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5 20:47: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任务型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是一组特殊的英语学习群体,有独特的群体特征和专业学习特点。由于自身和外在的种种因素,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一直处于英语教育的边缘和弱势。时代的发展对艺术类毕业生的英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学生想学好,教师想教好,艺术类的英语教学应采取什么策略,对于广大的英语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要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析问题及问题对象的特点。
一、艺术类专业大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文化课素质普遍较低,英语水平薄弱,英语学习动机单一,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缺乏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课堂上反应迟钝,缺乏学习兴趣,学习被动,气氛不活跃。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不适合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
二、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受艺术思维特征的影响,一般更习惯于直觉和形象思维,更富于情绪、情感和想象,往往喜欢追求浪漫情调和美感。这个群体的普遍特点是表现欲强、联想丰富、精力旺盛、记忆力好、模仿力强、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直觉和形象思维能力好,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很强的语言可塑性等。但是他们往往重视专业课的学习,忽视英语等文化课的学习,思想上比较自由散漫,组织性和纪律性较差。这些特点使得艺术类专业大学生厌倦了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渴望表现自己,喜欢宽松、自由、活泼的课堂气氛。要解决目前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必须找的适合他们特点的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势。国外对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比较多,但主要集中于中学。国内对任务型英语教学法的研究相对集中于中小学,而对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得较少,对艺术类大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研究的人少之又少。
三、任务型外语教学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英文是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BLT),从这个英语术语看,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有人称之为任务型教学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而是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
四、任务型教学原则与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特点的综合分析
1.任务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互动性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对任务型教学来说,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用学会的语言进行交际,而互动性能够促进语言自动生成。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学习者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意义的表达和信息的理解上,而不是语法和其他语言形式上。这有利于学生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引进真实文本原则
真实文本使学习者直接接触目的语文化,能促进学习者以与母语者交流的方式使用新习得的语言,参与有意义的交际,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语境使语言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习得的语言是动态的,从而调动了学习者的积极性,活跃了他们的思维和参与意识。
3.过程性原则
语言规则是程序性知识,学用结合才能很好地掌握。任务型外语教学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过程上来,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并使用这些语言点。同时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课堂的大部分时间,是独立或以小组形式完成任务,这些活动任务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这一特点有利于解决艺术类专业大学生上课自由散漫,漫无目的的问题。
4.重视学习者个人经历对学习的促进原则
这种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通过亲身感受获得个人体验,建立对客体的认识和理解,二是学习者新习得的信息丰富或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这一理念允许学生犯语言错误,认为这种错误有积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在语言运用方面,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可以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在完成任务的方式、任务结果等方面,要充分发挥想象力。
5.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运用的相关性原则
任务型教学注意到传统语言教学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课堂学习与课外运用紧密联系的重要意义是缩小课堂和社会的距离,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
本文分析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英语教学的现状及任务型教学的特点,研究结果发现任务型教学有利于培养艺术类大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动机,激发艺术类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英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参考文献:
一、任务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
按照一般教育理论书籍较一致的提法,教学目的是教学活动预期达到的结果。这说明教师在设计任何一个教学任务时,必定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作指引,教师要明确通过这个教学任务,期望学生有什么语言或行为上的变化,这也是教学活动成功与否的关键。然而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不可能穷尽一堂课所有的教学目标,每一个教学活动都因为其特殊性,有着其特殊的作用。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有明确的指向目标,比如,有的活动可以用来调节课堂气氛,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单词的理解,有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表达时更加顺畅,而有的活动则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相关的学习策略和方法等。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能比较明确地预见到活动前和活动后,学生的区别会有哪些等等,这样,设计出来的教学活动目标指向明确,操作性强,教学效益也高。
