要分析。[1]此次调查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式调查,学生性别、科目等都是随机抽取。

(二)数据分析

通过上表中的统计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姓名认同度还是很高的,非常满意的人数比例高达30.3%,而很不满意的几乎为零。性别方面大学生认同度也是非常高的,非常满意的比例高达61.6%,基本满意的也占30.3%,很不满意比例也趋近于零。容貌方面比例分布差异相对较大,不太满意的就占据了23.2%,而基本满意的也占了47.5%。由此可见大学生对自身的容貌认同感普遍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健康、人际和方面在此不作具体分析。但从总体趋势来看,还是满意率所占比例较高,很不满意的占少数比例。

(三)总结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大学生自我认同感总体接近正常水平,绝大部分人的总体自我认同感是比较高的。姓名认同和性别认同处于最高水平,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于自身外在因素的在意程度并不高。对学习的自我认同最低,这表明大学生自我认同感已经形成并成熟,对于自我内在原因已经可以有效地认知并接纳。

三、自我认同感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一)自我认同感获得的重要性

大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统一表现在自身对宗教、政治、职业以及价值观方面的综合认知。自我认同感存在于个体内部,整体状态复杂多变,并且包含了多个方面。自我认同感的获得是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不可能一步到位。在校大学生正处在自我认同感获得阶段中的第四个阶段,即由青春期早期自我认同感的萌发到过渡,再到大学自我认同感获得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受过不自信、自卑等各种问题的考验,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来说,将来走出社会的压力会更为巨大,现阶段良好地获得了自我认同感,对于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自我认同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的本质体现了自我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它使人由内心产生一种自主的连续感。达到自我认同阶段,获得了自我认同感的人,对自己存在一种欣赏态度,而且心理健康程度也相对较强。据以往的研究分析,自我认同感比较充分的大学生,不仅能够正面欣赏自己,还能够对自我进行加工和包装,并具有强烈的自信心,容易在任何环境下生存并和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三)自我认同对学业的重要性

高中和大学教育模式的巨大反差,导致学生无法延续高中的学习模式。大部分学生由刚进校时信心满满到后来经常逃课、缺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大学生对自我学习的认同感降低,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学习状态和方法。可见,自我认同对大学生的学业以及人格健全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正确的自我认知能够促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四)自我认同对社会的重要性

自我认同感不仅对自身有着重要意义,也对社会群体有着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还是,都与自我认同所带来的连锁效应有着重要联系。和谐社会的建立靠的是每一个人的力量和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自我认同感强的人才会将正能量和积极效应带入社会。因而良好的自我认同对社会群体的重要性也是不可忽略的。

自我认同感是个体真实性自我认知的体现。自我认同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认同感是自我意识的主要体现。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继承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与其自我认同感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而自我认同则是自我认同感中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大学时期所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

[ 参 考 文 献 ]

篇3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2-100-2

0 引言

学习能力是伴随着人类始终的一种能力,也是人们社会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一方面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综合素质的标尺,一方面学习能力是衡量个人社会竞争能力强弱的标准。因此,学习能力的构建在个人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大学教育是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提升的重要机构,其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从而从根本上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提升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1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类型逐渐发生了改变,更加趋向复合型人才需求。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两个重要性”。第一,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是保障学生的终身学习的关键。人的一生之中只有1/4的时间是在校园生活中度过的。而学习确是终身性质的,“活到老,学到老”是人生价值观的直接体现[1]。自我学习能力是衡量人基本素质的标准。因此,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具有自我学习能力的人才,从而始终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人生观和学习观。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保障学生终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大学生未来人生道路发展的主要力量源泉。因此,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第二,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专业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包括行为学习能力、思想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可以说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2]。良好的行为学习能力、思想学习能力、知识学习能力能够从内在和外在上强化学生的学习素质,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其社会性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具有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

2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困境

2.1 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

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困难的困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需要大学生从根本观念上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多层次的对自我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3]。但是,目前大学生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虽然在其教学上落实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理念,但是在实际教育改革中缺少对学生学习观念的更新,导致学生无法从根本上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改进。

2.2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创新培养中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其不仅表现在思政教育教学中,也是各学科教学的通病。在大学生思政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采用了情景教学、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方式结合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应用缺少多样性,均是以单一的一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严重制约着我国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

2.3 教学目标不明确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培养途径的创新。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其教学目标较为广泛,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明确的确定自我学习的重点,严重制约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2.4 缺乏学习方法培养

大学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是大学教育的根本。在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思想认知方法的培养,而不是单一的对其进行思想、观念和认知的灌输,强制性的培养学生的社会性[4]。当前我国大学思政教育正是缺乏“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育根本的落实,没有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培养,导致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较低,不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2.5 自我认知能力差

自我认知能力是自我学习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过分侧重对学生统一认知能力的培养,缺少对自我思维分析,实现学习、生活问题解决的能力的重视。大学生在其思政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应该体会教育的中心内容,还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发散思维,寻找自我认知,从而构建自我认识能力。因此,目前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差是其自我学习能力提升的最大困境之一。

