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类型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07-29 08:59:3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社会类型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社会类型论文

篇1

201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并明确了核心素养是: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框架下形成研究产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的构建基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其中,写作能力是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关键途径,也是当前学生适应社会岗位的重要能力。[1]在高校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教学中,学生可能产生较多的感悟与理解,这些感悟可能对医学的发展和学生自身的能力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限于学生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欠缺,部分学生难以准确表达其感悟与理解,制约了学生的医学研究能力的发展,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医学院校对学生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与实践经验,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要求高校语文教学应对医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为学生论文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意义

在高校语文教学中开展医学生论文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

大学时期是人生学习的黄金阶段,在此阶段就注重培养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对医学生来说是大有裨益的。因为他们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其写作能力直接关系到其文献发表数量与质量,从而对学生的职业生涯产生直接的影响。论文写作能力是医学生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医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论文写作能力,才能顺利完成各种医学文书,例如:实验报告、病例讨论、调查报告、医学会议纪要、毕业论文等[2]。而且就业后也难免需要撰写大量的病历、完成科研论文。如果不具备论文写作能力,医学生从上学到工作,无时不刻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阻碍个人的发展。正如科学家卢嘉锡说:“一个只会创造,不会表达的人,不能算是一个真正合格的科学工作者。”因此,医学论文的写作是医学院校培养医学生科研能力一门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让医学生敢于动笔、乐于动笔,并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这对医学生来说,将会是一生的财富。当前,文献发表类型与数量也是评价医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是职称评级和晋升的重要依据,通过在高校中开展医学论文写作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写作能力培养和发展的机会,促进学生掌握医学论文写作技巧,提高医学生论文写作能力,从而将临床实践经验转化为可供参考的医学知识,实现学生自身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升。[3]

(二)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发表文献质量与数量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高校学术氛围的重要体现,优化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能力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医学教学成果向高质量论文的转化,从而提高学校的竞争实力。医学生的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启迪他们的学术思想。这些学术思想是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并且能通过论文的形式被不断地探索与交流,相互启迪,形成新的学术思想,以加快医学院校的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医学生论文的水平往往能够体现出医学院校的教学水平。医学生的论文写作能力高,学校是间接的受益者。因为学校是教育的场所,培养大批能创作出优秀医学论文的人才,这也是判断学校真实实力的一个标准。为适应当前中国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形势,提升高校的教学质量已是当务之急了,所以学术论文仍然是检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实现研究成果对社会的反馈

高校既是知识传承的阵地,也是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生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医学科学研究的探索者,通过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成果转化为可传播的知识,能够实现医学研究的积累与传播,进而促进医疗技术的突破,以高质量论文的形式实现对社会的反馈。医学生是将来从事临床及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出较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这都是十分宝贵的,将这些经验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总结,并以论文形式发表交流,才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与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科研和医疗水平,造福于人民。医学科研工作者的写作能力高,社会也是根本的受益者。因为医学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的发展。医学论文质量越高,对社会的贡献也就越大。医学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为写出高质量的医学论文打基础。所以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对医学的发展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更是不可小觑的。

二、高校语文医学论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

(一)合理应用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发展。在医学论文写作教学中,部分学生对医学论文的类型、结构、类型等认识不足,可能存在将研究论文与综述论文混淆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将论文写作教学理论与教学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论文格式、要素,能够加深学生对医学论文写作的理解。[4]案例教学法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商学课程,通过选取真实的案例来提高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在解说案例的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技能。例如,在医学论文写作中,普遍要求表格采用“三线表”格式,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三线表格式设置技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案例教学应用中,教师应注意教学案例选择的科学性、代表性,围绕学生写作能力发展和课堂教学要求而选择教学案例,尽量避免选择界限不清、容易混淆的文献资料,提高学生对论文写作技巧的掌握。

(二)对比教学方法,明确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区别

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文献资料来源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原著论文和编著论文;按写作目的划分,医学论文分为学术论文和学位论文;按学科和课题性质划分,医学论文可分为基础医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预防医学论文和康复医学论文。不同目的、类型的论文,其写作要求和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例如,原著论文是作者开展的实验研究、临床观察、调查报告、病例报告、病例讨论等,是作者的第一手资料(即直接资料)。而编著论文则是根据已发表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整合、阐述,从而实现医学某一领域、专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即以间接资料为主,属于第三次文献。为了明确其中的差别,避免学生出现混淆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高校教师可采用对比教学的方法,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观察、讨论不同类型医学论文写作之间的差别,从而使学生掌握不同类型论文写作要点,促进高校医学论文规范化。

(三)强化写作训练,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写作实践是巩固和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在高校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讲解医学论文要素和格式要求,还应当组织开展论文仿写训练,巩固学生对论文写作知识的掌握。在具体实践中,教师可结合医学生专业方向搜集相关文献资料,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数据,由学生自行搜集相关参考文献,并进行仿写训练。为了督促学生尽快完成,教师应与学生约定写作时限,学生完成仿写后以Word文档的形式交给教师。教师应研究、归类学生写作训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在下一节课中进行集中讲解,实现论文写作教学的良性发展。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加强作文讲评和指导。讲评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以一项内容或一个题目为准进行现场片段仿写训练,之后对优秀和最差的文章进行交流,并自评和互评,明确学习什么,改正什么,使之共同提高。

(四)结合岗位需求,开展情境教学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新时代,医学生只有不断适应岗位要求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这其中包括病例分析、调查报告、临床观察等资料写作。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教师可根据学生专业情况,精心设计写作情境,组织学生讨论、研究病例报告、分析等资料包括哪些要素和阐述方式,并以此作为课堂作业,由学生讨论完成论文框架结构。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的启发和点评,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满足医生岗位要求。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医学论文写作是医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学生写作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对自身、学校和社会都有着积极的作用,高校语文教师应注重教学观念的探索与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高校语文写作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满足学生论文写作能力培养要求和就业发展要求,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赵丽华,鞠善宏,王海艳.高校学生科技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从高校学报退稿率看高校学生论文质量[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8,27(1):26-28,117.

[2]陈帅.高校学报助推硕士科技论文写作课程教改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7(6):123-128.

篇2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有关美术教育与美育两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自90年代末期以来,随着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制定工作的展开,美术教育理论研究者一方面致力于美术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自特点的研究,另一方面,他们也致力于美术学科与学生的发展、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等方面的课题研究。

一、中国美术现代史方法研究简述

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中国现代美术史的研究逐步进入作为解释学的美术史状态,即中国美术现代化是现代化与反现代化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的产物,也是中国美术现代化是内发的多向歧生的模式系统。我们把现代中国美术现象予以客观对象化,然后再作经验观察与分析,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审视,避免了作为批评的美术史常有的价值判断。德国古典社会学家特洛尔奇(Ernst Troeltsch,1865-1923)的现代原则类型论理论,关于现代原则的历史构成的差异性以及带有历史发生学性质的类型划分理论框架,其要旨是通过对现代世界的历史进行系统的描绘,从历史的具体性来切实把握现代原则的本质,透过类型分析避免进步论历史观,即不把历史中出现的思想或社会变迁视为一种进步式的推进,另外还把社会层面与思想层面的事件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之中。这是一种采用历史动态描述的现代结构分析方法,它将现代结构与现代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确实可以为中国美术史的比较现代性研究提供一种有益的方法论借鉴。

不过,比较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的选择,其实只是一种理论折衷主义态度的表现。一方面,它沿用西方的现代化理论同时又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可以避免将中国的美术发展等同西方的美术发展,中国应从走东西方结合之路,从同一性中寻找差异性,又通过差异性来探视同一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将中国现代美术史历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矛盾对抗通过结构耦合的方式予以整体描述和分析,抓住结构形态的开合流变来展开对中国美术现代化道路的铺叙,从而成就出另一种结构形态的“现代性”。从根本上说,比较现代化或现代性理论的选择,是一种文化立场和文化策略的选择,是对西方现代化意识形态的规避和西方中心主义神话的破除以及一种地位平等的对话权力的争取,其目的追求便是将中国与西方的对抗转化为对等,所持守的是一种文化相对主义的立场。

二、古代、近代、现代的美术教育发展历程研究

1989年,张恒翔(南京师范大学)发表的题为《中国古代美术教育概述》的论文。他从匠人传技式教育、北宋宫廷的“画学”、文人画时期的美术教育等角度论述了我国古代美术教育的思想和特点。同时,他在《高师美术系科的发展概况》的文章中比较详细地叙述了1902年我国第一所高等师范诞生以及发展时期中美术课程设置的情况,同时还叙述了民国成立后各所师范院校设置美术系科的情况。1989年,张恒翔发表的题为《忡国近代美术教育发端》的论文也是这项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他围绕着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学校图画教育开端时期大中小学堂中图画和手工课的设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比较详尽的论述。特别值得注目的是,他针对当时中小学堂的图画课为何放弃中国绘画,而选择了西方绘画的原因作了深刻的分析。

