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专业模板(10篇)

时间:2022-10-13 07:31:0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作曲专业,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作曲专业

篇1

作曲理论课程包括:和声、复调、曲式、配器,是作曲专业四门技术基础课程。在这一系列课程中,它们都要有先修课程作为基础被选择并加以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课程体系,连接紧密而又相辅相成,但又相对独立。它们作为不可或缺的“元件”,通过我们的思维将其按照一定的揉合方式,有机地结合以构成音乐作品。我们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特别是在思想观念上循序渐进地有所转变。如何将这些理论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互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应用到音乐教学与创造的实践中来,这些问题就给我们理论课程教学的开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我们要培养学生们的观念,有意识地认识到把和声课、复调课、曲式课、配器课里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地应用到他们所创作的音乐作曲作业中来,也就是要学生们逐渐强化理论应用意识,进而深刻体会到开展这四门基础课的重要意义。在学生创作作品的过程中,能够思考到布局和结构、形态和和声、呼应合调性、统一和变化等创作要素的时候,就自然地会感悟出他们所作的努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特别是所创作的作品逐渐有了章法,将理论知识转变为他们的实践经验。同时,学生的习作作品在消化和吸收以西方音乐理论为主要成份四大基础课程的知识是必要的,但决不能完全生搬硬套当成教条戒律,束缚我们的创造思维,应该要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展现时代的风采,特别是要具有一定的民族色彩。这就要求我们在以一定规范为准则的基础上不拘泥于固有模式,拘泥于固有的传统形式,而要有所变通和有所创造,大胆扬弃其中不合时宜的部分。这样我们可以比对传统音乐中的与西方异同的曲调和风格来进行相关作品的创作。

二、音乐赏析课的重要作用

我们目前的作曲专业课别是缺乏欧美的传统经典作品,而赏析课则侧重于对曲式的讲解和传授,忽略了以系统音乐史的角度来讲解作品的方式。这就必然造成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到经典作品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被社会或大众所接受的流行音乐曲目特别有限且大多数是大型交响乐曲,涉及到适合学生年龄层面的中小型经典音乐作品非常匮乏。因此,我们在音乐赏析课上应该把通常不容易碰到的经典音乐作品按演奏时间长短编选入教材,使学生们可以较为系统地把握西方音乐各时代各流派的传世之作。学生们在脑海中有充裕和广博的音乐素材,以后的创造就可以做到胸有成竹并行云流水般地展示出来,使他们逐渐培养出对音乐气息和艺术的自我理解和表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音乐赏析课中还应该包含有具有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的单声部或者是多声部的混编的民歌、相关民族器乐演奏的曲目,广泛盛行于不同区域和由不同器乐所演奏的独奏或者是合奏曲目等。我们选择的标准是只要求曲子有一定的代表性、民族特色、生动活泼即可,而对各个曲目之间是否具有完整性和系统性的内在联系不作要求。由于某一具体曲目的好坏与演奏者演奏的优劣大有关系,因此我们尽可能地选用未经后续编配的原始音响,可以将不同演奏的曲目进行横向的比较和筛选。教师应该以引导学生以听曲子和赏析作品为主要教学目的,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恰当和及时的启发性引导,特别是要减少纯理论的说教和解释,要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主动从音乐中自我发现作品的精华与不足之处,循序渐进地培养他们从优秀的音乐中形成自己的音乐概念,为今后的作曲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计算机音乐的制作

我们对使用以计算机相关软件和与之配套的数字声音发音系统和效果处理器共同制作的音乐作品,称之为计算机音乐,也可以将计算机参与的所有项目都广义的概括进来。在作曲专业教学中,我们应该强调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创造性的扩展和组合能力,启发学生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音乐作品创作,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传统形式的作曲教学带来新的音乐创作形式和思维方式,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创作冲动及感情转化为音乐开创了一条全新的路子。但是我们还也应当认识到计算机音乐制作只是工具或者说是制作技术,一个没有接触过传统和声和配器法、对作曲理论一窍不通的人,绝对不可能仅仅依靠先进的计算机创作手段就能制作出完美的音乐作品来。这是因为,演奏者在演奏时所面临的细致入微的情感变化的真实感音效,不能由舍弃传统乐器或交响音乐,而完全通过计算机虚拟出的音响来达到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计算机音乐制作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有利于丰富和提高中华民族创新意识的思维方式,这一方法使得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没有明显的脱节,能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风格特色。认识到这一点,对于深化作曲专业教学改革甚至是整个音乐专业教学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与国际先进音乐教学理念相接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耀华.高师音乐教育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辉编.歌曲写作教程[M].甘肃人民出版社,1998.

篇2

在普通高等学校①(下文均简称为“普通高校”)音乐表](下文均简称为“音表”)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其执教者——不论是声乐、器乐系科,都会碰到一个共同的课题——除]奏(唱)技术之外的“音乐表现”。以笔者从教的钢琴专业为例,一群普通高校的经过多达数年不间断的学习已基本掌握多种类型钢琴]奏技术的“准钢琴家”们,就其技术层面而言,无过多可挑剔之处。然而当他们将乐谱转化为音响进行“二度创作”之时,多数学生鲜有富于灵性、乐感的表现,缺少对音乐内涵与底蕴的深入挖掘、对风格准确而富有特性的准确把握。或是鹦鹉学舌式的机械性的空洞展示,或是炫技性的苍白的“高仿”表]。这种只弹(谈)“音符”不弹(谈)“音乐”的表现,究其根由,应是缺乏对“技术”只应是音乐表现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的认识所致。

谈及“音乐表现”,除了精湛技术的保证,其首要的课题便是对作品——音乐本体的全面认识和深入剖析(这里暂不涉及其他的诸多修养——姊妹艺术、音乐史学、美学、哲学等知识积淀的潜在支撑)。这就要求]奏(唱)家透过谱面去体察这座“流动建筑”的构成:挖掘隐含其中的结构内蕴;明晰织体间的层次美感;捋顺旋律线条的跌宕起伏;彰显调式、和声、配器的绚丽色彩……这些构成音乐本体的因素均是]奏(唱)家对乐曲正确理解、诠释的依据。而打开这扇认识音乐本体技术大门的钥匙,便是内含着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四大件”的理论作曲课程的全面修养。

