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员工绩效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2-01-28 05:38: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员工绩效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员工绩效管理

篇1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为了获得有利的发展空间,在技术、管理、成本等不同方面作出努力,但是纵观市场企业整体发展状况,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是促进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拥有一支团结向上是队伍可以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所以企业必须认识到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利用有效绩效管理模式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一、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我国企业员工对职业的认识是非常单纯的,主要将工作作为养家糊口或安身立命的物质基础和保障,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理想中主要途径,也是满足精神需求的重要条件。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的长远发展始终离不开企业员工自身专业能力和业绩表现等因素,所以企业为实现更好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挖掘企业员工的工作潜能,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工作热情,从而提高对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为企业发展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的工作队伍。当前企业的主要工作就是企业人力管理,这项工作将是企业现在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企业管理者应当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并广泛吸收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根据企业自身发展情况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条例,实现对本企业员工的有效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方式可以使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关系,在实现相互影响的同时,促进彼此共同发展,实现员工人生价值的同时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加强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的企业与员工的关系上,有效的管理模式可以实现管理者与员工的平等交流,通过亲切、正面、友好的交流,可以了解员工的需求,从而采取有效措施达到激励的目的,从而提高广大员工的忠诚度和工作积极性。企业在实行员工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良性、友好沟通方式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二、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现状

1.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方式

完善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缺少专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人员,或者说企业现有的绩效考核工作中负责人员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缺乏经验,在实际工作对被考核人员重视不足,只凭一方面就对整个工作表现作出判断,缺乏全面性。在绩效考核中评价系统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对考核结果起主导作用,而考核者的专业素质是影响考核结果的重要因素,缺乏专业性使考核结果存在主观性,应用价值不高。其次,考核内容存在不合理性,企业中不同级别的人员应当根据工作职责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不同部门也应当根据工作范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但是当前部分企业中考核内容缺乏针对性,从而不利于企业发展。

2.对绩效管理缺乏重视

当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管理者将工作重心放在企业业务开展上,从而忽视绩效管理工作,没有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流于形式,并且部分企业只是在年终的时候进行简单的考核工作,考核形式比较单一,只是单纯的填写部分表格,这种考核形式不仅影响考核的质量,而且并不能达到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由于缺乏对绩效考核的重视,导致考核工作无法发挥实质作用,从而影响扣绩效管理工作的绩效计划以及反馈环节的实施。

3.没有发挥绩效管理的实质性作用

一方面考核形式的单一性导致考核结果出现不公平性,所以考核结果无法使被考核者所接受。除此之外在企业经营中缺乏有效的培训和宣传,被考核者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停留在提高工资和奖金的一种形式上,对绩效考核意义缺乏全面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加强对被考核者的培训,消除错误认识。从而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积极参与其中,对考核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考核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发挥绩效管理的最大作用。

4.企业对绩效管理缺乏全面认识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涉及方面众多,绩效考核工作只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的绩效管理应当包括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绩效结果的等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这几部分具有密切关系。但是很多企业对绩效管理缺乏全面认识和理解,从而导致企业没有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

三、改善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模式的对策

1.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是提高企业管理的重要途径,这要求企业必须制定合理的考核方式,改变传统考核工作中进行年终一次考核的形式,将考核工作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及时与被考核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并将被考核者的日常工作表现加以统计和整理,从而提高考核工作的客观性,体现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其次对于考核工作内容进行明确,根据企业实际经营情况,对不同部门和不同层级之间制定不同的考核内容,从而体现绩效考核的针对性。最后对绩效考核的目标和标准进行确定,摆脱传统的考核管理形式,体现绩效考核的差别度,并且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根据企业各部门实际需求,实事求是的将绩效考核指标划分到不同部门和岗位,并根据各个部门特点,创新和丰富的考核指标,避免出现考核指标与工作岗位不一致的问题。

2.企业加强对绩效管理的重视

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能够帮助企业在工作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制定出正确的解决措施,从而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绩效管理能力。另外对企业而言有效的绩效管理能够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应当在重视业务能力的同时,加强员工绩效管理工作,通过不断完善绩效管理制度,制定适合当前企业发展的绩效管理内容和规划,从企业各个环节着手,密切工作流程,发挥绩效管理的最大作用。

3.加强培训

针对绩效管理人员缺乏丰富经验和管理专业知识的问题,必须加强对管理者的培训工作,一方面明确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使其有正确认识,同时加强学习,吸取其他成功企业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同时在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使用,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为企业实现良好管理注入新的力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被考核人员的培训,改变传统观念上对绩效考核工作的认识,全面了解绩效管理,明确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全面参与到绩效管理工作中,提高绩效管理质量。

4.科学利用绩效反馈结果

传统绩效考核工作中,对考核结果缺少有效的反馈,又因为绩效考核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从而导致绩效考核结果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影响绩效管理目标的实现。在明确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科学准确的绩效考核结果。通过对考核结果的科学分析,不仅将员工的工资和奖金联系到一起,同时还可以将结果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方面,对没有通过考核的职工可以采取降职、调岗、培训等处理方式实现人才优化,以此提高员工绩效。而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突出的员工可以进行相应奖励,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定期组织绩效管理,可以实现与被管理者的良好沟通,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提高绩效管理的价值,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在社会发展新时期,企业必须正确认识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断适应社会发展。通过对企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善,同时不断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成功经验,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的员工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从而促进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唐茂怀.人性化视角下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研究[D].宁波大学,2013.

[2]曲子鉴.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绩效改进[D].吉林大学,2016.

[3]周黎莎,余顺坤.基于激励相容的企业绩效管理模式设计[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1).

[4]罗冀,何晓燕.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12).

[5]魏青.基于人本管理的民营企业绩效管理模式构建研究[D].大连海洋大学,2015.

[6]欧阳振云.电力企业绩效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26).

[7]刘莹.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应用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9).

篇2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的生存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经转向知识和科技。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作为知识的载体,知识型员工扮演着关键的作用。因此,分析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特征,对知识型员工实施有效的绩效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一、知识型员工的含义及特征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将知识型员工描述为“那些掌握、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弗朗西斯·赫瑞比则认为“知识型员工就是那些创造财富时用脑多于用手的人们,他们通过自己的创意、分析、判断、综合、设计给产品带来附加价值。”知识型员工一方面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他们本身具备较强的学习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知识型员工与组织内的一般员工相比,具有以下典型的特征:较强的自主性、较高的创造性、对权威的蔑视、工作过程难以监督控制、强烈的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较高的流动性等。这些特征决定了在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绩效评价时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员工的绩效特征。

二、知识型员工绩效特征

1.绩效行为难以监控

一般员工的绩效考评通常建立在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于标准化的工作内容便于进行过程监控,从而使得对工作过程的考评科学有据。而知识型员工创造性的工作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工作一般重复程度较低,没有确定的流程和步骤,不存在固定的工作规则,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其工作过程往往是无形的,这种非标准化的自主性强的工作内容及非程序化的绩效行为很难进行过程上的监控与考评。

2.绩效成果难以衡量

由于知识型员工工作特点的特殊性,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思维性活动,劳动过程往往是无形的,其绩效结果的取得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或经历一定的时间周期,有些工作甚至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会马上产生效益。因此,工作成果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出来,更不易量化,这使传统的基于行为和结果的绩效评价体系受到了挑战。

3.绩效取得的团队合作性

知识的专业化,使得知识型员工价值创造活动以分工与协作的形式进行,因此,知识型员工的许多工作任务都是以团队的形式来完成的,劳动成果多是团队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其绩效的取得更多依赖于团队的合作而非个人的力量。在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团队中,虽然团队的工作业绩和个体的努力密不可分,但团队合作的成果却很难分割到每个人身上。因此,很难量化地界定出某个人贡献了多少并以此为依据考评知识型员工的个人绩效。

三、关于知识型员工绩效管理的几点思考

1.加强沟通,鼓励参与

绩效管理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知识型员工绩效指标的确定应该从企业战略出发,按照企业战略、企业目标、部门目标、个人目标的逻辑顺序,进行逐级分解。管理者在制定绩效指标过程中,应与每个知识型员工就目标所涉及的主要工作与衡量标准进行反复沟通协商,双方达成一致后,这些工作和标准就成为绩效评价的依据。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讲,工作意愿是影响他们绩效的最主要因素。用这种绩效指标指导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行为,员工自身的能力与业绩的发展就能与部门的目标、企业的战略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双赢。

