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实习工作报告模板(10篇)

时间:2022-04-18 06:54:4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导游实习工作报告,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导游实习工作报告

篇1

1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现状

2009年12月1日,国务院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确立了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从此中国旅游行业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人才急需,旅游管理专业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的机遇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却在就业环节受到了冷遇。据有关统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当中有60%以上没有从事本专业的工作。与此同时,旅游行业中逐渐出现了一种怪现象,即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不如本科生,本科生不如大专生。①面对严峻的事实,高校也开始反省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201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工作报告会议上,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提出了全国旅游重点工作之一是“加强旅游理论研究和人才队伍建设,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这无疑是对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改革的一剂“强心针”。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在现实中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计划不合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技能培养的问题。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为例,每年的专业实习,尤其在实习初期,从各实习岗位上普遍暴露出学生“眼高手低”,自身定位不明晰,对旅游行业认识不准确,缺乏服务意识,客人满意度差等突出问题。专业实习是学生职业能力低的第一个爆发期;第二个爆发期是在学生毕业择业时,部分学生由于实习时不愉快的经历而放弃进入旅游行业,或者由于自身职业能力受限在就业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些被边缘化的学生大部分迫于就业压力最终也选择了转行。所以会出现地方上旅游行业人才急缺,学校培养的学生却不匹配的尴尬局面。

2旅游管理专业在专业培养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与社会需要脱节的培养模式

地方院校的宗旨是服务地方,作为地方上旅游人才的主要供给源,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等并不能结合地方需要和特点,老师缺乏实践经历和定期培训这些是直接导致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到行业发展的特点和现状,毕业后也不能较好地为企业所用的主要原因。

2.2实践教学资金投入不足

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管理中,校内实训基地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但目前就贵州已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来看,中职或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往往比本科院校更完整和专业,并且有专门的实践教学环节的老师指导学生具体的操作实践,而本科院校普遍重视教学、科研,相对于实践的经费支持较少,很多应有的校内实训基地的设备设施相对陈旧落后,实训基地功能简单,使用率低。

2.3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就目前安顺学院旅游学院的师资构成来看,一部分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来的,既缺乏系统的酒店、旅行社专业理论知识,又缺乏行业管理与服务的工作经历,因此在教学上也只能立足于课本,缺乏实践指导。学生最终学习的结果呈现两个特点:要不就是对本学科失去学习的兴趣,要不就是发现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在实践中并不适用,导致对老师的教学能力产生质疑。因此,师资上的不匹配是难以完成高质量的实训教学任务的。

2.4企业、学校、学生在各自诉求上不统一

旅游酒店企业方面:一方面,实习生能有效地降低劳动成本,另一方面,从员工管理来看,相较老员工,学校能分担企业对于实习生的1/3或者更多的管理压力。基于这些考虑,企业希望学生实习期越长越好,大多要求在10个月以上,这样学生基本能蜕变成固定岗位的熟练员工,为企业所用。学生方面:由于实践机会少,普遍希望能够分次实习,轮岗实习,以此接触更多的岗位,学到更多的管理知识并得到合理的报酬。学校方面:主要的诉求是按教学计划完成实习实践的内容,希望在实习期间学生不出问题,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由此可见,企业、学校、学生对于实习的目标是不一致的,出现问题往往会表现出各自为政的棘手局面。

3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提升方法探索

针对以上问题,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针对旅游市场的人才需求,改革传统教学体制,创新实践教学内容,积极研讨职业能力提升的新方法,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3.1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发展规划

学院领导应该转变思想,意识到职业能力对于旅游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并从培养目标、培养计划上去调整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本着专业发展,规划先行的宗旨,做好职业能力的长期规划,如旅游管理实验实训室的建设规划、旅游管理见习实习规划、旅游管理校内专业活动开展规划等。并且配备专门的老师负责各项计划的执行和实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行实操的学习和锻炼,为学生深入学习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未来进一步深造、就业和创业打好基础。

3.2搭建从校内到校外的专业实践技能平台

积极搭建从校内到校外的专业实践技能平台,校内平台以校内实训基地为中心,辐射全校开展专业实践活动和服务工作。校内专业活动的开展是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环节,就安顺学院旅游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来看:曾多次举办过“导游之星评选”“旅游日宣传活动”“导游与餐饮服务技能大赛”等大型赛事,在学校范围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且旅游学院组织训练的“礼仪队”也长期服务于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这些都一定程度地激发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并且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不仅为专业品牌建设奠定了基础,也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校外实践平台主要以教学基地为中心,从旅游管理专业发展的三个方向(景区、酒店、旅行社)实施建设,与星级酒店、国家级旅游景区和大型旅行社建立长期合作,双方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3落实校内外实践活动的内容

3.3.1校内专业实践活动项目

建设专业导游队。立足旅游管理专业实际,给学生创造一个锻炼及专业实训平台。常规活动:①在每年的迎新期间,为学生及家长导游讲解安顺及学院特色,使之成为学校宣传服务的重要窗口;②开展导游模拟大赛:主要为了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展现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良好精神风貌。建立餐饮与客房实训兴趣小组:小组由专门实训老师负责指导,以现有校内实训实验室为中心开展实训活动。①定期开展酒店餐饮与客房服务技能大赛,以赛代训,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②定期组织小组成员去合作酒店进行参观和学习;③选取优秀代表参加省、市举行的酒店行业的相关赛事。通过不同层次的训练让学生了解行业的特点,同时提升服务技能。

3.3.2校外实践活动项目

景区方面:目前旅游学院已经将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安顺市兴伟石博园等作为教学实践见习基地。围绕见习基地主要开展以下活动:一是了解和熟悉不同类型的旅游景区,提升审美能力;二是做好沿途以及景区现场导游模拟工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导游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三是通过开展活动提升学术水平,完成见习参观心得。酒店及旅行社方面:以现有的黄果树迎宾馆、安顺市希尔顿逸林酒店、中天凯悦酒店、天瀑酒店、天悦旅行社、激情旅行社等实习基地为中心,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一是了解酒店的基本经营管理情况,酒店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以及服务技巧;二是通过旅行社去实际感受“导游”“计调”等工作的主要内容,学习如何招徕客人、制作行程单、对客服务、旅游讲解等具体的实操工作。

4提升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完善师资队伍培训机制

实训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和整体素质直接决定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课程的建设。在目前实训师资匮乏的情况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来提升实训师资的实践能力:一方面是“请进来”,引进“行业精英”,或者积极与已有合作的实训单位、实习基地联系,邀请专家“进课堂”,现身讲解工作中的案例和体会,同时对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是“走出去”,实训师资应该定期去进行旅游行业职业能力培训,不断完善和丰富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同时还应定期去合作的实训基地挂职学习,接触实际的服务工作,进行实习调研,了解实习生情况,不断完善专业的实习环节。通过这种机制,学生在校期间就能与企业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便于其本身实践能力的提升和毕业后的职业选择,企业和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实习期的雇用关系,企业本身也扮演着教学的角色;学校和企业也形成良好的合作生态,互相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和走访,而不再是实习期间单纯的学校和实习单位的关系,学校为企业和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便于企业发现更多的人才,便于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便于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这是一件“三赢”的事,三者之间要形成合力,共同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必须采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的方式。旅游专业的教师要把致力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作为己任,①培养出企业所需的具有高素质的旅游综合性人才,真正成为地方旅游行业人才资源的供给源.

篇2

一、何为互联网+

所谓的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平台上加上一个传统行业,相当于给传统行业加一双“互联网”的翅膀,然后助力传统行业。比如互联网金融,由于与互联网的相结合,诞生出了很多普通用户触手可及的理财投资产品,比如余额宝、理财通以及p2p投融资产品等;比如互联网医疗,传统的医疗机构由于互联网平台的接入,使得人们实现在线求医问药成为可能,这些都是最典型的互联网+的案例。如今,“互联网+”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充分的落实。

二、互联网+教育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应用的普及,在教育领域,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互联网+”视域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学生都对智能手机、平板等非常感兴趣,碎片化的知识学习成为习惯。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微信、QQ、云课堂等资源进行教学改革是必然的趋势。高职教育有自己的特点,相对于本科教育来讲,我们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必那么全面深刻,本着够用的原则就可以。同时,高职教育非常重视理论实践的操作,由于实习实训条件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设备,所以,现有的条件很慢满足高职技能教育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视域,通过构建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弥补技能教学之不足。相对于其他专业,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知识点零散,实际操作的内容需要大量的视频辅助,传统的课件、教案已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因此,通过运用各种网络资源,应用互联网+概念,改变我们的教学理念,构建丰富的教学资源,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多元考核与评价,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运用“互联网+”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举措

(一)建设精品课程资源库,纸质资源转变为电子资源

旅游管理系教学资源库由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和素材资源库组成。专业资源库包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行业介绍、企业信息等内容;课程资源库目前共有八门课:《导游实务》、《导游基础知识》、《中国旅游地理》、《中国旅游文化》、《模拟景点导游》、《旅行社管理》、《旅游市场营销》和《旅游心理学》,内容包括课程视频、课程课件、课程教案、课程实训任务书、课程题库、课程实习实训制度和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素材库为了满足课程资源库和专业资源库的源素材提供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素材,如文献、视频、动画、图片等。

