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医学生物化学模板(10篇)

时间:2022-06-21 21:19: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医学生物化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医学生物化学

篇1

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主导地位,只是起到提炼讨论题目,引导学习者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积极参与题目的解决。教师与学习者建立一种互动关系,增强学习者的自我效能感,有自主的学习内在动力。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能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基础知识中提炼出与临床有关的应用型问题,还要能把知识形成连贯的体系,相互联系,融会贯通,归纳总结学习者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的可行性,评价参与者的贡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方案,不断研究探索。

1.2学习者的准备:

学习者要端正学习态度,能在客观条件下主动寻找自己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利用各方面的学习资料,讨论和研究式的学习,能发挥主体性、能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教师对学习者的尊重、认可和激励增强了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学习者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学习者要能经过研究型教学模式找到适合自身学习特点的学习模式,形成一种分享式学习,把好的方法和措施介绍给其他人,能够共同进步。

2研究型教学的实施

课程开始前一两周时,教师将教材中某段内容提炼出的问题或与基础知识相关的案例、情景等抛给学习者,布置讨论主题和参考大纲,要求学习者了解和熟知内容的基础上,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大概方案。按照班级的人数将研究型教学学习者平均分配为多个学习小组,最好是随机的几个人一组,这样可以互补式学习,大家集思广益,也不至于有太多的分歧,推选课堂发言人,确定为组长,由组长带领小组成员把多个方案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解决的具体措施。研究型教学小组的成员积极收集资料,从多种渠道和途径得到资料,成员既要独立思考,又要互相交流,分享思考后的成果,小组成员要通力合作,既促进相互的学习,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组长将组织查阅的文献汇总,整理资料,讨论并制作幻灯片用于课堂汇报。各组的组长在课堂上进行总结发言,用幻灯片的形式把各组的讨论结果和解决方案一一展示。全班互动式讨论,提出疑问并解答疑问。教师把学习者的所有方案分类分析,找出可行性方案,引导学习者以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让每一位学习者都理解和接受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从而提高了学习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教师最后总结这段知识的内容与案例和情景的关系,评价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与接受知识的能力。采用研究型教学的形式以“酶”为例来组织学习,我们设计了9个讨论题,其中“酶的化学本质”、“结合酶的结构和功能”、“同工酶的种类和组织中的含量”、“酶的活性中心”属于基础型题目;“低温保存酶制剂,低温麻醉”、“磺胺类药物的抑菌作用”主要是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属于应用型题目;“同工酶谱的分析”、“重金属中毒”、“痛风症的治疗”重在生物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属于综合型题目。选题和分组后两周进行课堂讨论以及教师点评,共6个学时。

篇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11-0076-01

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是改革医学教育的重要风向标。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实验课是增强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技能的重要环节。随着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和新理论的提出,生物化学的实验技术已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生化实验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需要,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一、传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中所存在的不足

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许多实验手段和实验方式都已经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发展,也很难应用到当今的科学领域。同时,也不再适用于现代的医学教学。以往的实验教学只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领悟,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培养[1]。

(一)教学内容枯燥单一

教师的教学形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较为枯燥。例如,在学习紫外吸收测定核酸的含量、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等实验中,缺乏对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与提升,教师只是一味地授予知识,学生本能地吸收知识,学生无法真正地掌握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的精髓[2]。

(二)缺少充足的实验设备

与以往传统的实验设备相比,现代的生物化学实验设备简单易操作,方便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例如,对蛋白质浓度的检测,现代的科研机构已经可以用更节省样本更精确的酶标仪的方法来进行实验,而传统的医学生物教学实验还在用老式的分光光度计来进行对蛋白浓度的测量[3]。实验设备的老化导致实验场地和设备不能满足实验所需。

二、探索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措施

(一)教师要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教师是联结学生和知识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不同的教师对实验课的教学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效果也有所不同。教师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改善教师一味讲解,学生一味接收的状态。教师还要运用启发式的课堂教学方式,提前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梳理。

(二)要以研究性的实验为重点

对于一些常见的病症和对大众身心造成危害的生物化学问题的探究是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学生可以有效对病症进行提前预防,并且提出解决方案,实施医学治疗。例如,血清尿素氮含量对肾衰竭的诊断、转氨酶用于肝病的诊断。生物化学的知识理念和临床实践相融合,形成医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更多领域。同时,学生要合理运用学科知识,并且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独自完成课堂实验。教师要选择具有研究性的实验,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探究和改进,学生要制作课堂教学需要的课件,并对教学需要的仪器进行合理的改良,写出与实验课题相符的研究性报告。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思想素质。同时,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使医学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可以更上一层楼。如学生在学完《酶》一章后,可指导学生自行进行酶学实验的设计。

