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3-14 00:51:1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桥梁施工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桥梁施工论文

篇1

作者:滕仁海 单位:牡丹江林业工程公司

伸缩缝施工的质量问题伸缩缝的设置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施工部位,施工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工程是否达到优良,而且也关系到桥梁使用功能、行车平顺及结构的稳定性。伸缩缝施工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当前桥梁施工进度都很快,伸缩装置安装与混凝土浇注时间相距较短,且各部分梁体浇注时间与伸缩装置安装时间各不相同。造成伸缩装置安装后期伸缩间隙过大。检查伸缩装置的位置不准确,导致伸缩缝装置不符合设置要求。这些施工质量问题使桥梁结构遭到破坏而又难以修补,因此在施工中应严格控制施工要点,确保伸缩缝施工的质量水平。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加强对混凝土外加剂材料质量的进场检验工作,现场监理单位应组织对每批产品进行抽检,所用外加剂必须是附有检验合格证明的产品,还要做好外加剂材料的物理防护工作,对于失效产品坚决不准使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对砂石材料的质量检验,注重其坚固性。加强混凝土强度指标的无损检测,施工、监理单位应在每一混凝土构件到达龄期后进行回弹法强度检测,每一个构件检测至少要保证两个测区,同时做好相应检测记录以备后期的检查。尤其要注重加强对现浇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检测。加强对外购成品的管理工作。施工单位使用外购成品梁板必须书面报经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同意。桥梁工程建设中施工单位使用的外购成品梁板必须由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单位生产。与此同时,应进行动态质量控制,根据动态信息,设置专门的人员进行检查,及时的进行整改,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规定标准,最大限度的减少应原材料质量不过关而导致的质量问题。工程质量责任制在桥梁施工过程中,应当明确质量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建质量管理体系,规范质量管理程序,使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加强职工队伍的建设。要明确工程各参建单位责任和相应责任人,并且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确保其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工序责任人制度,明确现场施工、监理单位桥梁施工质量控制工序责任人,认真做好工序交接和记录签名工作,切实落实到每个环节、以及每个人身上,做到桥梁施工每个质量控制环节均可追溯,把好桥梁建设质量的第一关。同时加强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建立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为确保施工质量创造条件,这其中也包括工作技能培训与思想教育。

抓好设计环节加强对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控制在桥梁的施工中,应当科学地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如果该桥梁对于景观设计不需要过分考虑,那么则应当尽量采用成熟的结构形式和施工工艺。对于设计图纸的审查,必须保证审查周期,切忌仅仅流于形式而不予以落实。施工单位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编制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对重要工序、关键部位应编制专门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报监理单位审查。控制桥梁质量通病在桥梁的质量建设当中,防治重点应针对桥梁常见的质量通病等问题进行预防和治理,在桥梁建设时,建设单位应在各项工程开工前组织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编制相应质量控制安排,并且全面贯彻,细微至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乃至每一位工作人员,以全面保证工程质量。桥梁施工中出现质量事故或异常情况,有关单位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程序进行报告和处理。不能达到合格标准的工程要坚决返工。对于涉及结构安全的问题,必须进行科学论证,处理措施实施完成后需要进行桥梁荷载试验验证。结束语在桥梁施工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在施工过程中若能够充分了解桥梁桥施工中的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并采用科学的方式加以控制,防范于未然,则在桥梁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就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

篇2

2.人为要素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人为因素,造成这种影响因素的原因不仅仅包括管理者管理素质,还包括工程施工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我国桥梁工程因为质量原因引起事故多次发生的原因是领导者的素质偏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安全。另外一方面,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也会对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及监理造成很大的影响。

3.施工及材料方面的要素建筑的材料是桥梁工程施工的物质性的基础,想要保障桥梁的质量,我们必须要选择质量好的建筑材料。如果施工材料有质量问题,那么会造成一个很大的问题工程,这个工程的质量也不会达到标准。目前,很多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很多建筑材料质量都没有达到相关质量标准,因此使得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4.机械设备的因素机械设备是工程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设备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同时,设备的合理使用和及时的维护保养也是保证其良好运行的关键。

5.环境的因素影响公路桥梁施工质量的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技术环境、劳动环境及管理环境,然而劳动环境对桥梁施工质量影响最为严重,比如气温、土质、空气湿度等都会对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6.工程进度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工期越长越有利于施工质量。如果一味的赶工期,会对桥梁施工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劣质工程。最常见的情况即为混凝土浇筑后,需要一定的时间让其释放水泥遇水后产生的热量,如果为了赶工期,将大体积混凝土在很短时间内浇筑完成,会由于内部产生温度应力而造成混凝土开裂。

二、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监控的措施

1.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在桥梁工程施工前,应首先对全员的质量意识进行培训教育,组织学习质量安全管理等知识。在施工中,应该对施工的人员定期进行质量安全考核,不仅对专业技术进行考核,还要对施工人员的相关质量安全的标准进行考核。

2.深入研究施工图纸,优化施工工序在施工之前,首先应该对施工合同的要求进行全面的分析,结合具体的工程情况如:自身的资源(材料、资金、施工队伍、设备等)制定相应的施工工序并最大化的去优化每一道施工工序,认真、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计划,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确保每一分项的工程都能在其承受能力之内,这样可以保证工程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促进工程高效的进行。

3.完善监理组织,明确质量控制目标按照与建设单位签订的监理合同,起先要建立完善的建立组织单位,其中对于质量控制的关键性岗位,选择具备专业知识并且拥有相应的职称的人员担任总监、驻地监理工程师、道桥工程师、测量工程师,使监理人员有针对性地进行监理工作。