然而面对着被置于“必修”档次的理论作曲课程,现时的已修毕此系列课程的音表专业的学生们,究竟获取到何种程度的“真知”呢?几年来,笔者在与一些多具有考研意愿的学生们的教学互动中,在与一些理论作曲专业教授相关的信息交流中得知:这个就学于华南、辽宁、吉林及我省多所普通高校(也包括几本文由收集整理所音乐院校)的准毕业生的群体,其中有些学生的乐理知识有限,至今不能正确地识别调式调性;和声知识初级,多数学生只熟悉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复调知识浅薄,只有简单的、多是象征性的对比式、模仿式二声部的学习经历;配器多限于乐器法的平面简介,而对配器法少有写作实践和乐队音响的,陶,多数人不会阅读总谱;而作品分析课,多数学生头脑中只留有结构图式的轮廓,却少有对音乐构成因素内涵的了解,哪怕是面对着一首歌谣体的音乐小品,也不能予以正确的剖析……上述的各门理论作曲课程的知识泡沫,不仅会影响着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习,制约着他们的发展潜力,也使他们与名符其实的专业音乐工作者的知识库存相距甚远。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上述知识泡沫的产生呢?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1.对此系列课程认识上的偏差。诸多专家认为,理论作曲课程当属必修的音乐基本知识、理论、技能课。因为一切称职的音乐工作者,都会渴望促进自己在音乐上的发展——通晓音乐本体的构成,加深对音乐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积极自觉的感受,以利于在更高水准上从事侧重点不同的音乐各专业。而现时多数普通高校(包括个别音乐院校)对此系列课程的安排,虽仍列为必修课,但实际上已沦落为只强调其“拓展艺术视野”功用的音乐素质养成课。笔者通过多种渠道②得知,其具体表现为:(1)将这几门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已经受多年教学实践考验的颇具含金量的学科的授课时数减少——多数院校的和声、作品分析课上限各为56学时;复调、配器课各为32学时;而且随着出自于方便学生就业思考的3+1模式(即3学年上课,1学年实践)在我省专升本学校的铺开,此类课程学时还有被压缩的可能。这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浅化。(2)班级规模增大——实行合班上课,多至百人少为30人以上。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考量已被弱化。(3)只讲“分析”而废弃“写作”。笔者就此问题的困惑求教于已有多年理论作曲课程教学经验的方智诺教授。他认为:“理论作曲,均是些‘光说不练假把式’的课程,如想真正明了其中的基本知识理论内涵,谙熟其技法的规律性,写作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即或是音表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只是有内涵深浅、量多量少的区别而已。因为没有写作打下的功底,就不会有正确的分析。”而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此种教法系初始于京城某所高校,且效仿者逐渐增多,是方智诺教授等人的认识落伍?还是此种教法确具科学性实用性?还是迎合了对“大众教育”的曲解所带来的人才培养规格的下降,知识含量的折扣呢?

2.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准不容乐观。理想的理论作曲课程执教队伍的组成,其成员皆应有毕业于音乐学院作曲系科的出身。但普通高校此支队伍的现状是:资格老些的学校,以早期留校的优秀本科生为主,其中不乏经过专业音乐院校的继续教育而取得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确有才学的称职教师;而近些年来涌现的“专升本”,综合大学新设置的音乐院系,更多的是毕业于高师院校单科进修归来的青年教师或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虽然他们也很敬业,但鉴于此类课程知识的艰深、理论的复杂、必要的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要想从容驾驭教学,确实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厚重的知识库存。特别是面对如此少的课时,如此大的班级,加大了他们驾驭的难度。加之囿于专业音乐学院音表专业和高师音乐学专业夹缝中的冷清地位,使他们难有机会参与全国范围的教研、教改活动,更易使其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滞后,教材的择用上放任自流。据多所学校的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且少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参与,致使这类丰富多彩的学科多处于没有听觉参与的空洞教条的“纸上谈兵”,自然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之个别教师迫于学生考评的压力对课堂疏于管理,考核系统跑水——期末的总复习多沦为考试划题,试卷的分数大幅贬值,高分低能的现象丛生……不仅亵渎了教学园地的圣洁,也纵容了学子“厌学”、“混学”、“逃学”的恶习,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伤害了优秀学子的积极性,也会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受挫……都会助长上述知识泡沫的泛滥。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1.由于这些“90后”的年轻、懵懂及随之而来的“短视”、“实用主义”和“偏食”,使他们不可能及时认识到强化其理论作曲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这点

转贴于

可从笔者求学的经历中得到旁证:我有幸能在中央音乐学院完成了我的本科教育,特别是能长期得到恩师杨峻教授的教诲。入学初期我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主科——钢琴]奏技能的学习之中,而对理论作曲课程的学习并不在意。因为我愚昧地认为它们是与我的钢琴]奏专业“主科”关系不大的学而无用的“副科”。然而随着我“主科”程度的提高,]奏曲目的丰富,我发现主科课堂上带给我压力使我汗颜的多不是来自“主科”,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我听课不求甚解、作业敷衍了事的“副科”——对音乐本体认识的浅薄。每当恩师教我]奏一首(部)新的曲目,总会就作品产生的背景、音乐本体构成的诸多因素,在师生的互动中深入浅出地侃侃而谈。这不仅促进了我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还引导我把技术寓于音乐内涵的表现之中,我牢记恩师的叮嘱“好的教师永远不会把音乐和技巧分家”,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钢琴大师约·霍夫曼的话“要弹好钢琴,(只有)一双好的手和几个钟头的练习是不够的,还需要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这首先是和声知识,然后你可以加上对位法和曲式学”。并将其付诸我终生的教学和]奏实践。

2.学苗不壮。据了解,现时普通高校音表专业的受教群体,多是在改革大潮的涌动中,一群介于普通高校文理学科文化水准和专业音乐院校术科水准之间“尴尬”地位的学子们,随着本科扩招的浪头被裹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数目庞大的普通高校音乐院(系)的队伍之中。其中为数不少的学生的专业取向不是由于对音乐挚爱所择,而是为避开文化课较高分数线的拦截而趋之若骛。这些处在专业音乐教育金字塔中间偏低层次的学生,入学前其专业术科的学习常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入学后当他们面对着全面系统的专业教育,原来“好玩”的“吹拉弹唱”,不再有趣。特别是这些在他们[中繁杂无用的理论作曲课程,更令其头痛。于是,令执教老师颇为寒心的课堂状况频现:除少数尚有学习愿望的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外,更多的学生争相后坐,或化妆、吃喝,或窃语、打闹、睡觉;且置老师的批评于不顾。有的干脆自暴自弃,逃课了之。我想,面对这样的施教对象,水平再高的教师都会在教学质量这个词语面前噤声。

那么,如何改变理论作曲课程的上述现状,以想方设法对这方重灾区予以救助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主科”老师的角度提出如下管见,以“抛砖引玉”。

(一)首先要以“主科”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坚挺技术功用的同时,加大“音乐表现”的施教力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作曲修养的不可或缺,以增强他们学习此类课程的积极性。

(二)就教学内容、学科设置而言,全盘照搬音乐院校作曲系(科)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昭然若揭,理应予以改革。笔者认为,针对音表专业学生开设的理论作曲课程,终端目标不是要他们去“创作乐曲”,而是去“鉴析乐曲”、“理解乐曲”、“开阔艺术视野”,以利于他们在各自“主科”上的全面发展。应根据受教者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理论基础、学时安排的具体情况,将传统理论作曲的科学内涵予以浓缩、精炼,而不是盲目地删减;将原来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四大件”,考虑到它们的依存关系,从避免学科内容的重复、强化学科之间融合的角度予以有机重构,而不是简单地拼凑。在这方面,普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理论作曲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思路、成果尽管尚有不同意见,但对音表专业而言,也颇具参考价值。所以笔者认同某些专家们提出的“四合一”③的学科架构,赞赏以分析为主、写作为辅的教学方式的相关思考。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定,根据本人的学生经历和任教后的体验,对于音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作曲课程应具有的起码程度:和声——在扎实掌握同调和声的基础上,需要至少涉猎一级关系的转调;复调——在扎实掌握单对位、二声部复对位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

转贴于

篇3

谈及“音乐表现”,除了精湛技术的保证,其首要的课题便是对作品――音乐本体的全面认识和深入剖析(这里暂不涉及其他的诸多修养――姊妹艺术、音乐史学、美学、哲学等知识积淀的潜在支撑)。这就要求]奏(唱)家透过谱面去体察这座“流动建筑”的构成:挖掘隐含其中的结构内蕴;明晰织体间的层次美感;捋顺旋律线条的跌宕起伏;彰显调式、和声、配器的绚丽色彩……这些构成音乐本体的因素均是]奏(唱)家对乐曲正确理解、诠释的依据。而打开这扇认识音乐本体技术大门的钥匙,便是内含着和声、复调、作品分析、配器“四大件”的理论作曲课程的全面修养。

