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培训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4 05:37:1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人力资源培训,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人力资源培训

篇1

中图分类号: F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人力资源培训的含义

人力资源培训是指通过一定的措施和手段,补充和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改善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胜任特质,激发其潜在的创造力,促进员工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增强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及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从而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实现组织人力资本增值和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培训的重点在于通过有计划的学习和分析,确保并帮助员工个人提高关键技术和能力,以便胜任现在和以后的工作。

二、人力资源培训在组织中的作用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Patrick M教授对美国公司高层管理者和人力资源经理所认同的,与组织核心能力和成功关键密切相关的人的因素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如下表。可以得出,与组织核心能力和成功关键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中,排在首位的是学习与开发。

表1与组织核心能力和成功关键密切相关的人的因素

要素 百分比/% 重要程度

学习与开发 47 1

组织承诺的工作环境 34 2

吸引、甄选、维系人才 29 3

管理继承人的储备 21 4

绩效管理和薪酬设计 20 5

1.人力资源培训可以让员工尽快进入角色

新员工在刚进入组织的一个过渡期内,将会依据自己对组织的感受和评价来选择自己如何进行表现,决定自己是要在组织谋发展还是将其作为跳板。所以,许多发展比较成功的组织会通过系统的定向培训,尽可能地消除新员工的担心及疑虑,让他们全面地了解工作环境、组织氛围及新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促使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

2.提高员工工作绩效

通过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使员工的知识结构得到更新,工作技能明显提高,人际关系得到改善。

3.为组织造就人才

有效的培训会使员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都得到强化,从而使员工成为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

4.改善员工工作态度,增强组织的稳定性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自己胜任工作的能力,也可以帮助组织改变不良的管理实践,从而使员工对组织产生新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员工的工作态度,缓解了员工队伍的波动情绪。

5.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通过培训,可以使组织中具有不同的价值观、信念及工作作风的员工和谐地统一起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各尽其力。

6.促进组织变革与发展,使组织更具有生命力和竞争力

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就在于组织的不断创新。员工的培训为组织发展提供了智力资源,使组织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朝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以A公司为例的人力资源培训研究

1.A公司人力资源概况

A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海上油气田专业技术服务和专业管理软件开发为主营业务的服务供应商。A公司领导一贯重视人才的引进,把人才看作关系企业生死存亡的大事,公司成立之初,陆续加盟了一批优秀的技术、商务、管理人才,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默契配合下,公司的竞争实力大大增强。但每一批新人到公司,这些充满创业激情的年轻人,往往经过两到三个月的时间,原有的热情就会消失殆尽。由于人员流失率高,由此造成的职位空缺,难以一时补充合适人选,新来的员工短期内不能适应工作需要,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同时,一些老员工也因为每次去现场仍然要亲自操刀进行最基础的工作而流露出无奈、厌倦和不满的情绪。人才队伍的不稳定,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已经令管理层焦头烂额,根本无暇考虑技术和公司发展的战略性问题。

2.问题分析

经过分析,公司缺乏系统的基于公司发展战略和员工职业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培训机制。人才培养没能与企业发展同步,第二梯队的选拔培养迫在眉睫。从企业实践的角度考虑,大多数企业往往比较关注招聘和甄选,重视薪酬福利管理和绩效考核,但是对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却有些重视不足。但是另一方面,企业获取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于持续构建人力资源所具备的核心专长与技能,它是构成组织能力的核心要素。因此,如何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入力资源培训方法和体系,帮助管理者更为有效地发现、留用和激励人才,成为了企业的头等大事。

3.培训方案

(1)导向培训。对全体员工进行必要的导向培训,使其及时、深入地了解组织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组织文化,从而增强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端正工作态度。由于新员工入职之时,对企业的情况所知甚少。这时,虽然新员工的归属感和敬业精神尚未形成,工作所必须具各的知识和技能也未完全掌握,但最重要的是,他们对组织、工作和个人的前途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如果企业在这段时间能够倍加关注注新员工,引导新员工培养正确的观念,帮助新员工增长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引发新员工对组织的热爱之情,那么,新员工不仅能成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同时也会培养起对组织深厚的感情,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所以,对新员工的导向培训必须非常重视。导向培训的意义体现在三点:帮助新员工了解和熟悉新的工作环境并尽快适应;对新员工进行组织文化教育,使他们较快地融入到组织文化之中;培养新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提高员工的保留率。

(2)在职培训。普通技术人员和新员工主要采用在职培训的方式,因为在职培训有不耽误工作、节约培训费用、加强人员沟通交流、形象具体、针对性、操作性强、学用结合的特点。通过现场指导、经验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方式,增强在职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有利于发掘和共享资深技术人员的隐性知识和实战经验。通过在职培训增加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和员工接触的机会,方便彼此的沟通,互相学习,建立彼此的信任基础和沟通渠道。在工作当中,更容易发现问题并做出思考,在在职培训的观念指导下,部门经理或项目经理指导员工思考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加深员工的印象,使改进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职培训可分为四个具体步骤来进行:帮助员工制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帮助员工有效地执行目标;领导员工创新工作;帮助员工总结工作。

(3)外部培训:可灵活采取多种形式的培训,如技术人员可定期参加行业内展览会、研讨会进行技术交流以便掌握国内外最新技术和设备;订阅行业期刊并就相关内容进行讨论学习;和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开展课题研究;与相关技术服务公司或产品、设备厂家共同进行现场试验;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资格认证培训与考试等。

(4)商务和管理人员培训。其一是课堂培训,包括:讲座和讨论、案例研究、角色扮演。其二多采用网络远程学习的方式,或购买高校专业课件,聘请专家讲座的形式。

(5)HSE培训。健康、安全和环保培训对象是公司全体人员。因为海上施工作业风险性高,要求每个现场人员熟悉安全作业规定、环境保护规定和相关的救生、急救知识。此外,要求每次人员出差前务必参加安全培训,否则不准予批准出差。培训的主要形式是集中进行电化教育,抽检答题的方式。

四、结束语

当今社会,企业生存的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企业经历着前所未有激烈竞争和知识、组织、管理变革与创新的挑战和冲击,每一种挑战和冲击都对人力资源培训提出了新的需求。这些需求要求企业要以全球的视野、从支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去思考和构建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系统,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一个投入大、产出高并极具增长潜力的领域。

参考文献:

篇2

1 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现状

随着企业对人力资源培训的重视及人力资源培训的不断完善。目前企业的管理人员培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问题也不少。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培训投资仍严重不足

大部分企业还是不愿意将一部资金投入到培训中来。观念更新不快,对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认识不足。

1.2 培训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僵硬

大部分企业仍然沿用传统的劳动人事思想和方式,管理上注重安置人,目的是控制人,只关注技术和操作层面的问题,忽视了对员工积极性、创造性的开发和系统管理,缺乏从战略性的高度来整合优化人力资源。

1.3 培训实践效果差

忽视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培训体系。比如在组织机构和人员设置上往往存在“因人设岗”、“因岗设人”、“情大于法”等问题。好多企业多注重亲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讲究义气和情分,这必然导致选人、用人制度的不规范,造成一系列问题。

2 如何做好企业员工的培训

2.1 共担风险,分享收益

对于刚步入企业的新员工来说,培训的风险来自于员工的可能离开。而对于熟悉企业的员工来说,培训的风险可能会产生于对企业的逆反;这都与企业的培训性质是通用性还是专用性有关,通用性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市场价值,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但通用性培训后必须提高员工工资。以鼓励员工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专用性培训对企业的发展、管理有较为明显的好处,而员工则会感受到束缚,与己不利,这就会使员工不愿对培训进行投资。因此,企业培训必须正确处理好通用性培训与专用性培训的关系。切实的将企业和员工的利益经合起来,使得员工和企业共同承担培训成本,分享培训收益。