3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创新优化途径

3.1 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

针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教育进一步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实现大学生学习观深入转变。在构建社会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和思想中加深学习观与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强化学生学习观的改变。此外,在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增加知识和记忆再现的方式为大学生树立高层次的应用自我学习观,从而逐步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

3.2 创新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创新的过程中利用“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协作式教学”等方法充分体现大学生思政教学中自我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课题设计和教学活动设计中建立以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目标,利用教学活动和教学课题,使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我学习能力,由浅入深的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3.3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明确主要是指将学习目的设定为提升自我修养或提升自我职业技术能力。目标的创建需要根据大学生思政教育进行阶段性建立,使学生在善于学习的过程中以小目标的实现,带动大目标的实现,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此外,在教学目标构建的过程中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内在目标和外在目标两种,内在目标主要是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外在目标主要是对大学生自我学习行为的提升[5]。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制定,从根本上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升。

3.4 加强学习方法培养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根本教学目的。在教学改革中培养学生自我摸索适合自我学习的方法,以探索和质疑学习法,强化大学生自我学习方法,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3.5 强化自我认知能力

强化自我认知能力主要是从大学生观察视角出发,强化学生对事物和问题观察的视角,从而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自我认知能力。此外,构建社会生存活动、社会认知活动等,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自我认知能力。

4 总结

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我国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中面临着大学生学习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学习方法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差等困境。因此,未来在创新提升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途径的过程中可以从转变大学生学习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加强学习方法培养、强化自我认知能力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期进一步从根本上保障大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高效性,促进我国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人才的培养贡献微薄之力,为社会建设输出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

参 考 文 献

[1] 陈广正,陈钧.试论非正式学习视野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途径[J].教育与职业,2016,10(01):84-86.

[2] 刘奕岑,巫国义.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必要性及有效途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09):238-239.

篇4

现代健康观念认为,健康不仅包括生理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人才成长、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基本保证。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整体上是比较好的,他们朝气蓬勃、富于理想,情感丰富、乐于交往,积极向上、热衷于探索人生的真谛,这是主要的方面。但也有不容乐观、令人担忧的一面[1]。由于高校校园内特殊的竞争环境以及学习压力、未来就业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心理负荷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因而他们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其中抑郁症就是经常发生的一种。据北京卫生部统计调查,在大学生中为数不少的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个别严重的甚至有自杀倾向[2]。为此,我们就引起大学生中抑郁情绪的非理性认知以及针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预防和治疗进行一些探讨,以期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抑郁与非理性认知

早在十年前,世界卫生组织就预测,抑郁症将成为21世纪人类的主要杀手。调查表明:目前,全世界约有一亿人患有抑郁症,且数量有增无减,抑郁症将成为本世纪一种相当流行的病症。

抑郁是极为常见的心理障碍的症状之一,它通常表现为一种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并伴有焦虑、犹豫不决、记忆减退、思考困难、孤独、悲观、失望、自我责备和身体不适感。由于抑郁心理比较顽固,人一旦产生抑郁感,很难较快地从中摆脱出来。从认知心理学的视角来看,抑郁是一种心理障碍,抑郁之所以产生,是由于心理上有失落感。这种失落感主要由于个体的非理性认知造成的。

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对刺激的认知存在差异,也可认为每个人具有不同的认知方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将认知方式分为许多不同种类,我们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按照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态度将认知方式分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认知方式,理性的认知方式是解决问题的正确的认知模式,不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而非理性的认知方式是指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信念或思想,则会导致心理健康水平的下降。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调控能力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认知有关,片面的、错误的认知和非理性的信念往往是个体产生抑郁、自卑、焦虑、恐惧、痛苦等不良情绪的原因。有研究表明,抑郁情绪的产生与个体的社会因素及非理性认知因素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这里的抑郁情绪是指非内生性单向抑郁情绪。早在六十年代贝克(Beck) 就提出了抑郁情绪的认知理论,继而埃利斯(Allis)又提出了理性情绪疗法,并列举了常见的11种非理性信念,后来安波拉姆森(Abramson) 等人提出了抑郁情绪的社会认知理论模型。这些理论的提出对抑郁情绪的病因学研究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人们以此为依据,试图找到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的社会因素及认知倾向性因素。其中非理性认知因素主要有消极的归因方式、对事件的原因、结果及自我作消极的推论、消极的自我概念、抑郁性的认知偏差等。安波拉姆森提出,与抑郁情绪的发生发展关系最密切的社会因素主要涉及两方面:自我成就和人际关系,这两方面的社会因素与非理性的认知相结合,就会产生抑郁情绪。

非理性认知在大学生中是很普遍的,它影响人的行为,常常会给人带来情绪困扰,引发心理障碍。陈树林、郑全全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因素、认知因素与抑郁情绪三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抑郁情绪者有更多的消极的生活体验及消极的自我概念(对自己持否定的评价),而且,他们比非抑郁情绪者有更多的非理性的认知,即在遇到与人际关系和自我成就有关的问题时,常常采用非理性的认知方式,看待问题偏激而又消极;另外,非抑郁情绪者较抑郁情绪者往往有更多的理性的认知[3]。

