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落花生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8-10 18:07:5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落花生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落花生教案

篇1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1、研究缘起

限于精力和阅历,大学生人际传播的大部分发生在校园。随着上网人数和时间的持续增长,在线活动对大学生人际传播影响不断加深。现实生活中和互联网上的人际交往彼此交叉,相互影响,形成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显著特色。

以学习经历为特色的的校内网(xi―),成立于2005年,以在校大学生为用户。实行用户实名制。截止到2008年3月份,校内网已经拥有真实注册用户超过2200万,占据中国大学生用户80%以上的市场份额。

2、研究意义

互联网将从消闲娱乐功能转向实用,“工具性”的作用会日渐凸显。网络人际传播对个人来说具有效益,从这一角度切入,通过对西安大学生使用校内网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表现,从侧面了解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点。

二、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概念和具体表现

1、网络人际交往本地化,指的是在网络中参与人际交往的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也基本生活在同一城市乃至地区,便利了网络人际交往从线上走到线下。在本研究中,指的是西安大学生人际交往从线上走到线下,活动场所以西安为主,甚至有的活动会延伸到周边甚至全国范围。

相比现实空间的人际关系,网络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更倾向于建立一种“纯粹关系”,按着吉登斯的论述,这是一种不受社会和经济状况等其他因素的影响。而“从关系本身中获得回报”的关系。通常这种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吸引和相互间的信任,而非利益权衡的结果。纯粹关系是一种亲密关系,但需要一定的隐私性,“因为如果个人亲近没有被依赖所取代的话,那么必须在自主性和情感以及经验共享之间获得平衡”。

2、西安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本地化的表现

(1)线上活动日益走向线下。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朋友介绍”是学生之间了解校内网的主要途径。校内网倡导“网络生活真实化”,线上活动走向线下,是校内网虚拟环境真实化的体现。研究表明线下活动参加过的几乎占了一半以上的人数,校内网对用户的群体活动有着显著促进。

接受本问卷调查的一个大学生这样描述:“我是一个来自外省的学生,今年读一年级。刚进校园除了宿舍的同学交往密切外,和其他学生接触不多。有时候觉得课余时间挺无聊的。我同学向我推荐了校内网,我通过校内网和班上的:院里的同学交流,增进了了解。参加了网上别人发起的羽毛球、读书兴趣小组,每周都有一次集体活动,上周末还参加了一个爬华山的活动。使用了校内网,我的学习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了。这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里是想不到的。”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的同学很少或者甚至没有参加一个线下活动。一方面因为个性和兴趣的差异,一些线下活动无法满足的日益个性化的活动需求。活动的发起者及可能的参与者多为实名制下的陌生人,由于缺乏现实的接触,使得用户难以去除戒心,也就难以享受群体活动的乐趣;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很多大学生的课余活动很丰富,暂时没有尝试通过互联网而参加线下的活动,但有些受访者表示有机会的话会去尝试参加线上发起的线下活动。

(2)线下走向线上。

本研究发现,有些大学生将现实的交往关系搬到网络上。通过日志表达自己的所闻、所思、所感,便于现实中的交往对象更全面的了解自己。同时通过访问现实中同学、朋友的个人主页了解对方。“打招呼”、评论、回复帖子等是最常见的交互方式。而“贴布告”模拟大学校园的生活,容易使用户产生群体认同。另外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和社会的双重考验,会忙于各种事务,有时疏忽保持正常的人际互动,通过网络打个招呼、发一份祝福,访问同学、朋友的个人日志,了解朋友的近况,维系“人际交往”的持久性。

(3)与身边朋友、同学交流比较多。

大学生由于社会地位,角色任务,文化修养,价值观念的更大相似性,其生活和学习环境大多在校园,比其他年龄发展阶段的人具有更为突出的对同龄人的相属和依赖感。在调查中,身边的朋友联系是最为密切的,通过校内网的日志等,可以了解身边朋友最近发生的事情。

(4)参加的线下活动以运动、教育/讲座/学习、旅行、公益居多。

上述那个接受调查的大一男生,虽然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由于刚进人大学,新的身份一时难以适应,也很难从紧张的高中生活转入有张有弛的大学生活。表现出交际范围狭小,课余生活贫乏。对于包括大一新生在内的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机、互联网都相当熟悉。大学学习生活相对高中变得多少有些轻松,互联网成为他们学习、娱乐不可或缺的助手。校内网,其成员都是与自己年龄相近、经历相仿、志趣相投的群体。与他们交流没有天然障碍,易于沟通交流。在校内网上,学生们或以班级、院系为交际平台、或以兴趣喜好为导向成立小组,展开互动。

