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和圆锥的关系模板(10篇)

时间:2022-04-06 16:45: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圆柱和圆锥的关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圆柱和圆锥的关系

篇1

一、课前分析与思考

“圆锥的体积”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内容。教材首先出示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让学生直观估计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然后通过实验验证猜测,探索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最后用数学式子表示实验结论,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这样的编排,意在引导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从而在学到知识的同时,积累探索的经验,培养学习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时,往往存在这样几个问题: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是教师(教材)给出的,学生在教师(教材)的要求下进行猜测及实验;操作方式(不管是用水还是用米倒来倒去)也是教师(教材)提示的,学生只是照做。也就是说,学生的思维是封闭的,学生的“牛鼻子”始终被教师(教材)的无形的“绳子”牵着。

对此,有教师提出在实验验证环节提供尽可能多的不同大小的圆柱和圆锥,当各个小组做出的实验结果不一致时,

再引导学生质疑和交流,从而找到规律并总结出求圆锥体积的公式。这样的教学更具实验味、探索味,但问题是:这样大范围的实验是否有必要(即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不完全相等的情况,是否一定需要通过实验,才能证明它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课上做这样的实验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的确经历了过程,但学生的思维得到提升了吗?

面对这些问题,我思考:课上做实验到底是为了什么?我们怎样做实验?这节课除了让学生经历“猜测—验证”的数学学习过程,还能让学生学到些什么?能不能做到在节约时间的基础上,让学生既明白做实验的必要,又充分经历实验的过程,同时还在思维水平上有所发展呢?

细读教材,我发现相关练习中有这么一道题:

判断下面(图1)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单位:cm)

很明显,在研究圆锥的体积时,教材注重分析圆锥和不同圆柱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还有等底而高是圆锥三分之一的圆柱、等高而底是圆锥三分之一的圆柱(注:上述题目中,第二个圆柱底面直径与圆锥底面直径是3倍关系,故面积是9倍而非3倍关系,所以这个圆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故下文笔者对此作了改编)。数学本来就是研究数量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所以,我决定对这道题进行适当改编,从“圆锥与不同圆柱之间的关系”入手,教学《圆锥的体积》这一课。

二、课堂实践与收获

(一)在“选择关系”中萌生转化思想

师(出示一个圆锥)今天我们要研究圆锥的体积。按照我们以前研究图形的面积,研究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等方法,你觉得应怎样研究圆锥的体积?

生转化成圆柱。

师为什么不转化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生圆锥和圆柱最有关系,底面都是圆形的。

师(出示各种圆柱,如图2)

如果要研究这个圆锥的体积,你选择哪一个圆柱呢?

(大部分学生选择第①、第②个圆柱,理由是:第①个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第②个圆柱和圆锥等底。

少部分学生选择第③个圆柱。没有学生选择第④、第⑤个圆柱。)

师(对选择第①、第②个圆柱的学生)为什么这样选择?

生这样可以把圆锥的体积转化成圆柱的体积。

生第④、第⑤个圆柱的数据和圆锥的相差太远,应该没有什么关系。

师没有什么关系?我想你的意思是,如果底和高是任意数据,那么不同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就会有不同的关系。这样就找不到规律,也就总结不出求圆锥体积的公式了。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第③个圆柱不也和圆锥有密切联系吗?高相等呀。

生底不知道。

[说明:首先,提问“你觉得应怎样研究圆锥的体积”,旨在激活学生思维,使他们自觉地想到用转化思想。接着,提供不同底和高的圆柱,让学生选择,实际上是引领学生对转化的进一步思考。选择的过程是思辨的过程,也是理性分析的过程。通过选择,排除了与圆锥的底和高没有直接关系的圆柱,既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使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更真实、更简洁、更有效。]

(二)在“猜测关系”中提升空间观念

师那么,你们选择的这些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有什么关系呢?请猜一猜。

生圆锥体积是第①个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圆锥体积和第②个圆柱体积相等。

生我觉得,圆锥体积是第①个圆柱体积的二分之一。

[说明:猜测实际上是学生对圆柱与圆锥关系的进一步思考。这里的猜测,仅仅是在直观观察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经验的初步估计,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也为后续的实验做了心理上的准备。]

(三)在“验证关系”中理解体积公式

师下面我们就来做实验,看看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

(由于学具种类及数量的限制,大部分小组研究的是和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实验分两次。第一次,主要让学生感知一共倒了3次,那么圆锥体积是和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验证猜测的正确性,并提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进一步明晰圆锥和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第二次,实验重新开始,当倒了1次后——)

师请仔细观察,此时所倒的水变成了什么形状?和圆锥有什么联系?