(二)建设精品课程

充分利用学院精品课程平台,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系已有精品课程6门,分别是:《模拟导游》、《食品营养与卫生》、《旅游心理学》。随着精品课程建设的推进和发展,我系的精品课程数量会逐年增加,质量会逐年提高。

(三)建设世界大学城云空间,互动学习

大学城云空间提供了另一个交流学习、交流互动、共同提升的平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打破了只有上课时间才能教学的局限性,巧妙地将课堂交流时间延伸到了课下,有利于丰富课余生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记载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本着“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实名机制,智慧管理”的建设理念,打造全球教育学习环境,引领空间教育学习。

(四)利用微信群投票,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

长期以来,教学目标的制定都是由老师来制定。并且在制定的过程中有很大的随意性,针对性不强。据调查,在校的学生中,几乎所有学生都有智能手机,并且都开通了微信。在此基础上,我们现在可以利用微信的投票功能,由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这样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有的放矢的指导。既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习目标更加清晰。

(五)通过QQ讨论组,师生共同确定教学重点难点

在正式上课之前,先让学生预习新课内容,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自己先写出教学重点难点,然后小组汇总,以小组为单位将本组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发到QQ讨论组中,大家充分讨论,最后确定学习重点难点。这种形式充分真实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愿望。教师也明确了重点难点,在备课的过程中更有针对性,也有利于突破重点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六)收集学生网络学习的大数据,为个性化教学提供依据

学生们利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等网络资源学习过程中,会留下学习痕迹。比如同学们在平时做练习的过程中出现的错题,传统的纸质资源很难直观的汇总归纳学生的出错点。但是,在互联网中,通过收集大数据就能很清晰的知道学生们的学习薄弱点。然后教师再有针对性的加强这一部分知识的弥补,实现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

四、“互联网+”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一)清晰的组织教学材料

教师上课需要准备的文件越来越多,例如,课件、教案、讲稿、大纲、教学日志、教学计划等,每一堂课都需要做大量的打印工作。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还需要准备大量的视频片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如此多的准备要求。因此,借助于世界大学城云空间平台,灵活使用平台中的对应模块,很容易实现上述资料的归类整理。

(二)突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最主要的时间和空间,局限性非常明显。随着学校实现WIFI覆盖和同学们拥有智能手机及平板。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教师把各类教学资源挂在相关的平台或App软件上,同学们可以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

(三)学生的积极性得到激发

在世界大学城云空间里,有很多的功能模块,类似于qq空间,同学们非常乐于畅游在搭建模块和学习的海洋中。同时微信和qq有很强的互动性,非常的表情资源和链接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领域,学生们会沿着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路线不断拓展,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四)实现了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新媒体,不仅对于学生是非常新鲜和刺激的,对于老师来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也要经过培训,练习,逐步搭建起自己的学习网络。在此过程中,教师也会遇到新鲜的知识,主观能动性也得到激发,实现了教学相长。

(五)考核方式实现多元化

传统的考核方式还是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为主,另外稍加一些平时的作业和出勤成绩,不利于客观的个性化评价。在互联网+思维的带动下,教师通过云空间平台以及qq、微信讨论沟通的痕迹,同时在云课堂学习过程中对有对应的测验成绩,另外可以清晰的看到学生的提交作业情况、互动讨论情况、在线测试成绩、留言板留言情况等。最后的评价会更加的客观和多元。

五、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难题

(一)硬件不足且缺少专门维护

为了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学院应该配备更多的机房和电脑。现有的条件满足不了学习的要求,设备陈旧,网速偏慢。如果设备出了问题,缺少专业高效的快修和维护。如果打开学习内容非常缓慢,将会极大的影响学习积极性和效率。

(二)动态视频资源缺乏

教师会尽力在网络上找一些视频片段来充实教学内容,但是,网上的资源毕竟是良莠不齐,有的画面不清晰,有的逻辑思维混乱。反而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倒推作用。

六、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改的几点建议

(一)树立全新的课程开发理念

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特别是考取导游证的核心课程,知识点非常零散。另外,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较差,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去钻研知识。因此,结合课程和学情,我们把教材的知识结合业界实际和考证要求打乱重组。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实现知识点有逻辑的碎片化。

(二)校企合作开发教学资源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研究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前所未有地强调了职业教育对于中国教育发展,乃至对整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顶岗实习”以其工作岗位的“零距离”、工作环境的职业性、工作经历的真实性和工作体验的综合性成为了“校企业合作、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最重要的实践方式。

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的培养定位决定了其毕业生广阔的就业面,涵盖外贸营销、翻译口译、语言培训、幼儿教育、旅行导游、酒店前台、会展服务、文秘等多个工作岗位。现今上海共有27所高职院校,其中90%都开设了应用英语专业。为了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各个高职院校都开展了各类校内技能实训、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校外实训基地实训、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实践教学的课时数占到了总学时的40%以上,通常采用“2+1”、“2.5+0.5”、 “1.5+3x0.5”、“3+1”等人才培养模式。尽管在实训课程设置和实训课时分配上不尽相同,却都努力突出了学生语言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然而,由于英语专业的行业性不强,与实践型和行业性较强的工科专业相比,英语专业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仅停留在起步阶段,更多地只是体现出了“学和校”这一方的努力,因此如何在高职英语专业进行有效的产学合作成为重中之重。

2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实践教学体系分为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条件体系和实践教学考评体系。

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解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两部分,即具备一定的词汇量,阅读理解能力、听力理解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翻译能力和通用理论及符合时代和市场的实用专业知识。能力目标是在知识目标实现的基础上,根据特定岗位(群)的要求所具备的职业能力,如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能。素质目标指个人的综合职业素养,如能否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能否在工作中精益求精、能否承受工作压力等。

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涵盖理论教学、技能实训教学和校外实习三个部分。在理论教学上,按照知识目标要求,以词汇和语法为基础,以听、说、读、写、译能力培养为核心,充分利用课堂、网络和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储备。在技能实训教学中,以就业岗位所需知识和能力为目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设计实训模块,强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合,提高综合技能。常见的实训课程有《英语口语实训》、《贸易单证实训》、《翻译实训》、《口译实训》、《函电实训》等。校外实习依托校外实习基地,按照学校推荐和自主自愿的原则,进行分散性专业实习。

实践教学条件体系是指实践教学的保障层面,包括制度支持、师资配备和基础设施配套。一方面要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包括多功能语音室的建设和商务英语模拟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和全真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扩大同外贸公司、外企、外语培训中心、翻译公司、会展中心等单位的联系,形成一批适合专业培养目标而又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应建立双元评价体系,包括企业和学校双考评、毕业设计和实习岗位双结合、实习过程和工作业绩双考虑三个方面。考评可以实行五级制,即“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也可以实行百分制。学校指导教师与企业指导教师共同对学生的实习情况做出形成性考核,毕业实习成绩最后由企业鉴定(60%,主要根据学生在企业工作表现、工作业绩评定)和实习指导教师评语来综合评定(40%,主要根据学生实习工作记录、实结、毕业设计情况来评定)。不达标者不能获得本门课程成绩。综合学生的实习态度、岗位表现及实习业绩,企业给出实习鉴定意见;结合学生提交的实习工作记录和实结,以及毕业设计情况给出该生最终实习成绩。

3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应用

建立高职英语专业科学、有效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离不开全面而又实际的市场和行业调研。以作者所在单位上海邦德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应用英语专业07、08、09级共有毕业生266人,专业对口率66.17%,语言对口率28.57%,其中专业对口毕业生主要分布在五大市场领域:行政助理和文员、客户接待和市场、外贸和跟单员、语言培训和教育、专升本和出国留学,分别占到了38.07 %、29.55 %、13.07 %、6.82 %和12.50 %。

3.1行政助理和文员

行政助理和文员岗位主要的岗位证书是《全国商务文员岗位专业考试》《行政管理师岗位证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1)负责办公室曰常接待,包括:电话、访客、接待;(2)负责函电、邮件、文件等收发处理工作;(3)负责会务安排、接洽工作;(4)做好会议记录和纪要,拟写通用文案和一般工作报告;(5)做好公司内外事务的安排和联络工作;(6)做好文书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7)管理和合理使用好办公设备(电脑、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主要知识要求是:(1)熟练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自动化软件;(2)掌握Internet邮件收发、处理技巧;(3)中英文打字速度快;(4)掌握常用英语口语词汇,英文邮件阅读和撰写;(5)了解接待、布置的常规秩序和过程。主要能力要求是:(1)具有一定的信息处理、公文处理、公共关系处理技能;(2)掌握常用英语口语,较好的英语阅读和写作能力;(3)具有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4)熟练运用各类办公自动化设备能力。主要的素质要求是:(1)举止文明大方,仪态仪表端庄;(2)有良好的进取心、工作责任心和条理性,具备良好的记忆力、对时间的分配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有较强的保密意识;(3)能积极稳妥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突发状况,有较强的大局观和权衡能力。

