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游戏模板(10篇)

时间:2022-05-09 23:14: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幼儿园游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幼儿园游戏

篇1

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我们都知道相比听、说话、看书、图片实物、动作表情和故事场景等诸多活动形式,游戏活动,更能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多感官吸收。为此,游戏在幼儿教育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和重视,并为之开展了各种研究、探讨和尝试。然而,在尝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幼儿园游戏等同于幼儿游戏,忽视了幼儿园游戏的环境,对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二部分指出:游戏是在假想的情景中反映周围生活;是一种主动、自愿、愉快假想的社会性活动。同时美国著名幼儿教育家斯波戴克指出:“幼儿园游戏的性质是‘教育性游戏’;这种游戏的特征在于:一方面服务教育目的,另一方面又要使儿童得到教育满足与快乐。”

然而,幼儿不是一张被动的任人涂抹的白纸,而是天生具有主动探索、感知世界的兴趣和能力。下面,谈谈在幼儿园游戏的研究尝试中的所悟。

一、幼儿园游戏富含自觉教育性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小朋友玩“扮家家”“小老师”的游戏,甚至就是一堆沙子石头之类的,他们也会演变成各式各样的城堡或菜品,玩得满头大汗不亦乐乎。

究其原因就是小朋友从婴儿期转入幼儿期后,由于动作和语言的发展、生活范围的扩大和独立性的增长,他们便会逐渐渴望参加到成人社会和实践活动中,但由于幼儿本身具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能力,又令他们不可能现实地参与成人活动。于是,为了满足这一愿望,游戏作为想象与现实生活的独特结合,作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和模拟,便理所当然地被引入到幼儿世界里,因能满足他们潜在的愿望而受到幼儿们普遍的欢迎。

但是,幼儿园的游戏,又不同于日常生活中孩子们那完全自发的游戏,因为幼儿园的环境是按照教育目标特意创设的一种秩序化了的环境,富含自觉教育性。所以,德国幼儿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福禄培尔警示:“学前儿童的游戏,不是无关重要的。它是非常严肃的,是具有深刻意义的。”

因此,幼儿园游戏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班级特点的、又能使幼儿能在游戏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完成学习内容,达到间接的、隐蔽的对幼儿进行自觉教育。

二、幼儿园游戏蕴含主体性指导

幼儿园活动不是单个的或几个人的活动,是一个集体的、整体的活动,因此,幼儿园的游戏不是幼儿自发的、散漫的游戏,而是一个以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为主要特征的主体性活动。

虽说在游戏中,幼儿是按照自己的主体意识选择游戏伙伴、内容,而决定使用活动的材料的方式、方法,以及游戏的主题和解释游戏活动的结果,以及分享游戏体验的权利,是由我们教师来决定的,所以教师在保留独立的游戏活动的前提下,指导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学习,获得经验,学会与人交往。并制定好计划和做好记录,了解幼儿游戏的水平,才能保证幼儿能较好地开展游戏。

事实研究也表明:教师适时地帮助和指导,可以扩展与丰富幼儿语言,促进其语言能力、动手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总之,幼儿园游戏是已将游戏因素和教育因素有机结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教育活动,富有教育性和幼儿主体性,是对幼儿进行全面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与幼儿游戏既有着联系,又有着区别。

参考文献:

篇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不论是从幼儿的心理还是生理成长的角度来看,游戏在幼儿早期的教育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丰富幼儿情感等方面尤其突出,加强对幼儿园游戏的开发与创新,对整体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幼儿园游戏概述

1.幼儿园游戏的分类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有规则游戏(也称教学游戏)两大类,其中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有规则游戏包括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这种分类的方法对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管理是有利的,对于教师的具体操作也是有利的,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各种游戏。

2.开展幼儿园游戏的必要性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虽然现代社会中畸形的教育与培养方式,在幼儿时期就开始开展辅导班和兴趣班等,不但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并且还让幼儿产生了厌恶心理,久而久之,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1)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幼儿成长的需要

众所周知,衡量一个人是否优秀,并不是看他会多少东西,而是看他的内涵与品质,是一个人的学习和接受能力。这样的准则对幼儿同样适用,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大脑大量地接受外界信息的刺激,并且不会感受到疲劳,反而会因为快乐而产生了兴奋,在游戏的同时记忆力也有所提高,并对游戏堪称“过目不忘”,在内心产生了良性的作用,在“我要玩”“我要学”的气氛下开展幼儿的其他教育,远远要比“要你学”“必须学”的辅导班形式,要更加有效率,幼儿也更加容易接受。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

(2)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家园”共同的需要

开展幼儿园游戏,不仅能够拉近幼儿之间的距离,加强他们之间的信任与合作,能够完整地培养幼儿的好恶,这是“家园”的需要,这里的“家园”指的是“家庭”与“幼儿园”两个方面。作为幼儿园一方,幼儿的管理与教学是核心,那么,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更加容易管教与教育,这是幼儿园希望看到的。而作为家庭一方,希望幼儿能够健康成长,并且快乐着,其实从真正意义上对幼儿的文化学习的要求并不高,重点是幼儿的心理与身体的健康,这是家庭所希望得到的。那么,开展幼儿园游戏,幼儿在游戏中是快乐的,幼儿在游戏中是开心的,因此,开展幼儿园游戏是“家园”共同的需要。

