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普法工作方案模板(10篇)

时间:2022-02-13 10:43:3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七五普法工作方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七五普法工作方案

篇1

(一)深入开展法治学习培训,提高广大干部法治素养。突出抓好宪法学习宣传,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基本原则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全局干部职工的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牢固树立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观念,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观念,树立权力与义务相统一的观念。认真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强制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涉及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的法律法规。加强与我局职能密切相关的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法律意识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公民的法律素质。

深入学习宣传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和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和党内法规;熟练掌握与发展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领域法律法规和新颁布、新修订的与职能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持续抓好领导干部、新录用公务员、行政审批人员、行政执法人员和党员干部等重点对象的普法学习培训。健全完善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日常学法制度,加强法治培训,完善法治能力考核评价制度。

(二)大力开展法治宣传,积极营造社会法治环境。认真落实普法责任制,建立普法责任清单制度和以案释法制度。大力开展面向社会的法治宣传,宣传国家、省、市、县“十三五”发展规划,宣传市场经济领域、投资管理方面、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诚信法治宣传。积极推进法治宣传改革创新,创新法治宣传思路,丰富法治宣传载体,拓展法治宣传内容。组织党员干部包括领导干部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公正、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的理念。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带头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职责,善于运用法律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全局干部职工懂得依法按程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加快建设法治机关,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加快推进法治机关建设,加强和改进制度建设,进一步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妥善化解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推行依法行政考核制度。规范决策程序,确保形成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新局面,使发展改革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持续有效向前推进。严格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完善行政权责清单制度,推进行政权力公开运行,做到职权法定、注重实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推进发展改革工作。结合发改部门自身特点依法行政,不断提高行业依法行政水平,主动服务社会和谐稳定大局。

(四)深入学习促进发展改革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有关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学习有关财政、税收、金融、投资等法律法规,促进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学习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有关农村土地管理、土地承包、耕地保护、林权改革、农业开发、城乡统筹、民主管理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习有关招商引资、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开放性经济转型升级;学习有关科技创新、教育改革、人才强市、文化发展等法律法规,促进区域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学习有关交通运输、能源开发、水利安全和信息通信网络等法律法规;学习与发展改革工作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和规章,主要深入学习投资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五)做好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强化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坚持严格依法办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坚决纠正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六)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建立健全政务信息公开制度,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建立健全行政许可、行政审批、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处罚、政务公开等制度,提高政务信息公开水平,确保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二、普法对象和工作要求

普法教育的对象是全局干部职工。

(一)坚持普法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提升促进普法教育见实效。

(二)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与项目管理人员重点学法相结合。建立和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把领导干部学法纳入党组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两个专题。加强项目管理人员学法培训和考核,提高依法规范化管理水平。

(三)坚持普法教育与依法行政的法律实践相结合。规范行政许可审批流程、健全依法行政管理制度、推行行政执法标准化,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的要求,抓好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按照上级部署,及时组织开展通用法律知识与履行职务相关的专门法律知识学习,不断提高普通干部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职能力。

三、工作方法和措施

要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提高普法教育工作实效。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物裕风清、和谐幸福的重要保障。全局要高度重视普法工作。要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成立局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工作制度,保障普法工作经费,保证普法工作正常进行。

(二)突出重点,完善制度。普法教育重点对象是领导干部和党员干部,尤其是从事行政审批、行政许可和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保证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自学时间每人每年不少于90小时,学法笔记不少于1万字。

四、工作步骤和安排

篇2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普法工作长效机制

一是健全组织机构。成立了以书记为组长,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普法工作,凡人员变化,及时调整补充。落实了人员,明确了职责,构建了“七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的良好机制。

二是制定工作方案。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XXXXX七五普法及依法治理工作规划》,《2019年七五普法工作安排意见》,并在年初工作会议上对普法工作进行具体安排,XXXXX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做到了长远有规划,年度有计划,阶段有重点,年底有考核。

二、强化措施,创新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

(一)多渠道开展法制教育宣传。

一是各村按规定开设了法制教育课,做到“计划、课时、教材、人员、教案、考核”六落实。

二是开展法制教育宣传月活动,先后4次走上街头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接受群众咨询35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向学校发放法制宣传挂图17余份。提高了法律法制意识。

(二)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依法治理工作。

一是依法行政,提高法治化管理水平。坚持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积极探索和建立考核评议制度,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二是继续推进行业依法治理。主动与工商、交通、安监、城管、环保、国土等部门协调配合,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三是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篇3

1.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文件。进一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政策规定和我省配套工作方案,开展防范和惩治造假、弄虚作假警示教育,切实提高防范和惩治造假、弄虚作假的自觉性、主动性。

2.压实法治责任。落实领导责任、主体责任,强化执法监督,做好对执法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

3.提升法治意识和能力。全体干部职工要积极适应法治工作新常态,带头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依法理念,切实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研究民族宗教工作,化解矛盾,提升能力,推进民族宗教事业不断发展。

4.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全面加强普法、执法工作,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整个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透明、高效。

二、加强普法宣传,营造环境

5.推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要认真抓好“关键少数”的法治宣传,继续将宗教政策法规等法律法规和《宪法》等的学习纳入党组学习内容,切实增强领导干部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6.做好普法教育。认真贯彻落实“七五”普法宣传教育规划,科学制定年度普法计划,细化工作目标与任务,营造单位内部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推动学法经常化,发放相关法律学习资料,利用学法平台,采取自学和集中学习方式,每人每年学法时间不少于10学时,努力提高工作人员学法、用法水平和能力。

7.广泛开展社会普法宣传。充分发挥电视、网络、短讯、微信等各类宣传媒体作用,积极开展载体多样、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创新手段,利用“互联网+”开展知识竞赛或测试活动等方式,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结合“12·4”国家宪法日等特殊日子,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篇4

一、认真准备2017年度执法评议考核工作及年终考核工作相关材料,做好迎检工作。

二、组织申请执法车辆警灯使用证相关工作,共申请9辆,通过4辆,剩余5辆需要补齐相关材料再次上报。

三、组织上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信用信息工作,截止目前共上报423条;另外向市工商局的涉企信用信息公示平台上报信息38条。

四、抓好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工作,制定年度法制培训方案,并督查二级执法机构抓好落实。

五、联合市公安局,共同制定治理车辆超限超载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工作实施方案,规范治超检查和处罚行为,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

六、针对市委、市政府开展的旅游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制定出台了我局旅游工作方案,并认真抓好交通运输涉旅相关工作落实,按照工作要求定时向上级报送工作进展情况。

七、开展交通运输部执法证件审核工作,查漏补缺,规范信息,截止目前共审核补录150件。

篇5

一、突出重点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一)突出重点内容。深化“宪法宣讲xx行”,实施“宪法入户”工程,组织开展宪法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动“全民学宪法”活动不断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民法总则学习宣传的通知》精神,组建民法总则宣讲团,编写制作宣传资料(片),组织开展学习讲座、知识竞赛等,广泛开展民法总则学习宣传。利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领导干部网络学院学法等载体,发挥各类廉政、法纪等教育基地作用,提高党内法规宣传教育实效。

(二)突出重点领域。认真落实《司法行政惠企便民法律服务二十条》,围绕我省打造“一带一路”战略枢纽、“最多跑一次”改革、经济转型升级、浙商回归、“大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大力加强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就业、医疗卫生、食品安全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

