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31 11:56: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计算机网络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通过业务子网,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业务管理和业务流程的管理。图书馆内的各种信息资源,可以有效的通过业务子网进行统计和控制。业务子网能够有效反映出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工作效率及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图书馆查询系统,学生可以查询图书在馆量、图书去向、以及学生个人借阅书籍等情况。查询系统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业务子网系统。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将学生的查询信息与业务子网相互连接,但是不利于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安全管理。
2加强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有效措施
高校图书馆实行计算机网络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的工作效率,还有利于师生对图书馆的应用。但是,当前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管理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信息技术的发挥给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适应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提升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的管理能力,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工作水平。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管理。
2.1加强对网络硬件的管理
网络硬件是整个网络环境运行的基础。为提升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应加强对网络硬件的管理。首先,建设中心机房室内的环境。中心机房主要是为了存放网络系统的硬件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该位置是整个网络系统的核心,计算机系统和硬件设备对其存放的地方有一定的要求。为保证计算机系统运行的时间,应当将其放置在温度较为适宜的环境中。机房内的环境统一为恒温。恒温系统有利于计算机运行的效果。机房内的恒温一般为20摄氏度左右,且该环境的湿度应保持在50%左右。在计算机运行的过程中,对机房内的环境实行实时监测,以保证该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其次,建立中心机房的安全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关乎整个网络的运行。而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前提就是机房的安全。机房的安全包括许多方面,对机房的维护需要从各方面着手。建立机房的安全系统将有助于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管理工作的进行。
2.2加强软件系统的维护管理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应用软件、计算机系统软件以及数据库管理软件。在对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中,应加强对网络系统中软件维护的管理。第一,应用软件。图书馆的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不仅让读者获取有效的信息资源,还有利于图书馆的自动化管理。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有助于管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该系统的运行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将数据库的设计、操作方法、功能设计以及运行环境运用得更为便利,根据用户选择的需要将其加以利用。第二,计算机系统软件。高校图书馆对数据和系统的要求较高,管理员在平时工作中在掌握软件应用技术的前提下,要熟练应用各种软件系统,将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实际要求在工作中具体体现出来,使系统发挥其最大性能。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时刻保持防患于未然的心态,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
2.3应用ILAS实时分布式的数据管理系统
高校根据图书馆数据的特点设立专门的数据库管理,以LDBMS为常见。在网络上可以根据服务系统同时访问多台服务器。专门的服务器只针对同一特点的数据库进行存取。LDBMS系统主要由多个分类数据库组成。各个系统的参数都具有其不同的作用。为在操作过程中方便管理员的管理工作,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应当将所有的数据库应用在一台服务器中。分布式的管理系统容易出现各种不同情况的问题。为避免各种不利现象的出现,应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首先,应对数据进行优化和备份。图书馆的网络系统,其数据信息包含大量书目、流通信息以及读者信息。这些数据一旦丢失将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因此,管理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处理。对数据进行备份,即使在硬件出现故障或者是网络系统被侵袭时,也可以很快恢复该类数据。其次,制定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措施的制定有助于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在网络环境中,使用网络转换技术,将私有的IP地址转换为共有的IP地址,可以抵御外部网络的攻击。IP地址对整个网络的安全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应用ILAS实时分布式的系统时,隐藏局部网域,有助于整个网络的安全。
1.1层次化网络管理技术
在计算机网络规模不断扩大与网络系统复杂程度的逐渐提高,网络管理技术一时间也无法满足为管理的完善提供保障依据。为了使对信息获取、筛选的不便以及数据源缺乏认证功能等一系列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未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会朝向层次化网络管理技术发展。主要是基于管理者和管理者之间增加中介管理者,从而实现分层管理。以网络管理第二版中的远端配置及安全性为基础,对网络管理协议的第三版进行强化。无论是网络位置,还是计数器均得到有效强化。另外,对于管理信息库而言,能够对管理信息库变量实现追踪,进而对其变化过程做好详细记录,并把记录信息反馈给管理者,从而使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全面实现层次化管理。
1.2集成化网络管理技术
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通用管理信息协议,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没有被得到推广及使用。对于网络管理来说,是有一定的标准的,即需保证网络刮泥协议的简单化,然而在具有复杂化特点的网络管理中加以处理还有诸多缺陷。所以针对上述问题,未来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便会朝集成化网络管理技术方向发展。从而为网络管理技术提供充分有效的保障,以此同时在保护目前存在的网络管理技术的投资方面作用也非常显著。这主要是依赖于集成化网络管理技技术汲取了国际标准化组织与简单网络管理协议两者之间的精华及优势,在有机融合的情况下,便实现了有效共存及互通。
1.3智能化及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
