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思品学习计划模板(10篇)

时间:2022-02-06 14:49: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思品学习计划,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思品学习计划

篇1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6-0-01

在我国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优化上游产业产品的营销体系设计,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之所以提出这一观点,可归因于(1)上游产业所提供的产品往往是工业原料,这种原料具有专用性的特点。从而其目标市场相对狭小。(2)工业原料都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格来生产,进而不同厂商的产品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这样一来,目标市场狭小和替代性很强所形成的叠加效应就要求,针对石化产品的营销应在构筑市场差异性上下工夫。

梳理现阶段的相关论文发现,诸多文献都关注着普通商品的市场营销问题,而该类型商品的4PS营销体系构造却无法满足石化产品的需要,这或许是要素市场与商品市场供求环境不同的原因使然。由此,在建立可行性方案前需要借助经济学工具,来分析出市场差异化形成的切入点来。

一、对石化产品营销体系设计的解读

传统营销体系一般遵循4PS原则来构建,即依次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但这种基于普通商品的体系构架却不完全适用于石化产品,其中的价格与促销环节相对趋弱,而产品和渠道环节则是形成市场差异化的关键。

因此,以下将着重对产品、渠道这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产品方面

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来考察石化产品,其从内到外分别由3个层级构成:核心产品、有形产品、附加产品。其中,核心产品指向石化产品的使用价值;有形产品指向石化产品的品牌标识;附加产品则指向该产品的售后服务方面。由于石化产品的销售是处于要素市场范畴,从而难以在前两种产品形态上进行差异化提炼。由此,从附加产品层级入手进行差异化策略构建便成为重要选择。

(二)渠道方面

与普通商品不同,石化产品的使用价值较为专一,并主要供应下游生产性企业。这就意味着,依托产品专属性而形成的技术锁定效应,将有助于维护上下游企业供求的稳定性。然而,在当前实体经济发展依然乏力的情况下,石化企业仍具有拓展客户的内在需要。可见,巩固现有渠道并挖掘浅在渠道便成为营销工作的重点。在几乎0级渠道的形态下,如何挖掘潜在客户并不简单。

二、解读基础上的经济学分析

尽管以上借助4PS原则进行了解读,但并无法为以后的营销工作建立起可操作性的路径指向。因此,以下还需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经济学分析。经济学分析的目的在于从“成本—收益”的比较下,来选择支撑产品和渠道建设的最优组合。

具体而言,经济学分析如下所述:

(一)针对产品方面的经济学分析

上文已经提到,石化产品应在附加产品层级完成差异化策略构建。具体而言,因石化产品理化特性使然,可以为下游客户提供物流服务。其中,运输、仓储服务则是需要重点考虑的方面。不难理解,随着物流服务的开展必将增大石化企业的销售成本,而该成本在产品强替代性的状况下将主要由石化企业消化。然而基于产业经济学原理可得,在与传统客户保持高频率的交易时,石化企业通过开展物流服务将增强与客户方的需求匹配度。这样一来,就能将客户锁定在石化企业的技术路径上,而无法随意寻找替代厂商。

(二)针对渠道方面的经济学分析

渠道环节的策略选择,在于挖掘潜在客户。这也是当前石化企业维系一定盈利能力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在完成这种几乎是0渠道的拓展呢。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营销和电话营销模式;同时,还可以借助6PS中的政府公权力来实现。从经济学视角来看,网络营销模式的开展可近似获得完全信息的优势;而政府公权力的协助,则能满足石化企业获得市场的最小有效规模。

三、分析引导下的优化路径思考

根据上文所述并在分析引导下,针对优化路径的思考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一)物流服务的开展

尽管开展物流服务具有技术锁定效应,但仍需要评估服务开展时的成本与收益关系。一般而言,对于空间距离为150公里以内的客户,可以开展第一方物流服务,超出150公里以外的则主要以第二方、第三方为主。在超距离范围下,石化企业技术人员应提供全程技术服务。

(二)网络营销的开展

网络营销是借助企业网站和门户网站,开展B2B模式下的产品宣传和销售工作。因此,其中就包括产品信息和电子商务物流这两项事宜。这里的关键是前者,应在配合电话营销的情况下,向客户充分表达产品提供的便利性,以及供货响应的及时性。从而,建立起差异化市场策略。