3.2客户接待和市场

客户接待和市场服务岗位主要的岗位证书是《客服服务管理师》证书,主要工作内容是:(1)开拓客户并保持联络、接洽客户,协调客户与公司间的关系;(2)客户信息及资料搜集、录入、整理及维护,客户档案的管理;(3)向客户提取有关资料,如产品知识、市场情况、市场计划等。送稿复审确认和审核制作的校样稿;(4)在出席客户会议时,负责会议记录,并提交会议记要;(5)对客户信息反馈,通报有关市场调查结果和活动进展情况。主要的知识要求是:通话二级乙等以上或同等水平;能熟练操作WORD、 Excel数据报表功能,具有数据分析能力;60个字/分钟的打字速度;英语交流流利、英语书写规范流畅;熟悉通用商务流程和知识。主要能力要求:熟练使用各种办公自动化设备;具有较高的中英文书写能力、表达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及较强的保密意识;工作耐心细致。主要素质要求:性格开朗,良好的学识及个人修养;具备较好的客户服务意识;熟悉客服工作流程和规范;具备较强的接受学习能力及应变能力;良好的分析判断能力,思路敏捷,协调能力强;能独立工作,较好的抗压和情绪调节;能够迅速处理突发临时性客户服务工作;做好与其它部门的协调工作。

3.3外贸和跟单员

外贸和跟单员岗位的证书是《国际商务单证员证书》和《外贸跟单员资格证书》,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函电的回复;计算报价单;验签订单;填对帐表;目录,样品的寄送与登记;客户档案的管理;客户来访接待;主管交办事项的处理;与相关部门的业务联系。主要的知识要求是:英语口语好,语言无障碍交流,掌握外贸英语函电及翻译知识;了解运输、装卸搬运、保管、配送、报关等知识;了解合同法、票据法、经济法等与跟单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专业知识扎实,了解行业特点,掌握足够量的专业术语。主要的能力要求是:能分析客户的特点及产品的价格构成,以利于报价;能预测出客户的需求,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物料的供应情况;善于用文字和语言与客户沟通,英语阅读和表达能力突出;能处理好与客户,与上级,与同事,与外单位人员的关系。该岗位对于学生素质也提出了较高要求:(1)工作态度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服从各种工作分配和管理;(2)有较强的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3)逻辑思维能力强,有条理性;(4)很强的应变能力,处理紧急突发事件的方式方法及用语得当。

3.4校企合作单位实习教学模式

按照“以岗导学,以岗教学,以岗评学,以岗促学”的方针和“专业认知―课程实训―岗位实践―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方法,和培养专业应用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职业实践能力“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现以我校应用英语专业会展方向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上海至尊展览展览服务有限公司从事业务拓展的实习岗位为例,对此类的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做了初步设计。

目标设定:该岗位主要的职责是拓展海外业务,开拓海外会展项目,联络并协助国内客户办理出境签证,带领国内参展商到国外参加展会或订货会等,主要涉及联络、接待和翻译三个方面。从这个岗位职责和范围我们可以分析得出,该岗位从专业知识层面要求具备良好的英语听说交际能力,一定的翻译能力,较高的会展英语专业词汇及一定的会展策划和管理能力;从岗位能力要求来看,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较高的工作协调组织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同时也应具备踏实沉稳、抗压耐劳、心思缜密等综合素质条件。

实践教学:针对该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在理论教学上,通过《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视听说》等课程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通过《会展英语翻译》课程培养中英语言转换能力;通过《会展英语》《会展英语口语》《会展英语口译》等课程保证会展专业词汇的摄入和应用。在技能实训阶段,通过《会展英语口译实训》《会展英语翻译实训》《会展实务实训》等课程加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技能。针对毕业生所提出的希望提高学生的商务谈判技能和会展组织技能,可以考虑加设《商务谈判》《会展策划》课程。针对毕业生反应的实践机会少、行业经验不足的特点可加强或延长校外实习时间。引导学生利用岗位实习,完成“会展师”这一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同时,鼓励学生结合岗位实际完成毕业设计。

条件保障:结合上述岗位实际,首先需要的是一支通晓会展行业知识和流程体系并具备较高英语知识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其次学校应建立并拓展一批会展公司作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再者,学校应配备会展英语模式实验室,以提供给学生一个仿真的工作环境。

考核评价:综合学生的实习态度、岗位表现及实习业绩,企业给出实习鉴定意见;结合学生提交的实习工作记录和实结,以及毕业设计情况给出该生最终实习成绩。同时,针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考评反馈以及毕业生在岗位适应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和不足,积极反思教学课程体系,并做出相应调整和优化,从而形成以满足工作岗位要求为目标,学生关键能力培养和教学课程体系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

4结语

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群)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能够使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增强现场工作能力,了解国际经贸最新动态,发展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服务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法企及的优势。高职院校应用英语专业围绕主要就业岗位群,从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条件体系和考评体系四个方面建立顶岗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学生的实习和就业进行检验、调整和优化,从而形成高职应用英语专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长效运行机制,最终形成高职英语教学与学生语言应用能力、职业能力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提高的良性循环。

2011年度上海市“晨光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1CGB31。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2010.

[2]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

篇4

【第一章】长沙地区旅游服务机制优化探究绪论

【第二章】旅游公共服务相关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第三章】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第四章】国内外旅游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第五章】 【结论/参考文献】湖南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提升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 5 章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途径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路径其实完全可以借鉴其它旅游名城的做法,待完善程度达到一定水平后,再考虑创新自己的旅游公共服务特色。当然,如果在规划初期就可以在创新上做布局,当然更为理想。下面,本课题研究者提出一些个人见解供参考。

5.1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思路。

(1)总体目标的设定。

结合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现状,依据《旅游法》、《中国旅游公共服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长沙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建设旅游强市的决定》的指引及具体要求,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总体发展目标是:到 2020 年,构筑较为完善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立起政府为主导、多方参与、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公益性和市场化运作的旅游公共服务运行机制。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重点加强旅游交通、集散咨询、标识引导、便民惠民等内容建设、大力发展智慧旅游、不断推进厕所革命、完善和实施服务标准,为广大游客提供体系日趋完备、门类齐全、规范安全的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体验。

(2)原则。

长沙市应当以新的发展理念来统筹、规划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以更好地适应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要从长沙市旅游业实际出发,重视和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原则。

随着长沙全域旅游发展号角吹响,对长沙城市品质及旅游公共服务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规划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因而长沙要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新理念,结合城市形象定位,把全市当做一个大景区,统筹安排,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交通、环境保护、信息建设、土地利用等高度融合,高标准、高水平做好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总体规划。

第二是要突出公益共享原则。

公共产品中之种旅游公共服务,包括纯粹性公共服务和准公共服务两类,其中以纯粹性公共服务为主。因此,在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建设实施中,一定需要突出其公益与利益共享性的原则,主要出发点需要面对广大人民群,坚持公共特征优先、共享特点优先,重点要体现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两种特征。一定要区分好旅游经营服务和旅游公共服务两者间的关系,也需要处理好旅游经济发展常规工作和旅游公共服务及管理建设工作的两者间关系,重点要体现出旅游公共服务性中的公益性特点。

第三是要坚持政府主导原则。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都是我国旅游公共服务的主要供给者,在旅游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建设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全市各级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对于基本旅游公共服务要直接提供,以满足广大观光旅游者对于长沙市旅游目的地的消费需求。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涉及到全市信息化、公安、交通、消防、医疗卫生、环保、市政,以及市场监管、电信与邮政等众多部门,必须需要坚持政府主导,多方主体共同建设的原则,方能有力推动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同时,要摸索出一条建立政府和市场之间协调提供公共服务与管理的互补机制,加快形成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

第四是要强化科技支撑原则。

被称为行业的智慧旅游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选择的必然需求。一个城市发展智慧旅游,可以让广大人民群众利用物联网以及云计算等信息新技术,借助 PC 或者便携的移动终端类联网设备,通过有线互联网、无线互联网,主动获悉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等各方面的必备信息,从而为实现游客体验互动、行业管理保障、产业发展动态等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长沙市 2016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了打造智慧旅游城市的要求,基于长沙旅游业目前信息化水平较低,为顺应发展趋势,尽快补齐旅游公共服务中的短板,加强长沙旅游信息服务中的科技含量,积极探索智慧旅游建设对长沙而言尤为重要和迫切。

第五是要强调标准规范原则。

因旅游公共服务及管理建设体系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完善、规范的各类行业标准是推动和落实长沙旅游公共服务建设的重要前提。同时,按照旅游市场环境和游客需求,制定出一套衡量我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及管理的评价标准,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的考量提供依据,不断优化、提升我市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必要工作。

5.2 完善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的具体措施。

针对目前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结合《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所设定的为游客提供更为智慧便捷、安全而又周到的旅游公共服务目标,提出以下关于长沙市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5.2.1 健全长沙旅游公共服务接待设施。