网络管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智能化的实现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之一。实现网络智能化方面的管理具有多方面的优势,能够将多协作和具有分布式特点的人工智能思路灌输进网络管理过程中,以此让网络管理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强化,与此同时使互操作性系统的功能得到有效提升。与此同时,分布式网络管理技术也是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计算机网络实现分布式管理同样具备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能够以网络中存在的数据点以及数据源为依据,进一步对所需数据进行采集,对于网络中具有的拓扑结构是无须多加考虑的。另一方面,以网络为途径,能够实现对多个控制台数据的采集及监控。除此之外,分布式网络管理当中节点间是能够实现相互链接的,数据不单单局限在一条传输渠道上,从而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升。
在云计算中,云资源是最小的单位,因此必须有云资源的支持我们才能运行相关的应用,即云应用。所以在云计算中我们要制定相应的监控计划和方法对云资源进行检测控制,这样才更有利于资源的管理与分配,制定云资源的监控系统,我们必须对云计算的动态性和环境复杂性有充分的理解和分析。云计算能力要想更好的运用云资源,必须了解软硬件资源的状态及资源负荷情况。对资源、性能信息的了解是为了实现资源调度,从而使资源的负载能过达到平衡。如果出现故障,我们需要从监控系统中获得相应信息,这样人们才能对故障进行修复。相对云动态来讲云环境监控的资源数量就很多了,经过云计算的不断改进以往被限制的云资源在云环境下都已经解决。如今云资源已经延伸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了使这庞大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需要采用结构化的方法。我们要采集大量信息然后转化成系统服务,用户通过系统服务来使用这些信息资源。
2系统用户网络管理
云计算是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计算模式。云计算常与网格计算、效用计算、自主计算相混淆,网格计算是分布式计算的一种,专门针对一些复杂的科学计算,经常用来执行一些大型任务;效用计算是IT资源的一种打包和计费方式,属于提供服务的模型,结合各地分散的服务器、应用程序和存储系统来提供所需要的资源;自主计算是具有自我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它主要通过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来替代人类部分工作,使计算机系统能够自调优、自配置、自保护、自修复,以技术管理的方式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实际上,云计算有许多部署依赖于计算机群,也吸收了他们的特点。但是相较于以前的传统系统,云计算拥有着庞大的资源数目和广发的用户数量。因此,我们需要通过用户管理机制来对云计算用户进行管理,从而完善云计算技术。
2.1云计算系统用户
每个云计算系统用户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只有拥有这个标识才能向服务器表明自己的身份,才能进入云系统。因此,要注册成为云用户,需要经过权威机构审核、发放相应的标识,有了标识符才能成为云计算用户。
2.2云计算系统用户的命名
在云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一个标示符,并且每个用户的标示符相对而言都是唯一的,通过对这些标示符的了解,我们就能知道用户的特征,如果用户的名字不能区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其他特征来进行甄别,这样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命名体系了。例如,我的标示符如果是李红,那么如果再有人想用这个名字作为自己的标示符就必须用附加特征来描述,比如李红@123等,标示符就像我们的身份证一样,即使人的名字一样,但是身份证号肯定是不一样的,这样就能保证用户标示符的唯一性了,也能固定用户范围,有利于我们将不同用户进行区别。
2.3云计算系统用户网络管理
云用户是云计算系统上的实体,就像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一样,它们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是通过人们创建标示符和注销标识符操作来代表它们的生命周期的开始与结束,在这一周期中,用户可以通过相应的授权与变更等操作来改变自己在与计算系统中的权利。云用户在操作方面有以下几点:首先,通过合法的手段创建自己的账号,新用户创建需要提交相关的身份证明的材料。创建完成后,就拥有了用户名和密码。用户信息采集主要由用户提供信息和云的信息记录组成。云用户活动是通过用户名标识来记录的,所以说,用户名标识对于云用户来讲非常重要,就像我们的档案一样,它记录着我们这一生的足迹。其次,云用户可以通过合法的手段创建相关的用户称号,在其登录时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但是如果有接入设置的话则可设置关联设备标识、用户名和密码,通过相关专用设备,云计算就能够识别,这样就不用重复输入登录操作了。再次,在云上我们可以找到各种资源和用户授权,但不会所有用户都有这个权利,这个授权是由权威的网络机构进行设定的,用户需要得到授权才能查阅和使用相应的资源。最后,如果用户要变更或者注销,也需要提交原始信息进行认证。云计算用户管理系统是一个虚拟组织,它是由用户注册的数据库和本地节点上的用户管理组成,要加入这个虚拟的组织,需要向管理员提供相应的资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果和协议要求一样,管理员就会将用户加入虚拟组织数据库。
2、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方法
2.1网络安全管理:计算机网络安全是有一定的脆弱性的,这一特性产生的原因是由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特点决定的,所以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办法对于计算机网络而言意义重大,为了从最大程度上保障计算机网络资源不被一些非法分子或者是用户无意的非法使用,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本身不轻易的被未经授权的进行访问,为了保障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相关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机密性等,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就必须对计算机安全性加大重视力度,从而使得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地为我们提供服务。
2.2网络计费管理:网络计费管理可谓非常重要的安全管理维护手段之余,通常应用其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其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对于网络操作费用和代价的控制、监测,这一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公共商业网络。网络计费管理能够将用户所使用的网络资源需要花费的费用和代价做出计算,同时还可对其所使用的资源做出记录,这一管理维护方法可以限制用户的最大消耗费用,这就对于用户过多占用网络资源做出一定程度的控制,同时对于网络的使用效率来说,也起到了一定的提高作用。除此之外,网络计费管理还可以将总计费用做出计算。
2.3网络故障管理和维护:故障管理可以说是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维护的最基本的操作之一。所有计算机网络用户都会希望有一个健康稳定可靠地计算机网络,当计算机网络中的某一个组成部分发生故障时,网络管理器应当在第一时间将这一问题解决掉,这种发生故障的情况,管理者应当首先将网络修复,使其处在维护状态,继而在分析网络故障发生的原因,做出相应的故障管理和维护工作,通常分析故障并对其进行维护的操作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故障检测、隔离操作以及纠正,最终使其正常的运转,为广大计算机网络用户带来方便。
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网络连通性的要求,他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安全性访问网络。但是,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壮大,为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日益庞大的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保证所有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有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支撑。网络管理系统中技术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网络管理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一、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热点
