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管理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3-02-19 11:59: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软件管理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软件管理论文

篇1

1.1.1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概念能力成熟度模型(CMM)这一概念最初源自于西方发达国家。能力成熟度模型则是针对软件组织在定义、规划、实施、度量、控制以及调整软件等过程的实践阶段的具体描述。从本质上来看,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主要智能作用便是系统地规划某一个项目的设计内容以及管控实施过程,直至项目最终建设完成投入使用。对于软件工程管理项目而言,能力成熟度模型(CMM)的核心功能便是将软件开发当作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来处理,并且,根据能力成熟度模型本身的原则来突进软件开发项目的拓展进度,如若遇到问题或需要进行系统维护,则在能力成熟度模型的操作下,能够快速将问题解决,促使软件开发能够更加顺利地执行下去。

1.1.2浅析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实施过程中的机理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是一种用于评价软件承包能力并帮助其改善软件质量的方法,侧重于软件开发过程的管理及工程能力的提高与评估。能力成熟度模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具体思路为:只要集中精力持续努力去建立有效的软件工程过程的基础结构,而且,要不断进行管理的实践并适时做出调整,就可以顺利跨越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项障碍[4]。

1.2基于能力成熟度模型(CMM)模型框架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的应用效能

随着国内外软件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关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亦日趋深入,给软件研发以及产业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策略支持。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软件开发不再取决于传统资源框架搭建得是否完整,而是与能力成熟度指标密切相关。软件过程成熟度则主要体现于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控制能力和自我改善能力,在优化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可对这两项能力进行逐一改善,进而提升整体软件项目的质量。实践表明,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影响下的软件工程管理工具具备提升软件开发效能的作用。

篇2

目前,风险管理被认为是IT软件项目中减少失败的一种重要手段。当不能很确定地预测将来事情的时候,可以采用结构化风险管理来发现计划中的缺陷,并且采取行动来减少潜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风险管理意味着危机还没有发生之前就对它进行处理。这就提高了项目成功的机会和减少了不可避免风险所产生的后果。

2什么是风险

所谓“风险”,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主观说认为,风险是损失的不确定性;客观学认为,风险是给定情况下一定时期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间的差异。它的两个基本特征是不确定性和损失。IT行业中的软件项目开发是一项可能损失的活动,不管开发过程如何进行都有可能超出预算或时间延迟。项目开发的方式很少能保证开发工作一定成功,都要冒一定的风险,也就需要进行项目风险分析。在进行项目风险分析时,重要的是要量化不确定的程度和每个风险相当的损失程度,为实现这一点就必须要考虑以下问题:

要考虑未来,什么样的风险会导致软件项目失败?

要考虑变化,在用户需求、开发技术、目标、机制及其它与项目有关的因素的改变将会对按时交付和系统成功产生什么影响?

必须解决选择问题,应采用什么方法和工具,应配备多少人力,在质量上强调到什么程度才满足要求?

要考虑风险类型,是属于项目风险、技术风险、商业风险、管理风险还是预算风险等?

这些潜在的问题可能会对软件项目的计划、成本、技术、产品的质量及团队的士气都有负面的影响。风险管理就是在这些潜在的问题对项目造成破坏之前识别、处理和排除。

3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实际上就是贯穿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一系列管理步骤,其中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管理策略、风险解决和风险监控。它能让风险管理者主动“攻击”风险,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

在项目管理中,建立风险管理策略和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断控制风险是非常重要的,风险管理包括四个相关阶段:

风险识别识别风险的方法常用的有风险识别问询法(座谈法、专家法)、财务报表法、流程图法、现场观察法、相关部门配合法和环境分析法等。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要进行估计和评价,风险估计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风险发生的概率与后果,风险评价则是确定该风险的经济意义及处理的费/效分析,常用的方法有:概率分布、外推法、多目标分析法等。

风险处理一般而言,风险处理有三种方法,①风险控制法,即主动采取措施避免风险,消灭风险,中和风险或采用紧急方案降低风险。②风险自留,当风险量不大时可以余留风险。③风险转移。

风险监控包括对风险发生的监督和对风险管理的监督,前者是对已识别的风险源进行监视和控制,后者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监督人们认真执行风险管理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在IT软件项目管理中,应该任命一名风险管理者,该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在制订与评估规划时,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并发表意见,不断寻找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情况,试着指出各个风险的管理策略及常用的管理方法,以随时处理出现的风险,风险管理者最好是由项目主管以外的人担任。

险识别

风险识别就是企图采用系统化的方法,识别某特定项目已知的和可预测的风险。常用方法是建立“风险条目检查表”,利用一组提问来帮助项目风险管理者了解在项目和技术方面有些风险。在“风险条目检查表”中,列出了所有可能的与每一个风险因素有关的提问,使得风险管理者集中来识别常见的、已知的和可预测的风险,如产品规模风险、依赖性风险、需求风险、管理风险及技术风险等。“风险条目检查表”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组织,通过判定分析或假设分析,给出这些提问确定的回答,就可以帮助管理或计划人员估算风险的影响。软件项目一般有如下五类风险:

4.1产品规模风险

有经验的项目经理都知道:项目的风险是直接与产品的规模成正比的。与软件规模相关的常见风险因素有:

估算产品的规模的方法(LOC或代码行,FP或功能点,程序或文件的数目)。

产品规模估算的信任度

产品规模与以前产品规模平均值的偏差

产品的用户数

复用的软件有多少

产品的需求改变多少

4.2需求风险

很多项目在确定需求时都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混乱。当在项目早期容忍了这些不确定性,并且在项目进展过程当中得不到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对项目的成功造成很大威胁。如果不控制与需求相关的风险因素,那么就很有可能产生错误的产品或者拙劣地建造正确的产品。每一种情况都会导致使人不愉快。

与客户相关的风险因素有:

对产品缺少清晰的认识

对产品需求缺少认同

在做需求中客户参与不够

没有优先需求

由于不确定的需要导致新的市场

不断变化需求

缺少有效的需求变化管理过程

对需求的变化缺少相关分析

4.3相关性风险

许多风险都是因为项目的外部环境或因素的相关性产生的。经常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外部的相关性,因此缓解策略应该包括可能性计划,以便从第二资源或协同工作资源中取得必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觉察潜在的问题。与外部环境相关的因素有:

客户供应条目或信息

内部或外部转包商的关系

交互成员或交互团体依赖性

经验丰富人员的可得性

项目的复用性

4.4管理风险

尽管管理问题制约了很多项目的成功,但是不要因为风险管理计划中没有包括所有管理活动而感到惊奇。在大部分项目里,项目经理经常是写项目风险管理计划的人,并且大部分人都不希望在公共场合暴露自己的弱点。然而,像这些问题可能会使项目的成功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不正视这些棘手的问题,它们就很有可能在项目进行的某个阶段影响项目。当我们定义了项目追踪过程并且明晰项目角色和责任,就能处理这些风险因素:

计划和任务定义不够充分

实际项目状态

项目所有者和决策者分不清

不切实际的承诺

员工之间的冲突

4.5技术风险

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经历丰富员工的缺乏,意味着项目团队可能会因为技巧的原因影响项目的成功。在早期,识别风险从而采取合适的预防措施是解决风险领域问题的关键,比如:培训、雇佣顾问以及为项目团队招聘合适的人才等。主要有下面这些风险因素:

缺乏培训

对方法、工具和技术理解的不够

应用领域的经验不够

新的技术和开发方法

不能正确工作的方法

5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又称风险预测,常采用两种方法估价每种风险。一种是估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概率,另一种是估计如果风险发生时所产生的后果。一般来讲,风险管理者要与项目计划人员、技术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一起执行四种风险活动:

(1)建立一个标准(尺度),以反映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描述风险的后果。

(3)估计风险对项目和产品的影响。

(4)确定风险的精确度,以免产生误解。

另外,要对每个风险的表现、范围、时间做出尽量准确的判断。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采取不同的分析办法。

1.确定型风险估计

(a)盈亏平衡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Analysis)通常又称为量本利分析或损益平衡分析。它是根据软件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成本费用、产品销售单价和销售税金等数据,计算和分析产量、成本和盈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它们的规律,并确定项目成本和收益相等时的盈亏平衡点的一种分析方法。在盈亏平衡点上,软件项目既无盈利,也无亏损。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看出软件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b)敏感性分析

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的目的,是考察与软件项目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项目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通过敏感性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在软件项目经济分析中由于某些参数估算的错误或是使用的数据不太可靠而可能造成的对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我们确定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查研究和分析测算的因素。

(c)概率分析

它是运用概率论及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和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对软件项目投资价值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通过概率分析可以对项目的风险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主要包括解析法和模拟法(蒙特卡罗MonteCarlo技术)两种。

2.不确定型风险估计

主要有小中取大原则、大中取小原则、遗憾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可能原则。

3.随机型风险估计

主要有最大可能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效用数学期望原则、贝叶斯后验概率法等。

5.1建立风险清单

风险清单是关键的风险预测管理工具,清单上列出了在任何时候碰到的风险名称、类别、概率及该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其中整体影响值可对四个风险因素(性能、支持、成本及进度)的影响类别求平均值(有时也采用加权平均值)。

一旦完成了风险表的内容,就可以根据概率及影响来进行综合考虑,风险影响和出现概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它们各自起着不同的作用(见图1)。一个具有高影响但低概率的风险因素不应当占用太多的风险管理时间,而具有中到高概率、高影响的风险和具有高概率及低影响的风险,就应该进行风险分析。

5.2风险评估

在风险分析过程中,我们对风险进行评估时可以建立一个如下的四元数组:

[ri,li,xi,yi]

其中,ri是风险,li为风险出现的概率,xi则表示风险损失大小,yi则表示期望风险。

一种对风险评估的常用技术是定义风险的参照水准,对绝大多数软件项目来讲,风险因素——成本、性能、支持和进度就是典型的风险参照系。也就是说对成本超支、性能下降、支持困难、进度延迟都有一个导致项目终止的水平值。如果风险的组合所产生的问题超出了一个或多个参照水平值时,就终止该项目的工作,在项目分析中,风险水平参考值是由一系列的点构成的,每一个单独的点常称为参照点或临界点。如果某风险落在临界点上,可以利用性能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等来判断该项目是否继续工作。图2表示了这种情况。

但在实际工作中,参照点很少能构成一条光滑的曲线,大多数情况下,它是一个区域,而且是个易变的区域。因而在做风险评估时,尽量按以下步骤执行:

(1)定义项目的水平参照值

(2)找出每组[ri,li,xi,yi]与每个水平参照值间的关系

(3)估计一组临界点以定义项目的终止区域

(4)估计风险组合将如何影响风险水平参照值

5.3估计损失的大小

表1是风险分析表的一个例子,可以建立一个用风险、损失概率、损失大小和期望风险这样的风险评估表。

在表1所示的风险估价的例子中,一个理论项目已经识别了从1到20周期间的潜在的几个风险,风险发生的概率范围在5%到50%之间。在现实的项目中,可能会识别出比此表要多得多的风险。

损失的大小常常比概率更容易受到控制。在以上的例子中,可以很精确地估计出完全支持自动从主机更新数据的时间是20个月。根据管理层将在何时讨论项目建议书,可以知道项目不是在2月1日就是3月1日会被批准。如果假定会在2月1日批准,项目被批准的风险大小会比期望的长一些,也就是1个月时间。

如果损失的大小不容易直接估计出来,可以将损失分解为更小的部分,再对其进行评估,然后将各部分评估结果累加,形成一个合计评估值。例如,如果使用3种新编程工具,可以单独评估每种工具未达到预期效果的损失,然后再把损失加到一起,这要比总体评估容易多了。

5.4评估损失的概率

评估损失的概率要比评估损失大小更具有主观性。这里有许多实践方法可以提高主观评估的准确度。有以下方法:

由最熟悉系统的人评估每个风险的发生概率,然后保留一份风险评估审核文件。

使用Delphi法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使用Delphi法,必须要求每个人对每个风险进行独立地评估,然后讨论(口头或纸上)每个评估的合理性,特别是最高和最低的那个。一轮轮讨论,直到达成共识。?使用“形容词标准”。首先让每个人用表示可能性的形容词短语选择风险的级别,如非常可能、很可能、可能、或许、不太可能、不可能、和根本不可能。然后把可能性的评估转换为数量化的评估(Boehm1989)。

5.5整个项目超限和缓冲

实际上,表1中表示的期望风险的计算数值来源于一个被称为“期望值”的统计术语。设计欠佳引起的风险如果真正发生将花费15周的时间。既然它不是100%地会发生,当然不能预计损失15周时间。但它也不是没有可能发生,所以也不应指望不会发生损失。统计学认为,预计损失的数量是概率乘以损失大小,即15%乘以15周。因此,在这个例子中,预计的是损失2.25周。由于只是谈论计划风险,可以累加所有的风险暴露量来得到项目的全部可预料超标值。这个项目可预料的超标值是12.8到13.2周,这就是如果不做任何风险管理的话有可能超过计划的周数。

超出预期值的大小为整个项目风险控制级别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如果例子中的项目是个25周的项目,超出预期值的12.8到13.2周就很明显需要进行风险管理了。

6风险管理策略

风险管理策略就是辅助项目组建立处理项目风险的策略。项目开发是一个高风险的活动,如果项目采取积极的风险管理策略,就可以避免或降低许多风险,反之,就有可能使项目处于瘫痪状态。一般来讲,一个较好的风险管理策略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项目开发中规划风险管理,尽量避免风险

(2)指定风险管理者,监控风险因素

(3)建立风险清单及风险管理计划

(4)建立风险反馈渠道

7风险驾驭和监控

风险的驾驭与监控主要靠管理者的经验来实施,它是利用项目管理方法及其它某些技术,如原型法、软件心理学、可靠性等来设法避免或转移风险。风险的驾驭和监控活动可用图3来表示。

7.1建立风险驾驭与监控计划

从图3中可以看出,风险的驾驭与监控活动要写入RMMP(RiskMonitoringandManagementPlan风险驾驭与监控计划)。RMMP记述了风险分析的全部工作,并且作为整个项目计划的一部分为项目管理人员所使用。

风险管理策略可以包含在软件项目计划中,也可以组织成一个独立的风险缓解、监控和管理计划(RMMP计划)。RMMP计划将所有风险分析工作文档化,并由项目管理者作为整个项目计划中的一部分来使用。一旦建立了RMMP计划,且项目开始启动,则风险缓解及驾驭及监控步骤也开始了。正如前面讨论的,风险缓解是一种问题避免活动。风险驾驭及监控则是一种项目跟踪活动,它有三个主要目标:?判断一个预测的风险是否事实、是否发生。

进行风险再估计,确保针对某个风险而制定的风险消除活动正在使用。

收集可用于将来进行风险分析的信息。

风险驾驭及监控的策略如下:

与在职人员协商,确定人员流动原因。

在项目开始前,把缓解这些流动原因的工作列入风险驾驭计划。

项目开始时,要作好人员流动的思想准备,并采取一些措施确保人员一旦离开时,项目仍能继续。

制定文档标准,并建立一种机制,保证文档及时产生。

对所有工作进行细微详审,使更多人能够按计划进度完成自己的工作。

对每个关键性技术人员培养后备人员。

在考虑风险成本之后,决定是否采用上述策略。

7.2软件项目风险追踪工具

篇3

2、验证和显示控件的实现过程

为了解释验证和显示控件的实现过程选用系统用户登陆模块为例。该模块为系统软件初始页面用来验证用户信息。用户通过输入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来登陆本系统。验证码使用系统随机生成的图片来完成,验证码保存在用户的SESSION当中,当用户的信息和数据库中数据完全对应的情况下,运行用户跳转到主页面,同时用户的各个信息也保存在该用户的SES-SION中。为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密码的保存形式使用MD5加密方式。同时输入信息的三个文本框使用AJAX技术实现了用户输入信息的提示工作。该模块的功能有:系统用户登陆与系统用户验证的功能。系统用户登录页面代码:为。其中CS文件中引用了系统的几个必要的命名空间。登录部分通过控件建立面板,通过作为用户名、密码和验证码的输入框同时设置AJAX事件,实现输入不能为空等基本客户端验证。验证码的图片通过控件引用来显示随机的验证码图片信息。为了解释页面布局框架的实现过程选用系统主界面模块为例。该模块工作主界面如图1-2所示,各模块主要功能包括:学籍信息查询模块,主要实现学生成绩查询和学生学历查询两个子模块功能;学籍信息输入模块,主要实现教学计划的输入和学生信息的输入两个子模块功能;系统管理模块,主要系统用户管理和系统预设两个子模块功能。

篇4

专门、常态化的软件项目专家委员会有助于在软件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立项、调研、标书制作、评标、合同签订、项目开发期、验收以及售后服务和升级维护)中指导、规范项目执行,减少不确定性,并减少时间紧迫性对项目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软件项目专家委员会由两类人员组成:A类为软件开发等相关专业具副高以上职称的纯技术型专家;B类为各职能部门专门负责信息化建设的相关人员,主要负责软件开发项目的具体业务方面。在软件项目建设前期,从A类专家库中抽取若干名专家,并挑选出同此软件项目建设内容相关性较大的若干B类专家,共同组成该项目的专家委员会,负责软件项目的立项、调研和招标文件的制作,确保招标采购质量]。在专家委员会的参与下,项目建设前期的各资料文档可以作为后期评标委员会评标的重要参考资料。

1.2有选择性地采用竞争性谈判和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

依据软件项目专家委员会的调研结果,如果没有具竞争力的三家或三家以上的软件开发公司可以参与投标,可以不拘泥于邀请招标的形式,而是采用更具针对性的竞争性谈判或是单一来源采购的方式。这样在较有限的时间内,评标专家的评审焦点更为集中,可以投入更多的时间评价有竞争力的投标方案的优劣,展开价格谈判。