4.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开始,我们应该选用招标的形式对工程施工材料的厂商进行合理规范的选择,并且建立工程施工材料厂商的档案。在采购中,应当要求销售厂商出示产品的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等。然后,各工程单位应该进一步对所负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工作,以保障工程的材料、配件及半成品材料的质量。再次,建立并且完善材料的运输及存储管理的规章制度,防止出现工程材料的损坏情况。进场的材料等应当进行分类,并对来源、加工等进行标注说明。最后,应注意工程产品、成品及半成品的后期保护工作,通过各种措施对其进行合理妥善的保护。

5.合理的进行分工,制定明确的责任制健全的责任制有利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在生产过程中,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具体工作落实到每个工程小组甚至是个人,并明确个人应该担负的责任,尤其是要强调收料员、工人、主要及其操作员等直接控制工程质量的人员应担负的责任,他们应该具有较强的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地汇报工作情况,不仅要保证自己的工作是严格按照各项要求进行的,还要在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及时向上汇报,各级管理人员也要明确具体的分工和职责范围,这样在施工现场出现状况的时候有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处理,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6.施工技术的控制措施在签订了施工合同后,工程技术部应该编写施工组织总设计的规划,经过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到监理的单位批准。项目的总工程师和相关技术人员注意做好图纸审查等工作,在施工前应该观察图纸是否有错误,将工程质量的隐患消灭在施工前。为确定施工的人员对图纸完全领会,工程技术部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人员向施工班组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篇3

(二)在桥梁施工过程过程中,施工人员比较多,具有流动性和集散性大特点,不同的施工部分和项目需要多个建设队伍进行协调配合,相应的增加了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桥梁工程施工出现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同时对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合理,都有可能导致施工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以及施工项目安全等都会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建筑工程质量达不到标准,出现致命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三)桥梁表面裂缝问题。在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会出现或多或少的裂缝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桥梁的质量和寿命。主要因为施工材料的质量达不到设计标准或者施工要求,比如水泥的性能和强度满足不了施工要求;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出现振捣过猛或者不到位,就会直接导致整个桥梁结构不均匀的情况,出现局部沉陷或者蜂窝等质量问题,在温度和应力的作用下,就可能出现裂缝问题。

二、加强桥梁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一)要加强桥梁施工技术管理

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要求比较高,比如墩基础和主桥箱梁等,同时要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质、水文以及气候条件;因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水平,要成立相应的技术攻关小组,及时有效解决在施工过程遇到的技术难题,为桥梁施工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还要做好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同时进行分类归档,为以后施工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帮助。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程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施工,比如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接柱、系梁和盖梁的施工,梁板制作和安装以及桥面铺装施工等。为了有效防止出现混凝土裂缝,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首先,要严把混凝土施工材料的质量关。施工现场要严把材料的质量关,要真正从材料的来源上进行把控,要根据现场施工的条件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施工材料。水泥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不能出现结块现象,在保存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湿,有效的保证水泥质量。在选择矿物外加剂时,常规的有硅粉、粉煤灰和天然沸石粉等,但是不得含有对混凝土其他材料和钢筋产生危害。选用的粗骨料必须连续级配良好,颜色统一,较为洁净,细骨料应当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砂,无论是粗骨料还是细骨料都要确定好含泥量和粒径大小,对于容易受潮的混凝土适宜选择非碱性骨料。在拌合和养护用水的选择上,必须要符合相关的质量要求,无色无味。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要从混凝土的几何尺寸和实际强度两个方面进行检查,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在检查过程过程中主要针对混凝土表面有无明显的质量问题,比如出现蜂窝、麻面等现象,通过实际的测量,确定构件是否满足相关规定和施工要求,还要对混凝土质量的等级做一个科学的评定,做到万无一失。

(二)做好公路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

1、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监督和自我监督。在进行桥梁施工过程中,要树立安全第一的原则,加强对桥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公路桥梁正式施工过程中,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会导致桥梁工程出现质量问题或者安全隐患。为了保证桥梁工程质量,延长质量寿命,要建立安全责任小组,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作业现场进行严格的检查,避免出现任何不必要的安全问题。同时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安全施工意识。还要严把材料的质量关,保证施工用料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确保桥体质量,从而根本上避免出现开裂或者裂缝等问题,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安全责任小组要在遵循效预防的前提下,保证桥梁施工现场不能出现任何意外或者事故,确保桥梁稳固、结实和美观。同时桥梁工程一般在野外或者山区进行施工作业,环境比较恶劣,因此,安全责任小组一定才有可行有效的措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责任心,保证安全施工管理工作落实到位,有效的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保证桥梁工程施工正常进行。要重点进行施工安全的管理,控制和管理好工程安全施工,保证全体施工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施工单位要加强全体施工人员的培训,减少在施工过程的违规操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熟练程度,降低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工程施工的人员的作息时间,缓解施工人员的疲劳程度,使他们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做好桥梁上部构造施工的安全管理。在进行桥梁上部构造施工过程中,涉及T梁架设、横隔板、防撞护栏以及桥面铺装等多个方面的施工,存在起重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火灾、触电、车辆伤害等危险因素,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要对架桥机钢丝绳、制动器、移动轨道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检查,避免出现架桥机倾覆事故。同时还要加强对临空和悬空作业安全防护,要加强对施工的管理,对违章施工进行严格的处理,避免出现高处坠落事故。另外,在高处作业部位下方要设置必要的警戒线或警示标志,避免出现高空坠物事故。如果桥梁工程在气候干燥季节进行施工过程中,出现焊接作业时,就要采取表要的隔离防护和防火应急设备,避免出现火灾等事故。同时在雨天进行施工交叉作业中,对电气线缆进行检查,是否出现破损,避免出现触电事故和车辆碰伤事故。