(三)公共关系的开展

若要在要素市场上获得合理的市场份额,还需要与政府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建立,需要通过石化企业增强组织合法性来获得。即,在生产中满足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目标,从而在建立起良好外部形象的基础上获得政府的扶持。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

四、小结

本文认为,针对石化产品的营销应在构筑市场差异性上下工夫,而产品和渠道环节则是形成市场差异化的关键。在经济学分析基础上,应围绕着物流服务的开展、网络营销的开展,以及公共关系的开展等三个方面展开工作。最后,文章权当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篇2

动机和效果是相辅相成的,即强烈的动机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先决条件,同时取得良好的效果也能促进动机的增强。因此,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和帮助学生增强学习动机,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德育功能。

根据美国教育心理学家约翰凯勒设计的学习动机模型中“注意”“相关”“信心”“愉悦”四个要素,在深入了解初中生特点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特征的基础上。我认为影响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对于部分学生而言,很可能由于课堂上思想开小差、和思想品德老师闹情绪等原因没有注意到学习内容,自然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动机;部分学生虽然注意到了学习内容,但认为和他不相关,甚至认为学习思想品德课没有用,不能有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困惑,他也不会产生学习动机;有的同学虽然注意到了学习内容,也认为和他有关,但由于学习成绩不理想,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缺乏自信,也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有的同学具备了前几个要素,但在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中,没有体会到愉悦,他认为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枯燥无趣、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单一乏味,自然也难以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教学内容、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领域、精神需要,教学就能发挥高质有效的作用。由此可见,优化教学策略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内驱力,增强学习动机的必备条件。具体而言,必须着重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1.紧跟时代步伐,创设真生活情境

所谓紧跟时代步伐,就是要注重情景素材的时效性,将社会普遍关注的最新热点及时引入思想品德课堂。所谓创设真生活情境,就是要从未成年人自我独立意识不断增强和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身心特点入手,选取他们在成长道路上面临的迫切解决而又必须经历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诸如:“学习压力”、“考试焦虑”、“自我保护”、“处理与父母、老师、朋友的关系”、“理性消费”、“毕业升学与就业”等等素材和话题。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设置真探究问题

所谓设置真问题,就是避免出现假、大、空的设问,探究问题要围绕学生学习生活经历中遇到的困惑点设置,如在学习“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个框题时,可以选取“老人摔倒后,扶与不扶”这个现实话题,设置这样的探究问题:“扶老人可能会付出哪些代价?不扶老人对自己可能有哪些影响?如果扶,应该怎么扶?”课堂总结时,再让学生悟学“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爱心”。这些真问题可以切实帮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实用性,与他们密切相关。

3.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事实证明,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课堂中遇到的挫折,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参与课堂的热情会越来越浓,自信也会增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凡是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的探究性知识,就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取,思维受阻时,教师仅作适当的点拨,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是自身获取的,充分感受自主探究的幸福。

4.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认知准备水平

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尤其强调学生生活经验及道德情感体验方面的认知准备。因此,提高思想品德学科认知准备水平,应引导学生参与一些与新课学习有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经验和阅历,进而缩小他们和其他同学学习新知识的差距,提高学习新知识的质量,促进学习的正迁移显得尤为重要。

5.增加学生成功的心理体验,打造“自信”“愉悦”课堂

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用差异教学策略,既关注学生的共性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多地让每个学生的才能都能得到展示和发挥,让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成功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和愉悦感。比如:在问题设计上,要尽量设计多层次的问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形式上,要用集体授课与分组讨论、自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在活动安排上开展时政点评、微辩论、社会实践、角色扮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6.灵活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热情

研究证明,运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媒体,不仅增大了课堂容量,克服了现行教材相对滞后、理论跟不上形势的弊端,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对加强记忆和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作用。因此,思想品德老师应结合学生特点及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呈现图片、视频、情景材料,直观演示等辅助教学手段,拓展和丰富学生知识面,增强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趣味性、时效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8-163-01

广义而言,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整体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也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关键点所在,对学生未来发展与成长都有着巨大影响。信息时代到来,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化与多变化,学生品行会因此而发生变化,所以此时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便不能沿袭老旧式政治课程教学套路,适时介入生活化思维来进行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以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完善。