完善自驾车、房车露营等新兴旅游方式的配套服务,这将是对旅游城市的未来服务要求。在自驾游人数快速增长的同时,高速公路排队的拥堵、景区爆满的停车场、相关设施服务的严重缺乏,将会成为每个节假日出游后饱受诟病的百姓话题。面对自驾车的快速发展,与之相关的交通指引信息、救援保障服务,加上需要针对自驾游创新的专业化服务等政府公共服务将一定会成为人们的热切期盼。这些现实的旅游者需求,不仅仅是景区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因地制宜建设相关的配套服务,需要:在旅游咨询中心下设自驾游呼叫、救援服务部门,需要联动实现宾馆、导游、景区门票等旅游服务的预定,同时配套提供车辆租赁维修等功能。

加快旅游交通指引及景区旅游公共服务周边配套建设。在交通指引方面,对于长沙市内具备接待能力可是暂时级别比较低的旅游景点景区,规范机场、车站、高速公路等地旅游交通指引标识,加快更新旅游交通示意图,主要景区交通沿线的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做到统一款式、统一颜色、统一信息、统一制作,在旅游交通通道建立便捷的指引标志。针对多国籍、各类型的游客为服务对象可建立起统一的公共标识系统。按照旅游图形符号国家甚至国际标准,在长沙主要干道及公路区域增设旅游公共标识系统,让不同的国籍的游客可以无障碍地进出景区。

在景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方面,政府可以引导各社会市场主体投资建设与开发,健全景区及周边配套服务,打造能展示长沙特色的用餐、住宿、购物等旅游接待设施;同时,要力争实现景区 wifi 全覆盖,重点打造景区停车场、厕所、游客中心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充分发挥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纽带作用。需要各级政府统一规划,在流动人口密度比较大的区域设立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比如市民广场、机场、车站、重要公路服务区及游客集散地等,为游客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布局应充分考虑城市文化内涵及旅游特色,在功能定位上应以实用性和便民性为准则,应包含交通服务、路线预订、信息服务、门票预订、住宿预订、商品销售等广大游客需求较大的服务。在管理模式上可以采取政府独立建设运营模式,亦可考虑采取政府建设、委托或者特许民间资本运营的模式,与旅游企业、旅游协会进行合作,同时要加强督管,建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保证公益效益优先。在信息提供上应至少具备中、英两种语言,根据具体的客源文化结构可增加相应的小语种服务,如韩文、日文等。在人员使用上,可以考虑固定聘用人员、志愿者和实习生相结合之模式,从而在实现旅游咨询服务经营功能的同时,在一定程度缓解轻财政压力,同时需定期对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保障服务质量。

5.2.2 建设以游客需求为导向的惠民便民旅游体系。

就目前来看,长沙市各级政府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识不足,物力、人力、财力投入均显现不足,这是制约旅游公共服务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长沙市各级政府需提高对旅游公共服务的认识,权衡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赶超目标和旅游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将完善旅游公共服务纳入重要日程,使之真正惠民、便民。

一、高位规划,将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与城市建设相融合,出台市级层面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或行动方案。鼓励开发建设各类免费休憩场所、活动中心、科普馆、博物馆等便民惠民设施,同时规范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的涉及的各类行业标准,做到统一引领,分类指导,避免出现重复、无序建设情况。

二、开通旅游通景交通服务。按照游客需求,在车站、机场、交通枢纽、广场、景区等游客集中地,开通旅游直通车,并设置合理的线路和时间、班次,为解决广大游客景区最后一公里问题提供有力保障。

三、完善现有旅游便民惠民设施及服务。通过资金补贴,政策引导等形式,鼓励各旅游经营场所完善各类便民惠民设施及服务,如:通信、金融、医疗、旅游厕所、停车场等便民服务设施及针对特殊人群的无障碍设施及志愿服务等。

四、积极引导和扶持旅游企业开展便民惠民活动。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督促各景区严格执行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旅游人群的门票减免制度。广泛动员各 A 级景区承诺门票在一定时期内不予上涨。倡导各旅游企业在中国旅游日、节假日等特殊时期推出形式多样的旅游便民惠民措施。

5.2.3 建设智慧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

现代信息技术将肯定是现代旅游公共服务与行政管理(智慧旅游) 应用领域的重要推动要素,旅游信息共享,重点以游者需求为主要导向,推进线上结合线下服务之衔接,在创新旅游公共服务提供与公共管理及服务渠道上需要重点呈体系化状态,提供便捷舒适、智能化全新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特点;破除行业壁垒,推进旅游与公安、交通、市场监管、教育、医疗等跨部门,与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共享(广义的电子政府;电子政务系统),以便实现旅游产业运行与管理可以实现有效联动,有效促进旅游服务大数据(电子政府;智慧城市信息)应用;重点引导各类营业性互联网平台,和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参与旅游服务大数据产品使用,以及相应增值服务开发,尤其要充分运用网站推介,和自媒体功能,这样可以为游客提供多渠道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定期景点即时客流量信息,指导服务公司调节及疏导客流,从而解决季节旅游欠均衡的问题[38]。

长沙在智慧旅游的管理与服务建设范围、方向及标准上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根据目前旅游市场及游客体验需求,初步建设涵盖旅游管理、旅游营销、旅游服务等功能的智慧旅游一体化平台,为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与服务水平、优化旅游公共服务配置、促进旅游市场营销、改善旅游市场环境提供专业、全面的信息技术支撑。

第二,培育和引导各类旅游企业规范化实施智慧旅游建设及管理,以正在运行的 4A 级以上智慧景区试点工作为基础,不断扩大智慧旅游涉企的范围及深度,形成智慧景区、智慧酒店、智慧旅行社、智慧乡村游、智慧旅游商品等门类齐全、服务完备的智慧旅游服务,同时借助各旅游企业采集的基础数据及信息,可对游客来源、停留时间、游览路径、旅游热门地、投诉建议等项目进行分析,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分析旅游市场情况、监管旅游市场秩序、开展城市旅游营销等方面提供一手、精准的大数据保障。

第三,不断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在各大旅游接待场所高密度安装智慧旅游设施,如安防监控、VR 导览、二维码标识、人脸自主识别、多功能触摸屏等可供实现服务自助,人机相结合的硬件设施,同时推进以等级景区为先的旅游接待场所逐步实现无线 wifi 全覆盖。

第四,重点开发移动客户端旅游信息服务。随着移动通讯工具使用频率增高以及用户群增大,开发出适用于长沙旅游市场的旅游手机 APP,通过客户端向旅游者提供行、吃、游、住、购、娱等信息,以及其它相关附加服务,帮助旅游者个性化定制旅游线路,顺利实施其旅游计划,实现长沙旅游智能导航、导游、导览、导购等功能全覆盖,以此提升旅游者体验质量,维护旅游者合法权益。

在旅游手机 APP 开发过程中,需要重点分析旅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游客不同的需求,并将旅游前的旅游信息服务需求与后续两个过程紧密结合起来,除有效满足外地游客赴长沙旅游的信息定制需求外,对于带动本地居民的旅游欲望也是可行之道。

5.2.4 建立吸引与留用高素质旅游管理人才机制。

高顶尖人才的匮乏、专业人才的缺失、基层人员的频繁流动,一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难以突破的困境。长沙打造群众满意的旅游公共服务,素质高、专业性强人员智库是不可或缺的基石。长沙可从以下几方面吸引高素质旅游人才:

一、充分召集社会各界力量,采取聘请与引进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建立起一支视野宽广、专业过硬、门类齐全、人员充足的旅游智库专家队伍,借助专家智慧,对长沙旅游发展及公共服务水平提升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予以突破。

二、重点抓好全市导游人员的管理。导游是一个城市旅游资源和文化内涵最直接的推广者和传播者,导游服务的品质也直接反应了该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的整体水平,长沙作为全国首批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城市之一,应不断完善导游管理制度,并加强对自由执业导游的全程监管,同时,借助本地导游协会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行业监管、人力资源开发、导游权益保障等方面的优势,积极培养和壮大本地导游市场,从而引进更多优秀全面的人才为长沙旅游业提供专业、优质、贴心的向导服务。

三、大力推进全市旅游人才选拔培养工程,推选行业标杆。定期开展旅游行业技能比武大赛,在全系统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旅游职业的良好形象,增强基层技术型旅游人才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四、创新模式,打造多元化的培训平台。在全市旅游队伍常态化开展全方位、多层次、适应性强的培训活动,增强旅游从业人员的执业能力,吸引旅游公共管理、信息技术、志愿服务、安全应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如:以职业素养、专业技能、语言水平等岗位培训为重点,覆盖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事业单位的一线员工,提升全市旅游接待水平;针对旅游行政人员和旅游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就旅游信息化管理、旅游产业转型、旅游产品创新等热点问题开展培训,提升旅游行政管理人员的思维层次和执政能力,增强旅游经营者的规范意识,顺应旅游发展新趋势。

5.2.5 通过各项创新提升旅游管理效能。

针对旅游产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需要加强长沙市旅游及相关产业法规制度的建设。在推进长沙市旅游立法进度上,重点考虑制定相关旅游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制定并实施鼓励休闲、度假、水上旅游等新兴旅游形态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可以借鉴旅游发达国家及地市的经验,优化健全长沙市的旅游管理与服务体系,进一步开放扩大长沙市旅游发展的政策。