网络管理系统多年的发展,目前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的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随着用户对不同设备进行统一网络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厂商也在考虑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实现设备对网管的支持。
2.综合性。通过一个控制和操作台就可提供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及提供对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的支持,也就是通过一个操作台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此外,网络管理与系统管理正在逐渐融合,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界面,提供对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应用服务的管理功能。
3.智能化。现代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的维护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对操作使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工维护和诊断往往花费巨大,而且对于间歇性故障无法及时检错排除。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适时而生,用以作为技术人员的辅助工具。由此,故障诊断和网络自动维护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早的网络管理领域,目的在于解释网络运行的差错信息、诊断故障和提供处理建议。
4.安全性。对于网络来说,安全性是网络的生命保障,因此网管软件的安全性也是热点之一。除软件本身的安全机制外,目前很多网管软件都采用SNMP协议,普遍使用的是SNMPvl、SNMPv2,但现阶段的SNMP?v?l、SNMPv2协议对于安全控制还较薄弱,也为后续的SNMP协议发展提出挑战。
5.基于Web的管理。基于Web的管理以其统一、友好的界面风格,地理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及系统平台的独立性,吸引着广大的用户和开发商。而目前主流的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融合Web技术的管理平台。
二、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现阶段网络管理软件中的一些技术热点,我们可以去展望今后在网络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以期带动网络网络管理水平整体性能的提升:
1.分布式技术。分布式技术一直是推动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技术特点在于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推出的CORBA是将分布计算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结合在一起,构建分布式应用。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结构进行构造,运用CORBA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标准的网络管理系统。
2.XML技术。XML技术是一项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统一现有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种管理接口。其次XML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充分控制网络设备内嵌式管理,确保管理系统间,以及管理系统与被管理设备间进行复杂的交互式通信与操作,实现很多原有管理接口无法实现的管理操作。
利用XML管理接口,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从被管理设备中读取故障信息和设备工作状态等多种管理数据的操作。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软件,包括第三方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间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能力和效率,并可以方便地实现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集成。
而且由于XML技术本身采用了简单清晰的标记语言,在管理系统开发与集成过程中能比较简便地实施,这样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反而还会降低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3.B/S模式。B/S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在B/S模式中,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其工作原理是网络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各种网络问题的服务,而非零散的单一功能的多系统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rnet强大的信息与信息传送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意客户端实现对网络的管理。而且B/S模式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可以从一台服务器、几个用户的工作组级扩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大型系统,采用B/S网络管理结构模式从而实现对大型网络管理。
4.支持SNMPv3协议。SNMP协议是一项广泛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最广泛的一个网络管理协议。其优点是简单、稳定和灵活,也是目前网管的基础标准。
SNMP协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的SNMPv3是在SNMPv1、SNMPv2两个版本的基础上改进推出,其克服了SNMPv1和SNMPv2两个版本的安全弱点,功能得到来极大的增强,它有适应性强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尽管新版本的SNMPv3协议还未达到普及,但它毕竟代表着SNMP协议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它完全有理由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SNMPv2的替代者,成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管理技术也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向前进步,从而为众多的网络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网络连通性的要求,他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安全性访问网络。但是,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壮大,为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日益庞大的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保证所有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有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支撑。网络管理系统中技术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网络管理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一、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热点
网络管理系统多年的发展,目前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的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随着用户对不同设备进行统一网络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厂商也在考虑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实现设备对网管的支持。
