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7 22:30: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新经济政策措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引言
以克鲁格曼、藤田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其宗旨是将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国内学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研究甚少,主要是对国外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评析,并在此基础上与我国实际问题结合进行论述。本文总结了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关系的研究成果,对现有研究的不足进行简单述评并对进一步的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2、新经济地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新经济地理学的诞生以克鲁格曼的中心―(Core-Periphery)模型的提出为标志,在经济理论中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融合,从而为经济学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方向,它阐明了规模经济、运输成本和要素流动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导致空间经济的形成和演变的[1](邱竞、薛冰,2008)。对于传统的经济地理学不能解释一些现象,如在纯自然条件方面并不一定非常有优势的地方却成为了工业集聚的中心以及两个自然条件方面非常相近却可能在工业集聚方面有非常不同的表现,新经济地理学抓住了导致工业集聚的最为本质的经济力量―收益递增,其核心思想是,即使两个地区的在自然条件方面非常接近,也可能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导致产业开始在其中一个地方集聚 [2](金煜、陈钊、陆铭,2006)。刘长全[3](2009)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主题包括经济活动和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和“区域集聚”,研究方法主要是采用数学定量分析,建立了中心―、国际专业化、全球和产业扩散、区域专业化及历史和期望对区域发展影响等模型,认为新经济地理的理论来源与模型特点决定了其非常适合分析市场深化与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要素流动、产业分布变化和产业集聚趋势。谢燮、杨开忠[4](2005)。杨盛标,张亚斌[5](2009)从改进的角度认为新经济地理的几个基本模型都是在某些理想的假设下建立起来的,研究者可以从改变垄断竞争函数形式、考虑异质工人、非同质的区域空间、拆散厂商的完整性等方面放松前提出假设,从而使理论研究更加贴近现实。
3、新经济地理理论与我国产业集聚
产业集聚是指同一产业在某个特定地理区域内高度集中,产业资本要素在空间范围内不断汇聚的一个过程。生产商的集聚有利于产生当地的专业化供应商,进而产生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厂商的地理集聚有利于专业技能的产生和信息的溢出并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创新[6](克鲁格曼,1997)。对产业集聚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家研究的热点,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开放之后均出现了地区间差距持续扩大的现象,而且这些国家都出现了工业生产的集聚,这些现象是新古典的增长理论无法解释的,而新经济地理学在解释产业集聚和地区间差异方面获得了巨大的成就[2]。国内学者通过研究我国产业集聚现象,对新经济地理理论进行了检验,并其指导我国实践进行了一定的发展和创新。
一个新的理论产生,需要通过实证检验,并不断的完善,从而更好的指导实践,同样,新经济地理理论也需要在我国的实际情况下进行检验。金煜等通过对我国产业集聚现象的实证分析,得出一个地区企业数量的产业外部性和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对于工业集聚的前后向联系均为正,地理位置和历史优势是集聚的起始条件,规模报酬递增和正反馈效应导致了集聚的自我强化,使得优势地区保持领先。李娟,郑平等[7](2011)通过分析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的现象,也验证了产业集聚和产业转移是向心力和离心力动态均衡的结果,提出了在产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政府需要一定的组织和干预,以减少转型成本。在传统理论难以对“义乌商圈”的形成发展做出解释时,任光辉[8](2008)从新经济地理学的视角,认为其形成过程是义乌小商品市场不断拓展及其主导下的区际分工协作格局形成的过程,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张和区际分工协调模式的转换,逐步跨越区域发展的“非均衡陷阱”进而带动周边地区的协调发展。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工业发展产业集聚的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也证实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科学性[9](韩永彩,2011)。
一个独立的理论难以对现实经济做出完整的解释,所以有学者认为应该结合不同理论还分析我国产业集聚的现象。张明倩,臧燕阳,张琬等[10](2007)结合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利用1999―2003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了导致中国地区产业集聚的因素,结果得出了与贸易理论的预期相同的结果,交易成本对产业集聚形成产生显著的负向作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规模报酬递增的假设并未使产业的区位选择突破运输费用和区域保护的限制,并发现产业的市场外部性对产业集聚有着不显著的正影响。张杰飞,李国平,柳思维等[11](2009)将Harris-Todaro模型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相结合,赋予农业剩余劳动力假设,并考虑中国户籍制度所导致的迁移成本,建立一个内生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得出单个传统政策措施的经济效果不佳,在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同时,只有逐步放松户籍制度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计划生育政策仍具积极作用。胡洁,陈彦煌等[12](2011)结合了城市失业和新经济地理理论,建立了一个两国两部门的新经济地理失业模型,认为伴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本国资本外移,存在失业的本国会出现“产业空洞化”趋势,运输成本降到一定程度,本国制造业可能全面外移,制造业最终完全聚集于外国。
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国内在理论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创新之处,但在现有理论基础上,国内学者结合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的一定拓展研究。陈林生,李刚等[13](2003)从四川省的发展现实出发,通过对基本的新经济地理模型做一些拓展后,得出城市体系将会演化成数量不断增加的,分散的,专业化的小城镇。周加来、李刚[14](2008)在新经济地理学的分析框架内,引入要素流动和经济政策对我国区域经济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新经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下,具有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吸引了中西部地区大量的生产要素,加上中央政府的政策导向作用,使得我国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郑剑锋[15](2009)则从浙江经济发展的经验出发,加入了制度因素,得出了区域经济的发展根源在于制度和地理的相互作用,但是,制度和地理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各种要素本身,而是通过其特定的经济组织形式来组织和协调各种要素的生产与利用,从而最终促进经济发展。
理论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用于指导实践,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差距都比较大,因此怎样将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成果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是一项迫切而且非常重要的课题。从政府的层面,部分学者认为地方政府行为在政绩考核指引下具有过度作为倾向,政府应建立一套综合指标判断本地经济状况,一旦发现市场出现了集聚的雏形,需从本地实际条件出发,积极扶持,做好聚集发展的宏观规划[16](柴志贤,2007)。市场开放度方面,城市级别、城市化水平、城市交通状况、信息传播等要素是影响中国会议产业集聚的重要因素,加大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对会议中心城市集聚[17](张琰,郭英之,2008);加大地区之间的产业联动,有利于加快物流集疏运网络建设,使商品和要素市场一体化以扩大市场规模,吸引更多企业到港口集聚以壮大经济实力,促进技术进步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韩永彩2011)。姚林如,高翔等[18](2009)的研究表明,在初始经济结构对称的条件下,“偶然因素”导致的消费需求转移会使得均衡时的地区资本份额发生变化,并可能产生“中心――”极端的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地区贸易自由度的提高将削弱资本的集聚效应,然而这种影响是有限的,受“偶然因素”使地区资本形成产生的集聚效应,会出现“路径依赖”,因此,要使地区转向均衡发展,需要打破“偶然因素”的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加强对本地区经济的了解,并通过一定的经济手段指引地区产业的集聚。
4、述评
综述所述,国内学者对新经济地理理论的研究还停留在总结和评述层面上,应该加强对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在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解释或者指导我国产业集聚时,虽然有一定的创新和拓展,但还是存在硬套的现象,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西方的产业集聚性质和我国产业集聚性质存在质的差别,我们不能一味人家的理论搬过来解释或者指导我们的实践,应该结合我国产业集聚的现状和特点,对理论进行一定的修正和改善,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步伐。
参考文献
[1] 邱竞,薛冰.新经济地理学研究综述[J].兰州学刊2008(4)
[2] 金煜,陈钊,陆铭.中国地区工业集聚:经济地理、新经济地理与经济政策[J].经济研究:2005(4),79-89
[3] 刘长全.不完全竞争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理论――新经济地理理论研究综述[J].世界经济情况:2009(12),75-82
