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 21:26: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七上语文知识点总结,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42
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会有许多不同,例如:知识难易的差别不小。小学与初中的知识梯度不是斜坡式的,而是阶梯式的。初中更要求学生研究和琢磨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己学习的能力。七年级新生要尽快、顺利地适应初中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重要。
一、预习做标记
对于初中生来说,预习非常重要。初中课程知识量比小学相比,明显增大。预习可以提前把握重点,避免学习中知识点的遗漏。同时,预习要讲究方法,应掌握三个要点:首先是提前熟悉课程内容;然后是“做标记”,在熟悉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中重点关注;最后可以尝试做一些课后习题。
二、主动式听课,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初中生课堂上的学习更应该追求主动式的听课方式,把握好两个原则:分清主次和做好笔记。
一些孩子的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容易被周边的事物所吸引,记笔记也是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方法。一节课教师会传授大量的知识,总会有没能融汇吸收之处。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多写写也是一种加深记忆的方法。初中教材中的知识点较多,学生要学会自己分清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做到有所侧重。同时,做笔记要有技巧,记住教师反复强调和课堂上不能立即掌握的内容,以便课后问教师或课后消化掌握。照本宣科地将所有东西都记下来的方法不可取,这样既没有突出重点,同时也会感觉很累。课堂笔记也不是记过就算了,课下也要将自己的笔记全部梳理一遍。并在下阶段的学习和复习过程中,不断翻开前一段的笔记来看,会有更深的印象。
三、自主整理课本的知识框架
小学与初中的过渡阶段,知识点会骤然增加,许多孩子会不适应,这时需要孩子自主梳理、整理每一阶段知识点的内容框架。这个工作教师会做,但孩子更要积极主动地完成。每学完一章、一个单元,都要及时整理出该章、该单元的知识框架,既能在复习的过程中查缺补漏,找出被自己遗落的知识点,又能锻炼孩子总结归纳的能力。
四、建立错题本
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还是自我反省、自我完善的过程。学习中出现错误不可避免,但一些孩子总会在同一个地方、同样的问题犯同样的错误,原因就是缺乏自我反省、总结的过程。每个学生每科都应建立一个错题本,记录下自己做错的题,将错误的答案与正确的答案同时写出来,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错题本不是做过了便结束了,还要经常翻开来看。要做到同一个错误不要出现第二次,这样,考试的时候才能保证会做的题目不失分或少失分。
五、及时做好课后复习
复习也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初中教材连贯性较强,各个章节之间相互关联,复习的作用就是将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全部梳理一遍,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复习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做练习题。通过课后作业、考试试卷中的习题,学生可以发现或暴露出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回过头重新学习、巩固,做到查缺补漏。
在复习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不会就问”固然是一个好习惯,但也并非绝对。一道题目、一个技巧、一个思路,只有自己亲自弄懂想透,独立求解,才是真的明白。向教师或同学请教得到的知识,我们只是得到了知识本身,不一定真正理解和学会运用。因此,面对一道难题,首先要刻苦地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解题方法,充分挖掘自己的思维潜能,争取自己把它解出来,这才是最好的、最有收获的。但是如果自己实在解不出,再向别人请教,请教时尤其要注意别人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而不仅仅是得到答案。
六、积累阅读,记录感悟
一、研课标,明过渡
新的课程标准是九年一贯制,更注重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它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进行整合,将其列为义务教育阶段语文学科一以贯之的目标。作为一线老师,我们就要仔细研究小学和初中在这三个维度上的要求有何具体不同。例如:在阅读方法上,由小学高年级的“学会默读,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到初中“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理解和分析评价层面,由小学语文的“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到初中语文的“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老师只有真正细细研读课标的这些变化,做到对课标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根据中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找到既符合教学规律又能渗透下一阶段学习目标的好方法。
二、 研教材,明目标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犹如飞驰的火车,我们的语文教材明显体现了这种变化。于是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初中语文教材、高中语文教材、大学语文教材等就像这列火车上的一节节车厢,如何使孩子们能与火车头一起向前奔,我们就要细细研究每一节车厢的交接处该如何过渡,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具体到小学高年级语文来说,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我们在处理课文内容时,首先要适度加深、适度渗透一些七年级语文的学习目标。小学高年级在教师研读教材后,确定教学目标时,往往着眼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目标定位,就小学教小学,缺乏对学生长远发展的关照,因而不利于学生的科学发展。因此,我们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更要做好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关注一些与初中知识关联性强的知识增长点,确定好既适应高年级学生身心发展,又能体现初中语文教学要求的目标,让孩子们跳一跳也能够得到,帮孩子在这些知识增长点上“飞一飞”。这样,小学语文和初中语文这两节车厢的联系就更紧密了,衔接的效果会好得多。
三、研过程,明方法
因老师们个人的理解不同并鉴于孩子们的成长经历的差异,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易沿袭中年级的一些做法,具体表现为,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小学老师主要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从朗读声音的轻重中去体会。而且小学的教学过程易限于课文内容,在句子中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则需跳出课文内容,关注社会现象,从特殊的例子中,推断出一般的用词规律,使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小学高年级老师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初中学习方法的渗透。具体到某一知识点的理解来说,我们可以在创设情境、通过朗读训练去感悟这一知识点后,将理解程度适当延伸、总结提高,从“一个词”扩展到“一类词”,进行初中学法的渗透,进而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及解题能力。