2.综合性。通过一个控制和操作台就可提供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及提供对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的支持,也就是通过一个操作台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此外,网络管理与系统管理正在逐渐融合,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界面,提供对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应用服务的管理功能。
3.智能化。现代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的维护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对操作使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工维护和诊断往往花费巨大,而且对于间歇性故障无法及时检错排除。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适时而生,用以作为技术人员的辅助工具。由此,故障诊断和网络自动维护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早的网络管理领域,目的在于解释网络运行的差错信息、诊断故障和提供处理建议。
4.安全性。对于网络来说,安全性是网络的生命保障,因此网管软件的安全性也是热点之一。除软件本身的安全机制外,目前很多网管软件都采用SNMP协议,普遍使用的是SNMPvl、SNMPv2,但现阶段的SNMP?v?l、SNMPv2协议对于安全控制还较薄弱,也为后续的SNMP协议发展提出挑战。
5.基于Web的管理。基于Web的管理以其统一、友好的界面风格,地理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及系统平台的独立性,吸引着广大的用户和开发商。而目前主流的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融合Web技术的管理平台。
二、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现阶段网络管理软件中的一些技术热点,我们可以去展望今后在网络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以期带动网络网络管理水平整体性能的提升:
1.分布式技术。分布式技术一直是推动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技术特点在于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推出的CORBA是将分布计算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结合在一起,构建分布式应用。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结构进行构造,运用CORBA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标准的网络管理系统。
2.XML技术。XML技术是一项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统一现有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种管理接口。其次XML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充分控制网络设备内嵌式管理,确保管理系统间,以及管理系统与被管理设备间进行复杂的交互式通信与操作,实现很多原有管理接口无法实现的管理操作。
利用XML管理接口,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从被管理设备中读取故障信息和设备工作状态等多种管理数据的操作。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软件,包括第三方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间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能力和效率,并可以方便地实现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集成。
而且由于XML技术本身采用了简单清晰的标记语言,在管理系统开发与集成过程中能比较简便地实施,这样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反而还会降低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3.B/S模式。B/S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在B/S模式中,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其工作原理是网络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各种网络问题的服务,而非零散的单一功能的多系统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rnet强大的信息与信息传送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意客户端实现对网络的管理。而且B/S模式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可以从一台服务器、几个用户的工作组级扩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大型系统,采用B/S网络管理结构模式从而实现对大型网络管理。
4.支持SNMPv3协议。SNMP协议是一项广泛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最广泛的一个网络管理协议。其优点是简单、稳定和灵活,也是目前网管的基础标准。
SNMP协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的SNMPv3是在SNMPv1、SNMPv2两个版本的基础上改进推出,其克服了SNMPv1和SNMPv2两个版本的安全弱点,功能得到来极大的增强,它有适应性强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尽管新版本的SNMPv3协议还未达到普及,但它毕竟代表着SNMP协议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它完全有理由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SNMPv2的替代者,成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管理技术也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向前进步,从而为众多的网络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2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国外的网络管理方面的研究起步早,技术积累深厚,在这一领域取得了一些成果。IEEE通信学会所属的网络运营与管理专业委员会(CNOM),从1988年开始,每隔一年举办一次学界的研讨会。国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对此展开了相关研究,提出了多种网络管理方案,其中包括SGMP、CMIS/CMIO等。在网络管理方面,国外已经开发出很多较为成熟的产品,其中以HP公司、SunSoft公司和IBM公司最为活跃。总体来说国内方面的网络管理起步较晚,水平还比较低,目前为止也没有开发出一套完整的通用网络管理平台。
3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策略分析
1)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
作为网络管理联系各个模块实现管理功能的重要基础,网络系统中的信息安全显得非常重要,而网络管理系统的信息流无时无刻不受着安全威胁。首先,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在每个节点互相连接,网络的这种互联特性决定了计算机病毒从一台计算机通过互联网向另一台计算机传播,在网络管理系统中,一旦某个节点的计算机被病毒侵蚀,整个管理系统的信息流会遭到破坏,导致系统瘫痪等严重后果;其次,Internet底层的TCP/IP协议本身的不完善,程序与协议之间的冲突,会导致来自系统内部的安全威胁,致使系统运行不稳定,信息传递混乱等问题的发生;再次,网络内部的用户一般都有权限级别的划分,当网络用户的安全配置不当导致漏洞,使用户权限发生混乱或者权限乱用,就会发生越权操作,致使网络管理系统的信息丢失或者实现恶意操作;此外,网络管理系统有时也会面对人为的恶意攻击,分为主动和被动攻击,黑客在不影响网络的正常工作的前提下,对链路上的信息进行选择性截获、攻击、修改,达到窃取重要机密等目的;另外,跟其他计算机软件一样,网络软件同样是通过计算机编程完成编写,所以网络软件也同样存在漏洞,这为黑客提供了攻击的入口。不仅如此,计算机软件一般都会给编程人员留下“后门”,以方便日后对软件的维护和升级等工作,一旦“后门”被打开,也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2)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安全策略。