二、任务的设计要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紧密相关
《课标》指出:英语学习是知识积累和能力实践的过程,需要有合适的课程内容,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主要载体,。所以,对教师而言,要自觉地去学习和钻研课程标准,研究教材,根据课程标准所提出的课程目标和教材提供的文本内容,规划设计每一个教学活动,使活动设计不仅能和一节课的教学内容相吻合,而且还应该和整个单元或整个模块的教学主题相吻合,真正做到通过教材来教英语,使学生接触和学习现实生活中鲜活的语言知识,为日后真实交际作准备。
三、任务的设计要和学生的生活背景或生活经验相联系
我们常说,备课不光是备教材,更重要地是备学生。不同的地区,即使是同一地区的学生,其成长的背景、生活的环境都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他们所具有的生活经验也存在着差异。但教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的是统一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在设计活动时,一定要关注活动的内容和方式等是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特别要注重从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活动。这样,才能把教材上的语言知识内容通过不同的活动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掌握,从而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要,以真正做到当前英语课堂教学提倡的“学中用,用中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让英语成为学生真正用来交际的工具,而非仅仅是停留在脑袋中的语言知识。
四、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语言学习是有规律的,因为没有自然的语言环境,通常第二外语的获得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一定的方法,花费一定的时间,循序渐进地学习。所以,作为一个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活动的层次性和递进性,比如:活动一和活动二的内容是什么?这两个活动在对学生语言训练上面是否有递进的要求。通过连续的几个活动,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仍旧是停留在同一个层面上,还是在不知不觉中有所提高?如果忽略了这些的话,表面上学生参与活动的面或许很广,课堂气氛或许也很活跃,但对学生的语言训练却停留在一个层面上,这对于扩充学生的语言知识,增加学生的语言量输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帮助不大。所以任务的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构建由初级任务到高级任务,并由高级任务涵盖初级任务的循环,使教学阶梯式地层层递进。
五、任务的设计要兼顾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
时代的发展为教育提出许多新的发展目标,如创新精神、实践动手能力、合作意识、收集利用信息的能力等等。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念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所以,在这种现代教育观念的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不仅要关注基础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比如语言知识的落实,语言技能的培养,语用能力的发展,也要关注更高的教育目标的达成,比如:学生在参与和实施整个活动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积极愉悦的体验,而这些体验对于学生的美好情感的形成,良好的个性、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的培养,各种智能的发展要起到积极引导的作用。另外合作意识的培养,任务的设计必须依赖于学习者之间的共同合作,每一个学习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都担当各自不同的角色,都需要提供自己所掌握的信息,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合作精神。
六、任务的设计的难易度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二、任务的选择要体现人文性
选择任务既要注意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渗透,也要注意社会、生活、交际、跨文化的相互渗透,并要融哲史、文学、艺术、环保、法律于一体,使学生鉴赏水平和表达能力不断提高,使学生思辨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不断培养。
三、任务的设计
任务的设计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体会语言、掌握语言的应用。任务设计要坚持从实性: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实际,本着各有所需,各尽所能,教有重点,学有收获的宗旨,设计学生可接受的任务;第二,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教学的处理
由于各校的生源和师资水平等教学条件和环境存在差异性,教师们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过程中还要联系实际,注意处理好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我们也要正视到它所面临的一些挑战,尽量克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
要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实行新课程改革,推行任务型教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具体推进和实施的时候,不要一哄而上,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当地的教学环境和条件而开展。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协调分工在开展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时,教师和学生的分工要合理、科学,出现由老师或学生单独承担一切任务的现象是不可取的。所谓“教学相长”,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要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教学任务。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学生要主动地应用已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去尝试语言交际等活动。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任务型语言教学活动中,基础差的学生由于语言知识相对缺乏,往往动口和动手的能力比较差,在设计和实施任务时喜欢被动等待他人完成任务,成了一个旁观者。而成绩优异的同学往往能争取更多的组织和表现的机会,有很强的优越感,总以自我为中心,忽略了身边后进的同学。
然而任务型教学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误区,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主面的误区:
1.对任务型教学的概念认识模糊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earning,简称TBL)是在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最新发展成果。传统英语教学中的PPP教学法(presntation介绍―practice操练一production产出)强调语言知识无语境的机械性训练,而任务型教学“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2.把任务等同于练习