2.2 建立高效的培训模式,实施战略性培训

所谓战略性培训,是指与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相关联,对企业竞争力和长期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间的纵向联系与沟通。良好的培训机制离不开科学的培训规划以及合理的控制制度。也就是说,员工培训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家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各种社会辅助教育等形式来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既要注重培训的内容,又要注重培训的层次。同时企业也应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制定多渠道、多形式的业内培训,以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敬业精神。 引导员工形成对培训的兴趣;坚持不同的培训需要不同培训方法的原则;策划好培训目标;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重视培训效果考核与评估。

2.3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管理环境

加强企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可以:

2.3.1 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培训将会为企业造就一支目标明确、技术娴熟的大团队,在竞争中将发挥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2.3.2 培训振作企业士气

企业在管理人员身上耗费培训开支,管理人员会感到自己的价值被企业认可和重视,从而有更强的动力去努力工作。

2.3.3 减少企业宝贵人才的流失

培训会使管理人员不会再因缺乏企业的支持而“跳槽”。为了培养稳定型管理人员,培训也是很有必要的。

2.3.4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培训管理人员,可以使管理人员的技能得到提升,这也会提高企业的效率。

然而企业管理人才一般来说不习惯于受指挥、操纵和控制,他们往往追求较强自主性,企业应给予企业管理人员一定的权力,参与企业的发展决策和各级管理工作的研究和讨论,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予员工家庭式的情感抚慰和必要的激励。

3 建立与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3.1 培训的需求评估

即便在人力资源培训这个大前提下,企业也不能循规蹈矩的安排培训。必须遵从绩效理论和经济学理论的指引,通过详细分析培训需求来做好培训规划。

企业的培训需求应考虑到岗位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并对培训人员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等进行评估。从工作分析、技能要求、经验要求、知识要求等方面来进行。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为企业规划出培训所需的资源,拟定培训目标,培训效果指标等。

3.2 培训体系的建立目标

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应该在投入产出模型和对企业的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包括培训目标、培训资源、培训对象、培训效果的评估、受训后的能力检验、实践提升等等。只有优秀的员工才能建立出优秀的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一定是符合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3.3 培训设置的理论指导

企业的培训设置的理论指导包括绩效理论、学习理论和投资收益理论(ROI)。企业培训课程开发作为将企业战略发展、培训目标与具体的教学、训练、教育实践活动联结在一起的桥梁,是员工获取信息、知识并形成相关技能的重要途径。培训课程开发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培训的最终效果,在企业培训体系建设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训。在培训目标确定后,培训资源的选择对培训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4 内外部培训资源的利用

培训可简单地划分为:技能型培训与思维开发型培训。在培训目标确定后,培训资源的选择对培训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内部培训是指企业以自身力量对新募员工或原有员工通过各种方式、手段使其在知识、技能、态度等诸方面有所改进,达到预期标准的过程由于存在不同的培训对象和不同的培训内容,企业一般应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和方法,以求取得好的成效。外部培训可根据企业的需要,从行业发展角度形成理念、决策思路的培训项目,则需要借助外部的培训资源。像一些咨询顾问公司,他们在新理论的掌握上及行业情况的熟悉情况方面都更有优势。

3.5 培训的实践安排

3.5.1 岗位技能型培训

是岗位培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岗位培训,需要通过培训来帮助他们尽快地理解公司的决策过程、交流沟通的渠道、整体的工作流程以及如何尽快地建立完善的人际关系。

3.5.2 价值创造培训

这一培训是要通过脑力激荡法、扩散思维法、逆向思维法等专门的培训方法使培训人员在价值创造方面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如:在企业主要以产品开发、技术改造、流程规划、组织管理方面,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对于这样的培训人员所进行的培训与技能培训应该区分开来。

3.6 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评估的实施有助于对培训项目的前景做出决定,对培训项目进行整体或部分的修改,使其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

4 结论

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为了使员工更好的为企业发展服务,给员工的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企业必须建立起符合国家、社会发展要求的培训管理体系,让员工与企业融为一体,使企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乐.人力资源管理概论[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3-1.

[2]周占文,主编.人力资源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篇3

(一)人力资源培训可以增加员工的知识,使员工更进一步了解自己企业的文化。

不同的酒店有着不同的企业文化。例如,以前的招待所转制后的酒店员工相对都十分团结,忠诚度很高,但缺点就是服务质量不高,缺乏服务意识。再例如现在越来越多的外资酒店进入中国,虽然有着先进的技术,高水准的服务理念,但是员工的流动性却非常大,员工经常会抱怨这样的酒店虽然有着光鲜的外表却给自己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更有些酒店对自己的企业文化是不断创新的,比如现在人们关注绿色环保,就会提出生态效益的口号,通过倡导少用洗涤剂、客人入住期间尽量不更换床单等方式,既符合现代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又让客人感到满意,更重要的是让企业节约了钱。而这种企业文化在不断创新的酒店就需要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不断激发新的灵感。所以员工只有清楚地了解了企业文化,才能清楚自己的定位,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和工作发展方向。

(二)人力资源培训可以帮助员工掌握基本的运用新技术的技能。

人力资源培训可以提高员工工作时所需要的技能,而这技能也正是和企业的运营息息相关的。一个人从学成毕业,到成为实习生,再到成为正式员工,最后进入管理层,不是一天就能形成了,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循环往复才能一步步提升自身的层级。例如从最开始的没有电脑,到开始运用电脑,到现在电脑系统的不断升级更新,人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变化的脚步。几年前餐厅点菜都还是手写的,现在不仅仅是用电脑,许多小餐厅都用起了ipad点餐。如果一个员工从进入酒店工作后就抱着自己已经不用再学习只要工作的态度,那不仅不会进步,还会被企业、被社会淘汰。

(三)人力资源培训可以帮助员工通过团队合作来提高产品的质量以及服务的质量。

毫无疑问人力资源培训不仅仅可以给个人也可以给企业带来许多潜在的利益。人力资源培训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之一。同时人力资源培训也对员工的能力,士气,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提高服务质量,和宾客之间的关系以及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关联。现在酒店服务质量的体现不是看单一的个体服务,而是一个完整的流程,从客人抵店前的预订服务、入住接待准备、客房分配工作,到客人抵店后的住宿登记工作、接待工作、行李服务、问询服务、总机服务、商务中心服务、餐饮服务、客房清扫服务等,最后到客人离店后的服务,这一系列的服务工作人员在每个工作岗位上看似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对于客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完整的组合,在这一整个服务过程中如果不能给客人感受到整体的高质量,不能做到环环相扣,那么即使单一的个体中有再高的服务质量,给客人的入住体验都是不好的。酒店的特征是员工工种多,所以如何能让不同的员工有效合作来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四)人力资源培训可以确保当工作性质改变或工作任务改变的时候员工可以尽快适应,不影响企业的运营。