生水是圆柱形的。

生水的底面积与圆锥的底面积相等,水的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

生体积相等。

生就是黑板上的第②个圆柱。

师看来这个圆柱和圆锥的关系不一般。它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边板书边说)圆柱和圆锥等底等体积,圆柱的高是圆锥高的三分之一。

[说明:如果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仅仅放在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V=1/3Sh”这条公式上,那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学生通过自学,早已知道这个计算公式。我们的重点应该放在圆锥和与它相关的一些圆柱的关系上,如圆锥和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之间的关系,圆锥和与它等底等体积的圆柱之间的关系,圆锥和与它等高等体积的圆柱之间的关系。这里精心设计了两次实验,第一次是落实学习重点,让学生感知圆锥体积公式的正确性;第二次是突破学习难点,让学生感知等底等体积的圆柱和圆锥的关系。这样,能够让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圆锥的体积。当然,作为“圆锥的体积”的第一节课,对圆锥和与它等高等体积的圆柱的关系不作研究,因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比较抽象,无法通过实验直观地看到。]

(四)在“运用关系”中提升几何直观能力

(在练习环节,教师先后出示了2道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问题1小明在写圆锥体积公式时,这样写道:V=1/3(Sh)。你知道他为什么要加上一个括号吗?

生他想提醒我们,这个表示的是什么。

生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师对应的是黑板上的哪一个图?

生第①个圆柱。

师这样的圆柱是怎样的呢?请想象一下。

(学生开始想象、比划。)

篇2

学生已经具备以下知识和技能: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并掌握了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初步经历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能够小组合作、动手完成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在教学中不光要让学生们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即深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能围绕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为后面圆锥体体积的计算埋下伏笔。例如:本课利用课件出示圆柱的图形。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圆柱的体积怎样求?学生回答: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教师巧妙的出示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底面和高都出现)。提问:这是什么图形?导入:圆柱的体积会求了。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圆锥的体积好吗?为圆柱与圆锥等底等高做好伏笔。

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观察、操作、猜想、估计、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圆锥的体积公式。在此过程中,教师注重了对学生的引导。并能运用圆锥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演示、观察、验证先比较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的体积关系。比较这个圆柱和圆锥,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你是怎么想的?它们等底等高,圆锥上面是尖的,所以体积小,圆柱的体积大。从而引导:那么,底面积×高是不是圆锥的体积呢?通过想象、猜测:这个圆柱和圆锥有什么特点?(等底等高)观察:三角形的面积是长方形面积的二分之一提问:那么圆锥体积有可能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呢?1/2或1/3。最终通过实验验证,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做完实验,得出的结论,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在等底等高的条件下V=1/3Sh。教师又引导学生小组做实验。不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证实: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或圆锥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板书:V=1/3Sh。

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5-033

教学片断一:

师:请每组同学拿出圆柱和圆锥学具,先比一比圆柱和圆锥的底。

生:一样大。

师:请大家再比一比它们的高,怎么样?

生:一样高。

师:下面,我们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做实验,看看会发现什么样的规律。

生1:我们组先向圆柱装满水,然后倒入圆锥中,倒三次后倒完,说明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应该说清楚什么样的情况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1: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生2:我们组先给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中,倒三次就倒满了,这说明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圆柱与圆锥的底和高怎么样?说清楚了吗?

