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创刊于201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杂志介绍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是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主管,哈尔滨师范大学主办的一本省级期刊。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创刊于2010,发行周期为双月刊,杂志类别为教育类。
关键词: 老子 人生准则 人生模式 当代价值
"尊道贵德"是老子人生哲学的核心价值。"道""德"内在于生命,展示于人生历程。道德不仅是人生由来的依据,也是人生践履的法则。"尊道贵德",一方面需要认清每一生命的性德,做到顺遂本性;另一方面应持守俭约之德,做到"见素抱朴",回溯生命本源之道,也就是在贵德中尊道,在尊道中贵德。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世之人生模式选择与人生幸福获取亦不...
关键词: 认识论断裂 总问题 意识形态批判 阿尔都塞
"认识论断裂"是阿尔都塞早期学说中一个重要的主题,也是我们把握阿尔都塞哲学思想的关键。本文试从"认识论断裂"入手,并说明阿尔都塞"认识论断裂"、"总问题"与"意识形态批判"等三个主题思想之间的联系,即"认识论断裂"实际上是"总问题"的转变,转变前是"意识形态"阶段,转变后是"科学"阶段,整个过程是马克思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从...
关键词: 异化劳动 人 马克思 市场经济 道德教育
异化是马克思早期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它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终极立足点。而异化概念本身意涵丰富,读者容易混淆,所以厘清这一概念的思想史来源、内涵的多样性、内在的结构特质和具体的运用,对于理解它在马克思思想中的作用和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理论内容的解读,详细阐述...
关键词: 社群主义 新自由主义 自我观
社群主义是在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对以罗尔斯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想的颉颃批评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自我构成问题是新自由主义者与社群主义者争论的焦点之一。新自由主义者提出了原子式的、占有性的非历史的自我,在此基础上,社群主义者们在与新自由主义者相对立中,提出了"构成性自我"、"叙事性的自我"和"历史背景中的我"等的自我观。
关键词: 贝格尔 宗教 世俗化
彼得·贝格尔在《神圣的帷幕》一书中阐释了其世俗化理论,介绍了对世俗化的定义,展开了世俗化的表现,分析了世俗化的原因,探讨了世俗化对宗教的影响。贝格尔的世俗化理论在宗教社会学领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梳理其理论思路,有利于我们反思其理论,从而能够正确全面地把握他的世俗化理论。
关键词: 儒家思想 社会变迁 时代需求
汉朝著名政治思想家董仲舒所处的时代是社会逐步由凋敝走向复苏、统一的过程。汉初成效显著的黄老之术已经无法满足汉武帝时期巩固政权的需要,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顺势而生,满足了汉武帝强调统一和强化法度的政治需求。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学思想兴起虽然充满了历史的偶然性,但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董仲舒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关键词: 张君劢 五五宪草 四六宪法 宪政 修正式内阁制
梳理了张君劢宪政思想的基本内容,并以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为研究重点,分析他在宪法制定过程中的努力及其宪政思想在宪法条文中的体现,来回顾张君劢的宪政主张与实践。
关键词: 社会科学 社会转型 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统一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在社会建设的过程中管理,在社会管理的基础上建设。社会建设创造直接价值,社会管理是将社会建设产生的各类直接价值运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机组合,以产生更多的价值,从而再来支持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定义不同、过程不同、评价标准不同、难度不同。要...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乡社会 融入困境 对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城务工人员逐渐增加,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的群体逐渐受到关注。农民工作为城市的建设者,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农民工在城市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社会地位,在融入城乡社会中面临众多的困境。本文主要是对新生代农民工城乡社会融入的困境进行分析,并就如何解决这些困境提出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统一 独立 共产国际 国家利益
中苏关系是中国重要的对外关系之一,其分合亲疏深深地影响了中苏两国及世界。其中,统一与独立的分歧则始终是这一关系不断变化的主题,中苏两党两国围绕着意志、行为、国家利益等方面的统一与独立在列宁时期、斯大林时期、斯大林之后展开了合作与斗争,形成了中苏关系之多变的外交格局。
关键词: 公益诉讼 诉讼模式 表现形态 橄榄形
公益诉讼、私益诉讼是法学理论术语,不是既成的法律用语。我们在研究时不能鱼目混珠,也不能简单地将私益诉讼说成是民事诉讼,将公益诉讼说成是行政诉讼及刑事诉讼,它们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学界对公益诉讼的研讨主要是从原告资格的扩张入手,但对"原告资格"探讨,仅为公益诉讼理论体系的其中之一。为使公益诉讼的探讨具有相对性意义,笔者独辟蹊径,...