这不仅体现了人力资源培训对员工的重要性,更体现了人力资源培训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员工想要发展就要通过正规的教育,丰富的工作历练,良好的人际关系,好的工作能力对未来不同岗位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因为发展是和未来相关联的,所以员工会需要学习和现阶段工作不太相关的内容。一般来说,人力资源培训的重点不仅是放在帮助员工更好地胜任现在的工作,也会涉及到让员工增强适应企业中其它岗位的能力,同时也会让员工做好适应因为新技术、新产品或不同的客户市场所带来的不同工作内容的准备。所以可以说员工参加培训与其将来的发展是相关联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企业可以给员工制定好一条适应自身的培训发展道路,让员工沿着制定好的发展道路定期参加培训,从一个岗位到另一个岗位,从底层到高层,不仅可以让员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定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对于新岗位的不适应感,更可以加大员工对于企业的归属感,留住最优秀的人才。培训、企业战略及目标之间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给员工提供学习和发展的机会能创造积极向上的工作环境,这样的工作环境可以吸引有才干的员工同时也能激励和留住现有的员工来实施企业的战略。通过培训可以保证拥有充足的技术以及社交能力的员工。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增加知识与技能,并且养成很好的工作心态。核心的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培训内容之一就是工作岗位技能培训以及如何提供服务。

二、酒店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对策措施

(一)酒店需要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

什么样的环境可以培养出什么样的群体。想要每个员工都能发挥出各自最大的效能,就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技能。长期的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如果酒店能营造出人人学习的文化氛围,那么不仅培训项目会进行得更加顺利,员工也会愿意利用休息时间去学习。

(二)人力资源培训需要针对不同的员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

如果想要通过人力资源培训来让员工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将他们运用到工作中去,培训项目就必须要有具体的学习计划。员工不仅需要知道他们为什么要参加学习,还要知道他们将学习什么内容,更应该要知道他们将会怎样学习。只有在员工清楚了解培训项目的计划后才能最好地学习。培训项目的计划包括培训的目的以及希望达到的效果。最后这个培训计划也可以作为培训结束后成果的有效性的衡量标准。

(三)酒店人力资源培训要有考核机制。

人力资源培训课程结束后并不代表培训项目的结束,酒店要给每次培训制定考核机制,从而区分培训后有效果和无效果的员工。再好的培训如果让员工觉得是走过场那么就是失败的,每个人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考核要针对不同的员工之前不同的基础进行考核,应考核每个员工进步了多少。要让员工感受到通过每一次培训的进步,自己正向目标的职业前进。

(四)酒店人力资源培训后要有奖惩机制。

所谓的奖惩机制也可以看做是考核的进一步延伸。考核能让酒店看到哪位员工进步了、哪位员工没有进步,奖惩制度可以让员工对培训考核结果感受更直观。具体来说可以将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晋升等许多方面的因素挂钩,主要是要针对不同的员工需求采取不同的奖惩方式,使员工今后更积极地配合培训、更主动地寻求培训,逐渐提高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三、酒店人力资源培训课程的开发

员工需要有意义的培训内容。通常来说员工会更希望培训的内容是与他们的工作内容相关的,而这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有意义的培训内容。所以为了体现培训内容是有意义的,在培训过程中所运用的理论、举例等都尽量要是员工熟悉的内容。但如果培训的形式或者内容太过陈旧,会让他们觉得乏味,所以在有意义的同时又要做到新颖趣味,让员工在学习的同时能一直保持新鲜感,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员工的求知欲。如果在培训过程中一味采用讲授的方式,很难吸引员工的注意力,尤其在酒店行业里,员工都是来自不同的岗位,能接受的培训方式也是大不相同,只有适当的培训内容配上适当的培训方式才能做到事半功倍。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只有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在一个企业中,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员工的需要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对于需要层次相对较低的员工来说,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重点可以放在基本的知识与操作技能上面,而针对需要层次相对较高的员工或者管理层来说,管理培训就会更适合他们。所以在开发培训课程的同时需要结合不同的员工各自的需求。就酒店而言,人力资源培训内容可以有:

(一)从不同岗位来分。

针对酒店全体员工可以进行有关礼仪方面的专题培训,包括仪容仪态、基本礼节、服务礼仪等,还可以进行酒店日常服务英语的专题培训、安全服务专题培训等;针对前厅部的员工可以进行对客服务技能培训,包括客房预订服务、客人入住接待准备、客房分配工作、入住登记服务、行李服务、问询服务、总机服务、商务中心服务、客人借用物品服务、贵重物品寄存服务、客人离店结账服务等;针对客房部的员工可以进行客房清洁整理专题培训,包括客房清扫的方法、客房清洁整理前置作业、不同房态的清扫等;针对餐饮部的员工可以进行餐饮服务的专题培训,包括餐厅预订服务、引客入座服务、点菜服务、结账服务等。

(二)从工作经验来分。

针对新进的员工可以进行基本技能知识的培训,包括酒店的基本资料、组织构架、规章制度、产品知识等;针对熟练的员工可以进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训,包括人际交往的技能、理解与沟通、内部冲突管理、服务补救等;针对资深的员工可以进行高素质高素养的培训,让其更具前瞻性,包括服务质量管理、服务质量改进等。而在培训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员工需要机会练习。如果员工只是通过口述他们将会在工作中如何做,那就不能起到很好的培训效果。例如,在对员工进行宾客服务的培训中,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员工扮演因为服务质量太差等原因而非常生气的客人。让员工通过反复的联系来熟练掌握应该如何处理各类工作中会碰到的问题。即使员工已经掌握了这样的知识或技能,也可以通过反复的练习来巩固和加深印象,更好地运用新的知识和技能。四、酒店人力资源培训需要与时俱进社会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客人也在不断改变,客人有任何的要求,就是酒店的要求。随着客情的变化,客人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通过培训可以及时让每一个员工知道客情发生了什么变化,并熟练掌握要如何改变服务方式。随着中国旅游的深入发展,从以前的观光型团队游逐步向散客自由行发展。那么针对原来团队游的接待团队的服务模式就要有所调整了,针对团队客人更多的是需要标准化的服务方式,而针对散客则是需要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因为客人自己会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联系到酒店进行客房预订,他们不了解酒店,会在预订过程中提出各种不同的疑问或需求;入住登记也不再由团队组织人统一办理而是每个客人自己前来办理,到达的时间不同,到达的方式不同,到达的心情也不相同,例如下午一家三口穿着休闲服悠闲地进入酒店,员工可以在入住接待的同时提供一杯免费欢迎茶水,可如果是晚上11点一个身穿西装看着疲惫不堪的客人进入酒店办理入住接待手续这时候再提供茶水就是没能考虑到客人的情绪了;散客也不会像团队客人那样有统一的导游和车,如果是第一次到这个城市来的客人就需要酒店员工对当地旅游产品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散客也是酒店餐饮、娱乐消费的潜力股,在接待散客的同时如果能很好地将酒店的附加产品销售出去,也会对酒店产生很大的效益。因此可以看出每个客人的需求都不同,需要员工及时通过培训了解不同客人的应对方式,包括各类客人的忌讳、个性特点及服务方式。随着国家廉洁政府的要求越来越高,不计成本、讲究排场的公款宴请也就越来越少,反之商务宴请、朋友聚会、家庭消费的比例就逐渐提高,与公款宴请相比较而言,商务宴请也讲究排场但相对考虑成本;朋友聚会则讲究热闹与气氛,相对前两者来说对穿着与礼仪等都会随意一些;家庭消费讲究的是要有温馨的感觉。这样的变化对酒店的经营模式、销售部门的营销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酒店需要制造出温馨的聚会的氛围,员工要通过培训掌握如何提供让客人感觉到温暖、宾至如归的服务,让客人得到周到的服务体验,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了酒店的客源。社会治安要求越来越高与客户私密性要求越来越高成为了一个矛盾体。随着客户安全防范意识的提高,酒店在服务过程中需要留意客人的异常行为,提高警惕心,在酒店里也会增设许多摄像头。然而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个人私密性,希望可以保证绝对安全的同时又想要不时时刻刻被监视,这就对酒店和员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保系统如何设置,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把握好不打扰客人的度都是需要不断学习摸索,反复总结,吸取教训,推广成功案例,才能做得更好。

