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1-12 01:36:4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国茶文化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前言
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丰富知识,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了解了自然;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的哲理,人们通过饮茶,明心净性,增强修养,提高审美情趣,完善人生价值取向,形成了高雅的精神文化。饮茶作为人的生理需要和生活方式转化为生活情趣与精神追求,不仅体现出人与人、人与茶及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也完美地展现了人的人生价值观。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包括人生的目的,怎样做人以及怎样实现个人价值等方面的看法。这种价值观,是人们通过茶事活动,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的生产与生活中所形成的观点和态度。它既反映出了人的本质,又揭示出了人与自然、与社会诸方面的关系。具体地说,包括了人与自我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民族和国家的关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与生产生活实践相依托,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与人文和历史相伴随,贯穿于茶文化发展的历程,形成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分析和研究中国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思想,对我们进一步了解茶文化的历史,理解茶文化的精髓,发扬光大中国茶道精神,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与茶文化精神是一致的。就其要义来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重德——摆正人与自我关系的准则
重德,是中国茶文化人生价值观中最基本的内容。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完善自我,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
首先,茶性蕴含着茶德。茶品即人品。茶品是指人们在对茶的认识中提炼出来的象征性品貌,陆羽在《茶经》一之源开宗明义地指出:“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被称为嘉木,是因为茶的生长、体型、特色和内质等具有刚强、质朴、清纯和幽静的本性。茶树生长在山野的烂石、砾壤或黄土中,仍不失坚强、幽深;茶叶凝聚阳光雨露的精华,其“性洁不可污”;茶汤晶莹清澈,清香怡人,给人以智慧和幽雅的韵致。茶性与茶品相联系,无喧嚣之形,也无激扬之态,茶性与茶品这些自然的本质特征渗透到人们生活领域,表现在人对生活的一种理解,一种静观,一种品鉴,一种回味;延伸到人们的精神世界里,则是一种境界,一种理念,一种智慧,一种品格。因此,重德观念的形成,源于茶的自然本性。
其次,茶德是茶道的灵魂。在茶文化发展的历史上,人们对茶德早已确认,并崇尚备至。陆羽在《茶经》提出的“精行俭德”,说明茶的美好品质应与品德美好之人相配,这是最早确立的茶德标准,也是中国茶道的精神所在。到了后来,唐代刘贞亮对茶德的阐述则更为具体: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行,以茶可行道。在当代,王泽农,庄晚芳等茶学专家,对茶德都作了深刻的注解。王泽农先生认为,茶道的本质精髓应该是“德”,德是天地的属性,天性、人性、茶性乃共性所在也。庄晚芳先生提出了“廉美和敬”为核心内容的茶德,他认为“廉俭”可以“育德”,以一杯清茶来推行清廉与勤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由此可见,茶德的树立和推崇,不仅为中国茶道形成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内容,而且也为茶人实现自我人生价值明确了方向。
第三,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如前所述,中国茶道,很大程度上是在树立茶德的基础上创立的。尽管目前人们对茶道的论述,各执己见。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茶道讲求的是精神内涵。中国茶文化继承了儒、佛、道的精义,把饮茶等茶事活动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茶的品饮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品味人生,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洗礼和人格上的澡雪,这就是饮茶的最高境界——茶道。中国茶道孕育了茶人精神,茶人精神推动了茶道的发展。被人们尊为茶圣的陆羽,幼为弃儿,长于佛门,一生不仕,致力于茶事研究,他常脚着芒鞋,独行野中,采茶觅泉,品茶鉴水,以自己的亲身实践和对理想的追求,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为推动人类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陆羽的一生,不羡官爵,不慕名利,甘愿荒餐野宿,栉风沐雨,始终生活在人民大众之中,他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人类的奉献精神,以及勇于吃苦、善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既是茶人精神的充分体现,也是中国茶道关于人的人生价值思想的完美表达。
二、尚和——协调人与他人关系的宗旨
茶道中“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茶文化关于“和”的内涵既包含儒、佛、道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人们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法,同时也是评价人伦关系和人际行为的价值尺度。
第一,“和”是中国茶文化哲学思想的核心。茶道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在茶道中的“茶禅一味”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茶道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第二,“和”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第三,“和”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
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炼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茶文化崇尚以“和”为目标的价值取向,对于建立团结和睦、和诚相处、和谐一致的人伦和人际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崇俭——处理个人与民族及国家关系的基础
崇俭,就是倡导勤俭、朴实、清廉的个人思想品德与社会道德风尚。以茶崇俭、以俭育德,既是中国茶道精神的精义,也是茶文化关于人的人生价值的重要思想内容。
茶在守操、养廉、雅志、励节等方面的作用被历代茶人所崇尚。陆羽在《茶经》中追述了自神农至唐代诸多有关饮茶的名人轶事,其中不乏以茶崇俭的例子。如齐国的宰相晏婴以茶为廉,他吃的是糙米饭,除少量荤菜,只有茶而已。晋代的陆纳以茶待客,反对铺张,不让他人沾污了自己俭朴的清名。桓温以茶示俭,宴客只用七盘茶和果来招待。齐武帝在遗诏中说他死后,只要供上茶与饼果,而不用牺牲,并要求天下人无论贵贱,都按照这种方式去做。如果说这些以茶崇俭的例子只是对廉俭之风的追求,那么陆羽崇俭的思想,则更多地表达了自己匡时济世的政治向往和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
陆羽对煮茶的锅,要求用生铁制成,如果用瓷、石则不耐用,如果用银制,则“涉于侈丽”,这种观念仍然是崇俭。而他在风炉上铸上“伊公羹、陆氏茶”和“圣唐灭胡明年铸”的字样,是陆羽用自己的茶比伊尹治理国家所调之羹,来说明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至于风炉的铸造时间,标明是在唐代平息安史之乱第二年铸造的,表明了陆羽对国家兴亡的关注,同时也寄托了茶人积极入世,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
陆羽一生勤奋好学,俭朴处世,他不求仕进,不成家,却成就了《茶经》。他虽身为闲云野鹤的隐士,但却处江湖之远亦忧其民。在安史之乱时,他写的《四悲诗》,就是对人民的痛苦有所感触,用悲愤的泪水写成的。
以茶崇俭,以俭育德,茶是人们寄托感情的媒介,也是历代茶人爱国忧民的情结的载体。“啜苦励志,咽甘报国”代表了茶人以爱国主义为人生价值的崇高品格。
四、贵真——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
贵真,就是讲求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茶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也是茶人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真,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庄子曾经说:“真者所以受于天,自然不可易,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解释了真的本质,即“真”与“天”、“自然”是一致的,是不可改变的。所谓“天道自然”,“天人合一”,是古代先哲们解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基本观念。中国传统茶文化讲究的真,包括了茶的自然本性之真、品茶的环境之真和人的性情之真。
第一,茶的自然本性之真。茶叶是天涵地载人育的灵芽,其天然性质为清纯、淡雅、质朴。陆羽《茶经》指出,“茶之性俭”,“茶之为用,味至寒”。唐代裴汶在《茶述》中说:“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唐代诗人韦应物在《喜园中茶生》的诗中写下:“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名句。由此可见,人们对茶的发现、利用和享受,既有感观上的真香、真味,也有精神上的真性、真趣。茶,由最初的药用到生活中的享用,由提神醒脑的天然功用到致清导和的精神作用,由自然的茶品到社会的人品,这种渐进的认识、升化过程,不仅表现出了人对自然的认识历程,而且也反映出了人与自然高度契合、和谐统一的过程,同时也彰显出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过程。
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但是由于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方方面面的差异,而文化差异正是影响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人们对于这些差异的了解甚少或仅有一些成见,因此文化冲突在所难免。中美两国作为东西方文化的典型代表,了解中美文化差异体现在哪些主要方面及差异背后的原因,是促进中美间跨文化交际顺利、有效进行的助推器。
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只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一、美国文化的特点
文化开放、文化包容、文化进取是美国文化的三大特征,也是美国文化的优势。美国文化的开放性,有利于美国现代化的推进;美国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美国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有利于美国文化的丰富多彩;美国文化的进取性,有利于美国人民战胜困难不断追求美好的生活。总之,美国文化的优势是美国发展的动力。
(一)美国文化开放的基本形式。
1.通过人员流动而实现的文化交流。
2.报刊、印刷品和音像制品是进行文化交流的最普遍形式。
3.学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实现文化开放的基本方式。
4.计算机网络、卫星通信系统、电话的广泛运用,正成为文化开放的最有发展前途的形式。
(二)美国文化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各种政治思想可以在美国存在。
2.美国容纳了各国文化之精华,且各种文化互相渗透、彼此交融。在美国,常见的有欧洲文化、亚洲文化、拉美文化、非洲文化、印第安文化等。
3.美国文化具有宽容兼纳的一面,美国的宗教和难民政策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
(三)美国文化进取性的特征。
1.美国人敢于探险,体现为对地理考察、对企业的风险投资。
2.美国人对权利和优越的追求,体现为美国人对公民权利及美国梦的追求。
二、美国文化模式
美国文化是建立在“个人自由”和“人人平等”的基础上的,平等的概念贯穿美国的各种社会关系。美国人的平等观念以人性为基础,强调每个人生来具有不可低估的价值:“We are all human,after all.”在美国,“平等”是指机会平等,即所有人在生活中有同样的机会,无论其肤色、性别、国籍来源和如何,而不是在处境方面人人一样。在《独立宣言》中,杰斐逊提出要维护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个人主义是美国文化模式的主要内容,这里的个人主义不是利己主义,美国人的个体观念根植于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哲学传统。个人主义在西方人那里是一个美丽的字眼。“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强调个人独立性、创造性,强调个人自由发展,不受或少受社会、政治和宗教势力的限制。