二、构建幼儿园游戏主题——亲、子、师

从上文中,我们看到幼儿园三大游戏的开展,是幼儿自身成长的需要,同时也是“家园”所希望看到的,说起“家园”,不得不从“亲、子、师”这三个方面去挖掘。在这里,笔者倡导要建立以“亲、子、师”为内涵的游戏主题,对这类游戏的挖掘和开发,将会有助于“亲、子、师”三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1.以幼儿为核心

幼儿园三大游戏始终是围绕“幼儿”这一核心来开展的。首先,应该从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幼儿对小动物比较喜欢,那么可以尝试在幼儿园内建立一个生物角,养一些小动物和禽类,幼儿对这些小动物潜在的喜爱能够激发他们的爱心。其次,从社会热点开始。如,天安门升国旗、载人航天、奥运会等,尤其是载人航天、奥运会是幼儿园比较常用的素材。通过引导儿童观看一些他们能够理解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等,并给他们做解释,幼儿会对航天英雄产生钦佩之情,对夺取冠军的奥运健儿表现出深深的崇敬。最后,从幼儿的认知特点入手。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好奇,那么开展“挖宝藏”“黑匣子”等游戏,就能够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总之,要构建“亲、子、师”的游戏主题,需要以幼儿为核心。首先,分析幼儿这个年龄阶段的思维和生理成长的特点,从而制订符合这个年龄阶段的游戏,如果游戏难度过高,超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就达不到在游戏中教学的目的。其次,在实施游戏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幼儿的好恶特点,尽量选择人人都喜爱的素材,如,喜羊羊与灰太狼、飞机、汽车等。最后,在游戏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切不可盲目地进行游戏的评价,应该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幼儿的情绪,以“开心”“快乐”为主题,而不能一味地进行胜负和输赢的定论,以免挫伤幼儿的积极性。

2.鼓励家长参与

幼儿与其家长的感情是与生俱来的,如果能够将幼儿与家长组合起来,让他们共同来参加活动,那么就能够进一步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1)要努力转变家长观念,说服家长抽空来幼儿园陪自己的孩子做游戏,并且在家长会等时间,暗示家长要多陪孩子,不能因为工作而有所偏差。(2)要充分发挥家长这一资源,具体做法是,对幼儿布置作业,如,你们知道“老鹰”长什么样子么,那么,第二天就有孩子带来了画报,与其他孩子共享。同时,有些家长本身能歌善舞,在幼儿面前进行表演,能够让幼儿们更加开心;要始终不忘家长的存在,不仅要让幼儿开心,还要让家长与幼儿一起开心,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升华幼儿园游戏的游戏主题。综上所述,家长在构建“亲、子、师”的游戏主题中发挥着纽带的作用,一方面,家长是成人,与幼师和幼儿园方面的交流更加便捷,另一方面,家长是幼儿最亲密的人,对幼儿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性、脾气都十分了解。那么,幼儿园和幼师方面,要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重视和参与到幼儿园的“亲、子、师”的游戏当中,与家长多沟通,在现在幼儿园生源少的情况下完全有精力和能力来为每一个幼儿建立完备的信息档案,关注幼儿的健康成长,家长也要多改变自身的认识与观念。

3.教师对游戏的创新

篇3

一、游戏环境

在华德福幼儿园,不管是室内还是室外游戏环境,都秉持着一个理念――利用看似简单粗糙的东西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和自,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保护孩子的想象力。

1.户外环境

华德福幼儿园的户外环境注重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促进幼儿的发展潜能,设计上通常遵循“自然”理念。普通幼儿园的户外场地通常是一块塑胶或水泥操场,四周零星地围绕着一些花草树木,操场上有几个大型的游乐设施――滑梯、篮球架、桥等,给人的感觉是整齐、干净。华德福幼儿园却不这样,它拒绝塑料制品、缺少生气的材料和玩具。在华德福幼儿园里,泥土、沙地充满大自然的气息,孩子在上面玩耍,充分接近自然;户外种植的树木、草坪等都是孩子玩耍的场地和对象,甚至有的幼儿园还有小菜园,供幼儿和老师一起劳动――对于幼儿而言,劳动也是一种游戏。树桩、原木、树丫、废旧轮胎、旧家具取代塑料滑梯等“高档”设施,幼儿在利用这些自然而又低结构的材料时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玩法,充分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2.室内环境

室内的所有物品材质都跟室外一样注重自然。如地板、走廊、床、柜子、桌椅等基本都是木制的。在自然的前提下,老师们精心为幼儿创设不同功能的活动角。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幼儿自主搭建的活动角,幼儿在这里能充分展现自主性,更有探索兴趣,也玩得更加自由。华德福幼儿园室内环境还注重给孩子家一样的感觉,环境布置贴近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

二、游戏材料

市场上的玩具多是精致、昂贵甚至奢侈的,华德福幼儿园选择游戏材料的一个原则却是自然、简朴、低结构,以棉布、丝绸、羊毛、木头、竹子等天然材料为基本原料,大部分玩具都是老师和幼儿一起制作的。如一截一截的木头,捡来的奇形怪状的石头、贝壳,老师和幼儿自己制作的简易布偶等。这些天然材质的低结构化玩具,可以给幼儿极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在随意发挥中提高创造力。