(三)要合理分配实验所需要的仪器

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前要将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并且要将所用仪器都能够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随着高校的扩招,学生使用实验仪器的频率增加,要想医学人才的发展不落后于时代的进步,就要及时更新替换实验室所需要的医学器材和设备。譬如:加样器的出现替代了吸量管,大大减少实验的时间、准确测量加样量而且使实验得出的数据更具准确性,匀浆机的出现取代了研磨碗[4]。此外,想要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成效,就要及时替换和淘汰落伍的实验教学仪器。例如,把同学分成两人一组,两人共同保管两人实验所需要的实验器材,如若出现破损由两人共同赔偿,教师在实验教学结束后,要严格按照仪器使用清单进行逐组检查,保证实验器材完好无损,学生方可离开实验室。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实验器材的破坏率,还可以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为学校节省教学经费支出。

三、结语

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中可以看出,对生物化学教学实验的改革要从资金和人才两方面进行,努力改善教学环境,加大对现代化实验教学设备的投入。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较强的师资队伍,及时替换和更新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多开设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生化实验的教学得到成功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史秀娟,吕立夏,徐磊,等.浅谈医学生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2-14.

[2]舒平和.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5(7):27-28.

篇3

2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伴随着我国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物化学方面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所以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手段也应该进行创新,对学生想象能力进行有效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相关理论知识以及动手能力能够与时俱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对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将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将它们给予多彩的表现形式,对教学结构进行完善,这样能够充分的满足学生们对于医学生物化学的好奇心,提升学生们在一定时间内接受知识的速度,使学生对于医学生物化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不仅仅能够让学生对生物化学比较先进的知识进行了解,还会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教学手段进行了创新,那么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比较全面的要求,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求学生们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对医学生物化学知识点进行想象创新,比如酶的诱导契合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图片以及动画信息的传递,学生在观看了相关多媒体信息之后,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力对酶的实际形态进行联想,可以加深学生对于酶相关知识的认识程度。在实验技能教学实践中,如蛋白质组学研究、几种电泳、层析方法的区别与实践等一些微观、抽象、机理复杂,难以重复,实验难度高,成本大,难以实地、实景、实体操作训练和无法示教的教学内容,可以运用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使学习者仿佛身临其境,既节约成本,又提高教学效率。

3突破教学难点,重视学生课后复习

在对医学生物化学课程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应该对教学大纲进行了解,然后根据自身实力以及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教学难点的剖析,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教学问题进行明确化。教师在进行难点教学的时候,应该对难点进行层次分析,从简至繁,逐渐的加深教学程度。学生们的学习时间有限,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学生们的课后复习,在课程结束之后,布置一定数量的课后习题,但是学生对于这种布置很是反感,教师必须对习题进行选择,尽量挑选一些趣味性比较强,但是理解程度又不深的题目,让学生在进行问题解答的时候不会产生抵触心理,甚至会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们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就会有所上升。医学生物化学课程教学内容很是丰富,所以必须要求教师对难点进行准确把握,只有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课后复习,才能避免学生出现知识点认识模糊的现象发生。然后再加上课堂上教师大方的举止、幽默的语言和活跃的课堂气氛,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逐渐改变生化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不利局面。

4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分开教学

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由于涉及到的教学内容繁多,分子结构复杂,且物质代谢变化多样,所以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点认识不够彻底也是比较常见的,加上还有繁重的实践知识,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知识的接受程度不佳,所以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分别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医学生物化学中繁多的理论知识,应该进行分类,在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结构以及功能学习的时候,可以从分子的角度上进行分析,将发病机理进行总结,并且以营养学的角度进行饮食调节。对于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可以通过将抽象的知识进行具体化,联系实际情况进行知识分析,让学生能够对理论知识进行认识。而对医学生物化学中的实践知识,教师首选需要对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进行训练,然后对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操作能力进行提升。对于生物化学实验可以对半分为基础实验以及综合技能实验两大模块。通过综合性实验将生化基础知识串联起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的相互衔接,锻炼综合操作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对生化化验单做出基本的评价,体现学生对生化知识的应用能力。

篇4

2改革传统教学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多是教师机械灌输,而学生被动接受课堂知识。为此,首先应提高学生对《医学生物化学》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前通过网络平台提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如在学习糖代谢时就可以提出“成熟红细胞没有线粒体,那么红细胞是如何获取能量来维持其代谢需要的?”同时,教师要在网络平台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回到课堂时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提炼、归纳,解决问题[6]。另外,独立学院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对于3学时1次的教学,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到第三堂课时教与学的效果均不是很好,为此,作者设计了每次教学内容时需要增加调动学生兴趣的部分,让部分走神的学生重新回到课堂,如《医学生物化学》的“绪论”能否讲好非常关键,也是能否调动学生积极性和兴趣的关键一堂课,设计该部分内容时可在线播放一些视频,如《theinnerlifeofthecell》,讲述一些诺贝尔获奖科学家的小故事;在讲解枯燥的代谢内容时可结合临床一些病例,在线播放相关疾病的视频,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等,让学生觉得《医学生物化学》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消除其“学习生化无用论”的错误想法。