关键词: 检察机关 羁押审查 司法化 职能变革
在新出台的《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当中,关于羁押审查的修改条款主要是第八十六和九十三条。尽管在制度构建上尚不完善,但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在该制度变革方面的巨大进步,促使了检察机关必须改变以往在羁押审查过程中的行政化思维,具有历史性意义。但是,我们也应认识到,由检察机关作为羁押司法审查的主体虽然有其客观的原因,但毕竟与...
关键词: 宏观调控主体 法律责任 法理分析 经济法分析 经济分析 责任形式
随着对国家与市场关系更深入的研究,人们发现国家在宏观调控过程中也存在政府失灵、宏观调控失效的问题,因此,现代经济法提出了宏观调控法治化。实现宏观调控法治化首先必须要明确宏观调控主体要承担法律责任及其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因,实现有权必有责,宏观调控权也不应例外,从而推动实现现代法治。
关键词: 房屋拆迁 立法规定 公民权益 对比 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城市中高楼林立,在其中隐藏的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即房屋的拆迁问题。城市房屋拆迁问题往往容易引发矛盾,造成一系列的冲突。因此,城市房屋拆迁引发的社会冲突和群体性事件也成为公众高度关注的社会问题。这一社会问题反映出我国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立法中存在的制度缺陷,有损我国政府的形象。本文...
关键词: 瑕疵证据 非法证据 人权保障 违法取证行为
对瑕疵证据进行明确的界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做到在理论上明确界定瑕疵证据的内涵,就需要理顺非法证据与瑕疵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瑕疵证据与非法证据之间的核心区别,厘清瑕疵证据自身的基本特征。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是否构成瑕疵证据,首先,要根据现行立法关于瑕疵证据的正面规定来认定;其次,可以根据现行立法有关侦查行为操...
关键词: 虚拟角色 知识产权法 交叉保护
本文结合我国立法现状,提出现阶段我国应通过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扩充和完善,为虚拟角色法律保护提供多角度多渠道的保护,并对如何完善我国虚拟角色知识产权法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 经济失衡 创新驱动 经济格局
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失衡加剧,各国经济运行都深受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步履维艰,复苏缓慢,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受到世界经济失衡的严峻挑战。多维度研究世界经济失衡的成因及对全球经济发展格局的影响,对加快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年龄依赖个人所得税 经济 社会
在国外学者对年龄依赖型个人所得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一个年龄依赖型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实施的简化模型,并在我国部分经济、社会条件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证明该模型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制度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仍需要更加全面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战略控制 适应性控制 目标协调 董事会控制
有效的战略控制系统需要正确的人执行正确的控制方法,董事会控制、信念控制和边界控制是对组织的上下级行为的控制,确保战略目标符合公司利益并将目标贯彻到组织的各级成员的行动之中,是战略控制有效实施的前提和基础;诊断式控制和交互式控制有机结合提供了监控环境风险和实施战略平衡的适应性控制方法。
关键词: 上古汉语 第三人称代词 庄子
关于上古汉语中有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这一问题,语法界主要有三种观点:上古汉语有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上古汉语中有第三人称的用法,但是没有现在意义上的第三人称代词。郭锡良、吕叔湘等学者认为"其"作为第三人称代词"一方面不很完备,一方面又不很纯净"。在《庄子》中,"其"可以作为主谓短语、小句的主语,可...