三、教师的游戏观

华德福幼儿园以自由游戏为主。在华德福幼儿园,每天至少会有两次户外、两次室内的自由创作游戏时间,幼儿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玩具、想要建造的空间,并进行独立或是团体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介入,只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华德福幼儿园的教师反对对幼儿进行直接教学,他们认为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供模仿的环境氛围,让孩子在自然的状态下,通过教师的言行、模范作用影响幼儿,因为幼儿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成人的榜样行为而习得新的行为、进行学习的。

四、游戏与课程的关系

游戏活动在华德福幼儿园十分受重视,在一日活动安排中,玩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上午入园后有一个小时的自由玩耍,午餐前有一个小时的户外自由游戏。而且,游戏常常是穿插于其他各种活动之中的,游戏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课程每一个环节的重点。

华德福教育十分重视节奏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重要性,幼儿园的作息及活动以“呼吸”节奏来安排。一呼一吸即一动一静、一放一收。对于一日安排而言,吸就是指教师安排的有组织的以静为主的活动,而呼则指幼儿自主选择的、自由开展的以动为主的活动。游戏在一日活动中也是一呼一吸地交替进行的,如自由玩耍时间,幼儿按照自己的节奏、兴趣、爱好自主活动,这就是“呼气”,属于“放”;当幼儿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游戏活动时,比如晨圈中进行一些简单的游戏,这就是“吸气”,属于“收”。这样,游戏在一放一收间就达到了平衡。

五、启示

1.让幼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游戏是幼儿的内在需要,是幼儿发展的需要,因此幼儿游戏不应该只是幼儿园课程安排中的一部分,而应该成为幼儿园的一日基本活动。教师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首先应明确游戏对于幼儿发展的重要性,支持幼儿游戏;教师应该创设良好的、安全的、合适的游戏环境促进幼儿自主、自由地进行游戏,教师在游戏中应该更多地做一名观察者而不是组织者、教导者;教师应该明白幼儿是在模仿中学习的,所以要重视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可供模仿的榜样。除此之外,游戏不应该局限于规定的游戏或者自由活动时间,而应该自然而然地穿插在各种课程的活动中,让幼儿以他们最喜欢的方式学习。

2.创造适合幼儿游戏的环境

环境对幼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7岁前的幼儿主要是身体的发展,他们依靠动作和感官来认识世界,具有超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游戏环境的创设应该顺应这一发展特性,创造一个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自由空间的游戏环境。环境要接近自然、远离人工,室内环境在此基础上还需接近家庭环境,让幼儿可以没有诸多限制地,根据自己意愿自由、自主、自在地进行游戏。这将有利于其开展各类游戏,同时激发其兴趣,保护其自主性,发展其想象力与创造力。

篇4

1、随意性大、可操作性强

沙子虽然看得见、摸得着,可是他们却没有固定的形态,千变万化,属于不定型材料。幼儿想把它变成什么就可以变成什么样,而且简便易行。这种特征,不仅满足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对于教师来说,可以随时根据游戏要求来调整玩沙的方法。表面上孩子在玩沙,实际上他们是在探索沙的特征。

当玩沙游戏中的各种材料出现在幼儿面前时,他们能主动与材料发生交互作用,在触、摸、玩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探索,并在发现、探索中有所收获。总近阶段开展的一些“沙游戏”中可以看出,幼儿的操作意识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能挑选与目的相适应的材料进行操作;操作过程中能认真积极地思索;能克服一定困难完成操作任务。

2、结合性强、渗透范围广

沙子流动、可塑的特点,诱发了幼儿的奇妙想象和欲望,蕴藏着无数游戏的挈机。例如在语言活动“过家家”中,孩子们用略湿的沙子堆出了各种形状的蛋糕,捡来数枝插上当蜡烛,几个人围在一起唱生日快乐歌,过一个很特别的生日。

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将“沙类游戏”渗透到日常的教学当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载体,例如,我园的“沙画”课题教学。

二、“沙类游戏”的种类

我结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强,简单可操作的沙游戏:

画沙游戏;沙漏游戏;沙瓶画。这类游戏可以在绘本活动或角色游戏中玩,让幼儿画出各类人物或动物等等的形象,活动时可以当道具使用。

三、“沙类游戏”的指导策略

在玩沙过程中,教师还要当好幼儿的参谋和助手,根据需要提供适度的帮助,教师始终要清楚自己应处的位置,扮演教师的角色,帮助幼儿更愉悦地进行“沙游戏”。

1、连续观察、善于改变

要指导幼儿,首先就要了解幼儿,要了解幼儿,就要进行观察,教师进行观察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在活动中的需要和表现,了解投放的材料是否合适,是否能促进幼儿的发展,观察游戏中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没有,是怎么解决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从客观实际出发,给幼儿作出适当的帮助,向幼儿提出有效的建议。游戏中,教师要善于反思自己给幼儿提供的材料和安排的工作是合理,是否适合幼儿的需要,当幼儿能自由选择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时,他便会集中精力地游戏,达到快乐游戏的境界。

2、及时指导、帮助游戏

教师在充分观察、分析幼儿的游戏后,应该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参与幼儿游戏,应该对哪些幼儿给予帮助,给予什么样的帮助,经过反复研究,我们的做法是①个别指导;②共同参与另外,教师对幼儿活动的具体参与、指导和帮助,可促进幼儿活动水平的不断提高,受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3、无形沙子、有型规则