3 大学生常见非理性认知

当今大学生抑郁心理倾向的产生, 与大学生非理性的认知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结果以及学校心理健康咨询案例,总结出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认知主要有不合理的自我评价、绝对化思维方式、“应该论”和消极的归因风格四种。

3.1 不合理的自我评价

许多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个体对自我有着不合理的认知与评价[4]。艾利斯以及贝克的相关研究也表明,抑郁症患者对自我有着不合理的认知。钟慧、黄希庭运用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及症状自评量表,对699名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与其心理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即初中生对自我越满意,其心理症状就越少,心理健康状况就越高。这也证实了以往研究,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基础[5]。姚信做了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自我概念及各个维度的成份自我概念都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大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自我概念较为积极的大学生,其心理症状表现都要比自我概念较为消极的大学生要低,说明总体的自我概念及各个维度的成份自我概念可以很好地预测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6]。王纯对大学生的无望感自尊理论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抑郁与自尊相关显著,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之间的抑郁有显著差异,低自尊大学生的抑郁和归因方式的关系明显。

3.2 消极归因风格

自从Abramson等人根据社会心理学中习得性无助理论而提出抑郁的无助理论以来, 很多心理学家对归因风格和抑郁的关系进行了研究[7]。既往的研究显示,如果一个人倾向于把生活中的负性事件的原因归结为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则有较大的可能出现抑郁症状[8]。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的研究结果也显示,青少年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做出稳定的和整体的消极归因会表现出较高水平的抑郁。同时,在焦虑和强迫方面也得出同样的结果。由此提示,对负性事件发生的原因作出稳定和整体的消极归因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9]。

另外,根据马丁·塞利格曼关于习得性无助的研究结果。有着悲观解释模式的人往往对不利事件做内部的、稳定的和一般的解释时,产生的后果就是人很被动,没有成就感,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且有抑郁的征兆。故有人提倡乐观的归因方式,它对个体不良情绪的调整和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澳大利亚的一项“乐观教育项目”中为学生提供的认知技能训练之一就是掌握乐观的归因方式,追踪调查表明控制组的学生抑郁症状减轻。说明乐观的归因方式可以有效调整悲观的情绪[10]。

3.3 绝对化思维方式

埃里斯通过临床观察, 总结出日常生活中通常会导致情绪困扰、甚至抑郁等神经症的11种主要的不合理信念,后来又有许多心理学家提出非理性信念的多种分类。美国心理学家威斯勒(Wessler,1982)进一步把这些不合理的信念归并为以下3大类: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11。这些非理性信念在那些有严重情绪障碍的人身上表现更为明显、更为强烈。

许多学校心理咨询案例中有抑郁情绪的大学生都表现出这样一种极端地评估自己的绝对化思维方式。一位平时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在一次考试中成绩平平,她于是就得出结论:现在我的学习完了。这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化思维方式的基础是追求完美,害怕任何挫折和缺点。一旦有一点挫折和缺点,就会把自己看成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感到自己一无是处、分文不值,在解决问题时也不易找到合适的办法。这种自我评估的认知思维是不合适的。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理想与现实是两回事,理想总是与现实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在认知上要避免这种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标准。面对一种境况,应从不同角度探讨问题的应对方法,再从中选取最优策略。

转贴于

3.4 “应该论”

这也是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中所提及的易导致个体产生抑郁的一种核心非理性认知方式之一。这些学生总认为自己应该这样、应该那样,把目标和理想定得不切实际,高不可攀。一旦达不到目标,必然就会产生失落感,灰心丧气,烦恼苦闷。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期望值太高的缘故。“应该论”在日常生活中产生许多不必要的情绪纠葛和纷扰,当自己的行为达不到自己的标准时,大学生极易产生自厌、耻辱和内疚、灰心的情绪。当别人的所作所为不能满足自己的期待时,又会感到痛苦、失望和困惑,此时如果不能正确调节则很易发展成抑郁心理。

4 对策研究(教育、咨询与治疗)

对于大学生的非理性认知导致的抑郁倾向的预防和干预需要结合教育、咨询和治疗多项工作一起进行。

4.1 教育预防和咨询

为防止大学生的非理性认知导致其产生抑郁情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在新生入学时进行有关的心理讲座,教育同学们不要以自己的现状作为看待自己的惟一依据,以使学生能够作出对自我、他人、及周围环境、事件的理性的、正确的认知和评价,识别并主动摈弃非理性认知方式。还要有针对性的开设心理学课程,积极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学习和生活境况不同,可能承担生活压力的程度也不同,进行积极的自我身心调节,是防止有抑郁倾向的人发展成心理异常的关键。首先,要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使自己有自知之明,能够自尊自强,也知道努力的方向。其次,要勇于承认现实,面对现实。第三,多方面发展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多参与社会实践,多参加文体活动。第四,不以寻求心理上的帮助为耻,我们每个人的自我了解和自我帮助是有限的,必要时候需要有其他人帮助,特别是积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4.2 治疗