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跨文化交流学者拉里・A・萨姆瓦说:“在西方文化中,个人是至高无上的,个人主义是首要的和肯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在美国可能是主导一切的。”
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个人应为社会做贡献,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群体利益高于个体利益。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直以来,中国人都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做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
三、中国人对美国的误解
(一)中国人认为美国种族歧视严重,是一个充满歧视的国家。
确实,美国曾经有过黑奴及种族歧视的历史,这是美国历史上的耻辱。但是,这也是美国人的荣耀所在,因为美国人通过自己百年奋斗不但解决了黑奴问题,而且基本上解决了种族歧视,以及其他各种歧视的问题。
在美国,歧视是十分敏感的话题,而且是非常严重的罪行。在美国求职招聘,不能过问性别、不能过问年龄、不能过问籍贯、不能过问家庭情况(包括是否已婚,是否有孩子),更不可把肤色、种族、民族条件作为招聘的条件。否则,就有歧视嫌疑,除非你能够说明这份工作非某类人做不可,否则就要被告上法庭,以涉嫌歧视罪被。
(二)美国的教育收费很高,穷人的孩子读不起。
谈起美国的教育,许多中国人的误解也很深。其实,美国教育是很公平的,教育机会均等这一条做得非常到位。在美国,严格执行K-12义务教育制度,即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美国均执行免费的义务教育。学生不用交学费,也不收其他费用。无论什么孩子,只要在美国,都可以就近入学。大学虽然收费,但是,并不会因此导致有才能而无经济能力辍学的现象发生。因为美国有四万多个基金会,还有许多大型公司企业,他们会提前在这些大学里物色那些有才能而家庭贫穷的学生给予资助。所以,在美国凡是被录取的学生,都是有办法读完书的。
(三)美国人不重视家庭。
美国人的家庭成员之间消费常常使用AA制,孩子一到成年就与父母无关,父母老了孩子也无赡养义务,这对事事讲究孝的中国人来说,实在是无法接受的。因此,给中国人造成美国人的家庭冷酷无情的误解。
其实美国人是很重视家庭的,美国人的家庭观念非常强,他们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节日都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
在中国,因为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得超过一切,错过妻子生孩子、耽误给孩子看病、不能给老人送终等。
白岩松在他的《你想象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综上所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总是要求参与交际的双方相互间对自己的视野加以调节和改变。了解和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视角的多样性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条件。因此,从多角度比较分析中美文化差异可以因对他方文化有深入了解而做到既不“全盘西化”又不固守己方文化而完全拒绝他方文化,使人们在交往中正确应对、处理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冲突,从而促进不同文化(特别是中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与和谐改变。
参考文献:
[1]李其荣.美国文化解读:美国文化的多样性.济南出版社,2005.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第一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生活资料的空间配置和组合十分优越,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几大文明之国都出现在这一代。地理环境?,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产生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如果单纯的从地理上划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一般都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之为南方,以北则称之为北方。然而文化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般则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称之为南方文化,以北称之为北方文化。罗家伦先生曾在《历史的先见》中写到:“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所以说,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南方和北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南北文化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表现在性格差异、饮食差异、艺术差异、方言差异以及建筑差异等方面。
首先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性格上的差异。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造成北方人的生活条件较差,人们的心思大多会被用于和自然斗争,和生存斗争。因此北方人的思想比较单一,直率,质朴,甚至可以说是纯真的傻,在思维上善于走直线,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显得非常渺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于是北方人习惯于过这种简单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身材高大,粗犷彪悍,性格暴躁好斗,思想上则比较保守,进步虽迟却得寸守寸,败之不易。相比较北方南方则生活条件良好,人们的心思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剩余,他们就可以对自身和大自然进行冥思,于是文学,艺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南方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养成了曲线思维的习惯,做事比较含蓄委婉,在考虑自己的情况同时还会考虑别人怎么想,因此处事灵活,头脑发达。相对北方人的好斗直爽,南方人则习惯于安逸委婉,勤于休养,身体柔脆退化,性格温婉喜和,比较开放,但感官敏锐,害怕死亡。
其次北方人与南方人性格上的迥异造就出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喜吃米;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南方人则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的烂烂的,炒的嫩嫩的;北人喜欢大碗喝酒,甚至在冰冷的冬天也喝冰啤酒,南方人则喜欢把酒烫的温温的,甚至是煮出来的“黄酒”;南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不能如厕,北人就无所谓,即使只吃肉也不影响;北方人爱吃饺子,尤其是过年或者团圆的时候最不能缺的就是饺子,在北方人看来饺子意味着团圆。南方人喜欢吃混沌,北方的饺子用醋蘸蘸就吃了,一口一个,而馄炖则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这也就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考究;在调味料方面: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人喜欢吃泡菜,而北方人爱吃咸菜;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则是为了驱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则多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不包括其他,南方人喜欢把吃叫做“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夹”,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茶,细细品味每一种茶的味道。北方人大多只喝花茶就够了,他们觉得花茶既香且浓,却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方人不懂品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如龙井、碧螺春,因为这些茶大多味道太淡,所以要细细品慢慢嚼才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这正如南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直爽而南方人则感情细腻。
此外南北方的差异还表现在艺术的差异上:比如北方唱戏热闹喧天,甚至有些剧种干脆就是“吼”出来的,如秦腔。而南方唱戏则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的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北方剧讲究的是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绎历史剧。南方剧则是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北方剧艺术的代表就是京剧,其特点是男人妆扮女人。南方剧艺术的代表则是越剧,其特点是女人妆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够唱出一股子英雄豪气。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咿咿呀呀的仿佛是小鸟依人,所谓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具有男子气概,除了吃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唱出来的。北方人唱歌是燕赵悲歌,悲壮、苍凉、激越、凝重、悠远,南方人唱歌则是轻快、婉转、玲珑、亲切、凄凉。中国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来分量唱南戏或北戏,唱南歌或北歌,哼南方调或北方调。
另外,南北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方面则表现在方言上,比如骂人,南方人喜欢骂人是瘪三,冲子,十三点,二百五,一般事从经济收入题,原因是南方人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因为穷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高,而且骂得很委婉,充分表达了对你的蔑视,很符合南方人的思维习惯;北方人骂人骂得很干脆直接,比如下三滥,彪等,一般是从道德品质入题,这主要是受了北方晋商文化的影响,就事论事,从不指桑骂槐。在称谓上,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咱爸咱妈,偏重于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南方男人则称朋友的父母为张叔李姨,偏重于双方父母的关系。北方女人称公公为爸爸,是顺着丈夫叫,南方女人称公公为爷爷,是顺着儿子叫。
最后南北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南北方在建筑上风格明显,各成系统,一提起南方的建筑,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江南的一些旧式的保留着原始气味的小镇,比如乌镇,它们大多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顺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由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阴雨潮湿,所以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是高而尖,且建筑的窗户较大,这样是为了利于通风散热,及时排水。北方维度较高,气温低阴雨少,所以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数是平的,建筑的窗户较小,这样利于太阳直射取暖,且可以收集雨水,增加资源的利用,缓解干旱。在园林的设计上南北方也各自不同。南方园林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且层次分明典型代表就是苏州园林;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大多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严格分明,典型代表就是皇家园林。中国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总结中国园林特点:南方为相间,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南北差异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南北文化的特点来实现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几千的文化更加辉煌灿。
参考文献:
[1]张九辰.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6).