篇4

2工程地质条件

桥位处地质情况为:表层以第四系沉积层为主,主要是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黏土下以含水砂层为主;基底以燕山3期花岗岩为主,其内部裂隙水较为贫乏。地下水构成主要为土层中的孔隙水和基底岩层裂隙水,补给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在0.4~1.4m范围变化,对混凝土基本无腐蚀性。

3顶升支点选择

3.1初步施工方案

采用先断柱后顶升方法,即利用下抱柱梁-盖梁体系进行顶升托换,在盖梁底部吊挂千斤顶,并交替对角布置在桥梁轴线两侧,完成整体顶升施工。该施工方案存在以下问题:

1)桥梁修建时采用了CFG桩处理软基,并且进行了预压。若方案采用下抱柱结构,则需要进行围堰施工,且向下开挖难度较大。即使开挖完毕,之后的软基处理在施工空间受影响的条件下如何进行也是施工的难点。

2)原有系梁距盖梁底部的距离最小只有1.03m,而原托换结构下抱柱梁高度为1.5m,墩柱切割位置为距抱柱梁顶面0.3m处,而现场墩柱的净空高度大多不满足施工空间要求。

3)千斤顶为对角布置,顶升过程中会使盖梁结构产生扭矩,影响盖梁整体稳定性,而且千斤顶产生的反力不均衡,会产生纵、横桥向水平力,对千斤顶受力和稳定极为不利。总之,该顶升方案难度高、投资大且工期太长,需要对其进行优化。

3.2施工方案优化

3.2.1总体改进

针对初步施工方案中的问题进行了优化,具体情况如下:

1)对于桥台结构,采用直接顶升然后接高盖梁方法,利用盖梁-板梁体系进行顶升托换,这样可避免桥台下的软基处理问题。

2)对于桥墩结构,采用先断柱顶升,再接高立柱方法,利用加固原有系梁-盖梁体系进行顶升托换。采用植筋法对系梁结构加高30cm,以增加安全系数储备。

3)千斤顶采用轴线布置,消除纵桥向反力,且中间千斤顶受力更为均匀。

3.2.2改进分析

以跨中6号、7号墩之间的30m跨组合小箱梁为研究对象,为充分说明各种情况下箱梁可能出现的受力情况,采用以下3种顶升方案:

1)6号、7号墩同步顶升;

2)6号、7号墩逐次顶升(每个墩的支座同步顶升);

3)6号、7号墩各个支座依次顶升。针对上述3种方案具体分析如下:方案1:梁结构的受力最佳,但对于墩台顶升高度的一致性要求极为严格,实际施工中很难控制。施工中需将顶升过程分多步进行,必须控制前期各顶升高度完全一致。因此需要使用大量的千斤顶,虽然投资较大,但可以缩短工期。方案2:施工过程中梁为简支结构,对梁体本身受力影响不大。逐墩顶升时若高差过大,可能造成梁端伸长,磕碰临跨桥梁;逐墩顶升还会产生额外附加应力,甚至会产生支座脱空现象。因此施工前需要精确计算,施工时采取相应措施。因投入的千斤顶数量较少,可节约投资,且施工控制简单,但因千斤顶反复拆装会延长工期。方案3:施工过程中,采用PLC计算机液压同步顶升技术控制逐次顶升高度的精度(2mm),则不会影响到主梁的稳定性。如顶升高差过大,在梁体自身抗弯刚度作用下,很容易产生侧向偏移,甚至导致顶升点脱离顶升支座,梁体脱空的同时顶升的千斤顶瞬时承受巨大局部应力,对于长期服役的桥梁具有较大施工风险。虽该方案所需要千斤顶数量最少,但拆卸千斤顶工作的次数最多,风险也最大。经上述分析,该桥先采用方案1整体顶升法,每次顶升高度为10cm;最后一轮顶升采用方案2,即逐墩台顶升,精确控制顶升高差(10cm之内)。顶升施工过程中对桥梁整体进行全面监控,施工中一旦发生超过监控预警值情况,应立即按照受力稳定原则进行补偿顶升,消除超过预警值的应力、应变,隐患消除后方可继续整体顶升。

4顶升施工风险分析

桥梁顶升施工中具有客观的偶然因素,同时人的主观意识也会导致风险的发生。一般认为桥梁风险具有随机性,所以应针对桥梁风险潜在因素进行辨别,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实时跟踪、监控、测量,并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评价,积极采取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

4.1风险等级确定

顶升和落梁施工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主要有:顶升电脑控制系统故障、液压顶升设备故障、监测值超预警值、千斤顶内泄跑压及现场出现的安全事故。将上述风险分别归入不同的风险等级内,如下所示。

1)低等级风险:电脑系统故障。

2)中等级风险:液压设备故障;千斤顶发生内泄。

3)高等级风险:结构监测值超限事故;现场安全事故。

4.2风险控制

针对顶升和落梁过程中的关键施工环节,详细分析,制订了可能发生意外的紧急应对措施。关键环节施工过程中,由技术负责人现场统筹协调,组建现场应急预案小组随时待命,小组成员由结构工程师、电脑软件维护工程师、液压控制系统专家、机械专家及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等组成。

4.2.1电脑控制系统故障及处理措施

1)由电脑软件控制技术人员将系统设置为一旦电脑无信号传输,则整体系统停止、液压系统保压,千斤顶锁死,并及时发出警报。警报发出后电脑技术人员马上介入处理,备份资料数据,其他无关人员禁止触碰电脑,桥下施工人员暂时撤至安全范围内。