根据调查统计,在校内网上共分类出9个群体,大学生经常参加的活动有运动、教育/讲座/学习、旅行、公益。经常参加运动活动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为16%,表明体育运动是大学生热爱的项目,既能够锻炼身体,又能够结识朋友、增进友谊;经常参加教育/讲座/学习项目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最高,为21%,这表明学习仍然是大学生热衷的项目。一方面由于这个群体正处于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另一方面学习竞争的压力、就业的隐形压力“迫使”大学生们在课堂外,仍然把学习当做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旅行也是大学生喜爱的活动。据调查,经常参加旅行活动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为14.2%。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好奇心和求知欲强,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课余时间较多,一年加上寒暑假大概有半年左右的闲暇时间。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很多学生愿意旅行,游览国家大好河山。但大学生又是一个基本没有收入的群体,日常生活开支基本上由家庭提供。故大学生的旅行首选地理位置近、花费便宜,单个的或三五结伴的自助游是大学生旅行的特点。同时西安又是我国乃至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古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景点较多,这也为外地到西安求学的大学生提供了旅行的便利。公益活动一直深受大学生的青睐,经常参加公益活动项目的占到受调查的比例为19.3%,仅次于教育/讲座/学习。“做个有知识、有抱负的青年人,积极回报社会是我们这代年轻人的追求。去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大地震,噩耗传来,举国悲痛。我在校内网上一个捐款倡议,不到半个小时就得到了300多个回应,第二天我们就捐了一万多元钱,由我代转交红十字会。还有不少主动要求去地震灾区支援抗震救灾。”这是一个在西安一所民办高校读书的学生的感言,她家来自甘肃农村。据其宿舍的同学讲,她平时生活节俭,但救灾她拿出来了300元钱。这相当于她两个月的生活费。

篇2

我是一名年轻教师,由于我的教学经验不足,每次上课之前我都会阅读大量的优秀教案、名师教学实录,希望能够把知识更准确、更清晰地传授给学生;并依照现行的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受到教育。但往往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很多时侯我都会积极地引导他们,学生们也很习惯我的这种“引导”。久而久之,在学生们的心里留下了“老师怎么理解,我们就跟着怎么理解”的方式,形成了不说“实话”的课堂。

在教学《落花生》这课中,开始半节课里,学生的学习都根据我的教学设计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我出示“父亲拿花生同苹果、桃子、石榴做对比”时,很多孩子接受得都非常快,读懂了父亲是说花生的品质――默默奉献。大家也都纷纷表示要做花生那样默默奉献的人。但当我根据精心设计的教案反问道:“你们不想做像苹果、桃子那样的人吗?未来的社会需要展示自我啊!”孩子们迟疑了。我本想他们会按照教案上说的那样,觉得外表美心灵也美更好(因为我们班的学生平时都很爱展示自我),但当我叫起一个平时很爱展示自己的学生时,他却回答说还是默默地等待别人发现的花生好。有了这位平时很优秀的学生的引领,很多孩子都说自己展示自己是不好的。这与我设计的教学环节有很大的分歧。在我的再三引导下,最后有一些孩子很不自信地说出了“展示自己也不错”,但与我设想的却完全不一样。为了完成教学进度我进行了下一环节,这节课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但孩子们的回答却一直萦绕在我的耳际。

午休期间,我忍不住又问出了那个问题:“你们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还是苹果那样的?”上课时那个第一个回答问题的孩子大声说:“当然是苹果那样的了,又美丽又有用。”其他同学也七嘴八舌地说起来,大部分的同学都喜欢既美丽又有用处的苹果,讨论得非常激烈。这不就是我要的课堂效果吗?我充满疑惑地问:“上课时为什么不这么说?”同学们都说:那篇课文讲的就是花生当然是花生好了,老师一定希望我们这么回答的。我一时间竟无话可说。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深深地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教师要根据教学中出现的一些突况,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才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我平时给学生们发挥的空间太小了,一味地对着那些“经典”的教案,而忽略了孩子们的发展。从那以后我尽量地让他们把心声畅谈出来,还给他们自由、自主的课堂。我发现这样做不但没有拖延教学时间,相对于以往还有了很大的提高,没有我过多的引导,他们的理解也很准确,甚至多了一些更精彩的理解和回答。对于正确的我都予以肯定,同学们在上语文课时回答也更大胆了。

孩子是天真的,他们的想法往往也会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要给他们空间,让他们自由地飞翔、尽情地发挥,于是会发现原来他们比你想象的还要出色。

篇3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41-1

一、课前准备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准备课堂实验所需的材料,并围绕课本内容提出一些要求与问题。这样做可以引发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不仅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寻找实验材,而且学生会根据教师事先提出的要求去注意并进而观察实验材料,即达到学生配合教师准备实验材料,又使学生主动地去熟悉与学习教材,师生合作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以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五节《植物的开花和结果》为例。根据授课时间,教师布置学生课前帮助老师采集部分植物的花,尤以月季最为合适并要求提供材料的同学向大家介绍花的名称、特征、开花时间、生活环境等基本情况,这就能促使同学们积极地寻找各种植物的花并了解与查询以上问题的答案,并鼓励他们将事先观察与学习到的内容在课堂上介绍给大家。