例如,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大自然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它不是人搬来的,而是冰搬来的。那些冰块从寒冷的北方‘爬’过来,沿路把大大小小的石块带着一起走。”我们可以在引导学生反复朗读、用心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生动之后,进一步拓展延伸,帮孩子们整理出这一类词的共性――采用了拟人手法,进而引导孩子们认识说明事物的文章里,这一类词语能够使文章的语言生动有趣,这样就顺利实现了初中语文学法的渗透。有了这样的渗透与铺垫,将来孩子们在初中再学习这类知识点时,就会因为这个跳板的存在而水到渠成。
四、研学生,促过渡
从小学升到初中,是对学生生理、心理以及学习习惯等方面的一次重大考验。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从小学低年级依恋老师到初中阶段自主意识增强的过渡期,在对老师有明显依恋的同时,他们的自主意识正在不断萌发。作为小学高年级老师,就一定不能错过这样一个抓好过渡、促进衔接的黄金期。我们应在日常的工作中注意半扶半放,给孩子一定的自,帮孩子们制订学习计划,优化学习方式,培养其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强孩子适应初中学习的能力。具体到语文学科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形成熟练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的习惯;养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随时积累有用知识的习惯;养成及时总结、进行思维拓展的习惯。养成了好习惯,孩子们进入初中后就能很快适应初中生活。
五、研试卷,主导向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主要任务是实现“两变一联动”,即变“个体研究”为“群体研究”,变“重实践轻理论”为“理论与实践并重”,形成“教研室——学科备研组——语文教师”联动教研的格局。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通过综合归纳各校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形成初中语文“七步循环”教学模式,并在全县推广应用,走出了由下而上、理论联系实际的教科研道路。
“七步循环”教学模式把语文课堂分为两个模块:语文早班车(5分钟之内),学教直通车(40分钟),整合为七个教学步骤。
1.语文活动,拓展视野(5分钟)
根据年级段语文训练重点设计语文早班车内容:【七年级上】美文推荐;【七年级下】美文欣赏;【八年级上】精品故事;【八年级下】诗歌欣赏;【九年级上】自选命题演讲;【九年级下】教师命题演讲。教师也可以根据本人、所教班级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或者改变,但是加大阅读量、拓展阅读面的硬性指标不变。
以上为第一模块,用时不超过5分钟,重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拓展阅读面,开阔学生视野,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有助于完成课标规定的3年260万字的阅读任务,同时增加学生阅读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水平。
2.创设情境,认定目标(1分钟)
教师把根据课标精神、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制定的教学目标,转变为学生心中的学习目标,是教师启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佳途径。“认定目标”这一环节在课堂中只用1分钟的时间,教师要精心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对学案中涉及的学习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前提下,认知目标,领会目标,充分发挥目标的规范、导向、激励等功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好铺垫。这一环节要简洁明快,切忌拖泥带水。
3.讨论交流,解难质疑(8分钟)
在熟悉目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案中的导学问题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各小组就自学过程中存在的疑难,充分交流,最大限度的在小组内得到解决;同时可以找出本组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提出需要在课堂上质疑、讨论的问题。各学习小组的成员都要准备在全班进行展示。教师要最大限度的为每位学生创造充分展示的条件,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公平竞争的学习环境中得到发展。
4.板书展示,研讨深化(7分钟)
教师根据学案所设问题提前为各学习小组分配好展示的任务,各组有针对性的研究该问题4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指定各小组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展示。板书先展示成果,后展示问题,答案力求准确简洁明了;此时组内其它成员可以深入研究本组的问题并及时对板书展示中的不足指出进行修改、补充;若无研究必要则研究其他小组的问题,准备质疑,用时不超3分钟。
5.讲析点评,引领提升(20分钟)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水平指定讲析、点评的学生。展示的学生讲解展示本组的成果,本组或其他小组补充,也可以质疑;点评的学生对该组成果进行评价。
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抓住疑难、重点、有争议的问题、学生讲析点评不全面或者有错误的问题及时修正或补充,实现知识引领、方法引领和价值引领,使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点、学习方法、情感、价值观有正确认识(这一过程可以解决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及时的答疑可以对学生解疑的思路起到引导和帮助作用)。
6.总结检测,积累巩固(3分钟)
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知识系统,以“板书设计”的形式反映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学生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学案,形成课堂学习的知识结构体系,总结本节课知识点,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达标检测是课堂教学基本模式的最终环节,是检验并反馈课堂教学内容达标与否的重要手段。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灵活多样安排检测内容——课堂积累、关键词语优美句子赏析、语段阅读、写作运用等;要利用好学习小组,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协作、互相评定和检查达标情况,把准确的达标信息反馈给教师,使达标测评这一环节真正具有测试、评析、反馈、矫正、补救的功能,保证大部分乃至全体学生当堂达标。
7.学习前置,自主探究(1分钟)
教师在编制学案的基础上,布置预习探究任务:可利用预习课约10—30分钟完成。指导学生根据学案的要求进行相关课程内容的预习,引导学生“熟悉学案——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发现疑难——记录问题”。训练学生用好双色笔,学会的知识用蓝色,问题和疑问用红色。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将此教学过程灵活安排在第一步“”之后,把此环节设计为“预习导入、认知目标”,并将此过程的教学时间适当调整为5分钟左右;教师也可以将此教学过程延长到5分钟左右。
教师在上课前收集学生自主探究后的学案,通览分析学生预习情况,确定课堂讲析点评的重点。确保课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下面,仅以初中古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复习课教学为例,谈谈在“新课标”指引下的初中古诗复习课教学模式的运用。根据教学实际,在以上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本节课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确立目标――情景导入――知识回顾――自主复习――考点探究――拓展延伸――布置作业――教学小结。