生2: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出示判断题: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全班一半学生判断此题正确)

……

教学片断二:

师:请同学们拿圆锥和圆柱学具,这节课我们就用圆锥和圆柱做实验,看看能不能通过实验发现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开始分组做实验。(生动手操作)

生1:我们组做了两个实验。第一个实验:选择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给圆柱装满水,然后倒入圆锥中,倒三次正好倒完,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个实验:选择两个不等底、不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方法和第一个实验相同,最后发现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七分之一。

生2:我们组做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选择两个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先给圆锥装满沙子,然后倒入圆柱中,倒三次正好倒满,发现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第二个实验:选择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方法和第一个实验相同,发现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五分之一;第三个实验:选择底面积相等、高不相等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方法与前两个实验相同,发现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四分之一。

师:各小组做了这么多的实验,有相同的结论吗?

生3:有,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师:不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结论是五花八门,没有一定的规律,所以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才有以下关系:圆锥体积=圆柱体积×1 / 3。

师出示判断题: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全班学生判断此题错误)

……

反思:

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不一样,其教学效果更是不同。如上述两个教学片断,笔者认为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机械性操作和自主性操作

教学片断一中,学生犹如机器,机械地执行教师发出的操作指令,实际上并不清楚为什么要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容器做实验。这样的实验操作没有思维含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操作自由,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学片断二中,教师敢于“该放手时就放手”,为学生提供自主实践探究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实验活动是自由的,思维是发展的,目标是明确的。学生经历了亲身体验,清晰的数学概念就形成了,教师在教学中就不用花大力气、费口舌反复强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3-350-01

姓名: 班级:

六年级一班 上课日期:

课题:圆锥的体积

执行思路: 学案内容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求出圆锥的体积。

2、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逻辑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向学生渗透知识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联系实际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思想教育。

重点、难点 1、圆锥的体积计算。

2、圆锥的体积公式推导。

预习提纲

或自学题目 1、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字母怎样表示?

2、求下列各圆柱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

(1)底面积是5平方厘米,高是6厘米。

(2)底面半径4分米,高是10分米。

(3)底面直径2米,高是3米。

3、介绍一下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及其特征。什么是圆锥的高?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形的?怎样测量这个圆锥形的体积?

探究与

展示内容 1、我们以前学过哪几种立体图形?拿哪种立体图形来帮助研究圆锥的体积更合适呢?为什么?

2、动手实验,解决问题

实验报告单

一、实验目的

研究圆锥和圆柱体积的关系

二、实验过程

1.比较圆锥和圆柱的底和高,我发现( )

2. 观察并记录:在圆锥里装满沙,再到入圆柱内,到()次可以把圆柱到满?或者在圆柱里装满沙,再到入圆锥内,到( )次可以到完?

三、问题讨论

1、通过实验,我发现圆柱的体积和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是()

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可以得出圆锥的体积公式为( )

3、讨论:如果已知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能不能求它的体积?或者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呢?圆锥的底面周长和高呢?

用公式表示结论:

练习

巩固

基础 1、半径3厘米,高10厘米

2、工地上有一些沙子,堆起来近似于一个圆锥,这个沙堆的底面直径是4米,高1.2米,这堆沙子大约有多少立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篇5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小学阶段几何知识的最后部分.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圆锥体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形体.教学这一部分内容即能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实际圆锥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直观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判断推理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这样不仅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还能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根据对过去学生试卷的分析,在计算等底等高圆柱、圆锥体积的变形题中,错误率比较高,主要原因是对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不清,因此教学中对于算理的推导要特别注意.

教法建议

本小节的教学内容包括圆锥的认识和圆锥的体积,它是在学生掌握了圆的周长、面积和圆柱的表面积、体积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以及各部分名称;理解求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锥的体积.

教学圆锥的认识,重点是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教学时首先需要复习已学的圆柱体的特征,然后结合实物,通过对比,使学生掌握圆锥的特征.教学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动手实测操作,利用课件演示测量过程,使学生顺利突破难点.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空间.

教学圆锥的体积,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学时可以按照“演示:利用课件演示圆锥体的形成;猜想:你觉得圆锥的体积和什么立体图形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操作:通过实验(包括等底等高和不具备等底等高条件的多个实验)引导学生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验证:进行基本计算”四个步骤组织学生创造性学习.教学中通过学生大胆的猜想尝试与创新,自主探究,推导圆锥体的体积公式.教学时要充分的为学生提供创造空间.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圆锥,掌握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

圆锥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出示圆柱体,引导学生说出圆柱体的特征.