任务就是换了件“新衣服”的练习。有些教师对什么是任务有着模糊的认识,把任务和我们传统教学中的练习等同起来。概念的误解会导致任务设计和实施上的偏差,甚至会背离而驰。
3.把任务型教学当着当成“灵丹妙药”能治百病
任务型教学仿佛适合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有些教师认为只要设计了各式各样的活动就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却全然不考虑学习者的心理发展特征,忽视了任务对学习者的可适合性。
4.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将任务绝对化
在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在要求学生完成任务之前,缺乏必要的准备环节。即在没有给学生呈现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知识的情况下,便让学生仓促接受“任务”,致使学生从一开始就难以开口或无话可说,心有余而力不足。或者,在分配“任务”前,教师没有介绍任务的具体要求或对“任务”说明不够清楚,导致学生一头雾水,不明就里,使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断线”现象。究其原因在于,不少教师错把任务型教学夸大理解为完全以学生自我为中心,任其随意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一些必要的知识传授、语言训练及任务交代等一些进行任务型教学的必要准备工作。
5.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流于形式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两人结对和小组活动是其主要的教学活动形式,采取这种活动形式目的是为了解决大班教学两级分化问题。但事实上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所进行的小组活动仅仅是机械地停留在表面形式上,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必要的分工,只是为做而做,为演而演,其结果是“放得开”却“收不住”。从表面看课堂气氛热热闹闹,实际上却是乱烘烘一团糟,从“满堂灌”的极端走向了“满堂动”的另一个极端。
6.教学环节僵化机械,任务环节的实施过程程式化
在进行任务型教学时,不少教师为了追求任务环节的完整性,常常会出现简单机械的按部就班,缺乏有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错误。例如:在汇报任务结果时,不管大班多组的实际困难,也不管课堂节奏和效率如何,机械地要求十几个小组轮流过“堂”,而当某个小组在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时,其他小组却在漫长的听汇报的过程中无事可做,或开小差或做其他事情,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都非常令人质疑。
参考文献
[1]高文.教学模式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卢莉.关于任务型教学.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7)
[3]黄子成.中学英语教学建模.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4]David Nunan.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哈尔滨: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任务型教学模式,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倡导体验、实践、参与、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强调学生能用英语做事情。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是将英语的教学目标整合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活动任务当中,使学生在使用英语完成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学会英语,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这是一种以人为本,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的教学途径,它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实践空间,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在实践与尝试的过程中,有以下感悟,愿与同仁一道探讨。
一、布置任务宜早,明确任务目标
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课堂教学的一开始就将任务布置下去效果更好。因为在开始学习教学内容之前,学生还没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完成这个任务,因此学生就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获得能力,最后完成了任务,教师在此期间不断关照所布置的任务,关注在完成任务时特别困难的学生和内容,让学生带着任务学习,在学中不断获得完成任务所必需的知识、能力等直至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过程。
二、任务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新的语言知识,而且更应注重新的语言技能的形成和扩展过程。因此,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景更加重要,让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产生亲切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这种教学设计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并将英语语言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所设计的任务对学生来说,应该具有实际意义,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使学生乐于参与,有话可说。如在进行字母教学时,给学生上完第一堂英语课后,我考虑到每个班都有几个学生在小学时学过英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培养学生互教互学,团结合作的精神。我就让学生收集带有英文字母的商标品牌和英文缩写,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认识的英文字母多。结果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收集到很多很多,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英文缩写CCTV、SYTV、NBA、WTO、USA、UFO、RMB等都是学生收集的。另外,学生还收集了十堰市几个有名的服装品牌,如依高、真维斯等。学完字母后,为了检查学生对26个字母的掌握情况,我又让学生每人制作一个计算机键盘,看谁能以最快的速度从A找到Z。还让学生自制字母卡片,开展找“邻居”和找“朋友”的游戏活动,通过以上任务型活动的开展,学生很快掌握了26个字母的大小写的规范书写及正确读音,使单调枯燥的字母教学变得新鲜有趣。在学习水果名称时,我事先让学生收集自己知道的水果名称,并把它们画在一张白纸上,染上颜色,把英语单词写在画的下面,比一比,看谁知道的水果名称多,学生们也非常感兴趣。在学生们准备的同时,我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以免学生在课堂上问一些不常见的水果名称,准备充当学生的“活字典”。在教学询问姓名的对话之前,我让学生们制作自己最喜欢的明星头饰,以备上课时用,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情景,结果学生制作了刘德华、赵薇、林心茹、苏有朋等头饰,真是“明星大荟萃”,学生仍异常兴奋。学生询问姓名的对话后,我又设计了一次记者采访“外宾”的任务活动,当采访到女性“外宾”时,问年龄时都一律回答“It’s a secret(秘密)”,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英 美国的女性忌问自己年龄,符合英美文化礼仪,从而明白了中外文化的差异。
三、教师要转变角色,促进自主发展