篇5

生物化学既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专业基础学科,又是当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前沿学科,其理论研究的深入与实验方法的改进、实验技术的革新息息相关,在整个生物化学及医学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化学实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与其相关的各种技术已经渗透到生理、病理、药理、微生物,以及临床的内、外、妇、儿等诸多学科中,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等各个领域。生化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它不但可以验证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有助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巩固和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熟练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具备一定的理科素质和基本的科研方法的思路。我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的改革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观察、思维及创新能力。

一、医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1.内容多,课时少。

这是很多医学院校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目前《医用生物化学》的内容包括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免疫学等知识,各种知识相互渗透,体系庞大、复杂。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各院校都不同程度地缩减课时。对于三年制的高职高专专业学生来说,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完成五年制的课程,教学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在教学中显得更为突出。

2.实验教学内容与医学联系少,学生缺乏兴趣。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仍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只需按实验步骤正确操作即可得出结果,而很少注重实验过程,忽视了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学生无法体会到生物化学对医学的实用价值,因此,学生对学习这门课程缺乏兴趣,觉得学习化学成为负担,学习它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

3.医学生动手机会少,基本操作技能较差。

由于实验课时少,为了保证授课内容,对于较为复杂的操作,教师往往在实验前就把设备、仪器等实验用品准备好,或安装调试好,学生实验中仅进行简单操作即可得出实验结果,且课后实验室很少开放,这样学生实践动手机会就很少,其基本操作技能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实验教学改革尝试

1.突出实验教学目的,注重基本技能训练。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基本实验技能,并自如地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我院根据实际情况改革了实验教材,注重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和基本技能训练,基本操作规范化训练包括一般玻璃仪器及容量仪器训练,常用的有分光光度计、离心机使用等内容;基本技能训练包括溶液转移、固体溶解、溶液配制、阴阳定性分析、滴定分析、固液分离、标准曲线制作、数据记录和处理等。

2.应用PBL理论,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实验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1969年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提出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生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1],旨在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PBL中的“问题”不同于一般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问题。在传统讲授式教学中,教师也经常以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对概念的理解。但由于传统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为中心,因此作为辅的提问式教学只是强调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且问题本身也是结构良好的,即在限定的条件中寻找到预先设定好的答案。良构性的问题对于学生习得某种特定的方法、步骤是有帮助的,但同时也限制了学生对于真实问题的思考和把握,这也正是学生在面对现实问题时,无法实现知识迁移的主要原因。PBL中的“问题”是置于真实情景中的,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具有结构不良的特征,通常是多变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新情况的出现发生变化。同时问题的解决不是单一或一成不变的,需要综合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概念,而且往往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这就使得多途径收集信息和资源成为必要,也使得小组的分工和协作成为必要[2]。在一个接近现实世界的复杂问题中训练学习,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和高级思维能力,并确保这些能力可以有效迁移到未来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中。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将学生分成若干PBL小组,每个小组4―6人,各选出1名组长和1名记录员,分别负责小组讨论的主持和讨论记录的整理工作。

(2)教师根据实验教学内容,设计具有一定相关性的劣构情境问题,如针对“蛋白质含量测定―Lowry法”实验,提出如何鉴定劣质奶粉;针对“激素对家兔血糖的影响”实验,提出如何排除某肝脏肿大患者为糖原累积症患者,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具有多样性,而实验内容是其中一种可以应用的手段[3]。在实验之前教师将设计的问题及部分参考书目留给每个PBL小组,由小组讨论决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即学生决定自己要学什么。在这个阶段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鼓励学生的反省性思维,促使其发现缺乏哪些阻碍问题解决的知识,从而激发其共同的学习目标。

(3)PBL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针对小组确定的学习要点分头查找资料,然后小组成员集合,在组长主持下沟通他们所学的东西,基于他们新学习的东西生成新的解决问题的假设,再根据假设进一步查找资料,完善解决方案,设计操作流程。在此阶段,教师主要发挥“协调者”和“学科专家”的作用,协调小组矛盾,为小组成员提供一定咨询服务。

(4)由每个小组自行设计一个实验,制定实验目的、材料仪器、实验步骤,以及需要得出的实验结果等,上交教师审查通过后在教师的指导监督下做好实验前各项准备及进行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这样的自行设计实验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且能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综合实验能力。