[2]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论文百事通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
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忠兴.商务谈判原理与技巧[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2]刘园,尹庆双.国际商务谈判[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随着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文化碰撞在一起,并且相互渗透融合。而不同国家的人民也纷纷走出国门,体验不同的文化差异带来的新奇与快乐。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和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不同文化的碰撞除了带来新奇的感受,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冲突。所以,了解各种文化之间的文化,避免文化冲突,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从中西方文化差异上谈谈跨文化交际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交往原则和交往模式的差异
在东西方跨文化交际中,最典型的差异就是中国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西方的个人主义观念。在中国,人们对于集体有着非常强的归属感,一切交际活动都从此出发,中国文化向来也都是将家、国、天下放在首要位置,在危难时刻,个人甚至能够为了集体牺牲一切。但是西方的每个人都认定自身的唯一性和特殊性,交际的出发点也是个体本位,强调个人潜力、个人利益和个人目标。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个人财产利益,鼓励人与人相互竞争。
在中国,人际交往中具有强烈的表面性,重视“面子”,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是传统美德,属于情感类的交往方式。而在西方,人们交往时更看中实用性,只要有利益需求就是朋友,人与人交往时,提倡AA制,公私分明,而且,西方人极其注重个人隐私,属于“工具类”交往方式。
二、交际时间取向的差异
交际时间的差异是指双方的时间观念不同。中国人的祖先在土地上年复一年的重复着劳动,使得大部分的中国人都养成了重视过程的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对时间的顺序有着偏执的强调。举个例子,在写信这件生活小事上,中国人习惯将地址写在前面,而且按照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收件人姓名写在后面;但是在西方恰恰相反,需要将收件人姓名写在前面,地址按照属于与被属于的关系从小到大排列。
中国人做事喜欢寻根究底,并且对过去的事物怀有强烈的尊敬与怀念,喜欢从已经过去的事情中寻找教训与方法,尊崇祖先与老人。对中国文化影响最大的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也都追崇尊重传统、回归自然。这种文化现象使中国人形成了追求统一、稳定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从一方面上讲,也有消极的意味,会导致办事效率低下。西方人对于时间始终有一种紧迫感,认为人可以征服自然,奋斗就能改变命运,变革就意味着进步。这种观念也使得西方人极少看中旧事物。比如在中国,“老”象征着智慧、资历和权威,在西方,“老”就表示体力与能力的衰弱。
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缺乏紧迫感,万事“慢慢来”,体现在具体交际上就是很少提前预约、迟到等,“急”在中国人眼里是一种毛病。西方人对时间看得很重,往往会对有限的时间做出紧密的安排,做到时间效益的最大化,社会、生活都要按照时间准确执行,迟到会被看成不守信的表现。
总的来讲,西方人的时间关键具有计划性、办事效率高等优点,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灵活性强,并且具有自由性。
三、交际语言的差异
交际语言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中最直接最明显的差异。不同的语言对于相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表述方法和表达风格。比如在口语交际方面,西方人非常直接,中国人往往含蓄地表达自身的愿望,利用环境分为对交际信息进行补充是中国人的特长。这种交际口语的差异是中西方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生活氛围造就的。中国人注重集体,时间久了相互之间就能产生默契,往往不用说话就能被对方得知想要表达的内容,并且历史上许多政治运动也使得中国人相信“祸从口出”“言多必失”;而在西方,无论在什么场合,交流都是直奔主题。
在书面交际方面,汉语崇尚含蓄与意境,往往会多出一种言外之意,属于意合语言,在使用时,多种修辞手法和句式运用使得逻辑关系被隐藏起来,整体上有很强的模糊性和多样性。西方语言则以句式的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著称,属于形和语言,在使用时,多注重各类词语在形态上的变化,主从时态分明,用严密的形态表现语意信息和语法范畴。
四、结束语
不同的文化背景产生了不同的交际风格,但是这种风格差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艺术、文化甚至婚姻的不断交融,已经越来越小。在跨国文化交际中,站在对文化差异宽容和认同的立场上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吸收西方文化中的有益部分,才能真正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89-2
紫砂茶具,由陶器发展而成,是一种新质陶器。它始于宋代,盛于明清,流传至今。北宋梅尧的《依韵和杜相公谢蔡君谟寄茶》中说道:“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说的是紫砂茶具在北宋刚开始兴起的情景。至于茶具由何人所创,已无从考证。但从确切有文字记载而言,紫砂茶具则创造于明代正德年间。
宜兴紫砂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钟情,除了这种茶具风格多样,造型多变,还与这种茶具的质地适合泡茶有关。后人称紫砂茶具有三大特点,就是“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最重要的是,紫砂茶具富含文化品位,以致在古代茶具世界中别具一格。
而紫砂文化的形成,其内涵也不是单一的,它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渊源。北宋年间,紫砂茶具出现后,就受到文人墨客的关注。由于文人墨客自身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他们的所思所想就自然而然反映到紫砂创作上去。以下,从三个方面浅谈一下中国传统文化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一、儒家中庸思想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所以,儒家文化中所提倡的“中庸”又是重中之重的思想。“中庸”的主要精神是指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中庸”的意思就是把事物的二个方面统一起来,采取中间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中正”也罢,“中和”也罢,关键词都是“中”。这个“中”,简而言之,就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运用到紫砂茶具创作中,就可以演绎为平衡、工整、对称。在很多的紫砂造型中,我们可以看见造型设计受儒家的“中庸”文化影响很深:如传统造型的石瓢壶、掇只壶、茄段壶,它们都强调造型的工整、平和、典雅、对称和协调。型态雅致,舒展挺拔,端庄稳重,爱壶的人百看不厌,做壶的人百做不腻。以经典造型“石瓢壶”(见图一)
为例:茶壶身整体为三角形,壶腹圆胀饱满,底三乳足支起壶身,壶嘴直中有曲,柔中带刚,壶身、主体线条的缓慢徐行,与壶盖、钮的线条统一协调,使观者产生美感,作为经典造型,流传至今。如果它的造型舍弃了“中庸”之道,茶壶成型后往往就会出现一边大,一边小,也就是不对称:口盖不平整;底足不稳定;整体上重下轻,肯定不会受到人们的喜欢,因为它违背了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
二、道家“虚”“实”思想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道家所谓虚实,即避重就轻,避实就虚之理。“虚”“实”的概念适用、应用范围非常广阔,在政治、艺术方面都可以运用。在艺术创作中,常常出现于书法、绘画、雕塑、陶瓷造型等方面。在紫砂创作中,“虚”“实”往往被视为“形”和“神”。“形”为紫砂茶具造型,是实在的东西;“神”为壶形以外的东西,是可以虚化想象的东西。反映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即紫砂壶的神韵。
一件最终成型后的紫砂茶具,决定着这件作品是否有神韵:造型的稳重端庄、对称协调、线条的明快简洁、壶身、壶嘴、壶把、壶钮各部分位置的安排是否合理,都对这件作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道家的“虚”“实”思想来说,“实”的优美与否决定着神韵之“虚”的存在。
紫砂的“实形”之外,还有“虚形”,如壶把与壶体之间所形成的空间、提梁与壶盖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三弯的壶嘴与壶身之间形成的空间――这些空间叫“布白”,好比绘画中的“设白当黑”,壶艺创作上称它为“以虚当实”。这个“空间”自有形,对壶的美观和雅俗影响很大。例如顾景舟的高腰线提梁壶(见图二):
以圆弧线条构成,力求浑圆饱满,唯圆柱提梁框出一片正方,虚实相应,更添此壶神韵。壶肩饰以三道圆环,有效地平衡视觉重心。丰厚的流弧底变化极大,显得兴味盎然。所以,在紫砂圈里,流行一句话“凡壶皆有形,然未必有神韵”。神就是紫砂壶的精神;韵就是紫砂壶的风姿仪态。二者有机结合,作品才会出彩。有神韵的壶,皆有鲜明的个性,富有生命力。而无神韵的壶,毫无美感可言,不过是用泥土捏塑出来的用具而已,称不上是艺术品。从外观上看,有时并无太大的差别,其大小、高矮、曲直,有时并无多大区别。但是,细品之下,在壶过渡的韵律、节奏的组合、细节的处理上,壶的高雅、粗俗显而易见。做壶者的文化、修养、思想、灵气、悟性也显示出来了。于是,紫砂圈又有这样的俗语――仿其形易,得神韵难。
三、茶文化对紫砂茶具的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在我国,由于深厚的传统文化影响,茶风始起,就被注入强烈的文化意蕴。继而,亦在茶的种植、采摘、加工、冲泡、品饮的过程中,凝聚起道德和美学意识,并予以程式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的民俗礼仪特征的象征艺术。作为茶饮形式的载体――茶器具,也理所当然地在茶文化的发展中,派生成对茶文化系统本身发展和演变具有一定影响与推动作用的次生文化。茶器具,就不会有茶饮的文化品位;没有茶器具的发展,就不会有茶文化的丰富提高。作为中国茶器具的紫砂器,更在茶文化的发展中,受到人们的珍视与关注,引导着茶饮形式在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中蓬勃发展,折射了华夏文化的光辉。