(三)突出重点对象。落实《关于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的意见》,做好国家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和执法司法人员的法治培训,健全领导干部学法考法述法制度,实现学法用法全覆盖。以“法律进机关”为载体,加强机关法治宣传阵地建设,推进机关法治文化活动。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做好法治课程地方教材的编写工作,规范学校法治教育课程课时设置,优化课堂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发挥农村文化礼堂的法治宣传作用,加强新当选村(社区)干部、村(居)民代表法治培训。

二、创新宣传方式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一)加强媒体公益普法。贯彻落实《加强新闻媒体和互联网公益普法宣传工作方案》,在新闻网站、政务网站、政务微博、微信等开设法治宣传专栏。加强普法公益广告创作,加大公益广告刊播力度。深入开展“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巩固完善全省新媒体普法矩阵,运用互联网、移动通讯终端、公共视听载体等开展“全屏法治宣传”。加强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微信塔群“之江法云”建设,畅通信息传递渠道,提供政策和法治咨询快递服务。

(二)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发挥“互联网+”法治文创联盟作用,加强法治文艺作品创作,组织开展全省法治文艺汇演。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组织开展法治文化示范基地评比。加强车站、医院、银行等公共场所法治文化建设,提高法治宣传覆盖率。

(三)做好以案释法工作。落实《关于加强以案释法工作的意见》,建立各级以案释法平台和典型案例库,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等开展法律解读。结合“法律六进”工作,通过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大讲堂、法治报告会等,开展以案释法宣讲。做好以案释法典型案例编辑工作,组织开展典型案例会、优秀案例征集评选等活动。

三、结合法治实践开展主题宣传实践活动

深化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推进区域社会治理制度化、法治化。规范部门、行业依法治理,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文明执法示范窗口”“诚信守法示范企业”“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依法治理活动。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实施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质量提升工程,健全创建标准,完善创建机制,培育精品示范村(社区)。

篇6

一、工作重点

(一)通过加大宣传发动力度,丰富宣传方式,进一步提升群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满意度。

(二)紧扣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年为期总目标和2020年工作要点,着重宣传我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突出成果、典型经验做法等。

二、具体工作任务安排

1.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辖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调查,摸清底数,查找短板,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本辖区群众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知晓率及安全感、满意度。

责任单位:镇扫黑办,各村(社区)

完成时限:5月底之前

2.围绕依法严惩,宣传报道涉黑涉恶案件侦办、“打财断血”情况,侦办网络犯罪等新型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情况等,开展扫黑除恶战果巡展,打击震慑犯罪分子,增强群众与黑恶势力作斗争的决心。

责任单位:XX派出所

完成时限:全年适时开展

3.围绕“打伞破网”,宣传报道扫黑除恶与“打伞破网”同步推进情况,查处“伞网”等情况。

责任单位:镇纪委

完成时限:全年适时开展

4.结合“七五”普法,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特别是相关法律法规宣传。

责任单位:XX司法所

完成时限:全年适时开展

5.针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覆盖率不够高,存在宣传薄弱区域、部分群众对扫黑除恶知晓率不深不透的情况,继续加大扫黑除恶主题宣讲活动开展力度,提升宣讲实效。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镇扫黑办

完成时限:上、下半年每村(社区)至少各组织发动一次

6.因地制宜,以民俗文化节、文艺演出、广场舞、书画展览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扫黑除恶宣传进村(社区)、进校园、进市场(集市)、进景区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动员广大群众广泛参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镇文化站

完成时限:全年适时开展

7.加大新媒体作品制作力度,制作一批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推送一批优秀融媒体作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平台,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上宣传活动、优秀扫黑除恶宣传作品(包括但不限于三微作品、漫画、歌曲、诗词、文章等)评选、“身边的扫黑除恶典型模范人物”推送上报、优秀扫黑除恶宣传作品展播展示等。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镇扫黑办,镇文化站

完成时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线上宣传全年常态化开展,并于10月底前至少组织一次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三微”作品展播活动。

8.提高信息简报报送质量,加强工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

责任单位:各村(社区)、成员单位,镇扫黑办

三、工作要求

篇7

认真履行司法行政职能,建立健全防控工作机制,成立了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区司法局关于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方案》,统筹谋划,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各司法所和局机关各科室立足防大疫、抗反复、打硬仗,细化工作流程,组织各方力量,实现系统内的信息共享和联防联控。整合全局力量,每天深入社区卡点,24小时坚守排查外来车辆及人员。此外,还有一名同志加入全区青年干部(党员)突击队,深入伊辽高速口排查检查。

突出工作重点,做好特殊人群监管

对社区矫正等特殊人员和家属,实行全面排查,做到不留死角、不漏一人、滚动摸排,保证通报到位、追踪到位、排查到位、管理到位、防控到位。通过视频电话的方式安排部署疫情期间各项工作,加强社区矫正安全稳控,利用“小鱼易连”视频会议系统,开展社区矫正对象摸底排查工作,了解矫正对象近期思想、身体情况。建立社区戒毒防疫管理工作群,通过视频点播的方式开展核查工作。对春节期间刑满释放人员管理实行“日报告”制度。截至目前,我区100名矫正对象、109名社区戒毒人员均无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

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篇8

(一)法制机构建设情况

我局设有独立的政策法制科,综合协调局机关依法行政工作,组织普法宣传工作,负责起草、审查、审核有关规范性文件,组织、指导相关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承办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许可听证等工作。凡重大行政决策出台前都经法制机构合法性审查,或邀请法律专家进行合法性审查、论证,并常年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为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提供有力的保证。

(二)加强法律法规宣传

1.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提高决策能力。我局充分认识到依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高度重视普法教育工作,始终把普法教育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局领导和党组中心组成员根据局制定的六五规划的总体要求,结合当年工作任务,认真制定学习计划,抓好政治业务、法律法规的学习,切实做到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学会运用法律的手段处理各项社会事务,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

2.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培训,提高执法能力。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学法用法,我局先后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了《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招标投标法》、《物权法》、《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学法教育。积极订购普法材料,购买了《宪法学习读本》、《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理解适用与实务指南》、《立法评估工指南》及《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书籍405本,印发了《最高法通报政府信息公开十大案例》、《最高法通报政府行政不作为十大案例》,做到执法人员人手一册。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建设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每年组织不少于40小时的法律、法规继续教育培训。

3.加强行业人员教育培训,增强守法意识。依托市建设系统培训中心、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执法人员,企事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安全员、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概预算员等各类人员的培训。同时强化法律、法规的学习,截至12月5日止,全年共计培训各类人员约2.4万多人次,全市住建行业人员法制意识有了明显增强。

4.加强社会法制宣传教育,营造守法氛围。积极开展普法活动,利用“综治平安建设法制宣传月”“安全月”“质量月”“国家宪法日”“法制宣传日”等有利时机,深入各街道办事处和建筑工地,采取分发法律法规宣传本、设立咨询台、悬挂标语条幅、开展网络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和城市建设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分发法律法规、办事流程等宣传资料数千份。通过广泛宣传,为住建行业在社会上广泛营造依法行政的提供了良好氛围。

(三)继续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1.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日常工作。坚持加强住建系统和局机关依法行政工作,从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业市场秩序、行政执法程序、文件制定程序、完善行政复议和应诉机制等多方面工作,制定出了明确、翔实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对机关职能科室和执法被委托单位的执法监督,规范执法程序和标准,每年度制定全市住建行业依法行政工作要点、稽查执法工作要点,开展各项专项检查,如建筑市场行为专项检查、半年度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等等,年底开展全市住建系统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对各县(市、区)住建局的依法行政情况进行评查,包括法制机构设立情况、执法人员情况、行政处罚案件、行政审批情况、行政复议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市场综合执法检查开展情况等,有效规范我市住建系统行政执法行为。