3.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作用。

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结合板书、实物和模型展示进行,课堂上“满堂灌”,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学、讨论的时间非常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广泛应用,教师将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通过声、像、动画等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充分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能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能使枯燥的生物化学知识变得活泼,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在实验前应先进行多媒体教学,再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际操作,首先进行基本操作训练,再逐步加强各种实验技能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等,最后完成教学大纲内容。这样的教学手段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4.开放实验室,加强学生操作能力的训练。

动手机会少是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差的主要原因。我院在课外时间有计划开放实验室,提供学生动手训练的机会,在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前增加实验室开放时间及次数,以对学生进行考核前强化训练。同时,在开放实验室时均安排一名教师随堂进行指导,这样可使学生的操作能力大大提高。

5.改革实验报告形式,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十分必要,影响着学生以后的科研能力及其兴趣。传统的实验报告仅仅要求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简单归纳、分析。我们则要求学生按科研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实验报告,格式包括文题、摘要、关键词、正文(前言、资料、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等[4],评价实验报告时要从格式、内容、实验结果、归纳分析等去审查,结果要求如实反映实验结果,得不到预期结果的不可随意改动实验数据,讨论应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这样学生不仅会掌握论文书写格式,而且能知道科学研究必须以科学实验为依据,要有严谨、求实、客观的态度。

6.改革实验考核办法。

将生物化学期末考试成绩分为两部分,一是理论考试成绩,占60%;二是实验考核成绩,占40%。实验考核又根据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分:①考勤(10分),根据学生缺课、迟到情况和态度情况进行评分;②基本技能(40分),根据随堂提问回答情况、随堂小测验完成情况、书面作业完成情况与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分;③综合实验能力(50分),其中实验设计占15分,操作考试占35分,操作考试前两周由教师选定考试范围及要求,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有动手训练的机会。教师按考题难易程度进行分组,各组难易程度相当,然后进行分组编号备用。考试时由学生自己抽签,按所抽到题号发题,学生根据考题内容准备仪器、药品等材料,独立完成操作,考试完成后当场评分。

我院通过以上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学生学习的兴趣明显提高,操作能力大大增强,科研意识得到了提高,而且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完善,教育观念得到了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晶桐.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0:11-13.

篇6

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在传统的生物科学领域和医学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医学生而言,医学生物化学更是一门桥梁学科,是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的重要专业基础必修课[1-3]。在医学院校,该课程一般开设在大学二年级,由于尚未开设临床专业相关课程,学生缺乏临床知识,绝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充分认识到生物化学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该课程的学科特点:理论性强、概念抽象、分子结构式种类繁多、代谢途径错综复杂,故被认为是医学专业中最抽象、最难懂的学科之一。那么在医学生物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觉得该课程将来是临床工作的基础,对将来的临床工作“有用”,是该门课讲授过程中的关键之一;另外,和其他基础医学课程比较,医学生物、化学更抽象,课件制作也更偏文字和理论,在讲授过程中容易让学生产生“不好理解”“枯燥乏味”等不利于课堂活动的情绪。因此,如何让学生觉得这门课程“有意思”“有趣”,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另一个关键之处。而想要取得良好的课堂效果,精彩的课堂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运用适当的方法导入新课,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发地、主动地进行学习[4-7],还能够将整个课堂过程联系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经典的“临床案例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等就可以很好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思考,提高教学效果[8-10]。本文以“酮体代谢”的新课导入为例,探讨“如何通过新颖的导入实现高效课堂”。

1酮体代谢的3种导入方法

1.1承上启下的问题导入

通过分析饥饿状态下大脑的能量供应问题,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脑组织不能直接利用脂肪酸的β-氧化进行能量供应,从而引出问题“饥饿时脑细胞由什么物质提供能量”。具体导入方式如下:首先分析血糖水平正常时细胞的主要供能物质是葡萄糖,同时对糖代谢相关内容进行简单的回顾;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血糖水平逐渐下降的过程中,细胞的供能物质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提示学生:饥饿时脂肪组织中三酰甘油通过脂肪动员产生大量的脂肪酸,可为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细胞提供能量;但是,脂肪酸在血液中必须和清蛋白形成复合物才能运输,而这种复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很大,难以穿透血脑屏障。然后,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饥饿时脑细胞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1.2“阿特金斯减肥法”导入

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名人明星”等人物的“瘦、胖”照片对比,激发学生对“减肥方法”进行探讨的兴趣,紧接着引入“不走寻常路”的“阿特金斯减肥法”,该方法是由减肥医生阿特金斯创立。阿特金斯医生认为,食用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糖、淀粉等)才是导致肥胖的主要原因。此方法由于不限制脂类食物的摄入,且减肥效果良好,曾经风靡一时。但是,却在很快的时间内消声匿迹[11-12],说明该减肥方法虽然有效,却也有其致命弊端。紧接着提出问题:阿特金斯减肥法的弊端在哪里?由此问题入手,展开讲解。