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近二十年的司法实践,对促进依法行政、建立法治政府和保护行政相对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已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建设的需要,其中行政规范文件不被司法审查就是问题之一。行政规范文件被司法审查是法治国家的普遍做法,我国学者已对其在我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大量而有成效的探索和论证,但对制度的具体建构还缺乏比较细腻和深人的研究。
一、行政规范文件的概念确立
(一)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理论反思
我国行政法学一般从整体上将行政行为分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其中,抽象行政行为从动态看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则的行为;从静态看是指行政主体针对不特定的人和事制作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并且在应用中往往不加区分,将静态意义的抽象行政行为等同于动态意义的抽象行政行为。
然而,这种划分却在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产生了尴尬,随着这两种行政行为逐步纳人司法审查,他们的划分也将没有任何实践意义。第一,二者的划分在法理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且给司法实践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第二,一旦行政规范文件纳人行政诉讼范围接受司法审查,二者划分的实践意义便会不复存在。第三,从一定意义说,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所谓的抽象行政行为也是具体的行政活动,他有具体的制定机关、具体的制定程序、具体的成文文件和具体明确的约束力。如果行政主体应进行行政立法等活动而不为,就构成行政不作为,也会侵害到行政相对人合法权。因此,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等的行政行为,从应然角度讲也具有可诉性,应当纳人司法审查范围。
(二)行政规范的确立
首先,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有的学者将行政立法以外的行政规则称为行政规范文件,认为行政规范文件是指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命令及行政执行措施等。有的学者认为抽象行政行为是一个学理概念,是指行政机关针对非特定主体制定对后发生法律效力并具有反复适用效力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其次,关于“行政规范”。有的学者认为行政规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和行政规定。行政规定是指行政机关的行政法规、规章以外的所有规范性文件,包括各种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决议、规定、规则、命令、公告、通告等。有的学者认为所谓行政规范是指各级各类国家行政机关为实施法律和执行政策,在法定权限内制定的除行政法规和规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约束力和规范体式的决定、命令等总称。
可见,有的将行政规性范文件范围界定为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有的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界定为除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外的规范性文件。至于行政规范,虽然不统一,但笔者赞同“行政规范是指行政机关制定的所有规范性文件”的观点。笔者认为,用“行政规范”替代“抽象行政行为”更合适,将“行政规范”作为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三者的共同上位概念。理由:一是可避免因“规范性”而带来的混乱局面;二是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都是一种规范,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是效力位阶不同而已;三是“行政规范”的概念简单明了,也完全能够包括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和行政规定之内容,也不会引起概念歧义;四是从法治行政应然要求来看,有必要对包括行政法规在内的所有行政规范加以司法监督,但从法制现状及行政法规在执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看,全部纳人行政诉讼范围不太现实,但从发展来看,用“行政规范”概念可为将来全部纳人行政诉讼范围留下理论空间。
二、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重新建构
关于受案范围,肯定概括加否定列举的立法模式是目前很多国家普遍采取的一种模式,而我国受案范围的确定标准却十分混乱。为此,采取肯定概括和否定列举方式规定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已成必然趋势。
首先,以肯定概括方式规定受案范围。将《行诉法》第2条改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和行政规范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理由:一是,确立了“受理为原则,不受理为例外”的原则,符合国际普遍做法。二是,从“公民有权提讼”到“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的变化,既体现了对公民诉权的保障,又凸显了人民法院保障公民诉权的法定义务。三是,将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的行政行为、传统的具体行政行为以及行政规范均明确纳人了受案范围,实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比较全面的司法审查。四是,较大范围地拓宽了对公民诉权的保护范围,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力度。
其次,以否定列举方式规定排除的受案范围。从应然角度讲,行政规范均应纳人行政诉讼受案范接受司法审查。按照依法行政原则,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行政规定等行政规范都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否则是无效的。但是,考虑到政治体制改革须稳步推进的要求,所有行政规范现在全部纳人司法审查不合适宜,应暂时将国务院的行政规范排除在受案范围之外,关于行政规范的排除可做这样的规定:“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的法规、措施、决定、命令等行政规范。”
三、行政诉讼和管辖制度的改造
行政与管辖制度关系到行政规范文件之诉进人诉讼程序的由谁启动、何种条件启动、何种方式启动以及由哪个法院一审管辖等问题,是整个行政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以保障公民诉权实现和维护法律优先为原则建构制度
按照不告不理司法原则,法院不能主动受理案件,是诉讼活动的起点,因行政规范而的诉讼活动也不能例外。但由于违法行政规范的影响广泛性、侵害当事人权利的间接性,纠正行政规范违法的公益性等特征,需要对行政规范的做出合理的制度设计。首先,原告范围应扩大到人民检察院。按照《宪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有权以诉讼方式对违法的行政规范进行法律监督,以履行自己的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的职责。人民检察院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因为违反法律的行政规范也就是对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侵犯,人民检察院有权依法代表国家、代表社会提讼。其次,单独就行政规范的,谁谁被告;附带某一具体案件的,以行政规范机关为共同被告。单就某一具体案件,虽然可能涉及到行政规范,但当事人并未对行政规范的机关的,则该机关不为被告,但应当列为第三人。虽然涉行政规范诉讼有其特殊性,仍要遵循被告确定的“谁行为谁被告、谁主体谁被告”一般规则,但要尊重原告的选择权,未被的不做被告。第三,关于行政规范诉讼的直接或附带方式应允许原告行使选择权,并且直接的应免缴诉讼费用,附带的应减少诉讼费用,以鼓励社会共同维护法律权威和行使社会监督权。第四,关于条件的设置应坚持既能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权,又要防止当事人滥用诉权的原则。涉行政规范诉讼,除满足一般条件外,还要提出行政规范所违反的或抵触的法律、行政法规文本,但是否实质违反可不予要求,即对该条件只能做程序审查,不能做实质审查。
(二)以保障司法独立和实现公正审判为原则建构管辖制度
行政规范具有不同于一般行政行为的特点。一是影响大。行政规范往往是针对普遍对象作出,适用效力具有反复性,适用范围具有广泛性,一旦违法,将会给众多人造成损失,因而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等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行政行为。二是涉及利益复杂。行政规范大多涉及到重大行政管理事项,事关某一地区或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利益,甚至常常产生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倾向,地方利益保护、部门利益保护等问题,其涉及的利益要远比其他行政行为复杂。三是涉及的依据更复杂。一个行政规范的出台往往涉及到法律问题、政策问题及其上位有关行政规范等情况,问题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往往非常大。将如此复杂的行政规范诉讼交给本已十分脆弱的人民法院行政庭进行处理,很难保障行政诉权和公正审判的实现。所以,改革现行法院体制和管辖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行政规范诉讼应是行政诉讼类型的主要组成部分,就行政规范诉讼所引发的改革应放在整体行政诉讼体制中考虑和建构,而且须符合宪法要求、中国国情和能解决中国问题。有些专家学者就我国行政诉讼管辖制度的改革设计了三个方案。,一是在现有体制基础上,提高行政案件审级,扩大地域管辖中的选择范围。二是取消基层法院对行政案件的管辖权,中级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设巡回法庭审查行政案件。三是取消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设相对独立的行政专门法院管辖行政案件。行政法院系统由高等行政法院、上诉行政法院和行政法院组成,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相对分离。各级行政法院财政支出单列,由国家统一拨付。
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笔者认为,第三种方案是可行的,但需注意三点:一是要以专门法院的方式设置我国行政法院系统,并受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审判工作;二是最低级别的行政法院应设置在现行中级法院所在地;三是行政规范之诉不能由巡回行政法庭进行审理,只能由有关行政法院直接审理。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地方干预的惯性影响。需要强调的是,体制到位情况下,人的因素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法官的素质和依法独立审判意识的培养也必须跟进;同时,还应科学完善和强化法官责任追究制,防止法官枉法裁判和滥用行政审判权。