此外,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自主性较高,他们要求及时了解工作过程的绩效状况,及时得到评估的反馈结果,以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提高自身的能力水平和业绩。管理者应鼓励知识型员工参与绩效反馈,使知识型员工可以有机会与管理者就绩效考评结果做双向沟通,对不客观、不准确的评估结果有一个申诉的机会,能够及时进行改正,管理者与员工之间主动的、持续的沟通可以让员工充分意识到他们存在的重要性,从而感觉到被肯定和尊重,满足了知识型员工的自我尊重和自主管理的要求,有效地起到激励作用。2.个体考评与团队考评相结合

由于知识型员工在很多情况下是以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工作的,这种工作特点决定了评价知识型员工时不能仅仅针对员工个人的工作,还应该考评整个团队的工作状况。如果只考虑个人绩效指标,则可能使员工只注重自身工作质量和绩效,缺乏团队合作精神,协作程度差,这种情况将导致整个团队工作效率低下,甚至于团队成员各自为战,从而整体工作陷入混乱。因此在设计考评指标时,一方面要考虑员工个人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成果,另一方面要考虑所在工作团队的工作进展、工作质量和团队凝聚力等要素,注意个体指标与团队指标的融合及一致性。将团队指标纳入知识型员工的绩效评价体系,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团队精神,鼓励员工之间团结协作,使团队能够高质高效地完成既定目标。

3.绩效成果与绩效行为综合考评

通常关注结果的绩效考评以工作结果为导向,注重工作的最终业绩,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作的实际产出;而关注过程的绩效考评注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能力,评估内容主要集中在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行为、努力程度和工作态度。知识型员工的工作过程复杂,绩效有较明显的复合性的特点,必须综合考评其工作过程与行为结果。对非程序性知识型员工绩效的考评,尽量以结果为主;对于程序性知识型员工绩效的考评,可采用基于行为的方法;如果知识型员工的绩效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成果本身又不易量化,价值体现滞后,专业性、创新性强,那么在对其绩效进行考评时,需要将行为考评与结果考评相结合。

篇3

所谓绩效考核,就是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工作岗位上的行为和效果。其的结果可以影响到员工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职业生涯设计等诸多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它同时也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热情,挖掘员工的潜力;反之,则会挫伤员工,给企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下面结合自己十来年的工作经历,浅要谈一谈目前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有效绩效考核的建议。

一、绩效考核的正确管理思想没有被成功的植入企业

开展绩效考核工作,首要回答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开展绩效考核工作,这个问题不加以明确,势必使绩效考核陷于盲目。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核心问题是使企业的战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之前,做好宣传和培训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些培训和宣传如果没有能够突出绩效考核的真正意图,不能让员工很好的理解绩效考核,那么绩效考核是很难达到目标的。

但在很多企业,绩效管理思想只被很少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掌握,没有在基层得到很好的推广,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且有些部门会认为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与企业内部的其他部门无关。同时,在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上,追求一步到位的指标设计,而不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那么部分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将很难起到好的效果。

二、考核指标主次不分,设计不够合理

绩效考核是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和方法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科学的测量与评定,以满足组织内部人员选择、配置与培养以及组织变革与发展的需要。毋庸置疑,绩效考核是一项工作,而且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对绩效考核的方案设计与制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于从完成组织使命、组织发展的角度出发,来设计和制定考核方案,而且方案中包罗万象,结果是将一些非量化指标人为地进行“量化”,这些模棱两可的“量化”指标导致考核者和被考核者均无所适从。

三、组织执行力度不够

美国的管理学家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在《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中提出:企业经营失败往往不是因为采取了错误的战略,而是由于好的战略没有被准确地执行,执行不力才是企业经营失败的真正原因。

企业的战略和计划固然重要,但是只有执行才能使其发挥出潜在的效用。一个缺乏执行力的企业必将使其制定出的战略最终成为一纸空文,绩效考核也是如此。再好的考核制度不能很好地执行也是白费精力。将企业的战略目标变成现实要有一个过程,这个具体的过程就是执行,而执行力是将战略设想变成现实的能力。企业的执行力的强弱由三个关键因素决定,即战略、人员和运营流程。绩效考核的有效执行也需要有人员的配合及对执行方法的选择和过程的控制。

笔者从很多企业了解发现,越来越多的员工甚至一些主管都认为绩效考核只是一种形式,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可有可无;在情面面前,绩效考核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笔者认为,造成这种执行力下降的情况的主要原因可能有:(1)绩效考核相关培训不充分;(2)绩效考核没有得到高层实际的支持;(3)绩效考核指标本身设置不合理,促成了主观性、不可控制性的发生;(4)人际关系因素的影响;(5)各部门、上下级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6)“对事先对人”的惯性与文化。

四、绩效考核结果与奖惩不对等

对于企业而言,绩效管理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公正科学的绩效考核可以优化自身的组织结构,提升整体业绩,对于员工来说,绩效管理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通过绩效考核,使员工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对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行修正,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大的发展业绩。

但目前很多企业管理人员把绩效考核当成是为了完成企业或上级提出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在考核过程中,工作态度不认真,考核形式单一化,草草走过场了事,之后将绩效考核结果束之高阁。从总体上看,绩效考核结果几乎不会对被考核者最终的报酬和未来职位的升迁产生任何影响。奖罚的力度与绩效考核结果不相符,对于绩效显著的员工不能给予相应的物质与精神上的奖励,而对绩效差的员工惩罚力度不够,这样必然导致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从而失去了绩效考核的目的。在对待考核结果上,一方面要保证公正、公平,另一方面还要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员工不同的气质差异,采取个别沟通的方式,把绩效结果反馈到被考核者,并帮助他们分析、查找结果好坏的原因,从而激发起被考核者重新崛起的希望,树立搞好工作的信心,帮助他们和企业一道成长和进步。

基于以上分析,并结合国内一些企业的实际情况,笔者对企业效绩考核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让绩效考核思想深入全体员工心中,消除和澄清对绩效考核的错误及模糊认识。

绩效考核要以尊重员工的价值创造为主旨,它虽是按行政职能结构形成的一种纵向延伸的考核体系,但它也应是一种双向的交互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考核者与被考核者的工作沟通。通过沟通,考核者把工作要项、目标以及工作价值观传递给被考核者,双方达成共识与承诺。而且借助纵向延伸的考评体系,在企业中要形成价值创造的传导和放大机制。

绩效考核不能为考核而考核,考核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如果考核不能激发员工发展并整合为企业成长,那我们考核的结果可想而知。企业主管若只想运用绩效考核来控制员工,往往会令员工惊讶、反感和对抗。因此,尤其要提升担当考核者的主管们的现代经理人意识和素质能力,真正使他们在企业管理的各个层次发挥牵引力。强化企业经理人的管理能力开发,是企业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主题。第二、进行工作分析,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标准。

为了保证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标准,进行有效的工作分析、确认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指标就成为确立员工考核标准的必要环节。因此,应通过调查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加强各主管和员工之间的沟通与理解,在企业中为每位员工作出工作岗位说明书,让员工对自己工作的流程与职责有十分明确的认识,也使员工从心理意识上进入状态,接受考核。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责要求,不同的工作职位说明书,考核指标也理所当然有所不同。

第三、让价值评价体系成为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体系的中介。企业管理的关键是要在管理中形成管理回路,形成公司成长的正向反馈机制。价值评价作用的有效性,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价值分配不仅仅包括物质的分配,也包括挑战性工作岗位的分配、职位的晋升等等。从现在的物质分配来看,主要有工资、奖金、福利津贴以及远期收入。在工资方面,要充分让个人的工作能力、绩效在工资的组成结构占有合理的位置,并成为个人工资提高的主要因素。

当然,更重要也是更主要的还是要加强工作本身的激励,要不断创造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并将之赋给有创造、进取的高绩效员工,给他们

创造更大的职业生涯发展空间。考核评价要真正成为企业组织内部价值分配的客观、合理依据。

第四、形成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绩效考核工作作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的一个方面,它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公司的整体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架构的建立和机制的完善,同时绩效考核也要成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企业必须从整体战略的眼光来构筑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大厦,让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其它环节(如培训开发、管理沟通、岗位轮换晋升等等)相互联结、相互促进。企业建立不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性机制,在如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只会被无情地淘汰出局。