针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有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能够帮助患抑郁症的大学生分析他们的问题来源,教会他们如何去应付学习、生活中的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教会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增加和强化学习与生活的满意度,减少导致抑郁症的行为。认知疗法是使患者能够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的治疗方法,这些错误观念可以导致负面情绪和错误行为。相关研究表明,认知疗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抑郁症的方法,其有效性完全可以与抗抑郁药物治疗和人际关系或心理动力学疗效相比。有证据表明,认知疗法结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可以有效地治疗严重或慢性抑郁症[12]。在认知治疗的过程中,治疗师需要通过几个步骤帮助患者完成治疗。首先,患者应该领悟他或她对现实的理解和解释可能是错误的(因为过去经历、遗传或生物学因素),而这些对现实的解释导致了负性想法。其次,患者能够认识到负性(表浅或自动产生)想法,并且发现可替代的,更能贴近真实的想法。于是患者内心可以判断出,相关证据是否支持负性想法或是替代想法。比较理想的是,患者能够认识到自己存在着扭曲想法和再构造的情形。

心理治疗法是治疗大学生抑郁症的常用方法,但必要的药物治疗也是必需的。 特别是对于多次复发的大学生抑郁症患者,抗抑郁症药物的维持治疗对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具有重要作用。

5 小结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认知方式,主要有对自我的不合理评价、消极的归因方式、绝对化思维方式和“应该论”等。非理性的认知都带有严重的扭曲性,这是抑郁产生的真正原因。所以,要通过实施教育预防、咨询以及药物和心理治疗等一系列措施帮助基本大学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

【参考文献】

[1] 陈秀梅.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初探[J].南华大学学报,2005,6(3):104~106.

[2] 孙时进.抑郁的团体心理治疗.心理学探新,2000,1:53~54.

[3] 陈树林,郑全全.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2):101~102.

[4] 胡军生,李长庚,王登峰.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6):620~623.

[5] 钟 慧,黄希庭.初中生的自我价值感对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11(1)31~34.

[6] 姚 信.大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1):78~80.

[7] Abramson LY, Seligman MEP, Teasdale J·Learned helplessness in human Critique and reformul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978, 87:32~48.

[8] 张雨新.王 燕.归因方式与抑郁.心理学报,1989,21(2):141~148.

[9] 李占江,邱炳武,王极盛.青少年归因风格及其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1):6~8.

篇5

自我职业规划

培养策略

这些年,针对高校扩招的提高,毕业生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就业时必然面临着专业不对口乃至起码的就业工作都没有的困境,这种现实需要引起高校教育的重视。一方面提高他们专业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还有让他们在大学期间培养他们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以便进入社会后有所方向,提高自我的综合竞争力水平。目前的大学生缺乏自我职业规划能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高校教育队伍的缺乏,教育部门不重视,也有学生在思想上的不重视。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可见,我们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培养。大学生自我职业规划的具体策略有以下内容。

一、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就先要看清自己,可以说,自我认知是自我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具体的指导思路:了解自我—发展自我—成就自我。认识自我并不是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在一些很明白的事情上,往往自己很迷糊,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就是这个道理。高校教育应该对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进行培养与指导,让他们尽可能寻找获得与职业规划有关的信息。首先,大学生要主动参加学校学院的活动并积累经验,在活动中要发现自己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还要通过身边的人对自我做出客观的评价,让自己真正明白你是个什么样的人,经过这些认知之后,就可以较为明确“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优势?还需要在哪些方面提高?”等问题,这样就可以客观的认识自我;其次还可以借助于相关的测评工具如智力测试、职业能力测试、人际关系测试等来认识自己。在按照这两种方法进行自我认识的时候还需要将自己身边发生过的或知道的事情相联系,考虑事情的来龙去脉,培养自我认知能力。如此可以逐步提高自我职业规划能力,为以后独立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最好准备。

二、培养分析当下的就业环境的能力

要对当下的就业环境做出准确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的就业政策做出了解,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总体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所对应的内容不尽相同,目前的就业政策以市场调节为主;其次要了解大学生目前的就业形势,这是做出更好自我职业规划的必须条件,每年大学生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导致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变化,同时还有些单位在实习期期间的工资水平很低,甚至于没有等,这些都是严峻的就业形势,这样侧面说明了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性;最后,要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这是自我职业规划能力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就业时,一定不要有从众心理,盲目攀比,而是要从自身特点、自我能力与社会需求出发,适时地调整自我的就业期望值,莫要坐失良机,更不好讲择业寄托在走关系等他人之上,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就业心态才能为顺利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培养确立职业目标的能力

大学生在制定职业目标时,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具体来说有:制定的职业目标要具体明确而简洁;职业目标能够量化处理,这样才能评估在一定时间内是否达到目标;指定的职业目标应该可以给自我带来成就感,有利于自我发展,就有着较大的发展价值;制定的职业目标要结合自己的能力特点,具有一定的难度性,需要经过一定努力才能实现,但又不能是不可实现的;制定的职业目标具有可控性,在自我能力范围之内的,都在超出可控范围的职业目标只能是无法实现的。