[4] 谢燮,杨开忠.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差异[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 杨盛标,张亚斌.经济活动的聚集与扩散分析――新经济地理分析框架的逻辑基础[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8-72
[6] Krugman P R. Space: The FinalFrontier[J].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1997, 12(2): 161-17
[7] 李娟,郑平.东莞外资主导型产业集聚与产业转移――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1(1),62-65
[8] 任光辉.市场规模扩张、区际分工转换与“义乌商圈”之谜―一个基于新经济地理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1),147-149
[9] 韩永彩.新经济地理视角下广西北部湾港口腹地产业联动发展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04),71-74
[10] 张明倩,臧燕阳,张琬.传统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框架下的产业集聚现象[J].经济地理:2007(11),956-960
[11] 张杰飞,李国平,柳思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模型及政策分析:Harris-Todaro与新经济地理模型的综合[J].世界经济:2009(3),82-95
[12] 胡洁,陈彦煌.自由贸易化、产业聚集与失业:新经济地理观[J].世界经济:2011(3),40-50
[13] 陈林生,李刚.四川城市化战略选择―一个新经济地理模型的启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50-52
[14] 周加来,李刚.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新经济地理、要素流动与经济政策[J].经济理论与管理:2008(9),29-34
[15] 郑剑峰.从制度、地理之争到新经济地理――关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一个分析框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4),136-138
受到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从2008年3季度开始也出现的较为严重衰退,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投资增速明显放缓;二是消费需求增长逐步放慢;三是出口增速大幅放慢;四是企业盈利能力明显下降。
二、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是典型的低储蓄高消费的国家,其经济发展对债务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次贷危机导致其国内市场信用级别下降,流向美国的国际资本减少,从而建立在国际资本流入基础上的美国国内需求也因此而下降。与美国相反,中国目前正处于高储蓄的状态之中,外部需求的增长成为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国内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目前,美国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每年对美出口量占中国出口总量的百分之二十。当因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导致的国内需求下降发生后,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也将下降,这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发达地区受到打击最大,在美国对中国商品需求下降的同时,欧洲以及日本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也会相应下降,使得外向型经济主导下的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尽管中国出口结构升级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外部需求变化对出口的影响,但是较高的出口依存度将使中国经济在美国消费走软情况下难以独善其身。
美国经济复苏:看上去很美
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美国经济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开始正式步入复苏;但是从去年末今年初以来,复苏势头有所放缓。并且,失业情况并未随着经济复苏而有显著改善,多项指标显示复苏不及预期。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财政部对经济复苏仍持乐观态度,尤其是对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充满了信心,并认为:在2011年到2015年的未来几年中,私人投资和私人消费将带动美国经济增长,而且物价水平将维持相当的稳定。具体来讲,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预计为3.8%,通胀率平均为1.6%。以2012年的情况为例,私人消费预测将为美国经济增长贡献2.45个百分点。然而,在各项预期的政策措施中,并未有直接刺激消费增长的措施;相反,持续高企而未见改善的失业率、对高收入者减税政策的退出、新医改计划等因素,将导致美国消费者的行为变得更加谨慎。因此,美国私人消费增长并不容乐观。
再从私人投资来看,目前其增速虽有大幅回升,但2011年一季度仅为7.1%,离今年全年10.9%的目标尚有差距。而且,美国对未来多年的私人投资增速预测值显著高于10%。然而,如果我们回顾一下上世纪90年代新经济的泡沫时期就会发现:只有1998年的私人投资超过了10%,达到10.85%的水平。在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背景下,依照目前美国政府拟采取的措施,以及欧元区在未来几年中发展的不确定性,无法令人相信在接下来几年美国的私人投资会强于上世纪90年代新经济中后期的情况。美国私人投资的增速也不容乐观。
此外,美国期待未来五年“高增长,低通胀”的美好愿望难以实现。再次比较上世纪90年代新经济时期的数据就容易发现:美国对未来五年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甚至略高于1992年到1998年新经济时期的经济增长水平;而物价水平却显著低于新经济时期。如前所述,高增长的目标难以实现。另外,在新经济时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而随着危机后产出缺口逐渐消失,大宗商品价格动荡不安,以及新兴市场国家继续显示出亢奋的需求,这都将对物价水平产生上行压力。
里根政府时期的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现任哈佛大学教授马丁・菲尔德斯坦则直接坦言批评奥巴马的经济政策非常糟糕。根据宏观经济学的乘数效应理论,马丁认为:相对于政府转移支付、补贴而言,政府的直接支出会对GDP具有更明显的乘数效应。而奥巴马的转移支付、补贴政策,虽然把钱放到了老百姓手中,但是带动的增长效应注定比政府直接花钱要小;甚至由于预期的悲观,这个扩张效应还会更加微弱。不过,笔者认为:单纯从政府支出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来说,马丁的批评完全正确;但奥巴马的做法更具有公平倾向,体现了财政支出对国民收入二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尤其是体现了对穷人、低收入者的考虑。在一个选民政治背景下,这一政策取向具有其必然性;但有得必有失,在顾及公平性的同时,美国政府支出带动经济增长的效率必将要打一个折扣。因此,选择了倾向公平的财政刺激方案,似乎已然注定了美国经济的复苏将是乏力的。
美国可能选择隐性方式来缓解债务问题
可见,美国经济复苏增长不容乐观。而这同时对美国国债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美国还需要不停地发行国债,来维持没有形成惯性的复苏势头,这意味着美国国债总量规模还将继续以较快速度上升;其二,美国经济增速缓慢意味着,国债/GDP比例当中的分母增加缓慢,因此国债负担率也会以较快速度上升。既然如此,美国就可能选择隐性的方式来缓解债务问题:通货膨胀,将使名义GDP增速更高,从而减缓国债负担率的上升;汇率贬值,对于外国投资者比例较高的美国国债也将起到减小偿还负担的作用。
(一)资本市场现状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能力较弱,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仍然过分依赖银行等金融机构。企业的融资主要来自银行,而银行为了转嫁风险就增加贷款,滋生了银行贷款中的一些不良风气,同时也增加了银行的财务风险。同时,融资市场不完善,没有形成健全的体系,给金融投资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具体工作中,证券行业、银行系统、保险等行业的业务范围存在清晰的分割,尽管这种方式能够减少金融传递的风险,但阻碍了资金在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给金融投资和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
(二)融资工具现状
金融投资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发行、交易等环节。目前金融市场在取得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为:受到商品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投资环境不完善,相关要素的组合不合理。为了弥补这种缺陷,政府应该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的金融投资市场,为促进金融投资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金融投资发展的对策
为了应对金融投资存在的不足,促进其取得更好的发展,根据存在的问题,结合具体工作的需要,今后需要采取以下完善对策。
(一)拓宽融资渠道
为改变当前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情况,应该综合采取多种措施,拓宽融资渠道。注重对外资的引进,发挥外资的作用。重视引进国外大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投资,国外一些中小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经营方式灵活,对我国企业的经营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引进外资的时候要倡导多方式的引进,注重对经营理念、技术、管理的学习,促进企业的发展。另外,要把握好投资和引资的各项工作。政府应该加强调控,增强金融市场的开放性,促进金融业务的不断革新。要提高金融市场的管理水平,把握对外证券投资的风险,全面分析各类投资结构,借鉴和学习金融投资风险应对的经验。投资之前应该做好调查和研究工作,对其中的风险进行全面分析,提高预防意识,减少风险的发生。
(二)完善配套政策
近年来,在转变经济体制,促进经济发展方面这种对外资的引进,这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推动了资金的快速运转,其中最为明显的表现是:国外投资流入高科技行业、服务行业。今后在促进金融投资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顺应这种发展趋势,重视对外资的有效利用,注重对产业结构的分析,促进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同时在分析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应该考虑金融投资的具体情况,制度相应的政策措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的发展,为金融投资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三)革新经济结构