篇4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企业之间形成了较为强烈的竞争局面。为提升企业的竞争实力,必须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同时企业管理层必须对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一、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企业重视绩效成绩,轻视信息反馈纵观我国的中小企业,很多管理者在对“人”的认识问题方面,仍处于“工具人”的阶段,未形成“自成实现人”的理念。同时由于企业的员工自身文化水平较低,思想素质较差,只是机械性的完成工作任务,获取相应的薪酬,通过高强度的工作使企业完成预期的目标,获得了较高的利润。除此之外,虽然员工经历了多种不同的考核,但是企业较少的将绩效的考评结果反馈给员工,使得员工对劳动强度与薪酬回报的关系产生严重的质疑,无法达到员工预期的希望,进而使得员工纷纷跳槽,最终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2.缺乏对绩效考核的有效认知,重技能,轻思想对于众多的中小企业领导而言,认为绩效考核只是对员工的工作成绩进行考核,其它方面无关紧要。只要员工提升了工作技能,便可以为企业谋取更高的利益。因而不在意员工的思想活动,忽视了对员工的工作态度的管理,使得员工的工作态度出现消极滞后的现象,从而阻滞企业的进一步发展。3.企业重视绩效管理功能,仅限于发放薪酬对于众多企业而言,绩效管理与薪酬密不可分,薪酬通常被视为绩效管理的依据,是绩效管理的重要领域。员工作为企业的关键竞争力,对企业目标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留住员工,企业通常制定“三高策略”,即高工资、高福利、高待遇。然而企业在绩效管理方面只注重对于薪金的发放,认为只要薪金发放到位,员工必然会努力工作,因此忽略了其它方面的绩效管理,因而“员工跳槽”、“人才流动”等现象在不断的发生,足以表明若只注重发放薪金,依然无法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对企业依然会产生不利的影响。4.绩效考核的指标不科学,考核方式单一落后只有具备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才能使员工进行更好的工作,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然而纵观目前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其绩效考核指标存在不科学现象,并且考核的方式仍为传统方式,单一落后。正是基于此种情况的存在,使得企业的绩效考核无法反映出真实客观的考核情况,影响考核的公平与公正性,无法使企业达到预期的考核目标。5.绩效考核周期设置不合理,反馈结果受不到重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不同的企业设置的考核周期也不尽相同,较为普遍的为一年一次。由于周期设置的次数过少,不仅使得企业的绩效考核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更使得绩效考核的实际结果大大超出预期希望,导致员工滋生懈怠的工作情绪。除此之外,企业对于绩效考核的结果不重视,使得企业的领导层无法及时掌握员工的情况,无法对员工的问题及时解决,导致与其它的工作脱节,极大的降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加强对企业员工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策略

第一,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及时反馈考评信息。虽然身为中小企业,但仍然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保证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才能促进我国企业不断的进步。为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努力提升其文化水平,使其摆脱小农思想,为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提供良好的思想保障。同时企业的管理层还应提升对考评信息的反馈速度,使员工彻底明确自身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打消其心中存在的不平衡的疑虑,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第二,加强领导对绩效考核的认知,加强对员工态度的有效管理。绩效考核不仅对员工具有激励作用,更是促进企业提升工作质量的有效保证,企业领导层应该与人力部门进行有效沟通,因地制宜,在物质和精神方面分别建立奖励机制,优秀的员工可以通过努力达到物质与精神双层面的自我实现,从而因自我价值的实现而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员工不仅是创造价值的工具,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所谓态度决定一切,员工只有具备良好的工作态度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工作热情,不断的为企业发展尽心出力,对员工态度的管理绝对是不容小觑的。让员工找到“主人翁”的归属感,才能保持员工的向心力、凝聚力,才能以昂扬向上的工作态度作为自身前进的动力。第三,综合不同的管理方式,增强“人”的重要性。由于“人”对于企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管理层必须对员工采取多方面的激励机制,例如进行语言激励与情感激励,通过上下级之间的沟通,拉近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努力增强员工的心理平衡感,以此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可对员工实行持股激励,最大限度的提升员工的创造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第四,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与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其绩效考核应该涵盖诸多方面,应将考核指标设计为三级:第一级指标--德,即对员工的品德与其在群体中的口碑进行考核,以此实现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了解,将德行作为选拔的重要标准。第二级指标--能,即对员工的各方面能力进行综合的考核,主要包括员工的组织能力、分析能力与决策能力等,只有如此才能符合国家提出的“能者上”的选拔标准。第三级指标--绩,即对员工的各方面成绩进行综合考核,主要包括员工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与技术技能,对此项进行考核,可有效的反应出员工的真实水平,同时也为企业制定相应的薪金奖励提供有力的依据。只有将此三级指标进行融合,才能确保绩效考核的真实性与客观性。除此之外,企业领导层还应设立多元化的考核方式,例如采用目标管理法、评级量表法与行为锚定评定发等,通过对以上考核方式的综合运用,可有效确保考核工作的公开性、透明性,保证考核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五,对绩效考核周期进行合理的设置,重视考核结果。不同的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考核周期,以确保员工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考核。同时,领导层还需要对考核结果予以重视,统计部门需对考核结果进行整理分析,并将结果及时的反馈给员工,只有如此才能使领导及时掌握员工的情况,对于问题才能及时有效予以解决,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企业的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对于员工与企业自身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的完善管理与考核的方式,才能不断的加强企业与员工自身的实力,才能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尹骁.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方法与绩效管理[J].新疆农垦科技,2013(7):69-70.

篇5

二.农电员工执规考评

执规考评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企业相关管理制度和考评细则,对必须执行的规定或禁止发生的行为和结果实施的考评。该考评适合于所有员工,执规考评考核周期为一个月。执规考核包括行为扣分指标与行为否决指标,这其中,行为否决指标考核包括供电所、班组行为否决指标和个人行为否决指标,如果发生否决行为,供电所、班组或个人的月度绩效考核成绩直接为零。

三.农电员工综合能力考评

综合能力考评在月度考评中采用,涵盖业绩、态度、能力定性标准,从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协作性、积极性四个方面进行5个等级定性评价,其中4级为满分,低于4级的每级扣1分,被评为5级的可加1分,为避免综合考评“被和谐”或“强制分布”的出现,笔者认为应规定当选择“5”和“1”时考评者必须用关键事件阐明理由,说明为什么这个岗位或部门的这一项特别突出。

四.农电员工业绩考评

所谓业绩考评就是针对供电企业中供电所所有员工承担的相应工作,运用科学的定量与定性考核方法,对他们行为的实际效果以及他们对企业所做贡献或价值进行综合考核与评价。由于供电企业的生产人员的岗位特点与职能不同,对他们的业绩考核可以根据需要采用工作计划考核法、量表计分考核法与工分法等三种不同方法。工作计划考核法即根据月初或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再对其在相应的考核周期内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这种方法的主要适用对象为供电所的管理层,如供电所所长、副所长以及安全员;量表计分考核法是根据确定的生产规程与质量标准对任务完成的质量、数量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作的相对常规化、模式化的工作岗位,比如供电所的服务班的工作人员;工时定额法就是预先建立了一套工作任务的定额标准与完成分值,每月的月底或下月初对班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与统计,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工作任务不固定、任务分配相对灵活,可以分解与量化的工作岗位,在供电所适用于配电班人员及营业班人员。

1.供电所(所长)业绩考评

供电所(所长)业绩考评包括年度目标绩效责任书考评和月度计划完成考评。年度目标绩效责任书根据本年度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及重点工作进行编写。其内容包括分类业务指标、年度重点工作、执规指标。供电所(所长)月度工作计划考评基准得分为100分,实行月计划与总结的方法。每月由供电所所长认真填写《供电所月度工作计划考核表》,对工作进行月计划与总结。上级考核负责人根据本月计划完成的重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评,并进行打分。

2.副所长、安全员业绩考评

供电所副所长和安全员业绩考评为月度计划完成考评,实行月度计划和总结制度。每月初由副所长和安全员根据自己岗位职责和上级工作要求,填写本人本月《重点工作计划表》,每月结束后,由供电所绩效考核小组(所委会)根据本月重点工作计划完成的情况进行考评,并进行打分。

3.服务班业绩考评

对服务班而言,由他们的工作相对常规化、模式化,可以采用量表考核法的方式,其主要工作环节是确定班组的关键绩效事件,根据现有的生产规程、管理规范等对班级与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细化描述,再编写出工作标准进行考核参照。