然而面对着被置于“必修”档次的理论作曲课程,现时的已修毕此系列课程的音表专业的学生们,究竟获取到何种程度的“真知”呢?几年来,笔者在与一些多具有考研意愿的学生们的教学互动中,在与一些理论作曲专业教授相关的信息交流中得知:这个就学于华南、辽宁、吉林及我省多所普通高校(也包括几所音乐院校)的准毕业生的群体,其中有些学生的乐理知识有限,至今不能正确地识别调式调性;和声知识初级,多数学生只熟悉正三和弦、属七和弦;复调知识浅薄,只有简单的、多是象征性的对比式、模仿式二声部的学习经历;配器多限于乐器法的平面简介,而对配器法少有写作实践和乐队音响的,陶,多数人不会阅读总谱;而作品分析课,多数学生头脑中只留有结构图式的轮廓,却少有对音乐构成因素内涵的了解,哪怕是面对着一首歌谣体的音乐小品,也不能予以正确的剖析……上述的各门理论作曲课程的知识泡沫,不仅会影响着他们各自的专业学习,制约着他们的发展潜力,也使他们与名符其实的专业音乐工作者的知识库存相距甚远。

那么,是什么原因促使上述知识泡沫的产生呢?

(一)教师层面的原因:

1.对此系列课程认识上的偏差。诸多专家认为,理论作曲课程当属必修的音乐基本知识、理论、技能课。因为一切称职的音乐工作者,都会渴望促进自己在音乐上的发展――通晓音乐本体的构成,加深对音乐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积极自觉的感受,以利于在更高水准上从事侧重点不同的音乐各专业。而现时多数普通高校(包括个别音乐院校)对此系列课程的安排,虽仍列为必修课,但实际上已沦落为只强调其“拓展艺术视野”功用的音乐素质养成课。笔者通过多种渠道②得知,其具体表现为:(1)将这几门历史悠久、自成体系、已经受多年教学实践考验的颇具含金量的学科的授课时数减少――多数院校的和声、作品分析课上限各为56学时;复调、配器课各为32学时;而且随着出自于方便学生就业思考的3+1模式(即3学年上课,1学年实践)在我省专升本学校的铺开,此类课程学时还有被压缩的可能。这必然会导致教学内容的浅化。(2)班级规模增大――实行合班上课,多至百人少为30人以上。教学效果教学质量的考量已被弱化。(3)只讲“分析”而废弃“写作”。笔者就此问题的困惑求教于已有多年理论作曲课程教学经验的方智诺教授。他认为:“理论作曲,均是些‘光说不练假把式’的课程,如想真正明了其中的基本知识理论内涵,谙熟其技法的规律性,写作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即或是音表专业的学生也不例外。只是有内涵深浅、量多量少的区别而已。因为没有写作打下的功底,就不会有正确的分析。”而现在的问题是,由于此种教法系初始于京城某所高校,且效仿者逐渐增多,是方智诺教授等人的认识落伍?还是此种教法确具科学性实用性?还是迎合了对“大众教育”的曲解所带来的人才培养规格的下降,知识含量的折扣呢?

2.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准不容乐观。理想的理论作曲课程执教队伍的组成,其成员皆应有毕业于音乐学院作曲系科的出身。但普通高校此支队伍的现状是:资格老些的学校,以早期留校的优秀本科生为主,其中不乏经过专业音乐院校的继续教育而取得硕士甚至博士学位确有才学的称职教师;而近些年来涌现的“专升本”,综合大学新设置的音乐院系,更多的是毕业于高师院校单科进修归来的青年教师或普通高校毕业的研究生。虽然他们也很敬业,但鉴于此类课程知识的艰深、理论的复杂、必要的技能和创造性的思维,要想从容驾驭教学,确实需要丰富的教学经验、厚重的知识库存。特别是面对如此少的课时,如此大的班级,加大了他们驾驭的难度。加之囿于专业音乐学院音表专业和高师音乐学专业夹缝中的冷清地位,使他们难有机会参与全国范围的教研、教改活动,更易使其在教学理念、方法上滞后,教材的择用上放任自流。据多所学校的学生反映,课堂上教师照本宣科,且少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参与,致使这类丰富多彩的学科多处于没有听觉参与的空洞教条的“纸上谈兵”,自然难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加之个别教师迫于学生考评的压力对课堂疏于管理,考核系统跑水――期末的总复习多沦为考试划题,试卷的分数大幅贬值,高分低能的现象丛生……不仅亵渎了教学园地的圣洁,也纵容了学子“厌学”、“混学”、“逃学”的恶习,如此的恶性循环不仅伤害了优秀学子的积极性,也会使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受挫……都会助长上述知识泡沫的泛滥。

(二)学生层面的原因:

1.由于这些“90后”的年轻、懵懂及随之而来的“短视”、“实用主义”和“偏食”,使他们不可能及时认识到强化其理论作曲课程学习的必要性。这点可从笔者求学的经历中得到旁证:我有幸能在中央音乐学院完成了我的本科教育,特别是能长期得到恩师杨峻教授的教诲。入学初期我几乎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主科――钢琴]奏技能的学习之中,而对理论作曲课程的学习并不在意。因为我愚昧地认为它们是与我的钢琴]奏专业“主科”关系不大的学而无用的“副科”。然而随着我“主科”程度的提高,]奏曲目的丰富,我发现主科课堂上带给我压力使我汗颜的多不是来自“主科”,而更多的是来自于我听课不求甚解、作业敷衍了事的“副科”――对音乐本体认识的浅薄。每当恩师教我]奏一首(部)新的曲目,总会就作品产生的背景、音乐本体构成的诸多因素,在师生的互动中深入浅出地侃侃而谈。这不仅促进了我对作品的理解,而且还引导我把技术寓于音乐内涵的表现之中,我牢记恩师的叮嘱“好的教师永远不会把音乐和技巧分家”,同时我也真正理解了钢琴大师约・霍夫曼的话“要弹好钢琴,(只有)一双好的手和几个钟头的练习是不够的,还需要接受全面的音乐教育。这首先是和声知识,然后你可以加上对位法和曲式学”。并将其付诸我终生的教学和]奏实践。

2.学苗不壮。据了解,现时普通高校音表专业的受教群体,多是在改革大潮的涌动中,一群介于普通高校文理学科文化水准和专业音乐院校术科水准之间“尴尬”地位的学子们,随着本科扩招的浪头被裹进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数目庞大的普通高校音乐院(系)的队伍之中。其中为数不少的学生的专业取向不是由于对音乐挚爱所择,而是为避开文化课较高分数线的拦截而趋之若骛。这些处在专业音乐教育金字塔中间偏低层次的学生,入学前其专业术科的学习常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入学后当他们面对着全面系统的专业教育,原来“好玩”的“吹拉弹唱”,不再有趣。特别是这些在他们[中繁杂无用的理论作曲课程,更令其头痛。于是,令执教老师颇为寒心的课堂状况频现:除少数尚有学习愿望的学生坐在教室的前排外,更多的学生争相后坐,或化妆、吃喝,或窃语、打闹、睡觉;且置老师的批评于不顾。有的干脆自暴自弃,逃课了之。我想,面对这样的施教对象,水平再高的教师都会在教学质量这个词语面前噤声。

那么,如何改变理论作曲课程的上述现状,以想方设法对这方重灾区予以救助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从“主科”老师的角度提出如下管见,以“抛砖引玉”。