新课改的精神强调自主游戏需要一定的规则作为基础的,关键是什么样的规则是必要的、适合的?好的规则是游戏顺利开展的有力保障。玩沙游戏规则的建立不是对儿童游戏的限制和束缚,它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游戏行为习惯,形成规范,从而保证幼儿在群体中的游戏开展得以顺利进行。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只考虑到课堂教育中的正规性活动,忽视了幼儿游戏常规的培养,使幼儿失去了许多自主解决矛盾的良好时机。

4、注重差异,恰当指导

在沙类游戏中,教师应该对不同的幼儿提不同的要求,能力弱的幼儿,教师应在情绪上给予幼儿支持,鼓励幼儿能主动地寻找合作的伙伴,还要培养他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长一些,能专注于自己的建构过程;能力中等的幼儿,教师应培养他的合作能力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和同伴有分歧时,要学会用商量的方法解决问题;而能力强的幼儿,应重点培养幼儿能创造性地使用辅助材料。

5、宽严相济、愉悦氛围

在指导幼儿进行玩沙活动时,教师要学会在教育中等待,在等待中观察,在观察中寻找教育的契机并适时的介入,在这样的“等待”、“观察” 和“引导”下,幼儿的积极性和自主性才能更好地得到发挥。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在玩沙过程中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在游戏中自己去发现、学习和创造

6、及时评价、积极正面

往往由于游戏时间的限制,许多教师在游戏活动中都会犯“虎头蛇尾”的错误,忽视游戏评价。我们也经常看到幼儿很舍不得推掉好不容易才建成得作品。即使教师不去比较幼儿的作品,小朋友也会去比较和评价作品的。但他们往往是根据作品的一些外部特征来评价,有时看到自己的作品不如别人时,有些幼儿会去破坏别人的作品,会去攻击别的小朋友。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正确比较作品,引导幼儿不是简单的比较谁的作品好和差,而是引导幼儿比较谁的作品更有意义、更有创造性,与众不同;谁的作品某一部分做得特别好,特别合理;谁的作品某一部分需要特别的技能;对有的作品可以让大家提出修改意见。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篇5

一、为何应用民间游戏

提起美好的童年,最难忘、记忆最深的就是和小伙伴一起,玩斗鸡、踢毽子、扔沙包、滚铁环、丢手帕、跳房子等游戏。小伙伴们个个被太阳晒得脸儿黑里透红,被风儿吹得皮肤干裂,但大家的心情是愉快的,身体是健康的。

可如今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各样的电动玩具,很少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对外界环境适应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心灵稚嫩易受伤害。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健康教育应使幼儿“情绪安定、愉快”,“喜欢参加各项游戏”,以“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显然,幼儿教育的重心从发展动作,增强体质转向培养兴趣,形成习惯。

为此,我们挖掘出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充分开发民间游戏的自然教育功能,对它进行探索、应用,使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民间游戏的特点

民间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活动,它以生动有趣、雅俗共赏的活动形式深深吸引着广大幼儿。民间游戏具有鲜明的特点:①娱乐性。民间游戏之所以能代代相传,就是由于它有着浓厚的趣味性,内容生动、形象,形式活泼、轻松。②民间游戏具有健身、健心双重功能。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敞开心胸,丢开烦恼,尽情嬉戏、欢笑、蹦跳、喊叫。这种完全放松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③民间游戏具有文化传递和人格塑造作用。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传统和人生哲理,如:小伙伴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合作等,有助于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人格品质。④民间游戏的时空限制小,材料依存性低,开展民间游戏,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约束,不需要完整的时间,也不苛求场地的大小。只要有兴趣、愿意玩,幼儿就可以三五成群自由玩耍。材料一般都来自日常生活中的废旧物品或自然材料等。

三、民间游戏的应用效应

1. 民间游戏能增强幼儿体质,愉悦身心

民间游戏大都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孩子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感冒少了,免疫力增强了。阳光的照射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阳光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的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们还积极做好了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在大自然中一起玩民间游戏。大人们找回了童年的乐趣,而大自然的美愉悦了孩子们的身心,促使了孩子机体健康发展。

2. 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的运动机能

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孩子们的身体发育起着多方面的作用。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孩子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抓沙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游戏,使孩子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踩影子”等游戏培养了孩子奔跑和躲闪的能力。“过独木桥”、“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使孩子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能力。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促使孩子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

3. 民间游戏能增强幼儿食欲

民间游戏的开展,消耗了孩子的体能,增加了孩子的食欲,促进了消化系统的发育。以前,老师、家长常说,孩子食欲不好,很令大家烦恼。自从开展民间游戏后,孩子们的运动量加强了,消耗了孩子的体能,使肌体产生饥饿,孩子们吃饭也就有滋有味,再也不用老师家长催促了,孩子们吃得好,睡得好,身体越长越棒。

4. 民间游戏能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勇敢。在民间游戏活动中,孩子们边念儿歌边做游戏,从游戏活动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促使他们热爱生活、憧憬生活。“拔河”、“二人三足走”、“背月亮”、“炒黄豆”、“拉大锯”等二人游戏,让孩子们学会了合作,共同交往、共同配合,增强了孩子的合作精神。“抢椅子”等游戏,让孩子们学会了竞争,培养了孩子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跌倒了不哭,自己爬起来;碰撞了不会争吵,相互说声“对不起”;遇到困难不会叫老师了,会自己想办法解决。孩子们礼貌了、谦让了,有了一个团结、合作、积极、向上的氛围。