一、确立目标
复习目标是复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考纲是试卷命题的依据,因此必须认真学习,理解和应用考纲,并以考试目标为凭借,精心设计复习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目标不仅要依据复习内容所在年级、所在单元的教学要求,还要注意复习内容自身的特点和学生自身情况,注重复习内容选材的典型性.也就是既要注意到训练材料对知识点的涵盖面,又要能通过训练,寻求规律,掌握方法,培养能力。这一命题思路,引导我们复习时,把能力训练和培养放在至高的位置上。只有培养学生具备真正意义上的“语文能力”,才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二、情量导入
学生只有具有强烈的求知兴趣,才会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心理条件,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因此语文教师应重视课堂教学导入的技巧。
如在复习《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篇课文时,结合多媒体播放一张杨柳轻抚,皓月当空的画面,配以《寒鸦戏水》的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又采用以下的导语设计:天上一轮明月,阅尽了古今变迁、人事纷扰,也承载着世间诉下尽的豪情和离别,坡心寄明月,把自然、神话,人生天衣无缝地融为一体,表现了他旷达的胸襟和对现实人生的关怀。今天我们复习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通过音,画,文的和谐应用,创设一种情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知识回顾
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上的回顾、总结和提高。课堂上教师应和学生一起对相关知识进行交流梳理,理清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的结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整合归类,使学生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既让学生掌握知识,又让其学会复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同时也发展智力。要注意的是:回顾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去忆“知”、忆”律”、忆“法”,调动学生已有的储备,便于熟练运用已有的积累;要有机结合课内外的阅读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回顾,务使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能从“文章”中来,到“文章”中去。
四、自主复习
复习时教师要立足课本,引导、启发、点拨学生,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对课本知识点进行强化记忆,以查漏补缺,融会贯通,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领会、巩固提高,使获得的基本技能进―步熟练。这一环节不仅是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前提,也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及智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考点探究
复习课教学必须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实践活动为主,在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机会,充分体现“有讲有练,精讲多练,边讲边练,以练为主的”原则。复习教学还应重视信息反馈,使学生强化知识点,调整思维方式,改进复习方法。近年来,语文中考命题要求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就是要重视诵读那些短小、易懂的古代诗词,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掌提相关知识.感知诗歌中的艺术形象,理解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品析诗歌凝练的语言等。
根据中考备考试题新、全、活,覆盖面广,问题设计的角度新,题量大,对能力要求高等特点,复习时既要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又要突出重点、渗透考点。练的内容要“全”,练的习题要“精”,练的方法要“活”,练的时间要“足”。当然训练也应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六,拓展延伸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7-0248-02
初三语文的复习应提高课堂有效性,加强学生理解与记忆效果,让学生得以高效复习。这就要求初三语文教师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与心理需求,对复习策略进行科学提升与合理设计,把知识点的梳理与复习方法的讲解纳入复习重点中去,让学生提纲挈领地提高复习效果,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一、整理知识链,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对于初三语文复习来说,有效的知识整理起着重要作用。而知识链的整理重点在于让学生从语文基础知识、阅读能力、作文、综合能力等几方面进行记忆强化。而对于中考语文中所强调的字音、仿句、诗词赏析、文言词解释、阅读、病句、作文等,应从复习中有所体现与强化。一般来说,知识链的作用主要是起到记忆点联结的作用。在中考命题改革的大背景下,名言名句名篇的积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应试能力提高有百利而无一害。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上,就应以理解记忆为主。对于强制性记忆与背诵要求,教师在进行复习时,应着重于对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利用专题性课堂的设置,如励志篇古文记忆,就可以把古文中涉及到奋斗与学习的句子进行总结,采用归纳与迁移的方式,通过提问与竟猜的方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复习任务。如限时抢答题:“同桌向你请教,用《论语》句子回答,开始!”答案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限时开放题:“请在一分钟之内,说出你所记得的所有劝人珍惜时光的名言名句。”在这样的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小组抢答,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里就自然起到了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背诵与记忆的作用。而教师也应善用知识链的作用,通过多种归纳方法,从各个角度把初中语文中的基础性知识进行总结。不仅可以采用常规化的提问,还可以加入限时、限字数、限范围的回答要求。