1.3真实故事导入

通过电影《127hours》中探险家ARONRALSTON的真实故事导入,在2003年4月,ARONRALSTON选择了位于美国犹他州东部的蓝约翰峡谷探险,这里地处偏僻,人迹罕至,但风景极美。但是,在他攀援峡谷的时候,不小心发生了意外,滑落的山石把他的右臂夹在了峡谷的中间,一开始他试图叫人,打电话求救,但无奈的是这个峡谷很偏僻,附近根本没有人,而且这个峡谷中间手机也没有信号;所以他只能自救,他试图将胳膊从石头中间拽出,但他发现这也只会消耗他的体力,而要想等到救援,就必须保存体力,因为他背包里只有2个墨西哥玉米煎饼,几块口香糖,以及仅剩的约350mL饮水。这是他仅剩的食物,他尽量节省,希望撑得久一点。在坚持了5d5夜之后,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截肢、自救。然后,他用随身携带的一把折叠刀为自己做了截肢手术,术后用单手攀下20多米的峡谷,成功自救。故事讲完后,引出120多个小时以后,主人公还能清醒地做出截肢自救的决定,并成功实施,说明其大脑及机体各个组织在当时可以正常运转,紧接着进入前述的第1种“承上启下的问题导入”方法,引出问题“饥饿时脑细胞的能源物质是什么”。

23种导入方法分析

2.1“承上启下的问题导入”方法分析

“承上启下的问题导入”是本课经典的导入方法,在这一导入中,通过复习糖代谢,可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助于学生将糖类和脂类物质代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同时也有助于提醒学生要按时复习之前学习的内容。但是该方法也有其缺点,即一开始就以生化课程中的内容导入,缺乏新意,很难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兴趣。

2.2“阿特金斯减肥法导入”方法的利与弊

“阿特金斯减肥法导入”,首先通过“明星人物”减肥前后的图像比较,加之探讨的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减肥”话题,可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冲击;其次,该方法提倡的饮食方法———高脂低糖饮食,与传统的减肥食谱大相径庭,进一步诱发学生兴趣,最后告知学生该方法已经停用,其原因是会引发机体代谢异常,再一次吊学生的胃口。让学生在一连串的疑问中进入课程的主要内容,在听课的过程中思考、分析。最后,通过讨论或问答的方式,总结出阿特金斯减肥法的弊端在于:这种饮食方案属于“生酮饮食”,会引发酮症酸中毒。这种方法还有一个优势就在于:提出了后面课程中将会出现的酮体代谢中的相关内容“酮症酸中毒”,如此,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联系、建立代谢的“网络”概念。但是,这一导入方法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样狂轰乱炸似的问题可能会让学生“难以招架”,从而放弃思考;另外,对一个已经“过时且有害”的减肥方法,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效果未必良好。而且在这一导入方法中,提到的问题都较深入,和前后章节的联系紧密,对教师的要求也较高。因此,不建议新教师使用此导入方法。相反,对于经验丰富、资历较高的教师和基础扎实的“好”学生,这种导入会使本课内容显得有趣又有用。

2.3“真实故事导入”方法分析

篇7

传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主要依附于理论教学,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没有足够地重视实验课。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大多侧重于加深和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忽略了对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实验项目单一,学生对实验课缺乏积极性,而且实验整体安排缺乏系统性,实验教学落后于理论教学,不利于学生系统掌握各种实验技能,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表现在:

1.1教学内容单一陈旧。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基础的验证性实验,使用分光光度计测定物质含量的实验过多。

1.2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和机械操作。实验前教师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课堂上教师不仅告诉学生实验项目、实验原理、使用的仪器及实验步骤等,甚至帮助学生分析实验的结果。学生不用思考,就更谈不创新了,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 生物化学实验的改革

2.1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

实验室是进行教学、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手段,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主要实践基地,因此实验室的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建设一个设备先进、条件完备的生物化学实验中心。从体制上提高实验室与实验教学的地位,重视实验师资的培养,完善实验室人员配置,稳定实验技术人员,建立起一支专业化的实验教学队伍,为实验室的开放,学生自主实验创造条件。

2.2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验基本技能。

验证性实验是用实验来验证有关结论、规律,它是生物化学实验中的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实验、设计性等实验的基础。“验证性实验”的教学目标应重点突出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熟悉掌握生化实验中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系统地介绍分光光度技术、电泳技术、色谱技术、离心技术及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提取等5类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在这5类实验中筛选出6个能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要求的实验: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分离血清蛋白,索氏提器分离粗脂肪,酵母RNA的提取及组成鉴定,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等。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泳仪、离心机、可见与紫外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锅、索氏提取器等常见生化仪器的使用方法,学会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分离提纯和物质含量的分析方法,学会正确书写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因此,验证性实验的开设为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教学内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3提高“综合性实验”比例,加强学生综合研究素质培养。