传统的英语教学活动主要是“精讲多练”,因此教师担任着“主讲”和“指挥”两个角色。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既是演员,又是观众。教师不在处于独占讲台的静态格局,不是单方面的向学生灌输,而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是一种媒介、桥梁,是学生活动的伙伴。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积极热情地参加学生的活动;同时组织和控制好课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和时间,这样学生才有充分表现和自我表现发展的空间,才会成为学习的主人。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挥主体作用,充分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通过对话、交流等学习活动,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新知识,并能将所学的语言融会贯通。
四、任务要面向全体,体验学习成功
任务的设计除了考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真实性,还要考虑任务的难度。过易,学生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过难,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教师设计的任务要从实际出发,要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到,学生才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学习热情。素质教育不是精英教育,不是为了培养特殊的尖子生,而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又要考虑兼顾两头。因此,可以给所有学生同样的材料,但设计不同的要求,给予不同程度的帮助;可以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的材料,执行共同的任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各尽其职,发挥各自优势、特长完成任务。
比如,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情景,围绕所学语言内容和知识编对话,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就对书上的对话进行背诵表演;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要求对书上对话稍加改编后并进行表演;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要求能根据语境,改编和拓展对话,表演要有一定的可视性,就好比是一次真实的语言交际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
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这既让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增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着教师设计好的“任务”,积极参与,通过语言信息的大量输入,从而营造另一个语言的环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任务型教学要求采用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玩、演、视、听、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活动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
一、实施猜测性的任务设计
猜测性的任务设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任务设计。这种任务需要的时间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得到充分锻炼,并适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学习第三册中的第五课My bedroom中的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猜猜Anne的房间里有什么?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说出来。然后,出示Anne的房间图画,检查学生刚才猜得对不对,猜对的给予奖励。这种任务设计能在短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但设计猜测性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不要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猜谜游戏。同时,教师要细化猜测的规则,注意任务的进程、时间以及纪律。
二、实施听、说、玩、演的游戏活动
英语教学要求听说领先, 在教学中贯穿这个教学理念,通过听、说、玩、演等多种游戏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练,以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设计听、说的游戏活动。如教学了There be 句型后,可以用这个游戏来进行巩固训练。教师可先用There be …句型发出指令,让学生根据指令把身边的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放对的小组得胜;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There be …句型说出。
2、设计玩、演的游戏活动。如教学了stand ,run ,swim ,climb ,ride a bike等词后,可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来进行巩固训练:击鼓传花,鼓停,花在谁手上,谁就站起来说出所学过的动词,说对的就得分。这种活动简单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调查性任务设计
用英语调查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小学阶段所学内容不多,但可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调查。如学习了《新交际英语》第三册第十一课中的六个单词(American stamp, English stamp, Australian stamp ,Japanese stamp ,Chinese stamp ,Canadian stamp )后,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让学生去调查同学们有什么邮票,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各国邮票。如:让学生拿着调查表在班内用如下的例子展开调查,有的打√,没有的打╳。
Model: A: Do you have any English stamps , Katy?
B: No. I have got only Australian stamps.
A: May I look at your stamps ?
B: Sure.
这样的一个调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借助学生的问一问、看一看来增广学生的见识。通过邮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拓展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集邮的兴趣。
四、实施竞赛性任务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根据这一点,通过英语竞赛不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单词或句子时,一开始就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有了任务以后,学生积极练习,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如:我在教学Zoo Animal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竞赛游戏:首先,出示问题“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然后说明比赛规则,看哪组答得又快又对,不会答的就被淘汰。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强,都想自己的小组胜利,所以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学习积极性高。通过这一比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巩固复习了学过的动物,完成了教学任务。竞赛结束后,给获胜的小组插上红旗,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一)讨论或辩论式任务