二、发散新思维,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语文的学习不应只停留在机械记忆与背诵上,而应重知识的迁移能力与运用能力。而复习课的主要作用,就是把以往学到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让学生可以“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复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引导上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能以自身讲解代替学生的自主性思维,应循循善诱,让学生在对新旧知识的分析与对比中,得到举一反三的能力。如对于七年级上册《三峡》一文中“或王命急宣”的“或”解释为“有”这一句话,就应把其他关于“或”的释义用发散性思维串联起来,如“有人”,如“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如“或凭或立,不一状”;“有时”,如“而或烟一空“;“或许”,如“或异二者之为”。另一方面,对于新思维的培养,还可以把复习中具有共同点的课文与知识进行引导性解读。如,可以在复习时把《出师表》中的诸葛亮、《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扁鹊,其说话方式进行类比,在不同的目的下,如何通过语言方法,体现人物性格,从中把握语文这一说话艺术与传情达意的重要技巧。还可以对《范进中举》中的范进,与《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进行人物类比,让学生去总结与发现其中的共同点与区别点,从而丰富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记忆与人文思考,培养学生开拓性思维的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复习课中看到新意,得到不一样的收获,而不仅仅只是对知识点的重复性解读。当遇到此类问题时,也可以自主进行思考,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深入讲评,在做题中锻炼学生的解题技巧
对于初三语文复习来说,要想让学生从思维到积累有一个扎实的复习效果,就只能通过详细与针对性强的试卷测验达到检测目的。在此过程中,应避免题海战术。而应做到,一个复习主题一份测验,把这一个主题下的复习卷,讲深讲透,让学生以质取胜,而不是以量为重进行大批量的做题。在讲评过程中,如对于现代阅读题专题复习卷的讲解时,应把整个现代文所有的体裁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在遇到现代文阅读题时,就可以先进行文体判断:是记叙文还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再通过文体的不同特征,进行答题知识点的采集。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对文章大意进行解读。看完这篇文章,心中是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文章的大意。再来分析文章的写作风格、作家背景,把文章中的修辞手法进行摘出,分析其中的寓意与作用。再就是语境下的语义揣摩,对于可能出现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此类题目,应归于文章去寻找答案。这句话出现在哪里?上下文语义如何?作者在这里表达了什么观点?是用议论还是抒情的方式进行表达的?这句话里最重要的信息点是什么?最重要的表意词语是哪一个?等等。让学生在这样的详细点评与讲解中,把复习的知识点吃透,达到掌握通用性解题思路,用一份针对性强、典型性强的专题复习卷去训练与强化学生一方面的语文能力。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复习专题讲解,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学生查漏补缺,逐步提高与强化语文各方面的解题能力。
四、结语
对于初三语文复习来说,应回归语文学习本位。以“生活化”的思维引导模式,加强学生对于生活的思考与总结,对社会热点与时事进行观察与归纳。多看课外优质语文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每天利用10到15分钟时间去看各类文章,达到开拓思维眼界,学有所用,学有所想,积累作文素材。另外,还应看到初三语文复习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联系性与衔接性决定了整个复习的节奏应符合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立足于学生视角,发现不足,丰富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复习效率,才能真正让学生乐于学,精于学,善于学。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世说新语》两则
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二、文言知识:
1.通假字
尊君在不(“不”通“否”,表示疑问)
2.古今异义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对子侄辈的总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2)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道别的地方,与“来”相对。)
(3)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托。)
(4)下车引之(古义:拉。今义:引导,牵引。)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泛指等待或盼望;日期。)
3.词类活用
(1)陈太丘与友期行(名词用作动词,约定。)
(2)元芳时年七岁,门外戏。(名词用作状语,在门外。)
(3)友人惭(形容词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咏雪》
1.内集:家庭聚会
2.儿女:泛指子侄辈,这里指谢太傅的侄儿侄女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聚:急速
5.欣然:高兴地样子
6.差:大致、差不多
7.拟:相比
8.未若:不如比作
9.因:凭借
10.起:飘起
11.即:就是
《陈太丘与友期》
1.期:约定
2.期行:相约同行
3.戏:玩耍
4.舍去:去,离开,舍去,在这里指不再等候就走了
5.乃:才
6.时:当时
7.惭:感到惭愧
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9.不:通“否” 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10.待:等待
11.非:不,不是
12. 相委:委,丢下、舍弃
13.君: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4.家君:对别人称自己父亲的一种谦词
15.日中:正午时分
16. 引:拉
17. 顾:回头看
三、翻译课文。
《咏雪》
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召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正午已过,(友人)仍然没有到达,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太丘的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耍。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离开了。”那人(听了)便发起脾气来,骂道:“不是人哪!跟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离开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的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四、元方与友人各是怎样的人,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这两个人物形象。
元方:聪明伶俐,明白事理,能言善辨,落落大方,但有些傲慢。
友人:不讲诚信,没有礼貌,但知错能改。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二、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
2.有朋自远方来(从
)
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
)
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
)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
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
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
10.不逾矩(
越过,超过)(规矩,规范)
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
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
15.人不堪其忧(忍受)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
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