四、裁判与执行制度的完善
现行行政诉讼的裁判与执行制度是建立在传统具体行政行为之诉基础之上的,当行政规范被纳人司法审查之后,必然要对现行裁判与执行制度进行研究和完善。
(一)裁判制度的完善
行政诉讼裁判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所涉及的实体问题及程序问题所作的处理,包括行政判决,行政裁定和决定。人民法院的《若干解释》规定,现行政诉讼制度共有十种裁判形式:撤销判决、维持判决、履行判决、变更判决、赔偿判决、确认判决、驳回诉讼请求判决以及驳回裁定、不予受理裁定和准予撤诉裁定。这些裁判类型的理论基础是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或违法。当行政规范文件被接受司法审查后,一般会有全部违法、部分违法、已被废止或已过有效期限三种情况。显然,现行十种裁判不能适应或涵盖这些情况。因此,笔者建议针对行政规范被司法审查后可能出现的三种情况作出宣告判决。宣告判决,即经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行政规范部分或全部违法,已被废止或已过有效期限,从而宣告该行政规范全部违法、某部分违法、已被废止或已过有效期限,并责令相应机关按判决要求进行处理的判决形式。增加宣告判决而不能适用撤消判决和变更判决的理由有:一是从《宪法》和《立法法》规定来看,人民法院无权对行政规范行使撤销权和变更权,如果法院行使撤销权和变更权,明显与宪法相抵触;二是从《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和《人民法院组织法》第二十九条来看人民法院有权对行政规范独立行使审判权,并且行政法院(专门法院)的宣告权可由全国人民常委会在对《人民法院组织法》修改时做出专门规定或在修改《行政诉讼法》时做出规定。宣告判决已经生效,则相应的行政规范将丧失法律拘束力,并由相关行政机关向社会公告。需强调的是,宣告判决可视具体情况与赔偿判决、确认判决、撤销判决等裁判形式一并做出。
(二)诉讼执行制度的完善
按照现行行政诉讼执行制度,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措施有强制划拨、罚款、司法建议和追究有关人员刑事责任。
这些措施看似完备却缺乏应有的强制性,司法权对强大的可为所欲为的行政权的无奈,倒充满行政诉讼执行制度的字里行间。如行政机关应当归还罚款或应当给付赔偿金而就是不归还,就是不赔付,法院只能无奈地通知银行划拨;对于在规定期限内就是不履行行政职权,最终的对行政机关罚款也只能落实到无奈的划拨手段;司法建议更是无关痛痒,因为中国的“官官相护”现象十分严重;到最严厉的刑事措施时,却设置种种苛苛而又模糊不清的条件,如“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等等。固然,“执行难”有种种原因,但制度设计的不科学、不严谨、不详备、不到位,则使得“难”之有理,其危害性更大。
中华文化崇尚集体主义,人们之间相互依赖,团结合作,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时,将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这与美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因此,美国的财务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个人使用者(Inpidual Users)的需要,而中国首先是为了满足机构(尤其是政府)的信息需要。
我国《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宏观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在这一对我国会计目标的阐述当中,突出了我国会计信息应首先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崇尚集体主义的文化特征在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具体体现。反顾美国,在其第1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中,提出“编制财务报告应为现在和潜在的投资者、信贷者以及其他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以便作出合理的投资、信贷和类似的决策”,把投资者和信贷者的信息需要放在了最为显要的地位,而国家或政府的需要则没有明确提及,应该说,这与美国崇尚个人主义的文化传统正好一脉相承。
2.大权距(Large Power Distance)
权距是指权威(或管理当局)的集权程度,在一个权距大的里,集权程度较高,等级结构(Hierarchy)严密,下级必须服从上级,管理的重心在管理者;在一个权距小的社会里,集权程度较低,分权较为普遍,上、下级之间协商共事,管理理论的重心在雇员,而非管理者。我国长期以来属于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国家,尽管改革开放以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简政放权的改革,但相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来讲,我国显然属于典型的权距大的国家。由此可以想见,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较难集思广益,准则往往会流于笼统,缺乏完整性和全面性,而且财务会计信息必然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呼应权力拥有者(Power Holders)的需要,这一点实际已被实践所证明。例如,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主要是官方 财政部会计司来制定的,会计实务界和学术界的影响甚微。这样势必会暴露许多准则内容考虑不周的。例如,我国对长期工程合同仅分为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两类,而美国会计准则中,除了固定造价合同和成本加成合同外,还包括成本不加成合同(Cost-without-fee Contracts)和工料合同(Time-and-material Contracts)两类,显然,我国实践中存在着成本不加成合同和工料合同,它们没有被包括在《长期工程合同》准则中,应该说与我国权距过大不无关系。至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相对于美国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则更为笼统、简单,甚至在很多方面已经难以驾驭、指导具体会计准则的制定,更可见“大权距”的文化特征对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再如,在我国,符合条件的借款费用发生时,即应予以资本化,而在美国,除了应满足“借款费用发生时”这一条件外,还应满足“资产支出正在发生”和“为使资产达到其预定可使用或可销售状态所必要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两个条件,借款费用才允许资本化(国际会计准则亦是如此)。两相比较,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要比美国来得宽泛,相应地,在相同情况下,我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一般会比美国多,不可否认,我国准则这样规范与我国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水平有关,但也不能排除,我国准则规范的这种做法没有准则制定者对财税利益目标需要的考虑,因为我国的做法无疑可以减少期间财务费用,以增加企业当期利润和国家税收收入,而这样做,也只能在大权距的文化环境中为了管理当局(即权力拥有者)的利益需要才会较容易地变为现实。
3.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Strong Uncertainty Avoidance)
规避不确定性是指文化成员对未来不确定性或未知状况的感知态度。如果一个社会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那么这个社会就有许多法律和规则来规范和维持人们的信仰和行为,而且社会成员也有这种需求以据以减少其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情况。如果一个社会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弱,则相反。霍夫斯蒂德(1987)认为对于会计制度,最好将其理解为是一种减少不确定性的方式,因此,在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较强的社会里,其会计制度往往比规避不确定性意识弱的社会来得详细具体。如我国长期以来,各行各业各种经济业务均有相应的会计制度,事无巨细,几乎均作规范,即使在1993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后,我国仍然颁布了13个详细的行业会计制度来指导会计行为和会计业务的处理。企业会计人员在碰到新的经济业务时也是首先寻找会计制度看有无相应规范,若无相应规范再向国家财政机关要求规范,然后才作相应处理。可见我国会计文化中具有明显而强烈的规避不确定性的趋向,同时也可见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当中。如在我国会计准则制定的方案中,就在短期内制定了几乎包含会计业务各领域的30个具体会计准则(征求意见稿),其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将来颁布实施时有关经济业务无相应准则可循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再比如,我国单独制定了《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准则,对这两张报表编制的基本要求、项目、结构、附注均作了详细而具体的规范,并提供了相应的范式,从而可直接指导会计人员的编报工作。这是我国有较强的规避不确定性的文化特征在会计准则中的又一体现。而在美国、国际会计准则中均没有为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制定相应准则,相关内容仅散见于其他会计准则有关信息披露的规范中,因为美国规避不确定性的意识相对较弱。
4.阴柔强于阳刚(Masculinity Over Femininity)
阳刚社会崇尚财富、竞争、成就,如美国;阴柔社会崇尚关系融洽、为人谦恭、关心弱者和生活质量,如中国。中美在这一方面的文化差异势必会影响到两国的会计准则。如我国的《职工福利》准则主要规范企业向职业提供的各种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和其他额外福利,而美国的会计准则仅以职工退休金为规范对象,可见两者之差异,而这差异又与两国文化中对阳刚、阴柔各有倚重不无关系。因为中国文化偏好中庸之道,崇尚“和为贵”,注重通过温和方式协调职工与企业、职工与社会乃至职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与矛盾,因此,即使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企业仍须向职工提供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福利,以缩小贫富差距,安定民心,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相反,美国社会偏好优胜劣汰,金钱至上,因此,企业除了向职工提供合理的薪资和退休金外,甚少再向职工提供其他福利,职工的社会保险和住房支出均由己出,企业不再负担,当然也就没有必要再做相应的会计规范了。
5.职业化水平低(Low Professionalism)