(一)首先要以“主科”老师的言传身教,在坚挺技术功用的同时,加大“音乐表现”的施教力度,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理论作曲修养的不可或缺,以增强他们学习此类课程的积极性。

(二)就教学内容、学科设置而言,全盘照搬音乐院校作曲系(科)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昭然若揭,理应予以改革。笔者认为,针对音表专业学生开设的理论作曲课程,终端目标不是要他们去“创作乐曲”,而是去“鉴析乐曲”、“理解乐曲”、“开阔艺术视野”,以利于他们在各自“主科”上的全面发展。应根据受教者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理论基础、学时安排的具体情况,将传统理论作曲的科学内涵予以浓缩、精炼,而不是盲目地删减;将原来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的“四大件”,考虑到它们的依存关系,从避免学科内容的重复、强化学科之间融合的角度予以有机重构,而不是简单地拼凑。在这方面,普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理论作曲课程的教学改革,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其思路、成果尽管尚有不同意见,但对音表专业而言,也颇具参考价值。所以笔者认同某些专家们提出的“四合一”③的学科架构,赞赏以分析为主、写作为辅的教学方式的相关思考。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定,根据本人的学生经历和任教后的体验,对于音表专业的学生而言,理论作曲课程应具有的起码程度:和声――在扎实掌握同调和声的基础上,需要至少涉猎一级关系的转调;复调――在扎实掌握单对位、二声部复对位知识技能的基础上,还应涉猎一些三声部复调音乐的知识;配器:乐器的基本知识与性能,乐队的构成及编制,乐器的分类与组合,总谱的构成与熟读;作品分析――了解音乐构成的诸多因素;把握主题及其发展手法;明晰曲式结构的基本内涵。笔者认为,只有掌握了上述“中级”程度的“四大件”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以其为切入点,才能蜕变为一种综合分析的实际能力,才能使学子们较为从容地面对各自专业的技艺发挥,也能夯实他们继续接受更高级教育的基础。

(三)就在普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理论作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进行之时,2009年由中央音乐学院的姚恒璐教授主编的《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顺势而出。拜读后感到:这部教材囊括了音乐表]专业的特性,以“四合一”的学科架构,采用全面分析为主、局部写作为辅的教学方式,“本着单科学懂、综合运用的原则”,将“四大件”的知识理论精髓融入到对具体音乐作品的分析之中,从而为理论作曲课程的改革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通过深入的学习感到,该教材对课程性质、内容、标准,教学目标、条件、时间,教辅手段等方面均有较为全面、准确、翔实的定位。其相关的思考,都是切中当前普通高校音表专业理论作曲课程教学现状的要害;其相应的举措,不仅明智,而且也颇具可操作性④,令人欣慰。

散落在全国各地的普通高校的音表专业,以其众多的学生数量已成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们可能成不了国家、省市级专业表]团体的主力,但他们却是我国群众文化普及队伍的基本力量。鉴于对上述理论作曲课程教学园地灾情的忧患,出于对这个庞大群体的关爱,笔者斗胆奢议,能否在中央的艺术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以中央音乐学院为龙头,以姚恒璐教授主编的《音乐技法综合分析教程》为平台,召集全国普通高校执教于音表专业理论作曲课程的骨干教师,就此类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务实深入的研讨,将他们的真知灼见给力于这方教学园地中的灾情救助,以使普通高校音表人才得以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全国高校理论作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南昌)2008(杭州)2010(芜湖)

①泛指除九所专业的音乐学院、五所专业的艺术学院外的含高师、综合大学在内的一切设置音乐院系的学校。

②一是亲自到省内几所高校调研;二是求证于几位经常参加全国相关专业学术会议的知情教授;三是关注媒体网络的信息。

篇4

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是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也是一门综合了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音乐史等多门音乐理论课程的学科。由于这门学科的纯理性特征,让这门课程教学起来较为深奥,学生大多有枯燥乏味之感,如有何让这门课程能真正为学生所用? 谈及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笔者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进一步巩固所学的乐理、和声学的知识;学会对作品的和声分析、调性分析、结构分析。

2.通过文本分析,初步了解不同作曲家的创作风格。

3.通过学习经典作品的创作技法,初步学会歌曲和小型器乐曲的创作。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只注重音乐作品分析能力的提高,却容易忽略后面两点。在多年的实践教学中,笔者慢慢发现,恰恰是这后面的两点目的对于学生而言却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非作曲专业的学生。

针对于此,笔者在多年的独立学院教学中,尝试着从独立学院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改革。所谓独立学院的实际,主要体现在音乐学专业和音乐表演专业的教学区分不明显。而音乐表演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复杂,但各专业方向人数参差不齐,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往往是合班授课,例如钢琴表演专业和声乐表演专业或者中国乐器演奏专业合班进行乐理、和声课等的教学。

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块:第一块是对整体课程进度计划的更改。传统的课程进度计划是依据教材的内容,从小型曲式逐渐讲解到大型曲式。改革后,笔者是这样来安排教学内容的:第一学期完成曲式基本原理的教学。注重讲解乐段、单二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复三部的基本曲式结构特点,每种曲式结构分析3—4首作品,初步掌握曲式学的一些具有共性特点的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第二学期突出作品分析的内容,这是教学改革的第二块内容。即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音乐作品为分析对象,突出不同的分析侧重点,强调与专业特点向结合的应用方式。这是改革的重点内容。下面,笔者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进行详细论述:

一、音乐学专业(即音乐师范专业)

由于录取时分数线的要求,往往师范专业的学生文化基础较音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强,但在钢琴演奏能力方面,却又相对较弱。考虑到师范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多为学校或者艺术培训班,以音乐教师居多,因此教授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时,所选用的乐谱应当是声乐作品和钢琴作品相宜,而且作品的难度不宜太大,增强学生对于乐段的深层次分析。另外,在教学中,还应当适当地引入一些小乐队编配的方法以及歌曲写作技法,以适应学生毕业后到学校排练鼓号队或者小乐队的需要。

二、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演奏方向)

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由于钢琴基础好,识谱能力强,往往乐理、和声的基础也较强,因此针对钢琴表演专业,应当更多选择钢琴作品作为分析对象。在分析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强和声和大型曲式结构的学习,尤其是一些曲式结构原则的掌握,培养学生对于这些常用结构原则的熟知与敏感度。例如三部性结构原则中,注意中段材料的发展与对比,观察再现段与首段的比较;变奏结构中,注意主题材料在不同段落中的变奏方式与手法;回旋结构原则中,注意主题回旋运用以及主题与对比段之间的联系;奏鸣结构原则中,注意主副部的对比,各自材料的展开方式等。通过对曲式结构原则的关注,增强学生对于作品的理性认知,巩固对作品的记忆深度。

三、音乐表演专业(声乐演唱方向)

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往往钢琴基础较弱,而对声乐作品较为熟悉。考虑到这一特点,教学中教师应当选择中外艺术歌曲作为分析的对象,再辅助以少量的中国传统民歌和歌剧选段。外国艺术歌曲有着较为成熟的发展历程,有着许多经典的艺术歌曲作品。例如古典主义时期的莫扎特和贝多芬,中国古代姜白石创作的《梅花天引》 都是声乐表演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采用这些作品为分析对象,不仅与声乐课堂教学内容相对接,学生易于接受,而且通过对这些艺术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内容 、钢琴声部的和声特点、整体结构特点内容的综合分析,提升学生对这些声乐作品的深层次解读,提高演唱水平。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教学中引入歌曲创作的内容,学习简单的旋律写作方法,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会从歌曲创作的角度去了解作品,同时也培养了简单的旋律写作技能,以便将来工作时应用。