面对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所面临的诸多安全风险,开发和维护人员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对于来自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地防范,这样才能保证系统安全运行。目前网络病毒传播是侵蚀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途径,但网络病毒的防范并没有通用性可言,没有任何一套网络杀毒软件和防护工具能够适应任何种类的病毒,所以应该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多层次的设防,采用杀毒和防毒相结合的策略,应该对所有的入口和出口进行安全防护,保证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信息安全。为了保护网络资源不被别有用心的人非法使用和访问,对访问用户进行控制是维护系统信息安全的重要方法。访问控制主要体现在:入网访问的控制、网络权限的控制、目录级安全控制、属性安全控制、网络服务器安全控制、网络监测控制、网络端口和节点的安全控制和防火墙控制。数据是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的血液,为了防止数据丢失等故障问题,应该让存储设备和网络系统独立开来,增加对对数据的备份和对存储设备的保护。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中,要想使系统信息的交流处于封闭状态,就应该对信息进行较高级别的加密保护,并设置不同密级安全机制,以此来保证系统信息不被截获、修改或破坏。网络加密常在链路、端点和节点三个位置进行加密设置。为了防止人为的攻击或误操作导致的系统破坏,应加入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这样网络系统能够对外来的攻击做出反应并进行抵抗。
随着网络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大,用户已不再满足于网络连通性的要求,他们希望以更快的速度、更高的质量、更好的安全性访问网络。但是,随着网络用户数量的不断壮大,为网络的日常管理与维护带来巨大的挑战。为了维护日益庞大的网络系统的正常工作,保证所有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必须有相应的网络管理系统进行支撑。网络管理系统中技术革新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新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才能使网络管理系统不断向前发展。
一、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热点
网络管理系统多年的发展,目前网络管理软件技术的热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性。随着用户对不同设备进行统一网络管理的需求日益迫切,各厂商也在考虑采用更加开放的方式实现设备对网管的支持。
2.综合性。通过一个控制和操作台就可提供对各个子网的透视、对所管业务的了解及提供对故障定位和故障排除的支持,也就是通过一个操作台实现对互联的多个网络的管理。此外,网络管理与系统管理正在逐渐融合,通过一个平台、一个界面,提供对网络、系统、数据库等应用服务的管理功能。
3.智能化。现代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络的维护和操作越来越复杂,对操作使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人工维护和诊断往往花费巨大,而且对于间歇性故障无法及时检错排除。因此人工智能技术适时而生,用以作为技术人员的辅助工具。由此,故障诊断和网络自动维护也是人工智能应用最早的网络管理领域,目的在于解释网络运行的差错信息、诊断故障和提供处理建议。
4.安全性。对于网络来说,安全性是网络的生命保障,因此网管软件的安全性也是热点之一。除软件本身的安全机制外,目前很多网管软件都采用SNMP协议,普遍使用的是SNMPvl、SNMPv2,但现阶段的SNMP?v?l、SNMPv2协议对于安全控制还较薄弱,也为后续的SNMP协议发展提出挑战。
5.基于Web的管理。基于Web的管理以其统一、友好的界面风格,地理和系统上的可移动性及系统平台的独立性,吸引着广大的用户和开发商。而目前主流的网络管理软件都提供融合Web技术的管理平台。
二、网络管理技术发展趋势
通过现阶段网络管理软件中的一些技术热点,我们可以去展望今后在网络管理中出现的一些新的技术,以期带动网络网络管理水平整体性能的提升:
1.分布式技术。分布式技术一直是推动网络管理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业界的重视。其技术特点在于分布式网络与中央控制式网络对应,它没有中心,因而不会因为中心遭到破坏而造成整体的崩溃。在分布式网络上,节点之间互相连接,数据可以选择多条路径传输,因而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基于分布式计算模式推出的CORBA是将分布计算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结合在一起,构建分布式应用。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结构进行构造,运用CORBA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标准的网络管理系统。
2.XML技术。XML技术是一项国际标准,可以有效地统一现有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多种管理接口。其次XML技术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充分控制网络设备内嵌式管理,确保管理系统间,以及管理系统与被管理设备间进行复杂的交互式通信与操作,实现很多原有管理接口无法实现的管理操作。
利用XML管理接口,网络管理系统还可以实现从被管理设备中读取故障信息和设备工作状态等多种管理数据的操作。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管理软件,包括第三方管理软件与网络设备间进行管理信息交换的能力和效率,并可以方便地实现与网络管理系统的集成。
而且由于XML技术本身采用了简单清晰的标记语言,在管理系统开发与集成过程中能比较简便地实施,这样新管理接口的采用反而还会降低整个管理系统的开发成本。
3.B/S模式。B/S模式是基于Intranet的需求而出现并发展的。在B/S模式中,最大的好处是运行维护比较简便,能实现不同的人员,从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接入方式接入网络。其工作原理是网络中客户端运行浏览器软件,浏览器以超文本形式向Web服务器提出访问数据库的要求,Web服务器接受客户端请求后,将这个请求转化为SQL语法,并交给数据库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得到请求后,验证其合法性,并进行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结果返回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再一次将得到的所有结果进行转化,变成HTML文档形式,转发给客户端浏览器以友好的Web页面形式显示出来。
在B/S模式下,集成了解决企事业单位各种网络问题的服务,而非零散的单一功能的多系统模式,因而它能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B/S模式借助Internet强大的信息与信息传送能力,可以通过网络中的任意客户端实现对网络的管理。而且B/S模式结构可以任意扩展,可以从一台服务器、几个用户的工作组级扩展成为拥有成千上万用户的大型系统,采用B/S网络管理结构模式从而实现对大型网络管理。
4.支持SNMPv3协议。SNMP协议是一项广泛使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是流传最广,应用最多,获得支持最广泛的一个网络管理协议。其优点是简单、稳定和灵活,也是目前网管的基础标准。
SNMP协议历经多年的发展,已经推出的SNMPv3是在SNMPv1、SNMPv2两个版本的基础上改进推出,其克服了SNMPv1和SNMPv2两个版本的安全弱点,功能得到来极大的增强,它有适应性强和安全性好的特点。
尽管新版本的SNMPv3协议还未达到普及,但它毕竟代表着SNMP协议的发展方向,随着网络管理技术的发展,它完全有理由将在不久的将来成为SNMPv2的替代者,成为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
三、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管理技术也会随着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而不断向前进步,从而为众多的网络提供方便、快捷和有效的管理。
参考文献:
Abstract
Alongwiththescaleexpansionandincreaseofthecomputernetwork,thenetworkmanagementismoreandmoreimportantinthecomputernetworksystemstatus.Thisarticlefirstintroducedcomputernetworkmanagementagreementinthesimple,thenintroducedcommontwokindsofnetworkmanagementpatternatpresent.