2)将专门应急操作按钮设置在操作界面上,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启动该程序,使整个工程立即进入事先设定的顶升系统闭锁状态。故障应急处理后,由现场总指挥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继续顶升作业。

3)为主控电脑提供专用保障电源,安排专业电工实时待命,以紧急处理电线、电路方面的问题。

4)操作系统出现故障,严禁其他人员尝试排除,必须由专业工程师进行检查排除。

4.2.2液压设备故障及处理措施

1)泵站不能正常提供动力:利用千斤顶自锁功能,自动关闭保护阀,维持顶升力恒定。

2)油管突然暴裂:由于千斤顶上均装有均载保护阀,可保证液压千斤顶的油不外泄和结构的绝对安全。

3)千斤顶压力不足:备足千斤顶和垫块,先用垫块进行支撑,由液压工程师对千斤顶进行维修或者彻底更换。

4)液压系统异常:施工中由专业人员对液压系统压力进行监控,遇到问题立即上报主控室,由专家判断是否继续顶升或排除故障后再开机、调试、顶升施工。

4.2.3结构监测值超限

1)结构出现裂缝:立即停止顶升,由应急小组进行综合评价,制订处理措施,决定是否继续顶升,同时加强监测。

2)箱梁和盖梁两侧顶升不同步:立即停止顶升,组织应急小组人员分析原因进行“纠偏”;使较高箱梁和盖梁一侧千斤顶保压静止,另一侧缓慢加压顶升,两侧达到平衡位置时,则停止“纠偏”操作。

4.2.4千斤顶发生内泄

千斤顶一旦发生内泄,将导致顶升施工中断,严重时还会导致顶升失败,并会因千斤顶不同步使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结构破坏,因此对内泄需提前预防、及时发现,应做到以下几点:

1)千斤顶在顶升前均需保压;

2)通过监控液压泵站供油速度是否加快,顶升速度是否下降,来及时判断千斤顶是否发生内泄;

3)千斤顶顶升或下落施工时,采用辅助螺旋千斤顶微调跟进,保证顶升施工万无一失。

5结语

1)整体顶升施工工艺为工程的顺利完成奠定了基础,并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篇5

高岭背大桥是乐昌至广州高速公路坪石至樟市段T3合同段的一个高架桥,左右幅分离,主桥上部结构均为65m+120m+65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钢构箱梁,主桥桥墩采用单肢等截面矩形薄壁空心墩,最大墩高为93m,基础采用φ2.0m钻孔灌注桩。

1.2施工控制关键点

该桥桥址地形起伏变化较大,地势陡峭,施工场地狭小,施工组织相当困难;该桥上部结构为三向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施工质量要求高;另外该桥桥墩很高,施工安全风险较大。该桥施工的关键便是薄壁空心高墩以及连续钢构悬臂浇筑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所以本文将重点介绍该桥的墩身以及挂蓝悬臂施工,其他只稍做说明。

2施工方案

2.1施工准备工作

①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仔细的学习施工图纸并组织施工图会审,及时发现问题并与设计部门交流解决。

②根据该桥桥结构特点和工程量分布情况等,本着因地制宜,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加快工程建设速度的原则,合理布置施工场地。

③根据本工程建设的需要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包括劳力、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特殊操作人员)以及机械设备。

2.2施工方法

该桥主桥基础采用冲击钻成孔,墩身采用方便快捷的翻模法施工,连续钢构梁采用挂蓝法结合支架法施工,砼均采用砼输送泵泵送入模。每墩配备一台塔吊、一台施工电梯配合施工。

2.3施工顺序

设计明确上部结构合拢顺序为:先边跨合拢,再中跨合拢。因此我们就可以优先施工两个中间墩,两个边墩随后。

3墩身施工

3.1 质量控制

由于本桥桥墩为单肢薄壁空心墩,砼表面容易产生收缩裂缝,所以砼表面裂缝防治是本桥墩身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我们在实际施工采取了如下措施对砼表面裂缝进行防治,其效果比较理想。

(1)采用同一厂家供应的同一品牌优质水泥,选用粒经控制在5~25mm花岗岩碎石,细度模量2.9~2.6.2.5mm的优质中砂,选择与水泥相容的最佳外加剂,采用优质的一级粉煤灰。

(2)采取合适的塌落度,根据混凝土的泵送高度,30m以下取12~14,30~40m之间取14~16;60m~100m取16~18,100m以上取18~20(均指入模时塌落度)。

(3)砂率一般取38~45。在满足泵送条件的情况下,砂率应是越小越好。

(4)控制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大,则水化热大,混凝土容易产生裂缝,表面容易产生的龟裂。因此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采用超量取代法参入加粉煤灰及矿粉,每方混凝土掺量在70~80㎏左右。

(5)混凝土入模时应该注意,混凝土下落自由落差不得大于2.0m,并严格控制砼的入模板温度。严格采用薄层法浇筑,分层厚度不得大于30cm。砼振捣要均匀充分, 但不能过振。

(6)采用包裹保温保湿养护,养护过程中必须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7)缩短节段之间混凝土的龄期差,特别是承台与底节墩身混凝土的龄期差不宜超过5天。

3.2 施工安全管理

由于本桥桥墩高度非常高,施工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必须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措施,配备专职安全员,确保施工安全。本桥桥墩在施工至一定高度后,采取全封闭法施工,将墩身周围可能发生坠物的范围内用铁丝网封闭,设专人看守,严禁与施工无关人员进入;施工作业平台用安全网全封闭,防止人员坠落;在大风、雷电等恶劣天气,停止施工。

