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16 04:52:5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信息化工作要点,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要点》确定了2014年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核心目标,具体包括:
一是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校际间信息化基础设施差距。以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为重点,完成8.5万所中西部中小学宽带网络接入,全国80%以上中小学基本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宽带网络校校通”。
二是形成资源开发应用新机制。充分发挥骨干企业和学校、教师的作用,探索建立系统推进基础性资源和个性化资源开发应用的新模式;提升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服务能力与水平,初步形成教育资源云服务框架,国家平台形成为全国3300万名师生提供服务的能力。
三是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巩固深化“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总结推广“一校带多点” “一校带多校”的应用模式,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基本覆盖全国所有教学点和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的中小学。
四是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师生开通网络学习空间人数达到1800万,探索利用“网络学习空间”开展教学、学习活动的有效方式。
五是全面完成国家、省级教育数据中心建设。建设完善一批支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日常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的信息系统,实现学生、教师、办学条件等主要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服务,制定出台教育基础数据管理办法。
(一)建立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平台为支撑,全行业参与的创新体系,广泛利用社会科技资源推进行业科技创新活动,建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协调发展的机制。结合交通运输发展需求,将交通运输发展融入创新型城市建设战略的大局中,通过政、产、学、研、用相结合,推动在养护装备、工程材料、物联网和现代服务业等多层面的技术水平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
(二)加强重点科技项目攻关。加快推进既有公路桥梁养护、检测和新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总结,确保课题研究按序时进度计划如期完成。加快推进公路建设养护技术、桥梁健康监测与状态评估、城市客运运营与服务技术、内河航道基础设施养护管理技术等专项研究并取得一批阶段性研究成果。解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养护和安全高效运输等面临的关键技术难题,力争形成一批技术水平领先、成果实用性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科技成果。
(三)加强成果总结与转化应用。加强已有科研成果的总结提炼,通过深化研究、试点应用、综合集成等形式,研究制订技术标准、指南和指导意见,促进成果标准化与推广应用。认真组织学习2010-2012年交通运输科技成果汇编,加强成果推介和技术供需方信息交流。探索成果转化应用的有效途径与措施,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的组织协调作用,在工程设计、建设、运营、养护等环节,加大新技术成果的应用力度,限制和淘汰落后技术,突出科技成果研发和应用单位的成果转化应用绩效考核,促进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
(四)开展科技示范工程建设与技术培训。推进临海高等级公路等一批重点国省干线公路建设养护中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示范。重点开展旧路面废料循环再生、温拌(橡胶)沥青路面、新型护岸结构、运输组织智能化等技术示范应用,促进科技成果的集成应用和规模应用。加强技术培训,结合年度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在沥青路面养护、桥梁安全监测和节能减排等领域进行专题培训,及时宣贯近年来研发的新技术,促进全行业技术进步。
(五)建立交通地方标准工作体系。组织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申报年度标准制修定项目,组织各个标准项目的可行性调研,在此基础上配合有关部门完成“地方标准”的相关制定、和宣贯工作;协助做好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标准、服务标准的宣传、实施和培训。
(六)加强交通计量检定工作。贯彻落实2013年交通工程专用检测仪器检定校准、公路动态汽车衡计量检定等计划并组织实施。认真组织各项计划实施的中间检查和年度总结,做到年初计划下达,年中抽查检查,年底总结,确保计划落实,找出不足和努力方向。
(七)推进质量管理工作。组织开展2013年度省QC小组优秀成果申报推荐工作,促进优秀QC成果在我市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工作,促进QC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配合开展省交通设施产品抽检工作。做好交通运输行业科普宣传、知识产权保护等基础管理工作。
二、信息化工作方面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组织与管理。建立健全信息化建设管理组织机构,建立信息化建设、运维长效机制,加强对信息化标准的执行及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信息化部门要主动协调各业务部门加强前期调研和需求分析,加快推进项目立项和前期设计工作,并逐步建立完善稳定的协调机制和督查考评机制,有效推动各信息化项目加快实施,不断提升行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着力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加快提升公众出行信息服务水平,加强数据采集处理,整合交通出行信息资源,提升门户网站和96196交通服务热线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加强城市智能公交信息化建设交流和技术指导,强化城市公交信息化服务与管理,提高IC卡刷卡配置率,不断扩大应用范围,稳步推进城乡公共交通省域“一卡通”建设。加快推广全省出租汽车“一号(96520)召车”服务和手机自助招车服务。