美国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开始建立会计职业团体,致力于会计职业自身的有序发展,从而为美国会计始终保持较高的职业化水平和自我管制能力奠定了基础。如今,美国会计准则是由其民间会计职业团体自己制定的,大量的经济业务可以依赖其会计人员自身的职业判断来处理,这些均对其会计准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与美国相比,我国会计的职业化水平明显偏低,无论是会计职业的自我管制能力,还是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均捉襟见肘,差距甚远,从而反过来只能遵循法律法规的要求和法定管理制。比如,我国会计界的职业管理是由财政部(即官方)来具体管理的,非民间的自律管理;我国的会计准则亦是由财政部来负责制定,而非民间制定,这些均与我国会计职业化水平较低直接相关。至于因我国会计职业化水平低而导致的我国会计准则内容与美国、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则俯拾皆是,如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收入计量只能采用总价法,美国既允许采用总价法,也允许采用净价法,国际会计准则只允许采用净价法。我国没有采用净价法的原因就是如果按净价法计量收入,则需依赖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事先对未来现金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等进行估计,比较复杂,依我国的会计职业水平难以达到这一点。再比如我国对承租人融资租赁资产和负债的计量中,直接以租赁付款额的原值入帐,没有考虑折现因素,而美国、国际会计准则则都规定要考虑折现因素,主张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入帐,产生这一差异原因亦同出一辙。
6.强调统一性(Uniformity)
如前所述,我国文化崇高集体主义,以集权的等级管理结构维系政经与人际关系,讲求“仁、礼、忠、孝”、“恭敬不如从命”,均体现我国文化是偏好整体的统一而非个体的灵活与主动。反映到制度或会计准则中,就是需求不同会计实务的统一和企业不同期间会计的一贯,较少给企业留下因地制宜进行会计处理的余地。我国会计改革前实行的统一会计制度即是这一文化现象的翻版;会计改革后,虽然希翼给企业会计人员以一定的灵活性,但在实践中却难以摆脱这一文化。比如《企业会计准则》在界定其适用范围时,就规定该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同时又规定“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等,都明显地留下了“大一统”中华文化特征的烙印。相对而言,美国的会计准则仅适用于股份公司,其他类型企业可参照进行会计处理,但不强制要求。对会计方法选择的一贯性也持灵活态度,美国在其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二辑 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中指出:“在会计期间,会计原则由此期至彼期的一贯,如果走得太远,会阻碍会计的。对于一种优选的会计方法,作一次变更,总是要牺性一贯性的,但是不作变更,会计就无从发展了”,它认为,只要符合成本 效益原则,就应允许实行会计变更。美国文化注意个性发展、注重个体的能动性与灵活性,由此可见一斑。
7.偏好稳健(Conservatism)
在一国会计文化中,会计人员偏好稳健还是乐观无疑会影响到会计业务的处理和会计准则的制定。那么,文化究竟具有稳健主义特征还是乐观主义特征?从亘古以来国人信奉的“有备无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等观念,到今日国人远高于他国的储蓄率,均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人偏好稳健而非乐观的文化特征。由此可以推论,在我国会计准则规范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报告和会计方法的选择时,理应体现稳健性原则,以与我国的文化特征相呼应。然而从我国各具体会计准则来看,尽管部分规范体现了稳健性原则(如固定资产允许采用加速折旧法,和开展费用于发生时一律计入期间费用等),但从整体上看,稳健性原则体现不足,甚至有不少会计处理方法有违稳健性原则,明显“乐观”。如我国对同类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不确认损失,收入确认的条件比国际会计准则来得宽泛,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帐准备等。这说明我国会计准则在这方面受文化影响不大,反过来,主要是受、因素的影响所致。但我们认为,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平稳发展和市场发育的日趋成熟,会计原则必将重现我国稳健主义的文化本色。
8.保密甚于透明 (Secrecy Over Transparency)
一般而言,美国文化被公认为是一个透明、开放、公开的典范,而中华文化则是一个含蓄、神秘、束缚较多的样本。这种文化差异,直接体现在中、美会计信息披露上的悬殊差异,即我国会计准则中要求披露的事项较少,而美国要求披露的事项多而且十分详细。比如我国收入准则要求在会计报表注中披露收入确认所采用的会计政策,而美国还要求披露正常和重复发生的收入数以及不正常的或偶尔发生的收入数;美国损益表中包括停止经营、会计政策变更的影响和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等项目,而我国损益表中则没有这些项目;再如美国除要求披露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和开发金额外,还要求披露有关研究和开发协议的信息(包括重复条款、每期发生的成本和盈利等),而我国对后者的披露就不作要求。
通过上述,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文化传统的特点及其对我国会计准则的制定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上述观点还有待进一步的经验验证)。以下我们再利用会计文化观来对我国会计准则制定中所出现的一些原则问题略作剖析。
1.关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应用稳健性原则游移不定的问题
关于我国在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对稳健性原则应用的态度问题,近年来争论颇多,分歧较大,从纯文化传统的角度来讲,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时应该充分体现稳健性原则,而从当前我国政治、经济状况的角度来讲,我们又不具备普遍应用稳健性原则的充分条件(尤其是宏、微观经济条件),这两大因素交互作用,注定了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对于稳健性原则的应用举棋不定,难作决断。具体到每一项经济业务上只能两相权衡,看孰重孰轻,再作结论。而在目前准则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往往受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甚至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也就决定了我国目前会计准则从总体上讲稳健不足的局面。
2.关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应用问题
实质重于形式,无论在美国还是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均将其作为重要的会计原则贯穿于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当中,而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中没有将它列为一项会计原则,在各具体会计准则中也很少见到这一原则被贯彻其中。对于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态度,中外大相径庭,令人费解。我们认为,如果从文化的角度去探究其中的原因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示。众所周知,所谓实质重于形式,是指我们在处理经济业务时除了要看其形式外,更应注重其经济实质,换句话说,我们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实质而非法律形式来进行会计处理。很明显,采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赋予会计人员较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要求会计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判断能力,要求为风险偏好型。而我国崇尚集体主义、集权程度较高(权距大)、规避不确定性意识较强、职业化水平低和重统一性、轻灵活性的文化特征使得应用实质重于形式的前提条件较难满足,因而会计人员只能或只求遵循经济业务的法律形式来进行会计处理。这可能便是我国轻禅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文化动因。
中图分类号:J622.1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对于小提琴民族化的理论研究大都集中在音乐作品创作或演奏技巧方面,较少涉及文化层面。时至今日,仍有相当多的中国学生对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缺少民族风格的理解与把握。笔者曾在外国听到过这样的评价:中国学生的演奏技巧还不错,但对音乐表现和风格把握比较欠缺。如果这是指演奏西方作品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本民族的音乐作品也存在这样的问题,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重视吗?因此,笔者尝试从中西文化差异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问题。旨在从文化层面上对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有一个多视角、多层面的理解和思考。
一、中国音乐家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对民族风格的不懈追求
小提琴作为西方文化代表之一的乐器自进入中国以来便开始了与中国文化融合的漫长过程,中国的小提琴艺术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反思中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有无数理论家、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为小提琴音乐表现中国题材、中国民族风情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17世纪末,法国传教士南国光首次把小提琴带进中国,在中国宫廷里进行了表演。“”之后,小提琴随着通商和传教等活动在中国广泛流传开来。
20世纪初,中国已有留学生在海外学习小提琴,早期学习小提琴的老一辈音乐家有聂耳、冼星海、刘天华、丰子恺、谭抒真、陈洪、王光祈,还有著名的科学家李四光、汪德昭等等。他们普遍具有较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在学习和传播小提琴艺术过程中,均自觉关注着小提琴音乐的民族化问题。从我国第一首小提琴独奏曲《行路难》(李四光曲)开始,中国的小提琴音乐便深深打上了中国民族特色的烙印。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克莱斯勒创作的小提琴独奏曲《中国花鼓》,充分显示了西方音乐家对东方音乐的敏感和对中西文化互融的把握,被称作是“中西文化撞击的火花”。用中国民族元素创作中国题材的小提琴音乐作品,是中外音乐家共同的艺术选择。