1.3适当延长评标时间

在调研不够完善充分、标书制作不够严谨的情况下,评标专家在评标现场有时面临评无可评的尴尬状况,即没有评价依据和标准,只能根据公司以往的业绩和成果粗略判断,并没有针对具体投标方案的恰当评价。但在成立软件项目专家委员会的情况下,委员会前期的工作成果和文档即可以成为专家重要的参考,投标公司的投标方案和投标书也应当是严肃和可以评判的。因此,评标专家需要更充足的时间阅读参考资料,评审各投标方案。此种情况下,延长评标时间是必要和必须的。

1.4合同由软件项目专家委员会把关

软件项目专家委员会参与了项目的调研和招标文件制作,对项目建设目标和需求有了深入了解,因此由专家委员会来审核软件项目的合同可以保证软件开发在技术上和业务功能实现上完成预期目标。

1.5质保金和年度服务费保证项目后期的维护和升级

对于软件项目整个周期长、但验收进度要求紧的问题,可以采用扣留5%-10%的合同款作为质量保证金的方式,敦促公司及时解决验收结束后又出现的一些问题,并保障出现问题时,公司及时响应,快速解决问题。对于质保期过后,软件项目升级变更费用高的问题,可以要求公司在投标报价中给出质保期以后的年度服务费。质保期过后的系统升级,由项目单位向公司支付年度服务费,由公司负责软件项目功能模块上的增减,业务流程上的改变。此项费用也作为评价公司整体投标报价的内容之一,计入投标报价的总费用。这不仅节约了软件项目升级开发的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效率,更摆脱了在软件升级时,项目单位在价格谈判中的不利地位。

篇5

2模型具体步骤划分

通过对模型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并结合软件项目特征,能够确定责任范围,对整个项目进行结构分解,得到WBS集;软件项目的开发需要将用户需求作为核心,进而通过模型进行分解,获得PBS集;最后,要制定与项目开发相关的部署,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够顺利进行,保证项目进度,为工作提供依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确保工作有条不紊进行,还能够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软件开发工作进一步发展。

3模型主要应用流程

WBSR模型在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涉及对项目的分解、工作目标的确认及更新。首先,建立工作小组,工作人员作为软件项目管理的核心,其成员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基于此,小组成员一般选择项目经济、技术人员等,还可以增加用户代表等,以此来确保软件开发的合理、科学性;其次,工作、产品等结构分解,工作分解作为模式应用的基础,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分解,切勿盲目性,还需要结合成员经验等因素,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支持;软件产品作为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分解产品开发,能够深度挖掘员工潜力,提高产品适应力,与客户达成共识;最后,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项目范围进行及时调整,如果范围发生变化,相对应的工作流程也需要进行调整,实现统一、系统发展目标。

4模型应用情况

将软件项目管理与WBSR模式结合,将各个工作进行细致划分,能够为软件计划、预估等工作提供依据,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软件项目进一步发展,与此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负责人加大对实际工作的监督和控制力度,能够及时发现不足之处,并采取有针对性措施,确保软件产品开发质量,该模式的应用,能够直观的反映组内成员的实际表现,为日后进行绩效考核奠定了基础,从而有效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5模式性能评价

通过对WBSR模式在软件项目管理中应用情况调查可知,模式对工作过程及产品开发从不同角度进行合理分解,提高了项目范围的精准性及有效性,避免工作失误情况的发生,并且将工作细化至每一个人受众,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员工能够认真、负责完成工作,起到了积极地促进作用。因此,面对社会发展新形势下,企业软件项目管理可以大力推广和普及WBSR模式,提高产品适应力及质量,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篇6

1.2可以对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以便标准化管理物资采购工作:结合统一的物资供应管理标准业务流程模板,所有实施ERP的单位需要对物资供应管理体制进行理顺,对物资业务流程进行规范。在供电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中,来组织、设计和实施ERP系统,可以重新整理和优化采购组织架构,以便对采购以及计划等岗位制衡机制进行较好的规范,促使物资的标准化管理得到实现。

1.3可以将材料消耗给真实反映出来,对企业成本核算进行规范:通过全面推广和应用ERP系统,电力企业物资部门在物资管理中,长期实行的计划价格计价方式就可以被抛弃掉,将移动加权平均价应用到物料主数据价格中,随着采购价格的变化,来更新和调整物资库存和物资供应,从而一致于市场价格,可以将库存物资价值给真实反映出来,这样使用单位的成本核算就可以更加顺利的开展下来,将材料消耗成本给真实的反映出来。

1.4可以更好的控制和管理供应商,对物资采购渠道进行规范:通过实施ERP系统,事前控制可以得到有效的实现。采购人员将申请提出来,物资管理部门进行线上审批和监控,采购人员方可以将采购订单创建于系统中,进而实施采购行为,这样对于那些随意网外采购行为,就可以进行较好的控制。另外,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可以实时监控相关数据,以便经营者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同时,也可以共享库存信息,可以在SAP系统的任何终端上查看电力企业库存地的库存状况。

2.ERP系统软件在某供电企业物资管理中的应用

供电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在ERP物资管理模块实施中,将自己的特点充分体现了出来:

2.1实施统一的物料编码及主数据管理:为了保证系统中的物料等公用基础数据是准确和规范的,更好的集中管理和维护物料主数据,本电力公司将物料主数据申请、审核以及维护的相应操作流程实现于SPA系统中;结合物资本身的属性来进行物资分类,对物资标准进行了合理制定,在物料编码的过程中,借助于物料的基本特征来进行区分,为了避免一物多码问题的出现,在分类的基础上,还给出了物料特征,利用这些特征,确定出来的物料都是唯一的。因为电力行业涉及到较为繁多的物料品种,如果细化管理,就会有较为庞大的物料编码,因此,将10位流水码应用到物料主数据。

2.2集中化的业务流程管理:在物资管理流程中,关键用户和实施方结合国网典设,进行调研分析以及蓝图设计之后,删减和修改了典设的流程,最后确立出来了30个业务流程,与公司物资管理特点所符合,如库存管理、采购管理、主数据管理等等,对系统中每一个角色的工作内容以及传递流程进行了明确。