小学生争强好胜。教学时适当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可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如在教学Holidays时,我不仅让学生在画一画、说一说的任务型学习中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拓展教材,设计了如下表格:
针对表格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最后,我把学生按照喜欢的节日分成了几个组,就题目“When is…?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Did you…last year?”进行辩论。这样的任务能使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换意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操作性任务
贴近学生生活、具有现实意义的语言场景更利于学生产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并促使其主动地内化、吸收与运用。因此,通过设计一定的操作性任务,可以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受语言的学习和运用,并有效地展现其个性化特征。制作贺卡、生日卡片等活动都是操作性的任务。如在教师节时,围绕“给教师送贺卡”这一情境,我设计由学生自制贺卡的活动:“贺卡表心意,同学们亲手制作的更是精品,你可以将它赠给老师,表达你对老师的节目祝贺。你可以在贺卡上画好插图,再在上面写上一句祝福的话。”全班同学一下子都忙开了。当同学们把贺卡送给我时,我看到了贺卡上美丽的图画和各种祝福的话语:“Happy Teachers’Day!”(教师节快乐!)“BestWishes!”(致以最诚挚的祝福!)“I wishyou well and happy!”(祝您健康愉快!)我心中充满了幸福和欣慰,因为在这一刻,每一位同学在写下祝愿的同时,正在自觉地尝试着语言的综合运用,英语正成为他们生活、活动的工具。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任务设计;英语教学;开拓创新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任务型教学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意义的教学模式,是近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能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简单地说,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完成学习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地使用所学语言,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语言能力。概括成一句话:“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
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一)前任务。
前任务就是指教师提出任务,教师在设计任务型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活动要有明确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
2.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从而掌握语言的运用。
3.任务要分层设置,因人而异,充分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做到心中有数,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任务,做到有阶梯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
4.活动应积极促进英语学科和其它学科相互渗透和联系,使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审美情趣和艺术感受、协作和创新精神等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5.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总之,“任务”应该具有这些特点:即有意义,可完成,有差距,有运用性,有真实性。
(二)中任务。
这是一个教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比较丰富,充当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还要充当学生的“活字典”、“资料库”,是媒介,是桥梁,是学生的活动中的伙伴。在“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就应是综合的。作为课堂学习指导者、组织者以及学生在探究性课堂上的合作者,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让其获得情感体验,知识积累以及自我探究的内在需求,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应注意几个问题:
1.有竞争才会有刺激。(Tension and challenge games )
竞争类的游戏活动会增加活动的紧张性和挑战性,竞争离不开规则,设置合理的规则会增加参与活动的乐趣,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在师生之间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要尊重、宽容、爱护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中是宽松的,师生是平等的,交流是愉悦的,要给他们树立一个个荣誉,让学生维护现有的荣誉,为追求更高的荣誉而自强不息。
2.教学过程充满情趣。
如果课堂活动具有娱乐性,则更容易充满乐趣,从而激发参与活动的动机,教师充分把握教材,创设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语言情景,使学生感到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动作的艺术性,可以穿插一些歌曲、电影剪辑、图片资料等,以增加活动的吸引力。
3.教学模式的转变。
“任务型”教学模式必须从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从独白式教学向对话式教学转变,从封闭式向开放式转变,从传递接受式教学向以引导式探究为主要特征的多样化教学转变。通过教师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什么,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实现发现式学习。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时,可以这样设计任务:
(1)小组活动。以坐在一起的每四位同学为一小组,学生相互之间询问家人的职业及其工作地点,以及家人喜欢这些职业的理由。
(2)全班活动。各组选一名代表,介绍本组及家人的职业和工作场所。For example , Student A’s father is a worker . He works in a factory . But he wants to be a policeman . Because he thinks it’s an exciting job . Student B’s sister is a/an …etc .
(3)统计班内学生家人所从事的工作种类,讨论学生们长大以后想从事什么种类的职业以及通过什么样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理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相互配合,互相帮助,交往能力、表达能力、责任意识、领导才能等都会得到培养。
(三)后任务。