20世纪30年代,随着越来越多留学生的回国,小提琴创作开始焕发出艺术活力。马思聪的《摇篮曲》、《第一回旋曲》、《绥远组曲》,冼星海的《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小提琴乐曲借鉴西方的作曲技法,探索表现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创作。
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涌现出大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小提琴音乐作品,何占豪、陈刚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茅沅的《新春乐》、李自立的《丰收渔歌》、陈刚的《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宗江、何东的《鹿回头传奇》等作品,无不反映出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气质与风格。其中,《梁祝》融合了中国的音乐特色和西方的创作手法,中国的小提琴音乐被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中西文化结合的典范,深受中国百姓的喜爱,也使新时代的音乐家们感受到了西方音乐和本土文化结合伟大成果的鼓舞。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国作曲家有意识地尝试用西方现代音乐的作曲技法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元素进行创作,如:谭盾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戏韵》、瞿小松的《山之女》、郭文景的小提琴无伴奏组曲《川调》、夏良的《幻想曲》等等。中国小提琴音乐的创作呈现出新的繁荣局面。1986年,中国小提琴作品被列为《北京国际青少年小提琴比赛》中的规定曲目。全国及部分省市的小提琴比赛也都设立了“中国作品演奏奖”。
在小提琴中国作品的演奏上,马思聪、盛中国、俞丽拿、吕思清等演奏家做出了许多成功的探索,他们在民族风格的理解和演绎上,均有令人赞佩的独到之处,把民族风格的演奏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些外国小提琴演奏家也在努力学习探寻中国作品的民族风格演奏艺术,中国小提琴音乐民族风格在国际上已经占有一席光彩照人的地位。
伴随着小提琴艺术在中西文化交流和碰撞中的发展,关于“民族化”的话题备受关注并被不断地深入探讨着。其中关于小提琴演奏中国作品的民族风格问题,当然也是有待长期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从中西文化的差异看中国音乐的民族特征
1、在哲学上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不同于西方“征服自然”的“竞争”法则
中西文化一个重要的差异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西方文化是由古希腊文化传承发展而来的海洋文化,由于在航海中人们不断与风浪和自然抗争搏斗,在竞争中寻求生存和发展,所以非常强调对立与矛盾冲突,许多音乐作品表现人与自身能力、与对手和与大自然的抗争。“协奏曲”(Concerto)原意就有“竞争”、“竞奏”的意思。浪漫时期小提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通常用奏鸣曲式写成,奏鸣曲式宏大的构思、鲜明的对比和强烈的冲突更加鲜明地体现出西方文化的特征。例如:呈示部中往往是主题与副题在音乐性格和调性布局等方面形成鲜明对比;展开部强调矛盾和冲突,再现部的副题一般回归于主题的调性,体现出一方战胜另一方的思维特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基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精、气、神相统一的生命观。追求和谐与平衡,是由于中国普遍的农耕方式需要把天、地、人看作是一个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整体。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和谐是最好的秩序和状态,而实现“和谐”的根本途径就在于保持“中道”,不偏不倚。
因此,中国音乐不像西方音乐一般要有两个对比的主题进行抗争,而是一首乐曲里往往有好多主题,力求在共性中求变化,很少有强烈的对立面和矛盾冲突。而且,描绘自然、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的乐曲多于抗争性的主题和纯粹的内心刻画,音乐中的多段性结构在速度、力度、色彩的变化上体现出渐变的过程和圆滑过渡。抒情时讲究“发乎情,止于礼”和“乐而不,哀而不伤”的分寸感,反映出中国农耕文化及生活方式中所追求的和谐安宁、讲究秩序、重视人伦的心灵结构和人文思想。
2、审美上追求意境,不同于西方音乐严谨的结构形式
“意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理论特色,“中国传统审美方式并非不重视‘象’、‘境’、‘形’等实的方面,但在审美中更侧重的是‘意’、‘神’等虚的方面,如中国绘画不重视反映客观的真实,重神似不重形似,只求表达画家主观情感寄托和本人的人品。”中国山水画常用虚实法、空白法、顺延法去表现近似印象派所追求的较抽象的意境,而没有西方油画写实的、理性的、逻辑推断一般的严谨构架。中国音乐也是重意(境)不重
形(状),故有“得意忘形”之说。中国音乐讲究的是“气韵生动、虚实相生”,在意境和韵味方面追求“清、静、淡、远”审美思想的含蓄与深邃,却常给抽象的音乐以具象的提示并体现在作品的标题上,如:传统音乐《高山》、《流水》、《潇湘水云》,小提琴音乐的《渔舟唱晚》、《海滨音诗》、《夜景》等等。
西方音乐讲究结构美,有着严谨的曲式结构和创作原则,通过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如:动机、乐句、旋律、和声、织体、结构的变化进行运动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更具衍展性特点。音乐通常遵循‘散――慢――中庸――快――急――散’的模式”。“表面来看,‘散起’与‘散束’亦似再现,但一头一尾的‘散’功能不同,性质亦不同,不具‘再现’特征。”西方人处事注重效率、直奔主题,最重要的乐思往往呈现在乐曲的开始、句头或主题首部,而中国音乐重要的段落一般会出现在乐句或乐段的尾部。由于中国音乐在结构上比较自由,给演奏者的二度创造和听者的感悟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3、在思维和语言上的差异,导致不同于西方音乐的表达方式
历史、传统、地域环境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人们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擅长整体性的感性思维,注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是一种横向的思维方式。中国人认为世界是永远处于变化之中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提倡通过灵感直觉达到顿悟。西方人则更重视个体、求“知”求“真”,注重科学以及对具体事物的深刻把握,对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要求纵深性和准确性,是一种竖向的思维方式。比如中医通过观、闻、问、切进行诊断,治疗讲究“综合治理”、“标本兼治”。而西医诊断,则必须通过仪器、化验等一系列科学手段,某种情况下还得用手术刀打开病灶看个究竟。
音乐旋律的民族风格特征是区别于他民族音乐艺术的最鲜明的标志。中国音乐重旋律轻和声,与中国的书法和绘画一样崇尚线性美,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偏重“线型”思维的特点,这与西方音乐以音程和声“团块”纵向构成的和声系统、以及音乐发展逻辑有着很大的差别。
在语言方面,不同民族的思维和语言表述有着直接的联系。例如:中国汉语说“我们晒太阳”很自然。但西语一定要说“太阳晒我们”或“我们被太阳晒”,表明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西语是“一词多音,一音一声”,多个字母或句法的排列组合必须构成某种逻辑关系语意才能成立。所以,西方音乐要求大的整句或整段的变化,以动机为最小单位,对乐句,段落进行艺术处理,一般不在一个音上做很多变化。
中国人使用最多的汉语是“一字多声,一字多韵”,每个字都有不同的发音和不同的意思,每个字都有声母到韵母的变化,而同样的发音还有“四声”(阴、阳、上、去),其字义和书写完全不同,方言的“声调”则更多,“闽南话竟被分离出13种声调”。中国古代音乐和语言是二为一体的,“念、读、吟、唱,由语言引发,构成整部中国文学史,亦即中国音乐史。”因此,中国民族音乐一个音的本身就会变异、衍生和运动,讲究的是细节,注重的是装饰和变化。在乐曲中有很多装饰音、滑音等等力求在每个音上的变化,而每个变化都有无数种表现的可能,好比中国古代建筑的雕栋画梁,每个细节都要装饰;就像中国戏曲的唱腔,每个音上都要做文章;又如诗词里的某一个字,能让人浮想联翩回味无穷。
三、小提琴演奏中的中国民族风格的把握
1、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民族风格”
长期以来,由于中国的小提琴教学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艺术审美标准等方面沿用西方的体系,琴童从习琴伊始,西方传统的小提琴教学法则伴随着成长,在耳濡目染中造成本民族文化的音乐母语教育和审美体验的缺失。我当上了老师以后,多次参加国内外音乐会的演出,才深切感到要让小提琴音乐为广大民众所喜爱并走向世界,必须探索“小提琴演奏和乐曲创作如何走民族化的道路”的问题。目前,仍有不少中国的学生演奏我们本民族的音乐明显带有西洋色彩,却又在不知不觉中用与生俱来的中国感觉去演绎西方音乐。即演奏西方作品不够“洋气”,而演奏中国作品又不够“民族”,甚至认为,只要加点滑音就是“民族风格”。由于对中国民族音乐和戏曲不了解,听觉长期处于西洋大小调的思维模式中,调性感觉单一,从而导致在演奏中国作品时把握不准。
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在旋律方面主要从民族、民间音乐和戏曲中吸取素材,其中一部分是改编曲或戏曲唱腔移植。在曲式方面吸取民族音乐的多段体、循环曲式、民间加花变奏曲式等音乐发展手法,同时从各种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演奏法中吸取音色、节奏的素材,以增加民族特色。
所以,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只注意音符本身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这不仅仅是个人审美观的问题,也不只是单纯模仿某种乐器的音响或演奏方法问题。而是要在端正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态度基础上,先从文化的层面上去分析、理解和把握作品的主题、结构、句法及风格等特征。增加中国文化修养,认真学习音乐中各种现象所折射出的文化内涵,最终才能将文化内涵“外化”到演奏中去。在小提琴教学中,我们应该安排一定比例的中国乐曲,要让学生大量学习中国民歌、戏曲和传统音乐,培养民族审美意趣。作为教师,应该正视并研究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讲解文化背景知识,仔细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敏感度和音乐表达能力。既要耐心地启发学生的兴趣,又要研究出适合表达中国民族风格的演奏技法,来提高演奏中国小提琴作品的能力。
2、中国小提琴音乐从民族乐器的演奏中汲取营养