四、音乐表演专业(中国乐器演奏方向)

篇5

20世纪60~70年代的人总是羡慕80~90年代的人。他们总说,“这个年代的人可以自主选择,我们那个时候都是国家安排,根本没有选择机会。”但陈利云也许是那个年代较叛逆的人,他暗暗下了决心,我要为自己做一回主,我要自己选择一次。

受的冲击,我国曾经废除了高考制度,经过国内有志之士10年的努力,终于在1977年高考制度得以恢复,我国也由此重新迎来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春天。陈利云还清楚的记得,那次高考与过去的惯例不同,不是在夏天,而在冬天举行。当时有570多万人参加考试,录取数不到30万,但陈利云没有因此放弃梦想,毅然加入到求学大军中去。

上完中专上大专,再上本科。陈利云说,“只要国家给提供机会,我都会为梦想勇往直前。”经过近20年的努力,陈利云从一名普通的医士已经晋升到了主任医师。这不仅远远超出自己预设的梦想,同时陈利云也表示,他也已经走到了人生阶段的顶点。“如何规划今后的路?”陈利云开始陷入深思。

2005年,一次学术会议上,陈利云听其他专家谈到我国关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的宏伟蓝图,非常激动,开始萌生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想法。直到2007年,他终于找到了可以实现梦想的机会。国家为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出两级医疗机构对接,鼓励二、三级医院专家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这使得陈利云坚定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决心。

虽然2005~2007年陈利云还在上海浦东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担任主任,但他早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经过考核和竞聘, 2008年1月,陈利云当起了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任职5个月后,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主任到了退休年龄,陈利云接任了主任的职位。至此,他真正开始做起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

3年来陈利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工作、发展、意义等进行深入研究,他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疾病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传染性疾病已经不再威胁人类的健康,随之而来的慢性病开始肆虐,所以我认为真正让老百姓摆脱疾病的痛苦,不是能治疗多少已患疾病,是要预防疾病的发生,医生的较高境界也不是攻克多少疑难杂症,而是帮助居民不得病。”

执业转型 坚信能做好一家之长

从技术人员转为管理者,对任何一名从业者都是一件难事。陈利云刚接任主任不久,就发生了一起难缠的医疗纠纷。患者是一名70岁老人,患有牙周炎,在口腔科就诊,经过10天治疗后,老人的病情不见好转,医生建议他到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就诊,但老人觉得到大医院就诊麻烦,牙周炎不是大毛病,坚持在中心治疗,但没过几天老人的儿子带着十几个人到中心来闹。

据陈利云的同事回忆,当时老人的儿子一脚踢开了陈主任办公室的门,不问缘由就开始乱砸,办公室除了桌子以外,几乎没有一件完整的物品。

“从来没有受过这般侮辱,我不由萌生了后悔的念头。当时想如果不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做管理者,在三级医疗机构做医生,只要管好自己的患者就可以了,怎能受到这般待遇。”陈利云坦言。

当公安机关把闹事者带走后,陈利云开始反思,患者家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难道医生就全对么?换位思考让陈利云拨开了疑团,患者毕竟是70多岁的老人,如果是自己的父亲处在病痛中,自己也会不满。随后,陈利云打通了公安局的电话,主动要求释放闹事者。后来,老人带着儿子来中心给大家道歉,一场医疗纠纷在相互谅解下化解了。夜幕降临,这场纠纷终于拉下了帷幕,陈利云松了一口气,开弓没有回头箭,从一名临床医师走向管理者,自己再也不是有家长呵护的孩子,而成为了呵护孩子的家长。

从临床医师到社区主任 角色全变

原来是深 现在是全

“原来是一个科室过得好就行,或者一个人过得好就行,而现在是一个单位都要过得好,所以我要付出原来百倍的精力,才能把这个队伍带好”。陈利云说,“一个医生一辈子一共能看好多少患者,我想最多也就上万人,但如果一个医生能将预防常识讲给居民,帮助居民管理健康,会有多少居民不生病呢?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防病比治病更重要,也足以说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社区医生绝不是低水平的医生,我们肩负着守护人类健康的神圣使命。”

陈利云认为,一名医生不仅要懂医疗,还要懂健康教育,这才能称之为优秀的医生。那什么样的医生才是优秀的社区医生呢?他说,一名优秀的社区医生不仅要具备基本医疗技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如果患者病情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范围内,就要将患者留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治疗;如果患者病情超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诊疗范围外,就要帮助患者尽快转到其他医疗机构,并找到最合适的诊疗医生。同时,社区医生还要管理好所管辖区居民的健康,成为他们从生到死的健康守护者和管理者,真正做到社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原来是医生 现在是朋友

美国近期一项关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显示,美国患者对本土医疗机构的满意度是80%。而中国在2009年做的一项关于患者满意度的调查却显示,中国人对本土医疗机构满意度不到50%。

陈利云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仅工作性质不同于其他医疗机构,与患者的关系也不同于其他医疗机构,多数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患者患的是常见病或慢性病,很少有极为痛苦的患者,还有一些患者仅仅是来做康复或取药,所以多数患者并不是十分看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技术水平,他们最为看重的是医生的服务态度和就诊流程是否快捷。”

基于这种考虑,陈利云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后,并没有像其他管理者一样进行大规模的技术培训或者是引进人才等等,反而先培训医务人员的礼仪,并对原来的患者就诊流程进行了改革。经过2年的培训和改革,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焕然一新,所有的医务人员都衣冠整洁,彬彬有礼,再也听不见患者因就诊繁琐的唠叨声。

陈利云对比以往,语重心长地说,以前我在患者面前是医生,高高在上,不容患者对诊断结果做出疑义;现在我和患者是朋友,只有了解了对方的需求,才能为他们管理好健康。

原来是主人 现在是客人

篇6

一、洛惠渠灌区原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洛惠渠灌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灌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加之,灌区水源短缺,灌区多处出现“水中旱”的现象,严重制约着灌区骨干工程的发挥。分析研究灌区原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层用水组织环节过多

农民用水必须经过站,段,斗,村组几个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村组无视水法的有关规定,借收水费之机层层加码,私设项目,向群众乱摊派。也有个别村组违反水价政策,任意抬高水价。造成农民用水中承担的不合理负担的重要因素。

2.农民自身因素

主要表现在农民用水观念落后,节水灌溉意识淡薄,大水漫灌的陋习难改。造成亩均用水定额过大,水费支出也相应增加。

3.政策性因素

没有一价到位,群众对商品水的意识淡薄,节约用水的观念没有形成。加之用水过程中人员过多,造成水价成本不断替增。

4.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大,群众用水困难

近年来,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一的作物种植结构(一片麦地或棉花地)已不存在。农民把仅有的土地按照自己的计划种植,要达到最小的面积获取最大的产值。因而有种植不同,成熟的季节不同,所需水时间也不同,管水人员因为效益差而放弃引水,群众则要么推迟灌溉,影响产量,要么机井灌溉,影响土质。

二、组建专业浇地队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管理体制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灌区区域农业多样化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达到灌农、管理站双赢的目的,在灌区能否顺利实施终端水价?成为摆在水利人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灌区的改革和其他事物一样,循序渐进,也需要平稳过渡。怎样过渡,全局内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水利改革大讨论,提议革新方案。经灌溉科汇总整理后,在洛灌区下发在全灌区推行浇地专业队的通知,一致认为,只有先组建专业队,才能解决用水组织过多、水价不明了、节约用水、群众用水难的实际情况。各管理站积极配合局政策,迅速成立了浇地专业队,实行了群众浇地“一条龙”服务,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运行。在洛灌区取得了较成功的效果。大部分管理站成功的实现了水费的终端水价政策。