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特点,因此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及多举措的部门联动尤为重要。就长沙目前旅游业行政管理的架构及职能来看,很有必要在长沙市政府的主导下成立综合性工作机构-长沙旅游公共服务发展领导小组,明确全市旅游公共服务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各职能部门责任及分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由长沙市旅游局牵头,定期部署和商讨推进旅游公共服务建设中的具体事务。

在旅游公共服务发展进程中,应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统筹规划。同时,为夯实市级各职能部门、各区县(市)在旅游公共服务建设和管理中的责任,可考虑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实施进度和效果进行定期跟踪、督促。

在资金投入上,各级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来配套相应的旅游公共服务发展专项资金给予基础保障。同时结合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内容,可引导、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采取不同的供给形式来解决政府作为单一提供者,在某些方面效能低下的问题。如鼓励民间资本通过 PPP 参与立体停车库的建设,从而改善中心城区旅游历史街巷停车困难,交通拥堵的状况。又如,通过资金补助的形式,鼓励景区、星级饭店、农庄等场所新建、改造旅游厕所,提升旅游接待设施品质。

除科学谋划旅游公共服务的建设外,还要避免走入重建设、轻管理的误区。建立一套能科学考量我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的绩效评估机制,有助于旅游管理部门不断调整、优化旅游公共服务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方式,有助于提升旅游市场经营者的运营能力,同时也响应了广大游客的需求。

借助旅行社、酒店、景区等协会组织的力量来提升旅游市场主体依法、依归经营的意识,同时继续发挥旅游行业社会监督员在行业管理中的监督作用,逐步扩大规模,将监督范围扩充至旅游公共服务各方面,建立长期的检查暗访制度及常态化反馈机制,动用社会力量对全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和管理工作予以及时反映和动态监督。

5.2.6 加强旅游安全保障。

国家本次行政机构变革,首次设立应急管理部门,在国家的行政思维上对人民公共安全权利保障的重视,旅游服务业中的公共安全保障是整个旅游公共管理之重心,一旦发生旅游公共安全事故,对于旅游城市的形象损害危机将会是致使性的,长沙市的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中必须对此引起充分的认识与重视。

第一,需要建立完善的长沙市旅游安全保障机制。从根本上提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大众对旅游安全保障的认识,加强旅游安全的有效防范。从制度层面上,厘清旅游安全保障的各个责任主体,严格按照《安全生产法》、《旅游安全管理办法》、《湖南省实施<旅游法>的办法》等法律法规,坚决杜绝事故发生后相互扯皮、推卸责任的现象。坚持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属地监管、一岗双责的原则,督促各旅游业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安全责任体系与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宣传教育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

第二,需要建立科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各级旅游应急预案机制,防患于未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基本态度,切忌生搬硬套、东挪西凑。要以旅游地资源及各类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充分考虑气候、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力,以人为本,制定因地制宜、门类清晰、可操作性强的紧急预案。同时,不定期的进行紧急预案演练,在演练的过程中找出不足并修改,做到紧急预案常建常练,常练常新,以期提高专业性和实用性,进而增强旅游目的地妥善处理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能力,为旅游活动的展开创造安全稳定的大局[39]。

第三,需提高部门间协调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厘清消防、公安、交通、工商及其他配套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并要求各部门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一旦出现重大安全问题必须追求有关部门的责任,决不姑息;可借鉴国外经验,建立起可以与国际接轨的,切实高效的统一联动旅游保障与救援机制,救援组织包括专业救援团队、社会组织以及志愿者团队。

第四,充分发挥旅游保险的作用,尤其是商业保险在旅游紧急救援中的作用,鼓励引导保险公司不断开拓新的旅游险种,扩展投保的范围,在一定程度解除人们出游顾虑的同时保障了旅游企业的利益。因旅游活动链条长、环节多,国内外目的地不可预知的安全风险不断增加,因此要推动实施旅行社统保工作,力争全市旅行社责任险全覆盖,以促旅行社提升服务质量和抗风险能力,为旅游纠纷及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工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应督促旅行社加强旅游安全的宣传,积极引导游客购买意外保险。

第五,加强旅游安全宣传教育与培训。以安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生命线为理念,把旅游安全的法律法规与日常管理、监督以及年度工作安排结合起来,开展旅游安全宣传。通过5.19 中国旅游日、安全生产月等咨询活动及电视台、网站等媒体广泛宣传,增强广大群众的旅游安全意识,营造良好氛围。同时定期对旅游企业开展安全培训,推广行业安全规章制度和标准,提升旅游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及处理应急突发事件的能力。

5.2.7 其他配套措施。

篇5

丛蕾是一个坐不住的人,对她的采访几乎都是在运动中进行的。

7月初的一个黄昏时分,丛蕾驾驶着一辆5系宝马,准时出现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东门外的约见地点。“车是老公的,我只是借用。车牌被场馆注册过,开别的车进不去,所以就成了我上下班的专用车了。老公总抱怨说他是‘人车两空’,哈哈。”丛蕾爽朗地笑着。

迎着夕阳和如织的下班人流,“宝马”载着我们缓缓驶近了“鸟巢”,这座北京现代化新地标建筑的面纱在我们面前被慢慢揭开。车子盘旋于体育场周围纵横交锚的道路中,丛蕾一边介绍场馆的设施,还不时放下车窗,与下班的同事打着招呼。在这个占地21.4公顷的场馆区内,有一支300多人的管理团队,是所有比赛场馆中阵容最为庞大的队伍,丛蕾便是其中的一员。

丛蕾的职务是颁奖仪式副经理,是国家体育场颁奖仪式组织与执行人之一,主要负责嘉宾引导,奥运会及残奥会国家场颁奖仪式志愿者培训工作,以及与国家场其他部门的日常沟通与工作协调。

车子驶进了“鸟巢”底层的办公区域,透过车窗向上望去,巨大的钢筋骨架在我们的头顶慢慢消失,仿佛进入了一座神秘的宫殿。

划了一个弧线后,丛蕾把车停在了贵宾区附近,她的办公室就在这里。进了办公室,记者打开录音笔正准备坐下采访,丛蕾却从门边拉过来一辆全身黑色的小双轮车。“这是我的‘小飞侠’,最高时速30公里,造价10万人民币呢。我是场馆里第一个拥有它的人,天天骑着满场飞,都出了名了。”说着,她走出办公室,在走廊里给记者演示她的骑术。在不到50平米的空场里,她和她的“小飞侠”流畅地划着“8”字,人车浑然一体,动作潇洒自如。记者好奇地想试试身手,刚上去就前后左右不自觉地乱晃起来,根本找不到平衡,更别说正常行驶了,看来想要熟练操纵它还真不容易。据丛蕾讲,场馆里使用这样的交通工具,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平时,丛蕾会骑着“小飞侠”穿梭于场馆之中,工作效率特别高。她把自己比作电影《钢铁侠》中那个飞檐走壁如入无人之境的铁人英雄。

丛蕾带记者参观了和她办公室相对的嘉宾等候室,这里摆着淡色的沙发,角落里竖着两盆半人多高的绿色植物,墙壁上挂着几张纸板画,调节着整个房间的色调,空间虽不大,却也舒适整洁。“我还要去争取一台42寸的电视,方便嘉宾观看场馆内的比赛,及时了解比赛信息。”丛蕾讲,以前这里什么都没有,是她好不容易争取到了一笔资金,才将房间装修一新。

“现在比我刚来时已经是天壤之别了。那时候我的工作环境就像一个工地,每天都要戴着安全帽和防粉尘口罩,身上挂着几个对讲机,像一个全副武装的‘变形金刚’。就这样一步步走到了现在。”丛蕾说。

随后,丛蕾又领记者穿过两道门,径直走入“鸟巢”的比赛场地。置身于这个全世界跨度最大的钢结构建筑中,任何活动的物体都显得那么渺小,犹如游荡在浩瀚宇宙中的点点繁星。从嘉宾室到比赛场入口,这短短的距离丛蕾不知走了多少遍。“到了真正的颁奖仪式,我是不会走进场地的,嘉宾都有礼仪小姐引导,我负责总协调。”

再次走进丛蕾的办公室,记者才得以仔细观察这个20平米左右的空间。屋子里有两排狭长的办公桌,最里面的一张桌子上凌凌乱乱地摆满了饼干、面包、方便面、水果等食品。“晚上经常要加班,没时间出去吃饭,所以大家买了好多吃的,都堆在这了。”丛蕾说着,给记者沏了一杯热橙汁,记者这时才感觉房间里有些阴冷。已经进入酷暑了,屋角的衣架上还挂着几件红色的羽绒服。丛蕾说,工作区在地下,前一段时间晚上特别凉,必须要穿羽绒服御寒。记者问丛蕾每天基本的工作是什么,她指了指墙说:“都在上面了。”