一、必要性分析

我国教育发展阶段较多,教育模式得到不断发展与调整,成果虽然明显,但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传统应试模式依旧根深蒂固,老旧式教学观念和教学思想犹存,部分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理论教学被放在教学重点之上,考点掌握高于一切,过分强调了考试分数的重要性。上述状况出现,使得教学内容要素与对应生活要素之间产生严重脱节,最终教学效率变低,此时基础性教学质量也无法得到根本保障,预期教学效果达成便也无从谈起。

从实际角度而言,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授知识,其重点在于树人,即便学习成绩再好,为人素养不合格便也不会受到重用,教师此时应该以教学指导者身份出现,填鸭式教学法并不能够助力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内容,短暂记忆状态下无法牢记知识点,通过长时间经历便会遗忘。教师真正效用即为学生学习正确引领,要求学生能够进行知识学习和知识掌握,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介入生活化思维,可将相关教学活动与当前生活背景相连,之后在此基础上使得教学内容与生活关联,在贴近生活过程中使得课堂真正走进生活,随之激发学生本体潜在学习兴趣,学生群体积极性也会得到提升,学习欲望一旦出现,便会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学习,从生活中获取知识。

二、内涵分析

老旧式初中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是课堂中心与聚焦点,一般情况下,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洗耳恭听,课堂成为教师个人表现舞台,此种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学生感受,学生学习积极性会有所降低,而且政治教学知识内容也会略显枯燥,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间的联系程度不深,但生活化教学模式执行则会利于前者程度加深。初中政治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教学背景内容即为生活,学生被视为课堂教学主体,老旧式理论知识教学模式被合理剔除,学生此时可以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课堂气氛得以和谐营造,学生记忆也会有所加深。

老旧式初中政治教学方法中,教材内容与考点内容被视为重点,教学内容较为枯燥无味。初中生群体稚气未脱,干枯式知识讲解难以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生活化思维介入,教材依靠度被减少,实践教学模式与生活化知识教学模式日渐形成,学生在学习时便会产生好奇心,这样便会有助于学习兴趣培养。初中生学习过程中感兴趣科目,通常学习效率较高,学生群体此时也愿意全身心投入学习,并通过深度知识探索来满足求知欲望。基于兴趣教学模式,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会大幅度攀升,生活化思维介入会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培育,最终使得学生本体产生巨大学习动力。

三、方法探究

初中教育理念即为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生品德培养至关重要,通过数次分析和调查可以看出,人才德育教育历来被我国教育机构与学校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整体初中德育教育工作核心。思想政治要素与社会要素和生活要素之间相互关联,思想品德教学中融入生活化思维可带来事半功倍教学效应,其实践意义十分重大。初中政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适时进行教学思想转变,并最终完成高效政治课堂创建。

1、教学情境生活化。若想合理改变当今教学现状,需改善原有教学思维和教学方法,适时进行教学情境生活化操作,构建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情境过程中,借助不同类型教学手段与方法来开展教学。我们通常所说的情境教学是生活化策略中的重要内容,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可加强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间的紧密联系,之后在此基础上可构建优良生活情境,随之将政治理论知识点简单化,对学生用浅显道理予以呈现。初中政治教师应巧妙的设置情境问题,通过教学情境生活化来完成答题操作,运用此种方式便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2、教学内容生活化。初中政治教师应让学生逐步领悟知识真谛,因为知识源于生活,应不断引导学生群体从生活中进行政治知识挖掘,使学生能够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助力学生价值观确立和人生观确立以及世界观确立。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内容应与生活之间达成关联,知识内容尽量反应现实,将生活背景与内容等作为教材,将不同类型生活元素融入其中,深度降低学生对教材的依赖性,从而可更好更优的进行生活化教学活动开展。

3、作业生活化。作业是现代教育中的核心构成要点,学生群体进行知识巩固与温习可提升学习质量,但政治教育作业形式化布置状况较为严重,需正视此类现状,达成生活化作业,不给学生添加冗余负担,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去进行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真谛,这样便可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的重视程度,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完美激发。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但随之也会带来诸多社会不良问题,金钱诱惑、虚拟网络等不良因素会对学生进行消极诱导,作为学校和教师,应明确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化思维的合理融入,进行教学方法改变和教学思维创新,以教学情境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和作业布置生活化为主,以至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篇4

信息化教学设计定义

信息化教学,是与传统教学相对而言的现代教学的一种表现形态。这种教学形态,一方面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另一方面是以信息技术的支持为显著特征。

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在综合把握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

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

一般说来,教育目的表现在四大方面:一是使个体获得奉献社会的本领;二是开发个体的天资潜质;三是促进个体履行公民的责任;四是传递传统文化。

在知识/信息时代,这些目标的每个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超越了我们的习惯性的应答。一系列崭新的、打上了时代烙印的教育需求随之产生,使教育目的发生了重构.