2.做好核对调整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变动及我局行政权力的调整,认真做好对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的核对调整工作,并与审改办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及时将情况上报市审改办。

3.积极推进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为确保“双随机”抽查工作措施能够顺利实施,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相关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领导小组,并明确了各“领导小组”的下设机构及其工作职责。根据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推广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工作方案的通知》(闽建法〔XX〕3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广随机抽查机制规范事中事后监管实施意见的通知》(XX政办明传〔XX〕8号)的部署要求,结合市住建系统工作实际,制定并下发了《XX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推广“双随机”抽查机制工作方案》(XX建法〔XX〕11号),对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组织机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工作任务及工作要求作了明确规定和说明,并制订了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检查、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设计监督检查、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监督管理、建筑市场行为监督检查、房地产市场检查、物业管理活动检查、建筑业企业资质批后监督检查等七项“双随机”检查事项,同时明确了各抽查事项的抽查依据、抽查内容、抽查主体。

4.做好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工作。积极组织我局工作人员参加行政执法资格考试,在第一次由我局自行组织市住建系统行政执法资格专业考试的前提下,较好地完成了上级赋予的任务,得到了省住建厅相关领导的高度认可和好评。本次市住建局共51人参考,其中25人通过考试获得行政执法资格,通过率在全省住建系统中名列前茅。

5.做好省住建系统2014-2015依法行政考核迎检工作。根据省住建厅《关于开展2014、2015年度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依法行政考核的通知》,对依法行政评估核查工作做了充分的迎检准备,对照省厅依法行政评估核查标准内容逐项分解,按六大考核内容(机构建设和决策机制、法制宣传教育、行政审批工作、行政处罚工作、规范行政执法行为、行政执法监督工作)进行资料分类、建档,并形成我局2014年、2015年依法行政工作自查情况报告、迎检工作汇报。省住建厅依法行政考核组通过听取汇报、查看文件资料等形式对我局2014、2015年依法行政工作进行了全面、认真地考核检查,在此次检查中,我局各项依法行政工作均得到省厅认可和好评。

6.开展规范性文件制定清理工作,营造法治政府环境。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对我局拟出台的九份中介机构行业管理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内容规范进行审核,并分别征求市法制办和局法律顾问的意见;根据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对XX年度到期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其中:清理了6份,保留了1份,修改了2份。并根据市政府开展的XX年度规范性文件例行清理协调会的协调意见对我局牵头修改的《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市物业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XX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中心市区棚户区(危房)改造工作的实施意见》两份规范性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同时对《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中心市区机动车停车场规划建设服务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提出修改意见,为建设法治政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创造了较好的政策环境。

7.积极做好复议和应诉工作,努力化解行政争议。至XX年11月份止,我局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共计1宗,不予受理的1宗,未引起行政诉讼和上访,有效化解行政争议。作为行政复议案件被申请人,我局能积极主动做好复议答辩各项工作,按时提交书面答辩,并提供相关证据、依据和有关资料,自觉执行行政复议机关的裁决;我局今年共有行政诉讼案件18宗,其中3宗原告自动撤诉,5宗驳回,2宗驳回上诉,1宗我局主动纠正原具体行政行为,其余均在审理中。作为行政诉讼主体时,我局能依照法定程序,遵守相关规定,积极做好行政诉讼案件的组织、应诉工作,接受法院司法监督;在认真做好组织、出庭应诉工作的同时,积极加强与法院、当事人协调沟通,密切跟踪案件的审理进程,确保行政机关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同时还通过及时纠正违法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8.完善执法监督制度,促进行业管理法制化。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执法监督制度,完善法制监督机制,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监督机制,保证行政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在实施监督的具体做法上,要求自觉接受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各界人士的监督,实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实行政务公开,设立投诉、举报电话、信箱,发动群众监督,敢于暴光亮丑,跟踪督查,限期整改。同时,进一步强化内部监督机制,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优化服务职能,把职业道德建设、勤政廉政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和推行服务承诺制度等内容融为一体,做到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开展定期不定期的自查自纠、检查评比活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矛盾、奖优罚劣,推进了行业管理规范化、法制化。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要求,对需要公开的信息进行公开,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每月公开内容上报,大力推行网上公开,方便群众了解,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二、存在问题:

虽然我们在开展依法行政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1、部分科室自身业务繁多、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法制工作方面科室之间的配合还有待提高;2、近两年来,各级政府依法行政力度不断强化、社会各方主体法律意识不断提升,法制工作业务大量增加,工作难度加大、压力加大,加之法制工作人手长期短缺,造成工作运转不够顺畅,有出现忙乱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三、2017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法治环境。一是继续深化住建系统普法工作。按照省、市法制宣传的统一部署,组织好各专项法律宣传活动,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宣传,推动全系统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的形成。二是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落实各级各单位学法、干部任前学法、法律知识培训及讲座等制度,中心学习组集中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每年自学法律不少于40学时,促进行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相关专业法律法规。

(二)进一步加强规章制度建设,保障住建行业发展。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实施,重视和提高规范性文件制定质量,加强规范性性文件出台前的合法性审查和出台后的备案和网上公开工作,及时清理不适应实践需要的规范性文件,该修订的修订,该废止的废止,保持政策执行的上下一致、新旧衔接;加强城市建设方面的立法调研和准备工作,积极推进我市城乡建设与管理立法工作,努力营造行业法治环境与氛围。

(三)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根据中央、省、市各级有关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精神,做好具体行政处罚权及相应行政强制权力的移交工作,完善日常监管和行政处罚的衔接机制,配合相关部门建立城市管理协调机制,做好审批、监管与处罚的无缝对接,按要求在2017年底将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全部行政处罚权移交到城市管理部门,实现住房城乡建设领域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

篇9

(一)档案法治建设

1、加强档案法规制度建设。贯彻实施档案工作政策法规和行业标准,及时转发并严格执行上级业务规范文件,制定下发了《县档案局“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2016—2020年)》《县档案局关于加强领导干部公务活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加强县民贸公司档案规范管理的函》《县档案局关于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文件材料收集归档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认真做好县“8.8”地震抗震救灾档案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精准扶贫档案片区指导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规范完善依法行政相关制度。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明确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具体工作的范围、标准、节点,全力做好文件的查阅、利用、服务,确保县政府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到位。认真做好规范性文件清理备案、审查工作,及时清理上报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事项等部门权力清单责任事项,落实责任清单,按时填报行政权力运行情况。及时清理公示本单位机构概况、领导职责、财务信息、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便民信息等政府信息,将档案工作全面置于群众监督之下。健全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制度,每年定时进行执法人员审核、培训,要求执法人员做到自己的执法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证据确凿,无越权处罚、变通处罚等问题。

3、深化档案法制宣传。认真贯彻实施省、州《档案法制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结合“七五”普法,坚持会前学法,制定年度学习计划,落实学习任务和内容,每年集中学习宪法、档案法规法纪及规范性文件等不少于12次。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依法治县及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结合驻村帮扶、档案业务指导、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档案法制宣传活动。结合每年档案法制宣传主题,安排部署“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征订宣传资料,制定下发了宣传活动方案,征文活动通知,发放档案法规宣传资料1000余份。结合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召开档案法规知识专题学习讨论活动,利用门户网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微信、短信等持续发送档案法规知识。进一步健全完善单位“法律图书角”,及时更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等涉及法律法规、档案业务、民族政策、惠民知识的书籍、报纸、杂志期刊,为干部职工日常“充电”提供了学法阵地,进一步增强了干部职工知法守法意识。