办公桌上方的墙面上贴满了大大小小的表格,有分工明细表、活动应急预案表、场馆运行团队各部门联系方式表等等,其中有一张彩色表格十分醒目。“这张是我做的。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工作,黄色的部分都是我的工作范围。”记者粗看了一眼,黄色几乎占了一半。

“我就是一个踏踏实实干活儿的。”丛蕾这样定义自己,她说自己在英国学的东西全用在这上面了。办公桌上放着她常用的两台笔记本电脑,记者想让她从里面选几张工作时的照片,没想到她找起来很费劲。“忙的时候哪顾的上照相,测试赛时刘翔那么大的明星站在我旁边,也没时间跟他合影。”电脑里,除了大量的场馆图片,剩下的,几乎都是她在英国的记忆。

1997年,21岁的丛蕾前往英国留学,先后获得了信息系统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和运营管理硕士3个学位。之后,丛蕾开始了长达5年的工作实践。她曾在一家英国旅游公司任市场部经理助理,在专业律师行做过市场部经理和律师助理,在公关公司任市场部总监,直到现在,她还是中国国际公关协会驻伦敦的代表,是申办北京2008年世界公关大会的主要策划人和执行人之一。北京申奥成功后,北京旅游局曾组团去伦敦进行宣传展示活动,负责接待和组织工作的也是丛蕾。2006年6月,她组织的“北京风情舞动伦敦”的活动荣获第7届中国最佳公共关系案例大赛金奖。

2007年6月,丛蕾和老公卖掉了在英国的房子回到国内,9月到北京奥组委进行面试。一直等到11月,已经有些心灰意冷的她终于收到了奥组委的通知,让她去“鸟巢”上班。

丛蕾现在的同事中很多是体育大学毕业的,她虽然不懂体育,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在英国的10年练就了她超强的外语和公关能力。颁奖仪式小组一共6个人,丛蕾的英文最好,她最不怵的,就是和老外打交道。测试赛时,被邀请来的外国颁奖嘉宾都由丛蕾负责,她顺理成章地成为领导眼中“出镜率”最高的工作人员。她所在的颁奖团队也因为测试赛时的突出表现被授予五好团队荣誉称号。

能者必定多劳,因为能力超强,工作突出,丛蕾又被抽调到开闭幕式小组,负责主席台嘉宾工作。

丛蕾所负责的嘉宾联络和协调引导工作乍一听起来似乎并不复杂,但用她的话说,如果嘉宾有半点没走到位,就会出现很大的纰漏甚至是事故。她拿出了自己设计制作的现场演示图册,向记者讲述自己的工作流程。厚厚的图册上清晰地标注着工作人员、嘉宾、运动员、礼仪小姐、升旗手的站位和行走路线,以及颁奖台、旗杆、摄影区。鲜花区的位置。此外,个人项目和团体项目颁奖工作的不同特点也在图册上显示出来。听过一番讲述,记者才意识到这份工作的复杂与艰难。光看图册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了,这其中还有很多

细节需要反复推敲和演练,才不至于在正式颁奖过程中出现失误。

体育赛事中的颁奖仪式环节出现差错的几率很高,而且升国旗奏国歌也是最为神圣的时刻,所以丛蕾所在的颁奖团队目前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被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负责竞赛环节的小组。奥运会召开的十几天里,“鸟巢”总共有47场颁奖,残奥会更多,有160场。丛蕾当然清楚这份压力,几乎是全身心扑在了工作上。因为家离“鸟巢”很远,她住过娘家,住过婆家,住过朋友家,还在办公室里睡过睡袋,就是很少回自己的家。母亲为了不耽误丛蕾的工作,把她刚刚2岁半的儿子领回了大连老家,儿子想妈妈,经常会给她打电话,说要“打飞的”回家吃饭,丛蕾听了就忍不住流泪。

“4月份北京奥运测试赛时,颁奖嘉宾的级别基本不是很高,真正到了奥运会可就不一样了,那么多国家元首和高级官员都会来颁奖。到了这个份儿上,容不得出半点差错。”7月底,各国的运动员就要陆续抵京并进入“鸟巢”进行热身,丛蕾说,到那时,她的奥运会就正式开始了。

“我喜欢‘鸟巢’,看到它就会兴奋。”

丛蕾回想起当初在奥组委面试时,面试官问她是想在奥组委总部工作,还是想选择国家体育场,她的回答就是上面这句话。

“因为‘鸟巢’是中国经济腾飞的象征。在伦敦,大本钟被视为英国文化的象征,在北京,很多人会把天安门和长城看作中国的象征。而在我眼里,‘鸟巢’才是现代化中国的代表。”丛蕾每次开车路过“鸟巢”时,都会放慢车速,远远地欣赏着自己心目中的“国家圣殿”,感觉周身热血沸腾。

带着兴奋与热情,丛蕾终于进入了“鸟巢”,却还是碰到了一些让她始料不及的难题。

出国时的丛蕾还是青春年少,回国时已经是三口之家了,几乎所有的社会经验都来源于英国,行为和思维方式自然就很“英国化”。国内的一切都有点让她不太习惯,出门时坐地铁,坐公交车,回国后的第一个星期,她天天往银行跑,就为了学习怎么开账户。在奥组委面试时,她连“政治面貌”都听不懂,更不知道“档案”为何物。上班后,虽然在接待外宾时她能游刃有余,但与国内惯有的制度和观念还是有些格格不入。很多东西让她不理解,时常感到压抑和无助,经常半夜睡不着坐起来哭。丛蕾坦言,当初卖掉在英国的房子确实是破釜沉舟了,如果房子没卖,受到挫折时也许真会买张机票回英国了。而现在,她只能选择坚持。

时间久了,丛蕾的心态逐渐平稳,学会了默默观察别人的做法,学会了不去想太多,只专心做好自己的事。“平稳的心态让我放开了手脚,工作上越来越顺,这道坎儿总算是迈过去了。”丛蕾把这段经历称为“海水淡化”。现在,她正“恶补”北京和中国的文化,努力做到学贯中西。

当初在英国,丛蕾和老公也算是小有成就,事业蒸蒸日上,很多人不明白他们为什么回国。“虽然在英国那么多年,但遇到有损中国人形象和危害中国人利益的事,我会立刻跳起来制止和反驳。离开祖国10年,我没做多少对国家有意义的事情,所以我想,应该把自己献给国家,做一件自己喜欢做的事。”

丛蕾说,中国人的能量是其他国家无法望其项背的,她常常被这种能量所震撼。有一次,她下班很晚,开车路经场馆外一条主要道路时,这里还非常颠簸,石块泥土遍布。她下车为了清走路面上的石头还伤了手,车也被剐了,让她十分懊恼。第二天一早上班时,她吃惊地发现,昨晚的土路已经被一条平坦完整的柏油路所取代。“路是在一夜之间铺设完成的,就像变魔术一样。在国外,你根本见不到这种情况,而在中国却屡见不鲜。”

现在,“鸟巢”已经占据了丛蕾全部的生活空间。除了工作、吃饭,她还特意准备了一身运动服,经常在热身场地跑步锻炼。繁重的工作压力使很多同事对“鸟巢”或多或少产生了“审美疲劳”,却丝毫没有消耗丛蕾心中的那种原始崇敬与热爱。

夜幕降临了,丛蕾带记者走出“鸟巢”,从远处欣赏这座宏伟的建筑。“鸟巢”里亮起火热的红色灯光,光线穿过银白色的钢筋与暮色相交融,透出一种神圣和厚重,荡漾起人们心中的震撼与激动。这时,丛蕾忽然高声喊了起来:“天哪,我现在看到‘鸟巢’还是那么兴奋呢!”记者被她的这种情绪感染着,觉得丛蕾和她的同事们已经成为“鸟巢”里的一道风景,更像一股新鲜的血液,流淌在这副巨大的钢筋铁骨之中,使它焕发出生命的魅力。

王琳:奥运颁奖那天,我也许会哭

在北京奥组委所在地――北京奥运大厦对面的一个小咖啡店里,王琳和记者聊起了自己与奥运结缘的经历。咖啡店嵌在一栋小区居民楼之中,是王琳经常光顾的地方,她手指着上面说,那里就是她来北京后的第一个栖息之所,和奥运大厦隔街相望,上下班很方便。

2002年秋,王琳大学毕业就踏上了异国之旅,远赴澳洲求学。出乎父母的意料,她并没有继续深造大学主修的声乐表演专业,而选择了大众媒体专业,主修传媒全球化、信息传媒环境、广播节目制作、多媒体制作等课程。凭借着优异的学习成绩,两年后,王琳顺利拿到了硕士学位。与此同时,她又开始了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学院的学习。一年半后,非英语专业出身的她,获得了澳大利亚国家翻译认证局的三级翻译资格。“当时三级翻译资格考试通过率不到8%,朋友们都开玩笑地打赌说我肯定过不了,但没想到努了努力一次就过了。”