关键词: 古汉语 复词偏义 研究 语境
"复词偏义"现象是古汉语中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其构词形式非常特殊,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其内在含义,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本文首先解释了产生这种语言现象的客观基础,然后分析了它的结构、性质和修辞作用,最后重点讨论了如何从语境角度去判断"复词偏义"所表达的含义,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文例句,以期能够真实地剖析"复词偏义"在古汉语中存...
关键词: 叠音词 汉语 文学
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在汉语中使用广泛。叠音词在汉语表达和汉语修辞方面有着积极贡献。汉语的叠音现象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就被广泛使用,对现代文学也有深刻影响。叠音词具有增强语势、协调语言节奏、美化语言等作用。本文分析了汉语词汇叠音现象的表达效果和现代汉语词汇的叠音现象辨别方法,并以古代文学、现代文学作品以及日常生活用语为例分...
关键词: 紧随关系 条件关系 因果关系
"一X就Y"格式是以紧随关系为基础从而衍生出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的,由于解释的角度和人们的认知心理不同,以及汉语语言现象的复杂性,紧随关系、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会出现小有交叉但是总体上又相区别的特点。
关键词: 语言 劳动 夏品 夏符
对于语言本质的探讨是语言研究的关键及难点所在。本文在人类和语言的关系当中添加劳动这一介质,从人类和劳动、劳动和语言两个关系的角度来"曲线式"地审视和定位人类和语言的关系,为揭示语言的本质做出尝试。
关键词: 系统功能 语言学 语义语法
语言学研究可以采取"分离"和"整合"两种路径,各研究者在不同的语言观和研究对象以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去选择采用哪一种研究方法和途径。本文针对"语法与语义的关系"及"系统与篇章的关系"这两种关系,对语言学研究中所采取的整合路径和方法进行研讨。
关键词: 语言哲学 理性主义 天赋观念 普遍语法 推理演绎
乔姆斯基解读了笛卡尔理性主义思想,秉承了理性主义的科学内涵,使笛卡尔的哲学思想成为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的重要哲学基础之一。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深受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认识论的影响,尽管生成语法历经演变,但其理性主义哲学观恒定不变。乔姆斯基所倡导的语言理论即"天赋语言观"、"语言习得机制"、"普遍语法"和"演绎法"等具有划...
关键词: 胡塞尔现象学 本质还原 先验还原 交互主体性 语言 语言哲学
胡塞尔是现象学的开创者和主要代表,他的现象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探索过程。现象学不仅是欧洲重要的哲学之一,而且还对之后的哲学、文学、教育学、自然科学等各类学科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还对经济学提出了方法操作。以胡塞尔现象学为主要研究对象,整理其发展脉络和重要理论成果,旨在探讨其思想与语言的关系如何,是否对语言...
关键词: 语境因素 翻译工作 语言理解
语境是交际发生时我们实际所使用的环境,语言的使用离不开语境,是决定语言理解和使用重要因素,以语言为对象翻译工作离不开语境。围绕语境与翻译关系、翻译中语境作用,体现语境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只有在翻译时充分考虑语境因素,利用好语境完成翻译的任务,才能进行准确的翻译。
关键词: 外国文学 翻译 策略
外国文学在文化背景、语言环境以及审美习惯上都和中国存在极大的差异,译者就需要从现实出发,了解这些差异,关注读者,在翻译过程中,改变传统观念,运用新的方法,加强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从真正意义上做到对外国文学作品的准确翻译。
关键词: 新文学 乡土小说 二元结构 问题意识
中国新文学小说这一文体,天然就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两种写作形态,对新文学小说创作主流的乡村小说来说更是如此。以"二元结构"为理论,以"问题意识"为视角,分析了乡村小说写作形态百年来既胶着又离析的流变态势,总结了乡村小说发展嬗变规律,试图对于我们认识新文学乡村小说以及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新历史小说 新历史意识 个人主义 物质性还原
新历史小说在吸收中西方个人主义文学传统的基础上,采取反传统、反启蒙与去政治化的叙事策略,叙述处于虚幻历史镜像中的个体经验和生命感受,形成独特的个人主义精神叙事话语。在叙事策略方面,既解构对宏大历史主题的书写,又回避对日常世俗生活的趋同,实现个体书写的物质性还原。在价值诉求方面,刻意悬置政治文化历史及其意义,强调个体生命感受和...