另外教师可要求采集月季花的同学进一步根据课本的彩图,对照观察花的个部分结构,能在教师指导下正确指出雄蕊、花瓣、花萼、花托、花柄的结构,进而要求他们识别并指出雄蕊的花柄与花丝。雌蕊的柱头、花柱和资方。在课堂分组观察时,由他们担任小组的实验指导员。这样让同学动手准备材料,观察实验材料,表达观察到的现象,思考相关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使学生觉得生物课具有亲和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二、教学过程

1.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部分实验材料;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例如:学习《外界溶液浓度影响细胞的吸水》时,教师准备好三种溶液:(1)15%左右的氯化钠溶液;(2)自来水;(3)土壤浸出液。教师给学生新鲜的萝卜,让其切取三块5厘米的萝卜条,分别投入三种液体中,十分钟后取出萝卜条,测量其长度。

让学生讨论完成此表。根据萝卜条长度,判断它们吸水、失水情况。再将吸水情况与溶液浓度联系,不难看出:外界溶液浓度高,细胞失水。外界溶液浓度低,细胞吸水。土壤溶液中,细胞正常活动,从而引入到新课内容,直奔主题。

2.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些科学数据、实验事实等,分析数据事实,得出结论,进而引入新课。如:学习《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时,如何让学生自己很自然地得出绿色植物是食物之源呢?教师事先列一张部分食物的营养成分表。通过学生的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些绿色植物为我们提供了食物,学生还可以通过这张表分析食物的营养价值及部分微量元素含量的高低。教师可进而引导他们根据营养成分的差异,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防止因挑食、偏食造成的营养不良。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精心组织准备一些问题,以问答竞赛的方式,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植物茎的输导功能》时,因为本节概念和专有名词多,单纯讲解效果不理想。组织学生竞答,有利于他们快速熟悉茎的分类、茎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加深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印象,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思维、快速、认真地看书的习惯、积极踊跃的发言,培养他们快速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设计的题型可分:判断、选择、填空、问答、创新思维、科学想象等。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列出一些生动有缺的例子。这样可以丰富其课外知识,巩固课本知识、调动其兴趣,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来解释,解决一些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①学习过《植物种子的萌发》。就种子萌发过程中,胚根先突破种皮发育为根,设问:在育秧前,首先要对稻种“催芽”,试问“芽”是什么?其实它并不是胚芽,而是胚根。这些胚根落在秧田里会调整其姿态,仍是胚根扎入泥土中。

②学习过《植物的开花结果》。其中以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个白胖子。”来说明果实的结构。根据有篇文章叫《落花生》提问:为什么花生开花后形成的果实却在地下。其实花生的生物学名称为“落花生”是有讲究的,花生开花后,花柄很长,会垂到地上并扎入土中形成果实,故名落花生。

③学习过《植物的呼吸作用》后,教师可提问“为什么清晨在树林中锻炼身体并不好”。就是因为在夜间树木不进行光合作用,而是进行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并呼出二氧化碳,故而清晨树林中氧气含量并不高,反而是二氧化碳含量高,当然就不利于锻炼身体了。

篇4

再如,《麻雀》,屠格涅夫的本意是赞美勇敢的力量,爱的力量。而当有的学生发表老麻雀太冒险了的看法时,老师不仅不加引导,还顺着学生的发言补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又如,《落花生》,许地山是借花生表明人生态度和做人准则--注重实际,不图虚名,有益他人,默默奉献。有的老师还没引导学生认真读书,就让他们表态,结果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做桃子、石榴、苹果,因为又好看,又好吃,比花生强多了。

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感受,有利于发展创新思维,有助于从多个角度解读文本,丰富阅读感受。但是,一定要处理好多元解读和阅读导向的关系。这样,才能不偏离作者的写作目的,才能尽到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

二、年段目标与小学总目标的关系

既要熟悉小学阅读教学总目标,又要牢记各个年段目标。在教学中要落实年段目标,体现阶段性;还要望着总目标,想着相邻年级的目标,体现阅读训练螺旋上升、稳步推进的连续性。小学阅读教学重点是培养感受、理解、积累和初步运用的能力。各年段要有所侧重:低年级,培养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学词;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词语。中年级,加强朗读;练习默读;学习用多种方法理解词、句、段;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学习略读,粗知大意;体会词句表达效果,初步了解一些表达方法;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高年级,进一步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能体会词句含义、感彩和表达效果;揣摩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学习诗歌、叙事性、说明性等不同文体文章的阅读;学习浏览,根据需要搜集和处理信息。需要注意的是,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默读训练,都要重视词和句的教学;再者,感受理解、积累、运用的能力,不能割裂开来逐一培养,而应既有侧重,又要整体推进,螺旋上升。