1989年第4期、第5期《中国美术教育》杂志上,登载了张恒翔撰写的有关李瑞清、王国维的两篇文章可以认为是美术教育历史人物研究的代表作。在《李瑞清与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中,作者叙述了李瑞清的生平、思想和当时的历史背景,着重叙述了他创办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的过程与两江师范“图画手工科”的课程设置与教育成果。作者在总结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了其长处与局限。

在《中国近代美育首倡者――王国维的美育思想述评》中,作者从“完人教育”宗旨,以“美育”慰籍人心、无用之用的艺术美,三方面对王国维的美育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述评。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样:“王国维的美育思想,直接影响我国学校美术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因此这是一项很有价值的历史研究成果。此外,还有1998年第4、5期该刊发表王天一撰写的《丰子恺艺术教育思想研究》,也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论文。

三、中国美术研究发展趋势的展望

21世纪的美术教育将更注重于对学生终生发展有益的美术能力的培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许多新的课题值得研究和探索。例如,“美术教育与学生生活(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信息社会中的学校美术教育”、“综合艺术教育”、“学校美术教育与美术馆(博物馆)教育”、“儿童美术学习能力的发展”、“美术教学中的个性化指导”美术教学中的多媒体运用”、“中国美术教育史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以多元文化为基础的美术鉴赏教育”、“艺术治疗”等。在进行具体研究时,可以从这些母课题中再选择子课题作为研究课题。例如,首先选择“信息社会中的学校美术教育”这一母课题,接着可以从信息社会中学校美术教育目标的确定、内容的精选与拓展、教学方法的改进、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美术教师培训课程改革等方面作进一步的选择。

篇3

2.音乐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3.中国当代音乐学中的音乐社会学

4.音乐社会学在中国——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20年述评

5.音乐社会学学科规训及操作机制新论

6.论音乐社会学研究方法的范型

7.音乐社会学应用价值研究——对音乐社会学学科理论、方法、功能的一些思考

8.论舒茨的音乐社会学思想——音乐内社会关系的研究 

9.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

10.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浅谈中国音乐商品化的发展趋向

11.荀子《乐论》与音乐社会学

12.音乐的生产与传播举隅——以音乐社会学视域分析  

13.紧跟时代步伐的音乐社会学著作——研读曾遂今先生不同时期两部相关著作有感

14.音乐社会学说略 

15.从阿多诺的《音乐社会学导论》看其对室内乐的批判 

16.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17.阿多诺音乐社会学的自律与他律的共生关系

18.民族音乐学与社会学学科交叉之我见 

19.贝泽勒“交往音乐”“表演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概念

20.试论裕固族民间音乐的音乐社会学价值及其文化传播

21.十年心血之结晶 开创性成果之总结——《音乐社会学》读后

22.音乐的生产与传播举隅——以音乐社会学视域分析

23.音乐社会学视野下音乐剧接受体系建构之探究 

24.音乐社会学在音乐学体系中的特点与价值

25.从音乐社会学对音乐史学的渗透性研究谈学科的融合性发展

26.试论音乐社会学学科发展及学科结构的历史演变

27.如何认识作为社会现象的音乐——伊沃·苏皮契奇的《社会中的音乐:音乐社会学导论》刍议

28.他山之石——音乐社会学视阈下的声乐教学

29.中国音乐社会学领域继承与开拓的一大步——评《音乐社会学教程》

30.孔巴略的音乐社会学思想浅释

31.开山之作 理性之光——读韦伯《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

32.卡登和他主编的《音乐社会学丛书》

33.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分析清商乐于汉末魏晋时期流行的原因

34.音乐社会学学科认识论要

35.音乐社会学研究对象初探

36.社会学对于音乐史学的几个切入点——以18世纪维也纳音乐生活并莫扎特为例

37.阿多诺音乐社会学观批判 

38.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

39.音乐社会学视阈中的龙州民间歌谣

40.音乐社会学问答

41.中国音乐社会学研究未来走向试估

42.从音乐社会学角度看“花儿”的传承与发展

43.简论阿多尔诺音乐社会学的否定精神——从阿多尔诺对勋伯格和斯特拉文斯基的评论谈起

44.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几点思考

45.思想的交锋:荀子与墨子在音乐社会学方面的分歧

46.音乐社会学视阈中的二人台的发展

47.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仪式及其音乐——以西林白苗烧灵仪式为例

48.音乐社会学视域下当代高校校园歌曲发展探析

49.国外音乐社会学的历史与现状

50.音乐社会学——浅论音乐与社会的关系  

51.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群众音乐社会学研究之二 

52.五版“江姐”人物塑造的音乐社会学分析

53.延安“鲁艺”音乐的社会学特征 

54.试论群众音乐社会学的对象

55.民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讨论  

56.对奥运会经典主题曲主题音乐的社会学分析  

57.联系实际谈谈对我国听众分类的思考——结合《音乐社会学》中的分类进行讨论

58.《音乐教育学与音乐社会学》评

59.捷克和斯洛伐克的音乐社会学研究概要

60.从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看其对音乐本体意识形态化的批判

61.克奈夫的音乐社会学对象观

62.音乐社会学视角下的社区文化建设

63.《声无哀乐论》的典型命题及其音乐社会学意义  

64.基于音乐社会学课程的“Presentation”教学法研究

65.对音乐社会学学科的认识

66.音乐社会学——音乐的理性基础与社会学基础

67.加强音乐社会学的研究

68.对校歌歌词的几点音乐社会学观察  

69.从音乐社会学的角度看歌剧《骆驼祥子》

70.音乐社会学与民族音乐学

71.卡尔布西茨基谈音乐社会学

72.音乐社会学视野中的中央苏区红歌生产  

73.当代中国古琴音乐传播的社会学思考

74.音乐社会学研究

75.九十年代的音乐与社会学:一个评论界的变化的前景

76.音乐社会学在音乐学体系中的特点与价值 

77.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电影《刘天华》的音乐叙事及传播效应 

78.音乐社会学教程

79.港台流行歌曲冲击后的回顾——音乐社会学实践思考笔记五

80.探索音乐社会运动 开拓崭新研究领域──《音乐社会学概论: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读后

81.交响乐演奏中“指挥”角色探析——以《音乐社会学导论》中“指挥”理论为例

82.国外音乐社会学研究的情况与动向

83.音乐社会学的渊源和流派

84.克罗地亚的《国际音乐美学与音乐社会学评论》 

85.声乐艺术情感论的社会学视野

86.作为群体行为的音乐——彼得·马丁音乐社会学思想撷菁

87.新世纪的音乐社会学

88.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学科理论问题

89.武昌平湖门地区戏曲演出的音乐社会学审视 

90.一本新颖独特的音乐学著作 《音乐社会学概念——当代社会音乐生产体系运行研究》读后

91.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汉代乐府民歌产生与流行

92.时空的重构——当代蒙古族创作音乐的社会学分析 

93.关于中国古代大众音乐的音乐社会学思考 

94.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社会学专业简介

95.关于音乐社会学的几点思考——以殖民统治下的台湾歌曲创作为例

96.论《吕氏春秋》的音乐社会学观点

97.音乐社会学视野下的干部教育

98.音乐社会学的对象、结构和方法

99.文化社会学视角下的音乐与日常生活  

100.浅谈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之音乐艺术  

101.音乐的经验社会学要解决什么问题?

102.节庆群众合唱活动的音乐社会学思考

103.传统和现代的矛盾与融合——原生态音乐流行性的探讨

104.《岁月如歌》 一部关于音乐社会学的经典影像 

105.呼唤音乐社会学

106.音乐社会学——论社会音乐商品 

107.音乐流行考析——音乐社会学实践思考笔记

108.社会学调查方法在民族音乐学研究中的意义与实践

109.评析阿多诺《音乐社会学导论》之音乐接受者类型化 

110.新学科 新视野 新建设——《音乐社会学》评介

111.“体裁”概念在音乐社会学中的意义 

112.中国流行音乐演唱风格研究的前期理论思考

113.当代中国音乐的借鉴与发展——对马克思文艺社会学思想的思考 

114.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社会学释读 

115.山东民歌的音乐社会学视角研究——以《沂蒙山小调》为例 

116.社会学视野下的古希腊与古罗马音乐

117.中国民间音乐阶层分析对音乐形态划分的影响

118.当代流行爱情歌曲歌词研究述评

119.解析迷幻文化:一个音乐社会学的视角

篇4

首先,儒家哲学仍占主流。从儒道两家的横向比较中可知处在世纪之交的儒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石,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积淀与传播,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养的主张更是当今时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纪儒学思想仍然保持着一贯性的优势发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渐上升。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讨论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关于儒学的论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为12篇,2001年差值缩小为5篇,2006年的差值为8篇,2007年差值为7篇,总的来说儒道两家平稳的保持着较小的差距。当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道家着力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当代新道家又与新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寻求宝贵的思想资源成为现实的选择。