2.3根据不同的项目类型自动生成不同类型的采购申请:在物资采购环节中,采购申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项目部门借助于SAPPS模块,就可以将采购申请自动生成,标准配置只能够对一种类型的采购申请进行生成,但是在实际的业务流程中,需要结合项目类型,生成差异化的采购申请,并且对不同的审批策略进行配置。本供电企业在ERP物资模块的实施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强化措施,结合项目类型,可以对对应的采购申请进行自动生成,并且依据采购申请单据类型,来进行后续配置。

2.4采购申请中采购策略的维护:在采购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采购策略,采购策略会对采购申请的审批流程起到决定作用,并且还会影响到后续的采购方式,因此,本供电公司在ERP系统的实施过程中,依据物资类别来对采购策略进行维护。本电力企业结合国网公司的相关规程,来对集中采购目录进行确定,如果在集中采购目录中,采购申请物料主数据的物料组为集中采购,那么就由省公司来对采购方式、供应商以及价格等统一确定,集中采购使采购业务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高效而及时。

2.5对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为了能够正常运转ERP系统下的物资管理系统,就需要大力进行ERP系统相关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技术已经取到了很多的人工工作,但是因为ERP系统的研发技术还不够成熟,那么在供电企业运转中,就需要对相应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要对原始信息以及信息传递渠道进行规范,促使一线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得到保证,对数据采集和录入制度进行规范,在制度流程方面,需要规范各种原始单据、报表以及其他信息的各种数据,对标准进行细化。

篇7

2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现状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人们发现了在开发软件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的问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不规范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不重视管理工作。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人们开始尝试利用过程管理方法。但是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没有制定管理软件开发过程相关标准。近几年来,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采取项目管理来控制软件开发的质量、软件开发的成本等,以此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和成本等因素,符合当时的既定标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每一个项目组的不同成员都应该承担不同的任务,并且企业管理者应该要求他们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身的任务,这种明确分工制度,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

3项目管理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每一个软件开发项目都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提出问题、研究可行性、分析需求、测试等。因此项目管理工作应该贯穿于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

3.1可行性研究

无法开发哪一个项目,都需要进行可行性分析与研究。通过利用项目管理来研究软件开发项目可行性的目的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确定软件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开发的价值。其中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包括:

1)、研究技术的可行性。其主要是指:要合理地分析开发项目的功能与性能,分析其中所隐藏的技术风险。

2)、研究经济的可行性。其主要是指:估计所开发的项目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然后依据所估算的经济效益,确定该项目是否具有投资的价值。

3)、研究社会的可行性。其主要是指:分析此项目的运行方式是否正确,分析当前的人员技术水平以及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可行性。

3.2软件项目估算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规划软件开发项目,如此便于项目管理人员制定切合实际的估算方案。规划软件开发项目的内容主要包括:明确软件开发的目标、明确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明确软件开发的进度等。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估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估算可以保证软件项目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可以确保软件项目的成本未超出预算。在估算资源、成本以及进度的时候,要依据自身丰富的经验以及相关的数据。但是当前所使用的估算方法较为单一,此种估算方法容易增加估算风险。对此,研究人员应该努力研究出更多科学、有效的估算方法。

3.3软件项目开发人员的管理

在开展软件项目开发人员管理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合理安排人员。通常情况下,是由多个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软件开发项目。在具体安排人员任务的时候,要依据每位人员的优势进行,并且要明确小组内每一位成员的工作任务以及工作目标。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要确定不同的责任人,比如:项目经理、开发经理,并且为每一个小组安排一名组长,如此有助于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保证所开发出来的软件属于高质量产品。

篇8

GSM(GlobalSystemforMobilecommunication)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且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目前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我国公众移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基于GSM的短信信息服务,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线应用,是一种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存储和转寄的过程。由于公众GSM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联网和漫游,建议上述系统不需再组建专用通信网络,所以具有实时传输数据功能的短信应用将得到迅速普及。笔者开发设计的基于GSM网络的温度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统正是借助该网络平台,利用短信息业务实现数据的自动双向传递。系统模型图如图1所示。

本系统由数据采集部分、数据接收和发送部分、终端处理部分三个模块组成。数据采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存入存储器中。数据收发模块采用双单片机共用E2RPOM的方式,单片机2控制数据从存储器转存入E2PROM中;单片机1负责将数据从E2PROM中读出,并经GSM模块2借助GSM网络将数据发送出去。单片机1不仅控制数据的发送,也控制数据的接收。在这里,E2PROM是温度数据临时存储和上传的中转站。终端处理模块负责将接收到的数据交给计算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存放到数据库中,以供查询。当终端处理模块需要向GSM模块2发送控制命令时,GSM模块2接收过程正好与上述过程相反,从而实现数据的自动双向传递。

系统中,三个模块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数据的传输。数据收发模块在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系统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双单片机为核心,以RS232通信接口,在物理层上实现与GSM模块的连接。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控制这一模块工作的软件实现过程,旨在对怎样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收发短信息进行探讨。

1GSM模块MZ28

MZ28是中兴通讯推出的GSM无线双频调制解调器,主要为语音传输、短信发送和数据业务提供无线接口。MZ28集成了完整的射频电路和GSM的基带处理器,特别适合于迅速开发基于GSM无线网络的无线应用产品。带有人机接口(MMI)界面的应用产品内部与MZ28的通信可通过标准的串行接口(RS232)进行。MZ28使用简单的20-PINZIP插座与用户自己的应用系统相连,此ZIP连接方式提供开发所需的数据通信、音频和电源等接口信号。MZ28可以作为无线引擎,嵌入到用户自己的产品当中,用户可以用单片机或其它CPU的UART口,使用相应的AT命令,对模块进行控制,达到使其产品可以轻松进入GSM网络的目的。

2串口控制SMS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与GSM模块一般采用串行异步通信接口,通信速度可设定,通常为19200bps。采用这种RSM232电缆方式进行连接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较好。RS232接口方式连接,通过串行接口集成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与GSM模块连接,电路比较简单,所涉及的芯片包括单片机89C52和电平转换芯片MAX232,是非常常见的接口电路。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通过I2C总线扩展了一个E2PROM存储器芯片AT24C64,它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而且断电信息也不会丢失,这些特性正是存储数据所必须的。