综合性实验的教学目标应重点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研究素质的培养。生物化学综合性实验主要以生物大分子的分离提纯与测定为主,涉及各种实验技术的综合运用。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去分析、思考,自己动手动脑得出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了使选题既有利教学目标的实现,又能兼顾各专业特点,我们筛选出了鸡蛋中卵清蛋白的提取和定量测定、酵母核糖核酸的水解及其产物的鉴定两个综合性强的实验。每位同学对实验进行设计并交设计实验方案报告,教师根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对实验方案作适当的修改,学生自行作好实验准备工作。如鸡蛋中卵清蛋白的提取和定量测定实验,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考马斯亮蓝法和紫外吸收测定蛋白质的含量、分部盐析法和离心机使用等实验综合而成。学生经过这样的综合性实验,可以巩固已经掌握的实验操作技能、梳理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提高综合思维能力,挖掘潜在的创造力。事实证明,综合实验的开设,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以综合性实验题目整合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研究兴趣,在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自然地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2.4加强自主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

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由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自主培养实验材料、自主配制实验试剂、自主安排实验进程和实验时间进行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自主性实验教学和研究性实验教学可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全面经历实验技能和科学研究思想、方法的锻炼,切身感受每个实验环节的重要性。这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科研素养的养成、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独立实验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践表明,加大生物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和投人,改善实验条件,重视实验教学,建立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改变陈旧观念,改革实验内容,改革考核评价体系,既抓好基础实验技能训练,又充分利用综合性和研究性实验等措施对培养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朱圣庚,钱长法.生物化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余瑞元,等.生物化学实验原理和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篇8

2将基础和临床医学相结合

医学生物化学是与医学紧密结合的学科,所学内容需与临床案例紧密相关,如果只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忽略与临床的联系则会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例如,转氨基反应实验,在教学过程中,转氨酶的概念和临床意义是需要学生掌握的,单纯引入这个概念对于学生来说非常枯燥,但是一旦将转氨酶和临床肝功能体检结果的判读联系之后,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大,说明医学基础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此外,医学生物化学实验内容还包括了一部分分子生物学实验内容,如PCR,这些实验手段对于将来学生进一步深造密切相关,在教学之前,可以适当与学生讨论基础科学研究对于临床医生的重要性,以加强其学习热情。

3教材的选用

选择一本合适的实验教学教材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现成的、适合留学生生物化学教学的成熟英语教材。在教材的选取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也参考了许多知名高校的内部教材,最后决定选用《LehningerPrinciplesofBiochemistry》作为留学生理论课教材。实验课教材则结合本校理论教学的特点,以本科实验教学为基础,由实验课教师自行编制和讲解。因此,本教研室主任组织所有相关教师编写了适合本校留学生教学的生物化学实验教材,并且每学年结束之后,开会讨论总结,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实验教科书的编写突出了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的理解,具体实验步骤放在PPT教学过程中讲解,结合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图片,这样一目了然。

篇9

YI Fang YANG Ying-xue SONG Yong-yan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Nanchong 637000,China

[Abstract] Biochemistry is an important basic medical subject.To improve the medical biochemistry teaching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s,we report our exploration and reflection based on the ten-year teaching experiences.The teaching strategy and methods are concluded,the teachers′ ability,planning and preparation,teaching method,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nd solutions are discussed,in order to improve and promot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 Medical biochemistry;International students;Teaching experience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各方面的高速发展,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对外交流不断扩大和深化,我国内外全科医学士(MBBS)教育对国际留学生吸引力增强,具备MBBS招生资格的医学院校增加,医学留学生的数量也日益增多[1],对这类医学院校的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生物化学是从分子层面、微观角度来研究生命体内的各种分子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交叉,又渗透于生命科学及医学其他专业领域中,如遗传、免疫、营养学等,是生命科学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工具。该学科属于基础性研究,同时又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快且最具活力的学科之一,知识更新迅速。对于医学生来说,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学好生物化学不仅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临床课程打好基础,也为日后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基础概念多、理论体系抽象、内容庞杂,学生需要适应学科特点,从分子层次来理解生命现象及进程,生物化学成为一门医学生普遍觉得困难的学科,全英文教学,更是对教师和学生的双重挑战[3-4]。我校生物化学教研室自2006年开始承担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任务,继而开始全面承担理论教学任务,在教学实施及师资培养方面积累了部分经验,现对教学实践、问题及思考进行总结。