4.考评成绩依据

考评内容,供电所绩效管理将工作及目标分为执规考评和履职考评两部分,其中履职考评又包括重点工作考评(业绩考评)和综合能力考评两类。为监控和促成绩效目标实现,对目标实施结果控制和过程控制,以年度绩效责任书为结果控制载体,以月度绩效卡为过程控制载体。年度绩效责任书和月度绩效卡基准分均为100分,依据考评细则扣分。(1).供电所(所长)考评成绩县级农电服务分公司绩效管理组对供电所上报的月度绩效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并反馈给供电所。并依据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供电所实施考评。考评结果在月度绩效会议上。供电所(所长)考评成绩计算如下:供电所的年度绩效考评得分为绩效责任书考评得分和月度考评得分加权值之和。考虑到供电所以指标完成情况的结果控制为主,辅助以月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的过程控制,因此供电所年度责任书考评得分在供电所年度绩效考评中应占较大比例,一般以7:3的比例进行计算。供电所年度绩效考评得分=供电所年度责任书考评得分×70%+供电所月度绩效得分平均值×30%。供电所年度绩效责任书得分=100±分类业务指标考评±年度重点工作考评-执规考评扣分。供电所的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工作计划完成情况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2).副所长和安全员考评成绩供电所所委会每月对副所长、安全员上报的月度绩效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进行反馈,并依据供电所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副所长、安全员实施考评,考评结果在月度绩效会议。副所长、安全员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工作计划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3).班组(班长)考评成绩供电所所委会每月对各班组上报的月度绩效卡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和进行反馈,并依据供电所绩效考核细则,每月对各班组实施考评,考评结果在月度绩效会议。服务班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业绩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配电班(营业班)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班组实得工分/同类班组实得工分均值×100±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4).班员考评成绩班长对班员的考评每月在所委会完成对班组的考核后进行,考评结果报供电所所委会审定备案。服务班班员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月度业绩考评±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配电班和营业班班员月度绩效考评得分=100±履职考评(个人实得工分/同类员工实得工分均值×100±综合能力考评)-执规考评扣分。

5.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

绩效考评结果能否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企业是否能有效地运用这些考核结果,是绩效管理能不能深入持续开展并取得实效的关键。企业根据绩效考评结果,将其应用于员工的薪酬分配、岗位调整以及培训与改进等各个方面。

(1).绩效考评结果信度和效度的确定良好的绩效考评结果能很好地反映绩效考评结果的可靠性与正确性,这就是所谓的绩效考评的信度与效度。在运用绩效考评结果时,要做到科学、合理,首先要进行对考评结果的信度与效度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进行分类操作。信度是指在绩效管理过程中对收集到的工作结果、工作行为、员工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工作任务信息是否准确,还包括信息的稳定性与一致性,信息考虑的是不同的考评者对同一个人的考评的一致性。效度是绩效管理结果反映的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程度。绩效管理的信效度是保证绩效考评结果是否能科学应用的必要条件。

(2).绩效奖酬的分配供电所年度绩效考核结果与年度业绩考核兑现奖挂钩,月度绩效考核结果与月度奖金挂钩。年度、月度考核兑现标准基数按照宁夏电力公司相关规定执行。由于供电所各岗位重要程度和责任大小不一,为了充分体现奖酬分配的公平、公正和合理,体现了“按岗分配”的理念,可根据岗位重要程度确定供电所各岗位奖金分配系数,。同时由于供电所地理位置、工作生活环境、人均工作量等不同,导致各供电所之间工作艰苦程度和工作任务量等不同,为了消除这些因素对奖酬分配不公平的影响,可根据不同供电所的自然条件、人均工作量等因素,确定供电所的单位系数。同时要考虑到供电所单位系数应遵循的原则即增减平衡的原则,也就是说农电服务公司范围内农电员工奖金总额不变。供电所考核兑现计奖公式如下:考核分系数=考核分/100

(一)供电所兑现:1、奖金基数:A0=X÷Y其中:X-奖金总额,即各分公司对所辖供电所计划奖金总额;Y=∑(供电所奖金系数和×供电所考核分系数×供电所单位系数);2、供电所兑现金额:A=A0×A1×A2×A3其中:A0-奖金标准基数;A1-供电所考核分系数;A2-供电所全员奖金系数之和;A3-供电所单位系数。3、所长兑现金额:B=A0×A1×A3×B1其中:A0-奖金标准基数;A1-供电所考核分系数;A3-供电所单位系数;B1-所长奖金系数。

(二)副所长、安全员、班长兑现1、奖金基数:B0=(A-B)÷F1其中:A-供电所兑现金额;B-所长兑现金额;F1=副所长奖金系数×副所长考核分系数+安全员奖金系数×安全员考核分系数+∑(班组考核分系数×班组员工奖金系数和)。2、副所长(安全员、班长)兑现金额:C=B0×B1×B2其中:B1-副所长(安全员、班长)奖金系数;B2-副所长(安全员、班长)考核分系数,班组考核分系数等于班长考核分系数。副所长、安全员、班组的年度绩效考评得分等于月度考评得分平均值。

(三)班员兑现1、奖金基数:C0=(B0×C×B2)÷F2C-∑班员奖金系数;F2-∑(班员奖金系数×班员考核分系数)。2、班组成员兑现金额:E=C0×C1×C2其中:C1-班员奖金系数;C2-班员考核分系数。班组成员年度绩效考评得分等于月度考评得分平均值。

6.绩效辅导与沟通

绩效辅导与沟通是直属上级与下级在考核过程中,对工作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连续的交流与沟通,以及上级在必要时对下级完成任务工作过程中进行适时辅导。绩效辅导与沟通是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比如,分公司领导要与供电所所长、副所长以及安全员进行沟通;班组长要及时与班组员工进行沟通,充分了解他们的工作进展情况,重点要关注那些工作业绩不太好的员工,通过沟通,找出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帮助,及时纠正偏差。在绩效周期结束后,管理层应该采取正式面谈的形式与下属进行沟通,以帮助员工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个人绩效目标。

篇6

第二章考核范围

第二条凡公司全体员工均需考核,适用本办法。

第三章考核原则

第三条通过考核,全面评价员工的各项工作表现,使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与取得报酬,待遇的关系,获得努力向上改善工作的动力。

第四条使员工有机会参与公司管理程序,发表自己的意见。

第五条考核目的,考核对象,考核时间,考核指标体系,考核形式相匹配。

第六条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坚持上下结合,左右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四章考核目的

第七条各类考核目的:

1.获得晋升,调配岗位的依据,重点在工作能力及发挥,工作表现考核;

2.获得确定工资,奖金的依据,重点在工作成绩(绩效)考核;

3.获得潜能开发和培训教育的依据,重点在工作和能力适应性考核。

第五章考核时间

第八条公司定期考核,可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年度考核,月度考核以考勤为主。

第九条公司为特别事件可以举行不定期专项考核。

第六章考核内容

第十条公司考核员工的内容见公司员工考评表,共有4大类18个指标组成考核指标体系。

第十一条公司员工考评表给出了各类指标的权重体系。该权重为参考性的,对不同考核对象,目标应有调整(各公司依据自身企业特点,生成各类权重表)。

第七章考核形式和办法

第十二条各类考核形式有:

1.上级评议;

2.同级同事评议;

3.自我鉴定;

4.下级评议;

5.外部客户评议。

各种考核形式各有优缺点,在考核中宜分别选择或综合运用。

第十三条考核形式简化为三类:即普通员工,部门经理,公司领导的评议。

第十四条各类考核办法有:

1.查询记录法:对员工工作记录档案,文件,出勤情况进行整理统计;

2.书面报告法:部门,员工提供总结报告;

3.重大事件法。

所有考核办法最终反映在考核表上。

第八章考核程序

第十五条人事部根据工作计划,发出员工考核通知,说明考核目的,对象,方式以及考核进度安排。

第十六条考核对象准备自我总结,其他有关的各级主管,下级员工准备考评意见。

第十七条各考评人的意见,评语汇总到人事部。根据公司要求,该意见可与或不与考评对象见面。

第十八条人事部依考核办法使用考评标准量化打分,填写考核表,统计出考评对象的总分。

第十九条该总分在1~100分之间,依此可划分优,良,好,中等,一般,差等定性评语。

第二十条人事部之考核结果首先与考评对象见面,征求员工对考核的意见,并需其签写书写意见,然后请其主管过目签字。

第二十一条考核结果分存入人事部,员工档案,考核对象部门。

第二十二条考核之后,还需征求考核对象的意见:

1.个人工作表现与相似岗位人员比较;

2.需要改善的方面;

3.岗位计划与具体措施,未来6个月至1年的工作目标;

4.对公司发展的建议。

第九章特殊考核

第二十三条试用考核。

1.对试用期届满的员工均需考核,以决定是否正式录用;

2.对试用优秀者,可推荐提前转正;

3.该项考核主办为试用员工部门经理,并会同人事部考核定案。

第二十四条后进员工考核。

1.对认定为后进的员工可因工作表现随时提出考核和改进意见;

2.对留职察看期的后进员工表现,作出考核决定;