4、强化档案执法检查。结合重点工作任务,每年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组织检查组对全县机关、乡镇开展档案执法检。检查内容包括年度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责任、档案室规范化管理、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和灾后恢复重建档案工作情况等。检查中对存在档案管理方面问题的单位发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限期整改通知书》,提出整改意见和整改要求,限期进行整改,有效地增强了全县的档案管理意识。目前我县无档案违法违纪案件发生。

(二)档案资源建设

1、加强档案资源的接收和征集。立足现有的馆藏资源,不断加强民生档案、特色档案、重大活动档案和到期档案资料的接收与征集。十三五期间接收进馆民宗局、财政局、计生局、农水局、永和乡、法院、纪委等20多个单位、乡镇文书档案7832(卷、盒)、会计档案1528盒、项目档案1135盒、诉讼档案2367盒、荣誉、照片、实物、光盘等4000余(张、件),整理接收抗震救灾档案500余盒,整理进馆资料566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和数字化副本“双套制”要求进行档案接收。截止2019年12月,县档案馆馆藏档案106个全宗69730(卷、盒)、资料6236册。

2、规范机关档案形成和管理。一是强化日常业务指导监督检查工作。每年深入机关单位和乡镇指导督查150余人次。及时转发《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制定下发年度档案工作要点、《县档案局关于加强汛期档案安全工作的通知》《县档案局关于开展档案执法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进一步完善档案工作机制。二是加强机关档案室规范管理。结合精准扶贫、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档案专项指导督查加强对机关档案室规范化管理工作检查考核,提升档案馆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重点对县人社局、县规划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县防震减灾局等涉民单位进行业务指导督查,帮助修订完善《文件材料收集范围及档案保管期限表》《机关档案分类方案》等档案工作制度,以及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等的规范整理。三是全力抓好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为切实做好机关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的档案处置工作,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档案馆积极作为、靠前工作,主动与县委办、县财政局、县民政局等部门加强沟通,将机改和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档案处置工作列入全县区划调整改革议事日程,同研究、同部署。草拟了《机构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在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中加强档案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改革中各乡镇、单位档案的归属和流向,处置的范围和内容,强调了档案的鉴定收集归档程序和移交要求,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制度检查,做到档案应收尽收、应归尽归,有力推进改革进程中档案安全及规范管理。

3、规范企业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深入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的意见》,下发《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会计档案管理办法》《金融企业业务档案管理规定》等文件,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档案工作,完善以资产为纽带的企业档案集中统一管理体制,为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服务。开展企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的审核,对县自来水厂、大九旅集团、南坪林业局、黄埔电力公司、罗依乡产业园区和高原食品公司等单位进行定期指导督查,并协调组织开展了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

4、强化重点项目档案的监督管理。贯彻实施国家档案局制定的《建设项目档案监督指导工作指南》,深化“项目档案工作提升行动”,加强项目主管部门联系协助机制,推进重大项目档案指导、检查、验收工作。针对“8.8”地震,及时制发相关规定、通知,提出工作要求,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中,做到提前介入,及时协调落实专项档案业务培训、检查,指导项目档案整理、移交等工作,进一步促进项目档案规范管理。组织对县内188个重大项目档案进行了登记,完成了“九寨印象”、水岸豪庭、白水龙水电站移民、鲁能生态旅游、新区市政公共设施提升工程、医药公司商住楼、乡村道路等57个工程项目的档案初验,组织开展了1期专项验收。

5.加强农村档案工作。一是落实《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乡创建以及乡镇、村档案法规、政策的宣讲,积极协调、指导、督查乡、村两级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推进“村档乡管村用”工作,探索解决乡镇、村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巩固村级档案建设成果。结合“双报到”积极开展社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充分利用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载体为社区提供档案法律法规咨询和业务指导、技术等工作支持,规范社区档案管理。二是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开展蹲点调研,完成《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管理工作调研报告》,对档案部门接收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档案进馆提出明确要求,安排业务骨干指导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确权登记颁证档案整理归档、检查、验收工作,要求归档材料真实、完整、可靠,整理规范,检索体系齐备。三是部署开展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结合“驻村帮扶”和“两联一进”开展档案工作调研,完成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调研报告》。转发了《州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实施方案》,与县扶贫移民局联合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档案工作的意见》文件,对全县乡镇精准扶贫档案检查指导工作全覆盖,指导建立县、乡、村、户减贫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管等工作,在安乐、勿角试点乡镇开展了重点督导检查。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会,对全县48个贫困村第一书记,乡(镇)档案专干,22个扶贫专项部门分管领导进行了精准扶贫档案专题培训。

6、档案规范化管理情况。围绕重点工作积极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规范化管理工作,2019年完成县法院档案规范管理晋升“省一级”标准验收认定。县档案馆2012年12月通过“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标准验收。2014年12月县创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省级示范县通过验收。目前,县机关档案室工作规范化管理达省级标准83个,村级建档120个村,社区建档4个。

(三)档案利用服务建设

1、推进档案开放工作。制定开放实施细则,对应开放的档案进行认真的鉴定工作,开放了应开放的档案,备有开放档案目录,供利用者自行检索,对利用频繁的重要、珍贵的档案提供了部分复制卷或者副本,坚持利用登记和利用效果,并编制档案利用效果汇编,取得利用实效。

2、强化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提高社会公众服务水平,积极构建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档案馆开馆时间与国家法定工作日数及工作时间相同,并长期坚持采用法定节假日和延时服务方式,积极开展档案、资料的开放提供利用工作,利用形式多样,包括接待来访、咨询、来电、来函代查等利用工作,做到热情服务、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利用群众的满意度。坚持档案便民、惠民理念,积极创新民生档案利用方式,挖掘馆藏资源,编制专题目录,使查阅利用更为方便。认真贯彻《省国家档案馆民生档案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办法》,积极协助配合异地查档业务,认真执行利用档案零收费规定,积极为各单位、社会各界利用档案提供优质免费服务,十三五期间为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2917卷次,972人次,为领导决策、低保救助、工龄认定、婚姻认证、房产交易、落实待遇、解决纠纷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原始证据。

3、扎实开展档案文化建设工作。深入挖掘馆藏档案资源,及时安排部署档案文化建设工作,完成了《县领导干部职务任免文件汇编(1990-1995年)》《县农村土地经营确权工作文件汇编》《县新城区建设指挥部全宗介绍》《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文件汇编》的编制任务。协助州档案局开展馆藏珍贵档案调研,完成《兰台珍档》一书的素材采集工作。积极提供资料,协助县志办编制完成《抗震救灾志(2008年)》的编制任务。鼓励职工积极写稿,向州局、县委宣传部报送工作信息102篇。结合主题活动,每年编写调研报告、理论文章3篇,为推行政务公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四)档案信息化建设

