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学刊杂志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河北学刊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杂志介绍
河北学刊杂志是由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管,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CSSCI南大期刊。
河北学刊杂志创刊于1981,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主管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国际刊号:1003-7071
国内刊号:13-1020/C
发行周期:双月刊
全年订价:¥255.00
关键词: 广松涉 事的世界观 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日本已故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广松涉提出的以"关系存在论"为核心的"事的世界观"对"物的世界观"的批判,本质上就是对苏俄教科书的僵化教条理解方式的批判.这一理解与我多年来倡导的"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无论在哲学路向、主要观点及基本范式上都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契合性.当然,在"物化"与"物像化"关系、"关系基始性"还是"交往实践活动基始性"等问题上...
关键词: 马克思的自然观 以实践为中介 人化自然 历史自然
马克思哲学因坚持"自在自然"存在的客观性、第一性,而与一切哲学唯物主义相联系(同时也与一切唯心主义相区别),这是马克思哲学不可动摇的唯物主义前提;马克思哲学因发展出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化自然"概念而超越旧唯物主义,从而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重大飞跃;马克思哲学因提出并阐述了"历史自然"的概念,而超越了近代人类中心论和整个资产阶级的自然...
关键词: 手稿 保存 刊布 版本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表征马克思主义哲学最重要的文本之一,对其思想的准确理解与把握离不开对其写作过程、刊布情形及版本源流等方面所作的考察和辨析,这也是目前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本文根据翔实的文献资料和最新研究动态,梳理了这一文本原始手稿的保存和归档情况、从零散刊布到全书出版的过程、《费尔巴哈》一章的不同版本...
关键词: 象 象思维 实体性 非实体性 理性 悟性
重新打开被西方中心论长期遮蔽的"象思维",是把握中国传统经典本真的需要."象思维"是人类最本原的思维,是前语言、前逻辑的思维,又是富于原创性的思维.语言逻辑都经过"象思维"孕育而产生.中国的特殊性在于语言文字和逻辑产生之后,由于其语言文字在符号化中仍然保留象形性根基,以及在中国经典《周易》中,把中国成熟的思维方式显示为"观物取象"和"...
关键词: 王国维 建构 中国哲学 启示
王国维"建构'中国哲学'"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初创"中国哲学"的系统、厘定"中国哲学"的性质、开掘"中国哲学"的价值、谋划"中国哲学"的规范.王国维建构"中国哲学"的工作及所表现出的诸多主张和观点,不仅在中国现代哲学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而且对于理解、解决当今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中国有无哲学"、"中国哲学研究与西方哲学的关系"、"如何促...
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戏曲系为广大民众尤其是底层民众获取文化知识.了解历史传统,培养、陶冶内在性情的一个根本途径.也是他们最愿意、最容易接受的一种方式.……
关键词: 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 社会历史文化背景 道德实践中的自由
"是"与"应当"问题是道德哲学的核心问题.自伦理学产生以来,它就一直影响着伦理学的发展.这一问题关系到理论哲学与实践哲学的联系与区别.英国哲学家休谟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其后康德等人对该问题作出了直接回应.20世纪元伦理学家摩尔、艾耶尔等人重提该问题,并引发黑尔、麦金太尔、弗兰克纳、哈贝马斯等现代道德哲学家参与对这一问题的...
关键词: 伦理中介 制度伦理 自由创造 伦理资源转化
中国传统伦理资源向现代性伦理资源的转化,植根于中国当代现实的伦理生活.伦理资源转化中介的基本特性包括伦理生活基础性、主体自由创造平台性、伦理资源中转性.制度伦理具有依据伦理和支持伦理两层内涵、创管者道德和成员道德两个前提、鼓励保障和限制约束两种功能、逻辑态和实践态两种形态.制度伦理的逻辑态接近实践态,现存的制度伦理接近现...
关键词: 价值 评价论 相对主义 精神境界
从价值哲学的视角对庄子的哲学经典《齐物论》进行现代解读,可以透见庄子的评价论之基本理论特征.就其内在理论结构而言,从主体评价标准、评价对象、参照系统到评价情境都贯彻着相对主义,致使评价结果和整个评价活动也必然具有不确定性和虚无性.对此,不仅应结合一般价值理论和评价论的特性,对其理论失足作出分析,而是要进一步探讨其中的合理性因...