“后任务”是进一步分析、归纳、总结所完成的任务,既是学习者对学习的反思,也是教学者对教学的反思。缺少任务后的反思,往往会使任务流于形式,这是一个教师接受学生汇报结果或进行总结、评价的过程。每一堂课后,教师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任务中有哪些做得比较成功?哪些还有待于改进?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有哪些使用不当的语言形式?任务设计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任务难度是否适宜?这些问题都应该进行反思,这样才有助于下一次任务的设计和执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任务型教学的优点
1.任务型教学目标明确,内容真实,可以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由以往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2.任务型教学采取小组合作方式,同学之间相互交流,启发和借鉴,吸取群体智慧,开拓学习思路,形成新的认识。
3.任务型可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都有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从而转化为学生的后继动力。
总之,任务型教学模式,是初中语言教学的有效途径,它给初中英语课程带来了更多的活力,也对教师的素质、专业水平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实践有不断探索,不断反思,更新教育观念,使任务型教学在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上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下面我就从什么是任务型教学以及它的步骤、优点、特点、意义以及需要改进的几个方面等谈谈我的观点,供大家参考。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学习理论和学习模式,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成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新的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一、什么是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就是设定一个任务,即做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此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心理状态。它重视的是学生在执行任务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参与和交流活动;任务型教学强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交流来学会交际;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既关注语言本身,也关注学习过程;把学生个人的经历作为课堂学习的重要因素;把课内的语言学习与社会的语言活动相结合; 任务型教学提供了一种由语法训练转向交际训练的机会。它以实现特定的学习目标为任务(task-based),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在没有失败、没有他人纠错的情况下去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课堂活动的任务化是英语教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手段。有了任务,学生的思维、直觉和想象就会遵循一定的方向展开,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思想;有了任务,语言学习就能从知识的讲解和规则的理解,发展到意义的表达和能力培养。“活动、任务、操作”是任务型教学活动的三要素。任务化的教学活动是优化交际性教学的具体手段,在设计上应当高于单纯的用于解释语言认知意义的直观手段。
二、任务型课堂教学的基本步骤
1、Pre—task(呈现画题,进入任务,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任务的步骤)
2、While—task (学生以个人伙伴或小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并进行汇报,评价其完成情况)
3、Post—task(学生巩固和操练语言知识)
比如在教学七年级英语下册第11单元A部分时,根据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四个任务:1、根据图片学习 ,了解电视节目种类。对话谈论自己的喜好。复习What kind of TV shows do you know?2、对不同种类的电视节目发表意见。练习What do you thinkof soap operas/sitcoms/comedies?ect.以及表达喜好的I love it/ them .I like it /them. I don’t like it. I can’t stand it. I don’t mind it.ect.3.完成练习,并根据听力内容进行对话。4、进行调查,并能做口头及书面报告。在充满“变化性互动”的英语课堂上,从接受任务、准备任务、执行任务、报告任务到分析任务,学生一直处于积极、活跃、变化的活动中。活动越多,学生可理解性的输入越多,语言习得就越多。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争论往往使学生闪现出富有独到见解的、与众不同的思维火花。任务的挑战性刺激着学生的思维、激励着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就是在不断的挑战、刺激和激励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步得到训练、培养、加强和巩固并发展成为良好的习惯。
三、任务型教学具有三个特点:
1、给学生带来愉悦的情感体验。
2、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3、又静态学习变为动态学习。
四、任务型教学的意义:
1、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则从学生“学”的角度来设计教学活动的,学生的活动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具体的操作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他们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随着学习任务的不断深化,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整个语言学习的过程越趋自动化和自主化,学生了愈能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2、由于有意义的任务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并能激发学生
3、小组讨论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口头操练的机会,而且是一个集思广益和互相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其智力水平。
4、任务完成的结果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评价标准,并使其产生成就感,可转化为后续学习的动力
五、任务型学习活动的优点
1.任务型学习活动的一大优点那就是能激励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尽快大面积地提高学困生的成绩,这是以往各种改革收效甚微的症结所在。