2、什么叫圆柱的高,并在实物或几何图形中指出.

3、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新的几何体——圆锥.(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大家在生活中见过圆锥体吗?

2、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体,那么你们知道圆锥体是怎样形成的吗?(课件演示:圆锥的形成)下载

3、圆锥的认识(课件演示:圆锥体的认识)1、圆锥有一个顶点,底面是一个圆

2、圆锥周围的面是一个曲面(侧面).

3、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4、测量圆锥的高(课件演示:测量圆锥体的高1或2)下载

(1)引导学生讨论:圆锥有几条高?

(2)用直尺和三角板如何测量圆柱的高.

5、圆锥侧面的展开图(继续演示课件:圆锥体的认识)下载

(1)想象圆锥体的侧面展开图

三、随堂练习

1、说出圆锥的特征.

2、说出圆锥各部分名称.

篇6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师:前面我们学习圆锥的认识时,曾经见过这个物体,是什么呀?(出示铅锤)你们有办法知道这个铅锤的体积吗?

生:用排水法。

教师演示排水法,学生观察后阐述怎样用排水法测量铅锤的体积。

师:如果要测量一个类似圆锥形的小麦堆体积,怎么测量呢?也用排水法,可行吗?

生:不可行。

师:说明排水法具有局限性,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普遍的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锥的体积。(板书课题:圆锥的体积)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需要,激发求知欲,为学生提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二、旧知迁移,大胆猜想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图形的体积计算?

生: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师:用什么方法推导出它们的体积公式呢?

生:将新图形进行转化,再根据学过图形的体积公式进行推导。

师:在外观上,圆柱与圆锥有相似性。请大胆猜想一下,圆柱体积和圆锥体积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生:我猜想它们应该有倍数关系吧?!

师:有了猜想,就要验证,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做实验。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第26页,看看书上给我们推荐了什么实验方法?

设计意图:从已学知识中提取素材,用层层递进的问答形式与学生平等对话,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让学生有思维的碰撞,引发疑问,大胆提出圆柱和圆锥体积关系的猜想,在猜想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悟,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三、实验验证,探索规律

1.明确任务,动手实验。

学生分小组进行动手实验,教师注意实验学具的分发,同一标号的圆柱体与圆锥体等底等高,其他圆柱体和圆锥体不等底等高,或不等底也不等高(其中5个小组发同一号的等底等高圆柱和圆锥,其他小组3种情况的圆柱体和圆锥体都有)。

师:书中用什么方法验证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生:用倒沙或倒水的方法。

师:请同学们用准备好的沙、圆柱体和圆锥体学具动手实验。

师:边做实验边填写实验记录单。

师:一共要做几次实验?

生:三次。

师:谁来读第二栏的要求,观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什么?

生:比较圆柱与圆锥的底面积与高。

师:为什么?

生:因为圆柱的体积与底面积和高有关。

师:分析得有道理。

师:第三栏实验结果,把每次实验得出的它们体积之间的关系记录下来,开始实验吧!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实验的空间,指导学生先对实验问题进行分析,明确实验步骤和方法,然后再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分析过程,得出结论。

师: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

生:我们小组是这样做的,第一次:选用同号(1号圆锥体和1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直尺是平的,说明等高,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刚好完全重合,说明等底,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3次刚好将圆柱体倒满。第二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2号圆柱体并排放在一起,将直尺放在它们顶端,直尺是倾斜的,说明不等高,再将两个圆底面对着叠在一起,没有重合,说明不等底,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9次才倒满。第三次:选用1号圆锥体和3号圆柱体,通过比较后,发现不等底等高,用圆锥体装满沙倒进圆柱体,倒了7次才倒满。

学生展示实验记录单。

实验记录单:

师:我们再听一听其他小组的实验情况。

生:我们小组用的全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做了3次实验,用圆锥装满沙倒进圆柱刚好三次就倒满,得出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也就是说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其他4个小组相继附和)

师:圆锥体积要是圆柱体积的■,必须在什么条件下?