在引进和合理利用外资的同时,要增强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力度。近年来,民族工业取得较快发展,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规模取得较快的发展,但一些民族工业逐渐被外资企业所垄断。因此,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措施,增强对民族工业的保护力度,尤其是对新兴产业、幼稚产业应该增强保护力度,促进民用工业的健康发展。
(四)重视风险投资管理
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重视风险投资管理。在制定风险机制的时候,应该提升金融投资的差异,对当前的经济活动,经济政策等进行全面分析,最大限度减小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采用多种货币投资并存的方式,降低风险。提高市场的风险应对能力,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国债、股票、基金等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风险,在交易的时候,价格波动也是正常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要引入专业人员,加强对投资的分析,全面分析和评估其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最后,实行实物型投资理财措施。在投资中,通货膨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在金融投资的过程中,要对产品进行全面分析,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全方位考虑,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投资,以减低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
日本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其经济也在二战中遭受重创。在战争的废墟中,经过近10年的艰苦奋斗,日本经济在50年代中期恢复到战前水平。从1955年到1973年,日本经济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进入高速增长时期,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日本经济的奇迹得益于政府持续的贸易立国政策和企业群体在此基础之上建立的发展战略及其增长机制。截至2002年末,日本在三个重要领域仍居世界第一:外贸盈余达9.9万亿日元,是外贸顺差最多的国家;外汇储备4697亿美元,是外汇储备最高的国家;对外净资产(纯债权)余额达175.3080万亿日元,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日本经济的衰退始于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受“泡沫经济”破裂的影响,日本经济进入持续衰退期。1992年日本gdp增长率为0.4%,1993年0.5%,1994年0.6%;1995和1996年经济分别增长3%和3.6%,经济出现短暂复苏迹象,但1997年员增长0.1%。日本经济在步入二十一世纪后依然不见起色,2001和2002年的gdp增长率分别为-0.9%和0.0%。
目前从总体上看,低迷之中的日本经济仍然存在通货紧缩、企业经营困难、国内需求不足以及巨额的银行不良债权等诸多问题,经济复苏之路依然坎坷。为遏制经济衰退,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而,由于深层次的结构和体制问题没有解决,这些政策措施很难奏效,使诸多激活日本经济的政策措施陷于困境之中。
一、政策困境分析
激活日本经济的政策措施主要分为两类:即反周期政策和经济结构调整政策。反周期政策侧重于刺激社会需求,结构调整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改善社会供给。但是,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二者既有相互重叠的部分,又有自己独立的运行机制。
1.反周期政策困境
反周期政策是小泉内阁之前日本政府的主要政策措施,即长期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政策和持续大量的财政投入。
1.1货币政策
亚洲金融危机后,日本央行曾在1999年2月至2000年8月间执行过“零利率”政策,以防止日本经济坠入螺旋式下降状态的通货紧缩。目前日本金融市场上短期利率已接近于零,下调空间非常有限,加上银行借贷,企业惜借,使得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灵。然而银行放贷并不是传导货币刺激因素的唯一途径。通过提高通货膨胀预期,提高资产价格,实行数量货币扩张,即增加货币供应量,仍然可以使货币政策在利率为零的情况下发挥效力。但是,这一以日元贬值为主旨的政策受到来自三方面的压力:一是日本贸易顺差已经非常庞大,日元贬值将伤害其贸易伙伴和周边国家;二是日本银行担心数量货币放松政策一旦无效,就会伤害其信誉;三是大量的货币化为债务会导致无法控制的通货膨账。
1.2财政政策
过去10年里,日本政府一直在推行增加公共投资、减税、实施追加需求等财政政策促使经济复苏,但是日本的做法囿于增加基础设施投资和一般性制造业的设备投资。1992至1996财政年度的5次减税和增支措施都收效甚微。因此,10年中虽然依靠扩张性财政金融政策,经济有过两次暂短的回升(1991和1995—1996),但当扩张性的财政金融政策执行一个时期后作用递减,或政策力度减弱时,回升势头就不能持续下去。持续大量的财政政策的正面效应不足,负面效应有余。1992年至今,日本政府已经先后实施了10个旨在扩大公共开支以刺激经济的方案,共耗资约128万亿日元,致使日本现时的国债超过650万亿日元,相当于gdp的1.3倍。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05年日本的国债将上升至gdp的150%,因此,日本政府已经没有多大财力再大幅增加公共开支,继续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余地已经很小,难以直接形成新的社会需求。
2.结构调整政策困境
结构调整政策是小泉纯一郎的主要政策措施,意在实施经济结构调整,削减反周期政策力度。结构调整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产业结构调整、大小企业结构调整和银企关系调整。
2.1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主要解决的是产业结构升级和主导产业转换问题。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两个方面,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是信息产业做主导。
20世纪后半期,世界经济的产业结构中重大的变化是制造业的逐步成熟,并因此引起制造业在经济中地位的下降。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欧美大多数工业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都下降到20%以下,而日本在24%左右。与之相对应的是日本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集中表现在服务部门:包括建筑、批发零售,房地产与金融服务业等等。这些行业(不含金融业)占用了日本银行总信贷的56%,却只贡献了国民收入的32%。日本85%的不良贷款都由这些服务行业产生。这些行业长期受政府法规与政策的保证,不对外开放,没有像制造业一样经受国际竞争的检验。尤其是日本的金融体系,与其发达的制造业相比,明显地落伍。金融体系机制的薄弱,经营的不善,使国内高储蓄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并造成了大量的不良贷款。金融体系不健全,导致了资本配置的低效率。在90年代,美国企业的平均股权资本回报率为20%以上,德国约为14%,而日本却只有4%。
从中长期看,制造业在后工业化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应当逐步相对下降,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意味着经济中没有新的更有活力的产业出现,整个经济可能将陷于停滞状态。日本目前正陷于这一窘境,尽管它的制造业产品竞争力仍然很强,如在全球最大500家工业企业中日本企业占29%,与美国的31%差不多。很多日本人称90年代是“失落的十年”,但是日本制造业通过艰苦的企业重组和技术重组,其现场制作生产率名列世界第一,综合竞争力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现场制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因为不管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不管是在工业经济时代还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都离不开制作,而这正是日本制造的强项。比如模具制造,是汽车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技术。美国的三大汽车巨头使用的轧制模具都是日本制造,因为美国造的模具轧制3万次,就磨耗得不能再用了,而日本造的模具可以轧制6到10万次。此外,精密仪器和质量控制也是日本制造的强项。所以,日本制造业的产品可以大量出口,有持续不断的贸易顺差,但它的整体经济仍然在近10年中持续地低增长或负增长,至今难以复苏。日本结构调整的根本困难在于它的服务业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地位依然很高。与前几届政府一样,小泉政府认为未来日本经济的主导产业是信息产业,并提出要在五年内使日本成为世界领先的it大国,其新经济政策也包括了推进“it革命”的具体措施。目前,一项名为“电子日本”的项目正在实施中。日本政府计划耗资370多亿美元,在全国建立庞大的电脑网络系统,并通过改善光缆绕路来提高网络的速度与质量,同时提高信息科技水平。事实证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但对日本经济走向复苏起到了促进作用,并且冲击和改造着现有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总务省公布的2001年“信息通信白皮书”说,2000年日本信息产业取得了飞速发展,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正在加速,信息技术革命正在向经济、行政和国民生活等社会各个领域渗透。
但是,发展信息产业毕竟是一项长期社会经济计划,加上起步较晚,人才及其知识结构还需要一个转型阶段。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对于解决目前的经济困境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2银企结构调整
二战后日本长期实行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战略,并相应建立了适合标准化大生产的企业制度以及受政府严格管制和充分保护的金融体制。实业企业与金融企业相互持股,实体企业以银行为后盾,追求的是企业和员工的生存与发展,而不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在这种制度下,企业盲目扩张和银行滥发贷款导致企业和银行的经营风险最终转变成全社会共担的风险,形成了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泡沫经济”,使得日本银企结构关系的内在缺陷暴露无遗。日本政府公布的数字显示,即使经过1999年3月至2000年9月的集中治理,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仍有32.9兆日元(约合2630亿美元),而且银行的坏账准备金也明显不足近两年来,日本政府虽然在经济金融改革方面采取了一些积极措施,但至今尚未产生明显的效果。
小泉政府经济结构调整的政策之一就是尽快消除日本银行的不良债权,并声称要在3年内处理银行的坏帐问题。就短期而言,这些结构性改革措施将不可避免地引发较大面积的公司破产与失业率的攀升,加大通货紧缩压力。据估计,为达到处置24兆日元银行不良贷款,预计可能会使日本失业率增加0.5至1个百分点,减少gdp增长率0.75至1个百分点。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反周期政策最多只能暂时刺激总需求,而不能解决许多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的低效率问题。如果资本回报率上不去,日本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会随其人口不断老化而持续走低,其债务(政府公债与银行体系的坏债)状况亦会进一步恶化,经济前景依然是日落西山。结构调整政策虽然长期会繁荣经济和就业,但是在短期内会加剧通货紧缩,在日本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削减公共投资措施只会加剧经济的进一步下滑。同时,宽松的货币政策是在清除坏帐的前提下,避免新的坏帐积累。但统计数据说明,新的坏帐几乎等于银行清除的旧的坏帐的总和。