(三)加快推进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重点推进甩挂运输信息平台建设,通过把握行业特点和关键环节,依托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推进我市甩挂运输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重点运输过程监管服务示范工程建设,推进车载终端和监控平台的双达标工程,强化重点营运车辆GPS联网联控管理,建立道路运输市场动态运行信息监测体系。配合省厅完成“北斗双模”车载终端安装任务,并在“二客一危”、重型载货、半挂牵引等车型中大力推广应用,鼓励农村客运车辆安装北斗兼容车载终端。
(四)协调推进水运信息一体化建设。推广内河航道便捷过闸系统,推进水路交通运输情况监测预警、船舶电子签证等研究工作。加快“平安航道”调研和分析研究工作,依托盐河航道整治工程,完成盐河航道智能信息化整体架构设计工作。全面推进内河水上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推进12395内河应急指挥接处警软件系统在重点水域海事机构部署工作,强化重点渡口视频监控,完善内河水上应急资源信息库。加快推进内河港口信息化建设。
(一)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中央及人社部、省委省政府、省人社厅、市委市政府及局党组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抓细抓实抓紧各项工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二)做好信息支撑。切实保障各类应用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通过网站、移动应用、12333等渠道,确保人社各项政策的宣传、落地。加强视频会议的联调测试、技术保障、运行管理和设备维护工作,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紧急任务的有效传达落实。
(三)抓住发展机遇。深入分析疫情防控给信息化发展提出的要求及带来的机遇,进一步发挥优势,推进经办大厅、网上服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等服务方式的有序衔接,加快实现线上线下服务联动。
二、加快社会保障卡应用建设
(一)完成发行任务。大力推进电子社保卡签发工作,确保完成2020年发卡和电子社保卡签发目标任务。稳步推进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发行工作,制定发行计划和工作方案,做好国产密钥服务系统建设,确保第二代社会保障卡向第三代社会保障卡平稳过渡。
(二)提升服务能力。完成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上社会保障卡服务事项的对接,实现社会保障卡网上申领、邮寄发卡、即时补换、线上启用等服务的一网通办。继续协调合作银行推进“一站式”服务网点建设,快速发卡网点覆盖所有县区和县区全部合作银行,每个县区至少设立2个快速发卡网点。开展“清卡行动”,摸清超期未发、死亡未注销等卡片数量,建立回收处理机制,确保应发尽发、应销尽销。
(三)加大应用拓展。开展人社领域待遇用卡专项提升行动,加大各类就业补贴、农民工工资等待遇进卡覆盖面,拓展社会保障卡在职业培训、人事考试等领域应用。推进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通过社会保障卡发放。贯通实体卡与电子社保卡应用,依托电子社保卡集成人社各类“线上”应用,推进社会保险“线上”缴费,完善养老保险待遇资格“线上”认证,加大医院门诊和住院电子社保卡扫码支付结算宣传,推进电子社保卡与“安康码”互联互通互认。
三、深入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
(一)做好“省集中”建设。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做好智慧就业、社会保险、劳动监察、人事人才、基金财务等“省集中”信息系统推广实施,配合做好社会保险数据整理、数据上报、需求调研、开发测试、数据转换、系统切换、风险防控及使用操作等方面工作,提高信息系统建设成效。
(二)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拓展网上服务、移动应用、自助终端、12333咨询服务电话等多渠道便捷服务,整合统一全市人社“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及公共服务应用接口标准,加大信息化协同和数据共享,加强与省政务服务网、皖事通、省人社公共服务平台等系统对接,积极推进各类业务“网上办”和“掌上办”。
(三)加强软硬件平台运维。继续完善社保核心平台系统,完成电子社保卡扫码登录及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政策落地系统改造工作。加强数据中心机房规范化管理,做好软硬件设备和环境设备运维,完善信息化固定资产台账,确保各类软硬件基础平台稳定运行。
四、稳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一)深入推进“互联网+人社”建设。强化上下联动,部门协作,落实2020年“互联网+人社”重点任务计划。着力完善一体化应用服务建设,探索“大数据”信息资源开发,切实增强基层服务平台建设,优化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努力提升人社公共服务能力。
(二)提升12333电话服务能力。推进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事业发展,举办好2020年“全国12333统一咨询日”活动。推动12333电话咨询业务购买第三方服务建设,确保综合接通率达到80%以上。加快12333电话查询和业务办理功能建设,探索12333智能服务应用。强化业务政策培训,充实完善知识库内容,努力提升12333电话咨询服务水平。
五、不断强化网络安全保障
(一)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站位,落实网络安全主体责任,增强维护网络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网络信息安全担当。加强网络安全宣传,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集中学习。
(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完成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整改,加快推进县区业务专网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数据库审计和运维管理及网络安全监测技术手段,做好业务终端准入控制和操作人员权限管理,提高基础安全防护能力,防范安全事件发生。