关键词: 政策变量 社会分层 改革 社会结构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不断用政策来修正制度或体制.改革就是对政策、法规和体制的调整,这种调整最终体现为人们利益关系的变化,用分层理论表述则最终体现为调整社会分层结构.当代中国的政策调整自改革开放以来分为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一个是2002年中共十六大以后.当前政策调整的趋势,明显地增加了公平方面的政策变量,试图...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公平分配 有限政府 收入差距
和谐社会的含义就是在经济增长与收入差距之间寻求适当的平衡.治理收入差距已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一项世界性难题,而在经济持续增长与财富的公平分配方面,公平竞争的市场体制、服务型的有限政府与相对独立的慈善组织的充分发展起着很大的平衡作用.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职能创新 路径选择
积极推动政府职能创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而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又取决于政府职能的创新,取决于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政府职能创新应选择下述路径,即实现政府职能价值定位由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转变,实现政府职能重心由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并重的转变,实现政府职能模式由管制型到服务型的转变,实现...
关键词: 公共利益原则 宪法 实施
公共利益原则是一项重要的宪法原则.公共利益原则的实施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宪法以人民主权、权力制约等价值要素为公共利益的实现提供政治前提和法律依据.同时,还通过一整套设计完整的宪法制度对公共利益原则的异化进行矫正.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党关系 政党制度
当代中国独具特色的政党关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创造了世界政党制度发展历史上的崭新模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需要政党关系的和谐.实现政党关系的和谐,需要强化和谐的政治理念,处理好坚持执政党的领导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关系,以及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的相互促进.
关键词: 建设 责任政府 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
"责任政府"是指依法行政和依法承担责任的政府.建设"责任政府",要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培育政府及其公务员树立"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理念;健全和完善依法行政制度;强化行政监督.在当代中国,建设"责任政府"是建设法治政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 汉朝 汉代政治 赦令 辟谣 舆论 齐整风俗
王子今对汉代民间知识人的参政机会进行了解析,他认为,"处士"虽然是在野的民间知识人,但在汉朝他们却有着众多的参与政事的机会,并有很多"处士"通过这些机会成功转型为"议士".
关键词: 汉朝 汉代政治 赦令 辟谣 舆论 齐整风俗
邬文玲对赦令与汉代政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她认为,汉朝皇帝颁布赦令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为了平衡各方力量,缓解紧张性,使政治生活迅速回复到正常的运作轨道上;二是为了调节朝廷中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以谋求制衡之功效.
关键词: 汉朝 汉代政治 赦令 辟谣 舆论 齐整风俗
赵凯认为,汉代通过辟谣来消减舆论压力的方式主要有:公布事实真相、提供反面证据来澄清事实、以实际行动代替言语解释、回避或隐瞒事实真相甚至不惜欺骗,等等.
关键词: 汉朝 汉代政治 赦令 辟谣 舆论 齐整风俗
党超认为,"齐整风俗"是汉代对社会文化进行软控制的重要方式:议论时政时,对风俗的议论、批评和引导 成为其重要内容;日常行政中,则通过观风纳谣和政治教化来实现对风俗的齐整与美化,以求化民成俗.
关键词: 区域路径 乡村社会经济史 方法论
本文以区域路径为切入点,从社会经济区域的选择与定位、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对近代中国乡村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进行了探讨.运用区域研究方法可以更好地观照社会经济各方面的内在联系,避免有意无意地过分渲染某一方面的作用,有助于从总体上提升时乡村社会经济史的认识,庶几更可接近"总体史"的目标.
关键词: 价值中立 历史研究 人民立场
在历史研究中相对中立的立场是存在的,即人民立场.人民立场是没有国家色彩、没有民族色彩、没有阶级色彩、没有意识形态色彩、没有现实色彩的立场,是一种比较中立与客观的立场,是科学的立场.历史研究应倡导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写历史,为人民写历史,写给人民看.
河北省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一些非物质遗产是燕赵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建设文化大省,全省保护非物质遗产方面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亟待解决.……
关键词: 牧野之战 戊午 甲子 周文王受命
史籍对于牧野之战时间的叙述多有分歧,即使是今本《史记》中也有不同.经过考辨,笔者认为,牧野之战的时间应该是周文王受命十二年(周武王在位五年)正月甲子,即公元前1106年2月4日.
关键词: 唐朝初期 地方官员 突出作用
地方政权是国家政权统治的基础,唐朝统治集团十分重视地方官员的作用.在唐初盛世的形成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官员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政绩突出表现在,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恢复与发展,开拓边疆,促进和巩固民族融合等方面.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转型 传统建构
陈伯海认为,中国文学传统形成于一次次转型之中,转型并不脱离传统的建构,而是传统演进的重要表现.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转型 传统建构
发认为,在中国文学向现代的转型中,更应当关注文学内容的转型,同时明确文学转型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所有的传统文学样式都发生了转型.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转型 传统建构
姚文放探讨了文学传统转型的内在机制,认为文学传统常常在不同时代的接受、阐释和再创造中发生偏离和变异,文学的发展就是在传统的转型中完成的.