二、政策组合出路
所谓政策组合主要是指反周期政策和结构调整政策的组合。在一种经济背景(工业化经济或信息化经济)下,在经济上升的大趋势中,利用反周期政策进行微调是较好的选择;在一种经济背景发展到顶峰时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是最佳时机。由于两者产生效应的经济背景不同,加上日本错过了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期,因而在经济转型时期,就不能一味强调某一方面的政策,而是既要抓住长远目标,又要解决现实困难。
在桥本隆太郎主政时期,日本经济就很不景气。日本曾经就“景气优先”还是“结构改革”优先的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论争。实际上,景气对策与结构改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仅仅依靠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无法使经济真正走上复苏轨道的。况且,在目前财政负担沉重不堪并已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而利率已再无下调空间的情况下,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结构性改革必须同时配套进行,金融领域的结构改革问题和产业领域的结构调整问题应当同时进行。具体的措施可以因地制宜、多种多样,例如,严格制定金融机构不良债权评估标准,完善税制等。
目前,由于日本经济仍在衰退中挣扎,走出困境的经济政策组合短期内应以反周期政策为主,解决目前最紧迫的问题;长期内应以结构调整政策为主,并辅之以反周期政策进行微调。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3)06-0097-03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微观尺度的典型大都市功能区碳排放过程模拟及优化调控研究(41271186)。
[作者简介] 刘薇(1981 — ),女,河北迁安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理学博士,研究方向:区域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一、北京城市生态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一)已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
2012年北京的人均GDP已接近1.4万美元,其中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万元,已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认为,经济发展和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非单调的线性关系。最初,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生产和消费规模的扩大,污染水平将会上升,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产和消费会转变为更为绿色的模式,给政策制定者更多的压力和资源来执行能减少污染的监管政策。研究表明,北京已经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并开始向着环境改善的方向发展。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人们希望当人均GDP达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后,城市污染水平能够大幅度下降。
(二)由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向追求经济发展质量转变
经过2001~2007年GDP年均12.6%的高速增长后,自2008年开始,北京经济开始减速,到2012年,北京的GDP增速仅为7.7%,远远落后于天津和重庆(16.4%)。北京通过主动调控,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转型。虽然经济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但发展质量处于全国领先地位。自实施汽车限购政策以来,北京机动车销量降幅超过四成,2011年比上年减少44.3%;首钢搬迁以后涉钢企业的迁出使北京黑色行业规模大幅收缩,钢材产量由2006年的1016.3万吨下降为2011年的287万吨,规模以上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加值由2006年的240亿元下降为2011年的仅1.6亿元。
(三)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紧缺的矛盾长期存在
到2012年末,北京常住人口已达到206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0.7万人。其中,在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外来人口达到773.8万人。可以说,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北京人口增长的大趋势难以改变。这将加剧人口持续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缺的现实矛盾。水资源严重短缺是北京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北京属于资源型严重缺水型城市,为缩小水资源的供需差距,北京通过过量开采地下水、使用再生水、南水北调以及应急水等措施,使北京总供水量每年达到35亿立方米,远高于本地实际拥有的水资源,进而使北京的水资源人口承载力提高了近60%。此种水资源的供需使用方式造成以下两方面问题:一是地下水严重超采。供水量中地下水占到59%左右,是在过量超采的情况下得到的。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陷、地下水资源衰减及地下水污染加剧等恶劣的环境问题。二是从其他地区调取水资源只是变相地增加了北京的人口水资源承载力,总承载力并没有增加,并且这种用水方式并不是可持续的。
二、优化生态文明建设几个领域的经济政策
(一)开辟北京绿色领域新经济增长点
北京应积极寻找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水平两者的平衡点,努力提高经济收入,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下降。未来五年北京要实现人均GDP达到2万美元的目标,必须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开辟新的产业路径。
1. 投资政策。投资增速过快,是影响北京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2011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10.6亿元,同比增长13.3%。由于统计分类的原因,并没有关于环保产业或绿色产业投资的确切统计数据,但从北京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GDP的比重来看(图1),北京的投资占比在全国处于上游水平却远低于广东、重庆、山西、内蒙古等地。北京以中关村自主示范园区为依托,加大金融对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尽管初步制定了节能环保产业投资政策,但从投资总额和效果来看,节能环保产业并未获得突出投资额度,也未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也没有发挥出对其他行业的创新带动作用。
因此,北京要重点投资节能环保产业研发与创新制造领域,加大对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加快其发展速度。北京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目标应是供应全国的节能环保科技研发基地与设备制造基地。充分发挥北京的科技资源优势,重点支持环保设备研发产业、环保服务创新行业。逐渐形成产业规模和产业基地,进而形成产业集群,辐射带动全国的环保产业发展,服务全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 消费政策。作为资源、能源都极度短缺的特大型城市,北京应多出台倡导低碳消费和绿色消费的优惠政策,把绿色消费作为推动全市消费可持续性增长的重要支撑。一是要鼓励出台配合绿色产业发展的消费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水器、污水循环净化设备、节能省地型住宅及其他可再生利用产品出台税收优惠和销售补贴的鼓励措施。推行强制性产品责任制度和绿色产业的标识管理,明确从产品的开发设计、生产、加工、处理或销售、售后服务,直至产品回收或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相关责任和义务。此外,消费政策要与其它产业政策相结合。二是强调绿色消费对私人的利益。要积极强调绿色消费的私人利益,而不是一味宣传绿色消费的社会环境效益。强调绿色消费对私人的利益能够较好的解决环保领域的搭便车问题。三是树立绿色消费的社会威望。突出政府绿色采购的导向性,重点选择自主创新产品、环保节能产品、绿色产品,适度提高政府公共支出性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比重;通过号召名人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使用绿色产品成为身份和自身优势的独特象征。
3. 出口政策。要把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相结合推动绿色贸易发展。首先,实行有差别化的出口退税政策措施。鼓励绿色企业出口绿色产品,构建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绿色贸易结构,提升出口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出口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其次,要积极建设进口商品集散地的绿色物流基地,减少运输过程中汽车尾气、扬尘对大气的污染,噪音、震动对人体的危害,储存过程中物流事故造成有毒物质的渗漏等。物流行业应运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全新的从生产到废弃全过程的效率化与物流循环化的绿色物流系统。
(二)实现资源价格的合理市场化
价格是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形状和位置的最基本因素。北京应以资源价格改革为契机,通过资源合理定价,实现全民节能、节水意识的提高,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如科技节水、科技节能业的发展。应加快北京市政公用事业价格形成机制改革,通过价格手段调控人口规模。尽快实行水、电阶梯价格,对低收入人口进行补贴。提高公共交通运营价格,适度逐步提高地铁和公共交通的票价,并研究对低收入人口和户籍人口的补贴政策。
(三)重视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
1. 让企业成为绿色产品、绿色技术创造的主体。北京企业应关注产品的环保水平,考虑公共利益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切实将环境保护、自我环境管理自愿纳入企业的决策要素之中,将新产品开发、设计、包装、使用服务等环节都纳入保护人类健康、生态安全的轨道;不仅要谋求经济效益的最优化,而且要谋求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最佳结合,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协同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目标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化。