篇6

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知识经验不同,教师在选择、投放、变换游戏材料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

1.小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以无意注意为主,其活动受外界刺激的直接影响,随意性较强,因而对周围成人活动的认识也往往是片面的,不完整的。此阶段幼儿思维的直觉行动性很强,其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受到环境中的具体事物的制约,在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这就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其思维离不开具体的游戏材料,离不开周围具体环境的刺激。所以,对他们来说,游戏中具有组织能力的因素是各种各样的材料以及同伴的模仿。

小班幼儿的游戏材料和同伴的游戏活动都能有效地激发他们游戏动机,帮助他们展开特定的想象。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思维的概括性和灵活性较差,在使用物品进行游戏时“以物代物”的能力不强,使他们在模仿同伴的游戏时也往往追求和同伴相同的玩游戏材料,若同样的玩具材料不足时,就容易发生争抢。因而成人在帮助他们开展游戏时,要注意给他们提供各种形象的玩具和游戏材料,以引发他们开展游戏的愿望。为避免争抢玩具,在一个时期内提供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在种类上可适当少一些,而同类物品在数量上应多一些。

2.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与小班幼儿相比,中班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思维的直观形象性增强,认知范围扩大,使其想象逐渐变得活跃而丰富。尽管他们主动选择的角色是有限的,但幼儿在选择角色后能简单地设计游戏情节,把某个角色的几个不同的活动〔或动作〕排列起来,使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如在“娃娃家”中,“妈妈”先喊“娃娃起床”再给他洗脸,喂饭。“汽车司机先把车开到北京,再开到上海,最后开回苏州”等。由此可见,教师需要适当丰富幼儿游戏的连贯性材料,使幼儿能够积极连贯地把游戏开展下去,为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打下基础。

3.大班幼儿角色游戏的材料。

大班幼儿随着对社会认识的扩展和加深,直接经验不断丰富,其想象变得活跃起来。在有主题的角色游戏中伴随游戏情节的逐渐展开,材料本身就能够刺激幼儿游戏的欲望。

大班幼儿的想象不仅在内容上丰富,连贯,而且能够充分地通过活动和玩具材料来展现自己的想象,使游戏活动表现出浓郁的创造气息。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游戏的要求结合教育意图而投入游戏材料。例如,“菜场”游戏进行到一半,来了一位“顾客”要买肉骨头,可“菜场”没有现成的肉骨头卖,怎么办呢?游戏似乎只能终止,或者“顾客”改买别的菜。可是,这位“顾客”是因为家中的“外婆”生病了,“医生”说要熬肉骨头汤给她喝。情急之中营业员灵机一动,拿起一团橡皮泥,压扁,再搓成条,然后把橡皮泥的两端捏圆,于是,肉骨头就有了,“顾客”高兴地买回去了。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具有操作意义的半成品材料。

二、游戏材料应功能丰富,应用灵活。

想象,创造是幼儿角色游戏的特征。从角色游戏中看出,幼儿对于成品玩具或教师自制的仿真玩具只有短暂的兴趣。对于成品玩具,幼儿只会问“这是什么?”,“它是干什么的?”而对于一些非成品材料,幼儿就会问“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因此,我们将原本要制作成品的材料,如纸,笔,剪刀,玻璃瓶,泡沫,塑料.海绵块,彩带,小木棍等分放在活动室里。鼓励幼儿寻找自己需要的材料,大胆想象,创造。

材料最主要的特征是具有象征性,材料的象征性也是从低级往高级发展的。随着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 ,他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代用品和符号物。如中班幼儿在开展“医院”角色游戏时,开始提供药瓶,听诊器,针筒等成品玩具,以后逐渐减少。先将听诊器拿走,幼儿就会去寻找类似圆形物的插片,瓶盖等,再用一根绳子串上,变做成了一只听诊器。接着拿走针筒,幼儿会用小木棍插入瓶中代替。又比如,幼儿将各种纸做成菜,将纸棍做拐杖等。这样既促进了游戏情节的进一步发展,又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游戏材料应具动态性。

篇7

我园的做法:

2014年2月以来我园以省级课题《幼儿园游戏活动开发与实施研究》为契机,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全面实施游戏活动的开发与实施的研究活动,下面就我园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在这儿和各位分享和探讨:

一、将游戏贯穿于一日生活之中

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我们努力提高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使每一位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来,让每一位幼儿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从晨间游戏活动、户外游戏活动、到多彩多样的艺术游戏,还有寓教于乐的游戏化教学,让他们在玩中乐、乐中学、玩中有得、玩中有创,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晨练游戏活动――每天的8:20-8:50为我园晨练时间。由侯艳英和肖丹两位老师定期更换新的器械操和音乐律动,利用每天的教师业务学习时间,让每位教师先学习掌握,利用废旧物品自制好器械,然后在晨练时带领幼儿进行器械操和音乐律动结合练习。

户外游戏活动――我园安排每天的9:00-10:00为小班和中班户外活动时间;10:10-11:10为大班户外活动时间。每位老师利用户外活动时间组织幼儿定期练习一种游戏,然后通过展示交流、改进后形成一个固定的游戏方案,各班再交换进行。内容包括体能游戏、大型玩具游戏、传统游戏和其他游戏;