三、教科书与其他资源的关系

母语教育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要深刻认识母语教育的特点与优势,增强资源意识,让所有适用的资源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此其一。教科书是最重要、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体现了课程目标和能力培养的要求,应以教科书为主,用好教科书。此其二。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教教科书,这样的语文教学单薄、狭窄、封闭,容易脱离学生实际和沸腾的生活。而过多地引进其他课程资源,少用甚至不用教科书,活是活了,但教学轻飘飘,语文训练难以落实,各项要求难以达到。正确的做法是,以教科书为主要凭借,适当引进相关资源,适当拓宽教学途径与形式,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在学好教科书、实现基本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学得更多一点、更活一点、更好一点。

四、读教材与写教案的关系

在修订的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的表述。课改以来,有忽视钻研教材的倾向,也有忙于搜集资料、制作课件,顾不上设计教案的现象。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是有效、高效进行教学的基础和保证。

篇5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水平的高低对课堂的教学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教师的教学功底决定了教师能否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案、能否有效解决学生的疑问或对课堂进行有效引导。教师作为“教”的主体,只有具备了扎实的教学功底才能够把知识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果把教学比喻为建设高楼大厦,那教师自身的教学功底就是建设大厦的设计蓝图和建设材料。如果教师功底不扎实,莫说实现高效课堂,一般效率的课堂也难以保障。因此教师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或是借鉴他人的教学经验,或是接受更高的教学培训,或是不断地搜寻有用的教学信息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对自己进行千锤百炼。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改中明确指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是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最大保障。小学生好奇心强,对世界的认知水平还不够,最容易被激发起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根据课文内容做游戏、进行知识点的趣解、将文章内容与学生自身联系起来等,下面我们举例进行介绍。

比如在进行《狐狸和乌鸦》的教学时,老师可以将这篇课文变成一部小小的舞台剧。课本知识做台词、学生做演员、讲台做舞台,让学生通过表演进行学习。在这个活动中,老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进行表演。小组中如何选择演员、如何进行表演都由小组成员自行决定。小学生比起其他阶段的学生有更强的表现欲,他们更渴望表现自己,获得老师以及同学的肯定。为了能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学生会自行研究课本内容,搜寻相关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课本的知识,还能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有很大帮助。

此外,在教学中老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帮忙设计教案或者准备教学道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老师在设计教案时,可以选择几个学生帮忙,然后将他们的想法加入其中。这不仅会让学生有极大的成就感还会促使这些学生自觉维护课堂秩序或者带动课堂气氛。在教学中应用到的小型教学道具老师可以让学生帮忙准备。比如在讲解课文《爬山虎的脚》之前,老师可以让能够拿到爬山虎的学生帮忙准备几片叶子或几根爬山虎的脚。在课堂上老师将其拿出来给学生观看并特别声明这是某某同学为大家准备的。帮忙准备的学生自然感到骄傲,而其他学生因为课文与自己的同学联系了起来,自然会投以更多的关注。

三、备课不忘“备学生”

通常情况下,提起备课,大多数人都会想到备教材、备课标,很少有人能够想到还需要“备学生”。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整个教学的活动都是围绕着学生展开,如果无法了解学生的详细情况又怎能够设计出最符合学生水平的教案?如何能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真正有效的课堂教育是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的。因此,老师在备课时不能忘记“备学生”。“备学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要先了解班级的整体情况,比如班级的整体学生水平和整体的学习状态等。第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包括班级的整体基础与学生的个人基础。第三是要了解学生的个体特性,主要指单个学生的水平、爱好与特长等。第四要了解学生对上一阶段课堂教学方法的适应性。通过了解学生对之前学习方法的适应之处与不适之处,老师可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案。第五要了解学生有哪些变化。在发现了学生的变化后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四、优化提问的内容

课堂提问是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法宝。但是现在的课堂提问中有不少的问题需要解决:无价值与无效的问题太多、提问问题的本身就是问题、问题中存在差异性等。这样的提问内容不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还会降低学生对老师的信任程度。因此,在每节课之前,老师要做好提问的“预习”、简练提问的内容、消除提问的不足并提升所提问题的启发性与代表性。

五、使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篇6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2―0093―02

生成性资源,不是教师备课能全面预设的,是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创造出来的,对课堂教学有互动、推动作用。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中指出:“从更高的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可见,关注生成性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有互动、有生命。

一、“生成”理念――课堂生成的前提

大多数教师对课程资源的理解片面化,认为课程资源就是与教科书配套的教学参考书、练习册等纸质材料。甚至对新课标指出的:要有效合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也往往局限于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校本课程等。在新教学资源观引导下,教学资源应是丰富且具开放性,教学过程中超出“预设”、“动态生成”的资源,也应视为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柔性预设――课堂生成的基础