2. 大力培育绿色技术创新市场。首先,要积极培育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形成绿色技术创新市场的需求方。实现绿色新兴消费市场培育要建立完善信息供给机制。其次,要用政府绿色采购撬动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政府作为市场上最大的消费者,在推动全社会的可持续生产和可持续消费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政府采购清单的制定必须使供应商更加清晰政府对绿色产品的现实需求以及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社会变化趋势,以便供应商长期规划企业发展,加大对绿色产品的生产投入,形成有规模的绿色产品供应商群体。
3. 建立北京绿色产业领域的技术路线图。一是要建立绿色产业领域科技发展路线图研究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研究队伍、明确节点目标、提出任务要求、提供研究方法、组织集中研讨、进行独立评议、参与研究工作等方式,保证路线图研究制定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要明确绿色产业科技发展路线图的基本要求,集中从北京市层面考虑,分近期(2020年前后)、中期(2030年前后)、长期(2050年前后)三个阶段,描绘相关领域对绿色产业科技的需求、目标、任务、途径、预算等问题,重点刻画核心关键科学技术,总体上体现方向性、战略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建立绿色产业科技发展路线图评议机制和持续研究机制。
[参考文献]
[1] 王志华,温宗国,闫芳.北京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设的验证[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45-45.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在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物质基础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与生活条件,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在最近几年,我国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显得更加明显,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使主要的能量来源。而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逐渐落实,房地产业的发展会更加趋于理性,会在暂时的低调发展之后,迎来更为健康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契机 。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房地产业具有较大的价值基础、消费者的需求逐渐的以刚性形式出现,加之其附加值较高,特别是在十之后,我国的城市化、城镇化的步伐会明显加快,这为房地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机会。房地产业因其产品的特性、对社会财富的创造性以及和众多相关行业的关联性,长期以来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正因为如此,这一行业的发展会受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并形成一种特殊的产业周期。房地产经济周期是波动性的,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研究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联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
(一)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含义。
房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发展一样,都存在着一定的发展周期,传统的产业周期一般要经过初创期、上升期(发展期)、稳定期和衰退期(蜕变期) 。但是,与传统的产业周期相比,房地产业的经济周期更倾向与经济发展周期。因此,对房地产业来说,其经济周期往往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萧条或低谷阶段。在这一阶段,初始时期房地产的价格出现了加速下降的趋势,部分楼盘的楼价开始急剧下跌,甚至会下降到物业原值或建造成本之下,市场交易量也会随之明显减少,市场观望情绪严重;而当萧条阶段发展到中期,房地产的价格会出现局部的暴跌,成交量继续萎缩,随之而来的是与房地产有关的纠纷开始大量出现;可是当萧条阶段发展到后期,与房地产业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出现,而这更增加了市场的负面情绪,房地产的泡沫被继续挤压。而在这种情况下,房地产的开发成本和房地产的正常需求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房地产行业开始走向平稳,向经济复苏和上升阶段迫近。
2、复苏与上升阶段。在该阶段,房地产在初始时期的供给超过需求,房价和租金的水平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但是楼价已经完成了下跌的过程,并处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回升的迹象已经出现;而在复苏的中期,房地产市场中国的购买者逐渐增多,开始带动了期楼的销量。但是由于此时建筑成本与楼价都出现了上升的趋势,交易量的增加幅度并不明显。但是,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迹象已经十分明显;而当复苏阶段发展到后期,宏观经济政策开始加速出台,为房地产业走向新一轮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繁荣阶段。房地产业不会长期的在低水平徘徊,当其发展到繁荣阶段时,宏观经济的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消费者对房地产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市场的交易量明显增加,新建楼房的空置率逐渐下降 ;此时,更多的房地产商和中介机构开始大量介入,房地产业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同时增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逐渐的出台一系列的限制炒楼的政策措施,楼价继续高涨的后劲开始略显不足,泡沫达到了最大,新增房地产投资数量明显下降,房地产业的衰退或者萧条就在眼前。
(二)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特征。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并且与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国民经济的需求旺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房地产的发展就会较为旺盛,一般处于上升期或者繁荣期,否则,将会出现衰退的迹象。因此,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方面:(1)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房地产价格从长期看是处于一个增长趋势之中的;(2)在增长型的经济体系中,经济社会的供给与需求在长期趋势上呈现上升模式,并且新一轮的循环峰顶往往高于上一次的水平,而在衰退中则正好相反;(3)在房地产的景气阶段,房地产开发商和贷款银行的过度乐观通常会使房地产供给的速度超过需求速度,在不景气的阶段则正好相反。
二、影响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分析
(一)内生因素。
内生因素包括消费品价格、收入水平、政策法律以及对市场预期的变动等,这些因素都会促使房地产需求总量受到影响。同时,房地产的供给总量也会在技术、劳动、资金管理等条件变化的影响下不断发生扩张或收缩。而供求总量和结构任何一方面出现严重失衡,房地产经济都需要进行调整,继而引发房地产经济的波动 。
(二)外生因素。
外生因素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投资政策、产业政策、经济体制改革政策等,这些都是具有明显周期性质的宏观政策因素,在短期内对房地产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是较为显著的。这是因为,房地产业发展水平与国民经济增长率高度正相关,而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有所区别 。此外,还包括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战争、等随机因素。
三、我国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联和协调
(一)改善房地产产品的供应结构。
针对目前的住房供应体系结构仍不合理,房地产供应市场与房地产需求市场极不平衡的情况,要引导市场形成一种梯级消费,严格控制别墅供给,适当降低偏大户型、高价位、高配置的高级公寓建设比例,提倡建设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 。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发挥政府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中的主导作用。保持合理的住房投资规模,切实调整住房供给结构,合理引导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
(二)合理规制房地产产品价格。
价格是房地产经济领域中尤为突出的一个因素,而且它对行业内其他因素具有关联性的影响,运用价格规制对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作为宏观调控部门,政府应当对各个时期的房地产经济行为做出评估,以判断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而借助政府的价格评估与指导,有助于使房地产商品价格回归理性,维护行业和市场秩序。
(三)规范土地政策。
在对待房地产发展的问题上,需要通过对土地市场监测分析,总结一定时期我国土地市场运行的总体情况和态势。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建立土地市场快速反应机制提供科学依据。而且还要规范土地市场,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查处和坚决打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以遏制由于土地投机而导致的地价上涨进而引发房价快速上扬、房地产投机增加的局面。
四、结束语
房地产业的发展要符合市场需求,要与相关行业进行有效的关联,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现阶段,由于房地产需求稳中有升,房地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空间增大,但是由于引入了强劲的国外竞争对手,新增的市场需求及原有的市场份额有被国外同行抢占的可能,对国内同行来说,竞争压力增加,而作为弱势企业的弱势项目来说,对手的强大和增多,将使其更显弱势。因此,对房地产经济周期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和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单位: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一处)
注释:
闫新红,艾燕. 论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协调.现代商业,2009(1):249-251.