积极稳妥推进本区域数字档案馆建设工作,开展档案数字化工作现状及发展方向调研,完成调研报告《关于县级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思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数字档案建设规划意见,推进档案信息化工作与本县信息化工作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向省档案局、县财政争取资金,采购了电脑、复印机、档案密集柜等用品,为调整优化档案管理软硬件环境,搭建数字化档案馆管理平台创造条件。按照年度计划,安排部署馆内档案数字化加工任务,完成文件级目录录入70000余条。进一步完善机关单位电子档案移交接收进馆工作制度,建立电子档案接收平台。积极推广档案管理系统,机关档案室档案管理软件使用普及率达90%,乡镇普及率100%。为档案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五)档案安全建设

县档案馆于2008纳入灾后重建项目,年初施工,2009年底竣工,2010年投入使用。实际使用面积2510平米(其中库房面积1005平米),新馆结构基本合理、配备了一些必要设施设备。“十三五”期间,向县财政争取资金48万余元,增添了档案密集柜和目录柜,为档案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严格执行档案安全保密工作的各项规定,全员签订安全保密责任书,把档案安全保密要求贯穿于档案接收、保管和利用工作的各项环节。深刻吸取国内外重大安全事故教训,进一步筑牢档案安全防线,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档案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从档案实体管理、档案信息管理、档案保密、档案开放与利用等方面对全县17个乡镇、80个部门开展了档案安全大排查。建立了档案安全整改排查台账,健全完善了档案安全应急预案,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单位,及时进行督促整改。县综合档案馆坚持安全消防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库房温湿度监控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做到每日安全巡查不少于1次,时刻绷紧档案安全弦。档案馆历年无安全事故发生,档案安全万无一失。

(六)档案队伍建设

1、抓好党风廉政反腐败工作。结合会前学纪、会前学法和专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采取集中学习、自学和送学上门等方式,统筹安排落实学习任务。坚持每周至少1次的政治理论和业务集中学习时间,每年组织集中学习不少于24次,学习了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精神,省、州、县各级会议精神,党纪政纪处分规定,以及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部门业务知识规范等内容。通过深入、扎实的学习宣传教育、座谈交流、专题讨论,专项整改活动,切实解决党员理想信念问题,使干部职工普遍武装了头脑,深化了思想认识,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提升了素质能力,单位形成积极健康的良好工作氛围,为实现“两地一点范、美丽新九寨”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2、加强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级部门学习教育要求,结合省、州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积极安排职工参加县委、县政府、组织部、人社局、党校、法制办、宣传部等单位举办的培训和知识竞赛。组织职工参加“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网络培训。每年抽派档案馆1-2人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档案专兼职人员参加省、州档案业务培训。组织单位执法人员参加了网络法治教育学习培训和县普法学习考试。结合年度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举办了县精准扶贫档案工作培训2期,灾后重建项目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观光公司档案业务培训1期,卫生系统健康扶贫档案业务培训1期,县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财政和档案业务培训1期。共计培训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分管人员和档案兼职人员5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档案人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有力促进了各单位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全县档案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作亮点

县档案局、档案馆在州局、馆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民生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指导为手段,以提高档案管理整体水平为目的,全面促进了我县档案事业和谐发展。县档案局(馆),2016年荣获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荣获《省档案》(2016-2017年度)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16-2019年,每年荣获州档案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和“三个体系”建设、数字档案馆建设、档案文化建设、创新项目、编研等多个单项先进荣誉。在工作中主要抓好了以下几点。

(一)坚持日常业务指导和专项督查相结合。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每年深入机关单位指导档案业务工作不少于150余人次,并在馆内安排提供整理室,指导乡镇在档案馆进行档案整理归档,档案指导人员及时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解答。结合精准扶贫、机改、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及时协调相关单位,组织开展专项档案业务培训和档案督导检查,每年组织1-2次执法大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强化为民服务。重点抓好婚姻、社保、医保、农村土地承包确权登记等民生档案的规范管理。及时指导涉及民生档案工作相关部门整理归档,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接收力度,确保民生档案收集齐全、整理规范、保管安全。有序开展馆内民生档案文件级目录录入和民生档案查阅利用检查工具的编制。规范完善查阅利用制度、手续,积极宣传档案法规、政策,切实为群众查阅利用档案提供高质服务。

(三)抓住重要任务,及时部署,早参与、早谋划。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及时找准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做到主动出击,早谋划、早参与。比如在灾后恢复重建、机构改革、精准扶贫等工作任务中。档案局及时落实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与相关单位沟通、草拟相关文件,制发管理措施,落实工作责任,举办相关培训,开展专项制度、检查,把档案工作部署落实在前,促进档案工作有法、有规可依,规范管理。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档案部门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档案工作与党和国家的新要求、与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与网络信息时展的新趋势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县档案工作各项任务按规划得到较好落实,档案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档案馆编制少,人员结构老化,档案专业人员缺乏。二是基层档案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单位领导干部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不够,档案人员变动频繁,档案工作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基层档案工作规范管理得不到持续性保障。三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不平衡,数字化档案馆建设工作进展缓慢。

篇10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6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市政府在江门市委、市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围绕“一城三中心”[1]建设,紧抓“六大核心任务”[2]和“三重一大”[3]工作落实,经济社会实现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

一、“十三五”经济顺利开局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市出台实施了项目落实年、闲置低效地处置、市领导集中督导重点工作等措施,推动经济稳中向好,实现了“十三五”经济的良好开局。(主要指标见附件1)

三大中心建设提速。聚焦打造珠西制造中心,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和中欧服务中心、中欧创新中心、专用车产业孵化中心挂牌成立,完成鹤山片总体规划编制,收储土地640亩。完成24项园区基础配套工程建设,佛开高速共和互通改造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省道S270(鹤城至杜阮段)扩建工程完成工可报告编制。珠西物流中心明确“一中心两片区”[4]规划思路,基本完成《江门物流枢纽中心可研报告》编制并启动江门北站客运站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规划通过专家评审。疏港主干道动工,普洛斯物流园项目封顶。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中心“一平台、三走廊、一集散地”[5]建设初见成效,完成“岭南鹤武”专项策划并启动项目建设,擦亮“全球咏春文化原点、中国最美功夫水乡”品牌。大雁山森林公园免费对外开放,马耳山旅游度假区正式营业。双合镇被评为“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宅梧镇龙潭山入选国家2A景区,新认定一批江门市乡村旅游示范镇村。引进云乡生态园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古劳上升村入围“广东省古村落”。全年旅游总收入41亿元,接待游客518万人次,分别增长20.5%和18.9%。

实体经济稳中向好。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成功举办2016鹤山市投资环境推介会。依托中欧合作区(核心区),与西班牙吉胡埃洛市、莫斯科企业家协会、捷斯中协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多领域招商对接。落实招商考核,先后引进意大利产业园、同升机车生产基地、中农联农产品电商物流园等一批超10亿元项目,全年新签约项目34个,计划总投资110.3亿元。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6家,共和镇成为全市首个规上工业“百亿镇”。富华工业园、东鹏智造、得润电子等大项目动工,带动工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大幅增长41.8%和59.6%。印发实施《鹤山市闲置土地处置试点办法》、《鹤山市产业平台扩能增效行动实施方案》,全年处置闲置地45宗1712亩,提升低效企业35家。三产持续兴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江门)国际厨卫五金采购节,俊峰二手车市场、中邦建材市场、时代美食广场建成运营。电子商务快速发展,176家企业入驻“阿里巴巴江门产业带”,获评广东电商十佳县;全国首个传统家具O2O项目新红阳居家商城上线运营。金融支撑力增强,出台实施“政银保”融资政策,全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43.98亿元,比年初增长10.7%。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双合绿色蔬菜示范园纳入省(江门)粤台农业合作试验区项目;新增有机食品认证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家,申报本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8家。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小微双创”[6]卓有成效,229家企业纳入江门市科技型小微企业名录,宇红纳米、亚洲厨卫城、职业农民三大基地被认定为江门市小微双创示范基地。宏元化工成功申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宏谷新材料孵化器被认定为江门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产学研合作取得突破,中欧合作区(核心区)与五邑大学签订联盟协议,共建新材料及装备研究院、珠西物流研究所,与德国共腾咨询公司筹建中德创业创新基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全年高技术产品产值预计16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3%;完成技改投资15.3亿元,增长37.3%。新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3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67件,雅图仕成为江门首家参与制定印刷国际标准企业,同方照明获中国专利优秀奖,“益锋铜材”成为省著名商标。