生:等底等高。

师:看来大家的猜想是对的,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关,当它们等底等高时,圆柱与圆锥的体积是3倍关系。

(板书:等底等高 V锥=■V柱 猜想验证)

设计意图: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发现规律,在小组中充分交流,经历思维的碰撞,用自己的语言阐述探究的规律,体验发现规律的快乐,使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3.分析结论,理解公式。

师:大家找出了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怎样推导出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生:圆柱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可推导出圆锥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乘■。

(板书:V锥=■V柱=■sh)

师:真不错,将学过的知识加以迁移,老师也做了实验,一起来看一下。(课件演示实验过程)

师:这个公式中,s和h各指什么?

生1:s指圆柱体的底面积,h指圆柱体的高。

生2:不同意。s指圆锥体的底面积,h指圆锥体的高。

追问:为什么?

师:公式中sh的积又指什么呢?

生:sh的积就是与圆锥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师:为什么要乘■?

生:因为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板书:V锥=■V柱=■sh=■πr2■h 猜想验证应用)

设计意图: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圆锥体积公式推导,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对规律进行很好的内化。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活动,水到渠成地发现等底等高的圆柱与圆锥体积间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在探索的过程中获得学习体验,始终让学生成为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感受成功的愉悦。

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1.巩固应用。

师:我们找到了普遍方法。现在能不能计算铅锤的体积了?谁来说说计算铅锤的体积,需要测量出哪些数据?

生:底面半径和高。

老师给你们提供三组条件,一起来看一下,请从中任选一组条件进行计算,行吗?

①底面半径4厘米,高6厘米。

②底面直径8厘米,高6厘米。

③底面周长25.12厘米,高6厘米。

指名一学生板演。

2.学以致用。

打谷场上有一个近似圆锥的小麦堆,测得底面直径是4米,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5千克,这堆小麦约有多少千克?

3.拓展延伸,深化练习。

有一根底面积是6厘米,长是15厘米的圆柱形钢材,要把它削成最大的圆锥形零件,削去的钢材有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自己解答。

设计意图:多层练习,巩固深化新知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从猜想—验证—应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逐一深化巩固新知识的同时,增加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数学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

五、整理圈点,课堂总结

师:老师拿了一支红笔,如果要在黑板上圈出重点,第一应圈什么?

生:圈等底等高,因为没有等底等高这个前提条件,公式就没法推出来。

师:好,圈起来,第二圈谁?

生:圈体积公式:V锥=■V柱=■sh=■πr2h。

师:很好,再圈起来。

师:回顾本节课,从发现问题猜想验证应用解决问题,经过了整个过程的探索,解决了我们未知的问题。其实在生活中,当同学们遇到问题时,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去解决。

篇7

二、解决的办法

1.在上个学期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时候,就让学生在反复的计算中记住3.14乘某个数字所得的得数。这一点在学习圆柱和圆锥时尤为重要,并且每天坚持做一些类似于:3.14×1.5,3.14×2.52,3.14×25×40的题目,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熟能生巧。

2.结合实际操作帮学生区分圆柱的侧面积与体积公式。圆柱侧面积公式演示:让学生想象手里拿着一个圆柱,然后用食指尖绕圆柱底面一周,再做火箭发射状,表示底面周长乘高。圆柱体积公式演示:让学生用手面做出摸圆柱底面状再做火箭发射的动作,表示用底面积乘高。

3.数形结合解决圆柱与圆锥的三种关系问题。

(1)等底等体积:因为等底,所以圆锥要想和圆柱等体积,就不能长胖,只能长高,让学生想象在等底等高的基础上,圆锥像竹笋一样“长高”到原来的三倍。

(2)等高等体积:因为等高,所以圆锥要想和圆柱等体积不能长高,只能长胖,让学生想象在等底等高的基础上,圆锥底面积“长胖”到原来的三倍。

4.学生在初步计算圆锥体积时,应严格按照先写公式,后列式的格式书写,而且列式时一定要按照公式的顺序,即先写三分之一,再写乘底面积,最后写乘高,避免学生漏乘三分之一。在已知圆锥体积求高时,一定让学生先写出原来的公式,看着原来的体积公式进行逆运算,即用体积先乘三再除以底面积。