王正才. 我国宏观经济与房地产经济.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1):27-28.
刘昕玮. 新经济形势下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理性思考.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09-110.
所谓资源枯竭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面、晚期或末期阶段,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尤其在近十年随采煤技术的高速发展、先进采煤机械的引进,煤矿的年产量迅速增加,现已建成近十个千万吨矿井,百万吨更是数不胜数,以此下去我国的煤炭资源将迅速枯竭,将出现更多资源枯竭型城市,这将带来诸多问题。
一、面临煤炭枯竭的威胁
行业专家已经开始预测中国的煤炭储量何时枯竭,这对中国来说将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因为中国70%的能源依赖煤炭。
根据英国石油公司的预期,中国当前的煤炭产量将只能维持38年,此后煤炭储量将会枯竭。而美国可以持续245年,印度可以持续105年。这个数据可能有出入,但从这我们也可看出中国煤炭资源所面临的危机。
二、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煤矿采空区面积日益扩大,造成地面塌陷,农民土地无法耕种,村民房屋裂缝,道路河床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水资源的危机,因开采对地下水的破坏,加上煤炭对水质的污染,特别是采煤排水中的酚类,亚硝酸盐类等成分时数指标更加剧了水资源的危机,造成人口饮水困难。
三、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高度单一化
对于煤炭资源型城市来说,城市对煤炭产业的依赖性很大,造成经济发展极不稳定,发展后劲严重不足,经济体系处于封闭状态,缺乏自主运营的空间,其第三产业以及可替代产业发展落后。
四、城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很大
城市的安定,甚至国家的安定,主要取决于人民生活是否能够得以保障。据对大同煤业有限公司的有关数据统计显示:目前,煤炭行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4.6万人,占全市失业人员的54.1%,同煤集团本部工亡家属7000多户,病亡家属8000多户,集体企业长期放假的职工1.6万人。为了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政府必须抽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同时要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因此,中国的资源型城市,为了扭转资源渐趋枯竭,减少资源开采收益下降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改变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使资源型城市摆脱“资源富城兴、资源竭城衰”的困扰,进行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以下对经济转型措施的几点建议:
五、国家为资源枯竭城市的补血政策
近几年国家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2008年8月国家发改委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设立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专项贷款正式启动。国家发改委13日透露,国家开发银行近日与黄石市等8个资源枯竭城市签署了《开发性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合作备忘录》,其中6个城市已与开发银行签订的融资总额达到320亿元。二、当地政府制定合理的经济转型措施
1.转变观念
当前,在推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各项举措中,总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放在首要位置。至于科学发展观怎么落实,对于不少党政干部仍然是个模糊概念,尤其是基层干部,他们对于科学发展观更多的是停留于文件和报告中,只有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一点的全新认识,才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好。观念变了,工作重心就调整了,正如“火车跑的快,全凭机头带”,这样经济转型就有希望。
2.实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实现经济多元化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重要途径和首要任务。首先根据社会经济环境以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和非资源型企业供给结构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同时,正确发挥城市政策对需求结构的引导作用,坚持资源条件的可行性、产销双方的一致性、经济效益的择优性,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方向,有选择地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产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加快发展新兴的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实现经济结构的多元化,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以辽宁省阜新市经济转型为例:2001年,国务院确立辽宁省阜新市为我国的第一个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转型试点。转型之际,阜新确立了“稳煤强电”的战略,目标是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目前,美国LKG生物能源公司、深圳博林化工公司开始在阜新谋划开发10万吨甜高粱秸秆燃料乙醇项目;阜新矿区有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总投资320亿元的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项目、香港华鼎LNG项目已落户。
截至7月份,阜新市风电并网已达到162.5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及发电量居辽宁省各市首位。按照阜新市提出的风电发展规划,到2015年,全市风电装机容量将达360万千瓦。
整体来说,阜新的经济转型比较成功的,根据自己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经济战略,把城市从单一的煤炭经济转变到了煤电、煤化工及其它产业共同发展上来,城市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稳定,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六、结语
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的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在国家支持政策的下,当地政府要行动起来,要准确把握当地的优势,把当地的产业做大做强,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引进外资来缓解资金不足的问题,引进的高科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当地经济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同时不要惧怕转型初期的困难,向已经成功的转型的城市交流,学习经验,要坚信正一步步走向成功,我们的城市日趋繁荣。
参考文献
[1]张良文,一帆.煤都产业现状,中国煤炭新闻网,2008.