四、培养职业计划的指定能力

在确定了职业生涯目标之后,为了实现此目标与各个阶段的具体目标,便需要制订出详细的职业计划。职业计划的制订与职业目标确定有着相似之处,也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在职业计划中每个阶段的计划需要在一定要求时间内完成;制订职业计划需要有着明显的层次性,由易到难,层层增加难度;在每个阶段层次的目标应该有着具体的实施途径策略等;制订的职业计划要结合实际情况,具有着较强的可行性。

五、培养反馈能力与修正能力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职业目标在最初也不一定是准确的,需要根据自我的能力与周边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尤其是实际实施中,我们会发现之前的目标有不适当之处,这是要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来修正职业目标,这就是大学生所要提高的自我职业规划的反馈与修正能力。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或时间之后,大学生要自觉地总结经验教训,适时纠正职业目标与分阶段目标之间的偏离,保证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实施。

此外,对于高校教育部门来说,还要设立些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课程、职业咨询建设、职业测评建设与建立高素质的职业规划教师指导与教育队伍等,只有在高校教育部门与大学生自我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培养大学生真正的自我职业规划能力。

篇6

关键词:学业拖延;干预;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42

引言:

在大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存在着这样一些现象:总是有许多学生到了考试前才挑灯夜读;老师布置作业,也总要等到最后才匆匆忙忙地“赶”出来;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也总是找各种借口不能执行,在心理学中,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学业拖延”。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学生的学业拖延现象尤为突出,其中国外研究显示,95%的大学生会有意推迟学习任务的执行,70%的大学生有经常性的学业拖延行为,20-30%的大学生存在长期或严重的学业拖延现象[1]。而国内学者也得出相似的结论,胡春宝在2008年调查研究发现,70%的高校生存在拖延行为,有15%的大学生会被拖延所困扰。可以说,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学业拖延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讨论。

1. 学业拖延的概念

那么,什么是学业拖延?拖延(procrastination)一词直接来自拉丁词procrastinate,原意是指推迟或推延到另一天。一般认为学习拖延(academic procrastination)就是发生在学习情景下的拖延行为或和学业活动有关的拖延行为,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必要地延迟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并且因此造成学习者的情感困扰,[2]或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3]

通过总结,我们发现学业拖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学习任务是学习者应该或最终需要完成的;(2)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3)拖延可以暂时地回避消极的情绪体验,但在拖延以后会带来更高的焦虑。概括来讲,学业拖延是指在无正当理由的情况下,由于个体的主观性因素,没有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或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的行为。

2.学业拖延的心理机制

学业拖延行为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普遍现象,那么,其成因何在?许多研究者们已经从从不同的理论背景和视角出发来解释学业拖延的原因。

2.1心理动力学的观点

2.2人格特质的观点

2.3行为主义的观点

2.4认知心理学的观点

3.学业拖延的干预技术

目前对于一般的学业拖延,很少从心理动力学理论的角度进行干预,因此主要的干预技术都是是从行为主义和认知—行为主义这两个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3.1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行为主义的干预技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强化理论和斯金纳的SPI技术形成的。这种行为干预方式的基础理论是:以控制环境中的刺激来改变个体的行为。该理论将拖延定义为:一种交互的功能障碍和行为逃避的过程。其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希望逃避某一任务;二是承诺晚点完成;三是用借口来推脱自己的拖延行为并免受责备。因此干预的内容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重构环境,包括提供容易自我控制的材料,提供更多的外在动力,自我评价的标准和外在的调节;第二,利用社会影响。社会影响包括表达期望和信任,根据班杜拉的理论,这可以增加自我效能,而拖延者一般都自我效能比较低,公共承诺和监督关系提供培训;第三,培训。培训则包括对他们的日程表、目标陈述和每日行为目标的训练。[9]

其中Ohio州立大学的以网络课程为基础的策略管理干预和荷兰大学的心理咨询者们发展的一种任务管理小组干预的方法就是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理论发展而来的。

3.2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

诚如上文所述,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的理论主要是基于非理性观念和自我陈述形成的。认知—行为主义干预理论假设拖延是一种应对策略或者习惯模式。这种干预技术的焦点主要是帮助拖延者发展认知、情感和行为策略,帮助拖延者增加自我效能感、提高自我价值、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通过这些认知上的改变可以让拖延者相信自己的能力,形成新习惯并产生消除拖延行为的信念。因此,认知—行为干预技术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训练:即自我价值、自我控制和自我效能。每个方面都包括这样一个阶段:即简单的信息部分;自我意识练习;自我总结;个人分析;群体反馈和家庭作业。

其中Catholic大学的学生心理治疗中心与Liny等提出的的团体认知一行为干预方法和Jean O’Callanghan提出的学习拖延的叙述性方法就是以认知—行为主义干预技术理论发展而来的。

虽然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所持的理论基点有所不同,但行为和认知主义还是存在共同点的,即他们都是一种积极的、可以通过相对较短的干预时间来实现干预目标的干预技术,而且他们未来的研究方向是互相融合的。他们都是通过对行为的干预和重构消极认知来干预拖延的。

参考文献:

[1]Ellis A.Knaus W J.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M].New York:Signet Books,1977.