(三)完善安全通报机制。建立完善市县(区)两级网络安全通报反馈、应急处置机制,形成“通报、整改、督查、反馈”闭环,上下联动,共同提高安全应急处置能力。
六、继续加强网信基础建设
(一)加强宏观规划。对标“十三五”人社网信目标任务,逐一清点落实。谋划“十四五”期间人社网信工作思路,开展“十四五”人社信息化课题研究。
包括:案件流程化处理(信息来源、简易程序、一般程序、案件复议、案件转办、案件查询统计)、行政赔偿管理、诉讼管理、案件档案管理四大部分的业务需求及可实现的功能,适用于工商行政管理局及各分局的各个部门的案件管理的业务。
每个模块中都相应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功能。
2、广告管理
本系统主要提供了发展与年度统计、广告人员管理、经营资格管理、广告登记事项审批、广告检测管理、广告法规管理、案件查处管理七个模块,每个模块中都相应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打印等功能。
3、合同管理
本系统主要提供了拍卖管理、守重管理、企业动产抵押物登记管理、证明书管理、展销会管理五个模块,每个模块中都相应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录入、修改、删除、查询、打印等功能。
4、商标管理
包括:本系统主要提供了商标档案管理、商标印制单位管理、商标查询、商标案件管理四个部分功能。每个模块中都相应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录入、修改、变更、查询统计、打印等功能。
5、市场管理
本系统主要提供了市场管理、汽车管理、展销会管理、经纪人管理、粮食管理、案件管理六个模块,每个模块中都相应提供了相关信息的录入、修改、注销、查询、打印等功能。
二、分局中层干部的计算机培训
为落实分局二〇〇六年工作安排,提高分局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结合分局实际,特制定此计划。
1、培训内容
请参考《分局中层干部微机操作技能达标标准》
2、培训方式
⑴、网上培训方式。在分局网站上开辟网上培训专栏,提供需掌握的各种基础知识、各种工商业务的操作方法(流程图方式)及微机的操作方法。每月出一定的测试题,答题者通过电子邮件或内部办公方式将答案发放到信息中心,通过评判,得出平时成绩。
⑵、面授方式。年终考核验收前,举办短期培训班。主要是进行答疑解惑。
3、培训时间及地点版权所有
培训时间及地点待定。
4、考核验收
考核时间:十月中下旬进行考核验收。
考核方式:考核验收的方式为实际上机操作。考试成绩为平时成绩加考核验收成绩。
考核内容:请参考《分局中层干部微机操作技能达标标准》
二、主要任务
探索实施人口协调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出生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开展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牵头实施2012年度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实施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实现省综合信息平台村级应用全覆盖;继续开展“人口计生统计数据信息过县(市)”创建活动,加强人口信息数据库质量测评与通报,推进部门人口信息的共享交换。
三、具体工作
(一)探索实施人口协调发展目标考核评价体系
1.根据《关于“十二五”期间省对市实行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十二五”人口协调发展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的意见》精神,出台我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指导各地争创工作。
2.制定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年底牵头开展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考核评估。
3.配合做好《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绩效评估系统》的应用工作,做好发规信息工作网上年度绩效考核各类数据、资料上报工作。
(二)推进人口计生信息化建设
1.实施人口信息化“金人工程”,全面实施村居信息服务终端建设,实现市、县、乡、村(居)四级信息网络全覆盖,加强对村居应用省综合信息平台的指导和管理,提升村级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人口管理应用系统建设,在部分辖市区试点运行综合信息平台移动办公系统;配合流管部门做好综合信息平台流动人口管理子系统技术保障工作。
2.强化信息质量管理,加大人口统计数据质量监测力度,开展经常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适时通报各地数据质量,提高人口信息的入库率、完整率、准确率与及时率。
3.积极争创省、市级“人口计生阳光统计示范单位”,评比表彰10名市人口计生阳光统计之星(乡级)、20名人口计生基层信息应用操作标兵(村级),推荐省级先进个人。(争创文件另发)
4.做好2012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区划代码调整及《省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信息平台》V3.0区划代码规范工作。
(三)加强基层基础工作
1.加强出生人口实名登记工作,开展出生人口统计专项调研,分析人口计生、卫生、公安部门在出生人口信息统计方面的差距原因,准确掌握出生人口信息;协调公安、民政、卫生、人社等部门,出台《市关于加强人口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实施意见》,建立标准统一、分工明确、考核保障的人口信息交换与共享机制,加强人口信息的有效整合和系统分析,提高人口基础信息统计的质量。
2.深入开展信息岗位练兵及技术竞赛活动,重点加强对村级人口计生信息工作的培训和指导。
(一)落实我县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传输有效率考核任务。严格执行市环保局《关于落实2014年全市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传输有效率”考核责任的通知》(宜市环函〔2014〕35号)文件,督促国控重点企业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加强对自动监控设备维护管理,落实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传输有效率不得低于75%,确保完成考核任务。
(二)按期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现场端建设。根据市环保局《关于下达2014年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自动监控系统建设任务的通知》(宜市环函〔2014〕3号),加强对已联网企业排污口网络传输的正常、稳定运行和管理。