1 教学实施前的准备

要确保留学生教学质量,一方面需要提升学校配套的硬件水平,严格执行《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另一方面对教学主体之一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生物化学全英语教学要求任课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素质、良好的英语口语和交流能力,同时这样的要求也有利于中青年教师的能力培养和个人发展。生物化学教研室选派了教学经验丰富、口语基础较好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前做好充分准备,包括教师口语提高训练、学生情况摸底、教材选用等。负责留学生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教师均参加过一年外教口语培训和专业医学英语的培训,并赴国外进行三个月口语培训。在留学生进校第一学期,对留学生的化学基础及生物学基础知识进行摸底测试,以做到心中有数。

教材方面,我们参考了几本经典的中文、英文原版生物化学教材,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6],《Lehninger principles of biochemistry》[7],《生物化学――基础理论与临床》[8],《哈珀图解生物化学》[9]等。以《哈珀图解生物化学》为主,该教材对基础知识的阐述简明清晰,大量图、表形象生动,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方面,需要注重与国际接轨,教师在备课和安排各章教学时数时参考留学生回国后执业医师考试对应的内容和题目,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增加相关的练习题目。

2 教学实践

2.1 适应学生实际,调整教学内容

由于招收的留学生来自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索马里等不同国家,学生的主要常用语言、文化和教育背景差别很大,部分留学生基础相当薄弱[10]。随地域不同,留学生们的知识水平差异较大,学习态度各不相同,自学能力及组织纪律性两极分化较为严重。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生化课程的开始阶段,专门安排了化学基础和细胞生物学基础的复习专题,着重复习与后期生化内容密切相关的基础知识,如化学分子,尤其是有机分子的结构特点;化学键的种类及特点;同位素的概念及应用;细胞、细胞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等,以帮助基础欠缺的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减轻了他们学习生物化学的畏难情绪,学生反馈良好。

2.2 多种手段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如讲授、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讨论等,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局限于传统方法,也没有一种适应任何内容、任何学生的万能方法[11]。针对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对生化课程缺乏兴趣的现状,我们在课程中引入了较多与生活和临床紧密联系的实例和比喻,使学生对于难以想象的抽象概念及代谢过程,尽量可视化,以生动的图示和动画帮助理解记忆,如“蛋白质”一章中,结合小组讨论“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使凯氏定氮法测得的蛋白质含量偏高?”以核酸口服液为例子,讨论“核酸和核苷酸的分解代谢”;由减肥产品左旋肉碱引入“脂肪酸β-氧化”等。通过PBL与多媒体结合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12]。我们参考了国外制作的各种生动准确的Flash动画,如显示DNA空间结构、DNA如何复制,蛋白质如何合成和进行翻译后加工的过程;三羧酸循环及其他营养物质的联系;呼吸链的结构和ATP的生成;基因重组等,这些动画帮助学生想象和理解了不可见的生化过程,并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兴趣。很遗憾的是我国在多媒体教材、动画制作这方面尚欠缺,并没有多少原创的优秀动画可供学生参考。即使在对中国学生授课过程中,教师也倾向于使用国外优秀动画。

另外,我们发现多数留学生没有记笔记的习惯,喜欢拷贝教师的课件作为课后复习的参考。虽然学生的基础背景知识两极分化,整体相对于同级的中国学生较弱,但他们很喜欢参与课堂讨论。教师如果长时间进行单纯的讲授,学生很难保持注意力集中和积极参与。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尝试在课堂上增加提问和讨论,并在每节课结束前进行小结,给出一些选择或判断题,以供学生检查自己对课堂讨论要点的理解。在每章课件后都附上要点总结和本章思考题作业,要求学生及时复习和完成,教师定期收集作业批改。作业成绩以一定比例纳入总成绩计算。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生物化学的理解程度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影响。口语标准、讲解生动易懂、善于联系生活实际及临床的教师很受学生的欢迎,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虽然本教研室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都是中青年骨干教师,但是他们在国外学习的时间毕竟较短,在口语交流方面受到限制,一方面需要教师们自己不断努力提高听说水平;另一方面也需总结各地留学生发音的差异,以便更好地适应于与他们的交流。多数留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传统等充满兴趣,非常乐意在课后时间与教师、中国同学交流。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教学任务的加重,大学当中的师生交流逐渐减少。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尝试每周安排固定的教师答疑时间,在课余时间与学生多交流,并积极参与留学生的各种活动,如圣诞晚会,以加深师生的了解,介绍学习经验心得等,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

2.3 适当测验练习,及时反馈调整

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跟踪学生学习情况,正确运用考试及各种调查反馈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重要意义[13]。很多留学生基础较差,自制力较欠缺,课后缺乏动力去及时复习所学的知识,在考试中及格率较中国学生低。为提高教学实效,我们增加了作业、课堂小测验和月考的次数,并在实验考试中增加了口试环节,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进展。虽然这样大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加大测验密度便于教师获得及时反馈,把握学生学习进度,针对问题可进行适当调整、改进,并可有效避免学生平时学习不抓紧、期末集中学习备考的情况[14]。学生总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月考成绩和作业成绩三部分成绩组成。据学生的反馈,他们也更欢迎这样的考核方式,有效避免了平时拖拉,期末集中备考压力太大的现象;也更好地促进了他们的平时学习,可更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4 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应用能力