这是板块式预设,非“串联式”线性设计。教师把学生在课堂各环节“可能”产生的问题都加以推测,在脑中分成不同模块,以便教学中能敏锐洞察、有效捕捉,适时调整教学。

三、情境创设――课堂生成的关键

1.和谐课堂

贯彻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主体参与,教师需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情境。教育家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在起作用”,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种教学情境中,学生的“能量”无可限量,看不到教师占主体,体验到尊重、友爱,得到鼓励、指导,实现师生、生生、生本间平等对话。

教学《炮手》,学生正交流“炮手为了国家的利益准备炸掉自己的家”,忽传来“这人真傻”。随年龄增长,学生无论认不认同课文价值观,答题都给予类“参考答案”,实际并非完全理解与认同。抓住这一思维,我问:“我听到一微弱声音传达了不同意见,能把你的想法和大家分享吗?”我看到有人的脸刷地红了,眼神飘忽不定不敢直视讲台,我以诚恳而期待的眼神,鼓励他大胆站起来,他犹豫一下,大声说:“这人真傻!”

师:你觉得这位炮手“傻”在哪里呢?

生:……(学生发表观点时,我发现班上部分同学也频频点头,以崇拜的目光注视这代表他们心声,又敢于公然向课文挑战的同学。)

师:你们和他观点相同吗?一起说一说。(课堂一下子哗然,学生放开胆在座位上争相吼出自己观点,在激烈辩论中逐渐理解炮手为了国家利益,从作战全局着想,牺牲“小我”的无私奉献精神。)

2.实践活动

传统教育没给儿童活动的机会,孩子就像插在田间的秧苗,整整齐齐,正是这种“静听”课堂,养成对别人头脑的依赖,习惯被动吸收,从而压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课改提出要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及培养,活动中学会求知探索。

《特产》是开放单元,旨在通过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中国各地特产,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情感。我所执教小学地处经济开发区,外来工随迁子女是本校主要生源,教学本单元,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自发按省份分组,通过采访家中长辈,回忆童年往事,网络查询等分工合作,相互交流。有的让老家亲戚拍了视频,有的讲述特产起源与后续发展等。学生坐在四四方方教室中,就能见识祖国丰富特产,激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强烈情愫。可见,与学生情感有关的课堂资源得益于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判断选择――课堂生成的归宿

淡化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是新课程理念下一道亮丽新景观。然而,并非所有的生成性资源都是有用的。

1.无效生成

对生成过分热衷,没有筛选,会导致课堂“失控”,从“生成”变“无成”。曾听一位教师执教《落花生》,师生共同讨论:“课文以议花生的可贵之处来说明做人道理”,教师满意于最先举手学生答出:“做有用的人,不做只讲体面、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时,一学生冷不丁地说:“老师,桃子、石榴、苹果们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枝头,不一定就在炫耀,而且这些果实对我们也有用。”班级顿时稀稀疏疏,教师猝不及防,顺学生思路问:“有没有人赞同这观点?”班级炸开了锅,有的认为赞美落花生不能以贬低其他果实为前提,有的认为这些果实给我们美的欣赏,也能提供人类需要的养分,是大功臣……教师若有所思地回答:“想不到同学们有这么独特的见解!”带着对学生“独到见解”的骄傲,课堂匆匆结束。

虽然新课标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然每篇文章蕴含自身价值取向,赞扬苹果等既体面又有用,显然与本文思想相悖,更凸显教学失效,学生非但没理解本文赋予的价值观,反而曲解了课文。

2.有效生成

其实,越是动态生成、流程灵活的课堂,越是需要教师强有力的引领,需要教师对纷至沓来的生成信息进行筛选点化。

(1)质疑型生成

课前预习,引导学生在事先阅读新课的基础上,在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之处提问题。待课堂讲到相应地方,若已迎刃而解,便是检验了自身听课效率;若依旧不解,可当堂提出,共同探究。这能鼓励学生质疑,促进更多的“非预设生成”资源,使鲜活的质疑型课程资源绽放生命的光彩。

(2)“错误”型生成

课堂教学中常会出现“意外事故”,若教师能善于利用“错误”,拨乱反正,亦能收到意料之外的教学效果。

(3)偶然型生成

一次执教《巩乃斯的马》,窗外忽然乌云密布、雷声阵阵,瞬间,雨点成排斜落,噼啦啪啦打在窗户上。学生注意力从讲台转移到窗外,看着天气瞬息万变,都惊叹不已。我趁机抓住这暴雨,让学生看着窗外雨景,教师范读描写马群暴雨中奔腾的句子。学生看着美景,听着范读,不约而同地慢慢拿起书,在雷雨声伴奏下,声情并茂地齐声朗读课文,通过实际感受与想象,品味了第二自然段描写的场面,体味了作者表达的勇敢、自由、进取精神和不受任何羁绊的生命力。

课堂教学中出现“偶然事件”是难以避免的,教师若能“执掌舵盘”,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偶发事件”也能“一石激起千层浪”。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我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孩子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一节成功的课堂,仅有精彩预设是不够的,教师需对孩子在课堂上灵动的生成性资源快速筛选,与预设的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基于“预设”超越“预设”,焕发新活力。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J].中小学教育,2007(08).