GSM的短信息业务SMS利用信令信道传输,这是GSM通信网所特有的。它不用拨号建立连接,把要发的信息加上目的数据发送到短信息服务中心,经短信服务中心完成存储后再发送给最终的信宿。所以当目的GSM终端没开机时信息不会丢失。每个短信的信息量限制为160字节。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手机均支持GSM07.05规定的AT指令集。该指令集是ETSI(欧洲通信技术委员会)的,其中包含了对SMS的控制。利用GSM手机的串行接口,单片机向手机收发一系列的AT命令,就能达到控制GSM模块收发SMS的目的。必须注意的是,用单片机实现时,编程必须注意它发送指令与接收到的响应都是字符的ASCII码。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收发短信息所涉及以的AT指令如表1所列。

表1AT指令

AT指令功能描述

AT+OFF关机并重新启动

AT+CSDH=0在TEXT模式下在返回值中不显示详细的头信息

ATE0关闭回显

AT+CMGF=1选择短信格式为TEXT模式

AT+CMGS发送短信息

AT+CMGR读取短信息

AT+CMGD=0删除全部短信息

3软件实现

3.1上位机模块和下位机模块半双工通信协议的实现

3.1.1应答和重发

上位机模块和下位模块的通信双方遵照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即数据传送是双向的。但是,任何时刻只能由其中的一方发送数据,另一方接收数据,因为E2PROM的读出和写入不能同时进行。为了避免一方在发送信息帧时(这里的信息帧指的是下位机模块发送的数据帧和上位机模块发送的命令帧,下同),另一方也会发送数据,必须把信道变成半双工方式。尽管这样效率可能不如全双工方式,但通过此举牺牲效率可以换取模块工作性能的稳定。双方采取的顺序是:发收到应答后再发。

按照整个系统的设计思路,上位机模块(即图1中的GSM模块1,下同)发送的帧包括命令帧、确认帧和非确认帧;下位机模块(即图1中的GSM模块2,下同)发送的帧包括数据帧、确认帧和非确认帧。其中确认帧和非确认帧是发送数据后等待对方发送的应答帧,以此作为继续发送下一帧和重新发送上一帧的依据。命令帧和数据帧是信息帧,当一方先发送完信息帧,如果收方接收到对方的信息帧,而又没有信息帧需要发送,那么情况就比较简单,收方将根据信息帧的正确与否决定发送确认帧还是非确认帧,以使对方决定是继续发送还是重新发送;如果此刻收方也有信息帧需要发送,那么收方将不立即发送应答帧,而是立即发送本方的信息帧给对方,并等待对方对此帧的应的应答帧,在收到对方的应答帧后,收方将依据应答帧的内容(即确认帧或者是非确认帧,下同)决定是继续发送下一信息帧,还是重新发送原来的信息帧。如果由于链路本身不可靠等因素造成应答帧的丢失,收方将在一定时间内因为没有收到应答帧而延时重发原来的信息帧。在收到对方的应答帧后,收方将继续发送下一信息帧,并等待对方的应答帧,如此反复,直到收方全部发送完信息帧。在本方收到对方最后一个应答帧后,表明本方全部的信息帧发送完毕。然后收方将发送对方仍然等待的应答帧,通知对方收到的信息帧正确与否。

图2

3.1.2延时重发

在双方通信过程中,有两个时间t1和t2,分别表示重新发送信息帧的最大延时。t1表示一方发送完信息帧到收到对方应答帧的时间,如果等待应答帧的时间超过了t1,则发方会重新发送原来的信息帧;当收方接收到对方发送的信息帧,如果收方此时有需要发送的信息帧,则收方此记得不发送应答帧,而是发送信息帧给对方。也就是说,利用对方等待收方应答帧的时间t1内,收方插入发送本文的信息帧,同样本方的发送也存在一个延时重发的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没有收到对方应答帧,收方也同样需要重发原来的信息帧,这个规定的时间就是t2。显然由于收方是利用间隙时间发送本方信息帧,所以t2<t1。

图2以下位机模块先发数据帧为例,阐述双方通信的具体实现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版面的限制,图2所示的通信过程没有涉及到发送非确认帧的情况,如果收方发送非常认帧,发方的发送过程跟发送数据帧是一样的,只不过这种情况下需要重发同一帧号的数据帧。如果上位机模块先发命令帧,双方通信的实现过程跟图2类似,所不同的是数据帧此时变成命令帧,命令帧变成数据帧。在延时的时间上,无论是下位机发送数据帧还是上位机发送命令帧,t2的大小都应该是一样的,都是利用时间间隔t2发送收方信息帧,延时的时间是相同的。然而,对于t1而方,情况就有所不同。因为下位机模块先发送数据帧时,利用t1的间隔时间上位机模块发送的命令帧可靠较少,因此当下位机模块先发送数据帧时所定义的t1应该小于当上位机模块先发送命令帧时,所定义的t1。这是因为当上位机模块先发送命令帧时,利用t1的间隔时间下位机模块发送的数据帧可能比较多。

3.2帧格式

GSM模块通过异步通信接口实现对SMS的控制共有三种接入协议:BlockMode;基于AT指令的TextMode;基于AT指令PDUMode。本系统发送和接收的数据都是基于数字的温度数据和命令字,为了保证系统的适用性,SMS的收发采用TEXT模式。TEXT模式是基于字符的,更具体地说是基于ASCII码的一种结构模式。在该模式下,模块发送和接收的信息帧格式如下:

帧头帧序号数据校验子

信息帧包括数据帧和命令帧。

帧头表示数据帧的标记,是由固定的字符“WQ”构成。

帧序号表示数据帧的序号,由两个字节组成。帧序号表示下位机模块发送的递增数据帧序号和上位机模块发送的命令帧序号。为了简化帧结构,命令帧的序号统一为00H。

数据字段的长度为154字节,最多发送77个字符(采用TEXT模式,不能发送汉字)。

检验子为数据字段所有字节累加和的初码(原码取反加1),由一个字节组成。

除了信息帧外,双向传递的还有应答帧,它包括确认帧和非确认帧。确认帧是双方反馈给发方的应答帧,表示收方已经正确接收到了发方发送的信息帧。确认帧格式仅包括两个字段,且两个字段的内容都是固定的,即帧头“WQ”和数据字段“ACK”,确认帧格式如下。