二、门户城市格局初开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深化交通大会战,完成交通基建投资18.6亿元。江门大道北西线、江罗高速鹤山段建成通车,国道G325(大雁山至桃源段)改线工程、江门大道北辅道、南沙港铁路鹤山段动工,佛开高速(三堡至水口段)改扩建鹤山辖区启动征地拆迁。建成农村公路37公里。镇南工业园、鹤山公园、十里方圆公交首末站投入使用。第二水厂扩容工程动工。四堡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建成运营,5个镇实现村村通自来水。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完成电网投资2.2亿元,鸿江、昆中变电站建成投产。建成一批城乡污水管网,城镇污水处理率达91.06%。新铺设天然气管网32.1公里,管道天然气用户增至9776户。

城乡建设快速推进。完成沿江山水景观带等一批城乡规划。“三大片区”[7]建设有序推进,市文化中心完成人防主体工程和部分临时公园建设。谷埠新区更新改造项目完成融资,并与意向投资方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美雅产业新城进入企业清退和投资洽谈阶段。沙坪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大雁山西门改造和南门新建工程动工。完成鹤山大道两大交叉口、新鹤路改造,贯通中山路,启动新城路改造、十一号街、十二号街建设,北湖公园·体育中心改造、白银山公园等市政项目进展顺利。完成《鹤山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编制,112个小城镇扩容提质“八个一”[8]工程完工并开展中期考评;204个幸福新农村“五化”[9]项目顺利推进,156个村(组)受惠。

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深化新一轮绿化大行动,成功创建广东云乡、彩虹岭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启动古劳水乡省级湿地公园创建工作,北湖公园纳入县级湿地公园,新改建村(居)公园63个。建成“乡村绿化美化”示范村17个,森林碳汇造林234亩,新增生态公益林4万亩。污染源防治成效显著,全年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9宗,整治违建项目836个,淘汰燃煤锅炉5台、黄标车及老旧车1972辆,完成中央环保督察交办件18宗。印发实施畜禽养殖管理办法和年度整治方案,依法关闭搬迁禁养区养殖场1393户。雅瑶河黑臭水体整治初见成效。启动新一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马山垃圾填埋场扩容(三期)工程建设,顺利通过省农村生活垃圾收处达标示范县考核。完成小农水重点县、1.6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乡环境不断优化,升级改造镇级农贸市场3个,整治行政村8条,建成2条宜居村庄。

三、民生民本保障有力

市财政民生支出20.98亿元,占全年财政支出70.1%,各项民生实事有效落实。

社会保障逐步完善。城镇新增就业6205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68人,登记失业率2.39%。城乡8项底线民生[10]实现提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8.3%。设立全市首批家庭病床试点机构,累计建床64人次,大病保险支付比例达65%,政策内住院医疗救助比例超过80%。完成龙口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造,全市首个民办养老机构幸福寿星安老之家投入运营,新增床位316张。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特殊教育学校主体工程完工。新建保障房276套,改造农村危房97户。启动新时期城乡精准扶贫工作,超额完成上级下达20%的年度脱贫任务。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全年发放各类善款1489.2万元。

文教体卫蓬勃发展。新改扩建一批公办中小学,开办共和黎明实验学校、雅瑶振华学校等民校,全市新增各类学位5500多个。成功创建“省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市”,6个镇(街)通过教育强镇复评。建成全省首个以县级环保局名义创建的省环保教育基地。启动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达45元。新设医疗机构21家,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工程完成立项、环评和项目融资,址山镇卫生院综合大楼封顶。落实28家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顺利通过省卫生城市复审,共和镇创建国家卫生镇通过考核,鹤城、桃源被评为省卫生镇,新增省市卫生村106条。建成集婚姻登记和婚前孕前体检于一体的服务中心。完成计生年度考核,“全面二孩”政策有序实施,计生优质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创文工作卓有成效。承办第四届江门健走马拉松鹤山赛,举办“三夹腾龙”龙舟大赛、狮王争霸赛、咏春表演赛等活动。原创舞蹈《精忠报国》在省第五届岭南舞蹈大赛上独揽三金,电视专题片《咏春在鹤山》获全国市县文化艺术专题一等奖,电视栏目《文明家园》被评为全国电视栏目二等奖。李汉华在里约残奥会上勇夺一金二铜。组团参加江门市八运会,取得总分第二的好成绩。

社会治理纵深推进。成立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和禁毒大队,开展“飓风2016”等专项行动,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完成省涉法涉诉事项善后衔接机制建设试点工作。全市安全形势稳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连续五年获优秀等级。启用13个农贸市场快筛快检室,全年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鹤城镇通过全省第八批火灾隐患重点地区整治考核。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启动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屡获上级表扬,列入国家示范点和省联系点。此外,统计、审计、物价、史志、档案、新闻出版、征兵、气象、粮食、人防、侨务、工青妇、残联、工商联、广播电视、红十字会等各项事业都有新发展。

四、政府效能不断提升

探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形成“两政两商”[11]新模式。围绕“两无两藏”[12]目标,扎实推进“放管服”[13]改革。公布实施行政许可事项目录(2016年版),出台首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事项及收费名录清单。投融资改革成效显著,成功发行两期共12亿元企业债券,滨江路项目入选国家第三批PPP[14]示范项目。完成市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全面营改增等重点改革。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现企业“九证合一”[15]和个体户“两证整合”[16],市场主体突破3万户大关。10个镇(街)“邑门式”[17]公共服务中心和138个村(居)“邑家园”[18]服务中心建成投入使用。设立市政府新闻办,开通鹤山市微市长,鹤山微信公众号阅读量、点赞量居江门第一。全年办理两级人大代表议案建议48件、政协提案97件,满意率达100%。启动“七五”普法,成立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全年村(居)顾问律师提供法律服务2100多次。深入开展“两学一做”[19]学习教育,持之以恒反对“”,三公经费支出连续六年零增长。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执法和效能监察,严肃换届纪律,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坚决查处一批违纪违法案件。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鹤山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看到发展中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表现在:实体经济发展不快,质量效益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土地、环境容量等资源约束日益突出,园区发展受限,承载力不足;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配套供给不足,设施和服务未能满足群众需求;干部队伍担当作为主动性不强,执行力有待提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实施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目标战略的开局之年,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江门市第十三次党代会、市十二次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改革发展主题主线,全面推进“一城三中心”建设,狠抓平台提振、实体提效、城乡提质、改革提速、民生提档,全力稳增长、谋发展,着力建设宜居幸福的珠西门户城市。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其他指标见附件2)。

为实现以上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第一部分:推动产城人融合发展

产城人融合是实现市第十二次党代会发展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理念,培育新动能,发展新经济,建设新城市,以产城融合促产业转型、城市提质、民生改善,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