篇4

现代政府应该是工作效率高,清正廉明、全心全意为大众服务,努力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政府。加强政府的行政执行力建设,提高政府的行政效能,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行政改革和效能建设的推动者就是政府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对于建设效能政府的意义重大,也是行政体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

一、效能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及培训对建设效能政府的意义

(一)效能政府建设的必要性

1、政府自身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政府效能一直是政府建设和改革的重点,在新形势下政府效能更加成为政府不容忽视和必须面对的问题。政府效能涉及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政府的社会职能增加,社会责任增大对于政府自身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政府效能低下必然会带来不必要的内耗,政府就不能很好的完成社会职责,对于政府的对外形象和我国政治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加快行政体制改革的形势要求。建设效能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题中之意、重中之重。十七大报告指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部门建设,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干预;规范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加大机构整合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健全部门间协调配合机制;精简和规范各类议事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减少行政层次,降低行政成本,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这一系列改革的实质都是对于效能政府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政府效能的措施和方法。

(二)培训对于建设效能政府的意义

培训是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有效途径,效能政府建设的关键主要是人,人员素质的提高是建设效能政府的前提和基础。在政府的人员队伍建设中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突破政府效能瓶颈的主要因素。正确、适当的发挥培训的作用,运用高效、实用的培训方法将成为政府效能提高的强大推动力。确定切合实际的培训内容、选择适宜的培训方法、确保所培训的内容用于工作、确定可行的培训方案,都为建设效能政府提供了有效途径。

二、培训方法在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实践法

实践法是通过让公务员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亲身操作、体验,掌握工作中所需的知识、技能的培训方法,此方法在政府培训中应用较为普遍。这种方法将培训内容和工作实际直接结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是公务员培训的有效手段。

实践法的主要优点:一是经济,受训者边干边学,一般无需特别准备教室等培训设施;二是实用、有效,受训者通过实干来学习,使培训内容和受训者将要从事的工作紧密结合,而且受训者在“干”的过程中,能迅速得到关于他们工作行为的反馈和评价。实践法具体包括如下方法:

1、工作指导法。这种方法是由一位有经验的直接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者进行培训。主要适用于刚刚工作的新成员,为使其更好的工作,一般由技术知识和实践经验比较丰富、行为道德较好的主管人员进行指导。这种方法针对性强、指导具体,效果也较好。

2、职务轮换。职务轮换是有计划的按照大体确定的期限,让员工或管理人员轮换担任若干种不同工作的方法,从而达到考察公务员的适应性和开发公务员多种能力的目的。职务轮换是通过横向的交换,使管理人员或普通公务员从事另一岗位工作。使他们在逐步学会多种工作技能的同时,也增强其对工作间、部门间相互依赖关系的认识,并开拓对组织活动更广阔的视野。

3、特别任务法。通过为某些受训者分派特别任务对其进行培训,此方法常用于管理培训。如行动学习,是让受训者将全部时间用于分析、解决其他部门而非本部门问题的一种课题研究法。受训者4-5人组成一个小组,定期开会,就研究进展和结果进行讨论。这种方法为受训者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真实经验,可提高他们分析、解决问题以及制定计划的能力。

(二)模拟法

模拟法是以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将实际工作中可利用的资源、约束条件和工作过程模型化,公务员在假定的工作情况中参与活动。学习从事特定工作的行为和技能,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模拟法的具体方法如下:

1、案例分析法。以现实问题为对象,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把实际中的真实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使培训者有机会对相应的情况进行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实践,以提高培训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或实例)教学,通常有三个目的:作为讲课的补充,用以说明政府管理中的某个概念、原则和基本原理的具体应用;作为受训者讨论和分析的练习,用以培养和发展受训者的能力和技巧;作为对管理人员的能力进行测试的方法。

2、角色模拟法。为培训者提供真实的情景,让某一受训者扮演某些特定的角色,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表演,再让其他培训者对其表演的情况进行评价。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培训者换位思考问题,体验各类人物的心理感受,能够训练受训者的自我控制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游戏法。由两个或更多的受训者在一定规则的约束下,相互竞争达到一定目标的培训方法,是一种高度结构化的活动方式。由于游戏本身的趣味性,这种培训方法能激发受训者的学习兴趣,使人员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开拓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游戏法是员工培训中常用的一种辅助训练方法,常用的游戏如:“沙漠遇险”、“海上沉船”、“红黑游戏”等。

三、对于建设效能政府中人力资源培训的建议

(一)灵活、合理运用培训方法

根据培训目的、培训对象、人员素质等综合因素,灵活、合理地运用培训方法。一项培训可以将多种培训方法相结合,全方位、多角度地运用培训方法,既可以消除培训的枯燥感,也可以使培训达到更好的实际效果。

1、在岗培训。让一个人通过实际做某项工作来学会某些技能,提高工作能力。主要方法有教练或实习法,是基层操作人员培训常用的方法,也可设立助理职务可用于培养未来的高层管理人员。还有工作轮换和特别任务法都适用于在岗培训。在运用这些方法中要注意实施培训的人应当接受严格的训练,掌握必需的培训资料;对被选做培训教师的人进行有关指导方法的全面培训。

2、新公务员的培训。新公务员的培训主要侧重导向活动。对刚被聘入政府、对内外情况生疏的新公务员指引方向,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条件、人员关系、应尽职责、工作内容、规章制度、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使其尽快而顺利地安下心来,融合到政府机构中来投身到工作中去,进入职位角色。从长远来看,导向活动有利于培养公务员的组织归属感。其目的是为了减少新员工的焦虑与困惑;确立恰当的工作期望;培养积极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3、管理人员的培训。培训的目的是学习或补充新的管理知识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树立正确的态度与观念,以利于更好地领导、管理下级;提高管理人员在决策、用人、沟通、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总而言之,通过传递信息、改变态度、更新知识,达到提高管理能力的目的。根据管理人员的培训目的和管理人员的工作特点,可以综合运用模拟法和游戏法等方法,注重实际管理能力的培养。

(二)培训变被动为主动

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服务于人的发展理念。与被动式培训相对应,主动式培训最根本的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人既是培训的过程,也是培训的目标,最终都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人是主动式培训的核心要素,培训根据工作中人的需要而设立,是为了实现人的可持续发展,而不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为了完成某项任务而进行的突击式、速成式的“培训”,基于政府战略目标下受训者的合理要求和兴趣而进行。与以往的培训机制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式培训是基于受训者在政府战略目标下合理范围内的自愿和兴趣。培训内容根据相关主体的主动协商合作而设置。培训目的在于提高受训者的能力,促进人和组织的协同发展。

(三)建立有效的人员培训模式

1、从单一的技能培训转向全方位培训。在传统的培训中,培训内容一般是针对一项具体的工作中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而进行的。而在现在乃至未来的培训中,不仅要求公务员掌握其工作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求掌握沟通技巧、团队工作技巧等诸多方面的技巧,甚至包括技术技能、领导艺术、人员管理、战略计划等各方面的知识。

2、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价体系。做到公平、公正地去评价是培训改革的基础,可以提高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检查培训效果、培训目标实现的程度,以便于改进培训工作,提高培训质量,鞭策公务员积极努力地学习。采用的评价形式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四)建设学习型政府