WQACK

非确认帧是收方给发方的应答帧,表示收方收到的是无效的信息帧,其格式与应答帧格式类似,帧格式如下。

WQNACK

3.3E2PROM空间的分配

采用8KB的E2PROM,按照每77个字节为一个块进行划分,共106块,如图3所示。

第00、01块留作系统使用,第02块~第105块是数据块,用作存放数据。

3.4收发端与采集端的握手协议

收发端与采集端共用一个存储器,即双CPU对同一个E2PROM进行操作。实现方案是分别使两个微处理器的一个I/O脚相连,两个CPU采用查询方式对此I/O端进行查询。如果某时候收发端查询到本地I/O端为高电平,则单片机1拥有此存储器的操作权,可以对E2PROM进行读写操作。如果采集端查询到本地I/O端为高电平,则单片机2拥有此存储器的操作权,可以对它进行写操作。一方操作完毕后将I2C总线置为高电平,表明本端已经释放I2C总线,E2PROM目前处于可用状态。

3.5程序的设计

3.5.1主函数的设计思路

开机上电后,程序在主函数中运行,单片机和GSM模块分别进行初始化。单片机的初始化包括设置串口工作方式、波特率,并初始化变量参数和标志位。GSM模块初始化包括重新启动、关闭回显、设置在TEXT模式下的返回值中不显示详细的头信息、选择短信格式为TEXT模式、开发串口中断准备接收数据。

3.5.2GSM返回参数的处理—SHELL函数

SHELL函数是进入时钟中断程序时被调用时,该函数是对GSM模块返回参数进行处理的函数。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需要对GSM模块进行下列操作:呼叫对方模块号码、发送数据、阅读短信、删除短信。基于以上操作指令,如果操作成功GSM模块会分别返回不同的参数:>、+CMGS、+CMGR、OK。根据接收到的不同参数,下位机模块将转向不同的操作步骤,判断并改变标志位的值。比如,如果某时刻接收到>,这表明呼叫对方模块号码获得成功,接下来需要发送数据。这时SHELL函数将检查发送不同数据所代表的标志位f_sending、f_ack、f_nack,从而决定需要发送何种类型的数据。

3.5.3短信数据的处理—ExecData函数

进入时钟中断调用SHELL函数时,如果接收到了返回的参数+CMTI,表明上位机模块向下位机模块发送了短信数据,可能是命令帧,也可能是确认帧或者非确认帧。在这种情况下,SHELL函数需要对短信内容进行分析,并根据短信的内容进行不同的处理,负责完成以上功能的就是ExecData函数,它是被SHELL函数调用的,用来分析并处理短信数据。

篇9

软件无线电是一种无线电通信新的体系结构。在1992年5月美国电信系统会议上,JeoMitola首次提出了软件无线电概念,之后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并开始对它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具体地说,软件无线电是以可编程的DSP或CPU为中心,将模块化、标准化的硬件单元以总线方式连接起来,构成通用的基本硬件平台,并通过软件加载来实现各种无线通信功能的开放式的体系结构。它使得通信系统摆脱了面向设计思想,被认为是无线通信从模拟到数字、从固定到移动之后的又一次突破。

在软件无线电的研究过程中,调制解调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空中接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蜂窝半径和应用环境下,移动通信的信道呈现不同的衰落特性,根据移动信道的衰落情况,自动地改变调制方式,从而提高传输效率并保证传输性能。那么,一个通用的信号源是必不可少的。

图1多制式信号发生器硬件原理图

作者设计了一个基于DSP+DDS结构的可编程调制器的硬件平台,并在此硬件平台上实现了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的通用软件算法。当改变调制制式时,无需再次下载程序,而且调制制式、比特速率、输出中频均可调。

1硬件结构

通常,信号源输出的波形多数是对周期的01序列进行调制,输出波形单一,只能作为解调输入信号的一种特例,缺少通用性。而许多专用芯片采用的调制方式也是有限的。用DSP+DDS构成的通用多制式信号发生器不仅可以实现模拟调制,而且可以实现各种数字调制。DSP利于基带信号的实时处理,可以实现高速调制,而DDS具有频率分辨率高、频率变化速度快、相位连续、易于数字控制等特点。图1给出多制式信号发生器硬件原理图。

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控制单元、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正交数字上变频器(QuadratureDigitalUpconverter)。

DSP采用TI公司的TMS320VC5402,它独特的哈佛结构、硬件密集型方案和灵活的指令系统可以满足对信号的实时处理,它的高性能、低功耗及低价位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正交数字上变频器采用AD公司的AD9857。AD9807最高工作频率为200MHz,输出中频频率范围为0~80MHz。AD9807内部集成半带滤波器、CIC(ascadedIntegratorComb)滤波器、反SINC滤波器、高速的14位是一个相位连续的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DS(DirectDigitalSynthesizer)。在该方案中,AD9857工作在正交调制模式。它的32位频率控制字使输出频率的最高精确度为:SYSCLK(系统时钟)除以232。

控制单元决定采用哪一种调制制式、比特速率及输出中频频率。

DSP读入控制单元的数据,然后经过串口向AD9857发送控制字。原始信息数据(是由DSP产生的伪随机序列)首先在DSP中进行编码、调制等处理后得到基带信号。基带处理得到正交信号的I/Q分量交替进入AD9857,经过串并变换,转换成两路并行的I/Q数据,进行内插和上变频运算,然后通过D/A变换直接输出模拟中频信号,从而将基带处理和中频调制合二为一。