1、奉献社会:在这个高度复杂化、技术化和信息化的世界,我们都需要学习生活/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

2、开发个人的天资潜质:作为人们思考/传播/交流的“放大器”、“储存库”和“感官的延伸”,这些工具正成为我们每个人天资潜质开发的“强力工具”。

3、履行公民责任:电子媒介和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更加自由的获取信息的通道。这种情形迫使我们必须更加重视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媒介“食物”作出正确的判断,努力地、仔细地从丰富的日常媒介“菜单”中作出选择。

4、实现传统的延续:现在每个国家、每个人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从我们所接受的文化传统中建构和保持文化认同,在学会认同的同时,学会理解、包容和容忍他人的文化传统与认同。

此外,掌握流畅的设计过程、项目管理、质量管理、研究方法都很重要。对于“实时”学习来说,在线信息数据库、与专家联系的快捷电子邮件、在线课程等等,都是一些很有帮助作用的支持工具。

教学设计要探讨的目标

“信息化教室”学习环境在哪些教学点和学习点上能够和《思想品德》课进行结合。这种结合又会引起课堂教学的哪些变化,会引起学生学习方式以至于学习思维方式的哪些变化,而且这些变化在哪些具体方面会对目前中学政治教学的哪些方面会产生积极的作用.这种积极的作用会以什么样的方式以什么样的效果呈现出来,又会在哪些方面可能和目前的政治教学难以合拍,可能会在哪些方面和政治教学的学科特征是不符合的,可能会对政治教学产生什么样的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又可能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规避。

教学设计要探讨的重点

1、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

2、强调“协作学习”。这种协作学习不仅包括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的协作,如实施跨学科和跨年级的基于资源的学习等。

3、以“问题解决”和“任务驱动”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有具体意义的情境中确定和教授学习策略与技能。

4、强调针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评价。

5、以学为中心,注重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是作为学习的促进者,引导、监控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流程设计及阐释(以《社会合作需要》为例)

信息化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及表现类型如下:

1.提供事实,建立经验;

如:《逃命的野牛》与《合作的蚂蚁》。所得结论:社会生活需要合作。

表现类型:图片。

2.举例验证,建立概念;

如:《1901-1975诺贝尔奖统计》的数据。所得结论:合作是事业成功的保障。

表现类型:数据文本

3.提供示范,正确操作;

如:知识结构图。所得结论:政府主要职能是社会管理与提供公共服务

4.设难置疑,引起思辨;

如:《灭狼护鹿》、《王斌余》的故事。所得结论:需要在社会合作中确立和遵循公平的原则。

5.欣赏审美,陶冶情操;

如:图片《内坑中学第26届校运会》。所得结论,社会合作是社会生活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6.归纳总结,复习巩固;

如:案例《瞎子和跛子》的故事。社会合作需要公平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评价标准

评价一个信息化教学设计是否成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是否合理。

2、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是否能够有效评价学生的学习。

4、教学计划的实施是否简单易行。

形成性评价: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展示了大量素材,有本地的对比数据,还有大量的图片,这样使教学内容更为直观,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积极参与,师生的双边互动效果不错。课堂气氛活跃、轻松、有序,教学目标能落到实处。

评价/反思:信息化学习特别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以注重培养和发展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使学习者学会从反思中学习。其评价活动是与学习过程共始终的,亦即学习者一开始进入具体的学习活动,评价也就开始了,它与传统的评价不同,不是在学习者完成学习活动之后进行评价。信息化学习也重视结果的评价,但要求学习者说明结果产生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结果一般是以作品的形式出现(比如电子文稿、电子演示稿、调研报告、图形/表、模型等等)。在最终评价时,学习者展示和说明他的学习结果,教师/学习者按照预先提出的量规对其进行评价,评价可以采取自评、互评、教师评量等方式。既要评价个人的学习绩效,更要评价小组的学习绩效。这种评价不但能使学习者“知其然”,更能使学习者“知其所以然”,训练和培养学习者的反思性学习/思维能力;不但能注重学习者的独立学习能力,更能使学习者注重协作学习,发展学习者的独立精神和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编译.高科技时代的教育改革