中图分类号:D92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4-0-01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对外贸易有了巨大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发展中不可缺少的力量,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外贸易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绿色壁垒是当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形式,需要我们运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安全、持续的发展下去。在当今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大背景下,国际贸易作为国际经济一体化主要推动力之一,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愈加频繁、关系愈加密切。同时,各国间的贸易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一、国际贸易保护解读
当前世界进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经济联系密切,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方式的贸易保护,其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绿色壁垒,绿色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国外商品进行的准入限制。它属于一种新的非关税壁垒形式,已经逐步成为国际贸易政策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有了很大的发展,成为世界新的贸易中心,很多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对我国贸易采取了一系列的绿色贸易壁垒,这些贸易保护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影响了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影响了我国产品出口的市场范围,我国目前的主要出口方向仍然是日本、美国、东南亚、欧盟、韩国等国家,而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是环保主义倡导者和拥护者,也是绿色贸易壁垒的发源地。我国出口的很多商品很容易受到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影响产品的出口,由于我国出口市场相对比较单一,很容易受到影响,在发达国家针对我国商品设置绿色贸易保护的情况下,如果我国不采取对策,就会影响到整个对外贸易的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不利于我国商品拓展国际市场,削弱了传统商品的竞争优势。我国传统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受技术水平、人员素质等因素的限制,商品的科技含量、质量较低并且难以迅速使之得到提高。美国、日本、英国等发达国家出于保护本国经济及生产者的利益等目的考虑,往往制定较高的质量标准以技术性标准限制我国“价廉”商品的进入,这对我国的商品出口制造了极大的障碍。
三、我国面对贸易保护主义采取贸易法律保护措施
1.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
由于中国是WTO的成员,因此可以积极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和诉讼程序解决贸易纠纷,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可以根据WTO的贸易原则对不合理的贸易争端进行申诉,可以在一种公平的条件下进行谈判,通过和平、理性的方法来解决贸易中的问题,以保护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确保发展中国家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中国应该充分利用这一原则,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目前WTO并不要求其成员国实行完全的自由贸易,不要求成员国取消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而是要求成员国依照各自国内的商品竞争力和发展状况,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合理的保护措施。WTO第18条规定,发展中国家为了建立、发展新的工业或为了保护刚刚建立、尚不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产业即幼稚产业可实行进口限制。因此,我国应积极利用此类规则,完善我国的反倾销、反补贴及相关保障制度以保护相关产业,使其获得宝贵的发展时间,从而在国际竞争力上具有比较优势。
2.加强政府的指导功能
我国政府应加强对企业的引导,支持鼓励国内大中小企业起出国门发展对外贸易,在我国企业受到贸易壁垒的时候,我国政府应该给予帮助,力争保护我国企业的利益,加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鼓励涉案企业积极应诉、挽回市场,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加强国内企业的合作,成立产品联合会,以行业协会代表全行业进行反倾销应诉,商务部专门代表国家,帮助企业与外国政府谈判。政府及时国际贸易的条例,将世界贸易壁垒的变化通知国内企业,为我国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支持。
3.完善现有的经济政策法规
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相关的环保政策法规,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各种保护环境的政策法规,推行各种国际上通用的环保制度,并保证其与国际上的环保法规相衔接。另外,我国尤其要强化政府的环境管理职能,对从事贸易活动中的违反环境法规的行为予以严惩,不仅要利用绿色贸易壁垒来保护自己,还要打击发达国家故意制造各种事端的行为,以减轻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的负面影响。
四、小结
世界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我国只有适应这个发展方向,不断发展对外贸易,才能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应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方面,只有采取有效的法律保护措施,合理运用国际法规,才能保护我国对外贸易的合法权益,争取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刘赫,裘奇龙,朱亮.构建国际绿色贸易制度的探讨[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0(02).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8)09-0065-04
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一致的政策选择。半个多世纪以来,美国政府视小企业为“美国经济的脊梁”,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政策措施对其进行扶持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美国小企业的重要地位
美国的小企业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着十分重要地位,美国经济的整体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小企业的发展状况。按照美国1953年颁布的《小企业法》的规定:小企业(Small Business)是指“独立所有和自主经营,并在其经营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在一般行业,是指雇员在500人以下或企业资本金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目前,美国有小企业2680万家,占整个企业总数的99%以上。[1] (P5) 小企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表现在:一是促进了经济的增长。许多学者认为,美国经济进入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美国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小企业的贡献很大。小企业的繁荣成为美国90年代经济稳健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率的重要因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6年的《小企业状况:总统报告》中指出:“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占领导地位的主要原因。”二是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据统计,二次大战以来,在美国小企业就业的人数一直占到美国私人部门全部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小企业就业的人数较之以前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新经济的出现给美国创造了超过22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主要是由新出现的活跃的小企业创造的。据统计,美国新增就业的70%以上都来自小企业。布什政府称赞小企业是美国“创造就业的发动机”。[2] 三是促进了技术的创新。美国小企业由于其灵活的机制和很高的效率,在技术创新方面显示出了许多大企业都缺乏的优势。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小企业的创新作用更加突出。据美国小企业管理局的研究,20世纪对美国和世界有过重大影响的65项目发明和创新,都是由雇员在500人以下的小企业创造的。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经过20年的研究表明,用于研究开发的每一美元所产生的创新成果数,小型企业是中型企业的4倍,是大型企业的24倍。四是增加了出口贸易。美国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不断增强,再加之美国政府的出口推动战略,小企业在增加出口中的作用不断加强。据统计,美国经济增长的70%源于出口贸易,其中97%的出口增长来自于小企业。[3] (P53)
美国历届总统都高度重视小企业的发展,并致力于其发展环境的改革和完善。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小企业经济政策法》要求,总统每年要向国会提交反映小企业状况和竞争力的报告。白宫的小企业大会是总统听取小企业主意见和建议的重要渠道。
二、美国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的基本特点
美国对小企业的扶持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发达完善的支持服务体系,从政府扶持力度、服务的专业化、市场化和社会化的程度等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美国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有如下几个基本特点:
(一)完备的法律法规。美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小企业法律法规体系,为支持和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早在1890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谢尔曼法》,旨在反对托拉斯组织的垄断行为,保障公平竞争。随后,相继通过的《克莱顿法》、《米勒―泰丁法》、《塞勒―凯福尔法》等法案,不断完善了反托拉斯法。1950年,美国参议院设立了“小企业临时委员会”,负责小企业基本法的起草工作。1953年,美国《小企业法》正式出台,该法确定了小企业的法律地位和国家对小企业的基本政策和管理措施,成为保护小企业的基本法。美国《小企业法》中明确提出,美国经济的精髓是自由竞争,只有通过自由、完全的竞争,才能保证自由市场的实现;并指出政府应当帮助、支持和保护小企业的利益,以保持自由竞争。随后,又相继颁布了《机会均等法》、《联邦政府采购法》、《小企业投资法》、《小企业经济政策法》、《小企业创新发展法》、《小企业投资奖励法》、《精简文件法》、《管理文件法》、《扩大小企业出口法》、《小企业贷款增加法》、《小企业项目改进法》及《小企业投资中心技术改进法》等,旨在更直接和主动地支持小企业发展。从立法的历史过程看,美国对小企业的支持政策经历了从最初的通过反对垄断,间接地保护小企业的利益到通过对小企业提供直接的、多方面的保护和扶持,优化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从而维护和增强小企业的竞争性地位的转变。[4]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鼓励和发展小企业的技术研发和创新,通过保持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以保持美国的产业竞争力成为了重要目标。