[2]余文森,林高明,陈世溪.有效教学的案例与故事[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篇7

在教学活动中,应该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随意发挥、包办代替,而是在教学中对学生的一种启发、诱导和指点;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明确这样的认识:“教师只是编导,学生才是演员。”“是教师配合学生,不是学生配合教师。”但纵观我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有些教师以所谓的“满堂问”代替“启发式”,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教师把学生往预先设置的一个个“陷阱”里赶,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主导”,而是“主宰”。我们认为,要杜绝这一现象的发生,真正实现“教为学服务”,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给予学生质疑的机会

“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研究。在问的内容上,可指导学生从课题上提问,从语句内容上提问,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提问,从语言运用上提问,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提问,从标点符号的使用上提问……

二、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的《落花生》教学之所以打动人心,与其开放性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选择做像苹果那样的人,还是做像落花生那样的人并展开激烈的讨论不无关系。孙老师的这节课给我们传递了这样的教学理念:阅读课堂教学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我们认为,在这方面,十分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行选择”的新机制。如朗读、复述、讲析课文时,可适度地让学生自行选择:“你觉得哪一段最喜欢读,读给大家听听。”“复述课文的哪一部分你最有把握,说给大家听听”……让学生选择,不仅可以选择自己行为,也可以表示自己的选择意愿:“你喜欢和谁来一起表演?”“你想和谁一起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和谁坐在一起讨论问题?”……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自然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中,去寻求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三、给予学生尝试的空间

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教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语文课,书要让学生自己读熟,自己感悟;话要引导学生自己说完整、说明白;文要以读促写,使学生有感而发。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索意识,提高了挫折意识,迸发了成功意识。如《最后的姿势》课文讲的是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舍命救四个学生的感人故事。在整体上把握全文后,在品词析句时,我出示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感悟:1.从第一自然段中“六点多起床”“早早地来到学校”,你看出谭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说一说)2.找出描写地震发生时的样子的几句话(让学生读一读)。3.地震来临时,谭老师说的话“同学们快跑!什么也不要拿!快……”从老师的话中,你体会到他的内心想法是?(让学生想一想)4.谭老师救学生时的一系列动作:“拉着”、“撑开”、“护住”,你能示范一下吗?(让学生做一做)。学生们在自主地探究之后,特别是在学着谭老师撑着双臂护住学生的姿势(生命中最后的姿势),深深体悟到谭老师的这种大公无私、舍己救人的高尚品质。

篇8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54-01

课程的本质是一种教学事件,这是美国心理学家加涅提出的概念,构成教学事件的主要因素:教师、学生、教材、环境。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或“知识的移植”,应当是学习主体和教育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课程是一种体验和交流,这种体验和交流的学习者即教师和学生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感受对教材进行交流。由于课程中教师和学生是主体,是认识者,都带着自己的特有感受感知教材内容,教材的客观性和主体的主观认识间必然产生“空间”。所以教师不能简单传授教材,而要创造性使用教材,应考虑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课,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处理教材内容。所以新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做法。

一、从课程标准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发现若教材能够实现课标要求,我们会按照教材完成和设置某些环节,如果教材不能实现课标要求,就需要对教材进行取舍和整合。如课例《记金华的双龙洞》在教材中并没有提出“复述双龙洞”、感受大自然的壮观景象的要求,在课标中却提出这样的要求,这就需要依据教材引导学生进行复述训练,在这个过程中对教材内容进行编排和调整,根据复述要求,在不改变原文主旨的基础上,取舍和添加某些内容。这是从课标的要求出发对教材的变通。

二、从学生的实际需求方面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考虑,建构主义认为,复杂的学习领域应针对学习者的经验和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才可能是主动的。如课例《落花生》,学生从教材中略知花生的生长特点,但教材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满足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需要,借此引导他们收集有关花生生长过程的资料并结合日常生活中对花生知识的积累,通过相互交流讨论,对花生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拓展了教材内容。这个知识的存储过程是为了引导学生感知,了解花生的特点是为了探讨“我们要做怎样的人”这个问题而做的知识铺垫,在此基础上便于学生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从教师的理解高度方面