2、徐洁.关于赛博文化挑战教育的几点认识和对策

3、祝智庭.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篇5

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常态下(非公开课、观摩课等)的高考复习习题讲评课还存在许多不足: 

(1)课时无计划性(教学计划中没有明确的习题讲评课的安排);(2)习题选择盲目性(对习题的题量、题型、难度没有认真分析研究);(3)教学方法的随意性(教师只读答案,学生自己核对、纠错;或按顺序讲题,哪些题目要讲没有认真选择;或多采用注入式教学法,不重视师生的互动,不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学生的习得);(4)讲评内容的片面性(习题讲评课本应包含“讲”和“评”两个部分,但实际教学中常常只有“讲”没有“评”);(5)教学主体的单一性(由教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此外,有些教师将习题讲评课变成批评课,对学生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过多批评、责备,使学生缺乏安全感,情绪紧张、无心听课、思维迟钝。鉴于习题讲评课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有必要对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做一些探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讲评课的质量和效益。 

2 高三习题讲评课的教学功能与价值 

高三的习题讲评课是高三复习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功能与价值。表现在: 

(1)了解、诊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安排和要求。这是习题讲评课所承载的最直接的功能和价值。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练习完成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当下及前面所复习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诊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疑难杂症”,及时解决学生纠结于心的困惑。例如,对原电池的复习,通过知识的回顾,学生可以很快熟悉经典的铜锌电池的工作原理,但对于铅蓄电池、复杂的燃料电池或其他新型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与技巧,则无法快速掌握。这时,通过专题的练习、讲评,才能发现学生问题的症结所在,并给予针对性的方法指导,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2)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理论的学习最终是为实践服务,知识掌握得如何也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何得到检验和证明。例如,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论和规律后,通过“设计实验探究补铁剂中铁元素的价态”的习题,就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对氧化还原理论掌握的情况。再如,利用“氯碱工业中饱和食盐水的精制、电解海水制镁”的专题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离子反应规律、物质分离提纯的原理和方法、电解原理、物质制备等知识进行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3)帮助学生加深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化学反应原理》是学生复习中普遍感觉比较困难的部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化学理论及其应用价值的抽象性造成的。例如,化学平衡观是化学理论的重要观念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普遍遵循的法则,但学生仅从可逆反应的理论学习中其实很难真实体会到化学平衡观的重要应用价值。如果结合工业合成氨有关的练习进一步分析、体会,情况就大不一样。再如,对化学平衡状态本质的理解也是一个难点,借助福建高考的一道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思考,则能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实质的理解,考查的角度非常新颖、别致,构思非常精巧。通过评讲该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宏观特征做如下拓展: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体系中,若某个物理量是变量,当它不再变化(恒量)时即为平衡状态[个别特殊情况例外。如,容积可变的体系发生反应H2(g)+I2(g)=2HI(g),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体系的压强,各物质的浓度都在变化,但化学平衡不发生移动]。 

篇6

当前,教学信息化的发展,人们对智慧教育的呼声非常高。创建智慧的学习环境,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智慧的运用多样化技术,从而促进学生智慧学习。由于受到碎片化学习时代的影响,在教育教学中相继出现了微课程和微视频等。在近期,国内各地高职院校以及中小学相关教育教学机构非常重视与大力宣传微视频课程大赛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重要性。

一、微视频课程教学的内容设计

(一)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

以教育、心理及艺术等作为视角,依据影响课程教学视频的因素与ARCS动机模型的内容,建立课程教学微视频的“心动”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可以体现出教师、视频和知识内容、学生间的关系是互相影响的。比如说在设计知识内容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需求及学习经验等。另外,教师在讲解知识时一定要运用艺术性的教学方式,技能及教学语言,再配以情感传递,利用视频得以展现。学生的注意力和知识内容的合理、科学设计及教师的艺术教学与视频呈现的设计有着密切关系。学生主动学习和知识内容的科学设计及艺术教学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学视频的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科学、合理的知识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一种满足感。其次,教师采用技术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知识内容的切需性,使学生拥有强大的自信心。再次,充分运用视频的媒介特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为学生提供需求的知识内容,从而提升学生的内驱力。