二、继续完善应用系统,按期完成建设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省控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按照省厅要求时间节点,按期完成项目的实施和部署,进一步加强省控平台的使用和运行管理。
(二)积极配合省、市开展视频会议系统联调工作。按照省、市安排,我县视频会议会议终端设备已于2013年底前已安装完毕,积极配合省、市的统一联调测试,并加强管理,确保设备及时运维,保障视频会议的有效使用。
(三)积极配合完成“12369”语音和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的链路割接工作。按照省厅统一部署,对“12369”语音和排污费征收管理系统的链路升级,积极协调监察部门,配合县移动分公司按期完成项目的割接工作,确保联通并正常运行。
三、进一步加强环保网站运行管理,完善网站功能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应用软件、网络具有代表性的信息产品不断提供着新的市场需求。统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有必要在改进统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充当先行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卓有成效的分类、分析,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及时的预警服务。统计分析是疾病预防管理的重要科学依据,随着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使统计系统变得更加高效、便捷。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完善标准体系,制度建设要建立在统一的标准体系之上,统计自身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必将带动疾病预防统计事业的不断前进。
1 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发展现状
疾病预防作为公益机构,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状态,为了更好的关爱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统计工作的重要性得以彰显,从改革开放以来,疾病预防的统计技术和方法不断改进,对疾病预防工作的开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以前的技术发展受到限制,统计工作并不完善,很多信息收集不够、正确性有待考证,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在统计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疾病预防的统计工作也发生了变化,其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来源多样性。传统的疾病预防工作当中,疾病预防的信息统计主要是通过工作人员人工进行,因此信息来源受到限制,而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广泛,通过网络个疾病预防的信息可以互相交流,统计手段也放弃了传统的人工方法,通过计算机,是的统计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二)数据更新快。相比原来,当前信息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而通过数据化的发展模式,信息统计工作更加简单高效,不再像以前一样困难,便利了疾病预防的统计工作。而信息的更新有利于疾病预防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为社会居民的健康服务,对社会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信息的利用存在问题。任何实物的存在都具有两面性,当我们看到疾病预防统计工作顺利发展的同时也应看到其不利的一面。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疾病预防在统计时勉励这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信息量大、统计工作复杂、信息的真实性等。这些问题的存在给疾病预防的统计工作带来了麻烦,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仍需不断改进工作,尽可能的完善统计工作,错金疾病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2 在疾病预防统计中发挥数字化的优势
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发展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为了疾病预防的发展、也更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促进医学技术的发展,在今后的统计工作当中要着重展现数字化的重要性,发挥其优势推进疾病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首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在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可以说离开了网络寸步难行,不仅在疾病预防的工作当中,甚至在各行各业,网络的作用都不可小觑,因此要想发挥数字化的优势,网络是最重要的资源。疾病预防的统计人员利用网络可以不断拓宽信息的来源,促进信息的更新和多元化,不断完善统计工作。
其次,完善疾病预防统计机构增强统计的作用。统计是疾病预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如何做好统计工作关乎着疾病预防的未来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当务之急是建立健全统计机构,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在工作当中学会利用信息技术,发挥数据化的优势。在未来疾病预防统计工作发展中,要充分趋利避害,扬长避短,促进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数字化对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影响