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
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
21.于我如浮云(对于)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
24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
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
26.不舍昼夜(舍弃)
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
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
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
三、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四、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
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
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
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
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
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
五、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成为,做)
2.而: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却)
温故而知新(顺承连词,不译)
3.知:人不知而不愠(了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
温故而知新(得到)
4.乐:不亦乐乎(愉快,快乐)
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
六、成语归类
1.不亦乐乎
2.温故知新 3.择善而从
4.三人行,必有我师
5.逝者如斯 6.匹夫不可夺志
7.富贵浮云
8.箪食瓢饮
八、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
”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文: 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译文: 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通达事理
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
译文: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与贵,对于我来讲就像那天上的浮云一样。
5.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译文: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诫子书》知识点梳理
一、【课题解析】
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
二、【走近作者】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
三、字词理解:
1、一词多义
“以” “成”
2、古今异义“险”
“穷” “去”
3、词类活用
非淡泊无以明志 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 明确。
非宁静无以致远 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非志无以成学 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句子: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b.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四、朗读停顿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五、翻译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
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
4、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
六、文意理解:
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从这两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
(无论是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
按照议论文的结构理解文章,并找出论点句,治学、修身、惜时句
A.论点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治学(静):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正)。
C.修身:(躁):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反)。
D.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2、主题思想:诸葛亮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3、填空:
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 (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八、积累成语、名句:
淡泊明志 俭以养德 宁静致远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引言在每一节课上都会有。引言的作用是对本课中的内容和要求进行概括,简明扼要概括的同时,还将课本中与上一课之间有机的联系进行点拨。引言的作用在于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并能够透彻合理地掌握。
二、熟读标题
标题作为文章的眼睛,标题的掌握也就意味着我们统领到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将各种标题进行串联,知识点被系统全面地统领起来,学生能够条理性地进行叙述,与此同时思维能力也都得到了锻炼。
三、区别字体
在教材编写上,教材体例分为四部分:正文、专家点评、探究材料、相关链接。正文作为重点是其他三个教材的延伸,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全面地对文章进行把握。
四、划出关键词
所谓“关键词”就是指课文中寓意深刻,能突出地揭示概念、原理的本质属性或特征的一些词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重要和关键的内容做标记。
五、带着问题进行阅读
要带着问题有目的、有准备地进行语文的阅读,这样会使得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对遇到的问题合理地分析,运用知识的前后联系求解答案,使思维得到发散。
六、易混归类
在知识点最容易混淆的地方,往往也是考点在设计时经常出现或涉及的,这些知识的考查形式会通过选择题和辨析题得以体现。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把握知识点并主动归纳总结,必要时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这样才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
七、联系教材提供的材料
专家在编写政治教材时,为了证明所叙述的观点、原理,在教材中引用了一些材料、漫画、语录、名言警句等。这些材料无论过时与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理解教材起到帮助的作用,教材正文要同材料进行紧密的联系、认真的分析、合理的想象,教材不断被学生所熟悉,印象的加深更加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点。