4上部结构施工

4.1边跨现浇段及0#块施工

边跨现浇段及0#块均采用“托架法”施工,现浇托架安装完成后必须经过检查合格并经行试压后方能使用。根据预压量测的数据以及施工经验等,确定其施工预拱度。由于结构受力较复杂,钢筋密集,预应力交错,混凝土方量大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减少水化热对砼的负面影响,防止裂缝的发生。严格按照规范要求采用薄层法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cm,砼振捣要充分,且不得过振。砼浇筑完成后注意养生。砼浇筑时应当注意保护预应力管道的通畅。

4.2 挂蓝悬臂施工

箱梁施工挂篮采用三角挂篮结构形式。0#块施工完毕后,在0#块上拼装挂篮并锚固,并进行荷载试验。经试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悬臂梁施工。各悬臂段施工均一次浇筑完成,各节段对称浇筑,偏重不得超过设计允许值。挂篮走行必须对称、平衡进行,且挂篮前移必须是在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并完成孔道压浆完成后方可进行。悬臂浇筑段的模板必须与前一阶段梁体紧密贴合,混凝土宜从前端开始浇筑,相邻阶段的接缝应严整、密实、色泽一致、接缝平整。在箱梁施工阶段,对危及挂篮安全的锚固系统在施工中将重点检查,对桥轴中线及主梁线型进行精密测量、调整。

4.3 合拢段施工

合拢段施工是控制全桥受力状态和线形的关键工序,因些箱梁的合拢顺序、合拢温度和工艺应严格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先合拢边跨,然后再合拢中跨。合拢段以吊篮作为承重结构进行施工,一个合拢段吊篮和施工荷载总重量应小于50t。合拢前调整两端中线及高程,并在悬臂端加配重(配重等同与合拢段自重),按设计要求实施临时锁定后,选择一天中低温(设计合拢温度为15~25℃)且温度变化幅度最小的期间,进行砼浇筑,浇筑时同步卸除配重。

4.4 预应力施工质量控制

预应力被称作桥梁的“生命线”,其重要性可想而知,桥梁预应力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的成败,因此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加控制。预应力管道预埋位置必须准确,所有预应力管道必须按照设计图要求采用“井”字形定位筋精确定位。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且龄期满7天以后,方可张拉预应力束。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与引伸量双控,以张拉力控制为主,要求实测引伸量与设计引伸量两者误差在±6%以内。

篇6

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缺乏必要的认识,这是引发事故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为:一是安全责任认识不清,一些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仍然只重视质量、进度、资金等方面的管理,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安全生产的责任依然认识不足,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导致施工安全监管机构,以及安全保障体系不完善,安全经费不到位等,在组织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时,仅仅限于开个会、发通知等。二是对安全生产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和侥幸心理,特别是从事桥梁施工的劳务作业人员,要么是认为自己已经从事了多年的桥梁施工,以为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防范意识,从而放松了警惕;要么是刚从事桥梁施工的从业人员,未经全面的安全教育培训和技术交底,对桥梁施工安全一知半解,麻痹大意。三是对于安全生产规律,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研究,认识深度不够,对安全生产缺乏系统性、长期性认识。

1.2管理不到位。

在施工过程中,对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施工安全事故。通常情况下,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保证体系,没有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利用以包代管的方式对分包单位进行管理,制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未能真正落实执行;二是未按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进一步弱化了安全管理力量,安全巡查不到位,没有及时落实安全措施;三是把进度、质量等作为主要工作任务而忽视安全生产管理,特别是在赶工期期间,只注重经济利益,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对违章违规的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无效,对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处罚和整改等落实均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

1.3经费投入不到位。

安全经费投入不足,是施工安全隐患治理的关键原因。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投入的不足,使得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同时,建设、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安全投入的管理不到位,对施工单位施工过程中投入的安全生产费用未使用计划未进行严格把关,导致安全生产费用未能专款专用,安全措施无法全部落实到位,安全隐患不能彻底整改。

1.4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

虽然目前政府、交通主管等上级单位也非常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但是由于高速公路工程施工存在人员数量多、素质高低不一、流动频繁、工种工序多而杂等特点,导致对所有从业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工作难度加大。同时,由于高速公路桥梁施工,特别是一些特殊桥梁形式的施工,需要全体安全管理人员具有更加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管理水平和全面的业务知识,才能组织开展各种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否则,就会使安全教育培训工作流于形式。

2桥梁施工安全风险辨识

2.1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识别。

在实际桥梁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识别通常情况下,主要包括:客观的调查分析所有可能的安全风险事件的来源和结果,同时形成安全风险源清单。具体来说,可将安全风险识别过程分为5个小步骤:①对桥梁工程项目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②建立初步安全风险源清单;③筛选安全风险因素;④确定各种安全风险因素的可能事件或潜在结果;⑤建立安全风险源清单。组织开展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否全面、深刻,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后面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否则即使对安全风险进行了相应的评价和处理,也可能误列、漏列主要安全风险。在进行施工前,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项目,在这种情况下就会面临潜在的安全风险,进一步丧失处理风险的最佳时机,将无意识的被动地自留这些风险,因此,必须组织有多年从事桥梁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开展风险源辨识工作,才能真正发挥桥梁风险源辨识的作用,所以做好桥梁施工前期安全风险识别工作是安全风险管理的核心步骤之一。

2.2施工期间安全风险识别。

随着建设项目生产设备设施、施工条件、工艺流程、施工环境等不断的变化,安全风险也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要想有效防范生产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只有持续识别、评价和控制安全风险,实现对安全风险的动态管理和科学防控。同时,根据桥梁施工的进度进展和实际情况,不断对风险源的应对措施做出调整,对未开工或正在开展的工序进行监控、防范,对已完成的工序及时进行销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有效防范桥梁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3安全对策及措施