落实中央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政府要不失时机的构建学习型政府,全面提升政府员工的整体素质,努力营造公务员成长的良好工作环境和学习环境。要使每个公务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不断强化公务员的学习欲望,灌输“求知犹如求生”的思想;要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比内容更重要;要提高公务员非认识性学习的能力,提倡无意识性学习。只要能坚持下去,我们的政府就一定能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学习型的人才队伍就一定能形成,那么政府效能的提高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效能政府的建设关乎政府社会责任的完成,关乎人民利益的实现,甚至关乎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除了体制的因素外,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成为政府提高效能的关键和瓶颈。对已有公务员和新入选的公务员进行多方位、有效的培训是提高政府人员素质的可行、有效的途径。只有一个积极、健全的政府人员培训体系,才能成为建设效能政府的后盾,不断培养出更多符合政府和社会需要的公务员人才,充实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那么建设效能型政府的一大关键性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参考文献:

篇5

1.绍兴市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工作较为重视。主要表现在:政府舍得出资办培训机构,对农民进行免费培训,并且加强政策宣传,使农民及时了解培训信息、经济发展信息以及培训与农民增收的密切关系。在回收的针对培训机构的105份调查表中,反映培训机构属于国有事业单位且经费由财政拨款的有49个,占47.62%,属于国有事业单位、经费自收自支有45个,占42.86%,纯粹民办机构只有11个,占10.48%。绍兴市培训机构的单位性质和拨款方式决定着大部分培训机构的经营方式具有服务性质,而只有小部分具有一定程度的盈利性质。这说明绍兴市把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看作政府公共产品的一部分,一定程度的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具有非排他性质。这一点在农民培训补助到位情况和培训补助标准合理情况中进一步加以反映,有74.29%的培训机构认为政府对农民培训补助能足额及时地拨付,只有2.86%的培训机构认为存在拖欠情况,且这些培训机构认为政府对农民培训的补助标准较为合理,其中69.52%的培训机构认为培训标准切合实际甚至偏高(见表1)。为了尽可能让农民了解培训信息、培训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政府积极进行信息、政策宣传、政策释义等工作。在对农民个人的调查中,65.99%的农民反映培训信息、就业信息能很方便获得,因为经常有人进村宣传;19.3%的农民反映去问村干部也能了解培训信息和就业信息。在对培训机构的调查中,94.28%的培训机构反映,它们的培训信息是经常有人进村宣传或通过镇、村干部进行的,只有5.71%的培训机构通过在本单位张贴通告的形式信息(见表2)。

2.立足广义农民视角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形式较为多样。农民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广义农民是指农村的所有劳动者,狭义农民单纯指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农业劳动者。从农民分工、分业趋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主体应是广义农民。绍兴市农民培训设置的项目、农民选择培训项目的情况反映了上述要求。[5][6]在调查中了解到,绍兴市农民培训的项目主要有:农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在岗技能培训、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等4项,参加这些培训项目的农民占农民总数的比例分别为24.73%、32.30%、21.60%、8.75%(见表3),另有12.62%的受调查农民没有参加过培训。在参加培训的农民中,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在岗技能培训两项合计占农民总数的53.90%,超过了农民总数的一半,这符合绍兴市集聚经济发达的实际,农民为创办家庭工业、进行非农就业,积极、主动地要求培训,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以适应发达地区农民分工、分业的发展趋势。绍兴市能从农民需求、经济发展实际出发,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有利于推动农民分工、分业,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因此受到了农民的极大欢迎。表4分别从培训对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培训对发展农业生产、农民对培训和转移服务的满意度、农民对培训项目设置的满意度等视角,来反映农民对培训的看法和要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总体上认为绍兴市农民培训工作卓有成效,满意度较高。

3.绍兴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追求形式载体和实际效果双重目标。农民培训是农民获取知识,提高技能、素质的渠道。[7]参加培训有一定的形式载体,农民以此来证明培训效果,取得培训形式载体是农民参加培训的直接目的。因此,对农民培训既要讲究过程,也要注重最后的形式载体———证书在农民心中的重要性。绍兴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相关组织部门能了解农民对培训形式载体的需求,在培训结束后,注重考核,对考核通过的农民颁发相关证书。绍兴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相关组织部门正是了解到了农民对培训证书的需求,因此,在培训过程中,抓培训合格率,以此作为评价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对培训机构的调查中了解到,绍兴市农民培训的合格率较高,合格率在80%以上的培训机构占总培训机构的71.43%,合格率在60%-80%之间的培训机构占比为26.67%,仅有1.90%的培训机构合格率在60%以下,这说明通过培训机构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参加培训的农民基本上都能顺利通过考核,取得培训证书,这也是绍兴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相关组织部门对农民培训加强管理、监督取得较好效果的写照。农民培训的实际效果在于培训对农民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民转移就业等方面的影响。[8]表4显示,87.74%的农民认为培训对就业和增加收入有作用,88.27%的农民认为培训对农业生产有促进作用;在对培训机构的调查中发现,绍兴市72.38%的培训机构使经过培训后的农民转移就业率达到80%以上,25.71%的培训机构使经过培训后的农民转移就业率达到60%-80%,仅有1.90%的培训机构转移就业率在60%以下。转移就业率是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改变工作岗位的人数占总培训劳动力的比值。转移就业率高,说明培训对农民岗位变换影响较大,说明培训对农民就业和增收影响较大。[9]

4.农民培训机构已初具规模,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有利于不断完善培训工作。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在发达国家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必经环节。很多国家已经将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和培训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来贯彻实施。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刚刚展开,“尝试———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是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培训需经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稳定培训机构相当重要。培训机构稳定,有利于培训工作进行经验积累,有利于培训机构扩大规模,降低培训成本,达到规模经济效益。在调查中发现,绍兴市一些培训机构已初具规模,达到500人次以上规模的培训机构占总培训机构的85.71%。

(二)存在的不足

我国的农民培训是伴随着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的实施而逐步展开的,经历的时间较短,基本处在尝试阶段。在对绍兴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情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现阶段绍兴市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存在一些不足。

1.培训内容、课程设置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绍兴市农民愿意参加培训、进行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总体人数较多,但如果培训内容、课程设置不符合农民增收、农业发展的要求,会影响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在调查中,农民对培训工作的总体满意度较高,但认为对就业和增加收入、对发展农业生产很有用的分别只占总调查人数的32.84%、41.04%,并且分别有10.34%、9.28%的农民认为参加培训对就业和增加收入、发展农业生产作用不大。在对“农民培训项目设置”的评价中,有35.82%的农民认为农民培训项目设置只是一般符合农民实际需求,有7.15%的农民认为农民培训项目设置不符合农民实际需求(见表4)。

2.培训机构的服务性质有待进一步增强。在对培训机构的调查中,虽然有64.76%的培训机构认为,它们办培训班是在为农民办好事,但有30.48%的培训机构认为自己办培训班既为农民办好事,又赚钱,更有4.76%的培训机构直接认为自己办培训班就是为了赚钱。在对农民的调查中,有34.22%的农民反映培训机构办培训班既为农民办好事,又为自己赚钱,3.94%的农民直接认为培训机构办培训班就是为了赚钱(见表5)。具有盈利性质的培训机构占总培训机构的比重总计为35.24%,比例不高,但一旦出现了为盈利而培训农民的情况,培训的服务性质大大下降,农民一方面因为培训费用支付而降低培训欲望,另一方面因为培训效果低下失去了培训的兴趣。长此以往,会弱化农民进行人力资源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延缓“三农”问题解决的进程。

3.对培训工作的宣传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当部分农民对培训的原因、内容、意义不甚了解,把培训当作一种政府强迫其从事的活动和义务,有的农民甚至认为,参加培训应该发工资。在对农民的调查中,有63.00%的农民认为,对农民培训和转移有关的政策只知道一些,有14.39%的农民认为不了解农民培训和转移的政策。受这些情况影响,农民培训工作就处于被动状态,无论是对愿意参加培训的农民还是本来不愿意参加培训后经劝说来参加培训的农民来讲,其培训效果都会受影响。