再次,大量高价值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引发了新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哲学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论文进行了针对郭店竹简的学术争鸣,2001年03期几乎用了整个版面来安排“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辑”,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献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儒家学说为主,而是关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诸多内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总结。大量出土文献的研究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野,加大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力度,特别是为早期儒家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地。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哲学研究都在不断创新,屏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更加关注现实,不断地吐故纳新来完善与提高自身,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老问题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国现代哲学和现实问题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哲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史》杂志进行了报道,并加大了传统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力度,而且这一重要角度也成为期刊导向之一。

(一)现代哲学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从“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感。2000年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多专题发展,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上,这一类型论文的刊文数量在2007年达到近7年以来的新高。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现代哲学。冯友兰、张岱年等现代哲学巨匠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又为我们确立新的思想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是沟通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的桥梁。为了适应国内外客观现实的变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探索,开始注重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不断创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数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长了近3倍。

(二)中国哲学与现实联系增强,正在逐步构筑新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6年探讨儒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关系方面的文章达到6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中国哲学与现实的密切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儒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在不断地进行内部思想资源的整合及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融合,不断创新思想形态与理论内容。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思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04期发表了汤一介的《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认为孔子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如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道德问题。孔子思想能够为建立“全球伦理”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源,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3]《中国哲学史》期刊也更多的关注儒学与生态问题。儒学对宇宙和人生关注较多,深入探讨了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现实它需要其进一步反思和创新,2007年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学思想正在酝酿。

三、迈向中西交融---中国哲学的国际化

篇5

 

一、优酷——强大的视频网站

优酷网(YOUKU.com),中国第一视频网站,于2006年12月21日正式推出。该网主要为用户提供视频产品,以满足消费者的互动需求和多元化视频体验需求。高端的技术水平、产品服务和品牌认知等优势让优酷网在视频网站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内视频领域屈指可数的能够获得1亿元人民币以上投资的网站之一。世界级的风险投资给优酷网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后盾,让其能从容地去发展网络视频业务。除此之外,创新的营销策略也成为了优酷飞速成长的驱动器。优酷将长尾理论的营销策略与中国网络消费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赢得了高位的品牌影响力,使其始终处于视频网站的领头羊的地位,高居行业之首。

长尾理论(见图一)由《连线》主编安德森提出,他认为以前大热门或者大规模生产统治了一切,而如今大热门不再是唯一的市场。“大热门正在与无数大大小小的戏份市场展开竞争,而消费者越来越青睐于多样化市场”。[1]安德森对在线音乐公司Rhapsody一个月的顾客消费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曲线头部几首大热门被下载了无数次,曲线随着流行度的降低陡然下坠,但它一直没有坠至零点。它的基本原理是只要存储和流通的渠道足够大市场,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所共同占据的市场份额可以和那些少数热销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相匹敌甚至更大,即众多小市场汇聚成可与主流大市场相匹敌的市场能量。[2]

长尾理论模型(图一)

二、优酷的成功关键:重视长长地尾巴

2010年据中科三方调查显示,优酷在未提示品牌第一提及率及最经常使用率两大核心关键指标维度,遥遥领先其他竞争对手,从而以绝对优势领跑行业。[3]优酷视频网站巧妙利用了这条长长的尾巴,在追逐热门吸取大众的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小众产品,用丰富的视频产品吸引了成千上万的网民,满足了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多元化的视频种类使得用户各得其所

优酷视频种类多样,除了电视剧、电影、综艺节目等主要视频以外,还有原创、娱乐资讯、科技、财经、体育类等多种视频。按地区,电视剧包含大陆剧、韩剧、港台剧;按类型,有言情、都市、家庭、古装等16个类型。电影分为强档专区、影视热点、港片精选、最新华语片等多种类型论文格式。新的供给需有新的需求相伴,2008年,优酷相继推出了专业旅游频道,母婴频道、游戏频道、汽车频道,从大众化向分众化进军,吸引有专业需求的视频用户。详细的分类方便用户选择视频内容,既满足了主流受众又为小众需求者提供了特产品。优酷视频不仅类型多元,还在风格上融入了青春、活力、怀旧、复古、创新、趣味、另类等多种元素,可谓是视频的集合器。

(二)原创的力量贴近“新兴势力”

在优酷网站的受众中,不乏追求原创作品的爱好者,这部分人群多为80后青年。他们关注创新也热衷于创新,这一群体成为优酷视频网站备受关注的“新兴势力”。从2007年开始,优酷多部以青春为题材的原创网剧作品,如《嘻哈4重奏》、《天生运动狂》成功进入80后市场。2010年正式优酷推出了“优酷出品”战略思路,在内容选择上倾向于青春主题,短小精悍的特征加之网络发行方式更加贴近青年群体的网络观看习惯。[4]青春系列的电影短片不仅具有新颖的传播方式,还以80后为主题的故事唤起这一人群的集体共鸣。2010年初,推出的“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以“这个时代的青春”为主题,展现了互联网时代年轻人的奋斗、自我表现和青想。短片之一《李雷和韩梅梅》以上世纪90年代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两个虚拟认为原型,将现实中的李雷和韩梅梅的故事呈现出来。一幕幕童年的美好回忆市场,让80后怀念着懵懂、叛逆、无忧无虑的少年时光。面对如今残酷的社会现实,他们共同分享80后熟知的故事,感叹80后的无奈与辛酸。高度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促使80后对此类视频表现出了强烈关注。据统计,“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总播放量超过6000万次,其中压轴短片《老男孩》单片的播放量超过3000万次,主要受众年龄为19到30岁,职业多为学生、白领,学历集中于高中到本科。(图二)足以说明,“十一度青春系列电影”已经成功的进入了80后用户的视野。

此外,时尚、旅游、游戏、搞笑、汽车、原创类视频迎合了年轻人自主、时尚、前卫的群体特征。他们将独特想法,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形成了一群追求新奇、敢于突破的拍客一族。优酷的视频空间超越了博客、传统非视频空间的功能,具有动感、立体、表达力强、创新空间大的特点。牛人空间、拍客空间、原创空间、资讯空间等多种类别让具有不同特长的用户能在专属的平台上展现自我。原创视频的流行让接受者转变为传播者,还成为了演员、导演、编剧、制作人。这既符合年轻人表现自我的欲望也让其在点率中获得了自我价值的体现。

(三)搜索引擎——长尾的助推器

就如安德森所说要创造一个繁荣长尾市场不仅要提供各种各样的产品使客户的选择面更加充分,还要帮助消费者帮找到产品,其中关键之处就在于怎样连接供给与需求将产品介绍给消费者,从而推动需求沿曲线向右移动。如Google的“群体智慧”搜索引擎,iTunes的好歌推荐,消费者的博客、空间都能够达到引导消费者快速获得信息的效果,它们主要就是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搜索成本就是指任何妨碍你寻找目标的东西,如时间的浪费、争论、错误的时机或迷惑之处。[5]如果能让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节省时间,减少迷惑、避免被误导,这就降低了消费者的搜索成本。优酷视频网站的优酷指数正是降低搜索成本的利器。优酷指数以搜索、播放量为标准,对亿万用户的网络收视行为进行了分析。向用户提供电视剧、综艺、电影、动漫、音乐等视频的Top50排名参照。优酷指数分为搜索指数和播放指数,用户不仅可以通过指数排行来选择热门的视频,还可以通过数据报表、指数曲线、多指数对比更全面了解各类视频的使用情况。此外,优酷真情季则通过新版面的设置、logo冠名的方法引导用户浏览,主动推荐产品论文格式。在按条件搜索产品时,不仅可以输入视频全名或者关键词来搜索,还能根据地区、类型、发行时间等条件筛选市场,为用户省掉了豪无头绪寻找的麻烦。无论视频推荐还是视频搜索都有利于降低用户的搜索成本、找到目标消费产品,将用户的需求推向长尾的后端。

三、对优酷的建议

消费者的行动和反应往往是最有用的指示信号,优酷需要进一步优化技术和工具,不能单一的以点击率来判断消费者的喜好,还应通过用户的评论、使用反馈、市场调查等方法进行分析,做出最贴近用户需求的策略。企业不能仅限于自己的观点,二必须了解消费者的心理,了解产品对消费者以为着什么,能够意味着什么。[6]只有从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才能提供消费者最期望的产品。

鼓励将微视频发展为微电影,注重新媒体电影的长尾效应。传统电影具有庞大而复杂的制作发行方式,巨大的投资风险,使得很大部分电影最终未能走上荧幕。新媒体电影以互联网络为传播载体的优势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网络短片加电影的创意、制作、发行模式集中了互联网与电影的双重优势。既精工细作又短小方便的特点使之能够快速融入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

优酷的信息搜索方式还需向人性化、精确化改进。用户在面对海量信息时会花费大量时间来浏览这些视频以找到符合需要的。冗余的视频即浪费了网络资源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用户的选择。如果在搜索视频时,不仅能搜索出包含所有关键词的结果,还能对网页关键词的接近度进行分析。按照关键词的接近度确定搜索结果的先后顺序,优先考虑关键词较为接近的结果,这样就不仅可以节省用户的时间,还避免了用户在无关的结果中徘徊。

参考文献:

[1]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09(4):5.