虽然目前国家、交通主管部门等对安全生产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的安全法律、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但是,所有的法律、法规、条例和管理办法只有得到了很好的落实,才能真正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且还必须结合工程建设实际情况和桥梁风险源辨识来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只有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才能有据可依;只有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才能权责分明。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可以细分为制度保障、措施保障、人员保障、经费保障等;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有的人员必须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明确的安全生产责任,才能对个人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监管、约束,安全管理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3.2重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管理其实主要是对人的管理,只要人人能够时刻保持清醒的安全意识,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具有自我保护的安全能力,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就能够被及时的发现和消除,所以必须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的桥梁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一是根据桥梁的施工环境、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制定详细的安全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二是建立所有桥梁施工从业人员的花名册,全面掌握桥梁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班组、工种、进退场等情况,特别是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以便有针对性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到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覆盖率100%。三是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坚决杜绝麻痹大意的松懈思想,防止“三违”现象的发生。四是坚持安全教育培训持续开展,不走过场。

3.3加大安全生产经费投入,落实安全生产措施。

首先应制定下发安全生产经费投入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金额、程序和使用计划;其次是及时对安全生产经费进行计量支取,确保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能够落实到位,而且安全防护用品、安全设施必须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坚决杜绝无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因为无效的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设施反而增加了安全隐患。

3.4加强施工安全检查和隐患监控。

定期和不定期的对桥梁施工现场进行日常安全巡查和月度、季度、年度的安全大检查,必须有项目安全分管领导等人员参加,并且根据桥梁工程的进展和施工工艺的不同,有针对性开展专项安全检查,特别针对危险性较大工程施工阶段,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还应该跟班作业。由于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和施工工艺均已进行风险源辨识,因此,必须时刻按照风险源辨识和防范措施进行动态监控跟踪管理。每一次的安全检查必须有重点,先明确安全检查目标和具体检查内容,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检查完后及时下发安全检查通报,要求各施工单位或劳务队进行整改反馈,然后再进行整改复查,确保所有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得到治理。

3.5奖惩结合,形式多样。

奖励和处罚都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实施,奖励方面,可以通过开展季度、年度安全评比;开展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等活动,对于安全工作做到好的施工单位、劳务队伍、施工班组和个人,都可以按照安全生产奖惩制度进行适当的奖励。处罚方面,可以通过安全违约金、集中开展安全学习教育并考试等手段,特别是建议采取集中安全学习教育的形式进行安全违规、违约的处罚,毕竟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安全隐患和减少安全事故,不能“以罚代管”。

篇7

(1)钢结构技术的发展

钢结构是现代化建筑,特别是现代化桥梁的重要标志,钢结构的特点在于高效率的施工与高性能的力学结构,很多道路桥梁设计中选用钢结构作为主要构筑物,以此来实现对道路桥梁重量、强度、安全的控制。在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要关注钢结构设计与技术应用的方向,通过钢结构技术的全面应用来提高道路桥梁的结构科学性,提升道路桥梁的安全与可靠性,达到对现代道路桥梁施工技术的有效掌握。

(2)检测技术的发展

检测是道路桥梁施工中保障施工质量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当前数字传感技术和光纤通信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检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做到了对道路桥梁施工全面地掌握和控制。今后道路桥梁施工中检查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应用,检测的工具会进一步精确、检查的手段会更加自动化,对于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使用中的问题将会及时发现,不但便于解决和处理道路桥梁施工问题,而且还能够加快道路桥梁施工整体的速度。

(3)加固技术的发展

一是,混凝土喷射加固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高压器材产生高速混凝土喷射流,对道路桥梁薄弱部位的钢筋和模具进行喷射,以此来加强道路桥梁的整体结构,优化道路桥梁的受力形式,使道路桥梁施工更加高效,让道路桥梁的结构更加合理,达到稳定支撑、长期固定的效果。二是,碳纤维加固技术,利用高分子结构碳纤维对道路桥梁进行加固,碳纤维具有结构稳定、质量轻巧、性能坚固等优点,可以作为加固钢筋的替代品,道路桥梁施工中利用碳纤维加固技术可以避免钢筋的锈蚀,提升道路桥梁整体的稳定性。

(4)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进入道路桥梁施工领域构成新型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是道路桥梁行业发展的必然,当前信息技术应用于道路桥梁施工主要依靠自身与施工特点的融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与信息技术将会更为有效地融合,发展出更利于道路桥梁建设的新型施工技术。例如:3COM技术、WEB技术、3G技术可以在道路桥梁建设中,以软件、硬件、网络和设备的形式更深地参与到道路桥梁施工的实际,实现对道路桥梁施工全过程、动态性、全面性的控制与管理,做到对道路桥梁施工故障和隐患的控制,提升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与速度。

篇8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施工技术探讨

想要保障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自始至终每一个阶段都采取措施来防护。

首先,在原材料的选择上面应当注意。应当选用较低热量的水泥,具体来说就是水泥的铝酸三钙和硅酸三钙成分含量要降低,这些都是会产生极大热量的成分。应当选用热硅酸盐水泥或者是低热的矿渣水泥。即便如此,水泥散热问题其实是无法根除的,那么为了尽可能地降低热量,在允许的范围内减少水泥用量也是可行的方法之一。减少水泥用量的方法也很多,掺入骨料和混合料就是较好的选择之一。试验表明,在每立方米的混凝土中减少水泥用量10公斤就可以将混凝土升温时的温度降低1摄氏度。掺入的骨料一般是碎石和细砂,加入碎石和细砂既能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泥温度,又能在结构上减少裂缝的出现。混合料一般选择的是粉煤灰。粉煤灰既能够降低水泥水化的发热,又能够改善混凝土的结构。但是粉煤灰不能使用过量,过量的使用会造成强度过低,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另外,掺入骨料和粉煤灰,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入,要优化材料的配比。合适的配比不能按照经验或者以往记录,要根据施工地的气候、温度、湿度条件,进行反复的试验,得出最优比。另外,应当积极运用新技术,发明新型的混凝土材料,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从根源上解决混凝土的内外部温度问题。