4.培训过程有待进一步加强沟通和管理。培训效果的取得是农民和培训机构共同努力的结果。如果只有培训机构———供给方的努力,制定培训计划、设置培训方案,而培训机构又不了解农民的需求情况,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等,导致培训机构的培训计划、培训方案不适应需求,整个培训工作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加强农民和培训机构的信息沟通,协调培训的供求关系,就能够缓解上述问题。当然在协调培训供求关系前,激发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主动性十分重要。这既要求培训机构有一个为农民办好事的心愿,也要求农民改变观念,把参加培训不再看作是一种消费,而是一种投资,且是最有获利空间、风险最小的投资形式,才会使集利润追逐型、风险规避型经济主体特点为一身的农民,积极参加农民培训,注重自身人力资本投资。

(三)对策和建议

农村人力资源培训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重大举措。经济发达地区,面临产业结构转换、农民分工、分业的重大任务,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力度显得尤为重要。一段时间内通过政府努力、农民配合,经济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已初见成效。今后,通过实施相关对策以进一步推进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工作。

1.调整培训设置。在调查中,有农民认为农民培训对就业、增加收入、发展农业生产等作用不大;也有农民反映,在培训过程中,学员纪律松散、缺课现象比较严重。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较多,但其中与培训设置,包括课程、时间、实践环节等设置有密切关系。今后可以通过调整培训设置来推进培训工作。首先,调整课程设置。在培训课程设置中,注重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尽可能增加有实用技术的培训项目,如电、焊、叉车、缝纫等。其次,调整培训时间、地点设置。增强培训时间的灵活性,缓解工学矛盾,尽可能安排在晚上和星期日进行培训,并尽可能安排在交通方便、农民就近的地点进行上课。再次,调整培训对象设置。在把失土农民作为培训对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把所有的农村劳动力都作为培训对象,增强其就业的竞争力。

篇6

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主体,通过人才能够实现企业的发展,因此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培训才是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促进作用的做法。以人文本的管理理念的普及不单单是表面的,而是应该要深入,要融合,在企业的培训各环节都得以体现,能够将人力资源当成一项重要资源来看待,能够将员工自身发展和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摆正人力资源的位置,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对员工尊重、信任,将企业发展的大目标和员工培养目标联系起来。

1.2重视组织价值观念的培训

企业培训的第一步应该是价值观的培训,对于是非对错的认识是员工工作的基础,是要最早进行培训的内容。这一培训内容还包含了企业文化,通过培训来凝聚企业员工,让员工和企业之间产生一种吸引力,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培训要以企业员工的亲身参与为主,至于形式和内容则不需要规定,像是竞赛、文体活动等都可以作为培训的形式。

1.3通过培训来传递知识、培养企业员工的能力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实例来作为培训的素材,正面素材有激励作用,反面素材有警示作用。通过培训来让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讨论或扮演等等,起到了亲身参与的目的,而且在这种轻松的环境中去培训能够有利于企业文化、组织观念和技能的传递,让员工产生共鸣。

1.4员工培训与员工职业生涯相匹配

企业员工培训要和其职业生涯相联系,这样有助于企业员工的自我认知和技能专精,让员工有选择的自我发展,提升企业员工的精英性。对员工的培训不是盲目的,要以员工的生活背景和兴趣专业为基础,加上员工自身的期望来进行,通过引导来调动他们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兴趣,而不是命令式的要求,这样不但让员工的能力获得了提升,还可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

1.5建立科学合理的培训评估系统

培训的最终目的是希望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那么培训的结果我们需要有一套有效的评估系统来体现。科学的评估系统可以帮助企业对培训进行经验的总结,为以后的培训改革提供依据,而且培训评估系统的反馈信息可以让企业掌握培训的效果。为了能够让员工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来,需要有完善的培训制度来作为依托,将培训结果和企业激励联系起来,像是培训结果会和员工的奖惩升迁造成影响,这样企业与员工自然会认真的参与其中。培训系统还需要有相应的责任制度,以此来避免企业培训工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企业应该重视对培训考核和评估的控制工作,形成对培训考核和评估重视的氛围,以便在以后的培训工作中,受训员工和相关领导积极、严格地按培训要求参与培训,增强培训效果。

篇7

一、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管理的意义

1..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投资增值重要途径。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可以让企业增值。因为培训可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和技能,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使企业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期战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使企业长期持续受益。所以,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对企业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就连美国的《财富》杂志也曾说过:“未来最成功的公司,将是那些基于学习型组织的公司。”

2..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企业很需要专业又有经验的员工,有些企业也很想大力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项目,但害怕培训出了优秀的人才后,会反而使得人才流失。因此如何吸引、留住人才,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活力,使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重要目标。其实,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也是留住人才的一种方式。实践证明,哪里的人才培养环境好,哪里充满生机和活力,哪里就会成为人才聚集的地方。反之,人才就会流失。引进和留住人才,要靠优厚的物质待遇,更要看事业是否有发展前景和吸引力。现在的年轻人大多都比较重视以后的发展前景,而且高技能的人才都希望自己能够从事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希望自己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的同时,能使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有一个更加好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二、当前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问题

1..培训人员选拔难。培训人员应进行相关的选拔,而选拔本身就是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因为,如果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就无法实现公平,同时提升选拔人员的信心。实际上,每个人的能力水平都是有差异的,有的可能基础不够,还有可能不具备这项工作所需的一些基本素质,如果没有科学的选拔,培训的目的就无法有效实现。

2..培训回报少。培训的效益是有一定的时滞性的,如果企业管理同时进行了科学的更新,调整了生产工艺和管理水平,就有可能导致刚培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过时,回报期比预期的长。

3..专业技术保密难度大。任何一个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总会有自己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专有技术必须要通过具体的人员去操作和管理才能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而这些技术都必须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掌握。但是,掌握的人越多,保密难度越大,这也是培训中存在的风险。

4..人才流失、经济损失的风险。职工经过培训后,其知识技能有所提高,自身价值也得到增长,增强了在本企业和社会的竞争力。此时,员工的选择范围就更大了,机会也更多了,个人和回报要求也必然有所提高,可是,一些企业的现状根本无法满足这些人才的高要求,这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原因。

三、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举措

1..提高对培训的认识。企业要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意义,要把它当成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当今社会的知识资源更新得越来越快,因此,企业就更加要端正对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的认识,企业领导更应该把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双赢目的。

2..创新企业培训方式。企业经营管理必不可少的因素是人力、财力、物力。而人力是最具创造力,也是最具不确定性的因素。要想对人力实行有效管理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目标。通过进行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管理可以传达企业对人的重视程度,也可以不断地更新员工的价值观念,更是使员工不断进步的重要手段,这样员工管理水平就能达到预期的要求。

3..塑造良好培训文化。员工的进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而良好的培训文化,更是使得员工自觉地去发起,并在培训工作中不断进步。员工进步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也就提高了。特别是现在,不仅在与国内的企业竞争,还有国外的企业,这就使得每一个人都面临完成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更新与调整,以适应市场的竞争。

4..建立后续跟踪制度。这套制度应该是新员工在完成试用期后,符合我们录用条件并成为公司正式一员的时候再开始使用。设立这样一套制度的目的应该是对这类员工投入更多的关注,以便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工作状态。这样的跟踪方式主要包括员工培训情况(也可以是后续教育)与技能掌握两方面,他们每次受训与技能学习的信息我们都要适时地掌握并记录在案。当这样的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要给他们建立一个资料库,将他们在公司里的性格衍生发展状态反映在这个库中。这样做法的好处是我们永远都可以掌握第一手资料,而这样的信息也能够为我们今后的员工任用工作提供比较细致的参考。