[2]韩志国.长尾理论和网络媒体的兼收并蓄[J].中国传媒科技,2007,(8).

[3]中科三方调研显示:优酷品牌影响力再占鳌头.优酷动态,youku.com/about/cn/news_youku_view_1193.html,2010-12-24.

[4]“优酷出品”战略全新登场.互联网影视综艺“整合出品”时代到来.优酷动态,youku.com/about/cn/news_youku_view_291.html,2010-04-20.

[5]克里斯?安德森.长尾理论[M].中信出版社,2009(4):21.

篇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职业的认识也在不断的变化,追求“稳定”工作的传统思想变得越来越淡薄。人们期望找到自己喜欢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并且能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目前,“80后”、“90后”时代的青年进入就业时期。这一代青年人思维活跃,思想上追求独立,追求个性化,追求个人价值的实现,他们更期望自己有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们期望得到指导和帮助。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工作?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人们面临着各种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1.中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一般而论.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情况以及当前的制约因素为实现自己职业目标而确定的行动的方向、时间和方案;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对其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和研究的基础上,确定其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有效规划的教育活动。

目前职业生涯辅导已成为西方国家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学说,在学校中有专业的生涯辅导团队,协助和促进学生就业和生涯发展方面发挥较大作用。我国生涯辅导起步较晚,只是近几年受到西方国家的影响才开始探索,无论是理念、理论、方法,还是人员层次结构都与西方国家相去甚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滞后。

1.1理论建设滞后

西方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经过长期的发展,经历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侧重于人与职业匹配,逐步转向关注以人生命历程的事业生涯为核心的过程,形成了科学的咨询指导策略,开发了诸多评测工具。我国由于起步较晚,在生涯规划理论的研究相对比较落后。

1.2思想普及滞后

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调了“生涯”的概念,强调对人生的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从幼儿园到大学.以及到社会的不同教育阶段。反观我国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多的是针对大学生的择业指导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季节性特点,学生进入大学之前的学习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基本处于空白.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学生进入大学时的专业选择是盲目的,甚至很多大学毕业生在选择职业的过程中依然缺乏理性的规划。

1.3队伍建设滞后

西方的职业生涯规划队伍是职业化、专业化的,有完善的职业化标准和从业人员的选择培训制度等等。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部分从业人员往往因其所处的位置和角色,而将职业生涯规划变得功利化、职责化。

面对中国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本文期望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与方法的介绍,帮助人们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思想,建立相应的概念.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并能够开展一些初步的规划活动。

2.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职业生涯辅导的前身为职业指导,起源于上世纪初的美国,是由帕森斯等人提出的。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先后产生多种理论,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解析了职业规划的体系,给出了职业规划的方法。

2.1霍兰德类型论

霍兰德提出了四个基本假设:大多数人可以归纳为六种人格类型,既实际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常规型;工作也可以划分为相应的六种基本类型.或者其中几种基本类型的组合;人们一般都倾向于与其个性类型相一致的职业类型.以求充分施展个人的技术与能力,体现个人价值;个人的行为由人格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决定。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霍兰德提出的六种类型。相邻的两个维度各种特征相近,相关程度高,距离越远两个维度之间的差异越大,相关程度越低。

2.2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与1953年提出“生涯”的概念。他把生涯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自我概念”是舒伯理论中的核心概念。所谓“自我概念”指个人对自己的兴趣、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特征等方面的认识和主观评价。生涯发展即自我实现的过程,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下降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角色,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

2.3信息加工理论

20世纪90年代初期,彼得森和利尔敦提出了从信息加工取向看待生涯问题解决的认知信息加工理论。该理论认为生涯发展就是关于一个人是如何做出生涯决策以及在生涯问题解决和生涯问题决策过程中是如何使用信息的。该理论把生涯发展与规划的过程视为学习信息加工能力的过程。该理论按照信息加工的特性构成了一个信息加工金字塔。

位于塔底层的是知识领域,包括自我知识(对自己兴趣、技能、价值观等方面的了解)和职业知识。金字塔中间是决策技能领域,包括沟通、分析、综合、评估、执行五个阶段,构成决策循环;最上层是执行领域.即元认知。

除了以上三种理论之外,还有很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各种理论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阐述.但其核心均围绕着对自我的认识、对职业的认识以及决策执行的方法。

3.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方法

当人们形成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之后,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规划活动。

3.1自我探索

自我探索的目的是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因为合理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必须建立在充分且正确认知自身条件的基础上。对自我的探索包括对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学习风格等等。人们可以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等专业测量工具进行自我贪多,对自己建立一个科学的、清晰的认识。

3.2职业探索

职业探索的目的是充分的了解环境,分析职业环境因素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发展变化情况,把握环境因素的优势与限制,了解本专业、本行业的地位、形势以及发展趋势。人们通过各种信息渠道全面了解目标职业的技能要求、工作特点、薪酬待遇、发展空间等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可以进一步通过生涯访谈、生涯追随等方法更细致全面地了解职业信息。

篇7

“情”和“景”作为文学创作的重要元素,在文学创作的萌芽时期便已显现。例如,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关于诗歌本质“言志”与“缘情”之不同说法。《礼记》中“物感说”的提出,庄子“虚静”认识论(侧重内心体察)所主张的在艺术创作中应达到物我不分的状态等。从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情”、“景”元素的影子。在其后的文艺理论中,关于情、景元素更是备受人们关注,如陆机的“诗缘情而绮靡”主张;刘勰反对“为文而造情”,主张“为情而造文”,并进一步概括为“神与物游”;钟嵘认为“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而形成“滋味”;殷所谓的“情来”,即是强调“兴象”中应寄寓作者充沛、强烈的感情,能够感染读者等。

以上这些认识,虽然都点出了情、景的重要性,但并未将情与景合一。情景合一的认识是自唐代开始。如在《文镜秘府论》南卷中,元兢《古今秀句序》的有关论述,已明确提出创作中应借景抒情的观点。因此,他反对将谢的“行树澄远尹,云雾成异色”列为秀句之最,而力主将该诗的另外两句“落日飞鸟还,忧来不可极”列为秀句之最。原因便是前者为单纯写景,后者则由景抒情。其后,在元兢的诗歌情景理论基础上,王昌龄进一步提出“情景交融”是优秀诗歌创作的普遍要求,并在《诗格》中对情景关系作了深刻的阐述。他明确地提出了情景相兼、情景相惬的观点,认为“诗贵销题目中意尽。……若一向言意,诗中不妙及无味。景语若多,与意相兼不紧,虽理通,亦无味。”(《论文意》)

关于“情景交融”的认识,王氏之后直至南宋中后期,才又有了新的发展,如姜夔、周弼、范文诸人的主张。如果说元兢和王昌龄的“情景交融”是强调情与景的搭配、和谐和感发的话,那么有宋一代则侧重于情中有景、景中有情,突出情与景的一体化,互相融合,认识到情与景是不可分的。姜夔在《白石道人诗说》中强调了诗歌创作必须“意中有景,景中有意”。周弼则认为“要须景物之中情思贯通,斯为得之”(《选例》),即主张通过景物描写来抒感;并认为“景物、情思互相揉绊,无迹可寻”(《选例》),即强调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而稍后的范文则明确提出情与景不可分离,主张“情景兼融”。他在《对床夜语》中认为“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景中情也;“卷帘唯白水,隐几亦青山”情中之景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情景相触而莫分也。这里谈到的三种情景交融的情况,都强调的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情景密不可分。

明清时期,情中有景,景中含情的说法与观念已被人们普遍接受。该时期,王夫之在南朝刘勰、宋代范文、元代方回和明代谢榛等人论述的基础上作了重大发挥,对情景关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他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在此处,王船山正式提出了文学作品中“情”、“景”二者的“妙合无垠”、不可分离,即情景之交融。自此,“情景交融”这一重要命题正式形成。其后,人们在此基础上对“情景交融”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如王国维先生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等等。

二、 “情景交融”的类型

在正式谈及“情景交融”的类型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来谈谈言、象、意之间的关系。先秦时期老子就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对此刘勰认为:“老子疾伪,故称‘美言不信’;而《五千》精妙,则非弃美矣。”在这里的言与美,即是文与景(境)了。其后,庄子提出了“得意忘言”,其实是接受了语言的矛盾性,认为语言是传达那不可传达者的不充分却必要的工具。这对后来的严沧浪的思想影响巨大,于是有了“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沧浪诗话・诗辨》)老庄之后,陆机论述了物、意、文的关系,刘勰也对思、意、言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二者的实质是一样的。他们所说的“意”,都是指构思过程中与物象相联系的具体的意,就诗赋等纯文学来说,即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象。刘勰所说的“言”即是陆机所说的“文”,指语言文字。陆机所说的“物”是指构思中形成的“意”的客观内容;而刘勰所说的“思”,即指神思,亦即“神与物游”之“思”,是就构思过程中“意”的主观内容而说的。以及其后王昌龄的“意境论”;司空图认为的“近而不浮,远而不近,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并提出“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论。不难看出以上所述,皆为创作层面,其中语言与表现景物(含情)之间是存在矛盾的。那么我们在这里谈到情景通过语言的表现,则是基于阅读层面而非文学创作层面。