如课例《爬天都峰》,教材只是让学生明白爸爸说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的含义。笔者并没有就教材而讲教材,而是从老人和孩子之间怎样汲取力量爬天都峰的话题延伸到生活中,比如,想想在生活中哪些事情让我们能感受到“汲取”带给我们的力量,这样同学们的思路拓宽了。对于“汲取”一词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样处理教材就拓展了深度,给学生留出思维的拓展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充实了教材内容。

四、从地域特点方面

从教材内容的编排看,发现教材选定的某些篇目和当地的实际状况有些偏差,比如,和“春天”相关的古诗和文章,当我们在使用教材时,需要结合本地的实际。如课例《燕子》描绘了南方春天生机盎然的景象,此时北方的春天还没有到来,所以在感受南方春天带给我们的美的享受的同时,联系北方的实际。比如,让学生思考:回忆北方的春天什么样?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春天和文中南方的春天做比较,通过比较,学生明白了不同地域同一季节春天的差异性,这也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

五、从教学情况方面

我们的备课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上,带有主观性。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事先考虑到学生课堂中的变化因素。因此,老师的教案要设计成为学生提供学习便利的学案,更多加入或考虑到学生学习中的动态变化,所以教师一定要活用教材。当课堂出现预案之外的问题时,要把握住课堂,灵活处理突发事件。比如,笔者在讲《北京亮起来了》时,在备课时考虑到学生可能要关注到的问题,如北京道路发展、名胜古迹,但在学生交流时,突然讨论到北京申奥的问题,讲到在申奥过程中北京的种种变化。这时及时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奥运内容,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就能满足了学生求知的需要。

六、从信息技术运用方面

在传统教学中,黑板、粉笔、模型等传统教学工具发挥着应有的作用,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课堂带来变革。如课例《爬山虎的脚》,文本描述爬山虎的脚怎样一步步向上爬比较抽象,运用信息技术把文字描述具体化,就会直接清楚。扒住墙――拉一把――紧贴墙,这一系列动作利用动画演绎的方式,形象地把爬山虎的脚怎样用吸盘吸住墙,用力把茎往上拉,一步一步贴住墙向上爬的过程表现出来。运用这样的呈现方式,把教材的文字表达方式演化为生动直观的表现形式,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把抽象的表达变成具体的演示。通过信息技术在教材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效果,丰富了教学内容。

篇9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呢?有人认为,最简单的衡量方法就是学生在45分钟的课堂上学到了什么、学到了多少以及成绩提高了多少,比如是否记住了该记住的知识点,是否学会了这类题型的解答,以及是否学会了举一反三。事实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这一层面。一个优秀的老师,不仅要求在课前的备课、课堂的授课和课后的配套练习等方面牢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观念,而且还要注重每个学生的差异性,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来达到提高语文成绩的目的。

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

良好教学氛围的烘托,是教师有效教学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必然会提升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另外,由于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老师只有善于引导和鼓励,他们才能以极大的热情去思考和学习。因而,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一种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课堂,老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另外,小学语文老师为了和学生建立和谐友善的关系,还要多多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因为每个学生的家庭成长、生活环境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对那些父母从小就不在身边的留守儿童,更应该倾注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是受到别人关爱的。

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小学生知识范围有限,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对他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有一定的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一点,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展开教学。在日常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老师应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通过播放视频、幻灯片等方式,更加充分直接地展开其教学活动,使小学生们将注意力集中于其中。比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的课程《夜莺的歌声》这节课时,可以在学习这节课程快要结束的时候,为了巩固学生们对于这篇课文的了解,根据课文的内容,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和图片。有的男学生喜欢武器,于是就特意收集了二战时的很多武器资料,下载了当时的许多坦克、飞机、大炮等资料;有的学生比较喜欢了解军事知识,于是就收集了二战时许多著名战役的资料;有的学生还收集了二战中一些重要人物,如丘吉尔、斯大林、罗斯福、、等人的资料;还有的学生下载了的真实照片。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所要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更多语文知识的兴趣。

合理安排内容,科学设计教案

语文是一门知识体系极其庞大且繁琐的课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且信息量极大、涉及面极广,而且,小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积累以及感知发展水平均不够高,语文老师不可能把全部知识呈现给学生。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科学设计语文教学的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比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落花生》的备课过程时候,老师可以收集一些关于花生生长各个阶段的图片及视频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姿多彩的阅读世界,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也要注意随时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花生是以什么形态而生长的,并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在花生的不同生长过程中,主人公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促进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

篇10

所谓“本子”,就是指课本。在我们的语文课本里,每一册的“基础训练”中,都安排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低年级的有些课文后面还设有“说话”的作业。这些内容,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体现了各年段的说话要求,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

要教好这些内容,我每次都做到四有:有详细教案、有训练方法、有时间保证、有效果检测。在课堂中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说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说、大声说、大方说。