篇8

要想顺利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就需要管理人员加以重视。但是从电力公司当前情况看,高层管理人员还不够重视人力培训工作,很多管理人员认为培训工作就是浪费,会增加财务负担,而且在培训之后也不能确定培训的效果,所以,不太愿意开展人力资源培训工作,另外,员工跳槽也会造成人力以及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还有的管理人员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期望经过少量的培训,实现良好效果,这是不实际的,这些都导致管理人员在人力资源培训方面的投入比较少。

2.信息资源得不到利用。

当前,信息科学不断发展,电力公司也在内部构建电力运行以及电力控制还有设备管理和财务管理等信息资源系统,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电力设备经常会被外界因素所影响,从而对电路正常输出造成影响,使得信息系统与自己的功能并不匹配,导致很多信息系统的浪费,使得企业成本开支增加。

3.考核工作不到位,也没有良好的激励机制。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在对人力资源进行教育培训的时候,经常会在最后考核时开展考察工作,但是在完成培训之后的工作过程中,却没有形成一个跟踪式的教育,导致培训没有实用性以及延续性,另外,仅仅把最后考试结果当做考核方式,会导致教育培训没有说服力。培训结果也没有与员工绩效薪酬和员工职业规划进行有效联系,使得员工没有对其进行应用的积极性,给教育培训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有效措施

1.树立良好的培训理念。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为了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完成,需要有良好的培训理念,将人力资源素质提升当做是重要目标,利用有效培训工作提升公司的竞争力。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培训就是开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还是企业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实现发展可持续性的重要手段。所以,电力公司需要利用有效措施提升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重视,构建良好人力培训观念与体系,和企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

2.在培训之前,需要及时和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的需求。

劳动以及认识和工资制度的改革对员工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所有的岗位实行公开竞聘,有的员工争取到理想岗位,职业生涯也在改变。对机构以及岗位进行重新优化以及组合,这样使得一些岗位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员工感受到了压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工作以及个人规划进行重新审视,很多员工要求评审职称,要求对自己的职业技能进行鉴定,要求开展学历教育培训,这个时候员工有着较多的培训需求。可是这个时候的员工在培训方面的需求是不冷静的,个人培训需求是缺少明确的方向的。企业对人力资源进行培训,要立足于员工的岗位,结合其岗位需求开展教育和培训,讲求的是实效。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和员工进行有效沟通,并进行正确引导,把培训期望和培训需求进行有效结合。

3.选择各种模式开展教育培训工作。

教育培训模式会直接影响培训效果,所以,电力公司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状况结合各种培训效果。在对培训模式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培训人员具体接受能力和培训方向进行决定,另外,还要对培训目的与内容等进行考虑。与此同时,培训环境也会影响学习教育,需要确保良好培训氛围,使员工能够更好对培训知识进行理解。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以及网络培训还有案例分析和知识竞答等各种模式。

4.构建相关信息平台。

对于电力公司来说,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的时候,需要将专门的信息平台构建起来,对教育培训过程中员工的成就记录下来,对其做好分类管理工作,信息化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教育和培训的效率,同时还能对员工进行激励。比如,对于培训教育系统,电力公司可以对其进行专门划分,包括电子资源系统以及网络信息交流的相关系统和培训管理系统,有针对性地对员工开展教育和培训工作。对于电力资源系统来说,可以将很多专业电子资源提供给员工,引进各种专著文献,使员工视野得到扩展。与此同时,还可以利用讲座的形式使员工增长自己的见识。公司还能够采取访问阅读权限的方式,这样员工可以进行选择的类型就会比较多,能够结合自己的需求进行阅读。公司系统可以对员工浏览的频率和阅读量进行分析,从而对考核结果进行评定,把员工学习与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结合,将培训机制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其具有积极性。对于网络交流系统来说,主要就是利用企业内部公告与级别不同的人员进行交流,这样员工的级别不管是相同的还是不同的,都能利用这一平台对专项性意见进行反馈,这样员工就能有更高的参与度。公司员工能够利用网络环境开展专业考核,通过网络化平台开展现场教育以及学历教育,人力资源部门利用评估结果管理员工,将良好的激励考核机制构建起来。

5.对培训成果进行验收。

为了保证良好的教育培训效果,防止员工敷衍,电力公司需要采取有效手段对教育培训成果进行验收。建立考核和奖励机制是其中一个最为常见也是最好的措施。对于在培训的时候表现比较积极且成绩优秀的员工,要提供物质奖励,这样不但能够对教育培训的具体成果进行验收,也能够使员工更加认真地参加教育培训活动,能够使教育培训效果得到有效提升。另外,为了保证培训的良好成果,还要对教育培训过程之中员工的不同表现做好记录,对员工参加培训活动的具体时间和次数以及测试成绩等做好记录。电力公司通过这些培训记录能够对员工培训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找出其薄弱的地方,并在之后的教育培训中调整培训的具体内容,使员工能够实现大的进步。考核机制能够使电力公司对员工具体的教育培训状况进行了解,也能够使员工对自己优势和缺陷进行掌握和了解,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就能够不断进步和发展。

6.对考核机制不断进行完善,对考核效果进行客观性的评估。

在电力公司中,在对员工开展专项教育和培训的时候,需要对激励考核机制进行完善,考核机制能够实现教育培训措施的彻底落实,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制定合理方案,确保与员工薪酬和职业规划等进行结合,使员工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积极性。利用考核机制,确保评估结果的公开以及客观,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其竞争意识。

篇9

1.高素质人力资源规模不足

首先,每年高等院校毕业人数逐年递增,就2015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是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人。而同年农民工人数总量为2.77亿人,比去年增加352万人。相比之下,高素质人力资源规模以及增幅都相对较低。

2.人才结构失衡

由于高校扩招带来中等技术型院校招生人数下降,社会行业中低端技术从业人员相应减少,造成高素质就业人员规模增大,中低端技术型就业人员规模缩小,导致现阶段部分行业人才结构失衡。

3.基础性工作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许多行业从事基础性工作人员占比较大,金字塔组织结构较为明显,尤其是体力劳动岗位的人员以农民工为主力,因城镇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原本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在并未接受专业生产技术培训的前提下转变为城市手工业者,不仅不具备相应的岗位素质要求,还缺乏相应的人文知识熏陶,在实际工作操作中难以确保工作质量和要求达到标准。

4.系统性学习不足

学习是一项终生事业,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着重于利益和物质的追求,忽略学习的重要性。当市场活动遭遇困境时,也仅仅只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学习,或者在并未清楚认识组织发展具体需求,盲目进行跟风学习,不能达到学习的预期效果。缺乏学习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无法在组织发展、技术进步等方面引起质变。

二、人力资源培训的意义

培训工作提升人力资源附加值是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的有力手段,避免人力资本折旧,加强人力资本综合能力更新和提高,为组织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强力的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撑。

1.挖掘员工潜力,增强组织竞争力

通过系统培训,了解员工工作适应力、自身特长,锻炼思维能力,提升工作技能及理论知识文化水平。在快速适应工作环境、配合组织长远规划、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进一步增强组织的应变能力和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2.提高学习能力,增强组织凝聚力

通过专业化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满足员工自我发展和组织发展的需要,调动员工的学习和工作积极性,将组织文化、管理领导力和价值观等融入员工日常工作和工作作风,将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和组织战略规划相统一。