就“情景交融”的类型而言,许多学者都对其进行过分类,如三类型论:“寓情于景”、“缘情写景”、“情景混融合一”;又如“绘景抒情”、“寓情于景”、“移情入境”等。对于这些“名词”的运用,特别是在语文教育界往往存在着“拿来即用”的情况,很少细致加以体会、领悟、辨别。因而,可能出现学生对于这些术语“生搬硬套”及认识上的糊里糊涂等情况。尽量将“情景交融”类型进行简单、清晰的划分,在各自的内涵上做较为细致的补充,或许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对于“情景交融”这一命题的迫切需要。对此,笔者认为不妨“崇古”一些,就古人的一些论述作为“源头”来加以运用。正如王船山在《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所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离。神与诗者,妙合无垠,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可以说“情景交融”的状态是一种妙合无垠的,是物我不可分离的一种状态。若我们将此命题做一细致辨别,“情景交融”简单可分为“情中景”和“景中情”两类。“景中情”是以生动的写景为主,是指在比较客观地描写自然和社会生活景象的过程中,能较为隐蔽地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表现方法。表面看来似乎是纯客观的描写,但实质上又不可避免地流露着作者的主观情意(因纯粹的客观描写是不存在的)。而“情中景”则是主要以写情为主,是指作者在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中,来使作品中描写的物象皆带有浓厚的主观感彩,且表面上淡化甚至掩盖了客观物象本来的面貌。这也即反映了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在文学作品中的侧重问题。

(一) “景中情”类

“景中情”就是指景的主体化, 即景融化着情, 饱含着情, 成为情感的对象化形象,是主观感受与客观存在合一的存在表现。其实,此“景”是“情”所寄存的客体,当人们看到此景时所感受之情,是景中之情,是此景诱发而来的。说白了,即无此景亦无此情。《乐记・乐本篇》曰:“凡音之起,由人心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

王船山在谈及“景中情”时,举例“景中情者,如‘长安一片月’,自然是孤栖忆远之意;‘影静千官里’自然是喜达行在之情。”可见都是以景物自身之“心”与“我心”相映发,即客观之景暗含主观之情。而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观则同于外,感则异于内”。可见景中之心已存,待观者而定。对于同一客观之景,不同之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且同一人在不同之时所感亦或不同。另外,王船山在《姜斋诗话》中说:“‘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同样是通过景物自身所代表的信息,来较为隐蔽地表达心中之情。只不过在此是哀乐颠倒,突出反衬效果而已。这一点在语文教学中也被借用为“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并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二) “情中景”类

“情中景”是指情的对象化, 即主体之情渗透到客观的景中,借助于景而形象、具体地来加以表现。其实质是主体在表现自己情感时,将景物附上浓厚的主观色彩,而淡化或掩盖景物的本来面貌。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说“要须留连光景,即物见我,如我寓物,体异性同。物我之相未泯,而物我之情已契。相未泯故物仍在我身外,可对而赏观;情已契,故物如同我衷怀,可与之融会。”

篇8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829(2012)06-0076-04

顾祖钊先生是颇有资望的学者,他的文艺理论研究颇受童庆炳先生的看重。研读他的《文学原理新释》我们会发现其文学理论的与众不同:第一,文学理论研究的范式很特别,不同于前苏联式的反映论文学理论,也不同于科学主义以形式为核心的文学理论,更不同于人文主义式的文学理论。第二,他没有给文学下定义。那么如何去认识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他是怎样建构文学原理的?在文学理论研究越来越个性化的今天,厘清这些是很有意义的。

要对顾先生的文学理论研究范式进行深入的探索,我们要先探讨顾先生的文学理论的结构。所谓文学理论结构“应指一个由诸种要素转换规律组成的整体”。[1]与一般的文学概论不同,顾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的立足点是艺术至境。作者告诉我们:“由意象、意境和典型的三足鼎立的艺术至境为中心,作辐射性拓展,形成新的作品论、类型论、真实论和艺术发展论”。[2]因此,了解顾先生的文学理论的结构关键就是“艺术至境”。

从严格意义上来看,“艺术至境”属于诗学范畴,从诗学形态上升为理论形态还需要进行抽象,所以他其实只是以“艺术至境”为切入点,在这个观察点上对各种文艺现象进行研究。作者认为: “科学的艺术至境观,将启示我们思考艺术本质论,从而把它阐释得更为合理;……科学的艺术至境观,必然带来艺术思维研究的重要突破;……科学的艺术至境观,必然会使我们创作方法的研究走出误区;……科学的艺术至境观,可以使我们更科学地阐明文艺创作与生活的关系;……科学艺术至境观,可以对诸如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这样复杂的文学现象作出科学的解说、合理的评价;……科学的艺术至境观,可以丰富和发展美学和历史的批评论;……科学的艺术至境观,必然带来创作观念的巨大变化。”[3]

具体来看,顾先生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对艺术至境进行了多元化的研究。

我国艺术至境研究在五十年代开始起步,当时把典型作为唯一的艺术至境,六十年代李泽厚先生意识到“意境”是独立于“典型”之外的另一种类型。[4]1987年周来祥先生则把“意境”和“典型”二元对立。[5]顾祖钊先生则认为艺术至境应该是多元的。他把艺术至境和艺术的表达方式联系起来认为:“客观表现型艺术追求的是意境创造,主观表现型艺术追求的是审美意象再现型艺术追求的是典型。三者鼎足而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人类的艺术至境。”[6]童庆炳先生在《寻找文学理论的突破口》一文中指出:“顾祖钊的艺术至境研究,从前人止步之处起步。首先,他发现将艺术分为再现与表现两大类型太笼统,他认为表现型艺术分为两个亚型,一是黑格尔所说的象征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一是以中国抒情诗为代表的抒情艺术。顾祖钊根据他的研究,把西方的表现型称为主观表现型,把中国的表现型称为客观表现型……从而把典型与意境的二元艺术至境格局,改造为更符合艺术事实的典型、意境、意象三元艺术至境的完美结构”。[7]

其次,把艺术至境定位在作品理论的一个层面中。

《文学原理新释》的一个特点是把艺术至境作为“形象”来探讨。作者对传统的文学形象重新进行了定位,他认为:“所谓形象就是作家在文本中用语言展现的气韵生动的人物或生机盎然的艺术世界”。[8]这里的形象既包含了人物形象,也包含了其他形象。作者把“艺术至境”也归入文学的形象中,而形象层面又和语言层面、意蕴层面相联系。这样,艺术至境与文本的其他层面的联系就很明晰了。

第三,找到文本理论五大块之间的联系。

顾先生是从文学和人的精神需求维度来把握文学的。他发现为了满足认识自身和社会的需要,就形成了文学的历史本质观;为了满足启迪思想和智慧的需要,便形成了哲理本质观;为了满足表现感情的需要,就有了情感的文学本质观。于是相应地产生了文学的三种审美类型——写实型、抒情型和哲理型,形成了三种审美表现形态——典型、意境和意象。这样文学本质和文学理论其他几大块之间的联系就很清楚了。顾先生也注意到了形式论和创作论的贯通,主要表现在:文本的层次论和写作过程论的贯通,作者把文学文本分为三个层面:语言层面、形象层面、意蕴层面。在《文学原理新释》中的创作论“语言对内容的征服”一节,对艾青的《树》的分析,就是用这种理论来分析的。他把“树”这个意象的涵义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概念树的心理印迹引起的意义。第二层为文学形象层,是由语象特征引起联想在心中形成的艺术形象系列,为形象意义层;第三层是文学形象所折射的象征意义,属于意蕴意义层”。[9]

文学发展论则更是体现了这种融合,顾先生的文学发展模式是“社会心理为动因的他律论,和以审美理想形态为中心的自律论,以及二者合力所形成的文学发展模式”。[10]

根据以上的研究,顾先生的文学理论结构点在艺术至境,而艺术至境属于文本的一个层次。因此,从操作范式的角度来看,该文学理论属于文本为中心的文学理论。

那么,从观念角度来看,该文学理论是怎样的范式呢?所谓观念范式是“一套根据特有的价值观念和标准所形成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形而上的信念,包括事物的本质是什么。”[11]总体而言,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是以价值观念为指导(书中很多原理是以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为基础的),参照了列宁的一些哲学认识而形成的。