Keywords:computernetworkmanagementWEB
一、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
网络管理这一学科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受到重视,许多国际标准化组织、论坛和科研机构都先后开发了各类标准、协议来指导网络管理与设计,但各种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当前,网络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诞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是专门用于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虽然它有简单适用等特点,已成为当前网络界的实际标准,但由于Internet本身发展的不规范性,使SNMP有先天性的不足,难以用于复杂的网络管理,只适用于TCP/IP网络,在安全方面也有欠缺。已有SNMPv1和SNMPv2两种版本,其中SNMPv2主要在安全方面有所补充。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及系统的研究与出现,电信网、有线网、宽带网等的融合,使原来的SNMP已不能满足新的网络技术的要求;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的,因此过于复杂,实施费用过高,还不能被广泛接受;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是将CORBA技术应用于网络管理而产生的,主要采用了分布对象技术将所有的管理应用和被管元素都看作分布对象,这些分布对象之间的交互就构成了网络管理.此方法最大的特点是屏蔽了编程语言、网络协议和操作系统的差异,提供了多种透明性,因此适应面广,开发容易,应用前景广阔.SNMP和CMIP这两种协议由于各自有其拥护者,因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不会出现相互替代的情况,而如果由完全基于CORBA的系统来取代,所需要的时间、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等都过于庞大,也是不能接受的.所以,CORBA,SNMP,CMIP相结合成为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是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
2.网络管理协议
网络管理协议一般为应用层级协议,它定义了网络管理信息的类别及其相应的确切格式,并且提供了网络管理站和网络管理节点间进行通讯的标准或规则。
网络管理系统通常由管理者(Manager)和(Agent)组成,管理者从各那儿采集管理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提供相应的网络管理功能,达到对管理之目的。即管理者与之间孺要利用网络实现管理信息交换,以完成各种管理功能,交换管理信息必须遵循统一的通信规约,我们称这个通信规约为网络管理协议。
目前有两大网管协议,一个是由IETF提出来的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它是基于TCP/IP和Internet的。因为TCP/IP协议是当今网络互连的工业标准,得到了众多厂商的支持,因此SNMP是一个既成事实的网络管理标准协议。SNMP的特点主要是采用轮询监控,管理者按一定时间间隔向者请求管理信息,根据管理信息判断是否有异常事件发生。轮询监控的主要优点是对的要求不高;缺点是在广域网的情形下,轮询不仅带来较大的通信开销,而且轮询所获得的结果无法反映最新的状态。
另一个是ISO定义的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CMIP是以OSI的七层协议栈作为基础,它可以对开放系统互连环境下的所有网络资源进行监测和控制,被认为是未来网络管理的标准协议。CMIP的特点是采用委托监控,当对网络进行监控时,管理者只需向发出一个监控请求,会自动监视指定的管理对象,并且只是在异常事件(如设备、线路故障)发生时才向管理者发出告警,而且给出一段较完整的故障报告,包括故障现象、故障原因。委托监控的主要优点是网络管理通信的开销小、反应及时,缺点是对的软硬件资源要求高,要求被管站上开发许多相应的程序,因此短期内尚不能得到广泛的支持。
3.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778论文在线
网络管理的需求决定网管系统的组成和规模,任何网管系统无论其规模大小如何,基本上都是由支持网管协议的网管软件平台、网管支撑软件、网管工作平台和支撑网管协议的网络设备组成。
网管软件平台提供网络系统的配置、故障、性能以及网络用户分布方面的基本管理。目前决大多数网管软件平台都是在UNIX和DOS/WINDOWS平台上实现的。目前公认的三大网管软件平台是:HPView、IBMNetview和SUNNetmanager。虽然它们的产品形态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的版本,但都遵循SNMP协议和提供类似的网管功能。
不过,尽管上述网管软件平台具有类似的网管功能,但是它们在网管支撑软件的支持、系统的可靠性、用户界面、操作功能、管理方式和应用程序接口,以及数据库的支持等方面都存在差别。可能在其它操作系统之上实现的Netview、Openview、Netmanager网管软件平台版本仅是标准Netview、Openview、Netmanager的子集。例如,在MSWindows操作系统上实现的Netview网管软件平台版本NetviewforWindows便仅仅只是Netview的子集。
网管支撑软件是运行于网管软件平台之上,支持面向特定网络功能、网络设备和操作系统管理的支撑软件系统。
网络设备生产厂商往往为其生产的网络设备开发专门的网络管理软件。这类软件建立在网络管理平台之上,针对特定的网络管理设备,通过应用程序接口与平台交互,并利用平台提供的数据库和资源,实现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比如CiscoWorks就是这种类型的网络管理软件,它可建立在HPOpenView和IBMNetview等管理平台之上,管理广域互联网络中的Cisco路由器及其它设备。通过它,可以实现对Cisco的各种网络互联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进行复杂网络管理。