[2]Lay,C.,&Schouwenburg,H.Trait procrastion,time management,and academic behavior[J].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aonality.1993(8):647-662.

[3]Senecal,C.Koestner,R.,Vallerand,R.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995(135):607-619.

[4]李晓东,关雪菁,薛玲玲.拖延行为的心理学分析[M].高校教育管理.2007(3).

篇7

(一)自卑心理

一般情况下,贫困大学生不能正确以及理性地对自身经济贫困情况进行认知,单纯地认为贫困是一件十分不体面的事情,进而在其心理形成较为消极的心理暗示,加之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他们自信心缺失,产生严重的心理自卑感,严重的会对自我进行否定[1]。

(二)焦虑心理

现阶段不少贫困大学生都会受到生活费用以及学费的困扰,长时间处在担忧的状态下,他们不仅需要面对比其他同学更多的压力和挑战,还需要承担经济方面的压力。因此,在这种状态下,不仅会使他们适应性下降,还会产生一定的迷茫和焦虑。

(三)压抑苦闷

通常,贫困大学生都不太主动和其他人进行交往,加之经济压力较大,人际关系比较紧张,使得他们在发展过程中较为迷茫,进而出现压抑、空虚、烦扰等情况,导致压抑苦闷的情绪出现。这种情绪长时间得不到有效的宣泄,就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困境出现,进而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一)正确引导贫困学生对贫困进行认知

积极心理学充分鼓励人们从积极的角度对各类不好的遭遇和问题进行解读,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评价,并使用积极的方式来实现对相应事件的认知。所以,要尽可能地对贫困学生自我认知方式进行改善,完善他们自身的理性想法,进而实现对贫困大学生的良好教育。而对于大学生自身来说,要让他们真正地接受自身贫困的现实,然后正确对贫困进行认知,同时还要让他们知道贫困只是短暂的,只要通过自身努力就能够改善未来的生活,使贫困真正远离自己,因此贫困学生一定要用正确的眼光来认知贫困。从学校角度来看,高校一定要加强对学生逆境的教育,进而对贫困学生自身的思维认知进行优化,给贫困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引导学生正确且理性地对贫困进行认知。然而还需注意的就是,很多情况下我们过多地将目光集中在消极的方面上,却没有认识到贫困中存在的教育契机[2]。因此,从教育工作人员方面来看,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贫困遭遇进行认知,有效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进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立起积极且良好的人际关系

完善且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贫困大学生充分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然后提升他们自身的归属感,进而有效地缓解他们自身的情绪压力,从而使学生各方面水平得到提升。在高校学习过程中,贫困大学生要积极地融入集体中去,使自身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搞好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让自己在交流互动中体会到成长过程中的真、善、美,使其获得更多的帮助。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让学生认识到人际关系的良好能够使他们获得更多帮助,让自身人格性格更加完善,使其心态得到良好优化,为后续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让贫困学生学会对自我的有效激励

篇8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一、大学生存在诸多心理问题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存在很多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危机或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一项关于当代人主要素质的调查表明,当代人的素质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最欠缺的是心理素质,具体表现为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究其原因,与教育不重视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塑造有关。在大学生中,有人因自我否定、自我拒绝而几乎失去从事一切行动的愿望和信心;有人因考试失败或恋爱受挫而产生轻生念头或自毁行为;有人因现实不理想而玩世不恭或万念俱灰;有人因人际关系不和而逃避群体自我封闭。常见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还表现为环境应激问题、自我认识失调、人际关系障碍、情绪情感不稳、感情适应不良等。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概括来说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个体的成熟性;难于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处理不好和不善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二、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的功能及理论基础

小组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它可以有效地提升人们的社会运作功能,使人们能更好地处理个人、群体及社区的各种问题。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是小组工作的具体应用。它以正常人为对象,透过团体活动或生活的经验以达成团体功能和个人发展的目标。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要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活动化。第二方面要发展个人对他人的认识,个人对他人的评价以及个人与他人之间的交互反应。第三方面要发展小组成员对小组情况的认识,对此情况加以评价,更进一步透过活动采取必要和适当的行动。

小组工作吸收不同学科的知识,它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理论。其中与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有关的理论包括:

1、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对自己有一个“自我概念”,这个概念会影响到生活的每个部分。自我认识,包括个人对自己行为上、心理上及身体外貌上的认识和了解,以期建立一个正面的个人形象,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人作为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隔绝的生活。除了认识自己,更重要的还要认识别人,并让别人认识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旅途上正常的成长与发展。

2、在组织行为学者观点中,人群互动关系包括组织内所有的互动形态,例如组织内部决策的形成、组织设计、领导行为、士气激励、团队运作、冲突管理、人群互动训练等,其核心在于沟通与说服。有效的人群互动关系,可以促使组织成员为实现组织的目标贡献心力,从而提高组织绩效。有效的沟通对于亲密关系是有效的,即使在非亲密的日常生活中,有效沟通依然可以不同程度的改善这些关系。但是,要建立有效的沟通,不仅需要语言,还需要很多非语言沟通,以及互动的作用。