AD9857对输入的数字信号进行采样和内插,降低了DSP的处理负担,使整个系统的性能达到较好的程度。

2软件算法

软件无线电具有完全的可编程性。它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在可编程控制的通用硬件平台上,利用软件来定主实现无线电台的各部分功能,包括对无线波段、信道调制、接入方式、数据速率的编程等。因此通过程序进行控制和操作,是软件无线电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软件算法的设计直接关系到电台软件的实现。软件无线电台对信号的处理都是实时的,因此对算法的时间及空间的复杂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为节省有限的DSP运算资源,软件无线电软件算法研究中大量采用查表法来提高处理速度,通常在调制过程中使用波形存储法。编写软件算法程序时,只要某一调制方式及其对应的输出状态数目是有限的,就可以借助表法来实现。查表法避免了大量的中间运算,简单易行,唯一的缺点是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因此,需要建立一张通用的表格,该表格存储了经过量化的14位有符号的二进制数。表格的设计应达到查表过程简单,同时满足不同的调制方式。用这个表还可以实现正弦函数的计算,只需将当前相位移相π/2。

除了一张通用的余弦表,针对不同的调制方式还需分别建立对应的调制星座图映射表,按照调制方式分类组成一个相位表格库。对于差分相位调制,该表格为差分相位表格。当调制方式确定后,根据得到的码元,查表计算当前相位Φk。

图2以(π/4)DQPSK调制方式为例,介绍差分相位调制软件算法。数字存储区存储的是一个周期的余弦函数波形样点,设存储区的采样点数为N,表格的移动步长为d。原始调制每两个比特一组,通过表1中的调制星座图映射成差分相位ΔΦk与前一码无的相位进行模2π相加得到当前码元的绝对相位Φk,计算Φk在余弦表中的偏移地址,根据偏移地址调制信号的数据。

设f(i)=cos(id),其中0≤i<N,d=2π/N

那么,当前相位Φk(0≤Φk<2π)的偏移地址为:Φk×N/2π。

(π/4)DQPSK对应的绝对相位Φk的可能取值有:0°、45、90°、135°、180°、225°、270°、315°。如果N=144,即d=2.5,则Φk在余弦表中对应的偏移地址为:0°、18°、36°、54°、72°、90°、108°、126°。

表1调制星座图

xk0011

yk0110

Δφk-135°135°45°-45°

篇10

2.数学CAI软件的设计原则

目前流行于市的CAI著作并不多见,但软件市场可见到不少cAI软件商品。其中绝大部分是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性质的。实际上,CAI所涉及的面很广,它包括教与学的各个方面。任何一个软件几乎都不可能覆盖它的全部内容。本文也只打算对数学课堂教学软件的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任何一个软件产品,制作者都要事先确定该软件要达到的目的,然后根据此目的制定一系列具体的设计要求。如果该产品已经很成熟,这些要求会成为公认的标准。数学课堂教学CAI软件的制作目的当然也是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即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的最后效果是通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来衡量的,但大部分时间往往采取一种更简易的评价方法----就课论课。例如大部分的公开教学或观摩课,最后的评价并不是去考学生而是听课者按照已有的或心目中的标准来衡量这节课的好坏。对教学软件的评价暂时也只好采取这种方法。实际上设计的原则与评价的原则应该一致。由于目前课堂教学软件不多,且大部分是各个教学单位为自己的教学而开发的,缺少统一的标准。笔者只是把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设想与心得写出来,与同行切磋。

2.1.“辅助”的含义就是以教师为主计算机永远也不会取代教师上课,就象计算机不能取代人的思维一样。把软件搞成录像式的就完全失去了教师的作用,这是最失败的软件。除了特殊情况,如偏远地区无教师或一些冷门学科找不到相应的教师只好采用纯电教手段外,教学软件应是主讲教师的助手。一个优秀的教师是任何软件也替代不了的。

2.2.交互功能

一个好的软件应能适合不同特点的教师的要求,这就需要软件更加灵活。比如一个立方体,有的教师喜爱正等测投影,而另一些教师喜爱正二测,这大部分取决于他们使用该软件前的讲课习惯。如果一个图形,教师自己看着都不习惯,当然不能指望他会很自然和流畅地讲给学生。那么对这个软件来说,该立方体的随机旋转能力便是非常重要的了。教师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来选择该立方体关于三个坐标轴的转角,旋转过程对学生是透明的。实际上,教师在选择合适方位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内容。教师甚至可以安排图形的颜色、说明文字的位置……,这时教师才会真正感觉到自己是这个软件的主人。试想一下,如果对一个使用软件的教师来说唯一能作的就是控制它的运行和停止,所有的画面都是编程者闭门造车设计出来的,这会是什么感觉!

2.3.动画的数学含量

数学教学的图形动画不同于卡通片。它对光学效果、色彩效果等一些对美术人员至关重要的指标并不在意,相反,它却极其重视图形的准确性。无论是旋转还是平移,无论是中心投影还是平行投影,画面上的每一点都是准确计算出来的。

比如说空间不同位置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由于所在的平面的法矢不同,投影自然不同。相等的角看上去不等,不等的元素却看起来相等;又如空间的垂线,反映在投影上当然不一定垂直。这些图形在没有CAI教学软件之前,教师只能在黑板上象征性地画一下,根本谈不上准确性。而在CAI软件中,这些图形是一个点一个点计算出来的。教师可以用交互功能把需要的图形在平面旋转到与投影面平行的位置,使学生看到“不走样”的图形,这就需要准确性,而准确性是由一系列正确的数学变换公式保证的。在这里每一个画面都是算出来的,而下是象一般动画是从图形库里取出来的。

2.4.学生的临场操作功能

过去,一节电化教学课讲完,老师会为学生准备许多胶片。学生把老师临时留的练习题做在胶片上,在用投影仪映到银幕上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这取代了让学生上黑板做题。为什么不能再前进一步,让学生操纵计算机屏幕,让学生在计算机的屏幕上画上他自己的辅助线,让学生控制计算机屏幕图形来讲解他的答案呢?我们正是这样设想的,让计算机的屏幕取代胶片投影仪,就象投影仪过去取代黑板一样。

2.5.人工智能

这一点正是目前CAI软件的欠缺。?但是对于课堂教学软件来说,这一点并不特别重要。最直接的应用是在学生把答案(图形或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自动判断答案正确与否。专家系统的最重要的用武之地是在CAI的另一个领域----课外辅导。但现在面临的全部辅导软件几乎没有涉及到该项功能,尽管这方面的讨论超出本文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