(二)微视频课程教学样式的设计

样式不仅是求知和组织及分类信息的手段,还是一种思考与决策的方法,在运用模式与理论时,设计人员基本上都会感受到教学设计模式与理论的抽象性、宏观性,是一个可操作性相对较弱的实践环节,也就是教学设计人员无法熟练掌握实质,然而对于新手教师来讲难度就更大。另外,教学案例通常相对比较具体,和专业学科知识存在的关联度相对较高,因此不适合当作设计参考的支架。教学设计样式是一种立足于中观层面的新型设计方法,拥有非常强大的可操作性。教学模式是在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其打破了具体实践的局限性,可以提供拥有广泛性的理论方式,具备整体性与简约型特点。而一个教学模式能够包含许多教学样式,而教学样式所承载的实践性知识可以实现抽象和具体的平衡,具备弹性化及结构化的特点。一个教学样式能够运用多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举例与验证,其中教学案例的描述就是教学实践,其以丰富的叙述方式向学生展示出许多包括教师与学生的经典行为和思想及感情在内的故事,拥有真实性与典型性的特点。其中教学样式、教学案例及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二、微视频课程设计与实践运用

(一)微视频课程设计过程

近几年,项目组在进行微视频课程设计以及实践的过程中同高职教师进行商讨,综合分析与总结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设计思路与内容。依据该研究总结出的微视频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方案,在设计该课程的过程中,一定要先分析该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特点,然后对课程内容进行分解与组织,最后在完成每节微视频课程教学设计。

采用微视频的方式进行高职课程教学,这种方式较为新颖,也是社会发展与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但是应当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同样缺乏课本材料与课程教学的经验。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问题。相关设计内容当中涉及到的教师与成员应当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对设计内容进行反复修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课程性质与目的的有效。

(二)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实践

微视频教学课程内容设计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微视频课程内容设计的有效性,这样就需要项目成员和任课教师完成多次协作和沟通,设计的主要内容时任课教师怎样依据微视频课程设计的理念与要求完成内容设计,任课教师在演播室的教学过程中要选择艺术教学方式。其次,微视频的制作,主要包含PPT制作和教学讲解时的演播室实录、视频的后期制作等,为了提升PPT设计内容的教学性和艺术美观性,对PPT讲稿完成了对此修改与调整。另外,为了提升微视频的视觉展现效果,在后期还要对实录微视频完成再次编辑。在进行课程设计与开发时,一定要多方工作人员沟通交流与协商合作。比如说,在知识点内容教学设计时,要和任课教师完成多次协商、沟通及交流。比如说刘老师团队的意见,第一,在理论内容设计方面缺少创意,而且视野也不够宽阔。第二,在每一类的创意背后都缺少深层道理,例如如何教会学生完成创意作品这样的问题。只有明白了道理才能将事情讲的明白。第三,PPT的内容相对少了一点,例如在PPT1中,可以对手工创意的欣赏作品进行展示,同时有点评的文字。另外,有些作品的选取需要教师依据设计的章节主体选择相关作品,使学生体会到先入为主的感觉。

三、结束语

碎片化学习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学习行为与学习认知方面,运用微视频教学方式可以实现学习时间与学习空间的无缝融合。微视频课程教学作为时代快速发展的产物,在内涵与特点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篇7

网络文化是网络技术的产物,是一种新兴的经济生活方式,网络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也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了多彩的网络精神财富。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关注网络,网络文化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只有深入分析并理解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才能正确利用网络文化,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分析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途径

1.网络文化通过影响社会环境而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

网络文化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网络文化逐渐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支撑。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社会,知识和信息主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步伐,而知识和信息也是网络文化的核心,并推动着网络文化的蓬勃快速发展。网络文化的繁荣使世界的产业格局和经济格局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计算机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网络文化渗透到人们社会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开始发生改变,不在追求物质上的需求,更多的开始注重精神层面的提高。网络文化就是通过影响社会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并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网络文化通过影响校园文化而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