其次,在施工工艺流程上应当注意。运用合适的施工流程,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内部问题,减小混凝土内外部温差,减少收缩现象,避免裂缝的出现。具体来说,在施工中,首先应当注意不要大面积浇筑,要进行分块施工。分块施工的优点是质量可控,出现质量问题对全局影响较低,缺点是接缝处的处理是难点。其次,应当注意施工是温度的控制,降低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对原材料的温度控制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加入预冷骨料,另一种是加入冰块进行搅拌,另外,要埋设冷却水管,进行有效降温。另外,浇筑时间尽量选择在低温的季节,如果赶工期,不得不在炎热天气进行的话,尽量将浇筑工作选择在夜间进行。再次,要改善工艺。上文中所说可以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善材料,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工艺流程改善,这样还能节省研发成本。采用新的搅拌工艺,例如二次投料的砂浆裹石工艺,可以将混凝土的强度增加,间接避免了混凝土裂缝和收缩造成的危害。

最后,应当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立白天和夜间做不同的施工活动,将对温度要求较高的施工活动放置到夜间进行,另外采取分层的浇筑方法,也是科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的手段之一。

篇9

2高墩柱桥梁混凝土施工中质量控制

高墩柱在桥梁的质量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采用的是混凝土浇筑的方式,一旦出现问题将无法采取补救措施,因此,在高墩柱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高墩柱的施工质量。下文将就高墩柱施工过程中采取的一些控制措施进行介绍:

(1)对于高墩柱桥梁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混凝土的的拌合和运输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混凝土水泥的拌合需要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按照相应的砂石与混凝土的配比进行拌合,确保施工质量,在混凝土拌合完成后需要采用水泥罐车进行水泥的运输作业,当水泥运输进场后进行垂直方向的运输可以使用塔吊或者是水泥泵车来将水泥混凝土输送到位,同时需要在高墩柱的墩身中间安置串桶1道,来确保混凝土浇筑时不会产生离析现象,在进行高墩柱柱身时一次浇筑高度要达到8米,同时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的离析现象需要在浇筑混凝土时将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控制在2米以内。

(2)完成了混凝土的运输后需要及时进行高墩柱柱身的浇筑,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时首先需要先将模板内清理干净,确保不会有杂物混入其中,同时需要确保砼接头的湿润。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及时进行振捣,来将浇筑后的混凝土中的气泡去除,避免为后期的高墩柱的质量造成影响。对混凝土的振捣需要采用的是插入式的振动器,同时振动器的移动距离不应超过振捣器工作半径的1.5倍,同时在振捣时需要与模板之间保持最少5cm的距离,避免振捣器与模板之间产生碰撞,在进行振捣作业时需要将振捣器插入水泥混凝土中至少10cm以上,同时在振捣时需要一边振捣一边提升振捣器。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是分层浇筑的,一般每层浇筑约40cm,每浇筑一层就需要及时进行振捣工作,在进行振捣时需要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对于其中的钢筋骨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进行振捣时需要避免碰撞钢筋骨架与模板,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需要遵循先四周后中间的振捣顺序,同一区域的振捣一般持续20s左右,振捣时需要确保振捣区域没有气泡产生且混凝土不再降低、混凝土表面泛浆为止。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高墩柱松顶的现象发生,需要对墩顶进行二次振捣或者是浇筑到柱身的顶端时,将高墩柱柱顶的表面浮浆清理干净。同时在浇筑砼的过程中,需要时刻检查模板的固定情况,如果发现模板出现松动、变形等现象时需要立即处理,避免造成其他问题。