关键词: 中国文学 现代转型 传统建构
方忠认为,中国散文到五四时期发生了重大艺术转型,这一转型主要体现在创作的主体意识、本体意识、流派风格、语言符号等方面.
关键词: 古典诗歌 新诗 传承 诗体建设
中国新诗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诗体建设的形式问题,新诗作者普遍滥用自由,导致新诗文本的浅白、啰唆和枝蔓芜杂.因此,新诗作者应有意识地向中国古典诗歌学习,强化形式意识,注重新诗诗体建设,从而有效地提高新诗的整体艺术质量.
关键词: 明清小说评点 妙 哲学范畴 审美范畴
"妙"最早是由老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提出来的.汉代以后,它才开始演变成一个审美范畴上的评语.魏晋之后,"妙"这一范畴在各种艺术领域里广泛使用.明清小说评点家们经常使用"妙"这一范畴来点评小说的人物形象、叙事技巧和小说语言.由于各自个性和学养等方面的差异,以及所面对的对象不同,明清小说评点家们在运用这个范畴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侧重,有所...
关键词: 梁实秋 新人文主义 现代文学批评史 人性论
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特点鲜明的批评家.在梁实秋早期对新文学的严厉批评中,即显示了其片面中又不无某些深刻的文学见解,他注重理性、标准与节制,强调以所谓"文学的纪律"来抑制浪漫的态度,反对感情决溃.白壁德的新人文主义是梁实秋"人性论"的基本架构.他在20世纪30年代同鲁迅论战,暴露了其贵族化的立场,但他对当时"左"的机械论与庸俗社...
关键词: 梁启超 日译西学 和文汉读法 五四新文学
梁启超在流亡日本期间,运用'和文汉读法'学习日语,意欲建造一座连通中西文化的巴贝尔塔,但是,翻译方法的急功近利、文学观念的返归传统,以及中、日、西多种思想的交错等诸多因素,都决定了梁启超难以跨越中国传统文学的樊篱,完成引导中国近现代文学的历史性转型.本文从翻译手段、文学观念、思想文化等三个层面考察梁启超通过日文译介西学的行为,...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僧诗 历史文化
魏晋南北朝是中华文化大规模碰撞、交汇的历史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三教相对自由发展的阶段.魏晋南北朝僧诗是在上述历史背景之下产生的多元文化混合体,这是它在中国诗歌类型发生学意义上的主要特点.对魏晋南北朝僧诗的解读可以从一个侧面印证佛教文化是如何由客体文化向中华文明主体文化的补充地位递进,以及佛教话语如何影响并转化为...
关键词: 唐代小说 唐人 婚爱 伦理观 儒学 妇教
唐代文化开放,唐前期妇女婚爱生活放纵,但是,唐人依然看重婚爱伦理,这种观念不仅反映在法律条文和现实生活中,而且唐代小说多有描写.此乃儒学占据思想统治地位的结果.唐初儒学复兴.唐前期的妇女婚爱生活虽然感受着'开放'气息,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其行为方式.小说家乃社会意识的代表,中唐以后妇教强化,他们感受至深,基于纯化社会风气和规范世...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长期艰辛探索的必然结果.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道路.
关键词: 和谐世界 尚中贵和 国际关系
"尚中贵和"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精髓和特质.两千多年来,在这一理念的引导下,中华民族始终倡导和谐与和平,为世界文明宝库增添许多以和为基调的美好乐章.在新的历史时期,代表着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地弘扬光大这一优秀的文化传统,提出了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大战略理念.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五年计划 教育发展 历史考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从战略高度统筹考虑把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发展的五年计划,从而促进了当代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回顾各五年计划和规划可知,教育发展离不开国家宏观指导,但又要防止完全依靠计划,把一切统得过死的倾向.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必须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必须坚持可持续性发展的科学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教育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把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形成持续推动建设新农村的力量源泉.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创新农村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建立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尤其是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渗透职业教育内容,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高质量的新型劳动者.
关键词: 农民继续教育 基本素质 长效机制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下,实施农民继续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政府重视不够、机制不健全和现有教育模式陈旧是农民继续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而教育对象面广量大、教学条件窘迫落后、农民缺乏好学上进精神则是农民继续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更新观念,着力构建农民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并有所重点地整合农村教育资源,...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教育科学 政策法规 发展方向
教育科学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是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当务之急,改进和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三个服务",即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同时,要加强以校为本的实践教育学研究,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67号,邮编:050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