高考的根是教材,高考的脉是《考试大纲》。然而一些考生错误的认为资料时新、讲练结合,又有名师点拨,可以取代已经揉熟的教材,于是脱离教材而盲目的看资料、做习题,觉得自己在教材上的知识都掌握的差不多了,没有必要再看。其实,每个高考试题的落脚点均在教材上,只有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教材中的概念、原理和应用,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切忌一味的依赖于手中的资料,一定要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复习教材的方法有目录法、摘录法、归纳法、图表法等等。可以按考点或板块进行整理、归纳,要有整体意识。要学会比较、类推,对易混、易错知识点进行比对。要学会迁移,对知识点进行整合,可以通过摘录或精选例题的形式进行。
误区二:重知识点轻知识面。
高考以能力立意,综合性极强。要克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倾向,不能也不可能像上新课那样逐课、逐单元复习。然而一些学生复习时只重视本章节的复习,而忽视章节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没有形成知识的网络,所学知识散乱,遇到一些综合性强的问题就无从下手。
复习时一定要学会类推,要通过知识点的串联,构建知识树。比如语文学科的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就很强,试题一般涉及好几个考点(能力点)。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既要落实每一个知识点,又要注意知识点的综合。
误区三:重难题轻基础题
高考的竞争异常激烈,会使一些学生铤而走险。这部分人往往错误的认为要想在考场上胜过别人,唯一的法宝就是在难题、偏题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才有机会立于不败之地。殊不知,这样的“空中楼阁”没有基础题作支撑,是很难有所提高的。
有句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良好的基础作保障,要相攻克难题只能是白日梦。其实,高考有80%的考题为基础知识,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即使遇到难题也迎刃而解了。
误区四:重数量轻质量
哲学上有句至理名言:量变引起质变。成语“集腋成裘,聚沙成塔”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因此,有些教师和学生期望通过多做题来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提高分数,大搞题海战术。一些考生每个学科都有一大堆复习资料,这个也想用,那个也舍不得丢弃。其结果,恐怕是“猴子掰包谷”抑或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其实,这种大量的机械的重复练习,会扼杀思维的发展,影响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提高。
因此,教师对使用的资料和试题一定要精心筛选,避免难题、偏题、怪题的误导。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们在备考中一定要力求选题有明确的考点指向性,力避机械重复;练题一定要讲求质量(也就是重视思路、方法、答题规范)而不是贪多求大。
误区五:重结果轻过程
一些考生总渴望找到立竿见影的办法,使自己的成绩迅速提高,只通过做题来模仿或记忆,只看种结果而不看重过程的学习方式,虽然记住了正确答案,但错误的根源仍然存在,只要题目的条件稍加改变,又会犯同样的错误,或遇到新的题型就手足无措。他们认为:只要记住了套路或答案,到时候依葫芦画瓢,保证能行。我们承认高考试题中有一些记忆性的东西,但更多的是能力立意而不是知识立意。再说,即使是实现3+X考试的地方,学科总的知识点也并非三两个月就可以全部记住的。那些易混知识点往往是命题老师干扰考生的着力点,只凭机械记忆,你能分得清吗?比如语文的默写中的理解性默写和情境性默写,必须要在记忆的前提下,理解文句后才能选择。
因此,我们要重视练习的过程。主要是思路和答题的规范;对于语言学科(语文、外语)需要日积月累,形成语感;对于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要注意思路的严谨、表述的科学简明;对于文科(政治、历史、地理)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误区六:重练习轻反思
一些学生盲目的练习,大量做题,不注意总结与反思,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尤其是理科学生,一定数量的练习是必要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练习了是否就能灵活运用了,是否就掌握了呢?难怪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付出的不能与回报成正比呢,甚至我付出的越多,成绩反而有下滑的趋势。
做题时一定要与教材相结合,要思考从一道题中可以学到哪些知识和方法,能够融会贯通,学会归纳、整理、举一反三。对于试题,要进行筛选,选取像高考真题那样的有价值的试题进行演练。
误区七:重自己轻老师
一
学习词类是掌握遣词造句规则的第一步,是搭建起语法大楼的基石,“划分词类是为了讲语法结构”[1],只有弄清楚“词类是什么、如何分类、有什么作用和功能、如何运用”等问题,才能真正迈入学习语法结构和语法规则的大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大纲中规定,从七年级开始“了解基本的语法常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而词类被列在语法常识的教学之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教材中词类部分语法常识的介绍既要纳入到中学语文教学语法体系之中,与传统的语法理论一脉相承,又应与学生的实际学习需要紧密结合,不应太过复杂或太过简略。
考察目前全国较为通用的六套初中语文教材①发现,在介绍词类时,各套教材都能明确地将词类划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十二大类,并对各类进行概念解释和举例。如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汉语词类表(实词)中解释“名词”为“表示人或事物(包括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的名称”,并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课文中摘录例句作了具体说明。
二
就目前初中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词类部分的语法常识介绍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语法点在教材中的体现形式单一
在考察的六套教材中:人教版、苏教版和冀教版的词类知识介绍均只出现在了课本的附录部分,并且仅以“词类简表”的形式体现;北师大版和语文版则是在课本的附录部分以语法专题的形式讲解词类;词类的知识点介绍不只出现在课本附录的只有鄂教版,该套教材在课本每单元后的知识点补充部分对词类的概念、分类、特点也作了介绍。但无论是每单元的知识点补充还是附录,词类的学习始终没有脱离生硬的理论介绍,语言学习也并没有与课文、阅读应用相结合。这样简略的体现形式很容易让教师和学生认为词类学习不重要,从而压缩或省略这一部分的教学安排,导致学生缺乏对词类在概念上的清晰认识,不能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事实上,在中学讲解语法知识恰恰应该避免学院式的理论传授,应以多元化的学习形式呈现,让学生寓学于用,坚持“从文中来,到文中去”。词类的划分,语法体系的形成,说到底是对千差万别的语言现象的总结,是从大量的语言作品中获得规律。将语法知识的讲解同课文的教学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赏析中理解遣词造句的规则,就更容易使他们在写作训练中仿写或创造出规范、精妙的句子。
我们认为在教材中学习词类应当采用随机教学法,“将词类表中的词语分散在相关课文的后面,作为练习题处理,在词语下画线,然后让学生说出这些词有什么共同点,再引出词类名称。”[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课文《丑小鸭》中有这样两句:
(1)他在这清亮的水上看到了什么呢?他看到了自己的倒影。
(2)它把鼻子顶到这小鸭的身上,露出了尖牙齿,可是――扑通!扑通!――它跑开了,并没有把他抓走。
例(1)中出现了人称代词“他”,指示代词“这”,疑问代词“什么”和反身代词“自己”,一定程度上概括了代词的不同性质和功能。例(2)中用人称代词“它”和“他”,来指代动物。在课后练习中,可以设计这样一些问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例(1)中“他”“这”“什么”“自己”分别指什么,前后都有哪些词与其相结合,有什么作用。
2.在课文中找找,看看还有哪些词也有这样的作用?