国外做什么都讲究经验,文凭和证书显然不够分量,成绩好也需要到社会熔炉里去不断打磨。学习期间,为了能更多地接触社会,王琳打过很多份工:中文广播电台的实习生、报社的记者助理、中澳商务洽谈会的实习翻译、中文导游、中文老师、快餐店和酒吧服务生……大量实践让她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时,王琳才觉得自己真正拥有了融入社会的立足之本。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06年,和众多留学生一样,去留问题摆在了她的面前。那张三级翻译资格证书可以让她轻松地拿到澳洲移民资格,但这位青岛姑娘毅然决定回国发展,原因也很简单,“我只做自己想做的事”。碰巧,此时青岛奥运会帆船委员会面向全球招聘,王琳没有过多考虑,收拾行李便登上了回国的班机。

回忆这段留学的时光,王琳告诉记者,最大的收获是留学带给她观念的转变。“这不是我在书本中能学到的,而是社会这个大课堂教给我的。在澳洲我每天都让自己很忙,让自己处在一个充实的状态中,用我的眼睛去观察,用心去学习,从很细微的地方了解他们的文化,了解他们的处世哲学。这些经历给了我潜移默化的帮助。”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中华民族百年梦想一刹那间成为现实。对于王琳来说,那是个不眠之夜,脑海中无数的奥运梦想此起彼伏,从那时起,她就觉得该为奥运做些什么。

2006年春天,刚回国的她就得知青岛奥帆委要举办一项环球帆船赛事,欢迎仪式及起

航仪式中英文主持人的位子空缺。于是,王琳决定试一试。

在众多候选者中,有着坚实的声乐演唱基础和丰富的舞台经验的她,让奥帆委文化活动部负责人眼前一亮。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回国仅5天她就上岗了。“中英文主持人的工作主要是在比赛时调动观众的情绪,调解赛场气氛,避免出现沉闷和冷场的局面,这对我来说不算太难。”由于出色的工作表现,比赛结束后,她顺利进入了青岛奥帆委文化活动部,负责赛事颁奖仪式的组织工作。在接下来半年的时间里,王琳先后成功协助策划、组织了第四届奥林匹克文化节,并参与了“好运北京”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开闭幕仪式及颁奖仪式的策划和组织工作。

然而,海边长大的王琳对首都北京有一种深深的向往。“我很喜欢北京,她是国际大都市,有着浓郁的文化底蕴。能在北京工作生活是我的夙愿。”

圆梦的机会也在向她悄悄走近。

2006年夏,北京奥组委开始第三次面向社会招聘工作人员,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从小我自信心就很强,认为有把握的事,就一定要去做。相比奥帆委,北京奥组委的工作更具有挑战性,有了这样的机遇,我一定要去试试,证明自己的能力。”

然而,招聘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相比奥帆委,北京奥组委的选拔过程还要严格很多。考官是由奥组委各部门的负责人组成,提出的问题很专业,也很有针对性。“开始我很紧张,但只要心无杂念,就不害怕了。我来奥组委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学习,想为奥运做点事,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历练自己。”

面试结束后,王琳走出北京奥运大厦,回头仰望这座建筑,心中在想,我一定会成为这里的一分子。

王琳成功了,幸运女神又一次眷顾了她。2个月后,她成为了北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项目主管。

2006年10月8日,是王琳第一天到奥组委上班的日子。说起那一天,王琳仍记忆犹新,“谁能想到,自己这辈子第一份正式工作的第一天就要加班到凌晨12点半呢?”说到这里,她又若有所思笑着补充道“知道么,更让我没想到的是,后来的同事竟然给我起了个‘工作狂’的绰号。说真的,这辈子我从来没想到过这三个字会落在我头上。”说完,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当时,王琳所在的处室刚成立不久,只有3名工作人员。刚进奥组委的她,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美梦成真的兴奋和喜悦,一项紧急的工作便摆在了她面前――3天后向国际奥委会做一份例行的工作汇报。

只有3天时间,要做出中英文两份文件,这对刚入职的王琳确实是个不小的考验。正因如此,第一天上班,她就熬到夜里12点半。这一天里,她浏览了处室成立以来所有的公文,等离开办公室时,才发现手边看过的文件已有半尺多高。第二天下班前,一份近万字的中文报告就送到了上级领导的办公桌上。汇报那天,她虽然没有亲自上台,但自己准备的报告材料得到了领导和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认可。在北京奥组委的“处子秀”,王琳顺利过关。

2个月以后,王琳完全进入了状态,她主要负责北京奥运会、残奥会颁奖仪式的场馆运行设计、政策流程制定,32个场馆团队的日常管理,经理层业务培训、颁奖礼仪人员的业务培训,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残奥委会的联络工作,以及颁奖仪式音乐的创作工作。

2007年中,虽然很多新同事陆续加盟奥组委,人员紧张的状况有所缓解,但王琳依旧保持原有的工作状态。“十一”长假的前天晚上,王琳一个同事加班到11点才下班,走时忽然听到隔壁传来噼哩啪啦的打字声,以为出什么状况了,过去一看,原来是王琳在伏案工作。“同事都说我是工作狂,我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一直都不觉得累呢。”王琳连续工作的纪录是48小时没有合眼,成果是一份长达100多页的PPT文件。

“对于我来说,在奥组委的第一年是最辛苦的。”王琳称自己为“morning bird”,每天早上8点到单位,晚上11点过后才回到住处,周末也基本泡在办公室里。全北京32个比赛场馆她都要跑,最多时一天要参加6个会议,接60多个电话,每2个月还要接待来北京定期视察工作的国际奥委会官员。“不过看着自己的辛苦有了结果,也是件很开心的事。”

“工作狂”王琳还是有着女孩子特有的细腻与聪慧。32个比赛场馆,每个馆的设计结构她都烂熟于心,包括颁奖地点、运动员和颁奖嘉宾的站位、行走路线等等。“说起场馆,我是再熟悉不过了。”她笑着说道。

王琳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初来乍到,虽然工作多,但却相应地给了自己发挥才能的空间。从进入奥组委的第一天起,王琳就一直在学习,很多精英们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让她受益匪浅。无论得到的是建议还是批评,都被她视为珍贵的财富。

“我一直以为自己当不了老师,可是在实际工作中才发现,自己的工作性质或多或少扮演了这个角色。”

她告诉记者,就拿颁奖仪式来说,23个颁奖团队经理,每个人都经过她的严格面试、考核和培训。他们当中最小的24岁,最大的已有50岁,虽然王琳是他们的上级主管,但她并没有“硬性管理”,而是采取沟通和协调的方式。这些经理对王琳很信任,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找她咨询。她也会随时召集大家开会,传达新的政策,解决技术性难题。“他们在行业内都是经验丰富的精英,但对颁奖却不太了解,通过培训,我希望把自己知道的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

从2007年6月第一次场馆团队业务培训开始,王琳的学员从20多人增加到七八十人。前几天最后一次业务培训,部门领导总结说道,王琳把这两年所有的经验和心得都传授给了你们,你们应该感谢她。大家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

“每届奥运会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为了弘扬奥运精神,很多经验也有必要分享给其他奥运会举办国。”王琳告诉记者,每届奥运会举办期间,国际奥委会都将启动“观察员计划”项目,北京奥运会也不例外。届时各个国家奥委会的官员,特别是下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工作人员,都要来北京进行奥运会举办期间的实地考察和学习。负责颁奖仪式工作报告的是王琳。“以往我们是学生,这次我们是老师。我们要扮演好这个角色,向他们传授我们的精髓。”

在澳洲的经历让王琳与国际奥委会官员接触的过程中能够做到完美。她会做一些特别的功课,仔细揣摩外方的心里,找到一个契合点,让双方交流起来很顺畅。王琳所在的部门有5个外国专家,曾经为悉尼和雅典的奥运会工作过,个个经验丰富。他们经常和王琳说,中国文化有很多非常优秀的东西值得学习。“老外也需要一个过程来了解我们,他们在帮助我们的同时,也在学习我们好的东西,我想这就是一种有效的融合,硬碰硬的两种文化是永远不会融合的。”

离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每天经过北京奥运大厦前的倒计时牌,王琳的心都是紧紧的,办公室里的气氛也有些让人窒息。

“大家都处在备战状态,总觉得很多事情还没有做完。”王琳晚上连做梦都和颁奖仪式有关。“无论如何,这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份正式工作,不管有多难,我都会投入自己所有的精力和热情把它做好。”

王琳的幸运还源自于她的工作环境。年轻,是她和周围的同事引以为豪的共同资本。那种工作的热情、蓬勃的朝气和团结的氛围时刻激励着她。晚上可以一起加班到九十点钟,累了就关上灯,把音乐打开,听会儿音乐,再接着工作。“这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豁出去也要干好工作的猛劲儿。谁都不会在意一些小的细节,任何人都可以打成一片。因为我们就是喜欢这份工作,不喜欢是不会有这样的热情和动力的。”

记者问王琳:“你觉得在奥组委工作这两年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么?”她点点头说:“我付出了,我也得到了。我不是个爱哭的女孩儿。但我想,第一场颁奖仪式的号角在奥运赛场上响起时,我也许会哭。毕竟,这里凝聚了我们太多的心血。”

邢征:立志为奥运服务

邢征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快人快语,虽然在联系的过程中,他一直在强调自己很简单,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最后还是爽快地答应了我的采访要求。采访当天,离约定的时间还有20多分钟,走在半路上的记者接到了邢征的电话,是他从约见地点打过来的:“我已经到了,您不用着急。”在之前他传给记者一份长达5页纸的简历中,仅“社会工作经验”这一项就有满满两页纸。邢征,其实很不简单!