(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需要做好对于混凝土外观的控制,要做到外光内实,保证高墩柱的强度和匀密性。要做到高墩柱的外光内实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做好对于原料的控制,水泥、砂与碎石和外加剂等不能改变。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采取细微调整砼的配合比,即维持一定数量的水泥用量,略增加砂石含量,稍减用水量,同时延长砼的模内养护或者是加大水泥的用量,恰当的控制塌落度等具体的措施,增加砂率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到砂率应当与砂石的特性相关,在混凝土的配比中最佳含砂率是指在满足砼质量的同时还可以满足高墩柱对于易性的要求。同时为了更好的调节砼的均匀密实度质量可以通过对细骨料进行调节来达到效果。这主要是由于在混凝土的拌合中需要足够的水泥砂浆。而当减水剂掺量不大的情况下,砂率通常需要提高1-2个百分点,不仅砼浇捣塑性明显改善,砼成型后粗骨料被砂浆包裹覆盖层厚度均匀,砼表面光滑内里结实。为了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物料的计量要准确、混凝土的搅拌要彻底、混凝土的塌落度要稳定,如果未能做好以上三点,将会使混凝土拌合物出现砂浆分布不均匀,混凝土表面出现离析、泌水现象。由于高墩柱的高度较高,因此在混凝土浇筑时主要采用的是分节浇筑的方式,同时控制好每节混凝土顶面高度可以保证相邻两段墩身接缝良好,而当混凝土浇筑到最后一节时,需要使得混凝土的浇筑面要高于模板的顶端,浇筑完成后需要将顶端抹平抹齐,从而方便后续凿毛后的清理工作。高墩柱中的凿毛工作,由于高墩柱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搭建模板分段浇筑的方式来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而为了确保上下两节之间的混凝土的有效结合,需要待混凝土凝固后对混凝土的表面进行凿毛作业,凿毛作业过程如下:在凝固的混凝土表面将浮浆凿掉,待发现其中的石子后继续凿深1-2cm后即可使用风枪等将混凝土表面的残渣吹掉,而后用水将其表面冲洗干净即可。完成了凿毛作业后可以继续进行下一节的钢筋绑扎做作业,而前一节混凝土凝固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即可进行拆除,在拆除的过程中第一道系梁模板不动,将其作为第二层墩柱模板的持力点,而对第一层模板采用将葫芦挂在塔吊上的方式来完成模板的拆除、吊装,同时与第二道系梁模板进行拼接、安放。在完成模板的拆除后应立即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工作,在完成清理后在表面继续涂抹脱模剂来供后续使用。在高墩柱的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墩柱的垂直度,应当及时做好墩柱的测量工作,检测其各项尺寸,而后将所测得的误差在下一节墩柱的浇筑施工中加以修正,同时在完成了模板的安装固定后需要使用恢复的轴线坐标点来对模板上口进行定位,而后使用拉缆风绳进行模板的固定工作,而后继续对模板外侧的相应尺寸进行检测,如果发现数据超差则需要及时对模板进行调整固定,来确保高墩柱的建筑质量。完成了混凝土的浇筑后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作业,在混凝土表面覆盖草垫并适时进行浇水,整个养护工作需要持续7天以上,而如果高墩柱的养护工作是在冬天进行,则在以上养护措施外还需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使混凝土能够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温度下进行凝固,确保钢筋混凝土的质量。

篇10

2分析穿杠法在桥梁盖梁施工中的具体设计

2.1方木分配梁设计分析

方木是支承模型的主要体系,承担了分配梁的角色。在桥梁盖梁底部施工中,就是利用方木的布设来承受由模板作业带来的面荷载。在笔者调查的那条山区公路中,设计的方木是采取长边竖直、短边水平的结构,方木的间距设计是0.5米,面积约为20cm×15cm。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每块方木承受的面荷载量,经过转化步骤,最终得到均布线的荷载量为14.2kN/m。由图可知,方木两边铰支的简支梁中,最大弯矩约为6.4kN/m,界面的抵抗距约为0.001m3。将上述数据代入截面积抗弯公式计算得出,方木的截面抗弯承载力约为6.4MPa,这个数值明显低于施工规范允许极限值17MPa的上限要求,所以该方案中方木的截面积及布置满足施工要求。

2.2荷载设计分析

对于笔者调查的山区公路来说,在进行高架桥穿杠法施工荷载设计时,需要参照我国颁布的《公路桥涵设计规范》。根据设计规范中的相关指标要求,上述高架桥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总容重为26kN/m。

2.3实心圆钢设计分析

实心圆钢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支承铁、实心圆钢和墩柱之间紧密贴合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荷载是通过支承铁后再传到实心圆钢中,在本文中的桥梁设计中可以将这点忽略掉,将其看作是纯粹的剪切受力。本文使用的实心圆钢每根荷载量约为166kN,是Φ60毫米的型号。

2.4工字钢设计分析

在进行方木分配梁底部施工时,需要利用两根I45a型号的工字钢承重。计算得出,每根工字钢的承重均布荷载约为28.4kN/m。笔者将上述中的方木分配梁力学模型归纳总结得到图2:根据力学公式得出:抗弯承载力б=95.6MPa〈145MPa跨中挠度y=10.7mm〈18.8mm由此可见计算值小于规范规定极限值,固I45a工字钢满足施工要求。

3穿杠法在桥梁盖梁施工中的具体实施步骤

3.1预留孔道

进行墩柱浇注作业时,施工人员需要封闭直径为70毫米的钢管,顺桥向向事前埋入混凝土中,混凝土预埋的位置通常情况下是参照盖梁支承系统的总高度进行计算确定。目前我国的桥梁设计中,盖梁支承系统的高度通常要大于总高度80~100毫米。预埋时还需将楔形块下方垫上准备好的方木,当盖梁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拆卸标准后,需要将木楔的方木下部打开,留出拆卸空间方便作业。

3.2扣紧螺栓

实心圆钢露出了墩柱部分,施工人员需要采用支承铁将其套牢,在外部扣紧螺栓,尽可能的让支承铁和墩柱间紧密贴合,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避免支承铁窜动的问题。在我国支承铁通常是加工成弧形,这种设计能减少墩柱损伤的概率,也能固定实心圆钢和螺帽,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3.3对拉工字钢

当工字钢的纵梁处于支承铁上时,需要采用对拉固定的方式来保证施工作业的安全,这种方式还能使整体结构受力均匀。在本文研究的山区公路中,是将钢拉杆固定在墩柱上进行对拉,拉杆间距的布置大小一般是悬臂之间放两根,墩柱之间放三根。

3.4封住预留孔

完成盖梁施工作业后,需要对工字钢、底模和实心圆钢进行拆除工作。进行这项工作时,需要事先密封预留孔道,以便施工作业能成区段进行。对于直径在60~70毫米范围内的预留孔来说,是否采取此措施对墩柱受力的影响很小。虽然没有什么影响,不过为了保证墩柱钢筋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结构外观,在拆除作业完成后还是需要将预留孔封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