二、搭好“梯子”

在每一节语文课中,我都十分重视给学生创造说话的机会,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实话实说。

1.仿句式说话

教材中有不少句式很有训练价值,让学生仿这种句式说话,效果很好。如二年级《小壁虎借尾巴》里有一句“小壁虎爬呀爬,爬到大树下”,老师让学生仿句式说:谁走〔想、唱)呀(想、唱),走到(想起、唱得)……以培养说话能力。再如五年级《鱼游到了纸上》一课中,写那位青年人画画“有时……有时……”,让学生仿着这句式说话。

2.看板书说话

老师上课都会对重点的词句板书,在教学的适当时候,可让学生看着板书的词句练习说话。如《高粱情》一课,在学完“根”这一节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连贯地讲出高粱根的特点,但要用上黑板上的一些词“很深很深坚韧鹰爪擒拿 庞大的活物”。

3.看演示说话

演示直观形象,让学生看后就说。教学《乌鸦喝水》一课,教师用一玻璃瓶装了大半瓶水,从瓶口往里放石子,水渐渐升高,让学生看后说话。

在《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中,老师用纸的马演示比赛场面,让学生看后说,也可以让学生用左右手的手指当各等级的马,边比试边说。

4.看图画说话

这在低年级用得最多。如教学《两个名字》一课,老师出示“小蝌蚪”和“小青蛙”的画,让学生看图说话:小蝌蚪长大了变成了( ),( )小时候叫( )。

5.用关联词语说话

这种方式,既训练了说话,又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使用关联词语。如学了《太阳》一课的最后一段,老师让学生用“如果……就……”说这段的内容,然后再加上“不是……而是……”延伸说话;教学《我们家的猫》这课,在学生了解了猫性格古怪的特点之后,让他们用“既……又……既……又……”说出猫的古怪性格来。

三、出好“点子”

要让学生兴趣盎然地进行说话练习。老师还要想点办法,使学生津津乐道,越道越好。

1.当解说员

一些以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老师可以尝试让学生当解说员或当导游,以锻炼其说话能力。如六年级《马踏飞燕》学完后,让学生当解说员,向“观众”介绍这一名闻天下的文物;《镜泊湖奇观》一课学完后,让学生当导游,给“游客”介绍这一自然奇观。

2.当推销员

一些介绍产品的说明文,如《我的新朋友—一电脑》,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当当推销员,介绍产品特点,力争让“顾客”对产品感兴趣并购买。这也是将来言语交际的需要。

3.当配音员

教学网络的逐步普及,为这一活动提供了保障。学生对这一说话方式很感兴趣,对提高说话能力很有帮助。

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出示课件后,关闭声音,但保留画面,让学生看着画面,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对画面的理解,给画面配音。

四、揭开“盖子”

课堂中,老师要善于打开学生辩论的话“盖子”,鼓励学生质疑、争辩,对问题提出异议。“真理是由争议而确立的。”(马克思语)学生在争议中明理,在争议中长知,课堂活了,思维活了,说话的能力也提高了。

1.于无疑处生疑

有一些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去表述。《落花生》一课,文中用苹果、石榴与花生比较,老师问:花生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因而值得赞颂;苹果、石榴外表好看。到底好不好呢?引起学生思考,争辩,从而加深对“只讲体面”的理解。在《草船借箭》一课教后,启发学生思考、讨论:诸葛亮其实是骗箭;课题为什么用“借”箭呢?让学后思考后有话可说。

2.于对立处争辩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能提出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对立的两方去争辩。如《苦袖》一课,学生质疑:课文表现了小女孩诚实的美德,可她前后说的话却不一致,前文说柚子“有点儿苦”,后文却说“苦味很浓”。老师让学生争辩:到底小女孩是否诚实。在《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中,有学生提出:地球资源枯竭了,我们到火星上去。针对这一提法,我让持正反不同意见的学生辩论。

在争辩中,我们要注意训练学生说话的规范性:我同意XX的意见,但还想补充一点……;我不同意XX的看法,我认为……

3.于延伸处讨论

对有些教材的结尾;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讨论,谈出自己的见解。如《凡卡》学生,让学生讨论:爷爷能否收到信?假如收到信,爷爷会带凡卡回家吗?《穷人》一课,文章写到“桑娜拉开了帐子”就结束了,老师让学生续说,谈自己对结局的看法。

五、放开“胆子”

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能说好,要大胆让学生去说。我在课堂教学中用得比较多的语句是:

你读完后,想说点什么?

你发现了什么?发现什么就说什么。

你还能告诉大家些什么呢?

你怎么会有这个看法呢?能把思维的过程告诉大家吗?

没关系,说错了不要紧,老师会帮助你的。

说对了给100分,说错了给120分,因为你进步了嘛。

说得真好,我为你感到骄傲!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