“我就是为了奥运会。”说起自己回国的理由,邢征的回答依然保持简单的风格。2000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的邢征同一年便远赴英伦。奇怪的是,在他的留学申请文件中并没有IELTS成绩,取而代之的是643分的TOFEL成绩。“我本来想去美国留学,但错过了那年最后一次LSAT考试(法学院入学考试),只好转投英国了。”

两年的留学时间不算长,却足以让邢征拿到两个“沉甸甸”的硕士学位――牛津大学法学硕士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会计与法律科学硕士。他也因此得到了英国一家有名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青睐。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然而邢征却早已“心有所属”。“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我特别激动,当时就下定决心,作为一名北京人,一定要为北京奥运会做点事情。”奥运梦想,已经在他心中根深蒂固。

2002年9月,怀揣奥运梦的邢征回国了。但当时北京奥组委刚刚组建,也没有开始招聘。“自己不能这么无限期地等,总得干点什么。”于是经朋友推荐,邢征成为了北京WTC事务研究咨询中心的一名咨询顾问。中心的工作稳定,收入不菲,领导对邢征也很赏识,要分给他一套三居室,还要送他去瑞士培训。又是一个不小的诱惑,但仍旧没有动摇邢征立志服务奥运的决心,在他眼里,这只不过是一个暂时的过度。

近一年的时间里,邢征一直在关注着北京奥组委的招聘信息,终于让他盼来了那一天。2003年,北京奥组委开始大规模对外公开招聘,邢征得到消息后马上去报考。刚投完自己的简历,却从负责招聘的工作人员那里得到了这样的答复奥组委在前期招聘中只在高级职位上选择有留学背景的人,所以你被聘用的机会不大。邢征没有退缩,骨子里的奥运情结让他有些义无反顾,硬是报名应聘了奥组委市场开发部品牌保护与合同管理处处长的职位,并去进行了面试。

功夫不负有心人,执着的邢征是幸运的。在众多的竞争者中,市场开发部部长袁斌一眼“相中”了这个眼界开阔、英语流利、专业扎实的小伙子。邢征最终被录取了,并担任市场开发部品牌保护与合同管理处的项目主管。虽然不是他当初应聘的处长职位,但邢征并不在乎。“只要能让我进奥组委,干什么都行,项目主管还是科长待遇呢。”他笑着说。

两年后,他从项目主管坐到了副处长的位置上,开始主管全处工作。

2003年9月1日,也就是邢征刚进奥组委不久,市场开发计划启动,他所在的部门陆陆续续征集了60多家赞助商,目前主要负责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反隐性市场、品牌保护与合同管理工作,同时负责赞助企业的销售工作、残奥会市场开发、户外广告控制与销售、赞助企业识别,赞助企业标志使用和审批等多项工作。邢征和他的团队还要经常下到各个场馆,检查各类商标、商业信息和广告是否符合国际奥委会的要求。

起初的工作对于邢征来说很简单,干好自己手里的活儿就行,其余的不用多想。而现在,身为副处长的他无论如何也简单不起来了。

处里原来有20多人,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一些人陆续下到了各个场馆一线,办公室里就只剩八九个人了,工作压力相比两三年前增加了几倍。每天一进办公室的门,邢征就感觉各种繁琐的事务扑面而来,让他喘不过气。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报告需要邢征亲自审阅并签字,即使在场馆跑了一天,最后也还要回到办公室处理文件。“我们这里可以说没有一件事叫日常工作,都是急待处理的东西,不允许一丝疏漏和拖延。”

30岁的邢征是处里年纪最大的,作为奥组委里的中层干部,他除了要努力完成上级领导派给的任务,还要时刻关心身边的同事。“在一般的机关单位,同事之间可以慢慢磨合调整,在奥组委不行,日渐临近的奥运会不允许慢条斯理,必须迅速进入状态。而且这些‘80后’的观念、思维和处事方式与年长的人肯定存在一定差距,虽然他们的业务能力都不错,但也不能一味地给他们加码,平时还要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注意他们的心理状态,要学会扬长避短,更好地调动这些年轻人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在工作中有更出色的发挥。”

一起共事了那么久,邢征和他的这些小兄弟之间铸就了一份信任,他几乎成为了一种“精神支柱”。有人因工作压力过大夜里睡不着觉,还会给邢征打电话倾诉。“奥运会近在眼前,所有人的神经都是紧绷的,再稍一用力就能断掉。”精神状态,是邢征当前最担心的事。不过,他有自己的解决办法。工作中,他只要闲下来就会帮同事打打“零工”。工作之余,他经常会请大家下馆子或去卡拉OK,给他们提供放松发泄的机会,缓解疲劳与紧张。其实,活跃气氛的能力并不是邢征最近才修炼成的,早在大学期间,他就是外交学院学生会对外联络部部长,建立了外交学院与其他兄弟院校的联系,组织完成了多项大型活动,包括舞会、演出、音乐会等,还担任过话剧编剧、导演及演员。在2004年初北京奥组委组织的春节联欢会上,他还自编自演了相声《年终总结》。

今年7月初,在一次处务会上,邢征为他的兄弟们鼓劲加油,并希望大家做好“三剂”,一是粘合剂,要求大同存小异,要抱团儿:二是剂,要做好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三是助燃剂,要激发出内心更多的热情,心甘情愿地做好自己的工作。

“不能在这短短的几十天里,因为精神状态问题而在工作中留下遗憾,也不能为了工作去

拼命,把整个人都废了,那样就太冤了。他们能够在奥组委经受锻炼,以后会更上一层楼,在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可以成为很优秀的人才。要让奥组委的经历成为他们生命中的闪光部分,而不是阴影。”邢征的语速依然平快,却显露出一股他这个年龄少有的帅才风范。

其实,邢征也有过心里不平衡,奥组委的工作是他在众多选择里挑中的收入最低的职业。相比自己每月几千元的工资,他原来的一些朋友和同学都已经做到了年薪百万,有时他甚至不好意思和这些朋友一起吃饭。

“但我不后悔,起码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都是无价的财富。包括做人、做事,在短时间内建立一种信任合作的关系,特别是在极端情况下处理一些特殊矛盾。我这几年在奥组委得到的锻炼,是在一个一般单位10年都得不到的。”邢征说,北京奥组委是一个整体,他所在的市场开发部虽然算不上最重要的部门,但如果出现差错,也会影响整个奥组委的形象。就像一个多块木板围成的木桶,其他的木板再长,它的蓄水量也只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邢征说自己所在的市场开发部绝不能成为那块最短的木板。

在奥组委工作,光凭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韧性。在邢征看来,奥组委如此庞大的机构可以说在中国史无前例,它既不是纯粹的政府部门,也不是普通的民间组织,虽然其执行机构多由市委市政府的领导组成,但在很多业务方面又接受国际奥委会的管辖和监督。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内,很多事情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要经历很多繁琐的过程。就是在普通的信件交往中,邢征也会注意东西方文化中的不同措辞,例如会将“Dear×××”翻译成“尊敬的×××”,将“the best wishes”翻译成“此致敬礼”等等。“国际奥委会是国际性组织,办事和思维方式与国内有很大差别。我们在和他们接触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和适应,不可能完全按照哪一方的要求来做,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沟通。在这个过程中,自己就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的转换器。”

记者问到他奥运会后的打算,邢征坦言根本没怎么考虑过。很多单位、公司和企业都通过不同方式表示会接纳他,但他都不置可否,也实在顾不上去应付他们。“我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做一件事只要坚持到底,都会有所成就,就是捡垃圾,做好了也会成为一个垃圾大王呢。”

2007年末,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处制作了一本2008年的小台历,上面介绍了12名留英学子,每名学子都有一段心得体会。在8月份的那一页上,邢征留下了这样一段话:英国的留学经历带给我三方面的收获,根据重要性排列如下:眼界>语言>知识。这些收获使我增值,也就自然成为我回国后选择北京奥组委,和北京奥组委选择我的主要原因。

“这是我在奥组委工作近5年来总结出的心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留学让我开阔了眼界,让我了解了国外的思维习惯、做事方法,让我能在奥组委的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和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能够从整体和全局考虑问题,让事情的结果符合各方的利益。奥运会是全球最大的一项盛会,我们要和国际奥委会、各国和各地区的奥委会、多个跨国赞助企业协调各种事宜和关系,如果没有全球化的眼界,凡事只按照本国的情况来考虑,肯定是难以进行,而且也办不好。奥运会又不单单是体育比赛,更是各种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盛典,为这样的盛会工作,没有眼界更是寸步难行。”邢征说,在奥组委工作的这5年,开阔的眼界给了自己很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