生物化学从微观的角度研究生命体内的各种分子及其发生的化学反应,理论学习常让某些同学觉得不够直观,难以理解,而实验课学生自己动手,参与性、互动性强,是帮助留学生进一步理解基础知识、锻炼应用能力的优秀平台[15]。我校留学生医学生物化学实验课分为两学期,首先开设生化基本实验,对学生进行基础技术训练,熟悉相关理论知识和锻炼动手能力,再进行探究性、综合性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实验技术,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锻炼形成基本的科研能力[16]。在进校初期,留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动手能力普遍较差,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设置了高于中国学生的实验时数,以培养基本的实验技能。从移液管、微量加样器的准确使用,到离心机、电泳仪、分光光度计、PCR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等,都需要从头开始,帮助他们打好基础,锻炼动手能力,并促使他们形成严谨细致的操作习惯。在此基础上,开设了与临床联系较紧密、学生感兴趣的实验,如尿样异常成分的检测、血糖检测等,既可帮助学生熟悉和理解理论课上学到的知识,也进一步锻炼了他们的实验技能。尽量严格要求,每次实验除主讲带教教师外,还有2位助教教师观察及辅导学生操作和回答疑问等。严格规范实验报告的写作,每次实验报告均增加2~3道需要学生进一步思考或查阅资料方能回答的思考题,以扩展他们的思维,进一步帮助他们理解相关理论知识,联系临床应用。

在实验考试中,我们借鉴国外经验,操作考试、笔答和口试三种形式结合,综合进行打分。虽然这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反馈效果却很好。可惜由于教研室教师人数的限制,我们并未能在中国学生的实验教学中进行同样的考试改革。

3 经验及反思

我校从2005年开始招收留学生,对师资培养提出了很大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师资建设和学科发展。教师通过留学生教学,提高了英语水平和沟通技能,锻炼了自身能力,并促进了本校双语教学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17-18]。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32-03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人才培养应该是知识技能及思想素质的综合性培养。而思想素质的提高有赖于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而医学生作为未来工作面对病人、面对生命的受教者,也是生命科学的实践者或研究者,因此对其的教育和培养,不仅要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思想素质的培养。高校教师如何在传授医学知识的同时,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医学伦理观,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学科之一,纵观生命科学的发展史,可以看出生命科学的发展也是科学家们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的发展史。因此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结合树立同学们正确的世界观、医学伦理观,既是有效可行,也可以做到生动活泼的。

人生观——关于人生目的、态度、价值和理想的根本观点。世界观——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又称宇宙观。简单来说,人生观是如何看待自我,而世界观是如何看待外部世界。伦指人际关系,理指行为规范,因此,医学伦理观应该是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医者在工作中的行为规范。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应体现出一种健康、积极和向上的精神。我是一名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讲教师,多年来,我的周学时达到12或以上。在反复的上课过程中,我始终在思考、改进并贯彻教书育人目标,既要将知识的传授做到简洁和易懂,又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并且在某些知识点的讲述过程中水到渠成似的建立和强化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医学伦理观。以下是我的几点方法和总结:

1.从讲绪论开始,在介绍生物化学起源和发展的同时引导同学们思考生命起源的问题,引发学生们对生物化学的兴趣;在介绍科学理论和伟大发现的同时融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生物化学是门古老的学科之一,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融入了许多学科的科学家的探索和发现。生物化学最初(18世纪至19世纪末)研究的是生命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到了20世纪初开始蓬勃发展,生命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是如何相互转变的,由此而思考那么这一切是谁来主宰的,是上帝吗?在介绍生物化学是一门学习什么内容的过程中,我不断引导学生在追寻科学家们的研究历程中一起思考,并以作业的形式让同学们去查阅资料,佐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合理。例如我向学生提问,生命活动不由上帝去主宰,其起源是什么?是核酸还是蛋白质?为什么?这样的学习,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了思考能力,并且不断地强化辩证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和科研人员,必须必要树立起唯物的、科学的世界观。在生物化学的发展史中,有很多重大理论和技术的建立,而这些重大理论的建立过程,也真是人类思想由崇拜和唯心走向唯物的历程。例如: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由此沃森和克里克获得了1962年度诺贝尔奖。“我认为他们应当像亚里斯多德和柏拉图那样世世代代受到尊敬,他们应该获此殊荣,然而,与他们的贡献相比,这奖励是微不足道的,这一发现使我们对生命的理解又一次发生了革命。”[2]我们的生命既不是由神创造的,也不是由基督拯救的,而是由DNA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