5.应多出一些综合性的题目,提高学生对圆柱不同知识点的区分运用能力。如,一个圆柱形铁皮盒有盖,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

(1)如果在盒子侧面贴一圈商标纸,至少需多少纸?(求侧面积)

(2)某工厂要做1000个这样的盒子,至少需多少铁皮?(求表面积)

(3)如果用一个铁皮盒装水,最多能装多少毫升?(求体积)

6.多练习上题中第三小题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养成做题前先检查单位是否统一的习惯。

7.借助橡皮泥帮助学生理解等积变形问题。先让学生捏出圆柱的形状并测量底面直径和高求出体积,再把刚才的圆柱捏成圆锥,测量底面直径和高求出体积,比较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是否相等。在做此练习时,可以顺便复习圆柱与圆锥的三种关系问题。

篇8

经过观察和思考,孩子们很快得出结论:不能。“那么,圆锥的体积和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我再次提出问题,(把探究的权利还给孩子,教师不可越俎代疱)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显然,孩子们都在思索。我微笑着鼓励他们:“不要急,咱们做个实验。”(在探索过程中,教师是鼓励者,加油者)一位细心的女孩子在我的指导下,将半瓶红墨水倒进盆里,盆里的水马上变得殷红,然后,她又小心地用透明圆锥体容器从盆子里舀满红水倒进透明圆柱体内。“啊,一样粗一样高,圆锥体果然没有圆柱体大呀。”孩子们为验证了他们刚才的结论而兴奋不已。(初尝探索与研究的快乐)我又问:“圆锥体占到圆柱体的几分之几呀?”(适时的提问,将探索研究引向深入)孩子们伸长脖子朝前看,用心估算着。做实验的女孩子朝圆柱体上的刻度一看,马上说:“是三分之一!”当她又舀满一圆锥体红水倒进圆柱体后,再将一满圆锥体红水倒进圆柱体后,圆柱体里的红水就满了。这一下,全班孩子掩饰不住心中的兴奋,几乎同时快活地喊了起来:“老师,老师,我知道圆锥体和圆柱体的体积是什么关系啦!”(再尝探索与研究的快乐)

“圆锥体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结论水到渠成)

“这真是一个不错的结论”我笑着对发言的孩子竖起了大拇指,(赏识是对成功者的奖励,更是进一步探索与研究的动力)并把期待的目光投向更多的孩子。(期待预示着还有更大的思维空间)

孩子们显然知道我的用意,个个跃跃欲试,在纸上画着,算着,很快就有了这么几个答案:

“老师,我发现圆锥的体积比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少三分之二。”(用了一个‘少’字,孩子们的思维空间拓宽了)

“圆柱的体积比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2倍。”(上述结论的又一种诠释,思维的空间再一次拓宽了)

我由衷地为这些孩子的精彩回答一次次鼓掌。(不要吝啬对孩子们的赏识)在鼓掌声中,我把圆锥体的计算公式认真地写在黑板上:V锥=1/3V柱(在强调等底等高的条件下,我故意做出了上述板书)

接下来,我又一次启发道:“还能有新的发现吗?”(再一次点燃探索研究的热情之火,让孩子们的思维提速)

“好,这一次我们都来动手做,看看在还能发现什么?”(人人都是学习的主人,探索研究的主角)

孩子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圆柱体(修理后的黄瓜、胡萝卜等),我让他们把这些圆柱体的体积算出来,记在本子上,然后再动手削成圆锥体,并且明确提出一个要求:“削圆锥体时不要改变圆柱体的底面积。”(明确要求,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不能忽略)

孩子们马上动手。不一会儿,一个个高低不等的圆锥体就呈现在课桌上了。有的削成了一个大的,有的削成了两个或三个小的。我就问:“由原来的圆柱体变成现在的圆锥体,谁得到的圆锥体体积最大呀?”(教师要问得巧妙,使孩子们的思维沿着既定的方向发展)

“我的”“我的”几个孩子晃一晃手里的圆锥体。

“何以见得呢?”我笑着问道。

其中一个说:“我保留了圆柱体的底和高。”

另一个说得更具体:“我算了一下,我的圆锥体体积正好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

嘿,这小家伙刚学会计算就用上了。我拍手称赞。(不要吝啬赞美)

“有没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呢?”