疾病预防统计工作开展以来,其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疾病预防的统计工作也不断完善进步,统计的数字化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数字化对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改善疾病预防的技术环境。信息来源的多样性有效的促进了疾病预防信息收集的完善化,提高了信息的准确性,可以加强各方面的交流,发挥疾病预防统计工作信息、咨询、监督等方面的的作用。提高疾病预防的工作运行效率,提高疾病预防的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疾病预防发展模式,为疾病预防工作的顺利发展奠定基础。疾病预防统计工作不是一蹴而就便能完成的,需要在各方面不断改进和提高,数字化的作用在这时便得以彰显,充分发挥数字化的功能和作用,提高疾病预防的技术环境,为疾病预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为医疗技术水平的奠定基础。医疗水平的发展是在各方的合作和交流之下不断进步的,闭门造车是万万不能的,因此疾病预防应该在信息方面加强沟通互通有无,为彼此提供有用的信息。而数字化则为信息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彼此间互相帮助相互交流。数字化统计工作的发展是疾病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病人的健康是疾病预防工作所长久追求的目标,而如何对病人负责,保证人们的健康,提高疾病预防的医疗技术水平是一个长久的话题。而促进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数字化,是有效保证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更新、促进疾病预防工作的快速发展的保障。
(三)促进决策需求的变化。疾病预防作为公益性机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是疾病预防孜孜追求的,为了适应当今社会医疗体系的改革,促进疾病预防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建立全面、完整、高效的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加强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数字化可以满足决策需求的变化。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时代的变迁,疾病预防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所应选择的就是趋利避害,积极地迎接挑战,不断促进疾病预防统计工作的数字化发展,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有效发挥统计职能,将疾病预防的发展推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参考文献
《通知》指出,要持续优化完善推荐性标准体系。全面完成工业通信业推荐性标准和计划集中复审工作,通过确认一批、修订一批、废止一批、转化一批,重点解决推荐性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交叉、矛盾和滞后等问题,进一步提升俗继逑档男调性、配套性、科学性和适用性。继续提升新立项推荐性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中的重点标准、基础标准,以及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节能与综合利用等公益类标准比例,推动推荐性标准向政府职责范围内过渡。
一是充分发挥《审计管理系统》功能,进一步规范审计公文管理。
二是规范和提高OA与AO网上交互质量,努力实现全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的跟踪管理。
三是强化计算机审计应用成果转化,努力完成上级审计机关两项征集评选任务。
四是抓住重点,突破瓶颈,努力打造计算机审计项目精品。
五是继续加强审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六是加强审计网站和政府信息公开系统管理,提高审计工作的宣传度和公信力。
加强审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措施。
一是对各县区审计局按照《省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化考核暂行办法》对县区审计专网连通、审计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审计方法和A0应用实例征集评选、计算机审计人才培养情况等内容进行考核,考核得分计入《市县区审计机关考核办法》,同时对考核前两名的县区审计局审计信息化工作进行通报表彰。
1.监督各校执行党的教育方针、教育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情况,督促各学校依法办学,依法治校,确保分包学校不发生违法、违规和违纪问题。
2.指导学校推进精致管理,全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特色培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确保分包学校综合评价处于良好以上水平。
3.妥善处理各种突发矛盾,及时受理学生、教师及家长的举报和投诉,构建和谐教育、满意教育,确保分包学校不发生重大社会矛盾。
4.认真做好挂牌督导,及时发现并督促学校整改问题隐患,做好定期向教育行政部门的反馈工作,确保教育局工作部署在分包学校的执行不落空、不走样。督导学校食堂、宿舍管理,食品、饮水安全卫生等情况,确保师生生活质量和饮食安全。
5.做好教育局督导室安排的其他各项工作。
三、工作要点及具体措施
1、认真学习《教育督导条例》和教育政策法规,以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2、每周深入到学校中不少于1次,听评课不少于1节,通过巡视、座谈了解全面学校发展情况。深入到老师和学生中去,倾听教师的心声和意见,了解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及时将教师的想法和领导的要求进行沟通。
3、指导学校开展和落实好重点督导推进工作,通过参与活动、参加会议、听课等多种手段,促进学校管理的全面提升。
4、努力做好安全卫生工作。监督学校定期进行安全排查,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做好各种安全预案,进行安全演练,确保不出任何安全事故。
四、挂牌督导的主要内容
一月:
对学校常规复习、帮扶困难师生、期终测试和寒假准备工作进行督导。
二月:
春季开学工作专项督导。
三月:
对学校办学行为、传统文化、六礼六仪进行督导;对学校重点工作月推进情况进行集中督导。
四月:
对学校艺术教育、“1+1”特色体育活动进行督导;对学校重点工作月推进情况进行集中督导;参与小学家长满意度测试工作。
五月:
对学校课堂教学、阅读与写作、信息化工作进行督导;对学校重点工作月推进情况进行集中督导。
六月:
对学校安全、高中招准备、复习教学、学生课业负担、期终测试进行督导;参与重点工作终结性督导评估。
七月:
参与撰写中小学质量监测综合评价报告工作。
八月:
参与督导委员会组织的责任督学培训。
九月:
对学校秋季开学、评优评先、办学行为进行督导。
十月:
对学校传统文化、艺术教育、六礼六仪进行督导;对学校重点工作月推进情况进行集中督导。
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