3、系统理论,它是将小组看成是不同的互动因素所组成的系统,小组是一个由许多相互依赖的成员组成的社会系统。

4、团体动力学认为,人类的行为经常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所产生的运作与结果,即团体动力。团体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包括:团体凝聚力,团体压力与团体规范和个人动机与团体目标,以及领导与团体的功能。

综上,工作者在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课程中,结合相关理论开展一系列小组活动将有利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问题,促进大学生的成长。

三、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应用案例

笔者在泰山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大三学生中开设的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课程以成长为基础,以拓展为主线,以成员基本状况为起点,把握需求,设计课程,由师生共同完成,以成员收益为教学成果。

课程通过团体熟悉,习惯养成,团体信任之后,在成长背景的追寻、家庭沟通、生命领悟、自我确认、自我探索的过程中,逐渐让成员建立或修复健康的自我形象,树立人生目标,规划人生地图。

课程具体内容包括:让我认识你、图画接力、信任跌倒、最快乐的时刻/事件、我的生命线、我爱我家――原生家庭、对价值观的讨论、价值拍卖、魔镜中的你我、捧出祝福等十次主题活动;这些活动是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组员间关系随着活动的深入会发生变化,由陌生到熟悉,由普通同学到知心朋友,甚至会产生大家是一家人的感觉。

以第三次小组主题活动信任跌倒为例,此次活动以游戏命名,主要是通过成员身体的接触,训练成员之间彼此的信赖度,以培养团队的安全感。组员通过参加小组活动,会更加认识自己,不断发现自己的潜能,建立自信;同时通过了解他人,很容易与其他同学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从而可以增进人际关系,解决人际交往的困惑。

四、收获与反思

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课程2005年起在泰山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中学生中开设,经过六年的实践,笔者积累了一些经验,根据学生的课后总结以及自编问卷评估结果现总结如下:

1、小组活动可有效缓解或解决大学生的诸多心理问题。小组活动有利于加深组员对自己和其他组员的了解,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很多学生反映通过参与小组活动,自己变得开朗了,表达能力强了,喜欢与人交往了,自信心增强了,对未来也有目标和计划了。

2、小组形式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参与式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人性观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是有潜能的”,小组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我们尊重每一位组员,在小组中,老师不再是一个传统的教育者,而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或者参与者的角色,每个小组组员可充分发言。在小组中,每个组员都会从他人身上学到很多,有不同的收获。

3、开设小组课程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在小组活动中,沟通成为主旋律,在绘画、游戏、故事分享等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增长、改变理念,通过辩论会的形式讨论价值观,让大学生对爱情观、家庭观、事业观、人生观等有一个明晰的看法,在价值拍卖会上,同学们可以用有限的生命货币去购买自己认为重要的人生价值,体会自己最重视的生命价值并在生活中努力追求,“魔镜中的你我”这堂课让同学们通过填写《周哈里窗表》了解了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帮助他们反思自己认识他人,最后以“生命之旅”的冥想为尾声,以期无限拓展的自我激励带入今后的生活。

综上所述,同学们通过参加小组,可以利用群体资源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解决心理问题,同时,可以帮助大学生们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沟通,学会分享,学会自我反思与人际互动,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培养其合作意识,确立人生目标,规划设计人生,培养生活管理能力,认识完善自我!

五、总结

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时发现,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在很多高校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中已经开设该课程,少部分高校将其应用于新生的适应教育中,在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生活适应性等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呈现部分教学成果,期待小组工作的方法能够被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泰山学院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学士、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

参考文献:

[1]刘梦.小组工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廖荣利.社会工作概论.文林打字排版印刷有限公司,1979.

[3]魏爽.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模式初探仁.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82.

篇9

第一,尊重主体——道德教育的本质从人的本性而言,实现人之为人的自由性、自觉性、自主性,教育应为实现人的这些“本体价值”服务。中国高校长期以“灌输”方式使学生被动接受道德知识,不能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而德育活动要获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是否把学生的道德需要放在第一位,根据学生自主性发展特点,调动学生内在动力,积极主动地参加德育活动。因此,提出大学生道德的自主性课题,研究自主性内涵、水平及其表现,以及采取何种方略合理提升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大学生道德领域自主性的发展,为解决大学生道德发展开拓新视域。

第二,提升社会认知区分能力——道德教育的创新道德领域理论的最新研究表明,个体会对社会规则进行自主性思考,主动将之界定为道德问题、社会常规问题或者是个人问题。而在面临一个具体情境时,个体会对情境中不同的道德成分进行衡量,最终做出某种行为选择。大学生具有更为成熟的领域区分的观点,能够区分现实道德生活的不同复杂成分,更好地处理道德事件与其他事件的冲突,协调地权衡不同事务中不同成分的竞争关系、比重。对于建构复杂性的社会和道德推理来说,对于非道德成分的优先考虑十分重要。在领域区分的基础上看待大学生道德发展,可以更加真实和完善地了解其道德推理过程,更加有效地根据不同的道德领域特征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第三,发展自主性——道德教育的途径高校德育教育者应该着力理解大学生自主性的内涵,从自主性的角度出发,充分调动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的意识,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使他们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教育主体。自主性概念界定是一个多个学科领域都涉及的一个论题,大学生道德自主性是其再道德认知、道德判断、道德行为等方面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皮亚杰早就提出所谓道德的自主性是自律,是自我道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社会认知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已经能够从成熟的自我中寻求心理能量来支持自己做出选择,更专注自我的权利与判断。任何道德理论与教育,不通过大学生真正的“内化”,转变成内在自我的判断与行为,都无法取得真正的教育效果。要想取得理想的道德教育效果,必须通过大学生内在的自主性实现。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本论文得到黑龙江省教育厅2012年度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课题编号:125220016)的资助,为该课题结题论文。