3.该项考核主办为后进员工主管,并会同人事部共同考核定案。

第二十五条个案考核。

1.对员工日常工作的重大事件即时提出考核意见,决定奖励或处罚;

2.该项考核主办为员工主管和人事部;

3.该项考核可使用专案报告形式。

第二十六条调配考核。

1.人事部门考虑调配人员候选资格时,该部门可提出考评意见;

2.人事部门确认调配事项后,该部门提出当事人在本部门工作评语供新主管参考;

3.该项考核主办为员工部门之经理。

第二十七条离职考核。

1.员工离职时,须对其在本公司工作情况作出书面考核;

2.该项考核须在员工离职前完成;

3.公司可为离职员工出具工作履历证明和工作绩效意见;

4.该项考核由人事部主办,并需部门主管协办。

第十章考核结果及效力

第二十八条考核结果一般情况要向本人公开,并留存于员工档案。

第二十九条考核结果具有的效力:

1.决定员工职位升降的主要依据;

2.与员工工资奖金挂钩;

篇7

其一就是提升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绩效管理创新来更准确地把握员工绩效水平高低,根据绩效结果进行奖惩,让职工更加努力地开展工作;其二就是提升职工胜任力,借助于绩效考核这一手段发现医院职工在岗位胜任力方面的欠缺,进而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促进职工的岗位胜任力改善。其三就是提升医院管理水平,绩效管理本身具有管理诊断的功能,通过绩效管理创新可以更好地发现医院管理问题,实现医院管理的持续改善。

2.绩效管理创新原则

不同的医院在规模、实力、经营等方面存在各种客观差异,这意味着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不过对于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创新来说,要想达成目的,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绩效导向原则,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职工绩效的不断改善,因此医院绩效管理创新必须坚持绩效导向原则,围绕职工绩效改进来进行绩效管理创新方案的设计。二是持续改进原则,医院绩效管理创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反馈、不断改进,寄希望于一朝一夕完成是不现实的,因此医院要将这一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工作不断推进。三是公开公平原则,绩效管理创新需要始终坚持公开公平原则,展现绩效管理的公平性,从而赢得更多的支持。

二、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的阻碍

1.理念层面阻碍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面临着理念层面的阻碍,作为一家公立医院,长期以来,固有的绩效管理理念深入人心,理念层面的落后使得绩效管理创新受到了巨大的阻碍,严重拖累了医院绩效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目前对于绩效管理创新工作开展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一工作被边缘化的趋势非常明显,从而使得这一工作得不到必要的人力、物力支持。

2.能力层面阻碍

绩效管理创新本身非常复杂,难度很大,需要医院在绩效管理创新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从而保障这一工作的有序开展,但是现实情况却是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创新能力偏弱,目前医院在绩效管理创新能力以及经验储备与绩效管理创新之间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医院绩效管理创新,导致了绩效管理创新举步维艰,很难做到有序开展。

3.沟通层面阻碍

沟通不畅也是目前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的阻碍,目前该医院绩效管理方面并没有建立起来完善的沟通机制,绩效管理实施全过程都没有必要的反馈沟通,这对于绩效管理创新来说非常不利。因为绩效管理创新意味着对于现有绩效管理模式的颠覆,没有充分的沟通,必然会导致这一工作的开展出现阻力重重的情况,不利于绩效管理创新的推进。

三、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1.破除绩效管理创新阻碍

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管理创新需要破除绩效管理创新的阻碍,医院要正视绩效管理创新方面的阻碍,针对理念、人才、沟通方面的阻碍,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进行破除。理念层面要加强绩效管理创新的宣贯,扭转医院陈旧的绩效管理理念;人才方面则要加强绩效管理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根据绩效管理创新工作的需要构建一支胜任力突出的绩效管理创新队伍;沟通方面则是要加强绩效管理创新沟通,将沟通贯穿整个绩效管理创新之中,通过沟通解决好绩效管理创新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提升绩效管理公平性

公平性是绩效管理的核心要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员工绩效管理创新需要注意提升绩效管理的公平性,绩效管理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将公平性置于一个更加重要的地位,做到所有职工在绩效管理面前一律平等。医院要将绩效管理标准、流程、结果等公之于众,构建绩效结果反馈申诉制度,允许职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的不认同进行申诉,最大限度提升绩效管理公平性。

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86

一、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作用和意义

(一)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作用

1.绩效管理能够使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得到提升。

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能够帮助组织和个人高效的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绩效管理发现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出现的漏洞,帮助被管理者修补漏洞并给予一定的资源支持。被管理者通过绩效管理改变工作态度,改善工作方式,确保达到绩效目标。在绩效考核评价过程中,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被考评者十分必要。不仅可以促进绩效的提升,而且对于绩效考评较弱者起到了较好的督促作用。

2.绩效管理促进业务流程改善与企业管理的逐渐成熟。

企业管理就是对人和事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者会以整体利益为出发点,高效工作,并不断对工作方式进行改进,促进组织运行效率的提升,一方面促进组织绩效的提高,另一方面促进了业务流程改善与企业管理的逐渐成熟。[1]

3.绩效管理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清晰、明确的企业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或者制定近期目标具有导向作用。通过绩效计划、绩效实施与控制以及绩效评估这些绩效管理过程的实施,对组织进行不断的整合,以确保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2]

(二)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的意义

1.有利于促进企业绩效的提高。

企业将目标合理地分配给业务单元以及每个员工,以使其为同一个组织目标而努力奋斗。有效的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的本质需求,其目的是高效的完成企业的既定目标。

2.确保员工行为和企业目标的统一性。

绩效管理能够最大程度的保证员工评价的公平性与科学性,防止考核者的主观臆断与偏见,确保每一个优秀的员工都会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与此同时,员工也将更加清楚的明白企业对于员工自身的要求。

3.员工满意度大幅提高。

通过绩效管理,企业对每位员工的业绩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对于表现优秀着通过物质奖励、升职奖励或者口头表彰等形式进行鼓励,从而激励各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又使员工感觉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4.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其他科学性决策奠定基础。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首先,企业的发展战略决定企业的绩效目标,企业的绩效目标展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导向;[3]其次,绩效考评的结果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如果绩效考评缺乏客观性公平性,绩效管理缺乏科学合理性,那么就会起到制约企业发展的作用。

二、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模式的问题

(一)中小企业对于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概念认识不清

绩效管理分为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以及绩效改进四个部分。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考核,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方式。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一个交流、整合的过程,[4]个人和企业绩效的不断提升才是绩效管理的主要目的。

(二)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制度缺乏战略性、系统性

一个企业的绩效管理模式必须体现企业文化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性目标。以员工自身的改进成长带动企业的进步是绩效管理模式的重点。但是,大部分中小企业是把生存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其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业务的数量与市场的争夺这些方面,根本没有制订企业的发展战略。

(三)管理过程中缺乏交流与反馈

中小企业对于绩效管理的认知片面,缺乏系统性,导致管理者过多注重绩效考核,往往忽视绩效反馈。其实,绩效反馈就是区分绩效管理与绩效考核的重要因素。管理者与员工通过交流沟通也就是绩效反馈来分析考核结果,从而及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绩效考核指标设置缺少科学化

考核指标的设立是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中小企业考核指标不科学,客观指标的量化较少,绩效目标缺乏统一性,无法形成指标链,岗位分析粗略无法与考核指标呼应。

(五)员工培训的结构方式单一

根据绩效考评结果企业针对员工实行培训。中小企业对技能的培训非常重视。管理者认为技能是员工得以生存的首要条件,能够增长企业盈利,提升业绩,削减成本。这种错误的观念不仅会影响员工的价值观而且会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对于中小企业员工绩效管理模式的建议

(一)确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理念

中小企业的绩效管理无法达到期望效用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对绩效管理这一概念的认知不清,了解片面。因此,确立科学合理的绩效管理理念是首要任务。

(二)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并与企业战略相对应

围绕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反馈以及绩效改进对组织不断改进整合,从而建立的绩效管理体系逐渐成熟。精确绩效管理的各个要素,把战略目标的程序科学化,战略目标的分布也应环环相扣。此外,保证考核的准确性。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决定绩效管理的准确性。[5]

(三)建立科学有效的绩效沟通和反馈制度

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利用绩效沟通和反馈,对考评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方案,以便开展有效的工作,提高绩效。[2]

四、绩效考核指标的客观化、科学化以及合理化

(一)细化岗位分析

考核指标要与岗位职责相呼应。所以,细致、科学的岗位分析是制订考核指标的首要条件。

(二)考核指标的客观性与可操作性

最大程度量化考核指标,只有考核指标量化,才能在考核的过程中把公平最大化。绩效考核的真正目的是提高工作业绩,降低考核资本。

(三)确立主要指标,即确立KPI

KPI考核要求找出所存在问题的关键原因,然后把整体绩效目标一一分散,精确到到部门及个人,确保个人绩效目标的实现,从而带动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五、创新员工培训的结构方式