三、组建专业浇地队的作用及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问题,结合实际,组建专业浇地队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及重要意义。

1.所谓专业浇地队,即在一条斗渠内部,通过村组推荐产生3-5名(平均350亩选出1人)浇地队员,要求其在浇地过程中,实行四到户已公布:四到户即送水到户、结算到户、收费到户、送票到户。每次灌季结束在村组公示牌上公布本斗本次的用水、收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我们从局里条件比较成熟的站上做起,最终全面实现浇地专业队管理。强制推行,不留余地。从04年冬灌开始,就有三个管理站开始在全站范围强制推行专业浇地队浇地,并根据局通知精神,制定了关于专业队的相关制度:如何成立专业浇地队、专业浇地队员的的职责、专业浇地队员奖惩办法等。为新生事物、新管理制度的顺利执行,站上专门设立督察小组,监督浇地队员的日常工作,凡是发现群众共在田里浇地的,每浇一亩地,对包斗的职工,从其工资中扣10元,斗干部违反规定管理的,按不称职处理,这些措施为专业队这个组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对实施专业队心存在顾虑的站,管理局及时组织站领导、职工、斗干部和他们的专业浇地队员,到搞得好的站上,进行现场观摩,面对面学习,探讨、交流,消除疑虑,促进工作。

3.解决问题,区别对待。对下游渠线长的斗,浇地难,成本高,浇地队队员工资不能保障的,采取以斗为单位,实行浇地费统一管理,上下游进行均衡,相互补贴。如果还不够,由管理站从基层管理费中拿出相关部分进行补贴。(04年冬灌开始,洛惠局西渠头管理站上最下游斗,西顾贤浇地队员人均工资不足20元,有些人就打起退堂鼓,管理站及时出面解决)这样及时维护了管理局政策的严肃性,也稳定了浇地队员的人心,保证了浇地队的正常运转。

4.加强考核,不断完善。对浇地队员,管理上采取绩效挂钩,按灌季考核兑现报酬。浇地队员的浇地工资随水费一并上交,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浇地队员考核内容:工作态度方面,是否贯彻管理站政策,服从斗长领导,积极动员群众抓好先期用水工作;节约用水方面,是否做好定额控制,无浪费水量,无跑冒滴漏现象;渠道整修方面,无於无草,输水畅通,断面标准按管理站要求完成;业务工作方面,及时结算水帐,收缴水费,按时送正式票据,及时提供管理站所需的各种资料;群众满意度方面,是否执行了终端水价,浇地质量,无上访事件等五个方面。每个灌季结束,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浇地工资。同时在全局范围内评选10名优秀浇地能手作为我局的标兵,予以表彰,以资鼓励。扩大专业浇地队这一组织在灌区的影响。促进灌溉管理工作的和谐、良性发展。随着先期工作的顺利进展,继而在洛灌区已全面实施了专业队组织。

5.每个灌季结束,由管理站根据本站的实际情况,在灌农间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明,95%的群众对专业浇地队感到满意,91%的群众认为专业浇地队员应该民主选举产生,80%的群众认为浇地队员的工资应在35元以上。于是,局里根据第一手调查资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全局范围下发通知,对于浇地队员,要民主产生,要求管理站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浇地队员的报酬。

6. 经过几年的实践,该站专业浇地队的作用日益突出。部分站区已在此基础上顺利实行了终端水价。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适应了目前农村劳动力欠缺(农村近年来,青壮劳力大都出门打工)的新情况,灌区实行浇地专业队,为群众用水全方位服务,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后顾之忧。

(2)促进了节约用水,改变了昼浇夜不浇的陋习,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东干渠三斗调查来看,2004年冬春灌斗口水量26万m3,亩均定额89 m3,比2002、2003年亩均定额分别降低了40 m3/亩和30 m3/亩;

(3)降低了浇地费用,节约用水时间。东干三斗以前亩均28元,降为现在的亩均18-23元。以前浇完3000亩地,需要用水40天。组织了浇地专业服务队后,仅用20天就可浇完,加快了灌溉进度,浇地队员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篇7

一. 产品。专业线的产品特点为大而全。(本文仅探讨护肤品,发品及其他产品不在本文探讨范围内)。按规格分为院装和客装,按功能分为美白、补水、控油、防敏感、抗皱、祛斑、祛痘、美体等等,并结合护理疗程设置一些套盒,少则80—90,多则100—200个单品是家常便饭。日化线则不同,超市有条码费用限制,专卖店陈列空间有限,导致日化产品形成了少而精的特色,一般20-40个单品已经可以投向市场了。

二. 价格。专业线的定价体系与日化线不同。总的来说专业线的加价率会高于日化线,产品的零售价格也会高于日化线,个中原因笔者在下文将有所提及。

三.渠道。就护肤品而言,通常把在美容院销售的产品称之为专业线产品,所以专业线的终端就是单纯指美容院。日化线则分的相对细一些,大的来说有流通和终端之分,终端又分为商超和专卖店。商超又分为大KA和B/C类商超等等,相对要细分和复杂的多。

四、促销。日化线卖产品,专业线卖技术。专业线企业通常都有个部门称之为技术部,这是日化线没有的。专业线一定要通过沙龙服务和专业技术体现产品的高附加值。

以上是专业线和日化线的大致区别。笔者认为,专业线企业做日化起码有三大优势。

一.培训优势。教育营销是专业线企业的常用模式,企业在培训方面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从美容导师、美容讲师到美容总监一应俱全。而日化线在培训方面则显得相对落后,若能把专业线企业的培训优势有效嫁接到日化线,必然大方光彩。

二.包装优势。专业线产品的高价值导致专业线企业在对包材选择、包装设计方面的感觉都明显优于日化线,所以凭借专业线的眼光和经验,在设计产品包装上会体现优势。

三. 促销优势。专业线企业经常举办会员活动,对会员卡、积分卡等各类促销手段的应用可谓炉火纯青,把这些有效地促销手段借鉴到日化线,会为专营店的促销活动增色不少。

同样,专业线企业做日化,也有先天的不足和劣势。

劣势一:虚假宣传。因为监管力度问题,让某些专业线企业有机可乘,虚假品牌背景,夸大文字宣传比比皆是,进入日化前,专业线企业的相关人员真的要好好学习下国家的相关文件,不然会得不偿失。

劣势二:暴利思想。专业线企业由于销量有限,所以普遍对利润率的要求较高,日化线讲究薄利多销,先要把规模做大。所以专业线企业进入日化前首先还要摒弃暴利思想,否则寸步难行。

劣势三:短视思想。专业线企业不愿精耕细作,喜欢圈钱,习惯找省级,不求市场做细,但求资金快速回笼。这些思想在日化线都要不得。一定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才可能在日化线闯出一片天地。

当然,专业线不乏优秀企业,市场也确有专业线企业进入日化的成功案例,笔者只是对行业的整体现象做评论,个别企业千万不要对号入座。

在此,给已经进入和即将进入日化线的企业几点忠告:

一、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现在专业线不好做了就想着到日化线捞钱,任何渠道经营的好都可以赚个盆满钵圆,千万不要有投机心理。

二、不要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篇8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7月13日

近几年来,衢州市对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农业部门和有关涉农部门加强引导、积极介入、主动服务,有力推进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全省也有一定的影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逐年增加,规模不断扩张,已经涌现出了一批股权清晰、管理民主、运行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发展特点