在20世纪,心理学和语言教育理论经历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外语教学的普及以及英语地位的日趋重要使得外语教学的研究日益成为语言学习及教学中的重点。到了21世纪,不少学者认为英语教学的重点在于学习者如何使用英语,在使用过程中达到学习目的。而元认知理论及其策略切合此观点。

一、元认知理论与策略

元认知理论最早起源于美国,是一个心理学名词,主要是指个体对某一事物的认识过程,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实现一定的目的。可见,元认知理论不仅注重过程,还注重结果的实现,是运用已有或新习得的知识,采取一定的方法实现某个目标。而认知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分析、推理及信息传递来促进学习者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各种行为,它是使用元认知策略的基础和为了取得良好学习效果所采取的各种措施。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使用元认知理论,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知识和技能,将会大大提高英语教学效果,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二、当前大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本校2010级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结合观察及访谈法来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我校大学生主要来自于一些三四线城市,其英语水平总体来讲不高,大部分学生的英语词汇量大致在2200左右。调查结果显示90%的学生在英语课堂之外没有积极的进行自主学习,加上课堂学习英语的时间一个星期学习英语的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而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仍然习惯于将中文转换为英文后再说出英语;87%的人学习英语的方式仍然是通过单纯地记忆单词,对英文材料的阅读则是非常之少;64%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对单词的记忆及语法的领会,主要集中在听与写方面,而说与读方面的训练欠缺;95%以上的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动力是来自于四六级压力、考研和出国及就业需求。总之,大学生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对英语自主学习意识不足,同时也缺乏高效的学习方式,课堂学习热情不高等。

三、基于元认知策略的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策略探索

提高英语学习效率要讲究一定的学习策略,特别是元认知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大学生元认知策略以及对英语的运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要采取各种办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促进学生自我学习。通过认知策略的培养,使大学生熟悉各种学习策略,例如,听力及阅读技巧、写作策略及翻译技巧等等。在元认知理论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以下策略以提高大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

(一)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是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对于比较优秀的小组,教师可以布置难度稍大的任务。对于水平一般的小组,教师可以布置稍微容易一些的任务,但是要保证布置的任务具有挑战性。然后要求各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任务完成,对于完成任务所采用的方法和手段不加限制。合作学习策略给学生提供了更多自由发挥的机会。通过合作学习,可以加强学生相互协作的意识与能力、增加学习的动力和压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等等,长此以往可以提高学生自我思考及学习的能力,从而最终提高英语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策略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对自己负责,能自我学习,具有一种学习独立性和自我抑制等特征。自主学习的效果取决于学生各种心理系统的综合运用能力,一般来说能够将视觉、听觉、记忆等综合运用的学生,其英语成绩比较好。为了实现大学生自主学习目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减少满堂灌输的课堂教学次数,尽量多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例如,教师每周可以让学生进行一次在线自主学习,教师将英语试题给学生,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根据计算机显示的答案,给自己打分和纠正错误。

(三)读写策略

读写策略则是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依据不同的内容及目的运用一定的技巧来进行阅读,以及采用一定的写作思路和风格、切合自身的语言特点及谋篇布局来进行英语文章的写作就是我们所说的读写策略。比如,教师可以精选各种原汁原味的英文文章印刷后发给学生进行阅读,并安排学生进行相互讨论,提炼出文章中可以广泛应用的好句型和好的词语,对作者文章写作思路及视角进行探讨,同时也可以对某些典型句子进行语法分析,提高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并且督促他们将总结的东西应用到平常写作当中,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听说策略

听力策略是指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进行听力训练或测试时,应该如何事先了解将要听到的英语材料,怎么做准确的预测以及抓住关键词。笔者的经验是对英语各个话题进行分类训练,以及对关键词进行总结,同时要在听力之前抓住有限的时间浏览各题目的标题,大致清楚听力材料要谈的什么问题等等。口语策略则要求在口语教学过程中,加强元认知策略的训练,教师可以积极打造一种由低到高的英语听说环境,从而更为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比如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组织全班及年级英语朗诵和各种形式的演讲比赛、以及英语角等等,想方设法拓宽学生英语表达渠道和机会。

四、结语

元认知原理下的元认知策略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动性。笔者建议在大学生入学时就要将元认知策略注入到教学当中,并让学生领悟其魅力所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做自己的主人,提高英语成绩。

参考文献

[1]Flavel,l J. H. Metacognition and Cognitive Monitoring: Anew idea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al Inqui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1979(34)

[2] Skehan, P.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