篇9

1.提出问题 鼓励猜想

因为学生已认识了圆柱和圆锥,并学会了计算圆柱的体积,所以教师直接出示一组圆柱和圆锥模型,通过现场测量知道它们的底面直径都是厘米,高都是15厘米,于是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等底等高”关系。接着由学生算出圆柱体积是3.14×(10÷2)2×15=1177.5(立方厘米)≈1200(立方厘米)。那么圆锥的体积又是多少呢?教师提出挑战性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同学们情绪高涨,都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我认为圆锥体积肯定小于1200立方厘米。因为它们的底面积相等,高又相等。现在圆锥上端被削成了尖的,减少了很多体积,所以圆锥体积肯定小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估计一下:大概削去了原来体积的一半,我猜是600立方厘米左右。

生2:我同意上面的观点,但我估计削去的比一半少,圆锥体积可能有700立方厘米。

生3:我认为削去的比一半多,圆锥体积大约是500方厘米左右。

生4:我认为圆锥体积只有400立方厘米左右。

……

学生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教师做了统计,全班52人中,认为圆锥体积大于等底等高圆柱体积一半的仅2人,约等于一半的有3人,小于一半的有47人,其中猜想圆锥体积约400立方厘米的有30人。他们中有的已在课前预习课本,有的是在猜想时“偷”看书。这是件大好事,因为课堂教学环境紧逼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主动求知已成为学生的内需,他们迫切需要得到正确的结论。

2.实验验证 挑战论证

教师分别揭去两个模型的各一个底盖,使两个模型成为一组量筒,然后提供水一盆,由两名学生进行实验。证实课本上得结论是正确的: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或者说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

当一场风波平息,学生的学习愿望刚得到满足时,教师却又提出了新的挑战性问题:出示一组铁制的圆柱和圆锥模型,并现场量得它们的底面直径均为4厘米,高为6厘米。它们的体积是否还是1/3关系,又该如何验证呢?

生5:我认为仍是1/3关系,可以通过“称”的方法来证明,因为同种原材料做成的两个物体,如果它们的体积是1/3关系,重量一定是3倍关系。于是教师提供案秤一台,由他来协助完成实验任务。先称得圆柱约重588克,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先猜一猜“圆锥重量约是多少克?”当学生猜出是196克并说明理由后,再称出重量验证猜想正确,从而再次证明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确实是3倍关系。

篇10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经验,因此在学习圆柱的特征时,我先引导学生回忆: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我们是从哪几方面进行研究的?(面、棱、顶点)那么,圆柱有面、棱、顶点吗?圆柱到底有哪些特征呢?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研究圆柱的特征:

出示思考题:

每人拿一个圆柱,仔细观察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思考讨论:

(1)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

(2)用手平摸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上下两个面的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

(3)用双手摸侧面,滚一滚,你发现了什么?

(4)你还发现了什么?(认识圆柱的高,发现圆柱有无数条高,都相等)

在问题的引领下,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有目的的自主探索活动,发现圆柱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与圆柱比一比,自主探索和发现圆锥的特征。

二、在动手实践、观察体验中发现圆柱和长方形的关系

由于圆柱有一个面是曲面,因此在后面解决圆柱和圆锥有关实际问题时,远比长方体和正方体复杂得多。为了降低学生后续学习的难度,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圆柱的特征,在教学完“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之后,我设计了这样一题让学生体会圆柱和长方形之间的关系:给你一张长方形纸,你能用它创造出一个圆柱吗?(纸不能浪费)

1.在围一围中体验圆柱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和圆柱之间的关系

首先学生会想到两种不同的围法:以长的一条边为底面周长,短的一条边为高围;以短的一条边为底面周长,长的一条边为高围。这时再引导学生再次围一围,边围边思考:这个长方形的长、宽与圆柱有什么关系?在学生兴趣盎然地围起来、打开、再围起来、再打开……的过程中,发现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圆柱的高。这种深刻的体验对学生第二课时研究圆柱的表面积有很大的帮助。

2.在图形的旋转中感悟从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转化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