4.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
网络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简称网络拓扑)是决定网络管理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可以分为集中式和非集中式两类体系结构。
目前,集中式网管体系结构通常采用以平台为中心的工作模式,该工作模式把单一的管理者分成两部分:管理平台和管理应用。管理平台主要关心收集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计算,而管理应用则利用管理平台提供的信息进行决策和执行更高级的功能。
非集中方式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包括层次方式和分布式。层次方式采用管理者的管理者MOM(Managerofmanager)的概念,以域为单位,每个域有一个管理者,它们之间的通讯通过上层的MOM,而不直接通讯。层次方式相对来说具有一定的伸缩性:通过增加一级MOM,层次可进一步加深。分布式是端对端(peertopeer)的体系结构,整个系统有多个管理方,几个对等的管理者同时运行于网络中,每个管理者负责管理系统中一个特定部分“域”,管理者之间可以相互通讯或通过高级管理者进行协调。
对于选择集中式还是非集中式,这要根据实际场合的需要来决定。而介于两者之间的部分分布式网管体系结构,则是近期发展起来的兼顾两者优点的一种新型网管体系结构。
二、几种常见的网络管理技术
1.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广泛应用,Intranet也正在悄然取代原有的企业内部局域网,由于异种平台的存在及网络管理方法和模型的多样性,使得网络管理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费用很高,培训管理人员的时间很长,因此人们
迫切需要寻求高效、方便的网络管理模式来适应网络高速发展的新形势。随着Intranet和WEB及其开发工具的迅速发展,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技术也因此应运而生。基于WEB的网管解决方案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1)地理上和系统间的可移动性:系统管理员可以在Intranet上的任何站点或Internet的远程站点上利用WEB浏览器透明存取网络管理信息;(2)统一的WEB浏览器界面方便了用户的使用和学习,从而可节省培训费用和管理开销;(3)管理应用程序间的平滑链接:由于管理应用程序独立于平台,可以通过标准的HTTP协议将多个基于WEB的管理应用程序集成在一起,实现管理应用程序间的透明移动和访问;(4)利用JAVA技术能够迅速对软件进行升级。为了规范和促进基于WEB的网管系统开发,目前已相继公布了两个主要推荐标准:WEBM和JMAPI。两个推荐标准各有其特色,并基于不同的原理提出。
WEBM方案仍然支持现存的管理标准和协议,它通过WEB技术对不同管理平台所提供的分布式管理服务进行集成,并且不会影响现有的网络基础结构。
JMAPI是一种轻型的管理基础结构,采用JMAPI来开发集成管理工具存在以下优点:平台无关、高度集成化、消除程序版本分发问题、安全性和协议无关性。
2.分布对象网络管理技术
目前广泛采用的网络管理系统模式是一种基于Client/Server技术的集中式平台模式。由于组织结构简单,自应用以来,已经得到广泛推广,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一个或几个站点负责收集分析所有网络节点信息,并进行相应管理,造成中心网络管理站点负载过重;所有信息送往中心站点处理,造成此处通信瓶颈;每个站点上的程序是预先定义的,具有固定功能,不利于扩展。随着网络技术和网络规模尤其是因特网的发展,集中式在可扩展性、可靠性、有效性、灵活性等方面有很大的局限,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2.1CORBA技术
CORBA技术是对象管理组织OMG推出的工业标准,主要思想是将分布计算模式和面向对象思想结合在一起,构建分布式应用。CORBA的主要目标是解决面向对象的异构应用之间的互操作问题,并提供分布式计算所需要的一些其它服务。OMG是CORBA平台的核心,它用于屏蔽与底层平台有关的细节,使开发者可以集中精力去解决与应用相关的问题,而不必自己去创建分布式计算基础平台。CORBA将建立在ORB之上的所有分布式应用看作分布计算对象,每个计算对象向外提供接口,任何别的对象都可以通过这个接口调用该对象提供的服务。CORBA同时提供一些公共服务设施,例如名字服务、事务服务等,借助于这些服务,CORBA可以提供位置透明性、移动透明性等分布透明性。
2.2CORBA的一般结构
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通常按照Client/Server的结构进行构造。其中,服务方是指针对网络元素和数据库组成的被管对象进行的一些基本网络服务,例如配置管理、性能管理等.客户方则是面向用户的一些界面,或者提供给用户进一步开发的管理接口等。其中,从网络元素中获取的网络管理信息通常需要经过CORBA/SNMP网关或CORBA/CMIP网关进行转换,这一部分在有的网络管理系统中被抽象成CORBA的概念.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运用CORBA技术完全能够实现标准的网络管理系统。不仅如此,由于CORBA是一种分布对象技术,基于CORBA的网络管理系统能够克服传统网络管理技术的不足,在网络管理的分布性、可靠性和易开发性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三、结语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应用正处于一个爆炸性增长的时期,并且网络规模迅速扩大,网络的复杂程度也日益加剧。为适应网络大发展的这一时代需要,在构建计算机网络时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管理的重要性,重点从网管技术和网管策略设计两个大的方面全面规划和设计好网络管理的方方面面,以保障网络系统高效、安全地运行。值得注意的是,基于WEB的网管解决方案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网管发展的重要方向,相信通过统一的浏览器界面实现全面网络管理的美好愿望将会得到实现。