衢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依托农业特色产业的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近年来,衢州市农业坚持“特色推进”战略,农业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农产品资源丰富。全市各地利用资源优势,组建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覆盖了蜂业、食用菌、粮食、生猪、渔业、蔬菜、柑桔、竹木、家禽、茶叶、猕猴桃、山茶油等主要农产业,此类合作社数量相对较多,发展势头较好,它们依赖于特色产业的发展而发展,随着特色产业的壮大而壮大,同时又发挥着稳定原料供应、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的作用,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如全市现有的34家蜂产品企业,其原材料的60%依靠16家蜂业合作社提供。蜂产品企业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向合作社收购原料,提高了蜂农养蜂入社的积极性,也为自身赢得了机遇。例如,恒亮蜂产品公司借助蜂业合作社,建立了有机蜂基地,完善了质量溯源机制,在国内率先打破欧盟“绿色壁垒”,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

(二)依托大户和龙头企业的合作社效益明显。各类合作社,能够利用生产加工、技术服务、市场销售等方面优势,组织农户统一种植标准、统一品牌商标、统一市场营销,与广大农户结成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帮助农户较好地解决产品销售问题,效益比较明显。如成立于2014年8月的游溪食用菌合作社,现有社员137户,主要由村干部带动。合作社通过统一采购原料,降低生产成本;统一生产技术,提高种菇质量;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单袋食用菌利润从0.5元左右提高到1.5元。

(三)依托市场机制的产销结合型合作社经营情况较好。产销结合型合作社能够内联农户、外接市场,使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了保障,使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如塘岭高山蔬菜专业合作社,由45户蔬菜种植户和5户贩销、加工户组成,蔬菜种植户负责蔬菜种植,贩销户负责销售,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单家独户卖菜难问题,达到了“卖得出、卖得好”的良好效果。衢州猕猴桃产业一度由于销售价格低等原因,不少桃园失管。银泰猕猴桃合作社组建后,积极组织销售,产业的发展开始回升,猕猴桃的销售价从最低时的1元/公斤,逐渐上升到6元/公斤,甚至有外地猕猴桃流入衢州,进入银泰的销售渠道。

二、存在的问题

衢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全省有一定的地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一)宣传教育不够深入。近年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农业经济发挥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关的宣传教育工作未跟上,不少干部、群众对合作社不了解,不知道合作社是做什么的,能为农民带来什么好处,对合作社的地位和作用缺乏足够的认识,从而导致合作社发展速度比较缓慢,经营规模总体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

(二)经营管理不够规范。从调查情况来看,部分合作社重组建、轻管理,内部管理和运作机制不够规范。一是民主管理意识比较淡薄。一些合作社没有成立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没有专门财务人员,未按章程制度办事,合作社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务决策往往由个别人说了算;二是管理人才比较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农民,综合素质不高,经营管理合作社能力普遍较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的合作社,尽管有比较优秀的经营管理人员,但精力和时间主要在企业;三是经营效益欠佳。经营管理不规范最后体现在效益上,相当一部分合作社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还有一些合作社经济效益欠佳,如天蓬生猪合作社为广大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市场信息,对养猪户的养殖效益有很大帮助,但合作社本身并不赢利,其经费开支靠天蓬公司补贴。一些种养专业村组建的合作社,在统一采购原料、统一技术培训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不得不靠村集体经济的补贴维持运行。

(三)部门服务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畅。《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条例》已明确规定,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合作社的指导、协调和服务工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衢州市在农业合作社管理体制上还不够明确,由于多头管理,导致职责不清、任务不明、管理不力,出现了“谁都可以负责,谁都不负责”的尴尬局面,不利于合作社健康发展;二是优惠政策得不到兑现。近年来,市政府陆续出台了一些扶持和优惠政策,从税收、供电、用地、运输等不同方面给予合作社支持,但从实际情况看,这些优惠政策还无法较好落实到位;三是贷款比较困难。合作社没有资产抵押,财务管理普遍不规范,银行发放信贷比较困难,导致合作社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四)一些合作社组织经营规模小、合作程度低。部分衢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专业大户、技术能手或企业主发起的,建立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他们只能带动周围的农户联合起来,共同进入市场;经营农业商务的实力较弱,经营起点低,发展产业和商业经营的规模偏小。尤其是在一些市场前景很好的重点产业和优势区域发展不足,比较有规模和符合优势农产品的发展规划需要的跨乡镇全行业性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专业合作组织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地区,边远山区很少,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构较为简单、合作水平低,缺乏一个专业合作组织的完整体系,严重制约了合作组织对政府决策的整体影响力。

三、对策建议

结合衢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一)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作用。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既要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又要加强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这是实践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也是由欠发达市情所决定的。衢州市是欠发达地区,市场化程度比较低,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起步较晚,只能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政府支持,降低组织成本,按照“政府支持,农民自主”的合作社组建原则,帮助农民建立各种专业经济组织。从所调查的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它们之所以能够发展壮大,乡镇政府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塘岭的高山蔬菜合作社、江郎食用菌专业经济合作社等,在发展过程中,镇政府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给予了有力的扶持。目前,在市场要素发育还不健全的情况下,要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篇9

一、洛惠渠灌区原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洛惠渠灌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运行,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灌区管理体制存在问题,加之,灌区水源短缺,灌区多处出现“水中旱”的现象,严重制约着灌区骨干工程的发挥。

分析研究灌区原管理体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基层用水组织环节过多

农民用水必须经过站,段,斗,村组几个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村组无视水法的有关规定,借收水费之机层层加码,私设项目,向群众乱摊派。也有个别村组违反水价政策,任意抬高水价。造成农民用水中承担的不合理负担的重要因素。

2.农民自身因素

主要表现在农民用水观念落后,节水灌溉意识淡薄,大水漫灌的陋习难改。造成亩均用水定额过大,水费支出也相应增加。

3.政策性因素

没有一价到位,群众对商品水的意识淡薄,节约用水的观念没有形成。加之用水过程中人员过多,造成水价成本不断替增。

4.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大,群众用水困难

近年来,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单一的作物种植结构(一片麦地或棉花地)已不存在。农民把仅有的土地按照自己的计划种植,要达到最小的面积获取最大的产值。因而有种植不同,成熟的季节不同,所需水时间也不同,管水人员因为效益差而放弃引水,群众则要么推迟灌溉,影响产量,要么机井灌溉,影响土质。

二、组建专业浇地队的重要性

由于以上管理体制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灌区区域农业多样化市场的发展,同时也制约了灌区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能达到灌农、管理站双赢的目的,在灌区能否顺利实施终端水价?成为摆在水利人面前的一个新问题。灌区的改革和其他事物一样,循序渐进,也需要平稳过渡。怎样过渡,全局内部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水利改革大讨论,提议革新方案。经灌溉科汇总整理后,在洛灌区下发在全灌区推行浇地专业队的通知,一致认为,只有先组建专业队,才能解决用水组织过多、水价不明了、节约用水、群众用水难的实际情况。各管理站积极配合局政策,迅速成立了浇地专业队,实行了群众浇地“一条龙”服务,经过近几年的实践运行。在洛灌区取得了较成功的效果。大部分管理站成功的实现了水费的终端水价政策。