关键词: 近代 儿童文学 经典文学
文章对儿童文学的存在形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中国儿童文学与教科书的关系;中国儿童文学与现代文学经典的关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成果分析、儿童文学中的多媒体儿童文学研究。
关键词: 今道友信 技术关联 艺术 抽象 神话
今道友信在对现代社会的伦理考察中指出现代科学技术已成为人的一种生存环境,这就是技术关联。现代社会艺术及其活动的变异有其内在发生机理,即技术关联与人更紧密地接近,产生新的抽象和新的舍象,这是与过去相异的一个新的外在世界对人内在世界的影响。由科学技术所催生的新的神话与艺术的变异,都说明着在现代技术关联环境中所发生的人的意识结...
关键词: 原始互渗思维 意境 创造
本文对原始互渗思维在中国古典文学意境创造中的运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在中国古典文学意境创造中,原始互渗思维主要是通过比、兴手法来实现自己的运用的。
关键词: 语文 母语 语言 存在 思 诗
语文缘起于母语,母语是人的存在的显现,语文指向"存在";语文源出于语言,语言是以"思"的方式来"开路显道",语文是存在之思;语文原本于"精神家园"、"诗意栖居",是解蔽、澄明、自由、超越,是"诗",语文是存在之诗。语文是在语言中,以思和诗的方式扣问存在、显示存在、通达存在;而存在以思和诗的形态首先在"语文"中得以发生、呈现、绽...
关键词: 字法 句法 章法 声律 篇章组织
从我国诗法作为切入角度,分析其字法、句法、章法、声律,探讨古代诗学中语言学的字法规则,语序、省略和停顿律节奏,在篇章组织中采用的原则,以及声律对古典诗歌诗性的作用,观察诗歌语言学感悟相互的作用,揭示诗学语言学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 完美女性 封建男权 婚恋观 儒家思想
对于林语堂在《京华烟云》中塑造的完美女性形象姚木兰在哲学体系上的儒道归属问题,一直颇有争议。大多数研究者也倾向于认同姚木兰是道家,笔者大胆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姚木兰是"儒"而非"道"。笔者在前一篇文章中主要阐述作家个人的宗教哲学体系构成、作家个人的人生经历,姚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在生活中的原型决定了林语堂人物形象的塑造无法跳出...
关键词: 情感变化 女性
张翎是一位在国外生活并长期坚持用中文写作的海外作家。她的长篇小说《金山》书写了一段不被忘却的无声历史,在重现那段血泪史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张翎在历史与想象相结合方面的高超能力,彰显了张翎的内心温情。以《金山》文本为中心,从三个方面出发,阐释故事中主要人物的内心变化以及深度意义等。在日益浮夸躁动的当下,《金山》以它...
关键词: 文化批评
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通过揭示疾病(包括结核病、癌症和艾滋病等)在社会中被逐渐隐喻化的过程,指出现代文明社会文化的痼疾,是针对泛滥成灾的疾病隐喻进行祛魅的奠基之作。本文在几个方面发展了疾病隐喻的学说,不但立足当下中国社会文化现状,对一些疾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的隐喻做一番有力的考察和分析,还指出中国大陆与台湾新兴的医疗...
关键词: 边界写作 他者 鲁西迪
交错混杂的移民体验和因此产生的混杂性文化身份使鲁西迪这位移民作家永远徘徊在东方与西方的边陲上,成为不被任何一方完全接受的"他者"。而这位站在东西方边陲上的"他者"却一反移民作家普遍因无根而产生的焦虑与彷徨,用小说展开对家园的"边界写作"。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地址:哈尔滨市利民经济开发区师大路1号,邮编:150025。