随着大学校园的网络普及,大学师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逐步形成了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校园网络文化改变了高校传统的办学理念,现代高校更多的是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统一,实行开放的校园管理模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其次,校园网络文化改变了高校的学习环境,现代的教学模式大多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手段,学生不再受专业、课堂和学校的限制,自由学习,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后,校园网络文化提高自身的科技含量,学校内部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文化交流,扩大学生的事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校园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影响的机理

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给大学生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网络文化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通过作用机理来实现的。这些机理与网络文化之间相互联系,进而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观。

1.凝聚与向心心理

文化本身就具有凝聚的功能,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很容易相互理解,相互认同,并产生共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就是所谓的文化认同。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认同层次,区别在于文化的内在品质不同,特别是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对人们的影响最为深远。人们的文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信念和信仰,网络文化就是通过一定的信念和信仰对人们的思想品德产生影响。人们在广泛认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同时,也会在不知不觉之中接受网络文化的熏陶,融合多种不同层次的文化,达到教育大学生思想品德的目的。

2.渗透吸引机理

网络文化对人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并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就是通过日常的行为方式参与并接受网络文化,而网络文化则通过人们参与进来实现思想品德教育功能。网络文化与思想品德教育认为一体,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受到网络文化的引导和熏陶从而改变自己的思想道德观。

3.自主构建机理

自主构建就是受教育者能动、自主的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不受外界干扰。大学生在网络文化之中,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各种各样的信息,就是受到自主构建机理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在网络文化里可以接受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自己的大脑进行思维加工,这是一种内化的过程,不受外在的强制力量。人们通过自主构建机理接受网络文化,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将外在的文化形态转化为自己的主观情感和认识,进而树立自己的思想道德观。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对策

1.确定网络思想道德教育原则

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网络信息者必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以人为本,保持正确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方向。加强对网络文化的管理,培养专业的网络技术人员,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维护网络的正常运行,净化网络环境,保证网络文化教育的质量。同时还要增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意识,自觉抵制不良网络行为,提高自身对网络空间的鉴别力,保护自己不受不良网络信息的毒害。学校更要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育手段,引导大学生正确学习,提高自身网络思想政治素质。

2.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质培养

在网络文化条件下,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的网络信息素质培养,加大信息意识教育,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和鉴定能力,倡导大学生独立、自主的获得可靠信息,掌握驾驭网络信息的主动权。改变大学生传统的信息观念,让大学生认识到信息的强大功能和作用,提高大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育大学生遵纪守法。

3.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我国应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保护大学生不受有害信息的侵害,依法打击网络犯罪,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加强网络信息安全监控,加大技术设备和资金投入,确保高校信息安全;学校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协调配合,各负自责,及时沟通,让大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提高自身思想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陶金铭.大学生网络道德培养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务全书[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2005

篇8

在我国以往教学中,往往教师为课堂中心,对学生教授知识只是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等,不利于学生学习。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却能激发学生学习潜力,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并且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师生共赢的目的。就此,本文对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思品高效课堂进行以下研究与分析:

1.学生如何学会自主学习

教学,教与学,其中包括“教师教”与“学生学”两种过程,由于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到知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中心。但是,在以往教学中,往往以教师为课堂中心,学生被动地学习,不能自主、独立地学习。学生应当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地位,自主学习,使自己在课堂中发挥主体作用。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学生应当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学习是自己的,依靠他人学习不可取,认识到教科书与其他参考书等只能作为辅助自己学习的工具。教师对自己而言,则是进行学习教导及解答疑难的指导者。总而言之,学习要靠学生自己,学生唯有理解记住书本上的知识、教师教授的知识理解,转换为自己的知识,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其次,学生学习时应当学会自我激励。目前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包括两种,第一是外部动机,将学习看做为了获得某种奖励(如表扬、分数、奖品、奖金等);第二指内部动机,将学习看做为了满足自己情感或智力的需求。一般而言,由外部动机转向内部动机,主要指学生逐渐转变学习目的,从关心学习结果转变为关心学习过程,使学生对学生产生兴趣,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我鼓励,往往使自己对学习具有兴趣,从学习过程中找到乐趣,在课堂上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接受更多并转化为更多的知识[1]。

再者,学生应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调动学习主动性,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趣味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具体来讲,学生学习自觉性主要指学生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并且总结W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将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整理,构建良好认知结构,学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学习积极性则指学生可以从学习知识过程中、问解决题过程中感受某种满足或者愉悦。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则指学生在学习政治知识和解决政治知识问题时,能够一直维持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找到知识的内在联系,明确感知知识背后的理性知识,挖掘社会发展规律,乐于独立回答或解决问题。