(二)健全的管理机构。美国的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比较系统和健全,有效地保证了小企业政策体系的规范、运行和实际效果。美国扶持小企业的官方机构,有三个系统构成。一是隶属于国会的小企业委员会。美国国会的参、众两院都设有小企业委员会,主要是听取小企业管理局和白宫小企业会议对有关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建议和意见,负责小企业相关法律的建立和完善,并定期向参、众两院汇报小企业工作的进展情况。二是隶属于白宫的小企业会议。白宫小企业会议是根据总统的要求而设立的,是最集中反映一定时期政府及各界对于小企业发展关注程度和关注问题的大会。三是隶属于联邦政府的小企业管理局(SBA)。联邦小企业管理局专门负责实施小企业政策,履行对小企业的管理职能。该机构1953年成立,1958年被国会确定为“永久性联邦机构”,局长由总统任免,需经参议院认可,1998年由副部级升为正部级。小企业管理局的主要职能是:制定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帮助小企业提高获得资金的机会,即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项目等;提供技术援助,即向小企业提供信息、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帮助;帮助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获得产品或劳务方面的合同;代表小企业在联邦政府内游说,影响政府的决策,保护小企业的权益等。[5] 小企业管理局的机构设置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设在华盛顿总部,负责制定方针、政策,指导下属机构的工作。第二层次设在十大城市的10个区域办公室,指导各地方机构的工作,并负责与总部的沟通;第三层次是遍及全美的各地方机构,负责向小企业提供直接的支持。目前,小企业管理局有员工900人,全系统共有员工5000人,10大区域办公室,70个地方办公室,96个直属工作机构和服务点。
(三)广泛的社会参与。在美国,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构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小企业服务体系。从政府机构到民间组织,从专门性机构到特定机构中的专门性部门,各种服务提供者各尽其能、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政府扶持和市场自发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可分为三类机构。一是政府主导型机构。这类机构由政府的小企业行政主管部门或政府有关部门参与和协助建立的小企业社会化服务机构。这类机构具有核心地位,起着指导和协调的作用。该类机构除了小企业管理局之外,还包括美国国会的小企业特别委员会、美国贸易和开发署、美国小企业基金会、商务部、各个地区相关小企业服务的委员会、进出口银行、出口法律服务网等。二是社会自主型机构。这类机构由社会各方面根据小企业的需求自主建立的社会化服务机构。包括半官方的机构、民间机构和商业性机构。包括小企业发展中心、出口援助中心、小企业投资公司、技术推广中心、退休经理服务团和在职经理服务团、专门的出口经营公司和出口贸易公司及美国高校成立的 “小企业学院”等。[3] (P135) 目前,全美有1200家小企业发展中心、17个出口援助中心、39个企业信息中心以及1.3万多名退休经理组成的多个退休经理服务团等。这类机构以研发、技术、信息、咨询服务为专长,以灵活性和适用性为特点,克服了行政机构服务中固有的体制僵化等弱点,对构成小企业的完善服务体系起到积极作用。三是行业组织型机构。这类机构是按照企业间的自然特点组织的机构,包括横向的行业间联合会及企业联合组织和纵向的专业技术协会及行业商会等。在美国,所有的利益集团(Interest Group)都有自己的行业协会,目前,这类行业的或职业的组织超过2万家,这类组织通过积极的游说活动,以说服政策决策者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观点和利益的行动为目标。
(四)有效的措施手段。美国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的特点既表现在其服务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也表现在其措施手段的针对性强、具有可操作性。具体表现在:一是融资支持。资金约束是各国小企业面临的最普遍和最突出的问题。为此,美国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为小企业的融资提供担保及援助。为小企业贷款担保是小企业局的一项重要工作。此类担保条件比较优惠,一般担保贷款总额的75%-80%,其余部分由商业银行承担。10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担保率可达80%;流动资金贷款期限可达10年,固定资产贷款期限可达25年。目前,美国小企业局与全美7000多家商业银行合作,为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二是税收优惠。美国对小企业有多种税收优惠政策。如减少对企业新投资的税收;降低公司所得税率;推行加速折旧;实行特别的科技税收优惠;企业科研经费增长额税收抵免等。这些税收优惠都是依据国会通过的相关法案实施的。如根据1993年《综合预算调整法案》,克林顿政府对4000万中低收入者和90%的小企业减税;根据2001年《经济增长与减少税收法案》,布什政府允许小企业将更大数额的新增投资立刻列入费用,该项政策10年内可为小企业节约70亿美元。三是鼓励创新。为鼓励小企业参与联邦政府的研究与开发计划以及使创新技术尽快转化为市场产品,美国国会分别于1982年和1992年批准实施了《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SBIR)和《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STTR)。《小企业创新研究计划》规定,联邦部门研发经费须拿出2.5%作为研发项目基金,资助有市场潜力的小企业。据统计,从1983-2003年,通过此计划给与小企业的资金约达154亿美元,共资助了7.6万多个项目。《小企业技术转让计划》也规定,联邦部门研发经费须拿出0.3%给小企业与非营利研究机构的技术转让项目使用。[6] 四是政府采购。美国政府是美国最大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者。为了保证小企业能够获得一定的份额,美国法律规定,联邦政府采购合同份额的23%必须给与小企业,并要求大企业获得的政府采购合同份额的20%转包给小企业。小企业管理局还通过“搁置购买”、“拆散购买”及提供“能力认证证书”等措施,努力为小企业从联邦政府的采购计划中获得合理份额的商品和劳务合同。据小企业管理局的统计,2006年美国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金额超过770亿美元,占整个政府采购合同金额的22.8%。[1] (P10) 可以看出,上述这些扶持小企业的政策措施,几乎都有具体的量化的规定和限制,具有管理上的可操作性,有效地保证了各项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具体落实。
三、几点启示
目前,我国的各类中小企业已经超过4200万户(含个体工商户),大部分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在发展中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建立起一个有效运作的支持服务体系,对我国中小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美国完善发达的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给与的启示有如下几点:
(一)完善法律和政策体系。一是实施扶持的重要性。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中小企业政策既有产业政策的功能,又有社会政策的功能,二者是密切联系的。即使在市场自由化程度很高的美国,对小企业也都实行了很有力度的扶持。必须改变“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传统理念,把扶持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二是法律和政策的全面性。对中小企业的各项发展促进措施都应该通过立法的形式固定下来,并配之以相应的政策。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颁布只是开端,而围绕着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创新、人才等各方面的法律和政策都应尽快到位。三是法律和政策的针对性。例如,融资难是民营企业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应当针对民营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通过完善直接融资体系、扩大间接融资的覆盖面和加快信用体系建设等,为其提供富有针对性和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服务。四是法律和政策的操作性。法律和政策如果只有一般性或原则性的规定,就很难落实到位。现实中民营企业面临的“玻璃门”现象与有关法律和政策缺乏操作性有很大关系。
(二)构建统一的政府管理系统。长期以来,我国是按照所有制和行业对中小企业实施管理。由于中小企业数量巨大,遍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领域及城乡各地,而不同部门制定的政策的适用范围仅限于本行业的企业,再加之省、市、县在中小企业管理体制和机构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仍然存在着归属不一、机构重叠、政出多门、效率低下、不当干预等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尽快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政府行政管理系统。考虑到中小企业管理问题涉及工商、经贸、科技、信息、技术监督、劳动、税务、人事和教育等多个部门,单一职能部门难以制定、协调和推行多个领域的扶持政策。可以考虑借鉴美国的做法,设立专门直属于中央政府的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将现有的多个涉及中小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进行撤并,成立权威的、统一的、具有综合协调能力的中小企业管理局。同时,强化政府中各级中小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功能,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咨询和帮助。
(三)鼓励各类社会组织和机构参与。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不可能也不需要承担对于中小企业的所有服务。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制度变迁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强制性制度变迁,二是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小企业支持服务体系从无到有逐步完善也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与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相比,诱致性制度变迁其改革主体来自基层,逐利的驱动机制推动着各种制度的逐步成熟和完善,而这种激励机制持久起作用,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事实上,美国的小企业服务体系就是这种政府扶持与市场自发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采取鼓励的态度和政策,使现有社会资源中的各类组织和机构发现和利用对中小企业服务的盈利机会,自发地形成多种形式的服务机构,以其专长和信誉提供市场化的服务。对于凡是适合商业性运作的服务领域和内容,政府部门的服务机构都可以退出,为各类商业机构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专业化和社会化的支持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全方位和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SBA. The Small Business Economy: A Report to the President[M].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2007.
[2]ELIZABETH OLSON. Bracing Small Business in a Turbulent Economy[N]. The New York Times, 2008-02-02.
[3]曹昱等. 小型企业:美国新经济的助推器[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