与传统的文学理论不同的是顾祖钊先生把本质和本体分开,他认为:“本质是关于文学性质的哲学概括;本体则是文学的构成方式及其内容要素。”[12]这多少受到新批评派的影响。韦勒克和沃伦合编的《文学理论》就是如此。

对于文学的本质,顾先生注意到的是其多层次和多侧面的特性。他认为“文学的初级本质体现为言理(志)、言情、言史三个互补性侧面;中级本质体现为对社会生活审美反映性质;高级本质则体现为上层建筑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由于意识形态部门本身都属于历史哲学的一个方面,文学总的来说,最终还属于历史意义上的‘历史’”,[13]这是从三个层面来把握其本质。初级本质主要是从文学与人的精神对应中把握文学的本质,中级本质是从创作主体的角度来阐释的。从创作主体和世界的关系来看,文学也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但这种反映与科学的探究活动又有不同,它带有强烈的审美色彩,因此顾先生认为文学的这种反映本质上是审美反映。尽管作者对审美反映作了全方位的阐释,从表述来看,有两点是值得注意的:作者的“审美反映”很重视文学创作的二度体验带来的审美距离感,由此产生的非功利的游戏性质。与艺术至境相对应的审美理想,可以说艺术至境就是最高的审美理想。这也是作者对审美反映论的创新。此外,作者认为,审美反映中,主体的人格很重要,也对文学理论的深化有帮助。

文学的高级本质是从整个社会的架构来看的,从这个宏观的角度来看,文学本质上属于意识形态,与其他的意识形态不同,作者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具有审美特征。

顾先生的文学本体是以“人本体”为基础的,这和他的审美反映的文学本质观念是相对应的。而所谓的“人本体”其实是指文学是用语言构筑的心灵世界,具有心灵性和文化性。

规则范式是“在观念范式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一套概念、定律、定理、规则、学习方法、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程序等规则系统”。[14]在文学原理方面主要表现为概念和原理的阐述。因为操作范式的变化,顾先生的文学理论的规则范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概念体系的角度来看,该书有两大特征:一是根据文学实践自创的概念,二是对古今中外的概念重新转化而对文学原理有很多新发现。

首先,根据文学自创概念。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文学理论研究很矛盾:董学文认为文学理论研究“一方面是向西方体制的皈依 ,表现为西方学术规范的引进和西方思想资源引介的加速;一方面是国学热中体现出来的对主体性、话语权丧失的焦虑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盲目的夸扬。”[15]其实对于东西方的文论没有必要完全极端化,应该如吴兴明所言“对话和协商……控者向主体提升,意味着主体间性”。[16]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把文学理论定位在“倡导的‘世界文学’,力图建立一个最具一般意义的文艺学体系”。[17]在艺术至境和各种文学关系织就的网络中,作者把中国古代文论的艺术至境、言、象、意等概念与黑格尔美学、新批评、结构主义等西方文学批评中的文学叙事、文学抒情、摹仿说、心理分析、格式塔、艺术思维、抒情主体、复义、含混、悖论、反讽、审美心理等概念合理地整合在一起,转换为思想指导下的文学理论。

其次,对于文学原理多有新的发现。

在文本理论中顾先生较早地用言、象、意的纵向结构对文本进行分析。

对于风格的论述,作者也多有发现,如对文学风格形成,作者就对“文如其人”的不周密的地方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认为人格、人品是生活个性的反映,文学风格则是创作个性的反映。前者是功利的,后者是审美的,解释清楚了文学风格和人格的区别。

关于创作论,顾祖钊先生绕开了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是创作方法还是创作原则的争论,主要关注创作心理、创作思维、创作流程、创作方式。

关于艺术思维,作者把形象思维具体化为意象思维和具象思维,把文学思维研究推进了一步。关于文学理论的创作过程的描述也有很大的创新。尤其是第三阶段“文学创作的艺术传达阶段”所探讨的“艺术传达的复杂性”、“体裁对内容的征服”、“语言对内容的征服”、“即兴与推敲”。这个设计概括力比较强,比以前的一些教材,把某些文体(或叙事文体,或抒情文体)的创作过程作为文学创作流程要科学得多。

张首映先生在批评西方的二十世纪的文学理论的转折时,曾经说过:“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具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他比较集中地表现在三大转折上……这三大转折也付出了许多沉重的代价,做出了痛苦的牺牲,如文学创作在文学批评中的失重,乃至失落。”[18]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引进西方的文学理论居多,对创作论也不是很重视。顾先生的发现也算是一个弥补。

关于文学发展论的研究,作者至少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研究的突破:

1.在文学发展的实质方面取得了前人没有的成就。作者认为:“文学发展的自律,实质上是审美理想模式的变化。其中艺术形式方面的能动性是造成这种自律的主要原因。”[19]这是很有见地的。

2.在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上,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文学的世界性的取得主要来自作品深层意蕴中的人类因素和世界意义,而作品的民族特色和个性特色又在很高的水准上充分体现了这种人类因素和世界意义。”[20]这种看法找到文学世界性的根源,文学世界性不是观光性质的世界性,而是价值式的世界性,就如同马克思思想为全世界所拥有、所珍惜,这才是真正的世界性。

一个好的文学理论,其操作范式、观念范式、规则范式三个范式应是互相套嵌的。那么顾先生的文学理论中这三个范式之间的关系如何?顾先生继承了反映论文学理论的一些观点,他认为文学也可作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21]和反映论不同的是,顾先生进一步指出“在审美的前提下,必然要竭力满足人类对他提出的关于知、情、意的精神需要。由于审美者的需要各有偏重,就会形成不同的审美理想,为文学造成不同的审美类型,形成不同的艺术至境形态(即审美理想在艺术中的感性形态)。”[22]这样,以审美反映为基础,顾先生吸收了新批评等文本中心论的优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理论。

近几十年,我国文学理论界的一个目的就是要打破经济决定论的庸俗社会学对我国文论研究的干扰,所以学界同仁花了大量的精力引进、吸收西方文论,研究转化古代文论。从这方面看,顾先生的研究的确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由此,我们可以对顾先生的文学理论所隐含的“文学”概念进行思考了。

一般来说,文学的定义有广义的文学定义、狭义的文学定义和惯例式的文学定义。顾先生没给出文学的定义,并不意味着他心目中没有文学的定位。作者从艺术至境角度来谈文学,而艺术至境其实是一种文学审美理想,也就是说在顾先生这里,“文学不同于一般的‘文化’”[23],文学是作为审美来看待的,也就是作为狭义文学来研究的。其实他还是对文学进行了一些预设:首先文学是一种艺术,其次文学还得够得上艺术标准才配称为文学。这就和目前流行的把文学放在社会、政治、经济、性别、地域、阶级、民族、思想、道德等关系网络进行所谓的文化研究做法不同。[24]前者以艺术内部的问题进行研究,后者只是对文学环境进行研究,很容易偷换文学理论研究的命题。另一方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在欲望叙事泛滥的今天,顾先生用艺术至境——艺术标准来衡量文学就显出了难能可贵的艺术坚守。

顾祖钊先生的《文学原理新释》操作范式是艺术至境,是文本中心的文学理论。其观念范式是审美反映论,在概念体系上,对文学的本质、文学的形式论、文学创作论、文学发展论进行了重构,并在此基础上沟通了中国和西方的文论,融贯古今文论,是一部有民族气息的文学理论。

参考文献:

[1][11][12][14]董学文.文学理论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04;205;75;205.

[2][8][9][10][13][17][19][20][21][22]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4;109; 286~287;328;75;3;348;377;45;45.

[3] [6]顾祖钊.论艺术至境观[A],诗魂的追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79-81;73-74.

[4]李泽厚.美学论集[M].上海 : 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326.

[5]周来祥.论中国美学[M].济南: 山东文艺出版社,1987:224.

[7]童庆炳.寻找文学理论建设的突破口[A],诗魂的追寻[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84-85.

[15]董学文.20世纪九十年代:对建设中国文艺理论的重新思考[A],中国文艺理论的百年教程[M].广州:广 东教育出版社,2004:286.

[16]吴兴明.实践哲学遮蔽了什么——评李泽厚的《历史本体论》的思想视野[J].文艺研究,2007,(08):132.