企业适当降低对员工技能培训的比重,可以融入对员工的企业文化培训,重视员工对工作态度的培训,增强员工的精神质感,加深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参考文献

[1]程静.《国有企业绩效管理浅析》[J].中国电子商情,2014

[2]邹莹.《中小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2015

篇9

中图分类号:F24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4-0136-03

一、绩效与绩效管理的内涵

绩效反映的是员工在一定时间内以某种方式实现某种结果的过程。在绩效管理中,一般认为绩效指的是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方式及其结果 [1]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中人们往往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混同起来,其实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绩效管理是为达成组织的目标,通过持续开放的沟通过程,形成组织目标所期望的利益和产出,并推动团队和个人做出有利于组织目标达成的行为。绩效考核是一套正式的、结构化的制度,用来衡量、评价并影响与员工工作有关的特质、行为和结果,考察员工的实际绩效,了解员工可能的发展潜力,以期获得员工与组织的共同发展。

绩效管理通常具有如下特征:首先,绩效管理是防止员工绩效不佳和提高工作绩效的有力工具;其次,绩效管理还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及员工能力的提高;最后,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是一个包括若干个要素的系统[2] 。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紧密相连。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占据核心地位,起到重要作用。常用的绩效考核方法有:关键指标法、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等级评定法等。

二、天工大图书馆员工绩效考核中面临的问题

天工大图书馆现行的是目标管理与量化管理相结合的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实行多年,主要对员工的工作起到了监督和约束的作用,某种程度上,对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不可否认,也存在不少问题。

管理过程以及绩效考核指标建立的不完善,是图书馆现行管理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考核指标体系建立过程的不严谨,往往会带来考核结果的不公平,这将会直接影响到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对图书馆的认同感以及后续的绩效表现。具体表现在:

1.考核指标单一。天工大图书馆在现行的考核体制中,主要选择工作量指标来考核所有员工,衡量所有员工绩效的好坏。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很多因素的综合体现,如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如果用单一指标来衡量他们的工作绩效,考核结果就有很大的局限性。

2.考核标准不全面,考核导向偏颇。衡量员工工作绩效的工作量指标应包括工作的数量、质量、工作的时效性等几个方面,而天工大图书馆主要选用的是数量指标,数量指标比较成熟,各工作要项的定额标准比较明确完备,却没有明确的质量标准。

3.考核标准模糊。在年底考核时,往往要与评优评先挂钩。因为平常考核的只是员工的工作数量,在大家都完成的前提下,评优评先就失去了统一的依据。天工大图书馆历来的做法就是根据规定的名额,或者是无记名投票或者是直接提名大家评议。这不仅会使绩效考核结果不准确,往往会使一些业绩不良的人被评为优秀,而且会误导员工的行为偏离组织的目标。

4.考核结果的应用单一。天工大图书馆目前的绩效考核的目的就是为了发放岗位津贴、超额工作量奖,年底的评优评先。由于这些激励方式本身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再加上考核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员工正面激励的作用很小。员工更渴望获得来自工作本身的激励,如工作岗位的挑战性、职业生涯的开发、晋升等,而这些却没有被纳入激励的范畴。

5.管理过程缺乏持续的绩效沟通。绩效沟通是图书馆绩效管理的灵魂。如果图书馆管理者强制性地向馆员分配任务或向读者制定服务规则,读者就会对图书馆产生不满情绪,降低到馆次数,从而降低图书馆的利用率和读者满意度;馆员也会将其当做一种强制性的制度,产生抵触情绪,对工作失去积极性,从而降低工作绩效,使得绩效管理失去其积极作用。6.管理目的滞后。天工大图书馆现行管理的主要着眼点是监督约束员工。通过绩效考核区分馆员绩效,然后对馆员进行相应的人事管理。而目前科学管理倡导的是对员工进行潜能开发,着眼于馆员工作能力的提高和绩效的改善,从而在提高图书馆整体利用率的同时实现图书馆与员工的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现行管理目的严重滞后。

三、实施员工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经在国内外企业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也由此引起了国内外图书馆界的普遍关注。通过对绩效管理理论的探讨和对天工大图书馆绩效管理现状的诊断,可以发现天工大图书馆具备了一定的绩效管理基础,但仍存在很大的不足。整个绩效管理不成体系,内部没有形成一个从绩效考核到绩效提升的循环机制,外部也没有和薪酬、培训、奖惩、晋升等要素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为了更好地加强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加强图书馆的竞争力,更好地达成图书馆的组织目标,笔者把图书馆现行的以绩效考核为主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完善并重新设计,提升到图书馆绩效管理体系。

设计思路如下:

1.提出绩效计划。绩效计划是绩效考核的基础。首先确定图书馆总的工作目标,再对总工作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岗位。目标确定后,通过工作分析,确定部门职责及部门内各岗位职责,把岗位职责落实到个人,提取出关键绩效指标,确立考核标准及各指标所占权重,形成员工的绩效计划。为绩效管理的考核实施提供重要依据。其中主要工作有:确定各部门职责及部门员工岗位职责、绩效考核指标设计、考核指标概念和赋分标准和权重体系的设计。

2.绩效考核。首先,基于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得出图书馆高级岗员工KPI的权重系数参照表,同理可得出初、中、高级岗员工KPI的权重系数参照表。以中级岗员工为例(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B1+B2+B3=1;C1+C2=1;C3+C4=1;

C5+C6+C7=1

B1、B2、B3和C1、C2、C3、C4、C5、C6、C7分别代表图书馆员工考核体系中三个母项和七个子项的权重系数。

表2 作用系数n取值参数表

作用系数n是指在同一科研项目中,不同的人所作的实际贡献大小不同,作用系数就是用来区别个人在该项目中贡献大小的一个参数。该参数作用于工作业绩的二级考核指标科研成果一项。

表3 突出贡献系数k取值参数表

确定突出贡献系数k的目的是使某些有重大贡献的员工与一般贡献的员工拉开得分值的档次,作为选拔优秀人才,落实有关政策的依据。根据天工大图书馆的具体情况,一般地讲,贡献突出者更多地表现在他的工作能力方面,因此将贡献系数k放在扩大工作能力总分的位置。

R=B1(R1+nR2)+B2(R3+R4)+B3k(R5+R6+R7)

R1……R8代表考核指标体系中每个子项所得分数

X1……X8代表考核指标体系中每个子项的单项分数

完成工作任务项得分值:R1=C1×X1

3.绩效考核的主体及职责的设立。绩效考核的主体指的是由谁对考核对象进行考核。对于不同的考核对象、考核内容,考核主体不同 [3] 。天工大图书馆应成立考核领导小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各部门年度员工绩效管理及评分。图书馆考核领导小组职责具体划分:考核领导小组由图书馆馆长任组长,考核成员由各部门主任组成,承担以下职责:各部门员工年度绩效管理及评分;审批最终考核结果;员工考核等级的综合评定;考核申诉的最终处理。

4.绩效考核的周期和申诉。所谓绩效管理的考核周期就是多长时间进行一次考核。从所考核的绩效指标的内容来看,不同内容的考核指标需要不同的考核周期。对于图书馆员工的业绩考核,设定考核周期为一个月。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在较短的时间内,图书馆考核者对被考核馆员在这些方面的工作产出有比较清晰的记录和印象,如果都等到年底再进行考核,恐怕就只能凭借主观的感觉了;另一方面,对工作的产出及时进行评价和反馈,有利于及时地改进工作,避免将问题一起积攒到年底来处理[4] 。对于图书馆员工工作态度与能力的考核,则适合于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考核,设定考核周期为一年,因为关于这些信息的指标具有相对的稳定性,需较长时间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在平时应进行一些简单的行为记录,作为考核时的依据。

建立图书馆绩效申诉系统,给被考核馆员提供一个发表意见的通道。在年度绩效考核过程中,被考核馆员如认为受不公平对待或对考核结果感到不满意,有权在考核期间或考核结束10天内直接向部门负责人申述 [5] 。申诉形式为向部门负责人申诉时需要以书面形式提交申诉报告,部门负责人将申诉统一记录备案,并将申诉报告和申诉记录提交馆长。

四、结语

通过上述设计,绩效管理体系将比旧的考核体系有较大的改进,但是应该知道绩效管理是一个随着图书馆不断发展而变化的动态过程,需要不断的调整更新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图书馆直接领导是整个考核的中心人物,是核心主体,他们的综合素质、对考核的理解、面谈沟通的技巧等都决定着考核结果的好坏。如何通过培训等措施提高馆领导的管理能力、分析能力和沟通能力,以减少考核误差,是图书馆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参考文献:

[1]余胜.关于图书馆绩效评估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101-104.