2.“任务型学习活动的第二个优点就是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从学习中看到提高,从提高中形成了能力。这一过程完全是学生自己完成的,教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这完全符合新大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3、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的助手。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和合作的机会,可以互相帮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练习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信息转换、配对活动和小组动等,不仅掌握基本语法知识,而且得到了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了听、说等运用语言的技能。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一切活动都是主动的,教师只是参与者和合作者。“任务型学习活动与形成性评价”的课题研究,现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它的优势是以往任何改革都不能取代的。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任务型教学的是好处多多,当然,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完成一项大型的学习任务需要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从短期效果看,在同等消耗的时间内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教师如何更新观念,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如何正确处理能力培养和考试成绩的关系,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基本理论 特点 基本框架
作者简介:郝蕊,女,陕西延安人,(1983―),西安医学院英语系,助教
一、引言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传统的PPP (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英语教学法虽然有其优势,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学生仅靠机械地练习、记忆,在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上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交际理论的提出对英语教学的主导方向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主导型”转向“学生主导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如今,我们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中实施“任务教学法”是有理论依据且经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这种教学法将对当代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二、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认识
1、任务型教学法的界定
所谓“任务”,就是带有某种目的性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习者运用语言达到某一真实的结果。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即使提倡了对语言的应用,也是为了使用语言而使用语言;而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语言回归到作为交际工具的本来角色,使用语言只是完成任务的途径和手段。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要求学习者根据指令画一些图形,这个看似简单的指令就是我们所说的任务,而语言学习的过程就是通过对指令的理解和对任务的完成来进行的。
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核心就是模拟人们在社会、学校生活中运用语言所从事的各类活动,把语言教学与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的语言应用结合起来。任务型语言教学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做的事情细分为若干非常具体的“任务”,并把培养学生具备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是注重对语言知识的掌握,而任务型教学法则是把学生使用目标语互相进行交流作为途径去实现某种目的。任务型教学法使学习者带有目的性地使用语言,因此语言本身就不再是训练的目标了,任务活动的开展是运用或理解语言的结果。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虽然任务的设计和任务的种类千差万别,但它们都强调统一的准则:1.交际是意义的表达、解释和协商;2.交际需要两个或更多的自主参与者;3.交际应该强调学习者而非指导者对语言的使用。
2、任务型教学法的基本理论
Nunan(1989)指出:任务就是在课堂上使用目的语所做的一件事。它涉及到对语言的理解、操作、运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的表达上,而不是在形式上。Skehan(1996)也认为任务是以意义表达为其核心的。任务完成与否是根据结果是否达到而评价的。一般说来,任务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有极大相似性。因此,任务教学法与交际语言教学法几乎是一脉相承的。
3、任务型教学法的特点
任务型语言教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做中学,在用中练”。它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交际性任务,要求他们使用目的语来完成这些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接触、感受、体验并使用这些语言项目。同时它强调学习活动和学习形式接近真实世界和真实生活。任务型教学注重真实场景下的、以明确目标为导向的语言交际活动,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任务的学习活动来掌握真实、实用和有意义的语言。
任务型教学法目的明确,动机性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是激励人行动的内部力量是个体发动和维持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密切的联系。任务动机(task motivation),指完成具体任务的动机。这种动机具有可操控性,易于被教师控制和把握。有了任务就有了动机,任务会使学习者集中精力,提高兴趣度、关注度和参与程度,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使用语言的过程,而任务的完成又有助于提升信心,增加成就感,从而形成了语言学习的良性链条。
4、任务型教学的基本框架
对于任务教学法的框架,Willis(1996)做出了总结了,将其描述为三个环节:
1.前任务(PRE-TASK)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主题和目的,可给予学生一定时间回忆相关词汇短语,思考如何做任务。
2.任务循环流程(TASK CYCLE)
(1)任务(Task):学生执行任务,教师巡视监控;
(2)计划(Planning):学生为下一步汇报做准备;
(3)报告(Report):学生完成任务汇报,教师给予评论。
3.语言聚焦(LANGUAGE FOCUS)
(1)分析(Analysis):教师布置语言聚焦任务,解答学生各自提出的问题,然后回顾总结相关语言知识,学生做好记录;
(2)操练(Practice):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基于之前语言分析工作上操练活动。
三、总结
当今高等教育界所倡导的任务教学法对于解决我国当前外语教学表现出了积极的作用。它在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为学习者提供了互动机会,能开掘学习者运用语言的潜力,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任务教学法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同时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坚信掌握和运用好这种教学法必将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夏纪梅“任务教学法”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效益[J]《中国大学教学》.2001.(2)32~34.
[2]Shrum,Judith L and Glisan,Eileen W.Teacher’s Handbook:Contextualized Language Instruc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166― 171.