2.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现阶段,相关教育部门已经对我国教学活动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且认为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是一种错误认知。目前,在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不需要他人提醒便能自主学习。因此在思品课堂上,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思品课堂上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教师可以在思品课堂中营造积极主动、讨论与交流等良好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思品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当认识教学目的,明确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发挥其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导作用,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展现出来。所以,教师在思品课堂上应当尊重学生学习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使学生知道积极回答问题、提出意见是一种非常好的表现。并且教师在课堂中应当勇于鼓励学生将自己独到的见解表现出来[2]。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品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次,教师在思品课堂中应当分配好课堂教学时间,预留给学生讨论与交流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出来,需要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学习的过程,了解自己学习的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比如,教师可以在思品课堂中使学生参与到板书设计中,在下次教学过程中便可以应用学生设计的板书,对学生设计给予肯定,使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白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掌握更多所学知识,并且明白自主学习的优点。

再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自我展现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分享给别人。教师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学习技巧、学习经验,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得到良好学习效果。一般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理论知识和结果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使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展现自主学习成果,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满足,并且在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能力,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应使学生走上讲台,运用书本知识分析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在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适当掌声和表扬,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让学生得到满足,从而使学生学习政治更有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语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构建思品高效课,首先需要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其次教师需要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在思品教学过程中确立主体地位,最终达到提高思品教学质量的目的。

篇9

合作学习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按照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分成若干组,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学习计划和教学任务,将各个任务分配到各个小组内。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相关的探索、互动、讨论的过程,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来评分,并且教师可以采取一定的奖励措施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优点在于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小组内包含了各个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优势互补的原则来提高小组成员的整体学习水平。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求,然而,合作学习对学生自身的要求较高,对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和任务进行合理规划,加上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可以获取一定的理论知识。

一、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合作讨论是合作学习方式中较为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也同样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讨论指的是初中思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些话题,然后让学生围绕该话题进行讨论研究。从初中思品课程的设置来看,每一章都有一个固定的话题,教师要围绕该话题展开,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好地探究思品教材中的知识点。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加强师生和生生g的交流与互动。

首先,教师要明确每章思品教材的知识点,并且针对该知识点进行相应大纲的设计,按照小组合作的形式将大纲进行分组,然后让各个小组按照本组的大纲进行知识点的讨论与梳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更加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其次,在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优势互补的原则,让每个小组都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让基础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搭配基础差的学生,从而使整个小组具有活跃性。最后,在小组讨论完之后,教师要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点评,教师要对点评重视起来,因为教师的点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一定的成就感。针对点评方式,教师可以采用以教师为主的点评方式,也可以采用小组成员互评的方式,在提升学生满足感的同时,让学生取得一定的进步。

二、角色扮演

在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中,角色扮演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进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对教师进行分组,同样要尊重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小组分配完之后,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教学软件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提供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排练,然后让学生重视教材中的知识点。角色扮演的合作学习方式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学生通过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全新演绎,可以让学生了解教材中知识点的真正内涵。

首先,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提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台词本,让学生对台词本进行熟悉,然后在讲台上进行表演。其次,针对熟悉台词和表演的过程,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完成相关台词的理解和记忆,然后在课上完成表演,针对不同小组的表演形式和内容,教师要给予一定的点评。点评内容可以纠正发音、情绪等,或表扬学生的演绎过程。通过对相关内容的演绎,学生可以对对话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最后,教师需要对表演进行总结,让学生对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实行开放性考题

目前,初中思品课程的考试类型呈现出了开放性的特点,试题的灵活性不断增强,这就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其解题能力。因此,教师可以以4人为一个小组单位,然后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开卷试题训练。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组,使每个小组都有基础好和基础差的学生,然后让小组长抽题,教师不对题目进行讲解,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相应的解题步骤。最后,教师进行实质性讲解,给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思品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以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为基本形式,以角色扮演、实行开放性考题为辅助教学形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改善课堂的学习气氛,进一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策略。作为一名思品教师,应在思品课堂上展开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通过设置明确的思品学习任务,为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提高平台。将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通过互相交流,与教师形成一个课堂整体,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