[2]吴新年.图书馆绩效评价研究[J].情报资料工作: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学报,2005,(4):69-71.

篇10

二、进一步完善员工绩效管理体系㈠员工绩效模型员工绩效管理是以业绩为导向的、基于行为和能力的战略性管理工作,即关注执行结果,又重视执行过程和执行能力,其目的是通过对员工业绩、行为、能力的全面管理,客观衡量员工对组织的直接和间接贡献,并通过持续的能力开发,不断提升人力资本价值,促进组织的持续发展:业绩:即员工的工作成果,主要从工作成果的质量、数量、成本和时效等方面加以衡量,体现的是执行结果和对企业的直接贡献。

行为:即员工在工作中的行为表现,主要是指对组织绩效有关键影响的行为因素,涉及到内部沟通、团队协作、团队管理、工作态度等方面,体现的是执行过程和对企业的间接贡献。

能力:即员工履行工作职责所需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基本素质(表达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等),体现的是执行能力和人力资本价值。

㈡执行体系

⒈业绩管理:与“员工绩效模型”中“业绩”部分相对应,通过绩效计划的形式进行管理,主要流程包括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计划的执行、绩效计划的评估三大环节。各部门要根据本年度部门的KPI指标,按岗位分解制订员工年度绩效计划。(必要时还要制订员工月度计划)。绩效计划根据岗位分为关键绩效指标(可量化)和工作目标。并依据岗位的不同划分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的权重。职能部门在制订员工绩效计划时,主要是建立工作目标,依据是岗位职责和全年的工作重点。各部门对每个岗位的绩效计划都应确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员工的直接主管是业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⒉行为管理:与“员工绩效模型”中“行为”部分相对应,通过建立行为评估体系,定期进行评估的方式进行管理。三级经理的行为管理由人力部负责,一般员工的行为管理由所在部门负责。

⒊能力发展管理:与“员工绩效模型”中“能力”部分相对应,在对员工进行绩效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实施能力发展计划、绩效改进计划、绩效指导,把员工的能力培养落实成为具体的培训、交流以及工作改进行动。员工的直接主管是能力发展管理的主要责任人。

㈢评估体系

⒈评估内容员工绩效评估是对员工业绩、行为、能力的全面评估,是对员工直接贡献、间接贡献的综合评价,具体实施时分成业绩评估、行为评估两部分:

⑴业绩评估:是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评价,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的角度进行评估,与“管理体系”部分中的“业绩管理”相对应。业绩评估一般以绩效计划为依据,由员工的直接主管在与员工沟通的基础上进行。⑵行为评估:是对员工行为、能力的综合评价,主要从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的角度进行评估,与“管理体系”部分中的“行为管理”、“能力发展管理”相对应。行为评估一般由员工的上级和同事评估。

⒉绩效衡量员工绩效水平采用绩效得分和绩效等级的方式衡量,绩效得分以百分制(满分100分)衡量,绩效等级按照正态分布的原则划分成4个等级。

⑴衡量标准对业绩评估、行为评估中的单个评估项目(指标、目标)的评价,一般也采取百分制(满分100分)衡量:

①以量化衡量的考核项目(关键绩效指标),一般采取量化打分的形式衡量,打分的方式可以在统一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②不能量化衡量的考核项目(工作目标),也采用相应的打分方式确定。

⑵绩效等级员工绩效等级按照正态分布的原则划分成评估结果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欠佳4个等级。

⒊年度评估年度绩效评估是对员工全年表现的综合评估,业绩评估一般占70%,行为评估一般占30%。

年度评估的结果应当实行正态分布。分公司三级经理为一队,一般员工按部门划分(企管和社管分开),严格按优秀10-20%,良好40%-50%,合格25%-35%,欠佳5%-10%。分布时实行四舍五入。特殊情况:部门年度绩效为合格的,本部门优秀比例为零;人数在5人(不含5人)以下的部门,当部门年度绩效为优秀时,可产生1个优秀;当部门年度绩效为欠佳时,至少有1人为欠佳。凡年度出现违规(章)、违纪被公司通报的,视情节严重情况,个人绩效等级直接进入合格或欠佳。

⒋中期评估中期评估主要是指中期绩效计划的评估,也是对全年绩效计划实施的过程和结果进行逐月考核总结,一般以月为周期进行。中期评估一般以业绩评估为主,可以把业绩评估结果作为中期评估结果。中期评估与月绩效奖挂勾。㈣回报体系整合各项人力资源政策,建立以员工绩效为基础的,薪酬福利、职业规划、职位晋升、培训交流、劳动合同管理等各项激励政策相结合的全面激励机制。

三、进一步改进业绩管理执行体系:在主体流程统一的情况下,进一步完善和简化业绩管理执行体系,优化绩效计划制订、执行、评估的过程管理:

㈠指导思想

⒈管理流程统一化:即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必须遵循和体现绩效计划的制订、绩效计划的执行、绩效计划的评估及回报三大环节。

⒉沟通的原则:不管采取哪种管理模式,都必须以双向沟通为基础。

⒊管理周期灵活化:以部门负责人的年度计划为基础,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在不增加过多的额外工作量的前提下,实行年/月相结合的管理周期,加强对目标实施的精细化管理。

⒋操作方式个性化:以实际工作需要为导向,推行目标管理、工作要素评价、量化考核等多种管理模式,根据岗位特点实施个性化的管理。

⒌同类(职位、层级、工作性质等)员工的管理模式及管理周期统一化。

⒍格式标准化:在不影响实际工作的前提下,尽量做到展现形式(如计划及评估表格等)的统一,最终的评估结果(评估得分、评估等级)应该转换成统一的模式。

㈡管理方式

1、三级经理实行年度(月度)计划管理,分公司下达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即为营业部经理的年度(月度)绩效计划,营业部年度(月度)经营业绩评估结果即为营业部年度评估结果。

2、其它人员其它人员的绩效管理,在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执行体系,实行更为灵活的操作模式和管理周期,指导思想如下:

(1)、目标管理(现行管理模式)根据员工的工作职责,主管与员工在双向沟通的基础上,制订、实施年度(月度)绩效计划(KPI、工作目标,以及绩效标准),并由主管根据绩效计划对员工进行评估。

(2)、工作要素评价由部门在年初根据岗位职责、业务规范,在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直接制订全年(月)的考核方案,确定全年(月)的工作内容、考核项目、绩效标准(执行过程中可以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变更、调整),以此作为全年(月)的绩效计划,由主管按照岗位职责、考核方案与员工进行日常的工作沟通,并以月周期进行评估。

⒊量化考核对工作成果容易量化评价的岗位,由部门在年初根据岗位职责、业务规范,在征求员工意见的基础上直接制订全年的考核方案,确定全年(月)的考核指标、绩效标准(执行过程中可以在沟通的基础上进行变更、调整),以此作为全年(月

)的绩效计划,由主管按照岗位职责、考核方案与员工进行日常的工作沟通,并按月进行量化评价。

⒋其他管理模式各部门也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把工作要素评价、量化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也可以创新其他管理手段,但要符合公司绩效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评估打分的方式、考核的体系和标准,都可以根据业务规程及实际工作需要制订,但要注意整体的一致性和平衡性。

四、完善员工行为评估体系

㈠评估内容:总结归纳对组织绩效有关键影响的行为因素及能力要素,逐步形成针对不同类型职位的行为评价体系,实施分类管理。⒈三级经理:三级经理行为评估可以按照以下方式:

⑴领导评价:占年度绩效评估的20%,由分公司领导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执行能力、业务能力、个人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

⑵团队协作:占年度绩效评估的5%,由分公司有协作关系的三级经理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主要是执行能力、沟通协作、个人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

⑶团队管理:占年度绩效评估的5%,由相关员工进行民意测验评,评价内容主要是团队建设、内部沟通、个人素质、工作态度等方面。以上评估依据:三级经理行为评估标准。

2、其他员工:评估的主要内容为能力发展和团队协作,由部门领导和有协作关系的部门评价。评估依据:员工行为评估标准。

㈡评估方式:行为评估主要以满意度测评的方式进行评价,由相关考评人员按三级经理及一般员工行为评估打分表要求项目进行打分。以百分率的形式度量,再按行为评估占30%对打分结果进行折算。