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国家,自有一套完整丰富的由民族乐器演奏的传统音乐。中国的民族乐器在设计的时候就千方百计地让每个音有运动起来的可能性。如:竹笛通过不同的按孔方法得到音色上的变化;琵琶的弦高和品距大大方便了左手推拉吟揉对音高和音色的改变;二胡没有指板,使揉弦的方式具备更多的可能性;编钟敲在不同位置音色是不一样的。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国的古琴,通过虚与实、持续与震颤、游移与阻断等变化,使一个音有着演绎无限风情的可能。
小提琴传人中国后,在演奏技法上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中国民族器乐的影响。中国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润腔”特点成为小提琴音乐模拟的对象,中国小提琴音乐通过对中国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和演奏手法来增强民族特色。例如:“二胡”音色优美,被称为“中国的小提琴”,二胡演奏方法中的滑指,揉音等装饰手法被广泛应用在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演奏中。例如:《渔舟唱晚》、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抒情乐段。《思乡曲》的主题开始在D弦上靠近指板演奏,模仿出中国箫的朦胧音色,加上滑音的装饰体现其哀怨的色彩。如《喜见光明》中的第150―160小节以及《梁祝》中的“抗婚”段落,都是以模仿琵琶的扫弦效果来增加情绪逐渐激动的戏剧性效果。在《广陵散》中小提琴模仿古琴的散音、按音、走音、
泛音等发声方法来获得丰富多变的音响。中国吹打乐中的唢呐,音色亮、音量大,紧张尖锐,雄厚刚健,在中国北方广大地区应用极广泛,而锣鼓所营造出的热烈欢腾的气氛,《庆丰收》采用中国西北民歌音调为主题,吸收唢呐音乐和戏曲音乐中的三击锣鼓节奏,生动地表现了农民喜庆丰收的热闹场景。《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中用小提琴的拨奏来模仿新疆弹拨乐器的声音以渲染其民族特色。
3、演奏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常见的几个技术问题
(1)指法
指法是指“乐器演奏的手指排列方式与手指交替顺序在乐谱中的标注”,它直接关系到小提琴演奏的音准、技术发挥和音乐表现力。西洋音乐以自然大小调式和七声音阶为基础,左手每个手指之间是大二度或小二度音程,1―4指在每根弦上形成四度音程的排列比较自然,一般采用三度换把,即选择奇数把位换把。
中国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五声调式比西洋七声音阶少两个偏音,即F和B。因为音阶中音与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没有了小二度,如果用相隔的两个手指按小三度就会空出一个手指,而用相邻的两个手指按小三度就得用伸张指法,1―4指在每根弦上往往构成五度音程的排列。为了避免频繁换把换弦会破坏旋律的流畅性,常需要用第二把位或用四度换把来演奏,即选择偶数把位换把。由于我国小提琴教学长期沿用西方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方法,一般以西洋大小调音阶作为基本训练,演奏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就会感到不顺手,音准也比较难控制。所以,加强五声音阶及其练习曲的训练是十分必要的,而且还应将它作为基础训练的一个组成部分融进整个小提琴的指法体系中,并作为表现中国小提琴音乐民族风格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来学习和研究。
(2)滑音
滑音又称滑奏,在小提琴演奏上一般称为“滑指”,是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中最常见演奏技法之一。滑音的不同位置、方式和速度上的变化使中国小提琴音乐的滑音具有多样性。例如:《哥哥回来了》中,上、下滑音快滑表现了欢快的喜庆情绪;《苗岭的早晨》引子和尾声的主题旋律,以慢滑的装饰音表现出苗族民歌润腔上的特点。回转滑音的演奏方法是手指由本位音起――下滑――再回到本位音的来回滑动,滑动的音程一般在半音之内,可以是柔和的、速度较缓慢;也可以是较有力的、速度较快;也有戏剧性的音腔模拟滑音、与揉弦同时进行的滑音、回旋滑音、震音滑音、颤弓滑音等根据音乐的需要而决定,这在《梁祝》等乐曲中运用较多。大距离的滑音上、下、快、慢在各个音区变化音色的滑音,尤其适合表现中国北方风格的豪爽、幽默和热情,如《西皮韵》、《梆子风》、《送春泥》等。
中国小提琴乐曲中的滑音运用是造成音腔音势的重要手段,是借鉴民间弦乐器的演奏手法来增强民族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一种方法,但这种“中国式滑音”,尤其在换把过程中的滑音,对于西方小提琴演奏和教学来说则是一种不能普遍接受的“错误”。因为,西方的音乐审美和教学体系要求尽量保持乐音的稳定性和音准,不可随意变化。
(3)装饰音
装饰音包括颤音、倚音、波音、回音等等。在西方古典音乐作品中,装饰音基本上是由作曲家严格规定好了的。但是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装饰音是一种即兴发挥的状态,也是中国小提琴作品中运用最为广泛和丰富的表现手法之一,如:在《梁祝》、《夏夜》、《思乡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恩情》、《南泥湾》等乐曲中,装饰音的不同位置,不同的速度表达出不同的韵味。所以,每个装饰音的长与短、虚与实、疏与密不仅要力求细节变化还应符合音腔表现的需要。而西方音乐的演奏,一个音就是一个音,不能随意或增或减去装饰。所以有人说,西方音乐是音的运动,而东方的音乐是运动的音。
(4)运弓与发音
中国音乐无论是戏曲、民歌还是器乐,对音响有着或透亮圆润或虚淡深邃的审美要求。因此,演奏中国作品时运弓不宜过于追求“实”,而是通过弓弦摩擦的触点、弓速和压力的变化来改变音的强弱,也可以通过手指在琴弦上的抹动和揉弦幅度的变化,在运弓和气息的虚虚实实之中“虚中求实”,以达到中国文化所特有的“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的意境。
小提琴演奏在西方以实,厚、浓、润的发音为美,演奏西方音乐强调动力在前和发音的稳定性。根据笔者的体会,小提琴在演奏西方音乐时,一般“音头”所表现出来的音质是音乐主要表现力之所在(动力在前),而演奏中国音乐却往往在一个“主音”发出后的后续运动中表现出其韵味,也就是对一个乐音的音头――音腹――音尾的不同部分进行变化衍生和运动,任何一个部分都可加以装饰或者变化。演奏中国乐曲常常需要运弓的动力置后并加以变化,这种类似“大肚子音”演奏西方古典音乐是非常忌讳的。我在澳大利亚悉尼音乐学院访学期间,听到不少来自欧美的小提琴大师班的讲课都非常强调这个问题。中国、韩国、日本、印度等亚洲学生在这方面常常受到批评,这就是用东方的审美习惯,演绎西方古典音乐的尴尬,东西方文化在审美上的差异在此凸显出来。
小提琴演奏中的中国民族风格问题是“小提琴民族化”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化应该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品格的音乐化状态。”中国文化和民族传统音乐博大精深,要想通过小提琴的演奏传达出真正地道的中国民族风格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历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研究中西文化的差异不仅有利于中国小提琴音乐作品演奏的民族风格把握,也利于对西方音乐的风格的把握,促进中西文化的平等对话。
①郑羽《从文化角度探讨中西审美方武的差异》,《前沿》,2008年第1期,第206页。
②赵晓生《中国钢琴语境》,《钢琴艺术》,2003年第1期。
第一,以学生为中心,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程度、知识背景和思维方式,自始至终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第二,以教师为主导,整体把握课程并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选修《中国茶文化》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每个学生家乡都有与茶文化相关的风俗习惯。每次开课的第一堂课,笔者以湘西苗族风俗习惯中与茶有关的婚俗以及湖南特有的虫屎茶等为例,亲身体会生活中的茶文化。
1.2体验式教学调动学生求知欲
一方面,在讲解茶的分类命名、茶的评鉴冲泡以及茶水礼仪等相关章节,笔者将代表性茶类和茶具带进课堂,并就每种茶和茶具的特点及用途当场示范“绿叶红镶边”、“三龙护鼎”和“凤凰三点头”等茶艺用语的真实含义;要求学生以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一种备用茶,推选代表初步判断茶叶品种和质量优劣,让学生对实物有切身的感性认识,增强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收集地方名茶,或利用课余时间到各大商场、超市和茶叶专卖店收集茶样,或自行调研茶叶价格和消费水平等。
2教学手段改革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把《中国茶文化》课件中文字、图形、影象、动画、声音及视频等媒体信息数位化,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具有交互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茶的分类和茶的冲泡技艺等章节讲授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穿插播放了教学短片“六大茶类”和“茶艺表演”等短片;在讲解茶文化在电影等艺术创作的作用时,以视频的形式展示了电影“绿茶”和“茶色生香”等片段中以茶为载体的艺术表达形式。以上多媒体技术将《中国茶文化》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3多元化考核体系改革
3.1课堂笔记与出勤
课堂笔记与出勤占总分的30%,其中课堂笔记随机检查2次,分优、良、合格和不合格4个等级,占总分15%;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5%,缺课3次以上者视为自动放弃该公共选修课。笔者每次开课的第一节课重点强调了课堂笔记和出勤的重要性,促使学生积极出勤,并及时总结、记录课堂上的知识点。笔者在统计《中国茶文化》课程出勤时,每缺一次课扣3分,平时成绩少于12分。
3.2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
课件制作与课堂讨论占总分40%。笔者围绕当前茶文化的动态,准备了“茶文化发展是硬件重要还是软件重要”、“茶文化与生活”和“茶与健康”等10余项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组内成员明确分工,任选一项议题课后搜集资料,整理并制作ppt展示汇报,最后根据每组汇报情况展开讨论。每组汇报计时5分钟,教师及学生评委根据课件制作和汇报情况综合打分。以上环节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3课程论文写作
课程论文写作对扩大学生知识面,增强自主查阅科研文献和培养书面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学术等综合素质发挥重要作用。公共选修课《中国茶文化》课程论文的写作是考核学生掌握茶文化系统知识程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教师规定课程论文的框架,学生自主选题,教师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术写作规范要求。笔者以“爱茶者说”、“品茶品人”以及“茶品人品”等立题,要求学生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中国茶文化的理解,字数3000左右。以上课程论文写作部分占总分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