3.提升员工素质,增强组织投资回报力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培训也是一种投资。以提升员工素质和促进组织成长为目的,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变,达到培训预期收益,减少内部管理成本消耗,促使培训投资增值。

三、人力资源培训工作中的不足

1.培训重要性认识不足

很多组织在参与市场竞争过程中,侧重于扩展业务规模、提高企业利润,忽略培训工作在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组织形象、推进组织改革等方面的重要性,管理层和决策层对培训的认识不够深刻,并未正确认识到组织具备战略目标应该匹配相应的培训战略计划。

2.培训工作需求认识不足

组织在制定和实施培训计划过程中,缺乏参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实际调查和分析,仅凭培训部门或组织管理层的想法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实施培训工作往往适得其反,降低培训效率,无法通过培训预期效果给组织带来培训收益。

3.培训成本认识不足

(1)培训成本全面性认识不足。培训成本不仅包括培训师费用、教材费、交通费等直接成本,还包括培训期间参训人员的薪资、培训期间误工的成本和产出损失等间接成本。很多组织在培训成本预算因认识不足、缺乏量化标准等因素忽略间接成本预算,导致培训成本预算不足,影响组织预期收益评估。

(2)培训成本计算方法认识不足。很多组织将培训成本列为费用化支出计入当期支出,而培训成本预算包括培训费用支出和培训收益。培训成本仅在会计周期内作为费用化支出,而培训收益在超出当前会计周期从其他方面的体现就被忽略,造成组织在收益期因成本增减影响预期收益。

四、做好人力资源培训工作的措施

1.培训工作注重观念转变

(1)培训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组织参与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培训工作是组织树立、传递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组织推动市场转型、行政改革等的有效途径。培训工作不仅仅帮助组织员工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升理论知识文化水平,还能在培训工作中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教训,通过结合组织自身的知识、人力、财力等资源以及企业文化形成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2)培训是一种投资。员工通过培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推动组织整体发展。即使员工流失,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投资成本溢出,如果每个企业都充分进行培训投资,不仅提升组织的竞争力,而且对提升整个行业或社会总体人力资源素质发挥重要作用,搭建人力资源共享平台,提升和改进行业技术水平,推动行业进步和社会发展。

2.培训工作注重战略规划

(1)培训工作与员工个人战略规划相结合。新时期发展要求,组织发展与员工发展密不可分。培训工作首先以人为本,根据员工自身素质和发展规划,结合岗位工作做好员工知识结构、专业特长、兴趣爱好、工作能力、价值取向等方面培训需求统计与分析工作,制定员工个人发展培训计划,包含业务技能、管理能力、职业道德、工作价值观、企业忠诚度等方面的全面培训,通过制定、执行完善的培训考核机制,实现员工学有所用、用有所获,形成阶梯型发展模式。

(2)培训工作?c组织战略规划相结合。培训部门根据组织战略规划,运用科学方法开展契合组织目标、产业资源、市场环境以及人力资源存量等方面的培训需求分析工作,结合组织目标预测人才需求预期,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内容,培养适应组织战略规划发展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高效工作团队等条件。

3.培训工作注重成本核算

篇10

一、相关理论基础

1.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以研究如何提高人的劳动生产效率为核心,其基本思想是:要提高效率首先要选择体力合格的工人,然后通过训练,使工人运用标准的生产方法,采取“差别计件”的激励性工资,并对优秀者给予奖励,进而达到提升劳动效率的效果。然而该方法也明显反应出劳资之间的利益冲突,容易导致工人对管理层的不信任和怨气。因此,必须使用其他的管理理论进行提升和发展。

2.行为科学

行为科学是分析人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特征的综合性学科。它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运用到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去,重点分析人的情绪、动机、欲望、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如何完善组织框架、生产条件、管理手段,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激励组织成员尽可能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工作方式和生产效率,达成组织目标的实现。

3.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学派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创始人之一的舒尔茨的研究思路,折射了人力资本学派发展的典型进程。他在分析二战以来各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现,国民经济增长常常比资源(实物资本、自然资源)投入的增长要快得多。那些在战争中遭到巨大创伤的国家,神奇地快速恢复并高速发展;一些自然资源禀赋较差的国家或地区,也同样取得了巨大的经济腾飞。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说明了人力资源的资本性特征,极大地推进了管理科学的革命进程。

4.人力规划方法

人力资源规划需要基于公司的发展目标,完整的人力规划流程涵盖招聘员工、测试评估、培训开发、职业生涯规划、报酬发放等各个环节。

5.员工培训方法

公司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要有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而员工培训是提升员工技能的基本途径。公司所处的外部环境在快速的变化,市场的竞争程度不断加剧,员工要顺应这些变化,必须参加知识和技能培训。

二、电力公司培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培训目的不清晰

现有的一些培训流于形式,常常把培训的次数当做核心的评价参数,从而导致培训部门只关心培训次数,而对培训的核心内容是否与员工的需要相匹配、培训的结果如何、培训的方式员工能否接受等主要问题较少关注,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2.培训内容不匹配

很多企业的培训都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不从员工和公司的现实需要出发制定培训方案。如能基于员工的需要设计培训内容,就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培训效果就会得到很大提升。

3.培训方法不恰当

成年人学习具有以下特点:成人想学才能学;成人只接受自认为需要的内容;成人喜欢在练习中学习;成人在处理问题中学习;成人在培训中喜欢运用过去的知识;成人在非正式的氛围中学习效果最好;成人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培训手段。但是公司在运用培训方法时,往往忽视成年人的学习规律。

4.培训缺乏激励机制

很多企业的培训,没有制定相应的配套的激励措施,使得培训对于员工来说变成了压力。

5.培训缺少长期愿景

现有培训往往没有与公司的长期愿景相结合。一个公司在其长期经营中,需要对要实现的中长期目标提前进行培训,否则就会出现人才断层现象,业务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以至影响公司的长远发展。

6.培训转化不理想

在许多公司的培训中,培训转化都是扶持滞后的一个环节。公司培训效果不佳,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培训成果转化的环境。影响员工培训成果使用的环境包括转化机制、领导和同事的支持、执行的机会和技术支持服务等。

三、电力公司培训效果评价流程

1.设计原则

(1)效率至上。评价过程应是一个增值步骤,设计的评价方案需要成功的进行评价,且不浪费相应的资源。

(2)可行性。评价方案有实现的可能;所需的数据、人员投入、资金设备都可以确定。

(3)完整性。评价过程应是一系列评价环节链,且是闭回结构,同时也能吸收外部有益信息。

2.相关流程

相关评价流程分为三个环节:评价筹备、实施评价以及评价反馈。

(1)评价筹备。包含培训的内容调研、设定培训评价目的和建立培训评价信息的记录。培训内容调研是培训活动的重要环节,它由培训组织者使用相关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培训人员的知识储备、未来目标、现有技能等基本条件进行评估,进而决定是否实施培训以及相应的培训课程。它是确定培训目标、决定培训计划的前提,也是培训评价的基础。同时,培训评价效果又可作为培训课程分析的一个参考因素,可为培训内容调研提供有意义的反馈输入源,以对培训的相关环节进行完善。在培训项目实施前,人力资源组织者就应把培训评估达到的目标决定下来。培训评价的目的将决定数据信息收集的方法和要收集数据信息的类别。

(2)评价实施。主要包括评价层级、评价方式、数据收集与分析。评价层次的确定应遵守实用、有效的原则,公司应根据自身基础,对各项培训流程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价。可以遵循以下方法:一是对全部培训内容实施第一层评价;二是对培训成员必备知识或特定技能的培训,应实施第二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