㈢评估周期行为评估主要以年度为周期。㈣实施行为评估后,要将原来绩效计划中主要涉及个人行为因素的内部运营、学习与发展类指标、目标(如团队协作满意度、部门员工满意度等)分离出来,纳入行为评估体系进行统一管理,分公司将按省公司要求,逐步对行为评估体系及基础管理工作进行完善。㈤从20*年开始,绩效管理,要改变原来绩效管理与传统人事考核并行的二元管理模式,把组织考核的有关内容整合到行为评估体系中去。

五、加强员工能力发展管理

㈠实施员工年度能力发展计划年度绩效计划制订完成后,主管应该根据绩效计划、分公司年度培训计划,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以及上年度绩效评估情况,与员工讨论制订年度能力发展计划,并在年终绩效评估时对年度能力发展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

㈡加强绩效指导及绩效改进管理进行月度/年度绩效计划评估时,主管应该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与员工沟通制订绩效改进计划,绩效指导落实为具体的培训、学习行动,并在下一个评估周期对绩效改进情况进行评估。

㈢结合绩效管理加强员工培训员工培训要以员工绩效分析为基础,以绩效改进为目标,和年度能力发展计划、绩效改进计划密切结合起来,为员工的能力培养和绩效改进提供必要的培训支持,并把绩效改进情况作为评估培训效果的依据。㈣将员工能力发展纳入行为评估体系:

⒈通用评估内容:个人能力提升及绩效改进情况;个人培训的学时和培训成绩。

⒉管理者评估内容:员工能力发展计划、绩效改进计划的制订、执行及评估的情况;员工对绩效管理的满意度;员工对培训的满意度(管理者能否保证员工参加必要的培训);管理者下属员工的培训学时和培训成绩。

六、健全绩效回报体系分公司在规范员工绩效管理的基础上,逐步整合薪酬福利管理、职位管理、员工职业发展管理、内部竞聘、中层干部考核、员工培训、劳动合同管理等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以员工绩效为基础的全面激励机制。

㈠薪酬福利

⒈年度绩效奖金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水平,确定年度绩效奖金,并逐步拉开不同绩效等级绩效奖金的差距,具体标准每年根据人工成本情况确定。

⒉岗位工资根据员工的年度绩效水平,对岗位工资实行浮动管理,绩效等级为优秀、良好的员工岗位工资按照一定比

例上浮,具体的浮动政策及浮动比例每年根据人工成本情况确定。绩效等级为欠佳的按照以下原则处理:

⑴三级经理绩效等级为“欠佳”的,从次年4月开始,岗位工资按照比所在岗位职级低一级的标准执行,执行期限1年,次年绩效等级在“合格”以上的,恢复所在岗位职级待遇。连续两年绩效等级为“欠佳”的,按照职位调整政策进行职位调整。

(2)其他员工绩效等级为“欠佳”的,按照一定比例下浮岗位工资,具体的浮动政策及浮动比例每年根据人工成本情况确定;连续两年绩效等级为“欠佳”的,如留在原岗位试岗学习,岗位工资按照比标准职位职级低一级执行。

⒊月奖根据中期评估(每月考核)情况,按奖金考核办法核发员工的月奖。

㈡职业发展:

⒈职业发展规划按省公司要求:在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完善“H”型职业发展路线和各专业的职位体系,并在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的基础上实施员工职业发展管理:

⑴对绩效水平为良好以上的核心岗位骨干员工,根据其个人特质进行职业发展规划和职业发展指导;

⑵优先为绩效水平较好的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参加高层次培训的员工,绩效等级须在良好以上,行为评估结果须在本部门平均水平以上;

⑶优先为绩效水平较好的员工提供交流锻炼、交流学习的机会,跨单位、跨部门进行交流锻炼的员工,绩效等级原则上在良好以上,行为评估结果须在本单位(部门)同级员工平均水平以上。

⒉职位晋升按省公司要求:在规范基础管理工作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员工绩效为基础的员工晋升制度,从员工的业绩、行为、能力三个维度对员工晋升实施规范化管理。在人力资源改革的过渡时期,可以采取竞聘的方式管理员工晋升,但必须明确对绩效水平的要求:

⑴一般员工晋升高职级职位,绩效等级须在良好以上,行为评估结果须在本部门平均水平以上;

⑵参加三级经理职位竟聘的员工,前两年的绩效等级须在“良好”以上,行为评估结果须在本单位(部门)同级员工平均水平以上。㈢职位动态调整建立职位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员工的绩效水平,对员工职位实施动态管理。⒈三级经理绩效等级为“欠佳”的,给予黄牌警告,连续两年绩效等级为“欠佳”的,免去其三级经理职务,由所在单位(部门)安排工作,可以:

⑴直接调整到三级经理以下的职位(不含三级经理职位),与同类岗位其他员工一样进行管理;

⑵参加三级经理以下职位(不含三级经理职位)的竞争上岗,竞争在什么职位就享受什么职位的待遇。

2、其他员工公司改制上市前进入公司,并且在公司连续工作的员工,按照如下原则处理:

⑴连续两年绩效等级为“欠佳”的,可以:①直接调整到比原职位职级低的其他职位;

②参加其他比原职位职级低的职位的竞争上岗,竞争在什么职位就享受什么职位的待遇;

③留在原职位试岗学习,期限一年,试岗期间与普通在岗员工一样进行考核,待遇按照薪酬调整政策确定。

⑵累计三年绩效等级为“欠佳”的,作待岗处理。㈣劳动合同管理:公司改制上市后进入公司的员工,要在绩效管理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合同管理:

⒈连续两次或累计三次年度绩效等级为“欠佳”的,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⒉劳动合同到期时,综合考虑当年的绩效水平以及前两年的绩效水平决定是否续签,整体绩效水平处于同类员工的平均水平以下的,不再续签劳动合同。

七、提升绩效管理执行能力

㈠加强绩效管理落实情况的监控分公司班子、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从部门管理、管理者行为两个方面加强对绩效管理落实情况的监控,并纳入部门负责人的绩效评估:

⒈部门管理对绩效管理的理念、流程、政策在各部门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评估,确保绩效

管理制度有效落实到各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去。

⒉管理者行为

⑴管理者应该把绩效管理作为改进部门绩效和员工绩效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惩罚手段,并在实际工作中体现这一原则。

⑵管理者对员工表现的评价必须客观公正,评价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公司规章制度为准绳,不能凭主观判断,特别是对员工的待遇、发展、劳动关系等有实质性影响的评价,必须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关键事件还应当有详细记录,必要时应由管理者、员工双方签字确认。

㈡加强管理者培训各级管理者的执行能力是绩效管理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为提升管理者对绩效管理理念、体系的理解和执行能力,分公司拟在20*年7月以前完成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执行力培训,并把绩效管理执行能力纳入中层管理人员的行为评估。

㈢建立IT支撑系统为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绩效计划制订、实施、评估等工作的闭环管理,省公司将在EIP系统上建立员工绩效管理系统,逐步实现绩效管理主要工作流程的电子化,以及员工绩效管理数据的集中化管理。EIP绩效管理计划从今年三季度开始试用,现结合员工绩效管理实施的需要,对系统的应用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⒈计划评估及时化:在绩效管理系统正式运行后,分公司对于绩效计划的制订和评估以及其他关键工作都会提出明确的时限要求,并对违反时限要求的人员作扣分处理。

⒉目标任务精细化:要对工作目标(任务)进行比较具体的描述,提出工作目标(任务)的绩效标准,并对影响目标(任务)实现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⒊工作记录详细化:对于绩效计划制订和执行中的关键事件(关键性进展、表现较好或较差的事件等),以及重要的正式、非正式沟通,主管及员工都应在绩效管理系统的绩效计划书中作详细的记录。除此之外,各级管理者及员工还应当充分应用绩效管理系统的工作日志功能对主要工作进行记录,作为评估和管理的依据。

⒋绩效评估客观化:对于工作目标(任务)的评估,要以制订绩效计划时确定的绩效标准和工作记录为依据,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特别是员工不可控的因素)做出客观的评估结论。

⒌绩效分布正态化:为做到客观评估,除员工绩效等级正态分布外,各级管理者还要进一步提高对绩效目标和绩效标准的管控能力,在对员工的工作目标(任务)进行评估时就要做到正态分布,避免出现工作目标(任务)评估等级清一色的“优秀”或“良好”的不合理现象。

⒍绩效指导具体化:各级管理者要根据工作需要和员工的特点,给员工指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员工要根据建议制订行动计划,做好行动记录,并对改进情况进行自评,管理者要根据员工的改进计划做好跟踪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