3.联系上下文,说说例(2)中“它”“他”分别指什么,能不能全部换成“它”或“他”?为什么要这样用?
通过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使他们对代词的概念和特点有更直观的把握,然后再在单元后的知识点补充部分,以“简表”的形式具体介绍代词的性质、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使学与用真正结合。
(二)词类的二次划分标准不一
二次分类,即对名词、动词等词类作进一步划分,在教材中列出各小类的名称、划分依据、意义和特点等。词的二次分类在中学语文的语法教学中是否必要,如名词是否细分出方位词、时间词和处所词,形容词是否细分出状态词和区别词,数词是否细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等等,目前各版本语文教材的观点不一。以数词、量词和助词为例考察六套教材(见下表)发现,不同教材的分类同中有异,尚未形成统一的名称和标准。
显然,这种多标准的分类会带来一些问题。一方面,这种多标准的分类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不具有规范性,而语法学习的初级阶段恰恰需要一种规范的标准来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某些观点,如语气词是否从助词中独立出来等,至今仍是语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尚未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过早地将其纳入中学语文教材,且各家观点不一,必然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不利于他们打好语法基础。
我们认为,与其去思考如何解决这么多的分类标准问题,不如仅仅在教材中列出每一类词所属小类所包含的不同意义和特点,如“量词表示事物或动作、行为的单位”,“助词表示词语之间的某种结构关系,或动作行为的状态,或表示某种语气”,并举例说明,至于如何划分,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总结和把握。原则上,初中阶段只要求掌握一次分类,二次分类的问题可以留到高中阶段,但每一类词的各小类所包含的意义需要学生学会观察,即在每篇课文或每一单元后设置思考题,或者列表,将各小类的词包含的不同意义分别从课文中举例,使得词类的学习适应课文阅读的需要,小类的划分与课文中出现的多少保持一致。
(三)有些教材(以鄂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中关于词类的语法点讲解存在错误或争议
1.“被”归入“助词”。在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汉语词类介绍中,“助词”被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其他助词”三类,其中“其他助词”举例有“似的、一样、被、连”等。可是,“被”的词类归属在语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吕叔湘先生(1980)认为“被”兼作介词和助词;邓思颖(2004)等主张将“被”归入动词;刘东升(2008)认为,“被”应当归入助词,作为被动标记的“被”实际是一个连接主谓语,表达被动语义的语法词,具有高度附着性,它附着在受事成分和动词上来加强被动意义。
虽然“被”归入助词类有其理论依据,但目前在学界仍有争议。中学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法规则的敲门砖,如果将这种存在争议且有难度的问题纳入其中,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困惑,混淆对词的基本分类的认识,甚至会让他们失去学习词类的兴趣,这显然是本末倒置了。加之教材在这里是把具有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定论来举例,又无理论解释和支持,对“连”的介词助词兼类情况也未作说明,更不应该。
2.助词的特点。鄂教版教材介绍“助词”的特点是“独立性最差,意义不实在”。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说到“独立性”,汉语中的虚词绝大部分都是黏着的,一般都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所以不存在“最差”之说。而“意义不实在”更不是“助词”所独有的。我们知道,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本身没有什么具体的意义,有的只表示某种逻辑概念”[6](P39),所以“独立性差,意义不实在”应该是汉语虚词的共有特点。
3.叹词的特点。鄂教版介绍“叹词”的特点是“有些叹词的汉字写法不固定,如‘啊’因为音变,又写成‘呀’‘哪’‘哇’等。”这其实是将“叹词”的特点同“语气词”相混淆了。叹词的特点应当是不与其他词组合,前后一定有停顿[7](P295),如“唉,这么拼命干吗,像电视台聘请他们上银屏当节目主持人似的。”(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伟人细胞》)而“啊”音变作“呀”“哪”“哇”其实是语气词“啊”的特点。位于词尾或句尾的语气词“啊”的读音由于受到前边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产生了不同语音变化,如“多么伟大的人啊(哪)!”(鄂教版七年级下册《我的老师》)这里是教材编写错误。
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提出在中学阶段“淡化语法”甚至“取消语法”,原因是语法知识不好教,不易学,在考试中不怎么出现。而作为语法入门课的词类学习,也越来越不受重视,语法点的体现形式单一,词类的二次分类标准不统一,教材关于词类的编写有错误或争议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与学的困难。其实,语法知识难教并非不可教,而应该从怎样教上着手。从目前教材的编写情况来看,最根本的还是要解决中学语法教与学脱节,静态学习与动态运用分离,语法常识的集中学习与联系课文的分散式语法点介绍不能结合等问题。因此,只有转换教材编写思路,改变传统的教材编写模式,才是当务之急。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2&ZD173]的一部分,写作过程中曾得到沈阳教授的指导。)
注释:
①分别是: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语文版、鄂教版、冀教
版。
参考文献:
[1]沈家煊.我看汉语的词类[J].语言科学,2009,(1).