篇9

《中国哲学史》杂志中最为稳定且刊发比率较大的就是对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

首先,儒家哲学仍占主流。从儒道两家的横向比较中可知处在世纪之交的儒学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儒学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基石,经过长达2000多年的积淀与传播,已深深根植于每个中国人的血液中。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民本”等思想及注重道德修养的主张更是当今时展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更是很好的继承和发展了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所以,步入新世纪儒学思想仍然保持着一贯性的优势发展。

其次,道家地位逐渐上升。2000年,《中国哲学史》上讨论道家道教的文章16篇,而同期关于儒学的论文28篇,打破了儒家一手遮天下的局面,二者差值为12篇,2001年差值缩小为5篇,2006年的差值为8篇,2007年差值为7篇,总的来说儒道两家平稳的保持着较小的差距。当前,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意义日益凸显,若想实现经济的良性循环必须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而道家着力倡导的“天人合一”观,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传统道家思想对现代科学思想具有重要的启发性,当代新道家又与新科学有着深刻的联系。[2]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于道家思想中寻求宝贵的思想资源成为现实的选择。

再次,大量高价值的出土文献的研究也引发了新的传统文化研究热潮。《中国哲学史》大量刊登了郭店竹简和上博楚简的最新研究成果。2001年02期有3篇论文进行了针对郭店竹简的学术争鸣,2001年03期几乎用了整个版面来安排“出土文献与中国哲学思想史专辑”,共17篇文章涉及出土文献研究,而且研究内容不再以单一的儒家学说为主,而是关涉“五行、道家、宗教、儒家”等诸多内容,并且就研究出土简帛文献的方法论进行了思考、总结。大量出土文献的研究拓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视野,加大了对先秦诸子的研究力度,特别是为早期儒家研究开辟了新的境地。

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哲学研究都在不断创新,屏弃不合时宜的封建社会的思想糟粕,更加关注现实,不断地吐故纳新来完善与提高自身,不断探索新的问题,老问题也有了新思路。

二、中国现代哲学和现实问题研究得到长足发展

2000年“经济全球化与中华文化走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会议加强了中国哲学与现实经济社会的密切联系,《中国哲学史》杂志进行了报道,并加大了传统哲学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力度,而且这一重要角度也成为期刊导向之一。

(一)现代哲学研究逐渐呈上升趋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从“五四”一直延伸至今,有着非常强的现实感。2000年以来中国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呈多专题发展,人们将目光锁定于对现代哲学的反思上,这一类型论文的刊文数量在2007年达到近7年以来的新高。时代的发展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现代哲学。冯友兰、张岱年等现代哲学巨匠的思想精华既是对传统哲学的创新和发展,又为我们确立新的思想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是沟通传统哲学与现时代的桥梁。为了适应国内外客观现实的变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进行了现代性探索,开始注重哲学研究方法的探讨,不断创新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新的哲学概念、观点和原理,数量由2000年的3篇上升到2007年的9篇,增长了近3倍。

(二)中国哲学与现实联系增强,正在逐步构筑新的哲学体系。中国哲学与现实的联系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2006年探讨儒学与和谐社会建构、环境保护及生态平衡关系方面的文章达到6篇。经济社会飞速发展为中国哲学与现实的密切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儒学为了适应新的社会历史发展状况,也在不断地进行内部思想资源的整合及与外部社会思潮的融合,不断创新思想形态与理论内容。儒家所倡导的以“仁”为核心的和谐思想对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2000年04期发表了汤一介的《孔子思想与“全球伦理”问题》,认为孔子时代存在着严重的“道德危机”,如今的人类社会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文化道德问题。孔子思想能够为建立“全球伦理”提供极其重要的资源,成为不同国家和民族能够共同接受的伦理准则。[3]《中国哲学史》期刊也更多的关注儒学与生态问题。儒学对宇宙和人生关注较多,深入探讨了人与生命、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践的指导思想。当前,时代对中国哲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的现实它需要其进一步反思和创新,2007年讨论社会现实问题的文章有所下降,可能是新的哲学思想正在酝酿。

三、迈向中西交融---中国哲学的国际化

自2000年起中西哲学交流一直保持着明显的递增趋势。进入新世纪,中国哲学全球性发展意识增强,拓展了国际视野。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对话、沟通和交流日趋加强。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思想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而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中国哲学要应对这一新的趋势,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积极推向世界。中西哲学交流内容涉及伦理、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哲学研究方法论等诸多内容,逐步构建起交流与融合的大平台。

中西哲学的融汇与贯通,不是对西方哲学的简单效仿和搬用,而是在以中国哲学为主体和中心的前提下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拿来主义”原则。《中国哲学史》正是以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为中心课题,将中国哲学推向世界,并推进中国哲学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世界的文化呈现出多元化与多极化的趋势,中国哲学必将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中国哲学史》杂志大力介绍中国哲学在国外的研究情况。2000年04期,介绍了德国汉学界的中国哲学研究状况,德国的中国哲学研究涉及哲学理论的诸多方面,但研究重点为儒学与现代化,中德之间的哲学交流和比较是倍受学者们关注的热点。2000年6月,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了“东亚哲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同年7月,第十二界国际中国哲学会议在北京举行,这些会议使中西哲学进一步走向了多元对话。《中国哲学史》杂志对这两次会议都作了报导,足见它的办刊宗旨和发展动向。2007年03期与2007年04期分别开设了“东亚思想中的道学”和“域外儒学研究”专栏,主要论述了中国哲学在朝鲜、韩国等国家的传播和发展。这些研究打破了封闭保守的地域界限,开始关注其他国家和民族如何评判中国哲学文化,用一种创新、开放和包容的眼光来从另一个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2]张广保,新道

篇10

崩溃;发展过程中的“挤出效应”导致其缺乏创新,逐渐僵化;因利益关系而出现寻租和腐败现象,从而致使

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弱化。要破除“资源诅咒”现象,需要在文化自觉基础上进行自我更新、加强制度建设并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和平台。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2)06-0017-0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

富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和内容。研究表明:我国

专家、学者们迄今已收集到汉族传统体育项目300多

条,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670条,如此丰富的

体育资源,本应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在世界体育文化

格局中占据重要地位。但实际上,在西方体育文化冲

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面对强势文化,受到严峻

的考验,长期处于被压抑的状态,步履维艰”,甚

至“在西方强势体育的冲击下,继承发展了几千年传

统文化的庞大民族传统体育体系逐渐分崩离析。”

学者认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困境除受西方体育

文化冲击的原因外,还是“民族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

社会基础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变迁中逐渐消蚀”

的结果。而本研究感兴趣的是:民族传统体育自身的

丰富性是否也是导致其困境的原因之一?经济学中的

“资源诅咒”理论是否可以合理解释民族传统体育发

展中的困境?

1 资源诅咒理论及其基本观点

资源诅咒作为现展经济学的概念之一,是美

国经济学家奥蒂(Auty)于1993年首次正式提出的。

传统观念认为:自然资源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重

要基础,自然资源应对经济增长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白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过大量的实证研究,部

分经济学家发现了一个令人吃惊的现象:许多资源充

裕的国家,其经济增长速度和绩效却远不如资源匮乏

的国家。此即“资源诅咒”现象。

学者对“资源诅咒”现象主要有如下解释:(1)“中

心――”论。该理论认为高度工业化的国家占据

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与处于的发展中国家进行

不平等交换,以国家为代价来获得中心国家的发

展;(2)经济类型论。认为资源的经济类型有点源

型经济与发散性经济之分。前者指国家经济发展依赖

某几类资源,而后者则强调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前者

导致了经济发展受阻;(3)挤出效应。由于拥有了

丰富的资源,教育投入的产出效果不明显,从而使接

受教育、基础创新及资本投资的意愿降低,从而使人

力资源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影响经济的长期发展;(4)

制度机制。认为自然资源通过寻租、引发腐败等对本

国的制度质量产生侵蚀,而使经济发展遭遇阻力。

资源诅咒理论不仅可以用来分析自然资源,同样

也可以分析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资源。我们尝试分

别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点源型或发散型)、挤

出效应和制度原因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民族传统体育

所遭遇的困境。

2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资源诅咒”现象

2.1 点源型发展模式

“点源型经济”是经济学家Murshed提出的概念,

他认为资源诅咒的本质不在资源丰裕度本身,而在于

资源的经济类型。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将其经济发

展单纯依赖少数资源的生产和出口,那么其经济模式

就是点源型经济模式。由于依赖,该国或地区资本、

技术和人力都向该资源倾斜和集中,从而使其他产业

部门由于得不到各种支持而衰减、弱化。在该资源本

身处于繁荣阶段时,其负面影响往往不被发现,但当

资源的繁荣有朝一日因各种原因而逝去,必将使该国

或地区的经济发展遭到致命打击。

按照这种思路去思考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

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意或无

意地在执行着点源型发展模式。在众多的民族传统体

育项目中,最受重视的是武术、气功及舞龙舞狮、龙

舟等少数几个项口,尤其是少林武术、气功和太极拳,

而多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则未受到足够的重视。由

于在技击、健身和娱乐方面具有其特殊功能,看重某

个或某几个体育项目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过多

依赖”和项目的“单一类型”。过多倚重某个或某些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会使资金投入、技术手段和人力