三、组建专业浇地队的作用及重要意义

根据上述问题,结合实际,组建专业浇地队具有以下几方面作用及重要意义。

1.所谓专业浇地队,即在一条斗渠内部,通过村组推荐产生3-5名(平均350亩选出1人)浇地队员,要求其在浇地过程中,实行四到户已公布:四到户即送水到户、结算到户、收费到户、送票到户。每次灌季结束在村组公示牌上公布本斗本次的用水、收费情况,接受群众监督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我们从局里条件比较成熟的站上做起,最终全面实现浇地专业队管理。强制推行,不留余地。从04年冬灌开始,就有三个管理站开始在全站范围强制推行专业浇地队浇地,并根据局通知精神,制定了关于专业队的相关制度:如何成立专业浇地队、专业浇地队员的的职责、专业浇地队员奖惩办法等。为新生事物、新管理制度的顺利执行,站上专门设立督察小组,监督浇地队员的日常工作,凡是发现群众共在田里浇地的,每浇一亩地,对包斗的职工,从其工资中扣10元,斗干部违反规定管理的,按不称职处理,这些措施为专业队这个组织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2.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对实施专业队心存在顾虑的站,管理局及时组织站领导、职工、斗干部和他们的专业浇地队员,到搞得好的站上,进行现场观摩,面对面学习,探讨、交流,消除疑虑,促进工作。

3.解决问题,区别对待。对下游渠线长的斗,浇地难,成本高,浇地队队员工资不能保障的,采取以斗为单位,实行浇地费统一管理,上下游进行均衡,相互补贴。如果还不够,由管理站从基层管理费中拿出相关部分进行补贴。(04年冬灌开始,洛惠局西渠头管理站上最下游斗,西顾贤浇地队员人均工资不足20元,有些人就打起退堂鼓,管理站及时出面解决)这样及时维护了管理局政策的严肃性,也稳定了浇地队员的人心,保证了浇地队的正常运转。

4.加强考核,不断完善。对浇地队员,管理上采取绩效挂钩,按灌季考核兑现报酬。浇地队员的浇地工资随水费一并上交,根据考核结果发放。浇地队员考核内容:工作态度方面,是否贯彻管理站政策,服从斗长领导,积极动员群众抓好先期用水工作;节约用水方面,是否做好定额控制,无浪费水量,无跑冒滴漏现象;渠道整修方面,无於无草,输水畅通,断面标准按管理站要求完成;业务工作方面,及时结算水帐,收缴水费,按时送正式票据,及时提供管理站所需的各种资料;群众满意度方面,是否执行了终端水价,浇地质量,无上访事件等五个方面。每个灌季结束,根据考核结果兑现浇地工资。同时在全局范围内评选10名优秀浇地能手作为我局的标兵,予以表彰,以资鼓励。扩大专业浇地队这一组织在灌区的影响。促进灌溉管理工作的和谐、良性发展。随着先期工作的顺利进展,继而在洛灌区已全面实施了专业队组织。

5.每个灌季结束,由管理站根据本站的实际情况,在灌农间进行调查问卷。调查表明,95%的群众对专业浇地队感到满意,91%的群众认为专业浇地队员应该民主选举产生,80%的群众认为浇地队员的工资应在35元以上。于是,局里根据第一手调查资料,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在全局范围下发通知,对于浇地队员,要民主产生,要求管理站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浇地队员的报酬。

6.经过几年的实践,该站专业浇地队的作用日益突出。部分站区已在此基础上顺利实行了终端水价。同时,也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1)适应了目前农村劳动力欠缺(农村近年来,青壮劳力大都出门打工)的新情况,灌区实行浇地专业队,为群众用水全方位服务,解决了部分群众的后顾之忧。

(2)促进了节约用水,改变了昼浇夜不浇的陋习,杜绝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东干渠三斗调查来看,2004年冬春灌斗口水量26万m3,亩均定额89m3,比2002、2003年亩均定额分别降低了40m3/亩和30m3/亩;

(3)降低了浇地费用,节约用水时间。东干三斗以前亩均28元,降为现在的亩均18-23元。以前浇完3000亩地,需要用水40天。组织了浇地专业服务队后,仅用20天就可浇完,加快了灌溉进度,浇地队员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

篇10

【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A

伴随经济全球化不断加速发展,竞争愈演愈烈,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选择在地域更具优势的地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国内区域或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的趋势不断加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对国际产业转移的承接。一般来说,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为了适应市场竞争,凸显优势,以直接投资的形式进行跨区域投资,或者使产业空间上移动即将发达地区的部分生产和全部产业由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过程称之为区际产业转移①②。将产业转移机制问题通过比较优势变化和产业转移相联系进行研究最早学者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William Arthur Lewis。而美国的专家Raymond Vernon指出,产业生命周期发展到一定程度产业区际转移必然会发生,它的表现形式是产业的空间演化。

经济学对外部性研究的解释最初表达是一种市场失灵现象,特指其他经济行为主体被某个游离于市场交易机制以外的主体或经济行为主体本身所影响。“区域外部性”对“外部性”问题的探讨是基于“真实的地理空间”,它是指区域之间不被市场交易制度影响、制约或作用。

在人地关系领域中,区域外部性问题非常广泛的存在,如公共物品生态系统、环境和资源等,一些经济行为主体常常破坏环境,却不承担任何成本和法律责任,为此由“环境外部性”所引发的环境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水污染、温室气体排放、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外部性在经济活动领域中,包含外部推动(不会获得回报的给予其他经济行为主体)、外部节约(不必支付成本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获得)和外部压抑(不必承担责任给予其他经济行为主体或不会追究责任从其他经济行为主体收到)三方面③。

与以往产业转移研究的着眼点不同,通过区域的外部作用研究入手,将区域外部作用与产业转移二者相互联系,探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间的内在机理,以区际产业转移为实现区域外部作用的表现形式或载体及平台,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跨区域转移这种经济现象的积极外作用及影响因素,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期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的研究有所裨益。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分析:产业升级的区域外部作用

通常产业发展过程中要经历萌芽期(幼稚期、起步期、酝酿期或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稳定期)四个阶段,这是产业生命周期要经历的一个演变的过程。而区际产业转移的过程所遵循的规律,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发展的四个阶段密不可分,因此,在区际产业转移分析中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相互联系意义重大,欠发达区域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中可将这一理论研究成果高度借鉴④。

自然垄断阶段―萌芽期。萌芽期阶段即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风险,如产业进入壁垒较高、技术风险大,此时企业数量少、市场状况不明朗、技术不成熟,创新呈现发散状、产品创意不断更迭,产品的系列化和标准化未实现、行业主导尚未出现。少数企业凭借潜在市场开发、经济发达和技术创新优势优先进入该产业,表现的自然垄断性强⑤。

全面竞争阶段―成长期。在成长期的企业,生产工艺及装备日趋成熟和稳定,配套技术成熟,产品的生产成品下降,企业有能力组织大批或成批的生产,企业有充裕的资金,稳定的从事贸易和生产经营活动,市场不断完善,外加产业发展需求,政府帮扶及政策鼓励,高额利润的吸引使得更多的投资者被吸引进入该产业,产业的发展迅速⑥。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使产业降低生产运营成本下降,产业的梯度转移开始。

产业重组阶段―成熟期。产业经历了成长期后开始出现企业分化,行业中的企业分化为主导企业和跟随企业两大类,那些主导企业从竞争中胜出,技术日趋完善,生产效率提高,引领产业内资源的重新配置。多数跟随企业,则想办法会实行模仿创新或以适当方式退出产业竞争,又或者通过新的方式参与到激烈的产业竞争中,相对来说,也就是该阶段市场需求潜力已经不是足够大,优胜劣汰机制下的产业重组开始。处于这个阶段,企业间的协作、分工显著增强,企业能够将市场、研发和生产等环节有效分工,这种情况下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生产运营成本,而且有效的开拓了市场,各实体的灵活性得到了更好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