艺术游戏活动――每天的15:00-16:00为我园的艺术活动时间。每个年级代课教师结合许卓娅老师的“我和音乐做游戏”光碟,学习并教给幼儿适合各自年龄段的音乐艺术游戏;运用彩泥结合民间面塑进行美术游戏活动――泥塑制作。

离园整理――每天16:10-16:30为我园离园整理时间,我们搜集了几十种手指游戏歌谣,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规定每位老师定期学习一种并利用放学整理时间带领幼儿进行游戏。

二、拓宽和丰富游戏种类

我园先后开发传统游戏60种。有:抬轿子、推小车、斗鸡、编花篮等游戏玩法。

其他游戏180多种.有大型玩具玩法20种,绳类游戏20种,沙包游戏30种,球类游戏20种,皮筋游戏10种,报纸游戏、轮胎游戏20种,体能游戏60多种。

三、有效实施游戏活动

1.游戏场地的划分

晨练采取全园集中进行,手指游戏、音乐游戏主要以班为单位进行,各值班老师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在室内或室外进行。

为了有效利用有限的空间,我们将户外活动场地的进行了划分:

活动区六个:教学楼前分为三个活动区,教学楼后分为两个活动区,教学楼西侧为一个活动区。

器械区六个:园内的大型玩具“滑滑梯,趣味迷宫,蹦蹦床,秋千,跷跷板,转转椅”划分为六个活动区。

功能区四个:攀爬区,泥巴台区,沙池区,涂鸦墙区。

2.游戏的设置及原则

(1)固定的特色游戏。主要形式和内容:音乐游戏、手指游戏、体能游戏。

音乐游戏:起步阶段以徐卓娅老师的音乐游戏未开发的主要内容,每个月熟练掌握1~2个。后期在此基础上创编园本特色音乐游戏。

手指游戏:要求每月熟练掌握两个,内容结合一日生活先引用再创编每月各一个。

体能游戏主要特色:花样绳操,用绳子摆花样,找器械设置钻、爬、跳、平衡走等花样,趣味走绳中锻炼体能。

特色游戏实施原则:强调任务和效果,突出整体效果和全面性。

(2)阶段性重点游戏。主要形式和内容:传统游戏、器械游戏、其他游戏。

传统游戏以跳房子、沙包、摔炮等形式为主,我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开展和开发。

器械游戏是以圈类、球类等器械为主的游戏活动,根据器械的不同定位一个月、一个季度等不同的集中开展和开发时间。

阶段性游戏实施原则:强调阶段重点和开发新的玩法,突出连续性和挑战性。

(3)多样的趣味性游戏。主要形式和内容:美工游戏、功能区游戏、角色游戏等。

美工游戏包括撕纸、沙画等在内的所有的美工形式的游戏,以学期为单位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游戏种类,分布在一学期之中。

功能区游戏主要包括在攀爬区、泥巴台、沙池区、涂鸦墙等区域进行的游戏。

篇8

一、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简介

教学游戏化的含义就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传达给还处在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幼儿。游戏被看作是幼儿园教学的主导方式,也是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幼儿园游戏可以被分为两种类型:(1)角色游戏、建筑造型游戏和表演游戏的幼儿创造性游戏,可以锻炼和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2)教师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编制的教学游戏,使幼儿新课标教育的课程内容能高效传输给幼儿。教学游戏也体现了两个方面的价值取向:(1)融入了以幼儿主体性活动和动作规定性为特征的游戏的形式和因素。(2)借取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在教学游戏中,教学部分融合了游戏的因素自成目的的、对话的、生成的、体验的。游戏也部分融合了教学的因素控制、计划、目的、理智和预先结构,教学游戏是将教学进行游戏化改造的一种集中体现。

二、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外在环境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让幼儿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可以让幼儿获得游戏的团队性、兴趣性、创新性等愉快的游戏体验。幼儿在享受游戏时,能够充分地享有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幼儿的大脑思考能力,给予幼儿主观决策能力。

1.幼儿自主选择教学游戏的主题内容

幼儿园教学游戏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会结合时代的热点和幼儿的自身兴趣,给幼儿相对新颖、相对完善的教学主题,幼儿可以凭主观意愿自己选择。自主选择也有两个含义:(1)幼儿能充分了解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结合活动主题来选择活动内容,摈弃之前迎合教师统一的教学方式。(2)家长也应该提供相应自由选择的物质基础,这也是幼儿多方面发展的前提。

2.幼儿主观选择教学游戏的活动形式

幼儿园教学游戏的活动形式是以幼儿兴趣为基础,教师不应该对活动的形式进行硬性要求,这样就改变了教学游戏的性质。活动的材料和活动的步骤应该配合幼儿的个人能力和个人兴趣,给予活动一定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应适当地减少活动的全程包办和硬性干预,鼓励幼儿活动的自主性,给予幼儿充分的信任,让他们能够自由、不受拘束地发挥天性,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才智。