资源过多流入这些项目领域,从而使其他体育项目被

边缘化,导致其市场萎缩甚至消失,这不是危言耸听,

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同时,所倚重的现有项目假如

因为各种必然或偶然原因而失去其繁荣的一面,将会

对整个民族传统体育产生致命影响。

2.2 发展中的挤出效应

由于自然资源的丰裕,并不需要过多的后期人为

努力,可能会使人漠视甚至挤出某些刺激经济发展的

重要因素(如教育、投资和创新等),从而使该国家

或地区的长期经济发展失去持续动力。这种情况同样

会在民族传统体育身上发生。

如前所述,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成百上千种,甚至

可能更多,加上其中不同的流派、玩法和不同时代的

注解、说明,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不可谓不丰富。不

少民族传统体育的锻炼和学习在习练者很小的时候就

进行了,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化知识和该项目以外的

知识技能的学习。且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原因,民族

传统体育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较少,甚至在个别民

族传统体育(如武术)中曾还存有门户之见,不同流

派可能会相互防范和攻击,更别说交流提高了。

项目的多样性、形式和方法的固有化,使民族传

统体育的练习者只需要听师傅的话,认真练习,在通

过师傅考核后如能到的师傅的真传,他就可以真正掌

握这门传统体育技艺。这种情况下,外来的文化知识

的教育便是多余的。加上不少民族传统体育本身主要

在农村地区流传,练习者接受文化知识教育的机会和

动机就更小。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传承人

和练习者不断突破项目发展过程中的各个瓶颈,通过

理论和技术创新,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不断适应新

时代的需要,甚至创造出新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来。

如现代武学大师王芗斋初学形意拳,得其师郭云深亲

传。后来感于当时花式武术的积重难返,创立大成拳;

台湾地区民间艺人将传统和现代衔接,创造出深受台

湾青少年喜爱的“雷音三太子”这样的体育项目来,

并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进行表演。但是,

总体来看,在长期传承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逐渐模

式化,创新严重不足。加上部分传承人和练习者对知

识教育的忽视,缺乏创新动力与能力,甚至将创新看

作是“背叛师门”、“背经离道”,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越来越僵化,缺乏活力。

民族传统体育的丰裕性不仅通过忽视教育和创新

而挤出人力资源的投资,而且会挤出不受重视的民族

传统体育项目。在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前面所

提及的武术、气功等)风光无限的同时,部分项目(如

一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日渐消亡,这种两极

分化现象最终将使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失去生机和活

力。

2.3 发展中的制度弱化

在对资源诅咒问题的近期研究中,制度机制越来

越受到重视。该观点认为:丰裕的自然资源由于其利

润空间的吸引,会导致腐败和寻租等行为,从而弱化

制度质量,阻碍经济、社会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中的寻租类似于亲情寻租:即利用

自身的特殊身份(如血缘或师门关系),影响民族传

统体育传承人(掌门人)的权力行使,或直接寻求在

该项目发展过程中的某种控制权。这样或者造成决策

者的决策行为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失误,或者造成其

他行为人的办事效率下降。因为利益关系的影响,会

在民族传统体育的项口传承人周围产生不同的利益群

体,各自凭借其特殊的师门或血缘关系去谋求权力和

利益。这样就造成体育项口运行成本增高,出现资源

诅咒现象。由于关系的复杂性和多个利益集团的存在,

可能造成圈子中关系稍远的项目运行具体责任人对一

些非正常现象漠然视之、明哲保身,从而使民族传统

体育的发展受阻。

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传承人”个人利益、获

得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权对项口本身的利益具有

巨大作用,加上评定“传承人”、授权项目推广的过

程可能出现不规范行为,“寻租”和腐败就会产生。

由于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发展缓慢,力量较弱且较分散,

不能形成有效合力以实现共同目标,长期形成的体育

社团官民二重性和政府机关存在的效率低下和人情世

故,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社会关系可能呈现不透明甚至

不可信的特点,使社会制度较差,影响了民族传统体

育的社会形象。

3 破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诅咒”的思考

“资源诅咒”并非不可避免,这在经济领域已得

到证明。民族传统体育要避免和破除“资源诅咒”现象,

需要在认真审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制度建设,

通过扩大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交流来促进共同繁荣。

3.1 经过文化自觉,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改造

文化自觉是指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不

仅了解她的不足,还要清楚她的价值。任何文化都有

其特定的生存环境,都是长期历史选择的结果,也都

需要随着历史和社会发展进行变革和转型。但这种变

革和转型不是跟着感觉走,更不是被西方牵着鼻子走。

在文化领域没有绝对的普适价值,对强势体育文化的

刻意模仿,等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杀。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民族传统体育项口过多,

分类过细,容易出现“资源诅咒”现象。江户时代末

期,日本柔术流派多达179种,庞杂的流派和体系并

未带来其繁荣,“资源诅咒”反而造成其推行困难。

现代柔术之父嘉纳治五郎经过总结原理、删繁就简,

使改造后的日本柔术重新获得社会承认并最终进入奥

运会。时至今日,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外环境已经发

生了重要变化,“我们不应渴求历史上创造出的民族

传统体育能适应不同社会的需要,而应针对不同社会

需求而对民族体育文化做出调整。”如台湾民间对

传统阵头“太子爷”的改造,使充满宗教色彩的“傩

舞”变成充满现代摇滚色彩的“电音三太子”,得到

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并曾荣登上中央电视台的舞台,实

现了其宗教功能到健身娱乐功能的转变。这种对民族

传统体育的改造,体现出文化自觉基础上的文化自信:

我们有能力、有智慧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神”和“魂”

传承下去。

3.2 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制度建设

经济学界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民主制度相对较差

的国家,自然资源倾向于诱发腐败,从而拖累经济增

长。为避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腐败和寻租现象,

就有必要建立严谨的管理制度和开放的交流政策,从

而消除资源的负面效应。

同时,通过制度建设,鼓励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教

育和创新投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人力资源建设,

消除“挤出效应”的消极作用。鼓励民族传统体育的

全面发展,避免对某个或某几类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

过多依赖,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得到整体进步。

3.3 提供民族传统体育交流与展示的真正机会和平台

多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缺少的就是展示自身魅力

的机会和平台。正是由于缺少展示的机会和自身封闭

性,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随着观众的渐行渐远,在

类似神枪沙子龙“不传,不传”的拒绝声中,正逐渐

淡出人们的视野。还有少数项目沦落到为地方政府增

加旅游收入而进行“街头卖艺”的工具。表面上看似

乎得到了展示机会,可在商业利益驱动下,所表演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口早失去了其应有的韵味和“精、气、

神”。因此,提供一个专门的能让各民族传统体育展

示和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十分重要。

项目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是展示和交流的前提,中

国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不仅创造出富于地方和民族色

彩的体育项目,而且创造了很多形式相近、方法类似

的项目。以最简单的儿童游戏为例:和我国南北各地

汉族儿童喜爱的“老鹰捉小鸡”相似,新疆柯尔克孜

族有“老鹰吃仙鹤”的游戏,广西仫佬族有“凤凰护

蛋”游戏,类似的还有山东的“马虎叼羊”、台湾的“围

虎陷”等。相似性提供了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比较、

借鉴的基础,而差异性则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展示和

交流的内容。举办民族传统体育交流和展示活动一方

面需要体育和文化管理部门的积极策划,另一方面也

需要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配合和支持。民族传

统体育之间的交流和展示,不应以决出“胜负强弱”

的某某运动会面目出现,而应是一视同仁,平等参与,

各展风采,通过“美人所美”和“各美其美”,达到“美

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民族传统体育共同繁荣的目的。

4 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目前所遇到的问题是多种原因

造成的,我们不能一味抱怨外在的“体育全球化”的

冲击,而是要积极从自身找问题。“周虽旧邦,其命

维新”,民族传统体育在新时期要获得进一步发展,

必须通过不断创新来破除“资源诅咒”现象。这种创

新不仅体现在动作技能本身的改造上,还体现在制度

建设上,也体现在传播方式的改革中。我们相信,有

着数千年文化积淀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必将经过

创新而在新时期重新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董国瑞,黄力生.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走向

世界的对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34(1):

22-26.

[2]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

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4-

87.

[3]邱丕相.从历史与现状探析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的

发展[J].体育学刊,2008,15(2):91-94.

[4]谭华.体育全球化语境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

命运――以中华武术为例[C].国际人类学与民

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

会议论文集,2009.

[5]孙永平,赵锐.“资源诅咒”悖论国外实证研

究的最新进展及其争论[J].经济评论,2010(3):

124-128.

[6]谢继文.“资源诅咒”国外研究综述[J].经济理

论与经济管理,2010(9):35-40.

[7]韩和元.我们没有阿凡达:中国软实力危机[M].

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1:49.

[8]娄章胜,袁校卫,王振杰.体育全球化视野下民

族体育文化的传承危机[J].体育学刊,2008,15

(12):88-91.

[9]国伟,田维华.贵州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

和发展[J].体育学刊,2009,16(9):98-101.

[10]齐义军.“资源诅咒”制度传导机制研究述评[J].

前沿,2011(3):106-109.

[11]郑旭旭,袁镇澜.从术至道:近代日本武术发

展轨迹[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

100.

[12]余学好.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及现代化[J].

体育学刊,2004,1l(3):5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