[2]周一民.关于中学语法教学改革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
2008,(3).
[3]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邓思颖.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J].中国语文,2004,(4).
[5]刘东升.被动标记词“被”应归入助词[J].语言研究,2008,
(7).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我们现用的《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在内容编排上整合性加强,符合《语文课程标准》“避免烦琐,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思想,教材分单元编写,每个单元的课文、“导语”到“语文园地”都围绕一定的专题;主题体现时代意识,内容贴近儿童生活;导学特色明显,易于学生接受;体现开放融合,注重延伸渗透。新教材所选课文内容丰富,涵盖深广,或文质兼美,或借景抒情,或饱含真谛……这样的教材怎能不吸引我们静下心来反复研读?于永正老师说:“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当我们认真研读教材时,你会发现每一遍都有新感受,正所谓:“好书不厌百回读。书常读常新。”不知不觉中,你品读课文能力提高了;教学“题眼”或文眼抓准了;教学重、难点突出了,……于是,你惊喜地发现,自己能抛开教案书,独自备课了。例如:我在上三年级语文《七颗钻石》时,当我反复研读文本后,我觉得可以抛开教参,利用今年广西地区大旱,上网查询了一些旱情照片(土地、植物、动物、人们),制成课件,以此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让孩子们意识到水的重要性(因为孩子们生活在江南水乡,对水的珍贵,认识还不够深刻,通过广西的真实画面,给孩子们带来情感震撼。)果然,孩子们看完图片后,脸色凝重,特别的安静。我适机以饱含深情的语调,讲述一个小女孩在极度口渴的情况下,意外拥有了一罐水,她自己却一口也没喝,这是为什么?让我们一起走进《七颗钻石》中去寻找答案。孩子们迫不及待地大声朗读起课文来。
二 加强交流
现在提倡集体备课,可在农村小学,一般一个年级仅有一个班,仅有一个语文教师,集体备课就成了一个口号而已。但我们农村小学教师不集体备课,就意味着不交流吗?不是的。当我们遇到疑难问题或新知识点,我们就会交流交流,甚至引发辩论。在交流辩论中 ,我们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教学水平。去年的辩论仍令我记忆犹新。当时,有位同事说:“偏旁大于部首。”而我却说:“部首大于偏旁。”那位同事的依据是同步训练中的一段有关偏旁与部首的解说。我的依据是点、横、撇、捺都是部首,却不是偏旁。我们俩各执一词,辩论得还挺激烈,谁也没说服谁。虽说争辩没有结果,但勾起了我的探究欲望。放学后,我翻开那本同步训练,仔细地读了那段话,发现是自己错了:偏旁真的大于部首。偏旁是指构成汉字合体字的基本结构单位。如:明——日+月;规——夫+见。部首是指在编写字典时,把具有相同表意偏旁(形旁)的字归为一部,并将这偏旁放在该部的开头,作为一部之首,这个偏旁就叫部首。部首是在偏旁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出来的。这时,这位同事正好走回来拿东西。我真诚地对她说:“是我弄错了。”我感谢去年的那场争辩,让我对这个知识点记忆犹新。
三 总结反思
有人说:“写十年教案成不了名师,但写三年教学反思,则有可能成名师。”这句话深刻反应出写反思的必要性。为了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我开始在教学批改时、在教学后总结、反思,确实有不少好处。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的同步训练第一题是叫孩子们给“一”字加上声调。题目是这样的:yi一阵风 yi一首歌 yi 一会儿 yi 一幅画 yi一场雨 yi一头牛
批改这道题,让我很头疼。我只能一边读一边改。我问办公室的同事,这个“一”的变调有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掌握。有位同事说:“就是靠读,约定俗成的。”我继续批改这道题。读着读着,我发现了“一”的变调规律:看“一”后面的字的声调,当后面的字是去声时,“一”读阳平(第二声);当“一”后面的字是阴、阳、上这三声时,“一”读去声(第四声)。我又自己举了几个例子,证明了我的归纳是正确的,我非常高兴。紧接着,我又陷入了矛盾中:是让孩子们充分读熟呢?还是把规律教给他们?教规律会不会太难理解?熟读的话,下次重新搭配,孩子们又傻眼了。思量片刻,我决定教给他们规律。他们理解了“一”变调的规律,就算再怎么随意搭配,也能应付自如了。
上课铃响了,我抱着同步训练走上了讲台。我把题目抄在黑板上,耐心地给孩子们讲起了“一”变调的规律。为了测试孩子们是否听懂,我又编了几个“一”的搭配,让他们再做。我惊喜地发现:我是对的,大多数孩子都做对了。事实证明: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比让他们死记硬背要有效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