3.教学游戏活动的难易程度与幼儿能力契合

幼儿园教学游戏的难易程度应与幼儿有相应的配合。(1)幼儿面对超出自身能力而无法完成的教学游戏时,往往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从而促使排斥、躲避甚至是攻击行为发生。(2)幼儿面对低于自身能力,不具有挑战性和新颖性的教学游戏,又会产生厌倦的情绪,表现出对任务的不感兴趣和无视的行为。(3)活动的任务难度与幼儿能力相匹配时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幼儿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完成,又是在幼儿能力范围内,通过一定的努力和付出可以完成,给幼儿带来满足和愉快,使幼儿充分体会到自我价值的存在和对任务的胜任感。

三、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内在环境

内在环境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主导因素,幼儿园教学游戏化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幼儿主体的发展。(2)幼儿个体的差异。(3)幼儿园教学的目标。内在因素也是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核心,给幼儿园教学提供能力和发展的支撑。

1.幼儿园教学游戏中幼儿主体的发展

教育的主旨在于发展人的主动性和内在潜力,幼儿时期则是发展的开始。教育是以培养人的主体性为根本,并以此为区别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特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获得均衡发展,但是人主体性的发展与人各方面的发展却是密切相关的。人的主体性发展可以带动其身心各方面的主动积极发展,甚至可以说主体性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基本要求与内容。

2.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幼儿个体的差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已经意识到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如,有好动的、好静的、喜欢音乐的、爱好文学的等。根据个体差异设置游戏,如,设置小型的拔河比赛给好动的幼儿,设置画画的比赛给好静的幼儿,设置唱歌比赛给爱好音乐的幼儿等,因材施教,给予他们充分的发展。

3.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的目标

幼儿园教学系统的目标是使得幼儿能健康地在幼儿园发展,从内容与目标的确立到评估主体与评估对象的关系,再到评估的功能与目的,必须将幼儿游戏性品格的培养贯穿其中,处处体现儿童主体性发展和个体差异性存在的中心地位。评估结果不仅要体现出对幼儿发展评价的真实性,还要采用多主体、多形式的活动形式实现幼儿发展评价的全面性与全程的动态性。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能够给幼儿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帮助幼儿更高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锻炼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发展幼儿的才能潜力。教学游戏化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拓展,不断更新和提升的教学方法也会给幼儿更好的学习氛围,促使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篇9

游戏化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可营造生动、有趣、活跃的课堂气氛,吸引儿童注意力,使其在欢乐的氛围下学习知识,符合儿童教学、成长的特点。笔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进行完善和优化,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是指在幼儿园教学内容及目标中,融入形式丰富的游戏活动,为儿童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确保游戏活动、游戏精神始终贯穿于幼儿园教学中,从而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其更加愉快的学习和成长。游戏和教学是相辅相成的,不仅要重视游戏教学的目的性,更应该注意游戏化教学的本质,打破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收获学习的兴趣、成功。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应具备的内部体征为:幼儿主体性发展,幼儿差异性,幼儿游戏性的体验等;外部条件体征:幼儿自主选择活动主题,自行决定活动方式,与幼儿能力相符的任务,以此确保幼儿园游戏化教学顺利进行。

二、幼儿园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一)教师指导不到位

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教师仍然占主导地位,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导致游戏指导中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成为游戏的指挥者,而并非引导者、参与者,无法把握好实际操作与参与过程的尺度,使得幼儿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不高,教学效率较低。

(二)教学方式过于形式化、模式化、自由化

部分幼儿园及教师仅仅将游戏化教学当作提高幼儿注意力的手段,过于形式化;将幼儿当作一种课程,给幼儿设定固定角色、语言、动作,过于模式化,难以发现幼儿内在潜能;将游戏与自由活动的含义混淆,放手让幼儿自由玩耍,脱离于“游戏”和教学,过于自由化,进而导致游戏化教学失去意义。

三、幼儿园游戏化教学

(一)改变教师教学理念

在我国教育体制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方法是否能实现,教师态度决定着幼儿教学的健康发展。新教育形式下,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转变课堂角色,由以往的组织者、指挥者变为引导者、参与者,以幼儿为主导地位,推行人本教育,进而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游戏化教学顺利开展。

(二)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

详细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学目标、内容,将教学情境与意图客体化,尽可能地将多种教学元素融入游戏化教学环境的创设中。在游戏化教学环境营造中,应注意两点:首先是注重教育学和参与性,由于幼儿好奇心强、注意对象广泛,可利用室内室外墙面、地面、空间等,构造出系统化生活教学环境,使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更多的符号、形象等;其次,营造一个温馨、舒适、平等、合作的心理情境,让幼儿感到安全舒适,全(下转29页)(上接27页)身心投入游戏中,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

(三)引入功能丰富的游戏材料

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创造力,积极引导幼儿思考、想象。如幼儿对教师自制的玩具或成品玩具兴趣持续时间较短,仅仅会问“这是什么?”“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的?”等,之后便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可指导幼儿动手制作玩具,鼓励幼儿选择喜欢的材料,大胆想象、设计、制作,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在游戏化教学中,教师可定期组织亲子活动,让幼儿邀请家长到学校,可进行水果拼盘比赛、文艺表演、装扮活动等,让家长协助幼儿完成各项活动,不仅能达到游戏化教学的目的,还能促进幼儿与父母的感情,有利于家园互动和交流,确保幼儿园教学健康发展。

(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为实现幼儿园教学游戏化,幼儿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技能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幼儿机构应定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包括管理学、心理学、各种新型教学理念、方法、多媒体技术等,并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习游戏化教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有条件的幼儿园或教师,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积极参与其他形式的进修,为幼儿园工作注入新鲜活力,更好地服务于学前教育工作。

总之,在幼儿园游戏化教学中,幼儿教师应正确认识到游戏化教学的含义、特征等,结合幼儿实际情况,为其提供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可激发幼儿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幼儿园游戏化教学现存问题,应改变教学理念,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引入丰富的游戏材料,提高教师综合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园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珊. 幼儿园教学游戏化研究[J]. 新校园(中旬刊),2014(10):241-241.