[3]Harmer,Jeremy.How to Teach English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
[4]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4。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即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它的最显著特点是“为用而学,在用中学,学了就用”。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
一、实施意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习环境等外因的影响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参与和内化才能起作用。任务型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让学生通过与学习伙伴合作去完成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发展其认知策略,培养其与人共处的合作精神和参与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实现自我价值,这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之一。
二.活动设计原则
1.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即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任务的设计要有兴趣性和真实性,因为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引不起学生的兴趣,更达不到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2.活动的内容应层次分明,形式应多样化,即任务的编排具有“阶梯性”。多角度创设富有层次的任务目标,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的目标,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即必须根据学生英语学校的心理差异和环境差异,设计为达到某一特定目的的不同任务目标,确定不同任务目标的课程资源以及时间序列。
3.互动活动的难度要适中,即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初中学生无论在认知水平和语言水平上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所以为其设计的语言活动的难度既不能超越其发展阶段,又不能太幼稚。活动内容过于浅显,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活动内容过于繁杂,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挫伤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同时,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做到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前后相连,层层深入,逐步把以课本为中心的活动转化,从而让学生在模仿中熟悉和感知所学语言,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的喜悦,以形成积极地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要设计难易适中的活动,这样才能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4.活动不应该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特点和兴趣爱好,积极开展各种任务型的课外活动有助于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展现才能。比如可组织英文歌曲、英文书法、英文手抄报、英文课本剧、英语晚会等各种活动。
三、基本框架
任务型教学并不是一味地让学生一个任务接一个任务的去做,而是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确保语言训练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如果不注意质的要求,很快就会出现高原现象。任务型教学过程可分为任务前、任务环、任务后三个阶段。
1.任务前阶段通常是最短的一个阶段,一般持续2-10分钟,它包括话题和任务。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应提出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和进行语言技能的训练,任务一定要明确具体。在这一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话题,着重介绍有用的词汇和短语,并帮助学生理解指令和准备任务。任务前阶段非常重要,这些活动能起到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激活学生原有相关的原有语言知识,减轻任务的信息处理负担,引导学生按任务的要求更好地理解任务的作用。
2.任务环阶段主要有三个小环节——任务,计划和报告。学生以pair work或group work的形式来完成任务,期间教师不直接指导,以使学生在做中学,同时又通过语言做事情。面对所要求的任务,学生共同设计完成任务的计划。他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在全班汇报他们怎样完成任务以及决定或发现了什么,最后以向全班汇报或小组之间交换书面报告的形式比较任务的结果。这一阶段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机会,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供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任务后阶段又称语言焦点阶段,它包括分析和操练。在这一阶段,让学生进一步发分析,归纳,总结所完成的任务,形成正确的概念进行有提升的语言运用操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点拨语法并找出规律性的语言现象,围绕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口头或笔头练习,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进行语言操练。让学生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听、说、读、写练习对语言进行积极的认知加工,感受其所承载的意义。
四、常见的任务类型
1.指令性任务
2. 猜测性任务
这种任务在课堂上很常用。此类任务用时短,适用于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适用于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在设计此类任务时,要细化游戏规则,注意目的性和针对性;在任务进行时,教师要把握好任务的进程和时间。
3.竞赛性任务
竞赛可以在课堂上的任何阶段。此类任务既可以锻炼学生个人的反应能力,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合作精神,使他们积极参与,互相帮助,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上可以个人或四人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各种学形式的竞赛,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写出所记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如在一分钟内写出有关食物、数字、颜色、月份等的单词;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介词及其短语,或看图用他们造句,看谁或哪个小组的速度最快。最快的小组即为获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因为从八年级开始,学生已没有七年级那样的发言积极性了,应适当增加此项练习,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
4.调查性任务
此类任务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加强学生间的了解和亲人间的沟通,增进彼此间的感情。开始的时候,学生所学的内容较少,可设计简单易做的调查性任务。如可以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建立一个家庭成员或好友的小档案,内容包括称呼、年龄、性别,再慢慢增加食物、饮料、职业、运动、业余爱好、座右铭等等。然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挑出部分佳作在全班进行汇报。
5.展示性任务
此类任务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促进他们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发挥。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从而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6.交际性任务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用英语进行交际。但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缺乏真实的交际情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尽量创设较为真实的情景,让学生通过相互交际来完成任务,从而达到学习和使用的目的。如让学生把教室布置成商店或医务室来教学真实交际就起到很好的效果。
7.表演性任务
表演可以让学生产生成就感,感受自信,从中得到满足和快乐,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表演形式可以用多种形式,如对话表演、朗诵、小话剧等。
8.德育性任务
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应该把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中。新教材中有不少有关思想教育的话题(如帮助别人、集体主义、环境保护、植树造林等)。学完这些内容以后让学生说说写写以加深印象,并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注意问题
1.转变教师角色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因任务的类型和内容的不同而不同。总的来说,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的帮助者,任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完成任务的监督者和语言顾问、参与者、主持人、调研员。
2.任务的目的和要求要明确。
3.教师的讲解要适度。教师在学生执行任务前不要过多,过细地讲解,以免学生以来教师的思路二不进行积极思考。
4.完成任务的报告要兼顾大多数学生。任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报告完成任务人物报告的情况时,不要只叫那些能说会道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否则就会降低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任务型教学法使教学过程任务化,充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任务活动为主要途径,让学生积极“动“起来,让英语教学”活“起来。但任务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有效方法,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神丹妙药“,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观察,不断体会,不断研究,才能把它用得得心应手,恰如其分,并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实施任务型教学时,教师应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并及时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我们的教学方法日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