一、坚持提质增效,建设产业新城

紧抓实体经济不放松,以“三个中心”建设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大力推动三产转型发展,建设珠西产业新城。

力促平台提质。推动中欧核心区扩能增效。深入实施“七个一”[20]专项行动,加快推进中欧服务中心以及道路、污水处理、教育、医疗、星级酒店、休闲公园等基础设施建设,力促园区配套完备成型。进一步理顺园区体制机制,统筹整合资产资源,成立园区产业扶持发展基金,出台投资项目减负方案,精准扶持园区产业发展。探索大联系工作模式,为落户企业和项目提供“管家式”服务。加快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对接珠西枢纽“一站四门户”[21]规划,打造省内一流物流中心。完成《江门物流枢纽中心可行性报告》、江门北站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争取纳入全国铁运新一轮布局,承接江门站货运功能。依托“鹤吞五港”[22]多式联运优势,打造对接南沙港、高栏港的“无水港”,谋划申报铁路二类口岸、进出口货物监管场所和保税物流中心。加快推进广珠铁路鹤山货场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和江门北站客运改造工程建设,力促中农联农产品电商物流园项目落地。完善区域交通规划,拉通疏港主干道,推动普洛斯物流园建成运营。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培育新兴产业。依托中欧合作区(核心区),对接欧洲机械装备、电力设备、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搭建一批产业合作平台。制定完善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发展规划,紧盯中字头、国字号和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力争在新兴产业招商上实现突破。落实项目建设“六个一”[23]机制,集中精力解决项目落地难、建设慢问题,加快富华工业园、专用车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力促同升机车生产基地、蔚海大数据等一批签约项目落地,推动得润电子、东鹏智造等项目建成投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扶持做优第三产业。用好普洛斯物流园平台,布局对接南沙、高栏等重点港口,力争引进一批现代仓储、电商冷链、集装箱铁路运输等产业优质项目。加快亚洲厨卫城、中邦装饰广场(二期)、粤高海印又一城等大型综合体建设,培育发展创意设计、电子商务等生产业,拓展教育培训、体育健身、健康养老等新消费。提升发展传统产业。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开展增资扩产、设备更新和智能化改造,力促东古调味食品、国机南联、北丰家纺等增资项目建成投产。扶持印刷、制鞋、五金卫浴、制伞等优势产业转型,筹办五金卫浴、男鞋、伞篷等系列采购节,打造特色产业小镇。推动外贸转型发展。引导帮扶企业深耕传统市场,拓展“一带一路”[24]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全力稳定出口。扶持跨境电商、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业态发展,促进本地货源本地出口。扩大先进技术及相关装备进口,支持融资租赁等贸易方式进口。

实施创新驱动。构建引智平台,加快推进中欧创新中心、专用车孵化中心建设,力促江门新材料及装备研究院、珠西物流研究所项目落地。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加强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对接,探索“孵化器+高等院校+产业园区”合作模式,力争在引进培育综合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上实现突破。深化“小微双创”,落实“1+15+2”[25]扶持政策和我市科技创新18条措施,加快宇红纳米、亚洲厨卫城、职业农民“三大基地”建设,争取纳入江门市第二批核心基地。鼓励将闲置楼宇、工业厂房转型为孵化载体,扶持宏谷新材料孵化器、亚洲厨卫城众创空间等平台建设,引导创投基金和“政银保”支持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发展。力促企业自主创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R&D)占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2.5%以上。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精准扶持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增加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4家,认定省市工程技术研发中心5家,组织申报市级以上重点科技项目10项。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战略,争取“桃缘彩伞”注册集体商标,年内新增发明专利申请282项。创新人才引培机制,评选第二批市管专家和拔尖人才,深化与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共建共享智库和人才资源库,建成全国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鹤山分中心,鼓励“人才+项目”引进模式,支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发展全域旅游。加快推进“一平台、三走廊、一集散地”建设,打造珠三角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一平台”重点筹办第二届梁赞咏春文化节,推进实施星辉古劳、寻桥塔、渔家宿等一批“岭南鹤武”文旅项目,擦亮“全球咏春文化原点、中国最美功夫水乡”品牌。“三走廊”重点打造沿江山水景观带,基本完成大雁山西门改造和南门新建工程,力争成功创建大雁山森林公园为国家4A旅游景区。筹建古劳龙舟文化公园、王老吉凉茶博物馆,升级改造龙鹤公路“鹤城生态美食长廊”、明靖线“最美乡村公路”,抓好云乡生态园、马耳山旅游度假区、彩虹古道文旅长廊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发民宿、农家乐、户外运动营地等特色项目。“一集散地”重点规划建设十里茶香公园,推动合盛度假村项目建设,推介农业观光体验、农特产品采摘等特色游。进一步完善旅游厕所、标志标识等配套建设,加强旅游包装和运营管理,策划节庆游线路,推广应用“互联网+旅游”。

建设农业强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完善双合现代农业、龙口花卉两大示范区建设,扶持蔬菜、水果、水产、花卉、茶叶、休闲农业等特色农业及加工业发展。培育发展农村电商,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新增和升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个。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快市检测中心搬迁和镇农产品检测示范站建设,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启动市粮油储备库建设。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启动一批幸福新农村“五化”项目建设,整治行政村7条,建成宜居村庄2条。全面完成中小河流重点县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设,建成1.26万亩和启动新建1.41万亩高标准基本农田,改造一批农村电网。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确保完成江门下达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任务。完善“三资”平台功能,规范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组织做好村(居)“两委”换届工作。

攻坚关键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26]和“六新六去”[27],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整治盘活闲置低效地。落实《鹤山市闲置土地处置试点办法》,推动政府原因闲置地处置取得突破。以镇级工业园为重点,推进整治“三高一低”[28]企业,停止向“僵尸企业”[29]输血扶持,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倒逼低效企业转型或退出。健全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整治闲置低效地挂钩机制,开展城乡增减挂钩和“三旧”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深化财税国资改革。健全财政资金统筹使用和预算绩效管理运行机制,推进国库集中支付。优化国资布局,重组资产资源,开拓运营公司业务,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提升国资营利水平。推进投融资改革。鼓励和推动中小微企业在新三板和股权交易中心挂牌融资。健全PPP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深化“土地收储+项目融资”模式,探索开展产业投资基金、私募基金和发行定向票据等多元化投融资业务。强化风险预警预防。完善投融资项目评估和风险管控机制,提前谋划应对财政收支等压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统筹城乡发展,打造珠西门户

立足门户城市定位,对接融入江门大城格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打造绿色宜居的珠西门户城市。

加快新城建设。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加强城市重点区域规控和项目策划,推动“多规合一”,实现“一张图”管理。加快“三大片区”建设。推进谷埠新区更新改造工程,完成片区土地产权调查和国有资产租赁处置,谋划西江沿岸开发,发展游艇、电商、健康养老等城市经济。完成市文化中心主场馆建设,力促城市文化客厅基本成型。完成美雅产业新城规划设计和旧厂区人员安置。谋划广佛江珠城际轻轨鹤山片区TOD[30]开发。抓好沙坪河综合整治(一、二期)工程建设,力促西江大堤加固与环境整治工程动工,打造西江—沙坪河慢行绿廊示范段。以完善公共配套设施为重点,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升级改造新城路、东升路,贯通大鹏路(文明路至大朗村)、梁赞路(沙坪街道办侧至沙坪河堤段)、新环路跨涌段,力促十一号街建成通车,推动北湖公园·体育中心完成改造,白银山公园建成开放。抓好十二号街建设。加强城乡精细化管理,整治“六乱”[31]、“两违”[32]行为。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鹤山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深入推进小城镇扩容提质“八个一”工程,打造一批特色小镇。