参考文献:
黎洪松,裘哓峰.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1999
1.1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设计的基本内涵
计算机网络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涵的内容极为广泛,技术难度较大,尤其是对于多样性、开放性和互连性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上述这项原因的存在,使得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设计极为复杂。从信息传输系统的区别来看,当前网络信息传输的方式主要有局域网和广域网两类。不同的传输方式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也不一样。由于信息安全隐患的多样性,在进行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设计时,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全面系统地考虑设计的影响因素和设计方案的效果,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确保设计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2信息安全设计中信息存储设计
信息存储安全性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计算机信息安全。强化信息存储安全是保障信息安全的重要途径。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的存在状态,主要是信息传输和信息储存两种情况。信息在网络中存储的位置以及安全性对于信息的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信息存储位置选择的是否合理,对于信息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有着很大的影响。在进行信息存储设计时,要围绕信息的存储状态进行科学规划,确保信息在整个过程中的可用性和保密性。
1.2.1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储安全风险分析大量统计数据表明,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储方面存在的安全问题有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外部非法入侵。
黑客行为是当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威胁。少数外部用户通过规避计算机网络安全设置,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进入计算机系统,或者盗窃计算机信息,直接危害计算机信息安全,或者对计算机信息存储状态进行非法改变,使得存储信息的完整性遭到破坏,严重降低信息使用性,从这个角度而言,也是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破坏。
(2)计算机网络硬件设施的损坏。
计算机网络信息以硬件设备为媒介进行使用、管理和存储。如果存储信息用的硬件设备受到发生故障或受到破坏,那么存储在上面的信息也会受到影响。
1.2.2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储安全保障措施鉴于以上情况,为保障计算机网络信息存储安全,推动网络信息安全性整体水平的提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设计。
(1)保障硬件设备运行正常、状况良好。
硬件设施状况的完好是计算机信息储存的基本条件。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认真做好计算机硬件设备的保养和维护工作。要做到定期清洁,规范使用,避免因维护或使用不当造成的硬件损坏。
(2)规范设置计算机访问权限。
为有效防范外来非法入侵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造成的破坏,计算机使用者要针对计算机访问权限进行设置。结合信息的重要性、保密性、敏感性等情况,对访问计算机的用户权限进行区分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针对不同的安全等级。安全访问设置是防范外来非法入侵的重要手段。在原有的计算机系统安全控制基础上,进行人为的优化和调整,从而使得防范措施更加具有针对性,效果更加突出。具体来说,该方法通过对用户访问安全级别的控制、查验访问信息用户的身份、访问用户行为记录跟踪、文件安全控制和物理逻辑位置判断等一系列方法和步骤,加强对访问者在访问计算机上信息时的行为控制。对于更重要的信息,还可以采取加密的方法进行保护,防止被无关或无权限人员查阅。针对信息完整性破坏的问题,可以采用数据备份的方法在信息遭受破坏,在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使用备份信息进行恢复,从而减小外部非法访问计算机造成的负面影响。
2.计算机网络安全系统化管理分析
系统化管理是与安全设计互为补充,共同承担起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职责。与安全设计不同,系统化管理的实施者不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员,而是计算机用户本身。通过实施诸多安全措施,对计算机予以系统化的长效安全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水平。一是采用安全证书管理系统认证的方法。安全证书采用国际通用的技术体系进行开发,其核心的密匙管理系统包括注册系统、签发系统、、查询以及备份等5个单元。二是设置目录服务器。通过目录服务器,用可以实现对计算机用户访问应用层的有效管理,在提高使用效率的同时保障计算机安全。三是进行服务器认证。采用授权与认证的方法,对用户访问进行控制,从而保证外来访问的可控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