篇10

我们是不是可以思考逐步改变管理模式给儿童更多的自由度?在各自的活动单元内或公共区域中设置更多的游戏空间?

走廊的游戏空间

走廊不单单只有一个交通疏散的功能,更多作为一个展示的空间。错落有致的作品,是幼儿园丰富的表情。不同年龄的儿童向别人展示,同时又欣赏别人的展示,这里又成了一个交往的平台。

国外的幼儿园将走廊作为游戏空间设计得更为大胆。材料选用上,钢管、网孔钢板、塑料网、木架、钢构架玻璃板地面等各种材料都敢于尝试。还有采用走廊与房间脱离的方法,交通体纵横交错于立体三维空间中,空间层次丰富,如同工厂中的各种管道,或是未来世界中穿梭的空间交通,时代感与趣味性并存。日本仙田满先生的富山县儿童未来馆的空中隧道,带孔洞的筒状管道悬空于半空中,由刚性绳索灵活固定。儿童行走其中可体验摇摇晃晃的感觉,四周的光线透过孔洞朦胧地射入管状空间中,给儿童似梦似幻的感觉。走在去“上课”的路上,走在去“活动”的路上,都是一种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空间

我们都记得儿时对“过家家”的迷恋。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游戏,他们能互相指导、演示、模仿,在不同年龄儿童的交往中, 较大的儿童通常起榜样的作用,被较小的儿童所模仿。反过来,这种模仿又对较大的儿童产生积极的刺激, 促使其更好地表现自己。显然,这两方面的作用都对儿童的能力提高和心理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激励作用,我们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幼儿园游戏中充分利用这种激励作用?

儿童喜欢扮演成人,在这样的游戏中获得成长的快乐。在幼儿园设计中这样的游戏空间也相应重要起来。我们设计中所要考虑的不应仅仅是满足相应数目的活动单元,还要在设计中考虑设计儿童进行表演的小剧场,沈阳尚品幼儿园小舞台,就是为儿童提供展示自己的场所。或者一些特定场所游戏空间,例如医院、餐厅、学校或者是某些街道的模拟空间,让儿童体验不同职业,成功的经验就是以色列幼儿园。在一些建筑面积狭小的城市幼儿园中也可以考虑将这样的游戏空间结合到活动单元中,利用灵活的可分割的隔断进行模拟。

小尺度的交往游戏空间

儿童喜欢躲在帐篷中,墙角处、矮墙围合及半围合的空间,以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如果在幼儿园的设计中能适当设计类似游戏空间,对儿童来说幼儿园就是有吸引力的地方。挪威设计师霍内福斯设计的向日葵幼儿园就在室外沙坑边设计了木质小凹室,儿童在沙坑边玩累了可以进凹室中休息;还可以在凹室中继续玩沙子。以色列幼儿园则是在室内搭起了帐篷,儿童在这样的空间中进进出出,自得其乐,或者是作为交往空间,一起游戏。这些空间或许在成人眼中太小,但是正是这样的小尺度的游戏空间,让儿童有着丰富的空间体验,获得无限的乐趣。

看与被看的游戏空间

儿童的眼光是敏锐的,经常会注意到成人忽略的细节。儿童喜欢透过各种孔洞去看,看外面的人或者看风景。要是两个儿童在不同的孔洞看到对方,他们会惊喜地大叫。躲在矮墙后面,和小伙伴们捉迷藏,也能带给他们无比的欢乐。

瑞典童趣幼儿园室内墙上开了很多好似奶酪泡泡的洞洞,就连成年人也会忍不住想要过去参与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孔洞要符合儿童的身高尺度,在儿童身高视线范围内设置,让他们参与其中。

在廊坊某幼儿园利用中庭来实现看与被看的游戏。用适宜儿童尺度的中庭的窗台高度,在二层、三层都能看到首层中庭的活动,可以趴在窗台上和玩耍的伙伴进行互动。同时中庭又作为一个宽敞的室内游戏空间,提供阴雨天气时儿童进行游戏活动的场所。

灰空间的趣味游戏

灰空间是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过渡的一个空间,以达到室内外融和目的,比如建筑入口的柱廊、檐下等。一方面用“灰空间”来增加空间的层次,协调不同功能的建筑单体,使其完美统一。另一方面用“灰空间”界定、改变空间的比例。用在幼儿园设计中,还可以在多雨及炎热的天气下为儿童提供尽可能接近自然的游戏空间,也给教师在组织活动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场地。

国外幼儿园也常常采用建筑局部延伸到室外空间的手法,模糊室内外空间的严格界限,形成连续性的空间体验,并且户外学习区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好动性、创造性,是一种灵活的多功能空间。如位于西班牙的La Merce 托儿所,同样运用了模糊室内外空间界限的手法。多个凸出和滑动的构件相互穿插,形成两种类型的空间——灵活的多功能空间和特定的单一用途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