完善基础配套。深入实施交通大会战,力促国道G325(大雁山至桃源段)改线工程主道、江门大道北辅道建成通车,加快滨江路工程建设。抓好中欧合作区(核心区)“一路一出口”建设,力争推动S270改造(G325至佛开高速共和出口段)、佛开高速共和互通改造项目落地。配合抓好南沙港铁路、广佛江珠城际轻轨、佛开高速(三堡至水口段)改扩建工程建设。完成S273高铜线(苟尾至金屋段)改造和县道大圣线、乡道双蒲线、城区雁五线路面大修工程。建成一批农村道路。抓好茅坪、城东、南洞、共和等变电工程建设,保障工业城和东部城区用电需求。加快市第二水厂扩容工程建设,新改建供水管网25公里。编制城区排水防涝规划,整治一批城区易涝点。

综合治理环境。强化水环境整治,落实“河长制”和挂牌督办,突出上下游、支流连片区域联防联治,抓好沙坪河、雅瑶河、址山河、民族河、宅梧河、双合河综合治理,实现雅瑶河黑臭水体水质稳定好转。巩固畜禽禁养区整治成果,推进非禁养区养殖污染治理。加快新一轮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杰洲污水厂管网一期工程,抓好宅梧、双合污水处理厂和174个农村污水处理点建设。加强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偷排废水废气等环境违法行为。抓好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和高污染燃料锅炉淘汰。巩固黄标车及老旧车整治成效,加强机动车尾气和城市扬尘污染防控。加强重金属、土壤、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完善城乡垃圾收运处理,完成马山垃圾填埋场扩容(三期)工程,深化城乡垃圾分类减量处理和农村“四边”[33]垃圾专项整治,确保有效处理率达100%。

共建绿色家园。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坚守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控制线和林业生态红线,严惩违法用地、非法占用林地等行为,守住鹤山的青山绿水。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新一轮绿化大行动,完成森林碳汇造林2800亩,建设生态景观林带15.8公里,新增生态公益林5万亩。深入推进广东云乡、彩虹岭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建设,推动古劳水乡成功创建省级湿地公园,建成镇级森林公园3个、绿化美化乡村13条,新改建村(居)公园11个,逐步完善现有公园标识。

三、落实共建共享,办好惠民实事

加大民生投入,全市安排民生支出23.3亿元,重点落实十件民生实事(见附件3),让老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推进创文攻坚。要把创文作为提升城市整体形象、文明程度和市民幸福指数的民生工程来抓,动员全市力量,深入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美丽乡村“三大工程”,实施城市品质、市民素质、城乡文明、形象品牌提升“四大行动”,营造“文明城市、携手共建”的良好氛围。对照创文测评指标体系,制定和分解落实目标任务,整改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环境质量、窗口服务等突出问题,推动创文实现市域全覆盖,力争顺利通过广东省文明城市考评验收。

完善社会保障。实施更积极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6200人,失业人员再就业4100人,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0%以上。加强社保征缴,落实企业全员足额参保。完成城乡8项底线民生提标工作。深化大病医保改革,逐步扩大家庭病床覆盖面。完善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启动市救助站、救灾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加快镇级敬老院改造和残疾人康园中心建设,扶持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启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扶持80户困难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和自主创业。完成上级下达的保障房建设任务。

发展普惠教育。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经费的办校体制。完善学校和学位发展规划,落实“三二一”工程[34],解决区域性学位不足问题。落实幼儿园、中小学配建机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完成沙坪七小教学楼主体工程建设,启动峻廷湾小学(暂定名)建设,抓好雅瑶、龙口两镇省教育强镇复评,提升高中办学质量。探索职业教育整合发展新路径,启用市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加大优质民办教育引进培育力度,加快昆仑学校建设。启用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广东省社区教育实验区”,依托“邑家园”平台,开展早教、托管、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实施“名师工程”,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深化医卫改革。制订《鹤山市创建卫生强市工作方案》。全力加快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完成共和镇卫生院改造和址山镇卫生院门诊大楼建设。开展“1+N+N医联体”[35]管理,实现市域半小时享受二级医院诊疗服务,力争县域就诊率达90%以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三医联动”[36],加快社会办医,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农村卫生站规范化建设。加强计生服务管理,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计生优质服务水平。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址山、古劳两个省卫生镇,建成85条省市卫生村。

发展文体事业。深化以文兴市,抓好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提升等重点文化工程。依托市文化中心,推进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高水平运作,力争完成农村数字电视整转工作,实现市镇村公共文化设施和基层信息服务点全覆盖。传承和发展好非遗项目,争取申报“鹤山狮艺”、“陈山香火龙”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整理鹤城“上灯仪式”和“花炮庙会”习俗资料,发掘鹤山狮头制作技艺,做好列入县级非遗项目前期工作。鼓励文艺创作,繁荣文化产业。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文体活动,筹办市第十三届运动会,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

推进精准扶贫。统筹开展城乡精准扶贫工作,探索有效帮扶措施,构建常态化、全覆盖的城乡扶贫长效机制。推动扶贫与低保“两线合一”,确保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实现30%以上建档贫困户精准脱贫。继续开展“百企扶百村”、“百医牵百村”、“千义工助千户”等活动,探索社会扶贫新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进一步完善村级公共服务管理和资源管护考核奖补机制,村委会集体收入提高到18万元以上。

建设平安鹤山。健全立体化、网格化、信息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增强群众安全感。深化警务创新,推行一线工作法,推广“门禁+视频”系统和“邑微警”平台应用。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监管责任,抓好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点、危险源管控,坚决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落实维稳“五大机制”[37],抓好市维稳处置中心建设。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建成启用市应急指挥中心。完善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工作机制,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此外,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双拥”工作,保障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继续抓好侨务、民族、宗教、物价、档案、史志、统计、气象、人防、红十字会等工作。

第二部分: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今年是新一届政府开局之年,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我们将以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以执行力建设为抓手,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政务服务。

一、建设法治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深化“七五”普法和政府学法,着力打造“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认真执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决定,支持政协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提高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水平,广泛听取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完善重大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程序,加强合法性审查,抓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加强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推进“两建”[38]工作,完善行业“黑名单”和行政许可处罚“双公示”机制,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简政放权,深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抓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管等重点改革。稳妥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强化“双随机一公开”[39]监管,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二、优化政务服务

深化以“三制”[40]为重点的“放管服”改革,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深化“清单制”,推进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和网上办理,抓好“1+3”清单[41]动态调整,力促行政审批事项标准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行,争取年内审批事项网上办理率达80%以上。以工业城为试点,探索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加快入园项目落地;依托园区行政服务中心推行委托制,使工业城行使完整的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深化以“邑门式”、“邑家园”为核心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完善“邑门式”公共服务中心运作机制,实现“一门在基层、服务在网上”。启动第二期“侨都之窗”布点建设,将自助便民服务延伸至村(居)。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实施电子营业执照和全程电子化登记,方便市场准入。加强政务公开工作,完善“12345”政府热线、鹤山、“鹤山市微市长”、村企直联等平台建设,多渠道听民意、解民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